第一篇:法律伴我成长
法律在我身边
三星希望小学 五年一班 潘思丹
法律对于我们来讲,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经常接触各种各样的事例与法律密不可分,有的同学还梦想着成为一名庄严的法官,当一名威严的警察。说陌生,是因为很多同学觉得法律离我们太遥远,我又不犯法,知道那么多干嘛? 其实,自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法律就紧紧地陪伴着我们,保护着我们。
你知道父母为什么养育我们吗?你会说,是他们爱我们。这只是其中一个答案。法律还有更加明确的规定。《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刑法》规定,虐待遗弃未成年子女的,会被判处刑罚。你知道为什么我们会在学校里面接受教育吗?你会说,是因为我们要学习知识啊。其实这也是法律明文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同时也规定父母不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也要受到法律制裁。这些只是法律规定的未成年人拥有的最基本的权利,在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中就有明确规定,此外还专门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法律,维护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生活中我们还要会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利。父母私看了你的日记,你可以告诉他们,《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教师体罚学生,你可以告诉他们,《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学校附近的娱乐场所影响教学,你可以通过学校反映,法律规定,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厅、网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法律保护着我们,但同样约束着我们,我们更要模范遵守法律,沿着法制的道路健康成长。有的同学模仿古惑仔的行为,结伙滋事,打仗斗殴,却不知道已经是违法行为,严重的构成犯罪,会受到刑事处罚。有的同学欺负弱小,向低年级的学生勒索财物,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构成抢劫罪,会被判处三年到十年的有期徒刑,而超过三次的就要被判十年以上。有的同学沉溺网络,受到暴力和色情网站的侵蚀,长久以往就会引发违法犯罪。法律对于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规定了从轻减轻处罚的原则,但是并不等于违法犯罪就不受到追究。
我们小学生更应该遵纪守法,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学好用好身边的法律武器,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洁身自好,造福社会。
小学生普法的必要性 三星希望小学 五年一班 赵蕊
我们从小就接受法制教育, 享受法律给予的权利.但是在事实上到底有多少人是真真正正地了解法律?又有多少人掉进罪恶深渊里,再也回不来了呢?
有人曾经说过:“法律好比一艘在大海上的船,在船上行动是自由的,可一旦跨出了这艘船的底线,就会掉入海里----接受法律的惩罚.在生活中,也有些虽然没被制裁,但其实已被法律盯上的事件.比如说,群抠,吸毒,抢劫,偷窃,迷恋网吧等.在一个由贵阳市公安局延安西路派出所抓获的入室盗窃未成年人犯罪团伙中,年龄最大的17岁,最小的11岁;在甘荫塘派出所打掉的抢夺妇女首饰团伙中,年龄最大的20岁,最小的11岁,其中16岁以上6人、14-16岁7人、14岁以下6人。在其他一些案件中,未成年人低龄化的趋势也很明显,大多达不到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定年龄,最小的只有八九岁。看了这些,真叫人寒心,那么小的孩子,竟然……
据我所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第十七条标明: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第六十七条标明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我通过网络也得知只要年满16周岁就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了的,就是说只要你年满16周岁,犯了刑法就可以判刑的,但是没到18周岁的话不可以判死刑。
21世纪是一个法治社会,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法律的严重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了法律我们的生活将无法正常的进行,也许有些人对这些不以为然,以为人应该拥有自由,而自由是由自己决定的,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在没有规则没有规矩的社会中生活,也能不顾一切地去追求这些自由吗?当然不能,作为一个社会人,你不能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因为在这个社会里,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的,我们所拥有的自由,是在法律拥护下的自由。如果没有法律,或者不遵守法律,那么我们也不会拥有自由,法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离不开它的束缚,有了法律,社会才有和平和秩序,否则我们生活的世界,想象一下,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在这个社会的大家庭里,我们每个人如何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呢?那就是共和国华丽雄伟的大厦下一座坚实、永恒不变的根基——“法”。它使我们每个人明确是非的界限,而这也是共和国公民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同学们:让我们做法制宣传教育的有心人,坚持法制法纪宣传教育,了解法律法规,宣传法律法规!
法律,是正义之火;法律,是光明战士;法律,是慈祥老人;法律,是严厉智者。所以,我们要做个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好少年。
第二篇:法律伴我成长
法制伴我成长
李岗小学五年级二班 马润峰 经常在电视里、网络上看到“法律”“法制”等字眼,我总觉得它们离自己很远,学校开办了法制课程,我学到了一些法律知识,才认识到法制在那庄严的法庭上,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它就在我们的身边,保护着我们健康成长。
法律是标尺,给我们指明了生活的准则,我们青少年只有心中有法,懂法守法才能健康成长。在这个法则中,我觉得有一条写的最好,那就是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网吧,不能沉迷于网络。沉迷于网络不但会害了我们自己,也会害了我们的家人,我的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我的同学小超,一个五年级学生,他爸爸哥三个,只有他一个男孩子,娇生惯养,宠爱一身。大把的零花钱除了买吃喝和玩具,就是扔进了玩吧。整天沉迷在网络游戏里不能自拔,和同学说话也是三句话不离“传奇”“穿越火线”,成百上千的钱都被他充了Q币。上课没心思听讲,放学没形似写作业,后来甚至发展到逃课去玩游戏。家里人特别着急,每天把他送到学校,放学来接他,他又成了幼儿园的小朋友。家里人也不再给他零花钱,怕他又去充Q币,他急得抓耳挠腮,终于有一天把手伸向了爸爸的钱包,一千多元钱又成了游戏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苦口婆心的和他讲道理,他都理也不理。家里的钱弄不到,他又把手伸到了邻居家。
犯罪是一棵长满刺的玫瑰,外表美丽诱人,但是会让我们流血流泪。违法行为就像毒品一样,刚开始的时候,只是好奇,想尝一口,然后,又想尝一口„„慢慢的,就陷入了吸毒的深坑。先是用自己的零花钱买毒品,零花钱用完了之后,就开始偷家里的钱,长大之后,就开始偷。抢别人的钱。一个人就这样犯罪了。所以我们应该远离毒品,以免触犯法律
法律是是维护我们权利的武器,更是规范自己行为的尺子。让我们从今天起,从这一刻,踏上与法共行的道路吧!
指导教师:李彩华
第三篇:法律伴我成长
法律伴我成长
活动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学习有关法律常识,增强自我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及人身安全.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及案例.2,教师准备有关案例及相关资料.活动过程: 一, 导入语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栋梁,也是父母的希望.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掌握一定的法律常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及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在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相关的资料,谁能用你掌握的知识与事实来证明一下.请一位同学上来说一说.课前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相关的法律知识,现在,我想考考你们实际运用的能力.二,案例分析(一)捐款助人 1,讲述案例: 有一个叫小王的学生,他的父母离异,而且都不愿抚养他,他只能跟随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家庭条件非常不好,但从不跟同学说起.一次学校将组织学生秋游,班里只剩他一人没交钱.但他却不肯将原因告诉别人.邻居小明知道后,向全班同学说了这位同学的家境,提议全班为他捐款.当小明把钱交给他时,没想到他却拒绝了,而且狠狠地瞪了小明一眼,低头抽泣着冲出了教室.2, 进行分组:
出现了这种情况,小明感到很委屈,小王觉得更委屈,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案例.为小明打抱不平的同学请坐左边,同情小王的请坐右边.谁来担任法官.请双方准备一下,选出代表我们进行辩论.3,小结: 大家乐于助人,帮助同学的心是好的,但却在无意之间侵犯了别人的隐私,对这位同学的心灵造成了不应有的伤害.王红不愿意别人知道她家的情况,这是她的权利.小明不应当不经过别人的同意就公开别人的隐私.有关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看来,掌握一定的法律常识还是非常必要的.将会使我们避免一些误会,少一些遗憾甚至悔恨.(二)超市**
1, 学生演示案例: 前几天,我们学校的几位同学去超市买东西,大家挑完商品正准备付款时,被保安拦住了.硬说他们身上藏了超市的东西,要搜身.周围站了许多围观的人.保安强行翻看了这同学的口袋,结果什么也没搜到.2, 请同学们评价超市的做法.如果你就是那几位同学中的一员,你将怎样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3, 小结: 超市的做法是极不正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7条规定: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式非法剥夺和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身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通过刚才的讨论,看出同学们对法律知识运用的还是不错的,也很乐于助人.强有力的事实证明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是多么的重要.我们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及人身安全.
第四篇:法律伴我成长
法律伴我成长
阜宁县羊寨中学初三
(四)班
张震
法律是保护伞,为我们遮风挡雨;法律是守护神,助我们健康成长;法律又是一道鸿沟,不可逾越。它是公平的化身,是正义的象征。
可能有人会说,法律离我们学生很遥远,但我却要告诉大家,法律时刻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当有人故意毁坏教室的桌椅,打碎电灯时;当有人骗取他人财物,甚至偷窃时;当有人上下楼梯不靠右侧通行,随意破坏学校规则时;当有人破坏草坪、花卉,随意污染校园环境时;当有人私自拆毁他人信件,污蔑他人时;当有人携带易燃易爆品乘车坐船时……这些不都是我们身边的违法行为吗?这其中有你吗?
或许对于我们青少年而言,法律还只是一只模糊的蝴蝶,有时候违反了法律还毫不知情。有些校园里不是经常发生学生打架斗殴致人重伤的案例吗?这是缺乏法律意识的一种表现。那么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树立法治观念呢?
我们要学法懂法,要多看一些法律方面的书籍,为自己的人生道路撑上一把健康的雨伞。犯罪和犯法,它们是兄弟么?不,不是。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语。犯罪,它是一颗长满刺的玫瑰,美丽诱人,但是会让我们流血流泪。而犯法,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曾触碰过,有时却浑然不知。不要自以为是地说:“我们是未成年人,犯罪没有关系。”在此,我要严肃地告诉你:“不,你说错了。18周岁以下的我们是不能犯这5种罪的:杀人、放火、抢劫、投毒、故意伤害造成他人重伤。” 不,也不要满不在乎地说:“我一定不会做这些事情。”不,一定不要这样认为,就拿我们认为离我们最遥远的投毒来说吧。
曾经有多少人这么认为过:毒品有什么了不起,我一定能抵制它,那些吸毒的人一定是非常不坚强的人。但是,又有多少人这么认为过:人能逃出毒品的魔掌呢?不要认为它离我们遥远,因为它就在我们身边呀。
与法律做朋友,与犯罪作斗争;学会利用法律保护自己,做校园真正的小主人。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法律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国无法则不能立足于世界,所以无论是一个单位,还是一个人,都要以法为重。邓小平爷爷更是在1986年指出:加强法制重要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法制教育。
法律是一双手,推开封锁在心里的窗;法律是一扇窗,窗外是美好的天空;法律是一片天空,它孕育着无数纯洁的心灵。我们每位中、小学生都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学生,让我们的校园永远洒满和暖的阳光,永远充满温馨的气息。
指导老师:潘丽如
第五篇:法律伴我成长
“法律伴我成长”
晋安区实验小学一(3)中队广播稿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成长。我国青少年教育和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比较低的。但近年来由于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日渐突出,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不幸,也对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面对当前部分青少年法律和纪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强,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低龄化趋势的现状,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201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