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戏》的结尾赏析.docx
《社戏》的结尾赏析
文建军
鲁迅在《朝花夕拾》的《小引》中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菱白。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社戏》便是这样的“反顾”。《社戏》虽是小说,但是有作者的影子,是作者的自叙传。从《社戏》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作者童年的影子,看到了“天然之趣”,而且也从作者那怅然若失的情感中联想起自己永远失落的童年,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这就是《社戏》的魅力所在。而《社戏》最能把读者带进童年而又引起失落感的,莫过于它的结尾: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一一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可从文中可看出,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那为什么文章结尾却这么说呢?这岂不是自相矛盾的吗? 不是,尽管从文中可看出,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但读完全文,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是在以社戏、罗汉豆为由头。不去看戏,哪里看得到农村夜里特有的风光?哪里呼吸到自由的空气?哪里体会得到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又哪里有机会与这些朴实、善良的农村孩子去体验野气和冒险的乐趣?更何况那里遗落有作者一去不复返的童年时光。作者怎不怀念且一咏三叹呢?可见,《社戏》的结尾说的“好豆”“好戏”并非是作者强加给读者的看法。《社戏》是依靠内在的说服力来征服读者的,并非因为作者是名人。
有人认为《社戏》标题不恰当,理由是全文写社戏的内容太少。的确,探讨这个问题,不但可以理清文脉,而且可以明了作者处理材料的匠心。其一,本文直接写社戏的文字确实不多,但其文字都跟看社戏有关;其二,文中真正有趣的不是看戏本身,而是与看社戏相关联的人与物。《社戏》这篇小说并不是专门为了写看戏的,而是通过“我”(即作品中的“迅哥儿”)与农村孩子看戏前后故事的叙述,赞美农民和农家孩子淳朴的品质和聪明的才干,表现作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也有人说这篇文章以去看社戏为线索,写出了一系列的人与事,情和景,充分地突出了“平桥村在我是乐土”的主旨,表达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笔者认为这些仅从作者处理材料的匠心角度去考虑问题的说法固然都有道理,但似乎总感觉还差点什么。如果仅仅认为《社戏》通过“我”(即作品中的“迅哥儿”)与农村孩子看戏前后故事的叙述,赞美农民和农家孩子淳朴的品质和聪明的才干,表现作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这种理解又不免太简单化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如果与结尾那怅然若失的情感联系起来看,作者似乎还有更深的情感在里面。那么,作者在文中、特别是结尾表现的思想感情究竟是什么呢? 缺少什么,才会思念什么;失去什么,才会思念什么。上世纪20年代初的鲁迅还缺少菱角、罗汉豆、菱白吗?不会,所以,他“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那“留存”的“意味”才是他真正所缺的。“惟独在记忆上”那点点滴滴的“意味”才显得那样可贵。那种“意味”,就是思念,是游子对故乡的思念。
思念是什么?是明月,是玉笛,是寒雨,是青山;是流水落花,是一川烟草,是南国红豆。难道它就不能是社戏、罗汉豆?明月、玉笛、寒雨、青山是思念的意象,流水落花、一川烟草、南国红豆是思念的意象,难道社戏、罗汉豆就不能成为思念的意象?“诗言志”,作者正是借助于社戏、罗汉豆这些儿时在故乡所看的戏、“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这样,就不难理解,全文写社戏的内容不多却又以“社戏”来作小说的标题的深意何在了。小说以“社戏”作标题,并非仅仅是其文宇都跟看社戏有关,也并非仅仅文中有与看社戏相关联的人与物,而是因为“社戏”在这里也成了对故乡的风物的描写和“思乡的蛊惑”的典型载体。《社戏》同鲁迅的其它类似的写往事的文章一样,写的也都是钓虾、看戏、偷罗汉豆之类的琐碎的小事。可是,人生正是由这“小”连缀起来的。鲁迅的“思乡”之情也正是借罗汉豆、社戏呈现出来的。这也是以小见大的手法。
当然,这种思念是借助于“在记忆上”、在对儿时的回忆中,它本身也离不开对故乡的风物的描写和人物的叙述但描写景物也好、叙述人物故事情节也好,都不是口的,而是手法。俗话说:“关不关,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一去不复返的童年是关好的,故乡的一切都是关好的。而在《社戏》中,作者正是借助于社戏、罗汉豆来表达对美好的童年的怀念、对故乡的赞美的。作者把社戏和罗汉豆比作自己的童年。作者的童年和故乡就是“那夜似的好豆”和“那夜似的好戏”。
当然,思念常常伴随着惆怅和失落,思乡当然也是如此。《社戏》的结尾就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这一方而是对失去的童年时光感到失落,一方而也是对现实的失望。这种失落感我们在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结尾中也能体会到。“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这也是一种惆怅的失落感。对现实的失望则是在小说《故乡》中将少年时那个“项戴银圈”月光下向一匹碴猛力刺去的闰土与中年木讷的闰土的对比中表现出来的。
《社戏》的结尾充满诗情。如果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结尾只是通过对画的思念来进一步表达作者对儿时幸福时光的怀念,《社戏》的结尾则除了表达对儿时幸福时光的怀念外,还表达了作者对儿时在故乡所看的戏、所吃的蔬果的津津乐道,“意味留存”;更是对儿时的伙伴的深情思念。“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作者也借此表达不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的思想。
从《社戏》的结尾也可以看出,鲁迅的文章并非都是“战斗一檄文”,特别是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里的文章和收入小说集《呐喊》里的《故乡》《社戏》等。在这些文章里,鲁迅向我们展示的是与“金刚怒口”的一面截然相反的温情脉脉的一面。
第二篇:《社戏》赏析
《社戏》赏析
从鲁迅先生的《社戏》中,我看到一种天真烂漫的东西,作者通过对童年趣事的回忆,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因为书上写的大多都是反映农村景物的,因此读起来就显得特别亲切。一幅美丽的“农村夜景图”仿佛映入我的眼帘:蓝蓝的天空、圆圆的明月、石板型的小桥、小巧玲珑的划船。“我”和一群活泼可爱的农村孩子来到河边,他们下船、点篙,飞一般的在月下航行,沿途的夜景真美呀!豆麦散发出草香味,河边的小草、朦胧的月色、淡黑的群山、依稀的赵庄、宛转悠扬的笛声,还有点点渔火等等。这些本来是农村中很普通的景色,但经过鲁迅的一番艺术加工,看上去简直变成了人人向往的神仙美景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鲁迅对农村的怀恋,对他小时候在外婆家的眷恋之情,同时更激起了我们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我反复地读着这篇我最喜欢的小说《社戏》,仿佛感到整篇作品中的每一个词都倾注着作者对农村孩子深深的爱。
《社戏》全文原有前后两个部分,课文节选自后一部分,描写作者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童年对许多人来说,是快乐美好的,是一段难忘的体验。在成人后回忆往事时,对当时的人和事,更是怀着一种浪漫的情感。本文作者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如双喜、阿发、桂生等。这些小伙伴聪明活泼、胆大心细、热情友爱。“我”看不成戏,“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开船时“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万一;看戏时桂生殷勤地为“我”买豆浆舀水;回家的路上阿发以“我们的大得多”为由,建议去“偷”自家的豆。这些都是他们纯真童心的突出表现。
双喜是小伙伴中“最聪明的”,好像小伙伴的小领袖一般,他的性格也表现得最为突出:他心细如发,聪明伶俐,当“我”看不成戏,“急得要哭”时,双喜马上能想出“好主意”,并且能举出让“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的理由;铁头老生夜晚不翻筋斗,“我”很失望,双喜又用“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来安慰“我”,表现了大哥哥般的亲切体贴;他能拿主意,当老旦唱个没完没了,大家都已经厌倦但又不好说回去的时候,又是他提议回家;回程时大家偷阿发家的豆,双喜后又劝止大家“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说明他善于为他人着想。鲁迅一直深切关注儿童的成长,在《狂人日记》中呼喊“救救孩子”,在对故乡极度失望的《故乡》中,他也是从少年闰土身上看到了故乡之美好,由儿童身上重新看到了希望。对于后代,鲁迅作为长辈的心愿是“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小说《社戏》中所展现的,也恰是儿童理想的成长环境。从散文集《朝花夕拾》不仅可看到作者对往事的深情追念,依依惜别,还可看到活泼好动,充满稚气、朝气的早年鲁迅。《阿长与〈山海经〉》一篇中他提到自己小时爱看那种有图的《山海经》,对一切感到好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篇不仅写了百草园里的可爱、好玩景象,还记叙了和小同窗们在三味书屋折梅花、寻蝉蜕,描小说绣像,从中可见作者一贯坚持的追求自然,不愿受束缚之心。《社戏》实也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本文的景物描写极具特色。作者采用写意笔法,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描绘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水乡特色。色彩如豆麦的“碧绿”,远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洁”,渔火、灯光的“红”,航船的“白”;气味如豆麦和水草的“清香”等;声响如船行的“潺潺”声,孩子们的笑声,横笛的“宛转,悠扬”,诸方面写得简洁干净,生动传神。作者还运用各种比喻、拟人等手法,如表现船行之快,用远山来陪衬,“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直接描写船,“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化静为动,增强了景物描写的效果。
本文并不想一般地谈论文章结尾的写作技巧。“人生经验通感”也不是只靠结末一句才发挥自己的威力。它可以在行文中无处不在,渗透全文。但鲁迅还能在读者即将要放下书本时,使他们欲罢不能。手中的书本放下了,心里的人生经历的书本却又翻开了。我们不得不钦服鲁迅是善于把握这种“人生经验通感”的圣手!
第三篇:社戏点评与赏析
《社戏》精彩片段赏析
“看戏”亦精彩——赏析《社戏》中的“看社戏”
《社戏》是一篇充满生活情趣的美文,作品通过记叙“我”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孩子们的天真率直、活泼可爱得到了尽情的展现,读后不禁令人会心一笑。
月下出航,鲁迅先生运用白描手法,勾画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图画;深夜归航,又运用比喻描写行船的情景,极富有童话色彩。在如诗如画的景色中,孩子们的自由天性充分得到彰显,我以为是真正达到了“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对此,各种分析作品中,已有很多的精彩点评,我不再赘言。我翻阅了很多资料,发现对“观看社戏”这个片段的评析都很简略,甚至一笔带过。如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教学参考书》对这部分的分析真的就很“简”,只有这样的一句话:作者写看戏的情况,把角色的出场表演同孩子们的反应(语言、动作、心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写得波澜起伏,情景交融。是的,粗略地读去,许多人会以为“看社戏”这一部分的描写,作者似乎并没有像以上两部分内容那样作细致逼真的描绘,以致于以为只是平淡的叙述,推动情节的发展,甚至理解为是对下文的“深夜归航偷豆”作一个铺垫,在两个高潮之间作一个低回,形成行文的波澜。难道这部分内容真的只是一个陪衬吗?我不以为然。细细读来,慢慢玩味,“观看社戏”这一部分的内容也是妙趣横生的呢。下面就是我浅陋的理解,与大家交流,以求教于大方。
从社戏的内容来看,并不精彩:老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轮番出场,“我”想看的没看到——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的铁头老生“却又并不翻筋斗”,最愿意看的蛇精、跳老虎“等了许多时都不见”;“我”看到的多是不感兴趣的——小旦“咿咿呀呀的唱”,小生却“很老”,老旦“是我最怕的东西”,偏偏“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来唱,在“我”看到他“将手一抬”,以为他“就要站起来的时候”下场去的时候,又“仍旧”唱;当晚“算得最好的一折”就是“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被鞭打了。并不精彩的社戏内容,在作者笔下原汁原味地一一道来,要知道,这都是以一个孩子的眼睛来看的,非常鲜明地反映着孩子的喜好:喜打斗、爱热闹,要的就是两个字“好玩”!对自己的想法一点也不加掩饰,这就是孩子的率真和坦白。
从孩子们的反应来看,社戏本身对他们的吸引力也是很小的:“疲倦了”,只想喝豆浆来提神;“多打呵欠了”、“只管自己谈话”,戏台上的表演已经不能收在眼里;双喜他们“破口喃喃的骂”,终于 “熬不住了”,在骂声中回转船头,离开赵庄而去。这就是孩子,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说,没有任何顾忌,没有半点虚伪,就这样在戏还没有结束的时候扬长而去。虽然嘴上骂着,一旦离去,情绪丝毫不受影响,如同老时一样开心、欢快。你能不为孩子纯净的心地而深深打动吗?
所以,我以为,高明就在于社戏本身并不精彩,而鲁迅先生却能出神入化地把“看社戏”的过程写精彩。同样还是运用了白描手法,把角色的表演、孩子的心理紧密结合在一起,把整个看社戏的过程写得妙趣横生。如文中这样的一句话:“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我清楚地记得,学生们读到这一句的时候没有不笑的,我也是。为什么?为孩子的真实而幼稚的心理,更为鲁迅先生简洁而传神的文字:其实,此时的迅哥儿上眼皮和下眼皮已经开始打架,戏子的脸自然变得朦胧,似乎成了一个平面图形,再也看不出哪是眼、哪是鼻、哪是嘴了,这样的脸还能算是脸吗?当然令读者忍俊不禁,这样毫不雕琢、浑然天成的语言怎不叫人拍案叫绝?再如写老旦“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不料他却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一个“竟”字,一个“不料”,把孩子对老旦的不喜欢、一心希望他早点下去的心理生动地传达给读者,让人不禁为孩子的率直、坦诚甚至粗野(破口喃喃的骂)发出理解的一笑。
所以说,社戏本身不精彩,不代表“看社戏”的内容不精彩,这是两码事。综上所述,我觉得“看社戏”这一部分的内容虽然没有诱人的色彩,没有丰富的听觉形象,没有江南水乡特有的清新,但是同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这群孩子天真无暇、质朴坦诚的性格以及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画面得到了生动的表现,有力地突出了作品的主题,值得好好咀嚼、细细品味。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社戏》是一篇充满生活情趣的美文,作品通过记叙“我”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可爱形象,再现了自由快乐的农村生活图景。
月下出航,鲁迅先生运用白描手法,勾画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图画;深夜归航,又以生动比喻描绘行船的情景,极富童话色彩。在如诗如画的景色中,孩子们的自由天性充分得到彰显,对此,不再赘言。我翻阅了很多资料,发现对“观看社戏”这个片段的评析都很简略。如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教学参考书》中只有这样一句话:作者写看戏的情况,把角色的出场表演同孩子们的反应(语言、动作、心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写得波澜起伏,情景交融。是的,粗略地读去,许多人会以为“看社戏”段落,作者似乎没有像以上两部分内容那样,作细致逼真的描绘,以至于以为只是平淡的叙述,推动情节的发展,甚至只是为下文的“深夜归航偷豆”作一个铺垫,形成行文的波澜。难道这部分内容真的只是一个陪衬吗?笔者不以为然。
从社戏的内容来看,的确不精彩:想看的没看到——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的铁头老生“却又并不翻筋斗”,最愿意看的蛇精、跳老虎“等了许多时都不见”;看到的多是不感兴趣的——小旦“咿咿呀呀的唱”,老旦“是我最怕的东西”,偏偏“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来唱;当晚“算得最好的一折”就是“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被鞭打了。并不精彩的社戏内容,在作者笔下原汁原味地一一道来,要知道,这都是以一个孩子的眼睛来看的,非常鲜明地反映着孩子的喜好:喜打斗、爱热闹,要的就是“好玩”两个字!对自己的想法一点也不加掩饰,这就是孩子的率真和坦白!
从孩子们的反应来看,社戏对他们的吸引力也是很小的:“疲倦了”,只想喝豆浆提神;“多打呵欠了”“只管自己谈话”,台上的表演已不入眼;双喜他们“破口喃喃的骂”,终于“熬不住”,在骂声中回转船头。这就是孩子,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说,没有任何顾忌,没有一丝虚伪,终于在戏还没有结束就扬长而去。虽然嘴上骂着,可一旦离去,情绪照样不受影响,如来时一样开心欢快。这就是孩子的单纯和透明!
所以,我以为,高明就在于社戏本身并不精彩,而鲁迅先生却能出神入化地把“看社戏”的过程写精彩。同样还是运用白描手法,把角色的表演、孩子的心理紧密结合在一起,把整个看社戏的过程写得妙趣横生。如文中这样的一句话:“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学生们读到这一句时没有不笑的。为什么?为孩子真实而幼稚的心理,更为鲁迅先生毫不雕琢、简洁传神的文字。再如写老旦“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不料他却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一个“竞”字,一个“不料”,把孩子对老且的不喜欢表露无遗,让人不禁为孩子的率直、坦诚甚至粗野发出理解的一笑。
综上所述可见,“看社戏”的内容虽然没有诱人的色彩和丰富的听觉形象,但同样精彩纷呈,尤其是这群孩子天真质朴的性格得到了生动表现,有力地突出了作品主题,值得细细品味。
如何使本片段的教学与其内容相得益彰,同样精彩呢?我的设计是:首先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内容,明确是从哪两个方面写的。学生很快讨论得出,是从演员和观众两方面进行描写的。接着引出下面一问:写了哪些角色,观众对他们的表演反应如何?不急于回答,投影出思考题:
根据上联,结合课文内容,请对出下联,看谁对得最好!
上联是:老旦出台,扫兴。
设计这一问题的目的很清楚,既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阅读情况,又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前半句是角色方面,后半句是观众方面),还很巧妙地进行了语言表达的训练(本单元的诵读欣赏安排的是对联赏析),更重要的是这种形式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也极富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我设计的答案是:小丑登场,开心。上下联结合起来,概括了当晚社戏中两个最值得一提的角色的表演:前者为“最怕”,后者为“最好”,相映成趣,对仗也很工整。学生们先是小组内讨论,你一言,我一语,相互指点,共同推敲。然后是全班交流,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答案可谓五花八门,有“小生上场,疲倦”“小生登场,想睡”“小丑被打,好笑”“小丑上台,高兴”“小旦咿呀,没劲”“老生打仗,失望”等。有的学生别出心裁,把没有看到的表演也概括出来了,如“铁头(老生)不翻(筋斗),没趣”“蛇精未见,难过”。当然,在学生回答时,还要求他们说出依据,并倾听其他同学的点评,这就必然要联系课文的具体内容和自己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再走出文本,达到对文本的有效解读。
这一片段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语文教师课前应深入钻研教材,准确理解作者意旨,并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行为,才能呈现出一种崭新的、充满活力的、凸现语文魅力的课堂!
社戏——远离之后的旧梦
——谈鲁迅的《社戏》 《呐喊》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正因为有了《呐喊》和后来的《彷徨》,中国的现代小说才有了自己的成熟之作。从《狂人日记》的开风气之先,到《呐喊》的圆熟,正如严家炎先生所说的,“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样的一本集子,其中的14部小说都是奠基之作,值得一读再读,而大半文章也都进入了中学语文读本,如《一件小事》、《故乡》、《孔乙己》,当然,引起我更多关注的还有《社戏》。用一种介于私人和学者的眼光,我发现《社戏》的奇异和精妙。在《呐喊》里,《社戏》并非最突出的,文笔不是最老辣的,结构也不是精心布局的那种,它不同于《呐喊》的主旨:“改变他们(国民)的精神”,不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同时“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但却可以说是最清新的,虽然在清新文字的背后不改的是鲁迅一贯的深沉和洞察,它的可贵之处是展现了一个别样的鲁迅,一个可以嘻笑怒骂,嘲讽万事,也可以无限细腻童稚可爱的复杂的人的形象,在一个看似桀骜的成人的背后,是一个天真的孩童的想象。语文课本里的《社戏》是删节过的,只有童年的记忆,去掉了前半部成人的看戏经历。而对后者,作者的笔调是冷静的,语气是嘲讽的,或者,正如作者在文末所言,“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前文的看戏经历只是一种铺垫,更加衬托出童年的可爱和温馨。“后十年”里有限的两次“观中国戏”是“精神上早已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为什么童年记忆里这次观社戏却这样的深入己心?鲁迅先生在文里已经有了隐约的答案,“中国戏是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胀,很不适于剧场,但若在野外散漫的所在,远远的看起来,也自有他的风致。”社戏的魅力在于它的“野外风致”,在于它身上的一股野趣和泼辣的风味,而后来对中国传统戏剧的批判,如《全集》卷五《花边文学》的《谁在没落》和《略论梅兰芳及其他》,或许言辞过于刻薄过分,但却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戏剧的没落,从最初的民众所看到的野外戏,到日渐精美华丽的舞台戏剧,“雅是雅了,但多数人看不懂,不要看,还觉得自己不配看了。”“他(梅兰芳)未经士大夫帮忙时候所做的戏,自然是俗的,甚至于猥下,肮脏,但是泼剌,有生气。待到化为“天女”,高贵了,然而从此死板板,矜持得可怜。看一位不死不活的天女或林妹妹,我想,大多数人是倒不如看一个漂亮活动的村女的,她和我们相近”,因此,童年的社戏留给他的是无限的活力,让人看到生命的希望和乐趣,就像那些可爱的、天真的孩子。
于是,到了《社戏》的后半部分,作者的笔锋是那样的一转,不再是前文里那讥诮的笔墨,更多的是温情和细腻。跟随母亲的归省的迅哥儿,不用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可以掘蚯蚓,放牛,看铁头老生打架,偷吃毛豆。这些是真正属于孩子的世界,这里的鲁迅是《朝花夕拾》里那个听长妈妈讲故事的鲁迅,是在三味书屋的花坛里折梅花的鲁迅,可以自由自在,为所欲为。这里的看戏已经不但但是看戏了,而“我”不再是冷诮的旁观者和评述者,开始有了兴趣和童心,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完全不同于成人的世界:起初看戏不得的失望,在撑船度河时两岸的风景和等待的焦急,终于来到目的地的欢欣,然而“我们”却并怎么有兴趣了,最美的不再是看到了什么戏,而是回来的道路,去偷罗汉豆,阿发憨憨的说,“偷我们家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为孩子们的天真做了最完美的诠释。一个故事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讲述的过程,就在这一次次的延宕之中,孩子们成了社戏的主角,完成了一首欢快的童谣和想象。在这里,孩子的世界和社戏一样是美丽的,充满着勃勃生机,他们完全融为一体,成就了作者的美好回忆。虽然这里也有成人的介入(在这时,“我”的讥讽便不由自主流露出来),如吝啬却不失可爱的六一公公,但他们只是偶然的点缀,真正做主角的是孩子。或者正如王富仁先生说,《社戏》“它里面有着嘈杂的都市生活与恬静的农村生活的对立,有粗俗自私的城里人与亲切和善的农民的对立,有愚陋倨傲的成人与聪明天真的儿童的对立,有矫饰的贵族化的都市文艺与朴素的平民化的民间文艺的对立,有充满生存竞争的纷乱社会与优美宜人的大自然的对立。这些对立,说到底,实际便是社会与自然的对立。”在我想,这里的自然不仅仅是物质的自然,更是精神的自然状态,联系到文章写作的背景,1922年,那是一个众生喧哗的年代,虽然各持己见,但有着同样的关注热点,在“民主”、“自由”之外,提倡“童心”、“幼者本位”也是重要的声音,这种要求是针对老中国的暮气沉沉发出的,是针对少年老成的中国人发出的,而这是老中国所最缺乏的东西之一。长期以来,中国的传统是教育孩子“少年老成”,用各种各样的礼仪和责任束缚住人的心性,儿童像成人,成人像老人,国家就像一潭沉闷静止的死水,作为深谙这一现实的志士,鲁迅多次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喊,而用“幼者本位”来取代“长者本位”,亦是当时多数人的共识,孩子是中国的希望,如果连希望也没有,那么光明又在那里,所以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作父亲》里说,“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但这是何其的痛苦和艰难。传统礼教的力量是强大的,长大后的孩子已经不复有儿时记忆里的天真了,《故乡》里闰土从“聪明灵秀”到“木讷”,《孔乙己》里小伙计的冷漠疏离,这些明天的希望正在一点一点地被侵蚀着,被成熟和圆滑所代替,《社戏》里孩子的童稚和天真只是昙花一现的灿烂,长大之后的双喜和阿发们会不会变成第二个、第三个闰土,这样的现实是无从想象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社戏》是一首遥远的牧歌,是依稀的旧梦,而不是焦灼苦痛的现实世界。
不管是“野外散漫所在”的戏,还是孩子的可爱童稚,都在变化着,在环境的影响下,一点点德失去活力,变得正统而成熟,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么?我想,鲁迅也是充满矛盾和怀疑的,所以稀有的,在《社戏》里,我见到了鲁迅心底里柔软的一角,而在别的文章里,我见到到的是怀疑和自省。可是希望即使渺茫,也总是有的,从进化的观点来看,孩子是希望,即使怀疑和自省并没有结束,但路还是要走下去的。在鲁迅后期的杂文的辉煌里,我们见到的更多的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鲁迅,他的“刚”和“烈”的一面多了,但“柔”的却少了(书信除外),所以,那些回忆显得那样宝贵,让我们走进了鲁迅的内心,体会到他的另一面。《社戏》和《朝花夕拾》的风格是像的,就如鲁迅所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说“哄骗”是因为他们都不似真的,是往日旧梦种种,但“时时反顾”却是真的,他们永远地烙印在鲁迅的心底了。
第四篇:外国文学《呼啸山庄》结尾赏析
爱与恨的纠缠
——《呼啸山庄》结尾赏析
这是一个关于爱与恨的故事,这是一次魔鬼的复仇,同时这也是一场跨越生死的激情和那一段无法获得宽恕的人生。这就是我一直无法忘记的阅读《呼啸山庄》后的激动心情。
作为一部英国古典文学名著,我理所当然的认为它和其它十九世纪初女作家的作品一样,充满温文尔雅的贵族气派,弥漫着浪漫温馨的庄园气息,带着典雅和小资的品位,展示着俊男靓女的谈清说爱。这是一种高尚的生活情趣,传递着绅士和淑女理应遵循的爱情原则。像简·奥斯丁,夏洛蒂·勃郎特的作品,都是美好而幽雅,但或多或少,读太久会觉得有那么一点乏味。可是,《呼啸山庄》却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或者说,它不仅超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观念和欣赏水平,即使在今天,评论家也将它作为蕴藏着无数谜团,出自天才之手的世纪经典。
在这部作品你看到的是狂风肆虐下的荒凉原野,看到的是因压迫和虐待导致的刻骨仇恨,看到的是跨越生死、超越天地的激情,看到的是人性的撕裂、堕落和冰冻„„就像是电影《呼啸山庄》中的一个镜头:背景是窗外极空旷又狰狞的凸凹不平的荒野,风呼啸着高高掀起窗帘,一个长相奇特的男子半跪在地上,和看上去极虚弱的一个女的相拥而泣,悲恸之状感天动地,说的一些话也是可以使人肝肠寸断,悲至极点,气氛很是压抑;音乐又深重,如浊水,回旋着淤结住,流不开化不了的让人喘不过气来。整个画面有点怪异的感觉,甚至让人有颤栗的恐怖感,仿佛有无形之手诡异的伸出来扼住了咽喉,使人窒息。
这就是《呼啸山庄》,爱和恨极端对立,又统一和谐;同时也是一把利剑,直接刺穿人性的本质。
而小说中最奇特、最神秘、最激动人心的内核无疑是爱与恨的纠缠反复:克厉夫和凯瑟琳的爱,爱到彼此的灵魂合二为一,感受彼此的痛苦和欢欣,承担彼此的灵魂和生命;克厉夫和凯瑟琳的恨,恨到宁愿死后也不得安宁,在彼此纠缠、彼此折磨中期待团聚。
这种爱与恨的高潮在故事的结局得到了最高的升华,克厉夫最终在一个大雨滂沱、狂风肆虐的晚上死了,死在当年他和凯瑟琳一同被关禁闭的小屋中,“脸上带着幸福的微笑,眼中保留着欣喜、兴奋的光彩„„”。是的,他到另一个世界与凯瑟琳携手同游,而他们的爱也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克利夫的墓与凯瑟琳的紧紧挨在一起,像故事结尾处的描写:“这坟墓下的人,有怎样不平静的睡眠呢?”。
也许有些人会认为这个不惜毁灭所有人的狂魔在死后竟然可以在获得安宁,竟然可以在死时得与爱人永远团聚?
可是,我却非常感谢艾米莉,或许,她真的是抓住了爱的精髓。
由爱开始的恨应该以爱来终结,无法被宽恕的爱,只能永远延续下去,不管以何种方式,直至相爱的人获得解脱。克厉夫或许是该死的,是应该被惩罚的罪人,然而,他终其一生未能与凯瑟琳长相廝守,长达二十年的时间天人永隔,难道不正是为他的爱与恨付出应有的代价,接受最残酷的惩罚吗?那种在孤独、恐惧和绝望中等待与幽灵会面的焦虑和期待就像一把钝了的刀,一刀刀削割他的灵魂、一点点侵蚀他的肉体,最终把他推向死亡。克厉夫在被所有人唾弃的同时,艾米莉却从人性角度为他展现出了奇特耀眼的光彩,永恒的爱和至深的恨赋予他独特的魅力,一种散发着狂野欲望、不受约束的个性魅力。正如故事开头所描写的荒野之树,它是扭曲变态的,却是最不加修饰、自然生成的。克厉夫的一切都是环境造成的,他就是那荒野之树,努力地生存,抗拒着狂风暴雨,在变成了这样的丑态之后,用丑恶对抗、报复这制造丑恶的严酷环境。
艾米莉正是以如此独特、敏锐的视角揭示了人性,探讨了人性,理解了人性。在她的笔下,爱与恨以一种最本质、最自由的状态得到释放、延伸,她给我们看到了人性最美也是最丑的一面,让我们探寻到任何人内心都无法逃避的善与恶。
而故事的最终还有一个精彩之处,同时也是体现爱的地方,那就是哈里顿的表现。他并没有因为希克厉对待他与他的家而对他有恨有怨,更不可得的一点是他不愿意听到对希克厉的批评与坏话,包括从小凯瑟琳嘴里说出来的话,他都不愿意听,他对希克厉充满了爱充满了感激之情,如果不是他或许哈里顿真的没了家,如果不是他,哈里顿或许会挨父亲辛德雷更多的打骂,更是因为他的到来才阻止了父亲对自己的种种恶行,在他的眼里与心里只有他对他是最好的,所以他不愿听到别人说希克厉的任何的坏话。
故事在结尾安排这个情节给我的印象很深,同时我让我联想到了在现在社会中所存在的某些现象。人心是肉长的,可是同样有的人因为爱与恨而做出了让自己悔恨终生的事,而有的人却是因为爱与恨而得到了更大的收获,其实爱与恨只是一念之隔,至于你怎么看待爱与恨都在于自己是如何理解的,不要因为爱而忘记了别人,也不要因为恨而输掉了自己的人生。
暴风雪过后终将是万里晴空的清爽和平静,震撼过后留下深深的思索和无限的遐想。而我只希望克厉夫和凯瑟琳在结束一代人的爱恨情仇后,在荒野间获得真正永恒的宁静。
第五篇:【诗词赏析】结尾堪称神来之笔
品读那些惊艳了时光的句子
有一些诗词,前面几句或许平淡无奇,司空见惯,但是在结尾却让人眼前一亮,令人拍手称赞。品读那些惊艳了时光的句子。
(南宁优美西点整理)
临江仙·送钱穆父
宋·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的离别呢?结尾慰勉友人,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的人生态度,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旷达洒脱。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十国·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作者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堪称「血泪之歌」~
南陵别儿童入京
唐·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诗情经过前面的层层推演,至此涌向高潮。「仰天大笑」可见其得意神态;「岂是蓬蒿人」显示出无比自负的心理。这两句把诗人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惹人眼花缭乱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倘若无此人,那一切就无任何意义与趣味。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用一「照」字,显示光芒四射,英气逼人。千秋绝唱,情调高昂,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卢氏(纳兰性德妻子)生前,词人沉浸在幸福之中,但他却毫不觉察,只道理应如此,平平常常,等到物是人非,只留追悔莫及。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既是词人对侍女的反诘,也像是自言自语:「你这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
一剪梅·舟过吴江
宋·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词人从视觉上对「时光容易把人抛」加以补充,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
「红」和「绿」在这里都作使动词用,再各加一个「了」字,从动态中展示了颜色的变化,抒发对年华消逝的慨叹。
行路难·其一 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他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通过这样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急风骤雨,孤雁残菊梧桐,眼前的一切,使词人的哀怨重重叠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表达。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对比,渲染,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堪咀嚼。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淋漓尽致了。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此两句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
踏莎行·雪似梅花 宋代:吕本中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吕本中这首《踏莎行》见雪兴怀,睹梅生情,登楼抒感,对月寄慨,把离别恨委婉道出,有着一种朦胧美。这首词的题旨全靠最后一句“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点出。艺术手法确如画龙,在云彩翻卷之中,东现一鳞,西露一爪,最后见首点睛,因而使画中之龙既显得体态矫健,又透出十分神韵。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代: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是个痴情的人,已是“生死两茫茫”,阴阳相隔,而他仍割舍不下这份情感,性情中人读来不禁潸然。伤心的纳兰性德明知无法挽同一切,只有把所有的哀思与无奈化为最后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七个字更是字字皆血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