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作文辅导 第五章第二节
第二节 观察景物动态
1、什么是景物的动态
景物的动态就是指景物活动、变化状态。在态的观察方面,静态的观察是少量的,动态的观察是大量的。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写出的内容才显得景物多变,手法灵活,富于生机。如语文课本中的《海上日出》一文,作者是从无云和有云时进行观察动态特点的。在无云时,天边的色彩变化是:开始是“浅蓝”的,转眼间出现“一道红霞”,而且在“慢慢扩大”,“越来越亮”;太阳的形态是:开始是出现“小半边脸”,接着是“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最后,“终于冲破云霞,完全跳出海面”。色彩的变化是:开始“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接着是“颜色真红得可爱”,然后是“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在这里,通过作者运用的“出现”“扩大”“负”,“升”、“冲破”“跳”“发出”、“射”等一系列动词,和运用的“一片”“很”“一道”、“慢慢”“越”“完全”等一系列表示数量与程序的词语,看到了作者不但观察了太阳的动态变化,而且还把观察到的天边及太阳的景色、形态的变化跃然纸上,形成了连续的多变的系列画面,给人以动态的变化的富有生命力的实感。景物的动态特点,除了形态的变化之外,还包括声音的变化、气势的变化等等。观察景物的动态特点,要注意看听想相结合,全方位的观察和体验。比如我们观察大潮到来之时的动态: 开始,远处的江面十分平静。当潮水来临时却显得十分不安起来。远处的江面上出现了一个个小白点,在我们的眼里它是那么渺小,然而,它却是潮水来临的预兆。不一会儿,那白点连成了一条细长的白线。钱塘江大桥岿然不动,像一把利剑把大江拦腰斩断。侧耳倾听,隐隐传来“轰隆!轰隆!”的水声,一瞬间响声越来越大,就像擂起了阵阵战鼓,震耳欲聋。转眼间,潮水便涌向眼前,潮势汹涌澎湃,漩涡急转。潮峰前面浪涛耸立,黄褐色的江水遇到障碍与后面的浪头相碰撞,激起了四五米高的浪花,好似一座巨大的水墙,气势有如万马奔腾,令人心惊胆颤。潮水上涌,掀起7米多高的浪头,声传数十里,成为“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自然奇观。观察习作评点:在这里,小作者为了写出钱塘江秋潮的自然奇观,仔细观察了海潮的动态特点。小作者运用看听想的方式,全面地观察到了“潮形”的变化特点:“潮势汹涌澎湃,漩涡急转”、“浪涛耸立”、“万马奔腾”,写出了潮水的气势。又特别注意观察到水声的变化,开始是隐隐传来“轰隆!轰隆!”的水声;一瞬间,“响声越来越大,就像擂起了阵阵战鼓,震耳欲聋”;到后来,潮水“声传数十里”,把钱塘江秋潮写得惊心动魄。用语贴切传神。
观察佳作 暴风雨
河南 马辰芳
正午,骄阳似火,热浪袭人。天上没有半片云,空中没有一丝风;柏油马路被晒的了,冒着黑油。汽车碾过,发出吱吱啦啦的声音;树叶打着卷儿,一动也不动;花坛里的月季花低垂着头,好像生了病似的鸟儿早已销声匿迹,蜻蜓也懒得飞翔,只有不知疲倦的知了在枝头拼命地喊叫。街上的行人非常稀少,马路上空荡荡的。整个城市仿佛一座巨大的蒸笼,热得人喘不过气来爸爸带我骑在自行车上,虽然行驶在林前路上,但感不到丝毫的凉意。我汗流浃背,身上的衣服全湿透了。这鬼天气,莫非要把人热死不成!快到家门口时,我忽然发现路边的树。飘动起来。我抬头看了看天空,西北方的多上不知何时布满了破棉絮般的云朵。一道上叉形的闪电刚刚在云朵间熄灭,紧接着便,起了一声沉重的闪雷。随着雷声,那云朵云速变幻,不一刻工夫就翻腾成乌云,向着东南方向滚滚而来。闪电越来越亮,雷声也越来越响。只听“咋擦”一声,被大风折断的树枝从天而降,差一点儿落在我的头上。我和爸爸刚跑到家门口,那硬币般的雨点便落了下来,落在窗玻璃上“叭叭”乱响。暴风雨来得可真快,不一会儿,零星的雨点便形成密集的雨网。雨越下越大,屋檐上挂满了无数条小瀑布,地面上射起无数箭头,雷神爷调兵遣将,风婆婆摇旗呐喊。我隔着窗户向外看,外面灰蒙蒙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天渐渐暗下来,阵阵炸雷震得地动山摇……
约摸过了一个多小时,风停雨住了,天空又恢复了原来的光亮。我来到阳台上,发现天空出现了一道美丽的七彩虹。观察习作评点:“文似看山不喜平。”作文要追求曲折生动,这篇作文的最大优点,就是写得曲折生动。小作者开篇没有直接写雨,而是写雨前酷热的天气,为写在风雨作准备,这在写作上叫做“蓄势”,目的使作文有曲折、掀波澜,也显得自然得体。小作者写天气时,结合写景物和人物活动,细节写得很好,这样为突出描写暴风雨的情景作了衬托。小作者在重点描写暴风雨来临时,细致详尽,周密准确,真实自然。作文的末尾,描写了雨后天晴、彩虹贯天的情景,这就生动地表现了暴风雨到来先后的全过程,结构严谨。文中动态描写十分成功。
2、观察景物动态的方法
观察变化过程
观察景物的动态,就是要抓住景物的活动和变化的特征来进行细致地观察。比如说天上的云雾,要说平常,确实很平常,我们如果抓住云雾的动态特点来观察,如果展开了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了呢?那就会是另一番景象了——你瞧,庐山
云雾来了: 云雾从山底悄悄地漫了上来,一朵朵如云似絮,织成了一层簿薄的轻纱,遮往了天铺满了地,围绕着山盖住了水,一切都只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云雾还在一层层地积聚着,超积越厚,汇成了一片云海,庐山成了茫茫雾海中的一座浮岛。云雾忽聚忽散,时而像奔腾的骏马,时而似放牧的羊群,时而如腾飞的蛟
龙……真是千姿百态,变幻多端。观察习作评点:在这里,作者抓住的庐山云雾的动态特点,充分展开了联想和想象的翅膀,通过“漫”“织”“积聚”“忽聚忽散”等词语的描述,把庐山的雾的变化特点描写的有形,有色,有静,有动,情趣横生。这种境界,这种形象,怎么能引起读者的好奇和兴趣呢?谁读可这样的文章能不夸奖呢?美景如在眼前,历历在目,妙不可言。
巧妙联想
观察景物的动态特点,要巧妙地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写景离不开联想,更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和联想,就不可能描写出美妙的景象来。有了联想和想象,才能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来。写景离不开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优美的写景,应该是情景交融的。冬天来了,天冷了吗。玻璃窗上开出了冰花,那是一番什么样的情景呢?请看小作者笔下的冰花—— 在寒冷的冬天,有一种“花”却迎风开放,那就是雪花的女儿——霜花。清晨,玻璃窗上结满了霜花。这些霜花形状各异,千姿百态,一幅幅图画。看,这上面是什么?噢,是一片“树林”,各种树林苍翠挺拔,地上开清了“野花”,一只“小免子”正在采“蘑菇”。瞧,这不是一幅漂亮的“百鸟朝凤”吗?一只只“小鸟”围成圆圈,正在欢乐地歌舞,一只美丽的“凤凰”站在当中,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小路边的狗尾草上沾满了毛茸茸的霜雾,雪白雪白的,活像一条条白狗尾巴。真的,各种霜花一一呈现眼前,春夏秋冬都聚集在这里了。这里是春天:“桃花”含苞欲放,“小草”生机勃勃;那里是夏天:“百花”齐放,争艳斗丽;这里是秋天:“稻田”一望无边,“稻穗”沉甸甸的;那里是冬天:
“雪花”纷纷漂落,白茫茫一片…… 观察习作评点:在小作者的笔下,把冰花看作是雪花的女儿,想象的是多么丰富啊,联想的是多么有趣啊!那么,雪花的女儿是什么样儿的呢?噢,是“树林”,是“野花”,是“蘑菇”,是小鸟,是凤凰„„是春夏秋冬的四季图„„这哪里是写霜花呀,分明是在赞美霜花吗!文中哪一句话,哪一个词儿,不带有作者强烈的喜爱之情?这样带着感情写出来文章,谁不爱看呢?
人格化
所谓人格化,就是把所观察的景物当作人物来观察,让景物具有人物的特点,会哭、会笑、会说话。人格化地观察景物的动态特点,最关键的就是把景物当作人物来体验,使景物在自己心中活起来。比如我们观察春天,可以人格化的思考,把春天当作各种各样的人物:
春天是个插花的能手,她悄悄地来到了人间,把一朵朵美丽的花插满了大地,它还把剩下的满天星,送给了夜姑娘,当作生日礼物。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她接到了玉帝下的圣旨之后,就驾着祥云下凡,使得原本冷冷清清的大地,一下子热闹起来。春天是个慈祥的守护神,她把可爱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们从寒冷的冬天叫醒,使得大地恢复了生机。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她在白白的大地上,画上了青青的山,绿绿的水,还有露着笑脸的太阳及棉絮般的白云,更有那可爱的花朵,活泼的蜜蜂、蝴蝶,顽皮的小鸟,使得大地看起来更生动了。观察习作评点:这篇习作的小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人格化观察和联想观察相结合的方法,通篇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了四个联想,分别把春天比作了“插花的能手”、“美丽活泼的仙子”,“慈祥的守护神”、“伟大的画家”,表现出小作者丰富的想象能力。再看“插花能手““把一朵朵美丽的花插满了大地”,“ 美丽活泼的仙子”“ 驾着祥云下凡”,“慈祥的守护神”把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从寒冷的冬天叫醒”了,“伟大的画家”开始挥毫泼墨了,她“画上了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更有那可爱的花朵,活泼的蜜蜂。蝴蝶,顽皮的小鸟„„”生气蓬勃的春天俨然走到我们面前,令人欣喜若狂,留连
忘返。
观察佳作
冬雾
湖北 周晓燕
初冬的一个早晨,我开门看去,嗬,今天的雾真大!外面白茫茫的。大雾淹没了村庄,淹没了田野,连我家门前的那棵大榆树也只能模糊地隐现它的轮廓。吃过早饭。我背上书包去上学。小路边的狗尾草上沾满了毛茸茸的霜雾,雪白雪白的,活像一条条白狗尾巴。平时人们不在意的、细微得无法看见的蛛网八卦阵,由于沾上了霜雾,看去沉甸甸的,像盛了食物的网络。走在桥上,只见河面上的雾气还在一团团的像炊烟似的升腾。走过桥去,在路口遇上了我的好友武英和梅。看着她们眉毛和头发上白花花的霜雾,我不由得笑道:“瞧,你们都成了自毛女啦!”她们也说:“看你自己,不也成了小老头了。”大家都哈哈大
笑起来…… 一走到公路,雾气越加浓重了。柳树叶上的水珠在滴滴嗒嗒地往下落,有时滴进脖子里,凉飓飓的,不禁打个寒战。路面上光亮亮,湿漉漉的。平日疾驶而过的汽车,今天只能不住地响着喇叭,睁着失神的大眼,喘着粗气,像甲虫一样慢慢爬行。往日闪电似的一掠而过的自行车再也无法快行,骑车人有时不得不下车推行。行人着急得直嚷:“这雾真讨厌、我们快赶不上班了。” 我跨进校门,校园里也是大雾弥漫。那一幢幢教学楼影影绰绰,若隐若现,好似琼楼仙阁。第一节课散时,我们站在三楼望去,操场上旗杆的下半截依然在烟雾中,可是上半截却看得非常分明。风中轻轻飘拂着的国旗,在阳光下显得分外庄严美丽。直到下第二节课,雾终于真正完全散尽,金色的阳光照得大地一片
光亮。
啊!我爱这冬天里的晨雾!
观察习作评点:这篇文章到处是动态描写,本文的小作者细致观察了雾中的景象的各种形状的特点,人呀,车呀,树呀„„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女同学“都快变成白毛女了”,“我”“也快变成白胡子老头了”。公路上的“平日疾驶而过的汽车,今天只能不住地响着喇叭,睁着失神的大眼,喘着租气,像甲虫一样慢慢爬行。”描写的是多么生动有趣啊!
3、观察动态景物的要点 观察景物动态,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明确的观察目标。
2、要抓住景物的形态变化、声音变化、气势变化等方面的特点来细致观
察。
3、观察时要积极地展开联想和想象。
4、要注意观察景物变化的全过程。
5、观察后要及时记下来。
第二篇:小学生作文辅导
第1课小学作文辅导(课程名称)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
一、学习目标(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描写人物语言的词语
口若悬河 对答如流 滔滔不绝 谈笑风生高谈阔论豪言壮语夸夸其谈
2)掌握描写人物语言写作技巧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2分钟口头作文,介绍自己最近阅读过的故事,寓言,新闻。
(2)讲授新课
评讲作文。玩小游戏,在游戏中让孩子体会到人物的外貌特点。
(3)范文阅读
人物作文
我最喜欢的一个人
我最欢的人是我爸爸,他是一个水泥厂的厂长。他个子挺高,很瘦,脸上有一些雀斑。
他很严肃,从早到晚没完没了的工作,我和妈妈、姐姐都叫爸爸是“工作迷”、勤劳的“老蜜蜂”。爸爸在家没事就和我下军棋,可我每次都是“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别看我表面不服气的样子,可心里还真把爸爸尊称为“棋圣”。除此之外,爸爸还有个特点:很守信,答应我的事从不含糊。
在暑假里的一个星期日,爸爸本来答应我去体育场玩的,可没想到那天早上,厂里来电话,说厂里有事,请厂长加班。听到爸爸要去加班的消息,我的心就像玻璃摔在地上,立刻就碎了。我脑子里想:完了,今天别想出去玩了,唉!爸爸说:“儿子,今天下午我一定带你去体育场。”我说:“哼,我看你晚上也回不来,“工作迷”。爸爸拍拍胸脯,自信的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一定会回来带你去的,你等着。说完,爸爸离开了屋子,我又郁闷起来,唉!爸爸说是这样说,可他会回来吗?”……
到了下午,爸爸真的回来了,原来,爸爸为了守信,不顾工作,硬是回来了。看爸爸一回来,我郁闷的心情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心中充满无限的喜悦。我兴高采列的跳起来:“爸爸”万岁、“工作迷”万岁!”爸爸看见我这个样子也露出了微笑。随后,爸爸带我去了体育场,玩得很开心,但是有一样让我更开心,那就是爸爸信守了承诺!
为了下棋下赢爸爸,我一直苦练棋艺。直到有一天,我向爸爸挑战棋艺,我们摆好阵势,没想到他三几下就吃掉了我几个棋子。不过我也不差,也杀了他几个“部下”,让他心惊肉跳。突然,爸爸的嘴角得意的翘起来,我一看棋盘,啊!不好,落入爸爸的陷阱了,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着急起来。我抱着头,心想:“完了,又输了。”爸爸笑呵呵地说:“小子,跟我下棋,你还嫩点。”说完,几步棋下去,让我成了“光杆司令”。唉,为什么老是输!我嘴里不由得又吐出这几个字。
这就是我的爸爸,他爱工作,爱下棋,最重要的是他诚实守信,我为我这个爸爸感到骄傲自豪,我最喜欢我这个爸爸。
实战演练
写一篇写人作文,字数350以上,题目自拟。
九、作业设计轮流日记。
第三篇:小学生作文辅导
小学生作文辅导
(一)写身边最有感触的小事,并把自己对此事的看法、感受加进去。
(二)写出符合自己身份、语言,符合实际的事。
1、自己能做什么事就写什么事,要用儿童的心态和语言去写作文(不要总是想这些大
事,不要一开口就是大人腔)。
2、要写出自己对这些小事的看法及真实感受,不要唱高调。
(三)怎么想就怎么写,不要说假话、空话
1、只有自己所想、所说、所做的事写起来才容易,擦能写出真实的作文。
2、写的“真”是第一要诀。
(四)亲自动手加思考,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1、自己亲自动手做的事,印象才深刻,体会也深。
2、写自己的心得体会。
(五)主次分明、详略得当、不要写流水账
1、抓住自己感受最深、最有体会的一点来写,做到重点突出。
对感受深、印象深的事情,采用细节描写,调动各种修辞手段,把事情生动地表现出来,尽可能贴近现实。
2、要主次分明,不能所有的事都一一列上,要做到详略得当。
行文要有详有略,对表达中心思想很关键的时间或事件中某个重要片段要进行详写,对中心有帮助但出于次要地位的时间或片段要略写。如果与主题关系不大,可有可为的时间最好不要写,这样文章才能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六)写人和记事、写出对话、动作和心理。
(七)事情过程分步写,动作环节写具体
1、事情过程要分成几个部分来写,结构才能清晰。
2、动作环节要交代清楚,这样才能生动具体。
(八)充分运用五官把文章与生动
在记事中把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内心想法等尽可能地描述出来,以便能准确、真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状态,是描写的食物在读后眼前显得“活生生”的。这样就必须充分调动五官,仔细观察,把事物的方位、数量、形状、色泽、声音、质地、动态、变化等详尽叙述,文章才能具体、生动。
(九)接个现实生活,充分想象
1、由此及彼 想象法
我们生活中的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要关注身边的人、事、物„„一旦对身边的事、物产生了兴趣,就可以大胆联想,想过去、想未来,想事物所有可能的结果。
2、要敢于想象
敢于想象与众不同的内容,敢于想象别人没有想过的内容,在源于现实的基础上进行想象,不必追求合情合理,只要自圆其祥就行。
(十)保持写作文的兴趣
什么事情做得太费劲儿,就不会产生兴趣。只有那些做起来不太难、又能做好的事情,才能激发人的兴趣。写作文也是这样。
1、读书可激发写作的欲望;
2、大量读书能为写作增加希望;
3、多读知识性、感兴趣的书。
第四篇:小学生作文辅导
以写人为主的作文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典型事例的叙述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等特点。要写好写人为主的作文,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写好人物的形象。
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等。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人物的语言包括人物的独白,对话,交谈以及语气。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现。因此成功的语言描写能恰当地表现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品质、作风和个性特点。描写人物语言时,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相互间的关系。描写人物的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人物“做什么”,还要写出“怎么做”。心理活动是无声的语言,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思想活动的手段。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注意把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叙述清楚,还要注意与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结合起来。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写好了,人物的形象就突出、鲜明了。
2、选用典型事例。
人与事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做的事很多,在作文时我们应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典型事件。
3、运用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对能充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表情等细小环节作具体、细致的描写
三、词语积累。分类描写人类外貌的词语
头发
披肩长发 柔软的头发 齐眉的刘海 秃头(没有头发)
白发苍苍头发乌润 头发稀疏
眼睛
大眼睛忽闪忽闪乌溜溜的眼珠 眼睛布满血丝 会说话的眼睛 慈祥的目光 明亮的眼睛凶狠的目光 眼睛眯成一条缝
眉青目秀炯炯有神华语网(原华语网)
鼻子
高鼻梁 鹰钩鼻 酒糟鼻 蒜头鼻 朝天鼻 塌鼻梁
又遍又平的鼻子又高又直的鼻子 尖尖的鼻子
宽鼻阔嘴 华语网(Thn21.com)
嘴
樱桃小嘴 抿着小嘴 血盆大口 尖嘴猴腮 厚嘴唇 薄嘴唇
嘴唇苍白唇如胭脂 唇无血色 齿白唇红
牙
参差不齐的牙齿 白而发亮的牙齿咬紧牙关 满口银牙 青面獠牙
面容
苹果脸 瓜子脸 鹅蛋脸 长方脸 四方脸
俊美的脸 丑陋的脸 清瘦的脸 满脸憔悴 一脸稚气 古铜色的脸 黑里透红的脸 红扑扑的脸 布满皱纹的脸
脸色苍白 愁眉苦脸 嬉皮笑脸 面黄肌瘦 满脸雀斑面如桃花 面如土色 天
庭饱满 脸颊绯红 面目可憎 油头粉面 面不改色心不跳
脸“刷”地一下白了 脸“腾”地一下红了
手
十指尖尖 纤纤素手 粗壮的大手
身材
身材矮小 身材苗条 身材丰腴体态轻盈 身材臃肿 佝偻着身子 身强力壮 虎背熊腰 膀阔腰圆肌腱发达 腰板挺直 彪形大汉 大腹便便 脑满肠肥
身材高挑亭亭玉立 袅袅婷婷 弱不禁风 瘦骨嶙峋 瘦骨如柴 短小精悍[衣着]
朴素 大方 整洁 时髦 摩登 讲究 笔挺 邋遢 俗气
穿戴整齐衣冠楚楚 穿红戴绿 衣着入时 珠光宝气 花枝招展 衣衫不整
不修边幅 破破烂烂 袒臂露肩 衣不蔽体 赤身裸体 一丝不挂
人物的表情、心情
写景,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地、生动地描绘出来,以此来烘托环境气氛,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衬托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写景记叙文是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的记叙文,它是小学生经常练习并要掌握其方法的重要作文类型之一。
写景,主要是突出景物的特征,写出此景与他景的不同,向读者描绘出一幅独具特色的风景画。怎样才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呢?
首先要注意观察。在确定观察对象以后,要进行长时间、全面、深入地观察,既要观察它的整体,又要观察它的局部,既要观察它的静态(颜色、姿态等),也要观察它的动态(生长过程、四季变化、刮风下雨等);还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力求形象、生动、明晰、特点显著。还要与其他景物进行比较,找出其相同与不同之处。通过比较,把握其与众不同的地方,才能把握住景物的特征。
另外,写景要选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写。有的先写全貌,再写部分,有的从上到下,有的由内而外,有的自远及近„„总之,要有一个基点,确定观察的顺序。
再有,写景作文离不开抒情,写景是手段,抒情才是目的,绝没有单纯为写景而写景的文章。通过生动、细致的描写,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只有渗透了作者真实的情感,才能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把感情寄托在景物描写之中,使写景和抒情相结合呢?
首先应寻找适合自己表达感情的景物,一个风景点的景物是丰富多彩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将它们全写进去,使文章非常芜杂,不知所云。应该根据感情表达的需要,造反能
寓情的景物来写。同时,作者应有丰富的联想,采用多种写作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描绘的景物形象化,带有人的特点、人的感情,这样就能做到文章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有机的融为一体.对在我们周围生活着很多可爱的小动物,怎样写好一种可爱的动物,是我们作文考试时经常碰到的命题。因此,小朋友们平时就该掌握这类题目的写作要领,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怎样写小动物作文的关键是善于观察。只有在观察细致的基础上,才能写好它们。观察一般从外形特征、活动特性等几个方面有顺序地进行。在动笔写的时候,要把观察的结果,有重点地加以选择、有条理地加以描述。
第二,描写外形要侧重于静态,描写活动情况要侧重于动态。按照从静态到动态,从外形到活动,有条理、有层次地观察和描写。首先要描写它的外形,头部、尾部、毛色、四肢是什么样的,然后再写它的生活习性,如怎样吃东西、怎样嬉戏、睡觉等。
第三,要把自己的喜爱之情写进文章中。可以具体地描写小动物的样子、外形,把自己的喜爱融在里面,也可以用简略的话直抒情感,还可以两种方法兼用。
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一点,那就是小动物虽不像人那样能思维、会说话,但是它们也有“语言”,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观察小动物的时候,应该从它们的动作和叫声中去注意体会和想像它们的“情绪”变化。恰当地运用拟人的手法,这样写出的小动物就会活泼可爱。本期范文:爷爷家的大母鸡
星期天,我跟妈妈一道去看爷爷。爷爷家里有一只大母鸡,身体胖胖的,一身金黄的羽毛,格外招人喜爱,尖尖的小嘴露出乌黑色,冠子红红的,脖子一伸一缩,羽毛也跟着抖动,一双小脚总是不停地在地上挠来挠去。
午饭前,我听见那只大母鸡一直叫个不停,就问:“鸡为什么叫个不停?”妈妈告诉我:“因为它饿了,你如果喂一点食给它,它就不会再叫了。”我拿来稻谷撒在地上。大母鸡吃了食,真的不叫了。
过了一会儿,它飞进了鸡窝。妈妈说:“鸡要下蛋了。”几分钟后,它果然生下了一只蛋。我从窝里拿出热乎乎的蛋,交给了爷爷。大母鸡得意地“咯、咯„„”喊了几声之后,就一摇一摆地走远了。
下午,我和妈妈要走了。刚出门,就发现大母鸡紧跟在我们后面。我想:它是舍不得我们离开。我们又把它送回到爷爷家才走。一路上,我回头望了好几次。
读了这篇习作,相信小朋友一定会受到启发,写出惟妙惟肖的动物佳作来。
不过,也许有小朋友会问:动物的各方面的不同特征哪能了解得清、掌握得全呢?这就要靠平时加强观察、分析。小朋友可以有意地选择一种或几种小动物,作连续观察,作一些观察笔记,进行比较、分析,掌握不同动物的不同特征。这样,到了写作文时,小朋友就可以把观察得最细致、了解得最多和自己最感兴趣的那种小动物的各方面特征形象地表达出来,那时候,你就有话可说,有“特征”可写了,说不定也能写成一篇佳作呢!
第五篇:如何辅导小学生作文
十几年的语文教学,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小学生对作文普遍缺乏兴趣,畏难情绪严重,写出的作文思路狭窄,言之无物。在作文教学中,总存在这样一种普遍现象:学生总怕上作文课,老师总埋怨学生写不出象样的作文。如何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水平及小学生作文水平,是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十分棘手的课题,我认为解决小学作文教学这一难题应从下面几点入手:
一、加强说话练习,夯实作文基础
作文教学,必须遵循从说到写的原则。“说”是“写”的基础,只有“会说”,才能“会写”。新的语文课标指出:作文教学法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种能力从一年级就要培养。由此看来,应打破从三年级开始起步作文的惯例,低年级作文启蒙是十分重要的。七八岁的孩子对作文的要领是朦胧的,教师要在教学生说话写作的同时,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指导观察,进行说话练习。如观察他们喜爱的玩具、文具、花草、小动物后说写;做游戏、剪纸、猜谜语后说写;也可以进行多渠道说话练习,这样就会诱发学生的说写兴致。如每天的晨读要安排学生说话、交流、演讲的时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这样经过两年系统的说话训练,必能夯实学生的作文基础。
二、视听读记结合,积累写作素材
要想提高写作水平,使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有效地开发积累与利用写作材料是极其关键的。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能力、开发智
力。让学生看电视、听广播、读报刊,积累写作素材。教师要善于设计一些有趣的情境,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教学中学会观察,在生活中学会发现。随着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要引导学生写日记,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写一件有意义的事,写出自己最熟悉的人,从而实现从“无话可说”到“左右逢源”的飞跃。
三、增强范文意识,注重典型引路
充分发挥范文的引路作用,实行读写结合是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增强范文意识,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注意作者是如何观察的,又是怎样揭示主题、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从而帮助学生领悟写法,以写促读。指导时教师要以优美生动的语言,饱满的感情进行具体描述以吸引学生,熏陶学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使学生感到作文内容就在眼前,只要自己动手动脑,就能写出作文。因此,教师要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鼓励和帮助学生去获取成功的体验。从而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四、教师勤批少改,注重激发鼓励
发展思维,是人类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初学写作的小学生尚不具备雕琢作文的能力,老师如果用自己的水平去要求学生,把学生的习作改得面目全非,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失去写好作文的信心。这就如同一个刚学说话的孩子,如果父母在生活中处处“精批细改”,发现了孩子出语不妥就指责,可以想象这个孩子将因此少言寡语,最后成为不爱说话的人。因此,我们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些“牙牙学语”“东涂西抹”的条件和机会,让他们在自身的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在自身的习作实践中学习作文。教师应把更多的精力花在激发学生自己动手作文的兴趣和鼓励学生自己动手作文的信心上。对于他们的作文,应尽量多批少改,多些鼓励性的语言。记得有一次作文《我成功了》,一位同学习作中这样写道:“刚一上台,我很紧张”我在这一句下面划一横线并批上:假如能换上比喻句,效果会更棒些。过后,这位学生就改成了“刚一台,我心里像揣了只小兔似的,心砰砰的跳个不停。”这位学生为自己成功的修改感到高兴。这样既坚定了学生习作的信心,又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这正如小孩学走路,开始时需要别人的扶持,渐渐地,自己终于独立迈步。这也是教学作文的道理。长期如此,学生习作时就敢于大胆写,畅所欲言,轻松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