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知识竞赛题及参考答案
1.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是谁?
2.《奕秋诲奕》中的奕秋是一个什么人? 3.《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什么人? 4.《不龟手药》中“手药”是指什么药? 5.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什么? 6.寓言《二人相马》的主人公是谁?
7.“曲调越高级,能和他一起喝酒的人就越少。”是哪个寓言故事中讲的? 8.南郭先生是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
9.“自己丢了一件黑衣服,就要扒下人家的衣服”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10.《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么?
11.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
12“宁可相信尺码,不能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13.教育孩子要讲诚信的著名故事是什么? 14.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怀疑是谁偷了?
15.寓言《投婴于江》中那个人要把小孩字投到江里去的原因是什么 16.《叶公好龙》中,当叶公见到真正的龙后表现怎样? 17《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是哪两座山? 18.“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19“怕别人听到声音,就捂住自己耳朵”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20.“比喻多此一举,反而没有好处。”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21.《千金买首》中“首”是指谁的头? 22.“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23.“比喻不必要的,没有根据的担忧”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24.《惊弓之鸟》的主人公是谁? 25.鹬蚌相争的结果是谁得到了好处? 26.“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
27.《骂鸭》中那个偷吃邻居鸭子的人生了什么怪病? 28.《纪昌学射》中,纪昌的老师是谁?
29.《医驼背》中,哪个医生是怎样治驼背的?结果怎样? 30.《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
31.《可笑的南歧人》中,南歧人因为喝了当地的水生了什么病? 32.“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33.寓言《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
34.《卞庄子刺虎》中,卞庄子用了什么办法获得了双虎?
35.《争雁》中,兄弟俩为什么而争论?5煮着吃好还是烤着吃好
36.菱角是生在哪里的?寓言《自护其短》中那个北方人以为菱角生在什么地方? 37.简述《刻舟求剑》的故事。38.简述《揠苗助长》的故事。39.简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40.简述《守株待兔》的故事。
第二篇:知识竞赛题答案
知识竞赛题答案
十七届六中全会知识竞赛试题(33题)
1.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
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4.5.6.7.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8.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建设
9.科学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0.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11.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12.公益性文化事业 文化权益 文化产业 13.文化繁荣发展 文化人才队伍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发展方向 15.爱国主义为核心 改革创新为核心 16.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 17.哲学社会科学 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18.人民基本文化需求 19.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20.发展文化产业
21.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22.科学的理论 正确的舆论 高尚的精神 优秀的作品 23.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4.队伍 人才 25.基层文化人才 26.文化改革发展
27.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 28.忧患意识 风险意识 29.2012年下半年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3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32.自觉把文化繁荣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水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33.《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召开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
市三次党代会知识竞赛试题(32题)
1.480 15.1% 60 33.7% 2.50.1% 3.30.8 4.17068 8032 5.科学发展 改革创新 改善民生 维护稳定 真抓实干 党的建设
6.“四抓三支撑” 富裕文明和谐幸福酒泉 转变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 重大项目建设 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业 保障和改善民生 7.“五翻番”、“五提升”
8.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过百亿、超千亿”
9.城乡居民收入 社会文明程度 社会管理水平公共服务水平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10.转变发展方式
11.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12.服务城市、富裕农民 13.城郊型农业
14.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 15.基层干部和协会
16.全国重要的新能源示范基地、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17.全国一流的新能源示范基地 建成全国百万千瓦级光电示范基地,19.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20.全国重要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21.“酒嘉后花园” 22.通道经济 23.肃州、敦煌
24.宜居、宜业、宜商、宜游 国际明星城市和戈壁明珠城市 25.扁平化、精细化、规范化 城乡结合部 26.城乡一体化
27.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社会管理、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
28.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经营大户集中 29.中心村 中心镇
30.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 31.保障和改善民生
32.农业技术和创业技能培训
肃州区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知识竞赛试题(35题)
1.园区经济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商贸旅游中心建设上 改善民生上 可持续发展上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上 社会管理创新
2.突破下游、带动中游、辐射上游 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非晶薄膜电池生产、晶硅电池生产
3.党 服务肃州科学发展 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4.绿美亮净
5.“酒泉速度” “酒泉奇迹” 6.“退城入园、退二进三”
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线,以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富民强区为目标,以园区经济为重点,建设商贸旅游中心,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酒嘉一体化发展,努力打造“富强肃州、生态肃州、和谐肃州、文明肃州、幸福肃州”。8.“不变调、不变点、扶持政策只增不减” 9.生态立区 生态经济 生态城市 10.现代服务业试点城市
水权制度 阶梯水价制度
12.“同城同级不同酬” 离任村干部、13.酒嘉物流中心为龙头,西园、西洞物流园为两翼,14.“高效率、快节奏,盯住干、马上办”
15.不断解放思想 把上级精神和我区实际相结合 以工业为主导,园区为平台 以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 民生为本 发挥好区委的领导核心作用 重视发挥人大、政协的作用 16.继承和发展 一脉相承 提升 创新
17.城乡精细化管理,扁平化管理 大城管格局 18.区域中心城市和最佳宜居城市
19.科学发展、以人为本 精神文明、生态建设 改善民生、社会和谐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0.“全民参与、共建共享、长效常态”
21.富强肃州 生态肃州 和谐肃州 文明肃州 幸福肃州 22.做大做强工业
23.医院内部人事制度改革 药品网上招标采购、零差率销售 24.提升传统产业,壮大支柱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新能源工业体系 25.项目扩大就业、创业带动就业、政策扶持就业、服务保障就业 26.“小城镇聚集、中心村带动” 27.交通优势 通道经济
28.“三抓三促、三集中三延伸” 29.施城市学校扩容、农村寄宿制学校改扩建、名师名校培育三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30.“一轴一圈四线” 城郊旅游经济带 31.牛羊大县 “两市、两企、两基地”
32.农民增收 城乡一体化 城郊农业和设施农业 “2+2”增收富民农村面貌大变样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
33.园区发展规划 优化产业布局 产业集群化、园区企业化、服务社会化
34.“飞地经济” “飞地建园、收益共享”
35.调峰电源、循环经济和高载能产业 节能减排措施 煤电能源 全省循环经济示范 清洁能源示范
第三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读书交流会与阅读指导课
一、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2.总结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3.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交流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1.师:①布置黑板 ②多媒体课件
2.生:①仔细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②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3分钟)1.通过阅读和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请学生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寓言故事》。2.(课件出示)小结、过渡。
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层平民的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的总结,寓言主要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
这些小故事中也蕴涵着一定的道理。
(二)、汇报交流: 1.再现情节:(12分钟)
读完这本书,你觉得哪些故事有趣,把它读给、讲给其他同学听或表演给其他同学看。
(1)1分钟做准备。(2)生说或表演。
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相机出示几则大多数同学比较感兴趣的故事;同一则也可引用赛一赛的方法,来激发大家的兴趣。
(3)(课件出示)过渡。
总之,寓言中反映的生活经验非常丰富多彩。这些经验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指导生活,这就是伊索寓言的生命力所在。寓言中每则故事后面都附有“教训”,这些“教训”显然是后人添加的,其中有的比较切题,有的并不切题,甚至牵强附会,阅读时不必受这些“教训”的束缚,这样更可以体会寓言所蕴含的智慧的丰富性。
2.交流心得:(20分钟)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
任选其中一则寓言谈谈自己的见解或受到的启发。(1)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
相同篇目的其他同学可作补充;
教师也根据同学的发言,相机穿插自己的一些见解。
(三)师、生共同小结:(2分钟)深化主题,突出:“我读书、我快乐”。
(四)推荐读物。(1分钟)
《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全集》《希腊寓言》
(五)成果展示。(2分钟)
1、以小组为单位,将读书卡粘在事先准备的白纸上作为一份小报。
2、将小报贴在小黑板上,在全班展示。
3、课后在班上展出,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第四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知识竞赛题
推荐《奕秋诲奕》中的奕秋是一个什么人?——名棋手 《不龟手药》中“手药”是指什么药?——冻疮药
《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什么人?——厨师
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什么?——东施
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是谁?——井底之蛙
“曲调越高级,能和他一起喝酒的人就越少。”是哪个寓言故事中讲的?——曲高和寡
寓言《二人相马》的主人公是谁?——伯乐
南郭先生是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滥竽充数
《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么?——盒子
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卫国人
“宁可相信尺码,不能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哪个寓言故事?——郑人买鞋
教育孩子要讲诚信的著名故事是什么?——曾子杀猪
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怀疑是谁偷了?——邻居的儿子
寓言《投婴于江》中那个人要把小孩字投到江里去的原因是什么?——这孩子的父亲是善于游泳的“自己丢了一件黑衣服,就要扒下人家的衣服”出自哪个寓言故事?——强取人衣
“怕别人听到声音,就捂住自己耳朵”出自哪个寓言故事?——掩耳盗铃
“比喻多此一举,反而没有好处。”出自哪个寓言故事?——画蛇添足
“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出自哪个寓言故事?——狐假虎威 “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出自哪个寓言故事?——南辕北辙 “比喻不必要的,没有根据的担忧”出自哪个寓言故事?——杞人忧天
《惊弓之鸟》的主人公是谁?——更羸
《千金买首》中“首”是指谁的头?——千里马
鹬蚌相争的结果是谁得到了好处?——渔人
“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猴子
《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是哪两座山?——太行 王屋
《纪昌学射》中,纪昌的老师是谁?——飞卫
当叶公见到真正的龙后表现怎样?——掉头就跑,吓得魂飞魄散 《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公明仪
“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出自哪个寓言故事?——杯弓蛇影
寓言《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老虎
《可笑的南歧人》中,南歧人因为喝了当地的水生了什么病?——粗脖子病
《争雁》中,兄弟俩为什么而争论?——煮着吃好还是烤着吃好 《医驼背》中,哪个医生是怎样治驼背的?结果怎样?——要来两块木版,一块放在地上,叫驼背趴在上面,又用另一块压在上面,然后跳上去踏。
菱角是生在哪里的?寓言《自护其短》中那个北方人以为菱角生在什么地方?——水里 山上
《骂鸭》中那个偷吃邻居鸭子的人生了什么怪病?——皮肤发痒,身上长出了鸭毛,一碰就疼。
《卞庄子刺虎》中,卞庄子用了什么办法获得了双虎?——两虎相争,必有一死一伤。
《千金买首》中“首”是指谁的头?
第五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精选
囫囵吞枣——
客有曰:“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食梨则嚼而不咽,不能伤我之脾;我食枣则吞而不嚼,不能伤我之齿。”狎者曰:“你真是囫囵吞却一个枣也。”遂绝倒。
翻译: 有个客人说:“吃梨子对牙齿有好处,对脾却有损伤;吃枣子对脾有益处,对牙齿却有损害。”有一个傻瓜年轻人听了这话,思考了很久,说:“(我想到一个好办法)吃梨子的时候,只嚼不吞,它就不能损伤我的脾了;吃枣子的时候,只吞不嚼,它就不能损伤我的牙齿了。”有个喜欢开玩笑的人说:“你真是囫囵吞枣呀!”听众都笑得前俯后仰。
鹦鹉学舌—
僧问:“何故不许诵经,唤作客语?”
师曰:“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所以不许。”
翻译:
和尚问:“为何不允许诵读经书,而把诵读称之为说客套话?”
慧海禅师说:“诵读经卷如果像鹦鹉那样只注意模仿人说话的声音,而不能领会人说和的含意。经书传达佛的旨意,不去领会佛意却只注重诵读,这也像鹦鹉那样是模仿人的声音,所以不同意。”
疑邻盗斧—
人有亡钅夫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钅夫也;颜色,窃钅夫也;言语,窃钅夫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钅夫也。俄而掘其谷而得其钅夫,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钅夫者。
翻译:
有一个丢了斧子的人,怀疑他的邻居的儿子偷了。看他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他的面部表情,像是偷斧子的;听他说话的语气,像是偷斧子的;动作态度没有一样不像是偷斧子的。不久掘地的时候,找到了他的斧子。过了几天再见到他的邻居的儿子,动作态度不像偷斧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