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样例5)

时间:2019-05-13 06:41: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代诗歌散文专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代诗歌散文专题》。

第一篇:古代诗歌散文专题

古代诗歌散文

1、简述《诗经》的主要内容,《诗经》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思想内容 《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艺术成就及其影响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二者都寄寓了极大的讽刺之意。在《诗经》中,赋、比、兴手法常常是交替使用的,《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诗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诗经》的影响还越出中国的国界而走向全世界。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很早就传入汉文版《诗经》。从18世纪开始,又出现了法文、德文、英文、俄文等译本。

2、《离骚》内容艺术上的成就《离骚》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情诗,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诗中的一些片断情节反映着当时的历史事实由于诗人无比的忧愤和难以压抑的激情,全诗如大河之奔流,浩浩汤汤,不见端绪。但是,细心玩味,无论诗情意境的设想,还是外部结构,都体现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匠心。从构思上说,诗中写了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由天界、神灵、往古人物以及人格化了的日、月、风、雷、鸾风、鸟雀所组成的超现实世界。这超现实的虚幻世界是对现实世界表现上的一个补充。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动物龙的原型之一即是神化的骏马。诗中所写片断的情节只是作为情感的载体,用以外化思想的斗争与情绪变化。从结构看,全诗分三大部分和一个礼辞。第一部分从开头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自叙生平,并回顾了诗人在为实现崇高的政治理想不断自我完善、不断同环境斗争的心灵历程,以及惨遭失败后的情绪变化。这是他的思想处于最激烈的动荡之时的真实流露。其主题之表现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既含蓄,又明确;既朦胧,又深刻。此外,《离骚》艺术上的成就还表现在如下几方面;首先,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带香草喻保持修洁等。其次,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再次,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最后,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离骚》是我国文学史上继《诗经》之后出现的最伟大的作品。我国古代文人将它尊之为“经”,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3、为什么《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略于先秦,详于秦汉,所述秦商鞅变法至汉武帝晚年的历史,约占全书篇幅的五分之三左右。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地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一)开创了“纪传体”体例。何谓纪传体呢?纪,指本纪,即皇帝的传记;传,指列传,是一般大臣和各式人物的传记。历史人物是丰富多彩的,历史现象是纷纭复杂的。

(二)《史记》开创了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各种知识的综合纂史方法。它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时期,记载了我国近三千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贯通古今、内容广博的百科全书式的通史。《史记》第一次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包容在历史学的研究范围之内,从而开拓了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推动了我国历史学的发展。由于纪传体可以容纳广泛的内容,有一定的灵活性,又能反映出封建的等级关系,因而这种撰史方法,为历代史家所采用,影响十分深远。三)秉笔直书,是我国宝贵的史学传统,司马迁的《史记》对此有很好的发挥。他还强调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以史为镜、鉴往知来的思想。由于司马迁在历史编纂学上的伟大创造精神,他的进步的史学思想和严谨的治史方法,使《史记》成为我国史学史上一座巍峨的丰碑,司马迁也赢得了“中国史学之父”的美名。四)《史记》也是一部形象生动的历史,它的文采历来为我国文学界所称颂,它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所以,鲁迅先生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柳宗元散文的艺术成就:*命意深。他有唯物主义思想,站在进步的政治立场,敢破旧陈见说,*蕴涵深,在为文的态度上是严肃的,有所不敢,有所惧,必深思熟虑,详尽体察,确有所得而后作。*牢骚深,理想远大而经历摧折,为人正直而备遭不幸,不屈其志,满腔悲愤,一寓于文。

5]陶渊明诗歌的风格陶渊明是东晋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诗歌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①内容平淡自然,内容贴近生活,亲切淳真,富于真情实感。所描绘的场景、叙写的事情,为人们熟知习见。通过朴素自然的田园风光的描写,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朴素的语言,不加雕饰,把生活的情景和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原原本本地描述出来。这就形成了一种清新自然的特点。平淡自然,这些生活情景及诗人的志趣,心情,都是诗人真实的感受,写得十分亲切。②浑融完整,意境高远。作者善于创造意境,他的田园诗中多有精彩的景物描写,取与自己心境相合之景入诗,既有客观实境,又有意中之境。使自然景物都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令人回味无穷。更使陶诗意境高远,清新拔俗。③精工而本色的语言。陶诗的语言朴素、直率,毫无斧凿之痕,平淡、本色,简练朴素,明白易懂,但绝不是浅薄粗俗。是诗人苦心经营的结果,其中有许多极富形象性和表现力。

6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高度的统一。李白对形象的捕捉能力是很强的,但是当诗人的澎湃诗情无法为寻常的形象所容纳时,诗人就展开天马行空式的想象和幻想,以气骋词,来实现艺术的变形。这种变形的依据是诗人感情的强度,它使形象突破常规而染上了奇幻的色彩。李白的“以气为主”,还表现为其壮浪纵恣的抒情形式。他最擅长的七言歌行,这一切都说明李白的诗具有接近于歌谣的特点,李白则融古朴森茂的汉魏乐府和清新明丽的六朝乐府为一炉,以其俊逸的才气创造了新鲜的诗歌语言。他有很多诗篇的用语就是直接从乐府民歌中点化而来的,他也广泛汲取了前代文人诗歌的精华,形成通俗而又精炼,明朗而又含蓄,清新而又明丽的风格特色。

李白的诗歌从形象塑造、体裁选择到手法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风格即人”,李白成功地在诗歌中塑造了一个“慷慨自负,不拘常调”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他笔下的客观外物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自然山水,都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凭借想象翅膀,驰骋古今,翱翔八荒,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运用想象的彩笔,描绘神话,点化事物,渲染意境。*他将神奇绚丽的想象与抒情修辞手法参互使用,使客观的主观化,现实的虚幻化,内在的外在化,抽象的具体化,将常态的,习见的,变形或拉开审美距离之后强化、异化、陌生化,从而使诗歌具有与众不同的浪漫主义艺术个性,给人强烈、新奇、生动的审美感受。*以感情的抒发为线索是个的结构跳跃,纵横开阖。他的“自然”并不仅仅是除去雕饰,浅显明白,而且是语近情遥,具有丰富的意味。丰富了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发展了浪漫主义的艺术方法和技巧,开拓了诗歌艺术的新境界。

7杜甫为什么是集大成的伟大诗人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兴盛急遽走向衰败的时代,由于仕途坎坷,兵荒马乱,饥饿流离的现实生活,逐渐使他对时代的苦难,社会的不平,人民的疾苦,家国的不幸,有了深切的体验。从安史之乱前夕到大历初的十几年间,在盛唐诗人普遍沉寂的情况下,杜甫中流砥柱,以自己的光辉照亮了整个诗坛。他的诗歌广阔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过程中的精神风貌,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写到诗里,大大拓展了诗歌的题材。

8杜甫最主要的风格】是沉郁顿挫,*诗人的性格遭际,审美理想有关。(善于用典型化的方法,从众多的失误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又从众多现象中提炼本质,发掘意蕴,加以集中概括。*还追求宏观的惊世骇俗与围观的毫发无爽相统一的审美效果。)还与其寓意的深远、表达的一波三折有关。善于把丰富的感情、层叠的蕴涵集中浓缩,托物比兴,即景言志加以表达。还与他的创作态度和语言功底有关。他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诗人。后人称杜甫为“集大成者”,称其诗为“诗史”,誉其为“诗圣”,他是当之无愧的。杜甫每念社稷、动忧苍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感和人道主义精神,以及自觉地用诗歌反映社会、讴歌人生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影响了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和作家。

9姜夔词的艺术成就:具有清空之风,具体的表现手法*善于提空描写,不论写人、状物、咏物都能不染尘埃、不着色相,不屑对客观对象作过多的质实的描写,而是小欧米茄空际中摄取其神理,点染其情韵,并将自己的感受融合进去。*善于将各种题材、各种感情聚拢于统一的风格之中,善于用空笔。*善于用诗人笔法使词富于独创自铸的个性及其=骚雅清刚的特色。*善于情景交融,尤其善于在结尾处将情化景,使意境更加深幽清空。

8为什么说韩愈的散文是文起八代之衰,实集八代之成

文起八代之衰”,这句话是苏轼对韩愈的赞誉,从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其文学成就看,并非过誉之辞。“八代”指的是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这几个朝代正是骈文由形成到鼎盛的时代。另外,还可从虚的角度理解“八代”,即很长时间。“衰”是针对八代中的骈文而言的。一个“衰”字,表达了唐宋古文家对骈文的贬斥和不满。从骈文的发展看,这一描述虽不乏主观色彩,但还是很准确的。因为两晋以后,骈文风气大盛,不分内容场合,几乎无文不骈、无语不偶,走向了形式主义歧途;内容上大多风花雪月,儿女情态,无病呻吟,趋于堕落。到了唐代中叶,韩愈、柳宗元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古文运动,主张用散句单行的形式写作散文,使这种散文逐渐代替了此前的骈文,并持续千百年。在这场运动中,韩愈的开创之功是不可没的,并且以卓越的理论和创作实践,为古典散文的艺术生命注入了新鲜血液,为散文的历史发展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所以,素来不轻易称许别人的苏轼也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作了“文起八代之衰”的千古赞誉。

散文成就:文体创新,在三代秦汉以来逐步形成发展的各种散文体裁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变化、创新,使之更富于表现力,从而开创了散文的新局面。手法创新。语言创新,在词的运用上活用成语、自铸新词、善用口语、多用虚词、因事造言,生动活泼。风格创新。气势磅礴,汪洋恣肆。

10欧阳修散文特色与贡献欧阳修的创作使散文的体裁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完备,时人称赞他:“文备众体,变化开合,因物命意,各极其工。”欧阳修的语言简洁流畅,文气纡徐委婉,创造了一种平易自然的新风格,在韩文的雄肆、柳文的峻切之外别开生面。写景抒情文具有一唱三叹、摇曳多姿的特点。语言平易晓畅,晶莹秀润,既简洁凝练又圆融轻快,毫无滞涩窘迫之感。深沉的感慨和精当的议论都出之以委婉含蓄的语气,娓娓而谈,纡徐有致。这种平易近人的文风显然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所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后宋代散文的发展历程就证明了这一点。

欧阳修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诗歌,题材丰富,现实性强,涉及的社会范围、生活领域极为广泛,尤其注重反映人民生活、国家大事。还善于变现自己在仕途中的各种遭遇,抒发自己坦荡的胸怀和旷达的精神。进一步扩大了诗歌的表现力和社会功能,写了很多反映当时经济生活、民风民俗及咏物之作。

11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艺术表现手法灵活多样 1.李词善用典故,一系列复杂的情感浓缩于一个意境缠绵的典故,耐人寻味,绵长而悠远。2.描绘自然景色与情感交流的诗篇表现出含蓄隐秀,蕴深不露的特点。她更多地采用比拟的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明志,用心灵的眼睛观察生活,所描述的情景无不渗透自己的心情,使主客观得到高度的统一,感情深挚,诗味隽永。3.词构思精巧,善于造境,实可谓篇篇佳构。有的前乘后继,一泻千里;有的层层设疑,由果追因,含蓄委婉;有的上情下景,或上景下情,或情景交融;有的…….每一首词都可看出其高超的艺术功底。4.李词善用白描手法。大多数的词篇直抒胸臆,感情真率细腻,用语朴素流畅,无造作之态,有自然之美。四.韵律优美,富有节奏感遣词造句精炼,准确,传神,并且富有节奏感,音律美。李清照非常重视词的音律美,李清照的文学作品在思想、艺术上也有其局限和不足,调子比较低沉,感情比较柔弱,但是,瑕不掩瑜,从总体说来,李清照的诗词艺术还是精湛高妙的。李清照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文化女性,能够冲破封建社会的重重枷锁,投奔自然,直面社会,是难能可贵的,在她心灵深处闪烁着爱国热情和关注国事的积极精神为后人所称道,其“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尚情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为国捐躯。

12陆游诗歌成就陆游性格豪放,胸怀壮志,在诗歌风格上追求雄浑豪健而鄙弃纤巧细弱。陆游形成了气势奔放、境界壮阔的诗风。陆游热情奔放,神采飞扬,把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壮志豪情都倾泻在诗中,常常凭借幻境、梦境来一吐胸中的壮怀英气就表现出诗人的真实心态。所以陆游的诗风又有近于杜甫的沉郁悲凉的一面。兼融李白的飘逸奔放与杜甫的沉郁顿挫于一炉,构成了陆游的独特诗风。但陆诗又不像李、杜诗那样雄奇莫测,陆诗的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即使是七言古体也不例外。笔力清壮顿挫,结构波澜迭起,恢宏雄放的气势寓于明朗晓畅的语言和整饬的句式之中,典型地体现出陆诗的个性风格,故被后人推为陆诗的压卷之作。陆游擅长的诗体是七言诗,成就:作为一个集大成者,擅于将前人的诗歌风格吸收融化,最终成为自己的风格。*爱国诗高度抒情性,以杜甫为体,以杜甫式的深沉、雄厚、郁结的风格作为抒发爱国思想的基调,有以李白为用,吸收李白富于激情、想象、自我色彩、善于夸张、跳跃,高度概括等艺术手法作为表现手段,形成沉郁悲壮、卓立风发的一家之风。*他的闲适诗集中了白居易的和平精美,苏轼的才情横溢,江西诗派的注重工力,流转圆活的特点,构成自己精工温润、绵密细腻的风格。*各体皆工。*讲究工力,善于锤炼,善于使事用典,具有高度的语言技巧。

13苏轼诗词的创作成就及贡献苏轼,宋诗艺术成就的杰出代表,其特点是: 1)苏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①有不少关怀民生、表达爱国激情的诗作,有不少诗成为具体政治行为及建议的反映。②他在诗中记录山川景物、村野风光、农家风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更以诗抒写愤懑,排遣忧愁,表现自己机智风趣、洒脱自在的个性和恬淡闲逸、不为物扰的心境,显示了极为丰富的内心世界。2)苏诗中有不少以理趣见长的作品,诗人在写景、咏物、记事之中,有意识地阐发某种生活哲理,表达对人生的思索。3)采用寓言、隐喻手法,还善于运用赋的手法构成一种图画美。4)苏诗任情挥洒,风格多姿多样。

(一).苏轼的诗文 苏轼歌咏自然景物的诗作,往往能把寻常景物写得精警动人,极富情趣或理趣。表现了诗人敢于抗争的精神。苏轼无事不可入诗,散文化、议论化是苏诗的特点,各种题材,他都能恰当地点染,融触处生春,无不如意。

(二).苏轼的词 苏轼在中国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他的词在题材内容、风格意境和语言音律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成果推广到词的领域,开创了词的创作的新阶段。苏轼对词的贡献,首先在于提高了对词的认识与评价。他打破诗词有别的人为界限,促使词成为真正独立的抒情诗作。在题材内容上,苏轼把词人的视野从传统的“花间”“尊前”引向了人间社会,苏词众多的题材中,以抒情词、咏物词和田园词的成就最高。就抒情词而言,除了传统的风月柔情之外,苏轼大胆开拓,把词体逐渐转化为文人言志抒情的工具。他用词表现自我,用词直接抒发自己的为政、爱国、怀古以至广泛的人伦之情。实施咏物词多达30余首,且艺术精湛,不但重形似描写,而且重神似描写,不但能写出物象,而且能写出寄托。苏轼还开创了旷达词。所谓旷达,指豁达通脱、疏狂不羁、潇洒超俗、乐观开朗的创作个性。旷达是苏轼为人的性格特征,旷达词在苏词中数量很多,所以旷达可以称为苏词的主要风格。苏轼传统婉约词的创作,也多佳制。在语言和音律上,苏轼也有创新。苏词的语言清新朴素、简洁畅达,不似柳词的俚俗,更没有花间词的脂粉气,而以清雄韶秀见长。在词调上,他引进不少慷慨豪放的曲调。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4辛弃疾词与苏轼词的比较宋词在苏轼手中开创出一种豪放阔大、高旷开朗的风格,却一直没有得到强有力的继承发展。辛词和苏词都是以境界阔大、感情豪爽开朗著称的,不同的是:苏轼常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并以这种参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而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因此,主观情感的浓烈、主观理念的执着,构成了辛词的一大特色。在他的词中,如“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而他的英雄的豪壮与绝望交织纽结,大起大落,反差强烈,更形成瀑布般的冲击力量。在意象的使用上,辛弃疾也自有特点。他一般很少采用传统词作中常见的兰柳花草及红粉佳人为点缀;与所要表达的悲凉雄壮的情感基调相吻合,在他的笔下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多有一种奔腾耸峙、不可一世的气派。所以,同属于豪放雄阔的风格,苏轼词较偏于潇洒疏朗、旷达超迈,而辛词则给人以慷慨悲歌、激情飞扬之感。不过,以上只是指辛弃疾词中主流部分的艺术风格而言。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范围比苏词还要广泛得多。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的一大特色,是形式松散,语义流动连贯,句子往往写得比较长。文人词较多使用的以密集的意象拼合成句、跳跃地连接句子构成整体意境的方式,在辛词中完全被打破了。但并不是说,辛弃疾的所谓“以文为词”不再有音乐性的节奏。在大量使用散文句式、注意保持生动的语气的同时,他仍然能够用各种手段造成变化的节奏。1赋比兴 :《诗经》的表现手法。南宋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即铺陈直叙;“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引譬设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也就是触景生情,托物兴感,启发联想和想象。《诗经》中的民歌运用赋、比、兴手法,形象鲜明生动,使鸟兽草木的神态色采、天地山川的万千景象、人物的音容笑貌,无不活生生地表达出来。

2易安体:南北宋之交,指李清照的词风,把这种风格叫作易安体,特点:*用白描手法*把词写得像词,具有雅词*词大量运用了口头语言。

3歌行体:是一种诗体,一般七言古诗大致都是歌行体,每一句七个字,它和乐府诗息息相关。特点:*表较长*变化多段*带有叙事性*句句押韵*喜欢流畅、辞藻华丽。

4元祐体;北宋时出现了苏轼、黄庭坚、王安石等为代表的诗人,他们的诗代表了宋诗最权威的表现形式,经典的词风,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文字为诗,谓之宋调,努力地与唐诗重抒情相分开的一种诗体。

5、婉约派:以写儿女情,爱情为内容的词称为婉约派,词人有李清照,周邦彦,柳永,特点:*体裁单调*喜欢写景抒情*风格细致,感情曲折与宋豪放词有区别,讲阴柔美,女儿之气,结构深细慎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窄狭。

6骈赋:是赋体文学中的一种,萌芽于东汉,盛行于南朝。特点:*辞藻华美*有抒情性*讲究对偶,句句押韵,整篇对偶*要用典故。通篇基本对仗,两句成联,但句式灵活,多用虚词,行文流畅,词气通顺,音韵自然和谐,骈赋的体制特点是,通篇对联,技巧出新;炼词熔典,讲究一定声律;犹如对联串缀成文。集大成者为庾信,代表作《哀江南赋》。

7风雅词派:南宋中期以姜夔的词风骚雅清刚为特色的词派。*善于将各种题材、各种感情聚拢于统一的风格之中,善于用空笔。*善于用诗人笔法使词富于独创自铸的个性及其=骚雅清刚的特色。*善于情景交融,尤其善于在结尾处将情化景,使意境更加深幽清空。

8永明体:指南宋齐武帝时,永明年间写的一种新诗体,发起人是谢眺,沈寅,王融,特点:*把元嘉体议论变为抒情*把元嘉的厚重变为清丽、语言流利*文学上讲三易,易诵读,易识字,易用典故(典故是常见的)*讲究平仄,对偶,注意了诗句的压缩。

9古诗体:指对近体诗而言,狭义包括五言、七言诗,最早出现在汉代,兴盛于魏晋建安时期,特点:*长短没有规定,是古代的自由诗*押韵无规定可以换韵,不讲平仄,不讲对偶形成的诗体与近体诗形成鲜明的对比。

10骈文: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体,从古代文学中的一种修辞手法逐渐发展形成。作为一种新文体,在当时对它还没有一个正式和固定的称呼。“骈文”、“骈丽文”的名称,是在唐代以后才有的。特点:*.全篇文章都是用对偶句组成。*.对偶句用四字句和六字句组成。*.在声韵上,骈体文可以分为韵骈文和无韵骈文两类。骈体文讲究平仄,是从齐、梁开始,而形成于盛唐,唐以后在格律上更加严格。*.在用词上注重藻饰和用典。

11元和体:重上怪。人物有白居易,韩愈,元稹,孟郊,柳宗元等,出现两大诗派,韩孟诗派和元白诗派,韩孟诗派讲究奇曲,具有浪漫精神,元白诗派是非常个性化的诗派,讲怪、俗,努力与唐诗不一样,刘禹锡、柳宗元在诗中写进了哲学的东西,形成了元和体。12骚体:带有《楚辞》《离骚》风格的诗体,一种是骚体赋,两汉前期贾谊、陆贾为代表,以抒情为主,有一个鲜明的语气词“兮”,篇幅表较短小。一种骚体诗,梁鸿,张衡为代表,写诗时把语气词加进诗中。

13近体诗也叫格律诗,也叫近体诗是一种字数平仄押韵都讲究的诗体,起源于永明体,完成与初唐,回忌声痛。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用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 *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首尾二联外,必须要对仗;*韵到底的平声韵。

14豪放派:是主要用于军旅边塞体裁,写得豪迈、放纵的诗派,苏轼是奠基人,辛弃疾是集大成者,风格雄健,议论痛快淋漓,善用典故,比较慷慨。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

15汉赋:赋者辅也,*主要写客体,写国家的一事一物*结构是注重问答,以言托主,结尾喜欢虚中有雅,足章显志,结尾处安排主题,劝白讽一*汉大赋为空间赋,讲究距离宏伟,显示皇家气象,喜欢多方位。也叫汉大赋,汉古赋,汉赋。

16宫体诗:主要出现在萧梁时期,以三萧为主,主要以写宫廷宫女为主,写女性化的诗体,以女性的阴柔美为主面带有病态的审美,内容贫乏,感情苍白。简答题:

1陈子昂的贡献

陈子昂主张诗歌应回归风雅兴寄传统,大力弘扬“汉魏风骨”,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其理论。他的诗歌现实性很强,有强烈的感受方发而为诗。不论是抨击时弊,指斥朝政,感叹兴亡盛衰,以及抒写建功立业而其志难酬的感喟,还是对人生极富哲理意味的探求,和对江山行旅之思等等,都发自肺腑,倾泻胸臆,激昂跌宕之情充溢其间。诗风遒劲,风骨矫拔,可谓洗尽齐、梁绮靡之习。正如刘克庄所说:“陈拾遗首唱高雅冲淡之音,一扫六代之纤弱,趋于建安、黄初矣!”,但陈子昂完全否定六朝诗歌的艺术成就,因而其诗质胜于文,气胜于辞,有质朴粗率之弊。杜审言、宋之问、沈佺期的侍宴应制诗,虽然技巧圆熟,华丽工致,但因是依题和作,无动人的情致。但其被贬谪后的一些诗篇,因有真情实感倾注其间,故而真挚感人。一些纪行诗,以纪实的手法写出,明丽工妙,特征突出。其他篇章,或寓情于景,或触景生情,或直抒怨愁,都有高华严整之致。他们运用五言律诗来写景抒情,已达纯熟自如之境,对唐代五言律诗的定型,实有推进作用。七言律诗体式的确立,杜审言之功亦不可没。

第二篇:古代诗歌散文专题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作业1

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答: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

哀乐,缘事而发”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1)汉乐府的叙事成就: ①《诗经》以抒情为主,楚辞亦然,而汉乐府中的叙事诗较之前两者已有大幅度的增加,并且这些叙事诗也是乐府诗最精华的部分。②汉乐府叙事手法

巧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③短篇的叙事诗常常就是一个生活的场景。④稍长一点的诗篇则是选取几个生活片段,辅以

精炼表述,来传达主旨。⑤汉乐府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乐府诗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如细节描写、传神的对话、层层烘托等。(2)乐府诗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汉代乐府诗的风格各不相同,或深

婉,或率直,或悲怨,或慷慨,但它们都被统一在质朴这一总体风格之下。质朴是指乐府诗感情的抒发往往不事雕琢,平实流

畅,自然道来,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其语言也是“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进而能远”,尤其能体现其质朴纯挚的抒情特征。

二、结合作品分析《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民间文学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古艳歌》是《孔雀东南飞》的一个祖本或是异本,《孔雀东南飞》便是来自这样的祖本或是综合诸多这样的祖本而成,这使得《孔雀东南飞》带有明显的民间创作的特色,富有

浪漫色彩。比如:(1)诗中通过刘兰芝自己和刘兰芝母亲之口反复夸赞刘兰芝的勤劳和聪慧,便是民歌常用的艺术手法。(2)

诗的末段,用松柏梧桐,交枝接叶,鸳鸯相向,日夕和鸣,来象征焦仲卿夫妇爱情的不朽,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是民间文

学常用的处理方式。(3)魏晋以后,夫妇殉情的故事并不少见,如韩凭夫妇、陈东美夫妇、流传颇广的梁祝化蝶等,但见于诗

歌,《孔雀东南飞》却是最早的。

三、结合作品分析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在题材内容与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答:与南朝民歌

相比,北朝民歌反映的社会生活要宽广得多。北朝民歌的直率粗犷、质朴刚健与南朝民歌的柔美清丽、婉转缠绵恰相对照。北

朝民歌较少修饰,也没有双关、隐喻等南朝民歌中常见的技巧,没有对景物细致精工的描绘,不追求音韵的圆转流利,纯以气

势夺人,真率动人,写实感人。虽然很多民歌是翻译作品,我们仍可感受到这种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正是南朝偏于柔弱的诗

风所缺乏的。这位后世诗人集南北之长、开拓新境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四、结合作品分析杜甫新题乐府诗如何“讽兴当时之

事”的。答:主要体现在杜甫新题乐府诗的内容上,而杜甫创作大量的“行”体新乐府则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主要有以下几个

方面:(1)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这类诗以《兵车行》为代表。(2)揭露了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对百姓的欺压。(3)揭露安

史之乱对百姓的伤害,这以“三吏”、“三别”为代表。

五、结合作品分析汉乐府和魏晋南北朝乐府在语言形式上各有什么特点?

这些特点对后世诗歌创作有何影响?答:汉乐府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就其内容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体现在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下层民众真实的社会生活和个体的生命体验,尤其注重反映他们生活的艰辛与痛苦,从而揭示出社会

矛盾的尖锐;就其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则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汉

乐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汉乐府诗绍继《风》、《雅》,直面现实,揭露社会矛盾,表现人们真实而丰富的情

感世界。其次,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新的诗歌形式的创造上。汉乐府民歌使用了新的诗体:杂言体和五言体,打破了

《诗经》以来的四言传统。第三,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也非常大。魏晋南北朝乐

府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在艺术上,南朝民歌体制小巧,大多为五言四句,语言清新自然,不假雕饰,正如《大子夜歌》所说:

“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堪怜。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诗竹法歌响,假器扬清音。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无论是吴歌

还是西曲,都善于运用双关谐隐,如以“偶”谐“偶”,以“莲”谐“怜”之类。不仅如此,南朝民歌在运用双关谐隐时还形成了严格的表达形式,即上句述其语,下句释其意。如:“怜饮好情怀,移居作乡里。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子夜歌》)诗

中的“梧子”即“吾子”,代指情人。南朝民歌对当时的文人诗有很大的影响,鲍照、汤惠休以下,南朝诗人多有拟作,宫体诗的出现更与南朝民歌的影响直接相关。唐五代以后,许多描写男女艳情的小诗,在意境、语言等方面,也受到了南朝民歌不小的影响。唐代许多诗人也深受其惠,如李白的《长干行》便受到了《西洲曲》的影响。与南朝民歌相比,北朝民歌反映的社会

生活要宽广得多。北朝 民歌的直率粗犷、质朴刚健与南朝民歌的柔媚清丽、婉转缠绵恰相对照。北朝民歌较少修饰,也没有双

关、隐喻等南朝民歌中常见的技巧,没有对景物细致精工的描绘,不追求音韵的园转流利,纯以气势夺人,真率动人,写实感

人。北朝民歌篇幅也不长,大多为五言四句。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

一、律诗是在篇章、句式、对偶、音律上都有严密限定的一种诗体,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杜甫是诗史上第一个大力写作七律的诗人,《咏怀古迹》五首、《秋兴八首》、《登高》等都是杜甫的七律代表作。请认真学习教材第四章《格律诗》,并仔细研读杜甫《咏怀古迹》其五,完成下列任务。《咏怀古迹》其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一)平仄是律

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请学习律诗的平仄规定,完成下列任务。

1、请标出《咏怀古迹》其五的平仄。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粘对是律诗平仄规则的一部分,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何谓“粘”、何谓“对”。答:所谓“粘”,是指上联的对句与下联的出句平仄必须是同一类句式,如果上联对句是仄起平收,则下联出句影视仄起仄收;如果上联对句是平起平收,则下联出句应是平起仄收。即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须与前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一致。所谓“对”,是指每联出句与对句必须是相对的句式,出句为仄起仄收,则对句应为平起平收;出句为平起仄收,则对句应为仄起平收。即一联之内平仄相对。若不符合以上规则,就被称为“失粘”、“失对”,是律诗写作的大忌。

3、“拗救”是律诗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声律现象,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什么是拗救?答:所谓“拗救”,是指一句诗在该用平声字的地方用了仄声字,须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将仄声字改为平声字予以补救。

(二)除了严格的平仄要求外,律诗在押韵和对仗上也有比较严格的规定,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律诗押韵和对仗的规则。

1、押韵规则:答:二、四、六、八句须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只押平声韵。除首句押韵外,韵字在对句句尾,且须一韵到底,不许邻韵通押。

2、对仗规则:答:颔联、颈联须讲究对仗,首联、尾联可对可不对,对仗也有一定的讲究,但不像平仄那么严格。

二、青认真研读教材第三章第三节所讲李白七古《将进酒》,完成下列任务。并从句式、平仄、押韵、对仗等方面与杜甫《咏怀古迹》其五对比,进一步加深对七律格律要求的理解。

1、从原诗中节选八句抄录于下,并标出其平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平平仄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平平仄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

2、写出其韵字。醒 名 谑酌

3、指明其中对仗的句子。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三、请尝试自拟题目,写作一首七言律诗,尽量做到在平仄、押韵和对仗等方面符合七言律诗的格律要求。中华腾飞 已入金秋犹不寒,百年盛事令人暖。神龙遥望云天腾,孔雀即将西北还。仍待长娥现代奔,先言圣火零八点。雄狮苏醒举国庆,昌盛繁荣日益欢。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 请于唐宋词人温庭筠、李煜、冯延巳、晏殊、欧阳修、晏几道、秦观、苏轼、李清

照中选取一家,以其令词作品为研究对象,自拟题目撰写一篇小论文,论文字数不少于1200字。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

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虽

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被称为“千古词帝”。浅谈李煜词的宗教色彩南唐后主李烃用他的词为人们营造了一个极为浓厚的悲剧氛围,同时也为自己编造了一个苦苦寻求灵魂的精神世界。因而每阅读一遍李煜的词,都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宗教。的确,如同死亡和爱情题材一样,宗教也是文学创作中永恒的主题。但是文学和宗教的联系,却远远不止于在内容上选取宗教题材,而在于一种深刻的内在契合。美国著名的宗教学家蒂利希认为:宗教就最广泛、最根本的意义而言,是一种终极关切。“人有种

种关切和追求,但人不同于世间万物,因为人有精神性的,超乎自然和超越自我的关切和追求;人不但有自我的意识,有探索

人生意义的愿望,而且有对终极存在或宇宙本原的意识,有探索它并同它和谐一致的愿望。”①因此,正是在对人类、对宇宙的终极关切上,在探讨生命的永恒与自由时,文学艺术与宗教找到了共伺点。对终极的关切,构成了人类一切精神活动最深层、最内在和最本质的东西。终极价值的迷失,使人类精神四处漂泊流浪,无处依归;而终极价值的复归,则也标志着人类精神的回归。本文所讨论的李煜词的宗教色彩,便是一种非宗教教义的广泛的精神现象,是一种真诚地面对自己的灵魂,执着于探索

生命的永恒与自由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对人生、对世界的终极关切。也正是由于这种态度,使得李煜词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享有

独特的价值。

一、对自己灵魂的仟悔李后主用他的词,向世人展示了他那深层的苦难,然而在这深层的苦难之中,饱含了一种

极为浓厚的悲剧氛围和仟悔意识。他用自己的血泪之作,对自己的灵魂进行了深深的仟悔。这一点,在中国的古代文化中是很

少见的。仔细考察一下中国的古代文化,发现其中往往缺乏一种因灵魂的折磨而带来的情感的痛苦和悲剧意识。无论是宗教还

是文学,往往被作为一种逃避现实人生的心灵避难所。中国古代的诗人是较早面对大自然的,其中那清淡闲适的田园生活,恬

静悠远的自然风光,清江明月的宇宙之思,确实具有美感,常常令人留连忘返。然而,古代诗人面对大自然,却往往是因为仕

途之路堵塞或时代正临衰世,心中常常带着一番无可奈何的委屈,在面对大自然时,“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②,诗人们净

化了自身的情感,也忘却了痛苦,可同样也失去了与社会抗争的勇气。中国古代文人也喜欢吟咏前贤,在历史的反思中寻找自

己的人生位置,但往往只是借此排遣自己心中的愤怒和不满。“古来圣贤皆寂寞”③,圣贤寂寞,“我”也寂寞,于是心中的忧

患与不满也得到了慰藉。然而,在众多的古代诗人之中,我觉得李煜是一个例外。由于他那特殊的经历,由于他那赤子的心灵,由于他那大起大落的巨大的生活落差,他的词,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面目。要么,全身心地去拥抱欢乐,企图寻找理想中那一片

安宁而又平静的精神家园;要么,时时拷问着自己的灵魂,用他深层的苦难对人生展开一番彻底的追究。四十年来家国,三千

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宵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

歌。垂泪对宫娥。这是李烃亡国之后的反思之作《破阵子》,不仅展示了后主亡国之时的悲苦情怀,而且追悔了自己当年的安逸

生活,饱含着一种沉痛的悔恨之情。词的开头便追述了南唐先王所创下的宏伟基业,“四十年”、“家国”、“三千里”、“山河”、“凤阁龙楼”、“玉树琼枝”,祖先留下的这些大好河山,本应是物阜民丰、国柞绵长,代代兴旺发达下去。可是谁料想,一个好

端端的国家,竞轻而易举地断送在自己的手中。此时李后主以沉痛的心情,追悔自已往日的生活,为什么当时的“我”就不能

想到会有战争这回事呢?“几曾识干戈”,这一短短的五字句,饱含了他心中多少深层的悔恨和懊恼。可是悔又何用?恨又如何?到如今也只能无奈地在这令人揪心的短歌声中“仓皇辞庙”’“泪对宫娥”。当然,李后主那深深的仟悔之情,不仅仅表现在对家园沦亡的悔恨之上,还表现在许多方面,如对世事的反省和对人生的自责。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首《浪淘沙》是首感慨人生的凄婉之作。也包含了对世事人生的自责和反省;五更梦醒,帘外雨声漏漏,春意将尽,这是现实的凄然之景。然而“我”在这样凄婉的梦中,却竟然忘记了自己是囚徒之身,依然去寻往日的快乐生活。至此,词人的心中不免有些自责伤怀,并由自责伤怀引出对江山故国的感慨,那无限的江山啊,今生都已无法再见,就是那过去的一切也如那流水落花,一去不返。这种愤慨、反省、自责之情,已经成为一种无以囊括的悲哀。李煜就是这样,真诚地面对自己的灵魂,在展示自己苦难的同时,对自己的灵魂进行了深层的反省,他没有掩饰什么,真诚地把自己心中的泪水、自责和那份深深的仟悔,毫无保留地袒露给世人看。这与宗教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灵魂作深层的反省有何差异?而在中国众多的诗人中,除了李后主,还有谁能够真正去面对自己的灵魂?

二、对命运人生的关注与探索作为悲剧人物的李煜,在经历了极盛之荣与绝悲之辱之后,失去了生活的自由,生命遭压抑、围困,毁灭的痛苦时时吞噬他的生命,他的灵魂倍受煎熬,他在绝望中苦苦地挣扎。那国破家亡的深悲巨痛,抚今思昔的无穷悔恨,身陷囹圄的忧惧,遭受玩弄的屈辱,忍辱负重的凄凉,以及在痛苦绝望中对人生的思索、对生命的思考、对前途的迷茫,使得他在词中频频回望故土,环思宇内,力图找到一份人生的答案。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李煜的一首名作《虞美人》,也是他的绝命之词。词中的李烃,由于南唐的亡国,由一国之主跌落为阶下囚。他失去了欢乐,失去了尊严,失去了自由,甚至失去了生存的安全感。他对人生已经绝望,于是对那本来美好的“春花秋月”也产生了厌恶,厌恶它的无穷无尽。为什么会厌恶它的无穷无尽呢?这是因为他的命运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像以前那样安定不变,而是无法把握。而故国的那些雕栏玉砌、凤阁龙楼,那些玉树琼枝、春花秋月,都已经从他的生活中永远地逝去。纵使那些春花秋月、玉砌雕栏应该还在吧,但他却再也不能拥有,再也没有机会与它们相伴相依,而自己的生命也在那无穷无尽的春花秋月的变更中渐渐地枯萎、老去。因而他厌恶那无尽无休的春花秋月,感叹自己那变幻无常的生命将随着世间的每一度花谢月缺而长逝不返。这是一种怎样的哀愁呢?他渴望安定永恒的生活而偏偏不能,这是为什么呢?他怎样也弄不明白。于是,他质问那岁岁如是的春花秋月要到何时才能停止、了结。他时时都在思考着:人生为什么这样变幻无常?生命为什么这样短暂而又无法把握,然而他却无法得到回答。这些疑问,这些悲愁和哀怨,时时困扰着他,使得他不堪重负,只得在那月明星稀的夜晚,独倚小楼,向那寂静悲愤地喊出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深沉慨叹。就这样,李煜在对故土的频频回望中,环思宇内,对生命展开思考,对人生展开探索,孜孜以求,悲苦而又执着。我们再看他的另一首名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是李烃的名作《乌夜啼》,虽然作于他被沦为囚徒之后,其中也包含了家国之恨,但是这其中所包含的绝不仅仅是家国之恨,而是一种由对自己人生的反省、思索,继而扩大为对人类命运的一种思索,一种对人生的寻根究底。词的开头便借“林花”、“春红”这两种美的事物,以此象征人生和自然的美好。而美无论是对于自然或对于人生,总是转瞬即逝的。因而词人深深地叹惋:“太匆匆”。然而不仅如此,美的悲哀不仅在于匆匆地逝去,更难堪的是,当生命十分美好的时候却倍受摧残。“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自然界与人世间的无情摧残毁灭了多少美好的生命。然而,无论自然界,还是人世间,总是希求美的存在和永恒。“烟脂”这美好的颜色,无论是指代“林花”、“春红”,还是象征红颜、青春,尽管饱含着热泪,却依然不肯离去。“留人醉”是绝望之中的希望,是一种对美的深深的挽留。然而“几时重”又是当头一棒,给词人留下的仍然是深深的绝望。至此,词人才恍然大悟:生命原本短暂,而人生所追求并为之沉醉的美丽其实只是一种凄艳,就像那混合着泪水的烟脂一样,更何况这种凄美也是弹指即逝。而人生终究是痛苦的,那么人生的慰藉何在?人生的归依何在?在这痛苦的思索中,词人悲痛地喊出了“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样无可奈何的怅叹。诸如此类的词还有“深院静,小庭空,继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栈!”这首(捣练子),虽然是围绕着人世间的离愁别绪来展开。院静庭空,寒风阵阵,砧声断续,月照帘栊。主人公置身在这样一个孤寂的氛围中,独立小楼,长夜不寐,他究竟被一种怎样的情感所困扰? 由此可见,词人经过苦难的熏染,个人之愁已升华为人生之愁。那无奈的人生、悲惨的现实使他执着的个性备受拷打,却又愈益坚实。他在辗转反侧的挣扎中俯仰天地,纵观古今。那漫漫无际的哀愁和苦恨汇成了他精神上一道解不开的结,同时也成了他灵感滚滚而来的源头。在萦绕着往事烟尘的苍凉凄婉的哀歌中,他的精神情结升华成普遍的情结,他的痛苦沉淀成人生的痛苦,他的忧伤转化成生命的忧伤,从而显示出对人生毁灭的挽歌式的情调,并形成了一种关注宇宙人生的普遍悲苦情怀。在李烃词中,时不时都表现出他对生命的思索,对人生的探索,为什么美好的生命总会受到无情的摧残毁灭而显得那样的短暂?他热烈渴求生命的永恒与存在,这一点与宗教追求人生的永恒也有着相同之处。

三、对精神家园的寻觅与追求为什么李烃的词给我们留下的是这样一

位“满鬃清霜残雪思难任”的末代帝王形象?是一位如此孤独寂寞的精神流浪者?为什么充斥于李烃词中的是这样一种极为浓厚的悲剧氛围?他究竟有着一种怎样的人生重负?这还得从他做帝王开始说起。李煜当帝王,可以说是一个历史的误会。他本是那个时代的一位艺术天才。“聪颖敏慧嗜书成性,善诗文,兼通书画,更妙于音律”。④因此,他花很多时间去填词弄曲,饮酒赋诗。他的才能和素质及其理想和目标都与帝王身份相去甚远。且生性率直,敏锐善感。但就是这样一位敏锐善感、率直耽溺的风流才子却偏偏被推上了乱世之时的君主宝座。当然,如果说李烃完全不想做皇帝也不符合历史,而且他是中主李璟的第六个儿子,按理说帝位怎么也轮不到他。而他的长相也与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天生一副帝王相。只“因他生有奇表,广额丰颊,风神洒落,故从小就遭其长兄文献太子弘冀的忌恨”。⑤于是,李烃为了避祸,便自号钟隐,别号莲峰居士、钟山隐士,一心只想邀游在自然与艺术的天地里,无心参与政事。但人生常常就是如此,渴望安宁与和谐,可安宁与和谐却往往被急风暴雨所打破;希望在自然与艺术的天地里驰骋,可他偏偏却被推上了王位。在后主“23岁时,文献太子卒,他才徒封为吴王,并以尚书令知政事居于东宫,后因弘冀以下的四位兄长皆相继早亡,25岁时,嗣位于金陵”。而等到他嗣承王位以后,本来也想振作一番,可是此时的南唐已国微兵弱。“南唐在五代十国中本来是一个历史较久,领土较广,实力较厚的国家,无奈李烃之父中主李璟只好学能诗,天性儒儒,素昧威武,因而错过了大好时运。”⑦而李烃又生性软弱,没有治国安邦的政治素质、振作之举,终于无济于事。于是在强大宋室的威压之下,他深感不安,对未来充满了忧惧,却又无可奈何。只好一次又一次地向宋室纳贡称臣,屈求一份太平安宁的日子,然而这一份安宁最后也随着宋师的南渡而破灭了。就这样,李烃从身为皇子遭人忌恨,到身为皇帝被人欺凌,他依然没有政治和人身的自由,甚至没有生存的安全感,伤恨、忧愁、无奈的情绪塞满了他的肺腑。而他那纤弱敏感的神经又使他比别人感受更快,体验也更深。常常是一叶落而悲秋,见飞花便伤春,寒砧阵阵催他失眠,垂柳依依引他相思,总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再因那离愁别恨的困扰,内忧外患的打击,国破家亡的痛楚,使他常悲盛筵不常,叹人生短暂。因此在这样沉重的人生重压下,他总是愁恨满怀却又无以排遣,他渴望得到欢乐,他渴望得到安宁。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依有几人。一棹春风一个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酝,万顷波中得自由。这两首《渔父词》,是李烃在遭受长兄弘冀的忌恨之时所写的。他在词中描绘了自己L1中理想的生活图景。他希望自己寄身渔樵,渴望过那种举酒垂钓、逍遥自在的生活。他厌倦尘世的烦扰,追求超逸的佛仙之境,盼望那“万倾波中得自由”的无拘无束。然而这理想的图景却总是被现实所打破,他渴望安宁自由的生活总是不能实现。他又怎能不愁呢?可愁又何用?从皇子遭人忌恨到皇帝被人欺凌,再到囚徒充满恐惧,命运变幻无常,无法把握,谁也不能知道自己的明天会是怎样。于是,词人带着一种深深的忧愤与疑问,带着一种无法解脱的悲苦和哀愁,带着自己理想破灭的绝望与哀怨,去纵情生活,及时行乐。他甚至颓唐地说:“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鸟夜啼》)。人生世事有如转烛飘蓬,到头来只剩得“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开元乐》)。因而阅读李烃的词,我极为强烈地感觉到在那深深的悲愁后面,在那颗骚动不安的灵魂之下,李后主有一种强烈的内在需求。希望在纷坛陆离、变化万端的短暂人生和冥冥的大自然之中,寻找到一块永恒的绿洲,以便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让漂泊流浪的心灵有一个真正的归宿。是的,人需要归宿,需要一种寄托,因为这种寄托可以为人们解释那些无法解释的一切。而这个寄托,就是宗教,就是作为人的精神形态和生命依托的宗教。李烃就是这样,不断地追怀往事,感情在不断地挣扎;他也不断地反省人生,反省自己,心情矛盾抑塞。也正是由于他的仟悔和反省,以及对人生的彻底的追究,对自身存在的关注与自救,才使得他的词弥漫着一种浓厚的悲剧氛围,也使得他在那深层的苦难中不断地拷打着自己的灵魂。尽管李后主的苦难有着自己不可推脱的责任,但在他的苦难中却体现了人类为寻求灵魂而展开的上下求索,这种苦难是与作为生命形态和精神现象的宗教同在的苦难,因而特别提出来加以论述。

第三篇:古代诗歌散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古代诗歌散文专题 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骈文的是()。B.《祭十二郎文》 2.吴歌、西曲是()中的两大类。C.南朝乐府 3.下列作品篇目中出自《庄子》的是()。A.《齐物论》 4,下列作品中不属于五古的是()。C.王维《山居秋暝》 5.下列词作中不属于苏轼的是()。D.《满庭芳》(山抹微云)6.咏梅词的绝唱《暗香》(旧时月色)和《疏影》(苔枝缀玉)的作者是()。A姜夔 7.著名的散曲套数【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是()的作品。A.睢景臣

8.词人()的词以个人的不幸写出人生普遍的悲苦,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就借对往事的追怀,写出了对人生无常的追问。D.李煜

9.下列作品中不属于七律的是()。D.李贺《神弦曲》

10.著名的怀古词《永遇乐》(千古江山)是词人()抒发爱国之志、表现英雄情怀的作品。C辛弃疾 11.诗人 __苏轼___的作品善于阐发人生哲理,如其七律中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七绝中的《题西林壁》等。12.诗人王安石___绝句多写景抒情之作,风格雅丽精绝,《泊船瓜洲》可为代表。13.刘兰芝是著名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__》中的女主人公。

14.宋代词人 周邦彦__的慢词艺术成就极高,《六丑》(正单衣试酒)是其代表作之一,15.子虚、乌有先生和亡是公出自汉代作家司马相如_的散体大赋,作者借他们口夸写了汉天子在上林苑畋猎的盛况。16.《永州八记》是作家_柳宗元_ 谪居永州期间所作,是其最令人称道的山水游记。17.南宋著名词人_辛弃疾_ 常借助“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曲折地表达自己政治失意 之感,如《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和《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18.诗人_杜甫_ 在七律方面达到了集大成的境界,《秋兴八首》和《蜀相》等是其七律的代表作品。

19.擅长慢词的宋代词人 柳永 _描写羁旅行役之感的作品有些兴象高远,颇得文人士大夫喜爱,如《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等。

20.桐城派的代表人物姚鼐在古文理论上提出“义理”“考据”和“_辞章”的统一。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21.简析晏几道令词创作的特点。

答案要点:(1)主要内容是追忆往日恋情,感情深沉真挚。(2)将牢骚不平之气溶解在悲欢离合的题材中,具有浓重的感伤情调。(3)继承令词传统的表达技巧外,又注意吸取慢词的精神气度,用作诗的方法来填词。

22.举例说明词在声韵上的特点。

答案要点:(1)平仄上:不但讲究平仄,还讲究四声,每个字的平仄甚至四声都是固定的(2)押韵上:用韵灵活自由,根据词牌的要求,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还可平仄互押,可以换韵。但每个词调的韵部都是固定的。

23.结合《史记》文本,简述你对“子长爱奇”的理解。

答案要点:(1)“子长爱奇”是指司马迁偏好记载奇异的人事。(2)选择性格行事奇特的人进行描写。(3)叙写人物的传奇经历。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24.试述苏轼古文创作的成就。

答案要点:(1)议论文:史论文、政论文具有纵横家气息,见解新颖,文势跌宕起伏。杂说、杂论叙议结合,论说透辟。(2)叙事记游之文:①好发议论,常在叙事汜游中阐发哲理。②常打破各类文体的限制,随意而行,看似结构松散,实则是以胸中感受为线索贯穿全文。

25.试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李白、杜甫七古的不同。

答案要点:(1)李白多用乐府旧题,杜甫多“即事名篇”,自创新题。(2)李白多抒写个人情志胸怀,杜甫多叙写时代现实。(3)表现手法上,李白多用夸张、想象、梦境等;杜甫多用高度概括的场面描写表现广阔的社会背景,叙事角度丰富多样。

第四篇:《古代诗歌散文专题》

一、(每题5分,共20分)

1.教材所说的“汉字可以径称之为表意文字”与西洋学者认为汉字是表意文字的概念有什么不同?

教材把汉字称之为表意文字与西洋学者贬低汉字时所用的表意文字的概念是不同的,必须与他们划清界限。他们认为的表意文字,是文字发展的低级阶段的一种形态。我们则认为表音、表意是文字发展的两个不同方向。

2.清代学者戴震对传统六书提出了什么质疑?有什么意义?

清代学者戴震对六书是造字之本提出了质疑。他提出“四体二用”说,他说:“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为字之体,转注、假借二者为字之用。”这就是说,他认为只有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是造字的方法,转注、假借二者是用字的方法。戴震提出的“四体二用”的意义在于破除了对六书的迷信,推动了对汉字结构研究的发展。

3.汉语史分期的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各包括那些时代的音系?各时期的代表音系是什么?

上古音包含的时代从西周初年到东汉末年(约公元前1l世纪一公‘元2世纪末)。代表性音系是《诗经》音系。中古音包含的时代从魏晋到晚唐五代(约公元3世纪一—公元lo世纪)。代表性音系是《切韵》音系。

近代音包含的时代从宋代到清末(约公元¨世纪一公元19世纪)。代表性音系是《中原音韵》音系。

4.为什么对待词义要有一个历史观点?

因为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语言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语言的这种时代性是语言社会性的体现,所以我们对待词义要有一个历史观点。学习古汉语词汇,就要注意词义的发展变化,不能够以今律古。

二、(注韵脚和所押的韵部有错最多只扣2分。共4分)

寓居沣上精舍寄于张二舍人

韦应物

韵脚:园、喧、门、恩。

韵部:园、喧,元部;门,魂部;恩,痕部。

三、(每词2分,说明句中义和今义1分,说明古今变化或区别字,写出一项即可¨分。共10 分)

1.禽:(句)走兽总名。(今)主要指飞禽。缩小。

2.官:(句)官职。(今)官职。没变化。

3.甚至:(句)指十分周到。(今)程度副词。句中是两个词,现在是一个词。

4.妻子:(句)妻子儿女。(今)男子的配偶。词义缩小。

5.谤:(句)议论批评过失。(今)毁谤。词义加重。

四、(每个2分,说明不完整的扣1分。共10分)

1.妻:名词活用为动词;嫁。

2.甲:名词活用作动词;穿铠甲。

3.庸奴:名词活用为意动动词,把其夫当作庸奴。

4.夫人:名词活用作意动动词。把„夫人。

5.小:动词活用作使动动词。使之小。

五、(每词2分,指出1分,说明类型1分。共10分)

1.谁: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2.我: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变: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4.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5.我: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六、(译文中的错别字酌情扣分,共46分)

1.本文共10个给分句,每句1分(意思对了即可给分)。8个重点词,每个1分,共18分。

原文1:

①颜渊、季路侍。②子曰:“盍各言尔志?”③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④敝之而无憾。”⑤颜渊曰:“愿无伐善,⑥无施劳。”⑦子路曰:“愿闻子之志。”⑧子曰:“老者安之,⑨朋友信之,⑩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参考译文:

①颜渊、季路侍奉在孔子身边。②孔子说:“为什么不说说各人的愿望呢?”③子路

说:“愿将车马和裘衣和朋友共同使用,④把它们用坏了也不遗憾。”⑤颜渊说:“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⑥不宣扬自己的功劳。”⑦子路说:“希望能听到您的愿望。”

⑧孔子说:“使老人能享受安乐,⑨使朋友能够信任我,⑩使年轻人能够怀念我”。

2.本文共4个给分句,每句1分(意思对了即可给分)。4个重点词,每个1分,共8分。

原文2:

①齐景公问政于孔子。②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③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④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

[译文]①齐景公向孔子问政。②孔子回答说:“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③齐景公说:“说得好极了!如果君不象君、臣不象臣、父不象父、子不象子,④即使粮食很多,我能吃得着吗?”

3.本文共12个给分句,每句1分(意思对了即可给分)。8个重点词,每个1分,共20分。

原文3:

①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②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③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⑤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⑥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⑦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⑧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⑨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⑩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⑩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⑩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庄子· 天道》)

参考译文:

①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制作车轮,②扁轮放下锥子和凿子,走到堂上,向桓公问道:“请问,公所读的书中都是谁说的话呀?”③桓公回答说:“是圣人说的话。”又问:“圣人现在活着吗?”桓公回答说:“已经死了。”④轮扁说:“既然如此,那么你所读的书,不过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⑤桓公说:“我在读书,你一个制作车轮的工匠怎么可以妄发议论呢!能够说出道理就可以放过你,说不出道理,我就要把你杀死。”⑥轮扁说:“我是拿我所做的事情看出这个道理的。⑦砍削车轮,动作慢了车轮做得就不牢固,动作快了就砍不进去,⑧不慢不快,手上的做法和心里的想法完全吻合,嘴里却说不出来,技艺就表现在这里。⑨这种技艺,我无法让我的儿子了解,我的儿子也无法从我这里接受这种技艺。⑩因此,我虽然是七十岁的老人了,还要做这种制作车轮的工作。⑩古时的人和他的那种无法传授的东西,都已经死去了。⑩既然如此,那么你所读的书不过是古人的糟粕罢了!”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古代汉语专题 试题

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20分)

1.教材所说的“汉字可以径称之为表意文字”与西洋学者认为汉字是表意文字的概念有什么不同?

2.清代学者戴震对传统六书提出了什么质疑?有什么意义?

3.汉语史分期的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各包括哪些时代的音系?各时期的代表音系是什么?

4.为什么对待词义要有一个历史观点?

二、标出诗的韵脚和韵部(4分)

寓居沣上精舍寄于张二舍人

韦应物

万木丛云出香阁,西连碧涧竹林园。

高斋独宿远山曙,微霰下庭寒雀喧。

道心淡泊对流水,生事萧条空掩门。

时忆故交哪得见,晓排阊阎奉明恩。

三、解释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并说明古今的意义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有区别字,也请写出(每词2分,共10分)

1.终日不获一禽。(《孟子。滕文公下》)

2.耕、渔与陶,非舜官也。(《韩非子·难一》)

3.孔君平疾笃,庾司空为会稽,省之,相问讯甚至。(《世说新语·方正》)

4.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孟子·梁惠王上》)

5.近臣谏,远臣谤。(《国语·楚语》)

四、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原来是什么词,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每个2分,共10分)

1.以其子妻之。(《论语·公冶长》)

2.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外黄富人女甚美,庸奴其夫。(《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4.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公八年》)

5.工师得大木,匠人斫而小之。(《孟子·梁惠王下》)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宾语前置并说明其类型(每词2分,共10分)

1.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2.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郑风·褰裳》)

3.以尧继尧,夫又何变之有?(《荀子·正论》)

4.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

5。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魏风·硕鼠》)

第五篇:古代诗歌散文专题试题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诗歌中属于七古的是()。A.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C.曹操《蒿里行》

D.黄庭坚《登快阁》

2.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庄子》的是()。A.《逍遥游》 B.《齐物论》 C.《盗跖》 D.《五蠹》

3.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苏轼的是()。A.《荔枝叹》 B.《日喻》 C.《江城子〃密州出猎》 D.《游山西村》

4.今本《诗经》是汉代四家诗中的()。A.毛诗 B.齐诗 C.鲁诗 D.韩诗

5.宋代词人()的词以小令为主,风格委婉含蓄又雍容华贵,如《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A.晏几道 B.晏殊 C.欧阳修 D.秦观

6.为律诗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的诗体是()。A.永明体 B.台阁体 C.西昆体 D.正始体

7.唐代诗人()擅长创作七言绝句,《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是其代表作之一。A.王昌龄 B.刘禹锡 C.王之涣 D.杜牧

8.著名的咏梅词《暗香》(旧时月色)、《疏影》(苔枝缀玉)是南宋词人()作品。A.吴文英 B.张炎 C.姜夔 D.辛弃疾 9.【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是()的散曲小令作品,其中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显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切体悟。

A.张可久 B.张养浩 C.白朴 D.关汉卿

10.下列句子中不符合律诗规则的句子是()。A.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篱茅舍 D.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1.著名的叙事诗《陌上桑》中用行人、少年、耕者等的反应渲染了采桑女

的美貌,是乐府诗中烘托手法运用最成功的诗篇。

12.著名的抒情小赋《归田赋》的作者是,他还擅长散体大赋,《二京赋》即是代表。

13.宋代诗人____晚年所作绝句被称为“王荆公体”,风格雅丽精绝,《书湖阴先生 壁》可为代表。

14.著名作家 的骈文著名一时,《哀江南赋》前的序即是其骈文代表作之一。

15.宋代词人____的慢词在章法结构上回环往复、跌宕多姿,著名的《兰陵王〃 柳》可为代表。

1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著名散曲作家 《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

17.《秋兴八首》是诗人 最著名的七律代表作品。

18.唐代诗人 的七古多以乐府古题抒写自己的情怀,如《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 水天上来)就借饮酒放歌的旧题写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

19.诗人 描写山水田园、隐居生活的绝句多为五绝,如《鹿柴》、《鸟鸣涧》等。

20.《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是作家 追忆早年经历,寄托故国之思的作品。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21.以温庭筠和李煜为例,简析花间词和南唐词的不同。

22.举例说明辛弃疾的词是如何运用比兴手法的?

23.韩愈的古文创作是如何实践他的古文理论的?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24.杜甫新题乐府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25.司马迁《史记》的叙事成就表现在那些方面?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A 2.D 3.D 4.A 5.B 6.A 7.A 8.C 9.B 10.C

二、填空题(每题i分,共10分)

11.罗敷 12.张衡 13.王安石 14.庾信 15.周邦彦 16.马致远

17.杜甫 18.李白 19.王维 20.张岱

三、筒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21.以温庭筠和李煜为例,简析花间词和南唐词的不同。答案要点:

(1)花间词以女性情感为题材,语言香艳绮丽,不脱“伶工之词”的身份。

(2)南唐词则在词中注入士大夫的忧患之感和生命意识,语言比较清新雅丽,成为士大夫词 的先驱。

22.举例说明辛弃疾词是如何运用比兴手法的?

答案要点:

(1)辛弃疾继承了传统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身世之感。(2)代表作品《青玉案〃元夕》、《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等。

23.韩愈的古文创作是如何实践他的古文理论的?

答案要点:

(1)韩愈的古文理论:在内容上强调文章当以载道为目的,形式上反对骈俪 文风,提倡学习先秦两汉的散体文,主张“词必己出”。

(2)韩愈的古文创作:注重载道,议论文宣导儒家思想、批判社会现实,碑志、传记借人物事迹发表议论,借以明道;形式上多为散体文语言平易。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24.杜甫新题乐府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答案要点:

(1)善于通过高度概括的场面描写展现出广阔的社会背景。(2)叙事手段丰富,增加了叙事的多面性。

(3)化用汉乐府的神理,极大地创新了乐府诗的表现手法。

25.司马迁《史记》的叙事成就表现在那些方面?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

(1)有“事核”的特点,也就是叙事有坚实的依据。(2)精心剪裁,叙事缜密有序。(3)擅长运用“互见法”。

下载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古代诗歌散文(精选5篇)

    总课时数: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越中览古》 教学目标: 学习诗歌通过意象、意境来表现情感的写法。 学习通过对比,表达情感的写法。 理解作者是中的情感 教学重点 : 把握意象。 教......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发展性评价探讨 一、指导原则: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教学的目标作了明确的界定: 1.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小抄大全

    阐发苏轼和周邦彦咏物词的异同 苏轼的咏物词大部分直抒胸臆,天然大白,在诗文撰著上,注重主意气的流贯,但如许也容易孕育发生负面影响,即无缘无故直露,缺少蕴藉蕴籍之美周邦彦作品......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综合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综合练习一一、阅读宋代王质的,然后回答问题.山行即事王质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五篇材料]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默写

    1 人生亦有命,()。 2 心非木石岂无感,()。 3 映阶碧草自春色,()。 4 出师未捷身先死,()。 5 (),惟有幽人自来去。 6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7 (),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 8 岁暮阴阳催短景......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作业答案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作业答案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 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 答: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课程说明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课程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一门必修课程。其教学目的是利用以往已经获得的文学史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