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赛制(范文)
北京奥运会已经顺利落下帷幕,残奥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比赛中一些有趣的知识,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公务员考试出题也涉及到了这些知识。这里,给大家谈一谈比赛中由于赛制不同,而得出不同的比赛场次的题目。
一、了解比赛赛制
在正规的大型赛事中,我们经常听到淘汰赛或者循环赛的提法,实际上这是两种不同的赛制,选手们需要根据事前确定的赛制规则进行比赛。我们先谈谈两者的概念和区别。
1.循环赛:就是参加比赛的各队之间,轮流进行比赛,做到队队见面相遇,根据各队胜负的场次积分多少决定名次。
该赛制的优点是比较合理、客观和公平,有利于各队相互学习和经验交流,参赛队水平一目了然;缺点是赛事时间长,年长者易疲劳。
循环赛包括单循环和双循环。
单循环是所有参加比赛的队均能相遇一次,最后按各队在全部比赛中的积分、得失分率排列名次。如果参赛选手数目不多,而且时间和场地都有保证,通常都采用这种竞赛方法。
单循环比赛场次计算的公式为:
由于单循环赛是任意两个队之间的一场比赛,实际上是一个组合题目,就是C(参赛选手数,2),即:单循环赛比赛场次数=参赛选手数×(参赛选手数-1)/2 双循环是所有参加比赛的队均能相遇两次,最后按各队在两个循环的全部比赛中的积分、得失分率排列名次。如果参赛选手数目少,或者打算创造更多的比赛机会,通常采用双循环的比赛方法。
双循环比赛场次计算的公式为:
由于双循环赛是任意两队之间比赛两次,因此比赛总场数是单循环赛的2倍,即:双循环赛比赛场次数=参赛选手数×(参赛选手数-1)
2.淘汰赛:就是所有参加比赛的队按照预先编排的比赛次序、号码位置,每两队之间进行一次第一轮比赛,胜队再进入下一轮比赛,负队便被淘汰,失去继续参加比赛的资格,能够参加到最后一场比赛的队,胜队为冠军,负队为亚军。
该比赛的优点是参赛选手数目多,而比赛所用天数少;缺点是偶然性很大,一场不慎,就有被淘汰的可能。因此,每场比赛都是关键场,都要全力去拼争。
淘汰赛常需要求决出冠(亚)军的场次,以及前三
(四)名的场次。决出冠(亚)军的比赛场次计算的公式为:
由于最后一场比赛是决出冠(亚)军,若是n个人参赛,只要淘汰掉n-1个人,就可以了,所以比赛场次是n-1场,即:淘汰出冠(亚)军的比赛场次=参赛选手数-1; 决出前三
(四)名的比赛场次计算的公式为:
决出冠亚军之后,还要在前四名剩余的两人中进行季军争夺赛,也就是需要比只决出冠(亚)军再多进行一场比赛,所以比赛场次是n场,即:淘汰出前三
(四)名的比赛场次=参赛选手数。上述论述文字可以表示如下: 竞赛项目场次的计算 比赛赛制 比赛场次 循环赛 单循环赛 参赛选手数×(参赛选手数-1)/2
双循环赛 参赛选手数×(参赛选手数-1)
只决出冠(亚)军 参赛选手数-1 参赛选手数 淘汰赛
要求决出前三
(四)名
二、真题回放
1.100名男女运动员参加乒乓球单打淘汰赛,要产生男女冠军各一名,则要安排单打赛多少场?()A.95
B.97
C.98
D.99 【解析】
答案为C。在此完全不必考虑男女运动员各自的人数,只需考虑把除男女冠军以外的人淘汰掉就可以了,因此比赛场次是100-2=98(场)。
2.某机关打算在系统内举办篮球比赛,采用单循环赛制,根据时间安排,只能进行21场比赛,请问最多能有几个代表队参赛?()
A.6
B.7
C.12
D.14 【解析】
答案为B。根据公式,采用单循环赛的比赛场次=参赛选手数×(参赛选手数-1)/2,因此在21场比赛的限制下,参赛代表队最 2 多只能是7队。
3.某次比赛共有32名选手参加,先被平均分成8组,以单循环的方式进行小组赛;每组前2名队员再进行淘汰赛,直到决出冠军。请问,共需安排几场比赛?()
A.48
B.63
C.64
D.65 【解析】
答案为B。根据公式,第一阶段中,32人被平均分成8组,每组4个人,则每组单循环赛产生前2名需要进行的比赛场次是:4×(4-1)÷2=6(场),8组共48场;第二阶段中,有2×8=16人进行淘汰赛,决出冠军,则需要比赛的场次就是:参赛选手的人数-1,即15场。最后,总的比赛场次是48+15=63(场)。
4.某学校承办系统篮球比赛,有12个队报名参加,比赛采用混合制,即第一阶段采用单循环比赛,分2组进行单循环比赛,每组前3名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采用淘汰赛,决出前三名。
如果一天只能进行2场比赛,每6场需要休息一天,请问全部比赛共需几天才能完成?()
A.23
B.24
C.41
D.42 【解析】
答案为A。根据公式,第一阶段12个队分成2组,每组6个人,则每组单循环赛产生前2名需要进行的比赛场次是:6×(6-1)÷2=15(场),2组共30场;第二阶段中,有2×3=6人进行淘汰赛,决出前三名,则需要比赛的场次就是:参赛选手的人数,即6场,最后,总的比赛场次是30+6=36(场)。
又,“一天只能进行2场比赛”,则36场需要18天;“每6场需要休息一天”,则36场需要休息36÷6-1=5(天),所以全部比赛完成共需18+5=23(天)。
第二篇:辩论赛赛制
辩论赛赛制
本次比赛采用小组积分赛制,该赛制针对新生,易于操控,也对每个辩位辩手的能力都有体现。
每场比赛分为前半场后半场,在这之间会有自由辩论环节,每场比赛结束后会有评委选择正反方。我们总共有三位评委,每位评委一票是一分,每场比赛最多三分,一共有三次积分。前半场 后半场 最终 都赢就是9分。
最后整场比赛判正反方谁胜。
如果出现重分情况按最后的优胜票来决定胜负
评委投票情况会在辩论赛打完之后公布。
一、陈词立论(正先反后)
正方一辩立论3分钟;反方一辩立论3分钟。
二、盘问环节(反先正后)
反方四辩盘问正方一辩;正方四辩盘问反方一辩。
注意:盘问方45秒,被盘问方90秒,盘问方可以打断,被盘问方不得反问。
三.驳辩环节(反先正后)
反方二辩驳论2分钟;正方二辩驳论2分钟。
四.对攻环节(正先反后)
由双方三辩进行,正方先发起,共同计时2分钟;反方再发起,共同计时2分钟。双方均可打断但不可粗暴打断。
五, 攻辩小结(正先反后)
正方三辩对攻辩环节进行小结,时间为1分30秒;反方三辩对共辩环节进行小结,时间为1分30秒。
六.自由辩论
由正方先发起,正反双方交替进行,一方坐下即为发言结束,双方均不得打断,时间各4分钟。
七.结辩环节(反先正后)
反方四辩进行结辩,时间为4分钟;正方四辩进行结辩,时间为4分钟。
一辩部分:
电商造节行为对中国电商弊大于利
谢谢主席,大家好,开宗明义。电商造节是指一些电商自发地将非约定俗称的日子打造成节日来或的行为,如双十一,618,女神节等节日。我方判断电商造节对电商是否有利的标准是其是否对所有电商平台与商家的长期发展有利。我方认为,当今中国,电商造节对中国电商行业弊大于利,我方从竞争,影响力两个方面出发。
第一,电商造节对中小商家而言有明显弊端,不能实现对电商行业的普惠式促进。造节行为日趋频繁,在商家间,想要吸引消费者,就得投入不小的广告宣传成本。《2019年电商平台行业调查》指出,在服饰,鞋,帽等大多数类目下,平台排名前十的商家流量投入约占其销售额的百分之10到20%,排名10到100名,约占销售额的百分之20到40%,而百名以外想挤进来的,往往需要投入销售额的40%以上,作为流量成本。可见中小商家宣传成本之高。加之中小商家品牌溢价小,在购物节的时候压价幅度相较更低,这导致中小商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报告指出,双11期间,前100名也就是1%的双11,商家占据了天猫当天50%以上的销量。长期而言,在此等激烈的竞争中,两极分化逐渐加重,这会使中小商家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使整个电商行业的发展活力降低,不利于整个电商行业的协调发展。
第二,长期而言造节对消费者的影响力减弱,从而对电商行业发展不利。电商造节会致使商家整体售后服务水平降低,突然暴增的订单量以及消费者的咨询需求,导致客服服务效率不够,服务水平降低。据中消协统计,2019年双11监测期内,共收集售后服务负面信息167288条,负面信息在2019年11月11日达到高峰,为27792条。主要有客服不理人,双11当日无法退款,客服不发货,发错货,不能修改地址等问题。质量低的服务水平会使得消费者投诉增多,对购物节期待值降低。同时狂轰乱炸般的广告推送,不少商家先提价后降价的虚假促销,类似于“满300减200”这样形同虚设的优惠劵,都会让消费者产生审美疲劳与抵触心理。并且《2019年中国网络零售购物节消费者行为专题研究报告》表明,随着网络购物节的发展,用户的消费行为日渐理性,冲动消费逐渐被“按需购买”替代。这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购物节对消费者的影响力。长此以往,电商造节透支了消费者对商家的信任,消费者对电商节日的激励所作出的反应程度减弱,而商家与平台用于宣传的成本并未明显降低,这对电商行业长期发展不利。
二辩部分
二辩稿(2)
感谢主席,感谢对方一辩的精彩陈词。但对方的立论中其实暴露了不少问题。下面我将一一指出。
(第一,对方论证了消费者在造节活动中受益,先不谈正确与否,本次辩题是造节行为对中国电商的利弊,大谈特谈消费者利益实属跑题。)
(第一,对方认为造节拉动了需求,提高了市场活力。但真的是这样吗?如今造节越来越泛滥,退货率差评率不断上升,假货烂货越来越多,消费者中“我18年的洗衣液都还没用完”的情况屡见不鲜。购物节就是一场资本的狂欢,狂欢之后终将只剩疲惫和萧条。)
第一,对方认为造节拉动了需求,为电商带来了巨大利润。但我方认为,这种观点是仅仅基于节日中亮眼的销售额而产生的片面的,忽略了代价和长期影响的观点。首先,销售额真的有这么多吗?像双十一的销售额就因为计算方式,当日不能退货,预售等原因而远大于实际成交额。接着,我将指出造节所要付出的三个代价及其在长期发展中的恶劣影响。
代价一:成本上升。电商为抢流量需要付出巨额宣传费用,供货量上升又使物流,销售成本上升。(电商会花费许多平时不必要的成本。)
代价二:透支需求。以2020年护肤品为例,双11后销售额在12月,1月暴跌至14亿与8亿,远低于平时的21亿。(同时,消费者在尝到低价购物的甜头后心理期望提高,会更愿意在促销时购物而降低在平时购物的意愿。)
代价三:价格下降。许多电商会以低价来争夺流量,虽然销售额上升了,但总成本也会上升。在造节中,大家都使用薄利多销的策略本质上是在打价格战,挤压了利润空间。
因此整年来看有造节时的利润未必比没造节时打,需要对方进一步举证。而从长期来说:不断地创造、延长购物节会导致消费疲劳,消费者受节日的激励下降;而假货烂货满天飞和提价再降价等现象又会透支消费者信任;同时价格战会使得电商忽视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不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
总的来说,(我方不否认节日促销中创造了巨大的销售额,但)我方认为商业的繁荣并不是某几天数字上的繁荣。造节消费实为透支消费,从长期来看不仅降低了电商的盈利,还会导致电商畸形发展,既透支消费者信任,又透支市场前景。
因此,我方坚定认为,造节行为对中国电商弊大于利。
三辩稿
一,(1)基于购物节订单量和咨询数多的事实,以及我方一辩提供的数据,您方是否承认商家在双十一的售后和客服水平降低?
否(人力资源可以增加):①电商无法准确预测对劳动力的需求(货同理)
②雇佣劳动力需要时间,购物节本身周期短,电商应对不够灵活
否(可以错峰进行咨询或退货):对方辩友观点是以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来看的。实际上消费者只能知道极少数其他消费者的选择。
是,好请回答下一个问题:
(2)现在假如我们想要和客服联系,但客服的效率低下,我们的购物体验是否会降低?
否(直接换一家):那对方辩友其实已经承认了售后服务不佳会对电商造成损失。
否(不着急):①如果是买前咨询,双十一等购物节的限时优惠会极大地降低消费者的耐心。
②如果是退换货,请注意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已经对商家有所不满,客服效率低下会更增加消费者的怨言(加一辩稿数据)
四辩部分
盘问环节
您方认为拉动需求是指拉动短期的需求吗
您方认为销售额的提高就是利润的提高吗
………
尊敬的主席,评委,对方辩友以及在座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很高兴与对方辩友进行这场辩论赛,下面请允许我代表反方进行总结陈词。
首先,由我进一步阐述我方的论点,我方认为电商造节行为对电商弊大于利。我方判断电商造节对电商是否有利的标准是其是否对所有电商的长期发展有利。
第一,电商造节的行为使得整个行业的生态越来越沉重,逐渐饱和的活动使得大小商家陷入内耗与竞争,从而不利于电商行业的长期发展。我方分别从广告宣传成本,各种活动形式的操作成本,降价带来利润空间的减少等种种竞争举措的方面,论述了商家盈利空间的缩减。
第二,造节对消费者的影响力减弱,从而对电商行业发展不利。我方分别从售后服务水平降低,虚假促销等方面,论述了电商造节造成消费者审美疲劳与抵触心理,透支了消费者对商家的信任,使得消费者对电商节日的激励所作出的反应程度减弱。而商家与平台用于宣传的成本并未明显降低,这对电商行业长期发展不利。
在辩论过程中,我方通过来自《2019年电商平台行业调查》,中国消费者协会,《2019年中国网络零售购物节消费者行为专题研究报告》+………………的数据与事实,从上述两方面对造节背景下电商的发展所面临的危机做出了深远的考虑,阐述了我方的观点:电商造节行为对中国电商弊大于利。同时,我方也发现对方辩友的论述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第一:定义 /标准
第二:(以偏概全)
第三,(恶意逃避)
(定义,底线,前提)先去攻击对方的理论支撑。
论点:在逻辑链上处理的不恰当?
双方交战的主战场:1.双方讨论最激烈的地方2.对方想表达什么意思,我方想表达什么意思?3.为什么我方会胜于对方?
例子及失误:篇幅尽可能小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认为电商造节行为对电商弊大于利。
技巧
01.切视角:换一种新的思路去看,补充己方的优势,弱化劣势(用xx的视角,社会,世界)这个辩题隐喻的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02.引例:多引用一些例子,加上一些润色,增强说服力。
03.自己的理解:抒发某名人的理解,自己的理解,配合手势,引发共鸣。
04.得出结论:所以这个辩题下,我方的申论,立论更切合,更符合的原因。
05.总结:我方赛高。
第三篇:2013辩论赛制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第四届中文辩论赛比赛赛制与规则
一、赛制
海峡杯辩论赛规则
1.陈词阶段(共7分钟)
每方的陈词3.5分钟。由一辩一次完成。按正→反顺序进行。每方用时还剩30秒时有铃声一次提示,时间用尽两次铃声提示,发言必须停止。
2.质询阶段(共10分钟)
质询设为两轮四次,为一对一质询。第一轮质询由质询方二辩提问,第二轮质询由质询方三辩提问。被质询方每轮可自行确定一位队员应对,两轮应有不同的队员应对,中途不得换人。质询按正→反→正→反顺序进行。每次质询时间为
2.5分钟,2分钟时有铃声一次提示,2.5分钟时有铃声两次提示,此轮质询必须停止。质询者必须控制时间,应提出与题目有关之合理而清晰之问题,并且可以随时停止被质询者的回答,再询问其他相关问题,直到时间用尽。被质询者没有固定的回答时间,质询者要求停止回答,被质询者就应该停止回答,让质询者再问下一个问题。当质询方进入逻辑循环或悖论时,被质询方可以跳出逻辑循环或悖论来阐述观点。
3.小结阶段(共5分钟)
每方可任选一位辩手负责针对己方已经进行的质询进行小结。小结由正方先开始,每方限时2.5分钟。每方用时还剩30秒时有铃声一次提示,时间用尽两次铃声提示,发言必须停止。
4.自由辩论阶段(共8分钟)
正方先开始,此后正,反自动轮流发言。每位辩手在此期间至少发言一次,发言次数,时间以及每方四位辩手的发言次序均无限制,但某一方辩手发言落座后,对方发言之前这一方任何一位辩手不得再次发言。
双方各有时间4分钟。一方辩手发言落座时该方计时暂停,另一方计时开始。每方用时还剩30秒时有铃声一次提示,时间用尽两次铃声提示,发言必须停止。此时如对方尚有时间,可继续发言,也可向主席示意放弃剩余时间。
5.总结陈词阶段(共8分钟)
每方总结陈词由四辩进行,时间为4分钟,由反方先发言。每方用时还剩30秒时有铃声一次提示,时间用尽两次铃声提示,发言必须停止。
6评委退席评议,现场观众提问。提问者须向主席提出申请;申请者有多人时,由主席指定提问者。提问者在提问前须做简单自我介绍;每人只能提出一个问题,问题须与辩题或双方的辩论直接相关;提问须简洁明了,不宜发表个人观点或试图自行论证辩题。
时间:从评委离席至评委返回.7.评委返席,评判代表点评比赛 ,时间:5-10分
8.辩论赛主席宣布比赛结果,先宣布本场优秀辩手,再宣布本场获胜方,并公布双方得票比。
辩题:正方:比起个人,学习雷锋精神更要靠社会反方:比起社会,学习雷锋精神更要靠个人
第四篇:辩论赛赛制
辩论赛赛制正方开篇立论3分钟(180秒)反方四辩对正方一辩进行法庭式盘问1分30秒(90秒)反方开篇立论3分钟(180秒)
4正方四辩对正方一辩进行法庭式盘问1分30秒(90秒)正方二辩陈述2分30秒(150秒)反方二辩陈述2分30秒(150秒)正反双方二辩进行攻辩,各90秒(不得打断对方)盘问环节
正方三辩对反方一二四辩选手提问,反方不得反问,正方可以打断反方的回答,盘问和回答时间一共两分半
反方三辩对正方一二四辩选手提问,正方不得反问,反方可以打断正方的回答,盘问和回答时间一共两分半正方小结 90秒反方小结 90秒自由辩论
正方双方交替发言,各240秒
12反方四辩结辩 3分钟
13正方四辩结辩 3 分钟
14评委提问和离席讨论
15观众提问
第五篇:乒乓球赛制及规则
乒乓球赛制及规则
一、比赛时间:
2012年8月2日上午9:30-12:00,下午14:00-17:00
二、比赛地点:
四楼活动室
三、活动人员
裁判员:1名 记分员:1名
参赛选手:A项目10人、B项目6人
四、奖项设置
设有前三名单项奖励
五、赛程安排及比赛细则
1)赛前抽签分出A/B/C/D四组,每组4名选手,例:A1、A2、A3、A4;
2)每局11分制。
第一轮:16进8分ABCD四个组,各组选手循环赛,一局一胜制,胜一局记1分,每组选手得分前两名晋级前八名进入第二轮淘汰赛。
第二轮:8进4淘汰赛,三局两胜制,由A组第一对阵B组第二(若小组中选手积分相同时,则净胜球多的为本组第一名),A组第二对阵B组第一,C组第一对阵D组第二,C组第二对阵D组第一,依次决出前四名进入半决赛。第三轮:三局两胜制,由AB组获胜者对阵,C/D组获胜者对阵,决出两名进入决赛。
第四轮:首先由第三轮的输家争夺第三名(三局两胜制),最后由前两名争夺冠军(五局三胜制)。附赛制流程图 3)比赛开始前双方猜发球权,获胜者选择发球或接发球,接发球者获得选择场地权,比赛结束前发球场地固定不变;
4)发球为两球换发制,当比分达到10:10时采用一球换发制,直至拉开两分差距决出胜负;
5)发球时,乒乓球出手即有效; 6)发球时不得遮挡,并要求将球抛起;
7)发球时,乒乓球应先接触发球方桌面,后接触接发球方桌面,未接触桌面者为死球,接发球方得一分;
8)发球时,乒乓球触网并落在接发球方桌面,发球无效,双方不得分,重新发球;
9)发球时,乒乓球先接触发球方桌面,没有接触球网,接触接球方桌面边角,为好球,此球有效;
10)比赛过程中,乒乓球触网为好球,此球有效; 11)比赛过程中,乒乓球触球架,为死球,对方得一分; 12)比赛过程中,乒乓球连续触网两次(触网之后没有落到乒乓球桌面上,而再次触网),为死球,对方得一分;
13)比赛之中以非握拍手接触桌面,对方得一分,此次对抗结束; 14)比赛之中对方接球之前以身体各部位接触球台使球台移动,对方得一分,此次对抗结束;
15)每局比赛结束之后休息时间为3s 16)下一局比赛开始时,双方交换场地与发球权; 17)具体比赛规则参看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最新乒乓球竞赛规则;
18)比赛规则最终解释权归比赛裁判。
附赛制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