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实验报告

时间:2019-05-13 06:44: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理学实验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心理学实验报告》。

第一篇:心理学实验报告

心理学行为塑造实验报告

专业年级:10级金融学2班

实 验 者:彭芙蓉

学 号 :1011030071 实验时间:2012年12月7日——2012年12月30日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1,早晨起床给我发短信 2,晚上睡觉前给我打电话 3,打完电话后给我发短信

1.实验名称:塑造男朋友定时给女朋友发短信,打电话的行为 2.实验内容

2.1 实验目的:让男朋友养成良好的关心女朋友的习惯,每天醒来和 每天睡觉前都要和女朋友沟通,使之成为生活习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 日必修功课的一部分,每日的任务和牵挂,增加女朋友的不可替代性,从 而使恋情 更加稳固。2.2实验原理:(1)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混合使用

(2).动机理论(例如:强化,惩罚)2.3实验设备:手机

2.4主被试:主试:彭芙蓉(tel: ***)

被试: 邢国辉(tel: ***)3.实验过程:

12月7日—12月11日,主试每天早晨醒来(大概九点或者更早)主动给被试发信息,每天晚上睡觉前先主动给被试打电话,然后发短信。晚上睡前给被试打电话,打完电话后发短信。均无回复。12月12日,主试早晨九点之前都没有给被试发信息,被试在10点左右给主试发了信息:询问为什么今天没有收到信息,表示很不习惯,希望收到早安短

信。此时,主试表明:以后想要收到信息,就必须回复主试,并且晚上主动打电话,发短信。

12月13日—12月17日,被试表现很好,有三天晚上主动给主试打电话,有两次回复了主试的晚安短信(在主试编辑给被试的短信之前收到了被试的信息)。主试依然给被试发早安短信,被试均回复了,虽然内容简洁。

12月18日—12月26日,实验逐渐进入稳定阶段,主试被试互动和谐,被试在威逼利诱之下完成了此阶段的实验,8天均回复早安信息,7天就在双方约定的时间主动打电话,有5天积极发晚安信息。被试表现不好,主试会责备(很严厉),而且威胁被试说不去看他(主试假期回家可以路过被试所在地,也可以直接回家),被试表现好,马上表扬,鼓励其积极向上,继续保持,主试承诺给被试一份礼物。

12月27日—12月28日,主试不再主动给被试发信息,打电话,被试两天内均主动打电话,发信息,信息质量很高。被试表示不习惯,要求想之前一样感觉幸福。第二天被试很沮丧,表示很怀念之前的实验,观念开始转变,不再仅仅把它当场一个实验。

12月29日—12月30日,主试被试互动规律,圆满的完成了实验,被试表示很开心,虽然每天多了几个任务,但是愿意去完成。不仅被试养成了实验中的习惯,主试也是。在实验结束之后,主试被试决定继续保持这个有利于恋爱关系的好习惯。4.实验结果及其分析结果

4.1实验结果:实验圆满完成,超出了预想的实验结果,不仅仅是被试养成了每天关心女朋友的习惯,主试也养成了每天关心男朋友的习惯,只要有一方没有按照约定,另一方就会不习惯(比如,主试如果早晨10点左右没有收到被试的信息,会很不习惯,不舒服)。使异地恋更加稳固,双方的关系更加和谐,每天交流,解决一些小小的矛盾,防止积小成大。4.2实验结果分析:(1)从实验对象来看:主试和被试关系特殊,实验难度不是很大,情侣之间可以指责,反抗,批评,建议,交流实验心得,没有难言之隐。被试非常配合,如果不配合,可以强制其配合,不似其他实验对象(比如同学),如果其不配合或者中途放弃的话,主试无能为力,在沟通方面,显然是情侣关系更好处理。

(2)从实验原理来看:本实验原理是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外加一些都动机理论(强化,惩罚等)这两个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面广,操作简单易行。

(3)从理论的可实施难以程度来说:动机理论,被试具有可驱动型,无论从内部动机还是外部动机。强化,惩罚的可实施性代价低,效果好。

(4)从实验过程来看:由于主试被试的特殊关系,是的实验过程非常顺利。

(5)从实验结果来看:由于这个实验室一个互动的过程,不似减肥,戒烟等这样的活动是单向的,所以在塑造被试的过程中,无形之中也塑造了主试的行为,实验结果从单向变成了双向,超出了实验预期。

参考文献: 詹姆?w.凯乐特(2010).心理学导论.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篇二: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1 反馈对划线准确性的影响

摘要:本研究考察被实验者在有反馈信息的条件下,对自己所画线段与标准线段是否更准确的影响。大量的研究表明有反馈组在有反馈所画线段的长度的情况下,有误差有显著的减少;无反馈组在没有反馈的情况下,误差减少并不显著。

关键词:信息反馈 准确性 控制因素

一、导言

本实验是心理学中研究因果关系的实验,有反馈一组是实验处理,无反馈一组是控制处理。在心理学的历史中,很多人都做过有关信息反馈的研究,并得到了很多有意义的结果。现在,信息反馈的研究方法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教学实验中。鉴于信息反馈的重要性,本研究希望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进一步揭示信息反馈对遮挡划线准确性的影响,同时考察画线过程中的练习效应,以及练习效应与有无反馈的交互作用。本研究分为有反馈和无反馈组,考察信息反馈对被试划线误差的影响。本研究预期有反馈组被试的划线误差会显著减小,即表现出明显的练习效应,无反馈组被试的成绩与练习前相当,练习效应不显著。

二、方法 2.1被试

潍坊学院应用心理学同学10女7男做被试,年龄20~23,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均为右利手,以前均没有参加过类似实验。2.2仪器和材料

在一张10×10cm 2的白卡纸上画有一条2cm长的黑色直线。有支架的活动遮版;短米尺,可量最小单位为mm。6张白纸,编号为甲

1、甲

2、甲3和乙

1、乙

2、乙3;两只铅笔。2.3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组间自变量分为有反馈和无反馈两个水平,各分配被试16人,男女匹配。因变量为被试所划线段的长度与标准线段长度的误差,由直尺测量,精确到毫米的后一位。本实验需要控制的变量包括:被试的眼睛距标准线段刺激的距离保持在30厘米,室内照明条件良好,并在所有被试完成实验之前保持恒定。被试划线的姿势统一,即以右手前臂的中点为支点,手握在笔的二分之一处。同时,所有被试均应没有参加过类似研究。2.4实验程序

将被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人,并注意男女匹配,分别接受有信息反馈(甲组)和无信息反馈(乙组)的任务。

1.让甲组被试坐在桌边,桌上放好空白白纸,挡板和划有标准线段的白纸(线与桌边垂直),要使挡板挡住被试的视线,不让他看见自己画的线和画线的手。然后对被试说以下指示语:

“请你用你平时写字的手拿好笔,眼睛看着这张白纸上的竖线,用笔在白纸上

划竖线,要求按你看到的线的长短画,只要你觉得画的和看到的一样长就可以了。

画的时候,你不能看自己的手和画的线。一共画20次,先从左边画起,你可以向

移动纸,但是你的手和胳膊不要动。”

等被试完全知道怎样做后开始实验。2.主试换一张白纸,在对此被试说:

“现在请你还用同样的方法画线,但你每次画完一条线时,我就把你画的结果是多

长告诉你,要求你注意自己画线时的感觉,并且记住这种感觉,和结果对比,如果这次

画长了,下次你就要画短一点。总之,要求你想尽办法把线画得准些。这样一共画100 次。我相信你会越画越准的。“

每当被试画好一条线,主试尽快量好,并立刻说出量的结果,如“长了”或“短了”, “正好”(以20±1mm为准确),直到画完100条线。

“现在再画最后20条线,这回我不告诉你画的结果了,但请你还是要尽量画的准些。” 4.乙组被试与甲组被试的实验同时进行,画的方法完全相同,只是每次画的结果都不 {1}告诉乙组被试,除了这一点外,和给甲组被试的指示语都相同。

三、结果

在实验时候,由于有九组无反馈组为了和有反馈组匹配,所以除去了一组的数据。

展现的平均值(加粗字体)的差异

表2 表二进行了t检验,sig<0.01,所以在经过反馈之后有反馈组和无反馈组划线准确性有显著性差异。

表3 只单看甲组,经过反馈之后划线准确性有显著性提高,但是不能排除练习效应。

四、讨论

经过本次实验,发现实验结果与我们所期望的并不大相同,实验中各个被试者的特质有显著性差异,所以导致个体差异无法忽略也无法控制排除。而且经过长时间的实验,有些被试产

生疲劳效应,和主试之间是同学关系比较亲切可能对实验抱有不太认真的态度。由于是教学实验,条件有限,同一间屋子里同时进行着多组实验,这样,室内嘈杂的环境很容易影响两组被试的注意力,而且,噪音也会影响被试完成任务的耐心和效率。另外,由于实验并不是由同一主试进行的,因此实验条件并没有标准化,主试的指示语,主试给出反馈的语气,主试对被试的要求,例如:手要以前臂的中点为支点等都会有所不同,严格说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另外,由于实验分成多组进行,当有的组提前做完实验时,剩下的被试会感到焦虑,因此也不能集中精神于当前任务上。所有以上问题都是本实验中影响实验结果的不良因素,在以后的研究中要尽量避免。

第二篇:心理学实验报告

心理学实验报告的写法

1·基本形式和要求

 题目和作者、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和参考文献或附录。 一般摘要,参考文献不要注明第几,而引言等若需要可注明第几,如1引言,2方法……

若再要分段可分别标为1.1,1.2及2.1,2.2……

2·题目

 文章主要内容的浓缩,要言简意赅,最多不超过20个字.说明所研究的具体问题,最典型的题目就是指出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摘要

 概括文章要点的短段。在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摘要一般不超过150个字。好的摘要应该包含以下信息: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前人对该问题的争论;本研究的被试、方法、结果、结论以及研究发现的价值和启示。摘要中最后还要写出3到5个关键词。

 引言

 在引言中一般要说明所要研究的问题的意义,然后,应指出该问题的背景材料,最好能指出这类实验的来龙去脉。最后,应指出自己对该问题的假设。或者说明本实验做什么,试图证明什么。

3·方法

 方法部分主要说明整个实验的操作过程。它必须详细,以便其他实验者能够参照实验的研究条件,复核该实验结果。方法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被试、仪器或材料、实验程序。

 被试。主要说明选择被试的方式,被试的年龄、性别和文化层次等情况,以及被试的数目和怎样分组等(对实验组不必罗列个人名单

和个人情况,只要对该组有所说明即可)。

 仪器或材料。包括用来测试被试的所有设备和问卷、词组表等材料。要标明设备的型号等细节,有时由于型号不同,同类仪器作出的结

果也不同。如果材料过长,可以在附录中详细列出。

 实验程序。即实验具体是怎么进行的,研究者对被试做了什么,包括实验的原则、方法步骤、指导语、控制的变量等。这部分要写清

楚、确切,以便他人随时重复验证。

4·结果

结果部分主要说明实验者在实验中收集到的数据处理情况。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一部分无需列出实验的原始数据。实验者必须先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加工,然后在这一部分以描述性统计和推断统计的形式将结果表示出来。不管是描述性统计还是推断统计,除了用数据加言语来表示外,还可以用图或表来说明。作者还可以对统计结果及图或表进行简要说明。

5·讨论

 实验者可以对结果部分的有关数据作出自己的解释,指出事先的实验假设是否可靠。如果结果不能充分说明问题或各部分有矛盾,实验者要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如果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实验者可以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理由;如果实验得到意外的结果,实验者也要进行分析;如果理论预测将要发生什么,但事实上却什么也没发生时,也应在这一部分一并进行讨论。另外,这一部分还可以对本实验的程序(实验设计)、使用的仪器以及进一步研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6·结论

 这部分说明本实验结果证实了或否定了什么问题,一般用简洁的条文形式来表述。实验者必须注意,结论应以实验所得的结果为依据,确切地反应整个实验的收获。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写在文章的最后,心理学的期刊杂志要求实验者列出所有参考文章的题目、出处、作者、发表日期等。要注意的是,实验论文不同于学术著作。著作的参考文献要包括尽可能多的引用材料,而在实验论文的参考文献中,只有实验引用过的文章才能被列入。 期刊:作者、文章名字、刊名、期号,页码。

著作:著者、书名、版次(初版码),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附录

附录一般包括了实验的原始数据和记录,以及实验的具体材料(如果材料较长的话)。对学生来说附录一定不能少,因为教师要对学生的计算过程形式,原始数据等作检查。但在正式的心理学刊物上,由于篇幅所限,实验者往往无需列出这一部分。

2、教学实验报告的常见问题

 忽视题目和摘要引言过于简单结果部分常出现原始数据结果多是描述统计,缺乏推断统计讨论缺乏自己的见解没有参考文献

 并不是学生忘了写参考文献,而是除了相应的教科书,他们确实没有参考什么其他的资料。

本次实验目的

1、学会测定皮肤两点阈的测量方法。

2、探索身体不同部位肤觉两点阈的差别以及练习与疲劳因素对两点阈的影响。

 实验方法:

1、主试选定被试的左手背和前臂背面为测量区,从手背至肘部分别为A、C区。测量前做好标记,测量工具为游标卡尺。

2、在实验之前,主试发出指导语:“注意,当你的感觉为两点时就报告为‘二’,感觉为一点时就报告为‘一’,如果不能确定是一点或两点时就说‘不知道’。

3、采用恒定刺激法来测定肤觉两点阈。实验序列的长度与起点,可以按照预备测验中的实际测定结果来确定。一般为7-15mm的长度为起点,随后每步变化1mm。每种间距可做20次,按随机顺序进行排列。

4、每隔50次,休息几分钟。被试有时候会产生一种相对持久的两点后像(即只有一点或相距很近的两点,也报告为两点),此时应让被试适当休息。每隔10次,插入一个一点刺激,看看被试是否出现了两点后像。

 结果分析

 分别求出不同区域的两点阈

 问题与讨论

 文后应注明

 主试:

 被试:

 观察记录核对:

第三篇:心理学实验报告

心理学行为塑造实验报告 专业年级:10 级金融学 2 班 实 验 者:彭芙蓉 学 号 :1011030071 实验时间:2012 年 12 月 7 日——2012 年 12 月 30 日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1,早晨起床给我发短信 2,晚上睡觉前给我打电话 3,打完电话后给我发短信 1.实验名称:塑造男朋友定时给女朋友发短信,打电话的行为 2.实验内容 2、1 实验目的:让男朋友养成良好的关心女朋友的习惯,每天醒来与 每天睡觉前都要与女朋友沟通,使之成为生活习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 日必修功课的一部分,每日的任务与牵挂,增加女朋友的不可替代性,从 而使恋情 更加稳固。

2、2 实验原理:(1)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混合使用(2)、动机理论(例如:强化,惩罚)2、3 实验设备:手机 2、4 主被试:主试:彭芙蓉(tel:)被试: 邢国辉(tel:)3、实验过程: 12 月 7 日—12 月 11 日,主试每天早晨醒来(大概九点或者更早)主动给被试发信息,每天晚上睡觉前先主动给被试打电话,然后发短信。晚上睡前给被试打电话,打完电话后发短信。均无回复。月 12 日,主试早晨九点之前都没有给被试发信息,被试在 10 点左右给主试发了信息:询问为什么今天没有收到信息,表示很不习惯,希望收到早安短 信。此时,主试表明:以后想要收到信息,就必须回复主试,并且晚上主动打电话,发短信。月 13 日—12 月 17 日,被试表现很好,有三天晚上主动给主试打电话,有两次回复了主试的晚安短信(在主试编辑给被试的短信之前收到了被试的信息)。主试依然给被试发早安短信,被试均回复了,虽然内容简洁。月 18 日—12 月 26 日,实验逐渐进入稳定阶段,主试被试互动与谐,被试在威逼利诱之下完成了此阶段的实验,8 天均回复早安信息,7 天就在双方约定的时间主动打电话,有 5 天积极发晚安信息。被试表现不好,主试会责备(很严厉),而且威胁被试说不去瞧她(主试假期回家可以路过被试所在地,也可以直接回家),被试表现好,马上表扬,鼓励其积极向上,继续保持,主试承诺给被试一份礼物。月 27 日—12 月 28 日,主试不再主动给被试发信息,打电话,被试两天内均主动打电话,发信息,信息质量很高。被试表示不习惯,要求想之前一样感觉幸福。第二天被试很沮丧,表示很怀念之前的实验,观念开始转变,不再仅仅把它当场一个实验。月 29 日—12 月 30 日,主试被试互动规律,圆满的完成了实验,被试表示很开心,虽然每天多了几个任务,但就是愿意去完成。不仅被试养成了实验中的习惯,主试也就是。在实验结束之后,主试被试决定继续保持这个有利于恋爱关系的好习惯。

4、实验结果及其分析结果 4、1 实验结果:实验圆满完成,超出了预想的实验结果,不仅仅就是被试养成了每天关心女朋友的习惯,主试也养成了每天关心男朋友的习惯,只要有一方没有按照约定,另一方就会不习惯(比如,主试如果早晨 10 点左右没有收到被试的信息,会很不习惯,不舒服)。使异地恋更加稳固,双方的关系更加与谐,每天交流,解决一些小小的矛盾,防止积小成大。

4、2 实验结果分析:

(1)从实验对象来瞧:主试与被试关系特殊,实验难度不就是很大,情侣之间可以指责,反抗,批评,建议,交流实验心得,没有难言之隐。被试非常配合, 如果不配合,可以强制其配合,不似其她实验对象(比如同学),如果其不配合或者中途放弃的话,主试无能为力,在沟通方面,显然就是情侣关系更好处理。

(2)从实验原理来瞧:本实验原理就是经典条件作用与操作性条件作用,外加一些都动机理论(强化,惩罚等)这两个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面广,操作简单易行。

(3)从理论的可实施难以程度来说:动机理论,被试具有可驱动型,无论从内部动机还就是外部动机。强化,惩罚的可实施性代价低,效果好。

(4)从实验过程来瞧:由于主试被试的特殊关系,就是的实验过程非常顺利。

(5)从实验结果来瞧:由于这个实验室一个互动的过程,不似减肥,戒烟等这样的活动就是单向的,所以在塑造被试的过程中,无形之中也塑造了主试的行为,实验结果从单向变成了双向,超出了实验预期。

参考文献: 詹姆?w、凯乐特(2010)、心理学导论、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篇二: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 1 反馈对划线准确性的影响 摘要:本研究考察被实验者在有反馈信息的条件下,对自己所画线段与标准线段就是否更准确的影响。大量的研究表明有反馈组在有反馈所画线段的长度的情况下,有误差有显著的减少;无反馈组在没有反馈的情况下,误差减少并不显著。

关键词:信息反馈 准确性 控制因素 一、导言 本实验就是心理学中研究因果关系的实验,有反馈一组就是实验处理,无反馈一组就是控制处理。在心理学的历史中,很多人都做过有关信息反馈的研究,并得到了很多有意义的结果。现在,信息反馈的研究方法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教学实验中。鉴于信息反馈的重要性,本研究希望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进一步揭示信息反馈对遮挡划线准确性的影响,同时考察画线过程中的练习效应,以及练习效应与有无反馈的交互作用。本研究分为有反馈与无反馈组,考察信息反馈对被试划线误差的影响。本研究预期有反馈组被试的划线误差会显著减小,即表现出明显的练习效应,无反馈组被试的成绩与练习前相当,练习效应不显著。

二、方法 2、1 被试 潍坊学院应用心理学同学 10 女 7 男做被试,年龄 20~23,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均为右利手,以前均没有参加过类似实验。

2、2 仪器与材料 在一张 10×10cm 2 的白卡纸上画有一条 2cm 长的黑色直线。有支架的活动遮版;短米尺,可量最小单位为 mm。6 张白纸,编号为甲 1、甲 2、甲 3 与乙 1、乙 2、乙 3;两只铅笔。

2、3 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组间自变量分为有反馈与无反馈两个水平,各分配被试 16 人,男女匹配。因变量为被试所划线段的长度与标准线段长度的误差,由直尺测量,精确到毫米的后一位。本实验需要控制的变量包括:被试的眼睛距标准线段刺激的距离保持在30 厘米,室内照明条件良好,并在所有被试完成实验之前保持恒定。被试划线的姿势统一,即以右手前臂的中点为支点,手握在笔的二分之一处。同时,所有被试均应没有参加过类似研究。

2、4 实验程序 将被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8 人,并注意男女匹配,分别接受有信息反馈(甲组)与无信息反馈(乙组)的任务。

1.让甲组被试坐在桌边,桌上放好空白白纸,挡板与划有标准线段的白纸(线与桌边垂直),要使挡板挡住被试的视线,不让她瞧见自己画的线与画线的手。然后对被试说以下指示语:

“请您用您平时写字的手拿好笔,眼睛瞧着这张白纸上的竖线,用笔在白纸上 划竖线,要求按您瞧到的线的长短画,只要您觉得画的与瞧到的一样长就可以了。

画的时候,您不能瞧自己的手与画的线。一共画 20 次,先从左边画起,您可以向 移动纸,但就是您的手与胳膊不要动。” 等被试完全知道怎样做后开始实验。

2.主试换一张白纸,在对此被试说: “现在请您还用同样的方法画线,但您每次画完一条线时,我就把您画的结果就是多 长告诉您,要求您注意自己画线时的感觉,并且记住这种感觉,与结果对比,如果这次 画长了,下次您就要画短一点。总之,要求您想尽办法把线画得准些。这样一共画 100 次。我相信您会越画越准的。“ 每当被试画好一条线,主试尽快量好,并立刻说出量的结果,如“长了”或“短了”, “正好”(以 20±1mm 为准确),直到画完 100 条线。

“现在再画最后 20 条线,这回我不告诉您画的结果了,但请您还就是要尽量画的准些。” 4、乙组被试与甲组被试的实验同时进行,画的方法完全相同,只就是每次画的结果都不 {1}告诉乙组被试,除了这一点外,与给甲组被试的指示语都相同。

三、结果 在实验时候,由于有九组无反馈组为了与有反馈组匹配,所以除去了一组的数据。

展现的平均值(加粗字体)的差异 表 2 表二进行了 t 检验,sig<0、01,所以在经过反馈之后有反馈组与无反馈组划线准确性有显著性差异。

表 3 只单瞧甲组,经过反馈之后划线准确性有显著性提高,但就是不能排除练习效应。

四、讨论 经过本次实验,发现实验结果与我们所期望的并不大相同,实验中各个被试者的特质有显著性差异,所以导致个体差异无法忽略也无法控制排除。而且经过长时间的实验,有些被试产 生疲劳效应,与主试之间就是同学关系比较亲切可能对实验抱有不太认真的态度。由于就是教学实验,条件有限,同一间屋子里同时进行着多组实验,这样,室内嘈杂的环境很容易影响两组被试的注意力,而且,噪音也会影响被试完成任务的耐心与效率。另外,由于实验并不就是由同一主试进行的,因此实验条件并没有标准化,主试的指示语,主试给出反馈的语气,主试对被试的要求,例如:手要以前臂的中点为支点等都会有所不同,严格说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另外,由于实验分成多组进行,当有的组提前做完实验时,剩下的被试会感到焦虑,因此也不能集中精神于当前任务上。所有以上问题都就是本实验中影响实验结果的不良因素,在以后的研究中要尽量避免。

1、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就是去做您害怕的事,直到您获得成功的经验。

2、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就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就像驴子面前吊着个萝卜就会往前走。正因为有那个目标,您才有劲儿往前走。

第四篇:心理学强化实验报告

心理学带来的生活启示

工程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 庞楠 1318020040

一、楔子

百度百科上对心理学的解释是这样的: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但是在我看来,无论是哪一种心理学,势必是与生活有关系有关连的,因为人们的不同心理带来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习惯。也正是这样,千百年来才有那么多人研究心理学。(如果科学与生活无关,难道人们研究生活只是为了消遣么?)

今天,我仅选取三个心理学的实验或者现象,来谈一谈,他们对生活的启示。

二、破窗效应

首先,是著名的破窗效应。我想大家看到题目就已经有所思考。通俗地解释就是说,如果一个窗户是完整的干净的明亮的,不会有人故意对它做什么,甚至还可能会称赞主人窗户十分干净好看。但是当一个足球把它砸破了,有没有人及时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被莫名其妙地砸破。如果一个窗户上有一些涂鸦,又没有及时清理,不久,涂鸦就可能布满,甚至还有可能有人扔垃圾。其实破窗效应的理论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的一次实验:一位学者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放置在中等阶级居住的社区和杂乱的街区,他把停在中等阶级居住的地方的那辆车的车牌摘掉,又在顶棚打了个洞。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被偷走了!相反的,另一辆车虽然是在杂乱的街区,却完好无损。后来,他把完好无损的车同样砸了个洞。不出半天的时间,这辆车也被偷走了!

其实我仔细想了一想,这或许来源于人们的侥幸心理和从众心理。当一个人做了错事没有被惩罚,另一个人可能就会产生这样的侥幸心理:第一个人并没有受罚,或许我也不会受罚。那么第二个人的不良行为可能就产生了。然后出现第三个人、第四个人。最后人们会形成“大家都这样,我也这样”的心理。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我们大学中普遍的代课现象。第一个代课的人打破了上课纪律这扇窗子,第二个人就觉得我也可以,久而久之,代课已经成了空开的秘密。其实谁都知道代课是不对的,就像我们都知道往窗户里扔垃圾是不对的,可是第一个人造就了一个不好的开始、又没有人制止之后,人们开始觉得,似乎也没那么不对,于是麻木不仁的氛围形成了,这种现象便开始不断地出现,不断地产生,最后成为公众“犯罪”。

这告诉所有管理者,要严加管理,原则面前不能有一丝纵容,否则一旦窗户被砸破,哪怕只是一个小口子,最后这个窗户都将不复存在„其实也启示我们自己,对自己不能有一丝纵容,否则有一就有二,恶习便形成了。

三、镜中的猴子

其实这个实验我已经记不清楚是谁做的,是什么时候:一个人把猴子和食物关在一间屋子里,想要观察猴子的反应。但当他趴着猫眼上想要观察猴子在做什么时,惊奇的发现,猴子也在透过猫眼观察他。我喜欢叫这个实验为“镜中的猴子”,而我们就是镜中的猴子,想要观察别人,其实只是看到了自己。

这没有让我想到什么科学理论,却不仅让我想到了很多美好的爱情故事。安静可爱的邻家姑娘暗恋着学校里最帅的男生,却因为不自信不敢表白。可其实那男生也默默地喜欢安静可爱的邻家姑娘。就好像苏菲的礼物,两个人的心意一致,却又都不知道对方的心意。其实,这就是一种“我以为”吧!以为猴子会在屋子里吃香蕉,以为最帅的男生不会喜欢自己,以为对方会接受自己的心意„„可事实,并非如此。

问:这对我的生活有什么启示呢?

答:这其实提示了我们如何换位思考。

在过去,我与我的朋友起了争执时总会说我不考虑他们的想法,不懂得他们的感受。我却会觉得很冤枉:我真的有站在你的角度为你着想!时间长了,我突然懂得了:不是我没有换位思考,但是我的方式不对。我总是把自己假象成处于对方的位置,却还是处于自己的思维自己的习惯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来思考他的事情,这样的结果,是换位思考只是变相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并没有真正地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因为这是的我还是我,并不是他。比如我想邀请一位住所离我家里很远的朋友来家里吃饭,我“换位思考”后 觉得为了一顿饭跑远一点很值得还增进了友谊。所以我坚定地热情地邀请 最后只是导致朋友不想那么麻烦还碍于情面很尴尬。

我想说的是,什么才是真正的“换位思考”?是处于对方的情境与心理来思考,情境与心理,缺一不可。

四、视觉欺骗

在艺术界很流行一种绘画,就是街上的立体画。他并不是真正的立体,只是利用视觉的错觉让我们觉得身临其境。那著名的“两个线条”亦是如此。看到别人手臂一片鲜红我们会觉得他受伤出血了,看到一男一女走在一起我们会觉得是男女朋友关系,看到小眼睛尖下巴的人我们会觉得是小偷……可那个人只是蹭上油漆,那一男一女只是同学,那小眼睛只是普通工薪族。为什么我们会产生那些心里?真的是眼见所致么?

其实眼见为实这句话是真的。我们看到的都是客观的存在,没有一丝一毫虚幻。是什么导致了最后结果的虚假?其实欺骗我们的不是眼睛,而是我们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只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心理暗示。因为我们觉得红色是血的颜色才会觉得他是出血,因为我们觉得男女朋友会走在一起所以觉得他们是恋人,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对小偷的描写都是小眼睛尖下巴所以我们看到这样的人都觉得是小偷。一切都只是因为我们的心理,我们想是这样的,所以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

这启示我们,要三思而后行,也不要三思而后行。要是告诉我们不要止于所见,理所当然的认为,而要深入思考其内在原因与本质。不要是告诉我们要理性思考,不要跟随自己的个人感情与喜好过多思考偏离原轨。

五、尾声

大学生总是在徘徊,总是在迷茫,总是在思考。当这些思考都能与心理学的理论结合,或许会更快更有效地得出答案。心理学并不是与生活无关的高深理论,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趣味知识。

第五篇:心理学概念形成实验报告

概念形成实验室研究

要 摘要: :本实验旨在比较简单与复杂空间位置关系概念形成过程的某些特点,学习研究概念形成的过程。使用叶克斯选择器,通过向一名被试展示设计好的,按简单与复杂空间位置概念的操作的规律来研究被试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空间位置复杂程度的增加,被试想要形成概念就需要更多的尝试次数,以及每遍按错的次数也会更多,提出的疑问尝试也更多。验证了概念的形成遵循尝试错误——假设——检验的循环过程。

词 关键词: :概念

空间位置

假设检验 1 1、前言

概念就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就是思维的基础。概念就是代表了一类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事件、行动或关系,而且可以用一个特定的名称或符号来表示。

概念的属性包括定义属性与可变属性,概念学习就就是通过对概念定义属性的辨认、识别与类化来辨别正反例的。当一个人能够正确地把一个概念所有的正例识别为正例,所有的反例识别为反例时,就可以说就是学会了这个概念(郭建鹏,2010)。对于概念形成与结构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为最终了解人类思维过程奠定基础,而且在实践上也为教育中如何帮助受教育者准确迅速地掌握概念提供指导。因此,长期以来,心理学特别就是认知心理学从各个不同角度对概念形成与结构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学说。(杨治良,1986)。

目前认知关于概念形成的观点大致可分为两种:一就是通过假设验证来形成概念;二就是由典型例证学习概念。认知心理学家罗斯认为,记忆中的种种概念,就是以这些概念的具体例子来表示的,而不就是以某些抽象的规则或一系列相关特征来表示的。这就就是说,概念就是一组对以往遇到过的、存在记忆中的该概念的一些范例构成的。而假设检验理论就是把学生瞧做就是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学生就是通过提出与检验各种假设来解决种种问题的,包括概念问题。换句话说,学生始终不断地对解决办法提出各种假设,并对之加以检验 唐彦(1992)认为鉴于自然条件下形成概念的无关因素不易控制与掌握,所以1920 年 hull 首创了“人工概念” ,用以研究概念的形成过程。迄今为止 ,这种方法仍然为理学家们研究概念形成所采用。心理学家不仅对概念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而且也对人工概念的研究方法与模型进行了探索、1956 年 Bruner 报告了

她们用人工概念的方法进行的合取概念形成过程的实验研究。除了其开创性意义以外,这一研究的成果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就是指出并运用了“策略”这一概念,至今,“策略”已被认知心理学家们所普遍接受与运用,成为探索认知过程的内隐机制的重要线索。二就是总结了被试在形成合取概念过程中所使用的策略,认为被试所使用的策略不外两类四种,即同时性扫瞄,继时性扫瞄保守性聚焦与赌注性聚焦、设计实验中的一个主要间题就是使受试者的思维过程外表化。本实验探讨的空间位置关系就就是一种人工概念。

认知心理学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概念形成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的同时涌现出许多有价值的理论与实验。国内的有关研究揭示了人工概念与真实的科学概念形成的总趋势。杨治良教授发现人工概念形成的总趋势 就是渐进——突变,无明显高原现象,而母小勇、张莉华、樊琪等人证实了真实的自然科学概念就是一个渐进——高原——突变的过程,宋广文、王平等研究的社会科学概念形成一个逐渐上升的过程(王平,2004)。概念形成的趋势就是否仅限于这三种。本的实验目的就就是继续探寻概念形成过程的趋势与规律。2、方法2、1 1、被试

心理学院 2010 级学生一名 2 2、2 2、仪器与材料

叶克斯选择器 EP702,种不同的空间位置设计图,笔,记录纸。2、3 实验设计

单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自变量就是不同难易程度的空间位置选择,因变量就是被试反应的错误次数。2、4 4 实验 程 序

(1)简单位置关系概念形成的实验:主试先确定好要被试形成的较简单的空间概念,即声音与哪一个符合一定空间位置关系的电键相连,并按这一原则设计几种具体方案,拍好程序顺序。让被试坐在屏风前,主试在屏风后面操作:推出几个活动电键,并使其中一个与声音相通,然后对被试说:“这些电键中有一个按下时就会听到声音响,请您找出与声音连接的就是哪一个电键。如果先按得一个键没有声音,就接着按另外的键,直到您按响了就算做完一遍。猜测声音与电键位置的关系。第二

024681012141 4 7 10 13 16 19 22 25 28 31 34 37 40 43 46遍我换几个电键,做法与第一遍一样。实验就这样做下去,直到您连续三遍第一下就按对并且能说出声音键的空间位置关系为止。您的任务就就是要尽快找出每次实验中声音键与其她电键所处的空间位置关系。虽然每次给您的电键位置与数目都不同,但要您找的空间位置关系就是相同的在每次按键的前后请说出您自己的想法。”主试要记下被试每次找到声音键所用的遍数,并随时记下被试的口头报告与表情。

(2)中等与复杂的空间位置关系概念形成的实验:主试先确定被试形成的声音键的中等与复杂的空间位置关系。指导语、操作、记录等同上。3、结果 根据实验,得到如下实验结果 表 1 被试实验记录表 空间位置 总次数 每次错误次数 简单 5 2

0

0

0 中等 5 0

0

0

0 比较复杂 22 0

0

0

0

0

0

0

0

0 复杂 42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表 2 被试表现 空间位置 疑问的次数 被试表现过程 简单 1 轻松 中等 1 轻松

微笑 比较复杂 7 疑惑

表情认真

不断尝试

注意力集中 复杂 13 困惑

表情越来越严肃

有些想放弃

不断尝试

图 1 不同空间位置随尝试次数的错误次数的变化

根据上图与上表,我们可以瞧出:随着空间位置复杂程度的增加,被试想要形成概念就需要更多的尝试次数,以及每遍按错的次数也会更多,提出的疑问尝试也更多。

4、讨论 我们根据被试数据与口头报告可以知道,由于被试最初并不了解对应规律,所以在早期被试的按键选择都以猜测为主,而口述中对于目标小灯出现位置的说法也很不确定,但在经过很多次错误证明被试对规律的概念错误时,被试对于目标小灯位置的表述逐渐统一,这可以说明在概念形成初期,大脑会将所有与目标事物相关的信息进行处理,之后,由于大脑不断遭遇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的目标事物对最初概念产生的矛盾,大脑就会对事物的属性进行重要性程度的区分,将目标事物间相同的一个属性作为判断就是否为目标事物的主要特征,而将其她属性的变化忽略不计。这就就是概念形成过程中的抽象化,此时形成的概念我们可以称之为初等概念。在形成初等概念后,被试会对这一概念进行推广,在之后同一组其她亮灯情况中,被试会继续按照这一概念进行选择,通过不断被告知判断正确,被试形成了较初等概念更为稳定的中等概念,这一过程被称为类化。当被试完成一组实验,掌握了一个空间位置的概念之后,实验会要求被试进入下一个实验组别,去掌握另一个不同的空间位置概念。在这一过程中,被试仍然会套用之前掌握的概念,在不断遭遇判断失败后,被试就可以确定之前掌握的概念仅适合前一组,而对正在进行的实验组别无效,此时被试完成了某一概念与其她概念的区别,了解了已形成概念与其她该概念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对目标事物概括较为全面的高等概念,此过程即为辨别。就就是在不断假设、不断否定、不断尝试中,分析出其中的规律性,被试并在后面的实践中加以证实。最终形成了正确的空间位置概念,这也满足了概念形成的假设检验理论。

但在复杂空间位置关系的概念形成过程中,由于其规律有先后顺序之分,每一次目标小灯出现的位置既与前一次有关,也与后一次有关,使得被试在寻找对应规律的过程中无法单独通过分析单词目标小灯出现位置得到完整的对应规律。此外,被试还会对之前被自己否定的一些假设继续使用,从被试口头表述来瞧,被试之所以会对错误假设进行再使用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二种可能:一种就是实验次数过多,使得被试遗忘了自己之前的一些结论,造成了重复使用,;另一种可能就是被试认

为已经思考到所有可能的对应规律,但仍然遭遇多次失败,在无法找出新的对应规律之前,被试只能寄希望于对原有假设进行重复验证与合理改进以找到正确的对应规律。

概念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王平(2004)选取认知方式这个变量,探讨在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两种不同认知方式下概念形成过程的差异。尼贝尔考夫(N e b e l k o p f)等用两种传统的概念形成过程的理论模型研究了场独立者与场依存者的差异,结果就是独立者的学习曲线就是渐进——突变,而依存者的学习曲线就是渐进的。其次就是被试因素,被试的年龄阶段、日常 经验、科学认知能力、知识结构等因素影响实验结果。

由于概念可以分为很多类型,本实验中主要研究的就是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概念,所以我们还可以发挥想象力,运用一些其它材料与规律进行实验研究,从而对不同类型概念过程中人的不同思维策略进行探索研究。5、结论

概念的形成遵循尝试错误——假设——检验的循环过程

参考文献

郭建鹏、概念学习理论及其条件述评[J]、心理研究, 2010,(02)、樊琪、自然科学概念形成过程中外显与内隐学习的比较[J]、心理科学, 2001,(06)、杨治良、概念形成渐进—突变过程的实验性探索[J]、心理学报, 1986,(04)、唐彦、合取概念形成过程的年龄差异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 1992,(02)、王平、不同认知方式的大学生概念形成过程的研究[J]、四川心理科学, 2004,(03)、概念形成实验报告

下载心理学实验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理学实验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理学实验报告写作格式规范

    本科实验报告写作规范化要求 1、书写格式要求。实验报告用钢笔书写或用计算机打印。如果打印,一律采用A4纸打印。论文排版规范附后,符合下列次序: (1) 标题; (2) 作者姓名、单位; (3)......

    心理学实验报告(共5篇)

    心理学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序号: 1. 简述短时记忆广度的测定方法。 记忆广度指的是按固定顺序逐一呈现一系列刺激以后,刚刚能够立刻再现的刺激系列的长度。所呈现的各刺激之......

    幼儿心理学 有意记忆 实验报告

    学前心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幼儿有意记忆的发展 实验对象:xxxx幼儿园 各年龄段幼儿男女各10名作为实验参与者实验目标: 1、 比较小班、中班、大班幼儿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的......

    变态心理学 实验报告 填写须知20105篇

    变态心理学 实验报告 填写须知 同学们: 实验报告上的“实验时间”,暂时不要填写哈!!! 实验内容: 1、看到患者的同学,就先分析症状(症状名称:症状表现),再做初步诊断! 2、没有看到患者的......

    实验报告

    《体育测量与评价》实验报告模板 课程名称:体育测量与评价 实验名称:ISAK全套人体测量指标(共39项)测试 一、预习报告 1.实验目的 ①通过实验强化体格及身体成分测量的有关知......

    实验报告

    西华大学学生上机实践报告 西华大学上机实践报告课程名称:网络程序设计方法 指导教师:陈克力 上机实践名称:根据实验指导书填写实验名称 上机实践编号:填写第几个实验(如实验1) 年......

    实验报告

    南通职业大学 医药商品经营与管理实验报告 系 科: 化学工程系专业: 生物技术及应用班级: 生物101 姓名:赵如刚指导教师:张春美完成日期: 2011-10-9 药品经营与管理实验报告 华润......

    实验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现代交换原理实验报告 姓名:刘春雨 班级:075131 学院:机电学院 指导老师:郭金翠 实验一 一、 实验目的 通过现场实物讲解,了解CC08交换机的构造以及程控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