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种子萌发课 堂 检 测★

时间:2019-05-13 06:15: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种子萌发课 堂 检 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种子萌发课 堂 检 测》。

第一篇:2013种子萌发课 堂 检 测

2013种子萌发课 堂 检 测:

1.种子萌发的必备的环境条件是()

A.阳光、土壤和适宜的温度

B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C.水分、土壤和温度

D.阳光、水分、土壤、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2.被虫蛀过的种子,即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一般也不能萌发成幼苗,其原因往往是()

A种子感染了病素闻,失去了萌发能力

B萌发时外界条件不适宜 C种子的胚被虫子蛀咬破坏,失去生命力

D种子被破坏,失去保护作用 3.下列有关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胚根发育成胚

B子叶发育成叶

C茎主要是由胚芽发育而成的 D胚乳的营养供胚形成时用 4.下列有关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要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最好检测所有的种子

B测发芽率时应当尽量挑先个大的种子才能保证发芽率高 C测定种子发芽率要保证种子正常萌发的环境条件

D测定发芽率要尽量节省种子,所以随便挑几粒种子测一下就行 5.子叶的作用是()

A发育成幼叶B发育成茎和叶C保护胚芽、胚轴和胚根D储存养料或转运营养物质 6.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A胚芽

B胚根

C子叶

D胚轴

7.在测定种子发芽率时,先出了1000粒玉米种子,在适宜条件下,有40粒种子未发芽,这一批种子的发芽率为()

A 4%

B 40%

C

9.6%

D 96% 8将颗粒饱满的种子分为甲、乙两组,在25度左右分别播种,甲组种子潮湿肥沃的土壤里,乙组种在潮湿贫瘠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发芽的情况是()A乙先发芽

B甲组发芽

C同时发芽

D都不发芽

9.水稻种子萌发时,把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输送给胚的结构是() A.胚根

B.子叶

C.胚芽

D.胚轴

10.早春播种以后,用“地膜覆盖”的方法促进早出苗,其原因是()。 A.保湿保温,有利萌发

B.种子萌发需要避光 C.防止鸟类取食种子

D.防止风沙 11.播种后,种子没有发芽的原因是()。 A.种子不完整,胚已死

B.种子尚在休眠期 C.外界环境条件不适应

D.以上都有可能

12.我们日常食用的大米主要是水稻种子结构中的()

A.胚芽

B.胚根

C.子叶

D.胚乳

13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滴加稀碘液,胚乳处变成蓝色。这说明玉米种子中含有

()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无机盐

第二篇:种子萌发专题

一组“生物个体发育的坐标图题及解析”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637000)杨长奎 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

1.1 种子的形成

[题1] 本小题甲、乙两图均表示被子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胚和胚乳的发育状况,下列回答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其中a表示胚乳的发育 B.图甲表示大豆种子的形成,其中b表示胚的发育 C.图乙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其中c表示胚乳的发育 D.图乙表示大豆种子的形成,其中d表示胚的发育

[解析] 胚的发育晚于胚乳的发育(因为被子植物双受精作用的结果产生受精卵和受精极核,受精极核立即发育形成胚乳,而受精卵要经过一个短暂时间的休眠后才发育形成胚)。一般,在双子叶植物(如大豆)的胚乳的发育过程中,胚乳的营养逐渐被子叶吸收,致使成熟的种子中无胚乳。在单子叶植物(如玉米)的胚乳的发育过程中,胚乳的营养不被子叶吸收,致使成熟的种子中有胚乳。

[答案] A [题2] 下图是小麦种子形成过程中四种有机物量的变化。能代表种子内葡萄糖、蔗糖、淀粉、蛋白质的变化的曲线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④③①②

[解析] 成熟的小麦种子内淀粉的含量最高,蛋白质含量较低。在小麦种子形成过程中,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逐渐用于合成淀粉和蛋白质而减少。[答案] D [题3] 下图中能反映某被子植物胚的发育初期核DNA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解析] 胚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2N),因此曲线的起点的纵坐标(DNA相对数量)应为“2”,以次可排除选项B、C。胚的发育过程中,首先有一个短暂的休眠,而后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其结果细胞数目呈指数增加,每个细胞的核DNA数量相等,所以胚的发育初期核DNA数量变化应为图A所示曲线的变化趋势。[答案] A 1.2 种子的萌发

[题4] 在玉米和大豆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能正确反映它们的胚干重变化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③

[解析] 种子萌发中有机物总量减少,只有当光合作用发生时才开始增加;单子叶植物种子萌发时,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要转移到胚中。[答案] B [题5] 科研人员在研究某种植物时,从收获的种子开始作鲜重测量,到幼苗形成绘得如下图所示曲线。对曲线变化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oa段鲜重减少的原因主要是自由水的减少

B.bc段鲜重增加的原因是有机物增多,种子开始萌发

C.ab段种子中的细胞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物质变化量较小

D.c点以后增幅较大,既有水的增加,又有有机物的增加 [解析] 本题曲线的起止点分别表示收获的种子和幼苗形成时的鲜重。收获的种子经过干燥失去大量的自由水致使oa段鲜重减少;干燥的种子在贮存过程中呼吸作用较弱,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物质变化量较小,因此C项正确;bc段鲜重增加,是由于种子吸水开始萌发,这一阶段有机物因呼吸作用旺盛而大量减少;c点以后增幅较大,是根系大量从外界吸收水分和萌发的幼苗开始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所致。[答案] B [题6]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哈密瓜种子的萌发过程进行研究,下图是他们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曲线图,其中QCO表示CO2的释放量,QO表

22示O2的吸收量。在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在种子萌发的初期,有酒精生成

B.在胚根长出之后,细胞中的ATP浓度会逐渐上升 C.种子在萌发的30h之后,热量的释放呈上升趋势 D.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DNA和RNA的总量都在增加

[解析] 根据题中的曲线图:在种子萌发的初期,CO2的释放量大于O2的吸收量,表明此期以无氧呼吸为主,有酒精生成;种子在萌发的30h之后,O2的吸收量显著不断增加,表明有氧呼吸增强,产生的能量增加,但细胞中的ATP含量总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细胞中的ATP浓度不会逐渐上升,这样,热量的释放呈上升趋势。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细胞分裂旺盛,DNA总量增加;细胞代谢也旺盛,如酶的种类和量增加,RNA的总量增加。[答案] B [题7] 实验测得小麦、大豆、花生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占种子总质量的百分比(如图所示),下列据图所作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小麦种子中蛋白质含量最高

B.上述三种不同种子刚萌发时,花生种子中

脂肪含量增加较快而淀粉增加较慢 C.上述三种不同种子萌发过程中所需酶的种

类、含量均相同

D.相同质量的种子中,小麦种子所含矿质元素的量最少

[解析] 由图可知,小麦、大豆、花生三种种子都含有脂肪、淀粉、蛋白质,但量不同,其中小麦含淀粉最多,花生含脂肪最多,大豆含蛋白质最多。因此选项ABC均错误。在脂肪、淀粉和蛋白质三种物质中含有矿质元素的只有蛋白质,所以,相同质量的种子中,小麦种子所含矿质元素的量最少。[答案] D 1.3 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题8] 下图表示小麦一生中(从幼苗到成熟)需水量及对K、P的需要量图解,下列与图解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开花期以前小麦对钾的需要量是递增的,但以后各期钾在小麦体内的含量逐渐减少

B.图3表示小麦一生对P的需要量是递增的

C.根吸收水分与根吸收矿质元素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D.同种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的需水量和对P、K等各种矿质元素的需要量不同

[解析] 钾被植物吸收后,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植物体内并且可以移动到生命旺盛部位,所以选项A中开花期后各期钾在小麦体内的含量不会逐渐减少。[答案] A [题9] 下列各曲线中,能正确表示一粒小麦种子自播种开始,在此后的生命周期中干重变化的示意图是()

A.a B.b C.c D.d [解析] 题干中“生命周期”是指“种子萌发→生长→衰老”的过程,“干重”是指“有机物为主的物质质量”。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代谢旺盛,呼吸作用强,有机物逐渐减少;萌发后幼苗变绿可进行光合作用时,有机物开始逐渐增加;在植物衰老期,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有机物又开始逐渐减少。[答案] D 1.4 果实的发育

[题10] 右图表示黄瓜植株上4枚雌蕊的子房发育曲线,其中甲、乙两枚已经授粉,丙、丁未授粉,但在其柱头上涂抹了生长素溶液;其中能发育成无籽黄瓜的是()

A.甲

C.丙 B.乙 D.丁

[解析] 由图可知子房乙、丙因某种原因(如虫蛀)停止发育最终脱落,子房甲、丁发育成果实。由于甲子房已经授粉,发育成有籽果实;由于丁未授粉,发育成的果实无籽。[答案] D 2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

[题11] 下列各曲线中,能正确表示蛙的受精卵发育到囊胚的过程中,每个细胞的体积、核DNA的数量、有机物的变化是()

A.③④② B.①④② C.①④① D.③④③ [解析] 蛙的受精卵发育到囊胚的过程在蛙体外水环境中,在这一过程中,不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发育所需营养由卵黄提供,所以随卵裂次数的增加,有机物逐渐减少,每个细胞的体积都应呈曲线①的变化趋势。蛙的受精卵发育到囊胚的过程是有丝分裂,每个细胞核DNA的数量恒定,应呈曲线④的变化趋势。[答案] C [题12] 有些动物的性别分化受温度影响。下图是4种爬行动物的卵在不同温度下发育成雌雄个体的比例,其中能表示雄性仅出现在某个很狭窄的温度范围内,而高于或低于此温度范围则出现雌性的是()

[解析] 比较观察图中的曲线就可选出正确答案。[答案] C [题13] 下图纵轴代表一个细胞的相对体积,横轴代表细胞分裂的次数。其中表示蛙受精卵动物极细胞的细胞分裂、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分裂、人体红骨髓产生红细胞的细胞分裂的图解依次是()

A.(1)(2)(3)B.(2)(3)(1)C.(2)(1)(3)D.(3)(1)(2)[解析] 题干叙述的三种细胞分裂都属于有丝分裂,细胞质均分,子细胞体积等大,为原来细胞体积的一半。但是,蛙受精卵动物极细胞不从外界吸收营养,子细胞不生长就进行下次分裂,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细胞体积呈等比数列递减;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要经过分裂间期的生长后,才进入分裂期;人体红骨髓产生红细胞的细胞分裂中细胞体积变化与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相似,不同的是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要连续分裂,而人体骨髓腔中红骨髓在成年时失去造血能力,即不分裂,只有受到以外后可恢复造血能力。[答案] A

本文已发表在《中学生学习报》(生物高考周刊2005年第19期)

第三篇:种子的萌发教案

《种子的萌发》教案

邱能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2.阐明种子萌发的过程。

3.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4.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验观察来探究种子萌发的过程,学会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懂得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2.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并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3.学会抽样检测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和协作情感。2.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运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3.抽样检测法测定发芽率的方法及原理。

三.教学难点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的结论的得出。

2.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现象分析。

四.教学方法

实验法、归纳法、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倒背如流的诗句。那它的意思是什么呢?

学生解释:这是一首描写草的生命活动的诗句,是草生命周期的生动写照。

教师:非常正确,这不但是草生命周期的生动写照,也是被子植物生命周期的生动写照,被子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我们这一章就来详细地认识一下被子植物的一生。[讲授新课]

教师:当我们步入茂密的大森林,抬头仰望那参天的大树时,都不禁会感叹生命的伟大。但是不要忘记,对于被子植物来说,生命的起源要从种子的萌发开始。一提到种子,我们就不由自主地会想到在春暖花开的春天,农民要播撒种子。俗话说的好“一年之计在于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那么,农民为什么要在春天播种呢?这还得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说起。下面,我们就来试着探究一下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师:我们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在生物园中种植过菜豆,请问谁能把种植菜豆种子的过程描述一下?

学生:将种子放于疏松的土壤中,置于温暖处,每天浇点水,„„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种子萌发可能需要哪些外界条件?请同学们读课本89页的“做出假设”一段,并结合我们种植菜豆时的经验,做出假设。

学生:种子萌发所需外界条件可能有:水分、土壤、阳光、温度、空气、肥料等。教师:哪些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呢?

学生:种子本身有贮存养料的结构,种子的萌发不需要肥料。学生:水、空气、适宜的温度可能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教师:那么到底我们的假设哪一种情况正确呢?这就需要我们„„ 学生:这就需要我们设计实验来检验假设。

教师:同学们说的非常正确,请大家按照我们课前分好的小组,进行讨论,制定计划。制定计划时依据我们教材中所给出的方案,也可以设计自己的方案。

教师:A组 干燥、适宜温度、充足空气,一定水分、适宜温度、充足空气

B组 极有空气、适宜温度、一定水分冷、一定水分、充足空气,适宜温度、一定水分、充足空气

C组 没,充足空气、适宜温度、一定水分 教师:三次实验可以一次完成吗?

学生:1号瓶 干燥、适宜温度、充足空气

2号瓶 适宜温度、一定水分、充足空气

3号瓶 极冷、一定水分、充足空气

4号瓶 极有空气、适宜温度、一定水分冷

教师:计划制定好以后要作进一步的完善。下面我们就来讨论、完善我们的计划,请大家思考:

(1)在探究中应当选用什么样的种子?

(2)怎样才能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应当将种子分成几组?每一组应当有多少粒种子?每小组只有一粒种子行吗?(4)对照组应当提供什么样的温度、水分、空气等条件?

(5)对每一个实验组的处理除了研究的条件外,其它环境条件是否应当与对照组相同?(6)每隔多长时间观察一次?对每组实验是否应同时观察。师生共同讨论总结:

(1)完整的、饱满的、活的种子。

(2)设置对照实验,应将种子分成四组。

(3)10~20粒,一粒种子不行,因为,可能其中有偶然因素,使种子不能萌发。(4)温暖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等条件。(5)应该相同,方能保证只有一个变量。

(6)每天观察一次,每组实验应同时观察,方能保证萌发时间相同。

学生:老师我想设计一个探究方案,来探究一下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该怎样设计呢? 教师:谁能帮助他?

学生:可以用黑布包裹对照组,来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教师:我们结合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教材所给的资料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作了假设和验证。同学们都实施了自己的计划,那最终观察的结果如何呢? 学生回答:只有2号瓶中的种子长成了幼苗。教师:这个实验结果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1号瓶说明没有水种子不能萌发。3号瓶和4号瓶呢? 学生:3号瓶温度太低,4号瓶水太多,种子缺少空气。

教师:同学的思维非常清晰。那么,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教师:那种子在萌发时,只要符合以上条件就一定能萌发吗? 学生:不一定。种子萌发不仅要有外部的环境条件,而且,还要有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教师:当一粒种子被昆虫咬坏或储存时间过长已经死亡的种子是不能萌发的。此外,种子成熟后,大都有一段时间的休眠,正在休眠时期的种子也是不能萌发的。

教师: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胚完整有生命力、有足够的营养储备、不处于休眠状态 教师:种子为什么休眠?如何检测种子处于休眠状态? P92

一粒种子要想萌发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或长成一株农作物都必须具备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农民为了让他们的产量不降低,在播种前都要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一般发芽率要在95%以上才适于播种,否则就会带来经济损失。下面我们还是来探究一下如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怎样来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呢?在测定之前请大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如果你是一个农民,从种子站买了一袋种子,测发芽率时,能把整袋种子都用上吗?如不能,应怎么办?

(2)有人说为避免浪费,用三五粒种子测一下发芽率就行了。你认为可行吗?(3)又有人说测发芽率应当尽量挑选个大、饱满的种子。这个想法对吗?(4)测发芽率时,应当给种子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条件?怎样提供这些条件?

(5)怎样计算种子的发芽率?各组测出的数据有所不同,请分析原因。测发芽率还要重复(1)不能。太浪费,采用抽样检测。

(2)不行,因数量太少不能反映总体真实情况,这样得到的结果往往带有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

(3)不对,应随机选取种子,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4)一定的水分、充足空气和适当的温度。可按照课本93页右图装置取一个直径10cm的培养皿,铺2—4层吸水纸,加入少量的水,使纸湿润,然后均匀地摆上100粒种子,把整个装置放到温暖的环境中或恒温箱中。

(5)按书上的公式计算,发芽率是指萌发种子占全部待测种子的百分率。

教师:现在我们明白了抽样检测和抽样调查的概念、测定发芽率的方法,具体实验需要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课后完成。种子有了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后,就可萌发成为幼苗,那么幼苗又是如何发育形成的呢?请同学们阅读92页种子的萌发过程:当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水胀破种皮,同时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给胚根、胚芽和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出种皮,形成根,从而固定植物体,并从土壤中吸取水分。胚芽发育成茎和叶,随着胚轴的伸长露出地面。[课堂小结

见板书

六.板书设计

(随实验进行,由学生归纳得出)

种子的萌发

一、种子萌发的条件

外界条件

充足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自身条件

胚完整有生命力、有足够的营养储备、不处于休眠状态

二、测定并计算种子发芽率

三、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转运营养 2胚根——根 3胚芽——芽——茎和叶

七、巩固练习

1.下列最适合种子萌发的环境是()A潮湿松软的土壤B干旱疏松的土C冰冻的土壤D潮湿板结的土壤 2.保存种子的适宜条件是()①低温②高温③干燥④潮湿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我国北方常在早春播种以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这对种子萌发的主要好处是()A增加水分

B增加空气

C提高温度

D防止鸟吃种子 4.大豆和玉米萌发过程中将营养供给胚的结构分别是()A.子叶和胚乳

B.胚乳和子

C.子叶和子

D.胚乳和胚乳 5.发育成茎和叶的分别是种子的()A.胚轴和子叶

B.胚芽和胚芽

C.胚芽和子叶

D.胚根和胚轴 6.绿豆芽的白嫩部分主要由种子的哪部分发育而来()A.胚芽

B.胚根

C.胚轴

D.胚乳

6.种子萌发取决于两方面条件,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前者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者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种子的萌发》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5.种子的萌发

【教材分析】

《萌发的种子》这一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四年级下期第二单元第六课时。“萌发的种子”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研究的过程,也是生命单元唯一的一个长期研究活动,活动中教师要给足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研究的准备,培养学生对生命现象长期观察的素养。它仅靠课堂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适当的根据需要把某些研究延伸到了课外。

【学生分析】

观察发芽的蚕豆这部分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驿细小事物的观察能力。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这部分是在三年级下册三单元植物的一生里面已经研究过的,所以在这儿我只强调镊子解剖种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其它的都放手交给学生去操作。学生很容易得出蚕豆种子可以分成种皮、胚根、胚芽、子叶等部分。以前在三年级研究的时候还提到胚轴,这儿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胚轴就没有提出来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活动毕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让学生先自学P33页介绍的一个对比实验的研究操作过程,引导学生科学地研究问题。而且要求学生下课后继续研究并在第33页作好记录以后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植物的种子能够孕育生命,条件适宜时种子就会萌发,新的生命就会开始生长。2.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3.种子的各个部分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过程和方法:

1.进行对比实验并做记录。

2.运用感官和工具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探究种子奥妙的兴趣。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坚持观察记录的良好科学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观察蚕豆种子的构造与各部分的作用。难点:

认识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是采用讲授法、观察法、动手操作法,学生是学习科学的主人。我的教学设计力求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创设一定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所以,我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观察实验——推理验证”来进行这节课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交流等,指导学生对种子的结构有一个完整系统的认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小黑袋蚕豆、黄豆、油菜籽,蚕豆幼苗一盆,干、浸泡2天、浸泡更长时间的蚕豆种子各一大盆,浸泡实验装置,课件。

每小组准备:

(1)每小组一包种子,内含蚕豆、油菜籽、黄豆若干。(课前放在课桌上。)

(2)放大镜2个,浸泡2天的蚕豆、黄豆、油菜籽种子各2粒,记录纸一张,放在解剖盘中。(放在讲台桌旁。)

(3)浸泡2天的蚕豆各2粒。(课结束前下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个小黑袋,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点出它们都是植物的种子。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它们外形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3.植物妈妈利用哪几种方法将种子散播到了远处?讨论:种子在怎样的环境下可以萌发呢?板书课题:种子的萌发

(二)学习新课:浸泡种子

1.(出示一杯蚕豆苗)提问:它是什么发育而成的? 2.(出示干的一盆蚕豆)提问:这样的蚕豆干放着会发芽吗?需要什么条件?(水、温度、氧气等)

3.种子萌发需要水分,为了测量种子萌发到底需要吸收多少水分?不同的种子吸收水分的多少是不是一样?课前,老师做了这么一个实验;(出示准备好的浸泡实验装置)我事先都装了200毫升的水,然后各取了10粒不同的种子,把他们浸泡在水中。

为什么我要装一样多的水?为什么都各选了10粒种子,而不是1粒呢? 刚刚做的这个实验,现在马上能看到结果吗?

那我们就把它放在实验室里,让我们等待两天再来测一下,看还会剩下多少水?。

(三)学习新课:种子的内部构造

谈话:刚才,我们看到浸了水的蚕豆已经发芽了,那你知道蚕豆里面是怎样的吗?想不想看一看?

1.教师提示:

(1)小心地将种皮剥下,尽量保持完整。

(2)小心地将“豆瓣”分开,观察连接处是怎样的?(3)仔细观察、认真完成记录表。2.教师做解剖演示。

3.请材料员用刚才的材料来交换新的材料,拿到材料后开始活动,教师巡视指导。4.请学生上台展示观察记录。(重点交流:我在“豆瓣”的连接处发现了什么?)

5.(投影出示蚕豆结构图)教师点出:像蚕豆这样的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的。外面的被我们剥下来的是“种皮”,里面的“豆瓣”我们称它为种子的“胚”。胚还包括:胚根、胚芽和子叶等。

6.让学生在记录纸上画的蚕豆图,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7.那么其他的种子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构造呢?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浸泡过的其他种子。(师出示装好袋的黄豆、油菜种子)

8.让学生再像刚才那样来剥一剥其他种子,与蚕豆种子比较一下。

9.投影出示这几种种子的解剖实物照片,交流这些种子的构造有哪些共同点?

(四)学习新课:发芽的蚕豆

1.我们已经知道种子的内部结构,还知道它们会发芽,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有关种子发育成幼苗的视频片段吧!学生观看种子萌发的视频。2.刚才我们观看了一颗种子可以长成一株新的植物,那胚的各个部分分别变成了植物的什么呢?

3.学生交流各自的猜测。

4.大家的猜测很丰富!但要想知道结果,有什么好方法?

5.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实验方法。(在一个小盒子里,只要垫上一些棉花,保持棉花湿润,然后把浸泡后的蚕豆种子放在上面就可以了。)6.教师下发材料,学生操作实验。

这个实验的操作是很简单的,但接下来的观察记录可不轻松。有没有发现盒子上面的记录表? 7.师投影出示记录表与学生讨论观察的内容和方法。问:我们可以几天观察一次。

(五)总结拓展

谈话:老师发给大家的种子已经是浸泡过的了,今天正好是第两天,我们就以两天为间隔,可以吗? 问:那重点应该观察些什么内容呢?今天“它各个部分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先把它们记录下来吧!

1.学生观察并做好第一次记录。

2.投影展示典型小组的记录纸,明确科学简洁的记录方法课后由小组长负责一起去完成这个实验记录,好吗?

【板书设计】

5.种子的萌发

种皮

胚(胚根、胚芽和子叶)

茎和叶

养分

第五篇:种子萌发与实验教学

种子萌发与生物实验教学

河 北 省 乐 亭 县 第 二 中 学:高秀娟(063600)

学生知道种子的结构,但对于如何辨认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很是困难,对于与种子萌发相关的知识也只停留在机械的记忆,鉴于此,由学生做种子萌发实验:了解植物吸水的原理;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知道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干重和湿重的变化规律。

实验用的材料和用品: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玉米,高粱等,双子叶植物种子:绿豆、黄豆,花生,黄瓜等。饮料瓶剪成的杯子和小盘若干,天平,量筒,水等。实验场所不限。

一、验证干种子吸水原理

干种子没有液泡,主要是吸胀吸水。吸胀吸水与亲水性物质有关,吸水能力强弱取决于亲水性物质与水结合能力的大小,亲水力大小为:蛋白质>淀粉>纤维素,脂肪不吸水。但是由于没有直接观察到具体情况,学生在做题时总是出错,鉴于此布置了该实验以巩固知识并锻炼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遵循的原则:等量相同,单一变量,对照,科学可行等。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实验:称取等质量干种子:玉米,黄豆,花生等,分别浸泡在充足且等量的水中,24小时后,再分别称取湿种子的质量,并记录,比较分析后得出结论。湿重:黄豆>玉米>花生。学生分析原因:相同质量的种子中:黄豆含蛋白质多,玉米含淀粉丰富,花生含脂肪丰富。

二、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

种子的萌发,除了种子本身要具有健全的发芽力以及解除休眠期以外,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学生想到了:光,温度,水,氧气等环境因素,就此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究竟需要什么环境条件。学生分别探究光,温度,水,氧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教师提示:用种子的萌发率作为测定指标,可以把生活常识用于实验,实验时注意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学生积极讨论,探索方法,既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又扩展了思维,在实验中积极动手:

(一)探究光的影响:学生把吸足水的玉米种子分成两等分,放在自制容器中,一份用透明塑料盒罩上放在光照下,夜晚用灯光代替阳光,一份用黑纸盒罩上,二者都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每天观察种子萌发情况并记录。结果:二者的萌发率几乎相同。结论:种子萌发基本与光照无关。

(二)探究温度的影响:学生把吸足水的大豆种子分成三等分,放在自制容器中,一份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一份放在温暖的环境中,一份放在微波炉中,实验中保证水分和空气充足,每天观察并记录。结果:放在温暖环境中的种子萌发率最高,冰箱中的种子萌发率低,微波炉中的种子不萌发。分析:种子萌发需要酶催化各种反应,而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低温酶的活性很低,故种子萌发的慢;高温酶的活性丧失,故种子不萌发,只有在适宜的温度,酶的活性最高,种子萌发的最快。

(三)探究水的影响:学生把晒干的绿豆种子分成三等分,一份不加水(A组),一份吸足水(B组),一份加少量的水(C组),把三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观察并记录。结果:A组不萌发,B组萌发率最高,C组萌发率低。学生分析:干燥的种子含水量少,这样的条件使一切生理活动都很微弱。只有吸足水,使种皮膨胀、软化,氧气才容易透入,呼吸才能增强。各种生理活动才会大大加强;只有吸足水分,种子内贮藏的营养物质溶解于水并经过酶的分解后才能转运到胚,供胚吸收利用。

(四)探究氧气的影响:学生把吸足水的蚕豆种子分成两等分,放在自制容器中,一份放在潮湿的吸水纸上(A组),种子暴露在空气中。一份浸在水中(B组),有学生为了保

证水中没有溶氧,把水煮沸晾凉后使用,并把杯子口用塑料封严,保证种子生活的环境中没有氧气,方法很好。两组都放在温暖且相同的环境中,观察并记录。结果:A组种子萌发率高,B组种子几乎不萌发。分析原因:种子得到足够的水分和适当的温度后,就开始萌动,此时氧气的供应对萌发起着主导作用,在氧气充分的情况下,胚细胞呼吸作用逐渐加强,酶的活动逐渐旺盛,种子中贮藏物质通过呼吸作用,提供中间产物和能量,才能充分供应生长的需要。

实验结论: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充足的氧气。实践应用:农业生产中要适时播种,精耕细作,为种子萌发创造良好的吸水条件。根据植物体的生长和发育特性,选择适当季节播种,满足温度的要求。了解种子萌发对氧气的要求后,在播种、浸种过程中要加强人工管理。

三、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

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包括种皮和胚;单子叶植物的种子包括种皮、胚乳、胚;胚是由胚根、胚轴,胚芽、子叶构成的,胚能发育成一棵新的植物。学生对于种子是怎样萌发成一棵幼苗的生命现象,感到很好奇。他们想知道种子各部分的作用。在前面的实验中学生观察到种子萌发的过程,以绿豆为例:(1)2天后绿豆种子吸收水分后,逐渐膨大起来,长出细小的根。

(2)3天后种皮胀破,子叶储藏的营养物质不断输送给根,根渐渐伸长。(3)5天后根长得更长,形成了主根和侧根,根不断向下伸长的同时,子叶以下的部分(胚轴发育成的连接茎和根的部分)也在伸长、弯曲着准备拱出“地面”。(4)7天后主根和侧根已很发达了,把子叶和胚芽托出“地面”,种皮脱落。(5)9天后,胚芽已发育成两片嫩叶,见光后胚芽、子叶变绿,根系更发达了。(6)12天后,胚芽逐渐发育成茎和叶,形成了一棵绿色的幼苗,子叶萎缩,根系更大了。真叶形成后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通过观察学生清楚地看到胚根发育成植物根、胚芽发育成植物茎和叶的过程,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储藏了丰富营养的子叶把营养物质输送给胚根、胚芽后渐渐萎缩的过程,看到了种皮在完成保护任务后脱落的过程。豌豆种子的萌发和绿豆稍有不同,它的子叶不伸出地面,蚕豆、花生等种子的萌发状况和豌豆相似。玉米种子的整个萌发过程中看不到子叶,它留在种皮里,吸收胚乳里的营养物质,输送给胚根、胚芽供它们发育利用。其他单子叶植物如小麦、高梁的种子萌发状况和玉米相似。在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学生也真正体会到了种子干重(主要是有机物)和湿重(水和有机物)的变化: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主要依靠吸胀作用吸水,使其鲜重不断增加;在此过程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来自种子的子叶或胚乳,所以其干重会减少;当幼苗形成以后,便可进行光合作用,有机物不断地积累,干重开始增加。

通过这些简单易行的实验,既巩固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并且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效果较佳。

下载2013种子萌发课 堂 检 测★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种子萌发课 堂 检 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种子萌发第一课时

    第二章第一节 种子植物的萌发 (第一课时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 1、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掌握“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方法。 3、培养积极参与种植植物......

    种子的萌发教案

    《种子的萌发》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能够设计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 3、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重点:种子的萌发条件 难点:种子萌......

    种子的萌发教案

    《种子的萌发》教案 江忠兴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阐明种子萌发的过程。 3.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 4.......

    种子的萌发教案

    《种子的萌发》教案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并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

    种子的萌发(推荐5篇)

    种子的萌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知道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2、知道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并能指出种子结构与幼苗各结构的对应关系。 能力目......

    种子萌发教案(5篇)

    七上:种子的萌发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阐明种子萌发的过程 3、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实......

    种子的萌发教案[本站推荐]

    《种子的萌发》教案(一)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阐明种子萌发的过程。 3.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 4.尝......

    《萌发的种子》教案

    萌发的种子 教学内容: 萌发的种子 教学目标: 1、喜欢探究种子的奥秘,知道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 2、会使用镊子解剖种子;能设计对比实验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