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活不只有诗与远方,还有眼前的柴米油盐
生活不只有诗与远方,还有眼前的柴米油盐
当生活退去了最初的激情,回归柴米油盐的平淡,随之而来的各种小争吵,给平淡的生活添足了调味料。其实夫妻吵架是全世界每个家庭的一个主旋律,谁不是在吵吵闹闹中度过一生的。但是夫妻吵架这事儿还真的挺好玩儿,凡事吵起来的事儿,到最后你发现都是不值一说的小事儿。下面就带大家开开眼,看看夫妻吵架的各种奇葩理由。
1.最近跟老公为了“我们是不是欠陈冠希一个道歉”吵红了眼,现在他还在睡沙发
2.有个长沙朋友,找了个台湾女朋友,每次都因为台湾问题吵到狗血淋头。
3.因为入厕的时候,撕卫生纸不按照切割线,两人对吵到离婚。
4.晚上和老公都会为了是蜷着腿睡,还是伸直腿睡吵架,继而发展到拳脚相加 5.因为蛋炒饭是应该先炒蛋还是先炒饭大吵一架 6.因为不盖马桶盖互撕
7.幻想着中五百万后怎么花,意见不一致,差点闹离婚
8.我一对朋友,小俩口为了男人该穿平角内裤还是三角内裤吵到揪头发扯衣服 好吧,在见过这么多奇葩吵架之后,突然觉得,这些生活的琐碎,才是生活真实的味道。忙忙碌碌,焦头烂额,甚至一地鸡毛。这一秒阳光灿烂,下一秒就是暴风骤雨。不过,也正是因为有一秒开心一秒暴躁的情绪,生活才更加精彩不是么?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其实太多人把这句话想的太诗意。你所向往的诗与远方,何尝不是远方的人眼前的苟且。诗与远方已经不是那么重要,毕竟,每个人的生活都要回归柴米油盐,柴米油盐才是诗与远方的终结点。
所以不要再为柴米油盐的琐碎吵得不可开交,爱她就努力给她更优越的生活,“极优佳”App,收录了您周边的便利店,一件采购柴米油盐酱醋茶,到店自提与配送于一体,让生活回到最初的美好。
第二篇: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_还有诗和远方
关于房子,我跟大多数人概念不一样。
我从小住在清华校园里,家是那种二层的小楼,外表看起来很普通,面积也不是特大,但是特别安静。这地儿都没动过,也没装修之说,从我生下来就是这样红色的,很老很旧。但我在那儿真觉得挺好。
有一个家,不仅仅是睡觉的地方,我自己也不知道这房子多少年了,我们也在感慨:后边的院子多好啊,出门就是操场、游泳馆,还有漂亮的女生,白发的先生;四周的邻居,随便踹开一家的门,里面住的都是中国顶级的大知识分子,进去聊会儿天怎么都长知识,梁思成林徽因就住我前面的院子。
小时候有什么问题家里老人就写一张字条,说这问题你问谁谁谁。我找到人家家里,打开字条一看,哦,你是那谁家的孩子,那你讲吧,都是中国头把交椅啊。这才是住处真正的意义吧,它让你透气,而不是豪华的景观、户型和装修什么的。2007年,我们搬了出来,因为家人都在国外,我又不在清华教书,学校就把房子收回去了,后来我去了洛杉矶。去了美国,我一样是无房户,坚定的无房主义者。刚去美国的时候,我做编剧和开发,只卖出了两首电影歌曲。美国流行音乐是草根文化,美国卖吉他的黑人当我师傅都有富余,不是说他弹得比我好,是同样一个琴我们弹的都不是一个级别,出的声音都不一样。国外很多伟大的乐队,都是一个班的同学,在中国整个高校也选拔不出一个牛的乐队。为啥?国内很多年轻人的热情都分散了,赚钱的热情大过音乐本身,比如买房。
郑钧有一天跟我说,有些艺术家被抓进精神病院,成了精神病;有些精神病人从精神病院逃出来,成为艺术家,你就是那后者,你的生活就像行为艺术。不过,我肯定不属于时尚人士,因为从来不关注别人的流行趋势,也算不上中产阶级,如果我的钱只够旅行或是买房子,那我就去旅行。
平时除了听听歌,看看电影,我最大的爱好就是满世界跑着玩。大概去过三十多个国家了,到一个地方就买一辆车,然后玩一段时间就把车卖了,再去下一个地方。
经常在旅途中碰上一堆人,然后很快成为朋友,然后喝酒,然后下了火车各自离去。之前还在欧洲碰见一个东欧乐队,我帮人弹琴,后来还跟人卖艺去了,跟着人到处跑到处弹唱,到荷兰,到西班牙,到丹麦„„
我妈也是,一个人背包走遍世界,我妈现在还在流浪,在考察美国天主教遗址。我妹也是,也没有买房,她挣的钱比我多得多。之前她骑摩托横穿非洲,摩托车在沙漠小村里坏了,她索性就在那里生活两个月等着零件寄到。然后在撒哈拉沙漠一小村子里给我写一个明信片,叫做“彩虹之上”,她在明信片里告诉我说,哥,我骑了一个宝马摩托,好开心。我看到沙漠深处的血色残阳,与酋长族人喝酒,他们的笑容晃眼睛„„
因为我跟我妹都不买房,你知道你只要不买房,你想开什么车开什么车。你想,你一个厕所的面积就恨不得能买一奔驰。
然后她就开一宝马摩托,坏了,说整个非洲都没这零件,她说你知道我现在在做什么吗?我在撒哈拉一个小村子里给人当导游。我妈从小就教育我们,不要被一些所谓的财产困住。所以我跟我妹走遍世界,然后我俩都不买房,就觉得很幸福。我妈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我和我妹妹深受这教育。生活就是适合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走不远,一分钱没有,那么就读诗,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越是年长,越能体会我妈的话。
获取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海角云泥
第三篇: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杂文随笔
《我亦飘零久》是独木舟2017年出版的一本旅行随笔图书,你也可以把这本书定义为小说,因为作者把阶段人生活成了如小说里的美好。“我亦飘零久”出自清代顾贞观的《金缕曲》,原文是“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中国的古诗词中最凄楚无奈的,非这句莫属。
她从一月走到十二月,从白走到黑,从国内走到了国外。她特立独行,叛逆不羁,这本书里独木舟褪掉作家光环,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最真实的葛婉仪。大胆坦露自己的私生活是大多作家所不敢及的。
1.曾在感情里遍体鳞伤
独木舟原名葛婉仪,为了纪念曾经深深爱过的一个姓周的人,取谐音独木舟。她曾暗恋过许多人,在见到S先生第一眼的时候就喜欢上了他,不过结果都是无疾而终。她为了喜欢的人会做出很多疯狂的举动,但她终究都是那个最受伤的人。
2.患有抑郁症
五岁那年,父母离异,她被留在了奶奶家,平房,老屋,幽静漆黑,从没有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没有感受过被爱的滋味,也很少主动爱别人。一路跌跌撞撞走到今天,孤独伴随着成长,同时还有抑郁倾向。她表面上对一切都无所谓,只有夜深的时候会露出女孩子的本性,她渴望着家庭的温暖以及众人对她的疼爱。
3.烟龄八年
十六岁,与周分开一年。朋友打开免提与周通电话反复的问:你们真的没有可能了么?坐在旁边的舟舟听到周无情且决绝的说:不可能了,以后不要再问了。从那次十六岁开始到写这本书烟龄八年,她爱上了香烟的味道,尼古丁给了她前所未有的慰藉。
4.新的刺青
有刺青的女孩不一定是坏女孩,二十岁那年刺的IVERSON有些褪色,在北京的第一个周末,左腿脚踝上加了一个新的刺青。本想加点荆棘在旁边,或许独身一人太要强的面对这个世界,以为百毒不侵,却忘了也需要温柔被对待。还好在朋友的建议下最终画了柔软的藤蔓,让自己看起来不是那么的刚强。表面是这样,可骨子里呢?
好像自古以来吸烟纹身都是坏孩子才会干的事,我们可以理解为葛婉仪是年少轻狂再者特立独行,但无论怎样,这是她的生活方式,我们无权干涉。抑郁症这件事我想大多数人都不会公开承认,因为害怕遭到别人异样的眼光,本就脱离这个世界的患者害怕就此被世界所敌视。所以这本书是她最有诚意和胆量的代表作!
初识这本书是在kindle的推荐下,朋友让我给他介绍书时我写下了这篇文章。我爱独木舟的洒脱,放荡不羁爱自由的个性;我爱她为了爱情可以奋不顾身,哪怕最终以离开告终;更爱她做了同是二十出头年纪的我所不敢但一直向往的事!
第四篇:诗与远方
诗与远方
路灯
——黑夜永恒的光
一团黄晕的光
指明了无数方向
黑暗的夜里
点燃了无尽的期望
夕阳收起了微笑
远处传来喧嚣
你从梦中醒来
悠闲地
静听人世的浮华
当静谧悄然而至
你也依旧存在是那么坦然
享受世间的孤独
夏雨倾灌
理解苦难洗礼
秋风萧瑟
是你笔直得挺立
寒冰骤降
你亦坚韧不拔
再来一年
又是春暖花开
风云变幻
星移斗转
愿你是这黑夜中永恒的存在数学与统计学院17级孤静投稿
寒冬的守望
明亮的眼睛
浓浓的眉
望向远方
眼角露出一滴泪
是什么使你憔悴
枯黄的麦田
凛冽的风
唯有这
是寒冬带给你
最亲切的安慰
孤独的人
寂静的夜
是悲伤的灵魂
对远方的思念
让你的心
永远地依靠
亲热的依偎
数学与统计学院17级孤静投稿
初雪
最后等到你
梦里寒冬洁白的嫁衣
现实应是冰天雪地
而你
至今
才露出痕迹
我们好像在哪儿见过
是去年的这天
那时的你已是
寒冬冰城的外衣
又见你
却是枯瘦不堪
只得与霜作比
初见你
像破碎的玻璃
阳光投射出你的美丽
漫天飞舞
走进我的心里
数学与统计学院17级孤静投稿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五篇:悼念汪国真:生活还有诗和远方
悼念汪国真:生活还有诗和远方
悼念汪国真:生活还有诗和远方文/李松林四月的“尾巴”颇不平静。就在人们感叹尼泊尔强震之时,又一个令人悲恸的消息传来:我国著名诗人、画家汪国真因肝癌不治于4月26日凌晨去世,享年59岁。一时间,网站、微博、论坛……满是悼念和哀伤。
毫无疑问,汪国真是当代中国诗坛里耀眼的一颗星。他的离开,是当代中国诗坛乃至整个文坛的巨大损失。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诗歌路程,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朦胧诗盛极一时,紧接着,一批“后朦胧诗”、“第三代诗”、“第四代诗”也广受欢迎。在随之而来的90年代初,汪国真迎来了属于他的“黄金时代”。今天的诗歌界早有共识:20世纪90年代给人印象最深的文化现象之一,就是“汪国真热”(也即“汪国真现象”)。
在追忆汪国真时,不少好友用“谦逊”“洒脱”“平实”“君子”来形容他,还有什么比这更恰当更美好的评价?热爱生命、直面问题、积极向上、昂扬洒脱,这是一个优秀诗人才有的姿态,也是汪国真离世之所以引起众人哀思的所在。然而,仅以这些来概括汪国真,并不公平也并不足够,认识和感谢汪国真,我们需要重拾他的诗歌,从中感悟他的精神和存在。在《山高路远》中,汪国真喊出了面对生活的态度:“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这句诗激励了无数人。甚至,在2013年10月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被习近平主席引用;在《热爱生命》中,汪国真吐露了其在生命历程中,对触摸梦想和追逐成功的看法:“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首诗也被引入了一些地方的语文教科书中,成为陪伴莘莘学子的必读诗歌;在面对人生和如何快乐的话题时,他在《假如你不够快乐》中除了表态、劝诫外,不忘写下自己的疑问:“假如你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深锁,人生本来短暂,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而当谈及漫长人生旅途中应当如何认识自身、保持自我,他在《旅程》中告诉人们,“垂下的头颅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
汪国真的诗歌,既是临摹他的人生心路历程,也深深刻画和塑造着我们的生活故事。虽然也有人认为汪国真的诗歌是“心灵鸡汤”,但在那个年代,他的诗歌并不回避生命坎坷、生活烦恼、生存困苦以及人生百态,他总是在积极面对这些宏大人生议题之下的生活琐碎,并试着给出解决问题的“钥匙”和答案。就像他生前寄语年轻诗歌创作者的那样——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不断积累进步。激扬文字而不玩弄辞藻,教人哲理而不“之乎者也”,寻求真理而不脱离现实土壤。你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秀诗人。今天的中国文坛异彩纷呈,诗歌却处于一个较边缘化的地位。有文学批评者甚至认为,“这不是一个写诗的年代”、“这是一个不读诗的年代”。从某种意义上说,汪国真的离去,让人开始重新思考文字的意义,重新探寻诗歌的价值,重塑对文学的信仰。这种需求,在一个物欲日益膨胀的社会里,显得更直接也更迫切——毕竟,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林风,媒体评论员,海外网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