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活是有诗和远方
生活是有诗和远方
阿华的生活可以用艰辛和坎坷来形容。才40岁,正值盛年,就下岗了。妻子摆了个小摊,卖点针头线脑,风里来,雨里去,糊个口都很难。女儿腿有残疾,每天上学,需要拄着拐,才能艰难地前行。人们知道他家的情况,总是流露出一种叹惜和唏嘘的神色,甚至夹着一丝怜悯。
当我心情沉重地走进他那陈旧、阴暗的小屋时,我眼睛顿时一亮:小小的屋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桌子上,一盆水仙,摇曳着曼妙的身姿,娉娉婷婷,有一种馨香在萦绕;厨房里,洗净的青菜、萝卜,清新润滑,切好的一小碟肉片,像绽放的花蕾;更让我感到特别的是,这里还有一个书厨,书橱里面摆满了书籍。书厨旁边挂着一把二胡,泛着岁月沉淀的光泽。
阿华将二胡拿了下来,坐在凳子上,轻轻调试了几下音节,一曲《满园春色》在温馨、浪漫的弦律中舒展开来。倾刻间,这小屋里,多了几分灵动和几分生机,让人内心里溢满了一种美好和向往。
悠悠弦音仿佛还在耳旁萦绕。我笑道,在我的想象中,你的生活一定很灰暗、沮丧,没有一点浪漫和色彩,没想到,你的生活还这么富有诗意,充满着明媚的色彩。
阿华听了,眸子里溢满了深情,他柔声地说道,我曾经的生活过得很灰暗、很沮丧,我被眼前一连串的生活变故彻底打倒了,我不知道还能怎样走下去,变得猥琐、苟且,家里也变得死气沉沉,妻子、女儿的眼晴里有一种紧张、沉重的神色,生活中充满着一种压抑感。
乡下老母亲挎着从田地里收上来的土豆风尘朴朴地进城来看我。她看到家里零乱不堪和我委靡不振的样子,眉头紧锁,她两眼紧紧地盯着我,用一种不曾有过的严厉说道,孩子,我只想对你说,你不应该是这样的。生活不仅仅是眼前的苟且,生活应该是有诗和远方。我们曾经比你现在这样子更穷困潦倒,可是我们没有放弃,而是一步一步地走了过来,与过去相比,不知要好多少。孩子,好好生活,远方的生活会更美好!
母亲的话,掷地有声,深深地震撼了我。我抬头仔细地看了看母亲,仿佛才认识似的。没想到,我那没有一点文化的母亲,竟说出了这么富有诗意和哲理的话来。那一刻,我仿佛有一种醍醐灌顶的顿悟。是呀,生活是有诗和远方,而不应仅仅看到眼前的这种困难和不幸。
从此,我换了一种活法,不再得过且过、浑浑噩噩地过日子。我把生活当作诗来解读,把生活注满了美好的向往。心态一变,生活的色彩全变了。我找了一份陪护的工作,我不仅将病人的生活料理好,还和病人谈心、交流。在陪护中,我感觉到自己也是一个病人,也需要别人给予自己以心灵的抚慰。在和病人惺惺相惜中,我找到了新的人生和明媚。
阿华的眸子里闪烁着一丝晶亮,看到出他对生活充满了感恩和向往,是的,他的生活还很艰难,甚至还很困顿,但是在这种艰难和困顿中,他看到了生活中的诗和那个令人十分向往的远方,将艰难和困顿的日子,变得妖娆和婆娑起来。
那一刻,我对阿华的生活不再担心和怀疑,因为他找到了生活中的诗和远方,那是一种信心和力量。
摘自《南飞燕》
第二篇:青春有梦,诗和远方
青春有梦,诗和远方
这个季节,风微凉,花淡香,整个高三党都带着自己的梦想携赴远方,行走在路上,踏着春光,明确方向,步伐轻快,踏向自己憧憬的天堂。以梦为马,直达天涯,以星为伐,直至少年生华发。
路灯下徘徊的身影,沙漠里行走的孤灯,抑或夜半梦回时仍在刷着的理综,一页页,一篇篇会不会被写进奋斗的征程,会不会被画进完美的行征。长夜漫漫,诗书作伴,人生苦短,奋斗为坚。很多次觉得别人都不懂自己的坚持,不明白自己的做法,不明白为什么我一个年轻人衣食无忧,笑语无愁,为何却如此努力,如此费心费力,尽心尽力,其实我就是想逼一逼自己,让自己有点不同,不会在人群中被人群冲散,不会淹没在人群中就消失不见,找寻不见。我就是想让自己有点闪闪,带着点光芒,哪怕没有钻石的夺目,没有星星的璀璨,我也想让黑夜中的行人看到我的光点,哪怕不是万丈,一丈也是与众不同,也是足够。
我想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点,在青春里不负时光,或许某个转角,就会遇到一个机遇或者一个人,我不想因为我自己现状而放弃错过他,我现在努力是为了我不想让自己在某天,遇见一个很优秀的人对比出自己现在的不堪而深压心底不敢勇敢去爱,或者一个人顶着失落,难过的走在街上,走在冷冷的寒风中,风吹乱了头发。在昏黄的路灯下,我不想让自己看的那么落寞失落,不想让自己过这样的生活。我这样说,或许你会说我鸡汤,但是没经历你怎么知道我说的就是生活,我说的生活有人正在过。而且歇斯底里的咆哮也只能在自己内心呐喊而过,走不出困惑,自我折磨。我不想让自己看的那么廉价,让自己看的那么沧桑那么无人爱,那么不珍贵。
我要去美国大学读书上学,算做自己的一个梦想,也算做多年来的追求方向,万家灯火也失去颜色之时我还在案前奋笔疾书,鸡鸣破晓时分,我在窗前背单词,我不错过一分时间,不错过每个瞬间,全力以赴,努力实现童话书里的现实版童话。或许你觉得,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这句话要多俗有多俗,俗不可耐,俗到你惨不忍视,但是你认为的那份俗你做到了吗?有多少人没有做到,有多少人在念叨:曾经…他们说的曾经年华也不过是我们现在正经历的青春,努力点,奋斗点,为了以后少辛苦点,为了以后少难堪点。很喜欢那句青春之时应当坚持,高三之日应做到坚持到无能为力,努力到感动自己。
曾读过一段话:说现代青年稍遇困苦,避之不及,偶有险阻,抱怨连天,究竟是社会的残酷剥夺了你的梦,还是你的懦弱逼的世人无尽嘲讽,梦想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这句话让我感触良多,青春应当有梦且为之不懈追求,不懈奋斗,诗梦与远方,山水与画廊,我的梦想,诗人的远方。多一点坚持吧,希望自己明年的今天,坐在大西洋的彼岸,草坪上洒满了露珠,人来人往,我坐在自己年少时梦幻的天堂,走进自己的理想,靠近它,触碰它,亲吻她,紧紧拥抱它。
皆言: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山高水远,路远马亡。我知道我的青春不会那么悲壮,但是我还是要竭尽所能不负青春,不负理想,站在自己想要到达的地方,闪闪发光。
第三篇:悼念汪国真:生活还有诗和远方
悼念汪国真:生活还有诗和远方
悼念汪国真:生活还有诗和远方文/李松林四月的“尾巴”颇不平静。就在人们感叹尼泊尔强震之时,又一个令人悲恸的消息传来:我国著名诗人、画家汪国真因肝癌不治于4月26日凌晨去世,享年59岁。一时间,网站、微博、论坛……满是悼念和哀伤。
毫无疑问,汪国真是当代中国诗坛里耀眼的一颗星。他的离开,是当代中国诗坛乃至整个文坛的巨大损失。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诗歌路程,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朦胧诗盛极一时,紧接着,一批“后朦胧诗”、“第三代诗”、“第四代诗”也广受欢迎。在随之而来的90年代初,汪国真迎来了属于他的“黄金时代”。今天的诗歌界早有共识:20世纪90年代给人印象最深的文化现象之一,就是“汪国真热”(也即“汪国真现象”)。
在追忆汪国真时,不少好友用“谦逊”“洒脱”“平实”“君子”来形容他,还有什么比这更恰当更美好的评价?热爱生命、直面问题、积极向上、昂扬洒脱,这是一个优秀诗人才有的姿态,也是汪国真离世之所以引起众人哀思的所在。然而,仅以这些来概括汪国真,并不公平也并不足够,认识和感谢汪国真,我们需要重拾他的诗歌,从中感悟他的精神和存在。在《山高路远》中,汪国真喊出了面对生活的态度:“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这句诗激励了无数人。甚至,在2013年10月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被习近平主席引用;在《热爱生命》中,汪国真吐露了其在生命历程中,对触摸梦想和追逐成功的看法:“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首诗也被引入了一些地方的语文教科书中,成为陪伴莘莘学子的必读诗歌;在面对人生和如何快乐的话题时,他在《假如你不够快乐》中除了表态、劝诫外,不忘写下自己的疑问:“假如你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深锁,人生本来短暂,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而当谈及漫长人生旅途中应当如何认识自身、保持自我,他在《旅程》中告诉人们,“垂下的头颅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
汪国真的诗歌,既是临摹他的人生心路历程,也深深刻画和塑造着我们的生活故事。虽然也有人认为汪国真的诗歌是“心灵鸡汤”,但在那个年代,他的诗歌并不回避生命坎坷、生活烦恼、生存困苦以及人生百态,他总是在积极面对这些宏大人生议题之下的生活琐碎,并试着给出解决问题的“钥匙”和答案。就像他生前寄语年轻诗歌创作者的那样——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不断积累进步。激扬文字而不玩弄辞藻,教人哲理而不“之乎者也”,寻求真理而不脱离现实土壤。你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秀诗人。今天的中国文坛异彩纷呈,诗歌却处于一个较边缘化的地位。有文学批评者甚至认为,“这不是一个写诗的年代”、“这是一个不读诗的年代”。从某种意义上说,汪国真的离去,让人开始重新思考文字的意义,重新探寻诗歌的价值,重塑对文学的信仰。这种需求,在一个物欲日益膨胀的社会里,显得更直接也更迫切——毕竟,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林风,媒体评论员,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第四篇:2015高考作文预测:生活-诗和远方
2015高考作文预测:生活,诗和远方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一天早上,一学生在早餐店喝豆浆,因为赶时间,很快就喝完了。第二天,他还是在这家早餐店喝豆浆,他一一勺慢慢地喝,觉得滋味真好。他问店主,这两天豆浆的味道怎么不一样。店主说:“我这里豆浆的配料和制作过程完全一样,每天的味道也一样。不一样的是你自己。你给味蕾时间,味蕾才给你真滋味呀。”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果脯与品位;时间、心境与感受;快与慢;功利追求与精神追求。
从前慢
小店的主人,也许是从木心先生的诗里走出来的,守着黑暗无人的小巷里如豆的灯火和蒸腾的雾气,丝丝甜香慢下路人的脚步,让行色匆匆的人们感受味蕾真实的滋味。
味蕾需要时间,所以今天的豆浆更甜美;生活更需要时间,所以悠然的步伐踏出更深刻的足迹。从前慢,慢的不仅是车、马与邮件,还有在等待中默默酝酿的心。一封薄薄的信,装着一份炽热的情,翻过山淌过水送至一生唯一的爱人手中,信上的折痕都是那么饱含爱意。而那杯被时间催促着落肚的豆浆,味蕾还未与其好好地打声招呼,二者便擦肩而过,也无怪学生尝不出那个中滋味。
从前的慢,寥寥数百字可在一对有情人手里不知厌倦地被读上百遍,而如今一天一句“爱你”也填不上人与人之间深深的沟壑。阿尔卑斯山路上的一句话,人们惊为天人争相传诵。可若是在城市街头劝人慢行,只怕会被当做宣传交通安全而一笑了之。那学生何其有幸,能在一勺一勺的品味中尝到真滋味。慢,不只是慢在脚步,为极致风景驻足片刻转身又匆匆离去,而是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等待收下一封来自远方的信。
水流加快,里头的船也不由自主随波而去,想在涛涛江水里慢下来,绝不是件易事!那么,亲爱的人,请不要让今天快速流淌过去的冲刷走从前悠悠的慢。走得无论有多远,我们总要回头看看,想想为什么而出发,在思考中,自然也就慢下来了。
慢,是为了看到更多的真实,倘若一味驻足不向前展望,过去的终将腐朽。不如,像三毛里中的那棵树,一半深深根植于泥土,慢慢吮饮大地的乳汁;一半肆意张扬在风中。与泥土共生,让时间慢慢流过根系;与风声为伴,让从前的慢为迅疾的风打下牢固的基础。
仔细的品味也许倡导不仅是甜美,还有绵绵的苦。但苦却也恰恰凸显了甜,也将现实呈递到眼前,不为过眼繁华迷醉和烦恼,也不为逝去的美好而哀悼,让人注视着眼前。
我希望,会有一天,一叶落地而知天下秋能出现在每个人的心底。
从心感受生活
同在蔚蓝星球的包围中,我们路过相同的风景——有人驻足聆听,有人匆忙离去。于是我们生活的轨迹便从此分岔,走近生活或远离生活。而我们大多数是后者,忘记了生和活„„该重新感受生活了,从心感受生活。
木心曾在《从前慢》中写道:“从前的日色变得很慢,车、马邮件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我们都很慢,活得很慢,但却正因如此,我们清晰地晓得我们活着。生活虽然带走快乐,令人悲伤,但我们尚且明白生活还在流淌。而如今,时代坐上了高速发展的列车,世界的运转迅速了,省去了等待的时间,省下了因等待而焦虑的心,也失去了从前的慢、从前的生活。
阿尔卑斯山路上有这么一句可爱的标语:慢慢走,欣赏啊!这好似在这么个高速运转的世界突然有个小孩拽住匆忙来往的大人破口而出的一句无理却诚实的话。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有幸听到这样的声音然后从漫无目的的飞速中清醒过来,睁开因风太大而久闭的双眸,向一直在向你挥手的花草树木投去一个目光。回归本心,回到生活,感受生活。
纪伯伦曾如是说:“我们已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了为什么而出发。”其实不仅如此,我们还因已走得太快,以至于世界留给我们的印象只有一个擦身而过的身影,渐渐地,你疑惑了,所见之物是一个个模糊的身影,这样的自己真的来到过这个世界上吗?我们走得那么快,连自己都快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生命变成了某一速率上狂奔的质点,一日又一日,直到它突然在某一天某一点安静地消失。
墨西哥有这么一句谚语:让灵魂跟上脚步。这不是在说让灵魂也变快,而是忠告我们慢下来,回到灵魂所在的速度,让身旁的风景变得清晰,让风小一点,让心安稳一点。曾经擦身而过的墙角其实有朵花儿悄悄绽放,曾经擦身而过的人群其实有句问候没来得及传达,曾经擦身而过的自己的灵魂„„原来它竟然在某一天远离了我们,但一直在等待着我们以适合灵魂呼吸的速度,归来。
清早的火车站,长街里还未褪去的黑暗和普通的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脸上还挂着一丝倦意的店主面带微笑递上了一杯豆浆,我一勺一勺慢慢地喝,味蕾很是满足。
生活也本该如此,用心品尝,从心感受。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纪伯伦曾叹道:“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我们忘了为什么出发。”当越来越多人被时代的浮躁与快节奏所支配,异化成一台台按作息表快速运转的机器,他们已然感受不到风的轻柔,食物的美味以及生来作为人所拥有的幸福。
生活的节奏快,人们不快,便落后。于是随处可见的为赶上班时间而脚步匆匆的白领们;为求片刻利益而不停盘算的商人们;为了考取一所好大学而天未亮就起身学习,脚步速度不只是平常人多少倍的学子们,似乎都在努力适应这个社会,但多数人不知不觉中心也被侵蚀,变得快节奏,甚至于不想不像人的心。
一个快节奏生活的人,可能是成功的,但不是幸福的。他每天忙于生计,按部就班,适应于快节奏,忘记了风拂过的感觉,千金美酒于他不过是借酒浇愁,即使疲倦也不敢停下。
这样的人,便是现代人。现代无古人矣。
古人大多是幸福的。
陶潜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平静生活,尽管并不富足,那抹闲适与悠然都为他的人生增添亮色;李白洒脱超然的生活方式,亦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反观李斯,一生追求功名利禄。他得到了。他后悔了。将亡之际他才明白“牵犬东门”的生活才是最美好的:陆机临终之时才再想听听那“华亭鹤唳”。我们也应该学会放慢自己的脚步。不是让灵魂跟上脚步,而是让脚步跟上灵魂。
当你心躁、快,千金美酒也饮之无味;当你放松自己,让心慢下来,一杯清水也甘之如饴。阿尔卑斯山麓有这么一块标示牌,上书曰“慢慢走,欣赏啊!”被快节奏侵蚀的人们,旅行也毫无意义。一幕又一幕本应映在心里的美景被囚禁在冰冷的机器里,人们以为收获了美景,可被做成标本的蝴蝶,还是蝴蝶吗?慢下来,用眼睛记录风景,在心里的,是一幕完整的风景,有慵懒的云、柔和的风和和煦的阳光。身处于此,我们无法改变,正如哈佛大学一句校训“我们不能选择自然的故乡,但我们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在这样的时代里,快节奏的人们正如熙熙攘攘的看官,而我们可以慢下来,在这世间做一朵出尘的莲,伴清风而开。
生活,诗和远方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同样的雨,有人看到的是愁绪万千,有人看到的是润物无声;同样的落花,有人欣赏它的缤纷美丽,有人怜悯它的柔美无助;而同样的豆浆,当你以不同的心情去品尝时,其味道也并不始终如一。是的,生活在物质之间,而又在物质至上,是选择眼前的苟且,还是诗和远方,只取决于心灵的选择。
诗人荷尔德林曾说:”人生充满劳绩,却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是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总要与物质打交道,总要为物质而辗转奔波,没有人能高居于物质至上,甚至脱离物质而生存,但我们可以选择诗意地生活,以优美的姿态去完成宿命给予我们的任务,去跋山涉水、去翻山越岭、探索生命的终极意义。
物质是生活的基础,而诗意和远方是生活的本质。生活并不等价于生存,“活”有生命本身所具有的清新优雅以及其所带来的愉悦鲜活之感;而生存是栖居在这片土地上的一切生物的状态,它是生命的基本状态,并不需要任何心理素质或是更高的精神追求。然而,反观今日的人们,却有无数的“生存者”,在物质之间流离失所,无所皈依,本已心力交瘁却仍不知疲倦地耕耘着,成为一种常态的存在,岂不悲哉?
总是记起慧能祖师那首小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难道不是对那些热衷于物质而执迷不悟的芸芸众生的告诫吗?佛曰:破我执,破法执破无明。诗意才是甘霖,远方才是归宿。物质带来的是枯燥与沉沦,心灵永远不需要物质来喂养,恰恰相反,在缺乏物质的世界里,心灵才能茁壮成长。
在我看来,在生活的各个维度中,总能找到一维,那是梦想的领地,是诗意的栖息地,他超脱了物质的三个维度,是心灵生长的净土。《华严经》有云: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请不要忘记,还有诗意的梦想,和美丽的远方!时间盛开的雨下
时间如雨,微微信步之人会懂得它的嘤嘤低喃,如萦萦之词,绵绵不绝。时间是雨,匆匆奔跑之人会被这冷雨打湿了衣裙,或是重重地滑倒,渐渐湮没在时间的荒野里,有如一粒沙,或是一粒尘,像蒲公英的瓣瓣花种,随着长风消散在风中。
时间如潺潺溪水缓缓流去,人的生命随着时间点点散去。人们明白,世上没有什么时光机,也难以通过什么虫洞回到过去,所以生命是一场随性的表演,或高亢,或低沉;或缓缓,或匆匆,这全在自己的一线念想之间。
生活是用来品尝的,时间是用来生活的,所以,我选择慢慢的生活。豆浆店的老板告诉学生:味道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你。你给味蕾时间,味蕾便会报以真滋味。正是如此,生活正是如此。只有给了生活足够的时间,生活才会把最美的时光慢慢煮老,再暖暖地反馈给你。只可惜在每个人的世界中,生活总是有的,时间却总是少的,所以这种煮不透的生活总是凉凉的,涩涩的。
在时代的潮流的催促下,不太富裕的人儿们迫于生计,总是东奔西走的,无形中压榨了生活的时间,所以生活也没有什么美好的东西回馈给他们。常常,我们眼中的他们,所谓“生活”,或许还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生活的定义从檐下听雨的优雅一点一点变成了房子、车子、票子和孩子的重压,养家糊口的小生活固然有滋有味,但却总像黄昏下的彩霞,背后藏着即将离散的预言。
黄昏再美,免不了夜的吞噬;花儿再美,逃不过季节的变化;人儿再美,抵不住岁月的摧残。匆匆见过后所残留下的,只有孤零零的一段回忆,而回忆中的美,却常常累得人憔悴不堪,形如泪殇。
木心说过: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是的,是庸常可悲地被生活拽着走,还是勇敢地做生活的主人,牵着生活漫游时间呢?不如伫立于青草离离之上,凝望晚霞的渐渐黯淡;不如捧着花儿,陪伴它慢慢地枯萎;不如紧扣爱人的十指,等待时间一点一点抚弯彼此的婆娑背影。
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不必早一步,也不怕晚一步,既然恰好赶上,就请别吝惜那一点儿的时间吧,小心地捂着火苗,等待时间一点一点地把生活煮透吧 所食为何?
一碗豆浆,两般滋味,缘于人,缘于心境不同。所食为何物?是生存的凭籍还是生活的享受?所食为何事?为匆匆赴下一站,还是为眼前一碗,半日消闲?
诗人北岛警告众人:“谁校对时间,谁就会突然衰老。”而如今人们不惜衰老频频校对时间,是为能让自己老得风光还是死得风光?他们校对时间,也分割时间,切成合适的大小,套入可抵达成功的公式。而公式化的人,为摄取营养而食,不知品尝,不知细嚼,不知回味,只负责吞咽。他们所食为何物?当你企图告诉他们,他么所食为生存的凭籍而非生活的享受时,只会收获茫然而不屑的反馈。因为他们早已食罢自己的灵魂。
所食又为何?《圣经》中说:“吃劳碌来的饭,谈及食欲,本是枉然。”人们以生存的责任为借口遗忘生活,却也忘了自己为何而食,为何而活,寝食皆忘所求为何?负箧曳屣所求为何?卧月眠霜所求为何?当你从味蕾上剥夺时间,当你从生命中剥夺灵魂,当你终有一日抵达了祈愿的成功,那时你所食为何?琼浆玉液,百般珍馐。可那时你所求为何?不过是遗忘在故土的一碗莼菜汤。彼时莼菜汤易得,食莼菜汤的时间易得,但你的味蕾已被冷落数十春秋,尝得出物是人非的沧桑,尝不出失而复得的温暖。
何必等到尝不出时再以泪佐味?何必等到经年经事后再挂怀曾被草率对待的美好滋味?所谓美好滋味,言人人殊,不过是数九寒冬巷尾笼着热雾的小摊上一碗酒酿圆子,不过是春来花发梅英疏淡冰澌融泄后河边一把鲜绿逼人的水芹菜,不过是深夜撂笔不经覃思便闯入脑中的猪脚面线,不过是身处异国他乡遥遥千里依然遗憾挂怀的五彩虾片。突发的食欲,突发的生活意趣,往往简单而强烈。为何总因各种牵绊而被搁置?
所食为何?所求为何?为何典当眼下的生活预付来日的享受?可知道灵魂可当不可赎,可知道没了灵魂的来日,山水万重,遥遥无期,泯于荒芜,枉然。
一种生活,百般滋味。勿等它们随灵魂久置而变了滋味。给自己的味蕾一点时间,满足生活,满足于生活,回馈灵魂。
所食为何?为意趣,为何而食?为生活。
第五篇:诗和远方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会被一系列的“只要……就……”欺骗:老师时常鞭策我们,只要你好好学习,就一定可以考上心仪的大学;父母经常教导我们,只要你名列前茅,以后就可以有很大的出息;闺蜜会安慰我们,只要你死心塌地地喜欢一个人,一定就可以虏获他的心。
可是,好好学习并不一定能带来你想要的大学录取信,因为总有人高考失利、发挥失常;一直学习成绩很好的学霸,并不代表就一定能够在工作岗位游刃有余,能力也会有局限;喜欢一个不喜欢你的人,再多的无怨无悔可能也只是多余的存在。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我们以为只要向往、只要付出,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可是结果往往并不遂人愿。这个世界有喜剧,也有悲剧;有成功,也有失败。向往诗和远方的人很多,能够拥有诗和远方的人,却并不那么多。
昨天在食堂吃晚饭的时候,偶遇一个学姐。学姐大四了,正在找工作。聊天时,她问我是学什么专业的,我说是工商管理类。她听了后说:“我有个同学也是学工商管理的。工商管理是个好专业,听这个名字特别有感觉。”
“其实这也就是个云里雾里的专业,感觉太宏观抽象了。学姐,那你学的是什么专业呀?”我说。
“临床医学。”
过一会儿,她又说,“高考填志愿时,我也是想选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可是在父母的干预下,最后就填了他们口中安稳的专业——医学。”
听到学姐这番话,我可以从她的语气中明显察觉到些许遗憾。但是片刻,她眼神里的遗憾就如过眼云烟,稍纵即逝了。
我问学姐,“那你现在还后悔吗?”
“刚开始可能会后悔,但后来想着也习惯了。既然没有办法学自己喜欢的专业,那就把当下的事做好也算不辜负生活。慢慢地,我发现临床医学其实也没那么讨厌,后来喜欢上了这个专业,还小有成就。今天,我刚刚拿到了心仪医院的录用信。”学姐笑着说。
她的微笑那么从容,一如她说话时平和的语气。我可以感受到,现在的学姐是真的喜欢临床医学这个专业了,如同她当时对工商管理专业那般向往。
所以,你看,没有拥抱诗和远方,我们也不能选择苟且眼前。即便不能到达心之所往处,也要把生活过得如“秋水共长天”般宽远,彩彻区明,纤歌凌云。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远方,那里如诗如画,落霞与孤鹜齐飞。就像时至今日的我,依然对H大学有着深深的憧憬。
记得高三时,因为看到一篇写H大学的文章,里面一段话到现在都记忆深刻:“阳光慵懒地漫步在岛城的夏天,宁静,安逸。粗犷的花岗石墙壁缠满树藤,红色筒瓦覆顶,狭长的拱门一样的窗口饰以美丽的西式图案浮雕,楼内布局至今完好保留原有格局,显得既古朴典雅,又不失异国情调。”
向往大海的我当时就被那所海边的大学深深吸引,然后我也努力学习,明知那个远方特别遥远,还是想要奋斗尝试。但到最后,还是没有去到那所心心念念的学府,只好选择了现在的大学。
要是有人问,你会很遗憾没有去到H大学吗?是的,我很遗憾,因为曾经我真的非常想要去那里。只可惜,最后还是分数不够。
但我却并不后悔,至少曾经为之奋斗过;可能没有拼尽全力,可能时间太晚,但却也有所付出,如此足矣。而对于现在的生活,我也很喜欢,即使不是当时渴望的学校,但只要自己愿意,眼前的生活也可以是如诗的远方。
有时候,我们看起来并不像是命运的宠儿,因为种种因素,我们无法选择心之所向的“诗和远方”。但懂得享受生活的人,即使没有诗和远方,也可以把眼前的点滴变成如诗般美好。远方那么远,生活这么近,既是如此,就好好享受、不辜负时光吧,那么到哪里都是如诗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