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水文庙导游词
建水文庙导游词
姓 名: 学 号: 学 院: 班 级: 专 业: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建水,我是今天的导游,我叫吴飞红,生活无非就是要红红火火,大家可以叫我小吴,叫飞鸿大侠也不介意的,多么霸气的称号,又好记。俗话说:“十年修得同车行”,今天很开心见到大家,我旁边这位司机李师傅现在将护航我们安全抵达第一站建水文庙,我也将竭诚为大家服务。可能提到建水,大家可能舌尖上都有所触动,十分美味的建水烧豆腐,建水烧烤,除此之外呢,大家还对它认识多少,其实建水紫陶与江苏宜兴陶、广西钦州陶和重庆荣昌陶并称“中国四大名陶”,具有“体如铁、明如水、亮如镜、声如磬”的特点,接下来呢,我将带领大家一起细细品味这座古城。
建水简介
建水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历史悠久、文化深厚、风光秀丽 民风淳朴,素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和“诗书郡”的美誉。总之,可用“古、多、精、淳、美”五个字来形容它的魅力。
古,是指建水历史文化悠久,古意盎然。建水古称“步头”,亦名“巴甸”。建水古城最初为南诏国时期所建,元代时设建水州,明代称临安府。清乾隆年间改建水州为建水县。至今已经历了1200多年的历史沧桑,是云南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历史上曾一度成为滇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和交通枢纽。仍保存50多座古建筑,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因此,也称它为“千年名府”。
多,是指古城的文物众多,保存完好;城内仅元、明、清三朝的古建筑就有近百处,已确定为景区景点的也达百余处。
精,是指在建水的历史文物中,精品甚多且稀有。拥有比北京天安门早建27年,形状酷似天安门的“直逼云霄”的朝阳楼,有被誉为“西南大观园”的朱家花园;有造型雄奇的文笔塔等等。
醇,是指建水的文化底蕴醇厚;若朋友们穿行于古城的大街小巷中,就会看到一眼眼老井,一股股清泉,这些老井清泉包含着极深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建水独特的古井文化。
美,当然是指这里的风光美,人情美。这里不仅有古色古香的美景,还有哈民族芒鼓舞和长街宴,彝族花灯和烟盒舞等独特的风情美。
现在,就让我带领朋友们一起走进这座集文化美景于一身的大观园,感受其”文献名邦”的内涵。
现在我们到了建水著名的代表性建筑群——建水文庙。文庙简介
文庙呢,又称孔庙,是纪念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也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和推广儒家教化而兴建的重要礼制性建筑。大家知道我国 第一大文庙在哪里吗?就是位于孔圣人故乡的山东曲阜文庙。而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建水文庙则是仅次于山东曲阜文庙的第二大文庙。
目前建水文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始建于元代,至今己有700多年的历史,经历代50多次扩建增修,占地面积己达114亩。仿照了山东曲阜孔庙的风格建造,总体布局采用中轴对称的宫殿式,坐北朝南,规制严谨,分六进空间。主要的建筑包括:一池、一坛、一圃,指的是泮池、杏坛和射圃;二殿、二庑、二耳、二堂,指的是大成殿、崇圣殿、东庑、西庑、东耳、西耳和东明伦堂、西明伦堂;还有三阁、四门、五亭、六祠和八坊等共37个原建筑,现除射圃、尊经阁、魁星阁、敬一亭和斋宿亭被毁外,其余32个建筑都得到较为完好的保存和恢复。整个建筑宏伟壮丽、结构严谨,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是游客游览的旅游胜地,也是学生“求学”游览首选之地。;待会大家可以细心的数一下,看它具体有哪些建筑。
太和元气坊
下面,就请各位随我一同走进这“金碧壮丽甲鱼全滇”的文化艺术殿堂。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文庙的大门——“太和元气”坊,它高9米,是一座石木结构、三门五开间式的牌坊。大家可以看到,整座牌坊采用雕刻造型装饰,姿态生动的六狮、二象托着檐梁吊柱,是力学和艺术的完美统一。而牌坊上题的“太和元气”四个金箔大字,意为“天地浩然正气”,借以赞美孔子思想得天地之正气,也说明了文庙既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又是办学的场所,也透出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气息。
孔子铜像
刚才我们了解了建水文庙分六进,而走进“太和元气”坊,是为一进。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孔子铜像,它高3米,基座为1.5米,重675公斤,是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博士在1999年来建水参观考察后,慷慨捐资铸造的,于2000年12月3日落成。
泮池
建水文庙与全国其他文庙相比,还有其独特之处,第一表现在铜像后面的泮池上。全国各地的文庙的泮池造型都为半圆型,只有建水文庙中的泮池,大家可以发现,是椭圆形,且面积也是全国最大的。古时候曾把学校称为泮宫,校内的水池就叫泮池,由于叫起来不顺口,还是习惯称它为学海,既表示是学校里的“海”,又寓意学无止境的“海”。泮池中有一小岛,岛上的亭子称为思乐亭,也称钓鳌亭,始建于明朝。思乐亭取意于“思乐泮水,薄采芹藻”之意,勉励生员发奋读书、勤(芹)奋学习,日后高中榜首,独占鳌头。泮池也以此亭为界,分为上下两塘,以前上塘种红莲,下塘种白莲,就是“连连高中”的意思,池东面种水芹,西面种水藻。凡生员入学、中举人或中进士后,都必须到文庙拜孔圣人,2 之后,再登思乐亭、环游泮池一周,然后采芹藻而归,这称为“游泮采芹”,这是仕子们最荣耀的事。
礼门、义路坊
池端东西两坊分别是礼门、义路坊,是青石雕刻的仿木结构四柱三楼三门道石坊,两座牌坊前各立有一石牌,上面刻有“官员兵民人等于此下马”,表示不分文武官员还是平民百姓,到此都得下马落轿,步入文庙,以表尊孔。
洙泗渊源
穿过礼门、义路坊,是一个半月形的唇台。两侧红墙上,镶着四块各高一米的字碑,东墙“鸳飞”,西墙“鱼跃”。半月形唇台的中心,是“洙泗渊源”坊。“洙泗”指的是孔子家乡的两条河“洙水”和“泗水”,孔子便出生在这两条河的交汇处,“洙泗渊源”的含义是儒家学说源远流长。牌坊后面镌刻着“万世宗师”四个字。这座牌坊建于清乾隆年间,为典型的五开间三门道古牌楼建筑,木石结构,通面阔23.7米,进深7.7米,高9米,面积180平方米,巨大石雕龙、麟、狮、象把住牌坊。石雕坐于兽头之上,头顶檐柱,这是工匠们别具匠心的构思。整座牌坊用材考究,斗拱精巧,是一件建筑艺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佳作。
走进“洙泗渊源”坊,是为二进。在它的东西两端有两对木石结构的牌坊横列,它们分别是“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圣域由兹”、“贤关近仰”,其中“道冠古今”和“德配天地”两坊建制相同,为五开间四柱三楼单道砖木结构牌坊,通面阔16米,进深5米,高9米,现存建筑为清乾隆五十六年重建,德配天地意思是说孔子之德高明博厚,与天相齐;道冠古今,是赞叹孔子之道为古今之冠,贯穿于往古来今整部文化史。另外两坊“圣域由兹”和“贤关近仰”建制相同,为三开间二柱三楼单门道砖木结构牌坊,是清乾隆五十八年建造。圣域由兹,意为圣贤之地由此进入,贤关近仰,意思是进入贤圣之地,则科举仕途俯仰可见。并且圣域由兹为文庙的东侧门,贤关近仰为西侧门。
棂星门
建水文庙第二个独特之处在于正对各位的棂星门,大家观察一下,四根中柱穿脊而出,高出屋顶两米多,柱上罩着建水古窑制的元代盘龙青花瓷罩。中柱穿脊而出这一建筑特点,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棂星又称“天田星”,是天上的文星,主管文人才士的选用,祭棂星体现了“尊孔必尊天,尊天亦尊孔”的思想。这座棂星门为三开间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建筑,重建于清乾隆年间,青色筒板瓦屋面。棂门左右两边分别是东西碑廊,于1999年恢复重建。碑廊建成后,原孔庙所存碑记,经整理修复,移存于内。
文庙的第三个独特之处在于东碑廊中保存元朝武宗皇帝追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圣旨碑,除此还有历代有关重修学宫,学庙田产,丁祭大典等三十余通碑刻;“西碑廊”保存有明代至清代临安府儒学科甲题名和历代德政碑,警 3 示、训导、圣谕、程子四箴及部分有地方历史价值的建水碑刻三十余通。东西碑廊资料,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是研究古代边疆文化教育的珍贵史料。
穿过棂星门,是为三进,有一个典雅小园。园林东西两面分别是魁星阁遗址和文昌阁,魁星是二十八宿之一,主管文章;文昌是寄寓文教昌盛,阁内原供奉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主宰功名、禄位的神祗。
杏坛
我们继续游览,各位请看,这造型别致的台阁为杏坛,相传是孔子聚徒讲学的场所。建水文庙杏坛始建于元代,后毁坏,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2000年重修的建筑。杏坛采用三开间平面正方形单檐亭形式,高10.3米,阔7.12米,两层台基,石栏环绕,四面敞开,每一块石栏都雕刻有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十二根高浮雕盘老石柱林立,五踩重昂斗拱,十字歇山顶,琉璃瓦屋面,内为斗入藻井,金龙和玺彩画,建筑规格等级很高,仅次于先师殿。
说他等级高是因为古代建筑装饰常见的彩画有和玺、旋子和苏式三种形式,而和玺彩画是最高等级的,仅用于宫殿和坛庙的主殿、堂、门,主要图案也为龙凤纹彩饰;旋子次之,苏式彩画一般用于住宅、园林。环绕四周的石栏板,镌刻有孔孟箴言,名言警句,在这里大家是否体会到了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以及儒学文化内涵的深邃和影响之深远。
文庙与全国其他文庙不同的第四个独特之处是在杏坛中有一块明代天顺年间的“孔圣弦松图”画像碑。此碑图文并茂,图的内容是孔子席地而坐,抚琴授课,四个弟子肃立恭听;碑文为宋高宗御题《孔子像赞》,共四十八个字,前四十个字是宋高宗对孔子的歌功颂德,后八个字是要求臣民尊重孔子。这块碑原先是宋高宗赠予浙江衢州孔庙,元灭南宋后,此碑随原国都“临安”之名移至建水而传入建水文庙。
顺围墙向前左右有两道大门,东面称金声门,西面称玉振门。“金声玉振”,是孟子赞扬孔子的形象比喻。金声即是钟声,玉振即是磬声,祭祀的古乐以钟声起,以磬声落,象征着有始有终、完美无缺的礼乐。从两门进去分别是东明伦堂和西明伦堂,是讲礼习义、谈经论道的场所,折射着“正
三、明五伦”的儒家思想。东明伦堂曾是临安府学所在,西明伦堂曾是建水州学所在。
大成门
说话间,我们已经来到“大成门”。它的含意就是孔子思想集古代先圣之大成。大成门重建于嘉庆年间,为三开间两进深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建筑,琉璃瓦屋面,大成门是级别较高的三门道单体台门,台基为白石须弥座,门前石阶正中有青石雕龙御路石。
跨进大成门,是为第四进。首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宽广的庭院,院中有 4 明茶、元柏及清代的金银桂等多种珍贵植物,两侧有东西二庑房屋各十五间,用来供奉古代先贤、先儒的牌位。有趣的是在庭院没有排水通道,但遇到下大雨,总是雨停院干,没有积水,被传为奇闻。大家请看,那一对白象驮瓶,象是石雕,瓶为铜铸,它的造型体现着中原文化与边陲文化的交相辉映。细心的朋友已经发现,用材方正的青石板道两旁,青砖地幔上镶铺着十几块边框装饰有别的青条石,大家一定想问这是干什么用的?这是古代祭祀孔子时论品位给官员们敬立的。再往前走,广阔的拜台正中,有清乾隆年间制造的古铜大鼎,上部为中原典型的两层宫殿,四周数十条游龙盘绕,栩栩如生,下部四支脚是由四头云南吉祥物——大象的象头和长鼻子组成的。它也可以说是边地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融合的复合载体。
先师庙
现在我们到了先师庙,又称大成殿。殿正面悬挂的大匾“先师庙”三个金字,是清代书法家王文治就任临安知府时题写的。大成殿位于文庙建筑纵向中轴线后部的最高台上,以突出其在整个建筑中的核心地位。它是文庙的中心,是祭祀孔子的正殿。全殿用材坚固粗大,共采用28棵柱作承重构架柱,其中20棵是用整块青石斧剁凿磨而成,形成古建筑中十分特殊的石木构架承重结构。大殿正面五个开间共有22扇雕花隔扇门,其中明间六扇各雕云龙一条,组成“六龙捧圣”,排列于殿内孔子圣像前,象征由孔子创建的儒学在古代意识形态领域内至高无上的地位;次间、梢间每扇为一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如“喜鹊闹梅”、“三羊开泰”、“旭日东升”、“竹报平安”等,共雕有一百多个大小动物及翎毛花卉,形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个个镂空为立体状,体现了古代木雕艺人的高超技艺,堪称木雕艺术的珍品。大殿梁架、斗拱上的彩画绘制精美,保存完好,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更为独特的要数左右檐角的两根石龙抱柱,石龙抱柱前檐左右两棵辅柱(角柱),上半部镂雕成龙腾祥云的“石龙抱柱”,下半部采用浮雕与透雕相结合的艺术手法,雕工精巧,十分珍奇。殿前拜台三面有石栏板望柱围护,拜台中放置清乾隆五十五年铜鼎香炉,上部为宫殿亭楼牌坊建筑式造型,四棵铜柱游龙盘绕,四足为四只象头,卷曲的象鼻支撑在莲花座上,充分表现了儒家文化治理天下,力求达到四平八稳的政治效果。
步入大殿,迎面便是供奉孔子圣像的圣龛,孔子圣像坐于龛中。东西两侧的龛座里,供奉的是“四配”、“十二哲”,他们有的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有的是对儒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作出贡献的学者。大殿内外悬挂着清代皇帝御题的八块匾额,分别是康熙“万世师表”、雍正“生民未有”、乾隆“与天地参”、嘉庆“圣集大成”、道光“圣协时中”、咸丰“德齐帱载”、同治“圣神天纵”和光绪“斯文在兹”。
东、西碑亭
先师殿左右两边分别是东、西碑亭。东碑亭正墙上镶着清代雍正年间的“平定青海告成太学碑记”;西碑亭内有满汉文碑刻“平定回部告成太学碑”,由满、汉文两碑合为一体,以一碑顶固定。碑文为乾隆皇帝御书,记述了清乾隆年间平定新疆准噶尔贵族叛乱,维护祖国统一的史料。原碑立于北京文庙内,后临安府知府双鼎拓临镌刻于此。
崇圣祠
先师殿后面的崇圣祠为五进,用来供奉孔子前五代列祖牌位。祠前有石栏望柱拜台,上面刻有浮雕杭州西湖二十四景风光名胜图。大殿周围还有景贤祠和仓圣祠。景贤祠用于祀奉对建水文化教育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山西布政使韩宜可和左参政王奎二人;仓圣祠是供奉我国古代皇帝史官、中华汉文字造字师祖——仓颉的纪念性建筑。
文庙的最后一进是尊经阁,是滇南最早的藏书阁,可惜早已被毁,只剩下百余棵古柏树了。
结束语
各位跟随我边走边听,想必也意犹未尽。今天我们的文庙之旅就告一段落了。回顾刚才我们已经游览了疏密相间,高低错落的整个文庙建筑。也领略了其独特之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受到孔圣人思想文化的熏陶。一路上也感谢大家的积极配合,如果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还请各位朋友海涵;
当然,作为文化之都的建水,不仅仅有全国第二大文庙,还有雨燕翔集、独特壮观的燕子洞,被誉为“云南楼兰古城”的团山传统民居建筑群,还有中国桥梁史上的珍品——双龙桥等等;作为四大陶都之一的建水紫陶,具有花瓶装水不发臭,花盆栽花不烂根,茶壶泡茶味正郁香,餐具存肴隔夜不馊的特点,大家如果感兴趣也可以到古城内慢慢了解。
每年3月21日上午在燕子洞还会举行“迎春燕钟乳悬匾庆典”活动,8月18日组织“采燕窝”活动,还有哈民族芒鼓舞和长街宴,彝族花灯和烟盒舞等少数民族节日,都是不可错得的精彩节目。建水永远欢迎你们,俗话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虽然我们相处时间较短,但此刻要分别了,很舍不得大家,也希望我们的缘分未尽,期待再次相遇,在这里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幸福快乐!
第二篇:建水文庙导游词
建水文庙导游词
文庙又称孔庙,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孔子和推广儒家教化而兴建的重要礼制性建筑,几乎遍布全国各地。据史料记载,明代全国就有府、州、县三级文庙约1560所,清代则增至1800多所。
建水文庙简介
建水文庙始建于元朝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经历代40多次扩建增修,占地面积已达114亩,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仅次于山东孔子家乡的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全国大型文庙中名列前茅。建水文庙历经700余年能得以比较完好地保存下来,为人们研究我国古代尊孔崇儒的历史,研究传统的建筑艺术创造了极其宝贵的条件。现已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水文庙建筑
建水文庙完全依曲阜孔庙的风格规制建造,采用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宫殿式,东西两侧对称布置多个单体建筑。原主要建筑有包括一池、二殿、二庑、二堂、三阁、四门、五亭、五祠、八坊等共37个,现除杏坛、射圃、尊经阁、文星阁、敬一亭和斋亭被毁外,其余31个建筑都得到较为完好的保存。整个建筑宏伟壮丽,结构严谨,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为建水这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建水文庙建筑群坐北朝南北分布,纵深达625米,共分七进空间。
第一进空间从万仞宫墙(红照壁)至“太和元气”坊。“太和元气”坊是文庙的单体大门,属四柱三楼三门道木牌坊。
太和元气坊门头上的“太和元气”四个贴金大字,是赞美孔子思想如同天地生育万物。次间木栅栏门的门头板上,刻有清雍正年间重修此坊时临安府主要军政官员的名字,左为文职官员,右为武职官员。石砌须弥座夹杆石上雕刻有龙、狮象,这是建水文庙不同于其它文庙的石作
学海特色之一。“太和元气”坊后是泮池。俗称“学海”,自明弘治年间拓为椭冠。泮池北端筑有一小岛,上建“思乐亭”,岛堤间由一座三孔石桥相连。“思乐亭”亦名“钓鳌亭”,有勉励生员奋发努力,日后功成名就,犹如钓得深海中大鳌之意。人们来到这一引导性空间,第一眼就可以看见“学海文澜”和均衡对称的牌坊群落,给人们一种襟怀开阔、如入圣殿的感觉。
第二进空间为“太和元气”坊至月台边。进入“太和元气”坊,迎面便是一尊3米多高的孔子铜像,令人肃然起敬。像后碧波荡漾的泮池,象征孔子的思想犹如汪洋般宽广、浩瀚和深远。
义路坊从下马碑开始,进入“礼门”、“义路”坊、“洙泗渊源”坊前半圆形月台广场,为第三庭院空间。
二、三进空间为建洙泗渊源坊水文庙最大的游憩活动园林庭院环境空间,在这里可将远山近水,如画风光,尽收眼底,让人不由赞叹我国传统园林的奇巧与壮美。第四进庭院空间为“洙洒渊源”坊至棂星门及横向对称的“德配天地”、“道冠古今”、“贤关近仰”、“圣域由兹”四座牌坊及碑廊,是文庙园林气氛甚浓的历史文化碑刻展示区。棂星门东西两侧为碑林,其间立有石碑数十块,记载了明清重修文庙的情况,是研究中原文化及儒家思想在边疆传播的重要历史资料。
“洙泗渊源”的来由是:古时鲁国首都曲阜,有两条河流,一叫洙水,一叫泗水。洙水和泗水交汇处即孔子的出生地,后来又成为孔子聚徒讲学的场所和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后人就以“洙泗”作为儒家和儒家思想的代称。“洙泗渊源”,意即儒家学说,起源于山东曲阜,洙水泗水交汇处的孔子故里。
从棂星门至大成门为第五进庭院。棂星门的四棵中金柱穿屋顶而出,高出屋脊两米余,柱顶上罩明代盘龙青花瓷罩,下段裸柱上有木制饰物,这是全国文庙中罕见的建筑形式。五进庭院正中是专为纪念孔子办学设教
杏坛建造的杏坛,内用斗八藻井,瓦用黄色琉璃瓦,彩绘金龙和玺,规格很高。坛内竖明代“孔圣弦诵图”石碑。杏坛左前有奎星阁;左后有名宦祠、金声门,右后有乡贤祠、玉振门。奎星阁、文昌阁供奉“奎星星君,文昌帝君”,取“奎主文章,魁星点斗,文运昌盛”之意。乡贤名宦祠是为祭祀建水古代有名望的乡绅、贤人和纪念古代建水籍在外地做官的名人而建的祠堂,属于地方文庙的特有建筑。
大成门以内至先师殿及两庑两耳围合的第六进庭院空间,是文庙的核心和重点。此庭院由大成门、先师殿、东西两庑、东西碑亭、东西两耳组建成气势恢宏、格调高雅、金碧辉煌的方形建筑群体,营造出文庙特有的建筑意境。院内还有相传植于元代的古松、古柏,植于明代的山茶和植于清代的金银桂。院内的一对伏坐石雕白象,上驮一米多高的青铜花瓶,其造型体现了中原文化、边陲文化和东西亚文化的交相辉映,取意为“象呈升平”。
大成殿即先师殿,因清代著名书法家王文治任临安知府时,曾题书“先师庙”三个榜书大字而得名。大成殿位于文庙建筑纵向中轴线后部的最高台了上,以突出其在整个建筑中的核心地位。它是文庙的中心,是祭祀孔子的正殿。全殿用材坚固粗大,共采用28棵柱作承重构架柱,其中20棵是用整块青石斧剁凿磨而成,形成古建筑中十分特殊的石木构架承重结构。
石龙抱柱前檐左右两棵辅柱(角柱),上半部镂雕成龙腾祥云的“石龙抱柱”,下半部采用浮雕与透雕相结合的艺术手法,雕工精巧,十分珍奇。殿前拜台三面有石栏板望柱围护,拜台中放置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铜鼎香炉,高2。85米,上部为宫殿亭楼牌坊建筑式造型,四棵铜柱游龙盘绕,四足为四只象头,卷曲的象鼻支撑在莲花座上,充分表现了儒家文化治理天下,力求达到四平八稳的政治效果。
大殿正面五个开间共有22扇雕花隔扇门,其中明间六扇各雕云龙一条,组成“六龙捧圣”,排列于殿内孔子圣像前,象征由孔子创 4 建的儒学在古代意识形态领域内至高无上的地位;次间、梢间每扇为一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如“双狮分水”、“喜鹊闹梅”、“三羊开泰”、“旭日东升”、“竹报平安”、“禄禄有福”、“一路连科”等,共雕有一百多个大小动物及翎毛花卉,形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个个镂空为立体状,体现了古代木雕艺人的高超技艺,堪称木雕艺术的珍品。大殿梁架、斗拱上的彩画绘制精美,保存完好,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大殿中共悬挂了清代帝王赞孔尊孔的“御题”贴金匾额八块,它们分别是康熙的“万世师表”(此匾是清代康熙皇帝到曲阜孔庙祭孔,听完监生孔尚任讲完《大学》首章后御赐。现存于北京的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称赞孔子是千秋万代人们的表率。到清朝时,康熙皇帝亲自写了楷书的匾额“万世师表”下诏挂在孔庙大成殿梁上,从此,人们便称颂孔子是“万世师表”。)、雍正的“生民未有”(此匾由雍正皇帝御笔题写,用于昭示后人铭记孔子在创立儒家文化中的至尊地位。现存于曲阜孔庙。意思是说:自有生民以来,从来没有像孔子一样至高无上的圣贤,世上只出现了这一位圣人。以昭示后人铭记孔子在创立儒家文化中的至尊地位。)、乾隆的“与天地参”(此匾由乾隆皇帝“临雍”释奠行三礼时题书,匾额悬挂阙里及天下学宫。现存于北京的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与天地参”的关键字是“参”。《周易·说卦》称:“参天两地而倚数。”《中庸章句》称:“为天下至诚„„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赞天地之参矣。”朱嘉注:“与天地参,谓以天地并而立三也。”意为孔子地位与天地并列。“参”可理解为参拜之意,所以“与天地参”之寓意是赞誉孔子德行与天地并列,而为后人参拜。)、嘉庆的“圣集大成”(此匾是嘉庆皇帝登基大典过后到孔庙祭拜时题书。现存于北京的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圣集大成”之典故出自《孟子·万章》中:“孔子之谓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也,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这里用音乐作比喻:孔子善于把单个的音符,按音乐规律组成美妙的乐章,意即孔子能把古圣先贤的美德集于一身,形成自已的学术思想。)、道光的“圣协时中”(此匾为道光皇帝的御笔题书,意在赞扬孔子的中庸之道。现存于北京的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圣协时中”是道光皇帝的在道光元年(1821年)的御笔题书。“圣协时中”出自《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朱嘉作注曰:“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中也。”又“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段话的意思说:一个人的喜怒哀乐能够节制,就叫做中;在表达情感时能恰到好处,能为众人接受,就叫做和谐。中时是治理天下的根本;和谐才能达到天下大治。做到了中和,就可立于天地之间。其深刻的寓意是在赞扬孔子的中庸之道。)、咸丰的“德齐帱(读“道”)载”(此匾为咸丰皇帝御笔题书,意在赞扬孔子学术思想和个人品德完美无缺。现存于云南建水文庙。“德齐帱载”是咸丰皇帝于咸丰元年(1851年)御笔题书。“德齐帱载”语出《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譬如天地无 不持载,无不覆帱。”帱,多音字,这里读“道”,覆盖的意思,言孔子之学术思想和个人品德,可以经纬天地,无所不包,完美无缺。)、同治的“圣神天纵”(此匾为同治皇帝御笔题书,意在颂扬孔夫子为上天赋予人间的品德学识和高超的神灵。现存于北京的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圣神天纵”匾是同治皇帝于同治元年(1862年)御笔题书。“圣神天纵”的渊源分为两部分,一是“圣神”语出《孟子·尽心下》:“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程子注:“圣不可知,谓圣之至妙,人所不能测。非圣人之上,又有一等神人也。”另是“天纵”语出《论语·子罕》:“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降圣,又多能也。’”这里的意思是:孔子是顺就天时应运而生的圣人。颂扬孔夫子为上天赋予人间的品德学识和高超的神灵。)以及光绪的“斯文在兹”(此匾为光绪皇帝题书,意指世间所有文化盖源于儒学创始人孔子。现存于云南建水文庙。),充分显示了清朝帝王对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推崇备至。大殿东西两侧各有东西碑亭一座。东碑亭中立有清朝雍正皇帝的《平定青海告成太学碑记》。西碑亭中立有乾隆皇帝御制《平定回部告成太学碑记》,这是用两块巨石和满汉两种文字书写雕刻而成的满汉碑,两块碑上镶一块完整的碑首,将其联为一体。该碑原立于北京文庙内,临安知府双鼎摹刻于建水文庙,实属全国罕见的满汉文碑。大殿后墙外墙脚处,还立有十多块石碑,其中元代至元年武宗皇帝追封孔子为“大圣至圣文宣王”的圣旨碑,为滇南现存最古老的碑刻。
大成殿至崇圣祠为第七进院落,崇圣祠是祭祀孔子前五代列祖列宗的场所,其为五开间三进深单檐歇山顶抬染式建筑,通面阔24米,进深16.5米,高9米,占地396平方米,前檐梁架、斗拱上施彩画,图案精美、色彩古朴,殿前有石拦板望柱(拦板24块,望柱26棵),石拦板上刻有西湖24景名胜图。
在大成殿庭院东西两侧,还有体现“庙学合一”的东西明伦堂。崇圣殿东侧有二贤祠和仓圣祠。二贤祠是乡人纪念明洪武年间被贬谪至文庙讲学十余年的两位文人学士而建的祠堂。仓圣祠是祭祀我国古代发明者仓颉的场所。祠后还有象征“孔林”的古柏树林,使文庙更添庄严古雅之色。
第三篇:建水文庙导游词
建水文庙导游词1
文庙又称孔庙,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孔子和推广儒家教化而兴建的重要礼制性建筑,几乎遍布全国各地。据史料记载,明代全国就有府、州、县三级文庙约1560所,清代则增至1800多所。
建水文庙简介
建水文庙始建于元朝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经历代40多次扩建增修,占地面积已达114亩,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仅次于山东孔子家乡的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全国大型文庙中名列前茅。建水文庙历经700余年能得以比较完好地保存下来,为人们研究我国古代尊孔崇儒的历史,研究传统的建筑艺术创造了极其宝贵的条件。现已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水文庙建筑
建水文庙完全依曲阜孔庙的风格规制建造,采用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宫殿式,东西两侧对称布置多个单体建筑。原主要建筑有包括一池、二殿、二庑、二堂、三阁、四门、五亭、五祠、八坊等共37个,现除杏坛、射圃、尊经阁、文星阁、敬一亭和斋亭被毁外,其余31个建筑都得到较为完好的保存。整个建筑宏伟壮丽,结构严谨,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为建水这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建水文庙建筑群坐北朝南北分布,纵深达625米,共分七进空间。
第一进空间从万仞宫墙(红照壁)至“太和元气”坊。“太和元气”坊是文庙的单体大门,属四柱三楼三门道木牌坊。
太和元气坊门头上的“太和元气”四个贴金大字,是赞美孔子思想如同天地生育万物。次间木栅栏门的门头板上,刻有清雍正年间重修此坊时临安府主要军政官员的名字,左为文职官员,右为武职官员。石砌须弥座夹杆石上雕刻有龙、狮象,这是建水文庙不同于其它文庙的石作
学海特色之一。“太和元气”坊后是泮池。俗称“学海”,自明弘治年间拓为椭冠。泮池北端筑有一小岛,上建“思乐亭”,岛堤间由一座三孔石桥相连。“思乐亭”亦名“钓鳌亭”,有勉励生员奋发努力,日后功成名就,犹如钓得深海中大鳌之意。人们来到这一引导性空间,第一眼就可以看见“学海文澜”和均衡对称的牌坊群落,给人们一种襟怀开阔、如入圣殿的感觉。
第二进空间为“太和元气”坊至月台边。进入“太和元气”坊,迎面便是一尊3米多高的孔子铜像,令人肃然起敬。像后碧波荡漾的泮池,象征孔子的思想犹如汪洋般宽广、浩瀚和深远。
义路坊从下马碑开始,进入“礼门”、“义路”坊、“洙泗渊源”坊前半圆形月台广场,为第三庭院空间。二、三进空间为建洙泗渊源坊水文庙最大的游憩活动园林庭院环境空间,在这里可将远山近水,如画风光,尽收眼底,让人不由赞叹我国传统园林的奇巧与壮美。
第四进庭院空间为“洙洒渊源”坊至棂星门及横向对称的“德配天地”、“道冠古今”、“贤关近仰”、“圣域由兹”四座牌坊及碑廊,是文庙园林气氛甚浓的历史文化碑刻展示区。棂星门东西两侧为碑林,其间立有石碑数十块,记载了明清重修文庙的情况,是研究中原文化及儒家思想在边疆传播的重要历史资料。
从棂星门至大成门为第五进庭院。棂星门的四棵中金柱穿屋顶而出,高出屋脊两米余,柱顶上罩明代盘龙青花瓷罩,下段裸柱上有木制饰物,这是全国文庙中罕见的建筑形式。五进庭院正中是专为纪念孔子办学设教
杏坛建造的杏坛,内用斗八藻井,瓦用黄色琉璃瓦,彩绘金龙和玺,规格很高。坛内竖明代“孔圣弦诵图”石碑。杏坛左前有奎星阁;左后有名宦祠、金声门,右后有乡贤祠、玉振门。奎星阁、文昌阁供奉“奎星星君,文昌帝君”,取“奎主文章,魁星点斗,文运昌盛”之意。乡贤名宦祠是为祭祀建水古代有名望的乡绅、贤人和纪念古代建水籍在外地做官的名人而建的祠堂,属于地方文庙的特有建筑。
大成门以内至先师殿及两庑两耳围合的第六进庭院空间,是文庙的核心和重点。此庭院由大成门、先师殿、东西两庑、东西碑亭、东西两耳组建成气势恢宏、格调高雅、金碧辉煌的方形建筑群体,营造出文庙特有的建筑意境。院内还有相传植于元代的古松、古柏,植于明代的山茶和植于清代的金银桂。院内的一对伏坐石雕白象,上驮一米多高的青铜花瓶,其造型体现了中原文化、边陲文化和东西亚文化的交相辉映,取意为“象呈升平”。
大成殿即先师殿,因清代著名书法家王文治任临安知府时,曾题书“先师庙”三个榜书大字而得名。大成殿位于文庙建筑纵向中轴线后部的最高台了上,以突出其在整个建筑中的核心地位。它是文庙的中心,是祭祀孔子的正殿。全殿用材坚固粗大,共采用28棵柱作承重构架柱,其中20棵是用整块青石斧剁凿磨而成,形成古建筑中十分特殊的石木构架承重结构。
石龙抱柱前檐左右两棵辅柱(角柱),上半部镂雕成龙腾祥云的“石龙抱柱”,下半部采用浮雕与透雕相结合的艺术手法,雕工精巧,十分珍奇。殿前拜台三面有石栏板望柱围护,拜台中放置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铜鼎香炉,高2。85米,上部为宫殿亭楼牌坊建筑式造型,四棵铜柱游龙盘绕,四足为四只象头,卷曲的象鼻支撑在莲花座上,充分表现了儒家文化治理天下,力求达到四平八稳的政治效果。
大殿正面五个开间共有22扇雕花隔扇门,其中明间六扇各雕云龙一条,组成“六龙捧圣”,排列于殿内孔子圣像前,象征由孔子创建的儒学在古代意识形态领域内至高无上的地位;次间、梢间每扇为一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如“双狮分水”、“喜鹊闹梅”、“三羊开泰”、“旭日东升”、“竹报平安”、“禄禄有福”、“一路连科”等,共雕有一百多个大小动物及翎毛花卉,形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个个镂空为立体状,体现了古代木雕艺人的高超技艺,堪称木雕艺术的珍品。大殿梁架、斗拱上的彩画绘制精美,保存完好,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大殿中共悬挂了清代帝王赞孔尊孔的“御题”贴金匾额八块,它们分别是康熙的“万世师表”、雍正的“生民未有”、乾隆的“与天地参”、嘉庆的“圣集大成”、道光的“圣协时中”、咸丰的“德齐帱载”、同治的“圣神天纵”以及光绪的“斯文在兹”,充分显示了清朝帝王对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推崇备至。大殿东西两侧各有东西碑亭一座。东碑亭中立有清朝雍正皇帝的《平定青海告成太学碑记》。西碑亭中立有乾隆皇帝御制《平定回部告成太学碑记》,这是用两块巨石和满汉两种文字书写雕刻而成的满汉碑,两块碑上镶一块完整的碑首,将其联为一体。该碑原立于北京文庙内,临安知府双鼎摹刻于建水文庙,实属全国罕见的满汉文碑。大殿后墙外墙脚处,还立有十多块石碑,其中元代至元年武宗皇帝追封孔子为“大圣至圣文宣王”的圣旨碑,为滇南现存最古老的碑刻。
大成殿至崇圣祠为第七进院落,崇圣祠是祭祀孔子前五代列祖列宗的`场所,其为五开间三进深单檐歇山顶抬染式建筑,通面阔24米,进深16.5米,高9米,占地396平方米,前檐梁架、斗拱上施彩画,图案精美、色彩古朴,殿前有石拦板望柱(拦板24块,望柱26棵),石拦板上刻有西湖24景名胜图。
在大成殿庭院东西两侧,还有体现“庙学合一”的东西明伦堂。崇圣殿东侧有二贤祠和仓圣祠。二贤祠是乡人纪念明洪武年间被贬谪至文庙讲学十余年的两位文人学士而建的祠堂。仓圣祠是祭祀我国古代发明者仓颉的场所。祠后还有象征“孔林”的古柏树林,使文庙更添庄严古雅之色。
建水文庙导游词2
建水文庙始建于元朝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经历代50多次扩建增修,占地面积已达114亩(76 000平方米),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仅次于山东孔子家乡的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全国大型文庙中名列前茅。建水文庙历经700余年能得以比较完好地保存下来,为人们研究我国古代尊孔崇儒的历史,研究传统的建筑艺术创造了极其宝贵的条件。现已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水文庙完全依曲阜孔庙的风格规制建造,采用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宫殿式,东西两侧对称布置多个单体建筑。原主要建筑有包括一池、二殿、二庑、二堂、三阁、四门、五亭、五祠、八坊等共37个,现除杏坛、射圃、尊经阁、文星阁、敬一亭和斋亭被毁外,其余31个建筑都得到较为完好的保存。整个建筑宏伟壮丽,结构严谨,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为建水这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整个庙宇,一片翠绿,古木萧森,庄严肃穆。松、柏、竹、柳,千姿百态,各种花卉争妍斗艳,四时飘香。庭西有两株共生树,一为柏树,一为榕树。数百年的风风雨雨,它们已经紧紧缠在一起。有人戏称为“万将军抱白小 姐”。 建水城,为旧临安府所在地,元、明、清三代曾是滇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加上文庙规模宏大,建筑精巧,素有“滇南邹鲁”之称。早年,当地利用文庙建立了临安中学。现改为建水第一中学,并在文庙侧新建了许多教学楼。昔日孔庙圣地,如今成了青少年学习之所。由于政府和学校注意保存古迹,至今文庙仍很完整。
绕至泮池后的唇台上,只见栩栩如生的龙、虎、麟、狮、象巨石雕高距于坊座上,拱卫着木构架的牌楼。四周的壁画上方,用砖砌成斗拱样,覆以碧瓦,与三楹坊顶合成叠罗汉式的三重檐歇山顶,檐牙高啄,碧瓦飞翘,与“太和元气”坊及“礼门”、“义路”坊齐观,如数重大雁飞临泮池之上。这种建筑风格,凸现了儒家思想两个固有的属性:一方面具有广泛信仰层面上的情感需求,另一方面存在着相当丰富的理论思维内容。
文庙最吸引人的去处无疑是大成殿。它是文庙的主体建筑,一字排开的五间殿堂,正堂内置龙宝座,供奉着孔子塑像。殿堂单檐九脊歇山顶,琉璃黄瓦,翘角飞甍,巍巍宏丽,气象庄严。这里有很多的字匾和塑像,字大多是历代皇帝所题,像都是对弘扬儒家文化作出贡献的名人。大殿檐下悬挂着“先师庙”三个鎏金大字匾,笔力雄浑遒劲,匾沿镶嵌着玲珑剔透的木雕龙凤。东西厢房是祀奉先儒的场所,先贤79人、先儒75人依次供奉于内。
建水文庙导游词3
作为一名专门引导游客、助人为乐的导游,常常要根据讲解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具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的特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导游词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建水文庙导游词,欢迎大家分享。
文庙又称孔庙,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孔子和推广儒家教化而兴建的重要礼制性建筑,几乎遍布全国各地。据史料记载,明代全国就有府、州、县三级文庙约1560所,清代则增至1800多所。
建水文庙始建于元朝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经历代40多次扩建增修,占地面积已达114亩,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仅次于山东孔子家乡的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全国大型文庙中名列前茅。建水文庙历经700余年能得以比较完好地保存下来,为人们研究我国古代尊孔崇儒的历史,研究传统的建筑艺术创造了极其宝贵的条件。现已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水文庙完全依曲阜孔庙的风格规制建造,采用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宫殿式,东西两侧对称布置多个单体建筑。原主要建筑有包括一池、二殿、二庑、二堂、三阁、四门、五亭、五祠、八坊等共37个,现除杏坛、射圃、尊经阁、文星阁、敬一亭和斋亭被毁外,其余31个建筑都得到较为完好的保存。整个建筑宏伟壮丽,结构严谨,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为建水这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建水文庙建筑群坐北朝南北分布,纵深达625米,共分七进空间。
第一进空间从万仞宫墙(红照壁)至“太和元气”坊。“太和元气”坊是文庙的单体大门,属四柱三楼三门道木牌坊。
太和元气坊门头上的“太和元气”四个贴金大字,是赞美孔子思想如同天地生育万物。次间木栅栏门的门头板上,刻有清雍正年间重修此坊时临安府主要军政官员的名字,左为文职官员,右为武职官员。石砌须弥座夹杆石上雕刻有龙、狮象,这是建水文庙不同于其它文庙的石作
学海特色之一。“太和元气”坊后是泮池。俗称“学海”,自明弘治年间拓为椭冠。泮池北端筑有一小岛,上建“思乐亭”,岛堤间由一座三孔石桥相连。“思乐亭”亦名“钓鳌亭”,有勉励生员奋发努力,日后功成名就,犹如钓得深海中大鳌之意。人们来到这一引导性空间,第一眼就可以看见“学海文澜”和均衡对称的牌坊群落,给人们一种襟怀开阔、如入圣殿的感觉。
第二进空间为“太和元气”坊至月台边。进入“太和元气”坊,迎面便是一尊3米多高的孔子铜像,令人肃然起敬。像后碧波荡漾的泮池,象征孔子的思想犹如汪洋般宽广、浩瀚和深远。
义路坊从下马碑开始,进入“礼门”、“义路”坊、“洙泗渊源”坊前半圆形月台广场,为第三庭院空间。二、三进空间为建洙泗渊源坊水文庙最大的游憩活动园林庭院环境空间,在这里可将远山近水,如画风光,尽收眼底,让人不由赞叹我国传统园林的奇巧与壮美。
第四进庭院空间为“洙洒渊源”坊至棂星门及横向对称的“德配天地”、“道冠古今”、“贤关近仰”、“圣域由兹”四座牌坊及碑廊,是文庙园林气氛甚浓的历史文化碑刻展示区。棂星门东西两侧为碑林,其间立有石碑数十块,记载了明清重修文庙的情况,是研究中原文化及儒家思想在边疆传播的重要历史资料。
从棂星门至大成门为第五进庭院。棂星门的四棵中金柱穿屋顶而出,高出屋脊两米余,柱顶上罩明代盘龙青花瓷罩,下段裸柱上有木制饰物,这是全国文庙中罕见的建筑形式。五进庭院正中是专为纪念孔子办学设教
杏坛建造的杏坛,内用斗八藻井,瓦用黄色琉璃瓦,彩绘金龙和玺,规格很高。坛内竖明代“孔圣弦诵图”石碑。杏坛左前有奎星阁;左后有名宦祠、金声门,右后有乡贤祠、玉振门。奎星阁、文昌阁供奉“奎星星君,文昌帝君”,取“奎主文章,魁星点斗,文运昌盛”之意。乡贤名宦祠是为祭祀建水古代有名望的乡绅、贤人和纪念古代建水籍在外地做官的`名人而建的祠堂,属于地方文庙的特有建筑。
大成门以内至先师殿及两庑两耳围合的第六进庭院空间,是文庙的核心和重点。此庭院由大成门、先师殿、东西两庑、东西碑亭、东西两耳组建成气势恢宏、格调高雅、金碧辉煌的方形建筑群体,营造出文庙特有的建筑意境。院内还有相传植于元代的古松、古柏,植于明代的山茶和植于清代的金银桂。院内的一对伏坐石雕白象,上驮一米多高的青铜花瓶,其造型体现了中原文化、边陲文化和东西亚文化的交相辉映,取意为“象呈升平”。
大成殿即先师殿,因清代著名书法家王文治任临安知府时,曾题书“先师庙”三个榜书大字而得名。大成殿位于文庙建筑纵向中轴线后部的最高台了上,以突出其在整个建筑中的核心地位。它是文庙的中心,是祭祀孔子的正殿。全殿用材坚固粗大,共采用28棵柱作承重构架柱,其中20棵是用整块青石斧剁凿磨而成,形成古建筑中十分特殊的石木构架承重结构。
这个网站建水文庙导游词范文有很多,送你一篇。
建水文庙导游词
姓 名: 学 号: 学 院: 班 级: 专 业: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建水,我是今天的导游,我叫吴飞红,生活无非就是要红红火火,大家可以叫我小吴,叫飞鸿大侠也不介意的,多么霸气的称号,又好记。俗话说:“十年修得同车行”, 今天很开心见到大家,我旁边这位司机李师傅现在将护航我们安全抵达第一站建水文庙,我也将竭诚为大家服务。可能提到建水,大家可能舌尖上都有所触动,十分美味的建水烧豆腐,建水烧烤,除此之外呢,大家还对它认识多少,其实建水紫陶与江苏宜兴陶、广西钦州陶和重庆荣昌陶并称“中国四大名陶”,具有“体如铁、明如水、亮如镜、声如磬”的特点,接下来呢,我将带领大家一起细细品味这座古城。
建水简介
建水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历史悠久、文化深厚、风光秀丽 民风淳朴,素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和“诗书郡”的美誉。总之,可用“古、多、精、淳、美”五个字来形容它的魅力。
古,是指建水历史文化悠久,古意盎然。建水古称“步头”,亦名“巴甸”。建水古城最初为南诏国时期所建,元代时设建水州,明代称临安府。清乾隆年间改建水州为建水县。至今已经历了1200多年的历史沧桑,是云南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历史上曾一度成为滇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和交通枢纽。仍保存50多座古建筑,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因此,也称它为“千年名府”。
多,是指古城的文物众多,保存完好;城内仅元、明、清三朝的古建筑就有近百处,已确定为景区景点的也达百余处。
精,是指在建水的历史文物中,精品甚多且稀有。拥有比北京**早建27年,形状酷似**的“直逼云霄”的朝阳楼,有被誉为“西南大观园”的朱家花园;有造型雄奇的文笔塔等等。
醇,是指建水的文化底蕴醇厚;若朋友们穿行于古城的大街小巷中,就会看到一眼眼老井,一股股清泉,这些老井清泉包含着极深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建水独特的古井文化。
美,当然是指这里的风光美,人情美。这里不仅有古色古香的美景,还有哈民族芒鼓舞和长街宴,彝族花灯和烟盒舞等独特的风情美。
现在,就让我带领朋友们一起走进这座集文化美景于一身的大观园,感受其”文献名邦”的内涵。
现在我们到了建水著名的代表性建筑群——建水文庙。 文庙简介
文庙呢,又称孔庙,是纪念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也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和推广儒家教化而兴建的重要礼制性建筑。大家知道我国
1 第一大文庙在哪里吗?就是位于孔圣人故乡的山东曲阜文庙。而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建水文庙则是仅次于山东曲阜文庙的第二大文庙。
目前建水文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始建于元代,至今己有700多年的历史,经历代50多次扩建增修,占地面积己达114亩。仿照了山东曲阜孔庙的风格建造,总体布局采用中轴对称的宫殿式,坐北朝南,规制严谨,分六进空间。主要的建筑包括:一池、一坛、一圃,指的是泮池、杏坛和射圃;二殿、二庑、二耳、二堂,指的是大成殿、崇圣殿、东庑、西庑、东耳、西耳和东明伦堂、西明伦堂;还有三阁、四门、五亭、六祠和八坊等共37个原建筑,现除射圃、尊经阁、魁星阁、敬一亭和斋宿亭被毁外,其余32个建筑都得到较为完好的保存和恢复。整个建筑宏伟壮丽、结构严谨,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是游客游览的旅游胜地,也是学生“求学”游览首选之地。;待会大家可以细心的数一下,看它具体有哪些建筑。
太和元气坊
下面,就请各位随我一同走进这“金碧壮丽甲鱼全滇”的文化艺术殿堂。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文庙的大门——“太和元气”坊,它高9米,是一座石木结构、三门五开间式的牌坊。大家可以看到,整座牌坊采用雕刻造型装饰,姿态生动的六狮、二象托着檐梁吊柱,是力学和艺术的完美统一。而牌坊上题的“太和元气”四个金箔大字,意为“天地浩然正气”,借以赞美孔子思想得天地之正气,也说明了文庙既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又是办学的场所,也透出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气息。
孔子铜像
刚才我们了解了建水文庙分六进,而走进“太和元气”坊,是为一进。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孔子铜像,它高3米,基座为1.5米,重675公斤,是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博士在来建水参观考察后,慷慨捐资铸造的,于12月3日落成。
泮池
建水文庙与全国其他文庙相比,还有其独特之处,第一表现在铜像后面的泮池上。全国各地的文庙的泮池造型都为半圆型,只有建水文庙中的泮池,大家可以发现,是椭圆形,且面积也是全国最大的。古时候曾把学校称为泮宫,校内的水池就叫泮池,由于叫起来不顺口,还是习惯称它为学海,既表示是学校里的“海”,又寓意学无止境的“海”。泮池中有一小岛,岛上的亭子称为思乐亭,也称钓鳌亭,始建于明朝。思乐亭取意于“思乐泮水,薄采芹藻”之意,勉励生员发奋读书、勤(芹)奋学习,日后高中榜首,独占鳌头。泮池也以此亭为界,分为上下两塘,以前上塘种红莲,下塘种白莲,就是“连连高中”的意思,池东面种水芹,西面种水藻。凡生员入学、中举人或中进士后,都必须到文庙拜孔圣人, 2 之后,再登思乐亭、环游泮池一周,然后采芹藻而归,这称为“游泮采芹”,这是仕子们最荣耀的事。
礼门、义路坊
池端东西两坊分别是礼门、义路坊,是青石雕刻的仿木结构四柱三楼三门道石坊,两座牌坊前各立有一石牌,上面刻有“官员兵民人等于此下马”,表示不分文武官员还是平民百姓,到此都得下马落轿,步入文庙,以表尊孔。
洙泗渊源
穿过礼门、义路坊,是一个半月形的唇台。两侧红墙上,镶着四块各高一米的字碑,东墙“鸳飞”,西墙“鱼跃”。半月形唇台的中心,是“洙泗渊源”坊。“洙泗”指的是孔子家乡的两条河“洙水”和“泗水”,孔子便出生在这两条河的交汇处,“洙泗渊源”的含义是儒家学说源远流长。牌坊后面镌刻着“万世宗师”四个字。这座牌坊建于清乾隆年间,为典型的五开间三门道古牌楼建筑,木石结构,通面阔23.7米,进深7.7米,高9米,面积180平方米,巨大石雕龙、麟、狮、象把住牌坊。石雕坐于兽头之上,头顶檐柱,这是工匠们别具匠心的构思。整座牌坊用材考究,斗拱精巧,是一件建筑艺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佳作。
走进“洙泗渊源”坊,是为二进。在它的东西两端有两对木石结构的牌坊横列,它们分别是“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圣域由兹”、“贤关近仰”,其中“道冠古今”和“德配天地”两坊建制相同,为五开间四柱三楼单道砖木结构牌坊,通面阔16米,进深5米,高9米,现存建筑为清乾隆五十六年重建,,德配天地意思是说孔子之德高明博厚,与天相齐;道冠古今,是赞叹孔子之道为古今之冠,贯穿于往古来今整部文化史。另外两坊“圣域由兹”和“贤关近仰”建制相同,为三开间二柱三楼单门道砖木结构牌坊,是清乾隆五十八年建造。圣域由兹,意为圣贤之地由此进入,贤关近仰,意思是进入贤圣之地,则科举仕途俯仰可见。并且圣域由兹为文庙的东侧门,贤关近仰为西侧门。
棂星门
建水文庙第二个独特之处在于正对各位的棂星门,大家观察一下,四根中柱穿脊而出,高出屋顶两米多,柱上罩着建水古窑制的元代盘龙青花瓷罩。中柱穿脊而出这一建筑特点,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棂星又称“天田星”,是天上的文星,主管文人才士的选用,祭棂星体现了“尊孔必尊天,尊天亦尊孔”的思想。这座棂星门为三开间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建筑,重建于清乾隆年间,青色筒板瓦屋面。棂门左右两边分别是东西碑廊,于19恢复重建。碑廊建成后,原孔庙所存碑记,经整理修复,移存于内。
文庙的第三个独特之处在于东碑廊中保存元朝武宗皇帝追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圣旨碑,除此还有历代有关重修学宫,学庙田产,丁祭大典等三十余通碑刻;“西碑廊”保存有明代至清代临安府儒学科甲题名和历代德政碑,警 3 示、训导、圣谕、程子四箴及部分有地方历史价值的建水碑刻三十余通。东西碑廊资料,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是研究古代边疆文化教育的珍贵史料。
穿过棂星门,是为三进,有一个典雅小园。园林东西两面分别是魁星阁遗址和文昌阁,魁星是二十八宿之一,主管文章;文昌是寄寓文教昌盛,阁内原供奉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主宰功名、禄位的神祗。
杏坛
我们继续游览,各位请看,这造型别致的台阁为杏坛,相传是孔子聚徒讲学的场所。建水文庙杏坛始建于元代,后毁坏,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20重修的建筑。杏坛采用三开间平面正方形单檐亭形式,高10.3米,阔7.12米,两层台基,石栏环绕,四面敞开,每一块石栏都雕刻有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十二根高浮雕盘老石柱林立,五踩重昂斗拱,十字歇山顶,琉璃瓦屋面,内为斗入藻井,金龙和玺彩画,建筑规格等级很高,仅次于先师殿。
说他等级高是因为古代建筑装饰常见的彩画有和玺、旋子和苏式三种形式,而和玺彩画是最高等级的,仅用于宫殿和坛庙的主殿、堂、门,主要图案也为龙凤纹彩饰;旋子次之,苏式彩画一般用于住宅、园林。环绕四周的石栏板,镌刻有孔孟箴言,名言警句,在这里大家是否体会到了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以及儒学文化内涵的深邃和影响之深远。
文庙与全国其他文庙不同的第四个独特之处是在杏坛中有一块明代天顺年间的“孔圣弦松图”画像碑。此碑图文并茂,图的内容是孔子席地而坐,抚琴授课,四个弟子肃立恭听;碑文为宋高宗御题《孔子像赞》,共四十八个字,前四十个字是宋高宗对孔子的歌功颂德,后八个字是要求臣民尊重孔子。这块碑原先是宋高宗赠予浙江衢州孔庙,元灭南宋后,此碑随原国都“临安”之名移至建水而传入建水文庙。
顺围墙向前左右有两道大门,东面称金声门,西面称玉振门,。“金声玉振”,是孟子赞扬孔子的形象比喻。金声即是钟声,玉振即是磬声,祭祀的古乐以钟声起,以磬声落,象征着有始有终、完美无缺的礼乐。从两门进去分别是东明伦堂和西明伦堂,是讲礼习义、谈经论道的场所,折射着“正
三、明五伦”的儒家思想。东明伦堂曾是临安府学所在,西明伦堂曾是建水州学所在。
大成门
说话间,我们已经来到“大成门”。它的含意就是孔子思想集古代先圣之大成。大成门重建于嘉庆年间,为三开间两进深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建筑,琉璃瓦屋面,大成门是级别较高的三门道单体台门,台基为白石须弥座,门前石阶正中有青石雕龙御路石。
跨进大成门,是为第四进。首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宽广的庭院,院中有 4 明茶、元柏及清代的金银桂等多种珍贵植物,两侧有东西二庑房屋各十五间,用来供奉古代先贤、先儒的牌位。有趣的是在庭院没有排水通道,但遇到下大雨,总是雨停院干,没有积水,被传为奇闻。大家请看,那一对白象驮瓶,象是石雕,瓶为铜铸,它的造型体现着中原文化与边陲文化的交相辉映。细心的朋友已经发现,用材方正的青石板道两旁,青砖地幔上镶铺着十几块边框装饰有别的青条石,大家一定想问这是干什么用的?这是古代祭祀孔子时论品位给官员们敬立的。再往前走,广阔的拜台正中,有清乾隆年间制造的古铜大鼎,上部为中原典型的两层宫殿,四周数十条游龙盘绕,栩栩如生,下部四支脚是由四头云南吉祥物——大象的象头和长鼻子组成的。它也可以说是边地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融合的复合载体。
先师庙
现在我们到了先师庙,又称大成殿。殿正面悬挂的大匾“先师庙”三个金字,是清代书法家王文治就任临安知府时题写的。大成殿位于文庙建筑纵向中轴线后部的最高台上,以突出其在整个建筑中的核心地位。它是文庙的中心,是祭祀孔子的正殿。全殿用材坚固粗大,共采用28棵柱作承重构架柱,其中20棵是用整块青石斧剁凿磨而成,形成古建筑中十分特殊的石木构架承重结构。大殿正面五个开间共有22扇雕花隔扇门,其中明间六扇各雕云龙一条,组成“六龙捧圣”,排列于殿内孔子圣像前,象征由孔子创建的儒学在古代意识形态领域内至高无上的地位;次间、梢间每扇为一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如“喜鹊闹梅”、“三羊开泰”、“旭日东升”、“竹报平安”等,共雕有一百多个大小动物及翎毛花卉,形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个个镂空为立体状,体现了古代木雕艺人的高超技艺,堪称木雕艺术的珍品。大殿梁架、斗拱上的彩画绘制精美,保存完好,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更为独特的要数左右檐角的两根石龙抱柱,石龙抱柱前檐左右两棵辅柱(角柱),上半部镂雕成龙腾祥云的“石龙抱柱”,下半部采用浮雕与透雕相结合的艺术手法,雕工精巧,十分珍奇。殿前拜台三面有石栏板望柱围护,拜台中放置清乾隆五十五年铜鼎香炉,上部为宫殿亭楼牌坊建筑式造型,四棵铜柱游龙盘绕,四足为四只象头,卷曲的象鼻支撑在莲花座上,充分表现了儒家文化治理天下,力求达到四平八稳的政治效果。
步入大殿,迎面便是供奉孔子圣像的圣龛,孔子圣像坐于龛中。东西两侧的龛座里,供奉的是“四配”、“十二哲”,他们有的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有的是对儒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作出贡献的学者。大殿内外悬挂着清代皇帝御题的八块匾额,分别是康熙“万世师表”、雍正“生民未有”、乾隆“与天地参”、嘉庆“圣集大成”、道光“圣协时中”、咸丰“德齐帱载”、同治“圣神天纵”和光绪“斯文在兹”。
5 东、西碑亭
先师殿左右两边分别是东、西碑亭。东碑亭正墙上镶着清代雍正年间的“平定青海告成太学碑记”;西碑亭内有满汉文碑刻“平定回部告成太学碑”,由满、汉文两碑合为一体,以一碑顶固定。碑文为乾隆皇帝御书,记述了清乾隆年间平定新疆准噶尔贵族叛乱,维护祖国统一的史料。原碑立于北京文庙内,后临安府知府双鼎拓临镌刻于此。
崇圣祠
先师殿后面的崇圣祠为五进,用来供奉孔子前五代列祖牌位。祠前有石栏望柱拜台,上面刻有浮雕杭州西湖二十四景风光名胜图。大殿周围还有景贤祠和仓圣祠。景贤祠用于祀奉对建水文化教育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山西布政使韩宜可和左参政王奎二人;仓圣祠是供奉我国古代皇帝史官、中华汉文字造字师祖——仓颉的纪念性建筑。
文庙的最后一进是尊经阁,是滇南最早的藏书阁,可惜早已被毁,只剩下百余棵古柏树了。
结束语
各位跟随我边走边听,想必也意犹未尽。今天我们的文庙之旅就告一段落了。回顾刚才我们已经游览了疏密相间,高低错落的整个文庙建筑。也领略了其独特之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受到孔圣人思想文化的熏陶。一路上也感谢大家的积极配合,如果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还请各位朋友海涵;
当然,作为文化之都的建水,不仅仅有全国第二大文庙,还有雨燕翔集、独特壮观的燕子洞,被誉为“云南楼兰古城”的团山传统民居建筑群,还有中国桥梁史上的珍品——双龙桥等等;作为四大陶都之一的建水紫陶,具有花瓶装水不发臭,花盆栽花不烂根,茶壶泡茶味正郁香,餐具存肴隔夜不馊的特点,大家如果感兴趣也可以到古城内慢慢了解。
每年3月21日上午在燕子洞还会举行“迎春燕钟乳悬匾庆典”活动,8月18日组织“采燕窝”活动,还有哈民族芒鼓舞和长街宴,彝族花灯和烟盒舞等少数民族节日,都是不可错得的精彩节目。建水永远欢迎你们,俗话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虽然我们相处时间较短,但此刻要分别了,很舍不得大家,也希望我们的缘分未尽,期待再次相遇,在这里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幸福快乐!
建水文庙导游词4
文庙又称孔庙,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和推广儒家教化而兴建的重要礼制性建筑。建水文庙,位于县城建中路北侧,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经明清两代50余次增修扩建,占地面积己达114亩,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仅次于山东孔子家乡的曲阜孔庙,在全国大型文庙中名列第二,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水文庙建筑群座北朝南,纵深达625米,共分七进空间,完全依照山东曲阜孔庙的风格规制建造。第一进空间从万仞宫墙(红照壁)至“太和元气”坊。“太和元气”坊是文庙的单体大门,属四柱三楼三门道木牌坊。门头上的“太和元气”四个贴金大字,是赞美孔子思想如同天地生育万物。次间木栅栏门的门头板上,刻有清雍正年间重修此坊时临安府主要军政官员的名字,左为文职官员,右为武职官员。石砌须弥座夹杆石上雕刻有龙、狮、象,这是建水文庙不同于其它文庙的石作特色之一。
“太和元气”坊后是泮池。俗称“学海”,自明弘治年间拓为椭冠。泮池北端筑有一小岛,上建“思乐亭”,岛堤间由一座三孔石桥相连。“思乐亭”亦名“钓鳌亭”,有勉励生员奋发努力,日后功成名就,犹如钓得深海中大鳌之意。人们来到这一引导性空间,第一眼就可以看见“学海文澜”和均衡对称的牌坊群落,给人们一种襟怀开阔、如入圣殿的感觉。
第四篇:建水文庙导游词
建水文庙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一路辛苦了,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相聚建水。有句俗话说“十年修得同船渡”,那我们今天就来个“十年修得同车行”。我代表我们建水旅行社再次欢迎您们的到来。说到这大家还是不知道我是谁吧?我就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我姓杨,叫杨前红,你们可以叫我小杨或者小红,我的朋友常对我说:“前红,前红,与众不同”,那在今天的游览中我会竭诚为大家服务,相信我今天的服务定会给大家带来与众不同的感觉。在今天的游览过程中,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建议,也可以提出,我有做得不足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我身边这位是我们的刘师傅,他有很长的驾龄,虽说云南山路十八弯,但再怎么弯我们的刘师傅也会带我们走向光明。各位朋友,我们今天游览的主要是建水文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经过八个比较重要的景点,历时比较长,所以请大家带好水。然后带上一个好心情跟我走。
各位朋友想必大家都初来建水,对建水也不太了解吧,那下面我就先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建水。朋友们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建水。建水历史悠久,文化深厚,风光秀丽,精品荟萃,民风淳朴,素有“文献名邦”、“滇南雏鲁”和“诗书郡”的美誉。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这里主要居住的少数民族以哈尼族、苗族和彝族为主,另外还有傣族,回族等。建水民族风情绚丽多彩。有汉族的祭孔乐舞和洞经音乐,哈尼族的芒鼓舞和长街宴,彝族的花灯,烟盒舞和火把节,还有苗族的采花山及傣族的歌舞和风俗习惯等。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构成了建水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情景观。
建水还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古迹,如儒学经院有文庙、崇正书院、焕文书院、学政考棚等;宗教寺院有指林寺、燃灯寺清真寺和云龙山寺等;人居宅院有朱家花园、张家花园、土司衙署等;遗址类有燕子洞古人穴居遗址、碗窑古窑址等;地下岩溶景观类的有燕子洞溶洞群,还有其他一些旅游资源如双龙桥、朝阳桥、小桂湖、龙岔河古墓葬群建水老井等;还有一些文化民村民镇如临安镇、曲江镇、官厅镇和团山村等。说到这不知各位朋友有没有人会说“我介绍的都是些玩的,那吃的和特产呢?”别急下面我就带大家进入建水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建水美食有很多一说到建水大家想到的肯定是建水烧烤,但除了烧烤建水还有很多出名的美食如汽锅鸡、临安烧豆腐、传统名宴“三叠水”草芽还有燕窝及燕窝制品。另外建水最出名的特产就是建水紫陶了,建水紫陶因质地细腻,清新光洁,透气性好“色如钢,音如磐,明如镜,光鉴照人”被称为“陶中一秀”。也是送礼的好选择。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建水其突出的特点可用“古、多、精、纯、美”五个字来概括。古,是指建水历史悠久古意盎然。建水古称“步头”亦名“巴甸”自唐元和年间设县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云南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历史上一度成为滇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和交通枢纽。其古城历经12个世纪的建设,至今仍保存有50多座古建筑,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因此称建水也被称为“千年名府”。
多,是指建水古城文物众多,保存完好。据文物部门统计,在建水城内,仅元、明、清三朝的古建筑群就有近百处。已确定为景区景点的有百余处。属国家、省、州、县重点保护单位百余处,全县共有古寺庙近百处,仅城内就有七寺八庙之多,大家想想在全国有这么多处文物的县也不多见吧?
精,是指建水的历史文物中,不但精品集中,而且稀有度极高。如建水拥有全国第二大文庙,第一宽阔的学海——泮池。在文庙中保存有清代八朝皇帝的御书(匾)额八块;建水还拥有比北京天安门早建27年,形状酷似天安门的朝阳楼等等。
醇,是指建水的历史文物,文化底蕴十分醇厚,耐人寻味。若朋友们穿梭于大街小巷就会发现有很多古井一股股清泉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构成建水独特的古井文化。
美,是指建水风光美,风情美。如东门雄关楼,西门井源泉,北门山峦秀,南门溪水流......建水四处飘逸着古意,遍地散发着古韵。有看不尽的美景,说不完的往事和写不完的华章。
各位朋友建水文庙到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文化大观园,感受一下“文献名邦”的深邃内涵吧!
文庙又称孔庙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孔子和推广儒家教化而兴建的重要礼制性建筑,几乎遍布全国各地。据史料记载,明代全国就有府、州、县三级文庙约1560所,清代则增至1800多所。
建水文庙始建于元朝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经历代50多次扩建增修,占地面积已达114亩,其建筑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仅次于山东孔子家乡的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全国大型文庙中名列前茅。建水文庙历经700余年能得以比较完好的保存下来,为人们研究我国古代尊孔崇儒的历史,研究传统的建筑艺术创造了极其宝贵的条件。现已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水文庙分为六进空间,主要建筑有包括一池(泮池)、一坛(杏坛)、一圃(射圃)、二殿(大成殿、崇圣殿)、二庑(东庑、西庑)、二堂(东明伦堂、西明伦堂)、三阁(尊经阁、奎文阁、魁星阁)、四门(棂星门、大成门、金声门、2 玉振门)、五亭(静一亭、思乐亭、斋宿亭、西碑亭、东碑亭)、六祠(仓圣祠、忠义孝悌祠、名宦祠、崇圣祠、寄贤祠、乡贤祠)、八坊(太和元气坊、洙泗渊源坊、礼门坊、义路坊、道冠古今坊、德配天地坊、圣域由兹坊、贤关近仰坊)。整个建筑宏伟壮丽,结构严谨,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为建水这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享誉全国的文化殿堂吧,各位朋友请抬头看文庙大门“太和元气”坊。它高9米是文庙的单体大门,是一座石木结构,三门五开间式的牌坊,整座牌坊采用雕刻造型装饰,姿态生动的六狮,二象拖着檐梁吊柱,是力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门头上的“太和元气”四个贴金大字,意为“天地浩然之气”是赞美孔子思想得天地之正气如同天地生育万物。这也说明文庙不仅是祭祀孔子的地方,也是办学的地方,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大道之行,不择地至,大道兴而圣教兴,以道兴教”的含义,也透出了中国传统哲学气息。次间木栅栏门的门头板上,刻有清雍正年间重修此坊时临安府主要军政官员的名字,左为文职官员,右为武职官员。石砌须弥座夹杆石上雕刻除了有狮象之外还有有龙,这是建水文庙不同于其它文庙的石作特色之一。这就是一进。
好了我们往里走,各位朋友请看这个姿态庄严,文化气息逼人的立在我们面前的便是孔子铜像。它高3米,重675公斤,基座高1.5米是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博士在1999年来建水参观考察后,慷慨捐资铸造,于2000年12月3日落成。
各位朋友,你们看到前面的荷花池了吗?这就是有名的泮池。你们也知道我们云南有十八怪吧?其实我们建水也有十八怪“建水十八怪”,其中有一怪就是“半亩方塘也叫海”。这半亩方塘讲的就是文庙的泮池,说是半庙,其实建水文庙的泮池有45亩之大,列全国第一。全国的文庙都有泮池,独建水文庙称泮池为“学海”,取“学海无涯”句。所谓泮池,就是个大水池,呈半圆形,上有拱桥连通。古有在学府前建泮池能振兴学业之说,所以其多用于孔庙、文庙、学宫等建筑中。
为什么会有泮池,历史上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周代天子宫前设池为圆形,而诸侯只能用其一半,以示区别,故称为“泮池”。
另一种是:天子之学为“辟雍”,诸侯之学称“泮宫”;辟雍有水环绕,泮宫之水只能半之,故称为“泮池”。
古时曾把学校称为泮宫,校内的水池叫泮池。不过泮池这个称谓太高雅,也不顺口,所以人们还是习惯于叫它学海,既表示学校里的海,又寓意为学无止境 3 的学“海”。泮池在造型上也有它独特的风格,全国各地的文庙中的泮池都为半圆形,只有建水文庙中的泮池为椭圆形。古书云:学海,“汪洋澄澈,每朝夕乍起,崔波点心,静碧无痕,文澜万顷”所以称为“学海文澜”。泮池中有一小岛,岛上的亭子称为“思乐亭”又称“魡鳌亭”。始建于明代。“思乐亭”取意于《诗经,鲁颂》“思乐泮水薄采芹藻”之意勉励生员发愤读书,勤苦学习,日后高中榜首,独占鳌头。泮池以思乐亭为界,分成上下两塘旧时上趟种红莲,下塘种白莲,取“连连高中”之意。池东面种水芹,西面种水藻。凡是生员入学,重举人或种进士后,都必须到文庙拜孔圣人,之后登“思乐亭”,然后环游一周,然采芹藻而归。这称为“游泮采芹”,是士子们最荣耀的事。泮池中的水绝大多数是活水这种设计是儒家思想孔泽流长的象征。泮池的设置还增添了孔庙的灵气优化了整体环境。
泮池东西两坊分别是“礼门”“义路”坊,是青石雕刻的仿木结构四柱三楼三门道石坊,通面阔8米,进深4.4米,高5.35米。古人云:“欲为学,必先辩门路,门路何在?礼义是也!”“礼门”“义路”两座牌坊,都是用大块的石料雕刻而成,设计精美,稳重端庄,计算精确,令人叹服,是石雕艺术之精品。两座牌坊前各立有一石碑,上面刻着“官员兵民人等于此下马”,表示不分文武官员还是平民百姓,到此都得下马落轿,步入文庙以示尊孔。
穿过“礼门”“义路”坊,我们会看到一个半月形的唇台,纯台两侧红墙上,镶着四块各一米高的石碑。东墙“鸢飞”,西墙“鱼跃”寓意《诗经·大雅·旱麓》中的“鹰飞戾天,鱼跃于渊”。半月形唇台的中心是“洙泗渊源”坊,背面镌刻“万事宗师”。“洙泗”指的是孔子家乡的两条河“洙水”和“泗水”,孔子便出生在这两条河的交汇处,“洙泗渊源”的含义是儒家学说,源远流长。这座牌坊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为典型的五开间三门道古牌楼建筑,木石结构,通面阔23.7米,进深7.7米,高9米,面积180平方米。巨大石雕,龙、麟、狮、象把住牌坊。石雕坐于兽头的上面,头顶檐柱,这是工匠们别具匠心的构思,整座牌坊用材考究,斗拱精巧,是一件建筑艺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佳作。走进“洙泗渊源”坊,就是二进。在它的东西两端有两对牌坊横列,他们分别是“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圣域由兹”、“闲关近仰”。其中“道冠古今”、“德配天地”两方建制相同,为五开间四柱三楼单道砖木结构牌坊,通面阔16米,进深5米,高9米。“德配天地”说出了《中庸》中的“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意思是说孔子的德行高明博厚,与天相齐。“道冠古今”赞叹孔子之道为古今之冠,贯穿于从古至今整部文化史。“圣域由兹”、“闲关近仰”两方建制相同,为三开间二柱三楼单门砖木结构牌坊,通面阔10.24米,高7米。“圣域由兹”以为圣贤之地由此进入。“圣域由兹”意为进入圣贤之地,那么科举仕 途抬头低头都可以看到。
朋友们跟上啊,我们马上要三进了,现在正对我们的是棂星门,棂星门又称为“天田星”也就是天上的文曲星,主管文人才是的选用,祭棂星体现了“尊孔必尊天,尊天亦尊孔”的思想。棂星门有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的四棵中金柱穿屋顶而出,高出屋脊两米余,柱顶上罩明代盘龙青花瓷罩,下段裸柱上有木制饰物,这是全国文庙中罕见的建筑形式,它的意义源自于宋朝朱熹所的“孔教真理能通天,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棂星门为三开间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建筑。重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青色筒板瓦屋顶。通面阔14.6米,进深3.6米,高6.8米3棂星门左右两边分别为东西碑廊,于1999年恢复重建。“东碑廊”保存有元朝至大元年武宗皇帝追风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圣旨碑,及历代有关重修学官、学庙田产、丁祭大典等三十余通碑刻;“西碑廊”保存有明代至清代临安府儒学科用题名和历代德政碑,警示、训导、圣谕、程子四箴及部分有地方历史价值的建水碑刻三十余通。
穿过棂星门我们会看到一个典雅的小园,园林东西两面分别为魁星阁和文昌阁。魁星是二十八宿之一,主管文章;文昌是文教昌盛的意思。文昌阁通面阔10.9米,进深11.34米,高10.8米,。阁内原来供奉着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主宰功名功名利禄的神袛。始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重建。
各位请看,在我们眼前这造型别致的台阁名曰“杏坛”,相传是孔子聚徒讲学的场所。建水文庙杏坛始建于元代,后毁坏。现建筑为2000年重建。杏坛采用三开间平面正方形单檐亭形式,高10.3米,阔7.12米,两层台基,石栏环绕,四面敞开,每一块石栏都雕刻有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十二根高浮雕盘龙石柱林立,五踩重昂斗拱,十字歇山顶,琉璃瓦屋面,里面是斗人藻井,金龙和玺彩画,建筑规格等级很高,仅次于先师殿。环绕四周的石栏板上,镌刻有孔孟箴言,名言警句,读来耐人深思。在此您可以体会到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以及儒家文化内涵的深邃和影响之深远。杏坛中有一块明代天顺年间的“孔圣弦颂图”画像碑。此碑图文并茂,图的内容是孔子席地而坐,抚琴授课,四个弟子肃立恭听;碑文为宋高宗御题《孔子像赞》,共四十八字,前四十个字是宋高宗对孔子的歌功颂德,后八个字是要求臣民尊重孔子。此碑原是宋高宗赠与浙江衢州孔庙,元灭南宋后,此碑随愿国都“临安”之名移至建水而传入建水文庙。
朋友们请看顺围墙向前左右有两道大门,东面称金声门,西面称玉振门。“金声玉振”,是孟子赞扬孔子的形象比喻。语出《孟子·万章》:“金声而玉振之也。5 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金声即是钟声,玉振即是磐声,祭祀的古乐以钟声起,以磐声落,象征着有始有终、完美无缺的礼乐。“金声”、“玉振”门都是单檐歇山顶单体门,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兴建,通阔5.3米,青瓦屋面,进深5.3米,高5.8米,面积26.5平方米。
从两门进去分别是东明伦堂和西明伦堂,是讲礼习义、谈经论道之场所,折射着“正三纲、明五伦”的儒家思想。东明伦堂曾是临安府学所在,西明伦堂曾是建水州学所在。西明伦堂前面有一棵巨大的榕柏共生树,人称“万将军抱白小姐”。相传:万将军奉命远征归来,与白小姐相见,欣喜若狂,紧紧相拥,海誓山盟,永不分离,如今白小姐正温柔地躺在万将军怀中安然地入睡了。其实,它是一株苍劲挺拔老干疏枝的古柏,被另一株名叫万年青的小叶榕树紧紧抱住,形成两树职业交错、难分难解之奇观,很值得一看。
朋友们现在你们是不是还在寻找着万将军和白小姐的身影呢?如果是那就让我们在此歇歇吧,因为接下来的会更精彩。看看说着说着我们就来到大成门了。“大成”出自于《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意思是说孔子思想集古代先圣之大成。大成门重建于嘉庆十八年(1813年),为三开间两进深单歇山顶抬梁式建筑,琉璃瓦屋顶通面阔13.31米,进深5.5米,高7.4米,是级别较高的三门道单体台门。
跨进大成门就是四进了。这时展现在我们前面的是一个宽敞的庭院,院中有明茶、元柏、清代金银桂等珍贵植物,环境很优美。庭院两侧有庑房,用来供奉古代先贤,先儒的牌位。院内还有相传植于元代的古松、古柏,植于明代的山茶和植于清代的金银桂。院内的一对伏坐石雕白象,上驮一米多高的青铜花瓶,其造型体现了中原文化、边陲文化和东西亚文化的交相辉映,取意为“象呈升平”。朋友们我们继续往前走,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古铜大鼎,它制造始于清代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高2.85米,重2吨。它的上部为中原典型的两层宫殿,四周有数十条栩栩如生的游龙缠绕。下部四只脚由云南的吉祥物象头和象鼻组成,表现了边疆文化与中原文化融为一体。
朋友们往前走,铜鼎后面就到了我们的先师庙了,这为五进。先师庙又称为大成殿,因清代著名书法家王文治任临安知府时,曾题书“先师庙”三个榜书大字而得名。先师庙是文庙的中心,是祭祀孔子的正殿。全殿用材坚固粗大,共采用28棵柱作承重构架柱,其中20棵是用整块青石斧剁凿磨而成,形成古建筑中十分特殊的石木构架承重结构。檐左右两棵辅柱(角柱),上半部镂雕成龙腾祥云的“石龙抱柱”,下半部采用浮雕与透雕相结合的艺术手法,雕工精巧,十分珍 6 奇。殿前拜台三面有石栏板望柱围护,拜台中放置的是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铜鼎香炉,高2.85米,上部是宫殿亭楼牌坊建筑式造型,四棵铜柱游龙盘绕,四足为四只象头,卷曲的象鼻支撑在莲花座上,充分表现了儒家文化治理天下,力求达到四平八稳的政治效果。大殿正面五个开间共有22扇雕花隔扇门,其中明间六扇各雕云龙一条,组成“六龙捧圣”,排列于殿内孔子圣像前,象征由孔子创建的儒学在古代意识形态领域内至高无上的地位;次间、梢间每扇为一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如“双狮分水”、“喜鹊闹梅”、“三羊开泰”、“旭日东升”、“竹报平安”、“禄禄有福”、“一路连科”等,共雕有一百多个大小动物及翎毛花卉,形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个个镂空为立体状,体现了古代木雕艺人的高超技艺,堪称木雕艺术的珍品。大殿中共悬挂了清代帝王赞孔尊孔的“御题”贴金匾额八块,它们分别是康熙的“万世师表”、雍正的“生民未有”、乾隆的“与天地参”、嘉庆的“圣集大成”、道光的“圣协时中”、咸丰的“德齐帱载”、同治的“圣神天纵”以及光绪的“斯文在兹”,充分显示了清朝帝王对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推崇备至。
先师殿的左右两边分别是东、西碑亭。东碑亭正墙上镶着清代雍正年间的“平定青海告成太学碑记”。西碑亭内有满汉文碑刻“平定回部告成太学碑”。这个碑高5米、宽2米、厚0.3米,有满汉问两碑合为一体,用一个碑顶固定。碑文为乾隆皇帝御书,记述了清乾隆年间评定新疆准噶尔贵族叛乱,维护祖国统一的史料。
朋友们,今天的游览到这里就剩最后的一站了也是六进,既然是最后一站那就让我们打起精神度过最后美好时光吧。下面就让我们到崇圣祠看看吧!崇圣祠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原名“启圣祠”,是祭祀孔子前五代列祖列宗的场所,清代改为“崇圣祠”其为五开间三进深单檐歇山顶抬染式建筑,通面阔24米,进深16.5米,高9米,占地396平方米,前檐梁架、斗拱上施彩画,图案精美、色彩古朴,殿前有石拦板望柱(拦板24块,望柱26棵),石拦板上刻有西湖24景名胜图。在大成殿庭院东西两侧,还有体现“庙学合一”的东西明伦堂。崇圣殿东侧有二贤祠和仓圣祠。二贤祠是乡人纪念明洪武年间被贬谪至文庙讲学十余年的两位文人学士而建的祠堂。仓圣祠是祭祀我国古代发明者仓颉的场所。祠后还有象征“孔林”的古柏树林,使文庙更添庄严古雅之色。
各位朋友,今天我们游览了建水文庙的,“太和元气”坊、洙泗渊源坊、棂星门、杏坛、大成门、大成殿、先师殿、崇圣祠等,不知各位有没有点收获呢。很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积极配合。我知道我今天的服务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大家都包容了,我再次万分感谢。我们建水除了文庙还有很多比如:团山村、燕子洞等更多旅游胜地。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再次光临。我们今天的游览到这里就要结束了,虽然我们相处只是短短一天,但对大家已经有感情了,万分不舍。我们中国有句古话说“ 两山不能相遇,两人总能相逢”。所以我期盼不久的将来还能与大家重逢在云南。在离别之际我重新向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叫杨前红,杨柳依依,勇往直前,红红火火,我希望大家能记住我,也愿我的名字能带给大家快乐与好运,愿大家以后能勇往直前,事业红红火火。我再次预祝大家工作好,身体好,今天好,明天好,现在好,将来好,不好也好,好上加好。各位朋友再见了,一路平安!
第五篇:建水文庙导游词
建水文庙导游词
作为一名专门引导游客、助人为乐的导游,常常要根据讲解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具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的特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导游词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建水文庙导游词,欢迎大家分享。
文庙又称孔庙,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孔子和推广儒家教化而兴建的重要礼制性建筑,几乎遍布全国各地。据史料记载,明代全国就有府、州、县三级文庙约1560所,清代则增至1800多所。
建水文庙始建于元朝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经历代40多次扩建增修,占地面积已达114亩,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仅次于山东孔子家乡的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全国大型文庙中名列前茅。建水文庙历经700余年能得以比较完好地保存下来,为人们研究我国古代尊孔崇儒的历史,研究传统的建筑艺术创造了极其宝贵的条件。现已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水文庙完全依曲阜孔庙的风格规制建造,采用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宫殿式,东西两侧对称布置多个单体建筑。原主要建筑有包括一池、二殿、二庑、二堂、三阁、四门、五亭、五祠、八坊等共37个,现除杏坛、射圃、尊经阁、文星阁、敬一亭和斋亭被毁外,其余31个建筑都得到较为完好的保存。整个建筑宏伟壮丽,结构严谨,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为建水这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建水文庙建筑群坐北朝南北分布,纵深达625米,共分七进空间。
第一进空间从万仞宫墙(红照壁)至“太和元气”坊。“太和元气”坊是文庙的单体大门,属四柱三楼三门道木牌坊。
太和元气坊门头上的“太和元气”四个贴金大字,是赞美孔子思想如同天地生育万物。次间木栅栏门的门头板上,刻有清雍正年间重修此坊时临安府主要军政官员的名字,左为文职官员,右为武职官员。石砌须弥座夹杆石上雕刻有龙、狮象,这是建水文庙不同于其它文庙的石作
学海特色之一。“太和元气”坊后是泮池。俗称“学海”,自明弘治年间拓为椭冠。泮池北端筑有一小岛,上建“思乐亭”,岛堤间由一座三孔石桥相连。“思乐亭”亦名“钓鳌亭”,有勉励生员奋发努力,日后功成名就,犹如钓得深海中大鳌之意。人们来到这一引导性空间,第一眼就可以看见“学海文澜”和均衡对称的牌坊群落,给人们一种襟怀开阔、如入圣殿的感觉。
第二进空间为“太和元气”坊至月台边。进入“太和元气”坊,迎面便是一尊3米多高的孔子铜像,令人肃然起敬。像后碧波荡漾的泮池,象征孔子的思想犹如汪洋般宽广、浩瀚和深远。
义路坊从下马碑开始,进入“礼门”、“义路”坊、“洙泗渊源”坊前半圆形月台广场,为第三庭院空间。二、三进空间为建洙泗渊源坊水文庙最大的游憩活动园林庭院环境空间,在这里可将远山近水,如画风光,尽收眼底,让人不由赞叹我国传统园林的奇巧与壮美。
第四进庭院空间为“洙洒渊源”坊至棂星门及横向对称的“德配天地”、“道冠古今”、“贤关近仰”、“圣域由兹”四座牌坊及碑廊,是文庙园林气氛甚浓的历史文化碑刻展示区。棂星门东西两侧为碑林,其间立有石碑数十块,记载了明清重修文庙的情况,是研究中原文化及儒家思想在边疆传播的重要历史资料。
从棂星门至大成门为第五进庭院。棂星门的四棵中金柱穿屋顶而出,高出屋脊两米余,柱顶上罩明代盘龙青花瓷罩,下段裸柱上有木制饰物,这是全国文庙中罕见的建筑形式。五进庭院正中是专为纪念孔子办学设教
杏坛建造的杏坛,内用斗八藻井,瓦用黄色琉璃瓦,彩绘金龙和玺,规格很高。坛内竖明代“孔圣弦诵图”石碑。杏坛左前有奎星阁;左后有名宦祠、金声门,右后有乡贤祠、玉振门。奎星阁、文昌阁供奉“奎星星君,文昌帝君”,取“奎主文章,魁星点斗,文运昌盛”之意。乡贤名宦祠是为祭祀建水古代有名望的乡绅、贤人和纪念古代建水籍在外地做官的`名人而建的祠堂,属于地方文庙的特有建筑。
大成门以内至先师殿及两庑两耳围合的第六进庭院空间,是文庙的核心和重点。此庭院由大成门、先师殿、东西两庑、东西碑亭、东西两耳组建成气势恢宏、格调高雅、金碧辉煌的方形建筑群体,营造出文庙特有的建筑意境。院内还有相传植于元代的古松、古柏,植于明代的山茶和植于清代的金银桂。院内的一对伏坐石雕白象,上驮一米多高的青铜花瓶,其造型体现了中原文化、边陲文化和东西亚文化的交相辉映,取意为“象呈升平”。
大成殿即先师殿,因清代著名书法家王文治任临安知府时,曾题书“先师庙”三个榜书大字而得名。大成殿位于文庙建筑纵向中轴线后部的最高台了上,以突出其在整个建筑中的核心地位。它是文庙的中心,是祭祀孔子的正殿。全殿用材坚固粗大,共采用28棵柱作承重构架柱,其中20棵是用整块青石斧剁凿磨而成,形成古建筑中十分特殊的石木构架承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