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寻找家园》读后感
《寻找家园》读后感
《寻找家园》这本书是作者高尔泰的自传,他用一生漂泊不定来反衬文化大革命等动荡不安的时代。书中对民国时期美丽家园的描写,令人怀念,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二大章节,他用自己的家人和他自己被打成右派时经历让我感觉文化大革命的可怕。高尔泰还用他的朋友的经历来写文化大革命的可悲。他的朋友个个有才华可都无缘无故的被划为右派,一个个的下乡劳改或劳教,一个个的去捡垃圾做苦工……….高尔泰在书中以出奇平缓的语调写出惨绝人寰的历史,有读者问他,为什么这些文字,没有了过去的火气?作者在序言中回答说,“逃亡前,曾到我的出生地高淳看望姐姐。在那个安置拆迁户的公寓楼里,她指着阳台上一个晒太阳的老人,告诉我那就是五八年监管‘阶级敌人’的民兵队长,直接虐杀我父亲的凶手。可能睡着了,歪在椅背上一动不动。看不清帽沿底下阴影中的脸,只看见胸前补丁累累的棉大衣上一滩亮晶晶的涎水,和垂在椅子扶手外面的枯瘦如柴的手。但是仅仅这些,已足以使积累了近四十年的仇恨,一下子失去支点。” 高尔泰,生于民国,童年和少年时期在民国度过,最初美丽的家园令他魂牵梦萦。而后他经历镇反、反右、大跃进、大饥荒和文革等劫难,父亲在五八年监管“阶级敌人”期间被虐杀,前妻在流放中贫病而死,女儿也因他牵连而死。他被打成右派流放到甘肃偏远的荒漠夹边沟,在这片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上,苦役和饥饿夺走了无数难友的生命,他侥幸死里逃生。1989年他又无辜入狱,出狱后逃亡美国。在这本书里他用散文记录了这段漫长而沾满血泪的历史,以及梦里家山不复在的悲凉心情。高尔泰是一位画家,具有画家特有的观察力,常以寥寥数笔勾画出一幅幅梦里家山的美景,人物描写也是如此,轮廓鲜明,跃然纸上。加上他对苦难的思考和追问,更可穿透灵魂,追溯到生命的本源和价值核心。
从人文情怀去观察,国家总是被政治“雨打风吹去”。我很喜欢作者论述敦煌莫高窟壁画的一段文字,魏窟的飞扬流动,唐窟的恢弘华严,宋窟的清旷萧散….越往后,人物形象越猥琐,气象也不庄严,这令人产生一种消亡感,不止是我们的文化,还有我们的信仰、人心……《寻找家园》是时代的缩影,政治挂帅的天空是灰色的,人影瞳瞳鬼火粼粼,瓦瓮之声甚嚣尘上,然而却是吾国几千年历史的重复,文人每每遭遇政治的戕害。也许高尔泰是顽固的石头,傲骨嶙峋,于这种大环境下的遭遇更为深刻。读他的散文便可以感觉蓝火在沙漠上流动,无序的噩梦和看不见的鬼手随时伺机而动。人性的卑劣处处可循,他是一个孤独的孩子,无意中卷进一个黑洞,心灵尚在悬崖呐喊,因而他的家园是漂泊的,虚无的,他用一生去寻找。
读完此书,掩卷长叹,一种家园失落的沉重和悲凉充斥内心,为那些遭受残酷迫害的善良灵魂、为夹边沟至今掩埋在沙土里或裸露在沙土上的白骨而悲愤。希望不要再掩盖这段人类最为黑暗的历史,让下一代人了解它,反思它,希望我们的后代能够摆脱无神论的羁绊,接受普世价值,那样我们的苦难才会有结束的日子。这是第一次读高尔泰的书,以前看过他和浦小雨绘制的系列禅画,感觉内容很丰富,风格更是古朴优美。看过他的禅画后再读过他的《寻找家园》,就越发感慨,这就是高尔泰,不论是画还是书,都包含着很特殊的一种淳朴和难以遮挡的才气。在高尔泰笔下,自己就是一个执拗倔犟的老头,身穿沾满油彩的衣服,虽然有些邋遢,却透着一种拒绝世俗的气质。让我看到了他赤诚的心,和在那个苦难年代的向往自然与自由的天性。
第二篇:寻找家园读后感
姓名:李政欢
学号:111627031
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导师:夏岩
勇士——《寻找家园》读后感
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因为他没有失去信仰,因为他有着坚强的信念。这份信念,这种信仰,随着世事的变迁,它变的越来越坚定,即使身在阴霾密布的,或者万里无云,或者烈日当空的,或者大雪纷飞的环境中,它依然如此—坚定不移。勇士不仅仅追求的是肉体的上的存在,同时还追求着精神上的充实。他不是那种在恶劣的环境中,只有求生本能而忘记追求再次灵魂上的复活的人。当然在人生的阴霾渐渐散去后,他还是继续坚持着自己的事业,坚持的自己的信念,只不过这份信念中多了祥和,多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个勇士—我最近在读了《寻找家园》后,才正真认识到的一位美学家—高尔泰先生。
初次听说高尔泰,还是在罗丹艺术论课上听林老师说的,并推荐我们看看高尔泰的《寻找家园》这本书,当然当时是一脸的茫然,以为此人跟那些普通的学者一样,只是写写那些学术型文章。但是看了《寻找家园》这本书的前几章之后,深刻的感觉到自己想错了,这根本不是一本书,而是一部人生电影的再现,里面酸甜苦辣腥,五味杂陈。我在看了这本书后,感觉高尔泰老先生的人生,曲折丰富,幸酸幸福。也许我们这辈人是没有办法去再经历,即使可以那也经历不了,因为每个人的人生经历是无法复制的。但是通过这本书,我们能感受到那个年代。那个年代正是我们的父辈们,提及的少之又少,有时候提及的时候也是只言片语。
高尔泰先生用文字把自己的人生经历描绘的淋淋尽致,使我们感觉感同身受让我们感受着他童年快乐,但是快乐中带着那么苦涩,战争破坏了故乡,流离失所,在孩提时的高先生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经历过残酷的战争,让高先生在以后的流放夹边沟的生活中依然是那样的坚强,让人感觉到他顽强的生命力,让人肃然起敬。在夹边沟的生活中,人与人相互揭发,陷害,让每个人都感觉到身心疲惫,但是老人家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不能身体活着但是灵魂却走向了死亡,只有拿起笔不断的写着,记录着,让自己的灵魂慢慢复活起来,这样才能算是真正的活着,于是他用各种办法把自己想说的记录下来,当然这个在那个年代那个环境中是冒着危险,但是正是这种行为,告诉了我们什么叫追求精神的复活,什么叫信念,什么叫信仰。阅读《寻找家园》并不是快乐的事情,阅读这本书是对我们的人生多了一些警戒,让我们感觉到即使生活不是一帆风顺时候,请你要坚持,坚持自己,坚定信念,坚定自己的信仰。
《寻找家园》是一个窗口,一个反映中国社会的真实的窗口,将政治大背景下的中国现实投射出来,从1957年高先生发表《论美》后被打成右派,在到后来的发配夹边沟,在夹边沟调到敦煌莫高窟工作,有幸免于在饥荒中饿死,文革中又被打到,平反后回兰州教书,84年被无端停课,不让带学生,又被南大聘用,直到最后出国定居美国。最后才能让这本书于大家见面。所以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仅仅是读它里面的内容,我们还要对它里面的东西做一些拓展,我们不是要知道高先生出过什么书,什么时候遭遇了什么不幸,我们是要学习到高先生身上那种勇士的精神,敢于面对生活,敢于面对挑战,即使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我们也要坚持活下去,坚持信念信仰。高先生也是一个勇敢的战士,扬弃“积淀”是高先生一直所坚持的中国现代美学,即使在这个战斗的道路上荆棘密布,他还是义无反顾坚持到底,这种勇士的精神,我想正是在他早年的艰苦环境中锻炼出来的。我们都知道人的精神是有个承受极限的,超过了这个承受的极限,人会崩溃。但是高老先生在夹边沟中过的这种在精神崩溃边缘徘徊的日子,周围的人,周围的事,让一些人慢慢迷失自我,失去了灵魂,等同于行尸走兽一样,用高老先生的话来形容:“是坐着等死的。”生存的尊严,人的行动自由,言论自由,甚至精神自由,都要受当时的政治环境的压迫,不仅如此,还要瓦解你的意志,摧毁你的人格,直到最后你连最后一点尊严都被拿走,你还是一个带有政治色彩的文艺知识分子。这便是高老先生经历的,那梦魇般的二十年,伤疤依然血肉鲜红,《寻找家园》不是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也不是为了害怕忘却而去纪念,而是为了将那一段苦难记录。正因为高老先生,我们有幸深刻的形象的了解那段苦难的历史。
每个人这一辈子都会经历很多事情,正可以说是命途多舛,但是我感觉前面说的高老先生是曲折丰富,幸酸幸福的。正如高老先生可以做自己的想做的事情,写出自己想说的话,拿起画笔,画自己想画的东西。用文字和画,来捍卫自己的尊严,在苦难的二十年中,仅存下来的那一丝的尊严。那个时代的人,多的是无奈,为了明哲保身,为了生存,选择沉默不语,有的人甚至变成了那个时代的牺牲品,变成别人利用的工具,而高老先生也不是全身而退,那种伤害深深的刻在他的内心中,犹如一把尖刀一刀一刀的刻上去的,刻的同时还留着血,更甚者在那个伤疤好的时候,还要把它跳开让鲜血再次喷涌而出。他听力不太好,但是每当周围只要有人说到高尔泰的名字的时候,他能立刻反映,清晰的感觉到有人在叫他。读到此处我们无不感觉到这种伤害已经刻入他的反射神经,他就像一直受伤的,筋疲力尽的狮子,但是在听到猎人的脚步声的时候,立刻惊醒,逃走。即使是风吹草动,亦是如此。这不禁叫人对高老先生油然而生一种怜悯之心,并仇视着那些出卖,背叛,利用高老先生的人。
随着时间的流逝,世事的变迁,步入晚年,定居异国他乡,多的是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思念,多的是对过去人和事情的包容。我们在《寻找家园》中看到,高老先生的姐姐,指着当年批斗陷害他父亲的人的时候,竟然失去了仇恨之心,很淡然的看着仇人,眼里看到的只是岁月不饶人,即使是仇人又能怎么样,岁月已经在一点点的腐蚀着他。所以我感觉《寻找家园》这本书其实非常沉重。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越往后读,我越感觉它使我有种压抑感,这中感觉来自对高老先生的漂泊起伏的伤感,还有通过他一个人经历,展现折射出那个时代的人的沧海桑田,倍受那个时代政治迫害。岁月这把刀在每时每刻都一刀一刀的雕琢人,即使作者面对自己的仇人,心里多的是一份宽容,也许这正是岁月刀刀催人老的结果,老了人的心境也静如止水了。
但是对于对待自己的事业,对带自己的信念,对待自己的信仰,高老先生始终矢志不渝,我们看到了《论美》发表后,他被打成右派。但是到后来的他扬弃“积淀”的中国现代美学。无不透入这位老人在苦苦的追求,也透视出老人家的战士精神。更难得的是老人家在《寻找家园》中,写出了人性在险境中种种微妙的博弈,是人性在险境中的真实的一面,也是人性让人们为之悲哀的一面。但是老人家却能坦然面对种种险情,我们知道被发配去夹边沟的人最后能回来的所剩不多,这也让我们对老人家为什么自称为“战士”,有了更深的体会与理解!
发配,流亡一直伴随了高老先生几十年,甚至在八九年老先生还被被捕入狱,但是一切的一切,没有将他的激情磨灭,有时候甚至将他的激情,对自己所追求的事业,信仰,信念推到了顶峰。我们年轻的一辈人,真的应该好好学习,好好领会老人家所写的这本书的精髓。这是一本幸福与苦涩,血与泪,爱恨交错,读到最后还感觉到丝丝凄凉渗入骨髓,还有很多很多的无奈。但是书中还流入出坚韧不拔的气质,也告诉我们面对困境,终究有雨过天晴的一天,阴霾散去,柳暗花明,黎明会到来,正如老人家现在能说自己想说的,做自己想做的,就是因为他一直以来的孜孜不倦的坚持。如果在困境中你迷失了自我,苟且偷生,灵魂泯灭,等你熬到黎明,你会发现你自己已经死在了深夜,灵魂已经被黑夜慢慢吞噬,即使到了黎明你已经跟行尸走肉无所区别,唯一能得到肯定的就是你还活着而已。
让我们跟这位勇士,斗士,战士一路走下去。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信仰,学会包容,追求自己的追求,坚持不懈。为了艺术,奋斗终生。
第三篇:关于寻找家园读后感
篇一:寻找家园读后感
《寻找家园》是作者一生跌宕起伏的命运写照,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悲痛的缩影。政治挂帅的天空是灰色的,人影瞳瞳鬼火粼粼,瓦瓮之声甚嚣尘上,然而却是吾国几千年历史的重复,文人每每遭遇政治的戕害。也许高尔泰是顽固的石头,傲骨嶙峋,于这种大环境下的遭遇更为深刻。读他的散文便可以感觉蓝火在沙漠上流动,无序的噩梦和看不见的鬼手随时伺机而动。人性的卑劣处处可循,他是一个孤独的孩子,无意中卷进一个黑洞,心灵尚在悬崖呐喊,声音更为凄烈,因而他的家园是漂泊的,虚无的,他用一生去寻找。
读完《寻找家园》,犹豫了很久,要不要写读书笔记,因为觉得任何评论性的言语都苍白且多余;但若不记下心中翻涌的这些感触,似乎便不能继续前行,似乎便辜负了这一段沉重的经历,这些睿智的文字。《寻找家园》一书,从开篇至末尾,朴实平淡的语句,波澜不惊的语调,但却让人感到扑面而来、惊心动魄的凄惨,作者几十年来跌宕起伏的生涯,全部展现在字里行间。1955年于江苏师范学院毕业,分配至甘肃省兰州市第十中学任美术教师。1957年二月,因在北京《新建设》杂志上发表论文《论美》而遭到批判,后反右运动中被打为“右派”。冬天被开除公职,发配到位于甘肃省酒泉地区境内的“地方国营夹边沟农场”进行劳动教养。1959年在兰州为甘肃省博物馆创作十年大庆宣传画,而免于一死。1962年春天解除劳动教养,经时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的常书鸿帮助,于6月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爆发遭到批判斗争。后在五七干校劳动。1977年平反。1978年春天调至兰州大学哲学系,主持美学专业。年底调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1982年回到兰州大学任教。1984年因时任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苏恒的邀请来川师任教。后又先后在南开大学和南京大学任教。1989年**的事件之后,在南京大学以“反革命宣传煽动罪”被羁押,先后被关押在南京娃娃桥监狱和成都四川省看守所。1990年以“结束审查”名义释放。1992年6月经“黄雀行动”悄然离开成都,7月11日抵达香港。1993年辗转抵达美国,现居拉斯维加斯。读完这本书,让我最大的感受是,作为一名旁观者,由于阅历和认识的缺陷,我们是读不出作者心中的苦难,读不出他那平静的心境。这也不是就凭文字就能表达出来的。
这本书没有任何说教的成分,只是单纯地向读者展开了一幅描写灾难、凸显人性、记录历史的画卷。诗人北岛曾评论高尔泰为“证人”这是一部散文,也是一部历史。是中国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群体所经历的悲惨历史,也是高贵的人性之光在最黑暗的时代坚定闪耀的历史。
我们看到了替他隐藏日记的给过他鼓励温暖的右派分子安兆俊,在那艰苦的环境中仍然没有失去生活的热望,他每天吃不饱没有力气,也要蘸着开水擦洗头脸,抢不到饭儿剩下汤汤水水,他也要找个地儿坐下一勺一勺人模人样的吃…..这样一个自我修持的人,“他是坐着死的。”还有爱惜衣服胜过爱惜自己的龙庆忠,反右运动中单位名额不够被凑数“凑”上去的,这是个歌颂生活很阳光的人,他以此来安慰远方的母亲,依然逃不脱随即翻检的命运,死去衣服几易其主。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爱摆架子找乐儿的上官锦文,拼死力干活不假颜色的饿死累死的郭永怀,饿得发慌电线杆般怠工的张元勤,积极响应组织号召说话正确得可怕的唐素琴…..这些右派分子,无一逃脱政治运动这头巨兽的吞噬,失去意义的生存,无休止的精神摧残,扛得住的苟延残喘,扛不住的就只有死去。我印象深刻的是每晚把裤子叠好放在枕头下,双双皮鞋擦得发亮,每天早晨在留声机上放一张舞曲唱片并配合韵律完成洗涮动作,脚步声清亮快速的教职工孙学文,他有满满三大箱书,他有划红线批注的习惯,而且见解不俗,他开朗无忧乐观的性格在紧张机械的生活中始终精力充沛,我们猜测这样一个人,如果他活着谁知道会为这个国家发挥多大的价值效应,他是被打成右派之时精神彻底崩溃跳-楼自杀的。
书的封面是一片开裂、焦渴的土地,远处是吞噬一切的黑暗和血色的黄昏,就同书中所说的故事一般,浸透着泥土的沉重、朴实、芳香与苦涩。流浪者与羔羊啊,迷失在戈壁滩上,渴望随着风沙,逃出这片荒原!
最后,正如北岛说的那般:星星般的弹孔中,将流出血红的黎明!
篇二:寻找家园读后感
美学家高尔泰的《寻找家园》一书,从开篇至末尾,朴实平淡的语句,波澜不惊的语调,但却让人感到扑面而来、惊心动魄的凄惨,作者几十年来跌宕起伏的生涯,全部展现在字里行间。
抗日战争期间,作者正值幼年,因家居“吴头楚尾”的深山老林中,享受着世外桃源般清贫而安定的生活,没见过血腥,没见过烽火,在那个灾难深重的年代,他是过分的幸运了。
《梦里家山》一章结束后,作者笔锋一转,比战争更为残酷的灾难接踵而至,而《流沙堕简》一章便更为详细地描述了作者的遭遇。篇末,我终于恍然大悟,书名中所谓的《寻找家园》,正是在精神的荒芜中,寻找灵魂的家园!
文革期间,作者下放酒泉夹边沟农场,一望无垠的碱地,一望无垠的枯黄,满天满地的黄沙,满天满地的风暴,瞬间跌入低谷,深陷于牢狱,那是不能生存的生存,蛮荒沙漠的黑暗。
很难想象人在如此环境中该怎样生存,我领略到了与自己截然不同的生活,真正的苦难。麻木的劳作,没有书籍,没有音乐,大家互相猜疑与揭发,信任变成了一种奢侈,本能的思考也化为乌有,文化和科学如星辰般遥远,梦想与理智也荡然无存。或许还有某种欲望,可思维和身体却完完全全地冻结了。尊严被忘却了,饥饿与劳累是家常便饭,谁也不在乎谁,恰有“昨夜一夜风雨,我不曾听得”的味道。所有的人都如同野兽和泥塑,内心沉默寡言却又毫无理由地咆哮。我想大概他们没有一个人会觉得自己不幸,也没有一个人会觉得十分满足吧。一群活生生的人,都是聋子、盲人、哑巴。作者毫不掩饰地向人们展示了自己的怯懦,但也没有炫耀的成分,至少它让我看见了灾难与迷茫中所暴露出人性真实的一面。有的为了生存而说谎和吹嘘,有的为了不失尊严而死在了荒山野岭……所有的新歌都被极端化了,让我无比深切地感受到最原始的丑恶与美丽,人性的伟大与卑微……
这本书没有任何说教的成分,只是单纯地向读者展开了一幅描写灾难、凸显人性、记录历史的画卷。它没有华丽的词藻,但读来荡气回肠、意味深长!
书的封面是一片开裂、焦渴的土地,远处是吞噬一切的黑暗和血色的黄昏,就同书中所说的故事一般,浸透着泥土的沉重、朴实、芳香与苦涩。流浪者与羔羊啊,迷失在戈壁滩上,渴望随着风沙,逃出这片荒原!
最后,正如北岛说的那般:星星般的弹孔中,将流出血红的黎明!
篇三:寻找家园读后感
一口气读完高尔泰的《寻找家园》,掩卷沉思良久。眼前似乎站着一个执拗倔犟的老头,邋邋遢遢,沾满油彩的衣服遮不住一种拒绝媚俗和奴化的气质。算一算,高尔泰今天已是望七之年了,叫一声“老头”不为过。可读他的文章,总觉得他和“老”毫无关系,这期的《读书》上有介绍他的一篇文章《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孩子》,是的,他还是个赤诚的孩子,无论年齿多大,向往自然与自由的天性不改,动荡、孤苦与劳役没有改变他自由的灵魂。
在那篇回忆少年生活的《时来运转》中,高尔太回忆自己逃避学校乏味的教学,一个人跑到校外的荆棘丛中,用茅草搭一个鸟窝,藏进去自由自在地看书。
“躲在鸟窝里看书,是大快乐。沿着一行一行的文字,我从铁铸的现实中逃遁而去。大考小考班主任成绩单全没了,有的是海阔天空万水千山;宇宙洪荒远古的传说奇幻突兀,神仙精灵奇士佳人雄丽高寒。”
这样有大快乐的鸟窝,高尔泰至今没有找到,在这个国度,苦难是向往自由者的宿命。
我不认识高尔泰,1989年我进兰州大学时,他已于三年前因“资产阶级自由化”离开兰大南下四川。高尔泰在师生里面,仅仅成为一个民间传说。他为什么要走,如何走的?那些高高站立在讲台上的老师是不屑讲述的,高尔泰在课堂上唯一的被提起,是上《中国革命史》的党总支书记,说海外有人“肆意攻击兰大逼走了高尔泰”。年轻老师却私下给我们讲高尔泰逃离兰大的凄凉与落寞,而且有名有姓地说到某位系主任、搞自然辩证法的权威是排挤高最出力的人。一些研究生告诉我有关他的许多逸闻趣事,如不修边幅,如脾气很怪,不通人情世故,经常一个人跑到食堂打饭,像梦游一样,旁若无人地买一盆面条,弄点咸菜就对付过去。。这些话当然只能悄悄地说,因为当时高尔泰又锒铛入狱了。他的名字几乎成了校方的禁忌,可年轻的师生一刻没有忘记他。一位丹阳籍的师兄以和高尔泰同乡而自豪,他将《美是自由的象征》推荐给我,说你要是这本书都没看过,别谈什么美学。“美是自由的象征”那几个字像声声滚雷,击中了我的心。特殊的日子我们迈进大学,等待我们的是革命传统教育、是反自由化的灌输,是军训,“自由”两字业已染上原罪。那时年纪尚小,对学理了解尚浅,吸引我的是那本书诗一样的语言而处处能感受到的澎湃激情,——原来学术文章也能写得这样好看。
高尔泰在《老实人》中提到的杨梓斌先生,当时还有三尺讲台任其驰骋,我选修了杨先生的《孔子的哲学》,主要是为了混学分。当时不知道杨先生和高先生的交情,劫后余生的杨先生也绝口不提高尔泰。杨先生也是个天真的人,近六十岁了,花白的头发,有时笑起来还像个孩子。他偶尔说起在劳改营的九死一生。好几次他和死囚犯一起绑进刑场,他以为自己也会被枪毙,开始吓得尿裤子,可经过几次陪杀场,自己也麻木了,希望什么时候干脆给一子弹,了结了倒好。他近50岁才有儿子,当时他的儿子上小学。他对儿子的开蒙读物便是《论语》、《孟子》,等他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时,已将《论语》倒背如流。有次讲到宝贝儿子和他老丈人的斗嘴。他老丈人好像是个老干部,自己看电视时,要求外孙去里屋做作业,小孩一本正经地给姥爷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到这,杨先生一脸的得意。
高先生自去异国他乡后,这十多年,他的声音基本上在大陆知识层中消失。即使在他任教的兰大等校,后来的学子有几个人还知道高尔泰?大四实习的时候,我好像在兰州宁卧庄宾馆见过他画的画,挂在墙壁上,是画敦煌莫高窟的,悲凉而雄浑。前年一次采访中,同行有位记者是四川师大毕业的姐姐,途中不知怎地两人谈起了高尔泰,她非常激动,因为她和高尔泰熟悉。她感慨已经好久没有人提起这个名字了。自此在一大帮人中间,两人觉得很亲近。
十五年来,终于我们能在大陆捧读高尔泰的新作。(说新作也不完全,许多篇章早散见于一些报刊或互连网上。)感谢花城出版社,感谢林贤治等先生。
书分上下两卷,《梦里家山》和《流沙坠简》,一多写欢乐自在的童年、少年,一多写成年后的坎坷流离;一多写江南的明媚秀丽,一多写西北的荒凉广袤。沈三白先生的《浮生六记》中,特意将《闺房记乐》和《坎坷记愁》排列在一起。悲愁与欢欣,原本挨得很近。尝遍了人生的大悲大喜的高尔泰先生,在大洋的那边,回望故国,恐怕心态已超越了对悲欣的感触。造化弄人,让他以带罪之身,在敦煌莫高窟面壁那么多年,是幸还是不幸?在困苦的日子,他得到了爱情,有了家庭,可幸福是那样短暂,爱的人又那么快地离开尘世。上天是惩罚他还是磨砺他?想起白居易过李白坟的感叹:“自古诗人皆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这段故事,也许藏在高尔泰先生心中最隐秘最软弱的地方,他不愿回忆。书中只能星星点点地提到。
哪个人不爱自己的故乡。高尔泰这本书命名《寻找家园》,就说明这点。他一直在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书的两部分一写生长自己的故园,一写成就自己的第二故乡。可是,爱家园的人必须离开家园,只能吟诵“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之类的诗歌,想象故乡遥望故乡。愚蠢的国度愚昧的时代,最优秀的人总被放逐或自我放逐,法国曾经放逐过雨果,德国曾经放逐过海涅,苏联曾放逐了索尔仁尼琴。杨小凯先生刚刚死在异邦,真得不愿意看到高尔泰先生终老异国他乡。
大学时看过高先生的一篇文学评论的,是评丛维熙的伤痕小说《雪落黄河静无声》。小说的主人公在劳改营里和另一位同命运的女士相爱,可当他知道这位女士在饥饿的60年代初,曾经做过叛逃他国的计划,因为对祖国的“忠贞”,这位主人公离开了他爱的人。高尔泰质疑了这种“忠贞”。当自己被侮辱、折磨时,难道选择逃离就不是对祖国的忠贞么?这种忠贞实则带有“虽桀纣之君视之为尧舜”的奴性。没想到高先生最终也选择了逃离。
高尔泰是一只灵魂不老的自由鸟,他爱自己的故园,但如果故园只有鸟笼子,那么只有飞走。虽然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怅惘,但自由的天空能容纳浓浓的乡愁。
篇四:寻找家园读后感
这几天读高尔泰的《寻找生活》,不蔓不枝的叙述,凝练、辞达、意厚,可谓风格独特。看了一半儿,给我的感触却很大,不说价值观受多少影响,对于人生的意义却有些许质疑和感慨。结合读过的200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灵山》,郑念的《在上海》,那段历史那一个阴霾真真令人窒息,像鞭笞过的溅满血腥的烂布片儿,飘扬在瑟瑟朔风里。
“好文学是情人”,林语堂早就这样子说过。因其具备一定的文学性格修养,风格喜人,融入了作者自我怀抱。所以,看花不问凋零,饮酒不问浓淡,鲁鱼亥豕不以为意,要的是钟情的意趣儿。
文体峻洁,俗不伤雅,浓淡适宜,举重若轻是这部文集的特点。此文字没有占一代风流,掮百年余韵的浪漫风骚,所回忆的都是前尘往事,只娓娓道来,伸展些旧时光的灰暗落魄,虽然很逼仄,很伤很痛,可依然像窖藏的美酒,清芬甘冽。妙在这些文字能够真切感染人并产生深远的影响,半卷读罢已然有“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感觉,这是作者为文技高一筹。因此,我认为散文的要旨大概就在这里。
年轻的梦,谁不想立身廊庙垂名于竹帛,谁肯与草木同朽营营役役?问题是你一旦被政治的绳索捆-绑,那么梦想就由不得你了。生存的尊严,人身的自由都要被政治绑架,不惟如此,还要瓦解你的意志,摧毁你的人格,直到你最后一点可怜的自尊踪影全无,精神消亡,你仍是脱不开政治色彩的问题分子。这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所谓运动下知识分子苦难生存的状态。在作者的笔下,那梦魇般的二十年多少累累叠叠的疮疤依然血肉鲜红,不是为了忘却的纪念,是为了将那一段儿苦难记录。中国人惯于承受苦难,惯于忘却,却很难有作者这样的才华将苦难化为艺术。幸好作者是一位美学家画家兼哲学家,因而我们有幸得以更形象化地了解那段历史。
那真是个是非扭曲的时代,从父辈们的嘴里虽然了解点儿有关那时候的事情,也只是零星的个例。印象深的是我们这儿一位中学校长,以“特务”罪被人斗死了还被剖腹,说是肚子里藏着什么电台。再就是父亲无意中在墙上写了“刘XX”三个字,就有人揭发欲扣上什么什么罪名,幸好有位敦厚的长者是个压事儿的主儿,俺的老父亲才得以幸免于难。是非曲直是政治玩弄的把戏,历史也就任人打扮无人理会。作者笔下的那个右派生活的年代,是沙漠,是泥潭,没有生机没有希望,精神的沦陷和无以挨尽的饥饿与死亡,连道路以目的信任也无从寻起。人人皆为友敌,人们被洗脑热情高涨,没有热情也要强颜欢笑做出样子来,这是多么可悲可叹又残酷的现实。
所以更深地理解陶渊明的桃花源精神,那是一种消极的精神,它与积极是多么相悖多么令人欲言又止。难得的是那时期的魏晋风骨已然形成一种意识状态,上升到文化的层面,自由和尊严足以嘲笑政体嘲笑上流社会,乃至于引领一种潮流,是灰尘斗乱车辙纵横的历史中一脉袭人的奇香。
看看高尔泰那个时期眼中的环境吧,“荒原上可见的淡咖啡色的水洼,白色的碱包,灰绿色的芦草,灰不溜秋的沙枣树,空气中弥漫的不死不活的赖兮兮的味儿。”五六年刚刚二十岁,因一篇闭门造车的《论美》阐述了生命的意义存在的价值,自言是不着边际的话,竟被打成右派,遣到荒漠一个叫“夹边沟农潮劳动改造。劳累饥苦,无涯的等待,被一点点吞噬了思维和意志的孤独……孟子说自己失掉了赤子之心,不是时代的观照,怎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人的精神健康都有个临界的“域值”,过大的压力超过这个范围就是失常,精神会崩溃,没有人权关爱的时代没有自由精神舒放的空间,只能感到的是“生命的脆弱,无机世界的强大”。我们看到了替他隐藏日记的给过他鼓励温暖的右派分子安兆俊,在那艰苦的环境中仍然没有失去生活的热望,他每天吃不饱没有力气,也要蘸着开水擦洗头脸,抢不到饭儿剩下汤汤水水,他也要找个地儿坐下一勺一勺人模人样的吃…..这样一个自我修持的人,“他是坐着死的。”还有爱惜衣服胜过爱惜自己的龙庆忠,反右运动中单位名额不够被凑数“凑”上去的,这是个歌颂生活很阳光的人,他以此来安慰远方的母亲,依然逃不脱随即翻检的命运,死去衣服几易其主。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爱摆架子找乐儿的上官锦文,拼死力干活不假颜色的饿死累死的郭永怀,饿得发慌电线杆般怠工的张元勤,积极响应组织号召说话正确得可怕的唐素琴…..这些右派分子,无一逃脱政治运动这头巨兽的吞噬,失去意义的生存,无休止的精神摧残,扛得住的苟延残喘,扛不住的就只有死去。我印象深刻的是每晚把裤子叠好放在枕头下,双双皮鞋擦得发亮,每天早晨在留声机上放一张舞曲唱片并配合韵律完成洗涮动作,脚步声清亮快速的教职工孙学文,他有满满三大箱书,他有划红线批注的习惯,而且见解不俗,他开朗无忧乐观的性格在紧张机械的生活中始终精力充沛,我们猜测这样一个人,如果他活着谁知道会为这个国家发挥多大的价值效应,他是被打成右派之时精神彻底崩溃跳-楼自杀的。
是谁说过的一句话“痛苦更为抒情,忧伤更为警醒”,这句话的语境适用于灵魂涅槃之后得以重生的回眸,你说不完整是痛苦还是悲悯。曾几何时灵魂在痉挛中尖叫,天地无声,希望在天门失火,迷茫、孤寂、悲怆如鹤唳,天天萦绕在心口和脑海,人的意识坠落在深渊中,鬼火粼粼可现,志士仁人理想的羽翼被剪灭,抛在那冷寂的戈壁。六二年高尔泰被解除劳动教养,来到敦煌莫高窟寻求一份糊口的职务,这使他逃脱了死亡的威胁,又一次与文化相亲,也算避世的一种选择。他来到敦煌东边的三危山,南边的无名乱山,和那些穿越时空的石头对语,“山阿寂寞,千载谁赏”,他相信那些石头“是凝固的火焰,是温柔的,千万年彼此相望,怀着爱情的苦痛。”他发现“接受这世间万物共同的宿命,是一份难得的睿智。”他爱上了这些石头,以它们为伙伴,他认为“它们是一种宗教、一种哲学、一种艺术,带着劫火的寒光,犷顽而纤柔。”
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超脱,是阮籍的啸音和驾车而返,只是更为无声与强大。与人类比较起来,他更愿意
以石头为知己。“天下蚩蚩,鸟惊雷骇”,世俗更为浇薄,人心更为险恶,到处是弄人,到处被人弄。他在接受上级的研究专题进行敦煌学研究之时,一个人于古墓里临摹,他感觉自己被活埋了,周围的古人都是活的,唯有他是死的。为了逃避孤独寂静,他翻出了夹边沟没被搜出的碎纸片的记录,并继续写起来,明知道是在玩火儿也顾不得了……他言道自己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还活着。
艰难的无声的抗争,只为了灵魂清醒,不想把元神祭出去。仅仅四年好光阴,“文-化-大-革-命”开始,他的牛棚生涯也随之开始了。此时他已是“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生活在路上,也在自己心内……他的内心变得强大起来。
牛棚的日子里,他们被勒令为伟人像喷漆,被监工用喷枪头淋得满头满脸一层洗不掉的小白点儿,这时候的高尔泰用上衣包着头,从小孔隙看这些海内外知名的艺术家弯腰低头努力劳作的样子,像看西洋景儿。读这样的文字,你会感到荒凉无边。人不能自保,只有将心藏在暗角里,看一切“颠玄玄于道流”,无辜的是眼睛,抹黑的是心灵。人世间命运的畸零随处可见,王侯将相草芥小民,当风行水上,同为一景。
“五七农潮进山开荒,抓捕黄羊有了狩猎经验之后,他说道:“通过抓捕黄羊,心也越冷越硬,原来变了野兽之后,生活会好起来…..”食草的毙命,食肉的内心没有怀刑之惧,居然能行得通,生活好起来……多么意味深长的五个字,你没有看到心灵深处燃透的灰烬,只觉着鼻子很酸,为了高尔泰,为了自己无数次扮演的食草动物无辜见怜......高尔泰是用泥污的肢体,带着创伤的灵魂,爬出那黑暗的隧道,因而他后来偷渡出国,更深的感喟“奴隶没有祖国,我早已无分天涯”。幸好他有赖以生存的绘画天赋,养家糊口,“与胡僧话落花”,桑榆晚景还堪安慰。
《寻找家园》是时代的缩影,政治挂帅的天空是灰色的,人影瞳瞳鬼火粼粼,瓦瓮之声甚嚣尘上,然而却是吾国几千年历史的重复,文人每每遭遇政治的戕害。也许高尔泰是顽固的石头,傲骨嶙峋,于这种大环境下的遭遇更为深刻。读他的散文便可以感觉蓝火在沙漠上流动,无序的噩梦和看不见的鬼手随时伺机而动。人性的卑劣处处可循,他是一个孤独的孩子,无意中卷进一个黑洞,心灵尚在悬崖呐喊,声音更为凄烈,因而他的家园是漂泊的,虚无的,他用一生去寻找。
政权的不稳固,才是国家罹难的根源。人人畏政猛于虎,想不卑微都难。高尔泰张贤亮们,是木秀于林的一大批良材,被时局扼杀,有的宁可枯萎有的宁可做庄子笔下的大而无用之才。人生的意义于他们就如同水中的鱼,冷暖自知了。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高压下的失意,年华的蹉跎,生了老茧的心灵,是当时知识分子的普遍状态。从人文情怀去观察,我们国家总是被政治“雨打风吹去”,多灾多难病体缠绵,还遑论什么人文价值,民族精神。我很喜欢作者论述敦煌莫高窟壁画的一段文字,魏窟的飞扬流动,唐窟的恢弘华严,宋窟的清旷萧散….越往后,人物形象越猥琐,气象也不庄严,这令人产生一种消亡感,不止是我们的文化,还有我们的信仰、人心……
忽然滚过心头一句很矫情的诗“春风豆蔻知多少,并作秋江一段愁。”
篇五:寻找家园读后感
这是我读过的第六本右派分子写的回忆录。
本书作者高尔泰,著名美学家、画家。1957年因发表《论美》,被打成右派,从此20多年,家破人亡,九死一生。但是他从没有停止对专制统治的抗争,直到1992年流亡海外。
感谢互联网让我读到这么深沉的文字。可以说,这是我读过的右派分子们写的最好的文章(另一个人是朱正,其次是邵燕祥)。这本书其实不是严格的回忆录,作者本人也同意把他算作散文。但是正如有人评价的那样,是“非虚构散文”。它们建立在一个人、一个时代土厚水深的生活基础之上,又继承了汉语文学最美的形式,因此称为当代汉语文学的顶峰当不为过。有人就把它的地位与《红楼梦》相提并论,虽然它的内容和写作手段与红楼完全不同。
我是从《读书》杂志知道高尔泰的名字的。还是在十多年前,大概看了他两篇文章,不甚了了。想不到他的一生竟蕴藏了那么多故事,一写就30多万字。从少年在抗战风火中的求学,到老来在海外卖画为生。一个真实的人的一生跃然纸上,一个被人遗忘的时代重新出现在读者眼前。
某网站一位介绍本书的网友(网名lastdevil)说,他把本书作为孩子暑假读物中的一本。但是,因为大陆花城出版社的版本删改较多,他不愿意让孩子“一开始就读这种被割了的文字,难免反倒觉得高先生文理不清,只怕从此倒了胃口,更恐有污于高先生清名。”,因此他费劲从网上搜集补充了一些文章,作成了一部较完整的电子书。我就是看的这本。谢谢他。然而当我看了四分之一的时候,我忍不住又找到那个帖子,回帖说:“我感觉,这种书,给孩子看未免太沉重。青少年还是多给他们看光明的东西。过早地看到黑暗,容易产生晦暗的心理。”是啊,我不忍心让孩子们看到这一切。我自己就不看《南京大屠杀》之类的电影。我曾经说过,灾难不是艺术。然而这是历史。但愿这历史只留给老人来感叹。
我无法把读后感写得更详细。因为,其中的每一篇。每一段都让我感慨不已,甚至热泪纵横。而且,看了书中收录的几篇评介文章,我也没有更多的话啰唆。所以,只记下一笔,以誌不忘。
第四篇:《寻找家园》读后感 2
《寻找家园》读后感
这是一本沉重的书,记录了高尔泰先生那颠沛流离历经苦难的一生.以前零星的读过一些有关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的书,也从家里老人口中得知一些那个时代的事情,而这些零零散散的信息带给我的震撼远远不及高尔泰先生这本以第一人称讲述的亲身经历所带来的震撼与惋惜.这本书在读后压抑而痛心,据说在大陆出版的这本书是删节版,但是删节版也足以让我震撼与惋惜.经常读着读着我会放下书思考,在只有麻木的劳作、互相猜疑与揭发,没有任何书籍、音乐、家庭的温暖、没有希望的情况下,我会怎么样?我有那样的毅力坚持下去吗?当这样的经历过后,我会有怎样的心态?如果没有那些时代,现在又会是怎么样?
家里有个姥爷,今年80多岁,身体健康,性格开朗。出生地主家庭的他经历过战争、文革、土改、下放等等。当他在跟我们讲述这些往事时,平静的就像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他很享受现在的生活平静。现在的高尔泰先生也在异乡过着清苦平静的生活,在“反右运动期间”被发配大夹边沟农村劳教,在差点饿死的关头被派去画庆祝十一的油画而保住一命,文革后期,在五七干校劳动的高先生被派去画毛主席标准像而在物质匮乏的时期不缺吃穿,高先生的妻子蒲小雨说他画画时都能逢凶化吉,写文章时就会有灾难临头,在被迫流亡到海外时,也因为画画有了能安身立命的根基,但是为了生存下去而画出的不能表达自己情感的画不是高先生的本意,所以在星云上人用丰厚的报酬挽留他们的时候高先生毅然的拒绝了,也拒绝了朋友去纽约“有更多机会”的邀请,抗拒了金钱与名利的诱惑,追随自己的内心,在新泽西州的海洋郡杉谷湖,买了栋林中小屋,与妻子小雨过着“再一次逃亡”的生活,而这次“逃亡”,却得到了内心的平静。
他们原本不该受的苦难,当这些苦难过去,回首往事他们虽然痛心但却没有耿耿于怀,怨天尤人,内心的伤害用于无法弥补但却是保持一份宽容的态度,甚至
感激那些经历给了现在的心境,这些大难过后平静的心境是非常值得敬佩与学习的。有多少人能完全的追随自己的内心而不顾世俗的眼光与俗世的诱惑?在经历苦难与屈辱之后保持宽容与平静的心态?这是我想追寻却可能永远也无法追寻到的境界。
第五篇:寻找家园 读书报告
《寻找家园》
------见过丑,才能欣赏美
书的封页是这样写的:“高尔泰,美学家,作家,画家。”我在读之前好奇,美学家是什么。在读完后这本著作后,我觉得,美学家是最符合他的定位。
高尔泰先生大的回忆之中,从小他就是个叛逆的熊孩子,自我很强,常常拥有着自己的想法。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让他经历了诸多苦难。一切都源自于一篇独到的见解《论美》,在反右,文革等多次社会动荡之中因为与政治主张所冲突而尝尽了苦头。
这本书中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比如正确的可怕的唐素琴。她总是能把上级的思想解释得无比合理,令人信服,并无比坚定地执行,监督,可以说是政府最喜欢的基层民众了。但是,她缺乏了一个人最基本的自由,任凭组织或是其他人来决定自己的人生轨迹,放弃了自己擅长的数学,最终也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也许他喜欢高尔泰也是因为他身上的自由和叛逆吧,希望能在他的身上寄托自己内心深处的憧憬。
还有一个人,安兆俊。文中中所描述的保护过高尔泰的这位犯人劳教队长安兆俊是民族学院研究新疆史的历史学家,在饥寒交迫贫累交困的环境里,依然坚持要寻求人生的意义,房间收拾得整洁干净,《工地快报》作为历史资料整理得一丝不苟,濒临死亡的边缘时也坚持擦脸梳头,在最困难与最黑暗的环境里坚持保存一个“人”的形象与姿态。高尔泰说他是一个值得两个儿子自豪的,“真正的人”。对于夹边沟地狱一般的处境,一个人在丧失了信念以后就可以说是死了,精神上已经是死人了。夹边沟的多数人都是这样的死人,安兆俊是其中的另类,精神上还留存着信念:每天梳得整整齐齐的头发,工地快报。被人作为谈资的同时,我相信他也给了一些人鼓励,让他们留有一丝人的尊严。
“美是自由的”我相信高尔泰在经历了这些之后,会比他最初写《论美》时,有更加深刻的感触。美与丑永远是相对的,就像安兆俊与其他犯人相比时的信念之美。我读完后深刻的感受到,美学家说的绝不仅是美术上的美,更是一种精神灵魂上的美,而这些都是磨难带给他的历练。苦难永远不会是财富,但是苦难过后的思考与提升,就是真正的财富。
刘胤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