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期末试卷质量监测分析报告
小学数学期末试卷质量监测分析报告
一、参考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全班参加考试的学生为23人。平均分90.83,及格人数为23人,及格率为100%。优秀人数为19人,优秀率为82.6%。
二、对试卷的分析
从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做到面向全体,又有所侧重。这份试题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检测,又考查了学生思维的拓展,同时注重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现根据本次考试情况作如下分析:
1、试卷覆盖面广泛,内容较全面
试卷内容涉及本册教材重、难点,既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包括口算、笔算知识,也考查学生双基知识;垂直与平行;质数,合数,因数,倍数;大数的读法、写法和省略方面的知识;众数;数位,角。同时加强测评学生的操作。从不同侧面,考查学生掌握本册教材的情况。
2、试卷注重“双基”评价,面向全体
试卷力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本着激励学生学习和教师改进的教学出发,重点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卷无偏题、怪题。计算方面,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的数目不大,应用题方面从联系生活实际出发,把乘除混合运算作为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画角、画垂线,平行线难度小,对中下生的学习,能提高自信心。
3、试卷题型多样,题量适中,难易度适当。
试卷分填空,判断,选择,画图,计算,解决问题,统计七个部分。试卷分数为运用知识填空、选择、判断合起来占34%,操作占8%,基本计算占29%,解决问题占15%,统计14%。题量不多,分值权重合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测评中体现不同的水平。
4、试题贴近生活,注重人文性
试卷题目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况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孩子们身边的事物,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生动有趣地考查数学知识。
5、注重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解决问题侧重考查学生分析信息、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如应用题第3题,一头狮子体重288千克,熊猫是狮子的一半,而猴子的总重和一只熊猫体重相同。这里学生得分析一只熊猫的体重,再用熊猫的体重与猴子的体重比较。学生必须分析筛选有用信息,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再处理信息。
三、学生答卷分析
1、第一题的第四小题有多数学生出错,不是因为不会,而是因为太过疏忽。前提是1-20各数中,质数有(),最小的偶数是()。学生都知道最小的偶数是0,所以也没有过多考虑,就填了0。还以为自己填对了,但却忘了大前提是1-20。平时只练习了一位数中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是9,所以在填空时又忽略了15。造成失分严重。这就可以看出学生思考问题的局限性。
2、第六小题有三种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垂直。书中只注重了平行于垂直,忽略了相交,所以在讲时老师也忽略了,体现了老师对书本知识钻研的不透彻。
3、选择题的第二小题,“下面这些质数,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交换位置仍是质数的()。多数学生选了91,很多同学简单的认为91不能被2、3、5整除,殊不知它能被7整除。所以学生在做题时想得不够深刻,透彻,造成失分。
补救措施:(1)教学中应结合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使学生理解透彻。(2)平时用课前2、3分钟让学生反复读、背熟基本的概念、法则。(3)加强训练,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四、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
今后的教学中我除了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数学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数学知识。
1、注重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抓课本,抓基础。
数学思想是在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想法,是对数学概念、命题、规律、方法和技巧的本质认识,是数学中的智慧和灵魂。所以,领悟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
2、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探究。
数学知识起源于生活,而实际教学中公式化、概念化的粗浅、简单、枯燥的诵读、机械式的演练教学不注重数学理性的、深层次的内涵,使数学教学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面对新理念指导下的检测,不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学生数学方面的发展。
3、注重对学生评价方式的研究。
小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对贴近他们的生活,有一定感性经验的学习素材,更能焕发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长期的教师中心式的讲授,会挫伤学生学习热情,造成了学习的被动和教学的困境。数学学习中结合知识多创设一些生动活泼、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将学生放置于问题之中,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和数学知识,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发现的思维品质,对数学学习有推进作用。
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能一味的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第二篇:数学期末试卷质量分析[范文模版]
滨海市中心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
一、卷面分析
本次期末试卷就总体而言,难易适度,本次试卷命题即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难易适中,覆盖面广,重视知识理解与过程的考查,试题的呈现形式多样化,讲求方法的渗透与能力的培养。从考试结果来看,年段平均分91.07,合格率为95.7%,优秀率为84.7%
二、试卷内容分析
本次试卷考查了小学六年级上册的知识。题型以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操作题、解决问题、聪明屋为主,共7种类型的试题,从不同的角度考查学生对这一学期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填空题。错误较多的题为:第1小题、甲数和乙数的和是
213、甲数是乙数的2倍。甲数是(),乙数是()。没有理解题意,找不到甲乙两数对应的份数是多少,填错,填反了的学生有很多。第9小题、由于空间想象能力差,很多学生填5个或7个。第11小题、对于分数应用题还有很多学生不理解题目的意思,找不到解题关键,找不到关键数所对应的量,因此失分率很高。
第二大题:判断题。本题学生答的较好,错误多的是第1小题,失分原因是学生对求比还掌握不好,个别学生还不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第三大题:选择题。本题学生答的较好,错误多的的是第4小题,失分原因是没有认真审题,分数有单位和没单位的区别没有找到。第四大题:计算题。第1小题,直接写得数得分率较高。第2小题解方程或求比值,错误较多的是求比值,学生最后结果写成比。第3小题,怎么简便怎么算。失分较多的是最后一题,分数混合计算,这题有小括号,中括号,计算量大,学生很容易因为约分和加减计算错,个别学生因为学了分数乘除法,忘记了加减法,混淆了。第五大题:操作题。总体来说,这2题还是比较简单的,大部分学生完成的不错,个别学生会把第1小题只涂2格。
第六大题:解决问题。错误多的在第2小题,4根柱子一共要刷面积多少平方米,失分原因(1)、找不到4个面具体指的是哪几个面,(2)因为0.5和5,数字太接近,个别学生会混淆。(3)、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个单元掌握不好,(4)个别学生因为计算和单位失分。第4小题,错误率也很高,对于水池的长和宽各增加,学生理解成各增加了0.5米。
三、存在的问题分析
就试卷总体来说,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不认真审题,不细心答题,大多学生计算太粗心,不检验,丢分多.不能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四、改进的措施
1、对学生错误率比较高的题型要认真总结思考:学生是怎么啦?是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学习的行为习惯不好?是教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不到位?
2、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概念做到变换方式举一反三的练习.注意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练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加强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学生细心、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是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的保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通过必要的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4.多关注后进生,对上课有困难的学生,上课时多提问,并且随时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并上课作到精讲多练,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5.重视学生学的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6.要转变观念,树立新思想新理念让自己首先成为课改行列的一员,理解和领会课标精神,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使自己不断学习探索。
第三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2016-2017学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学校:新城小学
年级:三年级
科目:数学
姓名:王升平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覆盖面全,能从多方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考察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数学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检查了学生的学习水平,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本次试卷以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主,题量适中,基本上没有偏、难的题型,试题类型比较灵活,并且比较贴近学生生活。
二、答题情况
第一部分:计算技能的考查,口算、笔算和乘法的估算。口算题字错误较少,计算题,带星号的题要验算却没有验算。估算找不好最接近的数。
第二部分:基础知识的考查,有填空、比大小、选择、判断。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欠缺,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物品的质量、长度用什么样的合适的单位弄不清楚。
不认真审题,沿操场跑两圈,部分学生选择的是周长;拼一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至少需几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很大一部分学生答的是3 个;也有部分学生根本没看到双休日不生产,按一周七天计算。
第三部分:操作能力的考查,作图、测量并计算周长。本题难度较大,第一题要先数,算出正方形的周长,再画两个与与图中正方形周长相等的不同图形。再计算要画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确定长与宽各几厘米。第二题先要测量线段的长度,测量的准确是计算正确的前提,还有合适的单位的选用。计算左图时通过平移才能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为长方形计算周长。计算右图时,不仅要平移,还得加上两条竖着的短线段。这对于初学周长的学生来说确实难。第四部分:走进生活
需要认真审题,还要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准确计算才能完成。第4 题给出三个数字,其实只用两个,有一个干扰,部分学生会出错。
三、存在问题
1、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部分学生的书写比较规范,但也有个别同学书写不规范,例如0与6不分,3 与了不分,导致失分。
没有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横式不写得数,不写单位,不写答。学生马虎现象严重:抄错题,加法当成减法法计算,还有横式写对,答案算错的。要求验算的不验算。
2、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欠缺,不进位或进位而不加的,不点退位点的,脱式计算的运算的顺序都不能很好的遵守。
3、理解能力需要继续提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很好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对给出的信息不能较好的选择利用,进而解决问题。讲过的题型,考试时稍做变化,就要出错,说明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弱,思维有待进一步开发、训练。
4、非常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检查验算的习惯比较差。
5、对学困生的指导还不够。
孩子毕竟是有差异的,课堂上老师讲的方法、同学讲的方法,其实有些孩子是听得一知半解,但在课堂上能运用最多只能算一种正迁移,一种短时记忆。于是,例题后的几道对应练习,他们还马马虎虎能应付过去,而在独立练习中,各种题目混为一体,量又相对较多,他们就乱了手脚。虽然孩子经常在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连续进位加法不要忘了加进上来的1,计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就要从十位借,别忘了点退位点。十位计算时得减去退掉的1”等等。但在实际练习中,部分学困生往往不能与强调的联系起来,一不注意就问题百出。看来,为学生开小灶是不可避免的,有时教师的提醒还是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的。
四、今后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读题、仔细审题、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做到拿到题目先浏览,清楚已知条件和要求问题,然后再进习分析、解答。解决问题还要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不但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2、培养学生对题目的分析能力。特别是一些题目比较长、字数比较多的问题,先理清思路,酌句分析。
3、在计算方面还应加强,通过实际情境,先理解计算法则,采用形式多样进行计算专项练习。要做到:加强口算、教学得法、紧扣法则、训练到位、养成习惯。.4、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他们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5、进一步做好防差转差工作,防止两极分化的现象。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要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最基本的要求,这确实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爱心和耐心。
第四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一、总体情况
今个学期,XX市教育局对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进行质量抽测。本次试卷覆盖面全,能从多方面考查学生所学知识和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总体来看,这张试卷以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主,题量适中,基本上没有偏、难的题型,试题类型比较灵活,并且比较贴近学生生活。从全镇的学生的答题来看,大部分的学生都做得比较理想。
二、试卷分析
本次命题共分六大题,下面就对本次测试中存在的问题逐题作一分析: 第一题:填空(每空1分,共28分)50%的学生出错在5分以内。出错率最高的是第5题的第三小题,(3)数学课本封面面积350(),很多同学对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的概念不够清晰,很多同学都填了平方分米。其次是第11题,“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做错的答案各不一样,原因是很多同学忘记了对称轴的概念,有很多同学都没有找齐,都填少了。
第二题:判一判。(共5分)有25%同学全对,出错最多的是第1和4题:“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每段长是这根木一个木头()”这道题是经常讲的,但是还有很多同学判断是对5 的,因为根本没有理解分数的意义,没有考虑平均分。“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相等。”不少同学没有仔细思考就打了对,从而体现出学生对于单位不同无法比较还是不够理解。
第三题:选择题(5分)有80%的同学全对。出错比较多的是第4题,4、求图形的阴影部分是长方形的(),这道题存在很多同学没有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数的时候输错的情况,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同学选了第一个答案。其他的几题都做得比较好。
第四题:算一算(共28分)
1、直接写得数:因为数字比较简单,85%学生得满分,其他学生多是做错一道题,极个别错两道。
2、计算,可能是题目没有写清楚是脱式,有一部分同学竟然把它当做是竖式计算,这题目也有些许的问题,其他大部分同学都计算得很认真,除了个别同学运算顺序没有搞清楚外和计算粗心大意外,计算90%的同学得满分。
第五题:画出图形的对称轴和平移图形,(共6分)93%的同学得满分。出错的主要原因是没画,一个画对一条另外一条错了,平移的主要在平移时数格子数不好。
第六题:解决问题(共28分)第1、2、题正确率较高,个别做错的原因是粗心,没有写对单位。第3题,学生做错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同学漏掉比较,也有很多同学漏做最后一步。第题出错的也较多,主要是不会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很多同学没有理解每竖行和每横行都是8人就是组成一个正方形的方队。第6题出的最多,主要是题中的信息比较多,错的比较多的是第三小题,学生不能较好的对比理解哪一年级比前一个年级增加的人数最多,就是增长得最快的意思。
三、通过这次测试,反映出的问题:
(一)、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欠缺,对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都不能很好的遵守,简单的加、减、乘、除也很容易出错。
(二)、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还不够,非常粗心。题目会抄错;简单口算也会计算错;算完结果会抄错;等等。
(三)、学生对于数学概念掌握不扎实,是应该扎扎实实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一背、记一记一些概念性的东西。
(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很好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对给出的信息不能较好的选择利用,进而解决问题。
(五)、通过这次测试,还反映出学生中一个非常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检查验算的习惯比较差。
四、今后教学措施注意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读题、仔细审题、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做到拿到题目先浏览,清楚已知条件和要求问题,然后再进习分析、解答。解决问题还要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不但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二)、对一些基本概念还应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三)、培养学生对题目的分析能力。特别是一些题目比较长、字数比较多的问题,先理清思路,酌句分析。
(四)、在计算方面还应加强,通过实际情境,先理解计算法则,采用形式多样进行计算专项练习。要做到20个字:加强口算、教学得法、紧扣法则、训练到位、养成习惯。(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他们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六)、进一步做好防差转差工作,防止两极分化低龄化的现象。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要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最基本的要求,这确实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爱心和耐心。
第五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现就学习力、想象力、记忆力等几个方面分析本班学生目前学习能力的水平。
一、试题结构
本次考试共设六大题,考试时间70分钟,总分100分。第一大题是判断题,占分6%,第二大题选择题,占分10%,第三大题填空题,占24%,第四大题计算题,占23%,第五大题按要求做题,占11%,第六大题解决问题,占26%。从试题的比例来看,本次试题注重检验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试题特点
(1)覆盖面广,科学合理。全卷考试的内容知识点多,知识面涵盖广,体现全面提高数学素养的要求。注重基础,培养能力。
(2)紧扣教材:一些题目出自书本,如解决问题1、2题,贴近生活,考查的内容大多数贴近生活,如填空题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转换、生活中的方向的常识等。
(3)落实大纲,突出重点。在落实教学大纲的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重点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理解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试题类型一般,难易程度适中。
三、答卷分析
(一)判断题,6个小题,每个小题1分,具体分析如下:第2、3、6小题考记忆力,1、4、5小题考想象力,错得较多的是2、6小题,失分原因是(1)不理解面积的真正含义。(2)没有完全掌握判断闰年的两种情况。这两部分知识点学生的记忆力较差。
(二)选择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
第1、2、3小题考查记忆力,第4、5小题考查想像力。总体上看,这道题是全卷考得较好的一题。失误较多的是第4小题,学生在乘、除法之间的数量关系中学习的想像力较差。
(三)填空题,共24分,每个括号答案占1分。
填空题内容包罗了三年级下册的全部知识点,以考记忆力和想像力为主,但有一小题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是第4小题: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分米,它的边长是()分米。
这道题是学生答题最差的,说明学生的学习力是委弱的。
(四)计算题,共23分。
这道题分三个小题,第1小题口算,第2小题笔算,第3小题根据文字列式计算。其中口算和笔算的想像力与记忆力较好。失误最多的文字题“36的6倍是多少?”学生不理解乘、除法之间的数量关系,导致列式错误,说明学生在这方面的想像力不佳。
(五)按要求做题,共11分。
这道题主要考学生的记忆力,是学生答题中满分率最高的,这说明学生对于面积计算方法及用小数表示线段中数的方法掌握较好,记忆力处于较好水平。
(六)解决问题,共26分。
本大题共5个小题,第1、2小题考记忆力,第3、4、5小题考想像力。在这一大题中,学生答题较出色,尤其以记忆力的题目较明显。
综合以上考察的记忆力、想像力及学习力几个方面,学生的记忆力处于中上水平,想像力较一般,学习力最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