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语文《浅说一首〈清明〉绝句》《项脊轩志》沪教版
《浅说一首〈清明〉绝句》《项脊轩志》
一周强化 一、一周内容概述
本周我们学习《浅说一首〈清明〉绝句》、《项脊轩志》两篇文章。
周汝昌的《浅说一首〈清明〉绝句》对杜牧的《清明》一诗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和联想,并抓住关键词进行深入浅出的评析。这种独立思考、求真求实的创造精神,值得我们同学借鉴学习。
对于《项脊轩志》,要注意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文基础知识。要在熟读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着重体会作者如何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抒写自己的内心情感,具体感受所谓“形散神不散”的散文艺术特征以及作者所特有的那种文笔清淡、情致真切的个人风格。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浅说一首〈清明〉绝句》
1、整体感知
作者评析的是一首历来为大家喜爱、传诵的绝句:杜牧的《清明》。这是一首明白如话的诗,几乎没有看不懂的地方,作者抓住其“音节十分和谐、圆满;形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这些特点,逐句分析道来,引导读者理解、鉴赏。
分析第一、二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作者为我们再现了这样一幅景象:清明时节,“柳绿花红,春光明媚”,再加上“纷纷”细雨,一个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作者抓住“纷纷”这个关键词语,慢慢咀嚼,细细品味,指出它描写的景物形象生动,体现的境界凄迷而又美丽;而佳节行路之人,在这样的时候,心境加倍凄迷纷乱。在这里,“纷纷”和“欲断魂”是和谐的组合,情在景中,景即是情,所以作者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作者总结说:“这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诗人的诗体现了这种绝艺,这种胜境,作者的评论抓住了这个精髓。
如果说,分析第一、二句时,作者通过想象描绘了一幅图景,那么分析第三、四句“借问酒家何处是,牧童遥指杏花村”时,作者是联想了戏剧表演,借助《小放牛》,以中国戏曲表演中的以虚写实来说明这两句诗,它们声、画、意结合,创造了一个优美的形象,又给人无限的想象:画面外、诗歌外还有一片天地。
最后,作者还就篇法简明地评价了这首诗的高明之处。
2、具体把握 结构安排: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一部分(1):介绍杜牧和《清明》诗的地位。
第二部分(2-8):具体赏析《清明》诗的前两句。
第三部分(9-14):具体赏析《清明》诗的后两句。
第四部分(15-16):称赞《清明》诗形式上的高明之处。深入分析:(1)分析第二部分
a、第2-8自然段具体赏析《清明》诗的前两句,在赏析时,作者抓住了哪些关键词进行赏析?是如何进行赏析的?
明确:作者抓住“纷纷”这个关键词语,细细辨析“春雨”与夏雨、秋雨、冬雪的不同,引导人们体会清明雨那种“凄迷而又美丽”境界。而正是这种境界,才触发了诗人的情怀。所以,文章断定,“纷纷”表面写雨,实际上写的是行路人的“心情”。“纷纷”一词用比较法从雨的特征、精神和境界上品味,还从行路人的心情上加以品味。
“行人”一词则用比较法从行人特定的情境上加以品味;而“断魂”则从情感、心绪上加以品味。
b、这些关键词中,“纷纷”一词可以说是这首小诗的“诗眼”,作者围绕“纷纷”一词做足了文章,说它是“形容春雨”,也“形容情绪”,“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情绪”,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境界。仔细看看第3、4自然段,说说这首小诗是如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
明确:先说“纷纷”一词“用得好极了”,好在它“抓住了春雨的特色”和“清明雨的精神”,“传达了”一种“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进而揭示“纷纷”一词不仅是“形容春雨的意境”,而且“还在形容着雨中行路者的心情”。在此,作者通过诗的第二句的辨析,让读者自然而然地把春雨纷纷飘落和雨中行路人凄迷纷乱的情境融合为一体,从而领悟了这首绝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点。
c、“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第8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对前两句诗的表达特点进行总结,并为下文过渡。(2)分析第三部分
a、第9-14自然段具体赏析《清明》诗的后两句,在赏析时,作者抓住了哪些关键词进行赏析?是如何进行赏析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明确:“遥指”——把动作进行定格处理,将无形化作有形,由抽象的文字化作生动的画面,引导人们想像客人与牧童的问答,体会诗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遥指”在联想中通过其“不远不近”令人遐想的距离感来加以品味。
杏花村——是虚名不是实名,就像山水画里的远山,朦胧是一种别样的美丽。
b、赏诗,跟写诗一样,也需要联想和想象。作者是如何在评析中展开想象的?
明确:文中写《红楼梦》大观园中“杏帘在望”和民间戏曲传统剧目《小放牛》中“用手儿一指……”是联想。《红楼梦》中“在望”的神情应是“遥指”的最好注脚;而“小放牛”的动作则声情并茂,传神鲜活地注释了“牧童遥指”的绝妙意境。接下去,文章写小诗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剩下的行人之心情、动作、神态的描写全是赏析者的想像;丰富的想像把雨中行路人此时此地此境的心情表达得细致入微,极有艺术感染力。(3)分析第四部分
这两个自然段从哪几方面称赞了《清明》诗形式上的高明之处?
明确:语言是“自然之极,毫无雕琢”;结构的“起承转合”既严谨又灵活;内容形式统一协调,是古人所说的艺术中的“神品”。全文小结:
学习这篇评析文章,是在读一首诗,又是在看一幅画,听一曲音乐,都是在体验一种情。
在诗歌的赏析、评论中,作者抓住了词语。有的注释含义,如“行人”、“断魂”、“杏花村”,帮助读者正确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把握诗人的原意,进入诗的境界。有的进行了比较,如“纷纷”一词,是关键词语,作者把它与形容下雪的“纷纷扬扬”比较,与“天街小雨润如酥”比较,准确地把握了“纷纷”清明雨的形象特点和精神,在这基础上再进一步鉴赏其情景交融的境界。有的词语是结合诗的意思、境界来正确把握词义,如“遥”字究竟有多远。在这里,作者为我们提供了赏析评论诗歌的一个极重要的方法:从品味语言入手。
作者说,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这篇评析文章,也是这样,通俗自然,很少用术语,虽说“浅说”,却是十分“深入”。
(二)《项脊轩志》
1、探讨文章主旨
《项脊轩志》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优秀散文。文章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常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了作者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感情。文章随事曲折,绘影绘声,自然动人。
2、知识积累
用心 爱心 专心
(1)一词多义
(2)古今异义
用心 爱心 专心
先大母(先,去世的,今常指“在前边”,与“后”相对)
而母立于兹(而,你,今常做连词)
过余(余,我。今常指多余的,剩下的)
来归(归,女子出嫁。今常指回来)
凡再变矣(再,两次或第二次。今常作“又”讲)(3)词类活用
雨泽下注(向下,方位名词作状语)
使不上漏(从上面,方位名词作状语)
前辟四窗(从前面,方位名词作状语)
垣墙周庭(砌,名词用如动词)
乳二世(喂好,名词用如动词)
执此以朝(上朝,名词用如动词)(4)文言句式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
语未毕,余泣(省略句)
3、课文分析
文章共有6个自然段。从各段内容间的相互关系上看,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其余为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项脊轩”本身的刻画。
作者开门见山地介绍了它的“身份”和特点——一间原先叫做“南阁子”的又古老又逼仄又破漏又阴暗的小屋子。作者用的是白描手法,用语十分简练,给人的印象却又非常具体、鲜明。看到这里,读者难免会有一个疑问:这样一个既不起眼又不管用的破烂玩意,有什么值得怀念、记述的价值呢?其实这也可以说是作者有心使用的一种“欲扬先抑”的“蓄势”手法。只见他笔锋一转,便开始为这幅光影黯淡的图画增添温馨、亮丽的色调了。修葺补漏,移花植树,不仅一般地改善了居住条件,而且竟然使它成了一个清幽宜人的读书好处所。“借书满架”,当然不是说屋子的主人穷得连一本书也买不起,而是对他自己读书之勤、涉览之广的一个比较谦虚的说法。“偃仰啸歌”,正是书读得有心得、有乐趣时的兴会淋漓模样;“冥然兀坐,万籁有声”,则是说心境十分闲适的时候,用心 爱心 专心
自然界的一切声响,似乎都能传到他的耳朵中来。整个屋内屋外的环境始终是十分安静的,但又决不使人感到枯寂。白天,小鸟依人;月夜,花影扶疏。这一片生机活泼的景象,并不只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中显然还有作者自己胸襟、情趣的折光。
第2段只有一句话,它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向第二部分过渡的桥梁。
第一部分对于项脊轩的刻画,既是扣题的需要,也是为整篇文章铺设必要的思想感情线索。正因为作者对于项脊轩的印象很深,所以在此目睹或亲身经历过的一些事情也就特别难以忘记。而通过对于这些难忘记忆的咀嚼回味,又会使项脊轩的形象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因为它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物体概念,而成为作者人生经历中的一位重要的见证人,或是仿佛可以对之倾吐自己内心全部痛苦或欢乐的知心朋友。正是在这样一种心理活动规律的作用下,讲完项脊轩的由来以后,作者的思绪便又自然地踩着“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的踏足板而继续向前跃进了。
第3段,写的就是由此而引出的一大段关于往事的回忆,其中共有三层意思。
从“先是……”到“凡再变矣”为第一层,讲的是封建大家庭由聚族而居到四分五裂。
这一变化的表述,也是以项脊轩为观察点的,所以看到的是原先南北相通的偌大庭院逐步被越来越多的“小门墙”(或断作“小门,墙……”)所阻断,随之便出现了“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等颓败衰落、杂乱无章的景象,而且一变再变(也就是愈演愈烈)。作者讲述这一段话的语气,看起来比较平静,实际上不无遗憾和惆怅的感觉。这从他所着眼的那些具体细节以及“凡再变矣”这一句话的语气上可以体会出来。
第二层从“家有老妪……”到“余泣,妪亦泣”,是对自己母亲的回忆。
作者幼年丧母,有关母亲的许多事情难免不甚了了,所以要借老奶妈之口道出。老奶妈讲的事情同样非常琐细,而且和作者本人无关。但是,就在那似乎是随口而出的一两句问话里,那种时刻以儿女的饥饱寒暖为念的慈母心肠,却又宛然如见。无怪作者听了也会感同身受地忍不住哭了出来。
第三层从“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到本段末,写作者对祖母的回忆。
所叙事情与作者直接有关,也更加富有情节性。其中一共有三个镜头:先是祖母来到轩中,看到作者埋头苦读,说了一句貌似戏谑、实为夸誉的话,活脱脱是老祖母对孙子又疼又爱的口吻。临去时,一面亲手关门,一面喃喃自语,忧喜交半地预测孙子将来也许能功成名就,重振家声。过了不一会,又把她自己祖父当年上朝用的手板(笏)拿来赠给作者,作为对于他的期待与鼓励。这一系列的言语、动作,细腻而生动地刻画出一位望孙成龙的老祖母的认真神态与急切心理,使作者深为感动,想起来就会“长号不自禁”。
这一连串回忆,看起来东写一件事情,西写一件事情,笔触的腾挪转换十分自由。但是,它们都是以项脊轩为背景而展开的。从作者行文的运思轨迹上看,仍是第一部分内容的自然生发。同样,当第4段从对人事的回忆重又落到对于项脊轩本身变化的陈述上时(“凡四遭火”而得“不焚”),也不会使人感到有什么前后不相关联的地方。因为,用心 爱心 专心
因轩怀人,思人及轩,本来就是组成这篇文章内在思想感情脉络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整篇《项脊轩志》,并不是一气呵成的。现有的第5、6两段,是在写完前面的文字以后,又过了十多年才补加上去的。写的是作者妻子的“来归”(嫁过来)与不幸早逝。俩人相聚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感情却很深厚。文中说到结婚以后妻子“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以及回家省亲回来转述“诸小妹”的问话,事情同样十分细小,但是充满了一种两情无猜的和睦、甜蜜气氛,使人不难想见他们婚后生活的幸福、愉快。正因为如此,妻子的早逝,自然在他心中流下难以磨灭的哀痛,于是,房子(项脊轩)坏了,也不再修理。以后为了在家养病的需要,虽又“复葺”过一次,但是“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语气虽然平静,但字里行间,分明流露出一股难以排遣的哀思。
文章写到这里,本来也可以算是文完而意足了。不料作者笔下又起波澜,转而写到庭中的一棵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睹物思人的一往情深,物是人非的无限感慨,更给整篇文章带来了咀嚼不尽的回味。
总之,文章的开合貌似信笔所至,其实缀前联后的“针脚”十分细密;内心分明含有丰富的情感,遣词行文却又偏爱以“吞”为“吐”。这是作者文章风格中的一个典型特征,也是散文创作“形散神不散”的思想艺术特色的一种具体表现。虽然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谈不上有什么特别深厚的社会意义,但文朴思巧,情真味厚,不失为千古名篇,令人百读不厌。
三、难点知识剖析
(一)《项脊轩志》一文的线索是什么?
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项脊轩的兴废变迁,一条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第1自然段先写项脊轩的小、老、破、漏和昏暗,既而写经过修葺后的项脊轩的优美、宁静和恬适,表现的是作者对项脊轩的喜爱之情和高尚的志趣、恬淡的心境。“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引起了对家庭生活琐事的回忆,而这些事又都与项脊轩有关:一是写了大家庭的分崩离析和破落,表现作者对家庭衰败的哀痛;二是写母亲对子女的无微不至的关怀,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三是写了祖母对作者的牵挂、赞许和期盼,含蓄地表达了怀才不遇、功名未成、辜负亲人的抚育和期望的无限沉痛的心情;四是写了亡妻生前在轩中的生活片段和轩以后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真挚情意。作者正是这样把经过选择的零散的材料集中到一定的空间中来,尽管这些材料看来互不关联,可这些事都发生在项脊轩,作者用这一小屋的历史把物境、人事、所见、所闻、所感等,有序地贯穿起来,用自己的思想感情把它们统摄起来,经过过滤,使这些本来互不关联的东西产生内部联系,在“形”“神”上得到和谐的统一。
(二)《项脊轩志》一文在写景和叙事中如何将“喜”和“悲”的感情抒发得委婉动人?
先说写景中的抒情。本文前半部着重写景,借景物描写抒发了作者“多可喜”的思想感情。文章先简洁地叙写项脊轩修葺后庭院的格局,室内的光线、陈设之后,又写了作者“偃仰啸歌”的情态,其喜不自胜的情感已溢于言表。接着作者把自己的喜悦之情融入
用心 爱心 专心
景物描写之中,创造了优美动人的境界:“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这些既是对项脊轩景物的生动描写,又是作者内心得意喜悦之情的抒发。
再说叙事中的抒情。作者善于即事抒情,在事件叙写中往往直接倾吐自己的感受。作者把自己的感情与所叙的事件融为一体,造成一种如歌如泣的情调。比如写老妪述说母亲的往事,“语未毕,余泣,妪亦泣”写出了作者对至亲骨肉刻骨铭心的哀思。由于情感渗透在动人的场面之中,因而也就更为委婉动人。又如写祖母一节,文章最后写道:“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作者把悲恸之情注入遗迹之中,借助遗迹夹叙夹议,让感情的潮水放纵奔流。尤堪称道的是写怀念亡妻的片断:“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亭亭如盖的枇杷树,融进了作者的一颗拳拳之心。它犹如一个富有诗意的抒情镜头,意味隽永,寄托着作者对亡妻久远的缅怀和眷恋。亦悲亦喜,委婉动人。
(三)《项脊轩志》一文结尾两段是作者十几年后补加上去的,它和前面文字的题旨、情境是否和谐一致?为什么?
结尾两段虽是作者十几年后补加上去的,但是,他对夫妻之情的回忆和追述,同样是以项脊轩为背景和触发点(例如枇杷树)的,同样充满了一种睹物思人、物是人非的感慨,和整篇文章的题旨、情境完全和谐、一致。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二篇:《浅说一首“清明”绝句》教案
《浅说一首“清明”绝句》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赏析古诗的方法,懂得如何赏析古诗。
2、能模仿课文的写法,对古诗进行赏析,初步培养学生对古诗的赏析能力。▲教学思想设计
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不仅学习课文之文本,而且学习分析一首诗的方法。因而从课文文本分析入手,首先进行现代文——文艺评论的阅读训练;在此基础上,进而学习课文所展示的分析一首诗的方法。▲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抓住关键字词、如何展开丰富想象来赏析古诗。▲教学难点:
模仿课文的写法对古诗进行赏析。▲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从期中考的一篇阅读理解引入
诗歌的字面意思是明确的,但诗歌的可以想象引申的内容是”无垠”的,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读者都可以对文学作品进行自己的再创造。今天我们要来看看周汝昌的《清明》再创造
诗歌是情感的精灵,是美神的骄子,是灵魂的造化,是人文精神不倦的歌手。读一首诗,就是品味一段历史,就是体验一份哲理,就是感受一种人格。这堂课,我们要来品读一首传诵千古的名诗——《清明》,做诗者是被称为“小杜”的唐代诗人杜牧。先请同学们来诵读这首诗。
1、出示《清明》绝句,学生自由诵读一分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这首诗可谓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那么有哪位同学能来解释一下这首诗呢?(学生来讲自己对此首诗的理解。自己也谈谈对这首诗的初步理解,并结合鉴赏词典来解释这首诗)
3、教师鼓励性评价学生的发言,激发兴趣。我们刚才谈了我们对这首诗的理解,好象这首诗已经没有什么疑难的问题了,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很通俗易懂,而且历来的解释也很多,而且基本都统一。那么,其中真得是把所有的问题都搞清了,其中有没有我们所忽略的东西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周汝昌的《浅说一首〈清明〉绝句》看看对这首诗有什么新的理解? 浅说:既表明了文体属于议论性,同时表明作者谦虚态度。
是肤浅或简单谈一谈的意思。因为《清明》是一首名作,杜枚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为人所共知,许多间评价赏析过这首诗。因此,作者用谦虚、委婉的说法来阐明自己的观点。
二、整体阅读
(一)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速读第2至第14自然段,了解“说”的顺序。第二段 清明时节 第三、四段 雨纷纷
第五、六段 路上行人欲断魂 第七段 雨纷纷
第九段 借问酒家何处是 第十、十一、十二段 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深入探究,感悟写法。从课文的第三段开始赏析这首诗,作者赏析这首诗是从何入手的,是一句句分析还是抓住了几个重点的词语?
明确:作者抓住了重点的词语。“纷纷”“断魂”“遥”“杏花村”
(一)研读第2-8自然段。速读第2-8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1、第2-8自然段具体赏析《清明》诗的前两句,在赏析时,周汝昌先生首先抓住了《清明》绝句中的哪个词对该诗进行赏析的?赏析过程中采用了什么方法? 讨论交流:
作者抓住“纷纷”这个关键词语,运用比较法细细辨析“春雨”与夏雨、秋雨、冬雪的不同,引导人们体会清明雨那种“凄迷而又美丽”境界。
比较:
纷纷之雪──大 纷纷之雨──细
揭示了诗歌形象春雨的特色
比较: 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 夏雨:“如倾如注” 秋雨 :“淅淅沥沥”
揭示了清明雨“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通过对“纷纷”这个词语的品味,领会了诗歌所描绘的“景”:春雨的特点与境界。
2、在这里,作者认为除了这一层的理解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含义呢? 明确:不但景色凄迷美丽,也是行人在当时环境中孤寂心情的体现。
在周汝昌先生心目中“纷纷”一词正是《清明》绝句中的“诗眼”,那么何谓“诗眼”?
明确:“诗眼”即诗句关键处,乃全篇“神光所聚”,能使全诗境界全出,开阖变化而一动而万随者。
请学生例举含“诗眼”古诗词名句。
例:“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
“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 “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等。“云破月来花弄影” “弄”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花在风中摇动,影子也随之舞动的美景描绘得生动细致营造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给作者孤寂的情怀注入了暂时的欣慰。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闹”字,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沟通了视觉和听觉,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仿佛看到了到花丛中蜂蝶飞舞,听到了春鸟和鸣,渲染出一种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意境。
3、对于这种理解作者的根据是什么?为什么“纷纷”不但是写雨也写人的心情呢? 明确:证据就在第二句诗中的“路上行人欲断魂”中的“断魂”二字。
4、“断魂”是什么意思?找出作者对“断魂”的理解。明确:“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
5、为什么人会在春雨中容易“断魂”呢?
明确:因为春雨纷纷,容易使那些感情丰富的人产生联想。景与自己的心情互相交融。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再碰上阴雨绵绵的天气,更加容易使人陷入哀伤之中。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诗的第一、二句是相互结合的。第一句是景而第二句是情。景中有情,情中现景,情景交融。这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特点,一种胜境。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就象作者在文中所说的“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
作者对“纷纷”的理解,比较新颖独特,也是大多数读者所没有想到的,一时也很难理解和接受。作者将诗歌前后结合,总体找寻依据和理由,使观点更为全面准确,更具有说服了,令人更容易接受。
6、周汝昌先生对“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句进行赏析时,运用了哪些方法? 明确:比较法及通过想象再现图景之法。
“行人”一词则用比较法从行人特定的情境上加以品味; “断魂”则从情感、心绪上通过想象再现图景之法加以品味。小结:通过品味“纷纷”、“行人”和“断魂”,我们体会了诗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二)研读第9-14自然段。
根据第2-8自然段的学法,小组讨论探究,合作学习。讨论题目:
1、第9-14自然段具体赏析《清明》诗的后两句,在赏析时,作者抓住了哪些关键词进行赏析?用了什么手法进行赏析的?
2、赏诗,跟写诗一样,也需要联想和想象。作者是如何在评析中展开想象的?
全班交流,明确:
1、抓住“遥指”一词,运用联想法——把动作进行定格处理,将无形化做有形,由抽象的文字化做生动的画面,引导人们想像客人与牧童的问答,体会诗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既然诗人当时的心情是“断魂”的,那么他有没有想到一个排遣的方法呢? 明确:有,那就是古人常用的用酒来消愁。所以就有了第三、四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里没有诗人与回答人的对话的声音,完全用一个动作“遥指”来代替,虽无声,但却蕴涵着声,无声胜有声。)
“遥”我们一般的理解是“遥远”,这里作者认为是“遥远”的意思吗? 明确:作者认为不一定就是“遥远”。而是说明一种不远不近,若隐若现。这让人们想到诗人真得能找到消愁的地方吗?也许近在咫尺,马上可以寻到解脱,也有可能是“遥不可及”只是一种虚幻。
这个“遥”字之所以这样理解也是由于受到前面两句的影响,同样与前两句诗人的心情结合起来。看似与前二句不着边,但从深层分析,其实,作者是告诉我们二点读诗的方法:一是要挖掘关键词的内涵;二是要把诗句连贯成整体来分析,而不能一句一句地解释,割裂其中的隐秘的联系。
通过这个方法,我也想到了一个字的理解,就是“牧童”,作者为什么偏问“牧童”呢,而不是“儿童”或其他的人呢?我想,用“牧童”一方面与诗的整体和谐,我们知道《清明》描写的是清明时节乡村的情景,所以用“牧童”与整个氛围协调。另一方面从诗人“纷纷”的情绪,“断魂”的忧愁来看,他是希望找到派遣之法,而牧童恰好象征了一种与世无争,归隐田间的愿望。而且“牧童”也照应了下面“杏花村”的“村”。下面我们来分析第四个词“杏花村”。
揭示了“遥”的妙处:不远不近的距离,包含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引起无穷想象。“杏花村”一般的理解是什么?作者认为应怎样理解?
杏花村——作者认为那应是杏花深处的一个村庄,那里有一家小酒店正等着雨中行路的客人。是虚名不是实名,就像山水画里的远山,朦胧是一种别样的美丽。
就象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那样,似有似无,你真得去寻它,可能就找不到了,而你无意去寻就有可能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这种虚实结合的表现方法体现了诗人此时那种似有似无的忧愁之情,而正是“纷纷”心情的体现,不同于伤心欲觉,象滂沱大雨似的大悲。也正是对“断魂”这种心情的一种解释。如果没有前面对“纷纷”和“断魂”的理解,我们可以轻易地把“杏花村”理解为是一座村庄的名字,那里有酒家。但“纷纷”和“断魂”告诉我们诗人此时的心情是不明朗的,不确定的,那就不能把“杏花村”简单地理解为村名了。──增加了诗歌美感,引起无限想象。运用了联想:《红楼梦》:“杏帘在望”、民间戏曲传统剧目《小放牛》中“用手儿一指„„”是联想。《红楼梦》中“在望”的神情应是“遥指”的最好注脚;而“小放牛”的动作则声情并茂,传神鲜活地注释了“牧童遥指”的绝妙意境。接下去,文章写小诗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剩下的行人之心情、动作、神态的描写全是赏析者的想像;丰富的想像把雨中行路人此时此地此境的心情表达得细致入微,极有艺术感染力。
*小结:诗歌到此戛然而止,可是通过对这两个词语的品味,我们发现诗歌言已尽而意未完,它留给我们一个广阔的想象余地。
(三)复习:联想与想象的主要区别何在?联想一般而言有哪些种类?
明确:想象无须触媒;联想则必须有触媒。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相似联想、因果联想。
(四)想象与联想在古诗词赏析中的作用何在?
明确: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家将想象与联想称之为“神思”,作家凭借想象和联想,可以“思接千载”(超越时间),“视通万里”(超越空间),形象是诗歌的生命,诗歌往往要把思想感情浓缩到有限的生活画面之中,使人通过画面的形象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古诗词作品,需要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对画面形象进行还原,如能理解作者是怎样凭借想象与联想来描绘生活画面,塑造人物形象,抒发思想感情,阐明人生哲理,那么就能更清晰地把握作品脉络,更深刻理解作品意蕴。
(五)作者对《清明》一诗的总体评价是什么? 明确:
1、从意境方面
2、从语言方面
3、从篇法方面
(六)我们能否总结一下中国古典诗词的总体特点?
明确:(1)语言简练;(2)生动形象;(3)音韵和谐;(4)想象独特;(5)情感丰富;(6)境界优美。
(七)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对我们今后赏析古诗词有什么启发?我们能否总结出几个“抓手”? 明确:(1)品味涵泳语言,抓关键词
(2)分析把握修辞,明辨手法(3)探究作者思路,分析结构(4)分析情景关系,体味意境
板书
春雨的细而缠绵,凄迷而美丽
(起)清明时节雨纷纷 行人心情的凄迷纷乱(景)↕
(承)路上行人欲断魂 复杂的心情,似有似无(情)(转)借问酒家何处有 ↕
虚实结合,意蕴悠长 不确定(合)牧童遥指杏花村
练习巩固: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诗人用“纷纷”两字来形容清明雨,真是好极了。怎么见得?“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暴雨,也和那种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解释“雪纷纷”和“雨纷纷”中的“纷纷”一词的不同:
雪纷纷——
雨纷纷——
3、“天街小雨润如酥”的作者是 代的 ;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作者是 代的。
4、作者认为“纷纷”一词妙在何处?
答:
5、联系上下文和原诗,“纷纷”一词仅仅是下雨吗?
第三篇:浅说一首《清明》绝句教案
浅说一首《清明》绝句
教学目标:
1、学习评价性阅读的方法,掌握阅读技巧
2、学习本文写作方法,能对其他文学作品进行赏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可能在很早的时候就读到过杜牧的《清明》有谁能来背诵一下。(请同学背诵此诗)这首诗可谓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那么有哪位同学能来解释一下这首诗呢?(学生来讲自己对此首诗的理解。自己也谈谈对这首诗的初步理解,并结合鉴赏词典来解释这首诗)
我们刚才谈了我们对这首诗的理解,好象这首诗已经没有什么疑难的问题了,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很通俗易懂,而且历来的解释也很多,而且基本都统一。那么,其中真得是把所有的问题都搞清了,其中有没有我们所忽略的东西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周汝昌的〈〈浅说一首〈清明〉绝句〉〉看看对这首诗有什么新的理解?
二、分析课文第一、二段
请同学朗读课文一、二两段,思考在这两段中,作者有没有展开对这首诗的解释?
通过朗读,我们发现作者在这两段中,没有在赏析〈〈清明〉〉那么这两段作者主要是在交代什么内容呢?
明确:第一段主要介绍了杜牧在中国诗歌史中的重要地位,他是与杜甫齐名,人称“小杜”,杜牧是晚唐时期最为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通俗清新,流传甚广,有名的象〈〈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做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等等。对于分析这样一位伟大诗人的伟大作品,作者在标题中用了“浅说”,用了一种谦虚和委婉的说法来阐明自己的观点。
我们今天要说的〈〈清明〉〉也是杜牧的代表作,谁能说说清明时节的气候特点啊?(学生各抒己见),那么杜牧所处的清明是如何的呢?请在课文找出相应的句子来。
明确:“虽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但正值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 这样写的好处是能让读者进入到一千多年前的诗人创作诗歌时的一种特定情境中,也只有在那样的清境才能更深刻地体会这首诗。
三、分析四个重要词语
从课文的第三段开始赏析这首诗,作者赏析这首诗是从何入手的,是一句句分析还是抓住了几个重点的词语?
明确:作者抓住了重点的词语。哪几个?“纷纷”“断魂”“遥”“杏花村”
1.“纷纷”
我们对“纷纷”这个词的一般理解是怎样的?
明确:“纷纷”常用在形容气候中,用在下雪的气候中,指的是雪下得大,比如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形容雪下得大,就用了“纷纷”。但在春雨的气候中,却是形容雨下得细小。“雨纷纷”写出了清明雨的特点和精神。象征了春雨细而缠绵,凄迷而又美丽。
在这里,作者认为除了这一层的理解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含义呢?
明确:不但景色凄迷美丽,也是行人在当时环境中孤寂心情的体现。
对于这种理解作者的根据是什么?为什么“纷纷”不但是写雨也写人的心情呢?
明确:证据就在第二句诗中的“路上行人欲断魂”中的断魂二字。
2.“断魂”
“断魂”是什么意思?找出作者对“断魂”的理解。明确:“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
为什么人会在春雨中容易“断魂”呢? 明确:因为春雨纷纷,容易使那些感情丰富的人产生联想。景与自己的心情互相交融。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再碰上阴雨绵绵的天气,更加容易使人陷入哀伤之中。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诗的第一、二句是相互结合的。第一句是景而第二句是情。景中有情,情中现景,情景交融。这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特点,一种胜境。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就象作者在文中所说的“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
作者对“纷纷”的理解,比较新颖独特,也是大多数读者所没有想到的,一时也很难理解和接受。作者将诗歌前后结合,总体找寻依据和理由,使观点更为全面准确,更具有说服了,令人更容易接受。
3.“遥”
既然诗人当时的心情是“断魂”的,那么他有没有想到一个排遣的方法呢?
明确:有,那就是古人常用的用酒来消愁。所以就有了第三、四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里没有诗人与回答人的对话的声音,完全用一个动作“遥指”来代替,虽无声,但却蕴涵着声,无声胜有声。
“遥”我们一般的理解是“遥远”,这里作者认为是“遥远”的意思吗?
明确:作者认为不一定就是“遥远”。而是说明一种不远不近,若隐若现。这让人们想到诗人真得能找到消愁的地方吗?也许近在咫尺,马上可以寻到解脱,也有可能是“遥不可及”只是一种虚幻。
这个“遥”字之所以这样理解也是由于受到前面两句的影响,同样与前两句诗人的心情结合起来。看似与前二句不着边,但从深层分析,其实,作者是告诉我们二点读诗的方法:一是要挖掘关键词的内涵;二是要把诗句连贯成整体来分析,而不能一句一句地解释,割裂其中的隐秘的联系。
通过这个方法,我也想到了一个字的理解,就是“牧童”,作者为什么偏问“牧童”呢,而不是“儿童”或其他的人呢?我想,用“牧童”一方面与诗的整体和谐,我们知道《清明》描写的是清明时节乡村的情景,所以用“牧童”与整个氛围协调。另一方面从诗人“纷纷”的情绪,“断魂”的忧愁来看,他是希望找到派遣之法,而牧童恰好象征了一种与世无争,归隐田间的愿望。而且“牧童”也照应了下面“杏花村”的“村”。下面我们来分析第四个词“杏花村”。
4.“杏花村”
“杏花村”一般的理解是什么?作者认为应怎样理解? 明确:一般的理解就是杏花村是个村名,那里一定是出产美酒的。作者认为不一定,如果真是是个村名,那就与前三句不协调,同样应放在一起,整体分析。作者认为那应是杏花深处的一个村庄,那里有一家小酒店正等着雨中行路的客人。也可能只是一座美丽的杏花村,而无酒可解愁。也就是解愁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就象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那样,似有似无,你真得去寻它,可能就找不到了,而你无意去寻就有可能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这种虚实结合的表现方法体现了诗人此时那种似有似无的忧愁之情,而正是“纷纷”心情的体现,不同于伤心欲觉,象滂沱大雨似的大悲。也正是对“断魂”这种心情的一种解释。如果没有前面对“纷纷”和“断魂”的理解,我们可以轻易地把“杏花村”理解为是一座村庄的名字,那里有酒家。但“纷纷”和“断魂”告诉我们诗人此时的心情是不明朗的,不确定的,那就不能把“杏花村”简单地理解为村名了。
四、分析整体结构
作者在挖掘完四个字后,又把眼光从局部放到了整体。他认为全诗可以分做哪四个部分?
明确:起—承—转—合,四个部分。作者从诗歌的结构形式上加以赏析。并提出了向古人学习和借鉴。那么对于我们来说,不但要学习古人这种写诗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要学会怎样去鉴赏一首古诗,怎样去发掘别人所忽视的关键所在的地方。我们要学会两点,一要抓住几个关键的词,深挖内涵,看到别人所不留意的东西。二是每句诗不能割裂地分析,而应互相照应,互为解释,从整体上去分析。这样就能收获别人收获不了的东西。
千万不能盲从别人的意见,而要敢于抒写自己的见解。当然,自己还要多读诗,以及别人的鉴赏文章,要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文学分析能力。
五、写作特点
1. 先描述诗的环境氛围,让读者体会路上行人的心情。然后重点抓住四个字进行分析。最后从诗歌的形式上用“起—承—转—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绝句的特点。
2.点面结合,文章中既有四个重点字的分析又有整体的结构分析。
六、板书
春雨的细而缠绵,凄迷而美丽
(起)清明时节雨纷纷 行人心情的凄迷纷乱(景)(承)路上行人欲断魂 复杂的心情,似有似无(情)(转)借问酒家何处有 虚实结合,意蕴悠长 不确定(合)牧童遥指杏花村
七、作业
课外找一首自己熟悉的古诗,写一篇鉴赏文章。
要求:模仿本文的写法,能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进行分析,并有一定的新意,体现自己的见解。不要求逐句翻译。字数300字以上。
第四篇:《项脊轩志》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其人其事。
2、熟读课文,翻译全文。
3、积累文言字词
4、体味作者平淡的文字中的深情,学习作者捕捉生活细节、运用白描写人的手法。重点、难点:
1、体味平淡文字中的深情。
2、文言虚词的积累
一、解题
为何把自己的书斋成为“项脊轩”? “七录斋”。明朝文学家张溥自幼勤奋好学,他读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完毕后,朗读一遍即烧掉,接着再抄,再读,再烧,如此反反复复达六七次之多。天长日久,他的右手握笔处长出了老茧。为了勉励自己,他就把自己读书的屋子取名为“七焚斋”。绿林书屋:20年代初,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支持学生运动,被反动文人诬为“学匪”。“学匪”住的房子,当然是强盗的所在,因此,鲁迅先生把其寓居北京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的书斋取名为“绿林书屋”,来讽刺反动文人的诬蔑。
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一说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烃,作者以项脊轩来命名自己的书斋,有追念祖先的意思。一说,言其窄小,如颈背之间,故名。轩,这里指小屋,即书斋。
二、正音,朗读初步感知。
三、疏通课文,重点掌握文言知识。
四、1、通过仿写来把握《项脊轩志》主要内容和情感。
《项脊轩志》是不是光写项脊,轩项脊轩的兴废变迁?《项脊轩志》又作《项脊轩记》,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志”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根据《醉翁亭记》和《陋室铭》两篇文章的写作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写了两句话: 假醉翁之亭欧阳绘山水相映表放情林木之乐意。托鄙陋之室禹锡寄仙龙之说议谈泊修业之洁志。请同学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和情感仿写一个句子。借项脊之轩有光记琐碎之事抒三世变迁之感。(作者所托之“物”就是“项脊轩”。可以说,项脊轩是全文布局谋篇的一条线索。文中将与项脊轩有密切联系的往事连缀成篇,反映家中三世的沧桑。往事如烟,可写可记之事很多,而作者将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生都限制在项脊轩及其庭院中,把人和事用项脊轩紧密联系起来,无论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无不围绕着“项脊轩”这一中心,条理井然,形散神聚。)
《项脊轩志》主要内容和情感就是:记琐事,言悲情。过度:在项脊轩中发生的事都是悲的吗?
2.两种情感——悲和喜。全文以第二段开头句作为过渡,上承写喜,下侧重叙悲。(1)第一段,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以“喜”贯穿。
修葺前,项脊轩狭小、阴暗、破漏;修葺后,项脊轩明亮、幽雅、安静。在这段,作者意在表现自己青少年时期读书生活过的书斋,可爱、可亲、可美,以表达自己深深的眷恋之情,而作者欲扬先抑,先极力叙述原来的项脊轩的旧、小、漏、暗,为下文写修葺后的项脊轩的优美可爱作铺垫。
作者笔下修葺后的项脊轩,原来阴暗的小屋变明亮了,是因为阳光照射在新修的围墙上,从新开的四扇窗户反射到室内;原来院前普通的围拦因主人在周围种植了兰花、桂树、修竹而增添了无限美景(幽雅);
提醒同学们注意这样一句话:“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万籁有声”是什么意思?
明确:指自然界发出的一切声响都能听到。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泛指一切声音。那么 是写环境幽静还是写喧嚣? 明确:写幽静。(“万籁有声”是写作者凝神专思时书斋里静得连最细微的声音也能听到。以有声写无声,这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诗句)一样,以有声反衬“静”字。而这种静是有灵气的“幽静”,而不是一片“死寂”,真可谓“此时有声胜无声”啊。)
作者每天在这样的地方读书,心情如何?——高兴——所以他偃仰啸歌,只有当读书有所得时,才会高兴得这个样子,真是怡然自得啊!我们再一起来把第一段朗读一遍,进一步体会作者的那份可喜的情怀。过度:(作者在修葺后的明亮、不漏和安静幽雅项脊轩中读书生活悠然自得,而由项脊轩引发的对往事的回忆多可悲。作者写《项脊轩志》情意不在怀念这个轩,而在感慨这个悲,写到几重悲?)
2)第二段,叙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用“悲”贯穿。
家道衰落;幼年丧母;仕途不利,有负祖母的期望,而且爱妻又过早的离世;这几重悲痛,追忆往事,其痛何堪啊,虽然归有光文中无一字言痛,但同学们一读书,就感受到他其中的的痛苦之情,悲情愁绪。清代桐城派的•姚鼐曾经评价归有光的散文: 震川之文,每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语,却自风韵疏淡。什么意思呢?
是说归有光善于选择平常小事,平凡场景,用平淡的语言来表现特真挚深厚的情感。文章风格少雕饰,尚自然,少约束,尚闲散。同学们边读边体会,看看能不能发现一些很有表现力不要紧之题,不要紧之语。(包孕着深厚感情的不要紧之题,不要紧之语读一读,然后谈谈体会。)1先回忆“诸父异爨”引起庭院的变化,反映家庭的败落,笔墨中无不浸透着作者无限的“悲”情;
作者善于抓住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描写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四分五裂之状,反映归家家庭的败落。归家原本庭院南北相通,是一个整体。自从“诸父异爨”后,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四分五裂之状)。“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厅’非‘庭’也)”,寥寥几笔,将一个封建大家庭分家后所产生的颓败、衰落、混乱不堪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面对着家道中落的事实,长期接受传统思想教育的归有光,内心是怎样的感受呢?(“始为篱,已为墙”)先用篱笆相隔,但“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太嘈杂太混乱,后来更用一堵堵墙壁阻断往来,由篱到墙是客观的变化,在主观情感上,亲人情感的隔膜越来越来大,关系越来越淡漠。“凡再变矣”我觉得像一声叹息,写出了归有光的无奈和悲凉。2作者8岁丧母,(人生有三大悲哀:幼年丧母;中年丧偶;老年丧子。)对慈母的音容笑貌,已不甚了了。但作者却巧妙地通过曾在项家居住的两代乳母之口,感人至深地道出了母亲那对儿女的慈爱之心。作者共记叙了母亲两件琐事:一是母亲当年曾经来过轩中,二是大姊在老妪怀中呱呱啼哭,母亲闻声问饥问寒的情景。“儿寒呼,欲食乎?”很平常,但在平淡中见真情,一个母亲听到孩子的啼哭,赶紧起来,满是怜爱地问“儿寒呼,欲食乎?”这话在归有光回忆起来,母亲去世多年,恐怕在这话里千回百回地去品位母亲对孩子深切的爱。(这一平常之题,既写出了母亲对孩子深切的爱,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3这件事是作者亲身经历的,写法与前或以景抒情、或以人物旁白为叙事主线大不相同。作者主要抓住了三个生动感人的细节来描写的: 之一:祖母过来探望“我”,看到孙儿静静读书轩中,笑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话语中既有疼爱之情,又有赞赏之意。一个细节,几句话语,就把祖母对孙儿的勉励、期待之情摹写得十分真切。之二:祖母离开时,轻手阖门,自言自语:“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个小小的动作,表露出祖母对孙儿的关切之情;喃喃自语中,尤其一个“久”,一个“待”,寄托了祖母对归家多年功名无望,而今终于从孙儿的埋头苦学中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激动和喜悦之情。
之三:顷之,祖母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情真意切,语重心长,话语中寄托了祖母殷殷的希望。作者写到这里,回顾自己多年来科举路上的坎坷(35岁才中举人,8次参加殿试,60岁才中进士。)怎能不禁不住大哭一场呢? 这一段,作者情感由“悲”到“泣”,再到忍不住“大哭一场”,无不紧扣“亦多可悲”来写,回忆中隐含着作者对家庭变迁的悲叹,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对自己怀才不遇、有负祖母期望的深深感慨。4写爱妻 正面写情:“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时”,时常,经常,有“问”就有“答”,有“学”就有“教”。字里行间,仿佛能听见项脊轩中不断传出来了欢声笑语,能感受到他们夫唱妇随,心心相印,志趣相投,情深似海的感人场面。
侧面写情:“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此语表述非常巧妙,值得玩味:吾妻转述的是诸小妹的话。诸小妹怎么会问起“阁子”的事呢?无疑是“吾妻”经常在她们面前提起的原因。由此还可以推出,“吾妻”在诸小妹面前提起的,不仅是“阁子”,更有“阁子”中的人,“阁子”中他们亲密无间的生活。
“其后六年„„其后二年„„”这一层,交代了妻子亡故之后的一些事情,看似平淡,却也字字含情:前一句,“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与开头形成鲜明对比:项脊轩原是既小又暗且破,作者“稍加修葺”再做美化,独居陋室,悠然自得,其乐无穷。如今,因为“吾妻死”,室坏也不想修了。作者没有直写妻死后的伤感,但我们从文章前后的对比中,自然能体会到作者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
二、三句写两年后重修项脊轩等事,妻子亡故,已有时日,但复葺旧室,已全然没了当年的热情,平实的语言中,无限伤感溢于言外。“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看到树,自然想当年妻子的音容笑貌,也似乎听到了妻子的欢声笑语。而如今,物犹在人已去,眼前的枇杷树已“亭亭如盖”,有如自己对妻子的浓浓的怀念之情与树俱增,缠绵不尽。
此部分小结:刚才同学们分析得挺好,确实找到了文章的不要紧之题,和不要紧之言,而且能够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在这篇文章里表面上看是平常的场景,平凡的琐事,平淡的言语,可是孕育在这平常平凡平淡中的是一种至深的感情,正所谓“至情言语即无声。”
五、在所有的不幸或悲伤中,归有光认为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归有光的一生执着于科举,然而仕途坎坷,7岁入学,9岁学习写文章,14岁应童子试,20岁以童子试第一名补苏州府学生员。35岁乡试中举,以后8次会试都落选,60岁才考中进士,66岁病死于任上。可以说他一生都在为功名忙碌。
《项脊轩志》是作者两个时期所写。前一部分写于19岁,后一部分写于32岁。在作品细腻的描写中,我们能读到他从少年到中年时期追求功名时的心境。
两部分内容写作时间相隔十三年,其间,归有光的心理有了很大变化。首先是妻子早逝。回想起与妻子共读的岁月,不禁潸然泪下。而功名未就,更是心中难以言说的痛。“吾妻死,室坏不修”,“卧病无聊”,“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这不仅仅是对妻子的思念,也有功名难就的痛苦。此时,再望见“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想起昔日新婚宴尔、凭几共读的岁月,该是何等的痛心呀!后一部分可以说是至悲。功名难就,上对不起祖母母亲,下对不住早逝的妻子,更没有完成家族中兴的大任,此时面对当年踌躇满志的文字,我们可以想见归有光在对亲人的思念中又凭添了多少痛苦!“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字功名误煞人”。从孟浩然等唐代诗人的试图走“终南捷径”到柳永“奉旨填词”到“范进中举”,科举制度一直困扰着中国读书人。《项脊轩志》中,归有光少年时的希望与中年时的悲伤,心理上形成的强烈的反差,是一代读书人心理历程的真实再现,更是一代读书人面对功名的哀叹。
林晓红
第五篇:高二语文《项脊轩志》
《项脊轩志》教案
教学目标
(一)领略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二)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教学难点
深入本文把握作者情感,学习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一、导入新课
“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读归有光 《项脊轩志》不下泪者,其人必不爱”。—— 苏轼
二、作者简介
归有光,明代著名的古文家,明朝“唐宋派”(极力推崇和提倡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提出“直抒胸臆”的创作主张)中成就最高者,被誉为“明文第一”,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他命运多舛,8岁丧母,仕途不顺,35岁中举人,八考进士不第,60岁才中进士。姚鼐认为,归有光直承唐宋八大家,元明两代除归氏别无他人,并把它视为唐宋八大家和清朝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他的散文多写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见课后)
解题:项脊轩,归有光家的一间小屋。轩,小屋,这里是“书斋”。归有光的远祖曾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项脊泾。作者把小屋命名为项脊轩,追念祖先。另,颈背之间,言其小。“志”,记。归有光出生在一个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
三、听朗读,注字音
渗漉(shân lù)修葺(qì)栏楯(shǔn)偃仰(yǎn).....
啄食(zhuó)异爨(cuàn)老妪(yù)迨(dài)....
呱呱而泣(gū)象笏(hù)长号(háo)妣(bǐ)....
扃牖(jiōng yǒu)垣墙(yuán)栖息(qī)阖门(hã).....
项脊轩(jǐ)冥然(míng)天籁(lài)逾庖而宴(yú)而母立于兹(ěr)
凭几学书(jī)
四、词义补充
下:向下,名词作状语。注,流淌。
案:长形的桌子。小桌子为几,大桌子为案。顾视:环视。向周围看。
余稍为修葺:为,进行,作。前辟四窗:在前边开
垣墙周庭垣墙:院子四周砌上围墙,名词活用作动词。
以当南日:当,一声。作“抵挡”均读一声,如螳臂当车,以一当十,势不可当。
杂:错杂
亦遂:也就
偃仰:俯仰。偃旗息鼓,偃,放倒。
啸歌:古人有“长啸”•“吟啸”•“啸歌”。其一是“长啸”,指蹙口长声发啸,阮籍之啸即是右手举在嘴边,用一个指头放在口中起劲地吹“啸”,凸显出当时文人雅士的傲世之态和倨傲狂放的风度。其二是“吟啸”,指且吟且啸,即在发啸之时,间以吟诗,以增加声韵的清雅和意境的美丽。其三是“啸歌”,即以啸声模拟歌的曲调。所谓“啸歌”,又作“歌啸”。
兀坐:兀,高高地突起。端坐。兀立:笔直地挺立。
万籁:自然界的各种声音,籁,从孔穴出来的声音。
庭中通南北为一:通,贯通。为一:成为一个整体。
迨诸父异爨迨:及、等到。爨:灶。30画,笔画最多的汉字。
东犬西吠西:对着西边,名词作状语。
凡再变矣凡:总共。再:两次。
先大母婢也先:已经死去的。
妣:死了的母亲。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那样悲痛。
甚厚:厚,优厚。
某所:那地方
而母立于兹而:你。兹,代词,这。
以指叩门扉:以,用。指,手指。门扉:扉,门扇。大母过余曰过:探望。
相为应答:相,表示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之词,偏指一方,指娘。为,作。
束发:指15岁盘发。
竟日:整日
儿之成:之取独。待:期待。
象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的象牙手板。一品到五品官员上朝用象牙做的手板。
不自禁:禁,抑制
故尝:过去曾经。
牖:窗户。瓮牖绳枢
轩凡四遭火凡:共。
时至轩中:时,常常。
从余问古事:从,向。
或凭几学书:或,有时。凭,靠着。几,书桌。学书,学写字。
其后六年:其,那,省亲归来。其后二年,其,代妻子死。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亲自,名词作状语。
五、深入文本
(一)先请同学们找出直接点明作者感情的一个过渡句: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课文第1段记叙了“喜”,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小屋的眷恋之情。体会作者这种深挚的感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项脊轩修葺之前有什么特点?修葺之后又有什么特点?作者的“乐”表现在何处?
项脊轩原是陈年旧屋,又小,又破,又暗,(分别找出原文)简直不堪人居。
修葺之后,不但“使不上漏”,而且“室始洞然”,明亮了;“杂植兰佳竹木于庭,旧时栏媚,亦遂增胜”,着意对书斋周围的环境加以美化,环境幽雅了。更深层次的乐趣在于,“读书之乐”。“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满架的书都是“借”来的,说明作者当时处境之清寒,但他寒窗苦读,苦中作乐。正因为作者具有高洁的情操,所以他能够从朴素的环境中看到无穷诗意。找出说明刻苦读书的词句,如“冥然兀坐”、“时来“、”三五之夜“。找出说明读书之乐的词句。白天,“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在他笔下的庭院显得多么幽静,多么迷人!如是“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这些细节描写,描绘了幽静雅致恬适的环境,这里作者写的是景,但景中含情,读后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项脊轩那种深挚的眷恋之情,以及悠然自得、孤芳自赏之情。
板书 修葺之前 旧 小 破 暗
乐 苦读忘忧
小结:第一段写了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风貌,表达了对项脊轩的眷恋。
(二)然而“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是哪些事让他感到悲伤?
第二段一层,由“先是”到“凡再变矣”,悲的是诸父分灶后的变迁,其中让人感受到家族的没落。
由“通南北为一”到多置小门墙,说明大家庭不和睦了,还愈演愈烈,“始为篱,已为墙”,“鸡栖于庭”,杂乱喧闹,在记叙中熔铸了深长的感叹。一悲分崩离析,不相沟通。(板书)
第二段第二层,叙写了母亲和祖母的逸事(世人不大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写母亲,是通过老妪的回忆,“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为什么作者会哭泣?
作者八岁丧母,很早就失去了母亲的爱抚和关怀,但正因为如此,作者对于母亲也怀有更深的眷恋之情。
比较下面文字表达效果的不同: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妪每谓余曰:“尔母爱子女,甚矣!”
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更能打动人。原段再现了温柔慈爱的母亲,她对孩子嘘寒问暖,十分关切,“某所,而母立于兹”,母亲早已逝去,然而母亲的遗踪如今仍处处可见,母亲亲切的话语还响在耳边,这一切怎能不引起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呢?这怎能不让对母亲记忆尚少的归有光黯然泣下?二悲,年幼失母,忆念亲恩。(板书)至于老妪,一则因为“先妪抚之甚厚”,二则也有感于母亲一片慈爱之心,所以也随之哭泣。这一笔明写老妪,实际上进一步赞美了母亲的品德。
第2段里还叙述了作者束发读书轩中,祖母前来探望的一个感人场面。
子的记挂关心。
怎样理解这句话: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话语中表面嗔怪,其实含疼宠之情,又有赞许之意。
“比去,以手阖门”,生怕打扰。
自语曰: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这一段描写,细致入微地写出了老祖母复杂的内心活动。同时,看到孙儿如此发愤,想见将来必有成就,喜悦之情不能自已,因此哺哺自语,又想到自己年岁大了,怕等不到孙儿获取功名那一天,激动之中,又稍带有几分伤感。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希望孙儿取得功名,荣宗耀祖,一个细节,几句话语,就把祖母对孙儿的勉励、期待之情摹写得十分真切。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前面是”泣“,为何这里是”长号不自禁“呢?
作者为辜负祖母的期望,为无法改变“吾家读书久不效“的现状而深深自责。古代读书人,博取功名,光耀门楣,是职责,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更是儒生的追求,当初偃仰啸歌,如今一事无成,由此。前者之悲是有泪无声,有节制的,而此处是如潮水汹涌,无法克制。所以三悲是家人期盼,有负重望。(板书)
(三)其实文章还有更含蓄和深层的悲,看课文第5段。
第5段通过哪几个生活片断来抒写作者当年与其妻的婚姻生活的幸福?
分析:项脊轩中原是作者一人独居,或“啸歌”,或“兀坐”,以诗书自娱。“后五年,吾妻来归”,这时的项脊轩中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其妻“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有问即有答,有学即有教。从字里行间,我们似可以听得见项脊轩中传出来的欢声笑语,再说,作者安贫乐道,他的妻子问的是大事,学的是书法,志趣既然相近,伉俪间感情之融洽自可想见。这一层从正面写。
接着,作者又指出一件琐事,“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表面看来,这一句话突然冒出,似与上文全不相关,然而细细体味,文脉似断而实连。“吾妻”转述的是诸小妹的话。诸小妹怎么会问起“阁子”的事呢?无疑是“吾妻”经常在她们面前提起的缘故。那么“吾妻”为什么会经常提起“阁子”呢?上面“时至轩中„„”那一句话就是答案。可以想见,“吾妻”经常在诸小妹面前提起的,不光是“阁子”,而且还有阁子中的人,他们在阁子中柔密无间的生活。这一层从侧面写。
说说下面的记叙语句包含的作者的情感: “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项脊轩原先是既窄小,又破旧,作者“稍加修葺”,再作美化,独居陋室,自有无穷乐趣。现在呢?因为“吾妻死”,室坏也不想修了。作者没有说妻子亡故以后自己如何悲痛,如何怀念。但读者从前后的对比中自能体会到作者对妻子那种真挚的感情和深切的怀念。“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二、三两句写两年以后重修项脊轩等事。妻子亡故,已有时日:但复葺旧室,全然不见当年的热情。这一段记叙,语言平实,而无限伤感溢于言外。
明人王锡爵在《归公墓志铭》中说,归有光的散文“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怛(“惨怛”,忧伤,痛苦。“怛”读dá)之思溢于言语之外”。究其原因,归有光善于将感情融注在叙事和描写之中。这篇课文以记叙庭中那株枇杷树作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分析:言简意丰,耐人寻味。运用了托物寄情,以乐景写哀的方法,睹物思人,物是人非,融入了作者无限的伤感和怅惘之情,寄托了对往事、对亡妻的缅怀和眷恋。8岁丧母,内心孤独的归有光,23岁时,一个贤惠聪颖的女子走进他的生活,情投意合,“红袖添香伴读书”是多少文人的梦想,然而这种幸福只有五六年,就消逝了,这种痛无法演说,不再外露,只能幽幽地说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四悲——物是人非,悼念亡妻(板书)
拓展《江城子 苏轼》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四)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作者善于从生活中捕捉平淡的琐事,用典型的细节和场面,寥寥数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人在情感上易于与之共鸣。
本文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色? 白描手法,不着任何色彩。
(五)文言知识梳理
一、古今异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旧,原来的)
南北为一(一,整体)
室仅方丈(方丈,一丈见方)
凡再变矣(凡,总共;再,两次)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案,桌子)
久不见若影(若,你)
日过午已昏(昏,暗)
或凭几学书(几,书桌;书,写字)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杂,交错)
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
亦遂增胜(胜,佳景,引申为光彩)
吾妻来归(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始为篱,已为墙(已,然后)
三五之夜(三五,即十五)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竟,整)
且何谓阁子也(且,那么)
余自束发(束发,15岁,成童时束发为髻。)
二、一词多义
始
室始洞然(才,连词)
始为篱,已为墙(起初、先,副词)过
日过午已昏(超过,动词)
大母过余曰(到„„来,动词)置
顾视无可置者(放置,动词)
内外多置小门(设置,动词)
而
余扃牖而居(助词,表修饰,无义)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但,连词)为
始为篱,已为墙(做,动词)
庭中通南北为一(成为,动词)
以
以当南日(用来,动词)
以手阖门(用,介词)
能以足音辨人(凭借、根据,介词)执此以朝(用如“而”,连词)
谓
且何谓阁子也(叫作,动词)
妪每谓余曰(告诉,动词)
先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先是,以前,名词)先大母婢也(去世的,形容词)
三、通假字
而母立于兹(“而”通“尔”)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乳二世(乳,乳养)
客逾庖而宴(宴,用饭)
执此以朝(朝,上朝)
吾家读书久不效(效,取得效果)垣墙周庭:(垣墙,砌墙)
2.名词用作状语
雨泽下注(下,朝下,上,从上面)东犬西吠(西,朝西,行为方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亲自,亲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