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歌史上的三座高峰(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6:04: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唐朝诗歌史上的三座高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唐朝诗歌史上的三座高峰》。

第一篇:唐朝诗歌史上的三座高峰

唐朝诗歌史上的三座高峰

一.昊天之音天上之音——李白

此曲只应天上有

说李白诗句是昊天天上之音时我对他的评价,也是我对他人生态度的解析。李白的一生可以说起起伏伏,荣华间有着愁苦,寂寞中又带感悟。我想李白这位“谪仙人”永远不会死,他是带着那潇洒而超凡脱俗的气质“羽化登仙”了。杜甫写李白恃才傲物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那么,我想用李白的《月下独酌》讲讲这“酒中之仙”。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以前我读到李白的诗,都是豪气纵横、天人合一一泻千里的,我觉得李白是不会有哀愁的,有的话也会举杯“与尔同消万古愁”,可看到那“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时,我看到了他的寂寞,那是琼楼玉宇间的孤独,执觞而无人对饮,举樽而无可倾诉的寥落,在这《月下独酌》中,完美的展现了。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这句中两个意象,花和孤独。李白在这花好月圆夜,在盛放的花丛中感到了孤独,未免有些矛盾。因为他是自负的,他感觉到青春的短暂,感觉到美丽的飘渺,感觉到荣华的虚无,感觉到光阴的流逝。他不屑与世俗对话,宁在这繁华中自斟独醉孤独。于是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是皎洁的、高贵的,他忽然有种“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之感。而月终是寄托,它无言地倾听,却无法唱和,“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偌大的人世间找不到一个可以一起把酒言欢喝酒的对象,良辰美景找不到知己的绝望,更为凄凉。行至此,也得苦中作乐,“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既然光阴易逝,人生苦短,无再少年。生命璀璨能有几何只有一次,为何不珍惜青春呢?人生总要追求快乐的,今朝有酒,快意潇洒,月朗春宵,暂且行乐,这样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是我所钦佩的,他的精神将儒、仙、侠的灵气特点浑然合一合而为一。有人说李白不可学,因为他太过放浪形骸,随心所欲,凌万物而遗世独立之意,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格格不入。但青年人喜欢李白,正因为他不拘一格,张扬浪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繁华过后又是悲凉。诗人以“我”第一人称描述,他是一个把自己生命体验作为观察主轴的诗人,以浪漫排遣寂寥,孤傲对抗客观,“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十分接近老庄庄子的思想。人生如梦,浩渺的宇宙中,我们行走在无尽的时间和空间中,也许会在某刻遇见吧。这个结尾富有哲学性,李白是个文学家,也是个哲学家,他是思者,也是行者。他在天上的云雾间窥察世间的悲欢,他在半醉半醒中体味着人生的炎凉,他是酒中的仙人,天上的诗客,游走于人间,他在文学的花丛间独酌,在青春的天地月下对觞,信手挥洒毫,天人神交仙气一吐,书写了半个大唐。

儒之教,侠之心,道之骨,仙之气,浑然天成,合而为一,太白,太一。

二、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杜甫

人们称李白为“诗仙”,因为他在诗的国度里如仙人般神游,不受人世间规则羁绊。而杜甫被称为“诗圣”,很显然,人们更把杜甫作为人间的圣人所推崇。此时的盛唐诗歌之所以华丽,是因为这两位不同风格、登峰造极的大诗人鲜明的对比,交相辉映。有人说李白笑杜甫,杜甫笑李白,这也许是他们风格不同的差异得出的论断吧,但事实相反,李白和杜甫是互相成就的,杜甫一辈子无法像李白那样潇洒,所以他羡慕喜欢李白;李白一辈子也无法像杜甫那样关心生活小事,所以李白也爱惜喜欢杜甫。这二人少了谁,历史文坛上都会有些许黯然。二人神交,可谓文学史上再莫有重大意义之交了。“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看得见豪饮中李白的孤独,体会着到孤独中他的桀骜;李白相忘于杜甫平实间的才情,品味着才情中他的悲悯。写李白最好的诗是杜甫的,写杜甫最好的诗是李白的。在历史光辉,二人都留下了一抹亮色,树立了一个风范,只是不同罢了。李、杜的生命分别抵达了不同的巅峰,横亘太古,绵延千年。

如果说李白是用浪漫哲学的视角观察世间万物咏物壮怀的话,杜甫就是以一双慧眼和沉郁的心写出了社会百态。以《兵车行》为例看杜甫对社会的剖析。

“车辚辚,马萧萧-----”上来我们仿佛就被裹挟至历史洪流中,置身于苍凉古道边,带入了一个场景中,或许像道旁行人一样看着征夫的队伍。杜甫在写实,描绘世事,以真实场景写起,却融入了个人深切的感情。“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一个哭,直接反映了征夫的愤懑,亲人的凄苦,行人的感伤,旁边行人的感受,气氛凝重。杜甫的诗中写过很多人哭,他们都是平民百姓,生活在这样一个不安的世道中,无奈地哭诉着世态炎凉。杜甫对他们深深地同情,虽大多以第三人称书写,却没有一丝疏远的感觉,反而是更贴近他们,感同身受感受他们的痛苦。

可以武断的讲,李白有一种愤世嫉俗的出世理念,而杜甫却只有被逼无奈的入世思想,直截了当地剖析出来社会问题以及给百姓带来的疾苦。在《兵车行》中提到“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以武皇讽喻当是时统治者不断发动战乱征伐,根本不顾及战争对百姓的伤害。而杜甫也不得志,无法改变这一切,他注视着这被战火蹂躏的大地,倾听着啼饥号寒的流民,抚摸着饱受摧残的童叟,他只能以悲愤沉郁的笔书写着,留下了几滴老泪。“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杜甫替百姓开口,却听不到回声,于是用血泪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分离有两种,一是生离,二是死别。杜甫看遍了生离死别,于无声处听鬼哭。

如果说李白的“仙诗”是引吭高歌者,则杜甫的“圣诗”更像是低回沉吟人。他以幽郁沉抑的心情,娓娓道来,说尽春去秋来,说出了一部“诗史“。

三、诗以载道——白居易

李白与杜甫几乎是同时代的人,可以对比地讲。白居易则晚于他们,已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应另当别论。而且白居易的一生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描述应是他最真实的写照了。

白居易的人生经历很丰富,而每首诗都对应不同经历下的不同心境,因而不好以一首诗总结出他的人生。在他人生的前半部分,他刻苦读书,考取功名,当时以“元白”其名,与元稹交,他踏上了仕途。然而官场究竟是一淌浑水,总不太平,白居易陷入了利益集团争斗,他虽然心系天下,为官却不能以天下为己任干出一番事业成就,被贬江州司马,于是有了在浔阳江头听了琵琶女琴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他在感叹自己的际遇,然而贬谪打不垮白居易心中的理想与志向,浇不灭他心头的热情。白乐天永远不会消沉下去,他在西湖主持修建白堤,写下了《钱塘湖春行》,白堤保护了百姓免受旱涝灾苦,白居易也看着这一片春色,欣然写下诗篇。

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也体现着他的诗文、人生主张。他的人生哲学将儒、释、道融为一体,他的新乐府诗也有他的思想主张,这位经历兴衰的乐天诗人,在历史诗卷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

第二篇: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

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李白与杜甫

李白与杜甫,是我国千古并称的两大诗人。两人都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李白比杜甫长11岁,两人有着深厚的友谊,两人的诗歌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又各有特色,成为唐朝诗坛上并峙高耸的双峰,郭沫若称他们为唐代的“双子星座”。古人对他们多有评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指出他们的区别。李、杜都是风格多样的诗人,李白诗歌风格的主导倾向是飘逸奔放,他胸襟超旷无垠,想像瑰奇天真,有“诗仙”之称。他的诗极其鲜明、突出地表现了盛唐时代那种蓬勃向上、乐观自信、自由浪漫的精神,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常以许多按常规不可思议的诗歌形象表现他豪放不羁的精神,使人惊讶叹服。他的诗歌气势磅礴,浑然天成,是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都能体现李白诗歌的清雄飘逸、豪放飘逸风格。

李白的“清雄飘逸”:

首先是情感上的壮大高扬。李白是个豪迈自信的人,这与他所处的盛唐时期所给人的激昂高蹈的心理趋向有关系,也与李白个人的豪放性格有关系。需要说明的是,在中国历史上,能给人这种高度自信豪迈的心态的时期大约只有汉初和初盛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是在抒发抱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则是他自我的写照。而在他发泄自己的郁闷之情的时候,仍然能够使自己的感情喷放而出,笔下景观都有大气貌,从不萧索渺小。“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然而李白的送别之情或闲逸之情又显得清新俊朗,不缠绵牵眷,这实际上也是高扬自信的情感的体现。

其次便是情感表达上的了无拘束,喷薄纵横。李白的情感很宏大开朗,不局限于方寸之中,在他的感情纵横驰骋的时候,就如曾巩所形容的:“如长河,浩浩奔放,万里一泄。”李白情感豪壮宏大,则无物可阻,一经爆发,便有不断向前冲击的力量,一去不回。“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攀天莫登龙,走山莫骑虎。贵贱结交心不移,唯有严陵及光武。周公称大圣,管蔡宁相容。汉谣一斗粟,不与淮南舂。……”

再次是想象的纵横变幻。李白的想象,纵逸奇特,变幻万端。在他的诗歌里,上天入地,前贤显贵,长风万里,烟波茫渺。《说诗啐语》中评价道:“太白想落天外,局自变生,大江无风,波涛自涌,白云舒卷,随风变灭。”而且,李白的想象极具跳跃性,前后可以了无关联,跨度极大。伴随着丰富的想象的,则是大胆而瑰丽的夸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再次,则是极富个性的意象之摭取。李白在选取意象的时候,便多带有个人色彩,他的意象多可与他的风格互为表里,如“长风”、“朗月”、“黄河”、“长江”……此外,李白也通过了个性化的语言。赋予了该意象以豪逸阔远的艺术生命。

再有,那便是李白的明丽清朗的语言。李白的语言,真率自然,不加雕琢而脱口成章,果如他自己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是一种天然混成的语言,是一种自然奔放的语言,这种清丽明朗的美,也是李白“清雄飘逸”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下面再说杜甫的“沉郁顿挫”:

“沉郁”,本是指作品中那种深沉蕴藉、凝重悲郁的风格特征。顿挫指声调抑扬有致。沉郁顿挫首先表现为深沉忧思的感情基调。在这深沉忧思里,蕴含着一份优念国家命运、人民疾苦的深厚感情,所以显得阔大深远。杜甫表达感情的方法是波浪起伏、反复咏叹、百转千回。往往感情要爆发了,却又折回去,在心中回流,象有一座感情的闸门阻拦住,让感情在受阻之后再缓慢流出,因此那感情的抒发,也就显得更加深沉。他在诗中表现了追求理想、关心 1 现实、以天下为已任的情怀。尽管现实使杜甫的理想难以实现,他仍然执著地追求,始终不渝。安史之乱给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杜甫的诗歌却因此而辉煌,他没有沉陷于个人的不幸,而是以儒者的良知和勇气,用极严峻的态度,怀着悲愤沉重的心情,去描绘那个“万方多难”的社会,传达出时代的沉重和悲哀,反映了忧愤深广的时代特征。他有一首《登岳阳楼》,开首是:“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登楼所见的一派壮阔景色。接着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可以看出,面对洞庭湖的壮阔景色,他骤然百感交集:对于身世苍凉、老病飘泊的伤怀;对于离散亲朋的眷念;对于国家灾难与人民疾苦的忧虑,全都涌上心头。看来这百感交集的强烈感情就要爆发出来了,但是没有千言万语,只说出了一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强烈的感情没有一一毕陈,闸门只微微启开,汹涌的感情的海只涌流出一股潮水。但这已经够了,虽然只这一句,却已经把心中没有吐露出来的感情份量全都包含进去了。在感情抒发上给人以回流起伏之感。波浪起伏、百转千回、反复咏叹,在《秋兴八首》等诗中表现得更为典型。深沉的忧思、波浪起伏的感情表达方式,最后都通过语言、形象描写和节奏韵律,表现为诗的意境的悲壮美,构成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

在诗体上说李白擅长古歌行体,擅长五七绝句,他性格自由奔放使他不囿于格律音韵,他的《蜀道难》长短参差,他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云》的前两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使用的是散文句法。而杜甫精于音律,擅长铺陈排比。因此律诗尤其是七律是他的长处。在诗的音美形美的方面李白稍逊于杜甫。而在风格美方面,李白的飘逸豪迈,谈吐天然是别人所不能学的。李白直抒胸臆多,乐则大笑悲则大号。而杜甫的诗多含蓄曲折沉郁顿挫。

李白热爱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务,而对不合理现象毫无顾忌的投之以轻蔑。这种已被现实所牢笼却不愿接受想征服现实的的态度,与杜甫那种始终以严肃的悲悯的心情注视关心祖国人民命运那种现实主义精神是相反而本质又相同的。用韩愈的话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他们的艺术成就和高风亮节永远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杜诗之最] 最悲天悯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最浓厚的亲情: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最温馨: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最意气风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最失意落魄: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最伤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最遗憾: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最自嘲: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最远大的报负: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最年少轻狂: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

最嫉恶如仇: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最末路穷途:乾坤万里内,莫见容身畔。

最多愁善感: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最美的意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最强烈的控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最有批判精神: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最倾倒的人: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最恰当的自我写照: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最浓厚的友情:《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历代咏王昭君的诗歌赏析

“昭君出塞”的故事,一直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演绎着。千百年来,咏王昭君其人其事的诗歌多如牛毛,数不胜数,但大多数诗歌的立意是抒写王昭君的离愁别恨、惋惜她的红颜薄命。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颜。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李白《王昭君》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其二

李白的诗,对王昭君充满着惋惜、同情。

黄沙堆雪暗龙庭,马上琵琶掩泪听。汉室御戎无上策,错教红粉怨丹青。

——王思廉《昭君出塞图》

这首诗将矛头指向汉朝统治者,哀痛由于国家民族的衰亡,导致妇女成为牺牲品。这首诗以国家和民族危亡为主题,深化了昭君出塞的意义。

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只得当年备宫掖,何曾专夜奉帏屏。见疏从道迷图画,知屈那教配虏庭。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白居易

《琴曲歌辞·昭君怨》 白居易这首诗把怨恨指向了皇帝。

莫怨工人丑画身,英嫌明主遣和亲。

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

——王睿《解昭君怨》

王睿作了一个翻案文章。王昭君留在宫里又如何?王昭君的悲剧,并不只是她个人的悲剧,而是封建制度(至少是嫔妃制度)造成的必然结果。

灵珠产无种,彩云出无根。亦如彼姝子,生此遐陋村。至丽物难掩,遽选入君门。独美众所嫉,终弃于塞垣。唯此希代色,岂无一顾恩?事排势须去,不得由至尊。白黑既可变,丹青何足论?竟埋岱北骨,不返巴东魂。惨澹晚云水,依稀旧乡园。妍姿化已久,但有村名存。村中有遗老,指点为我言。不取往者戒,恐贻来者冤。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瘢痕。

——过昭君村

诗的后四句的意思是,因鉴于王昭君美丽出众而得到悲惨的遭遇,后来的村女们吸取前人的教训,恐怕受到同样的命运,都把面孔烧起许多瘢痕,破坏了她们的美貌。这个惨痛事实,读来令人心酸,是对昭君命运的怜悯,对皇室摧惨妇女的控诉,艺术概括深刻、尖锐,感人至深。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王安石《明妃曲》其一

王安石的这首诗问世以后反响很大,它立意高,主题开掘深刻。昭君出来,泪湿鬓脚,自顾“无颜色”,但元帝见了,竟不能自持。原来昭君美不在容貌,而在精神,即“意态”。而画师又是个画肉不画骨的,所以“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二句成为千古绝唱。“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这才是诗的主题。玩弄、遗弃女子,历代帝王皆如此,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南北”者即中外。这样,王安石就提出一个社会制度问题。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欧阳修《再和明妃曲》:

这首诗更是从批评皇帝的角度入手,“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你皇帝眼皮底下的人都管不好,你怎么能指挥千军万马去消灭边境的来犯之敌呢?欧阳修的诗歌在针砭时弊上,比王安石更进一步,确实是非常深刻的。可评作咏王昭君诗歌中的问鼎之作。

第三篇:唐朝各时期边塞诗歌的特点

唐朝各时期边塞诗歌的特点

1、初盛唐边塞诗

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2、盛唐边塞诗

——四个特点

(1)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

(3)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

(4)体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

就边塞诗的体裁来看,包括歌行在内的古体诗创作已经成熟,蔚为大观,代表作品有:李颀《古从军行》“„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另一个方面,近体边塞诗也走向成熟。代表作品有: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关门。前军夜战洮河北,以报生擒土谷浑。”;王之涣《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盛唐边塞诗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概括出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它包含了: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等各个方面。

盛唐边塞诗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在边塞诗中,一方面以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展示,如“战士军前半生死”,“黄金百战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但另一方面,边塞诗作更凸显人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中既有: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保家卫国的豪情,还有在战场上建立功名的壮志。如“不破楼兰终不还”;“愿为腰下剑,只为斩楼兰”;“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这两个方面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这种对立统一所产生的张力使诗句具有永不泯灭的魅力,诗句中洋溢着的崇高感,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千载悠悠。

4、晚唐边塞诗

晚唐时期,经过无数战乱的唐朝更加衰落。这段时期的边塞诗也全无初唐时期的豪迈。而多写思念故里之情。

如李益《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还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一时回向月明看。)

第四篇:诗歌史上的南宋四大家之一------陆游

诗歌史上的南宋四大家之一------陆游

前言

南宋四大家有诗歌史上的四大家和画史上的四大家。诗歌史上的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诗人,是中国南宋前期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四位诗人的合称。画史上的南宋四大家指中国画史上的南宋画院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亦称“南宋四家”,简称:“李、刘、马、夏。”

诗歌史上的四大家。尤袤的诗歌写得平易自然,晓畅清新,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生辞的典故之句,《青山寺》可称为他现存诗歌中的代表作。杨万里有不少抒发爱国情思之作,其《初入淮河四绝句》等诗,抚今追昔,即景抒怀,思想性和艺术性都相当高。范成大的诗歌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陆游的诗歌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贴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

画史上的四大家。四家中李唐略早,刘、马、夏继承发展李唐的画法,成为南宋画院的主流。他们四家的风格特点是:李唐之画刚劲犀利,气魄雄伟;刘松年之画受李唐影响,而又工整方面更为突出。马远、夏娃师李唐笔直法刚劲简括,水墨淋漓,构图书馆多向特写。有“马一角”、“夏半边”之称。其画风对明代的浙派和院体山水画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主要针对陆游及其诗歌《示儿》、《冬夜读书示子聿》、《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游山西村》进行的赏析和拓展。了解陆游高亢的爱国热情,了解陆游对子女的谆谆教导,了解陆游家乡纯朴的自然生活„„

目录

第一部分

陆游的轶事典故一、二、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 “生儿多以陆为名”

三、陆游的一字师

四、陆游家训

第二部分

陆游的四首古诗 第一篇 《示儿》

------炽热的爱国心

第二篇

《冬夜读书示子聿》

-----学习之关键-第三篇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一)原文

(二)注释

(三)诗文意思

(四)作者简介

(五)创作背景

(六)个性化解读

(七)文本连接

(一)原文

(二)注释

(三)诗文意思

(四)作者简介

(五)创作背景

(六)个性化解读

(七)文本链接

(一)原文

(二)注释

(三)诗文意思

(四)作者简介

(五)创作背景

(六)个性化解读

(七)文本链接------忧愤和急切 第四篇

(一)原文

(二)注释

(三)诗文意思

(四)作者简介

(五)创作背景

(六)个性化解读------世风衰颓中古朴的民风

(七)文本链接 第三部分 相关景点

(一)陆游祠

(二)云门草堂

第四部分 后人对陆游的评价 第五部分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陆游的轶事典故

一、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 《游山西村》

陆游年轻时娶表妹唐婉为妻,感情深厚。但因陆母不喜唐琬,威逼二人各自另行嫁娶。十年之后的一天,陆游沈园春游,与唐琬不期而遇。此情此景,陆游“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在沈园的粉壁上曾题着两阕《钗头凤》。”这便是这首词的来历。

传说,唐琬见了这首《钗头凤》词后,感慨万端,亦提笔和《钗头凤•世情薄》词一首。不久,唐琬竟因愁怨而死。又过了四十年,陆游七十多岁了,仍怀念唐琬,重游沈园,并作成《沈园》诗二首。

二、“生儿多以陆为名”

在历史人物中,既有爱国的思想,又有爱国的行动;既忠诚于国家,有忠诚于人民;既爱国,又不盲目忠君,这样的人是不多的。陆游却把这两方面统一起来了。正因为这样,这位诗人才深受南宋百姓的热爱,致使有的人家“生儿多以陆为名”;也正因为这样,梁启超 3

才推许陆游是“亘古男儿一放翁”。

三、陆游的一字师

南宋乾道八年初春,陆游应诏前往抗金前线南郑,途经蟠龙山时,忽闻山顶鞭炮震耳,锣鼓喧天。循声而至,原来是当地官员和山民正在庆贺蟠龙桥落成。但见这蟠龙桥像一条蛟龙飞跨山涧,又如雨后的彩虹横亘天际,如诗如画。陆游不禁连连称赞。当地官员得知来者是大诗人陆游,立刻捧出文房四宝,恭请他给蟠龙桥写一副对联。陆游略思片刻,运腕挥毫,在桥头石壁上写下了:“桥锁蟠龙,阴雨千缕翠;林栖鸣凤,晓日一片红。”

陆游走后,当地一姓肖的父女走来观看。女儿肖英姑看完陆游的对联,若有所思地说:“此联不愧出自大诗人之手,只是有一字不太贴切,弱了气魄。”

且说英姑这无意中一句评论,不多时竟传到了陆游的耳朵里。他听后大为纳罕,思来想去,却不知哪一字弱了气魄。

次日,陆游独自一人来到蟠龙山,直奔肖氏父女所住的蟠龙洞。连唤数声,竟无人回应。陆游四下环顾,见一块大石上放着笔墨纸砚,便铺纸提笔,写道:“为龙意蟠,洞府未然,不留空下,重见英山,求深何在,女才知返,姑怅去贤。”

陆游回到住所,当晚又是一夜没睡,仍未想出是哪个字不妥,第二天早晨,竟踏露又来到蟠龙洞。稍事寒暄,陆游直言向英姑求教,请她指出对联中哪一字不妥。英姑含羞笑道“:下联“林栖鸣凤,晓日一片红’,若改为‘一声红’岂不更妙?凤凰叫而旭日升,有声有色。不知大人以为如何?”陆游听罢,沉吟片刻后,连声赞道:“妙,妙,妙,好个‘一声红’!真是一字师也。”

陆游心悦诚服,欣然来到蟠龙桥,将“片”字改为“声”字。

四、陆游家训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万金家书》

译文:小辈中才思敏捷的人,最容易变坏。倘若有这样的人,做父兄的应当把他看作忧虑的事,不能把它看作可喜的事。一定要经常加强约束和管教,规定他们熟读儒家经典和诸子百书,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 4

浮浅薄之人来往和相处。从这以后十多年里,志向和情趣自然养成。不这样(的话),值得忧烦的事情不会只有一个方面。我这是给后人防止过错的良言规戒,各位都应该谨慎地对待,以免留下遗憾。

教育意义:今后我们更要加强思想教育,因为如果教育不好,他们的破坏和影响将会更大。由此可见,陆游非常重视德育,重视个人的品行与修养,相信陆游也会是这样教导他的子女的。

第二部分

陆游的四首古诗 第一篇

《示儿》

(一)原文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二)注释

1、示儿:示:告诉。告诉儿子。

2、元:通假字,同“原”,意为:原来。

3、但:只是。

4、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冀州、兖(yǎ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这里代指中国。九州同:全国统一。

5、王师:国家的军队。

6、北定:向北方平定。

7、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

8、无:通假字,同“勿”,意为:不要。

9、乃翁:你的父亲;也表示老人。

(三)诗文意思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只是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记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四)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诗人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或“南宋四家”。

(五)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对儿子的临终遗嘱。诗中表达了一个即将去世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国,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国光复的那一天,告诉他胜利的消息。从这首诗中,人们可以感觉到一位老诗人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强烈的爱国之心。这首《示儿》诗是他生命终点所爆发出的爱国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爱国思想及诗作的总结。

(六)个性化解读-------炽热的爱国心

“死去元知万事空”: 诗篇从死说起,因为这是绝笔诗,是一篇遗嘱。“万事空”指死后万事都搁得下,什么事也不知道了。“元知”二字更强调了自己旷达的心境,没有什么牵挂。诗人首句并未写对死亡的恐惧与害怕,而是怀着一种正确的心态看待死亡,表现了诗人的豁达。

“但悲不见九州同”: “但”字一转,突出了遗憾的事情:“不见九州同”。“九州同”是诗人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一个“悲”字极其精炼准确地表达了诗人沉痛、遗憾、悲愤的事情,暗含着诗人对南宋朝廷的讥讽、不满、愤怒,对民族命运的担忧。

“王师北定中原日”: “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感情为之一振,明明是虚拟的情况,诗人却坚信一定能实现。诗人用肯定的陈述句式来表达,表现了诗人的期望和信心。

“家祭无忘告乃翁”: 结尾一句,诗人充满胜利喜悦的心情,生死同欢,含笑九泉,诗人的爱国深情,也随之充分表达出来了。

(七)文本链接

1、与《示儿》相类似的诗句

林景熙(宋末元初)的《书陆放翁诗卷后》最后两句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示儿》这首诗,自然工巧,情真词切,明白晓畅,包含着爱国主义精神。数百年来,脍炙人口,广为传颂,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南宋灭亡后,宋末元初的爱国诗人林景熙在《题放翁卷后》中沉痛的感叹:“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这是说,陆游临终时以不见“九州同”为憾事,现在他的孙子们却看到了这种局面,但是统一中国的不是宋王朝,而是新兴的元帝国,这样的消息在家祭时怎样告诉他老人家呢?

“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这两句本于陆游的《示儿》,是对陆游的沉痛追悼。

2、讽刺南宋黑暗现实的诗文 林升(南宋)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临安邸》是南宋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政治讽刺诗,该作品也是作者唯一的一首代表作。它深刻的描写了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现状。这首诗就是针对南宋苟且偷安的黑暗现实而作,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不满,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与《示儿》中诗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沉痛、遗憾、悲愤,对民族命运的担忧有异曲同工之妙

3、共同表达爱国情感的诗文 ①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首诗由两个侧面组成:一方面是诗人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另一方面则是诗人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这两者相互激扬:愈是悲愤,诗人对理想愈是执着;对理想愈是执着,诗人的悲愤也愈是强烈。这使诗人的诗歌既热情奔放,又深沉悲怆。这种悲愤忠烈的感情一直在诗人心灵中激荡,使他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在梦中也常常梦到。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此诗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示儿》诗人强烈的民族愿望相互照应,陆游不愧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②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作于1192年(宋光宗绍熙三年)的秋天,陆游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经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中原地区已沦陷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但诗人并未放弃收复中原的愿望,这种愿望直到诗人即将死去也并未停止,《示儿》正是诗人心绪的体现。

第二篇

《冬夜读书示子聿》

(一)原文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二)注释

1、示:教导。

2、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3、遗:保留。

4、浅:肤浅,浅薄。

5、绝知:彻底弄清楚。

6、躬行:亲自实践。

(三)诗文意思

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的,青壮年时肯下功夫到老才能有所成就。

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究是浅薄的,要想彻底了解一些事物,就要亲身实践。

(四)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诗人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或“南宋四家”。

(五)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哲理诗,写于宁宗庆元五年(1199)。整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读起来琅琅上口,且意境深远,余味无穷。

子聿是陆游的儿子。陆游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北风呼啸冷气逼人,诗人却浑然忘我置之脑后,静寂的夜里,他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毅然挥就了8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满怀深情地送给儿子。

(六)个性化解读-------学习之关键

“古人学问无遗力”: 诗人用“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诗人从古人做学问入手,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使人倍感亲切清新,如沐春风。

“少壮工夫老始成”:诗人第二句阐述了做学问应当持之以恒的道理,同时也强调“少壮工夫”的重要性。只有少年时加倍努力,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诗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要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此乃言切切,情深深。

“纸上得来终觉浅”: 诗人认为从书本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那么如何才能把所学的知 9

识变成自己的东西,真正获得知识呢?请看下句。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诗人认为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所学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不凡的真知灼见。诗人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七)文本链接

1、关于知与行的见解

①孔子在知行关系上的观点——知行统一,学以致用。

“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既体现了言行统一,学以致用,又强调了“行”是检验认识的标准。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把读书和实践两方面结合紧密,强调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这种思想与孔子知行统一,学以致用有异曲同工之妙。

②司马光-----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

治学所宝贵的在于付之实行,而不在于仅知道道理。此句反映正统的懦家思想。这里所说的“不贵于知之”,并不是说“知”不如“行”重要,贵行而贱知,而是说“知”与“行”相比,应该更注意培养“行”(实践)的能力。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付诸实践,如果学习了许多知识却一点不会运用,那么这种“知”再多也不值得珍贵。这种观点与孔子学以致用、陆游读书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是一致的。

2、关于读书的见解 ①陆游的《读书》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诗人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归老隐居的志向也依然如故。读书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诗人灯下读书,眼神已不比从前,却还是规定自己读完了两万的蝇头小字。由此可见,诗人对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诗人一生热爱读书,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像自己一样热爱书籍,用自己的真知灼见谆谆教导子女,《冬夜读书示子聿》正是这些思想情感的体现。

②陆九渊的《读书》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诗人认为读书不要性急,火急火燎地死抠住一处不放,僵在那里,越急于弄懂,可能越不容易弄懂。读书要平平缓缓地细心涵泳,读不懂的地方,不妨暂时先放过去,等到上下文都读过之后,或是日后重新阅读时,慢慢地就会领悟了。此诗教给我们怎么去读,怎样去理解一本书。不骄不躁,不钻牛角尖,细心品味,多次阅读,这样就可以达到读书的一种境界了。

3、珍惜时光

①陶渊明的《杂诗·其一》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诗人感叹时间一去不复返,勉励人们应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强调“少壮工夫”的重要性。只有少年时珍惜时光,加倍努力,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两诗歌都警示人们要珍惜时光。

②唐 无名氏《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可是,它使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能长久在人心中缭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光!”。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强调“少壮工夫”的重要性。只有少年时珍惜时光,加倍努力,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两诗歌都警示人们要珍惜时光。

③汉乐府《长歌行》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诗人要表达的意思也是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不要等到老了的时候感到莫大的后悔。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强调“少壮工夫”的重要性。只有少年时珍惜时光,加倍努力,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两诗歌都警示人们要珍惜时光。

第三篇《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一)原文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二)注释

1、将晓:天将要亮。

2、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

3、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的长,是虚指。

4、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五千仞”形容它的高。古人以八尺为一仞。

5、摩天:碰到天。摩:摩擦、接触。

6、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去认同南宋朝廷统治的人民。

7、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

8、胡尘: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指金朝的暴政。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9、南望:远眺南方。

(三)诗文意思

万里黄河,日夜不停地向东流入大海,高高的华山,耸入云霄,触到青天。

这大好河山已沦陷在金国统治者手里,老百姓生活在金兵的残酷统治下眼泪也哭干了!他们天天遥望南方,希望南宋军队去收复失地、解救他们,盼了一年又一年。

(四)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诗人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或“南宋四家”。

(五)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192年,他已退居在山阴家中,而北方领土仍在金人统治下。深秋的早晨,他推篱笆院门,迎面凉风吹来,更增添了他的痛苦悲愤。虽然已是68岁的老人,而且身处贫困,但他仍念念不忘沦陷区内的大好河山,以及金人奴役下的北方人民。

(六)个性化解读------忧愤和急切

“三万里河东入海”:诗人用数字“三万里”夸张形容黄河的长,用“入”字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

“五千仞岳上摩天”: 诗人用“五千仞”极力描写华山的高,用“摩”字写它矗入云天的雄伟。前两句:长河奔流,山岳触天,祖国山河是这样雄伟壮丽,是这样英姿挺拔,怎不唤起人们对它的热爱之情呢?怎不激发起人们强烈的自豪之感呢?可是,如今四海并非一家,沦陷区人民挣扎在敌人的铁蹄之下。这是多么的令人悲愤的事情!这种热爱与悲愤的感情,如大波大浪,在诗人的诗文里奔泻出来。

“遗民泪尽胡尘里”: 侵略者趾高气扬,肆意践踏北国大地,蹂躏中原人民,他们兵马扬起的尘土搅得天昏地暗,惨淡无光。中原人民在敌人的铁蹄下生活,真是度日如年啊。

“南望王师又一年”: 中原人民多么渴望宋王朝的军队立即去恢复失地,解救他们出苦海,多么渴望尽快回到祖国的怀抱啊。可是熬过一天又一天,望了一年又一年,泪流干了,眼望穿了,苦日子越来越难熬,“王师”连个影子也没有。一个“尽”字,说明沦陷区的人民所受的苦是多么深。一个“望”字,说明他们求解放的心是多么急。在这里除非常生动的刻画出沦陷区人民“南望王师”的形象与心境之外,诗人也借此十分强烈的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忧愤和急切期盼恢复祖国河山的心情。

(七)文本链接

1、讽刺南宋黑暗现实的诗文

林升(南宋)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临安邸》是南宋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政治讽刺诗,该作品也是作者唯一的一首代表作。它深刻的描写了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现状。这首诗就是针对南宋苟且偷安的黑暗现实而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以及对南宋朝廷的悲愤之情。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抒写了中原地区人民的悲苦生活,也同样的表达了作者对中原人民的怜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不予反抗的愤怒和极大的不满。

2、共同表达壮志难酬的悲愤的诗文 陆游的《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收复中原,雪洗国耻,是陆游的毕生心愿。然而南宋政权的主和误国,错失良机,使统一大业终成渺茫。诗人只能暮年书愤,抱憾不已。诗人哪种壮志难酬的悲愤跃然纸上,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操。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除非常生动的刻画出沦陷区人民“南望王师”的形象与心境之外,诗人也十分强烈的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忧愤和急切期盼恢复祖国河山的心情。

3、共同表现拳拳爱国心的诗文 ①陆游的《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该诗中表达了一个即将去世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国,诗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国光复的那一天,告诉他胜利的消息。从这首诗中,人们可以感觉到一位老诗人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强烈的爱国之心。《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除非常生动的刻画出沦陷区人民“南望王师”的形象与心境之外,诗人也十分强烈的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忧愤和急切期盼恢复祖国河山的心情,表现了诗人的拳拳爱国心。

②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首诗由两个侧面组成:一方面是诗人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另一方面则是诗人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这两者相互激扬:愈是悲愤,诗人对理想愈是执着;对理想愈是执着,诗人的悲愤也愈是强烈。这使诗人的诗歌既热情奔放,又深沉悲怆。这种悲愤忠烈的感情一直在诗人心灵中激荡,使他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在梦中也常常梦到。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此诗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诗人急切期盼恢复祖国河山的心情相一致,陆游不愧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第四篇《游山西村》

(一)原文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二)注释

1、腊酒:腊月里酿的酒。

2、足鸡豚:意思是准备了丰富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足:足够,丰盛。

3、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4、柳暗花明:绿柳繁茂阴浓,鲜花鲜艳明丽。

5、箫鼓:吹箫打鼓。

6、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7、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8、若许:如果这样。

9、闲剩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10、无时:随时。

(三)诗文意思

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美酒浑浊不澄,丰收之年用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座座山绕一道道水,一道道水环一座座山,重重叠叠,回环曲折,正当怀疑是否会无路可行之时,倏然看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即将临近,布衣衫,普通帽,简朴的古风依存。

从今后,若有机会的话,那么我将拄着拐杖,不定时地会在夜晚敲响农家朋友的柴门。

(四)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诗人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或“南宋四家”。

(五)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为极力赞助张浚北伐,被投降派劾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镜湖的三山乡。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于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诗中记叙了当地的风俗,饶有兴味。

(六)个性化解读-----世风衰颓中古朴的民风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首联诗人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豚,是小猪。足鸡豚,意谓鸡豚足。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次联诗人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读了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此句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而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无时,随时。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而今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这首诗描写了山西古朴的民风,也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这是容易看出来的。但是陆游是爱国诗人,虽是写游记的诗,未必也政治无关,因为当时世风衰颓,跟山西村这种古朴的风尚却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七)文本链接

1、同属游记类诗文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全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流畅,生动自然,语气平易,体现了通俗流畅的特点。诗人从总体上着眼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并善于在行进途中展开了景物描写,选取了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见春色的景物,动物与植物选择组合,独具匠心。还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那么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与陆游的《游山西村》有何异同呢?不同的是前者是诗人在村民家做客,较为具体的描写了所见所闻:后者是诗人的游踪用了概括的写法,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片断见闻,通过每联一个层次的刻画来体现。两诗的相同点是都写了游中可见,都用抒情作结。

2、都以美好意境结尾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与陆游的《游山西村》题材都是描写农村的风光,然而艺术构思各异。前者主要写“邀我至田家”的眼前情景,而后者侧重写游村的所见所闻。因此,我们欣赏陆游这首诗,必须紧紧扣住诗题的“游”字,才能把握住诗篇的脉络,体会到诗人别具的艺术匠心。

《游山西村》这一诗篇,题材比较普通,不同的是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诗人紧扣住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片断见闻,通过每联一个层次的刻画来体现。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 18

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这可以说是继承了孟浩然诗歌“平淡有思致”的特色而又向前发展了。

第三部分 相关景点

(一)陆游祠

陆游祠毗邻罨画池(成都崇州市),为纪念曾任蜀州通判的爱国诗人陆游而建。占地面积约4亩,建筑面积900多平方米,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除陆游家乡浙江绍兴外,全国仅有的纪念陆游的专祠。

(二)云门草堂

云门草堂是陆游早年故居,在云门广福庵。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赐“寿圣院”额,为云门寺三在副寺之一。明嘉靖年间,清康熙年间,曾二度重建。现因年久失修,佛殿塌圯,仅剩断墙残壁和几间旧屋。陆游之父陆宰曾隐居云门,陆游青少年时读书处就在“云门草堂”,他32岁时赴任福建做主簿时曾作《留题云门草堂》诗作别。“云门草堂”遗址一旦开发,恢复旧观,其意义不在成都“杜甫草堂”之下。

第四部分 后人对陆游的评价

(一)叶燮说:“陆游集佳处固多,而率意无味者更倍”(《原诗》)。

(二)朱彝尊说:“陆务观《剑南集》句法稠叠,读之终卷,令人生憎”(《书剑南集后》)。又说:“陆务观吾见其太缛”(《橡村诗序》)。

(三)贺裳则说他:“大抵才具无多,意境不远,唯善写眼前景物而音节琅然可听”(《载酒园诗话》)。

(四)清人潘德舆说他“七律之佳在句佳”。

(五)梁启超“亘古男儿一放翁”。第五部分 参考文献

[1]张乃良.钱钟书评价陆游论析.西安教育学院学报[J].2002年6月 [2]中国陆游研究会.陆游与越中山水.人民出版社[M].2006年11月 [3]张亚新.人格的独立:从屈原到陆游.济南出版社[M].2008年4月 [4]朱东润.陆游传.人民文学出版社[M].2008年4月

[5]江吟.莫小不.历代行草精选—宋 陆游。江西人民出版社[M].2006年8月

第五篇:论戴望舒现代诗在中国诗歌史上

论戴望舒现代诗在中国现代诗歌史

上承前启后的地位

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诗坛呈现出十分热闹的局面,普罗诗派——中国诗歌会—“密云期”新诗人与新月诗派—象征诗派—现代诗派先后相峙鼎足,戴望舒就是在这样一个新诗繁荣发展的时代中脱颖而出的诗人,他作为现代派的领袖,开拓了现代主义诗风。但我们纵观他的整个诗歌创作,却又不是一个现代派所能范围得住的,在那诗歌建设、是风大变革的时期,他的诗歌的投影是多方面的、多色彩的。从诗人的总体倾向性来看,他经历了从逃避现实到回归现实,从消极对待人生到积极参与人生,从人性的软弱到人性的坚强,从诗风的萎靡到诗风雄强的过程。这种变化具有时代的典型性,是当时大多数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的共同特征。从诗歌的内质来看,在创作方法上,他的诗歌意现代主义为主,而又吸纳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一项注意、超现实主义等;在创作形式上,他的诗歌具有古今中外光彩博取融会贯通的特点;在创作风格上,他注重诗歌的现代化与民族化的结合。总之,戴望舒的诗歌中所内含的多种思想和艺术素质,都显示着或潜存着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与流变的种种动向,也就是说,戴望舒的现代诗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一、戴望舒的人生道路对其诗歌创作道路的指引

据苏汶回忆戴望舒大约是在1922至1924年之间开始诗歌创作的,“那时候,„„一个人在梦里泄露自己底潜意识,在诗作里泄露隐秘的灵魂,然而也只是像梦一般地朦胧的。”(①苏汶《望舒草·序》,上海复兴书局,1932)戴望舒的开卷之作《太阳下》抒发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愁苦伤感的情绪,它从内容上预示了戴望舒今后在情绪上的一种基本走向。在题为《旧锦囊》一辑的十二首诗作中都弥漫着这种调子。戴望舒面对20年代的军阀割据与军阀混战、人民在死亡线上痛苦挣扎的黑暗现实,感到十分愤慨和绝望,所以当大革命开始时,他曾对它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他抱着满腔热血参加革命文艺活动,大革命的失败带给了戴望舒极大的精神挫伤,他感到“整个世界都陷入了泥潭”,心中不由发出许多感慨和无奈的叹息,这种痛苦绝望的情绪孕育了他前期诸多诗篇,著名的《雨巷》就是把这种情绪表现得最为集中的诗篇之一。尽管从戴望舒前期抒发心中忧愁和孤独情绪的诗篇中难以看到当时现实斗争的投影,但他所描述的飘零、寂寞、烦忧、痛苦和他所感受到的那种“不能喘一口气”的令人窒息的环境是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相一致的。

1932年11月,戴望舒赴法国留学,1935年春回国,抗战爆发后,他积极投入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成为香港抗日文化界的核心角色。苏文说他,诗人“在无数的歧路中间找到了一条浩浩荡荡的大路,而且这样的完成了”(②苏汶《望舒草·序》,上海复兴书局,1932),这不仅指他思想的转换,也只他艺术的完成。诗人一扫阴柔雅丽的诗风,以爱国主义的热情呼喊回应时代的召唤。面对仇恨、惨烈与死亡,他用沉重的笔写下《狱中题壁》和《我用残损的手掌》,这是诗人在民族危亡和自身危难之际体验到的深沉痛苦和强烈愿望所凝聚的诗篇。在这一时期,戴望舒的诗歌艺术手法的提高与他思想的深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人生阅历逐渐的丰富让他的思想逐渐深刻,从而使他体现在诗作上的艺术风格更加动

人。

戴望舒凭着自己对艺术的真诚,不违背自己的性格、气质和时代给予的影响,他始终忠实于自己,忠实于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向民主主义革命战士转变过程中所特有的政治态度和人生见解,以及在观察现实生活时产生的真实情感和认识,他的人生经历给了他特定的见闻和感受,伴随着思想的变化,他的诗歌情感色调也发生变化,这同时也正是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变化过程。

二、戴望舒诗歌创作风格的发展是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一面镜子

戴望舒崛起于自由诗派领潮人郭沫若、格律诗派领潮人闻一多和徐志摩、象征诗派领潮人李金发之后,时代赋予了他在诗歌风格继承上放手试验的机会。诗人也没有放过这个机会,他对当时各路诗的鉴识、吸收和综合达到了相当的深度。((戴望舒最主要的诗歌主张是他阅读法国象征派诗歌后所作的十七条试论札记,其中:“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亦不单是想象”(①戴望舒《望舒诗论》,《现代》第二卷第1期,1932.11)这一见解,基本概括了他整个诗学观点和立场。这种观念事实上正是戴望舒吸取写实派逼真地反映现实生活和浪漫派对想象的重视的长处,扬弃了写实派停留在是无边面的写实态度和浪漫派挥霍语言矫饰夸张的弊端从戴望舒的创作倾向来看,他注重“表现的不是意思而是感觉或情绪”,而且是极力地捕捉感觉与情绪的“幽微精妙的去处”。))

戴望舒的诗歌创作从风格上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在第一个阶段中,戴望舒从学习新月派到写象征诗。这个时期,格律诗派日渐兴盛,戴望舒出于对写实派和浪漫诗派缺陷的觉察以及对诗的表现艺术的锐意追求,便自然的接受了格律诗派的某些影响。《我底记忆》第一辑《旧锦囊》中的12首诗,有明显的格律诗倾向。《雨巷》一诗更是优美动听的诗章。全诗七节,每节六行,每节字数长短不一,大致押韵,起结重迭,首尾呼应,营造了回环往复的节奏,婉转流畅的旋律。然而这种对音乐美的追求尽管有模仿格律诗的痕迹,但它却比格律诗轻快、流丽和含蓄蕴藉,它明显融合了格律派诗意象营造的特点,正是从这里开始,他的诗歌艺术逐渐向象征主义发展。《雨巷》中戴望舒把象征主义诗歌的艺术形式与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传统融合在一起,朦胧而不晦涩,低沉而不颓唐,情深而不轻佻,把握了象征派诗歌艺术的“幽微精妙的去处”,初步形成了介乎“隐藏自己与表现自己”之间的艺术特征。

第二阶段是以《我底记忆》第三辑中的《我底记忆》一诗为起点的现代派诗歌。在这时期,他由初期注重诗的外在音乐美的国度到中期的取消诗的韵,代之以“使得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在新月派新诗格律化成就的基础上更注重是的内在特质,对于人的心理情感的开掘更为深入。《我底记忆》一诗便是这个变化过程的代表作。诗的开篇平缓自然(“我底记忆是忠实于我的,/忠实得胜于我最好的友人。”),然后以一系列的排比铺陈句式、长短不齐的音节、参差相异的诗行赋予“记忆”以鲜活的个性,整首诗节奏缓急的变化与诗人繁复奔突的事情相契合。诗中没有《雨巷》那种严格的韵脚和华美的字眼,完全采用朴实无华的现代口语,艾青称赞这首诗改用口语写成也不押韵,是他给新诗的发展史立下的功劳。在这一时期,戴望舒将象征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诗歌创作的结合运用得更加成熟,明显地体现出西方象征主义与中国古典诗歌意象审美传统的交合性影响。在《断指》一诗中,诗人以卷舒自如的语言,在娓娓动听的情调中隐藏跌宕起伏的情感波澜密度后似乎觉得亲切明朗,有似乎有许多令人咀嚼的东西,在实德隐藏与表现之间,蕴含着藏而不露的“半透明”的东方蕴蓄式的意境。戴望舒吸取浪漫派的自由诗风,建立起一种能够表现现代“题材、情感、思想”的自由诗体。番草评价说,由于戴望舒所起的作用,中国新诗从“白话入诗”的白话诗时代进到了“散文入诗”的现代诗时代。(①蓝棣之《现代派诗选·前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这对后来艾青在40年代提倡“诗的散文美”的影响很大,艾青承认,散文美这个主张不是他发明的,戴望舒在写《我底记忆》是就这样做了。(②艾青《与青年诗人谈诗》,《艾青全集》第三卷,461-462页,花山文艺出版社,1994)

在戴望舒不断尝试“熔铸”现代新诗的过程中,从开始学习新月派,追求格律美,到学习象征主义追求回环往复的旋律、朦胧的音乐暗示和迷蒙的意象,再到以口语入诗的自由体,做厚道半格律的自由体,戴望舒诗歌创作风格的变化过程也正是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的进展过程,可以说戴望舒是一面现代诗歌发展的镜子,他的不断更新为中国新诗指引了方向,产生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三阶段是以诗集《灾难的岁月》中的《我用残损的手掌》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歌。抗日战争的爆发,使戴望舒更加着力于现实,诗风也一洗从前的感伤忧郁转变为沉雄悲壮,写下了《元旦祝福》《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感人至深的名篇,从这些诗篇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经过日寇的铁窗腥风血雨和屈辱困苦生活的磨练,喜怒哀乐属监狱广大人民群众融为一体,不仅唱出了个人的苦难,而且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我们整个民族的苦难。这种现实主义的革命诗篇引领了战时甚至整个40年代的现实主义归趋。

戴望舒长期保持着主体创造的自觉意识,并不失时机地把握现实的动向,从而不断的做出新的调整和选择,正因为他这种对中国新诗有一个不断继承与扬弃、变革与发展的过程,因而我们看他的诗,不但有丰富的内容,多样的色彩,更浓缩了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一定历史过程,应该说,他对中国现代诗歌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戴望舒诗艺上的中西融汇开启了中国现代诗歌的新纪元 戴望舒的诗不但在新诗艺术的纵向继承与革新上具有代表性,而且在新诗的横向借鉴与融合的道路上也显示出了相当的胸襟与眼界、相当的宽度与深度。戴望舒生活在那个激荡的时代,东西方文化的猛烈冲撞和汇流的趋势,推动着他广采博收。在诗艺的中西借鉴与融合上,戴望舒始终注意到了这样两点:一是西方现代诗歌艺术与民族现实生活的结合;二是西方现代诗歌艺术与民族传统诗歌艺术的融合。

戴望舒受过国外多种思潮的熏陶与浸润,对西方意象主义、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现代主义艺术方法都有广泛的移植和借鉴,并注意把它们与中华民族现实生活相结合,尤其在借鉴西方象征主义诗歌艺术表现中国现代人的生活情感方面,达到了十分深厚的程度,创造了一条“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容”相统一的诗歌之路。例如《寻梦者》一诗,内容上写寻梦者的心灵之路,心中的欢悦心酸与迷惘感伤;在表现技巧上将类似名额的夸饰、复沓与意象朦胧的现代象征手法,不露痕迹地结合为一体。这首诗深刻而精妙地概括了20世纪中华民族奋斗的心灵历史。在戴望舒的手中,外来的象征主义形式已经和中华民族的生活内容、思想情感取得了和谐的统一。

戴望舒对诗歌的借鉴与融合是想在二者的结合点上创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诗歌,特别是他将古典诗歌神韵与西方象征主义诗歌技巧融为一体,力图让中西诗歌的长处在现代诗中得到发扬,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开启了一个新方向。他的代表作《我底记忆》和名诗《烦忧》中,诗人在描写“记忆”和“烦忧”时中分考虑到中国读者一般的思维习惯与欣赏要求,脱去韵律、节奏的外壳,采

用日常口语入诗,同时注意诗歌内部场境的呼应、连贯与配合,避免了西方象征派诗歌意象的破碎和大幅跳跃以及由此带来的灰色与神秘感,这样,戴望舒就创造了设和中国读者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主义诗歌。

戴望舒在借鉴西方象征主义诗歌技巧,同时又融合中国古典诗歌传统上颇具创造性。在他的一部分诗歌中,他借鉴意象主义的一些表现手法,与中国传统诗歌的某些特征相融合,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印象》一诗就是把情感寄托在意象上的。整首诗没有任何语义上的因果可寻,诗人把一个接一个的意象叠起来,呈现出某种情绪。这种结构类似于意象派所谓“压缩的方法”,即把一连串意象重叠或集中成一个深刻的意象;这样的表现方法也正是与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相通的,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往往倾向于省略意象间的联系,让意象直接向读者呈现,留下许多空白让读者自己去补充。

戴望舒的诗歌创作有力地表明,中国现代诗结束了简单模仿外国的幼稚阶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不仅与自己民族传统相续,而且开辟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戴望舒全身心地“溶入”世界文化海洋而摄取其精髓,他主要得益于波特莱尔、艾略特、维尔伦等诗家,同时又沟通其与中国古代诗歌尤其是唐宋诗词的内在联系,融现代诗美与传统精华于己诗,在意象蕴含、情调表露、语言传达诸方面形成了自己的诗意特征。在西方现代诗与中国古典式的结合点上,戴望舒获得的经验是极为成功的,他的创作实践为中国新诗的民族化建设开创了新思路。

四、结语

如果说郭沫若先生在新诗草创时期,以新异而丰富的新诗语汇,洞悉时代精神底蕴和五四知识分子的至深的心灵颤动,决定性地将中国新诗推向成熟;那么戴望舒则在现代诗歌拓展时期,把中国新诗的横向借鉴与纵向继承有机结合,把中国古典神韵与西方现代特质良好统一,开创了崭新的既令雅者感悟又让俗人提升的现代新诗文体,在表现现代人生活和情感与开拓现代诗歌意境方面做出无人替代的贡献。戴望舒作为一个真诚的诗人,在适应自我与社会中所表现出来的惊人的应变之举,又代表了一个时代潮流的转折趋势和下一个阶段诗歌发展的必然走向。

三十年代的中国现代诗歌潮流在矛盾对立中选择与发展,又在矛盾对立中走向统一与融合,戴望舒就集中代表了这种既矛盾又统一、既对立又融合的趋势。因此,我们说戴望舒的现代诗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享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摘要:

戴望舒作为“现代派”诗人的“诗坛领袖”,他的诗作中既留下了20-40年代的历史风云,也包含着一代知识分子曲折的思想历程,还记载着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从幼稚到成熟的成长过程。他的现代诗创作使新诗彻底变革形成前所未有的崭新风貌,他在新诗走向现代化的途中高于同代人所做的贡献,他在新诗中西融汇上达到了时代的高度,在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历史发展的多元化趋向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下载唐朝诗歌史上的三座高峰(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唐朝诗歌史上的三座高峰(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