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2012学年度高一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 王清
2011—2012学年度高一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
王清
一、教育教学理念
1.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实我校语文组的民主的、开放的和人文化的语文教育理念;
2.推广我们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已经获得的经验,继续发现新问题,探索杜郎口学校模式,把课堂的研究性阅读推向深入,争取形成一套与新课标配套的新课型并加以完善。
二、学情分析
本届高一学生由于入学成绩总体偏低,故情况不容乐观,初中基础普遍不够扎实,阅读能力、分析鉴赏能力及对文章整体感知能力均令人担忧,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语文。所以,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探索改进讲与练的方法并努力提高效益,就成为这一阶段教学的重中之重。
三、教材分析
新教材的体系和构建,在试验修订本的基础上作了“四大改革 ”:一是建立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三线并行的教材编写体系;二是破除了比较复杂的记叙、比较复杂的说明、比较复杂的议论三个阶段模式,阅读部分不再以文体为中心编排,而是结合
能力培养目标和课文本身实际组织单元;三是编写了与教材相配套的语文读本;四是设计了探究性学习的内容。阅读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高一阶段着重培养理解分析能力,高二阶段着重培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高三阶段着重培养研讨、评价的能力。
四、教学构想
1、继续贯彻国家课程标准计划的教学思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新教材的“减负增效”尤为重要,加强探究性阅读教学和创造性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总结,共同研究课堂三种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
3、阅读教学要以“点”带面,关注能力培养的不同层级目标,不断反思教学的实效性。
4、自由写作实践活动也纳入正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之中,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活动。
5、继续探讨新教材活动课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式。
五、教材处理
1、以单元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逐步形成探究式能力课型。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4、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扩大学生阅读量,不断提高语文积累和素质。
六、具体措施:
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积极研究课改实施办法。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多阅读,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四)、改变做练习的习惯
如何处理练习问题,我们尝试以下办法:
1、整合原则。
2、自由原则。
3、重视过程。
4、评价策略。
七、教学工作安排
本学期完成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和必修2的全部内容。
语文必修1:第一周至第九周 语文必修2:第十一周至第十九周
第二篇:2011—2012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
2011—2012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
高一语文教师:梁汉龙
高一年级,是巩固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又逐步将高中学习与高考标准相联系的重要阶段。而高一年级上学期,更是学生从初中向高中过渡,适应高中教学的关键时期。学生能否掌握好高中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本学期的教学至关重要。我根据这一时期特点,和2011年高一新生学情,新课标的精神与要求,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特点,完成初中学习向高中学习的顺利转换。
高一级学生刚从初中升学上来,学习成绩参差不齐,语文科更是其薄弱环节,不少学生对学习语文存在着惧怕或轻视心理,对高中语文的学习更是茫然不知所措。因此,在第一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不仅在于让学生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完成初高中语文衔接知识的教学,更要让学生更好地明确语文知识考点的迁移,完成初中向高中学习目标的转化,更好地适应高中语文学习的特点。
二、明确本学期语文学习的目标和要求。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除必修一和必修二教材中的八个专题外,《语文读本》必修一和必修二也是其必要的组成部分;教学除了抓文本研习阅读教学外,还要结合课外阅读、问题探讨、写作训练等几方面落实培养学生各项语文基本能力。具体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高中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阅读古代诗歌、散 文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效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语文积累,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大胆应用、勇于创新,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三、紧抓语文基础,落实日常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面对学生薄弱的语文基础,强化训练,夯实基础,落实日常教学是关键。在日常教学中,主要抓好以下的环节:
(一)阅读与鉴赏方面,充分利用《语文读本》及阅读课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结合必修教材中对文言文文本的研习,精选较有思想性、篇幅短小的文言短文,提供给学生日常阅读,养成学生每周阅读翻译文言文的习惯,努力通过学生的自身积累和教师的指导,从阅读习惯、语感等多方面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同时,结合《考纲》中名著阅读内容,从高一开始,逐篇落实,高一上学期为《红楼梦》、《边城》。(其中必修二第四专题入选《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边城》节选。届时,可从课本走入名著。)学生在阅读名著时,教师要做好指导,并要求学生写好读书笔记。
(二)在写作指导和实践方面,坚持每两周一次大作文训练,且要求学生坚持写周记。
大作文从叙事、记人、写景、抒情、议论等方面,从记叙文到议论文,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观察与感受、想象与联想、构思与措辞造句等能力,从立意、文体等方面规范学生写作,从根本上 提高写作能力。周记可以写高中新生活体验和感悟,可以写《语文读本》及其他优秀读物的读书笔记,多渠道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在表达与交流方面,结合诗歌教学(必修一第一专题、必修二第三专题),开展诗歌朗诵训练,扫除学生在表达与交流上的心理障碍,训练学生大胆开口的习惯,使学生能自由流畅地表述自己的见解,养成文明得体的说话习惯。
(四)此外,日常语文教学还贯穿练字、背诵、默写等基础训练。对书写较差的同学进行练字训练,一方面是为了正字,另一方面是为了训练这部分学生的“坐功”,这对于十六七岁、生理和心理正在发生转折的高一级学生来说应该是不无裨益的;背诵一定数量名诗名篇名句,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口头表述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围绕如何实施新课标,用好模块教材,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将本学期教学研究课题定在努力探究新教材的教法和学法,如何上好语文课,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上。为此我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开拓创新,并积极撰写论文,彼此交流鞭策,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能力。
五、因材施教,定期检测,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
利用《学案》、周末练习等进行及时练习,定期对所学专题进行一次测试。期中、期末考试参加统一考试。针对学生参差不齐的语文水平,教学中应该始终贯彻因材施教的方针。帮扶落后,表彰优秀,对落后学生,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补缺、补漏;对优秀学生,除了巩固其基础知识之外,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的指导,解题技巧的点拨等方式,拓宽他们的思路,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能力,培养学科尖子生。
六、积极开展语文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不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尤其在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本学期将举行“汉字的规范书写”“诗歌朗诵”“读书笔记竞赛”等活动。
如“读书笔记”竞赛,要求学生每读一篇文章之后要做读书笔记,考核内容包括摘录重要的优美语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感悟三部分内容,每月评一次,学期总评,这样日积月累,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大有裨益。
总之,在这一个学期中,我将学习并充分利用好新教材,切实落实各工作要点,打好学生高中语文学习基础,切实辅导学生适应高中教学,完成初中学习模式向高中学习模式的转换。
第三篇: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
任课教师:宁克勇
本学期高一语文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一和必修二教材。由于学生刚刚入校,对于高中学习生活的适应需要时间;另外刚升入高中,大多数学生能大致掌握教材内容,但整合、梳理能力欠缺,迁移能力不够。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学习简单机械,观念滞后,在认识上和方法上均存在很大问题,只注重死记硬背,很少深入理解分析。针对这些情况,为了使学生尽快融入高中学习生活并且激发兴趣和树立信心,结合教学内容,我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如下安排:
一、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
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着眼于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以《教学大纲》为准绳,认真贯彻“课改”精神,教、学好必修课文和语文知识,进行有效的读、写、听、说训练,切实培养学生阅读和表达能力:使学生汲取课文中的实用语言、艺术语言、文学语言的丰富养料;同时,通过语文材料的熏陶感染,陶冶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报国的革命情怀。
二、教学的主要措施
1、立足课标,明确课标精神和要求
2、终身学习,做学习型教师,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3、做好本职教学工作
(1)以单元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部分与“写作、口语”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形成探求式能力型课模。每个单元精讲2-3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本学期的教学重点为文言文,新教材的文言文虽是按历史顺序编排的,但本学期的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本学期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文知识。加大文言文的练习力度,按照由易到难、由课内到课外的宗旨,检测阅读水平。
(4)用好《读本》,扩大学生阅读量,不断提高语文素质。
《语文读本》已作为高中教材中必要的组成部分,必须安排一定的课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因材施教,因“校”制宜,将《读本》教学落到实处。
三、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按校历)教学内容 2必修一 《沁园春 长沙》
3必修一《诗两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4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 5必修一《鸿门宴》
6必修一《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 7首月考,评卷
8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9必修一《短新闻两篇》《包身工》
10必修一《飞向太空的航程》必修二《荷塘月色》 11期中考试,评卷 12必修二《故都的秋》《囚绿记》 13必修二《<诗经>两首》《离骚》 14必修二《孔雀东南飞》 15必修二《诗三首》 16必修二《兰亭集序》 17必修二《赤壁赋》
18必修二《游褒禅山记》《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19必修二《我有一个梦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0——21全面复习22期末考试
本学期时间短,教学任务重,在遵循教学计划时还应注意灵活处置,妥善安排教学,以确保完成教学任务。
2013-9-2
第四篇: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从语文课程特征出发,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多种教学方式,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提高他们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增强他们的语文素养,为三年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立足于把学生培养成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
2.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知识视野和精神境界,引导学生热爱汉语,热爱中华文化。
3.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让他们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为以后的考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工作
(一)必修模块1教学安排
约安排38课时,以实际上课9周为准设计,根据学期长短和具体情况再灵活调整。
1、阅读鉴赏(共20课时)
每一单元安排5-6课时。(自读课文以自读为主,以问题引导自读,以作业的形式来检查自读质量。教材中教读和自读课文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转换。教材处理可灵活采用单篇教学和单元教学相结合的办法)
2、表达交流写作训练安排12课时
把教材安排的'写出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写景要抓住特征'、'写人要凸显个性'、'写事要有点波澜'整合为写人、写事、写景三个单元。每单元各安排1课时进行写作指导。前二单元各安排2课时进行课堂写作训练,1课时讲评;后一单元写作训练安排1课时,选优秀作文展示。
3、朗诵'安排2课时 朗诵知识指导以及优秀朗诵作品欣赏安排1课时,布置搜集、交流、欣赏名家朗诵作品。
平时坚持课前自我介绍、小演讲等形式的口语训练。
4、梳理探究(2课时)
安排1课时进行课内指导,要求学生任选教材中三个专题中的一个专题作为期4周的探究(第周布置),安排1课时进行成果汇报(第八周)。
5、名著阅读(课外完成)学期初布置课外阅读任务,然后利用周记的形式督促学生落实名著阅读--写阅读观感、读书笔记等。每周一份随笔练笔,每节课前进行三分钟说话训练。
6、阶段小测(6课时)
每两单元进行一次小测,每测2课时,每测安排1课时讲评。
(二)必修模块2教学安排
约安排38课时,以实际上课9周半为准设计,根据学期长短和具体情况再灵活调整。
1、阅读鉴赏(共24课时)
第一单元教读课文两篇,每篇安排2课时,共4课时;第二单元教读课文三篇,每篇安排2课时,共6课时;第三单元教读课文三篇,每篇安排2课时,共6课时;第四单元教读课文两篇,每篇安排2课时,共4课时。(自读课文以自读为主,以问题引导自读,以作业的形式来检查自读质量,每篇适当用一课时进行指导与讲评。教材中教读和自读课文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转换。教材处理可灵活采用单篇教学和单元教学相结合的办法)
2、表达交流(共10课时)写作训练安排8课时
写作部分的'学习描写'、'学习抒情'、'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学习虚构'各安排1课时作课堂指写作,1课时作课堂训练;各布置一篇课外作文。
3、演讲'安排2课时
演讲知识指导以及优秀演讲作品欣赏安排1课时,布置搜集、交流、欣赏优秀演讲作品。
平时坚持课前自我介绍、小演讲等形式的口语训练。
4、梳理探究(2课时)
安排1课时进行课内指导,要求学生任选教材中三个专题中的一个专题作为期6周的探究(第9周布置),第14周汇报探究成果。
5、名著阅读(课外完成)学期初布置课外阅读任务,然后利用周记的形式督促学生落实名著阅读--写阅读观感、读书笔记等。
第五篇:2009—2010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
2009—2010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
语文教研组:施万明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
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不断地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习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文言文阅读教学,夯实“双基”,强化写作指导,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不断地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努力开发有活力的语文新课程。
二、教学进度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计划及本校实际情况安排:高一语文(上),每周5节(必修),全学期总时数80节(其中阅读课50节,写作、口语课16节,复习及月考、其中、期末考试等机动14节)。
三、本期教材处理
1、以单元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部分与“写作、口语”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形成探求式能力型课模。
每个单元精讲1-2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本学期的教学重点为文言文,新教材的文言文虽是按历史顺序编排的,古典文化气息浓郁,但本学期的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计划将文言文单元穿插到现代文单元中进行教学,本学期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文知识。加大文言文的练习力度,按照由易到难、由课内到课外的宗旨,检测阅读水平。
4、用好《读本》,扩大学生阅读量,不断提高语文素质。
《语文读本》已作为高中教材中必要的组成部分,必须安排一定的课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切实抓好《读本》“读好”的工作。或点评、或自读、或检测、或讲座、或串讲……因材施教,因“校”制宜,将《读本》教学落到实处。
四、本期教学构想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2、教材的“减负增效”尤为重要,加强探究性阅读教学和创造性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总结,共同研究课堂三种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加强教学理论研究并付诸课堂实践。
3、教学以精读课文为“范文”,以“点”带面,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与技巧。
4、文言文阅读:(1)注重诵读,培养语感,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地把握文意。(2)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把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相关知识和使用方法。(3)加强翻译和断句的训练。
5、小说单元、杂文单元要注意避免课堂过分热闹,加强基础知识的夯实。
6、一课一练,作到及时反馈。
7、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对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