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雪 江苏省教案评比1等奖 获奖教案

时间:2019-05-13 06:42: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阳关雪 江苏省教案评比1等奖 获奖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阳关雪 江苏省教案评比1等奖 获奖教案》。

第一篇:阳关雪 江苏省教案评比1等奖 获奖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点

2、把握作者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写法和特色

3、把握本文的主题和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把握作者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写法和特色 教学难点

理解文化散文的特点

教法学法

情境导入法

归纳法

讨论交流法

赏析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本《文化苦旅》,一个世界名人,世人惊羡。——余秋雨的文化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之中。是的,人们在欣赏象闲适智慧的梁实秋,幽默风趣的林语堂,平和闲淡的周作人,随意自在的张爱玲等大家的作品的同时,企盼出现新的散文大家,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横空出世,夺去了众人的眼光。

有人说他的散文刷新了一个彻底平庸和彻底苍白的时代;有人说《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在星光灿烂的中国散文的天空里,其中的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光晕;有人称余秋雨是二十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

今天,让我们走进余秋雨,跟着他去探寻历史和文化,听他的解读。

二、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当代著名文化史学者,艺术理论家,散文家。浙江省余姚人,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1963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当时最难考的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68年毕业,当时正值浩劫,余秋雨的父亲被同事诬陷错划为“右派”,叔父因热爱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遭到红卫兵及造反派的残酷迫害而含冤自尽。1969—1971年,余秋雨为全家生活所迫赴江苏吴江县太湖农场劳动。学校复课后参加过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发起、组织的大学教材编写。1975—1976年在恩师盛钟健先生的帮助下,到浙江奉化县一所半山老楼里苦读中国古代文献,研习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直到文革结束。1983年之后,陆续出版了《艺术创造论》 《观众心理学》《中国戏剧史》 《戏剧思想史》 以及《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Aesthetics of Primitive Theatre》等一系列学术著作。先后荣获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全优秀教材一等奖。

1985年在从未担任过一天副教授的情况下被破格提升为教授,并以39岁的年龄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正教授。1986年,被文化部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市写作学会会长,上海市委咨询策划顾问,并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称号。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写作《文化苦旅》等文化散文,辞职后更以亲身历险考察国内外各大文明为人生主业,所写《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借我一生》《寻觅中华》等开启一代文风,长期位居全球华文畅销排行榜前列,已被公认为全世界各华人社区中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之一。

《山居笔记》(1995)写作始于1992年,成于1994年。为了此书,曾辞去学院行政职务。本书主要记叙了作者以直接感悟的方式探访中华文明的历程。其中纷繁社会中的一丝丝回忆,历史的回忆,回忆的碎片,这一切总会让我们陷入深思,有种很温馨的感觉。全书没有诗歌唯美华丽的辞藻,也少了杂文犀利精辟的笔锋,但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摈弃了浮华的随性,给了人一种心灵深处的亲切感。从平淡的话题中以小见大,通过质朴的语言风格直指社会现实,从而使得文章中所触及到的问题与中国当前的现实遥相呼应——轻快中不乏沉重,从容中又不失理性的批判,由此把一个社会现实的剖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无形中引发并启迪人们的深思,从而点明人类应该回归自然、崇尚清雅淡泊的主题。这深邃的文字犹如永远灵魂的脚步,虽然有些沉重,但很黄埔,虽然漫漫,却永远光明。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第一名。

《霜冷长河》(1999)书中收录了关于友情、名誉、谣言、嫉妒、善良、年龄等诸多经典之作。这些作品风格平实自然,行文简洁流畅,充分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对社会现实和真实人性的深入思考。创作上的一次转变。

1999年,余秋雨先生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队跋涉四万公里,对凡是在人类历史上有过重大的古代文明遗址进行了认真仔细的参观考察,因而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穿越数万公里危险地区的人文学科巨匠,也是美911事件之前,最早向文明世界报告恐怖主义控制区域实际善的学者。旅行日记后被命名为《千年一叹》。

《千年一叹》日记体散文集,在本书中,作者以感伤、厚重而平实,却不失优美的语言,记录了伊斯兰文明、两河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希伯来文明等文明的衰落,并探讨了衰落的根本原因,在对比中又逐渐找到了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的原因。

先生在自序中说:“不仅仅是荒原。荒原深处有断壁废堡、幢幢黑影、闪闪目光。硬说自己没有恐惧,是不真实的,但我的恐惧有一大半被震惊所掩盖,震惊人类文明的巨构崩坍得如此凄凉。它们究竟是如何崩坍的?历史书提供过一些猜测性的答案,多数山是大而化之、语焉不详。其实,一切摧残都是具体的,一切委屈都是难以表述的,因此那些答案也是值得怀疑的。不必怀疑的是结果,衰草瓦砾,承载着一个个从古到今的灾难。我们甘愿在毫无保护机制的险境中去面对这一切,就像脱去手套去抚摸它们的伤痕。这种抚摸经常会引发苦思:作为我们的生命基座,中华文明也伤痕累累,却如何避免了整体性的崩坍?这种避免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哪些代价是正面的,哪些代价是负面的?过去的避免能否担保今后?更重要的是,现在世界上生龙活虎的年轻文明,过多少时间,会不会重复多数古代文明的兴亡宿命?整部日记,都贯穿着这种疑问。” 从表面形式上看,本书是一部真实的考察日记,更是一个文化反思的过程,不轵是一般意义上的旅行文学。作者在亲临古文明旧址,目睹其后裔现状时,所引发的历史沧桑感和现实感受,以及与之俱来的感叹和悲叹影响着每一位读者,作者感怀文明曾有的辉煌与高度,使历史与现实的相对展现,以观察对照的评述重点,构成切入主题的观察模式,反省古文明的兴衰起伏,这样的情怀襟抱,也使其格局更显伟岸宏大。

2000年秋,再次跟随香港凤凰卫视对辉煌的欧洲文明进行了历时3个多月的详细考察,回国后,《行者无疆》问世。

《行者无疆》(01年)记录作者作为凤凰卫视欧洲之旅的嘉宾主持,走过了26个国家96个城市,这一不同凡响旅程的全部感受,这次壮丽而浪漫的文化苦旅的全部行程是千禧之旅的3倍。本书作为考察西方文明的记录,他感叹,“欧洲文明确实优秀而又成熟,能把古典传统和现代文明、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德融会贯通。”此书分南欧、中欧、西欧、北欧4卷,收录散文80篇。全书在思考的完整性和深刻性、文体的张力和自由上,更胜余秋雨以前的几部著作,笔触比《文化苦旅》更优娴、比《山居笔记》更开阔、比《千年一叹》更从容。透过文化的眼光,对欧洲文明作出了史诗般的深度解读,本书获2002年度台湾白金作家奖。

《借我一生》,余秋雨回忆录,创立“记忆文学”的新体裁,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年度“全亚十大最重要的华语书籍”之一。共5卷25章。娓娓道出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包含父亲遭难,文革时期与担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亲自走访世界古老文明遗迹等经历。作者叙述自己的人生历程时,表现了一种蔑视灾难、不断突破、立足大地、叩问世界的转型期精神选择。本书可以说是余的生命之旅,是他的精神历程,是以散文笔调贯通成的一部家族史诗。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年度“全世界十大最重要的书籍”之一。

2004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编辑部等单位选为“中国十大精英”和被环宇电脑评级系统测评为“中国文化传播坐标人物”。相继被联合国选为研讨《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和参加“2005年世界文明大会”唯一的中国学者。近年来,他在“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总标题下,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马里兰大学、纽约亨特学院和华盛顿美国国会图书馆发表演讲,场场爆满,引起很大的社会轰动。2005年春季在台湾各大城市的巡回演讲,每场都拥挤满了数十万名听众,被自称为“难以想象的余秋雨旋风”。07年被澳门科技大学聘为荣誉教授。08年,被全国网民投票评为“07年全国十大学术精英”第一名,又被亚太测评系统评为“影响世界一百年的百名华人”,08年9月,由上海市教委在上海戏剧学院内的“余大师工作室”挂牌成立。

三、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1992)第一部文化散文合集,所收作品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散点论述,探寻文化;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余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了这本书。作者依仗丰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运其妙笔,以漂亮干净的散文,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背后的深层含义,加以组合,使他们成了一篇篇让炎黄子孙惊醒的文章。既表现了历史的深邃荒凉,又展现了江南文化的清新婉约,既展现了中国文人的艰难心路,又不忘揭露世态人情。

作品主题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不但揭示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从文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不仅有着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同时也具备非凡的艺术表现力。

一、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之“苦”;

二、中国文人的艰辛之“苦”;

三、作者本人进行文化探索的艰苦历程。“历史纵然沉重,脚下纵然崎岖,但我的步履应该轻快。因为只有轻快,才有广阔;只有广阔,才有浩叹。”正如余秋雨所述“我是个文化人,我生命的主干属于文化,我活在世上的一项重要使命是接受文化和传递文化。”他在《文化苦旅》的序中所说:“„„我发现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存,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

所以,这位文化苦行僧任重而道远,自觉地肩负起作为一名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所应有的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尘封的历史遗迹和人文山水中抉发能够给人们带来启迪的精神内蕴,因此,其书也不可摆脱地充满着一种历史沧桑感,从始到终都贯穿着对“苦”字的感悟,同样,带着对“苦”字的思索,我们也能够深刻领悟到中国文人及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

《文化苦旅》,以开阔的文化视野将秀丽的自然山水和沉重的文化反思艺术地融合在一起,让你不仅能欣赏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更多的则是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历史沧桑感,一种莫可名状的愁苦。

四、作品赏析

没有人像余秋雨那样致力于这种历史文化的探寻,在创作中有意识地将人、历史、自然交融在一起,展示了极为开阔的时空视野,表现出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浑厚大气,给人一种深邃苍凉而又厚重沉甸的沧桑之感。余秋雨踏访阳关古址后写了《阳关雪》。

(一)题目“阳关雪”哪个是主体?

一般的作者就这个题作文,很可能会把构思的焦点放在“雪”上,大写阳关所见的雪景。余秋雨却没有把“雪”作为描写的主体,雪在这里只是作为一种时令的象征,画面的点缀,情调的暗示,主体是阳关,王维的阳关。

(二)作品思路

从古代文人生前的际遇和身后的影响写起——谈论今人的历史文化情结——踏访阳关,(打听阳关———走近阳关———阳关怀古)——徒步沙漠的感觉——古战场(面对坟堆的思索)——阳关(荒落的土墩:荒落、坍了大半,泥沙层层,苇草层层,寒风狂劲,积雪未化)——王维惜别劝酒场景——唐人风范(目光远大,胸襟开阔,步履放达)

(三)语句分析

1、划出描写沙漠、古战场、阳关的语句,思考这些景具有怎样的特点。明确:沙漠:茫茫无际;古战场:枯瘦萧条;阳关:居高临下,了无踪迹。

2、茫茫无际的沙漠,枯瘦萧条的古战场,了无踪迹的阳关,确实也没什么好看的,而作者却不辞辛苦地冒雪赶了这么远的路前去,不仅为寻景,更为寻诗,寻历史,寻文化。请勾画文中相关语句,说说作者在踏访阳关途中面对这些景分别有哪些感受或联想?

明确:(1)在沙漠:对天地的赞美,对行人的赞美;(2)在古战场:联想到古代战斗的场面及战斗给人民带来的苦难;(3)在阳关:联想到《渭城曲》,唐人风范,王维诗画,文化命运。

3、这些历史与文化命运如何?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切都像阳关一样坍弛了;因为“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怯侍从的身份躬身而入,去制造一点娱乐。”文化遭到了政治的漠视与扼杀。

(四)文本理解

踏访阳关而先不写阳关,而从古代文人生前的际遇和身后的影响写起。“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不足观”,鲁迅说过此话,但余秋雨的“不足观”与鲁迅话中的含意有别,它不含贬义而带有同情,乃至于几分不平。(一代文人的“无足观”,文官之显赫在官而不在文。可是,当他们卸掉了乌纱,随意涂划的诗文便可以千古留芳。这看似不经意的起笔,实际上,正是本文所要表达的题旨,也为后面的论述埋下的伏笔。)这样写是为了反衬他们诗文的不朽。“峨冠博带”是官的象征符号,“零落成泥”之后有何人记起?而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下面扣住“镌刻山河、雕镂人心”八个字,由己及人,谈论今人的历史文化情结:从白帝城、黄鹤楼、寒山寺写起,对那些吟咏山河的古诗烂熟于心,“焦渴地企盼着对诗境实地的踏访”,有时“这种焦渴,简直就像对失落的故乡的寻找,对离散的亲人的查访”。正因为如此,世界上那些富于文化底蕴的“生僻角落”,都留下了人们“匆匆抚摩”的脚步。

作者进一步阐述历代文人“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的魔力。接下来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王维那首著名的《渭城曲》,话题也就转到了正题上。这种开头的写法在余氏散文中随处可见,就像电影镜头,从很远处慢慢拉近。

在写踏访阳关之前,这几段文字作了一个充分的蓄势,作者何以雪天去访阳关,这里道出了心理、情感依据,文章也因了这个开头显得厚重大气、不同凡响。

文章接下来写踏访阳关,采用游记笔法以行踪为序:打听阳关———走近阳关———阳关怀古。作者是“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去的,尽管一位老者用三条理由(路远,没啥好看,下雪)劝他别去,他还是去了,足见古代文人“魔力”之大,足见作者访古热情之高。在前往阳关的途中,有沙漠,有坟堆,作者写了徒步沙漠的感觉和面对坟堆的思索。关于沙漠广远苍茫的描写,可视为《敕勒歌》中“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现代表达,不过“四野”换成了“雪野”。而后面“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这种感觉奇特而真实,不是亲履其地是怎么也写不出来的。天晴后,沙漠中的雪很快地融化,一片坟堆便暴露出来,作者的表述很有特色:“地上的凹凸已成了一种令人惊骇的铺陈”,余秋雨惯常使用这种表达方式,使描述带有一种很浓的书卷意味。根据坟堆离城很远、坍塌枯瘦、众多密集三点,作者判断这里是古战场,并联想起艾略特诗歌中荒凉、贫瘠的“荒原”意象,脑中迭现出一幅幅与古代战争相关的画面。三组排比连贯而下,意象纷呈,第一组句子写征人驰骋疆场,第二组句子写家人刻骨思念,第三组句子写从军、誓师和出征,简洁而有层次。作者还对阵亡士兵的心理(既爱国又思家)和情态(“扭曲地倒下”)作了富于诗意的悬想,表达了对那些热血男儿的敬慕和同情。随后的一段议论,从地理位置的独特(“西北边陲”),说明这一片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何以能存在至今(“站立得较为自在”),从历史命题的单纯(“保卫华夏疆域”),说明堆积如山的史册何以未能漏掉这块土地(“算是比较光彩的”),不管古代史官们是否给沙堆中的忠魂留下过“半行墨迹”,毕竟这些至今尚存的坟堆都可算是袒露出的“一帙风干的青史”。这段议论还顺势提及中原的征战和屈死的怨魂,以之作为比衬,文学化的表述固然扩大了文字的表现力,但又使语意的明晰性略有损伤。

“远处已有树影”一句,将笔锋拉回到写实上来。阳关在离树不远的山峰上,的确如那位老人所说“没什么好看的”,只有一座“荒落的土墩”———古时的烽火台,它实在是够“荒落”的,“坍了大半”,泥沙层层,苇草萧萧。这里寒风狂劲,积雪未化,作者立在这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上,直觉得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所见“全是冰海冻浪”。这就是王维的朋友要去的阳关吗?作者很花了些笔墨再现《渭城曲》中所写的惜别劝酒场景,不禁慨叹王维的“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出之以“缠绵淡雅”的诗句。王维的诗,惜别之情中有壮气,“西出阳关”在当时毕竟是壮举,所以惜别环境和方式都带有一种富于希望、缠绵温雅的情调。作者从中看出了一种“唐人风范”,那就是目光远大,胸襟开阔,步履放达,这的确是有见地的。在谈论“唐人风范”时,精通文化史的余秋雨游刃有余,他说李白、高适、岑参意气豪迈的边塞诗,形体健美、目光平静、神采自信的唐人造像,无一不显示出“唐人风范”。文章还通过中西美术的比较,说明这种“唐人风范”来自于艺术家对人生前景的自信。这一段议论,实质上回答了文章第一部分的问题:“文人的魔力”何以如此之大?同时,对诗中“西出阳关”者情怀的描述,也呼应并补充了前面对征人抛家赴敌情景的想像,暗写了那些战死沙场的亡灵的精神风貌。作者感叹,唐代没有把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想着想着,心境凄迷,故眼底“阳关的雪”,也“越见凄迷”了。艺术家的自信是如何湮灭的呢?他想到王维的命运,这个人“诗画皆称一绝”,莱辛等西人关于诗与画的界线对他是不存在的,可以“随脚出入”,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但这样一个艺术天才又怎么样呢?一生只能充当帝王的“卑怯侍从”,死不能进入帝王将相的“正史”,这一段极富动态画面感的描述,正回应了文章开头“文人不足观”之语。正因为文人的命运普遍如此,艺术自信遂难以延续,诗画中的“唐人风范”便不复存在了。“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这“叹息”的对象既是文人命运,又是“唐人风范”,所以后面接着写道:“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阳关不是坍弛于千年风雪,而是坍弛于千年叹息,不是坍弛于地理界面,而是坍弛于精神疆域,这样一种实而虚、虚而实的表述,使阳关超出了地域学意义,它和“废墟”、“荒原”都成了一种象征。作者在这里婉转地写出了战争、写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轻视对自信的风采的黯然,对本该傲立于世的中国文化的摧残。“阳关的风雪,竟愈见凄迷”,凄迷的何止是阳关的风雪,更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曾经壮美,曾经辉煌,却倒在了历史长河的大雪中。想想阿房宫,圆明园,莫高窟„„战火、轻视带来了什么?读到这儿我们无疑会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所经历的苦难历程,中国文人所独有的悲剧性命运,这不禁促使我们反身自问,文明是什么?文化是什么?我们在哪里遗落?又怎样才能找回。

“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这组偶句对实景做了总结性描绘,而后面的“验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又分别关合了为国捐躯的征人和慷慨送别的诗人,阳关怀古的两个主要对象至此收结。

最后两段是个尾声。凭吊古迹,感受着这一片荒旷和死寂,作者心底未免生出几许悲凉。他很自然地想到了古代边塞诗中经常出现“胡笳”和“羌笛”,并用这虚拟的“极美”的声音来强化环境的死寂,又暗暗化用王之涣《凉州词》诗意,衍生出一段文字,以表达对历史的无尽哀惋。作者带着这种情怀离开阳关,语调淡淡,情调低徊,“怕还要下雪”,照应题目的“雪”字,也以暗示此时的情绪。

(五)主题

作者通过对阳关雪这一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探寻表现中国古代文人不朽的地位,并追寻古人曾经经历的生命体现来表现他们悲剧性的命运,揭露出封建政治对优秀文化的漠视和扼杀。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

作品通过艺术的构思将人、历史、自然交融在一起,表现出俯仰天地古今的浑厚大气,给人一种深邃苍凉而又厚重沉甸的沧桑之感。

(六)艺术特色

1、中华历史是其文化散文的主题。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

2、形散神聚,杂而不乱,叙事、写景、议论和一切知识性材料时时处处都紧扣住说理或抒情的中心。

3、情与理的融合统一。理中有情,情中有理。

4、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立记高远,旁征博引,结构匀称。

五、小结

余秋雨带领我们探寻古迹,追寻历史、文化,把人、自然、历史溶为一体,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人文山水画卷,引起我们深思,中国文化到底怎么了?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

六、作业

大语练习册

阅读《文化苦旅》《山水笔记》等作品

七、板书 阳关雪

补充 情感表达

一、缘事写情。这是依附于事的抒情方法。作者即事生情,但不直接倾吐,而是融情于事,通过叙事来抒发感情。文章开头并没有扣题描写阳关雪,而是写对过去的回忆:“我曾有缘,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浓洌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还在一个冬夜摸到了寒山寺”,“这些城,这些楼,这些寺,早在心头自行搭建,人们来寻景更来寻诗”,“这些诗,他们在孩提时代就能背诵”。这是“一笔沉重的宿债”,是一种“焦渴”,这段叙述,一方面交代游阳关雪的缘由,另一方面,可见寻访历史的古址,是作者感情依托,“就像对失落的故乡的寻找,对失散的亲人的查访。”作者对我国古代文化、诗文的崇尚,对祖国山河的依恋之情充溢其中。作者经常游览中外名胜古迹,可以说这些是他感情归属,也成就了他许多优秀作品。作者把过去之事和现在之事联系在一起,基点在诗文。作者曾游历古址“白帝城”、“黄鹤楼”、“寒山寺”等等,现在又准备游阳关,之所以引发作者寻访,正是因为那些“雕镂人心”,“永不漫灭”的诗文。诸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崔颢的《黄鹤楼》、张继的《枫桥夜泊》、王维的《渭城曲》中的诗句等,这样一来作者的思绪、读者的思绪与诗人一起起伏,一同跳动,产生共鸣,对诗歌的热爱就象对故乡、亲人的热爱,时时缠绕,经久不衰,生生不息!这段叙事深深地表达出对历史、文化的追崇和热爱之情。

二、借景抒情。这是一种依附于景的抒情方法,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它的特点是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只是写景,并不直接抒情。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文章中写实景“一走出小小的县城,便是沙漠。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么也没有,连一个皱折也找不到。”“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一点儿没有被吞食”,又写道“天竟晴了,风也停了,阳光很好。”作者通过对沙漠雪景的描写,不仅写出了阳关雪的纯净、广阔,天地一色的特征,同时,表达了作者的感受,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爱。接着又通过对孤寂的山脊、落寞的坟堆、萧条的古战场、冰海冻浪的阳关古址等的描写,表达了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情感深沉滞重。另外想象之景就更为精彩,情感表达更加深厚,意境更为深邃。作者来到古战场,“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现出艾略特的《荒原》。”作者写《荒原》,一方面可借用艾略特打破时空的写法,把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历史与现实相互叠合、共同并置。另一方面,《荒原》中感情基调与本文相似,能够更好牵引读者想象、理解、思考。“这正是中国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此情此景,让人浮想联翩,历史上众多的边塞诗人、诗篇一一掠过。高适的《燕歌行》、《别董大》,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来》,“七绝圣手”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出塞》等等,他们抒写了多少边关绝唱。在边塞严酷的环境中,不知倒下了多少精忠报国,出生入死的战士,他们与亲人的生离死别,毫不犹豫地驰骋疆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何等的悲壮的情怀,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对战士壮美人生,弘广情怀的歌颂和赞美,同时,字里行间也有对帝王将相的讽刺和揭露,也流露出对战士、诗人的深深的敬佩和悲叹。“这繁星般的沙堆,不知有没有换来史官们的半行墨迹”“无数不知为何而死怨魂,只能悲愤懊丧地深潜地底。”给予读者无限的想象和深沉的思考。

三、寓情于理。这是依附于理的抒情方法,即通过议论来抒情。它的特点是,融情于理,情中含理,理中有情,情与理紧密结合。文章开头就写道“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文官之显赫,在官而不在文,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灭”,这段议论通过历史上为官为文这一社会现象的阐述,不仅揭示了社会人生的哲理,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赞叹和追崇之情。再看文章描写雪景后写道:“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侏儒。”这段议论表达作者对宇宙自然的爱,同时显示出理性的思考,展示了天地一色,自然浑成,纯洁同一的社会人生意义。既有对社会人类发展变化的认识和人性的思考,也有宇宙无限,人生苦短的感慨。文章还写道:“文人的魔力,竞能把若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这段议论,既是对文人朴素的人格和惊世文采的高度评价,也流露出作者深深的赞叹之情。文章中间写历史“岁月的迷宫”,“风干的青史”,“历史的魂魄”,“长安宫殿狭小的边门”用比喻把抽象的议论变得形象可感,道出历史的沧桑,悲叹浸于其中。文章结尾处写道“九州的画风随之黯然,阳关,再也难于享用温醇的诗句”。字里行间浸满对文化艺术的悲叹,是对文人命运的悲叹。由于“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作者把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升华到对民族精神的思考,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民族意识和忧患意识。

四、情景对比。通过对比,作者情感表达更为鲜明。写“阳关古址”扣住“冰海冻浪”特点,并与王维诗中阳关比较:“王维实在是温厚到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随后引出“唐人风范”的阐釋,这种“风范”在李白、高适、岑参等唐人身上焕发出来,即是“放达”“豪迈”、“平静”、“自信”的风范。“唐人风范”实际上是作者的理想和信念,这是一种超越历史的放达、自信、乐观,“唐人造像”就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步履是放达的”,“越加豪迈”。除此之外,安祥、沉着,自信的“微笑”,练就一身“健美”的形体,以“平静”鄙视功名利禄,这正是古代许多英雄、文人的风范,飽含作者的理念和追求,也是作者崇尚的文化、艺术的具体体现,更应是我们民族的特质。作者出于对“唐人风范”的推崇,对历史的思考,又把“唐人造像中的微笑”与“欧洲蒙娜丽莎”的微笑进行对比;把王维诗画与西方哲人莱辛等反复论述过的诗与画的界线对比,从文化艺术方面进一步写了历史文人的弘广情怀。当然对比之中也流露出声声叹息,对当时社会文化艺术政治氛围的缺失进行了揭露和批判。“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这里,不需要艺术闹出太大的局面,不需要对美有太深的寄托”,“而唐代,却没有把它的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温厚与冰冻,自信与凄迷,豪迈与失落,喜与悲,兴与衰,对比中透视着历史的变迁,也表现出作者对中国历史、文化艺术推崇和赞叹之情。情感对比鲜明,启人思索。《阳关雪》情感表达丰富,在内在情感流露过程中,夹杂着作者对历史、文化、民族及社会人生的思考,对宇宙、人生的原理的探求,丰厚的生活、知识阅历,深刻的思想给予读者深深的启迪。让我们能够在情感的共鸣激荡中,体验到作者智慧的光芒,思索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激发我们对民族精神的探求。比较一般游记散文与余秋雨游记散文在内容上的异同。明确:

(1)一般游记散文所写之景大多为优美怡人之景;余秋雨游记散文大多为萧条凄凉之景。(2)一般游记散文的写景着眼于侧重抒发个人一点一滴的感受或感悟;余秋雨游记散文的写景则侧重于从历史的角度探究其中的文化蕴涵。

第二篇:雪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各自的特点;

2、通过鲁迅的生平,理解鲁迅对两种雪不同的态度;

3、理解本文一些深奥难懂语句的深层含义;

4、比较阅读《江南无雪》和莫泊桑的《雪夜》。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鲁迅对两种雪不同的态度,探究他为什么会持有这样的态度

三、教学课时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请学生回忆鲁迅的作品及我们已经学过的鲁迅的文章。

二、整体感知

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再读课文,结合课后的附文,说说你对这篇课文不懂和搞不清楚地地方还有哪些?

三、文本探究

1、请大家找一下关于这篇散文诗的关键句。

初中学习网-中国最大初中学习网站Czxxw.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2、课文题目是雪,作者写的是什么地方的雪?你以为作者更喜欢哪儿的雪?

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更喜欢朔方的雪)

3、鲁迅是怎样描写江南的雪的?江南的雪具有怎样的特点?

朗读课文1-3段。

文章开头首先提到暖国的雨,在博识的人们眼中,它是单调的。

然后对比着引出有着丰富多彩之美的,是江南的雪:

1)、它有着一个色彩斑斓的环境,各色各样的花在雪野中生长,“许多蜜蜂忙碌”,又不禁让人联想,“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2)、江南的雪还和孩子们的快乐联系在一起,雪天虽然将孩子们的手冻得通红,但也给他们带来了快乐的游戏。

对塑雪罗汉的生动描写渗透了作者脉脉的温情,“洁白”、“明艳”、“闪闪生光”这些形象词语融进了作者对于南方冬天的美好回忆,也是在通过孩子们的眼睛去描绘令人欣喜的场景。江南的雪,透露出盎然的生机,孕育着生命。

3)第三段,雪罗汉是江南的雪天中最值得珍藏的记忆,也是美的象征。可是到了第二天,“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时间让美消褪;“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美似乎染上了一些不和谐的色彩。

4、鲁迅又是怎样来描写朔方的雪?朔方的雪又句怎样的特点?

朗读课文4-6段。

第四段,“朔方的雪”出场了。它以孤独不妥协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它的存在。它“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在孤独寂寞之中,北方的雪谱写了一曲最为动人的乐章:“凛冽的天宇下”,北方的雪俨然是一个斗士。它“蓬勃地奋飞”,弥漫于太空中,“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像是一个奔放的挑战者。

初中学习网-中国最大初中学习网站Czxxw.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继续文本探究和研读1、1、鲁迅对两种雪的态度怎样?(较难)

从南北两处的雪的描写来看,鲁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江南的雪固然美丽,但在鲁迅眼中,这种美未经琢磨,并不能保持长久。鲁迅更为看重的是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这种精神也是鲁迅一以贯之的前行动力。在文章中,北方的雪“决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正是这种精神最为形象的体现。

(资料佐证:鲁迅在一篇文章中说道:“站在沙漠上,看看飞砂走石,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即使被沙砾打的得遍身粗糙,头破血流,而时时抚摸自己的凝血,觉得若有花纹”。

在奋飞之际,北方的雪似乎也有点儿振臂一呼却应者寥寥的寂寞。但正是这种寂寞,更凸现出坚守自身的可贵。这也正是鲁迅不同于一般作家的地方:甘于不被理解,义无返顾,决意向死而生,“从无所希望中得救”。

2、联系鲁迅的生平,探究他为什么会持有这样的态度?(难点)

鲁迅之所以要呼唤自然本性的野性与爱,正是为了给人间的现实战斗注入生命的活力。因此,他本质上是一个社会感与历史感都极强的思想斗士,离开了社会人生的自然及自然美,对于他是没有意义的。他赞赏自然和自然美,完全着眼于从中发现社会和发现自己。

3、你觉得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北方的雪的赞颂表现出来的。像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能让人欢喜,但更崇高的美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

初中学习网-中国最大初中学习网站Czxxw.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二、关键语句的品味

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成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

“冰冷的”、“坚硬的”强调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最值得赞赏的。

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气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隐约着的青春的气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

“青春”、“处子”都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状态,这里是江南的雪蕴育着的生命,是与轻柔和缓的境界相联系的。

3、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北方的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在这里它还被表现成死掉的意思。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

四、带领学生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五、对比阅读

《江南无雪》和莫泊桑的《雪夜》

初中学习网-中国最大初中学习网站Czxxw.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雪 鲁 迅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适明的水晶模样;边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撤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阜已就有悄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江南无雪

我居住的江南小城,一年里四季分明。立春过后,一场如酥的细雨刚下过,冬眠的小草开始露出碧绿的媚眼;夏天,赤日炎炎,有高大的梧桐树撑起遮阳的绿阴;立秋之后,一场秋雨一场凉,那梧桐叶先是泛黄,再成古铜色,然后一片一片地飘落,冬天很快就要到了。

故乡的冬天留给我童年与少年的,是关于寒冷与飘雪的记忆。

冬至一过,凛冽的北风一日紧似一日。向晚,暮色越来越重了,街上除了少数几家摊店尚在营业以外,平常人家都早早关上了房门。肆虐的寒风被我关在门外,初中学习网-中国最大初中学习网站Czxxw.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却从日晒雨淋的祖居老屋开裂后的木板缝隙里钻进来,依然呼呼作响寒气袭人。这时父亲就会买回几张白色的道林纸,裁成一条一条,调好了浆糊,让我帮忙着一起把能够封死的缝隙都粘上了纸条,准备过冬了。可是,家里没有酒,没有烧着木炭跳动着温暖光焰的火盆,当然也没有一种闲情而围炉夜话———那简直是冬日里的一种奢侈。

有时,向暮时节,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着跑得飞快,气温骤降到零下几度(摄氏)的时候,大人们抬头望一眼灰暗的天空,说是“快要下雪了!”

那雪,果如所料,说下就下了。不一会儿,先是“雨夹雪”,那雨点伴随天然六角的晶体敲打着屋背的黑瓦,就像音乐家灵巧的两手轻轻地划过琴键,叮叮咚咚,动听!上初中时读过一篇《黄州新建小竹楼记》,能背诵,说是“冬宜密雪,有碎玉声”,拟物状态,觉得妥帖。多少年过去了,这碎玉之声现在还萦回在我的耳际。如果真的下雪了,“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只能眼见而听不见声音的。所以那时的夜里总是睡不稳,会几次三番爬出被窝拉开窗帘看一眼,外面是不是真的下雪了,因为雪地雪景总是孩子欢乐的天堂。雪,说不上是什么时候,在人不知不觉中飘落了。屋外,清冷的月光下,没有人踏雪而行,用不着着急,像林冲那样,一步高,一步低,踉踉跄跄,捉脚不住,雪夜上梁山。路上无人,田野无人。只有被风追逐着的雪,上下旋转着,左右飞舞着,飘飘洒洒,疏疏密密,忽而转身腾空,忽而前展双臂,然后,一头扑向期待拥抱她的大地。我想象这是在灯光雪亮的舞台上,大自然正在上演一场优美的舞蹈,而雪的舞蹈是一种诗意的语言,关于天的辽远,关于风的吟唱,关于云的彩衣,关于雨的精魂„„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只是我无法以藏在黑夜阁楼的心情而全部地领受的。满心欢喜地躺回被窝,睡梦中又好像听见了,那纷至沓来的雪的脚步和在我耳边的哝哝絮语———走进我家的院子了,铺在你家的门槛外了,镶上他家的窗台了,漫过田间高高低低的小路了,平齐河边弯月似的石桥了„„清晨推门,眼前一亮:昨夜隔在瓦屋纸窗外的世界,一片洁白。

昨日地上堆满落叶还显得一片狼藉的院子,现在被大雪所掩盖,像在上面盖了一块洁白的手巾;两株挺拔的枣树,威风凛凛地披挂着银色的甲胄,从四面八方伸出雪白的手臂,指向天空;小河结了厚冰,听不见流淌的声音,没有桥,也无须桥,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着我一直走到对岸。河那边即是田野,眺望与地平线相接的远处,也是覆盖了皑皑大雪的白线。那白雪是披在原野身上冬天的被子。在那里,“大地也睡着了———这不是长眠,这似乎是它辛勤一年以来的第一次安睡。”(梭罗《冬日漫步》)在那洁白的棉被底下,却隐藏着春天的消息,隐藏着农家的喜悦,也记录着我和伙伴们在那上边打滚的昨天„„当我不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亲的时候,关于雪的记忆也就逐渐淡漠了,淡漠到了生活中没有雪的日子也没有往心里想过。可是孩子们却没有忘记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向往冬天,向往寒冷,向往雪花飘飘的日子,当然也向往“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鲁迅《雪》)还要用皂珠或龙眼核给他做眼珠,还要从母亲的化装奁中偷来唇膏涂在他的嘴上„„可是冬天已经变得暖和了,没有寒冷,也没有雪。有几个冬日,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赶着跑得飞快,气温又骤然下降了,看样子是下雪的天气。还在上小学的儿子,曾经迫不及初中学习网-中国最大初中学习网站Czxxw.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待地问我:“爸爸,什么时候下雪?”我说:“快了,这天准下雪!”可是,雪,向往中的雪,孩子眼里的雪,被人千呼万唤着的雪,总是没有落下来———江南凝云而且灰暗的天空下,已经多年没有雪。如果,“你的睫毛上和舌头上/没有落过甜雪花/怎能说懂得温柔/你没有审视过六角的雪花/你没有见过积雪成冰/没有听过夜半的冰裂/怎能说懂得创造、破坏和一尘不染的纯洁„„”(邵燕祥《雪》)雪,也是孩子们认识自然界、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一个经历。后来,孩子又问:“爸爸,冬天怎么不下雪了?”

“冬天怎么不下雪了?”——我怎么回答?那年冬天,我去四季如春的昆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竟纷纷扬扬下起大雪了,冻得毫无准备的我们只好躲在宾馆的空调房里,站在玻璃窗前欣赏“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雪景。本该有雪的地方没雪了,不该有雪的地方却下雪了,你说,老天怪不?

江南的冬天怎么不下雪了?—我怎么回答?大气污染?森林减少?冰山融化?地球趋暖?四季不再分明?“厄尔尼诺”现象?—我回答不上。孩子长大了,长了知识,一切都会自己解答。

但是,我也盼望雪,依然想念过去有雪的日子。“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现在,我家里有酒,有“火炉”,独酌以外,也喜欢雪夜有人敲门,举杯共饮,作通宵长谈。如果还有兴致,明早酒醒,不妨雇一条小舟,一起往东湖看雪„„什么时候,我们还能见到飘雪的日子?—不是在回忆中,不是在梦中,而是凌晨推门,眼前一亮:银世界,玉乾坤,天与地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初中学习网-中国最大初中学习网站Czxxw.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第三篇:阳关三叠 教案

教学内容:

1. 学唱歌曲《阳关三叠》

2. 讲述音乐故事,欣赏古琴曲《流水》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阳关三叠》的欣赏、学唱,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古代音乐中的离别之情,培养学生珍惜同学朋友见的友情,和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热爱。

2.方法与过程目标:

1)通过听赏,引导学生分析乐曲《阳关三叠》的背景,了解“三叠”的含义 2)以看、听、想、说的实践活动形式,感受并表现音乐,学生自创情景剧展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并从中获得相互合作、参与表现音乐的乐趣。3.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够感受和表现出歌曲的基本情绪。2)认识民族乐器——古琴

3)了解并复述《知音》的故事。

教学重点:通过演唱和欣赏《阳关三叠》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1.体验音乐的情绪和内涵

2.掌握“遄行、遄行”八度的大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在音乐中开始上课,师生问好。

一、导入新课

1、课堂开始时,展开一张图片,提问学生:这张图片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场景?(古代离别时的场景,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2、假如老师给你两首诗,你将会选择哪首诗作为对此画面的写照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那么我们常说诗和歌是密不可分的,现在这个场景大家说还需要什么?(音乐)同学们太棒了,下面老师同样给你两段音乐让你选择,并说出理由。

4、以音乐为背景共同朗诵古诗,让学生体会音乐。

二、新课

1、首先我们一起欣赏一段《阳关三叠》,(听后问学生听后感)

2、领学生分析歌曲:

《阳关三叠》的歌词用了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诗所作,原名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描写了王维送好朋友元二到安西服兵役的情景,原诗中有渭城(今陕西渭水)、阳关(今玉门关)两个地名,又叫《渭城曲》和《阳关曲》,又因当时王维反复咏唱三次,故称“三叠”。目前我们所见的《阳关三叠》是一首著名的古代琴歌。琴歌是随古琴边弹边吟唱的一种音乐形式。此曲扩充了一些歌词,我们叫做下阕,王维的原诗称为上阕。

3、古琴的介绍:是一种七弦琴,在中国已经流传了三千多年,常流行于文人雅士之中,一起欣赏一段由古琴演奏的《阳关三叠》,请学生说说其音色。(高雅、含蓄、悠远、情意绵绵等)。

4、欣赏歌曲《阳关三叠》。

5、教师范唱《阳关三叠》的第一叠。

6、教唱歌曲(注意速度)。

7、随琴演唱歌曲(注意情感的表达)。

8、分组演唱,并给与评价。

9、让学生跟随音乐有感情的演唱。

10、请学生列举有关友情的诗句,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王伦送我情”等。

三、创编音乐情景剧

找几位学生上台表演“送友人”教师给与鼓励。

四、音乐故事——高山流水遇知音

让学生或老师讲述,背景音乐用《流水》

五、回顾本节课内容

六、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古代歌曲《阳关三叠》可以看出:古人在感情表达上描写的非常细腻,感人至深。不愧是我国古代音乐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千百年来传唱不绝。可见有着很强的艺术生命力,相信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会更加珍惜同学朋友之间的友情,更加热爱我国的古代音乐和我们的国家。

华夏古韵之

阳关三叠

牡丹区解元集中学

侯秀兰

第四篇:1:沁园春雪教案

1、《沁园春 雪》

教材分析:《沁园春雪》是毛泽东同志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诗坛的一首杰出的词作。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方法,读出气势,读出感情。

2、理解本词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

3、体会本词中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

4、熟练背诵这首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沁园春 雪》的思想内容,抒发的革命豪情。

2、掌握欣赏诗歌的一般方法,能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莽莽原野般宽阔的胸怀,巍巍高原般宏大的气魄,坚定的信心,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

2、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抒发了对当代无产阶级和人民无比信赖和热爱的激情。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练习朗读,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和作者抒发的革命豪情。

2、难点 :理解本词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反复揣摩品味本词凝炼的语言,想象本词的美妙意境,以及作者博大的胸襟。

学情分析: 诗词的教学要强调朗读,但学生们朗读的技巧能需改进,在朗读中体会和感受毛泽东的伟大情怀和胸襟。学生对于精炼优美的语言理解也应注意。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自主探究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回顾写雪名句: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歌咏过那洁白如银的雪景。像唐朝岑参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韩愈的“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等等,不胜枚举。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咏雪名篇:《沁园春雪》。(板书课题)

二、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指名念,学生明确。

三、简介写作背景: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是一首激情澎湃、气势恢弘的词作,让我们先通过朗读来领略一下它的魅力!现在请同学们看一段影片,听配乐诗朗诵,要求听准每一个字音,并领会诗词所表达的感情,可以小声跟读。

多媒体出示《沁园春雪》的影像资料,学生欣赏范读。

欣赏完引导学生思考:

初听这首诗,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谁能来谈一谈? 明确:豪迈、气势磅礴、激昂有力等。

教师引导:想象一下,诗人站在海拔千米的塬上,祖国河山的壮丽景色展现在眼前,心中会涌起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明确:自豪、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怎样朗读才能读出这种激情呢?结合刚才的范读,你认为朗读这首词都要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发言,明确:语速不能过快,注意抑扬顿挫,语调激昂处应充分表现出,关键性的字句应重读,停顿应适当等等。

学生根据这些要求,开始练习朗读。

教师指名朗读,并适当评价,也可学生互评。

学生再读,注意朗读技巧,不断改进。

五、细读课文,研读赏析:

(一)、学习上阙:

1、集体朗读上阙。

2、多媒体出示题目,学生思考:

①、词的上阕写了什么内容?那几句话是总写?

②、“望”字在词中的有什么作用?望到了什么?

③、望到的景色中哪些是动景,哪些是静景?这里有两个比喻句很精彩,你能找出来吗?它们好在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明确:

①词的上阕写北国雪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总写。②统领下文,(一直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③长城、黄河是静景,山脉、高原是动景。

“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精彩,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让山、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给人精神奋发的感觉。

3、上阕末尾三句诗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诗写出了怎样的意境? 学生回答,明确:

是虚景。从“须”能看出,“须”是等到的意思。这里是在写作者想象雪后天晴,红日照耀下的美景。上阙写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回答明确: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之情。

5、齐读上阕,体会诗人对祖国山河无比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学习下阙:

1、自由朗读下阙。

2、教师提问:下阕开头两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是一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描绘雪景过渡到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英雄人物的歌颂。

3、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由哪个字领起?包含什么感情?

学生讨论发言,明确: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由“惜”字领起。有“可惜,惋惜”的感情。

首先,肯定了这些英雄人物的功绩,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巨大影响。

其次,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的不足,批评他们短于“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另外,“惜”字包含后来居上的伟大气概,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的坚强信念。谁是真正的英雄人物?

明确:今朝的风流人物。“风流人物”指的是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真正的英雄人物是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和广大人民群众。这里主要是作者自况,抒发了自己作为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壮志和抱负。

讨论最后这三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明确:表明真正的英雄人物应该是当今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和无数的人民群众。揭示中心思想。

6、朗读下阕,体会作者的豪情壮志。

(三)分析完思想主旨,我们再一起领略一下词的艺术特色。

1、这首词运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找出例句。学生回答明确:

1、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上阕主要是描写(写景),也渗透了抒情。下阕主要是议论抒情。

2、这首词还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找出例句。学生讨论,回答明确:(1)动静相衬,虚实相生。

(2)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

六、拓展延伸,以读带写:

1、这首词写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议论,上下几千年,气雄千古,风流豪壮,强烈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表达了空前伟大的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下面我们一起从古诗词中搜集能表达作者远大抱负的诗句。

学生热烈讨论,交流搜集的诗句,总结: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6)、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2、找几个含“雪”字的成语。

冰天雪地、风雪载途、程门立雪、白雪皑皑、雪中送炭、雪泥鸿爪、映雪读书

七、小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同学们,我们就是祖国未来的“风流人物”,让我们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加强自己的能力,为伟大祖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八、作业设置:

1、背诵、默写这首词。

2、根据自己的印象,写一段雪景的文字。字数不限。附:板书设计:

总写之景

意境壮阔

热爱祖国

上阕写景:

具体实景

动静结合想象之景

艳丽多姿

江山多娇

过渡:

承上启下

英雄人物

下阕论史 :

评古:

短于文治

论今:

风流人物

真正的英雄人物

伟大的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课后记:

第五篇:《沁园春雪》教案1

教学难点:下阕评古的态度及用意 教学过程:

(一)、预习交流,认定目标: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设计了如下导语:

我们都知道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革命家,带领人民建设新中国。其实,毛泽东还是一个文人,而且绝对是一个大气十足的文人。毛泽东一生给我们留下了七十多首诗词,每一首都像一扇窗户展示着他那风骚独具的个性情怀。不信,就让我们走进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亲自感受一下他的词风。(板书课题)老师介绍写作背景,出示教学目标,学生预习交流.(二)、走进文本,初读感知

请同学们放声朗读全文,想~想词的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内容。上片:绘北国壮丽雪景,抒爱国之情。下片:评历史人物,赞当代英雄。(三)、研读文本,指导朗读

1、走进雪国,感受诗人形象

(1)、虽然历史风云已经散去,但我们仍可以用“第三只眼睛”在想像的世界里再现当时豪壮的雪景。请同学们自由地放声诵读上片,为大家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画面。学生交流。

教师点拨:①读着“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这几句,这几个句子让人仿佛看到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给大地披上了红纱,皑皑白雪在红日的映照下,宛如青春美少女一般妩媚动人。

生二:我喜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两句,感觉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座巨大的粉妆玉砌的宫殿,还不时有雪花飘飘悠悠落下来,好富有诗意又好壮观!

生三:我喜欢“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几句,起伏的群山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大片大片的高原像白象在奔跑,远远望去,雪山与蓝天相交接,似乎是在和天公比高低呢!那种辽阔的感觉令人心旷神怡!

(2)、诗人的词写得好,同学们理解的也很到位。诗言志,那毛泽东笔下的雪世界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是人呢?

生一从“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两句我感到毛泽东是一个勇敢的人,一个有大气魄的人,一个伟大的人。

生二:从“欲与天公试比高”,可见毛泽东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

生三:从“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这几句,可以看出毛泽东是一个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人。

(3)、刚才同学们能够结合文章,介绍画面,感受诗人形象,谈得都很好,但是却未能通过你的朗读展示词的魅力,将这首词的磅礴大气传递出来。下面请同学们观察画面,揣摩意境,再次朗读文章上片。

注意:朗读要收到成效,标准的普通话必不可少,但把握感情,做到适当的停顿、重读则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个别示范朗读,自评(你是如何处理重读、停顿的);同学点评,穿插老师点拨。(把握关键处:如“冰封”和“雪飘”动静结合;望领起七句写景;山舞的“舞”、原驰的“驰”;竞折腰的“竞”;“惜”等)师生一起朗诵上片。

2、俯仰古今,探询诗人心路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面对北国雪后美景,毛泽东又该如何?请同学们听读下片,探寻诗人心路。教师范读

请同学们借助刚才的听读,体味作者情感,做一次“朗读指导老师”,范读并讲解理由。(学生四人小组活动,互听互评互指点)

生一:“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应重读“如此”、“无数”和“竞”字,“江山”、“引”、“英雄”后应停顿。这样可以突出江山之美,突出英雄为江山之美折服人数之多。(示范)

生二:“惜秦皇汉武”中的“惜”字可轻读,但要延长,表现诗人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缺少文治的惋惜之情。(示范)

生三:“只识弯弓射大雕”中的“只识”要重读,并且要停顿一下,感觉毛主席对成吉思汗的批评更严厉些。(示范)

生四:“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读得要慢,“俱往矣”语调上扬,“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可用平调,但要读得字字顿挫,坚定有力,现出毛泽东那天之骄子的自信来。(示范)

这几位老师指导的多好啊!朗读就要这样,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一下下片。师生一起朗诵下片。

注意:朗读方法的指导很有必要,不然的话,学生对于作者的情感把握可能不那么顺利,对于重点词句的理解就不会那么深入。这一环节,在指导朗读时,对重点词注意:朗读方法的指导很有必要,不然的话,学生对于作者的情感把握可能不那么顺利,对于重点词句的理解就不会那么深入。这一环节,在指导朗读时,对重点词语要作品析,只有如此,才能传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品读文本,激扬文字

感受了诗人豪迈的胸怀、宏伟的气魄,读懂了诗人那傲视群雄的天骄情怀,下面我们把目光收回来,关注文章的语言之美。(投影:品读文本,激扬文字)

诗词的语言凝练而形象,特别有表现力。如“舞”字,既让人感到舞蹈的轻盈灵动,又展示了群山绵延的秀丽之美、生机之美。你还对那些词感受较深,用一句话说一说。

生一:“千里冰封”的“封”字写出了万里河山被冰雪覆盖的景象,“飘”写出了雪花飘飘悠悠落下来的样子。动静结合,表现力强。

生二:我喜欢这个“望” 字,一下子将长江黄河等祖国江山尽收眼底,这诗人真像个顶天立地的巨人。

在这个环节又加入词语品析,通过词语品析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事半功倍。(五)、诵读全词,升华感情 看!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和词人溶为一体,也变的气宇轩昂,意气风发。老师是灵机一动,又有了一个新的提议,看看我们同学能否给词配上必要的神态、动作等,更好地展示这首词的魅力。

【设计意图】诵读是不讲之讲,是熏陶。诵读文本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音的抑扬顿挫,无不传递着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感悟与态度。诵读时的文本成了读者心灵间的一个载体,交流与沟通汇集于文本一身。(六)、徜徉诗路,吮吸营养 一首《沁园春雪》只不过是毛泽东播撒在民族精神文化长河中的一朵小花,在毛泽东的诗里,有蓬勃的青春意气,有婉丽的爱情悲欢。有残阳如血的壮烈,有战地黄花的灿烂。有风流人物的慷慨,有人间正道的沧桑。有宏图惊世界,有腊梅傲雪霜。课下请同学们徜徉诗路,搜集毛泽东诗词,吮吸香甜的文化之蜜,让自己的人生摇曳多姿。请让我们一起上路吧!教材只是个例子,为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特设计此环节。

(七)拓展迁移,学以致用

1、请学生对对联:上联

望万里河山见雄浑壮丽,美哉!

下联

评千古帝王显胸襟气魄,壮哉!

2、结合诗词的表现手法,写一段关于雪的短文,字数不少于200字

本文的板书设计为:(用雪花形状)

景:江山多娇(望)

评:古代帝王(惜)

沁园春·雪

颂:人民大众(主旨)

下载阳关雪 江苏省教案评比1等奖 获奖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阳关雪 江苏省教案评比1等奖 获奖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江雪》教案1

    《江雪》教案 设计说明: 古代诗人在字词的使用上十分讲究,力求完美。教学古诗时,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品味玩索、深挖细抠,使学生在学习古人用词准确、深刻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情感,......

    1《沁园春·雪》教案

    第1课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词大意,并能说出作者的观察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

    1《沁园春雪》教案

    1《沁园春·雪》教案 语文备课组 主备人:李亚荣 授课人 董丽萍 教学目标: 1、 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3、理解背景、把握大意 4、培养热爱祖国......

    《阳关三叠》教案3

    《阳关三叠》教案 教学目标: 一、感受、体验古曲《阳关三叠》的风格特点,引发对我国古代音乐及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关注。 二、通过对音乐节奏、旋律的分析,体会歌曲忧伤、惆怅......

    阳关三叠音乐教案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海南省海口一中 冯元元 指导教师:凌素娟 林丽芳 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 课 型:欣赏课 教 材: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鉴赏》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选择......

    评比教案

    10以内的序数 武警总部机关幼儿园XX 活动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组织幼儿排队或游戏时都要求幼儿知道自己的位置,可我发现小朋友对序数的概念比较模糊,往往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

    原创精品教案 哦香雪教案1

    《哦,香雪》教案2(内含练习) 1.作者简介 铁凝,祖籍河北赵县,1957年9月生于北京,1975年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

    雪》教案1 新人教版

    《第6课 雪》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品中闪现出的理想光芒与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难点 1.景物描写的特点。 2.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