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鲁迅的文章该不该删除
鲁迅的文章该不该删除?
蒋海东 辽宁省北票市桃园中学
鲁迅的文章在中小学课本上有很多,原来在中小学课本里加起来有十几篇,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现在也不好评论。但是现在有一个趋势,就是鲁迅的文章在课本上越来越少了,我认为这是社会的进步。
鲁迅是文艺大家,这大家都知道,之所以选择么多他的文章,和社会的环境有关,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人们能接受的东西不多,毕竟是眼界太窄了,略有一花独放的趋势。二十世纪是计划经济的时代,教材也自然摆脱不了计划经济的影响,教材的编写带有很强的时代印记,鲁迅作品选得多也就是很自然的事。
时代毕竟在进步,进入二十一世纪,年轻的一代成长起来,年轻人的思维和老一代人有了不同,于是鲁迅的文章开始慢慢被删除,但是毕竟鲁迅是一尊文艺界的大神,谁也不敢轻易的挪动,只是在微调,慢慢删除。
鲁迅的文章该不该删除?这个问题不可太武断,有些不合时宜的需要删除,有些精品还需要保留,毕竟很多中年人耳渲目染,对鲁迅的作品有感情。因此可以判定只能慢慢减少,不会一概删除,保留有代表性的几篇就可以。鲁迅是大家,但不是一切,并不能代表中华文化的最高峰,因此部分文章
被删除也应理性接受,试想一下如果拿鲁迅比李白如何?虽说有点跨越,但为什么不可以拿来对比?李白的文章如何?有几篇选入教材?横向比一下就知道,鲁迅被选如教材的文章最多。多了就可能被删,这是很自然的事。
被删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些鲁迅的文章很深刻,学生根本看不懂,时代变了,学生很难理解当时的写作环境,无法体会鲁迅的良苦用心;很多学生不喜欢鲁迅的文章,这也是一个原因……
课本是谁的课本?这才是关键,精心编写的课本毕竟是给孩子们学习用的,他们不喜欢的东西一般很难学好,因此越来越多的符合时代气息的文章进入课本,逐渐替代一些旧的文章,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人文环境改善的标志。给学生呈现最好的文章,这才是正道,孩子们是未来,最好的教育才能营造出最好的未来。
鲁迅的文章该删的就删,不可优柔寡断,不能放下,又怎能轻松前行。
第二篇:鲁迅的作品该不该删除
鲁迅的作品该不该删除?
从前年起,高中进入新课改后,鲁迅的作品就大幅度减少。少了《药》等几篇以前是必选的名篇。而加入了一些如梁实秋、巴金等现代作家的篇目。大约2000年后在中学语文课本篇目选用上,尤其对鲁迅的作品,出现了很大的争议。有些人甚至主张将鲁迅的作品剔除出中学语文课本之外,换上新鲜的“血液”,持正面态度的人寥寥无几。让人对此颇为感慨,难道鲁迅的作品和精神真的是“此一时,彼一时”了么?鲁迅真的只是某一时代的代言人,某些政治人物的传声筒?毫无今天最时髦的称谓——就是所谓的“普世价值”?
“五四”运动时,许多新文化战将不惜割裂新旧文化的联系,力主打倒“孔家店”,撕破旧文化、旧传统的外衣,打翻代表旧文化的制度,当时,自然有其现实意义和苦衷,因为这些主将,无一没有身后的国学底子,身上旧文化的积淀非常厚重,正因如此,他们才看透了中国文化的一套,力主推翻。时过境迁,当我们再回头捡起被前辈抛弃的文化,却是如此艰难。文化是有生命的,要有延续才会有价值,被五四文人,被革命大众,被共产党,被无节的文人一番糟蹋,已不成样子。季羡林身后,不是无人敢再称国学了么?回到现实,那些不屑读鲁迅,不敢读鲁迅,读不懂鲁迅的皮毛文人,有何胆量和地位,敢于说鲁迅不好呢?
今天看凤凰网,说是据调查,有三分之二的读者认为鲁迅的作品该替换掉,换之以其他作家的作品。更认为多找些学生喜欢读的文章。话说回来,学生不喜欢说明文,不喜欢议论文,不喜欢古文,似乎很少有人不喜欢色情文学,我们的编者是否应更倾听民意,统统换掉呢?有文采的文章不一定是好文章,当年蔡京的书法天下一流,春端康成的暧昧文字水平也还可以,我们是否也可以拿来熏陶学生?
有一次出考试题,组长找了一篇林语堂的散文,让我编问题。我对组长说,这篇文章倾向不好,林语堂公然赞同烧鸦片烟,能让学生读么?组长很不以为然的样子训斥我:让你出题你就出呗,哪有那么多问题?确实,考完试没有一个学生对文章表示异议,偶尔有问的只是对答案持不同见解,没有一个就文章思想发难的。这就是现状,我们的教师无所听闻,我们的学生百毒不侵,唯一的目标,就是习题,而非思想。所以,鲁迅确实可以扔进历史舞台,连缅怀都不必。
但我还是又要说的话。鲁迅作品编进教材,走进课堂,绝非是建国以后的事,也不仅仅是因为毛泽东为鲁迅立起了碑石,成为政治宣传的工具。早在鲁迅的《呐喊》发表后不久,鲁迅的小说就被选进了教材中,所以,当出版社同鲁迅商量再版鲁迅的作品,鲁迅迟迟没同意,他认为自己的作品选进教材,不利于学生的阅读与思想的成长,这是他所不愿看到的。一方面,是鲁迅的谦虚,另一方面,也证明了鲁迅思想的尖锐。所以,某些学之有术的编者,不看鲁迅的思想,只是从自己浅陋的观点出发,去找寻有文采的作品,填充到教材中。事实上,即使作品有文采,但没有必要的思想性的文章,我们能让学生接受到什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什么被视为名篇,不是因为他仅仅写了荷塘和月色,更因为他更扑朔迷离的主题存在。鲁迅的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固然有政治因素,但毛泽东的文章,邓小平的文章,江泽民的文章,不也是随着淡出历史舞台而取缔掉了么,为什么历时这么久,鲁迅并非政治人物,他的作品依然无可撼动?道理不说自明。
鲁迅被称为民族魂,是在他刚逝世时就被世人冠此名号的,并非政治的崇拜,也非受人操纵的傀儡,实是因为先生不朽的灵魂和不朽的文笔。学习鲁迅,学习鲁迅的文章,虽然难,但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支撑。没有了鲁迅,我们是什么,我们为什么存在?几乎没有人会替他回答这个问题。删减课文,没什么大惊小怪
如果抛开新闻不看,一些过去的文章该留还是删,还是有所偏重,我觉得这个是很正常的。
我一直认为世界上没有纯粹的不带一点意识形态的语文教育。中国古代的诗词教育里的《三字经》讲“人之初性本善”等很明显带有古代儒家的价值观。现代的母语教育的课文选择我想是也要传递人类共同的价值观,这些东西肯定是永恒的。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东西不合适了,会被替换。比如说我小时候,那时我们的课本第十课就是“毛泽东语录”,这种东西我们很早就批了,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
再比如,有一年“两会”上,著名作家柯岩在发言时显得很激动,因为语文教材中把她的文章拿掉了。什么文章呢?《周总理,你在哪里》这篇文章大概是2000年左右取掉的,我想取掉这篇文章,就是有时代的因素,也有现代教材编撰的考虑,现在更多的应该是教育孩子要有一种爱心,具有一种平等的意识。周总理当然是一个好的国家领导人,道德、人格都是没说的,但实际上和现在的时代是格格不入的,现在靠一个道德化身来怎么怎么样,这种东西我觉得被淡化也是很正常。
再比如鲁迅的一些文章,从古到今,汉语写作几千年,出现那么多优秀的作家和那么多优秀的作品,不能太过于偏重一个人,这个也是很正常的。以前的课本中鲁迅文章所占的比例实在太大了,小说、杂文、散文等很多。
鲁迅当然很伟大,但和他同时代的作家,有不同风格的,比如沈从文,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那为什么不把其他人的文章也收进来呢?鲁迅的文章,让人读到冷峻,他的硬骨头精神、以及他的理性等等,是一种选择;为什么不能选择梁实秋的平实、郁达夫的才气?
再说,也不是全部取消鲁迅的文章,还是保留了相当的部分。但有些文章带有很明显的意识形态,比如说以前课本中《“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那篇文章是他当时跟梁实秋打笔仗写的,这样的东西留不留呢?
如果我作为一个编撰人,我建议去掉。因为这个文章是有它的时代性,了解那个时代背景的人可以理解。但是单独一篇放在课本中,有一种人身攻击的味道,把人比作一个走狗这是不合适的。我们回到那个时代理解鲁迅,这样写没所谓,但让一些十五六岁或者是更小的孩子来看这样的文章,我觉得未必合适。
等他长大了,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有了一定历史基础,再来看这篇文章会更平和。所以过多的鲁迅文章在课本里有好处,但也有不好的一点。你就发现孩子写文章或写信太多带有鲁迅那种味道,比如骂人批评人的那种风格,以及苛刻等等,动不动就说这个人是走狗,动不动就借他的笔调,鲜血什么什么的,受这种风格的影响太大,也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再好的补品不能当饭吃,再有营养的东西也不能总吃一样,饮食讲究全面搭配,素菜、荤菜各种蛋白质要搭配。选择的作家多一点,保持课本的多样性,不要去掉一两篇文章就大惊小怪,那是很正常的。(十年砍柴)
《小桔灯》走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走了,《海燕》走了,《荔枝蜜》也走了。如今,鲁迅也要走了。那个时代确实已经过去,但历史就能如此忘记?记住历史恐怕光靠历史课本是不够的,我们记住的许多事件不都是仰仗语文课文的深刻记忆吗?撤换课文,量力而行。
鲁迅的好多文章都可以在中学课本中删除。社会总在不断变化,要适应这个变化,就要具备很多现代人的思维和价值观,如平等、法治和民主、尊重等价值观。如当今中国中学生正是缺乏这些应该具备的核心价值。所以,在教材上,应当有更多的有关这方面的文章。鲁迅的好多文章其实已经失去了这些现实意义。
删的不是“鲁迅”,是他的精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把一些好的、新的、有生命力的作品纳入教材是应该得到肯定和支持的。
但前提是首先搞清楚,什么样的作品应该从课本中请出去,什么样的作品应该保留。然而,我们看到在课本大换血的过程中,被删除的作品都是堪称经典的,这是广泛的共识,否则不会被大面积采用。鲁迅的经典作品对中国的社会文化有着深远影响。某种意义上,鲁迅已经成为正义与良知的化身。
倘若把鲁迅请出教材,也就承认鲁迅的作品和精神已经落伍,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鲁迅的作品虽然都是在建国前写的,但是那种批判精神恰恰是当前社会比较缺乏的。
如今,社会上低俗、恶俗、媚俗之风盛行,有关部分也正在整治“三俗”,但不能一边反着“三俗”,一边又删除经典。
这还没完,此前还有所谓“专家”公开诋毁经典作品。
让人诧异的是,建议删除朱自清的《背影》是因为父亲“违反交通规则”,《水浒传》写黑帮,《红楼梦》玩早恋,《三国演义》搞暴力,《西游记》纯空想。看来,经典遭遇杯葛,精神被沦落,是那些掌控课本修改权的人无视公众感受,自以为是的行为。
鲁迅的作品被删除,倚靠作品传承的“鲁迅精神”也遭到了涂炭。毛泽东是十分推崇鲁迅的,他对鲁迅充满着敬意,称颂“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
眼下,孔子、老子、庄子等两千年前圣贤们的作品不乏经典,流传至今也仍然倍受推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鲁迅的经典却又是那么刻薄。
从中不难发现,在课本“大变脸”的过程中,学生、老师还有家长基本上没有话语权。他们的真实意愿与表达并没有在更换课文中发挥任何作用。
课本上有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也就跟着学什么,这一切都是那么墨守陈规。若更换课文是时代发展,社会变迁的趋势,那么这种落后的垄断体制是否也应该改一改呢?
莫书
教育部删减鲁迅文章在中学课本的比重不是因为鲁迅的文章过时了,而是因为学生读完后可能以为鲁迅是当代作家。想当然地,不谙世事的学生们会以为鲁迅鞭笞的是当今世界,而非历史。横眉冷对千夫指。所以,我们应当原谅鲁迅被删的事实。
铁佛
鲁迅终于退休了!有人说他喜欢骂人,有人说他否定中医,有人说他主张西化,有人说他时代道具……唉,这个时候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吧,鲁迅确实老了,人走茶凉不只发生在鲁迅身上。
张琛权
“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由鲁迅创造的这句孔乙己名言用来描述鲁迅文章从语文课本中下架乊事再合适不过了。
诚如人大教授张鸣所言,鲁迅作品进出语文课本皆因时代需要。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鲁迅所处的那个年代,其杂文的确锐利,深刻且另类,乃至于今天读来,仍感到淋漓畅快。
第三篇:论“删除鲁迅文章”
删得掉的文章,删不去的鲁迅
新学期开学之际,有人发现中小学教材中有许多改变,许多原有的课文被删除了。其中涉及鲁迅的作品多篇,因此有人惊呼“鲁迅大撤退”。提起鲁迅先生的《药》、《为了忘却的纪念》和《阿Q正传》,几乎人人都耳熟能详。它们作为语文课本里的重要内容,伴随了中国几代人的成长。但现在,这三篇首当其冲进入了被删除的行列。由于鲁迅作品的被删除,一时间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支持声与反对声四起。
首先就鲁迅的《药》、《为了忘却的纪念》和《阿Q正传》这三部作品,相信大家都是不陌生的,《药》中那血淋淋的馒头,《为了忘却的纪念》中柔石和白莽,成为鲁迅一大代名词的《阿Q正传》中永远靠着“精神胜利法”胜利的阿Q。那是历史长河中文学作品的经典,也是我们才从小的回忆。从小学到高中,我们可以说是徜徉在鲁迅的作品中,《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祝福》,《少年闰土》等等,太多的名篇佳作在我们的记忆中闪现,我们学到了很多也知道了很多,可是现在确实对鲁迅作品的一个删除。
对于鲁迅作品的删除,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顾之川的解释是:由于时代背景的复杂性、早期白话文与当下汉语的差异性,以及思想内容的深刻性等原因,并不是所有的鲁迅作品都适合给今天的中学生阅读。当然,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没有任何一个作家能够做到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让他作品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保持的合适的地位。同样的,在近年语文教育改革的讨论中,许多人都对鲁迅作品教学提出了许多批评,诸如选文不妥、教法不当,因而导致学生对鲁迅产生逆反心理,等等。这都是有道理的,应该引起注意。因为我也是从小学习鲁迅的文章而成长,所以对于学习鲁迅的文章有着切身的体验。在学习鲁迅的文章的过程中,相信大家对于鲁迅的一些叙事的散文和故事新编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对于鲁迅深奥的杂文可能就会敬而远之了,毕竟很多时候我们都无法透过这个时代去理解鲁迅的喜怒哀乐。但如果因此而怀疑或否定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恐怕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至少是我不敢苟同。就我觉得,我们应该知道有鲁迅,有他那充满力量的作品,我们的下一代应该知道,一直流传下去,这对于他们的成长,以至文化的传承都是有重大的意义的。
有人写过这样一篇文章:鲁迅为什么滚蛋?文中说“鲁迅之所以滚蛋,是因为那些曾经被其攻击、痛斥、积分、怜悯的的人物有一次复活了,鲁迅的存在让他们恐惧,惊慌,卑怯甚至是无地自容。”也许这样的话语有些偏激,有些不顾事实了,但是里面也隐约显示着当代人的一个心态,鲁迅不在了,但是他的文章还是让那些鲁迅书中的阿Q。华老栓,孔乙己在当代的代表心中不安。
也许赞同删除鲁迅作品的人说出的是“紧跟时代步伐”,要把那些“过时的难以理解的文章去除”,给我们现在的大师留些位置。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的事情,有些精神那是需要从骨子里面培养的,有些事情我们永远无法忘记也不能忘却。记得《义勇军进行曲》在建国前是代国歌,当时新中国建立的时候还进行了讨论,是不是换一首歌或者修改歌词。但是最
终经过讨论它还是成为了国歌,因为大家都觉得,虽然歌词不是唱的时代的一个现实,但是它告诉我们,要记住历史,要居安思危。我们知道中国的美德和精神大多数字传承而来,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等,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美丽的奇葩。而鲁迅,正是“五四”所开创的中国现代文化传统的最主要的代表(当然不是惟一的),即使是他的批评者也不能否认他是2o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文学家,他的思想与文学是一份无法回避的世纪精神遗产。我们现在都在强调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性,这当然很有必要;但有些人往往将民族文化传统局限为古代文化,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现代文化传统,这就不免有些偏颇、事实上,作为现代中国人,我们要使用的是现代白话文,中学语文教学也是以学习与运用现代白话文为主的,鲁迅这样的现代白话文的大师的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是“顺理成章”的。
那么我们真正看重的是鲁迅的什么呢,或者说是鲁迅文章的是什么呢?应该是那种无处不在,深厚称雄的忧患意识,是那种直面现实百折不挠的精神气概,是那种敢于批判直身赴死 的勇敢果决。他的文章既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病灶的批判暴露,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修复的激励品和治疗品。可以说的是,他和他的作品还有他创造的那一系列正直健康向上的人物从各个方面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鲁迅的文章删除了,但是鲁迅删除不了,他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一颗永远闪动着光华的璀璨之星,纵然有时乌云密布,但是过去了仍是星光一片。在当代社会,我们要更好的学习鲁迅,认识鲁迅,宣扬鲁迅,让鲁迅永远的成为我们指路的明灯,带领我们前行。
第四篇:鲁迅的文章要不要从中学课本里删除
鲁迅的文章要不要从中学课本里删除?
近日在天涯论坛里看到一个帖子。内容是呼吁将鲁迅的文章从中学课本里删除,至多保留1到2篇。理由: 一是鲁迅是100年前的人物,他所生活的年代距离现在太远,很多中学生尤其是女生看不懂,理解不了。并说鲁迅的文章应算作古文了。二是因为鲁迅的作品所占篇幅太多。许多优秀作家的优秀作品都没能收入到中学课本。
对于这种论调,我的观点很明确:不同意。
并不是因为我有多么革命,多么正统。实际上在走出高中校门后我就没有再看过鲁迅的作品。倒是看了许多当时被鲁迅骂过的作家的文章。像林语堂,胡适,梁实秋,周作人,也有一些被他所不齿的作家的作品,包括张恨水,张爱玲,甚至胡兰成。喜欢的是这些作家的语言文字。或清丽,或妩媚,或俏皮,虽然生活的年代距离现在越来越远,但是其中所表达的感情并不因时间而陌生,还是能让人感到共鸣的。倒是鲁迅,我在读高中时就对他的一些观点颇不以为然,例如他认为文章是有阶级性的,反对人性论。我当时就想,资产阶级也罢,无产阶级也罢,不都是人吗,在对一些美好的事物如勇敢、忠贞、善良等等不都是共同追求的吗,而那些丑恶的如背叛、邪恶、奸诈不都是共同的斥责的吗,人性论有什么不对吗?再者鲁迅的文章也的确硬梆梆的,看起来让人不是很舒服,所以毕业后我是不想看鲁迅的文章了。
也正因为如此,我在中学时所学的所有鲁迅的作品才更加弥足珍贵。我也看到在网上有人说鲁迅算不得一流作家,我们把他抬得太高了,等等。也许鲁迅的作品在文字的锻造上比不上我上面所提到的作家,但是鲁迅人格上的伟大是他同时代的作家也包括我们现在的所有作家都不能比拟的。他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意识,对劳动人民有最深切的同情,对腐朽的统治阶级有切齿的痛恨,他敢于向任何黑暗的势力开炮,完全不顾自身的安危。他是那个时代的一座不容跨越的丰碑。他所塑造的典型的人物形象至今还活跃在我们的语言中,比如当我们说某个人简直就是祥林嫂时,我们都知道那个人有什么样的特点;而我们说某人是阿Q时,我们也能想象出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他的一些杂文,我能想起来的如费尔泼赖应该缓行,纪念刘和珍君等等,在平淡的文字下隐藏的是最强烈爱憎分明的感情。可能作为中学生来说是不容易读懂,但我相信每一位语文老师都会帮我们很好的理解鲁迅,带领我们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学习鲁迅的作品其实就是学习鲁迅的精神。会在我们的心里播下一颗爱国爱民和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的种子,尽管这颗种子在现实的社会中可能永远都不会发芽开花(因为我们的社会实在缺乏让它发芽开花的土壤和阳光),但有总比没有强。现在我们为什么要连这颗种子都连根拔去呢?
鲁迅作品在校园遭遇尴尬境地,对于中国语文教育本来,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这一事件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原因。
首先,中国语文教育长期把鲁迅的作品当做思想教育的范本来解读,导致鲁迅作品在校园遭遇死胡同,就像报道所说的:中学校园学生反映“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老师也反映的 “读鲁迅的作品,好像看不到希望,很压抑。”“鲁迅的部分作品很难读懂,文字较晦涩”。这是中国教育体制的悲哀,中国语文教育长期当做思想教育的工具和升学考试就业的工具导致的结果,使得语文教育失去了陶冶人们美好情感,失去了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阅读和写作能力,文化传承能力的最基本功能。
其次,中学校园语文教材出现“下岗”鲁迅,使得鲁迅作品成鸡肋的现象,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我们的国民、我们人类的灵魂的工程师正在不能正确阅读和理解文化方面最优秀的东西,这样的结果导致我们国民的阅读素质在普遍下降;“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简单的说,老师不会,学生怎么会呢?老师理解不懂,学生怎么又喜欢阅读和深入钻研阅读呢?正确理解和看待鲁迅及其作品在文化方面的地位呢?可以说老师对鲁迅的不懂和隔阂,进而不能正确认识鲁迅、讲解鲁迅、阅读鲁迅,是造成学生产生厌烦心态,不喜欢鲁迅的最直接原因。
第三则是我们的《语文教育大纲》的“硬性规定”,使得老师在解读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到思想教化的轨道,长期如此,则僵化了教育者和学习者的思维,扼杀了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创新和解读,使得老师学生都厌烦鲁迅作品。虽然 “文以载道”,但是对于文艺作品的“道”进行过渡的解读,则出现干涩和脱离实际的空洞说道,特别是鲁迅作品,更要注意这点。所以,今天出现老师学生遗弃鲁迅作品的现象,我们的教材编写者也难辞其咎,他们的编写水平和《大纲规定》直接规定了师生对鲁迅作品的解读方向。大方向失误,我们的执行者和学习者又有什么办法呢?
我们知道,中国正在崛起,特别是经济正在崛起,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是,我们的文化始终不能紧随经济发展的步伐,出不了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就是一例,文化不能崛起,经济的崛起则缺乏智力支撑和文化认同,终究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文化教育,重视文化的崛起和世界其他民族的认同。而要做到这点,我们不能抛弃国粹,不能将中国文化最优秀的东西不教育给孩子,像鲁迅。所以,现在校园出现这种“鸡肋鲁迅”则说明了我们的文化发展和教育失败的一个方面。
因此我不认为现在的中学课本所收入的鲁迅的作品太多了。即使不再加入,也不要再删了,因为篇篇都是精华。如果我们想阅读其他作家的优秀作品大可以放在毕业以后。而鲁迅的作品我们是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来理解和把握的。
最后我想再次强调我一直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很少关心时事政治。我之所以写这篇东西,应该是还有一些残存的所谓的对国家对民族的忧患意识。而这些就是来自于我们整个中学包括来自鲁迅的作品的教育。
第五篇:鲁迅文章
鲁迅文章
1、风筝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社戏
4、阿长与山海经
5、藤野先生
6、雪
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8、故乡
9、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