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相关的对联和匾额

时间:2019-05-13 06:31: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医相关的对联和匾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医相关的对联和匾额》。

第一篇:中医相关的对联和匾额

对联:

琥珀青黛将军府;玉竹重楼国老家。

熟地迎白头益母红娘一见喜;淮山送牵牛国老使君万年青。清末所建的一些供奉医王;药王的庙宇,所悬楹联依稀可见。帝德无私,常愿寰区消疾苦;神庥广布,故教世人免沉疴。行不惮烦千百里;技偏精到十三科。

曲水流觞,雅士文人擎历史;登山采药,医家妙手续岐黄。万里晴光闲采药;春风夜月静烧丹。庆生全凭三指脉;寿延不属五阎王。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汇法阴阳,脏腑五行承养;康君表里,纵横一脉相生。百草霜天辞旧岁;迎春花开贺新年。春晚带露锄芍药;秋高和露采芙蓉。花放杏林千枝竞秀;春来药苑百草争荣。腊梅映雪神洲乐;山药防病万家欢。檀香燎绕祭先烈;故纸香花慰英灵。花满修园开仲景;泉流丹溪汇河间。

报春色神州医林千花艳;映朝辉祖国药苑万草香。红娘合欢一见喜;紫苑迎春广木香。

李时珍著本草承先启后;叶天士论湿邪发 古绳今。桃仁杏仁君子仁仁心救人;天仙凤仙威灵仙仙方济世。中医文化源远流长;祖国医学万古芬芳

切三关,辨阴阳,兴中伐贼,师承仲景;谙百草,定君臣,拯弱抑强,法效时珍。修和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

郁李仁行百步与红花重楼相会;山木通别云母同菊花海南成亲。百草霜天辞旧岁;迎春花开贺新年。春晚带露锄芍药;秋高和露采芙蓉。花放杏林千枝竞秀;春来药苑百草争荣。腊梅映雪神洲乐;山药防病万家欢。檀香燎绕祭先烈;故纸香花慰英灵。花满修园开仲景;泉流丹溪汇河间。

报春色神州医林千花艳;映朝辉祖国药苑万草香。红娘合欢一见喜;紫苑迎春广木香。

李时珍著本草承先启后;叶天士论湿邪发 古绳今。桃仁杏仁君子仁仁心救人;天仙凤仙威灵仙仙方济世。

匾额:

妙手回春 救死扶伤 悬壶济世 在世华佗 杏林春暖 杏林高手 真不二价 扁鹊重生 耕心草堂 药到病除 医心一意 妙手仁心 博施济泉 醍醐济世 医略存真 誉满杏林 博济为怀 勉善成荣 橘井名品 四圣心源

第二篇:匾额对联

匾额对联

我们中国自古以来流传讲究的是,人有人名,地有地名,从小到大,一切事物都有名称。在各种建筑中,从单座房屋到大的建筑组群也都有名称。建筑的名称有因其外观形状或主人的身份地位特征被人们长期口头传播而约定俗成的,如“八角楼”、“九间头”、“花厅”、“白家牌坊”等;更多的是以匾联的形式表明。我国古建筑上用的匾联有两种意义;一是表明建筑本身的名称,另一种挂在房檐下的名牌则是建筑主人对事业、对环境、对建筑本身的赞扬语句。用文字艺术来表现,用语言文学来进行装饰,意境深远,礼义深邃。它又是一种装饰的手法,如果没有匾联,给人的感觉缺了些东西,名不正,言不顺,对建筑的妙处在欣赏时就不能深刻。

我们的先人是很懂得建筑艺术的,用匾联对建筑画龙点睛,创造出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且蔚为大观。虽然匾联只是建筑上的一个名称、代号,但也丰富多彩。在一座房屋、一个殿堂,房檐之下,门口之上挂上一个牌子,直立者,叫做“华带牌”,横向者,则叫匾,在那牌匾上写上字,注明什么堂,什么厅,让人一目了然。而在比较重要的建筑前端横匾两侧还要挂上诗文条幅,这叫做对联或楹联。这一套方式称之曰匾联。

匾联将我国古代的经伦义理、三纲五常、经史文字在建筑上体现,既给人们精神上的享受,又体现出华夏之邦的文明。

匾联一般用于大门、二门、大佛殿、佛龛、牌坊上。主要的有“四对联”、“八对联”,在大堂中柱门挂上。对于对联的要求,一要文字美、二要词句深奥,三要书法水平高,四要雕刻手法高明。在布局设计上还要做到妥帖、和谐,长短尺度、比例以及色调等,均要统盘考虑。历史上唐宋以降,尤其到明清时,建筑匾联几乎成了不可或缺的部件,但凡有一点规模的建筑物,都有匾联,抬眼望处,诗章佳句,书法佳作,令建筑陡生几多风采。

笔者在浙江、福建考察民居时,发现那里的住宅大院都有名称。例如东与堂、福和堂、风云堂、展鸿堂,曰笙堂、喜望堂……用堂之名来代表大住宅之名。在吉林、黑龙江一带,也有许多堂名之例。如“东和堂”是谭家的代表,“东盛堂”是吴家的代表,“百忍堂”是张家的代表,等等,不一而足。

在广大的农村中,人们在节日喜庆日子里,才用红纸书写对联,贴于各种门上、柱子上。不过,这是一种临时性的,过几天风吹日晒即剥蚀了。

公共建筑,如庙宇、佛殿更有许多牌匾及对联。与普通民宅不同的是,在庙宇、宫廷、佛寺等大建筑组群中,有用木板刻上匾联,或用石材雕出匾联的字样,平日天天挂在那里;也有不固定的,到节日才安装挂上去,平时摘下保存起来。

清代二百多年间,流行在合院大宅二道门的墙壁上,或院内墙壁的内外,书录治国、齐家、教子、读书、仁义方面的文章段落,用砖刻或石刻镶于墙面上,给在院中的人欣赏、观摩,也给家人子孙教育。匾联及其文字既有了装饰的意义,又别有风味,温文尔雅,体现出一种诗书门第,光宗耀祖的思想。笔者抄录北京地区一些建筑物上的对联,与诸位共赏析:

北京地安门关帝庙:浩气丹江,万古忠诚昭明;佑民福国,千秋俎豆永河山。北京湖广会馆:江山万里横天下;杞梓千程贡上都。

北京孔庙大成殿: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

尚左尚右

旧时礼制习俗观念。古代等级制度严格,左右为区别尊卑高下的标志之一,普遍实行于各种礼仪之中。由于君主受臣子朝见时,南面而坐,左东右西,臣子北面而立,左西右东,朝臣依官位由尊至卑一字排开,若官位高者有东,卑者在西,则尊右贱左;反是,则尊左贱右。各代情况不一,考核史籍,情况如下:夏商周时,朝官尊左;燕饮、凶事、兵事尊右。战国时朝官尊左;军中尊右。秦尊左。汉代尊右。六朝朝官尊,燕饮尊右。唐宋明清尊左,元代尊右。一般在喜庆活动中,以左为贵,在凶伤吊唁中,以右为尊。《逸周书.武顺》:“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左传.桓公八年》:“楚人上左”《史记.陈丞相世家》:“乃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每。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汉书.周昌传》:“左迁”颜师古注:“是时尊右而卑左,故谓贬秩位为左迁。”宋戴埴《鼠璞》:“汉以右为尊。谓贬秩为左迁,仕诸侯为左官,居高位为右职。”又,唐李白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按,唐代字位应以左为尊,此题中“左迁”指贬谪,乃用汉代习惯语,是以右为尊。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成新录.左右》:“科场:蒙古、色目人称右榜;汉人、南人称左榜。亦右为上也。”

第三篇:《红楼梦》中的对联和匾额

谈《红楼梦》中的对联和匾额

《红楼梦》这部小说的一大特色就是其中的诗词韵文。在这些诗词韵文中有我们常见的一种民间文学体裁——对联,以及与之相配的匾额。而这些联、额出现在这样一部巨著中,便不仅仅是民俗学意义上的联、额了,它们还有特殊的功用。下面将就《红楼梦》中的联额的形式和功用两方面作一探讨。

一 从形式上看《红楼梦》的对联和匾额

对联是指悬挂、粘贴或刻制在门壁柱上的一对联语。《红楼梦》中共有对联23副。这23副对联多集中于两处:太虚幻境(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第一百十六回“得通灵幻境悟仙家,送慈柩故乡全孝道”后化为“真如福地”)和大观园(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两处分别有7副,已占去了总数的大半。

这23副对联多为14字联,即上下联各为7字,这样的对子共有17副。还有10字联,上下联各为5字,这样的对子仅2副。以上两种句式或是脱胎于五律或七律中的对偶句。另外,有22字联,上下联各11字,这11字又分两节,上4下7,这样的对子也有4副,分别见于“太虚幻境”、“元妃赐题”和“贾氏宗祠”。这样的句式或是演化于骈赋。《红楼梦》中没有句式更为复杂的对联。

《中国俗文学辞典》(以下简称《辞典》)中对联的名目种类多达44种,当然其中不乏名称不同但实质相同的重复。而且它仅仅是囊括了所有名目,并不是在同一基准上所作的分类,现就与《红楼梦》23联有关的术语名目作一解说。

“正对”,同“反对”并提,指上下联内容相似或相关(即只有一面性)的对联。从《红楼梦》23联的上下联关系来看,几乎都属于这个“正对”。

《辞典》介绍了“描述联”,指叙述或描述某一事物、景物、人物、表达某种意思或抒发某种思想感情的对联。《红楼梦》大观园中的对联则可以归为这一类。

《辞典》提到“格言联”,即以格言、警句构成的对联,多题于书房、卧室、案前,砥砺志气,加强修养,指导行动(《楹联丛话》中也有“格言”一目),如探春秋爽斋中一联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太虚幻境”中的对联亦多为此类。

《辞典》有“嵌典联”一条,即嵌用历史典故构成的对联,《红楼梦》23联中也不乏此类,将于下文分析。

《辞典》中的“双关联”,“潜意联”实为一类,即一语双关含有表里两层意思的对联。《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于“智通寺”所见一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即一语双关。另外,第三回“荣禧堂”一联“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中,“珠玑”“黼黻”一指穿戴的堂皇,二指文辞的美盛,外观钟鸣鼎食,内里诗礼书香。

《红楼梦》23联中并没有《辞典》中诸如“嵌字联”、“数字联”、“复字联”、“叠字联”、“同傍联”、“顶针联”、“谐音联”、“同文联”这等机巧之作。

清梁章钜《楹联丛话》将五代以来所集对联分为十目:故事、应制、庙宇、胜迹、格言、佳话、挽词、集句、杂缀。其中“应制”一目对解读《红楼梦》中对联颇多裨益。(《红楼梦》“大观园题对”颇多涉及应制,下文再提)“庙祀”一目,《红楼梦》中贾氏宗祠三联也可纳入。而言“胜迹”,则“大观园题对”亦与之有相通之处。

既有对联,则有横额。《辞典》有“横额”一条,亦称“横批”,对联术语,指横着书写的与竖写的对联相匹配的文字。除挽联一般不用横批外,其他对联常用。横额多高度概括联语内容。但也有不少建筑物联是用其名称作横批的。另有《对联写作与欣赏》中提到“从格式上看它(对联)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中间有两个门框和一个门楣的特点,相应地由上联、下联、横额三部分组成”。

纵观《红楼梦》所提及之匾额,大大超过对联数,原因是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和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中,许多只题了额,而没有配之以联。另外,从清客到宝玉到元妃,在同一地题了不同的额。当然,清客们口头诌出而未被肯定的那些并不在讨论的范围之内。还有一点,《辞典》中提到“但也有不少建筑物是用其名称作横批的”,《红楼梦》中便有这样的实例,而且有时候作为概括联语内容的横批和作为建筑物名称的匾额同时出现,如“怡红快绿”赐名“怡红院”,“蘅芷清芬”赐名“蘅芜院”,“有凤来仪”赐名“潇湘馆”。

另有四处,有联而无额。其中三处,秦可卿房中,以“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配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秋爽斋中,以“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配米襄阳“烟雨图”;宁国府上房内间,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配“燃藜图”,这三处画幅均为所配联语之意象,也有横额之功用。另一处于“太虚幻境”之内,“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没有横额相配。

因联、额须相配的缘故,下文只谈有对联与之相配的匾额。有太虚幻境、智通寺、荣禧堂、孽海情天、薄命司、沁芳、有凤来仪(潇湘馆)、杏帘在望(浣葛山庄、稻香村)、兰风蕙露、蘅芷清芬(蘅芜院)、大观园(顾恩思义)、藕香榭、真如福地、福善祸淫、引觉情痴、贾氏宗祠、星辉辅弼、慎终追远。其中,太虚幻境、智通寺、荣禧堂、薄命司、潇湘馆、浣葛山庄、稻香村、蘅芜院、大观园、藕香榭、真如福地、贾氏宗祠构成相同,均是建筑物的名号(太虚幻境、薄命司、真如福地乃虚幻之所在,略有不同),而剩余的乃是为联语提点要旨,多为四字,只“沁芳”例外。

二 从功用上看《红楼梦》的对联和匾额

这里的功用主要是指它们在营造典型环境和刻画人物性格上的功用,所以,下面就结合黑格尔《美学》中的“情致说”来谈一谈。

“情致说”主要论证的是人物性格与环境的辩证关系。在“情致说”中有四个关键术语:1.“一般世界情况”,是“艺术中有生命的个别人物所借以出现的一般背景”,是“把心灵现实的一切现象都联系在一起的”,即“教育、科学、宗教乃至于财政、司法、家庭生活以及其他类似现象的情况”;2.“普遍力量”,即“特定时代所流行的伦理宗教法律等方面的信条或理想”,即“理念”;3.“情境”,即一种“特殊的”揭开冲突,引起动作,显现性格的“机缘”;4.“情致”,是“存在于人的自我中而充塞渗透到全部心情的那种基本的理性的内容”。黑格尔认为,“一般世界情况”具体化为客观方面的“情境”;“普遍力量”具体化为主观方面的“情致”。[1] 《红楼梦》有两个大环境:超验的和现实的。

《红楼梦》的超验世界所表现的“一般世界情况”即是有着自身的恒定的秩序的仙界的情况。这种“一般世界情况”具体化为客观方面的“情境”。这里的“情境”则指女娲补天后所余之石与绛珠仙草之间的一段因缘,以及随后仙界放下一大批风流冤家助绛珠“还泪”的举措。“普遍力量”则体现在前后相继的7副对联上。这7副对联分别是:

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中4联:1.“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横批“太虚幻境”;2.“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横批“孽海情天”;3.“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横批“薄命司”;4.“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

第一百十六回“得通灵幻境悟仙缘,送慈柩故乡全孝道”中3联(与以上前3联相应):1.“假去真来真胜假,无原有是有非无”,横批“真如福地”;2.“过去未来,莫谓智贤能打破;前因后果,须知亲近不相逢”,横批“福善祸淫”;3.“喜笑悲哀都是假,贪求思慕总因痴”。

前后对照,很明显,“真如福地”是对“太虚幻境”的颠覆,“福善祸淫”是对“孽海情天”的劝诫,“引觉情痴”是对“薄命司”的提点,上下三联一一对应,字数句式均相同相当。

这7副对联所含的“理念”即流行于中国古代社会的佛教、道教中的部分观念,如因果报应、前世今生、真假有无等等。这种“理念”(即“普遍力量”)具体化为主观方面的“情致”。然而《红楼梦》中的大部分人物是不具备这种“情致”的。

《红楼梦》有两个世界:超验世界和现实世界。超验世界中的神仙于天机是尽知的,于人事是不沾的;而现实世界中的人物于自己的命数是浑然不晓的。他们都不是这种“普遍力量”具体化的结果。只有贾宝玉例外。他一方面经历了大观园中的种种美盛凄伤;一方面又两入仙界,看到了这7幅对联,听到了《红楼梦》曲子,甚至见到了身边的人的下场。他第一次入仙界时糊里糊涂,第二次则参悟到了对联词曲中的机括。他往返于超验和现实两个世界,以超验世界的“真假有无”、“情债因果”反观现实世界;又以现实世界的种种经历印证超验世界的“理念”——7幅对联。因此他依顺了这种“普遍力量”,先取功名后出家。可以说,作者借助于超验世界所要传达的“理念”在贾宝玉这个人物身上得到了完满的贯彻。这也就是“普遍力量”具体化为“情致”的过程。而那7幅对联又充分诠释了这一“理念”。

另外,薛宝钗也值得一提。作者行笔至刘姥姥游大观园时,提到薛宝钗的闺房像“雪洞”一般,内里陈设甚为简素。又贾府家变以后,连王熙凤都不复伶俐了,而薛宝钗却可以做到宠辱不惊,照旧仔仔细细地生活,深得贾母之心。且薛宝钗以前也看《西厢》等等,也能觉出其中的好,但成年便自捐弃了,虽然她不像贾宝玉,上天入地,但她自身的“情致”也可以说是那7幅对联的具体化的结果。

《红楼梦》的现实世界所表现的“一般世界情况”则是清代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背景。23联中,除去超验世界的7副,剩余的16副同书中的其他文学形式共同再现了那个特定时代的风貌。这种“一般世界情况”具体化为客观方面的“情境”。这里的“情境”就是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故事,选取的典型环境主要是宁、荣二府,其中又以大观园这个大庭院为主。这里“普遍力量”则是封建家族的一套宗法礼仪,以及血缘关系和人际关系中的一套准则。贾氏宗祠中的三联体现了这种“普遍力量”,同时也帮助构成了“一般世界情况”。这三联是:

1.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

2.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儿孙。横批:星辉辅弼。

3.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宁荣。横批:慎终追远。

元妃题正殿匾额“顾恩思义”,联云:“天地启宏慈,赤子苍生同感戴;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也不外乎这一类。

荣府正室“荣禧堂”中一联:“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其中“珠玑”和“黼黻”二词一语双关(前文已有交待),点出贾府的不同凡响。

宁府正室一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应为时人的入世哲学。

人世的16联中,去掉以上提到的6联,再加上贾雨村于智通寺所见一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和秦可卿房中一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其余9联均在大观园中。这大观园中的9联,一方面是对大观园中实景的点染,大观园工程告竣后,贾政和众清客为何时题匾作对犯难:“这匾对倒是一件难事:论礼该请贵妃赐题才是。然贵妃若不亲观其景,亦难悬拟。若直待贵妃游幸时再行请题,若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可见匾额之灵气,就这一点来说,对联匾额的字面便可感受完全,如“沁芳”亭处一联“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毋庸赘述。后一方面则要回到“普遍力量”具体化为主观方面的“情致”上来。

大观园中诸人物性格中的“情致”便表现为与上述那种凌驾于人世之上的“理念”的适合度。

贾宝玉是最极端的一个不合作者。但他又不是一个消极的抵制者,他以自己的才情睥睨一切。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完全是贾宝玉的个人展才。他不忘“应制”,措辞新雅,用典庄重。题“曲径通幽”时,他提到“新编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当贾政用欧阳修成句而题出“泻玉”二字时,宝玉以为“此处既为省亲别墅,亦当依应制之体,用此等字,亦似粗陋不雅”,后他拟出“沁芳”二字。他批评清客的“淇水遗风”、“睢园遗迹”,改题“有凤来仪”,典出《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并拟对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至篱门外,他驳了众人“杏花村”的提议,而用明唐寅“红杏梢头挂酒旗”和晚唐许浑“柴门临水稻花香”成句,拈出“杏帘在望”和“稻香村”。又题了“新绿涨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浣葛”典出《诗经•周南•葛蕈》,《诗序》指出此诗乃“颂后妃之德”。这与元妃省亲暗合。“采芹”典出《诗经•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泮水即泮宫之水,泮宫即学宫,后人称考中秀才为“入泮”或“采芹”。下联可与元妃对贾氏诗礼之家的荫护暗合,亦暗指李纨对贾兰的关爱。众清客在后来的“蘅芜院”处题“兰风蕙露”,对了两个俗对。宝玉改额为“蘅芷清芬”,作对“吟成豆蔻诗犹艳,睡足荼蘼梦亦香”。“蘅芷清芬”典出《拾遗记》,指汉武帝与李夫人事迹。至此,贾宝玉的博闻和多才毕现。

然而,当贾宝玉参透机括后,他便一改性情,顺应了这种人世的“普遍力量”,如宗祠和禧堂中对联之旨,做起“仕途经济”。而到他考取功名后,又皈依了仙界的“理念”,即那7幅对联之所指,出了家。

林黛玉和贾宝玉不同。从她进入贾府,她便知道要步步留心。可见,她还是要同那种“普遍力量”进行调试的。但因为“目下无尘”的性情,她的这种调试不可能彻底,几近于无效,“潇湘馆”一联,“茶”、“棋”、“绿”、“凉”均衬了她处境的凄凉。

薛宝钗和林黛玉不同,她是仙界的“理念”的具体化,完全可以适应人世的“理念”。她在贾府可以说是游刃有余的。“蘅芜院”一联前一句赞其诗才,后一句“睡足荼蘼梦亦香”赞其性情。宋王琪《春暮游小园》有句“开到荼蘼花事了”。薛宝钗于“花事了”之时,犹能“睡足”,“梦亦香”,足见其镇定,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宠辱不惊。

李纨是完全吻合世俗的“理念”的,守寡教子,一丝不苟,因此给她一个“好云香护”的结束也是理所当然。探春则是刚烈的,同宝玉的睥睨玩世不同,她事事都要较真。秋爽斋中那一幅“烟雨图”和那一联“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刚好是对她为人的一种反讽。

以上列举了几个与大观园中对联直接相关的人物,以说明《红楼梦》中的联额在塑造人物性格和营造典型环境中的作用。

《红楼梦》中的对联和匾额作为民间文学的样式进入文人创作,无论在形式还是功用上都是相当出色的。

第四篇:匾额的题写的内容(模版)

(1)楼堂殿阁名称(多为富有诗意文采的名称)。如“滕王阁”“长生殿”、“望月亭”、“望江楼”等。(2)歌功颂德的题辞。如“桃李满园”、“爱民如子”、“名垂千古”等。(3)绘景抒情的题词。如“鸳飞鱼跃”、“清风肃来”、“山清水秀”、“一碧万倾”、“春和景明”等。(4)述志兴怀的题词。如“壮志凌云”、“还我河山”、“鞠躬尽瘁”等。牌与匾的写作文字很少,也无复杂的结构款式,主要是讲求适情应境,文辞精粹。题书时要求高水平的书法艺术,上款下款的书写位置得当,字的大小适当

第五篇:江南古典园林匾额楹联

景以境出 情由境发

论江南古典园林匾额楹联的审美文化内涵

“scenery out of Artistic Conception,Emotion from Scenery”

—Aesthetic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from ClassicalPlaque and Couplets Jiangnan Region

摘要:江南古典园林以意境取胜,注重塑造韵味。保存至今的,同时也是艺术价值最高的多为文人园林,其建造设计者多为一些艺术素养很高的文人画家,浸透了精致的文人主题情致,具有耐人寻味的“意境美”。其中的匾额楹联的设置更是这一意匠和文心的独特体现。“景以境出,情由境发”,匾额楹联在意境创造中显示出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关键词:江南古典园林;匾额;楹联;审美内涵

中国古典是集建筑、园林、文学、书法、绘画等多门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匾额楹联艺术更是涉及文学、哲学、美学、绘画、书法、雕刻等多类艺术领域,直接记录了造园的一些历史,反映了园中景点设立的文学渊源,有效地深化了人们对古典园林意境美的感受和认识,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本文以江南古典园林为例,探讨匾额楹联于情景交融中的美学内涵。

1匾额楹联的构造艺术

江南古典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之称。按照阮仪三先生在《江南古典私家园林》一书中对“江南”地理位置的界定,它主要指“长江下游、环太湖和钱塘江两岸”的大片地区。境内的主要城市有“南京、无锡、苏州、上海、松江、扬州、泰州、嘉兴、湖州、杭州、绍兴、宁波等”。自古以来,这一地区造园活动一直很活跃,至今仍保留了大量的园林精品。江南古典苏州园林素重匾额题名和楹联的设置,仅苏州一地其古典园林中“厅堂景点名称共有252处;匾额总计238块;楹联150副;砖额72块”【1】。这些匾额楹联既表现出与北方皇家园林、南方岭南园林相同的共性,又充分显示了其独特的个性,情调优雅,意境深远,直接体现园主或设计者浪漫的艺术想象和高雅的文化修养。这是“造园家赖以传神的点睛之笔”,成为园林空间意境塑造的重要手段。如《红楼梦》中就有“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凭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的论述,由此可见匾额楹联在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地位。江南古典园林的匾额楹联大多出自于历代文人学者,又由著名书法家书写镌刻而成,因此不仅属于文学类作品,也是珍贵的书法作品。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不论是皇家园林、寺庙园林,还是私家园林,匾额与楹联是在其造园意匠中需要着重考虑的。从美学角度看,制作精良的匾额与楹联因其大小、材质、形状等的丰富变化,本身就为古典园林景致增色不少。匾额最早多为实用功能,赋予建筑一个名称,以说明建筑的用途,起到标志作用,常置于建筑上较为醒目的地方故与“额”字涵义相连。楹联最早则多为表达人们的企求和意愿,形式多样,可以直接雕刻于楹柱和门框两侧。可以雕刻于木板上或竹板上分别挂在对称的两根楹柱上、门窗之两侧、或中堂之两边。匾额用材一般为木制或砖刻,其形式丰富多样,直接参与园林景观的构成。而且匾额与楹联所表达的内容大多以书法或篆刻出现,起到提纲挈领、增加游赏内容的作用,使古典园林的意蕴更为深厚,给游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我国古典园林中的亭、榭、舫、阁、楼、桥等处的匾额与楹联对景观和环境都起到了衬托和深化的作用。匾额楹联的意境特质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形制繁复的、以静态为主的综合艺术系统,一个集萃式的综合艺术王国。中国古典园林匾额楹联与其他各艺术门类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交融紧紧围绕同一主线发展,最终形成完美统一的整体。它是创作严谨、制度完备、积淀深厚的艺术形式,不仅成为古典园林的点睛之笔,而且还作为独立的艺术品。园林匾联的首要任务是传情达意、画龙点睛。中国古代造园家大都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理解和人生追求寄情于山水园林之中,以匾额与楹联为媒介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品评和鉴赏留存至今的江南古典园林中的匾额楹联,可以发现他们蕴涵了如下的一些审美文化内涵。

2.1“入世”与“归隐”是矛盾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论语·雍也》记载了孔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的观念。孔子人格化了大自然,认识到人与自然在广泛的样态上有某种内在的同形同构,从而可以相互感应交流的关系。“仁者比德于山,智者比智于水”。“仁者不忧”,宽厚得众,稳健得着,有“静”的特点,故仁者乐山。“智者不惑”,捷于应对,敏于事功,具有“动”的特点,故“乐水”。这里所谓的“乐”是对大自然美的欣赏和感受,是儒家审美思想的一种体现,由此将惊世治国的仁人君子的品行才能与“动静”、“山水”结合起来,确立了“比德山水”的思想。如拙政园小沧浪北步柱的隶书对联“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梧竹幽居的隶书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等皆出于此。

儒家实现其“仁”的价值目标最有效的实践路径就是“入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而当“入世”的理想与残酷的政治斗争实现之间产生冲突的时候,儒家们则又萌生了“归隐”的念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按“人之常情”的需求理论,他们又不愿真正放弃最终的价值目标而归隐于山林,正如《楚辞·渔夫》载“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于是在闹市中建起高墙“独善其身”,寄情于咫尺山林,“一卷代山。一勺代水”。如苏州沧浪亭、网师园、拙政园。曲园和同里的退思园等处的匾额题名,都深深地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入世”与“归隐”的矛盾心态。

2.2“有我”与“无我”的统一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上的最大特点是重视艺术意境的创造。宗白华先生在论述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时将人与世界的接触关系按层次不同划分为五种意境,而“艺术境界”是介于“学术境界”和“宗教境界”之间的,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景,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最高的心灵具有体化、肉身化”【2】,它是“主于美”的。园林的意境不是一个孤立的物象,不是一片有限的风景,而是要创造“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象存境中、境生象外而又渗透着主体情致的完整和谐的空间—它既是“实”的空间,又是“虚”的或“灵”的空间,二者互渗互补,契合而成以不测为量的、令人品赏不尽的空间美的组合【3】。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境界是和中国古代哲学、美学中关于虚实、有无的概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宋元以后,随着社会生活的重要变化和宗教意识的逐渐减淡,传统的审美趣味和对美的追求已经开始由“具体人事、仕女牛马转到自然对象、山水花鸟”【4】,于是山水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禅宗从中晚唐至北宋也日益被人们所接受,禅宗的教义一经与中国传统的老庄思想融合,便焕发出前所未有的魅力,它们“要求自身和自然合而为一体,希望在自然中允吸灵感或了悟,来摆脱人事的羁縻,获取心灵的解放”【4】,达到一种“无我之境”。所谓“无我”,是指将个人感情思想蕴藏于对对象的“纯客观描写”之中,不直接外露,甚至并不自觉意识到这种“思想感情和主题思想”的表达。苏州狮子林小方厅匾额“园涉成趣”取意于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传达出一种平凡生活中所蕴含着的美,将日常的田园生活情趣与玄学、佛学的“人生解脱”联系起来,表现出“一种远离尘世的物欲追求和扰攘纷争,而与无限自由宁静的人格本体相合一”【5】的富有深刻哲理的艺术境界。留园西部景区匾额“小桃坞”,小溪尽头壁额“缘溪行”皆取陶渊明《桃花源记》意境。怡园鸳鸯厅南半厅匾额“锄月轩”脱化于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意。艺圃“思嗜轩”对联:“朦胧池畔讶堆雪;淡泊风前有异香”则通过对池畔自然风光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宁静淡泊、超脱世外的美感。

如果说“无我”是不直接表露或抒发个人思想感情,那么“有我”则是极力强调“主观的意兴心绪”的传达。自元代至明清,社会条件的急剧变化带来了审美趣味的变异,“文人画”正式确立,自然山水景物完全成为了发挥个人主观思想感情的手段。“人的审美感受中的想象、情感、理解诸因素”被更为明确地“表现”出来。苏州拙政园之扇形匾额“与谁同坐轩”意取宋苏轼《点绛唇·闲倚胡床》词:“闲倚胡床,虞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苏轼官场失意,寄情山水、追求超脱,孤芳自赏、只愿与清风明月为伍,表现出孤傲自洁的气质。“与谁同坐”的匾额题名与临水小轩相得益彰,触动了游客的审美感受,“人们要去捕捉,去聆听清风明月下的天籁之音,去咀嚼醇美的诗意,去眺望举目入画的景色”【5】,于是产生了无尽的遐想,与山水共鸣。艺圃“博雅堂”抱柱对联:“一池碧水,几叶荷花,三代前贤松柏寒;满园春光,盈亭皓月,数朝遗韵芝兰馨”,联文通过描写了自然景观“碧水”、“荷花”、“盈亭”、“皓月”等,直接歌颂了园主高雅的风度和脱俗的品格。“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松柏”、“芝兰”自古都是用来歌颂君子高尚品德的,这时的自然景致全都成为作者抒发感情的表现手段了。怡园“小沧浪”对联之一:“竹月漫当局;松风如在弦”通过对“竹月”、“松风”等自然景致的描写给人无尽的想象,使心灵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2.3 “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

王国维先生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为情设,情因景现,“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园林是由建筑、山石、水体、植物等自然景物组成,以“物化”的形态存在。然而这种“物化”的自然景物并不同于天然的山水泉石,由人有意识地建造而完成。这些自然景物通过人的加工处理而达成一种和谐,传达出一定的思想感情,使人在观赏的过程中产生共鸣,获得审美愉悦。园林中的匾额楹联作为作为一种信息交流的工具,可以迅速而直接地传递园主或造园者的思想感情,有助于游览者产生美的感受。

网师园八角小亭匾额“月到风来亭”取自于韩愈《奉和juezhou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北楼》“晚色将秋至,长风送月来”诗意。小亭位于池中半岛,池水清澈,于秋夜欣赏月光波影,确为无比惬意恬适之事。亭额“月到风来”,恰到好处点出了人物主体的希冀,使人欣赏之时产生共鸣,情景交融,确为画龙点睛之笔。苏州怡园“画舫斋”楹联:“占一年好景,数朵奇峰,经卷熏炉,谁与赠洞霄仙侣;拟招隐羊求,寻盟欧社,绿衰青箬,人道是烟波钓徒”,以景结情,情由景生,反映了文人士大夫寄情山水、乐逸自然的高雅兴致,使人读后产生一种对隐逸山林的清高生活具有无限遐想和追慕之情。

3匾额楹联的运用前景

江南古典园林,尤其是讲究诗情画意的文人园林特别注重园林意境的创造。“景以境出,情由景发”,意境美是中国美学所特有的审美文化内涵;园林意境美的创造更离不开园林的匾额与楹联。匾额与楹联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其背后不仅蕴含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独特的审美观,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它使园林“不但有美的形式,更有美的内涵,让游人在游览时不但得到身心的放松,还满足游憩娱乐的需求,更能受到文化的熏陶和心灵的陶冶,满足精神审美的需要”。

匾额楹联在风景园林中的运用大有可为。当今中国有些园林工程在权力审美、政绩审美的影响下,和人文化、自然化、生态化意境的追求与创造已经离得很远了。随着中华民族人文素质的普遍提高,对园林意境的追求与创造将越来越得到普及和认可,对表现和抒发这种意境美的匾额、楹联,及其有关联的诗、词、文、赋等艺术,书法、篆刻艺术,牌匾装潢制作艺术,必将日益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从形式到内容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和发展。

笑揽双峰入云端,绝地昂然小众山。

奇胜从来生险处,不瞻此景觅其肱?

翩跹烟昱层云起,绝笔神工赛画仙。

参考文献:

[1]李衍德,胡玲凤.苏州古典园林匾额楹联的艺术 [J].中国园林,1994(4):12.[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70.[3]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17

[4]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282,288

[5]曹林娣.苏州古典园林匾额楹联鉴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1:79,163.[6]满慧.试论匾额与楹联对园林意境美的营造[J].现代企业教育,2008(12):5.

下载中医相关的对联和匾额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医相关的对联和匾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匾额的题写的内容 (合集5篇)

    (1)楼堂殿阁名称(多为富有诗意文采的名称),匾额的题写的内容。如“滕王阁”“长生殿”、“望月亭”、“望江楼”等。(2)歌功颂德的题辞。如“桃李满园”、“爱民如子”、“名垂千古......

    大观园匾额、楹联中的园林艺术浅析[模版]

    大观园匾额、楹联中的园林艺术浅析 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一直与文学有密切的关系。大观园的匾额楹联直接体现曹雪芹的思想与情感,而且是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设计等造园......

    越王楼楹联匾额书写合同

    越王楼楹联匾额书法创作协议 甲方:四川越王楼景区管理有限公司 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为明确责任,协作配合,确保产品质量,......

    对联集锦

    名胜〃北京 001 昼永琐窗闲,竹边棋墅 日迟帘幕静,花外琴声 (中南海瀛台涵元殿之一) 002 心澹水木秀 兴幽鱼鸟闲 (中南海瀛台涵元殿之二) 003 胜赏寄云岩 万象总输奇秀 清阴留竹柏......

    对联

    1、顺心生意年年旺,如意财源日日来。2、平安富贵福星照,吉祥如意好运来。3、一帆风顺兴骏业,万事如意展鸿图。4、迎新春人兴财旺,贺佳节富贵吉祥。5、新春大吉鸿运开,佳年顺景财......

    对联

    对联拟写 对联是一种传统的语言形式,它凝炼集中地表达人们美好的愿望与时代风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特有的表现力;它还具有音节整齐匀称、节律感强、琅琅上口的特点。训练拟......

    对联

    初婚情侣成佳偶;一对妙龄结玉缘。初见钟情今作伴;一堂大喜始膺门。初夜入宵成美事;二人惬意度良辰。初举首登各题雁塔;二龙际会云集巫山。初衷结玉盟金鸾争翥;二姓成连理骏马齐奔......

    对联(合集)

    纪晓岚 1.小童子暗藏春色(主考教谕),老宗师明察秋毫(纪九岁时) 2.十岁顽童,岂有登科大志?(考官),三年经历,料无报国雄心(纪十岁时) 3.门上将军,两脚未曾着地(考官);朝中宰相,一手可以托天(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