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的感人故事

时间:2019-05-13 06:39: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奥运会的感人故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奥运会的感人故事》。

第一篇:奥运会的感人故事

苏丽文感动指数:★★★★

13次被击倒顽强爬起

北京奥运会跆拳道女子57公斤级铜牌争夺战,中华台北队的苏丽文迎战19岁的克罗地亚选手祖布契奇,由于之前晋级赛中严重受伤,苏丽文只能将伤腿微微点地。比赛中,她一次次被击倒,又一次次站起来继续比赛。终于在第14次倒在地上后,她伤心地哭了出来,再也无力站起来。此时,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很多观众流下了眼泪。

王义夫感动指数:★★★★

晕倒在赛场的传奇枪手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感人的一幕至今让人记忆犹新:中国射击运动员王义夫在决赛中准备发射最后一发子弹时,已出现了严重晕眩的状况,但他坚持完成最后一次击发,随后便晕倒在赛场上,结果以0.1分之差屈居亚军。他那不屈不挠的体育精神,赢得了所有观众的敬意。

雷德蒙德感动指数:★★★★★

五次手术只为奥运梦

英国黑人运动员德里克〃雷德蒙德为了自己的奥运梦想开过五次刀,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400米半决赛上,他刚刚跑过250米,腿伤就复发了——右腿肌肉撕裂,他重重地跌倒在了跑道上,眼含泪水的他拒绝了医务人员的担架,在父亲的搀扶下一步步走过终点,6.5万名观众全体起立为他欢呼。金牌梦想的终结,从来不代表着奥运精神的离开。

阿赫瓦里感动指数:★★★★★

一个人的马拉松战斗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参加男子马拉松比赛的坦桑尼亚运动员阿赫瓦里在19公里处被挤倒又遭踏伤。他拖着被踩伤的膝盖和脱臼的肩膀,忍着剧痛坚持跑完全程。当他跑到体育场内时,冠军领奖早已结束,人们重新回到看台为这位“无冕之王”加油喝彩。“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要我完成比赛。”他的这句话就此成为经典。

斯特鲁格感动指数:★★★★★

顽强一跳立下大功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17岁的美国体操运动员克里〃斯特鲁格,在脚踝严重扭伤的情况下最后出场,坚持完成了预定的跳马动作,为美国女子体操队夺得首枚团体金牌立下汗马功劳。颁奖时,斯特鲁格甚至需要教练抱住才能前去领奖,当国歌响起的那一刻,在场的所有人无一不感到震撼。

范德韦德感动指数:★★★★

从绝症中走出的王者

2008年北京奥运会,荷兰选手范德韦德获得男子10公里公开水域游泳比赛的冠军。鲜为人知的是,这位拿下“水中马拉松”项目冠军的选手,竟然是一位白血病患者。在范德韦德的头部,有两个触目惊心的伤疤,这是白血病患者进行化疗和骨髓移植手术留下的痕迹。

鲁道夫感动指数:★★★

战胜腿疾的百米冠军

1960年罗马奥运会,美国姑娘威尔玛〃鲁道夫获得了女子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三项冠军。鲁道夫出身于美国一个贫穷家庭,4岁时不幸患了小儿麻痹症,6岁开始依靠拐杖行走,到11岁双腿才能稳稳站立,她取得的成就令所有人惊叹。

拉德克里夫感动指数:★★★

带伤跑完马拉松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英国马拉松名将拉德克里夫大腿骨折,但她仍然带伤出征奥运。马拉松比赛最后10公里,腿部的伤痛让她一度停止了脚步,正当人们担心她会中途退赛时,拉德克里夫重新启动,尽管步履沉重、表情痛苦。当她跑进鸟巢,场内的观众都为她欢呼,待遇不亚于主场作战的中国选手。莫桑巴尼感动指数:★★★

游得最慢的勇士

2000年悉尼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来自赤道几内亚的莫桑巴尼成为最受关注的选手,不是因为他游的有多快,而是因为这个只学了8个月游泳的小伙子一直在坚持。他的泳姿非常业余,体力也很糟糕。最后的50米,现场观众和其他选手都在为他鼓掌和欢呼。终于,莫桑巴尼坚持着游完了这100米,这是他学游泳以来,游过的最长的距离。

关于丘索维金娜的感人故事

“你未痊愈,我不敢老去”----体操运动员丘索维金娜感人的母爱故事

37岁的老将,丘索维金娜,12岁孩子的妈妈,获得过8枚金牌8枚银牌8枚铜牌,2002年她的儿子确诊患上白血病,已经退役的她决定复出用体操赚钱,为儿求医。这位为救儿子复出而用体操赚钱,为儿求医。这位为救儿子复出而用体操赚钱的“常青树”,2012,伦敦,第6次站在了奥运赛场上,她的故事和她的成绩成为体育传奇。

丘索维金娜当地时间5日在北格林尼治体育馆参加跳马决赛,这是她的奥运绝唱。六次参加奥运会的体操元老这次没能带走奖牌,但无疑留下一个久久流传的故事。

丘索维金娜比冠军伊兹巴萨大15岁,比亚军马罗尼大20岁,却依然同她们站在同一个舞台上,并证明自己是世界上该项目第五强的女人。此刻,奖牌已经不是焦点,她诠释的奥林匹克精神才是核心,这种精神所释放的光芒也完全盖过了奖牌的意义。

丘索维金娜1975年6月生于乌兹别克斯坦,1991年,在她16岁时代表独联体夺得世锦赛女团和自由体操金牌、跳马银牌。1992年首次代表独联体参加奥运会,摘得女子团体金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她代表乌兹别克斯坦三次参加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她代表德国出战。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后,丘索维金娜选择了退役,结婚生子。她的丈夫巴克德尔〃克帕诺夫是名摔跤运动员,曾代表乌兹别克斯坦征战奥运会。1999年,丘索维金娜的大儿子阿里什出生。原本,丘索维金娜的生活幸福美满。然而,2002年,丘索维金娜的大儿子阿里什被诊断患上白血病。由于治疗白血病需要高昂的费用,生活并不富裕的丘索维金娜一家实在难以支付,于是丘索维金娜选择了复出参赛,因为“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这是我唯一的办法。”丘索维金娜说。

2002年决定复出后,丘索维金娜的参赛理由变成了挣钱。对于这一点,丘索维金娜从来不回避,因为她是一名母亲,为了儿子,她愿意付出一切。为了儿子,从26岁开始,丘索维金娜朝全能型发展。于是,丘索维金娜开始了训练和到处比赛的生活,而她的丈夫放弃了热爱的摔跤运动,在家照顾儿子。

此后,丘索维金娜一直战斗在赛场上,以一个母亲的身份。有些时候,她会在一场巡回赛中参加全部女子项目的比赛,而不是专注于一两项,目的只是为了能够赢得更多的奖金。她只是一名身高1.53米、体重44公斤的女子,却为了儿子,激发了自己所有的能量。丘索维金娜说:“对我来说,儿子就是我全部的生命。只要他还生病,我就一直坚持下去。他就是我的动力。”

重返赛场后,丘索维金娜很快就在匈牙利世锦赛上找回了状态,2002年年底的世界杯总决赛斯图加特站,她获得跳马金牌、平衡木铜牌。一年后的阿纳海姆世锦赛,丘索维金娜选择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丘索维金娜跳,这一跳为她带回了首枚世锦赛个人金牌。这是实现梦想的时刻,但当时,这枚金牌的全部意义就是儿子的救命稻草。

赛场上春风得意,儿子的病情却陷入困境。当乌兹别克斯坦的医生告诉丘索维金娜他们的医疗技术与条件没法拯救阿里什时,她和丈夫变卖了家产,举家迁至德国并入德籍,原因只有一个,科隆医院做白血病化疗效果不错。

2008年,丘索维金娜第5次出征奥运会,这次她身披德国战袍。为了孩子,为了报恩。“如果没有德国体操圈好友的帮助,我的儿子可能早就离开人世了。”她说。尽管已是33岁高龄,但丘索维金娜依旧是德国体操队实力最为突出的一员。当年4月份的欧锦赛,她就在最为拿手的跳马项目上为德国赢得了23年来的首枚金牌。

2008年8月17日晚7时,北京奥运会跳马决赛,33岁的丘索维金娜在一群小丫头中显得很特别,第5个出场的她一亮相就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她又一次选择了丘索维金娜跳,深呼吸、助跑、起跳、腾空、旋转、稳稳落地,掌声和欢呼声四起。

“33岁时还能完成这个动作,我希望全世界都知道体操可以练到任何年龄。”丘索维金娜赛后说,那绝不是她最后一次表演,她感觉状态非常好,比赛寿命还将延续。

北京奥运会后,丘索维金娜继续战斗。2008年11月的一场比赛,她在完成最后一个跳跃动作时,不幸跟腱断裂。对于一个33岁的运动员来说,这样的重伤基本上就要给自己的运动生涯画上句号。但是,她只是给自己打了一个小小的逗号。

2010年广州亚运会。人们又看到了这位短发干练的女子,身份不再是队员,而是以教练的身份带领祖国乌兹别克斯坦队参加大赛。丘索维金娜的教练处子秀是成功的,乌兹别克斯坦在她的带领下获得女团铜牌。

多年以来,体操既是丘索维金娜的生活依赖,也是她展示人生故事的舞台。20年来,丘索维金娜犹如女子体操的一颗恒星,光芒未必最亮,但一定存在,可以依靠,可以指引方向。对于自己的家庭,丘索维金娜更是起到了这种支撑,她曾对儿子阿里什说:“你未痊愈,我不敢老”。这句母子情深的话,不知曾让多少人感动和铭记。这是一位执着的选手,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更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体现。

无论是不舍,还是不忍,丘索维金娜这次真的要退役了。至于没能问鼎奖牌,丘索维金娜并不失望。“我对自己的比赛很满意,”丘索维金娜赛后说。“现在正常的生活要开始了,我要看看正常的生活是怎么过的。我退役后会当一名体操教练,在多年的体操比赛中,我已经取得了所有的成就。”

谢幕之际,丘索维金娜没有忘记最后利用一下奥运会的最高舞台,那就是感谢这么多年在生活中和体操运动中支持和帮助过她的那些人。

第二篇:2008奥运会最感人故事

2008奥运会最感人故事(图)-[不断更新中} 2008年08月22日 星期五 05:29 2008奥运会最感人故事(图)-01 中华台北跆拳道选手苏丽文感动全场

在北京奥运跆拳道女子57公斤级预赛中,中华台北选手苏丽文对阵韩国林秀贞。苏丽文在比赛中不慎受伤.在被教练背走后六个小时,左腿膝盖受伤的中华台北跆拳道选手苏丽文,又出现在五十七公斤级比赛现场。她在复活赛中一比零战胜了对手,晋级铜牌争夺战。比赛中,苏丽文一直是将伤腿微微点地,甚至不着地右腿单腿站立寻找进攻机会.丽文不断被对手踢倒或推倒,每掀翻一次,倒在地上的苏丽文就双手握拳大喊着让自己站起来。教练和裁判几次询问比赛是否继续,苏丽文都没有迟疑地点头.第三局是最艰难的两分钟。上场前,苏丽文抬头向天,双手捂住脸为自己祈祷,二十八岁的她,这是她最后的战场,她要坚持下这最后的一百二十秒。时间剩下最后三十四秒,裁判再一次问她,是否终止比赛,并叫来了边裁紧急磋商,最后同意苏丽文的意愿——继续比赛。

聚集在一起的台湾记者啧啧地说,“这才是奥林匹克精神。”

全场再次爆发为苏丽文鼓励和加油的掌声,掌声里还有疼惜。

因为三局后双方平分,根据规则要进行加时赛,加时赛采用“突然死亡法”,即谁先得分谁就获胜,比赛终止。

在比赛进行到约一分钟时,克罗地亚的马丁娜踢中了苏丽文。她第十四次倒在了地上,却第一次伤心地哭了出来。再也无力站起来。

1.夺金祭亡妻:德国大力士铁汉柔情感动世人(图)

据德国媒体披露,施泰纳和苏珊相识于2004年,当时苏珊寄给了施泰纳一封交友的电子邮件。这对年轻人初次见面就坠入爱河,随后在2005年底,施 泰纳与苏珊携手走进婚姻殿堂。但发生在去年7月的一起车祸却无情地夺去了苏珊的生命,从此施泰纳就一直随身带着苏珊的照片。高强度的艰苦训练就成为施泰纳 摆脱痛苦思念折磨的唯一途径。当施泰纳在19日高举亡妻的照片站在奥运颁奖台上时,人们不仅看到一个强壮的大力士,还深深感受到他对妻子深深的爱。这一刻成为北京奥运会上感人至深的一幕。

2.奋力拼搏 为治爱子病

与一群花季少女参加奥运体操比赛,33岁的德国选手丘索维金娜属绝对高龄。然而这位母亲级选手却夺得了北京奥运会跳马比赛的银牌。比起豆蔻年华的金牌选 手,丘索维金娜的这枚银牌不仅毫不逊色,甚至是创造了体操史上的奇迹。鲜为人知的是,丘索维金娜能支撑到现在,完全是为了患白血病的儿子。

当记者就这个故事向她提及时,丘索维金娜露出坚毅的神色:“儿子患上白血病,当时对于我来说非常困难,但现在一切都已经过去了,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 女人和母亲。”说起儿子,丘索维金娜自豪地说:“我儿子现在非常好,到今年11月,他就满9岁了。他非常喜欢体操,也在练这个项目。”据记者了解,从三年 前开始,她的儿子病情就渐渐稳定,现在除了定期的血检外,已经很少到医院。

丘索维金娜透露,北京奥运会跳马预选第一天比赛结束后,儿子打电话告诉她:“你表现好像不太好。”不过到了第二天结束,她听到的声音是,“妈妈,你在决赛中表现非常完美。”

3.温情瞬间:卡特琳娜安慰失利的丈夫埃蒙斯

卡特琳娜捧起丈夫的脸,轻轻地摩挲,用深情的注视和呢喃来安慰

他。(中新社 发)在17日下午的奥运男子50米步枪三姿决赛的赛场上,美国名将马修·埃蒙斯最后一枪仅打出4.4环,到手的冠军拱手相送。很多关注射击项目的观众都想起四年前雅典奥运会上相似的场景,那一次,埃蒙斯最后一枪脱靶,将冠军拱手让给了此前还落后他三环的贾占波。

失落的埃蒙斯走到妻子的面前,这位射落本届奥运会首金的捷克女神枪手,捧起丈夫的脸,轻轻地摩挲,用深情的注视和呢喃来安慰他„„,就像卡特琳娜夺金之后与丈夫深情一吻一样,这一刻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而温馨的印象。

4.男子接力美国夺冠 菲尔普斯8金百年历史第1人

水立方终于等到了“蓄谋已久”的一幕:在全场的持续欢呼声中,菲尔普斯引领美国队登上了冠军领奖台,第八块“金镶玉”挂到了这个“外星人”的脖子 上。而为了表彰他在本届奥运会上的杰出和空前的表现,国际奥委会还专门为他颁发了一枚奖章。而在这一刻,菲尔普斯脸上孩童般的纯真笑容感动了全场。

更感人的一幕接踵而至,离场时的菲尔普斯直接冲到了妈妈和两个姐姐所在的看台,所有的摄影记者都闪到一边,不惜牺牲最佳的拍摄角度,踮着脚尖,隔着栏杆,菲尔普斯一家四口紧紧拥抱在 一起。菲尔普斯把冠军鲜花送到了妈妈的手中,泪水终于划过了这个腼腆男孩的脸庞,三位家人更是哭成一团,妈妈拍打着 儿子的脸庞,姐姐轮番献上最温馨的亲吻,所有的人起立为这个快乐的家庭鼓掌,全世界,向菲尔普斯脱帽致敬。

5.开幕式上救助晕倒女孩 三位好心外国人身份查实

开幕式当晚,有位白衣姑娘因透支体力而昏厥。在网上,一张照片记录了这一幕:一位白衣MM不省人事,左手因抽筋痉挛而僵硬。让人感动的是,这位姑娘 晕倒在地后,第一时间抱起她的,是一位美丽的外国女运动员,两旁还有两位身穿白衣的外籍工作人员,一人托住她的脚,一人扶住她的头,面露焦急,奔跑着,将 姑娘送下场。这一幕,感动了无数网友,纷纷感谢这3位外国友人的热心,并急切地搜索着他们的资料。“真诚的国际友谊啊!为这样的和谐、友好鼓掌!”有网友 在网上发了无数个“谢谢”来表达无法表达的谢意。

经过多方努力,三名救人者的身份已经确定,他们是波兰内科医生休伯特·克日什托菲亚克、他的同事马尔钦·克日什托杰克和23岁的波兰女孩贝娅塔·瓦伊奇克直到看到《中国日报》上自己的照片,克日什托菲亚克才想起这一切,而其他两名救助者说他们已经忘了整件事。克日什托菲亚克说:“这不是什么英雄事迹,只是正好被人拍到了而已。而且照片中不只我一个人,一共三个人,我们共同帮助了那个女孩。”

奥运会已经开幕14天了,似乎自己每天都沉浸在奥运的感动之中,可以说,这是一届感动世人的奥运会,它展现了太多让人感动的故事,从运动员到观众,他们散发的人性光辉之美,让我时刻感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

8月19日,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105公斤以上级的颁奖仪式上演了感人的一幕:该项目冠军、德国选手马蒂亚斯•施泰纳把亡妻苏珊的照片和奥运金牌高高举起。这位德国大力士用一枚沉甸甸的奥运金牌来祭奠亡故的妻子,此情此景令人不禁潸然泪下。铁汉柔情,他用他最神圣的一祭,展现人类爱情的伟大。

当我们在为33岁的冠军妈妈冼东妹欢呼和感动的时候,另一位伟大的母亲同样让我们感动。女子跳马银牌获得者丘索维金娜是国际体操界唯一一个为儿子而战的选手。为了让患有白血病的儿子得到更好的治疗,在2002年的釜山亚运会上以27岁的高龄复出参赛,夺得跳马和自由体操的金牌,震惊世界;为了能给儿子挣到更多的钱治病,她把自己由单项选手,练成了全能选手。“对我来说,儿子就是我全部的生命。只要他还生病,我就一直坚持下去。他就是我的动力。”多门伟大的母爱!

在20日的女子马拉松游泳比赛上,24岁的南非游泳运动员纳塔莉•杜托伊特在24名完成比赛的运动员中排名第16位,但她却赢得观众最热烈的掌声。因为她是一名肢残运动员,却以顽强的精神战胜了很多健全人。多么坚强的意志!

饱受战争的伊拉克历经波折后,终于实现了他们参赛北京奥运会的梦想,然而,在奥运赛艇的比赛中,伊拉克的队员没有比赛服(后来一场还是中国提供),更甚,伊拉克一美女选手还穿二手球鞋参赛,这一幕令人心酸不已。而处于同样处境的阿富汗选手也带来了同样的感动,19岁的卢比那是阿富汗短跑女运动员,由于阿国内还处于重建阶段,百废待兴,目前阿富汗政府无法为卢比娜提供良好的训练条件。她没有专门的训练场所,也没有训练经费,所有的训练支出都由她个人支付。众所周知,短跑训练应当在专门的跑道上练习。而由于她没有这样的条件,只能在水泥地上练习,过不了几天脚就肿起来了,这对运动员的骨骼损伤也是很大的。尽管如此,她还是坚持训练,她坚信自己是运动员。当卢比那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她美丽的脸庞和灿烂的微笑让人们懂得了什么叫对奥运精神的追求,什么叫超越国界民族的梦想。

拉脱维亚射击老将阿法纳西•库兹明今年刚过完他的60岁寿辰,这位已参加8届奥运会的老将成为北京奥运会年龄最大的选手。尽管在射击项目上他没有获得金牌,但这种老骥伏枥的精神怎么不能让人感动呢?同样的还有“大妈级”的选手、中国的击剑选手栾菊杰,1984年,栾菊杰拿下了中国击剑第一枚、到目前为止也是唯一一枚奥运会金牌。2008年,栾菊杰50岁,她回到祖国,参加了意义非凡的北京奥运会。以50岁的年龄和小将比拼,尽管她没有获得奖牌,但这种精神已足以感动世人,而赛后她在赛场打出的“祖国好”横幅更让所有人感动不已。

在高手云集的游泳强国——美国,埃里克•尚蒂会震惊体坛,不因为他的运动成绩,只因他永不言弃的精神。因为他在美国游泳奥运选拔赛后被确认患上睾丸癌,但尚蒂仍然固执地决定先参加北京奥运会,而把手术治疗癌症的日期推迟到奥运会后,而近日他的这一决定已经得到了医生的首肯。

我们还可以看到,当埃蒙斯最后一枪射出4.4环后,妻子给他的深情一吻,这一刻的柔情同样让我们世人把金牌的荣耀给予了他们夫妇。当俄罗斯和格鲁吉亚战火升级的时刻,在千里之外的中国的奥运赛场上,8月10日,北京奥运会女子10米气手枪决赛结束后,亚军俄罗斯名将帕杰林娜与铜牌得主格鲁吉亚的妮诺•萨卢克瓦泽在领奖台前主动相互拥抱,并送上“奥运之吻”。这一吻,对于俄、格形势影响或许微乎其微,然而,她却真正道出了顾拜旦名言的真谛:“啊,体育,你就是和平!你在各民族间建立愉快的联系!”

在奥运会上,各种感动汇聚,感动你我,让我们的心灵每一刻都在接受美好的洗礼。奥运感动洗涤着我们心中的尘污,让心中的美在这一刻无限的放大,她或许将成为国民一次美德最大的教育。这些泛着人性光彩的感人瞬间将产生持久的生命张力,让世界各地的人们感动彼此是如此的贴近。

第三篇:盘点奥运会里那些感人的故事

盘点奥运会里那些感人的故事

引导语:伦敦奥运会已如期而至,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健儿们聚集在一起,多年辛苦训练出的成果得以在奥运的舞台上展现。其实每一届奥运会我们总是能捕捉到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一、为祖国而战

“我的祖国从7000英里的远方把我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的,而是让我结束比赛的。”坦桑尼亚选手约翰-阿赫瓦里在带伤跑完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马拉松比赛时如是说。约翰-阿赫瓦里在比赛过程中严重摔伤,但他要坚持完成比赛。它远远落在别人后面,跑进体育馆时,只剩寥寥数位观众。余下的观众为他齐声欢呼,把他们所有的支持都给了这位绷带已浸满鲜血的运动员!

二、“标枪王国”的神话 雅尔维宁,一位来自标枪王国——芬兰的标签选手,从小立志要成为奥运会标枪冠军。不过,他在少年时的成绩不理想。在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上得了个倒数第一名,彼二人讥笑,并认为他自不量力。但是他不在乎,从失败中奋起,不断进行高强度训练。终于在1932年第10届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以72.71米的绝对优势独占鳌头,不仅折桂,而且把原来的奥运会纪录提高了6米之多。

三、永不认输的“飞人”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首次允许NBA的球员参加比赛。12名顶级球员组成的“梦之队”用他们精湛的技艺征服了世界。乔丹以平均每场5次抢断排在各队球员之首。在与克罗地亚的比赛中,他抢下21分,向人们展示了他“飞人”的实力。主教练查克-戴利说:“他是我所见过的最优秀的球员,他也从来不会向任何人认输!”

四、中国第一个奥运会冠军

许海峰,以为让中国人值得骄傲的选手!他曾下乡当过知青,他曾做过供销社的营业员,他曾梦想成为军人却一次次失败,他曾因为年龄大而被拒绝参加省射击队。但他用自己的实 力在省运动会上夺得了射击冠军,并把省纪录提高了26环。他又以自己永不言败的精神为国家赢得了第一枚奥运金牌。正如他所说:“我生在农村,除非没有给我机会,给我机会我一定成功!”

五、勇于挑战的跳水“沙皇”

萨乌丁是俄罗斯跳水队的代表人物,他单枪匹马阻击中国跳水“梦之队”近10年之久。在国际跳台上,时常只有他一人冲锋陷阵,证明世界跳坛并不全属于中国。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他打破中国队天亮和肖海亮双保险夺得一枚金牌。1998年世界锦标赛上他夺得男子3米板和10米台跳水的金牌。战胜中国选手一直是他的奋斗目标。面对强大的中国跳水队,他是令人尊敬的对手。

六、泰坦尼克号的“幸存者”

威廉姆斯这位曾获得全美网球单打冠军的选手不会忘记1912年4月14日晚上,当他乘坐的世界上最大的一艘游船泰坦尼克号下沉时,他为了保住性命不顾一切的挣扎在北亚特兰大冰冷的水域里的情景。当他被救上岸时,医生建议他切除双腿,威廉姆斯拒绝了。通 过每天的运动,他的腿逐渐恢复了力量,后来这个坚强的人进入哈佛大学,并和他的同伴成为1924年奥运会男子网球双打冠军。

七、奥运乒坛的“常青树”

乒乓王国有个领袖,他就是瓦尔德内尔。他右手横握球拍,被誉为乒坛常青树,面对强大的中国兵团,他与中国几代选手抗衡了20多年,终于成为世界乒坛的一位标志性人物,他是唯一一位在历史上同时获得奥运会金牌、世乒赛冠军和欧洲锦标赛冠军的男子选手。

八、400米栏的“冠军”

被誉为“常胜将军”的世界400米栏之王——美国超级田径明星埃德温-摩西,从13岁就独自进行训练,很多技术动作都是自己创新的,他还通过现代技术对自己的训练进行检测和分析,甚至专门为自己设计了更加符合运动原理的跑鞋。在拥有了两枚奥运金牌的同时,也成就了田坛“400米栏之神”的霸业。

九、断腿的“体操小将”

当日本体操选手藤本俊以发抖的最后一跳结束他在蒙特利尔体育场进行的男子体操落地动作后,他的膝盖已经骨折了。他双脚着地时,疼痛如刀扎一般,但他较紧牙关,忍住泪水,希望能有助于本队最终战胜前苏联队取得金牌。一位现场医生说:“我无法想象他如何完成翻转身落地的动作。”当他的队友在他的鼓舞下最终赢得金牌后,藤本俊坚持爬上领奖台说:“现在金牌在手,我也不痛了。”

十、颠覆传统

迪克福斯伯里凭着自己的聪明和执着,突破了传统的跳高方式,采取了当时看起来奇异的跳高方式,这个跳高时先向后,头先过杆的运动员改变了几个世纪的传统跳法。这种创造也为他带来了名留史册饿荣誉。到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时,16名进入决赛的选手中13名使用了福斯伯里跳跃。

十一、拳王阿里

阿里,一个我们所熟悉的名字:阿里,一个让全世界都钦佩的伟人。他的执着是我们励志的摹本,他的潇洒成为我们欣赏的对象,他的自尊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还有他的精湛技艺、善良本性和他的强烈责任感都使我们感佩。奥运会为他特制了一块金牌,不仅为了他把自己唯一的金牌抛入河中,更为了他以自己的人格塑造出了一个无形的金星牌,闪闪的金光激励着每个人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十二、乒坛“维纳斯”

她叫娜塔莉娅,一位波兰姑娘。她天生肢残,打乒乓球的时候,她用得是自己健全的左手,发球时,她用残缺的右肢来持球。虽然她没有取得任何名次,但是,在小组赛中,她居然赢了我国香港著名选手帖雅娜一局!她以残缺的身体参加了健全人的运动会,这种精神值得每个人钦佩!

十三、南非“美人鱼”

她叫纳塔丽,是一位南非姑娘,奥运会上人们称她为“南非美人鱼”。2001年,纳塔丽在一场车祸中失去了左腿。康复之后,她开始了最艰苦的训练,获得女子10公里游泳的比赛资格。虽然她没有获得奖牌,只获得16名,但是,有几个四肢健全的人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

十四、体操“奶奶”

她叫丘索维金娜,是奥运会上最伟大的母亲,08年的时候她已经33岁了,她的儿子在出生后不久被查出患有白血病,这是一个在治疗上需要花费相当多金钱的疾病。为了给儿子一个更好的治疗环境,丘索维金娜移居德国并转换国籍代表德国队参加国际比赛。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丘索维金娜再次出场,令人惊讶的是这位今年已经33岁的老将在跳马比赛中摘得一枚银牌!编后语:站在奥运会的领奖台上,这是一种荣耀,是一种付出得以回报的自豪感。奖牌的背后凝聚的是无数运动员汗水和泪水,抛开竞技这个层面,我们不难发现奥运所传承的其实是一种人性的精神!

第四篇:感人故事集锦

1.911的真实故事:

当飞机撞上5角大楼时,银行家爱得华被困在南楼51层,他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没有生还的可能,他拿出电话,拨打了第1个电话,还没有接通,房屋已经开始坍塌,他意识到没什么时间了,便挂断拨出了第2个电话,但是他又想起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便挂断拨出了第3个电话。

9·11事件后,爱得华的律师迈克和他的同事在事件发生时接到了他的电话,但是都没有听到爱得华的声音,他们查了查,发现他生前打出了3个电话,他的律师迈克来到洛珊基爱得华的家中,他的母亲哭着说爱得华的最后一个电话是打给她的,他的律师迈克说:这关系到他生前的巨大财产归属,所以我有权知 道电话的内容。爱得华的母亲说:爱得华的遗言对你毫无用处,他已经不关心他的财产了...迈克知道了电话内容,含泪告别了这个痛失爱子的母亲。

第2天,美国著名报纸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一位美国公民的生命留言:

——妈妈,我爱你 2.我一定听 一个丧偶的男人

在丧礼上笑脸盈盈的招待来访的亲友 弄的亲友不知如何是好 很尴尬 想安慰他

他好象很乐的样子 不安慰他嘛

那来做什么呢?甚至有的亲友心中有点气愤的想着: 人是不是给他暗算做掉的啊?但没人去问这个丧偶的男人。终于出殡的日子来了 女方的家长实在按耐不住了 在灵堂上破口咒骂这个男人 相处了二十年的老婆死了还笑的出来 是不是有什么内情?只见他默默地听着 不做任何回应 直到骂完了 众人眼睛全都看着他 等他的反应他才说 谢谢指正。他的脸还是笑笑的

女方的家长差点没气晕过去。就冲向他

一手揪住了他胸前的衣领挥拳打下去。这个男人还是笑笑的 但嘴角已是流出一条血河了。这时反而是女方的家长心中一阵寒栗 自觉性地害怕了 难道这个人已经疯了?

丧事就在一场闹剧中度过了。当天夜晚女方的家长担心早上的举动是否不当 偷偷地折回去看这个男人 到底是怎么回事。

只见他抱着亡妻的照片呆坐在客厅中。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连动都没动 也没出声音。

女方的家长看不出什么异常 就回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女方的家长又去看了 只见那个男人还是呆坐在那里 抱着亡妻的照片。这下女方的家长心急了 怎么说也是二十年的半子 至少关心一下。就敲了门进去。门没锁 他头也不回一下 继续抱着照片。女方家长问: “你怎么了啊?”男人说: 我一生都在忙东忙西的 自认为是为了她好 为她在打拼

她的埋怨我都不曾理会 从没好好听她说过一句话 直到最后她病的很重时 她向我说:

“你可以听我一句话吗?” 我为了让她高兴就说: “我一定听” 她说:

“我知道你是爱我的 我也爱你 我要是死了 你一定会哭的

但我不要看见你、听见你哭好吗?你要笑笑的帮我把后事办好 你一生都没答应我什么 就这一次好吗?” 他说完眼中有泪光...但泪水却不掉出来而是往心里流 因为他答应了她...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我一定听!3.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 她和我说,她在一个学校现场看到了她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幕,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当时正在上课,几乎有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全是小学生。

一些似乎是消防队员的战士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看着那些小小的,带着红领巾却再也无法睁开眼睛的孩子,她说她突然觉得自己说话的勇气都没有了。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为余震和机吊操作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才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几个战士听见了就不管了,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转的战士马上给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看到这个情形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眼睁睁的看着废墟第二次坍塌。后来,那几个小孩子还是给挖出来了,但是却只有一个还活着,看着那些个年轻的战士抱着那个幸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着跑向救援所在的帐篷的时候,她已经泣不成声。4.输血

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仍会死去。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相符。

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上的妹妹微笑。

抽血完毕后,男孩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

在那一瞬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医生的手心渗出汗,他紧握着男孩的手说: “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 “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所有的人都哭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5.第一百个客人 中午尖峰时间过去了,原本拥挤的小吃店,客人都已散去,老板正要喘口气翻阅报纸的时候,有人走了进来。那是一位老奶奶和一个小男孩。牛肉汤饭一碗要多少钱呢?奶奶坐下来拿出钱袋数了数钱,叫了一碗汤饭,热气腾腾的汤饭。奶奶将碗推向孙子面前,小男孩吞了吞口水望著奶奶说: 「奶奶,您真的吃过午饭了吗?」

「当然了」奶奶含著一块萝卜泡菜慢慢咀嚼。一晃眼功夫,小男孩就把一碗饭吃个精光。老板看到这幅景象,走到两个人面前说:

「老太太,恭喜您,您今天运气真好,是我们的第一百个客人,所以免费。

之后过了一个多月的某一天,小男孩蹲在小吃店对面像在数著什么东西,使得无意间望向窗外的老板吓了一大跳。

原来小男孩每看到一个客人走进店里,就把小石子放进他画的圈圈里,但是午餐时间都快过去了,小石子却连五十个都不到。心急如焚的老板打电话给所有的老顾客: 「很忙吗?没什么事,我要你来吃碗汤饭,今天我请客。

像这样打电话给很多人之后,客人开始一个接一个到来。

「八十一,八十二,八十三„„」小男孩数得越来越快了。终于当第九十九个小石子被放进圈圈的?

那一刻,小男孩匆忙拉著奶奶的手进了小吃店。「奶奶,这一次换我请客了。

小男孩有些得意地说。真正成为第一百个客人的奶奶,让孙子招待了一碗热腾腾的牛肉汤饭。而小男孩就像之前奶奶一样,含了块萝卜泡菜在口中咀嚼著。「也送一碗给那男孩吧。老板娘不忍心地说。

「那小男孩现在正在学习不吃东西也会饱的道理哩!」老板回答。呼噜„„吃得津津有味的奶奶问小孙子: 「要不要留一些给你?」

没想到小男孩却拍拍他的小肚子,对奶奶说:「不用了,我很饱,奶奶您6 .死去的母亲留给宝宝的短信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

看„„」

第五篇:感人故事

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948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一位父亲带着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

海上风平浪静,晨昏瑰丽的云霓交替出现。一天早上,男人正在舱里用水果刀削苹果,船突然剧烈的摇动,男人摔倒时,刀子插进胸口。他全身都在颤抖,嘴唇乌紫。6岁的女儿被父亲的瞬间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他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拔出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此后3天,男人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为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没有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比上一分钟更衰弱、苍白,他看向海平面的眼光是那样忧伤。

抵达纽约的前夜,男人来到女儿身边,对她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女儿不解地问:“可是你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他笑了,俯身在女儿额上深深刻下一个吻。

船到纽约港,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认出母亲,她大喊着:“妈妈!妈妈!”就在这时,周围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染红了整片天空……

尸解的结果让所有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精确地洞穿了心脏,他却多活了3天,而且不被任何人知觉。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伤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3天的供血。

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大西洋奇迹,有人建议用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说要叫它神迹……

“够了!”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须发俱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慧,此刻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的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一个感动世界的请求

1979年12月8日,本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仁爱传教修女会德兰会长飞抵挪威首都奥斯陆。诺贝尔和平奖评委会主席萨涅斯亲临机场迎接,并高兴地向德兰宣布国王将在典礼宴会上接见她。

德兰一震:“宴会?”“是领奖典礼后举行的盛大宴会,135名贵宾应邀参加,有国王、总统、总理、政要、名流。”萨涅斯如数家珍。

德兰沉思片刻:“这次宴会得花多少钱?”“7000美元。”萨涅斯不以为然。“什么?7000美元!”德兰睁大眼睛,目光里露出无限的惋惜。她鼓起勇气,“尊敬的主席先生,我有一个请求„„请求您取消„„取消这次宴会。”

主席十分惊诧,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从1901年设立诺贝尔和平奖以来,第一次有人请求取消典礼宴会。

“是的,我请求主席先生取消这次宴会,把省下来的钱交给我去救助那些饥寒交迫的穷人。”

萨涅斯举目打量面前这个老修女。她一生为穷人服务,即使来参加这样的世界级盛典,身上穿的仍是那件伴她出入贫民窟的粗布纱丽。

是她没钱吗?不!她创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已有4亿美元资产,可她的卧室却没一件现代家电。她没有办公室,即使是尊贵的客人也只能在走廊里接待。德兰有些歉意:“主席先生,我的请求是不是让您为难了?”

“不,不!”主席仰起脸,热泪满面,他向德兰深深地鞠了一躬,“我亲爱的会长,您的请求深深地感动了我,感动了世界,我代表世界上所有的穷人和善良人谢谢您了。”

一个感动世界的请求之后,便是一个震撼世界的行动。

19万美元的奖金她一分不留地全部捐给印度麻风病基金会,7000美元捐给了穷人,就连那块至高荣誉的和平奖章也让她卖了捐给了穷人。

1997年,当她离开这个世界时,除了两件换洗的粗布纱丽和一双旧凉鞋,一无所有。

下载奥运会的感人故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奥运会的感人故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感人故事

    姐姐有一个小三岁的弟弟,他们的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有一次姐姐为了买女孩子们都有的花手绢, 偷偷拿了父亲抽屉里5毛钱。 父亲当天就发现钱少了,就让姐弟俩跪在墙边,......

    2012年伦敦奥运会励志感人故事 及“败者为王”作文题

    2012年伦敦奥运会励志感人故事 及相关作文题 在李宗伟身上承载着太多人的梦想,整整马来西亚一个国家,所有人的奥运金牌梦都放在了他身上。然而,伦敦奥运会后李宗伟,依然没能在关......

    长征感人故事

    红军长征感人的故事1:背着弟弟长征 邓秀英和邓玉乾是姐弟俩,那一年,姐姐13岁,弟弟6岁。爸爸是一名红军战士,他要参加长征了,妈妈做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决定:带着两个孩子也长征!就这样......

    感人故事(精选5篇)

    电影《郭明义》观后感 8月21日我校观看了根据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改编的同名电影《郭明义》,观影过程中我们逐步走入郭明义同志的现实生活,他平凡而伟大的事迹深深感动着我们。......

    DNF感人故事

    1、向大叔致敬,以前玩女枪的时候刷老鼠3个人都没有蓝了快到BOSS升级了刷不下去了,大叔用燃烧瓶炸死了自己为了给我们加BUFF。 2、玩白手的时候刷图武器没有耐久了,同队的鬼剑丢......

    感人道德故事

    The important things in life A philosophy professor stood before his class with some items on the table in front of him. When the class began, wordlessly he pic......

    四个感人故事

    宣告了死亡的孩子那次,她被一个客户请求,帮忙去解答一些关于学生意外伤害保险的理赔事宜,她遇到了那个孩子。 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在热心帮邻居搬运稻草时,因为年幼被撞在柱子上倒......

    师生感人故事(合集)

    你如一朵鲜花散发着芬芳 -----我的幸福教育梦 安民学校姚家园校区冯自霞 去年八月,我怀着一份激动的心情,迈进了绿树掩映、鲜花绽放的安民学校姚家园校区,迈进了六(二)班的教室,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