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
授课计划
一、授课时间
****年**月**日
节
二、授课章节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三、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特点、分类及其应用领域(2)熟练各种数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3)熟悉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4)熟练掌握计算机指法练习和常用汉字输入法(5)了解计算机病毒与黑客的表现形式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数值及转换方法,计算机中信息的单位,字符的编码和汉字的编码,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五、教学方法
理论+演示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室
七、教学过程(含复习提问、教学内容要点板书提纲、课堂练习、教学进程时间分配、课外作业等)
.1计算机发展及应用
计算工具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从绳结到算盘、机械计算机、计算尺再到电动机械计算机等等,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计算工作中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代计算机是上述计算工具的继承和发展,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的更新换代。
1.1.1计算机发展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于1946年诞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
根据计算机所使用的电子元器件不同,经历了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现已进入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年)2.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年)
3.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年)
4.第四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从1971年至今)计算机系统正朝着巨型化、微型化、计算机网络化和智能化等方向更深入发展。
1.1.2 计算机的特点及分类 1.计算机的特点(1)运算速度快
运算速度指的是微机每秒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单位用MIPS(百万条指令/秒)。
(2)计算精度高
计算机具有以往计算器无法比拟的计算机精度,目前可以达到小数点后上亿位的精度。
(3)“记忆”能力强
计算机的存储器类似于人的大脑,可以记忆大量的数据和计算机程序,随时提供信息查询、处理等服务。
(4)能进行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是计算机的又一重要特点,是计算机能实现信息处理自动化的重要原因。
(5)支持人机交互
计算机具有多种输入输出设备,配上适当的软件后,可支持用户进行方便的人机交互。
2.计算机的分类(1)按处理的对象
按照处理数据的类型分类,可以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和混合-----计算机。
(2)按功能用途
按功能和用途可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3)按性能规模
根据这些性能可以将计算机分为巨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工作站和微型计算机。1.1.3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1.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1)科学计算
科学计算亦称数值计算,是指用计算机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所提出的数学问题。
(2)信息处理(数据处理)
所谓信息是通过各种方式,可以被传递、传播、传达,用可被感受的声音、图像、文字所表征,并与某些特定的事实、主题或事件相联系的消息、情报、知识。而信息处理是指计算机对信息记录、整理、统计、加工、利用、传播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3)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亦称实时控制,是用计算机及时采集检测数据,按最佳值迅速对控制对象进行自动控制或自动调节。
(4)计算机辅助系统
计算机辅助系统是指人们利用计算机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模拟能力强的特点,把传统的经验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代替人们完成复杂而繁重工作的一门技术系统。主要有: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简称: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简称:CAM)和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简称:CAI)。(5)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有时也译作“智能模拟”,因为它的主要目的是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智能活动:判断、理解、学习、图像识别、问题求解等。人工智能的应用主要有机器人(Robots)、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智能检索(Intelligent Search)等。
(6)计算机网络
把计算机的超级处理能力与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就形成了计算机网络。
(7)多媒体应用
多媒体计算机的出现提高了计算机的应用水平,扩大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设定计算机除了能够处理文字信息外,还能处理声音、视频、图像等多媒体信息。
2.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巨型化(或功能巨型化)
巨型化是指其高速运算、大存储容量和强功能的巨型计算机。其运算能力一般在每秒百亿次以上、内存容量在几百兆字节以上。
(2)微型化(或体积微型化)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由于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微处理器芯片连续更新换代,微型计算机连年降价,加上丰富的软件和外部设备,操作简单,使微型计算机很快普及到社会各个领域并走进了千家万户。其中笔记本型、掌上型等。(3)网络化(或资源网络化)
网络化是指利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互联起来,按照网络协议相互通信,以达到所有用户都可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的目的。
(4)智能化(或处理智能化)
智能化就是要求计算机能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能力,也是第五代计算机要实现的目标。
(5)多媒体化
现代计算机不仅用来进行计算,还能处理声音、图像、文字、视频和音频信号。
1.2 计算机数制与常用信息编码 数据是计算机处理的对象。-----这里的“数据”含义非常广泛包括数值、文字、图形、图像、视频等各种数据形式。
计算机内部一律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二进制并不符合人们的习惯,但是计算机内部仍采用二进制表示信息,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1.电路简单 2.工作可靠
3.简化运算
4.逻辑性强
1.2.1 计算机中数和数制的定义 1.计算机中数的单位
在计算机内部,数据都是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和运算的。计算机数据的表示经常使用到以下几个概念:
(1)位。二进制数据中的一个位(Bit),音译为比特,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
(2)字节。字节来自英文Byte,简记为 B,字节是计算机数据处理的最基本的单位,并主要以字节为单位解释信息。一个字节由8个二进制位组成,即1B=8bit。
lByte=8bit 1KB=210B=1024bit 1MB=210KB=210×210B=1048576bit 1GB=210MB=210×210KB=210×210×210B=1073741824bit(3)字。在计算机中,一串数码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或运算的,称为一个计算机字,简称字。每个字所包含的位数称为字长。计算机的字长是指它一次可处理的二进制数字的数目。
(4)字长(Word)
计算机一次存取、加工和传送的字节数称为字长。由于字长是计算机一次所能处理数据的实际位数,所以它决定了计算机数据处理的速度,因而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标志。字长越长,性能越强。
2.计算机中数制的定义-----(1)数码。一个数制中表示基本数值大小的不同数字符号。(2)基数。在一种数制中,一组固定不变的不重复数字的个数称为基数(用R表示)。
(3)位权。某个位置上的数代表的数量大小。数的进位制度称为数制。
1.2.2 计算机中常用的几种数制 1.十进制计数制
十进制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数制。十进制计数制的特征如下:(1)使用10个不同的数码符号0,1,2,3,4,5,6,7,8,9;(2)基数为10常在数字后面加上D以示区别(23D表示十进制数23);(3)每一个数码符号根据它在数中所处的位置(即数位),按逢十进一来决定其实际数值。
任意一个十进制正数D,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D)10=Dn-l×10n-1+Dn-2×10n-2+…+Dl×101+D0×100+D-l×10-1+D-2×10-2+…+D-m×10-m 例如,(123.45)10以小数点为界,往左是个位、十位、百位,往右是十分位、百分位。所以可以表示为:
(123.45)10=l×102+2×101+3×100+4×10-1+5×10-2 2.二进制计数制
在二进制计数制中,基数是2只有两个数码0和l,任何形式数据都要靠0和1来表示,计数的原则是“逢2进1。”
为了能有效地表示和存储不同形式的数据,人们使用了下列不同的数据单位:
任意一个二进制正数B,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B)2=Bn-l×2n-1+Bn-2×2n-2+…Bl×21+B0×20+B-l×2-1+B-2×2-2+…+B-n×2-n 例如:
(11011.101)2=l×24+1×23+0×22+1×21+l×20+1×2-1+0×2-2+1×2-3=(27.625)10 3.八进制计数制-----在八进制计数制中,基数是8,计数的原则是“逢8进1”。特征如下:(1)使用8个不同的数码符号0,1,2,3,4,5,6,7;(2)基数为8常在数字后面加O以示区别(23O表示八进制数23);(3)每一个数码符号根据它在数中所处的位置(即数位),按逢八进一来决定其实际数值。
任意一个八进制正数S,可表示为:
(S)8=Sn-l×8n-1+Sn-2×8n-2+…+S1×81+S0×80+S-l×8-1+…+S-m×8-m 例如:
(472.64)8=4×82+7×81+2×80+6×8-1+4×8-2=(314.8125)10 4.十六进制计数法
在十六进制计数制中,基数是16,计数的原则是“逢16进1”。特征如下:
(1)使用16个不同的数码符号,它们是0,l,2,3,4,5,6,7,8,9,A,B,C,D,E,F;
(2)基数为16常在数字后面加H以示区别(23H表示十六进制数23);(3)每一个数码符号根据它在数中所处的位置(即数位),按逢十六进一来决定其实际数值。
对任意一个十六进制正数H,可表示为:
(H)16=Hn-l×16n-1+Hn-2×16n-2+…+Hl×161+H0×160+H-l×16-1+…+H-m×16-m 例如:
(3AB.28)16=3×162+A×161+B×160+2×16-1+8×16-2=(939.15625)10 1.2.3 各种数制之间的转换 1.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将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整数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除2取余倒记法”。即将十进制数除以2,得到一个商数和余数; 再将其商数除以2,又得到一个商数和余数; 按此方法继续下去,直到商数等于零为止。-----对于小数部分,采用连续乘以基数2,并依次取出的整数部分,直至结果的小数部分为0为止。故该法称“乘基取整法”。2.十进制数转换成八进制数
将十进制数转换成八进制数的方法是:分别按“除8取余倒记法”和“乘以8取整数”。
3.十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
将十进制整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整数的方法是“除以16取余数”。十六进制数计数的原则是“逢16进1”。在十六进制数中,用A表示10,B表示11,C表示12,D表示13,E表示14,F表示l5。4.二进制数与八进制数相互转换
二进制数转换成八进制数,概括为“三位合一”。即:以小数点为基准,整数部分从右至左,小数部分从左至右,每三位一组,不足三位时,整数部分在高端补齐,小数部分在低端补齐。然后,把每一组二进制数用一位相应的八进制数表示,小数点位置不变,即得到八进制数。
5.二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相互转换
二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概括为“四位合一”。即:以小数点为基准,整数部分从右至左,小数部分从左至右,每四位一组,不足四位时,整数部分在高端补齐,小数部分在低端补齐。
然后,把每一组二进制数用一位相应的十六进制数表示,小数点位置不变,即得到十六进制数。
1.2.4 计算机中的常用编码
计算机编码是为了让所有字符全部按统一格式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二进制码。
它分别有字符编码(ASCII码)、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数(BCD码(余三码 / 8421码)、汉字编码(国标码)等。
1.数字编码:8421BCD码
每位十进制数用四位二进制数编码表示。
例如:25=(0010 0101)BCD BCD码与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2.西文字符编码-----对于西文字符而言,每一个字符都有一个编码。国际上最常用的就是ASCII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
常用字符有128个,编码从0到127,包括10个阿拉伯数字、52个英文大小写字母、32个标点符号和运算符及34个控制码及专用符号等95种可打印字符。
每个字符占一个字节,7位,最高位为0。常用字符的ASCII码的表示如下表: 3.汉字编码
ACSII码只对英文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进行了编码。为了在计算机内表示汉字,用计算机处理汉字,同样也需要对汉字进行编码。计算机对汉字信息的处理过程实际上是各种汉字编码间的转换过程。这些编码主要包括:
汉字信息交换码(统一全国汉字字型)汉字机内码(计算机内部汉字信息处理)汉字输出字形码(显示字库和打印字库)汉字输入码(音码、形码、音形码等)
1.3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分别简称硬件和软件。硬件系统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各种物理设备的总称,没有硬件当然也就不存在所谓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是指计算机上运行的各种用途的程序以及使用的维护文档的总和。
1.3.1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硬件提供了处理数据的物质基础,但如果没有软件的支持,它什么事情也做不了,硬件是计算机的躯体,软件才是它的灵魂,计算机只有硬件没有软件被称为“裸机”。
硬件与软件是有机的结合体,是计算机系统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3.2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从计算机系统结构上说,计算机采用了“存储程序”的工作原理。这一原理是1946年由冯.诺依曼提出的,根据这一原理构成的计算机也就称为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
整个计算机工作过程的实质就是指令的执行过程,因为控制器对各个部件的控制都是通过指令实现的。
通常,一条指令的执行分为取指令阶段、分析及取数阶段和执行阶段3个过程。
1.4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现代计算机是第一个自动化信息处理装置。迄今为止,所有计算机均采用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设计思想,即计算机由五大基本部分所组成,它们是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存储器又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分别简称内存和外存;
运算器和控制器全称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和内存储器则合称计算机的主机,在微型机中主机安装在一块主机板上;
外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又统称自外部设备,简称外设。
1.4.1 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CPU)主要包括运算器(ALU)和控制器(CU)两大部件,是计算机核心,其性能通常标志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如果将CPU集成在一块很小的半导体芯片上,这种芯片就称为微处理器。
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主要取决于运算器每秒钟能够进行运算的次数或者CPU的时钟频率。
时钟频率又称为主频率,用兆赫(MH)表示,一般时钟频率越高运算速度也就越高。
1.控制器(Control Unit)控制器的功能是协调和指挥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操作。2.运算器(Arithmetic Unit)
运算器进行的全部操作都由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来指挥的,所以它 10 是执行部件。
主要功能: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它的任务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1.4.2 存储器(Memory)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装置。
它的功能是存放原始数据、中间数据、运算结果和处理问题的程序。存储器通常是按地址进行存取数据和程序的。
它由许多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存放一个若干二进制的数据代码。为了区分不同的存储单元,把存储单元按一定的顺序编号,这个编号称为地址。
存储器容量是位(bit)为单位。
字节(Byte):一个字节为8个bit,是衡量存储器容量的最基本单位。
1KB=1024Bytes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存储器可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1.内主存储器(主存或内存)
内存储器简称内存,是计算机的记忆装置。它的功能是存放原始数据、中间数据、运算结果和处理问题的程序。
主存储器分为:只读存储器(ROM :Read only memory)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dem access memory)。(1)只读存储器
ROM存储器只能从中读取代码,而不能以作写入操作。
(2)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是一种既可从中读取数据又可向它写入数据的随机存取存储器,但关机后其中的数据将全部消失。
2.外存储器(辅助存储器)
外存储器(又称外存),是计算机长期保存信息的重要外部设备,用来存放待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当需要这些程序和数据时,系统会自动将其装入主存储器。
外存通过外存介质(如磁盘、光盘)可将计算机中的信息在不同的计-----算机中进行交换。
计算机关闭时外存里的信息不会丢失。其特点是容量大、速度低、价格便宜。
目前常见是磁介质和光存储设备。
1.4.3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的作用是向计算机中输入信息(程序、数据、声音、文字、图形、图象等),是把原始数据和处理这些数据的程序转换成计算机中用以表示二进制的电信号,输入到计算机内存中; 常把输入设备简称为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和程序的设备。输入方式:键盘方式、指点方式、扫描方式、手写方式。
1.4.4 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的功能是把运算处理结果按照人们所要求的形式输出,这些设备可以是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数模转换器等。
设备功能:输出设备是计算机必不可少的外部设备,其功能是将计算机处理后的信息结果按人们所要求的形式展示出来。
输出形式:文字、图形、图像、声音,以及其他人们所要求的信号。
1.5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它可以对硬件进行管理、控制和维护,只有硬件没有软件的计算机我们称为“裸机”。
计算机软件系统分为二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管理、监控、维护计算机资源以使计算机高效率工作的软件。它包括操作系统、各种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应用软件是指用户编制的用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程序。
1.操作系统
为了使计算机系统的所有资源协调一致、有条不紊地工作,必须有一个软件来进行统一管理和统一调试,这种软件称为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操作系统是最底层的系统软件,它是对硬件系统功能的首次扩充。操作系统用于统一管理计算机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协调----------计算机系统各部分之间、系统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系。
目前流行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Unix、OS/
2、Linux等。
2.计算机语言
计算机语言是人们根据描述实际问题的需要而设计的,按语言对机器的依赖程度可以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类。3.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目前计算机科学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它主要面向解决数据处理的非数值计算问题,用于档案、财务、图书资料及仓库等方面的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的特点是数据量大,管理的主要内容为数据的存储、查询、修改、排序、分类和统计等。
1.6 计算机指法练习和常用输入法
给计算机输入文字、数据,通常是以计算机键盘为工具,通过手的条件反射,熟练地在计算机键盘上敲击字键所进行的一种技术性工作。1.6.1 键盘操作概况(略)
1.6.2 智能ABC汉字输入法(略)1.6.3 五笔输入法(略)
1.7 计算机病毒与黑客 1.7.1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计算机程序,它不仅能够破坏计算机系统,而且还能够传染到其他系统。
计算机病毒通常隐藏在其他正常程序中,能生成自身的拷贝并将其插入其他的程序中,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来意的破坏。
计算机病毒能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机存储介质(或程序)里,当达到某种条件时即被激活,它用修改其他程序的方法将自己的精确拷贝或者可能演化的形式放入其他程序中,从而感染它们,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的这样的一组程序或指令集合。
1.7.2 计算机病毒的类型与特点
1.按照计算机病毒存在的媒体进行分类:
根据病毒存在的媒体,病毒可以划分为网络病毒,文件病毒,引导型病毒。
2.按照计算机病毒传染的方法进行分类:
根据病毒传染的方法可分为驻留型病毒和非驻留型病毒。
3.根据病毒破坏的能力可划分为以下几种:
(1)无害型:除了传染时减少磁盘的可用空间外,对系统没有其它影响。
(2)无危险型:这类病毒仅仅是减少内存、显示图像、发出声音及同类音响。
(3)危险型:这类病毒在计算机系统操作中造成严重的错误。(4)非常危险型 :这类病毒删除程序、破坏数据、清除系统内存区和操作系统中重要的信息。
4.根据病毒特有的算法,病毒可以划分为:
(1)伴随型病毒
(2)“蠕虫”型病毒
(3)寄生型病毒
(4)诡秘型病毒
(5)变型病毒(又称幽灵病毒)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计算机病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寄生性 2.传染性
3.潜伏性
4.隐蔽性
5.破坏性
6.可触发性
1.7.3 计算机病毒的破坏形式(略)1.7.4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略)1.7.5 计算机黑客(略)课后作业:教材配套的习题集与实训指导书P3-P5的习题。-----
-----小结:
计算机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通常所说的计算机就是指电子计算机(Electronic Computer)又称电脑(Computer)。
本章着重介绍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具体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及分类,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计算机数制的基本概念,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常用信息编码,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计算机病毒与黑客等内容。
本章内容广泛而生动,使得读者学习完本章后对计算机从内到处有一个非常形象的了解,也为学习后续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查签人: 年 月 日
第二篇: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
第三部分
第 1 课
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及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的作用。
2、了解电脑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3、了解电脑的发展史。
教学重点:
电脑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建议:
信息(information):教师可以举例来说明:用文字、语言、声音、图像等表示的内容统称为信息。信息获取的途径可由学生来讲述,让他们自由发挥。
电脑的应用广泛教师难以一一讲全,因此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去查找有关资料,在课堂中分小组汇报。教师主要向学生介绍因特网作用,教师也可以向学生简单演示一下因特网的神奇魅力。
电脑的发展史:从 1946 诞生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后,我们可以把计算机的发展四个阶段: 1、1946 至 50 年代后期,电子管时期。2、50 年代中期至 60 年代后期,晶体管时期。3、60 年代中期至 70 年代前期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4、70 年代到今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材还安排了计算机的组成的阅读材料。
第 2 课
常用软件的安装与删除
教学目标:
1、学会常用软件的安装。
2、学会把软件从计算机的硬盘上删除。
教学重点:
软件的安装与删除。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准备一些常用软件的安装程序。如:超级解霸、屏幕保护程序、Winamp。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建议:
软件的安装:应该让学生明白要安装软件应先找到这个软件的安装程序,安装程序的命令一般是 setup 或 Install。安装软件时,只需双击 Setup 或 Install 即可。
在此课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宜过高,只要学生能够按照向导安装就够了。
安装好软件让学生在开始程序上找一找,并用一用安装好的软件让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软件的删除:教师可以选择课文中两种方法的其中一种进行详细的解说,另一种可以介绍的简单一些。在删除软件时,教师应强调,不能乱删计算机中软件,以免造成系统瘫痪。
第 3 课
走进多媒体世界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多媒体的含义,认识多媒体电脑。
2、认识文本、图像、声音和影像等多媒体文件。
3、学会媒体播放机的使用方法。
课时安排: 1 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文件:图像和影像(配套光盘中的“图片”、“电影”文件夹)
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媒体播放机。
教学难点:
理解多媒体的含义,认识多媒体文件。
教学建议:
1、多媒体是一个比较抽象又时时刻刻伴随在人们左右的概念,要让学生去理解多媒体这一概念是有难度的,教师可以通过多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多媒体信息就在我们身边,漂亮的广告画,悦耳的音乐,精彩纷骋的电视节目,情节感人的动画片,梦幻般的游戏世界……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多媒体并不是多么神秘,多么难以理解的东本,它就在我们身边,以激发进一步学生的兴趣。
2、多媒体电脑主要可以通过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教师也可以把机房里现有的机器作为实例呈现给学生看,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把各部分配件拆下来供学生观看,学习。
3、介绍多媒体文件时,可以结合图标进行,以便于学生掌握。每种多媒体文件介绍以后要让学生去找一找自己电脑上的这类多媒体文件,并去打开它们,看看里面有些什么信息。
4、媒体播放机在外形上和家用 VCD 很相似,因此学生在按钮的使用上不会有太大的困难。这里的重点是想欣赏什么媒体文件,就要选择相应的文件类型,这里教师可以结合前面的讲的多媒体文件,逐步引导学生这样去做,先选择想要欣赏的文件类型,再选择想要欣赏的文件。
第 4 课
让电脑帮你学习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脑在学习中的用处。
2、学会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课前准备:
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教学重点:
了解电脑在学习中的用处。
教学难点:
教学建议:
1、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电脑在学习中的巨大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演示,来达到这个目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电脑以及用电脑进行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多的准备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种类不同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2、电脑在学习或教学中的应用一般称作计算机辅助教学,即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有以下一些特点:
(1)便于突破学习中的难点:通过计算机的演示,抽象事物可以形象化,宏观事物可以微观化,微观事物可以宏观化,使传统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的东西变得比较容易理解。
(2)突出个别化,实现因材施教: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软件的交互性也越来越强,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难度,从而实现内容、进度和难度上的个别化,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同时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也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信息。
(3)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实现个别教学,每个学生在电脑中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学习内容,能够得到足够多的来自电脑的肯定,能够经常尝到成功的喜悦,加上现在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在制作上色彩明亮、画面精制、情节生动、创意独特、交互性强又富有动感,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可以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和介绍,让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辅助教学。
3、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多媒体教学软件,让学生亲身体会一下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巨大作用。
第 5 课
查看其他电脑上的信息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网络和网络的作用。
2、能使用网上邻居查找其他电脑上的信息,并获取信息。
课时安排: 1 课时。
课前准备:
调试好 WindowsNT 或 Windows 对等网,为每台计算机设置好共享。
教学重点:
查找并获取其他电脑上的信息。
教学难点:了解网络和网络的作用。
教学建议:
1、凡将地理位置上分散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及附属设备,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按不同的结构连接起来,配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能进行信息交换及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这个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比较难以理解,对学生要求不宜过高,学生只要知道把许多电脑连在一起,能进行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就形成了网络。
2、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网络的类型和特点:网络在应用上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局域网络(Local Area Network,简称 LAN),另一种为广域网络(Wide Area Network,简称 WAN)
网络具有以下特点:
(1)设备共享
网络中的外部设备可以共享,比如所有的用户都可以使用网络中的一台打印机,这样可以节省设备。
(2)资源共享
网络最大的特色是资源共享,在网络中只要有一个程序或数据文件,所有的用户都能使用它。
(3)信息交换与传递
在网络上可以很方便的将信息发送给其他用户,同时也能收到来自其他用户的信息。
3、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通过网络查找信息、获取信息,体验网络所带来的极大便利,这个目的需要通过使用“网上邻居”来实现。当网络上的每个用户设置好电脑的共享以后,就可以通过网上邻居来访问其他用户的电脑了。查看其他电脑上信息比较方便,获以其他电脑上的信息有一定的难度,这里老师可以通过演示让学生看明白。先从其他用户的电脑上找到看书需要的信息,然后将其选中,单击“复制”,最后将其粘贴到自己电脑上的相应文件夹里。第 6 课
网上冲浪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因特网的组成。
.能启动、退出网络浏览器。
.掌握进入目的网页的两种方法,①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②通过链接。
.了解网站的概念。
课时安排: 1 课时
课前准备:
.安装好网络协议及浏览器,使每台计算机都能顺利地浏览网页。
.下载“中国科普博览”网站(至少三层网页)。
教学重点:
进入目的网页的两种方法。
教学难点:
.因特网的组成。
.通过输入网址进入指定网页。
教学建议
.因特网的应用和组成,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比较难以理解,对学生要求不宜过高。只要在原来局域网的基础上扩充到全世界范围就行了,对于因特网的应用,可以结合第 4 册的第 1 课中“电脑的发展”部分
.由于这是第一次让学生接触因特网,在讲了两种进入网页的方法后,要让学生多练习。
.对于通过“链接”进入网页,教材中的例子都是在同一个网站中浏览,但在练习中提供了从一个网站链接到另一网站的例子。
.在本课中,网页的返回和转移,使用返回链接或其他网页的链接,而不用〖前进〗、〖后退〗按钮。
.教学中要具体提出两种浏览指定网页的方法。
.考虑到学校里一般不会让每位学生直接拨号上网,并且拨号前的网络设置也较复杂。但家庭里上网还是以拨号上网的居多,因此这部分内容还是要让学生有所了解,只是难度不能太大。教材中将拨号上网作为阅读材料来处理,由教师根据课时和学生实际情况,安排课堂讲解或学生自己学习。这里,不要求学生进行网络安装和设置(如 TCP/IP 协议、拨号网络等),主要了解拨号准备、拨号过程和信号灯的使用。
第 7 课
使浏览更方便
教学目标:
.掌握〖前进〗、〖后退〗按钮的使用。
.了解“历史记录”的使用。
.掌握网页“收藏夹”的使用。
课时安排: 1 课时。
课前准备:
.安装好网络协议及浏览器,使每台计算机都能顺利地浏览网页。2 .下载“中国科普博览”网站(至少三层网页)。
教学重点:
〖前进〗、〖后退〗按钮和“收藏夹”的使用。
教学难点:
“前进”、“后退”的有效范围。
教学建议:
.本课与第 6 课浏览相同的网站。使学生清楚“前进”、“后退”是在从打开浏览器开始,已经浏览过的网页范围内进行的。如果已经到了最后(或最前)浏览的网页,就〖前进〗按钮(或〖后退〗按钮)就无效了。
.使用“历史记录”时,会占用较大一块窗口。因此,在平时实际使用中,“历史记录”用得不多。
.使用“收藏夹”过程中,在做到第二步时,有时候对话框下面的“创建到”没有出现。这时只要点击〖创建到(C)>> 〗按钮,就能出现创建文件夹。
.新建收藏文件夹可以使用〖新建文件夹〗按钮。使用〖收藏〗菜单中的〖整理收藏夹〗可以删除、移动、重新命名、新建收藏文件夹。
.通过一些内容更新比较及时的网站,让学生了解网站是有专人维护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
.鼠标右键在浏览网页时会经常用到,要多引导、鼓励学生使用右键。
第 8 课
电子邮件 教学目标:
.学会通过邮件工具收发电子邮件。
.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发布能力。
课时安排: 1 课时。
课前准备:
.在学生机上安装好 FoxMail,建好账户,设置个人信息和邮件服务器属性(主要是接收邮件服务器地址 POP3 和发送邮件服务器地址 SMTP)。
.由于免费邮箱的申请是下一节课介绍,许多学生还没有自己的邮箱,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一个公用信箱。
.可以在 NT 下自己做一个邮件服务器,再给每个学生分配一个邮箱。这样,不用上 Internet,在局域网环境下也可以进行邮件的收发了。
. FoxMail 的主页地址是 www.xiexiebang.com,你的 WinGate 服务器的名字是 “Gate-server”。打开 FoxMail 的"选项"对话框,在 “ 电子邮件地址 ” 项,填写 “yourname#mail.hz.zj.cn”, 发送和接收邮件服务器填写 “Gate-server”,POP3 邮箱帐号填写 “yourname#mail.hz.zj.cn ”.这样你就可以通过 WinGate 服务器收发 Internet 邮件了.需要注意的是 , 在 “ 回复地址 ” 项中 , 你需要填写你真正的 email 地址 mailto:yourname@mail.hz.zj.cn.Microsoft Proxy Server 与 WinGate 不同 ,MS Proxy server 中 , 你只需设置好 Winsock Proxy 工作 , 再在 FoxMail 所在的客户机上安装 MS Proxy Client 即可.FoxMail 中不需要做任何的另外设置.第 9 课
网上冲浪手
教学目标
.学会在因特网上申请免费邮箱,进行注册登记。
.充分利用网络功能,培养学生网络应用能力。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重点:
学会在因特网上网络上注册登记。
教学难点:
注册失败原因的分析。
教学建议:
.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如何在网络上进行注册登记、申请免费资源,免费邮箱的申请和电子商务的登记是网上注册用的比较多的两种功能。
.申请免费邮箱时常常会碰到名字已被使用的情况,在取名时可让学生在名字后加一些数字,可以避免名字重叠的情况。
.申请时需要填入的表格老师应一项一项给予指导。
.在网上超市进行购物时,可能因为学生没有信用卡,不能完成整个过程,教师可以示范一个完整的购物环节。有条件的学生可在家里实现。
第 10 课
网上交谈
教学目标:
.了解网络交流的优势和交互式学习的方法。
.掌握在 NetMeeting 中通过呼叫与其他人联系。
.在网络上,通过键盘输入进行讨论。
.掌握“白板”的使用方法。
课时安排: 1 课时。
课前准备:
NetMeeting 软件的安装、连接。
教学重点:
.网上交谈。
.电子白板讨论。
教学难点
.网络呼叫。
.白板的使用。
教学建议:
.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通过网络进行交流的优势,初步掌握通过 NetMeeting 软件进行网络交流的方法。
. NetMeeting 软件不一定要求在因特网上使用,实际教学中可以在 WindowsNT 环境下使用,但最好在同一个局域网域内。
.在局域网环境使用时,连接的“用户定位服务器”不起作用,选择系统缺省 uls.microsoft.com 就可以了。如果系统出现找不到“用户定位服务器”错误时,可以按 [ 确定 ] 按钮忽略。
.连接时,通过呼叫对方的计算机名(在“网络属性”中的“标识”下可以看到)或计算机 IP 地址来连接,但一般采用计算机名呼叫。
.不同版本的 NetMeeting 可以进行连接、交谈、白板共享,但是在进行“私人”方式交谈时,只能对采用相同版本软件的用户进行交谈。
.电子白板中的工具与画图软件很相似,只是在白板中大家可以同时写。
.在课文中,白板中的西湖图片是通过粘贴进去的。
.通过网络交流进行交互式学习,是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最主要应用,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现在一些学校都使用了“电子教室”,但在教学上只强调了教师的监控,学生之间的交互用得很少。
所以,这一课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 NetMeeting 软件的学习,掌握网络交互式教学的方法,并将这种教学方法逐渐使用到其他学科中。第 11 课
在网上安个家
教学目标:
1、会将 Word 文档转换成 HTML。
2、会利用 Word 制作简单的网页。
课时安排: 1 课时。
课前准备:
个人网页范例,个人网页素材(配套光盘的“图片”文件夹)。
教学重点: 用 Word 制作网页。
教学难点:
插入书签并制作超级链接。
教学建议
1、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简单的网页制作,相关的知识点有将 Word 文档转化成 HTML,在 Word 文档中插入书签,制作超级链接。
2、制作一个成功的网页关键是有一个好的创意和丰富的内容,因此制作网页之前要引导学生想好内容,并整理好相关资料,分类存放在相应的文件夹里,便于作用,而且要养成这样一种良好习惯。
3、用 Word 制作网页时,文本的编辑排版以及插入图片的方法与原来相似,只是在形式上和原来的普通文档有所不同。一个个人网页一般分为网页名称、标题,与标题相关的内容,图片等,因此先要将这些内容输入网页中。
4、相关内容输入网页中以后,就可以在每块内容的开头插入一个书签,书签名一定要以英文字母开头,然后给每一个标题制作一个超级链接,链接到与之相对应的内容上。这样每次单击这些标题时,就会出现相对应的内容。
第 12 课
宇宙探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在网上查找信息、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巩固网页制作的技巧,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课时安排: 1 课时。
课前准备:
宇宙探秘网页范例。
教学建议:
1、这是一节综合训练课,主要任务是通过《宇宙探秘》这一网页的制作,巩固学生网上查找信息、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宇宙探秘这样一个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要制作《宇宙探秘》这一网页的关键是找到相关的信息,其中包括文字和图片,这里就需要利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以此来巩固以前学的知识技能。找到需要的信息以后还应该对它们进行整理、分类,保存在相应的文件夹里,以便于使用。
3、制作这个网页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创意,因此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相关的网页让学生浏览,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灵感。
4、制作过程与上节课的个人网页相似,教师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第三篇: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3 数据编码和进制转换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数据编码和进制的转换 教学重点 1.数据编码 2.常用进制的转换 教学难点
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 建议学时:2课时 教学教具: 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方法
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PPT)
1.3数据编码和进制转换
教学过程
1、编码指采用少量的基本符号按照一定原则,用以表示大量的、复杂多样的信息。
1)BCD编码
BCD码是指“二-十进制码”,即一位十进制对应四位二进制数。2)字符编码
字符编码采用的是“ASCII码”,即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3)汉字编码
输入编码主要分为四类:数码、音码、形码、音形码。
我国的汉字编码规范采用的是1981年5月国家标准局颁布的GB2312-80标准,称为国标码,包括按拼音排序的一级汉字库3755个,按部首排序的二级汉字库3008个,还有682个字母和图形符号,共计7445个汉字及符号等。把区位码转换成国标码和机内码的方法是:首先把十进制的区位码按区位分别转换成十六进制数并分别加上2020H,即为国标码,再加上8080H,即为机内码。
2、常用进制及其转换
1)常用进制: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2)主要概念
基:某种数制所使用的全部符号的集合。基数:基的个数。
位:每个符号在数中的位置。权:每个数位对应的单位值。
3)不同进制数的表示方法:(数)下标4)不同进制数的分解表示法5)不同进制转换
(1).非十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求和法] 对非十进制数按权展开求累加和即可。(2).十进制转换为非十进制例:将十进制数105.125转换成二进制。1)整数部分[取余法] 用r进制的基数逐次去除十进制数的整数部分,直到商为0,取其余数。(3)小数部分 [取整法] 用r进制的基数逐次去乘十进制的小数部分,取其整数。第二步:将十进制数0.125转换成相应的二进制。(4)十进制之间的转换
教学小结
这一节最为重要的内容是掌握数据编码在计算机中的使用。特别是常用进制之间的转换。学习指导
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对计算机中的编码有了初步的了解; 教学后记:
第四篇: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案
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家知道多少?学习了哪些计算机的重点知识呢?
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案1: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分类、应用方面;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原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软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数制与编码及其转换
[教学重点]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原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软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数制与编码及其转换
[教学难点]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数制与编码及其转换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实物演示(或投影演示)等直观教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一节计算机基本概念
一、计算机的概念
计算机是一种自动、快速进行大量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现代化电子设备。
二、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电子管阶段(1946-1955)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
2.晶体管阶段(1955-1964)
3.中小规模集成电路阶段(1964-1971)
4.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1971-现在)
三、计算机的分类
1.按性能分类:微机,小型机,中型机,大型机,巨型机
2.按使用方法分类: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网络计算机
3.按职务分类:工作站(两种意义),服务器,主机
四、计算机的应用
1.科学计算天气预报、地震分析、导弹拦截等
2.数据处理(信息处理)数据库、企业管理、办公自动化
3.计算机控制(实时控制)飞行控制、加工控制、VCD播放控制等
4.辅助工程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辅助教学(CAI)、辅助测试(CAT)等
5.嵌入式应用6.人工智能(AI)
第二节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一、硬件和软件
硬件构成计算机的实际物理装置集合软件为了运行、维护和管理计算机而编制的各种程序和文挡的总称
二、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简单了解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1、CPU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功能是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运行存储器中的程序。
2、存储器存储数据和程序,相当于计算机中的记忆细胞。
3、I/O设备计算机和外界进行交互的设备。
4、总线CPU和内存及I/O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信号线。
(1)数据线CPU与内存和I/O设备间传输数据
(2)地址线用来确定存储单元的地址
(3)控制线用来控制外设的动作,比如读、写和时钟信号等
第三节计算机软件基础
一、操作系统
定义:是自动管理计算机中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一组大型程序
1.目的:(1)使系统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增强计算机处理能力
(2)为用户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2.分类:(1)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如:DOS
(2)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如:WINDOWS
(3)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如:UNIX、LINUX
(4)网络操作系统如:Netware,WindowsNT,LINUX
3.三大功能:
(1)硬件管理CPU管理、存储器管理、I/O设备管理
(2)软件资源管理程序和数据管理
(3)组织协调计算机运行控制用户的作业排序及运行、作业及外设等的调度、主机与外设的并行操作等等
二、程序设计和语言
定义把各种计算机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翻译成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目的程序的软件
1.翻译方式编译、解释。
2.低级语言机器语言程序、汇编语言程序。
特点:不容易理解和编写,执行速度快,常用来编写系统软件和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程序,例如:驱动程序、过程控制程序等。
3.高级语言比较接近于人类语言的一种计算机语言。
特点容易理解和编写但是执行速度比较慢,常用来编写应用软件。
常用高级语言有:Basic、C语言、Fortran和可视化编程语言VisualBasic(VB)、VisualC(VC)等
4.程序设计用各种编程语言设计制作程序的过程。
三、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工具软件
1.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FoxBASE、Foxpro、Access和Oracle等)
2.工具软件:为了方便软件开发,系统维护而提供的各种软件。
(如压缩软件、加密软件和反病毒软件)
四、应用软件
常用应用软件:文字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办公室自动化、实时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游戏软件等。
第四节数制与编码
一、数制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数制是十进制,逢X进一就是X进制。
二、计算机中的常用数制(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
注: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分别以B、O和H结尾
三、数制之间的转换
1.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的转换位权相加法
2.十进制和二进制之间的转换除二取余,自下而上
四、逻辑运算非NOT、与AND(逻辑乘)、或OR(逻辑加)
五、编码用来表示特定信息的0、1符号的组合称为编码
1.ASCII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
七位二进制编码,可表示27即128个字符,分为控制代码和可打印代码,ASCII码字符用一个字节来表示,最高位置零。
2.BCD玛
3.汉字编码
(1)汉字基本字符型6763,一级汉字3755,二级汉字3008;
(2)区位码为汉字和国际上其他文字间交换信息而编制的国际标准代码,由区号和位号两个字节组成;
(3)汉字内码带有汉字标识符的国标码(每个字节最高位为1),称为机器内部汉字代码,简称汉字内码;
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案2:PC系列计算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分类、应用方面;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原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软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数制与编码及其转换
[教学重点]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原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软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数制与编码及其转换
[教学难点]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数制与编码及其转换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实物演示(或投影演示)等直观教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一节PC机发展简史
一、PC(PersonalComputer)机的定义:即个人计算机,是为个人单独使用设计的。
二、PC机的发展简史(即INTEL公司的芯片发展史)
兼容机不是由IBM生产但却和IBM所生产的微型计算机具有相同特性的计算机;
第二节微机组成PC机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
一、认识PC机(了解主机箱的按钮Reset和Power等)
二、PC机的内部结构(实物演示)
1.主板: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2.软盘驱动器
(1)分类:3.5“英寸(容量1.44MB)和5.25”英寸(容量1.2M)
(2)软盘的构造磁道、扇区、写保护
注:软盘一旦格式化,盘中存储的信息将全部丢失
3.硬盘驱动器(450M-60G)
(1)硬盘的接口标准(IDE接口和SCSI接口)
(2)硬盘分区(对于高容量的硬盘可分成若干个逻辑驱动器)
(3)特点容量大、速度快、价格贵
4.光盘(650M)
(1)CD(CompactDisc)小型光盘
(2)光盘类型:只读光盘CD-ROM,一次性写入光盘CD-R,可读写光盘CD-RW
三、中央处理器CPU
1.CPU的基本功能:取出和执行主存中的程序(通过指令实现)
2.CPU的指令系统
3.CPU的主要性能指标(即主频)
如PentiumII466,700等
四、内存
1.内存容量(关系计算机的整体运行速度)
存储器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一个字节由8位(Bit)二进制数组成,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2.存取速度以及快存和虚存
3.RAM和ROMCMOS
(1)RAM随机存储器,通常意义所指的内存,也叫主存储器,主要采用DRAM和SDRAM技术,特点:速度快,一旦掉电,其中的信息将全部丢失
(2)ROM只读存储器,存储量部分程序,一是开机自检程序,二十基本输入输出程序
(3)CMOS保存微机重要系统参数
五、输入与输出设备
1.键盘的使用(键盘的实例讲解和键盘的操作方法)(p39)
2.其他输入设备(如:鼠标,扫描仪,数码相机,光笔和触摸屏等)
3.显示器
(1)显示器的分类:单显和彩显
(2)显示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分辨率(横向点*纵向点)
(3)显示卡(AGP显卡,颜色数)
注:在刷新频率达到75HZ时可消除闪烁现象
4.打印机
打印机的分类: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
5.其他输出设备
如:音响,录象机和投影仪等
6.数据传输
(1)数据传输是计算机与外部交换信息的一种主要方式
(2)信息交换的两种方式:模拟量和数字量
注:调制解调器是对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进行转化的电子设备
第三节PC机的使用
一、PC机的启动
1.启动的方式:冷启动和热启动(复位启动)
冷启动加电启动计算机系统,相当于关机开机
热启动重新启动计算机系统,不运行自检程序,启动速度快,主要解决“死机”情况
2.开关机的顺序:先打开显示器电源,再打开主机电源。(关机相反)
二、PC机的系统参数设置(即CMOS设置)
三、磁盘操作系统DOS简介
1.DOS命令分类:内部命令和外部命令
2.了解系统配置文件Config.sys和自动批处理文件Autoexec.bat
3.了解盘符、路径的概念
四、PC机的安全使用
1.PC机的工作环境
2.计算机病毒
(1)定义:是一种人为编制的计算机程序,运行时能够自我复制,并利用信息通道进行传播,以占用系统资源或造成其他危害为目的的程序或程序集合。
(2)特点:隐蔽性、潜伏性、破坏性、传播性
(3)防治:切断传播途径,安装杀毒、防毒软件,格式化磁盘
同学们是否学会了这些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案]相关文章:
第五篇: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节
计算机基本概念
一、计算机的概念
计算机 是一种自动、快速进行大量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现代化电子设备。
二、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电子管阶段
(1946-1955)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
2.晶体管阶段
(1955-1964)
3.中小规模集成电路阶段(1964-1971)
4.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1971-现在)
三、计算机的分类
1.按性能分类:微机,小型机,中型机,大型机,巨型机
2.按使用方法分类: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网络计算机
3.按职务分类:工作站(两种意义),服务器,主机
四、计算机的应用
1.科学计算
天气预报、地震分析、导弹拦截等
2.数据处理(信息处理)
数据库、企业管理、办公自动化
3.计算机控制(实时控制)飞行控制、加工控制、VCD播放控制等
4.辅助工程
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辅助教学(CAI)、辅助测试(CAT)等
5.嵌入式应用
6.人工智能(AI)
第二节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一、硬件和软件
硬件
构成计算机的实际物理装置集合
软件
为了运行、维护和管理计算机而编制的各种程序和文挡的总称
二、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简单了解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1、CPU 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功能是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运行存储器中的程序。
2、存储器
存储数据和程序,相当于计算机中的记忆细胞。
3、I/O设备
计算机和外界进行交互的设备。
4、总线
CPU和内存及I/O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信号线。
(1)数据线
CPU与内存和I/O设备间传输数据
(2)地址线
用来确定存储单元的地址
(3)控制线
用来控制外设的动作,比如读、写和时钟信号等
第三节
计算机软件基础
一、操作系统
定义:
是自动管理计算机中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一组大型程序
1.目的:(1)使系统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增强计算机处理能力
(2)为用户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2.分类:(1)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
如:DOS
(2)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如:WINDOWS
(3)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如: UNIX、LINUX
(4)网络操作系统
如:Netware, Windows NT ,LINUX 3.三大功能:
(1)硬件管理
CPU管理、存储器管理、I/O设备管理
(2)软件资源管理
程序和数据管理
(3)组织协调计算机运行
控制用户的作业排序及运行、作业及外设等的调度、主机与外设的并行操作等等
二、程序设计和语言
定义
把各种计算机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翻译成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目的程
序的软件
1.翻译方式
编译、解释。
2.低级语言
机器语言程序、汇编语言程序。
特点:不容易理解和编写,执行速度快,常用来编写系统软件和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程序,例如:驱动程序、过程控制程序等。
3.高级语言
比较接近于人类语言的一种计算机语言。
特点 容易理解和编写但是执行速度比较慢,常用来编写应用软件。
常用高级语言有:Basic、C语言、Fortran和可视化编程语言VisualBasic(VB)、VisualC(VC)等
4.程序设计
用各种编程语言设计制作程序的过程。
三、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工具软件
1.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FoxBASE、Foxpro、Access和 Oracle等)
2.工具软件:为了方便软件开发,系统维护而提供的各种软件。
(如压缩软件、加密软件和反病毒软件)
四、应用软件
常用应用软件:文字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办公室自动化、实时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游戏软件等。
第四节 数制与编码
一、数制
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数制是十进制,逢X进一就是X进制。
二、计算机中的常用数制(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
注: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分别以B、O和H结尾
三、数制之间的转换
1.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的转换
位权相加法
2.十进制和二进制之间的转换
除二取余,自下而上
四、逻辑运算
非NOT、与AND(逻辑乘)、或OR(逻辑加)
五、编码
用来表示特定信息的0、1符号的组合称为编码
1.ASCII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
七位二进制编码,可表示27即128个字符,分为控制代码和可打印代码,ASCII码字符用一个字节来表示,最高位置零。
2.BCD玛
3.汉字编码
(1)汉字基本字符型6763,一级汉字3755,二级汉字3008;
(2)区位码
为汉字和国际上其他文字间交换信息而编制的国际标准 代码,由区号和位号两个字节组成;
(3)汉字内码
带有汉字标识符的国标码(每个字节最高位为1),称为机器内部汉字代码,简称汉字内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