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2集大型历史纪录片《故宫》全文解说词
12集大型历史纪录片《故宫》全文解说词
书籍简介
12集《故宫》将从故宫的建筑艺术、使用功能、馆藏文物和从皇宫到博物院的历程等方面,全面展示故宫辉煌瑰丽、神秘沧桑的宫殿建筑,丰富多彩、经历传奇的珍贵文物,讲述不为人知、真实鲜活的人物命运、历史事件和宫廷生活。触摸历史跳动的脉搏,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前所未有的鼎力之作
豪华震撼的视听盛筵
目录
△第一集 肇建紫禁城
△第二集 盛世的屋脊 △第三集 礼仪天下
△第四集 指点江山
△第五集 家国之间
△第六集 故宫藏瓷
△第七集 故宫书画
△第八集 故宫藏玉
△第九集 宫廷西洋风
△第十集 从皇宫到博物院 △第十一集 国宝大流迁
△第十二集 永远的故宫
第一集 肇建紫禁城
厚实凝重的文化享受 全面系统的文明检阅
本集简介:
一座城市兴起的开端;
一个国家转折的焦点。
本集内容是紫禁城建造历史的展示,在历经百年的规划、设计与修建中,也伴随着激烈的政治斗争,大的历史震荡,本集将告诉你这座经典的古代历史文化遗存是怎样诞生的。
是谁创造了历史?又是谁在历史中创造了伟大的文明?
公元1403年1月23日,中国农历癸未年的元月一日。这一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依然延续着自古以来的传统,度过他们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农历元旦。
这一年,人们收到的类似今天的贺年卡上,不再有建文的年号了。建文帝4年的统治,在一场史称靖难之变的战争后,成为了往事。
公元1403年的大年初一,大明朝第三个皇帝朱棣,正式启用永乐作为自己的年号。这一年为永乐元年。年号的更替,随之带来的将是这个王朝的更多变化。
永乐元年,明朝的首都在今天中国南京。这座六朝古都自东汉时代起就被认为有王者之气。明太祖朱元璋将都城定在这里,并集中国两千年宫殿建筑之精华,建造了皇家宫殿。今天这座宫殿仅留下了这些遗址,但仍不失当年的气魄。
而此时的北京城在大明的版图上,还是朝廷的一个布政司,叫做北平。这里人烟稀少。朱棣11岁时被封为燕王,他和他的旧部们熟悉这里,对这个地方充满着感情。
永乐元年的农历正月十三这一天,朱棣按祖制祭祀完天地回到皇宫。当君臣们相聚一堂时,一个叫李至刚的礼部尚书,提出了一个建议。他说,我以为北平这个地方,是皇上承运龙兴之地。应该遵循太祖高皇帝,另设一个都城的制度,把北平立为京都。永乐皇帝,当即非常高兴地答应了下来。在这之后的几个小时里,将北平升为北京,成为王朝第二个京都的一道圣旨昭告了天下。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国,而一座伟大宫殿将由此诞生。
刚刚登基不久的永乐皇帝,用这样一道圣旨昭示天下,表达自己治理天下的理念。
从目前看到的史料中,我们可以发现,公元1403年的朱棣正处于一种十分微妙而不安的气氛中。作为一个从侄儿手中夺取皇权,刚登大极的皇帝,他面临太多棘手的问题。对反对他的建文帝旧臣的杀戮仍在继续。
杀了很多人以后,朱棣感到十分不安。他也曾询问身边的一位大臣茹常,我这样做会不会得罪了天地祖宗?
更让他感到不安的是,攻入南京城时,他的侄儿建文帝就在一场大火中神秘失踪,生死不明。尽管他按天子礼仪,给这位侄儿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但后世的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当时被下葬的并不是建文帝本人。真正的建文帝,很可能已经逃亡在外。这件事成为朱棣最大的一块心病。
之后有一天上朝时,朱棣差点被御史大夫景清刺杀。
此事之后,朱棣在南京城里经常做恶梦。他或许更加强烈地开始怀念他的故地北京。
站在南京皇宫的遗迹中,我们不难想像,曾经在北方生活多年的永乐皇帝,可能越来越不喜欢住在南京。他开始谋划将第一京都迁往北京的行动。
很快当年的5月份,在一次临朝时,他对大臣们说,北京是我旧时的封国。有国社国稷,将实施国都的礼治。然而皇上的建议,却遭到了大臣们的激烈反对。从那以后,朱棣谨慎了很多,他开始以迂回而秘密的方式,为迁都进行系统而缜密的准备。
公元1403年,由北平刚刚改称为北京的城市里,突然多了很多来自江浙等地的南方人。他们得到朝廷的应允,迁至北京,即可获得五年免缴税赋的优待条件。这些人普遍比较富有,很快便在北京做起他们以往在南方所经营的生意。同时在北京的郊区,也多了很多农民开始垦荒种地,大规模的移民工程开始了。
当浩浩荡荡的移民队伍涌向北京时,在距北京万里之遥的西北草原上,蒙古帖木儿大汗指挥的铁骑大军,已经向中原开拔。大明朝的北方又面临着威胁。
然而正当永乐皇帝,准备布防迎战时,帖木儿却突然在行军途中病故。一场大战消于无形。
公元1405年6月,东南风吹起的时候,郑和受永乐皇帝的派遣率一支船队作远洋航行。带着永乐皇帝,向世界展现大明国威的使命驶向茫茫的海洋。据说这次航行,也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公元1406年8月,当郑和的舰队浩荡行进时,南京皇宫里发生了一件让朱棣高兴的事。我们已经无法考证,是出于永乐皇帝本人的暗中授意,还是大臣们自己揣摩上意的结果。总之在这一天的朝堂上,以丘福为首的一群大臣,建议在北京修建一座新的宫殿,永乐皇帝非常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建议。
于是一场浩大的工程拉开了序幕。
永乐皇帝开始派他的心腹亲信们奔赴全国各地,为这项巨大工程做准备。他们中有工部尚书宋礼、吏部右侍郎师逵、户部左侍郎古朴。
这些人即将去往的地方,是四川湖广等地的群山峻岭。他们这次要去开采的是楠木。珍贵的楠木,多生长在原始森林的险峻之处,那里常常有虎豹蛇蟒的出没。官员和百姓们冒着危险进山采木,很多人丢失了性命。后世有人用“入山一千,出山五百”来形容采木的代价。
这里是今天紫禁城太和殿的内景,当年那些被砍伐的楠木,就是被用来制作这些柱子的。那些永乐时期巨大的楠木,在太和殿里早已难见踪影,这些巨大的柱子,是后来清朝由松木拼凑而成的。
这是公元2004年6月,故宫大修进行的一次运木工程。这些巨大的木材,通过现代的运输工具运到故宫,也是一项庞杂而艰巨的工作。
那么500年前,比这些木材巨大数倍的楠木,又是怎么运到紫禁城里的呢?
被派往四川的工部尚书宋礼,这样向皇帝描述了一次大木出山的传奇情景。有一天山洪暴发,一株大木顺流而下。遇有巨石拦路,大木发出像雷鸣一样的巨响,撞击巨石。巨石裂开大木完好无缺。后来永乐皇帝将发生这一故事的那座大山封为神木山。
这只是一个特殊的例子。更多的木材,从川贵湖北的崇山峻岭中依靠天然的河流和修好的运河,输送到北京。
永乐时期为建造新的宫殿,而进行的采木工作,据说持续了整整13年。然而开采修建宫殿的石料,同样也很艰辛。我们在保和殿后,看到了这块故宫中最大的丹陛石。它是在明代,由一块完整的石头雕刻而成。而这样巨大的石头,是如何被运到这里来的呢?
据历史记载,这些石头都来自于北京西南郊房山的大石窝和门头沟的青白口。这里从明清两代跨越600年,直到现在还在生产汉白玉石头。我们终于在明朝史料中,发现了保和殿后那块石料的开采和运输过程。这块石料开采就动用了一万多名民工和六千多名士兵,而运往京城则更为艰巨。数万名民工,在运送石料的道路两旁,修路填坑。每隔一里左右掘一口井,在隆冬严寒滴水成冰的日子,从井里汲水泼成冰道。二万民工一千多头骡子,用了整整28天的时间,才运到京城。那些同样被费尽心力,运到紫禁城的巨石,大部分都被安放在故宫中轴线的御道上。
据现在的专家学者研究,这次宫殿建设的备料过程长达近十年。
在这十年中,北京逐渐成了大明王朝疆域内,最热闹最庞大的建筑工地。这是今天我们用三维动画再现的,当年营建紫禁城时北京工地的景象。那些由此而生的著名工地名称一直保存至今。
在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中,能被历史记载下来的人,只有极少的几个。那些当年为这座宫殿付出辛劳的工匠,据说超过百万之多。他们中也不乏幸运者,有两个来自山西的工匠王顺、胡良。永乐皇帝视察工地的一天,看到他们的彩绘。皇帝扶着王顺的肩膀,对他称赞不已。
泰宁侯陈珪,公元1406年被任命为改造建设北京城及宫殿的总指挥。永乐皇帝在写给陈珪的一封诏书里说:“要善待工地上的军人和民工,饮食和作息要有规律,不要过于劳累。你们要体谅我爱惜百姓的想法”陈珪一直在北京监工,直到公元1419年去世,他没有等到紫禁城落成的那一天。
据历史记载,在参与这项工程的能工巧匠中,以老木匠金珩为首的二十多人被同时提升为营缮所丞。而其他一些著名人物,像负责石料制作的陆祥、负责工艺的蔡信,也都被历史记载了下来。
这里是现在北京的中南海。在600多年前,紫禁城尚未建成之时,朱棣的燕王府和紫禁城完工前的临时宫殿,就在这一区域的西北。
公元1409年,朱棣以巡狩的名义住在这里。从公元1409年至宫殿建成后的公元1421年,他在北京度过了5年又8个月。这使得大明朝的决策、军事和行政系统逐渐北移。跟随朱棣来到北京的一个叫王绂的画家,在这一时期创作了《燕京八景图》,用细腻的笔法描绘了那个时候北京的美景和风情。那个时期,北京逐渐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移民军户对郊区的屯田垦荒,使北京农业生产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北京对于这个王朝开始显得越来越重要。
从公元1410年到公元1414年,朱棣以北京为根据地,两次跨过长城御驾亲征,击败了多年来威胁北京的蒙古部落。在一次胜利后,他检阅了所带领的庞大军队。
就在朱棣谋划迁都北京刚刚开始的时候,他最亲密的一个人去世了。这就是徐皇后,他们的婚事是朱元璋亲自给说合的。怎样安葬这个结发妻子呢?陵墓理应建在南京,但是朱棣却悄悄派一个大臣和一个风水先生前往北京寻找吉壤建陵。两年后,在昌平以北20多里的地方,被朱棣降旨圈为陵区禁地。
这就是今天的明十三陵。借徐皇后之死而建陵,大臣们都意识到这是皇上向他们释放的一个迁都信号。
这之后南京城里的一些大臣开始上疏,直截了当反对永乐皇帝暗藏的迁都用意。很快河南布政使周文褒、王文振及参议陈祚被朱棣谪贬到农村去当普通的农民,而其余的人只好选择了沉默。
公元1416年十一月的一天,朱棣突然诏集文武群臣,和颜悦色地与大家谈论起一个关于北京的敏感话题。皇上对北京宫殿的修建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民主,而这一次群臣没有再提出反对意见。不仅一致通过紫禁城尽快动工修建,还赞美起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纷纷强烈要求将明王朝的第一首都定在北京。他们说:“北京北枕居庸关,西靠太行山,东连山海关,南俯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壮丽,足以控制四方,统治天下,确实是可以绵延万世的帝王之都。”朱棣多年处心积虑的迁都欲望,瞬间变成了君臣的合意。后世的历史学家认为,这次决定意味着中国政治中心开始北移,中国地缘政治从此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影响了中国数百年的政治格局直到今天。
这是公元2005年4月10日的清晨,在故宫博物院的宫墙内出现了这样一群工人。他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完成一项工程,就是对这座宫殿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修缮,这次大修将持续19年。
在将近600年前,同样在这块地方,曾经一次性的汇集了十万名工匠,开始修建这座宫殿。他们大多来自于河南、山东、山西、安徽等地。
今天我们无法知道,他们是怎样建造这座宫殿的。也无法知道他们曾经历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关于这座宫殿建设的正式记载在《明实录》上有这样的几句话“癸亥,初营建北京,凡庙社、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至是成。”在公元1419年,关于这座宫殿的建设只能用文字记录。
而今天,我们却有幸能用摄像机记录这些影像。从这些大修的场景中,我们隐约可以捕捉到,当年修建这座宫殿的一些印记。
我们的故事讲到这里,不得不对历史的记载产生一些疑惑。我们同样在《明实录》上看到这样的记载:“自永乐十五年六月兴工”在今天一些研究者以此为据认为,紫禁城是自永乐十五年,用了三年半的时间建成。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如此浩大的工程8000多座房子,即使是在今天,也是不可能用三年半的时间建成的。但是无论有怎样的争论,千百年来中国古典建筑的工程方法,却一直未有大的变化。虽然距紫禁城建成已经将近六百年,但是今天工匠们使用的建筑方法依然延续着那时的工艺。这些传统的工艺,在清代被人们概括为八大作。即木作、瓦作、石作、扎材作、土作、油漆作、彩画作、糊裱作。我们今天在镜头中所展示的工艺是在这次大修中所运用的。它和约六百年前明朝工匠所运用的手法,几乎是一样的。
在公元1420年,这座宫殿终于建成了。它是在元大都皇宫旧址上诞生的。那个元大都曾十分著名的延春阁被景山所取代,而整个宫殿建筑群由北往南延伸座落在整个北京的中心地带,成为这个王朝新的神圣之地。
这里的砖瓦木石,这里的色彩,这里的空间布局,都昭示着中国人曾经的文明意志和理念。从此这里开始历经24位皇帝和众多嫔妃皇子们的悲喜人生。开始上演中国历史中许多精彩的瞬间。
公元1421年,在宫殿刚刚建成之后,百姓迎来了那一年的农历元旦。这一天,朱棣在新落成的宫殿里,举行了规模宏大的朝贺仪式。他登上了高敞壮阔的奉天殿,接受大臣们的跪拜。朱棣和大臣们都为这座辉煌无比的宫殿所振奋与鼓舞。
不久春天到来了。那些曾经终年在北京服役的工匠民夫和军人们,甚至还有那些大牢中的犯人们,皇帝减赋免役大赦天下的诏书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据说宫殿盖好之后,意得志满的永乐皇帝把一位会推算未来的姓胡的官员找来,让他算一下以后会发生什么事。胡回答说:“明年四月初八宫殿会发生火灾”永乐帝大怒,把他关进监狱,并表示到时候若不着火就杀你人头。谁都没把这个人的话放在心上,大家都沉浸在新宫殿建成后的喜悦之中。也就是在这时,永乐帝派郑和第六次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公元1421年5月9日这一天,天气骤变雷鸣电闪,三大殿大火突然升起真的被雷火击中了。朱棣到底有没有找官员测算新宫殿的未来,在历史上无法考证。那个胡姓官员预测的故事,基本可确立为是一种传说。而在《明史》上关于这次火灾的正确记载是这样的:“自永乐十五年六月兴工”言简意赅无更多笔墨。
永乐皇帝用近二十年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而建成的三大殿,只存在了三个月,就毁于天火。这对朱棣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在痛惜宫殿的被毁之外,更令他痛苦的是对自身的怀疑。朱棣敕谕文武群臣说:“奉天等三殿灾,我心惶惧,莫知所措。如果我的作为果真有不当之处,大家应该开诚布公地提出来,好让我有改过的机会,以回天意。” 下诏求言引发了官员们的激烈反应。一部分人都抓住这个机会指责朱棣好大喜功,指陈他迁都北京是错误决策。接着,处于惊恐与愤怒矛盾中的永乐皇帝,让大臣们跪在午门前相互辩论,还处死了一位指责他的官员。
不久之后,朱棣致力消除边患发动第六次北征蒙古的行动。但是他的健康每况愈下,戎马一生的他居然从马上摔了下来,终于在北征蒙古的途中他在榆木川走向生命的尽头。
毁于天火的大明宫殿三大殿,在永乐时代没有再进行重修工作。之后的二十年中,曾经辉煌如梦境一般的紫禁城中央地带,是一片焦黑的废墟。
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正统元年也就是1436年,明英宗朱祁镇即位。这位实际年龄只有7岁的孩子十分崇拜他的曾祖父朱棣,他一登上皇位就做了一件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没有做成的事情——重修紫禁城。
这一年的秋天,朱祁镇下诏“命太监阮安、都督同知沈清、少保工部尚书吴中率军夫数万人修建京师九门城楼。”又过了五年,他正式下诏重修三大殿和乾清、坤宁二宫。下诏当日工程就正式动工。
一年半之后,拖延了十几年的重建工作完成了。
一切尘埃落定。紫禁城又完好如初,一道圣旨又昭告了天下。
北京紫禁城,最终成为中国明清两代统治天下的最高政治中心;一座世界一座世界建筑艺术史上独一无二的经典之作,从此傲然于世;成为我们人类历史上迄今能看到的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最终成为我们全人类共同的历史文化遗产。
然而紫禁城在重新建好后,又将面对数百年中的一次又一次灾难和重建,它的故事或许才刚刚开始。
目录页 下一页
第二集 盛世的屋脊
本集简介:
紫禁城在建后的二百多年里,不仅多次经历了雷雨、失火等天灾的侵害,也历经了一次改朝换代,当时间留在十八世纪时,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文明辉煌,在乾隆年间宫廷建筑、皇家园林的改扩建中达到鼎盛,奠定了故宫建筑群的最终布局。
惊心动魄的战争已见分晓。改朝换代正在进行。
公元1644年农历8月,在浩浩荡荡的随从队伍陪同下,一个六岁的男孩和他的母亲一起,从盛京老家向北京进发。男孩名叫福临,是大清王朝的顺治皇帝,此行的目的地是他们在北京的新家:紫禁城。
对于六岁的顺治皇帝来说,这座他前所未见的高大城门,一定给他留下了新奇而深刻的印象。
这是紫禁城最大的门,有37.95米高。
按照中国的阴阳学说,正北叫子,正南叫午,所以位于紫禁城中轴线南端的这座城门,叫作“午门”.穿过午门,紫禁城的真容出现在顺治皇帝的眼前。
这里就是他们的新家,而对这座宫殿的占有,也将是他们成为中国新的统治者的象征。
深红色的宫墙和金黄色的琉璃瓦是这座宫殿最引人注目的特征,而这绵延一片的红色和金色也使紫禁城与周边的建筑完全区分开来。
紫禁城的建筑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处理朝政和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场所,称为前朝。后半部分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帝后嫔妃的生活场所,称为内廷。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晋宏逵:
紫禁城的总体部署就是这样,用若干条纵深的轴线来安排这么多的建筑,那么这些建筑都是用院落的形式来展开的。每个院落当中都有成组的建筑。每栋建筑相互之间都是有主有从,有正有配,它就是这样用建筑的手段,来表达封建社会、封建礼制所表达的那种等级和秩序。
传说中玉皇大帝的紫微宫一共是一万间,而人间的紫禁城一直流传着宫殿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说法。事实上,在长达五百多年的时间里,紫禁城一直在变化着。根据1973年故宫专家的调查,紫禁城现有的宫殿是八千七百零四间。
有人认为,当年顺治帝初次见到的紫禁城也许并不完整,因为比他早几个月进京的摄政王多尔衮,在给顺治皇帝的奏报中写道:李自成烧毁宫殿后逃走。
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李燮平:
李自成确实放火了,那整个紫禁城受到什么损坏了,这实际上清代人自己有一个定位。乾隆朝修订的《日下旧闻考》就明确说过紫禁城宫殿是因胜朝之旧而斟酌损益之。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我对紫禁城的修缮都是在明代建筑的基础上来进行的。这就反过来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说紫禁城宫殿没像传说的那样因为李自成而受到那么大规模的破坏。
据《清实录》记载,六岁的顺治皇帝是在皇极门也就是现在的太和门登的极。
顺治二年,中轴线上的宫殿被一一修复,重新命名。这是改朝换代在建筑上最直接的体现。皇极殿改名为太和殿,中极殿改名为中和殿,建极殿改名为保和殿,对于当时尚不稳固的新政权来说,一个和字,包含了他们对天下和平、君民和谐的未来,最迫切的期盼。
从此,紫禁城的匾额上出现了满文。
顺治皇帝没能等到他所盼望的和平盛世的到来,就在二十四岁时离开了人世。这一年是公元1661年。
十八年之后,一个寒冷的冬夜。太和殿西侧的御膳房突然燃起了火光,大火一路蔓延,两小时后烧着了太和殿。几天后,引起这次火灾的六名太监被处以绞刑。此后太和殿在长达十八年的时间里却始终是废墟一片。
在这段时间里,年轻的康熙皇帝,在残缺的紫禁城中忙于指挥各地征战、稳定统治。十六年间,他相继平定了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叛乱,收复了台湾,还打败了入侵的沙俄,签订了清王朝对外的惟一一个平等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
直到康熙三十四年,天下太平。此时的康熙皇帝终于可以腾出手来重建太和殿了。
但是这次修复却遇到了最大的难题。太和殿上一次重建是在明朝天启年间,此时已经过去六十九年,人们不知道太和殿确切的建筑比例与数据。当时,爱读书的康熙皇帝亲自查遍书籍,结果令他非常失望。
一位叫梁九的人令这件事情有了重大转机。当时已年逾古稀的梁九,从明朝崇祯年间进入工部,已经在工部工作了四十多年。
根据《梁九传》记载,当时梁九按照十比一的比例,做了一个太和殿的木模型,就靠对这座模型组件的放大制作,完成了太和殿的结构搭建。令人称奇的是放大出来的每一个木件安装上去都能严丝合缝,分毫不差。
让后人感到幸运的是,康熙三十四年这次重建太和殿的所有材料以及尺寸被详细记载在《太和殿纪事》这本书当中,这是关于太和殿修建的惟一一份详细纪录。对于今天即将进行的太和殿大修,这本书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康熙三十六年,太和殿落成,盛大的落成仪式正在进行。这不仅是一座宫殿的庆典,更昭示着一个新的盛世的开端。
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太和殿。
坐落在八米多高的汉白玉三台上的太和殿是紫禁城的核心,也是紫禁城整体建筑乐章的高潮部分。它的一切设计,都为着一个目的,就是把至高无上的皇权烘托到极致。
太和殿曾经是北京城最高的建筑,从庭院到正脊高36.57米,相当于12层楼房的高度。
太和殿也是紫禁城中最大的建筑。面积达2381平方米,相当于半个足球场那麽大。它的长宽比例正好是九比五,代表着九五之尊。
太和殿与身后的中和殿、保和殿一起构成前朝的主体,人们习惯称之为三大殿。
紫禁城的建筑很多地方都与九这个数字有关,九为最大,体现至尊的含义。像大门上的九排九路门钉,房檐上的九个走兽等等。
然而,对于太和殿来说,连最大数字九都不足以表达它的尊贵,因此,在它的屋顶上出现了十个走兽。多出来的这一个叫行什,在中国所有古建筑中仅此一例。
太和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木质结构建筑。
在这个号称世界之最的大殿里,布置却相当简单。
在基台的烘托下,皇帝的宝座是惟一的主角。目光所及之处,皇权的威严辐射到每一个角落。
太和殿一共有七十二根大柱子,围绕着宝座的六根被贴上黄金,每根柱子上都有一条巨龙,这是皇权的象征。
从这六根金柱当中向上望去,藻井上有一条蟠龙,蟠龙嘴里倒垂下来的宝珠又叫做“轩辕镜”。
康熙皇帝对太和殿的这次重新修建,改变了它原有的九开间形制,变成了十一开间。可以说,这是此次重修中最为实用的改造。
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主任 周苏琴:
康熙三十四年重建太和殿的时候,考虑到防火的因素,所以就把木构的斜廊改成砖墙了,同时把太和殿两边的游廊改成了夹室,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面阔十一间的格局。实际上还是没有改变原来这个面阔九间周围廊的格局。
2004年6月,故宫大修前的勘查进入到了太和殿的屋顶内部,我们也跟随他们进行了拍摄。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质建筑的粱架。
而脊檩的彩画是康熙三十四重建时绘制的,它是彩画中最高等级的和玺彩画,距今已经三百多年。
我们的摄像机镜头在这里还拍到了一个神秘的物品。
它在太和殿顶部最中心的位置,位于藻井的正上方。
这就是雍正皇帝命人安放在这里的符板。
我们在收藏于第一历史档案馆的皇宫档案中发现了这样一段内容:雍正九年,八月十二日,雍正皇帝命人把三份符板分别安放在养心殿、太和殿和乾清宫。
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研部主任 李国荣:
安放符板呢,本来是古代建筑中,风水学中很讲究的一个内容,为的是镇宅、避邪、保佑平安。雍正(皇帝)的这几块符板呢,除了传统的道教八卦图外还增加了藏传佛教的咒语,这反映了他是诸教为我所用,来保佑他的平安。
雍正皇帝放置符板的举动,无疑明确了太和殿、乾清宫和养心殿这三处宫殿,是紫禁城中最重要的地方,而除太和殿外,其余两个宫殿都在皇宫的内廷。
和前朝相对,紫禁城后半部分统称内廷,它包括皇帝皇后居住的后三宫,妃子们居住的东西六宫和皇子们生活的乾东西五所。至此,紫禁城建筑的乐章从阳刚的高潮乐段进入阴柔的慢板。
乾清宫与坤宁宫和交泰殿合称为后三宫。
乾清宫,在雍正皇帝以前一直是皇帝的寝宫。同为皇帝使用的宫殿,它比前朝的太和殿低十一米,面积小一千多平方米,置身其中,人的感觉会松驰许多。
明代时乾清宫有后暖阁九间,分上下两层,类似今天的复式建筑,上下共布置了二十七张床,皇帝可以任意选择。清朝时,东西暖阁改成了书房。
在明代,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到了清朝,这座宫殿的室内装修有了很大改变,成为中轴线上最具有满族特色的宫殿。
它室内贯通,西、北、南三面都有火炕。西大炕供朝祭神位,北炕供夕祭神位, 东北角是祭祀时煮肉用的厨房。这种布局来源于满族民间“口袋房”、“万字炕”的居住习俗。
从坤宁宫东暖阁悬挂的这则坤宁宫铭上可以看出,坤宁宫的布置是依据入关前沈阳故宫中皇后居住的清宁宫照搬而来的。
除了皇后,在后宫中,还有很多当朝皇帝的嫔妃,她们就住在后三宫两旁的宫殿里,这些宫殿总称为东西六宫。
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王子林:
东西六宫它取自于《周礼》的六寝六宫制度,但是它更多的是融入了自汉代以来所形成的《周易》阴阳哲学思想,它的建筑布局从平面上看是一个坤卦的卦象,象征阴,也就是说这个地方居住的是妃子。其功能呢可以从宫殿的命名上反映出来。比如说承乾宫,为什么叫承乾宫呢?就是说居住在这个地方的妃子要顺承皇帝,所以说东西六宫的建筑它体现的是三纲五常,特别是夫为妻纲的伦理道德思想。
东西六宫的建筑形制比后三宫低很多,体现了居住在这里的嫔妃的从属地位。
这是雍正皇帝命人绘制的美人图。每一个皇帝都希望龙脉延续,子孙繁盛,从而使王朝兴旺,江山永固。
公元1856年,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一个女人一生的命运被改变了。她就是后来统治中国四十八年的慈禧太后。
储秀宫是她刚入宫时的居所,但我们现在看到的内部装饰,已经是在她五十大寿时,花费六十三万两白银重新修缮布置过的了。
兰花,中国古人认为它有王者之香,又有生育男孩的象征,它与寿石组合的图案寓意为宜男宜寿,所以储秀宫的隔扇大量采用了这种绘画。
也许是巧合,慈禧太后刚入宫时被封为兰贵人,不久就生下后来的同治皇帝。母以子贵,随着地位逐渐显赫,她的寝宫装饰也奢华起来,在储秀宫的庭院陈设中还出现了龙,这也是东西六宫中惟一的例子。
内廷中的养心殿在雍正皇帝之前,原本是一座普通的宫殿。
雍正皇帝即位之后并没有按惯例住进乾清宫,他表示:父亲康熙皇帝在乾清宫居住了六十多年,自己实在不忍心再住进去,决定移居月华门外的养心殿,并要求将殿内略微修缮,一定要朴素。
雍正皇帝的这个决定,使紫禁城内廷的格局出现了变化。从此,养心殿在紫禁城里越来越重要。
养心殿地位骤然上升之后,并没能一直朴素下去,配套装修很快跟了上来。在紫禁城中,采光好坏是衡量宫殿地位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改善养心殿的采光,它成为紫禁城中第一个装上玻璃的宫殿。雍正元年,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 木作》记载 “ 十月初一日 , 有谕旨 , 养心殿后寝宫,穿堂北边东西窗安玻璃二块 "。
当时,玻璃是非常稀罕的物件,全部依靠海外进口。
养心殿的位置靠近前朝,它将皇帝的休息和办公场所合二为一。这座宫殿的后半部分是卧室,皇帝在这里休息,若要处理政务时,只要穿过这条甬道,不到一分钟就可以来到前殿办公,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从雍正皇帝开始,到清王朝灭亡,清朝有八个皇帝把养心殿作为生活起居和处理政务的地方。在这里,留下了他们各自不同的生活印记。
一座小小的宫殿见证了一个王朝从盛到衰的历史。
在等级森严、庄严肃穆的紫禁城中,有一片风格迥异的建筑透露出一份灵动和浪漫的气息。这就是宁寿宫花园,人们俗称乾隆花园,它是生性潇洒喜好游历的乾隆皇帝的得意之作。
这个花园建在紫禁城的东北角。狭隘细长,曲径通幽,四个院落相连,风景各不相同,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时最为欣赏的江南美景尽收园内。
花园中还处处显示出汉族传统文化对乾隆皇帝的深刻影响。
中国古代有一种祈福的祭祀活动叫褉赏,后来演化为人们暮春郊游的风俗。文人墨客此时也要相邀聚会,最著名的一次被记录在王羲之的《兰亭序》中。
九曲蜿蜒的水渠中清水流淌,随波逐流的酒杯停在谁的座前谁就要吟诗作赋,否则就罚酒认输,这就是“曲水流觞,修褉赏乐”乾隆皇帝以此为根据,给这个亭子起名“褉赏亭”。
花园中还有一个建筑叫“三友轩”,室内以松,竹,梅装饰, 松木刚劲而挺拔 , 腊梅 凌寒而开放 , 翠竹杆直而心虚 , 三者皆处严寒而不谢 , 所以被称为岁寒三友 , 古代文人以这三种植物比拟人品的刚直、高洁。乾隆皇帝不仅借三友轩表现自己的儒雅,更重要的是传达出清朝皇帝与汉族知识分子思想融合的一种态度。
乾隆花园的修建只是一个庞大的建设工程中的一小部分。
自康熙朝以来,经过七十多年的治理,到乾隆时期,中国农业经济、综合国力达到巅峰。
乾隆皇帝开始对紫禁城进行了自1420年建成以来最大规模的改造。其中,有两个重要的工程是和政治体制的改变紧密相连的。
第一个就是对乾西二所及周围区域的改造。
乾西二所是乾隆皇帝作皇子时候的居所。为什么他要对这里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呢?这还要从皇帝的立储制度说起。
雍正皇帝之前,皇太子的确立往往伴随着激烈而血腥的宫廷斗争,所以雍正皇帝便改用了秘密建储的方式,他亲笔写下两份确定皇位继承人的诏书,一份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背后,另一封由他随身携带。皇帝在世时秘而不宣,等皇帝死后,两相对照无误,才能对外公布,迎立新君。
乾隆皇帝作为秘密建储制上台的第一个皇帝,没有享受过一天太子的待遇,因此他要把自己的故居乾西二所地位升格,由所改为宫,不再让其他人居住,以此强调他继承皇位的正统。
重新整修后,这个三进小院的主体建筑被重新命名,分别叫作崇敬殿、重华宫和翠云馆,习惯上统称重华宫,重华宫的名字来自汉族大臣张庭玉的提议。重华是指远古时期圣明君主“舜”,对汉文化颇为精通的乾隆皇帝非常高兴地采纳了这个建议。
乾西二所改造完成以后,周围的几座宫室也随之进行了改造,成为重华宫的附属配套设施:东边的乾西一所改为漱芳斋,室内建造了一个小戏台,取名“风雅存”,供皇帝观赏一些小戏时使用,在院内还添加了一座大戏台。它们是紫禁城中最早出现的戏台。
即位之后的乾隆皇帝虽然已经移居养心殿,但他一直把舒适的重华宫当作与家人、密臣欢聚的场所。
信奉藏传佛教的乾隆皇帝,还在重华宫的西南部修建了紫禁城里最重要的藏传佛教建筑雨花阁。藏传佛教从元代进入皇宫,到清代发展到顶峰。雨花阁的修建,除了满足皇帝个人礼佛的需要,更重要的作用是以宗教信仰联络中国边疆地区的蒙藏各部,加强民族融合,以巩固国家的统一。
紫禁城改造中和政治改革密切相关的第二个重要工程是修建宁寿宫。
乾隆皇帝即位不久就宣布:为了不超过在位六十一年的祖父康熙皇帝,他将在执政六十年的时候将皇位禅让给儿子,皇位交接方式的这一改变,意味着紫禁城中将首次出现退休的皇帝。
宁寿宫,就是为乾隆皇帝退休准备的养老之所。作为太上皇的宫殿,宁寿宫的级别不亚于皇帝的居所。它也分为前朝和内廷,各种配套设施样样俱全。这几乎就是一个微缩的紫禁城。宁寿宫的造价达到一百三十多万两白银。仅宁寿门前的这对镀金铜狮,就用了黄金三百三十四两。
为当朝的皇上建造退休的宫殿,无疑是最受重视的工程,工部集中了全国顶尖的能工巧匠。这其中有一个雷姓建筑设计世家。
这是他们绘制的长达五米多的紫禁城中轴线大清门到坤宁宫的全部建筑的外观图样,上面清楚地标注着各个建筑的名称和它们之间地距离,数据精确到了寸。
从康熙年间开始,这个家族前后延续二百多年,一直从事皇家建筑的设计工作,他们主持修缮设计的作品中光是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就有故宫、颐和园,天坛等等。
这个祖孙七代的设计世家又被称作“样式雷”家族。
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采用文字说明、图纸和烫样三者结合的方式。所谓烫样,就是立体的设计模型。它是中国古建筑设计中特有的产物。现在,故宫依旧保留着当年雷氏家族制作的烫样。
烫样用硬纸板、秫秸和木头等粘贴制做而成。模型制成之后,需要用小烙铁将细节部分烫平,故名烫样。
这是清朝晚期雷氏家族为紫禁城长春宫设计的烫样,在夏季长春宫院内建有一个巨大的凉棚。在烫样的相关部位,都有具体的文字说明和建筑尺寸。经过一层层展示,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建筑的内部结构。当时的烫样主要是为给皇上御览而制作的。皇帝的意志是决定宫殿建造最终的依据。
豪华、气派号称小紫禁城的宁寿宫完工之后,乾隆皇帝一天也没有住过,他在退位后,依然住在养心殿内控制着朝政,直到公元1799年,他八十九岁时去世。
从明朝永乐年间到清朝乾隆年间,紫禁城历经三百多年的修建、改建和修缮,终于成就了今天展现在世人眼前的模样。而在紫禁城中演绎的历史,还将波澜壮阔地延续下去。
第三集 礼仪天下
本集简介:
本集表现内容为典章制度。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心,紫禁城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礼仪活动上演的地方,舞台就是以太和殿为主的三大殿。本集是以乾隆一代为主,嘉庆道光为辅的历史线索,展现最重要的礼仪活动,包括:登基大典;大朝会(元旦、冬至、万寿三大节);殿试与传胪;祭祀(天、地、农、祖)。同时,又穿插着英国人斯当东,“他者的眼光”叙事视角。所有的礼仪再现,所有的意义思考,就都包容在一个具有强烈戏剧张力的历史断片中。
在进入故宫的四座大门中,东华门是与众不同的。只有非常细心的人才会发现,它的门钉只有8行,有别于其他三座门的9行。
这一细微的差别,400多年前,曾经引发了一场震动朝野的**。
公元1521年3月,明武宗驾崩,武宗没有儿子,也没有兄弟。于是,皇太后决定,湖北的朱厚熜以藩王身份继承皇位。但是,朱厚熜行进到北京宣武门外,忽然止步不前了。
面对皇帝宝座,朱厚熜究竟有什么疑虑呢?
起因在于礼部拟定的继位礼仪:朱厚熜应由东华门入紫禁城,先到文华殿,追认皇太子的身份,然后再继承皇位。
门钉少了一行的东华门在等级上低于午门,神武门,也低于西华门。在紫禁城的设计中,这座大门临近太子的宫区——文华殿,是太子出入紫禁城的通道。皇帝本人,几乎不走东华门。
固执的朱厚熜拒绝了礼部的要求。这位继承人坚持:“吾嗣皇帝位,非皇子也”。我是来当皇帝的,怎么能以皇太子的身份入宫呢?
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皇太后妥协了:皇位不可久虚,百官即日于城外上表劝进。
4月28日正午,朱厚熜如愿由大明门正中御路进宫继位,年号嘉靖。这场牵动朝野的礼仪之争,暂时告一段落。
在这场较量中,大臣敢于与即将继位的皇帝抗衡,而朱厚熜也甘愿冒着失去皇位的危险固执己见,难道仅仅只是为了一套礼仪程序吗?
在礼仪之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公元1661年,即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24岁的顺治皇帝去世。在弥留之际,口授遗诏,将皇位传给八岁的儿子玄烨。
两天后,正月初九,是玄烨登极的日子。
登极大典是紫禁城最重要的仪式,500多年只有20多次,真实的场景只有亲历者才能见到,却最能引发后人的无限想象。
这将是清入关后紫禁城举行的第二场登极大典。
当年顺治登极,正是明朝灭亡,李自成败退,紫禁城多处损毁,只能一切从简。大典没有按传统在太和殿举行,移到了太和门。
经过十几年征战,经营,当玄烨登极时国家基本稳定,已经可以按典章制度举办一场完备的大典了。
而大典应如何操办?大典程序,卤簿仪仗,人员站位等如何安排?
这是摆在清初礼仪官面前的一道课题。
其实,所有的大典细节,在历代的宫廷文档中,都有明晰的记录。即使改朝换代,除了服饰以外,主要的典礼环节,都不会有太大的区别。对于清代礼仪官来说,明朝遗留的典章制度文献——《明会典》,就是最好的范本。
今天,当我们试图再现清代登极大典的时候,《清会典》也为我们提供了所有重要的线索。
登极大典前,皇帝亲自或者派遣官员先到天坛、地坛、太庙、社稷坛,向天,地,祖先等通报一番。
典礼的当天,皇家侍卫严密驻守紫禁城各道大门。
天还没亮,王公大臣都已经穿戴朝服,依次进入紫禁城。
太和门外,陈设着皇帝的步辇,太和门屋檐下,陈设着丹陛大乐的乐队。太和殿屋檐下,陈设着中和韶乐的乐队。
太和殿广场东西两侧,陈设着旌旗,伞盖等卤簿仪仗。
太和殿所有的大门都打开了。
大学士会同礼部官员进入太和殿,分别将皇帝登极的诏书,写有贺辞的表文,笔墨纸砚等放置在不同的桌案上。大学士到乾清门取出皇帝玉玺,送到太和殿皇帝宝座正南方的桌案上。
一切都准备好了,这时,八岁的玄烨身穿白色孝服,在乾清门内,父亲顺治的灵位前行三跪九叩大礼,把自己即将登极的消息亲口禀告。接着,来到乾清宫侧殿更换皇帝礼服,穿戴整齐后,再到皇太后的宫殿里行三跪九叩礼。这时乾清宫中门垂下帘子,示意先帝的丧事暂停。
天色渐亮,皇帝由乾清门左旁门出,前往中和殿。在中和殿宝座就座,那些即将在典礼中指挥引导的各级官员提前向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礼。在接下来的仪式中,他们就可以免礼,而专心忙于工作了。
玄烨终于坐到了太和殿宝座上。此后,在这个位置上,他坐了61年。
紫禁城最重要的大典,今天已经难以如实还原。而宫廷绘画中也根本没有登极大典的资料。我们在专家指导下,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有关宫廷其他典礼的画作提取素材,利用技术手段,通过情景再现,动画合成的方法拼接而成了康熙登极大典的盛况。
笼罩在先帝丧礼气息中的登极大典,气氛肃穆。中和韶乐和丹陛大乐陈设但并不演奏。
而当这些乐器奏响的时候,紫禁城也就迎来了重要的盛典。
对于紫禁城来说,每年都有三个最重大的典礼。
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旦。这是新年开始的第一天,王公大臣,外国使节在这一天向皇帝进献贺辞,其礼仪程序与登极大典相似,气氛却喜庆轻松了许多。
皇帝的生日,古称万寿节,是个全国性的节日。这一天,京城的匠人们用彩画,布匹等将主要街道包装得绚丽多姿,到处歌舞升平。各地文武百官,设置香案,向京城方向行大礼。
冬至,是紫禁城另一个大节日。这一天,北半球太阳角度最低,因而是阳光照射进太和殿最深的一天。在2004年冬至日,我们采用特殊的摄影方法,记录了一年中太和殿最难得一见的景观。在冬至这一天,阳光可以反射到大殿正中的匾额上。
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转枢的日子,这一天之后,阴气渐消,阳气渐长。冬至,皇帝到天坛祭天,第二天就在太和殿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
中国礼制可上溯周代。《周礼 大宗伯之职》将礼仪总括为吉礼,嘉礼,凶礼,军礼,宾礼五类。号称”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礼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作为最高礼仪活动上演地,紫禁城的建筑处处显示了规范礼仪的作用。
试想当年一位第一次步入紫禁城参加大典的外国使节,他走过开阔而漫长的天安门广场,穿过幽深的天安门门洞,午门广场两侧的朝房使通往紫禁城的道路显得狭长。从午门侧门入宫后,眼前豁然开朗,穿越太和门一侧,他忽然看到一片极度开阔的广场,广场尽头是高高在上,金壁辉煌的太和殿。此刻,恐怕在这位使节心中,不得不由衷产生敬畏。
沿着中轴线的御道出入午门,是皇帝和大婚时皇后的特权。但每隔几年,就会有一次破例。
一年之际在于春。阳春三月,是一年中孕育希望的季节。而对于一些中国人来说,一生的希望,也是在这个时刻孕育的。
经过层层选拔,一些读书人即将步入紫禁城。
每三年一次的殿试,是古代中国科举考试的最后一道关口。事实上,所有有资格步入紫禁城参加殿试的考生,已经在先前的过关斩将中取得了贡士称号。这场在皇宫里举行的考试,会让每个考生感受到成为天子门生的无上光荣。
这是清朝乾隆年间一份殿试答卷,考生以工整的楷书完成皇帝亲自拟定的考题,在太阳落山前交卷,卷首写有考生的年龄,籍贯,本人,父亲,祖父的名字,身份,参加科举考试的经历。之后严密封存。先由读卷大臣精选出10份最好的,在第三天黎明呈交皇帝亲自审阅,由皇帝决定最终名次。
1790年之前明清两代殿试,都是在太和殿广场露天举行,乾隆年间改在保和殿内举行,以此显示皇帝对于考生的关怀。
殿试后的第五天,是公布成绩的日子,叫做传胪。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我们找到了1904年中国最后一次殿试的金榜,当年共有273人参加,一些著名历史人物谭延闿、沈钧儒等人榜上有名,末代状元为刘春霖。
传胪是紫禁城重要的典礼。
康熙六年的状元缪彤在日记中这样记录了当天的情形:”当天天气微寒,五鼓时分,我和各位进士跪在太和殿前等候传胪。前一天已经有传言,某某人是状元,某某人榜眼,某某人探花。我已经没有希望了,不过是跟着参加仪式罢了。传胪开始,上面喊第一甲第一名竟是我,每喊一次名字,就奏乐一番,我怀疑听错了,不敢出列。最后是礼部官拉着我出来。于是,我和榜眼,探花三人,跟随礼部官员捧着黄榜沿着御道,从午门中门出宫。”
这一天,三位幸运儿得以享用了只有皇帝和皇后才能走过的道路,从午门中门出宫。这一定是天下读书人梦境中最漫长的一段路。
考生们在紫禁城里倍感煎熬和光荣的时候,中国的农民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
这是一组表现农民在不同时节辛苦劳作的画绢。有一个中年男人的形象,出现在每一幅画里。看上去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其实,他叫胤禛,是康熙皇帝的第四个儿子。他的妻子儿女也出现在这组《耕织图》里。
康熙重视农桑天下皆知,这本画册无疑会让父皇很开心。
心计颇深的胤禛在激烈的皇位继承大战中笑到最后,年号雍正。对于农业的关注,并不亚于父亲康熙。
在这本记录雍正皇帝日常活动的起居注里,我们发现即使贵为皇帝,每年也要作一天农民。
这是雍正六年二月中旬,全国农民即将进入耕种时节。18日,城南的先农坛开来了浩浩荡荡的队伍。祭祀先农神,是中国历代帝王的惯例。清代在先农坛东南还开辟了1700亩农田,在祭祀完毕后亲自耕种,为天下农夫作一个表率,表明天子心系稼樯,尊重农耕。
耕田时,皇帝一手扶着犁,一手举着鞭。按礼仪规定,皇帝要推三次。而雍正皇帝意犹未尽,又多推了一次。
农业国家的兴衰往往依赖于上天的恩威,皇帝自诩为天子,是人世间得到上天恩泽最多的人,而一旦上天发怒,兴风作浪起来,那第一个应该领受处罚的人,也非皇帝莫属。与上天对话,是皇帝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而皇帝与上天对话的方式就是各种祭祀活动。
皇帝对于祭祀格外重视,连服装这样的细节都有严格的规定。
(嘉庆蓝色缂丝云龙夹朝袍——祭天
雍正明黄花妆缎云龙皮朝袍——祭地
康熙大红色云龙花缎皮朝袍——祭日
乾隆月白色缎绣彩云金龙夹朝袍——祭月)
宫廷祭祀共有80多种,分大祀、中祀和群祀三个等级。
大祀多为皇帝亲自祭拜,中祀一部分由皇帝亲祭,大部分派官员祭祀。而群祀,则完全是由官员代劳了。
绝大多数祭祀都是几千年一脉相承而来。当祖居关外的满族成为紫禁城的新主人,一种新的祭祀活动便出现在皇城之内。
坤宁宫祭神,是清代紫禁城中最为频繁的祭祀。这座明代皇后的寝宫,被紫禁城的新主人改造成祭祀众神的场所。
坤宁宫内,今天还保留着关帝的画像,每天早上都要祭祀。清人崇拜关帝,八旗将士把他视为保护神,每次战斗前都要祭拜,认为是他赐予了战无不胜的力量。
坤宁宫晚上的祭祀一般下午四点前后开始,祭的都是满族,蒙古族的神,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是清代皇室祖先流传下来的萨满教祭神仪式。
坤宁宫东北角有一间小屋,在清代门前有制作打糕的用具。而小屋内,是一座灶台,灶台上有三口大锅。每次祭神,都要在神位前杀猪,在这里用清水煮熟,再向神贡献。
亲自主持坤宁宫祭神后,皇帝会率领王公大臣吃祭神肉。据说神肉没有任何调料,吃肉对于王公大臣来说,是一件苦差事。常有人偷偷在袖子里藏一点盐,来度过难关。
历朝历代的皇帝无不重视祭祀,在对上天、祖先和万物的敬畏背后,更重要的是对江山永固的虔诚祈祷。
然而,这种祈祷,并不能保佑一个王朝长治久安。
当明朝在天灾与战乱中风雨飘摇的时候,白山黑水间,一直新兴的力量出现了。
努尔哈赤和他的八旗将士们,最终征服了庞大的明帝国。当努尔哈赤的孙子坐在紫禁城宝座上的时候,他面对的是一种成熟而强大的文明形态。
没有多久,紫禁城的新主人,就已经完全融入到传统文明中来,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礼仪之法,又支撑起大清王朝统治的根基。
作为国家运行指南的各种典章制度,在清朝像他的前代一样完备复杂;而在紫禁城中上演的各种典礼仪式,在清朝更是空前的庄严盛大。
公元1793年,紫禁城的主人是古夕之年的乾隆皇帝。他被称为盛世的统治已经到了第五十八年,乾隆显然对自己非常满意,他称自己为”十全老人”。他身边的人正忙着为皇帝第八十三岁生日做准备。万寿节是国家三大节之一,不仅举国同庆,亚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也要赶来祝贺。与往年不同,在这一年的生日庆典上,将出现一群与众不同的客人,历经千年几近完美的礼仪制度将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公元1793年夏天,一支来自英国的船队驶进中国舟山群岛的定海港口,英王乔治三世的特使马戛尔尼率领着庞大的使团,以为乾隆祝寿之名进入中国。
英国使团成员在日记中纷纷记录了他们来到中国的第一印象。而随行画师亚历山大的作品也让今天的人们见到了1793年的中国。
——”这里的房子最高只有两层,曲线优美的屋顶,而且居然没有任何防备野兽和盗贼的设施,这个国家一定很安全。”
——”处处都是令人吃惊的忙碌景象,中国没有闲人,也看不到一个乞丐。数以千计的穷人愿意用肩膀抗运车子所无法装载的东西。”
——”中国人从小就受到做人要和气,待人要礼貌的教育。”
——”老年人和家里的年轻人住在一起,每家都保留家谱,祖先的榜样不断被援引,本家族每年至少一次在一起祭扫祖坟,家族成员之间从不中断往来,叔叔会对侄子说:‘亲人之间,不必客气。’”
很快,中国人生活中时常出现的一个动作也让英国人迷惑不解。
英国使团正使马戛尔尼这样写道:
“一名中国领航员和他的几名同胞上船帮助我们。他们非常好奇地参观了船上的一切设备。当他们在会客室里看到他们皇帝的画像时立即跪下,十分崇敬地磕了好几个头。那画像是20几年前一个商人带回英国的。这很有趣,一个去过中国的医生先前告诉我,大使必须对中国皇帝行三跪九叩礼。为了英国的荣誉,我不会那样做。”
只有在上帝面前才会双膝跪地的英国人自然无法理解叩头,在中国礼仪中的意义。
英国使团不肯向皇帝下跪的消息传到了紫禁城。
乾隆皇帝很不高兴。责令大臣尽快教会英国人叩头礼仪。
叩头,是每一队首次访华的外国使节都会接受的必修课。可惜,这一次来的,不是天朝恭顺的学生,而是正在飞速上升,并坚信自己才是世界霸主的英国。
马戛尔尼带来了当时英国最先进的科技产品,这是他的资本,他希望中国人会被吸引,会大量购买他们的产品。礼仪之争,不过是小节。
然而,他错了。
乾隆的结论是”伊等语涉无知,不知礼节。此等无知外夷,不值加以优礼。
至于英国此次贡进各物,念其诚心远献,特谕收纳。其实天朝种种贵重之物,无所不有,并无尔国置办物件。”
肩负打开中国市场使命的马戛尔尼最终失败而回。他说”我所有的时间都被礼仪占去了,我此行的目标甚至都没有机会提到” 他们带来的礼物被放置在皇家园林里,几十年后,当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的时候,发现了这些礼物。其中那些大炮枪支,弹药一发不少。中国人竟然从未有兴趣动过它们。
礼仪之争的三年后,公元一七九六年二月初,中国农历的除夕,乾隆皇帝又一次收到了英王乔治三世希望扩大两国贸易的信件,而乾隆再一次拒绝了。
这是乾隆以皇帝身份签发的最后一道诏书。明天,他就要履行六十年前登基时的诺言,将皇帝的宝座禅让给自己的儿子。
公元1735年9月3日 雍正皇帝死后第十天,乾隆继位。在那一天,乾隆在祖先灵前立下誓言:先帝中康熙治国六十一年,如果上天眷顾,让我也有同样的机会。我不敢超过先人,执政满六十年,就将皇位让给儿子。
六十年过去了,当年的祈祷竟然变成了现实。
在授受大典前夜,百感交集的乾隆赋诗一首。
“此日乾隆夕,明朝嘉庆年。古今难得者,天地赐恩然。父母敢言谢,心神增益虔。近成老人说,六十幸能全。”
公元1796年即将退位的乾隆皇帝有足够的理由傲视天下:一方面,农桑为本的国策令占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自给自足;另一方面,礼仪化生活令上自皇族下至庶民无不恪守本分不敢有丝毫僭越。这样一个时代,不正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盛世吗?试问天下,难道还有比这更稳定更合理的国家吗?放眼世界,难道还有别的的力量能与朕平起平坐吗?
公元1796年初,农历元旦,乾隆禅位给嘉庆的授受大典在紫禁城上演了。乾隆说,这是千古未有之盛事。
就在紫禁城的主人享受这无与伦比的壮丽时刻,三年前返回欧洲的马戛尔尼却以亲身之见,打碎了西方对于中华帝国几个世纪来近乎完美的想象。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因为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其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都完了。它不会立刻沉没,它将像一个残骸那样到处漂流,然后在海岸上撞得粉碎。”
地球这一边的人们,历经千年创造了礼仪天下的神话;而在地球另一边,这个神话已经变成随时可以击碎的泡沫。
紫禁城,盛典即将结束。
第四集 指点江山
本集简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若水,君若舟;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
作为东亚政治地理图上的要塞,北京已经占据了前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自战国时期以来,各朝就在此筑城。中国历史上三个皇朝的都城就在这里。紫禁城是明清两代政治统治的中枢神经,紫禁城的政务功能,承载国运兴衰。政令由此发出,通过遍布全国的官僚体系实现对广袤国土的管理,同时根据反馈制定新决策。本集以明清政务不同入手,通过明清政务比较来展现中国封建社会政务体制的流程,并呈现其中细微的差别以及这种差别产生的巨大的历史效应。
紫禁城有上万个门。每天早上,一些门被打开,成千上万的游客来来往往。而在过去,这里来往的都是声名显赫的王公贵族。
公元1861年农历十一月初一,这一天的上朝仪式将与以往不同,它在紫禁城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这个仪式叫做“垂帘听政”。
养心殿是紫禁城中部偏西的一座毫不起眼的宫殿,也是紫禁城里最神秘的宫殿之—,从雍正以后,这里成为中国的政治决策中心。
就在垂帘听政的前一天,惠亲王绵愉收到一份上谕,特许他在“垂帘听政”的仪式里免除礼仪。因为绵愉在皇亲贵族里辈分最高,而这次让他觉得新鲜的是,这个叫做“垂帘”的上朝仪式,和他们所熟悉的祖制究竟有什么不同?
明代以来,皇帝平时召见大臣、处理国事的方式大同小异,叫做“御门听政”或者“御殿听政”。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上朝。
乾清门广场把紫禁城分为“外朝”和“内廷”。外朝又叫前朝,内廷又叫后宫,明朝的日常政务都在前朝举行,而清代的政务中心却移到了后宫。
明代上朝的时候大臣们从南城、东城出发,先到午门,经过金水桥到皇极门,就是今天的太和门。皇帝的路线是从居住的乾清宫来到皇极殿,或者皇极门,大约500多米的路程。
清朝时大臣由东华门进入紫禁城,穿过景运门来到乾清门,而皇帝从乾清宫到乾清门仅有50米的距离。明清相比:清朝皇帝走的路比明朝皇帝近得多。
听政仪式从前朝转移到后宫,隐含着明清500年间中国政治制度的变化。
据大明会典记载:早朝时,大臣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凌晨3点,大臣到达午门外等候。
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伍;
钟声响起时,宫门开启。
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
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
通常,皇帝驾临太和门或者太和殿,百官行一跪三叩头礼。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机会与皇上对话,大臣向皇帝报告政务,皇帝则提出问题或者做出答复。
公元1498年秋末的一天,宫中失火,弘治皇帝彻夜未眠,请求免朝一日。此时的弘治皇帝不来上朝还向大臣请个假,而在十几年之后的正德皇帝连招呼都不打,让大臣们白白地等了一整天,直到傍晚才宣布“今日免朝”。饥渴难耐的大臣们急于回家,午门内外乱成一团,有一名将军竟然被活活挤死在禁门。
皇帝疏于朝政,这在明朝绝不是个别现象。明朝万历年间,大臣们竟然有20多年没有在朝堂上见过他们的皇帝。
明朝时,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清朝则与明朝不同,大臣们只是奉命办事,皇帝则往往是事必躬亲,因此勤政成为大多数清朝皇帝的特点。
在乾清门广场旁边的工艺品商店在过去叫做九卿房,是清朝大臣等候上朝的地方,公元1861年农历十一月初一,绵愉和大臣们就在这里等待这次 “垂帘听政”。
历史上,每当皇权受到威胁的时候,一些非常手段的采用就成为必然。“垂帘听政”只是以特殊手段维护皇权的一个特例罢了。
从明到清500年间,紫禁城逐渐被建成举世无双的皇宫,中国的封建集权也历经兴衰终于走到尽头。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熟知的宰相一词,是明朝以前的产物,那时,宰相是文武百官的总头目,甚至皇帝的诏书没有宰相的签字就不能生效。而自从有了宰相,相权和君权一直存在矛盾。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废除了宰相,着手建立一套新的政治权力体系。
1402年,刚从自己的侄子手里夺过皇位的明成祖,为了巩固权力,做出两个重大决定,一是把首都迁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北京,二,成立内阁,这样,一个国事咨询机构正式建立了。
过去,宰相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明成祖成立内阁以后,把原来宰相拥有的决策权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
在明成祖掌控之下,内阁与六部各司其职,国家最高行政命令从紫禁城发出,通过全国1936处驿站,全长143700公里的驿道,层层下发到帝国每一个角落。
后来,明宣宗时期形成了更为完善的政务流程: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
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而皇帝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按照规定,皇帝仅仅批写几本,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以往,太监读书识字是被严令禁止的。明宣宗不仅改了这个规矩,而且在他的鼓励下,宫里还成立了专门的太监学堂。后人猜测:明宣宗这一做法,其目的就是让太监牵制内阁的权力。久而久之,一种奇怪的政治格局出现了。
我们发现明朝内廷、外廷的机构完全对称。外有内阁,内有司礼监,外有三法司,内有东厂、锦衣卫,外廷有派往地方的总督、巡抚,而内廷派往地方的也有镇守太监、守备太监等等。这样,内廷、外廷相互制约,才能确保皇帝的决策地位。但是,这也造成了内外两大政治势力的争权夺利。
紫禁城东部的这片建筑在明代叫做文渊阁。明朝的内阁就设在这里。在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让这个紫禁城里最不起眼的房子成为声名显赫的所在。在文渊阁办公的内阁成为实际上的政务决策者。
表面上,例行的政务流程似乎并没有改变,但决策权却出现了转移。张居正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首先,当时的万历皇帝还是个孩子,张居正身为皇帝的老师,很容易影响皇帝的决策。
再者,万历的“批红”是在司礼监冯保指导下完成,而冯保跟张居正关系密切。
张居正把自己的意见授意他人,写成奏章,再由自己“票拟”赞同。幼年皇帝的批红自然毫无问题。
就这样,大臣的“奏章”,阁臣的“票拟”,皇帝的 “批红”,由张居正一手操控,达到空前一致。他的新政也就毫无障碍地顺利推进。
自从司礼监掌握了“批红”权,就给太监涉政提供了契机,在此之后,太监和内阁之间的争权夺利此消彼长,终于在公元1506年达到白热化。
这一年秋末的一天,司礼监的太监一反常态,在乾清宫与内阁之间不停奔走。原来,太监刘瑾的权势越来越大,内阁决定弹劾刘瑾,但是正德皇帝没有明确表态。内阁大臣决定在第二天上朝时决一死战。刘瑾不除,内阁将全体辞职。
第二天,在太和门外,朝会如期举行,正德皇帝没有来,刘瑾却出现了。这时的刘瑾不仅仅是掌管马匹的头目了,他已经被皇帝任命为司礼监总管。皇帝终于和内阁翻脸了。
其实,太监的后台就是皇帝,弹劾皇帝宠信的太监,就是威胁皇权,这是皇帝所不能容忍的。
从这一天开始,全国所有重要公文先要送给刘瑾,他过目后才能发到六部和内阁。那么刘瑾如何越过皇帝“批红”这一关呢?正德皇帝喜欢玩乐,每天骑马、玩鹰,还在后宫开办集市,自己扮作商人取乐,刘瑾就专找皇帝玩兴正浓之际汇报公务,每次,皇帝都会很不耐烦地说:这些事也要来烦我吗?于是,刘瑾就堂而皇之地代替皇帝批红。
我们不知道明朝的大臣经过午门的时候会不会不寒而栗,刘瑾上台后曾在此先后“杖责”23位大臣。
据说“廷杖”分“用心打”和“着实打”。被“用心打”的,弄不好就会残废;而被“着实打”的,绝无生还之理。轻重程度,只要查看一下监刑官的脚尖就知道:脚尖张开,不至于把人打死;脚尖并拢,那就棍棍要人命。
至此,宦官在明朝政治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到了天启年间,太监专权达到了极点,宫廷中竟有十万名太监。
那时侯,天启皇帝经常睡不好觉,因为住在不远处的太监总管魏忠贤起得很早,洗脸的时候敲的铜盆叮当乱响,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当时的魏忠贤先是被人称为千岁,后来变为九千岁,最后居然成了九千九百岁。
自明初以来,明朝的政务中心就在紫禁城这几个地方转换,权力的交替,左右着明朝的国运。宫闱重重之中、争权夺权的阴谋时有发生。
通过几代皇帝的努力,明朝曾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务体系,它在权力平衡方面堪称完善,后来,它被西方人学习,形成了后来的内阁制和首相制。在中国明朝成化年间开始出现的内阁首辅,就是首相的雏形。
然而,这套制度在明朝末期已经变得面目全非,而缺乏完善制度支撑的王朝就像一座将要倒塌的大厦,绝非一己之力能够挽回。
崇祯二年,皇太极率十万骑兵,绕开了袁崇焕把守的山海关,攻打遵化,偷袭北京。袁崇焕急报北京,同时迅速回防。崇祯帝却猜疑他要和皇太极共谋京师,清退兵之后,袁崇焕死于非命。从那以后,出现了明军整支部队投降清军的现象。辽东明军皆言:“以督师之忠,尚不能自免,我辈在此何为?”
史书记载:李自成攻破北京城的前一天,崇祯在乾清宫敲钟召集大臣,但是没有召来一个人。明朝200多年的历史在这一刻走到了终结。崇祯皇帝在景山上最后看了一眼辉煌的紫禁城,在农民起义军攻城的呐喊声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明朝被李自成推翻仅一个多月后,清军攻入了北京,紫禁城换了主人。然而,和这座皇宫一样,皇权,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中依然延续,而且越发凸现。
公元1722年初冬的一天,雍正帝下旨:所有康熙的朱批谕旨,都要上缴,私自存留者,从重治罪。
雍正帝刚刚即位不久,急于收回康熙的朱批谕旨原因何在?后人猜测:当年的朱批谕旨中涉及到康熙对皇位继承人的意见,可能对雍正的统治不利。从这一刻开始,雍正的集权拉开了序幕。
三年后一个法国传教士谈到第一次见雍正帝时的印象:他身材魁梧,口齿不错,但讲话速度较快。看来他挺有头脑,而且精神焕发。
这个给外国传教士留下深刻印象的皇帝最大的苦恼就是自己刚刚坐上的皇位还很不稳固。其实这种苦恼,他的几位先辈都曾经经历过。
清初,努尔哈赤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国家大事都由会议讨论、决定。会议甚至有罢免皇帝的权力。奴尔哈赤这一规定给后来的皇位继承者们带来无穷的烦恼,顺治曾苦恼于多尔衮的专权,康熙曾苦恼于鳌拜的跋扈,这些让皇帝寝食不安的人,几乎都是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骨干。
养心殿西暖阁,是雍正处理政务,批阅奏折的地方。这里悬挂着他亲笔书写的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字里行间极为迫切的表露了雍正帝对集权的渴望。
为了加强皇权,顺治恢复明朝的内阁,康熙成立南书房,都是为了分散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雍正十分清楚:议政王大臣会议仍是对自己皇位的强大威胁。
雍正八年,他终于等到了机会:雍正帝借口与蒙古噶尔丹交战,整理军报的内阁远离内廷,泄密的机会较多。由此,他成立了军机处。
乾清门广场西北的一排房子就是军机处值房,我们发现,军机处的房子和宫墙之间有两米的空隙,据说这里曾有一条通往养心殿的专用通道,这条路穿过宫墙,经过御膳房直达养心殿。现在,我们已经找不到这条路,但是御膳房院子里的宫墙上,依然留有疑似通道的痕迹。
无论是哪一条路,从军机处到养心殿只有50米的距离,使皇帝能随时召见军机大臣,了解国家大事。皇帝阅览官员呈报的奏折,军机大臣聆听皇帝口述上谕,回到军机处凭记忆拟定上谕,然后再赴养心殿交皇帝定夺。这中间只需一个时辰。上谕经皇帝首肯之后,就成为正式的诏书由军机处下发。
军机处根据公文紧急程度,规定传递速度,标“马上飞递”的:日行三百里;更紧急的:写四百、五百、六百里。驿站换马不换人,一路飞递,送到地方官员手中。
这样:皇帝通过军机处直接向各级官员下达命令。在军机处逐渐成为新的政务枢纽之后,努尔哈赤以来的议政处也就渐渐形同虚设。
同样是行政中枢,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过程,也是权力向皇帝集中的过程。
成立军机处后,雍正终于实现了皇帝“惟以一人治天下”的理想。但是,当权力的重担集于一人之身的时候,那些不够精明强干的皇帝往往难以胜任。
公元1840年7月4日,浙江定海附近的海面上突然出现了英国军舰,定海知县登上军舰询问来意。英国人限他次日投降,否则开炮轰城。
此时的北京紫禁城和往常没什么两样,第二天,道光帝照常向皇太后问了安,处理了几件日常的公文。此时,距离北京数千里的定海已经被英国人占领。
由定海到北京,奏折传递的速度最快也要20天,道光帝直到7月24日才得知定海失陷。在这二十天当中,当地官员因为得不到皇帝的命令,无从应对局势的变化,以致延误军机。
在之后的日子里,道光帝陆续收到各地纷沓而来的战报,信息相当混乱。直到8月9日,战争开始一个多月后,道光帝总算弄明白英国已经发动战争这一事实,而就在此时,英国军舰已经逼近天津。
集权制下,战争的决策者是皇帝,而道光帝既不能及时了解军情,同时对英国也是一无所知,直到战争结束,道光皇帝还在问:听说英吉利距离中国七万里,它到底在哪里?
这场战事在历史上叫做“第一次鸦片战争”。
故宫里的军机处展室,陈列着奏折匣,就在雍正帝逐步完善的密折制度中,这种奏折匣被广泛的使用。
明朝的时候,大臣上奏给皇帝的奏折,通过各级衙门层层上报,有时皇帝没看到奏章,一些大臣已经知道奏章的内容。
为了加强保密,雍正时期开始使用这种奏折匣,它配以宫廷特制铜锁。只有皇帝和上奏的大臣才有钥匙。大臣上奏的密折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无法知晓。
所谓“朕之耳目,天下之所共知”。雍正帝借助密折制度把自己的触角伸向各地,无孔不入。甚至同在一地执政的官员也得互相防范、互相猜疑。这种密折政治的的确方便皇帝体察下情,但是也为捕风捉影打开了方便之门。
建立密折制度时,雍正帝反复强调:密折“慎密二字,最为要紧,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可不畏乎?”这种说法在一百多年后得到验证。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破广州城后,在总督府里缴获了一些奏折匣,里面装有清朝两广总督耆英写给道光皇帝的密折。密折中一些侮辱洋人的语言让英国人怀恨在心。后来耆英在谈判时遭到英国人当面羞辱,中途离去,结果以失职罪被皇帝赐自尽。
一手建立了完备的奏折保密制度的雍正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100多年后,作为最高机密的奏折竟然如废纸一样被入侵者缴获。
道光帝曾经形象地把“为政治国之道”比喻成“一所大房子”,“住房人随时粘补修理,自然一律整齐,若听任破坏,必至要动大工。”
紫禁城这所大房子从明成祖开始建造,其间,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也几经修修补补,最终,皇帝与皇权都随着时间流逝,化作历史的云烟。
公元1861年农历十一月初一,这次“垂帘听政”开始了。和以往的听政不同的是,这次在朝堂之上出现了两个宝座,它们一前一后,中间以一道帘子相隔。绵愉和众大臣们朝拜了前座上的年幼的皇帝,他们听到的旨意却从帘子后面发出。
慈禧独掌大权以后,前座上的皇帝形同傀儡。她自己以独特的方式扮演了强权皇帝的角色。至此,大清国的集权政治发展到又一个高峰。
公元1912年2月12日,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政务活动在养心殿开始了,它已经很难再叫做上朝,因为这次仪式惟一的内容就是隆裕皇太后带着六岁的溥仪颁布了皇帝退位诏书。无论 “御门听政”还是 “垂帘听政”在此时都已经成为了祖制,而中国的封建王朝也永远成为了历史。
第五集 家国之间
本集简介:
本集通过一个个真实生动的历史事件,包括珍妃井的故事、太子读书、选秀女、光绪大婚、慈禧太后的日常生活等展开对宫廷生活各个方面的阐述。从生活文物到历史故事,从历史事件到宫廷生活,用客观的角度揭开了宫廷生活的神秘面纱,向人们呈现出紫禁城中最真实的生活点滴。
这是一座已经存在了500多年的老宅院。曾经住过两家人,一家姓朱,一家姓爱新觉罗。关于这座宅院里的生活,传说很多,真正知道的人,很少。
1900年8月14日,北京被八国联军攻破。光绪皇帝逃离了紫禁城。
而他最喜爱的妃子,在这一天死去了。
关于珍妃的死因,宫廷的官方文件只有简单的几句话——在这份慈禧太后亲自签发的懿旨中,这样写道“上年京师之变,仓猝之中珍妃扈从不及即于宫内殉难,洵属节烈可嘉,加恩著追赠贵妃”。
而另一种说法来自太监崔玉贵。在珍妃死亡事件里,崔玉贵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8月14日下午,崔玉贵接到慈禧的命令,将几年来一直幽禁在冷宫的珍妃带到颐和轩。
慈禧对珍妃说:“洋人要打进城了,我们要避一避,带着你走不方便。”
珍妃说:“您可以避一避,可以留皇上坐镇京师,维持大局。”
慈禧大声呵斥说:“你死到临头还敢胡说。”
珍妃说:“我没有应死的罪。”
慈禧说:“不管你有罪没罪,也得死。把她扔到井里去。”
沿着珍妃在宫中的足迹,我们将渐渐解开皇宫生活的神秘面纱。
古人仰观天象,最亮的星是紫微星,紫微星周围的星宿环绕而成紫微垣,这里是传说中天帝一家的居所。皇帝自称天子,紫微垣在人间的投影,就是皇帝一家的居所——紫禁城。
这是一幅展现大年初一紫禁城盛大朝会的画卷。满朝王公大臣,来自世界各地的使节,都守候在太和殿广场上,人们等待着典礼的开始。然而,太和殿宝座上空空荡荡,皇帝在哪里呢?
越过层层宫墙,我们看到了一个与前朝大不相同的后宫。
在这里,皇子皇孙像宫外的孩子一样,热衷着放鞭炮的游戏。
在这里,皇后嫔妃像宫外的母亲一样,关爱着自己的孩子。
在这里,皇帝像宫外的父亲一样,享受着天伦之乐。
紫禁城以乾清门为界,南面为前朝,北面后宫。后宫由乾清宫,坤宁宫,交泰殿以及东西各六宫组成,这里就是皇帝的家。
皇帝寝宫为乾清宫,皇后为坤宁宫,乾清宫与坤宁宫之间是交泰殿。意味着“乾为天,坤为地,天地交泰,阴阳和合”。紫禁城宫殿的文饰图案,到交泰殿第一次出现了凤。东西六宫的名称,也大多暗喻男女交合,生儿育女。
1888年冬天,来自全国的妙龄少女汇聚在御花园。她们将有人成为大清国的皇后。此刻,她们都被称为“秀女”。
中国历代的后妃,大多来自贵族权臣之家。然而,为了巩固皇权的联姻,往往潜伏着更大的政治危机。到了明代,为了防范外戚干权,朱元璋一改旧俗,明文规定皇室后妃应选自民间。
清朝入关后,皇帝的后妃主要来源于八旗秀女。顺治朝规定,凡满蒙汉八旗官员的女儿,年龄在13到17岁之间,都要参加每三年一届的选秀。其中不仅产生皇后嫔妃,也为皇子皇孙,亲王郡王等皇家宗室物色福晋。超过17岁又一直未被选中的才可以另行婚配。严格的制度确保了皇族婚配的优先权。
经过反复选看,五位女孩幸运地走到了最后一关。他们是慈禧太后的弟弟副都统桂祥的女儿;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礼部左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但她们可能并不知道,真正决定命运的却是皇帝身后的这个女人。
光绪选后的情景,在场的太监唐冠卿有过细致的描述:“选后是在体和殿,事前准备了玉如意一柄,绣花荷包两对,谁收到玉如意就是皇后,收到荷包为嫔妃。光绪手持玉如意来到德馨的长女面前,刚要交给,慈禧太后大声说:‘皇帝’,并暗示光绪将玉如意交给桂祥的女儿。光绪无奈,只好照办。慈禧强迫光绪选择了并不喜欢的皇后,又担心德馨的女儿,一旦选入嫔妃,必有夺宠之忧,于是不让光绪自己再选,直接授意将荷包交给长叙的两个女儿。”
令光绪一见钟情的女人落选了,慈禧的侄女叶赫纳拉氏成为光绪的皇后,长叙的两个女儿成为珍妃和瑾妃。他们的命运在刹那间发生了巨变。
这些嫁入紫禁城的女人,被分为若干等级居住在不同的宫殿里。明代有十二等。清代康熙年间,后妃定为八等,即皇后一人,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以下另有贵人、常在、答应三级,人无定数。
这就是民间流传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了。事实上,每位皇帝的后妃数量相差很多。康熙一生有后妃79人,而光绪只有一后二妃3人。
什么人能够成为后宫之主的皇后?第一次大婚的皇子或少年皇帝作不了主,决定权在深谋远虑的父皇,母后或皇太后那里。最后胜出者往往不是最有魅力的那一个,而是皇家对权力格局通盘考虑后,认为最合适的那一个。
公元一八八九年正月二十七日子刻,隆裕皇后的凤舆从自家府邸出发,前往紫禁城。光绪皇帝大婚正式开始。
洞房设在坤宁宫。这座明朝皇后的寝宫,自清朝入关后,被改为祭神和节庆朝贺的地方。宫廷举行大婚时,东暖阁就是新婚帝后的洞房,他们将在这里共度三天。
这一天,对于光绪来说,不仅意味着成为一个女人的丈夫,也意味着他将成为这个国家的真正主人。
因为慈禧太后刚刚向外界宣布,光绪皇帝大婚礼成,慈禧就将结束垂帘听政。这一幕,光绪已经等待了15年。
1874年12月5日夜,四岁的载湉被送入紫禁城。几个时辰前,19岁的同治皇帝抱病身亡。同治没有子女,载湉以其堂弟的身份入主皇宫。
这个孩子在睡梦中离开了温暖的家,成为了光绪皇帝,开始了长达34年哀伤的生涯。
位于故宫东部的毓庆宫,曾经是清代皇太子在宫中的居所。
光绪5岁,到了学习如何作皇帝的年龄。而少年天子的课堂,就在毓庆宫。
清代的皇子们,只有在幼年时期才能住在东西六宫享受父母之爱。十岁迁出后宫,暂居毓庆宫或更为偏远的南三所。受封亲王后便彻底迁出紫禁城,到父皇赏赐的王府居住。皇子们对于宫廷最为深刻的记忆,恐怕就是读书生活了。
每天天还没亮,皇子就进入书房,随师傅作诗文,学习儒家经典。又有满族师傅教授满语,骑射等,直到黄昏才结束。
清代皇子教育的勤勉不怠,也许是吸取了紫禁城上一代主人——明朝皇室的教训。明代皇太子虽然也有出阁讲学制度,但并不严格,而清代12位皇帝,尽管其天赋,机遇大不相同,但绝大多数都称得上勤政,严谨的皇子教育制度,功不可没。
读书声中,光绪一天天长大了。
在紫禁城里,这个小院并不起眼,但却是中轴线外最受欢迎的景区。自雍正以后历代清帝的卧室,就坐落在这个有些局促的院落里。
这是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惟一一处中国皇帝的寝宫,基本保留了光绪皇帝居住时的原貌。
很多人会惊讶于它的狭小,紫禁城的肇建者只是把它当成一座临时休息的地方。当它贵为皇帝寝宫后,为了使自己的卧室能与天子的威仪相称,便在房内的陈设上极尽奢华。据清同治二年《养心殿寝宫陈设档》记载,当时这里的陈设品共有724件。
在养心殿寝宫东西两侧,各有一套卧床。据说,东边的床是备皇后来住时睡用的,西边则是为妃子备用。又说,皇帝为了预防刺客,总在入寝时把两张床的幔帐同时放下,谁也不知道他究竟睡在哪张床上。
紫禁城习惯于早起。慈禧太后起床的情形,她的贴身宫女何荣儿有过细致描述:
“太后屋里灯一亮,侍寝的宫女趴在地上喊:老祖宗吉祥!给太后叠好被以后,跟着用银盆端好一盆热水,老太后用热手巾将手包起来,在热水盆浸泡相当长的时间,要换两三盆水,把手背和手指的关节都泡随和了。然后洗脸,与其说洗脸不如说热敷脸,这样能减少脸上的皱纹。都完毕了,才坐在梳妆台前,传太监梳头,描眉刷鬓敷粉擦红。再吸上两管水烟后,奶茶就献上来了。老太后最习惯喝人奶和牛奶。太后是个爱美的人,也教别人爱美。她常说:一个女人没心肠打扮自己,那还活着什么劲呢?”
洗漱停当,慈禧坐在宝座上,此刻,光绪皇帝和他的后妃们正候在门外。每天清晨皇帝率领后妃向太后请安,是紫禁城几百年不变的规矩。新婚不久后的一次请安,慈禧与光绪进行了别有深意的对话。
慈禧太后含笑问:“皇上由哪里来的?”皇帝回答说:“由养心殿。”
“由养心殿来经过螽斯门吗?”“是。”
“知道螽斯门的来历吗?”
“这个,儿子听师傅讲过,不过儿子不努力,知道的不清楚,还要清皇爸爸指教。”
“为什么叫螽斯门呢?说雄的大蚱蜢名螽斯,一震动翅膀鸣叫起来,好多雌蚱蜢就来了,每个都给它生99个孩子。先皇就是盼望我们家族兴旺啊!”
太后说完用眼睛看看光绪,也看看隆裕,脸上已经没有先前的笑容了。
帝后失和在宫中是尽人皆知的“秘密”,对于慈禧选定的皇后,光绪几乎从未亲近过。慈禧为了巩固权力而抛出的红线,牵回的却是一对陌路夫妻。
紫禁城重重高墙将12座宫院与外界隔离开来。它们位置东西对称,外观大同小异,像两腋一样依傍着中轴线上的后三宫。其间生活着皇帝的女人们,她们或许万千宠爱集于一身,或许独守枯灯寂寞一生,其命运,完全在于后宫里惟一的男人,是否垂青自己。
皇帝如何召幸嫔妃,民间一直流传着太监驮妃的说法。说是把妃子包裹在背子中,由太监驮到皇帝寝宫。
真实的情形是怎样的呢?
每天午后,皇帝进晚膳的时候。所有嫔妃来到养心殿后院的燕喜堂,静静等候。因为晚膳之后,皇帝将亲手揭开困扰后宫嫔妃整整一天的悬念。
这些刻着嫔妃名字的绿头签等待着皇帝的选择,皇帝的手决定了与哪个女人共度今夜。
清朝皇帝中,光绪的嫔妃最少,只有一后二妃。而贵为后宫之首的皇后,并不在绿头签备选之列,隆裕皇后经常住在养心殿光绪寝宫东侧的体顺堂。只是,这对感情冷漠的夫妻几乎从未真正生活在一起。
在同后宫竞争中,珍妃轻易就占得了上风。
宫里的规矩,无论多么受宠的嫔妃,都不能整夜陪伺皇帝。但召幸之后,嫔妃也不必再回到自己的寝宫,而是就近在养心殿皇帝卧室的隔壁休息。养心殿旁的燕喜堂西围房事实上就变成了珍妃的第二座寝宫。细心的光绪命人在这间屋里多设一个帐幔,一幅板帘,一席大褥。对于他们的爱情而言,这是一段转瞬即逝的黄金时期。
珍妃乖巧伶俐,她能双手写字,喜欢绘画,喜欢唱歌,喜欢穿上护卫官袍在光绪面前扮作美少年逗皇帝一笑。据说,她还是第一个将摄影术引入宫中的人,总是拉着光绪让太监拍照。
珍妃专宠终于激怒了慈禧太后,她以生活奢侈为由处罚了珍妃。然而,当年作为珍妃行为不检证据的摄影,若干年后竟也成了慈禧太后的最爱。
每天常朝晚膳后,一般是皇帝的休闲娱乐时间。宫内的休闲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琴棋书画,豢养宠物,观赏戏剧,体育运动等等。
在这幅宫廷绘画中,明宣宗正在玩一种类似现代高尔夫的运动——捶丸。
同普通人一样,皇帝们也会有各种休闲娱乐和爱好,但是,对普通人来说无关紧要的兴趣爱好,在皇宫之内,却可能造成危及江山社稷的严重后果。
明武宗正德皇帝——酷爱武功,自己册封自己为大将军。同时,对经商兴趣浓厚,经常扮成商人模样,在紫禁城里开设商铺酒肆。
明世宗嘉靖皇帝——在宫中研究长生不老的办法。命令宫女每天早起,采集御花园清晨露水,供自己炼丹。
明神宗万历皇帝——几十年不见大臣,深居宫中,最大的爱好就是敛财。从南方富庶之地征集来的盐税,大多埋藏在皇宫的地下。
明熹宗天启皇帝——是巧夺天工的木匠,据说,他设计出一种能够喷水戏珠的金龙。而朝政却都交给了大太监魏忠贤。
他们的爱好,使个人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却加速了明帝国的覆灭。
紫禁城的新主人来自白山黑水之间,剽悍的民族性格,使清朝皇室的休闲生活,也具有强烈的尚武精神。
木兰围场。在清代中前期将近两个世纪里,皇帝率领满蒙贵族将士一万多人,在这里围猎100多次,这既是和平年代必要的军事演习,也是联络满蒙贵族感情的最合适的外交活动。
冬天的紫禁城,另一种别具满族特征的娱乐开始了。滑冰,是清代皇家在冬天最热衷的娱乐活动。每次参加表演的八旗将士约1200人,他们盘旋在冰面上,蜿蜒如龙形,在高速滑行中,要做出各种优美造型,并准确射中悬挂在旌门上的小球,以取悦皇帝。
从皇帝大婚的那一天起,紫禁城里所有的人,都在热切期待着新生命的到来。
后妃怀孕叫“遇喜”,在《钦定宫中现行则例》中,对此有专门的规定。嫔妃怀孕,每日食用加半,有生母者,准许进内廷照看。皇后生子,满月时赐银一千两,衣料三百匹。嫔妃生育,也各有相应的待遇。
中国古代皇位继承,基本遵照以下原则:皇后所生长子是第一继承人,皇后无子,立普通嫔妃中所生长子。所有后妃都没有生子,或者从皇族中过继一个儿子立为皇帝,或者由皇帝的弟弟继位。
清代雍正开始实行秘密建储制度,更重视考察继承人的能力。但一个最基本的前提不会改变:除非万不得已,皇位继承人必然是皇帝的儿子。
皇子,一切为了生出一个皇子,一个未来的皇帝。后宫波澜不惊的表象下,于是充满了嫉妒,仇恨,杀机。
公元1475年,29岁的明宪宗起床后面对镜子,发现自己已经长出几根白发,叹息到:“老将至而无子”。我老了,却还没有儿子呢。这时,为皇帝梳头的太监张敏忽然跪倒,向皇帝禀告了一个隐藏了五年的秘密。
原来,宪宗专宠年长自己17岁的万贵妃,而万贵妃为了独霸后宫,竟然强迫所有怀孕的嫔妃喝药堕胎,而她在自己的儿子过早夭折后,一直未能怀孕。致使明宪宗几乎绝后。
五年前初秋的一天,宪宗在宫内读书的时候,遇到了值班的女官纪氏,纪氏是广西瑶族土官的女儿,端庄伶俐。回答皇帝的问话,举止得体,吸引了宪宗。这一次偶然的临幸,竟使纪氏怀孕。
这一切,当然逃不过万贵妃在宫中无处不在的耳目。万贵妃命令宫女给纪氏送去了堕胎药。或许是天意,纪氏被迫喝下堕胎药后,孩子并没有打下来。而早已对万贵妃专横不满的太监张敏等人,向万贵妃谎报纪氏患上重病,按明朝皇宫规定,需要送到北海附近的安乐堂任其自生自灭。
于是,在宫中众人的保护下纪氏躲到宫外,孩子降生,悄悄哺育成人。
得知真情后的宪宗立刻派人出宫迎接儿子。
一个月后,纪氏去世,太监张敏暴亡。人们都说,是万贵妃所害。
在残酷的后宫杀戮中幸存下来的这个孩子,13年后登上了皇帝宝座。
“多子多福”,这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观念。这条铺设在坤宁宫洞房婚床上的百子被,正是这种观念在皇宫里的折射。百子的典故最早出于《诗经》,是歌颂周文王子孙众多的。画面常用谐音谐意,寓意皇帝多福多寿,多子多孙,子孙昌盛,万代延续。
从太祖努尔哈赤起,爱新觉罗一家,始终人丁兴旺。然而,当咸丰皇帝在内忧外患中登极后,皇家血脉忽然间就衰弱下去。
咸丰六年三月,兰贵人在这里生下咸丰皇帝的儿子载淳。由于咸丰长子幼年夭折,载淳成为皇位惟一的继承人。
于是,原本在后宫中地位并不高的兰贵人最终成为慈禧太后,在后来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她才是中国真正的最高统治者。
而慈禧惟一的儿子,同治皇帝,未满20周岁,就病死了。同治没有儿子。以同治堂弟身份继承皇位的光绪也没有生育。
无后,对于皇室来说,是最致命的打击,是一个王朝行将覆灭的不祥征召。
而中国,正进入最哀伤的年代。
年轻的光绪皇帝急切地希望通过一场疾风暴雨般的变革改变这个国家。
这是我们在美国国家图书馆寻找到的关于故宫最早的影象,摄于1903年,拍摄者是一位美国人。中国人仰视了五百多年的故宫,在那一年,已经可以被俯看,被窥视了。在这段动荡的影象拍摄前四年,1898年,当皇帝主导的维新变法进行到103天的时候,慈禧太后忽然由颐和园秘密返回紫禁城。光绪被软禁,慈禧再度垂帘听政。
1908年10月21日,在珍妃遇难7年后,羸弱的光绪去世了。一天后,强悍的慈禧太后也去世了。
紫禁城,就像一座巨大的舞台。只是,台上台下之间,有一道厚厚的幕布,始终没有拉开。
1908年深秋,又一个孩子被送进紫禁城。后来,他被人们称为末代皇帝。
若干年后,这里将不再是皇帝的家。
第六集 故宫藏瓷
本集简介:
瓷器作为中国文化的精华,使得中国文化闻名世界。故宫的瓷涉及到宫廷日常生活及休闲玩赏等各领域的活动,它们蕴含着皇家的艺术性情,显示着皇权的至高无上与尊严,皇家的雍容华贵与典雅。通过对故宫的瓷的展示,又折射出陶瓷的发展演变过程和中国陶瓷文化的内涵。
这里是故宫博物院东南角的南三所。它曾经是紫禁城里皇子居住读书的地方。故宫博物院的古器物部就在这里办公。
这位叫耿宝昌的老人,已经84岁了。他已经在故宫工作了将近50年。在这50年里,他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研究瓷器、鉴定瓷器、抚摸这些瓷器。
瓷器,是我们这个善于创造,并深赋美感的民族曾经所独有的。
它有火的刚烈、水的优雅、土的敦厚。
中国人把那个看似普通的泥土,在水与火的灵动下,在中国人心灵与精神的升华中,成就出这种美丽的器皿。
它曾经是武则天供奉佛指舍利的至尊之器;
是宋徽宗宫廷院落中雅致的摆设;
是元世祖进行东西方贸易的贵重商品;
是永乐皇帝赐予外国使臣的珍贵礼物;
是雍正皇帝亲自参与创作和设计的艺术品;
也是中国每一个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更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宫殿中无处不见的珍宝。
它跨越千年的时空,成为今天紫禁城里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如今在这座博物馆里所收藏的150万件文物中,约35万件是瓷器。据耿宝昌先生自己介绍说,这些瓷器他都曾亲自鉴定过。而在这其中,和他最有缘分的,是一对高不过两寸的小瓷杯。它是明成化斗彩三秋杯,是故宫博物院里最珍贵的藏品之一。
70年前,当耿宝昌先生在琉璃厂的古玩店作学徒时,就曾和它有过一面之交。
这对瓷杯最初的主人,是统治大明帝国的成化皇帝。
据传说,明成化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481年。主持日常朝政的大臣们,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他们的皇帝了。此时的皇帝朱见深,经常和自己最宠爱的万贵妃,在后宫里寻欢作乐。
为了讨这个比自己大17岁的女人的欢心,成化皇帝命令景德镇的工匠,特制出一种小巧玲珑的酒杯给她把玩。这种绘有子母鸡图案的,叫成化斗彩鸡缸杯,目前世界上仅存十几只。
而绘有蝴蝶、兰花和小草图案的成化斗彩三秋杯则更为珍贵。世界上保存完好的仅有一对儿,现在珍藏在故宫博物院。这些小小的杯子一出世不久,就被当时的文人,称赞为天下酒器中的极品,其鲜嫩而淡雅的风格旷绝古今。
时间已经过去了500多年,成化皇帝和万贵妃曾经把玩过的这些瓷器,有的至今仍然收藏在这座宫殿里,有的已经散落在世界的不同角落。现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35万件瓷器中,绝大多数都是这座宫殿曾经所独有的,这些瓷器与生活在这座宫殿里不同时代的主人,发生过很多的故事。斗转星移之间,它们大都成为了今天我们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经典艺术品。
它是温润的玉,它是晶莹的冰,它是山水之间的青翠。这是中国历代文人雅士,对这种瓷器的赞美。它就是秘色瓷。这是今天故宫博物院收藏到的,最早为皇宫专用的瓷器。在将近数百年的时间里,关于这种瓷器,有很多神秘的传说。关于它是否存在,关于它的来历和名称,曾经众说纷纭无有定论。直到1987年,13件秘色瓷,在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这种争论才结束。目前仅存于世的秘色瓷数量尚无考证,故宫博物院在新中国成立后,收购有3 件藏品。这种神秘的瓷器,即便是明清两代的皇帝,也难以见到它的真容。乾隆皇帝曾经做诗感叹:李唐越器人间无,赵宋官窑辰星看。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稀少和最美的东西,往往会被皇家垄断。明洪武二年,御窑厂正式在景德镇设置。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官窑。它由朝廷督办,集中全国最好的工匠,用最好的瓷土,专门生产皇家使用的瓷器。这些瓷器禁止民间使用和买卖,烧制手段和配方对外严格保密。贫穷出身的朱元璋,也就是在设置官窑的这一年,出于节约的目的,规定将祭拜天地的礼器,改为瓷器。过去这些礼器,都是用金银器和玉器制作的。后来 明成祖朱棣,带头将吃饭使用的玉碗换成瓷碗,还将随葬时的明器,对海外臣国的赏赐换成了瓷器。
这是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明永乐青花压手杯。在它的内底,写有“永乐年制”的字样。这是中国官窑瓷器上,第一次出现皇帝的年款。从此以后,新皇帝登基,都会在他新烧的瓷器上,写上自己的年号。这也成为中国官窑瓷器,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在皇帝的提倡和带动下,明朝瓷器的烧造水平又得以提高,并开始大规模生产。那个时候,景德镇“工匠四方来 器成天下走”,成为中国制瓷业的中心。一位到过景德镇的法国传教士,形容其制瓷的壮观场面“白天浓烟遮蔽了云彩,晚上窑火映红了夜空”。那些烧制好的瓷器,将被带到世界上各个文明地带。那些从扬州、广州、泉州出发的,中国的、波斯的、葡萄牙的和以后英国的船队,满载着瓷器,驶向印度、阿拉伯半岛、欧洲、甚至非洲。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在这里烧造的最精美、品质最高贵的瓷器,却只会运往一个地方,这就是北京紫禁城。
这些瓷器,就是当年从景德镇运到皇宫的,明代官窑瓷器。现在故宫博物院不仅收藏着专为皇家烧制的御用瓷。也收藏着,元明时期向海外输出的贸易用瓷。这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青花瓷。这种白底蓝彩的瓷器淡雅青翠,被后世称为人间瑰宝。
公元2005年7月,在英国佳士德拍卖会上,一件元代青花瓷,拍到了2?3亿元人民币,这创造了亚洲艺术品拍卖的最高价格。
这是现在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元青花大盘。这是元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这种青花釉里红,比单色青花还要名贵和稀少。中国青花瓷起源于唐,兴盛于明。它的制造,到了明代,无论是数量还是品质,都达到了一个最高峰。这里最具代表性的,是故宫博物院藏的永乐宣德青花。永宣青花,采用郑和从西洋带回来的外来青料,俗称苏麻离青。用这种颜料能烧出浓艳的色彩,它在瓷器表面,烧成独特的斑点。形成了类似中国水墨画般的晕散效果。
就是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器,与茶叶、丝绸一起,作为最受欢迎的中国商品,运往亚欧非三大洲。从元到明,大规模的海外运输中,到底有多少艘运送中国瓷器的船只,被大西洋还有印度洋的波涛吞灭,已经无人所知。幽深的海底,沉睡着多少秘密,每次打捞,都有激动人心的发现,让人意外的惊喜。
陶瓷质地脆弱,非常容易损坏。在高温烧制的过程中,发生的复杂变化,往往是难以预料和控制的。所以中国古人说,一件好的陶瓷烧成,要具备天时地利和人巧。一些器型、质地、图案和色彩俱佳的精品,甚至是工匠们终其一生而求之不得的。
但精品依然流传到了今天。这就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官窑最有代表性的瓷器。
耗费很多人力物力烧造的官窑之作,据说稍有瑕疵便会被当场砸碎,就地掩埋。这是今天景德镇明代御窑厂的遗址。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埋藏在那个年代土壤里的,官窑青花碎片。而在紫禁城里埋藏碎瓷片,也曾经是太监们的一项日常工作。据记载明清时期,皇宫内所使用的瓷器,即使破损了,也不能随便处置。必须找专门的地方掩埋。不能有一片碎瓷流出宫外。故宫博物院成立后,在院内多处施工时。挖出过大量各个年代的,陶瓷器碎片,完全证实了这一记载。
这是位于故宫博物院北路的北五所。从故宫院内挖出的碎瓷片,已经成为陶瓷专家,研究古代陶瓷的最好标本。而清洗瓷片,也就成为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陶瓷组,经常进行的主要工作之一。
它为什么也不写字这个问题呀,康熙没款的东西,还是官窑还是民窑,历史上就没有把它弄清楚。在过去约定成俗的一句话叫客货,客货是什么,就是外销的东西了,等于外销瓷了,那不是官窑。有的说康熙时候,康熙皇帝本身啊,不愿意让写皇帝的年款。说这瓷器容易打碎,打碎以后当垃圾一样就扔了,把皇帝就扔了,所以康熙不好尊号。
皇家之物就会被打上皇帝的印记,皇帝的审美情趣,性情爱好以及他的政治抱负,都会深深得影响不同时代瓷器的制作。
大清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八岁的康熙皇帝刚刚登基。专管宫中事务的司礼大太监吴良辅,便被孝庄皇太后下令捕杀。由明朝设立的太监专权的十三衙门被撤销,另立内务府。内务府由皇上直接任命亲信管理,负责宫中的一切事物。内务府下设的造办处,掌管宫廷内一切器物的制造,下设如意馆、金玉作等几十个部门。瓷器的生产,则由内务府总管直接负责。
从康熙开始,清朝皇帝对瓷器烧造所投入的心血,远远地超出前朝君王。但康熙对中国瓷器最大的贡献是,他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珐琅彩瓷。那个时候,法国传教士进贡来一些铜胎画珐琅,让康熙皇帝几乎是一见钟情。他决定在宫中尝试制造,并将这种珐琅工艺,移植到他所喜爱的瓷器上。为了全力烧造珐琅彩瓷器,康熙皇帝在造办处下,专门设立了珐琅作。
瓷胎画珐琅的烧制方法,和其他瓷器都是不同的。它是唯一在皇宫中搭窑烧制的御用瓷器。当陶瓷的素胎在景德镇烧好后,再将素胎运至紫禁城内,由宫中画师画上图画,上好彩料,然后在宫中烧制。为了方便康熙随时亲临作坊巡视督察,烧制珐琅彩的小窑,搭设在了养心殿。一件瓷器,由皇帝直接授意,亲自过问并且就在皇宫内烧制完成,这在中国乃至世界是绝无先例的。
铜胎画珐琅来自西洋,康熙广为召集会画画的外国传教士。甚至每见到一个传教士,就会问他是否可以作画。如果回答是,那么这名传教士,就会被半强制地请进宫内,与工匠们一起烧造珐琅彩。康熙五十六年的三月,来自意大利的传教士马国贤,在写给欧洲同行的信中这样写道:皇上开始非常喜欢欧洲珐琅画,命欧洲画家来画珐琅,我们必须将一整天和卑贱的工匠们同作息,于是言称不曾学过画珐琅,而且也故意不学此技术。我们将画画的其劣无比,于是皇帝下旨作罢。在康熙皇帝的直接督管下,珐琅彩瓷器,终于在康熙去世前烧制成功。这一时期康熙珐琅彩,还是和铜胎画珐琅风格一致,图案多以花卉为主,珐琅颜料也全部依靠外国进口。
公元1723年,雍正皇帝继位。他继承了父亲的江山,也继承了康熙皇帝对珐琅彩的酷爱。但是在雍正六年以前,珐朗彩瓷器进展还是比较缓慢。主要是在康熙到雍正六年以前这段时间,珐朗彩瓷器用的珐琅料,还需从西洋进口,颜色也只有八九种。雍正皇帝登基以后,当时就让他最信赖的十三弟允祥,来负责内务府造办处的工作,也具体参与珐琅彩瓷器的烧造。到雍正六年,国产珐琅料终于炼成,而且它烧炼出来的花色品种比进口料还要多,足以保证珐琅彩瓷的创新需要。
雍正对珐琅彩瓷器的痴迷,比他的父亲康熙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在处理繁忙的政务之余,还经常亲自设计瓷器的样式。对使用的原料、绘画图案乃至器物的高矮尺寸,都要一一过问。
雍正六年二月十七日这一天,雍正皇帝处理了多件国家大事。上午他先到中和殿保和殿,检视第二天到先农坛祭祀的准备工作。回到养心殿后,他批阅了三份奏折,又发了两道谕旨。就是在这样繁忙的情况下,他还对珐琅器的器形、花样、材料,做出了细致的批示。
这是雍正时期珐琅彩瓷器,现在的研究者评价这些瓷器,淡雅、清新、有着隽永的审美。
他跟康熙时候的风格有所不同,基本上摆脱了铜胎珐琅彩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珐琅彩瓷,直接让当时著名的宫廷画家用珐琅料在白瓷胎上彩绘。在这些瓷器上,出现了中国传统文人所崇尚的梅兰竹菊和意境悠远的山水画。
在中国八千年延绵不断的陶瓷发展史上,珐琅彩瓷器是中国古陶瓷顶峰期的作品,它代表了中国陶瓷制作的最高水平。
雍正在信奉藏传佛教的同时,也深受道家文化的影响。他崇尚天人合一,追求古朴自然。所以,以沉静雅素为风格的宋瓷,深受雍正皇帝的喜爱。雍正对宫廷瓷器的另一个贡献,是他对宋五大名瓷的仿烧,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雍正八年八月初七这一天,他来到文华殿经筵讲学。而就在这一天,他还下令要求御窑厂仿烧宋代钧窑瓷器。
这就是雍正仿制的钧窑鼓钉洗。这是真正的宋钧窑鼓钉洗。
钧窑瓷器,以红蓝相间的钧红釉闻名于世。民间一直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等等说法。
据传说宋徽宗曾做过一个梦,梦到了雨过天晴后天空的颜色,他非常喜欢。汝窑工匠按照他的要求,烧成了这种淡青色的瓷器。宋代五大名瓷中,传世最少的是汝瓷,全世界不足百件。北京故宫藏有20件,现在一部分在台北故宫,一部分散落在世界各地。
明代《宣德鼎彝谱》中记载:内府所藏,柴汝官哥钧定。从这个记载中,后世得知,宋代有五大名瓷流传于世。紫禁城所藏的宋五大名瓷,曾为宋朝皇家御用珍瓷。
哥窑釉面布满开片,开片由深黑色大开片与褐黄色小开片交织而成,俗称金丝铁线。
官窑瓷器,以粉青釉色为最大特点,造型典雅古朴。
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中,唯一一个烧白瓷的瓷窑。定窑瓷器讲究刻花印花装饰,它的印花水平居宋代各窑之首。
这些瓷器,目前是故宫最珍贵的藏品之一。它们是中国瓷器制造史上的第一个历史高峰。
中国瓷器的工艺水平,在清朝康雍乾时期达到了又一个高峰。当雍正的儿子乾隆即位后正经历着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太平盛世。而这个时候,作为陶瓷中心的景德镇人口竟达百万。而为皇家制瓷的御窑厂作坊多达23个。
乾隆三年,他命宫廷画家为他绘制《陶冶图册》。这本图册详细得纪录了御窑厂的生产状况,展示了乾隆官窑开发的新技术。对官窑瓷器生产的二十个工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将整个官窑烧制流程规范化了。乾隆以帝王之尊,亲自策划陶瓷的生产。包含着乾隆想表达亲民勤政,以德治理天下的政治理想。
祀神酬愿,是《陶冶图册》中记载的,陶瓷生产中很重要的一道工序。关于这个工序,曾有这样一个传说。明万历年间,根据朝廷命令,烧制大龙缸,每每失败。期限将至,工匠将受到惩罚。一个叫童宾的工匠心忧如焚,为救这些人,自已跳进窑火中,大龙缸终于烧成。
后人为了纪念他,供奉其为窑神。每次烧窑前,都要烧香祀拜,以求保佑烧窑成功。
《陶冶图册》上的这些文字,是一个叫唐英的督陶官奉命撰写的。唐英十三岁起在养心殿做杂役,他善画能诗,还擅长编写剧本。雍正六年,唐英因办事干练受到赏识,而被派驻景德镇御窑厂监督窑务,做督陶官年希尧的助手。他用三年的时间,谢绝一切社会活动,和工匠们同吃同睡,苦心钻研。在雍正九年的时候,他已经从一个外行变成技艺精湛的陶瓷业专家。
在乾隆二年,唐英成为正式的督陶官。他督导陶务前后二十多年,在这期间景德镇所制的陶瓷,被后人公认是瓷中珍品。无论在品种的仿古创新方面,还是在器物的制作技艺方面,都达到了空前未有的水平。唐英因此而成为历史上最不同凡响的督陶官。
这是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乾隆时期唐英督制的瓷器。
乾隆时期,陶瓷生产的管理更为严格。尤其是对督陶官的要求甚严,颇似今天的问责制。
那个时候,即使像唐英这样的人,也会动辄受罚。
乾隆十三年,年已66岁的唐英,接到了乾隆皇帝的圣旨:此次唐英进呈瓷器,仍系旧样,为何不照所发新样烧造进呈。将这次呈进瓷器钱粮,不准报销,著伊赔补。
结果这次烧造的四百六十七件瓷器,所有的费用全部由唐英自掏腰包。
这是唐英进呈的创新之作:粉青釉交泰瓶。“交泰”是取《易经》中,天地交泰,即天地相交,时运亨通之意。它上下两部分互相勾套,既可活动,又不能拆开。
这件粉青釉交泰瓶,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这一件也是唐英烧制的,粉彩八卦如意转心交泰瓶,现在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是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这个转心瓶由三部分组成,除瓶体外其他部分都可以转动。特别是颈部的转动部分,与瓶体构成了一部天干地支的万年历,既美观又实用。
乾隆本人表现于瓷器的关心,其实与他关注别的文化事业一样,强烈希望创造非凡与超前的理念。乾隆皇帝无微不至的参与和督陶官的努力,使得乾隆官窑出现许多创新之作。
这是景德镇御窑厂为乾隆皇帝烧制的一件,中国陶瓷史上空前绝后的作品。这个高将近87公分的大瓷瓶,被称为瓷母。它总共汇集了15种釉彩,16道纹饰,彩绘12幅吉祥图案。
此前历朝历代都未能烧制成的,这样硕大且工艺复杂的精美器物,扣合着乾隆皇帝,对自己“十全老人”的评价。
当乾隆拥有这件登峰造极之作时,他自己统治的这个帝国,正创造着中国历史上,文化和艺术的一处高峰。他拥有的疆土如此广大,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族,如此多姿多彩。但是随后的五十年内,这个王朝将面临从未有过的困境和灾难。他的儿孙们,不再享有天朝大国的安宁和富强。一个王朝的败亡很快到来,在此后的岁月中,中国的宫廷御制瓷器每况愈下。直到宣统三年,清朝灭亡,官窑生产成为历史。而紫禁城所拥有的,跨越千年历史的瓷器珍宝,也在这个历史的动荡中,开始散落。
从清末开始,一大批藏于深宫的瓷器珍品,先后流失。历经战乱、坎坷,辗转国内、海外,留下许多人与物之间,情感与缘分的故事。
当成化斗彩三秋杯,从宫廷流入民间后,耿宝昌与它的第一次接触,就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那个乱世之秋。二十年之后,耿宝昌与稀世珍宝三秋杯,再次相逢。也就是在那个时期,故宫博物院的瓷器收藏,又开始了新的一页。从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有两万多件瓷器,陆续收藏进故宫博物院。
2005年9月26日,从18世纪沉没的,瑞典哥德堡号商船上打捞上来的,181件中国外销瓷,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城楼展厅展出。展览过后,它们中将有18件永久留在故宫,成为故宫博物院35万件藏瓷中新的成员。
第七集 故宫书画
本集简介:
故宫是中国绘画收藏、保存与研究最重要的地方,中国宫廷藏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气质最生动、最直观的记录者。本集将故宫藏画的汇集、流失与回归和民族的命运、中国文化命脉的发展与延续形成最鲜明的对应。
这里是皇帝赏玩书画的私人空间,200多年前,一个名叫弘历的皇帝常常独自坐在这个不足6平米的小暖阁里,静静地欣赏着三件堪称绝世珍品的书法。它们是王珣的《伯远帖》、王献之的《中秋帖》,还有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弘历认为,这是整个大清帝国汪洋般的宫廷书画收藏中,最精致的三件东西,为此他特意将这间小屋改名为“三希堂”。
正是这位爱好书画的皇帝,成就了整个清王朝的宫廷书画收藏,中国的书画收藏史也因此留下了绚烂的一笔。在这位乾隆皇帝当政的那半个多世纪里,他将这座皇家宫殿变成了中国最大的书画博物馆!
今天,当人们置身其中的时候可能想不到,在这片宫殿里的这样一些地方,都曾经存放过中国历史上最精致的心灵的证明。将近600年的岁月中,就在这些宫殿里,它们传递着华夏文化的审美价值和观念。今天,它们依然深入我们这个民族的内心世界。
对于一位肩负治国重任的当朝皇帝来说,收藏书画不过是个人微不足道的消遣爱好,但恰恰因为弘历是个皇帝,而且还是个盛世帝王,他个人的这种风雅情趣就引发了一次历史空前的书画大聚集。几乎所有中国美术史上最重要的作品,都在他在位的60年间,进入了紫禁城。今天我们能够在故宫博物院里看到的那些最珍贵的书画文物,大多源自弘历的毕生收藏。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乾隆朝之前,紫禁城里的书画收藏史。最初进入这座皇城的书画来自元代宫廷旧藏。作为胜利者,明王朝接管了属于前代王朝的一切遗物。这些曾经被元代宫廷保管的珍贵书画,被新主人钤上了新的印章。这样轻轻一印,历史就又翻过了一页。
然而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对这些前代书画并没有更多的兴趣。宋代大画家李公麟的如花妙笔,在他眼里不过是一大批军用物资的图像,“思得多马,牧于野郊,有益于后世子孙,使有防边御患”,这位马上皇帝欣赏的似乎只是广备军马的战略意识。
整个明王朝的宫廷基本上没有什么积极的书画收藏活动,唯一值得一提的,只是查抄犯罪大臣家产的收获。
万历十年,富藏书画的权相张居正去世,他生前为自己谋取私利的事逐渐被政敌揭发。万历皇帝是历史上少有的性格古怪的人,他最大的特征是小气和贪财。虽然我们无法解释,一个富有四海的人为什么会对金银财宝那么感兴趣,但确实当有人提到张居正富可敌国的财产时,一直保持沉默的万历终于动心而且愤怒,抄家行动迅速开始。
就这样,臣子家藏的书画变成了宫廷内府收藏,但这似乎更像一场财富的转移,整个过程与艺术本身无关。
不但入藏有限,明王朝的宫廷书画还不断地流失,而最主要的原因居然是开军饷。
[胡忠良访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馆员
崇祯时期已经到明末了,因为当时是两线作战,那么就是一个要是在国内来围剿这些起义军,那么在关外就要对满清来作战,所以呢,就是这个军饷,就造成了国家国库已经非常空虚,直到起义军围城的时候,崇祯他也是在《明季北略》这本书里记载,他搜刮宫中,只搜刮了三十万两来助饷。
当崇祯皇帝在煤山脚下上吊的时候,他身后的紫禁城早已经是空空如也了。
而后,新朝来临。
从关外来的铁骑,很快证明了自己对正统中国文化的兴趣。等到这个王朝 “盛世”开始的时候,它已经拥有一个开明,且有深厚汉文化修养的君主。
康熙皇帝的身边聚集了一批汉族文臣,他们得到皇帝格外的优待。这里面有一个叫高士奇的人特别值得一提。
[来新夏访谈] 天津南开大学教授
他在康熙周围,有时候康熙,有些这个地理知识,这个风俗人情,就要咨询他,他都能很快的回答,康熙有些诗做了以后,他都可以来奉和,所以很得康熙的欢心。
高士奇不但逢迎乖巧,而且格外地精明,在向皇帝进献书画这件事情上,他异乎寻常地胆大,他竟然敢欺骗皇帝。
他进献给皇帝的书画都记载在他的一本书——《江村销夏录》中。
在这本书里,高士奇对每件书画的外观特征详细记载,但对书画的真伪优劣却都没有说明。
事实上,除了公开出版的《江村销夏录》之外,高士奇编纂的书画目录还有另外一部,后世称之为《江村书画目》。
[杨丹霞访谈] 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
另外一本,是他自己这个私家这个珍秘的一个底账,它重要的有两个内容:一个内容是说,他对于这件藏品,他自己的意见鉴定意见,他是注明白的。那么第二点就是,这个东西是可以进献给皇帝的,还是说可以随便馈赠给亲戚朋友的,这也在这个东西边上都注出来的。
翻开高士奇自己的批注,他的用心一目了然:做工精细的假画是可以拿来进献皇帝的;真正有价值的名作真迹,则要永远秘密地珍藏在自己手中。
不过高士奇死后,他的全部藏品还是进入了皇宫内府,纵然他对书画着迷且精明过人,可他的心机还是斗不过时间和皇权。
高士奇去世32年后,康熙皇帝的孙儿弘历登基,年号乾隆。这位乾隆皇帝在热衷书画方面可算与当年的高士奇不相上下,不过当年他在这里赏玩他最珍爱的三件书帖的时候,却并不知道,他手中署名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作品,其实是唐宋时期的仿本,只有王珣的《伯远帖》是东晋时候的真迹。但尽管如此,这些收藏也足以值得夸耀了。
像三希堂三帖这样,有着千年历史的书画作品,在进入紫禁城之前都经历过无数惊险。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中国书画收藏史上那些令人心痛的劫难:
在14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梁元帝萧绎被西魏军队围困在江陵城,在投降前夜,萧绎将他收藏的14万卷,囊括天下精华的书画典籍,一夜之间焚毁。
1300多年前,隋炀帝沿运河下扬州,东都洛阳收藏的书法名画随船前往,途中船只倾覆,随行书画大半落水。
距今800多年前,金兵攻陷汴梁,宋徽宗的空前收藏从此散落流失„„
了解了这千年传承的惊心动魄,当我们再回到当年弘历赏玩三希书帖的这间小屋,就不难体会,无论是在乾隆年间还是现在,能够看到属于那个时代的真迹,是多么的弥足珍贵。
千年以来,书画的聚散流迁总与帝王命运、王朝更替相关。今天我们还能够在故宫博物院的展厅里看到这样的作品,则与300年前那场改朝换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明末战事四起,大量宋元以前的书画珍品流散民间。到清康熙年间,随着社会逐步安定,民间书画精品渐渐汇集到少数大收藏家手中。等到乾隆皇帝开始从民间收画的时候,摆在他面前的,简直就像是几个现成的书画精品库。
这些书画入宫前,它们在民间的主人,用加盖鉴藏章的方式,将自己的印记永远地留在了画卷上。就是这些印章,记载下了每一幅书画的命运变迁。
这幅画叫《雪景寒林图》,是北宋大画家范宽的作品。它曾经为故宫旧藏,现在则是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幅画自问世以来,一直在民间流传,到清朝康熙年间,被天津一个名叫安岐的大盐商收藏。
康熙后期,安岐在天津贩盐发家,之后他就开始大量收集古书画,并将自己的收藏著录成书,就是这本《墨缘汇观》。从书中的记载来看,当年安岐所藏的书画不但数量庞大,而且多为年代久远的名家珍品。
然而到乾隆初年,由于天津盐场外迁,新兴盐商取代了老盐商,安家也随之败落。
安岐手中这一大批书画精品,陆续被宫廷收购。
在乾隆皇帝得到的这些安岐藏品中,有一幅山水画格外特殊,甚至还因为它引出过一段书画收藏史上的笑谈,这就是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的名作《富春山居图》。
[曾君访谈] 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副研究员
黄公望晚年,它是最后一部作品,他最有名就是说,一个是元代的绘画,对明清的绘画有特别大的影响,在元代绘画里面,黄公望是首屈一指的,在黄公望的作品里面这个《富春山居图》又是最好的,所以就像邹之麟他有一个题跋里面讲,他说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就好比王羲之的《兰亭序》,书法里面的《兰亭序》。
这样一幅中国文人绘画的颠峰之作,在后来的300年间被世人竞相收藏。明末,一个叫吴问卿的人得到了它。吴问卿对这幅画算是真正的爱不释手。《富春山居图》后面有题跋记载,此人不但吃饭睡觉都要带着它,在兵荒马乱的时候,什么家财都可以不要,就只有这卷《富春山居图》一直带在身边随自己一同逃难。正因为吴问卿太爱这幅画,他临死的时候,便决定将它烧掉为自己殉葬!
当时《富春山居图》已经被吴问卿扔进火中,眼看一代宗师的名作就要化为灰烬,这时,是吴问卿的侄子偷偷用其他画卷将它从火盆中换了出来。但即使如此,抢救出来的《富春山居图》也已经被烧成了两段。
《富春山居图》一分为二后,被吴家分别加以装裱。启首一段装裱成为后来的《剩山图》,如今存放在浙江博物馆。而保留了原画主体内容的另外一段,在装裱时为掩盖火烧痕迹,特意将原本位于画尾的董其昌题跋切割下来放在画首,这便是后来弘历得到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重新装裱后的无用师卷虽然不是原画全貌,但画中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得以保留。这幅开创了中国山水画新风格的传世巨作,辗转经过多人收藏,最终被安岐买到。
安岐过世后,《富春山居》无用师卷在乾隆十一年的冬天来到了弘历面前。但此前弘历已经得到了一卷《富春山居图》,也就是那幅最著名的假《富春山居》,后世称之为子明卷。
子明卷是明末文人临摹的《富春山居》无用师卷,后人为牟利,将原作者题款去掉,伪造了黄公望题款,并且还伪造了邹之麟等人的题跋,这一切都把弘历蒙骗了。
事实上子明卷仿制的漏洞并不难发现。元代书画上作者题款都是在绘画内容之后,而子明卷却将作者题款放在了画面上方的空白处,这明显不符合元代书画的特点。但弘历的书画鉴赏水平,显然并不足以看出这些漏洞。这卷后人仿造的《富春山居》子明卷不但被他视为珍宝时时带在身边,而且真迹无用师卷的出现,也没让他推翻自己的错误判断。
他一边坚定地宣布无用师卷是赝品,一边又以不菲的价格将这幅所谓的赝品买下。理由是,这幅画虽不是真迹,但画得还不错。为此他还特意请大臣来,在两卷《富春山居图》上题跋留念。来观画的大臣无一例外地歌颂了皇帝热爱艺术、不拘泥真伪的广阔胸怀,谁也不敢点破,这幅画它本来就是真迹。
不管弘历的鉴定结论何等荒谬,安岐所藏的《富春山居》真迹确实从此进入宫廷。就在这座乾清宫里,它被静静地存放了近200年。直到1933年随其他文物一起南迁。而今,这真伪两卷《富春山居图》都存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共同见证着中国书画收藏史上的,一段笑谈。
公元1799年,弘历去世。此后,他的儿子嘉庆皇帝在书画收藏方面就没有太多作为。这不仅是因为嘉庆不如乾隆那样风雅,更是因为,弘历确实已经在有生之年几乎囊括了天下收藏的最精华部分。
为了表示对父亲心爱之物的珍重和缅怀,嘉庆皇帝决定,将乾隆平时珍玩的书画器物,全部封存。这里就是嘉庆封存乾隆主要书画珍藏的延春阁,因为原建筑毁于1924年的一场大火,今天我们只能通过当时画师的笔墨领略它的风采。尽管弘历的收藏雅兴没有遗传,但嘉庆时,这栋延春阁,还是有一批书画入藏,其中就包括那幅著名的《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问世之后,它的第一位收藏者是宋徽宗。而后,战争和朝代更替使《清明上河图》真迹的流传始终充满神秘感,直到明代权相严嵩倒台的时候,它才随着严嵩被查抄的家财一起进入宫廷。但没多久这幅画就又从宫中神秘地消失,而这里面的关键人物,就是《清明上河图》最后一段明代题跋的作者——大太监冯保。
[杨新访谈] 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
冯保这个题跋,我琢磨着有文章可做,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这个东西是在宫里头,他又认为这个东西是非常重要的东西,那么今天,他怎么得到这个东西他没有讲,这个我们就反过来推测,一个是皇帝直接赏赐给他,你不是喜欢吗我就送给你了,他就会大书特书,皇帝怎么怎么把这个东西送给我了,我怎么怎么的高兴,他不讲他只讲好不讲怎么来的,这就大有文章可做了。
冯保以不可告人的途径得到《清明上河图》的同时,在京城坊间开始迅速地流传起这样一种说法:据说宫里一个小太监偷偷把《清明上河图》盗出库房,逃跑时怕被人撞见,慌乱中便将画卷藏在某处宫殿的排水孔洞里,准备日后再夹带出宫。不料天不从人愿,当日就下起瓢泼大雨,而且一连下了三天。排水洞里的《清明上河图》被水浸泡,取出来时已经糟烂不可收拾。
[杨新访谈]
你说这个故事根冯保题款有没有联系,我觉得有一点联系,因为事实上《清明上河图》没有被毁,也没有水泡的痕迹,就是说这个故事也是虚构的。
通过种种线索,今天的书画专家推测,当初《清明上河图》被毁的传说,很可能就是冯保,为掩盖自己盗画罪行而故意放出的风声。
自从离开紫禁城,《清明上河图》便又销声匿迹,直到嘉庆四年,也就是乾隆去世的那年,它才又重新回到这座皇城。
因为乾隆的去世,权臣和珅被迅速扳倒。早在两年前去世的湖广总督毕沅,因为被查出有交结和珅的行为,身后被抄家。《清明上河图》又一次出现在查抄物品中。
这次,它被珍重地存放在延春阁,毕生热衷于书画的乾隆皇帝,终究没能在有生之年一睹它的真容。
盛名之下的清明上河图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令人们几百年来追逐不断。
[杨新访谈]
首先,他是一个很写实的作品,但是他的写实不是说完全的照本宣科,他是有组织的,作为这么一个大的场面,从郊区一直画到城市的中心,这一路他所包含的内容,囊括的事物相当的丰富,如何去把组织起来概括起来,而能够有典型性代表性。这个处理构思就相当惊人,你比如说我们在桥上能看到那种热烈的场面,那肯定是人山人海挤得一榻糊涂,底下的大船钻过桥洞要放倒桅杆,那个紧张,有人要想插手帮忙又插不上,那种情景你想里面的细节情节很多,但是我们看画家来处理,这些组织的有条不乱,另外就是他的表现,你像城门口那个乞丐,连他周围人的态度,我们都能体现,你看有一个人骑着毛驴回过头来看,就是不想掏钱,这个心态都能表现的出来,这个很简单的几笔就勾下来了,所以清明上河图引人入胜就胜在这个地方。
如此精妙的清明上河图进入紫禁城后,于嘉庆十年被编入《石渠宝笈三编》。此后,清宫的入藏就没有什么精彩可言了。而乾隆朝耀眼的书画收藏则以登记造册的方式被记录了下来。
早在乾隆8年,弘历就决定,要将内府收藏的书画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理。首先将有关佛教和道教的作品,编撰成目录《秘殿珠林》;第二年,包含全部书画藏品的《石渠宝笈》开始编撰。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整理工作,它将为存在了两千年的中国宫廷书法绘画收藏画上一个句号。完成后的《石渠宝笈》,包括续编、三编共成书225册。这是明清两代,600年宫廷收藏的总结。也是历代帝王收藏的最后规模。全盛时期的清代宫廷收藏,大约有10000件以上,其中晋唐宋元书画2000件,明代书画2000件,这就是中国古典书画作品当时的最大规模。
在故宫数以万计的藏画中,除了帝王收藏的这些历代名家作品之外,还有一些当朝宫廷画师创作的绘画作品。
画中这个坦胸露腿,光着脚戏水的人叫胤禛,他就是那位清代十二帝中最勤勉的雍正皇帝。或许正因为忙得没有时间娱乐,这位雍正皇帝才特别喜欢,让宫廷画师创作这种,类似于我们今天“模仿秀”的行乐图。在这些行乐图里,胤禛一会儿是山间行走的老翁,一会儿又与猕猴嬉戏,这一刻他还在端坐抚琴,下一刻又变成独钓寒江的蓑笠翁。
除了行乐图之外,宫廷绘画更重要的任务,是记录皇帝的功德成就。清王朝的帝国政绩就这样以书画的形式被记录下来。直到1911年,民国政府建立,清王朝近300年的统治就此结束,以宫廷绘画记录历史的方式,也早在此前,被来自西方的照相技术取代。
照片里的这个少年叫溥仪,他是已经退位的满清废帝,不过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他还住在紫禁城里。正是这个少年在之后的岁月里策划了一场大规模的盗窃活动,盗窃的目标,主要是当时存放在故宫里的那些珍贵书画。
这方书画鉴藏印属于溥仪。印文的风格式样,与乾隆皇帝当年所用的如出一辙。这是他退位之后,在师傅们的张罗下,模仿乾隆皇帝的风雅所刻的整套印章中的一枚,而后,这个少年就持着这些印在故宫旧藏书画上大盖特盖起来。经他“御览”过的书画,有一千多件被他和胞弟溥杰偷偷盗运出宫,而这一切都是在“赏赐”的名义下进行的。故宫几百年积累的书画精华,几乎被这对十几岁的小哥俩蚂蚁搬家似的盗取一空。直到1924年溥仪被驱赶出宫,盗宝活动才被迫终止。最后的盗宝行动就发生在皇室出宫当天,不过这次行窃的不是溥仪。
[金运昌访谈] 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副主任
这里面有一个很有心计的老太太,他就是同治皇帝的瑜妃姓赫舍里氏,官称是敬懿皇贵妃,这位老太太,不知道是什么时间什么机会,她把这个三希堂里面《中秋帖》和《伯远帖》,偷偷的转移到她自己居住的寿康宫,而且在24年出宫的时候,卷在行李里带回娘家去了。
之后,二帖辗转被当时北平最大的收藏家郭葆昌买到。十余年后,新一代收藏家崛起。张伯驹是新一代中有名的爱国收藏家,他与夫人潘素为保护国宝不流失海外倾尽家财,许多国宝都是他们夫妇后来向国家捐献的。1935年,就是他们向郭葆昌提出求购二帖。
[楼宇栋访谈] 张伯驹女婿
人家开口呢?一个帖就要3千万连币,合到黄金多少呢?一千两比哪个游春图还黑,游春图要八百两,他要一千两一个帖,那当然不可能了,你根本没这个财力,你想一个帖一千两黄金,两个帖不就两千两黄金吗?两千两黄金,当时我老岳父,不可能有这个财力的,那么只好作罢。
解放前,二帖被郭葆昌的儿子带到香港,1951年底,在周总理直接批示下,二帖被以45万8千港币购回。
百年沧桑,三希中的二希历经坎坷但终究回到故宫。在特定的展出日子里,前来参观的游人可以亲眼见到,这两件曾经被乾隆皇帝珍爱的书帖。而当年溥仪出宫时仍留在宫中的快雪时晴帖,则在抗战前文物南迁的时候,与其他珍贵文物一起被转移到南京。1949年它又被运往台湾,现在存放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三希堂三帖是幸运的,像它们这样能够保存到今天的故宫书画,包括南京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部分,只是历史上曾经被保藏传承过的,书画文物中极小一部分。那些因天灾人祸而损毁或流失的古书画,有些我们已经永远没有机会见到,还有一些却依然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浮,若隐若现„„
这是中国博物馆进入拍卖行购买文物的开始。这幅画自从1945年被溥仪在长春遗失,便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次拍卖是它半个世纪以来首次现身,整个中国文物收藏界都为之震动。而故宫博物院的收购手笔则令人刮目相看。
这片富藏书画的古老宫殿,如今以21世纪的节奏运转着。
第二篇:CCTV大型纪录片《故宫》解说词
CCTV大型纪录片《故宫》解说词 第一集 肇建紫禁城
是谁创造了历史?又是谁在历史中创造了伟大的文明?
公元1403年1月23日,中国农历癸未年的元月一日。这一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依然延续着自古以来的传统,度过他们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农历元旦。
这一年,人们收到的类似今天的贺年卡上,不再有建文的年号了。建文帝4年的统治,在一场史称靖难之变的战争后,成为了往事。
公元1403年的大年初一,大明朝第三个皇帝朱棣,正式启用永乐作为自己的年号。这一年为永乐元年。年号的更替,随之带来的将是这个王朝的更多变化。
永乐元年,明朝的首都在今天中国南京。这座六朝古都自东汉时代起就被认为有王者之气。明太祖朱元璋将都城定在这里,并集中国两千年宫殿建筑之精华,建造了皇家宫殿。今天这座宫殿仅留下了这些遗址,但仍不失当年的气魄。
而此时的北京城在大明的版图上,还是朝廷的一个布政司,叫做北平。这里人烟稀少。朱棣11岁时被封为燕王,他和他的旧部们熟悉这里,对这个地方充满着感情。
永乐元年的农历正月十三这一天,朱棣按祖制祭祀完天地回到皇宫。当君臣们相聚一堂时,一个叫李至刚的礼部尚书,提出了一个建议。他说,我以为北平这个地方,是皇上承运龙兴之地。应该遵循太祖高皇帝,另设一个都城的制度,把北平立为京都。永乐皇帝,当即非常高兴地答应了下来。在这之后的几个小时里,将北平升为北京,成为王朝第二个京都的一道圣旨昭告了天下。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国,而一座伟大宫殿将由此诞生。
刚刚登基不久的永乐皇帝,用这样一道圣旨昭示天下,表达自己治理天下的理念。
从目前看到的史料中,我们可以发现,公元1403年的朱棣正处于一种十分微妙而不安的气氛中。作为一个从侄儿手中夺取皇权,刚登大极的皇帝,他面临太多棘手的问题。对反对他的建文帝旧臣的杀戮仍在继续。
杀了很多人以后,朱棣感到十分不安。他也曾询问身边的一位大臣茹常,我这样做会不会得罪了天地祖宗?
更让他感到不安的是,攻入南京城时,他的侄儿建文帝就在一场大火中神秘失踪,生死不明。尽管他按天子礼仪,给这位侄儿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但后世的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当时被下葬的并不是建文帝本人。真正的建文帝,很可能已经逃亡在外。这件事成为朱棣最大的一块心病。
之后有一天上朝时,朱棣差点被御史大夫景清刺杀。
此事之后,朱棣在南京城里经常做恶梦。他或许更加强烈地开始怀念他的故地北京。
站在南京皇宫的遗迹中,我们不难想像,曾经在北方生活多年的永乐皇帝,可能越来越不喜欢住在南京。他开始谋划将第一京都迁往北京的行动。
很快当年的5月份,在一次临朝时,他对大臣们说,北京是我旧时的封国。有国社国稷,将实施国都的礼治。然而皇上的建议,却遭到了大臣们的激烈反对。从那以后,朱棣谨慎了很多,他开始以迂回而秘密的方式,为迁都进行系统而缜密的准备。
公元1403年,由北平刚刚改称为北京的城市里,突然多了很多来自江浙等地的南方人。他们得到朝廷的应允,迁至北京,即可获得五年免缴税赋的优待条件。这些人普遍比较富有,很快便在北京做起他们以往在南方所经营的生意。同时在北京的郊区,也多了很多农民开始垦荒种地,大规模的移民工程开始了。
当浩浩荡荡的移民队伍涌向北京时,在距北京万里之遥的西北草原上,蒙古帖木儿大汗指挥的铁骑大军,已经向中原开拔。大明朝的北方又面临着威胁。
然而正当永乐皇帝,准备布防迎战时,帖木儿却突然在行军途中病故。一场大战消于无形。
公元1405年6月,东南风吹起的时候,郑和受永乐皇帝的派遣率一支船队作远洋航行。带着永乐皇帝,向世界展现大明国威的使命驶向茫茫的海洋。据说这次航行,也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公元1406年8月,当郑和的舰队浩荡行进时,南京皇宫里发生了一件让朱棣高兴的事。我们已经无法考证,是出于永乐皇帝本人的暗中授意,还是大臣们自己揣摩上意的结果。总之在这一天的朝堂上,以丘福为首的一群大臣,建议在北京修建一座新的宫殿,永乐皇帝非常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建议。
于是一场浩大的工程拉开了序幕。
永乐皇帝开始派他的心腹亲信们奔赴全国各地,为这项巨大工程做准备。他们中有工部尚书宋礼、吏部右侍郎师逵、户部左侍郎古朴。
这些人即将去往的地方,是四川湖广等地的群山峻岭。他们这次要去开采的是楠木。珍贵的楠木,多生长在原始森林的险峻之处,那里常常有虎豹蛇蟒的出没。官员和百姓们冒着危险进山采木,很多人丢失了性命。后世有人用“入山一千,出山五百”来形容采木的代价。
这里是今天紫禁城太和殿的内景,当年那些被砍伐的楠木,就是被用来制作这些柱子的。那些永乐时期巨大的楠木,在太和殿里早已难见踪影,这些巨大的柱子,是后来清朝由松木拼凑而成的。
这是公元2004年6月,故宫大修进行的一次运木工程。这些巨大的木材,通过现代的运输工具运到故宫,也是一项庞杂而艰巨的工作。
那么500年前,比这些木材巨大数倍的楠木,又是怎么运到紫禁城里的呢?
被派往四川的工部尚书宋礼,这样向皇帝描述了一次大木出山的传奇情景。有一天山洪暴发,一株大木顺流而下。遇有巨石拦路,大木发出像雷鸣一样的巨响,撞击巨石。巨石裂开大木完好无缺。后来永乐皇帝将发生这一故事的那座大山封为神木山。
这只是一个特殊的例子。更多的木材,从川贵湖北的崇山峻岭中依靠天然的河流和修好的运河,输送到北京。
永乐时期为建造新的宫殿,而进行的采木工作,据说持续了整整13年。然而开采修建宫殿的石料,同样也很艰辛。我们在保和殿后,看到了这块故宫中最大的丹陛石。它是在明代,由一块完整的石头雕刻而成。而这样巨大的石头,是如何被运到这里来的呢?
据历史记载,这些石头都来自于北京西南郊房山的大石窝和门头沟的青白口。这里从明清两代跨越600年,直到现在还在生产汉白玉石头。我们终于在明朝史料中,发现了保和殿后那块石料的开采和运输过程。这块石料开采就动用了一万多名民工和六千多名士兵,而运往京城则更为艰巨。数万名民工,在运送石料的道路两旁,修路填坑。每隔一里左右掘一口井,在隆冬严寒滴水成冰的日子,从井里汲水泼成冰道。二万民工一千多头骡子,用了整整28天的时间,才运到京城。那些同样被费尽心力,运到紫禁城的巨石,大部分都被安放在故宫中轴线的御道上。
据现在的专家学者研究,这次宫殿建设的备料过程长达近十年。
在这十年中,北京逐渐成了大明王朝疆域内,最热闹最庞大的建筑工地。这是今天我们用三维动画再现的,当年营建紫禁城时北京工地的景象。那些由此而生的著名工地名称一直保存至今。
在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中,能被历史记载下来的人,只有极少的几个。那些当年为这座宫殿付出辛劳的工匠,据说超过百万之多。他们中也不乏幸运者,有两个来自山西的工匠王顺、胡良。永乐皇帝视察工地的一天,看到他们的彩绘。皇帝扶着王顺的肩膀,对他称赞不已。
泰宁侯陈珪,公元1406年被任命为改造建设北京城及宫殿的总指挥。永乐皇帝在写给陈珪的一封诏书里说:“要善待工地上的军人和民工,饮食和作息要有规律,不要过于劳累。你们要体谅我爱惜百姓的想法”陈珪一直在北京监工,直到公元1419年去世,他没有等到紫禁城落成的那一天。
据历史记载,在参与这项工程的能工巧匠中,以老木匠金珩为首的二十多人被同时提升为营缮所丞。而其他一些著名人物,像负责石料制作的陆祥、负责工艺的蔡信,也都被历史记载了下来。
这里是现在北京的中南海。在600多年前,紫禁城尚未建成之时,朱棣的燕王府和紫禁城完工前的临时宫殿,就在这一区域的西北。
公元1409年,朱棣以巡狩的名义住在这里。从公元1409年至宫殿建成后的公元1421年,他在北京度过了5年又8个月。这使得大明朝的决策、军事和行政系统逐渐北移。跟随朱棣来到北京的一个叫王绂的画家,在这一时期创作了《燕京八景图》,用细腻的笔法描绘了那个时候北京的美景和风情。那个时期,北京逐渐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移民军户对郊区的屯田垦荒,使北京农业生产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北京对于这个王朝开始显得越来越重要。
从公元1410年到公元1414年,朱棣以北京为根据地,两次跨过长城御驾亲征,击败了多年来威胁北京的蒙古部落。在一次胜利后,他检阅了所带领的庞大军队。
就在朱棣谋划迁都北京刚刚开始的时候,他最亲密的一个人去世了。这就是徐皇后,他们的婚事是朱元璋亲自给说合的。怎样安葬这个结发妻子呢?陵墓理应建在南京,但是朱棣却悄悄派一个大臣和一个风水先生前往北京寻找吉壤建陵。两年后,在昌平以北20多里的地方,被朱棣降旨圈为陵区禁地。
这就是今天的明十三陵。借徐皇后之死而建陵,大臣们都意识到这是皇上向他们释放的一个迁都信号。
这之后南京城里的一些大臣开始上疏,直截了当反对永乐皇帝暗藏的迁都用意。很快河南布政使周文褒、王文振及参议陈祚被朱棣谪贬到农村去当普通的农民,而其余的人只好选择了沉默。
公元1416年十一月的一天,朱棣突然诏集文武群臣,和颜悦色地与大家谈论起一个关于北京的敏感话题。皇上对北京宫殿的修建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民主,而这一次群臣没有再提出反对意见。不仅一致通过紫禁城尽快动工修建,还赞美起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纷纷强烈要求将明王朝的第一首都定在北京。他们说:“北京北枕居庸关,西靠太行山,东连山海关,南俯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壮丽,足以控制四方,统治天下,确实是可以绵延万世的帝王之都。”朱棣多年处心积虑的迁都欲望,瞬间变成了君臣的合意。后世的历史学家认为,这次决定意味着中国政治中心开始北移,中国地缘政治从此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影响了中国数百年的政治格局直到今天。
这是公元2005年4月10日的清晨,在故宫博物院的宫墙内出现了这样一群工人。他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完成一项工程,就是对这座宫殿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修缮,这次大修将持续19年。
在将近600年前,同样在这块地方,曾经一次性的汇集了十万名工匠,开始修建这座宫殿。他们大多来自于河南、山东、山西、安徽等地。
今天我们无法知道,他们是怎样建造这座宫殿的。也无法知道他们曾经历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关于这座宫殿建设的正式记载在《明实录》上有这样的几句话“癸亥,初营建北京,凡庙社、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至是成。”在公元1419年,关于这座宫殿的建设只能用文字记录。
而今天,我们却有幸能用摄像机记录这些影像。从这些大修的场景中,我们隐约可以捕捉到,当年修建这座宫殿的一些印记。
我们的故事讲到这里,不得不对历史的记载产生一些疑惑。我们同样在《明实录》上看到这样的记载:“自永乐十五年六月兴工”在今天一些研究者以此为据认为,紫禁城是自永乐十五年,用了三年半的时间建成。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如此浩大的工程8000多座房子,即使是在今天,也是不可能用三年半的时间建成的。但是无论有怎样的争论,千百年来中国古典建筑的工程方法,却一直未有大的变化。虽然距紫禁城建成已经将近六百年,但是今天工匠们使用的建筑方法依然延续着那时的工艺。这些传统的工艺,在清代被人们概括为八大作。即木作、瓦作、石作、扎材作、土作、油漆作、彩画作、糊裱作。我们今天在镜头中所展示的工艺是在这次大修中所运用的。它和约六百年前明朝工匠所运用的手法,几乎是一样的。
在公元1420年,这座宫殿终于建成了。它是在元大都皇宫旧址上诞生的。那个元大都曾十分著名的延春阁被景山所取代,而整个宫殿建筑群由北往南延伸座落在整个北京的中心地带,成为这个王朝新的神圣之地。
这里的砖瓦木石,这里的色彩,这里的空间布局,都昭示着中国人曾经的文明意志和理念。从此这里开始历经24位皇帝和众多嫔妃皇子们的悲喜人生。开始上演中国历史中许多精彩的瞬间。
公元1421年,在宫殿刚刚建成之后,百姓迎来了那一年的农历元旦。这一天,朱棣在新落成的宫殿里,举行了规模宏大的朝贺仪式。他登上了高敞壮阔的奉天殿,接受大臣们的跪拜。朱棣和大臣们都为这座辉煌无比的宫殿所振奋与鼓舞。
不久春天到来了。那些曾经终年在北京服役的工匠民夫和军人们,甚至还有那些大牢中的犯人们,皇帝减赋免役大赦天下的诏书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据说宫殿盖好之后,意得志满的永乐皇帝把一位会推算未来的姓胡的官员找来,让他算一下以后会发生什么事。胡回答说:“明年四月初八宫殿会发生火灾”永乐帝大怒,把他关进监狱,并表示到时候若不着火就杀你人头。谁都没把这个人的话放在心上,大家都沉浸在新宫殿建成后的喜悦之中。也就是在这时,永乐帝派郑和第六次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公元1421年5月9日这一天,天气骤变雷鸣电闪,三大殿大火突然升起真的被雷火击中了。朱棣到底有没有找官员测算新宫殿的未来,在历史上无法考证。那个胡姓官员预测的故事,基本可确立为是一种传说。而在《明史》上关于这次火灾的正确记载是这样的:“自永乐十五年六月兴工”言简意赅无更多笔墨。
永乐皇帝用近二十年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而建成的三大殿,只存在了三个月,就毁于天火。这对朱棣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在痛惜宫殿的被毁之外,更令他痛苦的是对自身的怀疑。朱棣敕谕文武群臣说:“奉天等三殿灾,我心惶惧,莫知所措。如果我的作为果真有不当之处,大家应该开诚布公地提出来,好让我有改过的机会,以回天意。” 下诏求言引发了官员们的激烈反应。一部分人都抓住这个机会指责朱棣好大喜功,指陈他迁都北京是错误决策。接着,处于惊恐与愤怒矛盾中的永乐皇帝,让大臣们跪在午门前相互辩论,还处死了一位指责他的官员。
不久之后,朱棣致力消除边患发动第六次北征蒙古的行动。但是他的健康每况愈下,戎马一生的他居然从马上摔了下来,终于在北征蒙古的途中他在榆木川走向生命的尽头。
毁于天火的大明宫殿三大殿,在永乐时代没有再进行重修工作。之后的二十年中,曾经辉煌如梦境一般的紫禁城中央地带,是一片焦黑的废墟。
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正统元年也就是1436年,明英宗朱祁镇即位。这位实际年龄只有7岁的孩子十分崇拜他的曾祖父朱棣,他一登上皇位就做了一件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没有做成的事情——重修紫禁城。
这一年的秋天,朱祁镇下诏“命太监阮安、都督同知沈清、少保工部尚书吴中率军夫数万人修建京师九门城楼。”又过了五年,他正式下诏重修三大殿和乾清、坤宁二宫。下诏当日工程就正式动工。
一年半之后,拖延了十几年的重建工作完成了。
一切尘埃落定。紫禁城又完好如初,一道圣旨又昭告了天下。
北京紫禁城,最终成为中国明清两代统治天下的最高政治中心;一座世界一座世界建筑艺术史上独一无二的经典之作,从此傲然于世;成为我们人类历史上迄今能看到的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最终成为我们全人类共同的历史文化遗产。
然而紫禁城在重新建好后,又将面对数百年中的一次又一次灾难和重建,它的故事或许才刚刚开始。
第二集 盛世的屋脊
惊心动魄的战争已见分晓。改朝换代正在进行。
公元1644年农历8月,在浩浩荡荡的随从队伍陪同下,一个六岁的男孩和他的母亲一起,从盛京老家向北京进发。男孩名叫福临,是大清王朝的顺治皇帝,此行的目的地是他们在北京的新家:紫禁城。
对于六岁的顺治皇帝来说,这座他前所未见的高大城门,一定给他留下了新奇而深刻的印象。
这是紫禁城最大的门,有37.95米高。
按照中国的阴阳学说,正北叫子,正南叫午,所以位于紫禁城中轴线南端的这座城门,叫作“午门”.穿过午门,紫禁城的真容出现在顺治皇帝的眼前。
这里就是他们的新家,而对这座宫殿的占有,也将是他们成为中国新的统治者的象征。
深红色的宫墙和金黄色的琉璃瓦是这座宫殿最引人注目的特征,而这绵延一片的红色和金色也使紫禁城与周边的建筑完全区分开来。
紫禁城的建筑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处理朝政和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场所,称为前朝。后半部分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帝后嫔妃的生活场所,称为内廷。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晋宏逵:
紫禁城的总体部署就是这样,用若干条纵深的轴线来安排这么多的建筑,那么这些建筑都是用院落的形式来展开的。每个院落当中都有成组的建筑。每栋建筑相互之间都是有主有从,有正有配,它就是这样用建筑的手段,来表达封建社会、封建礼制所表达的那种等级和秩序。
传说中玉皇大帝的紫微宫一共是一万间,而人间的紫禁城一直流传着宫殿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说法。事实上,在长达五百多年的时间里,紫禁城一直在变化着。根据1973年故宫专家的调查,紫禁城现有的宫殿是八千七百零四间。
有人认为,当年顺治帝初次见到的紫禁城也许并不完整,因为比他早几个月进京的摄政王多尔衮,在给顺治皇帝的奏报中写道:李自成烧毁宫殿后逃走。
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李燮平:
李自成确实放火了,那整个紫禁城受到什么损坏了,这实际上清代人自己有一个定位。乾隆朝修订的《日下旧闻考》就明确说过紫禁城宫殿是因胜朝之旧而斟酌损益之。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我对紫禁城的修缮都是在明代建筑的基础上来进行的。这就反过来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说紫禁城宫殿没像传说的那样因为李自成而受到那么大规模的破坏。
据《清实录》记载,六岁的顺治皇帝是在皇极门也就是现在的太和门登的极。
顺治二年,中轴线上的宫殿被一一修复,重新命名。这是改朝换代在建筑上最直接的体现。皇极殿改名为太和殿,中极殿改名为中和殿,建极殿改名为保和殿,对于当时尚不稳固的新政权来说,一个和字,包含了他们对天下和平、君民和谐的未来,最迫切的期盼。
从此,紫禁城的匾额上出现了满文。
顺治皇帝没能等到他所盼望的和平盛世的到来,就在二十四岁时离开了人世。这一年是公元1661年。
十八年之后,一个寒冷的冬夜。太和殿西侧的御膳房突然燃起了火光,大火一路蔓延,两小时后烧着了太和殿。几天后,引起这次火灾的六名太监被处以绞刑。此后太和殿在长达十八年的时间里却始终是废墟一片。
在这段时间里,年轻的康熙皇帝,在残缺的紫禁城中忙于指挥各地征战、稳定统治。十六年间,他相继平定了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叛乱,收复了台湾,还打败了入侵的沙俄,签订了清王朝对外的惟一一个平等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
直到康熙三十四年,天下太平。此时的康熙皇帝终于可以腾出手来重建太和殿了。
但是这次修复却遇到了最大的难题。太和殿上一次重建是在明朝天启年间,此时已经过去六十九年,人们不知道太和殿确切的建筑比例与数据。当时,爱读书的康熙皇帝亲自查遍书籍,结果令他非常失望。
一位叫梁九的人令这件事情有了重大转机。当时已年逾古稀的梁九,从明朝崇祯年间进入工部,已经在工部工作了四十多年。
根据《梁九传》记载,当时梁九按照十比一的比例,做了一个太和殿的木模型,就靠对这座模型组件的放大制作,完成了太和殿的结构搭建。令人称奇的是放大出来的每一个木件安装上去都能严丝合缝,分毫不差。
让后人感到幸运的是,康熙三十四年这次重建太和殿的所有材料以及尺寸被详细记载在《太和殿纪事》这本书当中,这是关于太和殿修建的惟一一份详细纪录。对于今天即将进行的太和殿大修,这本书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康熙三十六年,太和殿落成,盛大的落成仪式正在进行。这不仅是一座宫殿的庆典,更昭示着一个新的盛世的开端。
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太和殿。
坐落在八米多高的汉白玉三台上的太和殿是紫禁城的核心,也是紫禁城整体建筑乐章的高潮部分。它的一切设计,都为着一个目的,就是把至高无上的皇权烘托到极致。
太和殿曾经是北京城最高的建筑,从庭院到正脊高36.57米,相当于12层楼房的高度。
太和殿也是紫禁城中最大的建筑。面积达2381平方米,相当于半个足球场那麽大。它的长宽比例正好是九比五,代表着九五之尊。
太和殿与身后的中和殿、保和殿一起构成前朝的主体,人们习惯称之为三大殿。
紫禁城的建筑很多地方都与九这个数字有关,九为最大,体现至尊的含义。像大门上的九排九路门钉,房檐上的九个走兽等等。
然而,对于太和殿来说,连最大数字九都不足以表达它的尊贵,因此,在它的屋顶上出现了十个走兽。多出来的这一个叫行什,在中国所有古建筑中仅此一例。
太和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木质结构建筑。
在这个号称世界之最的大殿里,布置却相当简单。
在基台的烘托下,皇帝的宝座是惟一的主角。目光所及之处,皇权的威严辐射到每一个角落。
太和殿一共有七十二根大柱子,围绕着宝座的六根被贴上黄金,每根柱子上都有一条巨龙,这是皇权的象征。
从这六根金柱当中向上望去,藻井上有一条蟠龙,蟠龙嘴里倒垂下来的宝珠又叫做“轩辕镜”。
康熙皇帝对太和殿的这次重新修建,改变了它原有的九开间形制,变成了十一开间。可以说,这是此次重修中最为实用的改造。
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主任 周苏琴:
康熙三十四年重建太和殿的时候,考虑到防火的因素,所以就把木构的斜廊改成砖墙了,同时把太和殿两边的游廊改成了夹室,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面阔十一间的格局。实际上还是没有改变原来这个面阔九间周围廊的格局。
2004年6月,故宫大修前的勘查进入到了太和殿的屋顶内部,我们也跟随他们进行了拍摄。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质建筑的粱架。
而脊檩的彩画是康熙三十四重建时绘制的,它是彩画中最高等级的和玺彩画,距今已经三百多年。
我们的摄像机镜头在这里还拍到了一个神秘的物品。
它在太和殿顶部最中心的位置,位于藻井的正上方。
这就是雍正皇帝命人安放在这里的符板。
我们在收藏于第一历史档案馆的皇宫档案中发现了这样一段内容:雍正九年,八月十二日,雍正皇帝命人把三份符板分别安放在养心殿、太和殿和乾清宫。
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研部主任 李国荣:
安放符板呢,本来是古代建筑中,风水学中很讲究的一个内容,为的是镇宅、避邪、保佑平安。雍正(皇帝)的这几块符板呢,除了传统的道教八卦图外还增加了藏传佛教的咒语,这反映了他是诸教为我所用,来保佑他的平安。
雍正皇帝放置符板的举动,无疑明确了太和殿、乾清宫和养心殿这三处宫殿,是紫禁城中最重要的地方,而除太和殿外,其余两个宫殿都在皇宫的内廷。
和前朝相对,紫禁城后半部分统称内廷,它包括皇帝皇后居住的后三宫,妃子们居住的东西六宫和皇子们生活的乾东西五所。至此,紫禁城建筑的乐章从阳刚的高潮乐段进入阴柔的慢板。
乾清宫与坤宁宫和交泰殿合称为后三宫。
乾清宫,在雍正皇帝以前一直是皇帝的寝宫。同为皇帝使用的宫殿,它比前朝的太和殿低十一米,面积小一千多平方米,置身其中,人的感觉会松驰许多。
明代时乾清宫有后暖阁九间,分上下两层,类似今天的复式建筑,上下共布置了二十七张床,皇帝可以任意选择。清朝时,东西暖阁改成了书房。
在明代,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到了清朝,这座宫殿的室内装修有了很大改变,成为中轴线上最具有满族特色的宫殿。
它室内贯通,西、北、南三面都有火炕。西大炕供朝祭神位,北炕供夕祭神位, 东北角是祭祀时煮肉用的厨房。这种布局来源于满族民间“口袋房”、“万字炕”的居住习俗。
从坤宁宫东暖阁悬挂的这则坤宁宫铭上可以看出,坤宁宫的布置是依据入关前沈阳故宫中皇后居住的清宁宫照搬而来的。
除了皇后,在后宫中,还有很多当朝皇帝的嫔妃,她们就住在后三宫两旁的宫殿里,这些宫殿总称为东西六宫。
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王子林:
东西六宫它取自于《周礼》的六寝六宫制度,但是它更多的是融入了自汉代以来所形成的《周易》阴阳哲学思想,它的建筑布局从平面上看是一个坤卦的卦象,象征阴,也就是说这个地方居住的是妃子。其功能呢可以从宫殿的命名上反映出来。比如说承乾宫,为什么叫承乾宫呢?就是说居住在这个地方的妃子要顺承皇帝,所以说东西六宫的建筑它体现的是三纲五常,特别是夫为妻纲的伦理道德思想。
东西六宫的建筑形制比后三宫低很多,体现了居住在这里的嫔妃的从属地位。
这是雍正皇帝命人绘制的美人图。每一个皇帝都希望龙脉延续,子孙繁盛,从而使王朝兴旺,江山永固。
公元1856年,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一个女人一生的命运被改变了。她就是后来统治中国四十八年的慈禧太后。
储秀宫是她刚入宫时的居所,但我们现在看到的内部装饰,已经是在她五十大寿时,花费六十三万两白银重新修缮布置过的了。
兰花,中国古人认为它有王者之香,又有生育男孩的象征,它与寿石组合的图案寓意为宜男宜寿,所以储秀宫的隔扇大量采用了这种绘画。
也许是巧合,慈禧太后刚入宫时被封为兰贵人,不久就生下后来的同治皇帝。母以子贵,随着地位逐渐显赫,她的寝宫装饰也奢华起来,在储秀宫的庭院陈设中还出现了龙,这也是东西六宫中惟一的例子。
内廷中的养心殿在雍正皇帝之前,原本是一座普通的宫殿。
雍正皇帝即位之后并没有按惯例住进乾清宫,他表示:父亲康熙皇帝在乾清宫居住了六十多年,自己实在不忍心再住进去,决定移居月华门外的养心殿,并要求将殿内略微修缮,一定要朴素。
雍正皇帝的这个决定,使紫禁城内廷的格局出现了变化。从此,养心殿在紫禁城里越来越重要。
养心殿地位骤然上升之后,并没能一直朴素下去,配套装修很快跟了上来。在紫禁城中,采光好坏是衡量宫殿地位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改善养心殿的采光,它成为紫禁城中第一个装上玻璃的宫殿。雍正元年,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 木作》记载 “ 十月初一日 , 有谕旨 , 养心殿后寝宫,穿堂北边东西窗安玻璃二块 "。
当时,玻璃是非常稀罕的物件,全部依靠海外进口。
养心殿的位置靠近前朝,它将皇帝的休息和办公场所合二为一。这座宫殿的后半部分是卧室,皇帝在这里休息,若要处理政务时,只要穿过这条甬道,不到一分钟就可以来到前殿办公,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从雍正皇帝开始,到清王朝灭亡,清朝有八个皇帝把养心殿作为生活起居和处理政务的地方。在这里,留下了他们各自不同的生活印记。
一座小小的宫殿见证了一个王朝从盛到衰的历史。
在等级森严、庄严肃穆的紫禁城中,有一片风格迥异的建筑透露出一份灵动和浪漫的气息。这就是宁寿宫花园,人们俗称乾隆花园,它是生性潇洒喜好游历的乾隆皇帝的得意之作。
这个花园建在紫禁城的东北角。狭隘细长,曲径通幽,四个院落相连,风景各不相同,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时最为欣赏的江南美景尽收园内。
花园中还处处显示出汉族传统文化对乾隆皇帝的深刻影响。
中国古代有一种祈福的祭祀活动叫褉赏,后来演化为人们暮春郊游的风俗。文人墨客此时也要相邀聚会,最著名的一次被记录在王羲之的《兰亭序》中。
九曲蜿蜒的水渠中清水流淌,随波逐流的酒杯停在谁的座前谁就要吟诗作赋,否则就罚酒认输,这就是“曲水流觞,修褉赏乐”乾隆皇帝以此为根据,给这个亭子起名“褉赏亭”。
花园中还有一个建筑叫“三友轩”,室内以松,竹,梅装饰, 松木刚劲而挺拔 , 腊梅 凌寒而开放 , 翠竹杆直而心虚 , 三者皆处严寒而不谢 , 所以被称为岁寒三友 , 古代文人以这三种植物比拟人品的刚直、高洁。乾隆皇帝不仅借三友轩表现自己的儒雅,更重要的是传达出清朝皇帝与汉族知识分子思想融合的一种态度。
乾隆花园的修建只是一个庞大的建设工程中的一小部分。
自康熙朝以来,经过七十多年的治理,到乾隆时期,中国农业经济、综合国力达到巅峰。
乾隆皇帝开始对紫禁城进行了自1420年建成以来最大规模的改造。其中,有两个重要的工程是和政治体制的改变紧密相连的。
第一个就是对乾西二所及周围区域的改造。
乾西二所是乾隆皇帝作皇子时候的居所。为什么他要对这里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呢?这还要从皇帝的立储制度说起。
雍正皇帝之前,皇太子的确立往往伴随着激烈而血腥的宫廷斗争,所以雍正皇帝便改用了秘密建储的方式,他亲笔写下两份确定皇位继承人的诏书,一份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背后,另一封由他随身携带。皇帝在世时秘而不宣,等皇帝死后,两相对照无误,才能对外公布,迎立新君。
乾隆皇帝作为秘密建储制上台的第一个皇帝,没有享受过一天太子的待遇,因此他要把自己的故居乾西二所地位升格,由所改为宫,不再让其他人居住,以此强调他继承皇位的正统。
重新整修后,这个三进小院的主体建筑被重新命名,分别叫作崇敬殿、重华宫和翠云馆,习惯上统称重华宫,重华宫的名字来自汉族大臣张庭玉的提议。重华是指远古时期圣明君主“舜”,对汉文化颇为精通的乾隆皇帝非常高兴地采纳了这个建议。
乾西二所改造完成以后,周围的几座宫室也随之进行了改造,成为重华宫的附属配套设施:东边的乾西一所改为漱芳斋,室内建造了一个小戏台,取名“风雅存”,供皇帝观赏一些小戏时使用,在院内还添加了一座大戏台。它们是紫禁城中最早出现的戏台。
即位之后的乾隆皇帝虽然已经移居养心殿,但他一直把舒适的重华宫当作与家人、密臣欢聚的场所。
信奉藏传佛教的乾隆皇帝,还在重华宫的西南部修建了紫禁城里最重要的藏传佛教建筑雨花阁。藏传佛教从元代进入皇宫,到清代发展到顶峰。雨花阁的修建,除了满足皇帝个人礼佛的需要,更重要的作用是以宗教信仰联络中国边疆地区的蒙藏各部,加强民族融合,以巩固国家的统一。
紫禁城改造中和政治改革密切相关的第二个重要工程是修建宁寿宫。
乾隆皇帝即位不久就宣布:为了不超过在位六十一年的祖父康熙皇帝,他将在执政六十年的时候将皇位禅让给儿子,皇位交接方式的这一改变,意味着紫禁城中将首次出现退休的皇帝。
宁寿宫,就是为乾隆皇帝退休准备的养老之所。作为太上皇的宫殿,宁寿宫的级别不亚于皇帝的居所。它也分为前朝和内廷,各种配套设施样样俱全。这几乎就是一个微缩的紫禁城。宁寿宫的造价达到一百三十多万两白银。仅宁寿门前的这对镀金铜狮,就用了黄金三百三十四两。
为当朝的皇上建造退休的宫殿,无疑是最受重视的工程,工部集中了全国顶尖的能工巧匠。这其中有一个雷姓建筑设计世家。
这是他们绘制的长达五米多的紫禁城中轴线大清门到坤宁宫的全部建筑的外观图样,上面清楚地标注着各个建筑的名称和它们之间地距离,数据精确到了寸。
从康熙年间开始,这个家族前后延续二百多年,一直从事皇家建筑的设计工作,他们主持修缮设计的作品中光是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就有故宫、颐和园,天坛等等。
这个祖孙七代的设计世家又被称作“样式雷”家族。
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采用文字说明、图纸和烫样三者结合的方式。所谓烫样,就是立体的设计模型。它是中国古建筑设计中特有的产物。现在,故宫依旧保留着当年雷氏家族制作的烫样。
烫样用硬纸板、秫秸和木头等粘贴制做而成。模型制成之后,需要用小烙铁将细节部分烫平,故名烫样。
这是清朝晚期雷氏家族为紫禁城长春宫设计的烫样,在夏季长春宫院内建有一个巨大的凉棚。在烫样的相关部位,都有具体的文字说明和建筑尺寸。经过一层层展示,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建筑的内部结构。当时的烫样主要是为给皇上御览而制作的。皇帝的意志是决定宫殿建造最终的依据。
豪华、气派号称小紫禁城的宁寿宫完工之后,乾隆皇帝一天也没有住过,他在退位后,依然住在养心殿内控制着朝政,直到公元1799年,他八十九岁时去世。
从明朝永乐年间到清朝乾隆年间,紫禁城历经三百多年的修建、改建和修缮,终于成就了今天展现在世人眼前的模样。而在紫禁城中演绎的历史,还将波澜壮阔地延续下去。
第三集 礼仪天下
在进入故宫的四座大门中,东华门是与众不同的。只有非常细心的人才会发现,它的门钉只有8行,有别于其他三座门的9行。
这一细微的差别,400多年前,曾经引发了一场震动朝野的**。
公元1521年3月,明武宗驾崩,武宗没有儿子,也没有兄弟。于是,皇太后决定,湖北的朱厚熜以藩王身份继承皇位。但是,朱厚熜行进到北京宣武门外,忽然止步不前了。
面对皇帝宝座,朱厚熜究竟有什么疑虑呢?
起因在于礼部拟定的继位礼仪:朱厚熜应由东华门入紫禁城,先到文华殿,追认皇太子的身份,然后再继承皇位。
门钉少了一行的东华门在等级上低于午门,神武门,也低于西华门。在紫禁城的设计中,这座大门临近太子的宫区——文华殿,是太子出入紫禁城的通道。皇帝本人,几乎不走东华门。
固执的朱厚熜拒绝了礼部的要求。这位继承人坚持:“吾嗣皇帝位,非皇子也”。我是来当皇帝的,怎么能以皇太子的身份入宫呢?
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皇太后妥协了:皇位不可久虚,百官即日于城外上表劝进。
4月28日正午,朱厚熜如愿由大明门正中御路进宫继位,年号嘉靖。这场牵动朝野的礼仪之争,暂时告一段落。
在这场较量中,大臣敢于与即将继位的皇帝抗衡,而朱厚熜也甘愿冒着失去皇位的危险固执己见,难道仅仅只是为了一套礼仪程序吗?
在礼仪之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公元1661年,即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24岁的顺治皇帝去世。在弥留之际,口授遗诏,将皇位传给八岁的儿子玄烨。
两天后,正月初九,是玄烨登极的日子。
登极大典是紫禁城最重要的仪式,500多年只有20多次,真实的场景只有亲历者才能见到,却最能引发后人的无限想象。
这将是清入关后紫禁城举行的第二场登极大典。
当年顺治登极,正是明朝灭亡,李自成败退,紫禁城多处损毁,只能一切从简。大典没有按传统在太和殿举行,移到了太和门。
经过十几年征战,经营,当玄烨登极时国家基本稳定,已经可以按典章制度举办一场完备的大典了。
而大典应如何操办?大典程序,卤簿仪仗,人员站位等如何安排?
这是摆在清初礼仪官面前的一道课题。
其实,所有的大典细节,在历代的宫廷文档中,都有明晰的记录。即使改朝换代,除了服饰以外,主要的典礼环节,都不会有太大的区别。对于清代礼仪官来说,明朝遗留的典章制度文献——《明会典》,就是最好的范本。
今天,当我们试图再现清代登极大典的时候,《清会典》也为我们提供了所有重要的线索。
登极大典前,皇帝亲自或者派遣官员先到天坛、地坛、太庙、社稷坛,向天,地,祖先等通报一番。
典礼的当天,皇家侍卫严密驻守紫禁城各道大门。
天还没亮,王公大臣都已经穿戴朝服,依次进入紫禁城。
太和门外,陈设着皇帝的步辇,太和门屋檐下,陈设着丹陛大乐的乐队。太和殿屋檐下,陈设着中和韶乐的乐队。
太和殿广场东西两侧,陈设着旌旗,伞盖等卤簿仪仗。
太和殿所有的大门都打开了。
大学士会同礼部官员进入太和殿,分别将皇帝登极的诏书,写有贺辞的表文,笔墨纸砚等放置在不同的桌案上。大学士到乾清门取出皇帝玉玺,送到太和殿皇帝宝座正南方的桌案上。
一切都准备好了,这时,八岁的玄烨身穿白色孝服,在乾清门内,父亲顺治的灵位前行三跪九叩大礼,把自己即将登极的消息亲口禀告。接着,来到乾清宫侧殿更换皇帝礼服,穿戴整齐后,再到皇太后的宫殿里行三跪九叩礼。这时乾清宫中门垂下帘子,示意先帝的丧事暂停。
天色渐亮,皇帝由乾清门左旁门出,前往中和殿。在中和殿宝座就座,那些即将在典礼中指挥引导的各级官员提前向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礼。在接下来的仪式中,他们就可以免礼,而专心忙于工作了。
玄烨终于坐到了太和殿宝座上。此后,在这个位置上,他坐了61年。
紫禁城最重要的大典,今天已经难以如实还原。而宫廷绘画中也根本没有登极大典的资料。我们在专家指导下,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有关宫廷其他典礼的画作提取素材,利用技术手段,通过情景再现,动画合成的方法拼接而成了康熙登极大典的盛况。
笼罩在先帝丧礼气息中的登极大典,气氛肃穆。中和韶乐和丹陛大乐陈设但并不演奏。
而当这些乐器奏响的时候,紫禁城也就迎来了重要的盛典。
对于紫禁城来说,每年都有三个最重大的典礼。
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旦。这是新年开始的第一天,王公大臣,外国使节在这一天向皇帝进献贺辞,其礼仪程序与登极大典相似,气氛却喜庆轻松了许多。
皇帝的生日,古称万寿节,是个全国性的节日。这一天,京城的匠人们用彩画,布匹等将主要街道包装得绚丽多姿,到处歌舞升平。各地文武百官,设置香案,向京城方向行大礼。
冬至,是紫禁城另一个大节日。这一天,北半球太阳角度最低,因而是阳光照射进太和殿最深的一天。在2004年冬至日,我们采用特殊的摄影方法,记录了一年中太和殿最难得一见的景观。在冬至这一天,阳光可以反射到大殿正中的匾额上。
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转枢的日子,这一天之后,阴气渐消,阳气渐长。冬至,皇帝到天坛祭天,第二天就在太和殿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
中国礼制可上溯周代。《周礼 大宗伯之职》将礼仪总括为吉礼,嘉礼,凶礼,军礼,宾礼五类。号称”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礼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作为最高礼仪活动上演地,紫禁城的建筑处处显示了规范礼仪的作用。
试想当年一位第一次步入紫禁城参加大典的外国使节,他走过开阔而漫长的天安门广场,穿过幽深的天安门门洞,午门广场两侧的朝房使通往紫禁城的道路显得狭长。从午门侧门入宫后,眼前豁然开朗,穿越太和门一侧,他忽然看到一片极度开阔的广场,广场尽头是高高在上,金壁辉煌的太和殿。此刻,恐怕在这位使节心中,不得不由衷产生敬畏。
沿着中轴线的御道出入午门,是皇帝和大婚时皇后的特权。但每隔几年,就会有一次破例。
一年之际在于春。阳春三月,是一年中孕育希望的季节。而对于一些中国人来说,一生的希望,也是在这个时刻孕育的。
经过层层选拔,一些读书人即将步入紫禁城。
每三年一次的殿试,是古代中国科举考试的最后一道关口。事实上,所有有资格步入紫禁城参加殿试的考生,已经在先前的过关斩将中取得了贡士称号。这场在皇宫里举行的考试,会让每个考生感受到成为天子门生的无上光荣。
这是清朝乾隆年间一份殿试答卷,考生以工整的楷书完成皇帝亲自拟定的考题,在太阳落山前交卷,卷首写有考生的年龄,籍贯,本人,父亲,祖父的名字,身份,参加科举考试的经历。之后严密封存。先由读卷大臣精选出10份最好的,在第三天黎明呈交皇帝亲自审阅,由皇帝决定最终名次。
1790年之前明清两代殿试,都是在太和殿广场露天举行,乾隆年间改在保和殿内举行,以此显示皇帝对于考生的关怀。
殿试后的第五天,是公布成绩的日子,叫做传胪。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我们找到了1904年中国最后一次殿试的金榜,当年共有273人参加,一些著名历史人物谭延闿、沈钧儒等人榜上有名,末代状元为刘春霖。
传胪是紫禁城重要的典礼。
康熙六年的状元缪彤在日记中这样记录了当天的情形:”当天天气微寒,五鼓时分,我和各位进士跪在太和殿前等候传胪。前一天已经有传言,某某人是状元,某某人榜眼,某某人探花。我已经没有希望了,不过是跟着参加仪式罢了。传胪开始,上面喊第一甲第一名竟是我,每喊一次名字,就奏乐一番,我怀疑听错了,不敢出列。最后是礼部官拉着我出来。于是,我和榜眼,探花三人,跟随礼部官员捧着黄榜沿着御道,从午门中门出宫。”
这一天,三位幸运儿得以享用了只有皇帝和皇后才能走过的道路,从午门中门出宫。这一定是天下读书人梦境中最漫长的一段路。
考生们在紫禁城里倍感煎熬和光荣的时候,中国的农民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
这是一组表现农民在不同时节辛苦劳作的画绢。有一个中年男人的形象,出现在每一幅画里。看上去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其实,他叫胤禛,是康熙皇帝的第四个儿子。他的妻子儿女也出现在这组《耕织图》里。
康熙重视农桑天下皆知,这本画册无疑会让父皇很开心。
心计颇深的胤禛在激烈的皇位继承大战中笑到最后,年号雍正。对于农业的关注,并不亚于父亲康熙。
在这本记录雍正皇帝日常活动的起居注里,我们发现即使贵为皇帝,每年也要作一天农民。
这是雍正六年二月中旬,全国农民即将进入耕种时节。18日,城南的先农坛开来了浩浩荡荡的队伍。祭祀先农神,是中国历代帝王的惯例。清代在先农坛东南还开辟了1700亩农田,在祭祀完毕后亲自耕种,为天下农夫作一个表率,表明天子心系稼樯,尊重农耕。
耕田时,皇帝一手扶着犁,一手举着鞭。按礼仪规定,皇帝要推三次。而雍正皇帝意犹未尽,又多推了一次。
农业国家的兴衰往往依赖于上天的恩威,皇帝自诩为天子,是人世间得到上天恩泽最多的人,而一旦上天发怒,兴风作浪起来,那第一个应该领受处罚的人,也非皇帝莫属。与上天对话,是皇帝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而皇帝与上天对话的方式就是各种祭祀活动。
皇帝对于祭祀格外重视,连服装这样的细节都有严格的规定。
(嘉庆蓝色缂丝云龙夹朝袍——祭天
雍正明黄花妆缎云龙皮朝袍——祭地
康熙大红色云龙花缎皮朝袍——祭日
乾隆月白色缎绣彩云金龙夹朝袍——祭月)
宫廷祭祀共有80多种,分大祀、中祀和群祀三个等级。
大祀多为皇帝亲自祭拜,中祀一部分由皇帝亲祭,大部分派官员祭祀。而群祀,则完全是由官员代劳了。
绝大多数祭祀都是几千年一脉相承而来。当祖居关外的满族成为紫禁城的新主人,一种新的祭祀活动便出现在皇城之内。
坤宁宫祭神,是清代紫禁城中最为频繁的祭祀。这座明代皇后的寝宫,被紫禁城的新主人改造成祭祀众神的场所。
坤宁宫内,今天还保留着关帝的画像,每天早上都要祭祀。清人崇拜关帝,八旗将士把他视为保护神,每次战斗前都要祭拜,认为是他赐予了战无不胜的力量。
坤宁宫晚上的祭祀一般下午四点前后开始,祭的都是满族,蒙古族的神,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是清代皇室祖先流传下来的萨满教祭神仪式。
坤宁宫东北角有一间小屋,在清代门前有制作打糕的用具。而小屋内,是一座灶台,灶台上有三口大锅。每次祭神,都要在神位前杀猪,在这里用清水煮熟,再向神贡献。
亲自主持坤宁宫祭神后,皇帝会率领王公大臣吃祭神肉。据说神肉没有任何调料,吃肉对于王公大臣来说,是一件苦差事。常有人偷偷在袖子里藏一点盐,来度过难关。
历朝历代的皇帝无不重视祭祀,在对上天、祖先和万物的敬畏背后,更重要的是对江山永固的虔诚祈祷。
然而,这种祈祷,并不能保佑一个王朝长治久安。
当明朝在天灾与战乱中风雨飘摇的时候,白山黑水间,一直新兴的力量出现了。
努尔哈赤和他的八旗将士们,最终征服了庞大的明帝国。当努尔哈赤的孙子坐在紫禁城宝座上的时候,他面对的是一种成熟而强大的文明形态。
没有多久,紫禁城的新主人,就已经完全融入到传统文明中来,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礼仪之法,又支撑起大清王朝统治的根基。
作为国家运行指南的各种典章制度,在清朝像他的前代一样完备复杂;而在紫禁城中上演的各种典礼仪式,在清朝更是空前的庄严盛大。
公元1793年,紫禁城的主人是古夕之年的乾隆皇帝。他被称为盛世的统治已经到了第五十八年,乾隆显然对自己非常满意,他称自己为”十全老人”。他身边的人正忙着为皇帝第八十三岁生日做准备。万寿节是国家三大节之一,不仅举国同庆,亚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也要赶来祝贺。与往年不同,在这一年的生日庆典上,将出现一群与众不同的客人,历经千年几近完美的礼仪制度将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公元1793年夏天,一支来自英国的船队驶进中国舟山群岛的定海港口,英王乔治三世的特使马戛尔尼率领着庞大的使团,以为乾隆祝寿之名进入中国。
英国使团成员在日记中纷纷记录了他们来到中国的第一印象。而随行画师亚历山大的作品也让今天的人们见到了1793年的中国。
——”这里的房子最高只有两层,曲线优美的屋顶,而且居然没有任何防备野兽和盗贼的设施,这个国家一定很安全。”
——”处处都是令人吃惊的忙碌景象,中国没有闲人,也看不到一个乞丐。数以千计的穷人愿意用肩膀抗运车子所无法装载的东西。”
——”中国人从小就受到做人要和气,待人要礼貌的教育。”
——”老年人和家里的年轻人住在一起,每家都保留家谱,祖先的榜样不断被援引,本家族每年至少一次在一起祭扫祖坟,家族成员之间从不中断往来,叔叔会对侄子说:„亲人之间,不必客气。‟”
很快,中国人生活中时常出现的一个动作也让英国人迷惑不解。
英国使团正使马戛尔尼这样写道:
“一名中国领航员和他的几名同胞上船帮助我们。他们非常好奇地参观了船上的一切设备。当他们在会客室里看到他们皇帝的画像时立即跪下,十分崇敬地磕了好几个头。那画像是20几年前一个商人带回英国的。这很有趣,一个去过中国的医生先前告诉我,大使必须对中国皇帝行三跪九叩礼。为了英国的荣誉,我不会那样做。”
只有在上帝面前才会双膝跪地的英国人自然无法理解叩头,在中国礼仪中的意义。
英国使团不肯向皇帝下跪的消息传到了紫禁城。
乾隆皇帝很不高兴。责令大臣尽快教会英国人叩头礼仪。
叩头,是每一队首次访华的外国使节都会接受的必修课。可惜,这一次来的,不是天朝恭顺的学生,而是正在飞速上升,并坚信自己才是世界霸主的英国。
马戛尔尼带来了当时英国最先进的科技产品,这是他的资本,他希望中国人会被吸引,会大量购买他们的产品。礼仪之争,不过
第三篇:12集大型历史纪录片《故宫》全文解说词
12集大型历史纪录片《故宫》全文解说词.txt鲜花往往不属于赏花的人,而属于牛粪。。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空白人生有三样东西无法掩盖:咳嗽 贫穷和爱,越隐瞒,就越欲盖弥彰。
12集大型历史纪录片《故宫》全文解说词
书籍简介
12集《故宫》将从故宫的建筑艺术、使用功能、馆藏文物和从皇宫到博物院的历程等方面,全面展示故宫辉煌瑰丽、神秘沧桑的宫殿建筑,丰富多彩、经历传奇的珍贵文物,讲述不为人知、真实鲜活的人物命运、历史事件和宫廷生活。触摸历史跳动的脉搏,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目录
△第一集 肇建紫禁城
△第二集 盛世的屋脊
△第三集 礼仪天下
△第四集 指点江山
△第五集 家国之间
△第六集 故宫藏瓷
△第七集 故宫书画
△第八集 故宫藏玉
△第九集 宫廷西洋风
△第十集 从皇宫到博物院
△第十一集 国宝大流迁
△第十二集 永远的故宫
前所未有的鼎力之作 豪华震撼的视听盛筵 厚实凝重的文化享受 全面系统的文明检阅
第一集 肇建紫禁城
本集简介:
一座城市兴起的开端;
一个国家转折的焦点。
本集内容是紫禁城建造历史的展示,在历经百年的规划、设计与修建中,也伴随着激烈的政治斗争,大的历史震荡,本集将告诉你这座经典的古代历史文化遗存是怎样诞生的。
是谁创造了历史?又是谁在历史中创造了伟大的文明?
公元1403年1月23日,中国农历癸未年的元月一日。这一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依然延续着自古以来的传统,度过他们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农历元旦。
这一年,人们收到的类似今天的贺年卡上,不再有建文的年号了。建文帝4年的统治,在一场史称靖难之变的战争后,成为了往事。
公元1403年的大年初一,大明朝第三个皇帝朱棣,正式启用永乐作为自己的年号。这一年为永乐元年。年号的更替,随之带来的将是这个王朝的更多变化。
永乐元年,明朝的首都在今天中国南京。这座六朝古都自东汉时代起就被认为有王者之气。明太祖朱元璋将都城定在这里,并集中国两千年宫殿建筑之精华,建造了皇家宫殿。今天这座宫殿仅留下了这些遗址,但仍不失当年的气魄。
而此时的北京城在大明的版图上,还是朝廷的一个布政司,叫做北平。这里人烟稀少。朱棣11岁时被封为燕王,他和他的旧部们熟悉这里,对这个地方充满着感情。
永乐元年的农历正月十三这一天,朱棣按祖制祭祀完天地回到皇宫。当君臣们相聚一堂时,一个叫李至刚的礼部尚书,提出了一个建议。他说,我以为北平这个地方,是皇上承运龙兴之地。应该遵循太祖高皇帝,另设一个都城的制度,把北平立为京都。永乐皇帝,当即非常高兴地答应了下来。在这之后的几个小时里,将北平升为北京,成为王朝第二个京都的一道圣旨昭告了天下。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国,而一座伟大宫殿将由此诞生。
刚刚登基不久的永乐皇帝,用这样一道圣旨昭示天下,表达自己治理天下的理念。
从目前看到的史料中,我们可以发现,公元1403年的朱棣正处于一种十分微妙而不安的气氛中。作为一个从侄儿手中夺取皇权,刚登大极的皇帝,他面临太多棘手的问题。对反对他的建文帝旧臣的杀戮仍在继续。
杀了很多人以后,朱棣感到十分不安。他也曾询问身边的一位大臣茹常,我这样做会不会得罪了天地祖宗?
更让他感到不安的是,攻入南京城时,他的侄儿建文帝就在一场大火中神秘失踪,生死不明。尽管他按天子礼仪,给这位侄儿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但后世的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当时被下葬的并不是建文帝本人。真正的建文帝,很可能已经逃亡在外。这件事成为朱棣最大的一块心病。
之后有一天上朝时,朱棣差点被御史大夫景清刺杀。
此事之后,朱棣在南京城里经常做恶梦。他或许更加强烈地开始怀念他的故地北京。
站在南京皇宫的遗迹中,我们不难想像,曾经在北方生活多年的永乐皇帝,可能越来越不喜欢住在南京。他开始谋划将第一京都迁往北京的行动。
很快当年的5月份,在一次临朝时,他对大臣们说,北京是我旧时的封国。有国社国稷,将实施国都的礼治。然而皇上的建议,却遭到了大臣们的激烈反对。从那以后,朱棣谨慎了很多,他开始以迂回而秘密的方式,为迁都进行系统而缜密的准备。
公元1403年,由北平刚刚改称为北京的城市里,突然多了很多来自江浙等地的南方人。他们得到朝廷的应允,迁至北京,即可获得五年免缴税赋的优待条件。这些人普遍比较富有,很快便在北京做起他们以往在南方所经营的生意。同时在北京的郊区,也多了很多农民开始垦荒种地,大规模的移民工程开始了。
当浩浩荡荡的移民队伍涌向北京时,在距北京万里之遥的西北草原上,蒙古帖木儿大汗指挥的铁骑大军,已经向中原开拔。大明朝的北方又面临着威胁。
然而正当永乐皇帝,准备布防迎战时,帖木儿却突然在行军途中病故。一场大战消于无形。
公元1405年6月,东南风吹起的时候,郑和受永乐皇帝的派遣率一支船队作远洋航行。带着永乐皇帝,向世界展现大明国威的使命驶向茫茫的海洋。据说这次航行,也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公元1406年8月,当郑和的舰队浩荡行进时,南京皇宫里发生了一件让朱棣高兴的事。我们已经无法考证,是出于永乐皇帝本人的暗中授意,还是大臣们自己揣摩上意的结果。总之在这一天的朝堂上,以丘福为首的一群大臣,建议在北京修建一座新的宫殿,永乐皇帝非常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建议。
于是一场浩大的工程拉开了序幕。
永乐皇帝开始派他的心腹亲信们奔赴全国各地,为这项巨大工程做准备。他们中有工部尚书宋礼、吏部右侍郎师逵、户部左侍郎古朴。
这些人即将去往的地方,是四川湖广等地的群山峻岭。他们这次要去开采的是楠木。珍贵的楠木,多生长在原始森林的险峻之处,那里常常有虎豹蛇蟒的出没。官员和百姓们冒着危险进山采木,很多人丢失了性命。后世有人用“入山一千,出山五百”来形容采木的代价。
这里是今天紫禁城太和殿的内景,当年那些被砍伐的楠木,就是被用来制作这些柱子的。那些永乐时期巨大的楠木,在太和殿里早已难见踪影,这些巨大的柱子,是后来清朝由松木拼凑而成的。
这是公元2004年6月,故宫大修进行的一次运木工程。这些巨大的木材,通过现代的运输工具运到故宫,也是一项庞杂而艰巨的工作。
那么500年前,比这些木材巨大数倍的楠木,又是怎么运到紫禁城里的呢?
被派往四川的工部尚书宋礼,这样向皇帝描述了一次大木出山的传奇情景。有一天山洪暴发,一株大木顺流而下。遇有巨石拦路,大木发出像雷鸣一样的巨响,撞击巨石。巨石裂开大木完好无缺。后来永乐皇帝将发生这一故事的那座大山封为神木山。
这只是一个特殊的例子。更多的木材,从川贵湖北的崇山峻岭中依靠天然的河流和修好的运河,输送到北京。
永乐时期为建造新的宫殿,而进行的采木工作,据说持续了整整13年。然而开采修建宫殿的石料,同样也很艰辛。我们在保和殿后,看到了这块故宫中最大的丹陛石。它是在明代,由一块完整的石头雕刻而成。而这样巨大的石头,是如何被运到这里来的呢?
据历史记载,这些石头都来自于北京西南郊房山的大石窝和门头沟的青白口。这里从明清两代跨越600年,直到现在还在生产汉白玉石头。我们终于在明朝史料中,发现了保和殿后那块石料的开采和运输过程。这块石料开采就动用了一万多名民工和六千多名士兵,而运往京城则更为艰巨。数万名民工,在运送石料的道路两旁,修路填坑。每隔一里左右掘一口井,在隆冬严寒滴水成冰的日子,从井里汲水泼成冰道。二万民工一千多头骡子,用了整整28天的时间,才运到京城。那些同样被费尽心力,运到紫禁城的巨石,大部分都被安放在故宫中轴线的御道上。
据现在的专家学者研究,这次宫殿建设的备料过程长达近十年。
在这十年中,北京逐渐成了大明王朝疆域内,最热闹最庞大的建筑工地。这是今天我们用三维动画再现的,当年营建紫禁城时北京工地的景象。那些由此而生的著名工地名称一直保存至今。
在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中,能被历史记载下来的人,只有极少的几个。那些当年为这座宫殿付出辛劳的工匠,据说超过百万之多。他们中也不乏幸运者,有两个来自山西的工匠王顺、胡良。永乐皇帝视察工地的一天,看到他们的彩绘。皇帝扶着王顺的肩膀,对他称赞不已。
泰宁侯陈珪,公元1406年被任命为改造建设北京城及宫殿的总指挥。永乐皇帝在写给陈珪的一封诏书里说:“要善待工地上的军人和民工,饮食和作息要有规律,不要过于劳累。你们要体谅我爱惜百姓的想法”陈珪一直在北京监工,直到公元1419年去世,他没有等到紫禁城落成的那一天。
据历史记载,在参与这项工程的能工巧匠中,以老木匠金珩为首的二十多人被同时提升为营缮所丞。而其他一些著名人物,像负责石料制作的陆祥、负责工艺的蔡信,也都被历史记载了下来。
这里是现在北京的中南海。在600多年前,紫禁城尚未建成之时,朱棣的燕王府和紫禁城完工前的临时宫殿,就在这一区域的西北。
公元1409年,朱棣以巡狩的名义住在这里。从公元1409年至宫殿建成后的公元1421年,他在北京度过了5年又8个月。这使得大明朝的决策、军事和行政系统逐渐北移。跟随朱棣来到北京的一个叫王绂的画家,在这一时期创作了《燕京八景图》,用细腻的笔法描绘了那个时候北京的美景和风情。那个时期,北京逐渐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移民军户对郊区的屯田垦荒,使北京农业生产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北京对于这个王朝开始显得越来越重要。
从公元1410年到公元1414年,朱棣以北京为根据地,两次跨过长城御驾亲征,击败了多年来威胁北京的蒙古部落。在一次胜利后,他检阅了所带领的庞大军队。
就在朱棣谋划迁都北京刚刚开始的时候,他最亲密的一个人去世了。这就是徐皇后,他们的婚事是朱元璋亲自给说合的。怎样安葬这个结发妻子呢?陵墓理应建在南京,但是朱棣却悄悄派一个大臣和一个风水先生前往北京寻找吉壤建陵。两年后,在昌平以北20多里的地方,被朱棣降旨圈为陵区禁地。
这就是今天的明十三陵。借徐皇后之死而建陵,大臣们都意识到这是皇上向他们释放的一个迁都信号。
这之后南京城里的一些大臣开始上疏,直截了当反对永乐皇帝暗藏的迁都用意。很快河南布政使周文褒、王文振及参议陈祚被朱棣谪贬到农村去当普通的农民,而其余的人只好选择了沉默。
公元1416年十一月的一天,朱棣突然诏集文武群臣,和颜悦色地与大家谈论起一个关于北京的敏感话题。皇上对北京宫殿的修建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民主,而这一次群臣没有再提出反对意见。不仅一致通过紫禁城尽快动工修建,还赞美起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纷纷强烈要求将明王朝的第一首都定在北京。他们说:“北京北枕居庸关,西靠太行山,东连山海关,南俯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壮丽,足以控制四方,统治天下,确实是可以绵延万世的帝王之都。”朱棣多年处心积虑的迁都欲望,瞬间变成了君臣的合意。后世的历史学家认为,这次决定意味着中国政治中心开始北移,中国地缘政治从此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影响了中国数百年的政治格局直到今天。
这是公元2005年4月10日的清晨,在故宫博物院的宫墙内出现了这样一群工人。他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完成一项工程,就是对这座宫殿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修缮,这次大修将持续19年。
在将近600年前,同样在这块地方,曾经一次性的汇集了十万名工匠,开始修建这座宫殿。他们大多来自于河南、山东、山西、安徽等地。
今天我们无法知道,他们是怎样建造这座宫殿的。也无法知道他们曾经历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关于这座宫殿建设的正式记载在《明实录》上有这样的几句话“癸亥,初营建北京,凡庙社、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至是成。”在公元1419年,关于这座宫殿的建设只能用文字记录。
而今天,我们却有幸能用摄像机记录这些影像。从这些大修的场景中,我们隐约可以捕捉到,当年修建这座宫殿的一些印记。
我们的故事讲到这里,不得不对历史的记载产生一些疑惑。我们同样在《明实录》上看到这样的记载:“自永乐十五年六月兴工”在今天一些研究者以此为据认为,紫禁城是自永乐十五年,用了三年半的时间建成。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如此浩大的工程8000多座房子,即使是在今天,也是不可能用三年半的时间建成的。但是无论有怎样的争论,千百年来中国古典建筑的工程方法,却一直未有大的变化。虽然距紫禁城建成已经将近六百年,但是今天工匠们使用的建筑方法依然延续着那时的工艺。这些传统的工艺,在清代被人们概括为八大作。即木作、瓦作、石作、扎材作、土作、油漆作、彩画作、糊裱作。我们今天在镜头中所展示的工艺是在这次大修中所运用的。它和约六百年前明朝工匠所运用的手法,几乎是一样的。
在公元1420年,这座宫殿终于建成了。它是在元大都皇宫旧址上诞生的。那个元大都曾十分著名的延春阁被景山所取代,而整个宫殿建筑群由北往南延伸座落在整个北京的中心地带,成为这个王朝新的神圣之地。
这里的砖瓦木石,这里的色彩,这里的空间布局,都昭示着中国人曾经的文明意志和理念。从此这里开始历经24位皇帝和众多嫔妃皇子们的悲喜人生。开始上演中国历史中许多精彩的瞬间。
公元1421年,在宫殿刚刚建成之后,百姓迎来了那一年的农历元旦。这一天,朱棣在新落成的宫殿里,举行了规模宏大的朝贺仪式。他登上了高敞壮阔的奉天殿,接受大臣们的跪拜。朱棣和大臣们都为这座辉煌无比的宫殿所振奋与鼓舞。
不久春天到来了。那些曾经终年在北京服役的工匠民夫和军人们,甚至还有那些大牢中的犯人们,皇帝减赋免役大赦天下的诏书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据说宫殿盖好之后,意得志满的永乐皇帝把一位会推算未来的姓胡的官员找来,让他算一下以后会发生什么事。胡回答说:“明年四月初八宫殿会发生火灾”永乐帝大怒,把他关进监狱,并表示到时候若不着火就杀你人头。谁都没把这个人的话放在心上,大家都沉浸在新宫殿建成后的喜悦之中。也就是在这时,永乐帝派郑和第六次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公元1421年5月9日这一天,天气骤变雷鸣电闪,三大殿大火突然升起真的被雷火击中了。朱棣到底有没有找官员测算新宫殿的未来,在历史上无法考证。那个胡姓官员预测的故事,基本可确立为是一种传说。而在《明史》上关于这次火灾的正确记载是这样的:“自永乐十五年六月兴工”言简意赅无更多笔墨。
永乐皇帝用近二十年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而建成的三大殿,只存在了三个月,就毁于天火。这对朱棣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在痛惜宫殿的被毁之外,更令他痛苦的是对自身的怀疑。朱棣敕谕文武群臣说:“奉天等三殿灾,我心惶惧,莫知所措。如果我的作为果真有不当之处,大家应该开诚布公地提出来,好让我有改过的机会,以回天意。” 下诏求言引发了官员们的激烈反应。一部分人都抓住这个机会指责朱棣好大喜功,指陈他迁都北京是错误决策。接着,处于惊恐与愤怒矛盾中的永乐皇帝,让大臣们跪在午门前相互辩论,还处死了一位指责他的官员。
不久之后,朱棣致力消除边患发动第六次北征蒙古的行动。但是他的健康每况愈下,戎马一生的他居然从马上摔了下来,终于在北征蒙古的途中他在榆木川走向生命的尽头。
毁于天火的大明宫殿三大殿,在永乐时代没有再进行重修工作。之后的二十年中,曾经辉煌如梦境一般的紫禁城中央地带,是一片焦黑的废墟。
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正统元年也就是1436年,明英宗朱祁镇即位。这位实际年龄只有7岁的孩子十分崇拜他的曾祖父朱棣,他一登上皇位就做了一件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没有做成的事情——重修紫禁城。
这一年的秋天,朱祁镇下诏“命太监阮安、都督同知沈清、少保工部尚书吴中率军夫数万人修建京师九门城楼。”又过了五年,他正式下诏重修三大殿和乾清、坤宁二宫。下诏当日工程就正式动工。
一年半之后,拖延了十几年的重建工作完成了。
一切尘埃落定。紫禁城又完好如初,一道圣旨又昭告了天下。
北京紫禁城,最终成为中国明清两代统治天下的最高政治中心;一座世界一座世界建筑艺术史上独一无二的经典之作,从此傲然于世;成为我们人类历史上迄今能看到的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最终成为我们全人类共同的历史文化遗产。
然而紫禁城在重新建好后,又将面对数百年中的一次又一次灾难和重建,它的故事或许才刚刚开始。
目录页 下一页
第二集 盛世的屋脊
本集简介:
紫禁城在建后的二百多年里,不仅多次经历了雷雨、失火等天灾的侵害,也历经了一次改朝换代,当时间留在十八世纪时,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文明辉煌,在乾隆年间宫廷建筑、皇家园林的改扩建中达到鼎盛,奠定了故宫建筑群的最终布局。
惊心动魄的战争已见分晓。改朝换代正在进行。
公元1644年农历8月,在浩浩荡荡的随从队伍陪同下,一个六岁的男孩和他的母亲一起,从盛京老家向北京进发。男孩名叫福临,是大清王朝的顺治皇帝,此行的目的地是他们在北京的新家:紫禁城。
对于六岁的顺治皇帝来说,这座他前所未见的高大城门,一定给他留下了新奇而深刻的印象。
这是紫禁城最大的门,有37.95米高。
按照中国的阴阳学说,正北叫子,正南叫午,所以位于紫禁城中轴线南端的这座城门,叫作“午门”.穿过午门,紫禁城的真容出现在顺治皇帝的眼前。
这里就是他们的新家,而对这座宫殿的占有,也将是他们成为中国新的统治者的象征。
深红色的宫墙和金黄色的琉璃瓦是这座宫殿最引人注目的特征,而这绵延一片的红色和金色也使紫禁城与周边的建筑完全区分开来。
紫禁城的建筑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处理朝政和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场所,称为前朝。后半部分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帝后嫔妃的生活场所,称为内廷。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晋宏逵:
紫禁城的总体部署就是这样,用若干条纵深的轴线来安排这么多的建筑,那么这些建筑都是用院落的形式来展开的。每个院落当中都有成组的建筑。每栋建筑相互之间都是有主有从,有正有配,它就是这样用建筑的手段,来表达封建社会、封建礼制所表达的那种等级和秩序。
传说中玉皇大帝的紫微宫一共是一万间,而人间的紫禁城一直流传着宫殿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说法。事实上,在长达五百多年的时间里,紫禁城一直在变化着。根据1973年故宫专家的调查,紫禁城现有的宫殿是八千七百零四间。
有人认为,当年顺治帝初次见到的紫禁城也许并不完整,因为比他早几个月进京的摄政王多尔衮,在给顺治皇帝的奏报中写道:李自成烧毁宫殿后逃走。
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李燮平:
李自成确实放火了,那整个紫禁城受到什么损坏了,这实际上清代人自己有一个定位。乾隆朝修订的《日下旧闻考》就明确说过紫禁城宫殿是因胜朝之旧而斟酌损益之。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我对紫禁城的修缮都是在明代建筑的基础上来进行的。这就反过来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说紫禁城宫殿没像传说的那样因为李自成而受到那么大规模的破坏。
据《清实录》记载,六岁的顺治皇帝是在皇极门也就是现在的太和门登的极。
顺治二年,中轴线上的宫殿被一一修复,重新命名。这是改朝换代在建筑上最直接的体现。皇极殿改名为太和殿,中极殿改名为中和殿,建极殿改名为保和殿,对于当时尚不稳固的新政权来说,一个和字,包含了他们对天下和平、君民和谐的未来,最迫切的期盼。
从此,紫禁城的匾额上出现了满文。
顺治皇帝没能等到他所盼望的和平盛世的到来,就在二十四岁时离开了人世。这一年是公元1661年。
十八年之后,一个寒冷的冬夜。太和殿西侧的御膳房突然燃起了火光,大火一路蔓延,两小时后烧着了太和殿。几天后,引起这次火灾的六名太监被处以绞刑。此后太和殿在长达十八年的时间里却始终是废墟一片。
在这段时间里,年轻的康熙皇帝,在残缺的紫禁城中忙于指挥各地征战、稳定统治。十六年间,他相继平定了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叛乱,收复了台湾,还打败了入侵的沙俄,签订了清王朝对外的惟一一个平等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
直到康熙三十四年,天下太平。此时的康熙皇帝终于可以腾出手来重建太和殿了。
但是这次修复却遇到了最大的难题。太和殿上一次重建是在明朝天启年间,此时已经过去六十九年,人们不知道太和殿确切的建筑比例与数据。当时,爱读书的康熙皇帝亲自查遍书籍,结果令他非常失望。
一位叫梁九的人令这件事情有了重大转机。当时已年逾古稀的梁九,从明朝崇祯年间进入工部,已经在工部工作了四十多年。
根据《梁九传》记载,当时梁九按照十比一的比例,做了一个太和殿的木模型,就靠对这座模型组件的放大制作,完成了太和殿的结构搭建。令人称奇的是放大出来的每一个木件安装上去都能严丝合缝,分毫不差。
让后人感到幸运的是,康熙三十四年这次重建太和殿的所有材料以及尺寸被详细记载在《太和殿纪事》这本书当中,这是关于太和殿修建的惟一一份详细纪录。对于今天即将进行的太和殿大修,这本书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康熙三十六年,太和殿落成,盛大的落成仪式正在进行。这不仅是一座宫殿的庆典,更昭示着一个新的盛世的开端。
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太和殿。
坐落在八米多高的汉白玉三台上的太和殿是紫禁城的核心,也是紫禁城整体建筑乐章的高潮部分。它的一切设计,都为着一个目的,就是把至高无上的皇权烘托到极致。
太和殿曾经是北京城最高的建筑,从庭院到正脊高36.57米,相当于12层楼房的高度。
太和殿也是紫禁城中最大的建筑。面积达2381平方米,相当于半个足球场那麽大。它的长宽比例正好是九比五,代表着九五之尊。
太和殿与身后的中和殿、保和殿一起构成前朝的主体,人们习惯称之为三大殿。
紫禁城的建筑很多地方都与九这个数字有关,九为最大,体现至尊的含义。像大门上的九排九路门钉,房檐上的九个走兽等等。
然而,对于太和殿来说,连最大数字九都不足以表达它的尊贵,因此,在它的屋顶上出现了十个走兽。多出来的这一个叫行什,在中国所有古建筑中仅此一例。
太和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木质结构建筑。
在这个号称世界之最的大殿里,布置却相当简单。
在基台的烘托下,皇帝的宝座是惟一的主角。目光所及之处,皇权的威严辐射到每一个角落。
太和殿一共有七十二根大柱子,围绕着宝座的六根被贴上黄金,每根柱子上都有一条巨龙,这是皇权的象征。
从这六根金柱当中向上望去,藻井上有一条蟠龙,蟠龙嘴里倒垂下来的宝珠又叫做“轩辕镜”。
康熙皇帝对太和殿的这次重新修建,改变了它原有的九开间形制,变成了十一开间。可以说,这是此次重修中最为实用的改造。
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主任 周苏琴:
康熙三十四年重建太和殿的时候,考虑到防火的因素,所以就把木构的斜廊改成砖墙了,同时把太和殿两边的游廊改成了夹室,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面阔十一间的格局。实际上还是没有改变原来这个面阔九间周围廊的格局。
2004年6月,故宫大修前的勘查进入到了太和殿的屋顶内部,我们也跟随他们进行了拍摄。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质建筑的粱架。
而脊檩的彩画是康熙三十四重建时绘制的,它是彩画中最高等级的和玺彩画,距今已经三百多年。
我们的摄像机镜头在这里还拍到了一个神秘的物品。
它在太和殿顶部最中心的位置,位于藻井的正上方。
这就是雍正皇帝命人安放在这里的符板。
我们在收藏于第一历史档案馆的皇宫档案中发现了这样一段内容:雍正九年,八月十二日,雍正皇帝命人把三份符板分别安放在养心殿、太和殿和乾清宫。
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研部主任 李国荣:
安放符板呢,本来是古代建筑中,风水学中很讲究的一个内容,为的是镇宅、避邪、保佑平安。雍正(皇帝)的这几块符板呢,除了传统的道教八卦图外还增加了藏传佛教的咒语,这反映了他是诸教为我所用,来保佑他的平安。
雍正皇帝放置符板的举动,无疑明确了太和殿、乾清宫和养心殿这三处宫殿,是紫禁城中最重要的地方,而除太和殿外,其余两个宫殿都在皇宫的内廷。
和前朝相对,紫禁城后半部分统称内廷,它包括皇帝皇后居住的后三宫,妃子们居住的东西六宫和皇子们生活的乾东西五所。至此,紫禁城建筑的乐章从阳刚的高潮乐段进入阴柔的慢板。
乾清宫与坤宁宫和交泰殿合称为后三宫。
乾清宫,在雍正皇帝以前一直是皇帝的寝宫。同为皇帝使用的宫殿,它比前朝的太和殿低十一米,面积小一千多平方米,置身其中,人的感觉会松驰许多。
明代时乾清宫有后暖阁九间,分上下两层,类似今天的复式建筑,上下共布置了二十七张床,皇帝可以任意选择。清朝时,东西暖阁改成了书房。
在明代,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到了清朝,这座宫殿的室内装修有了很大改变,成为中轴线上最具有满族特色的宫殿。
它室内贯通,西、北、南三面都有火炕。西大炕供朝祭神位,北炕供夕祭神位, 东北角是祭祀时煮肉用的厨房。这种布局来源于满族民间“口袋房”、“万字炕”的居住习俗。
从坤宁宫东暖阁悬挂的这则坤宁宫铭上可以看出,坤宁宫的布置是依据入关前沈阳故宫中皇后居住的清宁宫照搬而来的。
除了皇后,在后宫中,还有很多当朝皇帝的嫔妃,她们就住在后三宫两旁的宫殿里,这些宫殿总称为东西六宫。
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王子林:
东西六宫它取自于《周礼》的六寝六宫制度,但是它更多的是融入了自汉代以来所形成的《周易》阴阳哲学思想,它的建筑布局从平面上看是一个坤卦的卦象,象征阴,也就是说这个地方居住的是妃子。其功能呢可以从宫殿的命名上反映出来。比如说承乾宫,为什么叫承乾宫呢?就是说居住在这个地方的妃子要顺承皇帝,所以说东西六宫的建筑它体现的是三纲五常,特别是夫为妻纲的伦理道德思想。
东西六宫的建筑形制比后三宫低很多,体现了居住在这里的嫔妃的从属地位。
这是雍正皇帝命人绘制的美人图。每一个皇帝都希望龙脉延续,子孙繁盛,从而使王朝兴旺,江山永固。
公元1856年,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一个女人一生的命运被改变了。她就是后来统治中国四十八年的慈禧太后。
储秀宫是她刚入宫时的居所,但我们现在看到的内部装饰,已经是在她五十大寿时,花费六十三万两白银重新修缮布置过的了。
兰花,中国古人认为它有王者之香,又有生育男孩的象征,它与寿石组合的图案寓意为宜男宜寿,所以储秀宫的隔扇大量采用了这种绘画。
也许是巧合,慈禧太后刚入宫时被封为兰贵人,不久就生下后来的同治皇帝。母以子贵,随着地位逐渐显赫,她的寝宫装饰也奢华起来,在储秀宫的庭院陈设中还出现了龙,这也是东西六宫中惟一的例子。
内廷中的养心殿在雍正皇帝之前,原本是一座普通的宫殿。
雍正皇帝即位之后并没有按惯例住进乾清宫,他表示:父亲康熙皇帝在乾清宫居住了六十多年,自己实在不忍心再住进去,决定移居月华门外的养心殿,并要求将殿内略微修缮,一定要朴素。
雍正皇帝的这个决定,使紫禁城内廷的格局出现了变化。从此,养心殿在紫禁城里越来越重要。
养心殿地位骤然上升之后,并没能一直朴素下去,配套装修很快跟了上来。在紫禁城中,采光好坏是衡量宫殿地位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改善养心殿的采光,它成为紫禁城中第一个装上玻璃的宫殿。雍正元年,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 木作》记载 “ 十月初一日 , 有谕旨 , 养心殿后寝宫,穿堂北边东西窗安玻璃二块 "。
当时,玻璃是非常稀罕的物件,全部依靠海外进口。
养心殿的位置靠近前朝,它将皇帝的休息和办公场所合二为一。这座宫殿的后半部分是卧室,皇帝在这里休息,若要处理政务时,只要穿过这条甬道,不到一分钟就可以来到前殿办公,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从雍正皇帝开始,到清王朝灭亡,清朝有八个皇帝把养心殿作为生活起居和处理政务的地方。在这里,留下了他们各自不同的生活印记。
一座小小的宫殿见证了一个王朝从盛到衰的历史。
在等级森严、庄严肃穆的紫禁城中,有一片风格迥异的建筑透露出一份灵动和浪漫的气息。这就是宁寿宫花园,人们俗称乾隆花园,它是生性潇洒喜好游历的乾隆皇帝的得意之作。
这个花园建在紫禁城的东北角。狭隘细长,曲径通幽,四个院落相连,风景各不相同,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时最为欣赏的江南美景尽收园内。
花园中还处处显示出汉族传统文化对乾隆皇帝的深刻影响。
中国古代有一种祈福的祭祀活动叫褉赏,后来演化为人们暮春郊游的风俗。文人墨客此时也要相邀聚会,最著名的一次被记录在王羲之的《兰亭序》中。
九曲蜿蜒的水渠中清水流淌,随波逐流的酒杯停在谁的座前谁就要吟诗作赋,否则就罚酒认输,这就是“曲水流觞,修褉赏乐”乾隆皇帝以此为根据,给这个亭子起名“褉赏亭”。
花园中还有一个建筑叫“三友轩”,室内以松,竹,梅装饰, 松木刚劲而挺拔 , 腊梅 凌寒而开放 , 翠竹杆直而心虚 , 三者皆处严寒而不谢 , 所以被称为岁寒三友 , 古代文人以这三种植物比拟人品的刚直、高洁。乾隆皇帝不仅借三友轩表现自己的儒雅,更重要的是传达出清朝皇帝与汉族知识分子思想融合的一种态度。
乾隆花园的修建只是一个庞大的建设工程中的一小部分。
自康熙朝以来,经过七十多年的治理,到乾隆时期,中国农业经济、综合国力达到巅峰。
乾隆皇帝开始对紫禁城进行了自1420年建成以来最大规模的改造。其中,有两个重要的工程是和政治体制的改变紧密相连的。
第一个就是对乾西二所及周围区域的改造。
乾西二所是乾隆皇帝作皇子时候的居所。为什么他要对这里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呢?这还要从皇帝的立储制度说起。
雍正皇帝之前,皇太子的确立往往伴随着激烈而血腥的宫廷斗争,所以雍正皇帝便改用了秘密建储的方式,他亲笔写下两份确定皇位继承人的诏书,一份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背后,另一封由他随身携带。皇帝在世时秘而不宣,等皇帝死后,两相对照无误,才能对外公布,迎立新君。
乾隆皇帝作为秘密建储制上台的第一个皇帝,没有享受过一天太子的待遇,因此他要把自己的故居乾西二所地位升格,由所改为宫,不再让其他人居住,以此强调他继承皇位的正统。
重新整修后,这个三进小院的主体建筑被重新命名,分别叫作崇敬殿、重华宫和翠云馆,习惯上统称重华宫,重华宫的名字来自汉族大臣张庭玉的提议。重华是指远古时期圣明君主“舜”,对汉文化颇为精通的乾隆皇帝非常高兴地采纳了这个建议。
乾西二所改造完成以后,周围的几座宫室也随之进行了改造,成为重华宫的附属配套设施:东边的乾西一所改为漱芳斋,室内建造了一个小戏台,取名“风雅存”,供皇帝观赏一些小戏时使用,在院内还添加了一座大戏台。它们是紫禁城中最早出现的戏台。
即位之后的乾隆皇帝虽然已经移居养心殿,但他一直把舒适的重华宫当作与家人、密臣欢聚的场所。
信奉藏传佛教的乾隆皇帝,还在重华宫的西南部修建了紫禁城里最重要的藏传佛教建筑雨花阁。藏传佛教从元代进入皇宫,到清代发展到顶峰。雨花阁的修建,除了满足皇帝个人礼佛的需要,更重要的作用是以宗教信仰联络中国边疆地区的蒙藏各部,加强民族融合,以巩固国家的统一。
紫禁城改造中和政治改革密切相关的第二个重要工程是修建宁寿宫。
乾隆皇帝即位不久就宣布:为了不超过在位六十一年的祖父康熙皇帝,他将在执政六十年的时候将皇位禅让给儿子,皇位交接方式的这一改变,意味着紫禁城中将首次出现退休的皇帝。
宁寿宫,就是为乾隆皇帝退休准备的养老之所。作为太上皇的宫殿,宁寿宫的级别不亚于皇帝的居所。它也分为前朝和内廷,各种配套设施样样俱全。这几乎就是一个微缩的紫禁城。宁寿宫的造价达到一百三十多万两白银。仅宁寿门前的这对镀金铜狮,就用了黄金三百三十四两。
为当朝的皇上建造退休的宫殿,无疑是最受重视的工程,工部集中了全国顶尖的能工巧匠。这其中有一个雷姓建筑设计世家。
这是他们绘制的长达五米多的紫禁城中轴线大清门到坤宁宫的全部建筑的外观图样,上面清楚地标注着各个建筑的名称和它们之间地距离,数据精确到了寸。
从康熙年间开始,这个家族前后延续二百多年,一直从事皇家建筑的设计工作,他们主持修缮设计的作品中光是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就有故宫、颐和园,天坛等等。
这个祖孙七代的设计世家又被称作“样式雷”家族。
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采用文字说明、图纸和烫样三者结合的方式。所谓烫样,就是立体的设计模型。它是中国古建筑设计中特有的产物。现在,故宫依旧保留着当年雷氏家族制作的烫样。
烫样用硬纸板、秫秸和木头等粘贴制做而成。模型制成之后,需要用小烙铁将细节部分烫平,故名烫样。
这是清朝晚期雷氏家族为紫禁城长春宫设计的烫样,在夏季长春宫院内建有一个巨大的凉棚。在烫样的相关部位,都有具体的文字说明和建筑尺寸。经过一层层展示,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建筑的内部结构。当时的烫样主要是为给皇上御览而制作的。皇帝的意志是决定宫殿建造最终的依据。
豪华、气派号称小紫禁城的宁寿宫完工之后,乾隆皇帝一天也没有住过,他在退位后,依然住在养心殿内控制着朝政,直到公元1799年,他八十九岁时去世。
从明朝永乐年间到清朝乾隆年间,紫禁城历经三百多年的修建、改建和修缮,终于成就了今天展现在世人眼前的模样。而在紫禁城中演绎的历史,还将波澜壮阔地延续下去。
第三集 礼仪天下
本集简介:
本集表现内容为典章制度。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心,紫禁城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礼仪活动上演的地方,舞台就是以太和殿为主的三大殿。本集是以乾隆一代为主,嘉庆道光为辅的历史线索,展现最重要的礼仪活动,包括:登基大典;大朝会(元旦、冬至、万寿三大节);殿试与传胪;祭祀(天、地、农、祖)。同时,又穿插着英国人斯当东,“他者的眼光”叙事视角。所有的礼仪再现,所有的意义思考,就都包容在一个具有强烈戏剧张力的历史断片中。
在进入故宫的四座大门中,东华门是与众不同的。只有非常细心的人才会发现,它的门钉只有8行,有别于其他三座门的9行。
这一细微的差别,400多年前,曾经引发了一场震动朝野的**。
公元1521年3月,明武宗驾崩,武宗没有儿子,也没有兄弟。于是,皇太后决定,湖北的朱厚熜以藩王身份继承皇位。但是,朱厚熜行进到北京宣武门外,忽然止步不前了。
面对皇帝宝座,朱厚熜究竟有什么疑虑呢?
起因在于礼部拟定的继位礼仪:朱厚熜应由东华门入紫禁城,先到文华殿,追认皇太子的身份,然后再继承皇位。
门钉少了一行的东华门在等级上低于午门,神武门,也低于西华门。在紫禁城的设计中,这座大门临近太子的宫区——文华殿,是太子出入紫禁城的通道。皇帝本人,几乎不走东华门。
固执的朱厚熜拒绝了礼部的要求。这位继承人坚持:“吾嗣皇帝位,非皇子也”。我是来当皇帝的,怎么能以皇太子的身份入宫呢?
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皇太后妥协了:皇位不可久虚,百官即日于城外上表劝进。
4月28日正午,朱厚熜如愿由大明门正中御路进宫继位,年号嘉靖。这场牵动朝野的礼仪之争,暂时告一段落。
在这场较量中,大臣敢于与即将继位的皇帝抗衡,而朱厚熜也甘愿冒着失去皇位的危险固执己见,难道仅仅只是为了一套礼仪程序吗?
在礼仪之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公元1661年,即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24岁的顺治皇帝去世。在弥留之际,口授遗诏,将皇位传给八岁的儿子玄烨。
两天后,正月初九,是玄烨登极的日子。
登极大典是紫禁城最重要的仪式,500多年只有20多次,真实的场景只有亲历者才能见到,却最能引发后人的无限想象。
这将是清入关后紫禁城举行的第二场登极大典。
当年顺治登极,正是明朝灭亡,李自成败退,紫禁城多处损毁,只能一切从简。大典没有按传统在太和殿举行,移到了太和门。
经过十几年征战,经营,当玄烨登极时国家基本稳定,已经可以按典章制度举办一场完备的大典了。
而大典应如何操办?大典程序,卤簿仪仗,人员站位等如何安排?
这是摆在清初礼仪官面前的一道课题。
其实,所有的大典细节,在历代的宫廷文档中,都有明晰的记录。即使改朝换代,除了服饰以外,主要的典礼环节,都不会有太大的区别。对于清代礼仪官来说,明朝遗留的典章制度文献——《明会典》,就是最好的范本。
今天,当我们试图再现清代登极大典的时候,《清会典》也为我们提供了所有重要的线索。
登极大典前,皇帝亲自或者派遣官员先到天坛、地坛、太庙、社稷坛,向天,地,祖先等通报一番。
典礼的当天,皇家侍卫严密驻守紫禁城各道大门。
天还没亮,王公大臣都已经穿戴朝服,依次进入紫禁城。
太和门外,陈设着皇帝的步辇,太和门屋檐下,陈设着丹陛大乐的乐队。太和殿屋檐下,陈设着中和韶乐的乐队。
太和殿广场东西两侧,陈设着旌旗,伞盖等卤簿仪仗。
太和殿所有的大门都打开了。
大学士会同礼部官员进入太和殿,分别将皇帝登极的诏书,写有贺辞的表文,笔墨纸砚等放置在不同的桌案上。大学士到乾清门取出皇帝玉玺,送到太和殿皇帝宝座正南方的桌案上。
一切都准备好了,这时,八岁的玄烨身穿白色孝服,在乾清门内,父亲顺治的灵位前行三跪九叩大礼,把自己即将登极的消息亲口禀告。接着,来到乾清宫侧殿更换皇帝礼服,穿戴整齐后,再到皇太后的宫殿里行三跪九叩礼。这时乾清宫中门垂下帘子,示意先帝的丧事暂停。
天色渐亮,皇帝由乾清门左旁门出,前往中和殿。在中和殿宝座就座,那些即将在典礼中指挥引导的各级官员提前向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礼。在接下来的仪式中,他们就可以免礼,而专心忙于工作了。
玄烨终于坐到了太和殿宝座上。此后,在这个位置上,他坐了61年。
紫禁城最重要的大典,今天已经难以如实还原。而宫廷绘画中也根本没有登极大典的资料。我们在专家指导下,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有关宫廷其他典礼的画作提取素材,利用技术手段,通过情景再现,动画合成的方法拼接而成了康熙登极大典的盛况。
笼罩在先帝丧礼气息中的登极大典,气氛肃穆。中和韶乐和丹陛大乐陈设但并不演奏。
而当这些乐器奏响的时候,紫禁城也就迎来了重要的盛典。
对于紫禁城来说,每年都有三个最重大的典礼。
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旦。这是新年开始的第一天,王公大臣,外国使节在这一天向皇帝进献贺辞,其礼仪程序与登极大典相似,气氛却喜庆轻松了许多。
皇帝的生日,古称万寿节,是个全国性的节日。这一天,京城的匠人们用彩画,布匹等将主要街道包装得绚丽多姿,到处歌舞升平。各地文武百官,设置香案,向京城方向行大礼。
冬至,是紫禁城另一个大节日。这一天,北半球太阳角度最低,因而是阳光照射进太和殿最深的一天。在2004年冬至日,我们采用特殊的摄影方法,记录了一年中太和殿最难得一见的景观。在冬至这一天,阳光可以反射到大殿正中的匾额上。
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转枢的日子,这一天之后,阴气渐消,阳气渐长。冬至,皇帝到天坛祭天,第二天就在太和殿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
中国礼制可上溯周代。《周礼 大宗伯之职》将礼仪总括为吉礼,嘉礼,凶礼,军礼,宾礼五类。号称”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礼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作为最高礼仪活动上演地,紫禁城的建筑处处显示了规范礼仪的作用。
试想当年一位第一次步入紫禁城参加大典的外国使节,他走过开阔而漫长的天安门广场,穿过幽深的天安门门洞,午门广场两侧的朝房使通往紫禁城的道路显得狭长。从午门侧门入宫后,眼前豁然开朗,穿越太和门一侧,他忽然看到一片极度开阔的广场,广场尽头是高高在上,金壁辉煌的太和殿。此刻,恐怕在这位使节心中,不得不由衷产生敬畏。
沿着中轴线的御道出入午门,是皇帝和大婚时皇后的特权。但每隔几年,就会有一次破例。
一年之际在于春。阳春三月,是一年中孕育希望的季节。而对于一些中国人来说,一生的希望,也是在这个时刻孕育的。
经过层层选拔,一些读书人即将步入紫禁城。
每三年一次的殿试,是古代中国科举考试的最后一道关口。事实上,所有有资格步入紫禁城参加殿试的考生,已经在先前的过关斩将中取得了贡士称号。这场在皇宫里举行的考试,会让每个考生感受到成为天子门生的无上光荣。
这是清朝乾隆年间一份殿试答卷,考生以工整的楷书完成皇帝亲自拟定的考题,在太阳落山前交卷,卷首写有考生的年龄,籍贯,本人,父亲,祖父的名字,身份,参加科举考试的经历。之后严密封存。先由读卷大臣精选出10份最好的,在第三天黎明呈交皇帝亲自审阅,由皇帝决定最终名次。
1790年之前明清两代殿试,都是在太和殿广场露天举行,乾隆年间改在保和殿内举行,以此显示皇帝对于考生的关怀。
殿试后的第五天,是公布成绩的日子,叫做传胪。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我们找到了1904年中国最后一次殿试的金榜,当年共有273人参加,一些著名历史人物谭延闿、沈钧儒等人榜上有名,末代状元为刘春霖。
传胪是紫禁城重要的典礼。
康熙六年的状元缪彤在日记中这样记录了当天的情形:”当天天气微寒,五鼓时分,我和各位进士跪在太和殿前等候传胪。前一天已经有传言,某某人是状元,某某人榜眼,某某人探花。我已经没有希望了,不过是跟着参加仪式罢了。传胪开始,上面喊第一甲第一名竟是我,每喊一次名字,就奏乐一番,我怀疑听错了,不敢出列。最后是礼部官拉着我出来。于是,我和榜眼,探花三人,跟随礼部官员捧着黄榜沿着御道,从午门中门出宫。”
这一天,三位幸运儿得以享用了只有皇帝和皇后才能走过的道路,从午门中门出宫。这一定是天下读书人梦境中最漫长的一段路。
考生们在紫禁城里倍感煎熬和光荣的时候,中国的农民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
这是一组表现农民在不同时节辛苦劳作的画绢。有一个中年男人的形象,出现在每一幅画里。看上去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其实,他叫胤禛,是康熙皇帝的第四个儿子。他的妻子儿女也出现在这组《耕织图》里。
康熙重视农桑天下皆知,这本画册无疑会让父皇很开心。
心计颇深的胤禛在激烈的皇位继承大战中笑到最后,年号雍正。对于农业的关注,并不亚于父亲康熙。
在这本记录雍正皇帝日常活动的起居注里,我们发现即使贵为皇帝,每年也要作一天农民。
这是雍正六年二月中旬,全国农民即将进入耕种时节。18日,城南的先农坛开来了浩浩荡荡的队伍。祭祀先农神,是中国历代帝王的惯例。清代在先农坛东南还开辟了1700亩农田,在祭祀完毕后亲自耕种,为天下农夫作一个表率,表明天子心系稼樯,尊重农耕。
耕田时,皇帝一手扶着犁,一手举着鞭。按礼仪规定,皇帝要推三次。而雍正皇帝意犹未尽,又多推了一次。
农业国家的兴衰往往依赖于上天的恩威,皇帝自诩为天子,是人世间得到上天恩泽最多的人,而一旦上天发怒,兴风作浪起来,那第一个应该领受处罚的人,也非皇帝莫属。与上天对话,是皇帝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而皇帝与上天对话的方式就是各种祭祀活动。
皇帝对于祭祀格外重视,连服装这样的细节都有严格的规定。
(嘉庆蓝色缂丝云龙夹朝袍——祭天
雍正明黄花妆缎云龙皮朝袍——祭地
康熙大红色云龙花缎皮朝袍——祭日
乾隆月白色缎绣彩云金龙夹朝袍——祭月)
宫廷祭祀共有80多种,分大祀、中祀和群祀三个等级。
大祀多为皇帝亲自祭拜,中祀一部分由皇帝亲祭,大部分派官员祭祀。而群祀,则完全是由官员代劳了。
绝大多数祭祀都是几千年一脉相承而来。当祖居关外的满族成为紫禁城的新主人,一种新的祭祀活动便出现在皇城之内。
坤宁宫祭神,是清代紫禁城中最为频繁的祭祀。这座明代皇后的寝宫,被紫禁城的新主人改造成祭祀众神的场所。
坤宁宫内,今天还保留着关帝的画像,每天早上都要祭祀。清人崇拜关帝,八旗将士把他视为保护神,每次战斗前都要祭拜,认为是他赐予了战无不胜的力量。
坤宁宫晚上的祭祀一般下午四点前后开始,祭的都是满族,蒙古族的神,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是清代皇室祖先流传下来的萨满教祭神仪式。
坤宁宫东北角有一间小屋,在清代门前有制作打糕的用具。而小屋内,是一座灶台,灶台上有三口大锅。每次祭神,都要在神位前杀猪,在这里用清水煮熟,再向神贡献。
亲自主持坤宁宫祭神后,皇帝会率领王公大臣吃祭神肉。据说神肉没有任何调料,吃肉对于王公大臣来说,是一件苦差事。常有人偷偷在袖子里藏一点盐,来度过难关。
历朝历代的皇帝无不重视祭祀,在对上天、祖先和万物的敬畏背后,更重要的是对江山永固的虔诚祈祷。
然而,这种祈祷,并不能保佑一个王朝长治久安。
当明朝在天灾与战乱中风雨飘摇的时候,白山黑水间,一直新兴的力量出现了。
努尔哈赤和他的八旗将士们,最终征服了庞大的明帝国。当努尔哈赤的孙子坐在紫禁城宝座上的时候,他面对的是一种成熟而强大的文明形态。
没有多久,紫禁城的新主人,就已经完全融入到传统文明中来,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礼仪之法,又支撑起大清王朝统治的根基。
作为国家运行指南的各种典章制度,在清朝像他的前代一样完备复杂;而在紫禁城中上演的各种典礼仪式,在清朝更是空前的庄严盛大。
公元1793年,紫禁城的主人是古夕之年的乾隆皇帝。他被称为盛世的统治已经到了第五十八年,乾隆显然对自己非常满意,他称自己为”十全老人”。他身边的人正忙着为皇帝第八十三岁生日做准备。万寿节是国家三大节之一,不仅举国同庆,亚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也要赶来祝贺。与往年不同,在这一年的生日庆典上,将出现一群与众不同的客人,历经千年几近完美的礼仪制度将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公元1793年夏天,一支来自英国的船队驶进中国舟山群岛的定海港口,英王乔治三世的特使马戛尔尼率领着庞大的使团,以为乾隆祝寿之名进入中国。
英国使团成员在日记中纷纷记录了他们来到中国的第一印象。而随行画师亚历山大的作品也让今天的人们见到了1793年的中国。
——”这里的房子最高只有两层,曲线优美的屋顶,而且居然没有任何防备野兽和盗贼的设施,这个国家一定很安全。”
——”处处都是令人吃惊的忙碌景象,中国没有闲人,也看不到一个乞丐。数以千计的穷人愿意用肩膀抗运车子所无法装载的东西。”
——”中国人从小就受到做人要和气,待人要礼貌的教育。”
——”老年人和家里的年轻人住在一起,每家都保留家谱,祖先的榜样不断被援引,本家族每年至少一次在一起祭扫祖坟,家族成员之间从不中断往来,叔叔会对侄子说:‘亲人之间,不必客气。’”
很快,中国人生活中时常出现的一个动作也让英国人迷惑不解。
英国使团正使马戛尔尼这样写道:
“一名中国领航员和他的几名同胞上船帮助我们。他们非常好奇地参观了船上的一切设备。当他们在会客室里看到他们皇帝的画像时立即跪下,十分崇敬地磕了好几个头。那画像是20几年前一个商人带回英国的。这很有趣,一个去过中国的医生先前告诉我,大使必须对中国皇帝行三跪九叩礼。为了英国的荣誉,我不会那样做。”
只有在上帝面前才会双膝跪地的英国人自然无法理解叩头,在中国礼仪中的意义。
英国使团不肯向皇帝下跪的消息传到了紫禁城。
乾隆皇帝很不高兴。责令大臣尽快教会英国人叩头礼仪。
叩头,是每一队首次访华的外国使节都会接受的必修课。可惜,这一次来的,不是天朝恭顺的学生,而是正在飞速上升,并坚信自己才是世界霸主的英国。
马戛尔尼带来了当时英国最先进的科技产品,这是他的资本,他希望中国人会被吸引,会大量购买他们的产品。礼仪之争,不过是小节。
然而,他错了。
乾隆的结论是”伊等语涉无知,不知礼节。此等无知外夷,不值加以优礼。
至于英国此次贡进各物,念其诚心远献,特谕收纳。其实天朝种种贵重之物,无所不有,并无尔国置办物件。”
肩负打开中国市场使命的马戛尔尼最终失败而回。他说”我所有的时间都被礼仪占去了,我此行的目标甚至都没有机会提到” 他们带来的礼物被放置在皇家园林里,几十年后,当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的时候,发现了这些礼物。其中那些大炮枪支,弹药一发不少。中国人竟然从未有兴趣动过它们。
礼仪之争的三年后,公元一七九六年二月初,中国农历的除夕,乾隆皇帝又一次收到了英王乔治三世希望扩大两国贸易的信件,而乾隆再一次拒绝了。
这是乾隆以皇帝身份签发的最后一道诏书。明天,他就要履行六十年前登基时的诺言,将皇帝的宝座禅让给自己的儿子。
公元1735年9月3日 雍正皇帝死后第十天,乾隆继位。在那一天,乾隆在祖先灵前立下誓言:先帝中康熙治国六十一年,如果上天眷顾,让我也有同样的机会。我不敢超过先人,执政满六十年,就将皇位让给儿子。
六十年过去了,当年的祈祷竟然变成了现实。
在授受大典前夜,百感交集的乾隆赋诗一首。
“此日乾隆夕,明朝嘉庆年。古今难得者,天地赐恩然。父母敢言谢,心神增益虔。近成老人说,六十幸能全。”
公元1796年即将退位的乾隆皇帝有足够的理由傲视天下:一方面,农桑为本的国策令占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自给自足;另一方面,礼仪化生活令上自皇族下至庶民无不恪守本分不敢有丝毫僭越。这样一个时代,不正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盛世吗?试问天下,难道还有比这更稳定更合理的国家吗?放眼世界,难道还有别的的力量能与朕平起平坐吗?
公元1796年初,农历元旦,乾隆禅位给嘉庆的授受大典在紫禁城上演了。乾隆说,这是千古未有之盛事。
就在紫禁城的主人享受这无与伦比的壮丽时刻,三年前返回欧洲的马戛尔尼却以亲身之见,打碎了西方对于中华帝国几个世纪来近乎完美的想象。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因为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其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都完了。它不会立刻沉没,它将像一个残骸那样到处漂流,然后在海岸上撞得粉碎。”
地球这一边的人们,历经千年创造了礼仪天下的神话;而在地球另一边,这个神话已经变成随时可以击碎的泡沫。
紫禁城,盛典即将结束。
第四集 指点江山
本集简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若水,君若舟;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
作为东亚政治地理图上的要塞,北京已经占据了前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自战国时期以来,各朝就在此筑城。中国历史上三个皇朝的都城就在这里。紫禁城是明清两代政治统治的中枢神经,紫禁城的政务功能,承载国运兴衰。政令由此发出,通过遍布全国的官僚体系实现对广袤国土的管理,同时根据反馈制定新决策。本集以明清政务不同入手,通过明清政务比较来展现中国封建社会政务体制的流程,并呈现其中细微的差别以及这种差别产生的巨大的历史效应。
紫禁城有上万个门。每天早上,一些门被打开,成千上万的游客来来往往。而在过去,这里来往的都是声名显赫的王公贵族。
公元1861年农历十一月初一,这一天的上朝仪式将与以往不同,它在紫禁城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这个仪式叫做“垂帘听政”。
养心殿是紫禁城中部偏西的一座毫不起眼的宫殿,也是紫禁城里最神秘的宫殿之—,从雍正以后,这里成为中国的政治决策中心。
就在垂帘听政的前一天,惠亲王绵愉收到一份上谕,特许他在“垂帘听政”的仪式里免除礼仪。因为绵愉在皇亲贵族里辈分最高,而这次让他觉得新鲜的是,这个叫做“垂帘”的上朝仪式,和他们所熟悉的祖制究竟有什么不同?
明代以来,皇帝平时召见大臣、处理国事的方式大同小异,叫做“御门听政”或者“御殿听政”。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上朝。
乾清门广场把紫禁城分为“外朝”和“内廷”。外朝又叫前朝,内廷又叫后宫,明朝的日常政务都在前朝举行,而清代的政务中心却移到了后宫。
明代上朝的时候大臣们从南城、东城出发,先到午门,经过金水桥到皇极门,就是今天的太和门。皇帝的路线是从居住的乾清宫来到皇极殿,或者皇极门,大约500多米的路程。
清朝时大臣由东华门进入紫禁城,穿过景运门来到乾清门,而皇帝从乾清宫到乾清门仅有50米的距离。明清相比:清朝皇帝走的路比明朝皇帝近得多。
听政仪式从前朝转移到后宫,隐含着明清500年间中国政治制度的变化。
据大明会典记载:早朝时,大臣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凌晨3点,大臣到达午门外等候。
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伍;
钟声响起时,宫门开启。
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
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
通常,皇帝驾临太和门或者太和殿,百官行一跪三叩头礼。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机会与皇上对话,大臣向皇帝报告政务,皇帝则提出问题或者做出答复。
公元1498年秋末的一天,宫中失火,弘治皇帝彻夜未眠,请求免朝一日。此时的弘治皇帝不来上朝还向大臣请个假,而在十几年之后的正德皇帝连招呼都不打,让大臣们白白地等了一整天,直到傍晚才宣布“今日免朝”。饥渴难耐的大臣们急于回家,午门内外乱成一团,有一名将军竟然被活活挤死在禁门。
皇帝疏于朝政,这在明朝绝不是个别现象。明朝万历年间,大臣们竟然有20多年没有在朝堂上见过他们的皇帝。
明朝时,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清朝则与明朝不同,大臣们只是奉命办事,皇帝则往往是事必躬亲,因此勤政成为大多数清朝皇帝的特点。
在乾清门广场旁边的工艺品商店在过去叫做九卿房,是清朝大臣等候上朝的地方,公元1861年农历十一月初一,绵愉和大臣们就在这里等待这次 “垂帘听政”。
历史上,每当皇权受到威胁的时候,一些非常手段的采用就成为必然。“垂帘听政”只是以特殊手段维护皇权的一个特例罢了。
从明到清500年间,紫禁城逐渐被建成举世无双的皇宫,中国的封建集权也历经兴衰终于走到尽头。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熟知的宰相一词,是明朝以前的产物,那时,宰相是文武百官的总头目,甚至皇帝的诏书没有宰相的签字就不能生效。而自从有了宰相,相权和君权一直存在矛盾。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废除了宰相,着手建立一套新的政治权力体系。
1402年,刚从自己的侄子手里夺过皇位的明成祖,为了巩固权力,做出两个重大决定,一是把首都迁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北京,二,成立内阁,这样,一个国事咨询机构正式建立了。
过去,宰相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明成祖成立内阁以后,把原来宰相拥有的决策权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
在明成祖掌控之下,内阁与六部各司其职,国家最高行政命令从紫禁城发出,通过全国1936处驿站,全长143700公里的驿道,层层下发到帝国每一个角落。
后来,明宣宗时期形成了更为完善的政务流程: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
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而皇帝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按照规定,皇帝仅仅批写几本,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以往,太监读书识字是被严令禁止的。明宣宗不仅改了这个规矩,而且在他的鼓励下,宫里还成立了专门的太监学堂。后人猜测:明宣宗这一做法,其目的就是让太监牵制内阁的权力。久而久之,一种奇怪的政治格局出现了。
我们发现明朝内廷、外廷的机构完全对称。外有内阁,内有司礼监,外有三法司,内有东厂、锦衣卫,外廷有派往地方的总督、巡抚,而内廷派往地方的也有镇守太监、守备太监等等。这样,内廷、外廷相互制约,才能确保皇帝的决策地位。但是,这也造成了内外两大政治势力的争权夺利。
紫禁城东部的这片建筑在明代叫做文渊阁。明朝的内阁就设在这里。在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让这个紫禁城里最不起眼的房子成为声名显赫的所在。在文渊阁办公的内阁成为实际上的政务决策者。
表面上,例行的政务流程似乎并没有改变,但决策权却出现了转移。张居正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首先,当时的万历皇帝还是个孩子,张居正身为皇帝的老师,很容易影响皇帝的决策。
再者,万历的“批红”是在司礼监冯保指导下完成,而冯保跟张居正关系密切。
张居正把自己的意见授意他人,写成奏章,再由自己“票拟”赞同。幼年皇帝的批红自然毫无问题。
就这样,大臣的“奏章”,阁臣的“票拟”,皇帝的 “批红”,由张居正一手操控,达到空前一致。他的新政也就毫无障碍地顺利推进。
自从司礼监掌握了“批红”权,就给太监涉政提供了契机,在此之后,太监和内阁之间的争权夺利此消彼长,终于在公元1506年达到白热化。
这一年秋末的一天,司礼监的太监一反常态,在乾清宫与内阁之间不停奔走。原来,太监刘瑾的权势越来越大,内阁决定弹劾刘瑾,但是正德皇帝没有明确表态。内阁大臣决定在第二天上朝时决一死战。刘瑾不除,内阁将全体辞职。
第二天,在太和门外,朝会如期举行,正德皇帝没有来,刘瑾却出现了。这时的刘瑾不仅仅是掌管马匹的头目了,他已经被皇帝任命为司礼监总管。皇帝终于和内阁翻脸了。
其实,太监的后台就是皇帝,弹劾皇帝宠信的太监,就是威胁皇权,这是皇帝所不能容忍的。
从这一天开始,全国所有重要公文先要送给刘瑾,他过目后才能发到六部和内阁。那么刘瑾如何越过皇帝“批红”这一关呢?正德皇帝喜欢玩乐,每天骑马、玩鹰,还在后宫开办集市,自己扮作商人取乐,刘瑾就专找皇帝玩兴正浓之际汇报公务,每次,皇帝都会很不耐烦地说:这些事也要来烦我吗?于是,刘瑾就堂而皇之地代替皇帝批红。
我们不知道明朝的大臣经过午门的时候会不会不寒而栗,刘瑾上台后曾在此先后“杖责”23位大臣。
据说“廷杖”分“用心打”和“着实打”。被“用心打”的,弄不好就会残废;而被“着实打”的,绝无生还之理。轻重程度,只要查看一下监刑官的脚尖就知道:脚尖张开,不至于把人打死;脚尖并拢,那就棍棍要人命。
至此,宦官在明朝政治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到了天启年间,太监专权达到了极点,宫廷中竟有十万名太监。
那时侯,天启皇帝经常睡不好觉,因为住在不远处的太监总管魏忠贤起得很早,洗脸的时候敲的铜盆叮当乱响,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当时的魏忠贤先是被人称为千岁,后来变为九千岁,最后居然成了九千九百岁。
自明初以来,明朝的政务中心就在紫禁城这几个地方转换,权力的交替,左右着明朝的国运。宫闱重重之中、争权夺权的阴谋时有发生。
通过几代皇帝的努力,明朝曾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务体系,它在权力平衡方面堪称完善,后来,它被西方人学习,形成了后来的内阁制和首相制。在中国明朝成化年间开始出现的内阁首辅,就是首相的雏形。
然而,这套制度在明朝末期已经变得面目全非,而缺乏完善制度支撑的王朝就像一座将要倒塌的大厦,绝非一己之力能够挽回。
崇祯二年,皇太极率十万骑兵,绕开了袁崇焕把守的山海关,攻打遵化,偷袭北京。袁崇焕急报北京,同时迅速回防。崇祯帝却猜疑他要和皇太极共谋京师,清退兵之后,袁崇焕死于非命。从那以后,出现了明军整支部队投降清军的现象。辽东明军皆言:“以督师之忠,尚不能自免,我辈在此何为?”
史书记载:李自成攻破北京城的前一天,崇祯在乾清宫敲钟召集大臣,但是没有召来一个人。明朝200多年的历史在这一刻走到了终结。崇祯皇帝在景山上最后看了一眼辉煌的紫禁城,在农民起义军攻城的呐喊声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明朝被李自成推翻仅一个多月后,清军攻入了北京,紫禁城换了主人。然而,和这座皇宫一样,皇权,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中依然延续,而且越发凸现。
公元1722年初冬的一天,雍正帝下旨:所有康熙的朱批谕旨,都要上缴,私自存留者,从重治罪。
雍正帝刚刚即位不久,急于收回康熙的朱批谕旨原因何在?后人猜测:当年的朱批谕旨中涉及到康熙对皇位继承人的意见,可能对雍正的统治不利。从这一刻开始,雍正的集权拉开了序幕。
三年后一个法国传教士谈到第一次见雍正帝时的印象:他身材魁梧,口齿不错,但讲话速度较快。看来他挺有头脑,而且精神焕发。
这个给外国传教士留下深刻印象的皇帝最大的苦恼就是自己刚刚坐上的皇位还很不稳固。其实这种苦恼,他的几位先辈都曾经经历过。
清初,努尔哈赤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国家大事都由会议讨论、决定。会议甚至有罢免皇帝的权力。奴尔哈赤这一规定给后来的皇位继承者们带来无穷的烦恼,顺治曾苦恼于多尔衮的专权,康熙曾苦恼于鳌拜的跋扈,这些让皇帝寝食不安的人,几乎都是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骨干。
养心殿西暖阁,是雍正处理政务,批阅奏折的地方。这里悬挂着他亲笔书写的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字里行间极为迫切的表露了雍正帝对集权的渴望。
为了加强皇权,顺治恢复明朝的内阁,康熙成立南书房,都是为了分散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雍正十分清楚:议政王大臣会议仍是对自己皇位的强大威胁。
雍正八年,他终于等到了机会:雍正帝借口与蒙古噶尔丹交战,整理军报的内阁远离内廷,泄密的机会较多。由此,他成立了军机处。
乾清门广场西北的一排房子就是军机处值房,我们发现,军机处的房子和宫墙之间有两米的空隙,据说这里曾有一条通往养心殿的专用通道,这条路穿过宫墙,经过御膳房直达养心殿。现在,我们已经找不到这条路,但是御膳房院子里的宫墙上,依然留有疑似通道的痕迹。
无论是哪一条路,从军机处到养心殿只有50米的距离,使皇帝能随时召见军机大臣,了解国家大事。皇帝阅览官员呈报的奏折,军机大臣聆听皇帝口述上谕,回到军机处凭记忆拟定上谕,然后再赴养心殿交皇帝定夺。这中间只需一个时辰。上谕经皇帝首肯之后,就成为正式的诏书由军机处下发。
军机处根据公文紧急程度,规定传递速度,标“马上飞递”的:日行三百里;更紧急的:写四百、五百、六百里。驿站换马不换人,一路飞递,送到地方官员手中。
这样:皇帝通过军机处直接向各级官员下达命令。在军机处逐渐成为新的政务枢纽之后,努尔哈赤以来的议政处也就渐渐形同虚设。
同样是行政中枢,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过程,也是权力向皇帝集中的过程。
成立军机处后,雍正终于实现了皇帝“惟以一人治天下”的理想。但是,当权力的重担集于一人之身的时候,那些不够精明强干的皇帝往往难以胜任。
公元1840年7月4日,浙江定海附近的海面上突然出现了英国军舰,定海知县登上军舰询问来意。英国人限他次日投降,否则开炮轰城。
此时的北京紫禁城和往常没什么两样,第二天,道光帝照常向皇太后问了安,处理了几件日常的公文。此时,距离北京数千里的定海已经被英国人占领。
由定海到北京,奏折传递的速度最快也要20天,道光帝直到7月24日才得知定海失陷。在这二十天当中,当地官员因为得不到皇帝的命令,无从应对局势的变化,以致延误军机。
在之后的日子里,道光帝陆续收到各地纷沓而来的战报,信息相当混乱。直到8月9日,战争开始一个多月后,道光帝总算弄明白英国已经发动战争这一事实,而就在此时,英国军舰已经逼近天津。
集权制下,战争的决策者是皇帝,而道光帝既不能及时了解军情,同时对英国也是一无所知,直到战争结束,道光皇帝还在问:听说英吉利距离中国七万里,它到底在哪里?
这场战事在历史上叫做“第一次鸦片战争”。
故宫里的军机处展室,陈列着奏折匣,就在雍正帝逐步完善的密折制度中,这种奏折匣被广泛的使用。
明朝的时候,大臣上奏给皇帝的奏折,通过各级衙门层层上报,有时皇帝没看到奏章,一些大臣已经知道奏章的内容。
为了加强保密,雍正时期开始使用这种奏折匣,它配以宫廷特制铜锁。只有皇帝和上奏的大臣才有钥匙。大臣上奏的密折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无法知晓。
所谓“朕之耳目,天下之所共知”。雍正帝借助密折制度把自己的触角伸向各地,无孔不入。甚至同在一地执政的官员也得互相防范、互相猜疑。这种密折政治的的确方便皇帝体察下情,但是也为捕风捉影打开了方便之门。
建立密折制度时,雍正帝反复强调:密折“慎密二字,最为要紧,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可不畏乎?”这种说法在一百多年后得到验证。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破广州城后,在总督府里缴获了一些奏折匣,里面装有清朝两广总督耆英写给道光皇帝的密折。密折中一些侮辱洋人的语言让英国人怀恨在心。后来耆英在谈判时遭到英国人当面羞辱,中途离去,结果以失职罪被皇帝赐自尽。
一手建立了完备的奏折保密制度的雍正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100多年后,作为最高机密的奏折竟然如废纸一样被入侵者缴获。
道光帝曾经形象地把“为政治国之道”比喻成“一所大房子”,“住房人随时粘补修理,自然一律整齐,若听任破坏,必至要动大工。”
紫禁城这所大房子从明成祖开始建造,其间,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也几经修修补补,最终,皇帝与皇权都随着时间流逝,化作历史的云烟。
公元1861年农历十一月初一,这次“垂帘听政”开始了。和以往的听政不同的是,这次在朝堂之上出现了两个宝座,它们一前一后,中间以一道帘子相隔。绵愉和众大臣们朝拜了前座上的年幼的皇帝,他们听到的旨意却从帘子后面发出。
慈禧独掌大权以后,前座上的皇帝形同傀儡。她自己以独特的方式扮演了强权皇帝的角色。至此,大清国的集权政治发展到又一个高峰。
公元1912年2月12日,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政务活动在养心殿开始了,它已经很难再叫做上朝,因为这次仪式惟一的内容就是隆裕皇太后带着六岁的溥仪颁布了皇帝退位诏书。无论 “御门听政”还是 “垂帘听政”在此时都已经成为了祖制,而中国的封建王朝也永远成为了历史。
第五集 家国之间
本集简介:
本集通过一个个真实生动的历史事件,包括珍妃井的故事、太子读书、选秀女、光绪大婚、慈禧太后的日常生活等展开对宫廷生活各个方面的阐述。从生活文物到历史故事,从历史事件到宫廷生活,用客观的角度揭开了宫廷生活的神秘面纱,向人们呈现出紫禁城中最真实的生活点滴。
这是一座已经存在了500多年的老宅院。曾经住过两家人,一家姓朱,一家姓爱新觉罗。关于这座宅院里的生活,传说很多,真正知道的人,很少。
1900年8月14日,北京被八国联军攻破。光绪皇帝逃离了紫禁城。
而他最喜爱的妃子,在这一天死去了。
关于珍妃的死因,宫廷的官方文件只有简单的几句话——在这份慈禧太后亲自签发的懿旨中,这样写道“上年京师之变,仓猝之中珍妃扈从不及即于宫内殉难,洵属节烈可嘉,加恩著追赠贵妃”。
而另一种说法来自太监崔玉贵。在珍妃死亡事件里,崔玉贵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8月14日下午,崔玉贵接到慈禧的命令,将几年来一直幽禁在冷宫的珍妃带到颐和轩。
慈禧对珍妃说:“洋人要打进城了,我们要避一避,带着你走不方便。”
珍妃说:“您可以避一避,可以留皇上坐镇京师,维持大局。”
慈禧大声呵斥说:“你死到临头还敢胡说。”
珍妃说:“我没有应死的罪。”
慈禧说:“不管你有罪没罪,也得死。把她扔到井里去。”
沿着珍妃在宫中的足迹,我们将渐渐解开皇宫生活的神秘面纱。
古人仰观天象,最亮的星是紫微星,紫微星周围的星宿环绕而成紫微垣,这里是传说中天帝一家的居所。皇帝自称天子,紫微垣在人间的投影,就是皇帝一家的居所——紫禁城。
这是一幅展现大年初一紫禁城盛大朝会的画卷。满朝王公大臣,来自世界各地的使节,都守候在太和殿广场上,人们等待着典礼的开始。然而,太和殿宝座上空空荡荡,皇帝在哪里呢?
越过层层宫墙,我们看到了一个与前朝大不相同的后宫。
在这里,皇子皇孙像宫外的孩子一样,热衷着放鞭炮的游戏。
在这里,皇后嫔妃像宫外的母亲一样,关爱着自己的孩子。
在这里,皇帝像宫外的父亲一样,享受着天伦之乐。
紫禁城以乾清门为界,南面为前朝,北面后宫。后宫由乾清宫,坤宁宫,交泰殿以及东西各六宫组成,这里就是皇帝的家。
皇帝寝宫为乾清宫,皇后为坤宁宫,乾清宫与坤宁宫之间是交泰殿。意味着“乾为天,坤为地,天地交泰,阴阳和合”。紫禁城宫殿的文饰图案,到交泰殿第一次出现了凤。东西六宫的名称,也大多暗喻男女交合,生儿育女。
1888年冬天,来自全国的妙龄少女汇聚在御花园。她们将有人成为大清国的皇后。此刻,她们都被称为“秀女”。
中国历代的后妃,大多来自贵族权臣之家。然而,为了巩固皇权的联姻,往往潜伏着更大的政治危机。到了明代,为了防范外戚干权,朱元璋一改旧俗,明文规定皇室后妃应选自民间。
清朝入关后,皇帝的后妃主要来源于八旗秀女。顺治朝规定,凡满蒙汉八旗官员的女儿,年龄在13到17岁之间,都要参加每三年一届的选秀。其中不仅产生皇后嫔妃,也为皇子皇孙,亲王郡王等皇家宗室物色福晋。超过17岁又一直未被选中的才可以另行婚配。严格的制度确保了皇族婚配的优先权。
经过反复选看,五位女孩幸运地走到了最后一关。他们是慈禧太后的弟弟副都统桂祥的女儿;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礼部左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但她们可能并不知道,真正决定命运的却是皇帝身后的这个女人。
光绪选后的情景,在场的太监唐冠卿有过细致的描述:“选后是在体和殿,事前准备了玉如意一柄,绣花荷包两对,谁收到玉如意就是皇后,收到荷包为嫔妃。光绪手持玉如意来到德馨的长女面前,刚要交给,慈禧太后大声说:‘皇帝’,并暗示光绪将玉如意交给桂祥的女儿。光绪无奈,只好照办。慈禧强迫光绪选择了并不喜欢的皇后,又担心德馨的女儿,一旦选入嫔妃,必有夺宠之忧,于是不让光绪自己再选,直接授意将荷包交给长叙的两个女儿。”
令光绪一见钟情的女人落选了,慈禧的侄女叶赫纳拉氏成为光绪的皇后,长叙的两个女儿成为珍妃和瑾妃。他们的命运在刹那间发生了巨变。
这些嫁入紫禁城的女人,被分为若干等级居住在不同的宫殿里。明代有十二等。清代康熙年间,后妃定为八等,即皇后一人,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以下另有贵人、常在、答应三级,人无定数。
这就是民间流传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了。事实上,每位皇帝的后妃数量相差很多。康熙一生有后妃79人,而光绪只有一后二妃3人。
什么人能够成为后宫之主的皇后?第一次大婚的皇子或少年皇帝作不了主,决定权在深谋远虑的父皇,母后或皇太后那里。最后胜出者往往不是最有魅力的那一个,而是皇家对权力格局通盘考虑后,认为最合适的那一个。
公元一八八九年正月二十七日子刻,隆裕皇后的凤舆从自家府邸出发,前往紫禁城。光绪皇帝大婚正式开始。
洞房设在坤宁宫。这座明朝皇后的寝宫,自清朝入关后,被改为祭神和节庆朝贺的地方。宫廷举行大婚时,东暖阁就是新婚帝后的洞房,他们将在这里共度三天。
这一天,对于光绪来说,不仅意味着成为一个女人的丈夫,也意味着他将成为这个国家的真正主人。
因为慈禧太后刚刚向外界宣布,光绪皇帝大婚礼成,慈禧就将结束垂帘听政。这一幕,光绪已经等待了15年。
1874年12月5日夜,四岁的载湉被送入紫禁城。几个时辰前,19岁的同治皇帝抱病身亡。同治没有子女,载湉以其堂弟的身份入主皇宫。
这个孩子在睡梦中离开了温暖的家,成为了光绪皇帝,开始了长达34年哀伤的生涯。
位于故宫东部的毓庆宫,曾经是清代皇太子在宫中的居所。
光绪5岁,到了学习如何作皇帝的年龄。而少年天子的课堂,就在毓庆宫。
清代的皇子们,只有在幼年时期才能住在东西六宫享受父母之爱。十岁迁出后宫,暂居毓庆宫或更为偏远的南三所。受封亲王后便彻底迁出紫禁城,到父皇赏赐的王府居住。皇子们对于宫廷最为深刻的记忆,恐怕就是读书生活了。
每天天还没亮,皇子就进入书房,随师傅作诗文,学习儒家经典。又有满族师傅教授满语,骑射等,直到黄昏才结束。
清代皇子教育的勤勉不怠,也许是吸取了紫禁城上一代主人——明朝皇室的教训。明代皇太子虽然也有出阁讲学制度,但并不严格,而清代12位皇帝,尽管其天赋,机遇大不相同,但绝大多数都称得上勤政,严谨的皇子教育制度,功不可没。
读书声中,光绪一天天长大了。
在紫禁城里,这个小院并不起眼,但却是中轴线外最受欢迎的景区。自雍正以后历代清帝的卧室,就坐落在这个有些局促的院落里。
这是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惟一一处中国皇帝的寝宫,基本保留了光绪皇帝居住时的原貌。
很多人会惊讶于它的狭小,紫禁城的肇建者只是把它当成一座临时休息的地方。当它贵为皇帝寝宫后,为了使自己的卧室能与天子的威仪相称,便在房内的陈设上极尽奢华。据清同治二年《养心殿寝宫陈设档》记载,当时这里的陈设品共有724件。
在养心殿寝宫东西两侧,各有一套卧床。据说,东边的床是备皇后来住时睡用的,西边则是为妃子备用。又说,皇帝为了预防刺客,总在入寝时把两张床的幔帐同时放下,谁也不知道他究竟睡在哪张床上。
紫禁城习惯于早起。慈禧太后起床的情形,她的贴身宫女何荣儿有过细致描述:
“太后屋里灯一亮,侍寝的宫女趴在地上喊:老祖宗吉祥!给太后叠好被以后,跟着用银盆端好一盆热水,老太后用热手巾将手包起来,在热水盆浸泡相当长的时间,要换两三盆水,把手背和手指的关节都泡随和了。然后洗脸,与其说洗脸不如说热敷脸,这样能减少脸上的皱纹。都完毕了,才坐在梳妆台前,传太监梳头,描眉刷鬓敷粉擦红。再吸上两管水烟后,奶茶就献上来了。老太后最习惯喝人奶和牛奶。太后是个爱美的人,也教别人爱美。她常说:一个女人没心肠打扮自己,那还活着什么劲呢?”
洗漱停当,慈禧坐在宝座上,此刻,光绪皇帝和他的后妃们正候在门外。每天清晨皇帝率领后妃向太后请安,是紫禁城几百年不变的规矩。新婚不久后的一次请安,慈禧与光绪进行了别有深意的对话。
慈禧太后含笑问:“皇上由哪里来的?”皇帝回答说:“由养心殿。”
“由养心殿来经过螽斯门吗?”“是。”
“知道螽斯门的来历吗?”
“这个,儿子听师傅讲过,不过儿子不努力,知道的不清楚,还要清皇爸爸指教。”
“为什么叫螽斯门呢?说雄的大蚱蜢名螽斯,一震动翅膀鸣叫起来,好多雌蚱蜢就来了,每个都给它生99个孩子。先皇就是盼望我们家族兴旺啊!”
太后说完用眼睛看看光绪,也看看隆裕,脸上已经没有先前的笑容了。
帝后失和在宫中是尽人皆知的“秘密”,对于慈禧选定的皇后,光绪几乎从未亲近过。慈禧为了巩固权力而抛出的红线,牵回的却是一对陌路夫妻。
紫禁城重重高墙将12座宫院与外界隔离开来。它们位置东西对称,外观大同小异,像两腋一样依傍着中轴线上的后三宫。其间生活着皇帝的女人们,她们或许万千宠爱集于一身,或许独守枯灯寂寞一生,其命运,完全在于后宫里惟一的男人,是否垂青自己。
皇帝如何召幸嫔妃,民间一直流传着太监驮妃的说法。说是把妃子包裹在背子中,由太监驮到皇帝寝宫。
真实的情形是怎样的呢?
每天午后,皇帝进晚膳的时候。所有嫔妃来到养心殿后院的燕喜堂,静静等候。因为晚膳之后,皇帝将亲手揭开困扰后宫嫔妃整整一天的悬念。
这些刻着嫔妃名字的绿头签等待着皇帝的选择,皇帝的手决定了与哪个女人共度今夜。
清朝皇帝中,光绪的嫔妃最少,只有一后二妃。而贵为后宫之首的皇后,并不在绿头签备选之列,隆裕皇后经常住在养心殿光绪寝宫东侧的体顺堂。只是,这对感情冷漠的夫妻几乎从未真正生活在一起。
在同后宫竞争中,珍妃轻易就占得了上风。
宫里的规矩,无论多么受宠的嫔妃,都不能整夜陪伺皇帝。但召幸之后,嫔妃也不必再回到自己的寝宫,而是就近在养心殿皇帝卧室的隔壁休息。养心殿旁的燕喜堂西围房事实上就变成了珍妃的第二座寝宫。细心的光绪命人在这间屋里多设一个帐幔,一幅板帘,一席大褥。对于他们的爱情而言,这是一段转瞬即逝的黄金时期。
珍妃乖巧伶俐,她能双手写字,喜欢绘画,喜欢唱歌,喜欢穿上护卫官袍在光绪面前扮作美少年逗皇帝一笑。据说,她还是第一个将摄影术引入宫中的人,总是拉着光绪让太监拍照。
珍妃专宠终于激怒了慈禧太后,她以生活奢侈为由处罚了珍妃。然而,当年作为珍妃行为不检证据的摄影,若干年后竟也成了慈禧太后的最爱。
每天常朝晚膳后,一般是皇帝的休闲娱乐时间。宫内的休闲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琴棋书画,豢养宠物,观赏戏剧,体育运动等等。
在这幅宫廷绘画中,明宣宗正在玩一种类似现代高尔夫的运动——捶丸。
同普通人一样,皇帝们也会有各种休闲娱乐和爱好,但是,对普通人来说无关紧要的兴趣爱好,在皇宫之内,却可能造成危及江山社稷的严重后果。
明武宗正德皇帝——酷爱武功,自己册封自己为大将军。同时,对经商兴趣浓厚,经常扮成商人模样,在紫禁城里开设商铺酒肆。
明世宗嘉靖皇帝——在宫中研究长生不老的办法。命令宫女每天早起,采集御花园清晨露水,供自己炼丹。
明神宗万历皇帝——几十年不见大臣,深居宫中,最大的爱好就是敛财。从南方富庶之地征集来的盐税,大多埋藏在皇宫的地下。
明熹宗天启皇帝——是巧夺天工的木匠,据说,他设计出一种能够喷水戏珠的金龙。而朝政却都交给了大太监魏忠贤。
他们的爱好,使个人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却加速了明帝国的覆灭。
紫禁城的新主人来自白山黑水之间,剽悍的民族性格,使清朝皇室的休闲生活,也具有强烈的尚武精神。
木兰围场。在清代中前期将近两个世纪里,皇帝率领满蒙贵族将士一万多人,在这里围猎100多次,这既是和平年代必要的军事演习,也是联络满蒙贵族感情的最合适的外交活动。
冬天的紫禁城,另一种别具满族特征的娱乐开始了。滑冰,是清代皇家在冬天最热衷的娱乐活动。每次参加表演的八旗将士约1200人,他们盘旋在冰面上,蜿蜒如龙形,在高速滑行中,要做出各种优美造型,并准确射中悬挂在旌门上的小球,以取悦皇帝。
从皇帝大婚的那一天起,紫禁城里所有的人,都在热切期待着新生命的到来。
后妃怀孕叫“遇喜”,在《钦定宫中现行则例》中,对此有专门的规定。嫔妃怀孕,每日食用加半,有生母者,准许进内廷照看。皇后生子,满月时赐银一千两,衣料三百匹。嫔妃生育,也各有相应的待遇。
中国古代皇位继承,基本遵照以下原则:皇后所生长子是第一继承人,皇后无子,立普通嫔妃中所生长子。所有后妃都没有生子,或者从皇族中过继一个儿子立为皇帝,或者由皇帝的弟弟继位。
清代雍正开始实行秘密建储制度,更重视考察继承人的能力。但一个最基本的前提不会改变:除非万不得已,皇位继承人必然是皇帝的儿子。
皇子,一切为了生出一个皇子,一个未来的皇帝。后宫波澜不惊的表象下,于是充满了嫉妒,仇恨,杀机。
公元1475年,29岁的明宪宗起床后面对镜子,发现自己已经长出几根白发,叹息到:“老将至而无子”。我老了,却还没有儿子呢。这时,为皇帝梳头的太监张敏忽然跪倒,向皇帝禀告了一个隐藏了五年的秘密。
原来,宪宗专宠年长自己17岁的万贵妃,而万贵妃为了独霸后宫,竟然强迫所有怀孕的嫔妃喝药堕胎,而她在自己的儿子过早夭折后,一直未能怀孕。致使明宪宗几乎绝后。
五年前初秋的一天,宪宗在宫内读书的时候,遇到了值班的女官纪氏,纪氏是广西瑶族土官的女儿,端庄伶俐。回答皇帝的问话,举止得体,吸引了宪宗。这一次偶然的临幸,竟使纪氏怀孕。
这一切,当然逃不过万贵妃在宫中无处不在的耳目。万贵妃命令宫女给纪氏送去了堕胎药。或许是天意,纪氏被迫喝下堕胎药后,孩子并没有打下来。而早已对万贵妃专横不满的太监张敏等人,向万贵妃谎报纪氏患上重病,按明朝皇宫规定,需要送到北海附近的安乐堂任其自生自灭。
于是,在宫中众人的保护下纪氏躲到宫外,孩子降生,悄悄哺育成人。
得知真情后的宪宗立刻派人出宫迎接儿子。
一个月后,纪氏去世,太监张敏暴亡。人们都说,是万贵妃所害。
在残酷的后宫杀戮中幸存下来的这个孩子,13年后登上了皇帝宝座。
“多子多福”,这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观念。这条铺设在坤宁宫洞房婚床上的百子被,正是这种观念在皇宫里的折射。百子的典故最早出于《诗经》,是歌颂周文王子孙众多的。画面常用谐音谐意,寓意皇帝多福多寿,多子多孙,子孙昌盛,万代延续。
从太祖努尔哈赤起,爱新觉罗一家,始终人丁兴旺。然而,当咸丰皇帝在内忧外患中登极后,皇家血脉忽然间就衰弱下去。
咸丰六年三月,兰贵人在这里生下咸丰皇帝的儿子载淳。由于咸丰长子幼年夭折,载淳成为皇位惟一的继承人。
于是,原本在后宫中地位并不高的兰贵人最终成为慈禧太后,在后来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她才是中国真正的最高统治者。
而慈禧惟一的儿子,同治皇帝,未满20周岁,就病死了。同治没有儿子。以同治堂弟身份继承皇位的光绪也没有生育。
无后,对于皇室来说,是最致命的打击,是一个王朝行将覆灭的不祥征召。
而中国,正进入最哀伤的年代。
年轻的光绪皇帝急切地希望通过一场疾风暴雨般的变革改变这个国家。
这是我们在美国国家图书馆寻找到的关于故宫最早的影象,摄于1903年,拍摄者是一位美国人。中国人仰视了五百多年的故宫,在那一年,已经可以被俯看,被窥视了。在这段动荡的影象拍摄前四年,1898年,当皇帝主导的维新变法进行到103天的时候,慈禧太后忽然由颐和园秘密返回紫禁城。光绪被软禁,慈禧再度垂帘听政。
1908年10月21日,在珍妃遇难7年后,羸弱的光绪去世了。一天后,强悍的慈禧太后也去世了。
紫禁城,就像一座巨大的舞台。只是,台上台下之间,有一道厚厚的幕布,始终没有拉开。
1908年深秋,又一个孩子被送进紫禁城。后来,他被人们称为末代皇帝。
若干年后,这里将不再是皇帝的家。
第六集 故宫藏瓷
本集简介:
瓷器作为中国文化的精华,使得中国文化闻名世界。故宫的瓷涉及到宫廷日常生活及休闲玩赏等各领域的活动,它们蕴含着皇家的艺术性情,显示着皇权的至高无上与尊严,皇家的雍容华贵与典雅。通过对故宫的瓷的展示,又折射出陶瓷的发展演变过程和中国陶瓷文化的内涵。
这里是故宫博物院东南角的南三所。它曾经是紫禁城里皇子居住读书的地方。故宫博物院的古器物部就在这里办公。
这位叫耿宝昌的老人,已经84岁了。他已经在故宫工作了将近50年。在这50年里,他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研究瓷器、鉴定瓷器、抚摸这些瓷器。
瓷器,是我们这个善于创造,并深赋美感的民族曾经所独有的。
它有火的刚烈、水的优雅、土的敦厚。
中国人把那个看似普通的泥土,在水与火的灵动下,在中国人心灵与精神的升华中,成就出这种美丽的器皿。
它曾经是武则天供奉佛指舍利的至尊之器;
是宋徽宗宫廷院落中雅致的摆设;
是元世祖进行东西方贸易的贵重商品;
是永乐皇帝赐予外国使臣的珍贵礼物;
是雍正皇帝亲自参与创作和设计的艺术品;
也是中国每一个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更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宫殿中无处不见的珍宝。
它跨越千年的时空,成为今天紫禁城里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如今在这座博物馆里所收藏的150万件文物中,约35万件是瓷器。据耿宝昌先生自己介绍说,这些瓷器他都曾亲自鉴定过。而在这其中,和他最有缘分的,是一对高不过两寸的小瓷杯。它是明成化斗彩三秋杯,是故宫博物院里最珍贵的藏品之一。
70年前,当耿宝昌先生在琉璃厂的古玩店作学徒时,就曾和它有过一面之交。
这对瓷杯最初的主人,是统治大明帝国的成化皇帝。
据传说,明成化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481年。主持日常朝政的大臣们,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他们的皇帝了。此时的皇帝朱见深,经常和自己最宠爱的万贵妃,在后宫里寻欢作乐。
为了讨这个比自己大17岁的女人的欢心,成化皇帝命令景德镇的工匠,特制出一种小巧玲珑的酒杯给她把玩。这种绘有子母鸡图案的,叫成化斗彩鸡缸杯,目前世界上仅存十几只。
而绘有蝴蝶、兰花和小草图案的成化斗彩三秋杯则更为珍贵。世界上保存完好的仅有一对儿,现在珍藏在故宫博物院。这些小小的杯子一出世不久,就被当时的文人,称赞为天下酒器中的极品,其鲜嫩而淡雅的风格旷绝古今。
时间已经过去了500多年,成化皇帝和万贵妃曾经把玩过的这些瓷器,有的至今仍然收藏在这座宫殿里,有的已经散落在世界的不同角落。现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35万件瓷器中,绝大多数都是这座宫殿曾经所独有的,这些瓷器与生活在这座宫殿里不同时代的主人,发生过很多的故事。斗转星移之间,它们大都成为了今天我们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经典艺术品。
它是温润的玉,它是晶莹的冰,它是山水之间的青翠。这是中国历代文人雅士,对这种瓷器的赞美。它就是秘色瓷。这是今天故宫博物院收藏到的,最早为皇宫专用的瓷器。在将近数百年的时间里,关于这种瓷器,有很多神秘的传说。关于它是否存在,关于它的来历和名称,曾经众说纷纭无有定论。直到1987年,13件秘色瓷,在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这种争论才结束。目前仅存于世的秘色瓷数量尚无考证,故宫博物院在新中国成立后,收购有3 件藏品。这种神秘的瓷器,即便是明清两代的皇帝,也难以见到它的真容。乾隆皇帝曾经做诗感叹:李唐越器人间无,赵宋官窑辰星看。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稀少和最美的东西,往往会被皇家垄断。明洪武二年,御窑厂正式在景德镇设置。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官窑。它由朝廷督办,集中全国最好的工匠,用最好的瓷土,专门生产皇家使用的瓷器。这些瓷器禁止民间使用和买卖,烧制手段和配方对外严格保密。贫穷出身的朱元璋,也就是在设置官窑的这一年,出于节约的目的,规定将祭拜天地的礼器,改为瓷器。过去这些礼器,都是用金银器和玉器制作的。后来 明成祖朱棣,带头将吃饭使用的玉碗换成瓷碗,还将随葬时的明器,对海外臣国的赏赐换成了瓷器。
这是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明永乐青花压手杯。在它的内底,写有“永乐年制”的字样。这是中国官窑瓷器上,第一次出现皇帝的年款。从此以后,新皇帝登基,都会在他新烧的瓷器上,写上自己的年号。这也成为中国官窑瓷器,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在皇帝的提倡和带动下,明朝瓷器的烧造水平又得以提高,并开始大规模生产。那个时候,景德镇“工匠四方来 器成天下走”,成为中国制瓷业的中心。一位到过景德镇的法国传教士,形容其制瓷的壮观场面“白天浓烟遮蔽了云彩,晚上窑火映红了夜空”。那些烧制好的瓷器,将被带到世界上各个文明地带。那些从扬州、广州、泉州出发的,中国的、波斯的、葡萄牙的和以后英国的船队,满载着瓷器,驶向印度、阿拉伯半岛、欧洲、甚至非洲。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在这里烧造的最精美、品质最高贵的瓷器,却只会运往一个地方,这就是北京紫禁城。
这些瓷器,就是当年从景德镇运到皇宫的,明代官窑瓷器。现在故宫博物院不仅收藏着专为皇家烧制的御用瓷。也收藏着,元明时期向海外输出的贸易用瓷。这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青花瓷。这种白底蓝彩的瓷器淡雅青翠,被后世称为人间瑰宝。
公元2005年7月,在英国佳士德拍卖会上,一件元代青花瓷,拍到了2?3亿元人民币,这创造了亚洲艺术品拍卖的最高价格。
这是现在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元青花大盘。这是元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这种青花釉里红,比单色青花还要名贵和稀少。中国青花瓷起源于唐,兴盛于明。它的制造,到了明代,无论是数量还是品质,都达到了一个最高峰。这里最具代表性的,是故宫博物院藏的永乐宣德青花。永宣青花,采用郑和从西洋带回来的外来青料,俗称苏麻离青。用这种颜料能烧出浓艳的色彩,它在瓷器表面,烧成独特的斑点。形成了类似中国水墨画般的晕散效果。
就是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器,与茶叶、丝绸一起,作为最受欢迎的中国商品,运往亚欧非三大洲。从元到明,大规模的海外运输中,到底有多少艘运送中国瓷器的船只,被大西洋还有印度洋的波涛吞灭,已经无人所知。幽深的海底,沉睡着多少秘密,每次打捞,都有激动人心的发现,让人意外的惊喜。
陶瓷质地脆弱,非常容易损坏。在高温烧制的过程中,发生的复杂变化,往往是难以预料和控制的。所以中国古人说,一件好的陶瓷烧成,要具备天时地利和人巧。一些器型、质地、图案和色彩俱佳的精品,甚至是工匠们终其一生而求之不得的。
但精品依然流传到了今天。这就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官窑最有代表性的瓷器。
耗费很多人力物力烧造的官窑之作,据说稍有瑕疵便会被当场砸碎,就地掩埋。这是今天景德镇明代御窑厂的遗址。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埋藏在那个年代土壤里的,官窑青花碎片。而在紫禁城里埋藏碎瓷片,也曾经是太监们的一项日常工作。据记载明清时期,皇宫内所使用的瓷器,即使破损了,也不能随便处置。必须找专门的地方掩埋。不能有一片碎瓷流出宫外。故宫博物院成立后,在院内多处施工时。挖出过大量各个年代的,陶瓷器碎片,完全证实了这一记载。
这是位于故宫博物院北路的北五所。从故宫院内挖出的碎瓷片,已经成为陶瓷专家,研究古代陶瓷的最好标本。而清洗瓷片,也就成为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陶瓷组,经常进行的主要工作之一。
它为什么也不写字这个问题呀,康熙没款的东西,还是官窑还是民窑,历史上就没有把它弄清楚。在过去约定成俗的一句话叫客货,客货是什么,就是外销的东西了,等于外销瓷了,那不是官窑。有的说康熙时候,康熙皇帝本身啊,不愿意让写皇帝的年款。说这瓷器容易打碎,打碎以后当垃圾一样就扔了,把皇帝就扔了,所以康熙不好尊号。
皇家之物就会被打上皇帝的印记,皇帝的审美情趣,性情爱好以及他的政治抱负,都会深深得影响不同时代瓷器的制作。
大清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八岁的康熙皇帝刚刚登基。专管宫中事务的司礼大太监吴良辅,便被孝庄皇太后下令捕杀。由明朝设立的太监专权的十三衙门被撤销,另立内务府。内务府由皇上直接任命亲信管理,负责宫中的一切事物。内务府下设的造办处,掌管宫廷内一切器物的制造,下设如意馆、金玉作等几十个部门。瓷器的生产,则由内务府总管直接负责。
从康熙开始,清朝皇帝对瓷器烧造所投入的心血,远远地超出前朝君王。但康熙对中国瓷器最大的贡献是,他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珐琅彩瓷。那个时候,法国传教士进贡来一些铜胎画珐琅,让康熙皇帝几乎是一见钟情。他决定在宫中尝试制造,并将这种珐琅工艺,移植到他所喜爱的瓷器上。为了全力烧造珐琅彩瓷器,康熙皇帝在造办处下,专门设立了珐琅作。
瓷胎画珐琅的烧制方法,和其他瓷器都是不同的。它是唯一在皇宫中搭窑烧制的御用瓷器。当陶瓷的素胎在景德镇烧好后,再将素胎运至紫禁城内,由宫中画师画上图画,上好彩料,然后在宫中烧制。为了方便康熙随时亲临作坊巡视督察,烧制珐琅彩的小窑,搭设在了养心殿。一件瓷器,由皇帝直接授意,亲自过问并且就在皇宫内烧制完成,这在中国乃至世界是绝无先例的。
铜胎画珐琅来自西洋,康熙广为召集会画画的外国传教士。甚至每见到一个传教士,就会问他是否可以作画。如果回答是,那么这名传教士,就会被半强制地请进宫内,与工匠们一起烧造珐琅彩。康熙五十六年的三月,来自意大利的传教士马国贤,在写给欧洲同行的信中这样写道:皇上开始非常喜欢欧洲珐琅画,命欧洲画家来画珐琅,我们必须将一整天和卑贱的工匠们同作息,于是言称不曾学过画珐琅,而且也故意不学此技术。我们将画画的其劣无比,于是皇帝下旨作罢。在康熙皇帝的直接督管下,珐琅彩瓷器,终于在康熙去世前烧制成功。这一时期康熙珐琅彩,还是和铜胎画珐琅风格一致,图案多以花卉为主,珐琅颜料也全部依靠外国进口。
公元1723年,雍正皇帝继位。他继承了父亲的江山,也继承了康熙皇帝对珐琅彩的酷爱。但是在雍正六年以前,珐朗彩瓷器进展还是比较缓慢。主要是在康熙到雍正六年以前这段时间,珐朗彩瓷器用的珐琅料,还需从西洋进口,颜色也只有八九种。雍正皇帝登基以后,当时就让他最信赖的十三弟允祥,来负责内务府造办处的工作,也具体参与珐琅彩瓷器的烧造。到雍正六年,国产珐琅料终于炼成,而且它烧炼出来的花色品种比进口料还要多,足以保证珐琅彩瓷的创新需要。
雍正对珐琅彩瓷器的痴迷,比他的父亲康熙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在处理繁忙的政务之余,还经常亲自设计瓷器的样式。对使用的原料、绘画图案乃至器物的高矮尺寸,都要一一过问。
雍正六年二月十七日这一天,雍正皇帝处理了多件国家大事。上午他先到中和殿保和殿,检视第二天到先农坛祭祀的准备工作。回到养心殿后,他批阅了三份奏折,又发了两道谕旨。就是在这样繁忙的情况下,他还对珐琅器的器形、花样、材料,做出了细致的批示。
这是雍正时期珐琅彩瓷器,现在的研究者评价这些瓷器,淡雅、清新、有着隽永的审美。
他跟康熙时候的风格有所不同,基本上摆脱了铜胎珐琅彩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珐琅彩瓷,直接让当时著名的宫廷画家用珐琅料在白瓷胎上彩绘。在这些瓷器上,出现了中国传统文人所崇尚的梅兰竹菊和意境悠远的山水画。
在中国八千年延绵不断的陶瓷发展史上,珐琅彩瓷器是中国古陶瓷顶峰期的作品,它代表了中国陶瓷制作的最高水平。
雍正在信奉藏传佛教的同时,也深受道家文化的影响。他崇尚天人合一,追求古朴自然。所以,以沉静雅素为风格的宋瓷,深受雍正皇帝的喜爱。雍正对宫廷瓷器的另一个贡献,是他对宋五大名瓷的仿烧,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雍正八年八月初七这一天,他来到文华殿经筵讲学。而就在这一天,他还下令要求御窑厂仿烧宋代钧窑瓷器。
这就是雍正仿制的钧窑鼓钉洗。这是真正的宋钧窑鼓钉洗。
钧窑瓷器,以红蓝相间的钧红釉闻名于世。民间一直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等等说法。
据传说宋徽宗曾做过一个梦,梦到了雨过天晴后天空的颜色,他非常喜欢。汝窑工匠按照他的要求,烧成了这种淡青色的瓷器。宋代五大名瓷中,传世最少的是汝瓷,全世界不足百件。北京故宫藏有20件,现在一部分在台北故宫,一部分散落在世界各地。
明代《宣德鼎彝谱》中记载:内府所藏,柴汝官哥钧定。从这个记载中,后世得知,宋代有五大名瓷流传于世。紫禁城所藏的宋五大名瓷,曾为宋朝皇家御用珍瓷。
哥窑釉面布满开片,开片由深黑色大开片与褐黄色小开片交织而成,俗称金丝铁线。
官窑瓷器,以粉青釉色为最大特点,造型典雅古朴。
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中,唯一一个烧白瓷的瓷窑。定窑瓷器讲究刻花印花装饰,它的印花水平居宋代各窑之首。
这些瓷器,目前是故宫最珍贵的藏品之一。它们是中国瓷器制造史上的第一个历史高峰。
中国瓷器的工艺水平,在清朝康雍乾时期达到了又一个高峰。当雍正的儿子乾隆即位后正经历着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太平盛世。而这个时候,作为陶瓷中心的景德镇人口竟达百万。而为皇家制瓷的御窑厂作坊多达23个。
乾隆三年,他命宫廷画家为他绘制《陶冶图册》。这本图册详细得纪录了御窑厂的生产状况,展示了乾隆官窑开发的新技术。对官窑瓷器生产的二十个工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将整个官窑烧制流程规范化了。乾隆以帝王之尊,亲自策划陶瓷的生产。包含着乾隆想表达亲民勤政,以德治理天下的政治理想。
祀神酬愿,是《陶冶图册》中记载的,陶瓷生产中很重要的一道工序。关于这个工序,曾有这样一个传说。明万历年间,根据朝廷命令,烧制大龙缸,每每失败。期限将至,工匠将受到惩罚。一个叫童宾的工匠心忧如焚,为救这些人,自已跳进窑火中,大龙缸终于烧成。
后人为了纪念他,供奉其为窑神。每次烧窑前,都要烧香祀拜,以求保佑烧窑成功。
《陶冶图册》上的这些文字,是一个叫唐英的督陶官奉命撰写的。唐英十三岁起在养心殿做杂役,他善画能诗,还擅长编写剧本。雍正六年,唐英因办事干练受到赏识,而被派驻景德镇御窑厂监督窑务,做督陶官年希尧的助手。他用三年的时间,谢绝一切社会活动,和工匠们同吃同睡,苦心钻研。在雍正九年的时候,他已经从一个外行变成技艺精湛的陶瓷业专家。
在乾隆二年,唐英成为正式的督陶官。他督导陶务前后二十多年,在这期间景德镇所制的陶瓷,被后人公认是瓷中珍品。无论在品种的仿古创新方面,还是在器物的制作技艺方面,都达到了空前未有的水平。唐英因此而成为历史上最不同凡响的督陶官。
这是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乾隆时期唐英督制的瓷器。
乾隆时期,陶瓷生产的管理更为严格。尤其是对督陶官的要求甚严,颇似今天的问责制。
那个时候,即使像唐英这样的人,也会动辄受罚。
乾隆十三年,年已66岁的唐英,接到了乾隆皇帝的圣旨:此次唐英进呈瓷器,仍系旧样,为何不照所发新样烧造进呈。将这次呈进瓷器钱粮,不准报销,著伊赔补。
结果这次烧造的四百六十七件瓷器,所有的费用全部由唐英自掏腰包。
这是唐英进呈的创新之作:粉青釉交泰瓶。“交泰”是取《易经》中,天地交泰,即天地相交,时运亨通之意。它上下两部分互相勾套,既可活动,又不能拆开。
这件粉青釉交泰瓶,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这一件也是唐英烧制的,粉彩八卦如意转心交泰瓶,现在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是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这个转心瓶由三部分组成,除瓶体外其他部分都可以转动。特别是颈部的转动部分,与瓶体构成了一部天干地支的万年历,既美观又实用。
乾隆本人表现于瓷器的关心,其实与他关注别的文化事业一样,强烈希望创造非凡与超前的理念。乾隆皇帝无微不至的参与和督陶官的努力,使得乾隆官窑出现许多创新之作。
这是景德镇御窑厂为乾隆皇帝烧制的一件,中国陶瓷史上空前绝后的作品。这个高将近87公分的大瓷瓶,被称为瓷母。它总共汇集了15种釉彩,16道纹饰,彩绘12幅吉祥图案。
此前历朝历代都未能烧制成的,这样硕大且工艺复杂的精美器物,扣合着乾隆皇帝,对自己“十全老人”的评价。
当乾隆拥有这件登峰造极之作时,他自己统治的这个帝国,正创造着中国历史上,文化和艺术的一处高峰。他拥有的疆土如此广大,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族,如此多姿多彩。但是随后的五十年内,这个王朝将面临从未有过的困境和灾难。他的儿孙们,不再享有天朝大国的安宁和富强。一个王朝的败亡很快到来,在此后的岁月中,中国的宫廷御制瓷器每况愈下。直到宣统三年,清朝灭亡,官窑生产成为历史。而紫禁城所拥有的,跨越千年历史的瓷器珍宝,也在这个历史的动荡中,开始散落。
从清末开始,一大批藏于深宫的瓷器珍品,先后流失。历经战乱、坎坷,辗转国内、海外,留下许多人与物之间,情感与缘分的故事。
当成化斗彩三秋杯,从宫廷流入民间后,耿宝昌与它的第一次接触,就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那个乱世之秋。二十年之后,耿宝昌与稀世珍宝三秋杯,再次相逢。也就是在那个时期,故宫博物院的瓷器收藏,又开始了新的一页。从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有两万多件瓷器,陆续收藏进故宫博物院。
2005年9月26日,从18世纪沉没的,瑞典哥德堡号商船上打捞上来的,181件中国外销瓷,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城楼展厅展出。展览过后,它们中将有18件永久留在故宫,成为故宫博物院35万件藏瓷中新的成员。
第七集 故宫书画
本集简介:
故宫是中国绘画收藏、保存与研究最重要的地方,中国宫廷藏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气质最生动、最直观的记录者。本集将故宫藏画的汇集、流失与回归和民族的命运、中国文化命脉的发展与延续形成最鲜明的对应。
这里是皇帝赏玩书画的私人空间,200多年前,一个名叫弘历的皇帝常常独自坐在这个不足6平米的小暖阁里,静静地欣赏着三件堪称绝世珍品的书法。它们是王珣的《伯远帖》、王献之的《中秋帖》,还有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弘历认为,这是整个大清帝国汪洋般的宫廷书画收藏中,最精致的三件东西,为此他特意将这间小屋改名为“三希堂”。
正是这位爱好书画的皇帝,成就了整个清王朝的宫廷书画收藏,中国的书画收藏史也因此留下了绚烂的一笔。在这位乾隆皇帝当政的那半个多世纪里,他将这座皇家宫殿变成了中国最大的书画博物馆!
今天,当人们置身其中的时候可能想不到,在这片宫殿里的这样一些地方,都曾经存放过中国历史上最精致的心灵的证明。将近600年的岁月中,就在这些宫殿里,它们传递着华夏文化的审美价值和观念。今天,它们依然深入我们这个民族的内心世界。
对于一位肩负治国重任的当朝皇帝来说,收藏书画不过是个人微不足道的消遣爱好,但恰恰因为弘历是个皇帝,而且还是个盛世帝王,他个人的这种风雅情趣就引发了一次历史空前的书画大聚集。几乎所有中国美术史上最重要的作品,都在他在位的60年间,进入了紫禁城。今天我们能够在故宫博物院里看到的那些最珍贵的书画文物,大多源自弘历的毕生收藏。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乾隆朝之前,紫禁城里的书画收藏史。最初进入这座皇城的书画来自元代宫廷旧藏。作为胜利者,明王朝接管了属于前代王朝的一切遗物。这些曾经被元代宫廷保管的珍贵书画,被新主人钤上了新的印章。这样轻轻一印,历史就又翻过了一页。
然而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对这些前代书画并没有更多的兴趣。宋代大画家李公麟的如花妙笔,在他眼里不过是一大批军用物资的图像,“思得多马,牧于野郊,有益于后世子孙,使有防边御患”,这位马上皇帝欣赏的似乎只是广备军马的战略意识。
整个明王朝的宫廷基本上没有什么积极的书画收藏活动,唯一值得一提的,只是查抄犯罪大臣家产的收获。
万历十年,富藏书画的权相张居正去世,他生前为自己谋取私利的事逐渐被政敌揭发。万历皇帝是历史上少有的性格古怪的人,他最大的特征是小气和贪财。虽然我们无法解释,一个富有四海的人为什么会对金银财宝那么感兴趣,但确实当有人提到张居正富可敌国的财产时,一直保持沉默的万历终于动心而且愤怒,抄家行动迅速开始。
就这样,臣子家藏的书画变成了宫廷内府收藏,但这似乎更像一场财富的转移,整个过程与艺术本身无关。
不但入藏有限,明王朝的宫廷书画还不断地流失,而最主要的原因居然是开军饷。
[胡忠良访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馆员
崇祯时期已经到明末了,因为当时是两线作战,那么就是一个要是在国内来围剿这些起义军,那么在关外就要对满清来作战,所以呢,就是这个军饷,就造成了国家国库已经非常空虚,直到起义军围城的时候,崇祯他也是在《明季北略》这本书里记载,他搜刮宫中,只搜刮了三十万两来助饷。
当崇祯皇帝在煤山脚下上吊的时候,他身后的紫禁城早已经是空空如也了。
而后,新朝来临。
从关外来的铁骑,很快证明了自己对正统中国文化的兴趣。等到这个王朝 “盛世”开始的时候,它已经拥有一个开明,且有深厚汉文化修养的君主。
康熙皇帝的身边聚集了一批汉族文臣,他们得到皇帝格外的优待。这里面有一个叫高士奇的人特别值得一提。
[来新夏访谈] 天津南开大学教授
他在康熙周围,有时候康熙,有些这个地理知识,这个风俗人情,就要咨询他,他都能很快的回答,康熙有些诗做了以后,他都可以来奉和,所以很得康熙的欢心。
高士奇不但逢迎乖巧,而且格外地精明,在向皇帝进献书画这件事情上,他异乎寻常地胆大,他竟然敢欺骗皇帝。
他进献给皇帝的书画都记载在他的一本书——《江村销夏录》中。
在这本书里,高士奇对每件书画的外观特征详细记载,但对书画的真伪优劣却都没有说明。
事实上,除了公开出版的《江村销夏录》之外,高士奇编纂的书画目录还有另外一部,后世称之为《江村书画目》。
[杨丹霞访谈] 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
另外一本,是他自己这个私家这个珍秘的一个底账,它重要的有两个内容:一个内容是说,他对于这件藏品,他自己的意见鉴定意见,他是注明白的。那么第二点就是,这个东西是可以进献给皇帝的,还是说可以随便馈赠给亲戚朋友的,这也在这个东西边上都注出来的。
翻开高士奇自己的批注,他的用心一目了然:做工精细的假画是可以拿来进献皇帝的;真正有价值的名作真迹,则要永远秘密地珍藏在自己手中。
不过高士奇死后,他的全部藏品还是进入了皇宫内府,纵然他对书画着迷且精明过人,可他的心机还是斗不过时间和皇权。
高士奇去世32年后,康熙皇帝的孙儿弘历登基,年号乾隆。这位乾隆皇帝在热衷书画方面可算与当年的高士奇不相上下,不过当年他在这里赏玩他最珍爱的三件书帖的时候,却并不知道,他手中署名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作品,其实是唐宋时期的仿本,只有王珣的《伯远帖》是东晋时候的真迹。但尽管如此,这些收藏也足以值得夸耀了。
像三希堂三帖这样,有着千年历史的书画作品,在进入紫禁城之前都经历过无数惊险。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中国书画收藏史上那些令人心痛的劫难:
在14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梁元帝萧绎被西魏军队围困在江陵城,在投降前夜,萧绎将他收藏的14万卷,囊括天下精华的书画典籍,一夜之间焚毁。
1300多年前,隋炀帝沿运河下扬州,东都洛阳收藏的书法名画随船前往,途中船只倾覆,随行书画大半落水。
距今800多年前,金兵攻陷汴梁,宋徽宗的空前收藏从此散落流失„„
了解了这千年传承的惊心动魄,当我们再回到当年弘历赏玩三希书帖的这间小屋,就不难体会,无论是在乾隆年间还是现在,能够看到属于那个时代的真迹,是多么的弥足珍贵。
千年以来,书画的聚散流迁总与帝王命运、王朝更替相关。今天我们还能够在故宫博物院的展厅里看到这样的作品,则与300年前那场改朝换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明末战事四起,大量宋元以前的书画珍品流散民间。到清康熙年间,随着社会逐步安定,民间书画精品渐渐汇集到少数大收藏家手中。等到乾隆皇帝开始从民间收画的时候,摆在他面前的,简直就像是几个现成的书画精品库。
这些书画入宫前,它们在民间的主人,用加盖鉴藏章的方式,将自己的印记永远地留在了画卷上。就是这些印章,记载下了每一幅书画的命运变迁。
这幅画叫《雪景寒林图》,是北宋大画家范宽的作品。它曾经为故宫旧藏,现在则是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幅画自问世以来,一直在民间流传,到清朝康熙年间,被天津一个名叫安岐的大盐商收藏。
康熙后期,安岐在天津贩盐发家,之后他就开始大量收集古书画,并将自己的收藏著录成书,就是这本《墨缘汇观》。从书中的记载来看,当年安岐所藏的书画不但数量庞大,而且多为年代久远的名家珍品。
然而到乾隆初年,由于天津盐场外迁,新兴盐商取代了老盐商,安家也随之败落。
安岐手中这一大批书画精品,陆续被宫廷收购。
在乾隆皇帝得到的这些安岐藏品中,有一幅山水画格外特殊,甚至还因为它引出过一段书画收藏史上的笑谈,这就是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的名作《富春山居图》。
[曾君访谈] 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副研究员
黄公望晚年,它是最后一部作品,他最有名就是说,一个是元代的绘画,对明清的绘画有特别大的影响,在元代绘画里面,黄公望是首屈一指的,在黄公望的作品里面这个《富春山居图》又是最好的,所以就像邹之麟他有一个题跋里面讲,他说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就好比王羲之的《兰亭序》,书法里面的《兰亭序》。
这样一幅中国文人绘画的颠峰之作,在后来的300年间被世人竞相收藏。明末,一个叫吴问卿的人得到了它。吴问卿对这幅画算是真正的爱不释手。《富春山居图》后面有题跋记载,此人不但吃饭睡觉都要带着它,在兵荒马乱的时候,什么家财都可以不要,就只有这卷《富春山居图》一直带在身边随自己一同逃难。正因为吴问卿太爱这幅画,他临死的时候,便决定将它烧掉为自己殉葬!
当时《富春山居图》已经被吴问卿扔进火中,眼看一代宗师的名作就要化为灰烬,这时,是吴问卿的侄子偷偷用其他画卷将它从火盆中换了出来。但即使如此,抢救出来的《富春山居图》也已经被烧成了两段。
《富春山居图》一分为二后,被吴家分别加以装裱。启首一段装裱成为后来的《剩山图》,如今存放在浙江博物馆。而保留了原画主体内容的另外一段,在装裱时为掩盖火烧痕迹,特意将原本位于画尾的董其昌题跋切割下来放在画首,这便是后来弘历得到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重新装裱后的无用师卷虽然不是原画全貌,但画中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得以保留。这幅开创了中国山水画新风格的传世巨作,辗转经过多人收藏,最终被安岐买到。
安岐过世后,《富春山居》无用师卷在乾隆十一年的冬天来到了弘历面前。但此前弘历已经得到了一卷《富春山居图》,也就是那幅最著名的假《富春山居》,后世称之为子明卷。
子明卷是明末文人临摹的《富春山居》无用师卷,后人为牟利,将原作者题款去掉,伪造了黄公望题款,并且还伪造了邹之麟等人的题跋,这一切都把弘历蒙骗了。
事实上子明卷仿制的漏洞并不难发现。元代书画上作者题款都是在绘画内容之后,而子明卷却将作者题款放在了画面上方的空白处,这明显不符合元代书画的特点。但弘历的书画鉴赏水平,显然并不足以看出这些漏洞。这卷后人仿造的《富春山居》子明卷不但被他视为珍宝时时带在身边,而且真迹无用师卷的出现,也没让他推翻自己的错误判断。
他一边坚定地宣布无用师卷是赝品,一边又以不菲的价格将这幅所谓的赝品买下。理由是,这幅画虽不是真迹,但画得还不错。为此他还特意请大臣来,在两卷《富春山居图》上题跋留念。来观画的大臣无一例外地歌颂了皇帝热爱艺术、不拘泥真伪的广阔胸怀,谁也不敢点破,这幅画它本来就是真迹。
不管弘历的鉴定结论何等荒谬,安岐所藏的《富春山居》真迹确实从此进入宫廷。就在这座乾清宫里,它被静静地存放了近200年。直到1933年随其他文物一起南迁。而今,这真伪两卷《富春山居图》都存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共同见证着中国书画收藏史上的,一段笑谈。
公元1799年,弘历去世。此后,他的儿子嘉庆皇帝在书画收藏方面就没有太多作为。这不仅是因为嘉庆不如乾隆那样风雅,更是因为,弘历确实已经在有生之年几乎囊括了天下收藏的最精华部分。
为了表示对父亲心爱之物的珍重和缅怀,嘉庆皇帝决定,将乾隆平时珍玩的书画器物,全部封存。这里就是嘉庆封存乾隆主要书画珍藏的延春阁,因为原建筑毁于1924年的一场大火,今天我们只能通过当时画师的笔墨领略它的风采。尽管弘历的收藏雅兴没有遗传,但嘉庆时,这栋延春阁,还是有一批书画入藏,其中就包括那幅著名的《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问世之后,它的第一位收藏者是宋徽宗。而后,战争和朝代更替使《清明上河图》真迹的流传始终充满神秘感,直到明代权相严嵩倒台的时候,它才随着严嵩被查抄的家财一起进入宫廷。但没多久这幅画就又从宫中神秘地消失,而这里面的关键人物,就是《清明上河图》最后一段明代题跋的作者——大太监冯保。
[杨新访谈] 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
冯保这个题跋,我琢磨着有文章可做,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这个东西是在宫里头,他又认为这个东西是非常重要的东西,那么今天,他怎么得到这个东西他没有讲,这个我们就反过来推测,一个是皇帝直接赏赐给他,你不是喜欢吗我就送给你了,他就会大书特书,皇帝怎么怎么把这个东西送给我了,我怎么怎么的高兴,他不讲他只讲好不讲怎么来的,这就大有文章可做了。
冯保以不可告人的途径得到《清明上河图》的同时,在京城坊间开始迅速地流传起这样一种说法:据说宫里一个小太监偷偷把《清明上河图》盗出库房,逃跑时怕被人撞见,慌乱中便将画卷藏在某处宫殿的排水孔洞里,准备日后再夹带出宫。不料天不从人愿,当日就下起瓢泼大雨,而且一连下了三天。排水洞里的《清明上河图》被水浸泡,取出来时已经糟烂不可收拾。
[杨新访谈]
你说这个故事根冯保题款有没有联系,我觉得有一点联系,因为事实上《清明上河图》没有被毁,也没有水泡的痕迹,就是说这个故事也是虚构的。
通过种种线索,今天的书画专家推测,当初《清明上河图》被毁的传说,很可能就是冯保,为掩盖自己盗画罪行而故意放出的风声。
自从离开紫禁城,《清明上河图》便又销声匿迹,直到嘉庆四年,也就是乾隆去世的那年,它才又重新回到这座皇城。
因为乾隆的去世,权臣和珅被迅速扳倒。早在两年前去世的湖广总督毕沅,因为被查出有交结和珅的行为,身后被抄家。《清明上河图》又一次出现在查抄物品中。
这次,它被珍重地存放在延春阁,毕生热衷于书画的乾隆皇帝,终究没能在有生之年一睹它的真容。
盛名之下的清明上河图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令人们几百年来追逐不断。
[杨新访谈]
首先,他是一个很写实的作品,但是他的写实不是说完全的照本宣科,他是有组织的,作为这么一个大的场面,从郊区一直画到城市的中心,这一路他所包含的内容,囊括的事物相当的丰富,如何去把组织起来概括起来,而能够有典型性代表性。这个处理构思就相当惊人,你比如说我们在桥上能看到那种热烈的场面,那肯定是人山人海挤得一榻糊涂,底下的大船钻过桥洞要放倒桅杆,那个紧张,有人要想插手帮忙又插不上,那种情景你想里面的细节情节很多,但是我们看画家来处理,这些组织的有条不乱,另外就是他的表现,你像城门口那个乞丐,连他周围人的态度,我们都能体现,你看有一个人骑着毛驴回过头来看,就是不想掏钱,这个心态都能表现的出来,这个很简单的几笔就勾下来了,所以清明上河图引人入胜就胜在这个地方。
如此精妙的清明上河图进入紫禁城后,于嘉庆十年被编入《石渠宝笈三编》。此后,清宫的入藏就没有什么精彩可言了。而乾隆朝耀眼的书画收藏则以登记造册的方式被记录了下来。
早在乾隆8年,弘历就决定,要将内府收藏的书画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理。首先将有关佛教和道教的作品,编撰成目录《秘殿珠林》;第二年,包含全部书画藏品的《石渠宝笈》开始编撰。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整理工作,它将为存在了两千年的中国宫廷书法绘画收藏画上一个句号。完成后的《石渠宝笈》,包括续编、三编共成书225册。这是明清两代,600年宫廷收藏的总结。也是历代帝王收藏的最后规模。全盛时期的清代宫廷收藏,大约有10000件以上,其中晋唐宋元书画2000件,明代书画2000件,这就是中国古典书画作品当时的最大规模。
在故宫数以万计的藏画中,除了帝王收藏的这些历代名家作品之外,还有一些当朝宫廷画师创作的绘画作品。
画中这个坦胸露腿,光着脚戏水的人叫胤禛,他就是那位清代十二帝中最勤勉的雍正皇帝。或许正因为忙得没有时间娱乐,这位雍正皇帝才特别喜欢,让宫廷画师创作这种,类似于我们今天“模仿秀”的行乐图。在这些行乐图里,胤禛一会儿是山间行走的老翁,一会儿又与猕猴嬉戏,这一刻他还在端坐抚琴,下一刻又变成独钓寒江的蓑笠翁。
除了行乐图之外,宫廷绘画更重要的任务,是记录皇帝的功德成就。清王朝的帝国政绩就这样以书画的形式被记录下来。直到1911年,民国政府建立,清王朝近300年的统治就此结束,以宫廷绘画记录历史的方式,也早在此前,被来自西方的照相技术取代。
照片里的这个少年叫溥仪,他是已经退位的满清废帝,不过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他还住在紫禁城里。正是这个少年在之后的岁月里策划了一场大规模的盗窃活动,盗窃的目标,主要是当时存放在故宫里的那些珍贵书画。
这方书画鉴藏印属于溥仪。印文的风格式样,与乾隆皇帝当年所用的如出一辙。这是他退位之后,在师傅们的张罗下,模仿乾隆皇帝的风雅所刻的整套印章中的一枚,而后,这个少年就持着这些印在故宫旧藏书画上大盖特盖起来。经他“御览”过的书画,有一千多件被他和胞弟溥杰偷偷盗运出宫,而这一切都是在“赏赐”的名义下进行的。故宫几百年积累的书画精华,几乎被这对十几岁的小哥俩蚂蚁搬家似的盗取一空。直到1924年溥仪被驱赶出宫,盗宝活动才被迫终止。最后的盗宝行动就发生在皇室出宫当天,不过这次行窃的不是溥仪。
[金运昌访谈] 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副主任
这里面有一个很有心计的老太太,他就是同治皇帝的瑜妃姓赫舍里氏,官称是敬懿皇贵妃,这位老太太,不知道是什么时间什么机会,她把这个三希堂里面《中秋帖》和《伯远帖》,偷偷的转移到她自己居住的寿康宫,而且在24年出宫的时候,卷在行李里带回娘家去了。
之后,二帖辗转被当时北平最大的收藏家郭葆昌买到。十余年后,新一代收藏家崛起。张伯驹是新一代中有名的爱国收藏家,他与夫人潘素为保护国宝不流失海外倾尽家财,许多国宝都是他们夫妇后来向国家捐献的。1935年,就是他们向郭葆昌提出求购二帖。
[楼宇栋访谈] 张伯驹女婿
人家开口呢?一个帖就要3千万连币,合到黄金多少呢?一千两比哪个游春图还黑,游春图要八百两,他要一千两一个帖,那当然不可能了,你根本没这个财力,你想一个帖一千两黄金,两个帖不就两千两黄金吗?两千两黄金,当时我老岳父,不可能有这个财力的,那么只好作罢。
解放前,二帖被郭葆昌的儿子带到香港,1951年底,在周总理直接批示下,二帖被以45万8千港币购回。
百年沧桑,三希中的二希历经坎坷但终究回到故宫。在特定的展出日子里,前来参观的游人可以亲眼见到,这两件曾经被乾隆皇帝珍爱的书帖。而当年溥仪出宫时仍留在宫中的快雪时晴帖,则在抗战前文物南迁的时候,与其他珍贵文物一起被转移到南京。1949年它又被运往台湾,现在存放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三希堂三帖是幸运的,像它们这样能够保存到今天的故宫书画,包括南京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部分,只是历史上曾经被保藏传承过的,书画文物中极小一部分。那些因天灾人祸而损毁或流失的古书画,有些我们已经永远没有机会见到,还有一些却依然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浮,若隐若现„„
这是中国博物馆进入拍卖行购买文物的开始。这幅画自从1945年被溥仪在长春遗失,便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次拍卖是它半个世纪以来首次现身,整个中国文物收藏界都为之震动。而故宫博物院的收购手笔则令人刮目相看。
第四篇:大型纪录片《故宫》观后感
大 型 纪 录 片
故 宫》 观后感
姓名:王力冬学号:
学院:基础医学院班级: 091001513609级临床一班《
大型纪录片《故宫》观后感
《故宫》,这部大型纪录片,我看完了,但是后来我还挑了一部分精彩的感兴趣的回看
了一下。总的来说,是部非常优秀的纪录片。总共12集,片名分别是:肇建紫禁城、盛世的脊梁、礼仪天下、指点江山、家国之间、故宫藏瓷、故宫书画、故宫藏玉、宫廷西洋风、从皇宫到博物院、国宝大流迁、永远的故宫。
肇建紫禁城
首先来说一下紫禁城的名字来由,那是因为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曾把天上的恒星分为三
垣、四象、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紫薇垣在三垣中央,因此成了代表天帝的星座。天帝住的地方叫紫宫。封建皇帝被人们尊称为“天子”。皇宫冠
以“紫”字,以表示皇宫为人间的“紫宫”,为人间至尊之所。另外,自秦汉以来,人们还
习惯称皇宫为“禁中”,即“门户有禁,不得随便入内”之意。“紫”字与“禁”字结合,故
皇宫称紫禁城。也正是因为紫薇星的居中为天,也暗示了,天子理应选择天上紫薇星在地面的投影建筑宫殿而居,从而建立中心轴,统一天下,号令世界。
于是历史将这个重任交给了明永乐大帝——朱棣。明成祖朱棣在1406年下令建造紫禁
城,并且以南京宫殿为蓝本,在元朝大内的旧址上进行建造,并要求其规模、气势和精美程
度都需要超过南京的明皇宫。这也是他因为“靖难之变”夺了建文帝的皇位心中有所顾虑,下令迁都的,进入自己以前的势力范围,同进也证明了:“天子守国门”之说。
紫禁城由1406年始建,于1420年建成,也即在明永乐四年到十八年建成。当然明成祖曾炫
耀自己国家的威严,下令郑和七下西洋,主要目的不是贸易通商,而是扬武耀威,顺便寻找
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朱允文。
盛世的脊梁
紫禁城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深红的高大砖墙,金黄色的硫璃瓦,宫殿的棱角向天翘起,格局统一,设计整齐,宽敞大道,高阶皇梁,暗示着封建的等级的森严。康熙34年,重建
太和殿,36年落成,盛世屋脊的建立,同时敢昭示着一个新的盛世的开端,这时康熙大帝
举行了盛大的庆典。这也是将至高无上的皇权烘托到了极致。据测算,太和殿相当于现在的12层楼房那样高,在当时,可以想像是怎么的气势磅礴,雄壮宏伟。太和殿、保和殿和永
和殿并称三大殿,紫禁城中,殿的檐都是九个钉走兽,但太和殿有十个,唯独的一座宫殿有
十个的,这也宣示着它的重要性。太和殿长宽比为9:5,这也象征着九五至尊。
礼仪天下
紫禁城是个封建等级极度森严的象征,在里面发生礼仪之争是在所难免。明嘉靖帝朱厚
璁,是正德皇帝的堂弟,因为正德帝膝下无子,就由兴献王朱佑沅之子继承。礼仪之争的焦
点在于是否从正门入,进行登基大典。
公元1661元,顺治帝死,年幼的康熙帝登基大典,更是雄壮,惊人。在故宫中主要三
个主要的节日:正月初一,也就是中国的传统新年,此时,王宫大臣,外国使节都来到皇宫,进行盛大的节日庆典。另一个是万寿节,也即是皇帝的生日,这时,紫禁城也呈现出一片歌
舞升平,天子万年的景象。最后一个重要的节日是:冬至日,原因在于,冬至日那天,阳光
反照在宫殿的牌匾上,北半球上的阳光来回在上面照耀。也预示天子之气。
说到礼仪,不能不提到宫服的穿戴。官服的穿戴一般与祭祀有关,祭祀被喻为与上天对
话,所以礼仪必须规矩。祭天穿蓝官袍,祭地穿黄官袍,祭日穿红官袍,祭月穿月白色官袍。
祭祀也分大祭,中祭,小祭。大祭由皇帝执行,小祭由官员执行,但是中祭有时皇帝执行,有时由官员执行。
在紫禁城里,明朝时,前朝处理政务,在清朝时,政治中心转移到了后宫,处理政务都
是在养心殿里进行。一般宫殿里是御门听政,也就是我们在电视里面看到的听到的“上朝”。
上朝时也是有讲究的,上朝谨见皇帝的一般都是四品以上的官员。到清慈禧时期,御门听政
转变为“垂帘听政”。
明成祖时期,成立内阁,皇帝下分三个部门:决策、议策、行政。行政下设六部,六部
下设三司,也即: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和布政使司。明宣德时期,又下设地方和中央总管。
明朝,大家都知道,宦官专政,皇帝大都不务正业。像明成化帝喜欢玩乐,专宠万贵妃;正
德帝,喜欢扮作商人,弄到在宫内开通商业街;嘉靖帝,则是个炼丹之人;万历帝是个敛财的家伙,已经贵为天子,但是人就是这样的贪婪;明后期的天启帝则是个十足的木匠,醉心
于木匠事业,以至于魏忠贤专政。
到了清朝,雍正帝创立军机处,军机处是政务枢纽。这里让我们熟悉的莫过于密折制了。
雍正帝在养心殿西暖阁,就是采取这样的方式统治天下,管理整个大清国家的。但是这一制
度在清道光帝时,信息缓慢混乱,最明显的就是英国直逼天津时,道光帝才知道英国已经发
动了战争。当然道光连英国在哪里都不知道。
1861年,慈禧垂帘听政,年幼的同治是傀儡。
在紫禁城的最后一次政务处理当属1912年2月12日的,退位诏书了。
这也宣示着清王朝的覆灭。
家园之间
寓意为天上紫星在人间的投影的天子家园——紫禁城,是皇帝处理政务的中心,也是皇
帝的居住地所在。
除了处理天下政务外,还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这也是皇帝处理完政务的消遣去处。
也正好清乾隆帝所说的一样:这些女人,一生的意义就在于倚在门口,等待着我的钦点。这
在封建王朝里,男女显然不平等,女人显然成为了男人的附属品,拥有物。每人皇帝都会很
多的嫔妃。但是清光绪帝好像就三人吧,一个珍妃,一个瑾妃,一个皇后。
家国之事,当然也离不开皇子们的教学了,可以说清朝皇帝没有一个昏庸帝,没有明朝
时那么的玩帝,偏帝,废帝,个个都很勤俭治国,励精图治,这与他们的严谨皇子教育密不
可分。清虽没有什么昏庸之帝,但是平庸之帝,志高才疏的皇帝也不少。特别是清后期,这也导致了清王朝的灭亡,清灭亡当然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的因素。这里我们不再详细讨论。这交由历史去评定吧,毕竟王朝的更替自有天命吧!
故宫藏品——瓷、玉、书画
武则天供奉佛指舍至尊之器,宋徽宗宫廷院落中的雅致的摆设,元世祖进行东西方贸易的贵重商品,永乐皇帝赐予外国使臣的珍贵礼物,雍正帝亲自参与创作和设计的艺术品,瓷
器可以说是中国每一个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更是这个世界中最大宫殿中无处不在的财富。
瓷器因火的刚烈,水的优雅,土的敦厚,而扬名海内外。“李唐越器人间无,赵宋官窑
辰星看”,基中以我们江西景德镇的制瓷业最为发达,从而也成为了制瓷业中心,当然“瓷
都”之称也封给了景德镇了。记得那时有个外国人刻录了当时的情形“白天浓烟遮蔽了云彩,夜晚窑火映红了夜空”。可见当时的制瓷规模有多么的大。
石之美者为玉,玉是首先标准的象征。古代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说。在宫廷中的玉器,玉如意是非常珍贵的,象征和平兴旺。就连皇帝发布号令,颁布法令的都用玉玺证明权威怀。
玉石,精致,灵动,温婉,含蓄。是天地万物之精华,百亿年的造就,同时也成为了东方之
质的代表。玉有白、青、黄、碧和墨五种颜色。
玉器除了在皇宫中充当摆设,在生活中也是很常见的,比如生活中的多宝格,用来盛放
各种各样的古玩的。还有碧玉盘,盛放物品的。
对于玉器的喜好程度,非清乾隆帝莫属了,他不仅政治才干突出,也是非常优秀的收藏
家,欣赏家,他之所以活了89岁,这跟他的兴趣广泛是离不开的。他喜欢玉,连自己的儿
子的名字都可以看到玉的影子。就拿嘉庆帝来说,一个琰,王个旁,就是玉的意思。但是嘉庆帝则是个勤政国治的守成君主,他仁慈但平庸。故也称仁宗。
故宫内藏的书画也是空前的多,而且全部是精品。清乾隆是个书画大收藏家,收藏书画也是他的功德成就的象征。里面收藏最著名的就是隋展子虔《游春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书画的大收集,同时了见证了一个个王朝命运的改朝换代。
宫廷西洋风
钟表,地图,自鸣钟是最早进入宫廷的西洋物品,同时还有十字架像,八音琴,三棱镜,钢琴。最早进入的意大利的传教士利玛窦,他是于明万历1601年进入中原的。他是欧洲天主教的传教士,他后来与徐光启成为好朋友。明科学家徐光启,受他的影响也蛮大的,后来徐光启也加入了天主教。
外来传教士除了带来先进的物品,还有准确的天体仪,历法等等。西洋建筑风格的也在国内发展起来。后面还有德国的汤若望,比利时的南怀仁,意大利的画家郎世宁。郎世宁是在我在看《圆明园》时,留给我印象比较的一个。《圆明园》也是部比较优秀的记录片的电影。
紫禁城,一度成为西洋贡品的展示厅,和先进科技的牢笼,垄断了能工巧匠的创造力。就连英国使节赠送的西洋贡品中的洋枪洋炮,到八国联军入驻圆明园时,那些枪炮蒙上一层厚厚的灰尘。可以落后必定在挨打了,自己还沉浸在东方文明大国中,殊不知国家早已进入了工业化时代。
紫禁城,多么华丽,但都被捆上华丽的镣铐,无法逾越这一道深红的宫墙。
从皇宫到博物院
公元1925年10月10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紫禁城从此更名为故宫博物院。蔡元培为故宫博物院题名。
清朝后期也是个动荡的时代,1916年袁世凯自立为帝,1917年张勋复辟,虽然他们都一一失败了。此时的中国,民主科学进步思想已经在中国广泛传播开来了。
国宝大流迁
故宫中这么多的奖品,书画,玉器,好多都被偷盗出去了。
1860年,文物第一次大流失,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能抢的就抢的,不能带走就一把火烧掉。打碎,撕烂,火烧……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到清宣统帝时,溥仪将好多文物以赏赐的名义,将好多的文物偷出宫去,这也是一件很的国宝大偷盗的谋划。
故宫,承载着几千年的文明传承,几百年的风去变幻。
在国内,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院,天津博物院,上海博物院,不同数量地藏有清宫旧藏文物。
在世界上,英,法,德,意,日本,美,奥,俄罗斯,加拿大,荷兰,新加坡,士耳其,瑞士,瑞典,丹麦,挪威等国的博物馆都有不同的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具体数量难以考证。
永远的故宫
2004年6月4日,故宫全面进行修缮,一期工程在2008年北京和奥运会前完成,全体整理工程在2020年前全部完成,到时也正好是它的600年华诞。此次大修,比明正统帝时,清康熙帝时都大,更完整,更系统。
紫禁城,初建于明朝,鼎盛于清代,五百年间,它曾是封建皇权的像征。是帝王将相的舞台。故宫博物院得名于1925年,80年来,历经风雨走向复兴,最终成为人类共同艺术文化宝库。
故宫,既古老,又新鲜。故宫,承载历史,创造未来。
第五篇:历史纪录片《颐和园》解说词
历史纪录片《颐和园》解说词
历史纪录片《颐和园》解说词(下)2011-01-20 21:55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 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黄金、施以脂粉…… 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 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
——维克多·雨果1861年11月25日于高城居 公元1644年,一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开始南下,铁骑越过长城,直达北京,象征着皇权的紫禁程落入了满族人之手,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国——大清开始了。
半个多世纪之后,一个来自罗马的传教士到达了广州,大清帝国南方的港口,他将从这北上,前往帝国的都城——北京。18世纪初期,帝国的统治者严格禁止西方人进入中国冒险,只有上帝的使者传教士例外。耶酥会派往中国的传教士28岁的意大利人郎世宁根本就没有想到,他将从此原离故土,在大清度过整整50年。半个世纪的时间,以绝无仅有的机遇见证了一个帝国的辉煌,也目睹了一座旷世园林的诞生。
这些保留至今的传教士书信记录了郎世宁在皇家宫廷的传奇生活。
郎世宁
从欧洲到中国的旅行花了整整一年时间,一路风尘,就是为了取得大清皇帝的信任。天刚刚放亮,一个太监就带我们进了一座花园。花园很大,但太监不许我们四处张望,走路也不能弄出声响。我很奇怪,皇帝没有住在北京城里的皇宫。大清的缔造者是满人,他们来自中国北方的白山黑水。紫禁城的新主人很快就发现看上去雄伟壮丽的皇宫并不合适居住;巨大的宫殿由木头建造,很容易着火,高耸的宫墙虽然能够防止火灾的蔓延,也影响了空气的流通。北京的夏天酷热干燥,皇宫更象是一个火炉,习惯于北方寒冷生活的统治者很不舒服,从踏进紫禁城开始,皇帝就开始寻找凉爽宜人的地方。
在北京的西北方向,距离皇宫20多里,有一片开阔地带,几百年前,这里泉水遍布,称为海淀。就是在这儿,帝国的第三代统治者康熙终于建成一昨离宫。郎世宁就是在畅春园第一次看见了康熙皇帝。郎世宁
听说皇帝爱好天文,我们就从欧洲带来了最好的天文望远镜。教会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得到皇帝的支持。康熙皇帝对我们的礼物果然很感兴趣。但是,变故突然发生了,后来我才知道,那个被当场抓走的军官与谋反的皇太子有关。人老了都会宠爱小孩,我揣测年老的皇帝也一定喜欢自己的孙子,用这个中国小男孩作模特,就是希望能够打动皇帝。如果皇帝认可我的绘画,我就能够进入皇家画院。皇帝在自己的书房接见了我。令人伤心的是,他并不欣赏我的作品。皇帝认为画中的小孩尽管很真实,但只是一个小孩而已。没有更多的意境,他不喜欢欧洲的绘画方法,认为油画的颜料跟污染没有什么区别,也不理解光线带来的明暗对比,孩子的脸上怎么能有阴影呢?!
畅春园建成以后,康熙一年中绝大多数的时间都住在这儿,离宫也代替紫禁城成为帝国真正的权利中心。史料记载,康熙的书房摆满了各种各样当时最先进的天文和数学仪器。他在天文和数学方面到达的水平令人难以置信。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皇帝,他能够利用仪器,准确地进行远距离测量,康熙甚至亲自给儿子们讲解几何学原理,康熙对科学的态度在中国古代帝王中绝无仅有!或许康熙已经感觉到了科学的力量,但离宫中的皇帝永远不会想到科学对帝国的未来真正意味着什么。
畅春园建成后,紫禁城就冷清多了。除了祭祀祖先和举行庆典,每年只是在冬天,北京最冷的一段日子,皇帝才会搬到这儿,住上一个多月。
18世纪初期,近代科学在欧洲已成潮流,而在大清,痴迷于观测天象者,惟有衰老的皇帝一人。帝国的中流砥柱,成千上万的官员们相信郎世宁带来的天文望远镜只是给皇帝又增加了一件玩具而已。帝国的基础仍然是延续了几千年的农业文明。
皇帝搬出紫禁城之后,整个皇族也跟着住在城外。在畅春园的北边,有一个小型花园,这是康熙的第四个儿子胤祯的居所。
康熙一生偏爱牡丹,这个花园就以牡丹而著名。春天来临,胤祯邀请父亲欣赏牡丹,康熙在牡丹丛冢第一次看见了自己的孙子,12岁的弘历。康熙有50多个孙子,有些连面也没有见过,弘历能够见到爷爷,是父亲胤祯精心的安排。史书记载,皇帝对弘历的聪慧极其欣赏。康熙有35个儿子,个个都渴望继承帝位。在生命的最后时间,康熙一直恐惧不安,担心受到儿子们的伤害,弘历的出现极大地安慰了这个老人脆弱的精神世界。祖孙三人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相会的这个花园就是日后闻名于世的圆明园。由牡丹促成的这次聚会影响了清帝国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从此,这个皇家园林就和大清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就在这年的冬天。康熙在自己的离宫悄然死去,继承帝位的人就是他的第四个儿子胤祯,弘历的生父。
胤祯即位在整个帝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怀疑他是靠阴谋篡位。关于新皇帝登基的说法很多,北京城里甚至有传言。雍正毒死了自己的父亲。但是,更多的人相信,老皇帝因为喜欢自己的孙子弘历才将帝位传给了雍正。
郎世宁 我有一位同乡是皇家医院的医生。他推测,康熙很可能死于突发性脑溢血。
我来中国已经7年了。7年时间,我终于学会了用毛笔作画。作为宫廷画师,我得表达自己的诚意。这幅象征着吉祥的作品是我奉献给雍正皇帝的礼物。
雍正获取权利的真相至今仍在争论,但有一点可以确认他一直是对在圆明园的那次聚会念念不忘。
雍正登基以后,就开始大规模扩建圆明园。大清的第四位皇帝宣告天下,圆明园将成为帝国的新离宫。
郎世宁 我所在的皇家画院就设在圆明园内。皇家画院负责整个圆明园的规划和设计,总设计师就是皇帝本人。作为圆明园的主人,画院所有的设计工作最后都由皇帝亲自审定。这些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的绘画,是当年圆明园真实的写照。在圆明园建成以后,宫廷画师根据园林中的景观临摹而成。在公元1723年,宫廷画师们为扩建圆明园而绘制的设计图大致也是这样。象康熙一样,雍正在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皇家画院又集中了帝国最优秀的一批画家,他们是中国文人的精华,因此,圆明园的设计既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了几千年的审美情趣,又处处铭刻着总设计师雍正自己的理想和意志。圆明园的设计思路主要来自于两方面,模仿中国南方迷人的自然风景,再现中国诗歌与绘画中的意境。
这个景观设计就来自与唐朝诗人杜牧一首家喻户晓的诗歌《清明》,表达的是一种淳朴的田园情趣。而这个凿池观鱼的想法,则是为了效仿杭州西湖一处著名的自然风景,玉泉观鱼。作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雍正的理想是将显示和想象中所有的美丽和幽咽都汇聚在他的离宫中。画师们根据雍正的旨意规划设计,但是,这样的设计图在今天看来几乎不可能变成现实,奇迹的创造者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建筑世家。这是设在圆明园内的皇家样式房。这个叫雷金玉的人既是家族领袖也是圆明园的总建筑师。
帝国初期,雷金玉在修复被战火破坏的紫禁城时,因技艺超群被康熙看中,从此,雷金玉就成为皇家的总建筑师。在大清帝国200多年的时间里,许多重要的皇家建筑都是这个家族的作品。
在完成了帝国的第一个离宫畅春园之后,圆明园的修建又摆在了雷家面前。这是在施工前,专门给皇帝审查的建筑模型,称为烫样。烫样使建筑布局和空间形象一目了然。它由木条、纸板等最简单的材料加工而成,可以拆卸和灵活组装。烫样充满了中国式的智慧,是这个建筑世家独一无二的创举。皇帝批准烫样之后,具体的施工设计才可以进行。根据烫样,皇家建筑师,就能画出精确的施工图。
这是雷家绘制的各种施工设计图,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今天我们只能从这些两个多世纪前的图纸来想象当年皇家园林的建筑盛况。
规模浩大的圆明园,凝聚着雷氏家族的心血,也是帝国建筑艺术的最高峰。1725年的秋天,雍正正式搬进圆明园。这里从此成为大清帝国的第二个离宫。扩建后的圆明园拥有将近200座宫殿,面积达到了3000亩,在它的周围,24000名皇家卫队日夜巡逻,没有皇帝的旨意,任何人严禁入内。郎世宁 包括我在内,为圆明园工作的人大概有好几万,工程持续了整整三年时间。
圆明园山起西北,水流东南,与中国的地势完全契合.园林的西北面是一座巨大的假山,这是帝国西部昆仑山的象征。园林的东面是一个巨大的人工湖,象征着帝国的东海,湖中的三座宫殿是传说中东海上三个住着神仙的岛屿。皇帝处理朝政和皇室居住的地方是圆明园的核心地带。工作区和居住区用一个人工湖隔开,湖的形状被设计成大清疆域的轮廓。沿户分布的9个人工岛屿,环抱于九岛之中的这群宫殿,正是皇帝和他的嫔妃们居住的地方。九州是中国的象征,而皇室就是整个帝国的中心。每一个晚上,主宰着一个帝国的雍正就是在这儿进入梦乡。九州一片安宁,湖水波平浪静,大清的天下永久太平。这就是九州清晏的寓意。根据雍正的旨意,圆明园的设计处处体现着皇权的至高无上,这个渴望权利的帝王将自己的理想,深深地烙在了圆明园上。居住区的南边是办公区。每一个早晨,雍正都会准时来到这个地方。在这儿,他向大清帝国发号施令,这儿既是圆明园,也是整个帝国的心脏。
雍正将圆明园建成了一个帝国的缩影充满了政治象征。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它在园林艺术方面的成就。与庞大而封闭的皇宫相比,圆明园更为自由开阔。这里的宫殿规模小巧,外观朴素,与周围的山水十分协调。圆明园中的每一个空间都经过精心的设计,烟水迷离的江南水乡,诗情画意的理想之地,这座史无前例的皇家园林是自然风韵和艺术加工的完美融合的典范。
史书记载,一年360天,圆明园天天花开似锦,园中仅仅管理花草的太监和工匠就达到300多人。
圆明园的宫殿各种各样,几乎囊括了中国所有的建筑风格。这座宫殿的形状类似一个汉字“万”,它有着浓烈的政治涵义,象征着大清江山永久的传承。清宫档案记载,这里四面环水,冻暖夏凉,是雍正最喜欢休闲的地方。在如此安逸幽静的场所,雍正念念不忘的仍然是帝国的太平。
郎世宁 圆明园中有很多宫殿,但这座万字形状的最为独特。我在这儿最终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为身穿中国文人服装的皇帝父子画像。
雍正在圆明园将自己和儿子都打扮成文人形象有着深远的用意。皇帝的祖先是游牧民族,但是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汉人。为了驾御庞大的帝国,皇帝必须掌握汉文化的精髓。自秦始皇以来,中国曾经有过数百个帝王,但其中文化素养最高者反而是这个草莽出身的皇室家族。
圆明园中的雍正经常将自己化妆成古代文人的形象,寄情于山水。或许文人追求的自由和淡泊是权利包裹中的雍正内心深处的渴望。
皇家的文化素养来自于严格的教育,每天清晨5点钟,天还没有亮,皇子们就得去圆明园的皇家书院,书院的老师都是当时最有声望的学者。首先要学的是满文,皇家的母语。其后是蒙文,蒙古人关系到帝国北疆的安定,与他们沟通至关重要。最关键的是汉学,那是皇家统治中国的根本。史书记载,皇家的子孙们从6岁开始学习,不论寒暑,从不间断,一年之内只有5天假期。
下午是军事训练时间。祖先以武力征服了中国,皇家的子孙们必须是战场上的勇士。在欧洲,火枪已经十分盛行,但大清的帝王们仍然相信:弓箭和腰刀才是武力之本。皇家练武场建在圆明园的一处开阔之地,它蕴涵着江山永固的涵义。这座宫殿的外型是一个汉字的形状“田”。“田’的意思是耕地。这里前后临水,环境十分幽雅,在雍正的心目中,这本是一处修身养性、超凡脱俗的地方。然而,真实的生活距离皇帝的理想很遥远。据史书记载,雍正是一个非常严酷的皇帝,对于反对他的人,他毫不留情。康熙监禁了自己的儿子,雍正又将谋反的兄弟永远地关了起来。
郎世宁 在我的印象中,皇帝总是一脸疲惫,但是,我从来没有见过他如此伤心。
已经很晚了,整个帝国都进入了梦乡,圆明园中的雍正还在批阅奏折。
根据法律,三品以上的一千多名高级官员都可直接给皇帝写密折,表达他们的想法。这是雍正和他的高级官员们,一种重要的沟通手段。皇帝必须在每个奏折上写下自己的意见。清宫档案记载,一年当中,雍正只在自己的生日那天,才会休息。13年的时间里,雍正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四个小时,在数万件奏折上写下的批语多达1000多万字。在中国历史上,象雍正一般勤奋的皇帝十分罕见。18世纪初期的中国,就是这样靠一个人的一直在运转。郎世宁 草原上的蒙古人上贡了八匹骏马,养在圆明园中。我奉旨为它们作画。皇帝希望来自蒙古的宝马能够流传史册,以表彰大清盛世的到来。
这是宫廷画师们为雍正绘制的圆明园生活照。在这个完全隐秘的私人空间,皇帝很象一个迷恋于游戏的儿童,他穿戴着奇装异服,装扮成各色人等,在圆明园中快乐地嬉戏。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与之俱来的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重负,而圆明园是雍正唯一的精神家园。
史料记载,在统治帝国的13年当中,雍正很少离开过圆明园。
郎世宁 一年冬天,我奉命去圆明园,在园子深处,一个隐秘的地方,我们发现了皇帝,他和两个道士在一起。听说,一种红色的小药丸,对皇帝的身体很有帮助。原来就是在园子里炼出来的。
在雍正超乎寻常的努力当中,大清帝国逐渐走向鼎盛。然而,过度的操劳耗尽了雍正的体力,孤独和压抑一直是他挥之不去的噩梦。
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皇帝不得不求助于传说中的仙药。圆明园给了雍正所有的快乐,也铭刻着这个皇帝无法解脱的痛苦。
公元1735年,58岁的雍正猝死于圆明园。没有人确切地知道死因。两百多年后,这些珍藏于紫禁城的皇家档案公布于世,专家们发现了雍正在圆明园中炼丹的大量细节,人们开始相信,雍正很可能死与丹药中毒。
雍正去世之后,当年的弘历登上了帝位,这就是大清帝国的第五代皇帝——乾隆。
天刚放亮,乾隆就来到圆明园中的正大光明殿,会见帝国的高级官员,处理政事。
郎世宁 25岁的皇帝意气奋发,命我为他画像,庆贺登基,我得到特许,可以尾随皇帝一整天。
与父亲雍正一样,乾隆对圆明园充满了感激之情,刚刚即位,就下令扩建圆明园,扩建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圆明园的东面,将近一个世纪的积累,帝国的财富在迅速增加,圆明园的规模也越来越庞大。数百名最优秀的画师云集皇家画院,无数工匠日夜劳作,为离宫的设计建造奉贤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下午两点左右是用餐时间,这是乾隆一天中最奢华的正餐。皇家饮食复杂而又精致,但每一道菜只能浅尝辄止,即使皇帝很喜欢某一道菜,他也不能多吃。皇帝边上的这个大太监是一丝不苟的监督者。据说,这样做是为了不暴露皇帝的饮食习惯,以免被人投毒。
饭后是乾隆的学习时间,严格的皇家教育造就了一个文化素养很高的皇帝。乾隆几乎每天都要写诗,史书记载,在统治中国的60年间,他的诗歌竟然达到了42000首之多,相当于一部全唐诗。乾隆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他迷恋于诗歌写作有自己的目的:这是一个极其自负的皇帝,在他的心目中,大清的皇帝不仅仅是最高统治者,还应该是文人的精神领袖。
乾隆对大兴土木的圆明园极其关注,他几乎每天下午都要去皇家画院视察。以学者自居的皇帝经常亲自参与设计,皇家画院的设计师,样式房的建筑师,大量的官员以及数万名工匠,所有人都在为日益扩大的圆明园服务。宫殿每天都在增加。
郎世宁 与雍正相比,乾隆总是很从容,他似乎就是为了统治这个大帝国而出生的。晚上,皇帝会选择和一位妃子共度良宵,有专门的太监对此进行详细记录,这是皇家密档的一部分。
为了大清帝国的延续,必须保证皇家血统的纯正。
郎世宁 对于这些功将来说,欧洲建筑很陌生,他们得从头学起。麻烦的是宫廷太监和帝国的官员,他们的权利很大,但管理方法和斯文模式很落后,效率很低。我一边监督工程的进展一边画像,30多年我一直都是皇家的御用画师,给一个勇士花香还是第一次。这个叫阿玉锡的勇士,在征战边疆时立下了显赫的功勋。1759年,帝国彻底平定了西部准格尔贵族的叛乱,大庆控制了中国历史上最广袤的疆土。在中国历史上,乾隆功不可没,是她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帝国的繁荣也达到了顶峰。出自宫廷画师之手的这些大型历史绘画,在为乾隆歌功颂德的同时,也忠实地记录了大清帝国的荣耀。
18世纪中期,大清是世界上最福德国家,帝国拥有世界1/3的人口,粮食产量和工业产值也站到了世界的1/3。对于乾隆来说,如何花钱成了问题。国库中因为积存了太多的银子,竟然影响到了正常的货币流通。空前绝后的圆明园就是在这样一个空前富足的年代建造起来的。没有人知道,修建圆明园究竟花了多少钱。郎世宁
整个工程还没有完全结束,皇帝就将这座宫殿赐给了他的一个维族妃子。妃子的故乡在帝国的西部,那儿信奉伊斯兰教,这儿将是她专用的祈祷场所。
在平定西部边疆的时候,这个女人的家族由于功勋卓著而迁到了北京。史书记载,她是乾隆曾经最宠爱的妃子。一个拥有世界1/3财富的皇帝,可以用任何方式表达他对一个女人的感情。
郎世宁为了让皇帝的妃子打消思乡之情,我们在花园的东边重建了她的草原故乡。
象意大利歌剧的舞台布景一样,10副大型油画根据透视原理,依次镶嵌在5排砖墙上。郎世宁将帝国西部的风光搬到了圆明园。
这是郎世宁设计建造的规模最大的欧式建筑,位于花园的中央。一天24小时,各个生肖动物,每隔两个小时依次轮流喷水。中午12点钟,12只动物则一齐喷水。清宫档案中说,所有的喷泉同时打开的时候,洪水般的声音,几里之外都可以听到。郎世宁
公元1760年,工程全部完成,消息从宫廷传响了整个帝国,竣工的那一天,几乎所有的皇室成员都来观看西洋水法,皇帝十分高兴。
50岁的乾隆沉浸在美梦当中,鼎盛的大清将交给他的子孙千秋万代地延续下去,空前的自豪感笼罩着乾隆,他达到的成就无人可及,她拥有的荣耀无人可比,他不仅是中国最伟大的帝王,也是无冕的世界之王。
这是位于花园东部的一组喷泉,这里专门安放着皇帝观看水法的宝座。在东西长800米,南北宽70米的一块狭长地带,分布着三组大型的喷泉和西洋建筑。罗马式立柱,巴洛克式拱门、勒洛特式的职务造型、五彩斑斓的琉璃瓦,这座中西合璧的花园,可以和欧洲任何一座皇家园林媲美。在花园西边的迷宫,宫女们在围墙中东奔西走,谁能最先跑到迷宫中心的亭子,将得到皇帝的奖赏。流动的花灯、欢声和笑语,圆明园宛若梦幻。沉浸在如此美妙的欢乐当中,皇帝决不可能意识到,表面浮华的帝国,隐藏着巨大的危机,这种危机是如此临近、如此致命。
当乾隆在圆明园大兴土木的时候,英国工业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剧烈的变革在西方已经发生,东方的大清帝国依旧在按照2000年前的模式运转。
喷泉建成后仅仅三年,提水机械就被废弃,改为人工打水。废弃的命令来自于乾隆。他认为,这些西洋器物只是用来消遣的雕虫小技。在对待科学方面,乾隆的态度比雍正更为落后。在乾隆看来,科学就等于玩物丧志。
制度僵化、政治腐败、闭关锁国,所有这一些使大清帝国在鼎盛的外表下,潜藏着巨大的忧患和灾难。这个自负的皇帝统治大清达30年之久,也注定了帝国不可逆转的衰落。1766年,为大清皇室服务了50年之后,意大利人郎世宁去世。两年后,法国人王致诚也葬在北京,她为皇室服务了25年。
西洋花园之后,皇家建筑工程并没有停止,根据乾隆的旨意,皇家画院和样式雷家族将江南几乎所有的园林都移植到了圆明园。
整整一个世纪的修建,这个旷世园林拥有100多组景观,将近1000座宫殿,占地5000多亩,有600个足球场大小。然而圆明园中的皇帝并不知道,世界已经变了。当乾隆陶醉于自己的丰功伟绩之时,以科学为先驱的西方文明却蒸蒸日上。
1776年,美国独立。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而大英帝国正在全球开拓殖民地。
1793年,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一个庞大的英国代表团来到北京。
乾隆告诉特使马嘎尔尼勋爵,大清乃天朝大国,无所不有,用不着与西方蛮夷互通有无。
马戛尔尼最终空手而返,在离开中国之际,这个被圆明园的辉煌所震惊的英国贵族却说出了这样一段话:“大清帝国好像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因为它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从秦始皇到乾隆,中国走过了整整两千年的历史,保守和自大正在蚕食着这个庞大的帝国。
1799年,89岁的乾隆在梦中了开人世。仅仅40年后,英国就用武力强行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开始堂而皇之的倾销鸦片。这就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从此,西方列强开始了一次又一次侵入中国,大清帝国陷入风雨飘摇之中。1860年,为了强迫大清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上签字,从而攫取更大的殖民利益,英国和法国联合组建了一支远征军。200艘军舰搭载着2万名士兵,从广州长驱直入,直达距离北京100多公里的天津海面。
麦基是英军的随军牧师,他以日记的方式详细地描述了远征中国的冒险活动。麦基
1860年夏天,我们到达天津海面,准备进攻北京。额尔金爵士既是大英帝国的全权大使,也是联军中最有权力的人。爵士认为,大清皇帝言而无信,十一个捉摸不定的人,仅仅依靠外交手段,很难完成女王陛下的神圣使命。
此时,居住在圆明园中的是大庆的第八代皇帝咸丰。在咸丰看来,西方人是野蛮的化身,不可理喻。面对来自西方的大炮和军舰,年轻的皇帝优柔寡断、束手无策,一场结局早已注定的战争即将发生。
8月1日,英法联军在天津北塘登陆。英军装备着先进的来福枪和连发枪,清军实用的仍然是腰刀和弓箭,他们手中的抬枪和鸟枪太原始了,根本就无法抵抗。在两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大清帝国的武器几乎没有任何改进。麦基处于所有人的意料,战争尽然如此顺利整整一天时间,我们只打死中国士兵,自己却几乎丝毫无损。
英国特使马戛尔尼的预言终于应验了,作为一个大帝国的统治者,咸丰过于文弱,况且,他一点也不了解自己的对手,一支几千人的英军,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四开了大清的第一道防线。圆明园中的咸丰,只能在鸦片的迷雾中寻求安慰。
麦基中国士兵的武器太落后了,但是他们的勇气令人尊敬,我不知道有没有人为他们的亡灵祈祷。不到一天的时间,我们就占领了这座重兵防守的军事要塞。
在英俊远程大炮的连续轰炸之下,大沽口炮台化为一片废墟。清军的大炮水平依旧停留在两个世纪前:炮架固定、射程很近,准确度也极差。麦基联军的胜利,是人很容易联想到,当年一小撮罗马帝国的士兵战胜北方蛮族的荣耀。如此不可思议的战国充分证明:技术和文明军队数量更占优势。八里桥战役给人梦一般的感觉,联军出动了8000名士兵,清军有3万人或者更多,很难想象我们仅有5人呢阵亡,清军自杀式的攻击,震惊了法军司令孟托邦将军,他说,如果清军有很好的武器,很难想象他们会干出什么样的事来。这是几个世纪前,横扫欧洲的蒙古骑兵最后的挽歌,也是大清帝国最后的一道防线。骑兵的时代已经过去,帝国的战士们在用生命和时间抗衡。
第二天,圆明园中的咸丰跪拜祖先之后,逃亡200多公里之外的避暑山庄。
皇帝逃跑之后,大清帝国事实上已经放弃了抵抗,英法联军控制了北京的郊区。麦基童年的时候,我曾经无数次想象过这座传奇般的东方大城,今天,它就在我的眼前,近在咫尺。就在这个黄昏,法国军队占领了圆明园,帝国的军队已经毫无踪影,奋起抵抗的只是20多个太监。第二天,在圆明园的正大光明殿——咸丰处理国事的地方,英法联军设立临时指挥部。麦基10月7日上午,俄而进爵士就来到了圆明园,随行的还有司令官格兰特将军。中国皇帝的夏宫在欧洲很有名,远征期间,我一直在想想它的美丽。当我真的置身其中的时候,它的豪华仍然令我震惊。跟着爵士和将军,我游览了这个神秘的皇家园林。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大家的出的印象都是一样的:再也找不到与之媲美的花园了。一个英国军官说:”法国所有的皇家承保和宫殿加起来也抵不上一个圆明园。
夏宫中到处都是宫殿,其中充满着古玩、书籍、绫罗绸缎和各种珍宝,这是一千零一夜中的场景,是一种幻境!就是狂想也想象不出我们眼前确实存在的现实,必须有一位诗人、画家、鉴赏家、历史学家和中国学者集于一身的人才能解释和形容。
英法联军占领皇家园林的消息传到了避暑山庄,咸丰明白,他已经无力控制自己的帝国,圆明园的前途也只能听天由命了。麦基额尔金爵士是国际象棋高手,格兰特将军是大提琴演奏家。远征战事非常顺利,从军官到士兵,每一个人的心情都很愉快。
然而,10月7日,当额尔金和格兰特巡视圆明园的时候,一件将要震惊世界的事情在圆明园中悄悄的发生了。
麦基在占领圆明园的第二天,即10月7日,法国人就开始偷走一些最值钱的东西,这是毫无疑问的。10月8日,除了少数值勤的士兵,大约两万名联军士兵都开始肆无忌惮地抢劫。诸位可以想象:法国人、英国人、印度人、非洲人,一大群各种肤色的军官和士兵,蜂拥而上,在这一座充满了珍宝的城市里为所欲为,这幅情景只有吞食大麻的人才能想像出来。在这种时刻,所有的约束和规法都被打破。作战时纪律最良好的军队都变为道德败坏了。凡是能拿走的,一件也没留下,拿不走的,就毫不留情地毁掉。喜欢毁坏物件,一定是人类的天性,人们越是禁止这样的事情,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他们毁坏的欲望就越加热切。我留意观察过,抢劫中的士兵们都带着一种欢乐的神情。
抢劫持续了整整两天,为了使士兵们停止,梦托帮将军开始散布舆论,我曾亲耳听到他对一个炮兵说:“我的孩子,把这些东西都放下来吧,我们就要到北京去,那里有足够的东西给大家分,大家要什么就有什么。
为了安慰那些为了执勤而没有弄到战利品的人,格兰特将军呼吁士兵和军官保持绅士的荣誉,缴回所有的战利品,以便用拍卖的方式公平地分配。拍卖持续了三天,每个士兵,每个士兵最终分到了17枚中国银圆,相当于4磅黄金。据我所知,在我军历史上士兵们对这次远征北京的奖赏最为满意,为了表示谢意,军官们赠给格兰特将军一个雕满花纹的赤金酒壶,那是战利品种最精致的东西。三个最美丽的大瓷瓶,拍卖委员会决定送给维多利亚女王。
圆明园被洗劫之后,咸丰下令答应联军所有的要求。10月9日,英法联军撤出圆明园。13日,占领北京的外城——安定门。北京已经完全不设防。英法联军向大清提出了巨额的战争赔偿等一系列无理的要求,并且警告,一旦要求没有及时兑现,将进行严厉的惩罚。英军在安定门上架起了大炮,炮口的方向是紫禁城。麦基爵士认为,对大清政府必须进行打击,皇帝是我们打击的直接对象,圆明园是皇帝最宠爱的东西,毁坏它似乎是最好的选择。爵士说,在这种混乱的情形中,大清政府根本无力付出大笔的款项,只有摧毁圆明园,似乎是唯一的方法。格兰特将军说,在撤退之前,我们希望用一些方法来表明,联军已经征服了北京,我们必须留下胜利的证据,以杜绝将来的疑问。爵士说,如果几天后我们能够签定条约,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这一强有力的行动。在焚烧的时候,士兵们发现了一个秘密仓库,那儿有许多马戛尔尼爵士赠给中国皇帝的礼物。令人惊讶的是,中国人拥有大英帝国的大炮和枪支,却从未设法改善他们自己落后的武器装备。
1860年10月18日凌晨,遵照额尔金和格兰特的命令,3500名英军步兵和骑兵,开始有条不紊地焚烧圆明园。这是圆明园中最大的一座宫殿,其中悬挂着大清帝国9位皇帝的巨幅画像。当焚烧开始的时候,300多名太监和宫女反锁大门,希望在这里逃过一劫。然而,灾难已经来临,曾经缔造了大清帝国盛世的康熙、雍正和乾隆再也无法保护他们,300多人最终被活活烧死,他们绝望的哭喊淹没在隆隆的火焰声中,放火的英国是士兵知不知道他们的存在。麦基这些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足以表彰往日的风格和辉煌,将来再也不会被世人看到。目睹伟大的离宫被毁,我不禁黯然伤心,感觉到这确实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懊悔不应该用这样严厉的处罚,使它们都化为灰烬。从今以后,这些一个多世纪以来为无数人向往的宫殿将永远的从地球上消失。大火燃烧了整三天三夜,包括圆明园在内,5座皇家园林都化为灰烬。麦基10月19日我们从这里离开,身后只留下了一片空旷的土地,到处都是无法形容的瓦砾和焦土。黑色的烟雾遮天蔽日,就象圆明园不散的阴魂。
1860年11月1日,在大清帝国屈辱地签定了北京条约之后,英法联军撤离北京。条约主要包括:割让广东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和损失,供1600万两白银。1861年,法国作家雨果在一封信中这样写到:
在地球上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它汇集了一个民族,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尚不为人熟知的杰作,就像在黄昏中从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看到的亚洲文明的倩影。你可以去想象一个你无法用语言描绘的仙境般的建筑,那就是圆明园。那里不仅有艺术珍品,而且还有数不胜数的金银财宝。这个奇迹现已不复存在。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我们所有教堂的所有珍品加起来也抵不上这座神奇无比光彩夺目的东方博物馆,多么伟大的功绩,多么丰硕的意外横财。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做法兰西和英格兰。
1861年,咸丰皇帝在避暑山庄离开人世,他再也没有踏进北京一步。
1863年,一个英国贵族在印度死去,他就是额尔金爵士。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残破的圆明园在战乱中遭到彻底毁灭。
1911年,在圆明园毁灭之后半个世纪,大清帝国灭亡。这是现存于中国的几件青铜雕像,它们曾经安放于意大利人郎世宁督造的欧式花园。今天,在大英博物馆、巴黎图书馆、枫丹白露博物馆以及纽约艺术博物院,人们可以看到一小部分来自圆明园的文物,但是,绝大多数曾经属于圆明园的文物,仍然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