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作文审题技巧
小学生作文审题技巧
审题就是对一个作文题目的写作要求进行认真思索的过程。要想写出好的作文,作文前的审题是非常关键的。那么,看到一个作文题目,应当怎样一步步审题呢?
一、把题目默念几遍,想一想题目字面上的意思是什么。如《暑假中的一件事》,是写“事”,而不是记人;是“一件事”而不是两件或三件事;是一件“趣”事,而不是一件普通的事,也不是一般的好事;时间是“暑假中”,它既不是发生在暑假“前”,也不是发生在暑假“后”,而是“中”;地点也不可能在学校。这些,在默看题目是,都要一字一字地想清楚。
二、看一看题目对文章写作对象和体裁有什么要求。如《我的同学xxx》和《我和同学xxx》,两个题目都是记人,但前者是记同学xxx一个人,后者却是写“我”和同学xxx两个人。又如《我的好伙伴》,可以写人,如要好的同学、小朋友等;也可以写物,如和自己有亲密关系的字典、录音机等,对自己忠实、讨人喜爱的小狗、小猫等,都可以是这个题目的写作对象。确定好写作对象后,要看一看写作体裁是什么,是写记叙文还是其他体裁。
三、审一审进一步明确题目的选材范围。文章的写作范围表现在时间、地点、数量和内容等方面。如《课间十分钟》是要你写正在发生的事;《童年趣事》是要你写已经发生过的事。又如《校园新貌》写的是“校园”,《有趣的课外活动》,地点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因此,要仔细审清选材范围。
四、要抓住题目中的题眼,也就是揭示思想意义或表现感情色彩的词语。如《我敬佩的一个人》,“敬佩”就是这个题目的题眼。要重点写出为什么“敬佩”。再如《记一位勤奋工作的老师》,“勤奋工作”表达了文章的中心,它就是“题眼”,如果去写这位老师如何“生活朴素”“关心同学”的事,那就离题了。
审题时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要让学生打开思路、放开眼光。每一个作文题目对写作文总会有一些限制,但千万不要被这些限制框住了思路、捆住了手脚。审题时,既要看到题目中限制了什么,又要看到没有限制什么,从而使学生的思路既在限制的范围内,又能发现可供自由驰骋的广阔空间。
作文前,审题训练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全面、细致地审题,才能把握文章地中心,写出好的作文来。因此,要让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多训练,多实践,作文水平就会不断地提高,为以后写作能力打下好的基础。
如何指导小学生作文审题
写作文是小学生最为头疼的事,但同时也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最重要的教学活动之一。一提到写作文,学生就感觉无从下笔,不知道如何写、写什么。因此,教师首先就要教会学生审题,不会审题,就谈不上会写作文,下笔千言,必须会离题万里,立意、选材和安排文章的结构就更无从谈起。下面谈谈我在指导小学生进行作文审题方面的一点感受。
写作文是小学生最为头疼的事,但同时也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最重要的教学活动之一。一提到写作文,学生就感觉无从下笔,不知道如何写、写什么。因此,教师首先就要教会学生审题,不会审题,就谈不上会写作文,下笔千言,必须会离题万里,立意、选材和安排文章的结构就更无从谈起。下面谈谈我在指导小学生进行作文审题方面的一点感受。
一、教学生审清文章体裁,明确写作对象。
审题,要教学生首先要从题目中看出作文所属的文体类型,即审清是记叙文,是说明文,是应用文?像《记一次比赛》有“记”字,属记叙文,像《谈谈学好语文的重要性》里有“谈”、“论”,属议论文;说明文的提示词有时就是“说明”、“介绍”等词语,像《电脑简介》等。像《夏天的晚上》、《上学路上》等文题,虽然不像上面的文题对体裁有明显的提示,但也有间接提示,这就要求我们借助文题中所给的条件慎重审题。
学生在审清文章体裁之后,要明确是写人、写事、写景,还是状物,还要明确写什么样的人和什么样的事。可以教学生把写人的作文分类如下:写自己如《我》;写别人如《记一个人》(写一个人);《几位好邻居》(写几个人);写自己和别人等。这样,学生明确了写作对象,写出的文章才切合题意。
二、教学生确定文章的写作范围,紧抓题眼。
确定文章的写作范围与审清体裁、明确写作对象一样重要。教师可以教学生抓住题目中表明范围的词,仔细分析,确定其写作范围。如《难忘的早晨》、《难忘的时刻》、《难忘的一天》等的文题,都是限定了所写的时间,可抓住这些词来确定写作范围。再如《我的妈妈》只写“妈妈”;《我爱妈妈》:既要写“爱”,还要写“为什么爱”,“怎样爱”;《我和妈妈》,既要写“妈妈”,也要写“我”,要求写出“我”和“妈妈”之间发生的事。
另外,还可以教学生抓住文题的题眼来确定写作范围的重点。题眼,即题目中的关键词,抓住了题眼,就意味着抓住了题目的“重心”和作文内容的重点,否则作文就会偏题。例如《玩也要动脑筋》其中“动脑筋”就是题眼,即是此文所作出的重点。《我爱秋天的校园》此文的题眼是“爱”,文章要抓住和突出这个重点,在写校园秋色的同时,还必须要体现为什么爱和怎样爱。
三、教学生仔细辨别文题人称,吃透要求。
有的作文题人称很明确,如《我的班主任》应该用第一人称来写。有的题目,人称没有明确规定,如《家乡添光彩》、《放学路上》可以写“我”、“我们”,也可以写“他”、“他们”,到底采用哪种人称,这要根据自己选择的材料和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来决定。
此外,有些作文题,还有“要求”和“提示”等,它常常是在作文题眼外对作文的体裁、材料、字数、书写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要求的限定。这些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怎样去写好这篇文章。可教学生在审题时要认真推敲,努力去吃透它们,严格按要求去做。如《我的×××》,要求:通过一件事,反映人物的好品质。要把事情经过写完整,写具体。如果学生不看“要求”,不按要求去写。《我的妈妈》这个题目就很可能被写成《我的铅笔盒》、《我的仙人球》等。即使侥幸写成了人,也难得搞清这是一人一事的写法,难得着力去反映一个人物的思想品质,也难得去完整地写好一件事。如果没能写人,没能通过一件事去写人,而是写了物,或是写了两件事,并且没能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细节等等写清楚,那么写出来的文章是“不合题意”的。这“不合题意”实际上就是没有认真吃透那些“要求”。所以,教学生审题时,同时应该仔细审一审作文的要求,才可能确保万无一失。
审题 准确审读提示语
审题是作文的关键性步骤。近年来,小升初作文在考题的设计上都能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在文体上多以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为主,在形式上,以命题、半命题和自拟题作文多见。文题后常有一段提示语。提示语能够帮助考生打开思路,启迪考生展开联想,暗示考生写作内容。在立意、选材上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提示中的每一句话都有深刻的内涵,透露出大量的信息,需要考生仔细审读、推敲。准确审读提示语至关重要!
一、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要审清题目中的“题眼”和“题限”。“题眼”就是题目中的关键词。“题限”,即题目限制的记叙范围。
例:我的好朋友
提示:风雨人生路,朋友可以为你挡风寒,为你分忧愁,朋友时时会伸出友谊之手,是你登高时的一把扶梯。请用一两件事来介绍你最好的朋友,写出他的特点。写一篇450字以上的记叙文。
审题解读:题目中的核心词是“好朋友”,因此这是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文章要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用一两件事”写出好朋友的“特点”。
二、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部分,另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题型。写好半命题作文首先要分析题目中已有文字部分所表达的意思。然后细读提示中对空白处的要求和限制。再根据提示展开联想,搜寻最适合写的材料。补写文题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在提示要求的范围内,选择自己认为最想写、最有把握写好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例:____给予____
提示:人们常说,“给予”是快乐的,我们曾经感受过他人给予的关怀,社会给予的磨炼,生活给予的启迪;也曾将信任给予他人,爱心给予社会,热情给予生活„„请围绕“给予”选择合适的材料,写一篇400字以上的纪实作文。
审题解读:这个题目的关键词是“给予”,“给予”就是“给”的意思,它包括物质上的给予和精神上的给予。“给予”是双向的,既可以是他人给我,也可以是我给他人。“提示”中尤其要注意的是“人们常说,‘给予’是快乐的”一句,它点出了“给予”带给人的感受,同时也为文章定下了情感的基调,那就是“快乐”。
“提示”中的几个小句子同时起到了辅助选材的作用。“他人给予的关怀, 社会给予的磨炼,生活给予的启迪”,提示了选材的第一个角度,他人、社会、生活给予“我”,“我”是接受者;另一个角度是,写自己把“信任给予他人,爱心给予社会,热情给予生活”,“我”是实施者。后面的省略号则涵盖了更多的内容。无论选取哪种材料,一定要注意写出“给予”的过程,写出“快乐”的感受。
谈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审题问题
请看下面作文课堂教学片段(五年制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作文):
师:这节作文课我们写的题目是《一件小事》,请大家思考,写作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甲学生:这篇文章是要求写“事”的,不是写人或写景的。
乙学生:只能写“一件事”,不能写几件事。
丙学生:这件事还必须非常“小”。
师(边点头赞许边板书写事一件小):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这些要求自行拟稿„„
一节课下来,笔者发现有一半左右的学生写的作文小事不“小”,且有的没有把一件事写完整,有的写成了两件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教师指导学生审题时出现了“盲点”:如怎样的事才算“一件”?什么样的事才算“小事”?这些问题对于刚涉足作文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决不能忽略!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以学写记叙文为主”,而记叙文中又以叙事为核心。纵观现行的五、六年制语文课本,叙事系列基本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一件小事,一件趣事,一件难忘的事,一件新鲜事,一件有意义的事。笔者从事小学作文教学及研究近二十年,感到好些老师在指导学生审题方面存在着一些“盲区”:对诸如“小”、“趣”、“难忘”、“新鲜”、“有意义”、“一件”等问题或视而不见或避而不谈,也许是以为这些问题太微不足道,忽视了;也许是心中无数、把握不准。其实,这些词语是题目的眼睛,有人称之为“题眼”,如果成了“盲点”,势必会使学生形成“盲眼”现象──看不到或抓不住“题眼”,把握不住写作重点。下面就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审题“盲点”问题作必要的透视,与同行商榷,权作抛砖引玉吧。
透视之
一、什么样的事情才算是“小事”
笔者认为,所谓“小事”,一般来说应具有以下内涵:一是事情发生的时间短暂,二是活动范围相对狭小,三是涉及的人物较少,四是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较为简单,五是事情本身对别人或社会不造成较大影响。(当然,也有在短时间、小范围内做大事的,但对于小学生习作来说,那只能算作特殊情况了。)比如,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放学后,我冒着蒙蒙细雨回家,路上看到一位衣着褴褛的老人吃力地拉着煤车上坡,帮助推吧,又怕别的同学看到以为这人是我的爷爷;不帮助推吧,良心上又过意不去。
正在这思想一闪念间,一位低年级的小朋友飞快地从我身边跑过去,推着煤车过了坡,我不禁深深懊悔„„这件事发生在“一闪念间”,活动范围只是一个斜坡,涉及的人物有老人、小朋友和我,着笔较多的只是“我”一人,事情十分简单,对他人没有造成任何不良后果,甚至连一点影响都没有,可见这确实是“一件小事”。而另一位同学写了在动物园里,一位游客向东北虎乱扔食品,导致东北虎中毒生病的事。这就不能说是“小事”了,我国重点保护动物东北虎竟然中毒生病,谁也不能说这是一件小事!
透视之
二、什么样的事情才算是“趣事”
“趣事”的“趣”指的是“趣味”。由此可见,仅仅有“趣”不行,还得有“味”。文中的人物做着开心,读者看了也开心,这就是“趣”;“味”则是指文章的思想内涵。真正的趣事要让读者捧腹之后留有余味,值得品味、回味。纯粹的寻开心不能算是“趣事”。比如,一位同学写了他爸爸下班归来,已经疲惫不堪,躺在沙发上就睡着了,他灵机一动,用鸡毛挠爸爸的耳朵和鼻孔,使他爸爸一会儿打哈欠,一会儿打喷嚏,还不停地抓耳挠腮„„最后摔了个“狗吃屎”,真是洋相百出,文章最后点题:这多么有趣啊!我们说,这样的文章就不能算是“趣事”,首先,文中的人物有两个──父与子,儿子闲来无聊,拿老子寻开心,感到“有趣”;老子呢,工作之余,本想好好休息一会,但被儿子搞得“洋相百出”,不难想象,一定非常恼火,哪里还有半点“趣”味?就是读者看了,也只会感到这孩子不懂事,在搞恶作剧。而另一位同学写道:“六一”儿童节那天,学校举行游艺活动,其中的一项活动是“贴鼻子”:老师在黑板上画着一个胖乎乎的小朋友,可就是没有鼻子,让学生蒙上眼睛轮流上去贴鼻子。游戏开始了,有的把鼻子贴到了脑袋顶上,有的把鼻子贴到了肚脐眼上,更有甚者,竟然把鼻子贴到了大腿上„„把小观众们笑得前仰后合。该班长李想出场了,只见他跟地质测量工作者似的,东瞅瞅,西瞧瞧,左比比,右量量,然后才蒙上眼睛不慌不忙地走近黑板,把鼻子贴到了准确的位置上。调皮鬼张余向他讨教其中的奥妙,李想说:“天机不可泄露„„”贴鼻子这件事不光对小学生来说是有趣的,就连成人做起来也兴趣盎然,这是“趣”;班长贴鼻子的奥妙是什么?一句“天机不可泄露”显得余味无穷,值得玩味,这是“味”。
透视之
三、什么样的事情才算是“难忘的事”
首先,我们必须弄清“难忘”有两层意义,其一,经久不忘;其二,想忘也忘不了。一般来说,在人生的道路上,那些对自己的成长起较大促进作用的事情都是难忘的,它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指触及肉体的,如挨打、挨饿、挨冻等;二指触及灵魂的,如得到特别的荣誉、受到严厉的批评、感到无比的愧疚等。这些事情由于触及到肉体和灵魂,往往经久不忘。而其中有些事情又是想忘也忘不了的,比如,做了某些不光彩的事又偏偏被人发现了,一想起来就令人感到尴尬,想忘掉这件事,但总是忘不了,它时时催人警醒,叫人发愤,促人成长。比如,有一篇作文是这样写的:那是十年前发生的事了。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在小伙伴的怂恿下,心情紧张地来到王大爷家的瓜地偷西瓜。大家爬出小沟,溜进瓜地,就着星光摸索起来。突然,我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一个趔趄,差点儿跌倒,我吓得刚想跑,听到铁牛说:“笨蛋,那是西瓜!”我一摸,光溜溜的,果然是个大西瓜,我想把它摘下来,可那瓜藤十分坚韧,我只好趴下来,撅着屁股,低着头,伸嘴去咬。我的目光无意间向瓜棚一瞟,只见一个黑影箭一般直冲过来,“妈呀”,我尖叫一声,撒腿就跑,失足摔在地边的小沟里,一阵钻心的疼痛和无边的恐惧笼罩了我,狗叫声、人喊声渐渐遥远了„„醒来的时候,我已经躺在医院里,映入眼帘的是王大爷那张慈祥的饱经风霜的脸,医生们正在忙着为我打针、敷药、缝伤口。付款处,我听到王大爷小声问“多少钱?”“三十五块八。”接着就听到数钱、开票的声音,顿时,无比的羞愧、难过和悔恨一齐涌满心头,我的眼睛模糊了„„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夏夜发生的事:天气炎热忘不了,第一次结伙偷西瓜忘不了,被狗咬伤住院忘不了,王大爷不但不怪反而为我付医药费忘不了„„一切都紧扣题目,而这件事已经过去十年了还历历在目,可见确实是件“难忘”的事。
透视之
四、什么样的事情才算是“有意义的事”
对自己有帮助、对他人有好处、对社会有贡献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
一、“对自己有帮助”,凡是有关学习知识、本领,提高自身素质的事都是有意义的,如学习文化知识,参加体育锻炼,进行诸如烧饭、做菜、钉纽扣等劳动训练,学习骑车、下棋、维修技能技巧等等。
二、“对他人有好处”,凡是在别人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的事都是有意义的,比如给成绩差的同学补课,帮孤寡老人打扫卫生,为新来的老师出主意、想办法管理好班级等等。
三、“对社会有贡献”,凡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参加社会公益劳动、为灾区募捐、支持“希望工程”、开展“学雷锋”“雏鹰行动”活动、勇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等也都是有意义的。一句话,做好事往往都是有意义的。而那些纯粹描写坏人坏事或从中受到教育的事情(比如上文讲到的“偷西瓜被狗咬”)一般来说不能算作有意义的。
透视之
五、什么样的事情才算是“新鲜事”
这里的“新鲜”具有以下内涵:一是所选材料是自己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别人是不清楚的;二是所选材料能紧随时代脉膊,反映时代足音的;三是所选材料是别人没写过或很少写的。如写《活雷锋》一文,如果选择“帮老爷爷推车、送小朋友回家、拾到巨款交还失主”等材料,虽说也可以,但这些材料太老、太滥,没有新意。一位同学写了“舅舅和贫困户结成了亲戚后是怎样想方设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事情,这个材料就显得新颖、独特,很能体现时代气息。
透视之
六、什么样的事情才算是“一件事”
小学阶段的作文主要要求学生叙述“一件”事情。这里的“一”首先可以解释为“数目”,表示只有一,而不是二;其次也含有“整个、完整”的意思。那么,怎样来界定“一件”事呢?有两种方法:
一、狭义界定法。指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相对集中,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联系简单、紧凑而直接。比如,小明坐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位老大娘没有座位,主动让座,受到大家称赞。这一件事中,“大娘没有座位”是起因,“让座”是经过,“受到称赞”是结果,事情虽然短小、简单,但非常完整。小学生的习作大多如此。
二、广义界定法。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比较分散,或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联系比较复杂,事情本身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小事情,它们之间互为因果,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总体看来仍属于一件事情。这种类型多见于文学作品。比如,六年制小语课本第十册中的《赤壁之战》和《跳水》两篇课文,“赤壁之战”讲的是东汉末年发生在曹操和孙权之间的一次战役,历时几近一年,人物几十万,地点遍及大江南北,场面恢宏,气势磅礴,但全文按照“战役起因、战前准备、战役经过、战役结果”的发展顺序叙述,因此,不论是从“整体”上看,还是从“数目”上看,这只能算是“一件”。再看《跳水》,文中写“水手逗猴子,猴子放肆起来”是事情的起因,“猴子逗孩子,孩子在追猴子过程中遇到危险”是事情的经过,“船长命令孩子跳水,孩子转危为安”是事情的结果,总的看来这是“一件”完整的事情。但这件事情本身又可以分解,比如,事情的起因部分本身也可以看作一件事:因为环游了世界在返航途中,又是一个风平浪静的天气,水手们没有工作负担,心情比较愉快,这是水手逗猴子的起因;水手逗猴子取乐,这是经过;猴子放肆起来,这是逗猴子的结果。事情的经过部分也可以看作一件事:猴子戏弄孩子是起因,孩子追猴子是经过,孩子遇到危险是结果。事情结果部分依然可以看作一件事:孩子遇险是起因,船长命令孩子跳水是经过,孩子跳水脱险是结果。
总之,不论狭义的还是广义的,只要围绕一个主题,事情本身有明显的因果联系,结构比较完整的都可以算作“一件事”。
第二篇:一、小学生作文审题技巧
一、小学生作文审题技巧
审题就是对一个作文题目的写作要求进行认真思索的过程。要想写出好的作文,作文前的审题是非常关键的。那么,看到一个作文题目,应当怎样一步步审题呢?
一、把题目默念几遍,想一想题目字面上的意思是什么。如《暑假中的一件事》,是写“事”,而不是记人;是“一件事”而不是两件或三件事;是一件“趣”事,而不是一件普通的事,也不是一般的好事;时间是“暑假中”,它既不是发生在暑假“前”,也不是发生在暑假“后”,而是“中”;地点也不可能在学校。这些,在默看题目是,都要一字一字地想清楚。
二、看一看题目对文章写作对象和体裁有什么要求。如《我的同学xxx》和《我和同学xxx》,两个题目都是记人,但前者是记同学xxx一个人,后者却是写“我”和同学xxx两个人。又如《我的好伙伴》,可以写人,如要好的同学、小朋友等;也可以写物,如和自己有亲密关系的字典、录音机等,对自己忠实、讨人喜爱的小狗、小猫等,都可以是这个题目的写作对象。确定好写作对象后,要看一看写作体裁是什么,是写记叙文还是其他体裁。
三、审一审进一步明确题目的选材范围。文章的写作范围表现在时间、地点、数量和内容等方面。如《课间十分钟》是要你写正在发生的事;《童年趣事》是要你写已经发生过的事。又如《校园新貌》写的是“校园”,《有趣的课外活动》,地点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因此,要仔细审清选材范围。
四、要抓住题目中的题眼,也就是揭示思想意义或表现感情色彩的词语。如《我敬佩的一个人》,“敬佩”就是这个题目的题眼。要重点写出为什么“敬佩”。再如《记一位勤奋工作的老师》,“勤奋工作”表达了文章的中心,它就是“题眼”,如果去写这位老师如何“生活朴素”“关心同学”的事,那就离题了。
审题时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要打开思路、放开眼光。每一个作文题目对写作文总会有一些限制,但千万不要被这些限制框住了思路、捆住了手脚。审题时,既要看到题目中限制了什么,又要看到没有限制什么,从而使思路既在限制的范围内,又能发现可供自由驰骋的广阔空间。
作文前,审题训练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全面、细致地审题,才能把握文章地中心,写出好的作文来。因此,要让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多训练,多实践,作文水平就会不断地提高,为以后写作能力打下好的基础。
审题 准确审读提示语
审题是作文的关键性步骤。近年来,小升初作文在考题的设计上都能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在文体上多以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为主,在形式上,以命题、半命题和自拟题作文多见。文题后常有一段提示语。提示语能够帮助考生打开思路,启迪考生展开联想,暗示考生写作内容。在立意、选材上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提示中的每一句话都有深刻的内涵,透露出大量的信息,需要考生仔细审读、推敲。准确审读提示语至关重要!
一、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要审清题目中的“题眼”和“题限”。“题眼”就是题目中的关键词。“题限”,即题目限制的记叙范围。
例:我的好朋友
提示:风雨人生路,朋友可以为你挡风寒,为你分忧愁,朋友时时会伸出友谊之手,是你登高时的一把扶梯。请用一两件事来介绍你最好的朋友,写出他的特点。写一篇450字以上的记叙文。
审题解读:题目中的核心词是“好朋友”,因此这是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文章要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用一两件事”写出好朋友的“特点”。
二、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部分,另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题型。写
好半命题作文首先要分析题目中已有文字部分所表达的意思。然后细读提示中对空白处的要求和限制。再根据提示展开联想,搜寻最适合写的材料。补写文题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在提示要求的范围内,选择自己认为最想写、最有把握写好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例:____给予____
提示:人们常说,“给予”是快乐的,我们曾经感受过他人给予的关怀,社会给予的磨炼,生活给予的启迪;也曾将信任给予他人,爱心给予社会,热情给予生活„„请围绕“给予”选择合适的材料,写一篇400字以上的纪实作文。
审题解读:这个题目的关键词是“给予”,“给予”就是“给”的意思,它包括物质上的给予和精神上的给予。“给予”是双向的,既可以是他人给我,也可以是我给他人。“提示”中尤其要注意的是“人们常说,‘给予’是快乐的”一句,它点出了“给予”带给人的感受,同时也为文章定下了情感的基调,那就是“快乐”。
“提示”中的几个小句子同时起到了辅助选材的作用。“他人给予的关怀, 社会给予的磨炼,生活给予的启迪”,提示了选材的第一个角度,他人、社会、生活给予“我”,“我”是接受者;另一个角度是,写自己把“信任给予他人,爱心给予社会,热情给予生活”,“我”是实施者。后面的省略号则涵盖了更多的内容。无论选取哪种材料,一定要注意写出“给予”的过程,写出“快乐”的感受。
下面就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审题“盲点”问题作必要的透视
透视之
一、什么样的事情才算是“小事”
所谓“小事”,一般来说应具有以下内涵:一是事情发生的时间短暂,二是活动范围相对狭小,三是涉及的人物较少,四是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较为简单,五是事情本身对别人或社会不造成较大影响。(当然,也有在短时间、小范围内做大事的,但对于小学生习作来说,那只能算作特殊情况了。)比如,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放学后,我冒着蒙蒙细雨回家,路上看到一位衣着褴褛的老人吃力地拉着煤车上坡,帮助推吧,又怕别的同学看到以为这人是我的爷爷;不帮助推吧,良心上又过意不去。
正在这思想一闪念间,一位低年级的小朋友飞快地从我身边跑过去,推着煤车过了坡,我不禁深深懊悔„„这件事发生在“一闪念间”,活动范围只是一个斜坡,涉及的人物有老人、小朋友和我,着笔较多的只是“我”一人,事情十分简单,对他人没有造成任何不良后果,甚至连一点影响都没有,可见这确实是“一件小事”。而另一位同学写了在动物园里,一位游客向东北虎乱扔食品,导致东北虎中毒生病的事。这就不能说是“小事”了,我国重点保护动物东北虎竟然中毒生病,谁也不能说这是一件小事!
透视之
二、什么样的事情才算是“趣事”
“趣事”的“趣”指的是“趣味”。由此可见,仅仅有“趣”不行,还得有“味”。文中的人物做着开心,读者看了也开心,这就是“趣”;“味”则是指文章的思想内涵。真正的趣事要让读者捧腹之后留有余味,值得品味、回味。纯粹的寻开心不能算是“趣事”。比如,一位同学写了他爸爸下班归来,已经疲惫不堪,躺在沙发上就睡着了,他灵机一动,用鸡毛挠爸爸的耳朵和鼻孔,使他爸爸一会儿打哈欠,一会儿打喷嚏,还不停地抓耳挠腮„„最后摔了个“狗吃屎”,真是洋相百出,文章最后点题:这多么有趣啊!我们说,这样的文章就不能算是“趣事”,首先,文中的人物有两个──父与子,儿子闲来无聊,拿老子寻开心,感到“有趣”;老子呢,工作之余,本想好好休息一会,但被儿子搞得“洋相百出”,不难想象,一定非常恼火,哪里还有半点“趣”味?就是读者看了,也只会感到这孩子不懂事,在搞恶作剧。而另一位同学写道:“六一”儿童节那天,学校举行游艺活动,其中的一项活动是“贴鼻子”:老师在黑板上画着一个胖乎乎的小朋友,可就是没有鼻子,让学生蒙上眼睛轮流上去贴鼻子。游戏开始了,有的把鼻子贴到了脑袋顶上,有的把鼻子贴到了肚脐眼上,更有甚者,竟然把鼻子贴到了大腿上„„把小观众们笑得前仰后合。该班长李想出场了,只见他跟地质测量工作者似的,东瞅瞅,西瞧瞧,左比比,右量量,然后才蒙上眼睛不慌不忙地走近黑板,把鼻子贴到了准确的位置上。调皮鬼张余向他讨教其中的奥妙,李想说:“天机不可泄露„„”贴鼻子这件事不光对小学生来说是有趣的,就连成人做起来也兴趣盎
然,这是“趣”;班长贴鼻子的奥妙是什么?一句“天机不可泄露”显得余味无穷,值得玩味,这是“味”。
透视之
三、什么样的事情才算是“难忘的事”
首先,我们必须弄清“难忘”有两层意义,其一,经久不忘;其二,想忘也忘不了。一般来说,在人生的道路上,那些对自己的成长起较大促进作用的事情都是难忘的,它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指触及肉体的,如挨打、挨饿、挨冻等;二指触及灵魂的,如得到特别的荣誉、受到严厉的批评、感到无比的愧疚等。这些事情由于触及到肉体和灵魂,往往经久不忘。而其中有些事情又是想忘也忘不了的,比如,做了某些不光彩的事又偏偏被人发现了,一想起来就令人感到尴尬,想忘掉这件事,但总是忘不了,它时时催人警醒,叫人发愤,促人成长。比如,有一篇作文是这样写的:那是十年前发生的事了。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在小伙伴的怂恿下,心情紧张地来到王大爷家的瓜地偷西瓜。大家爬出小沟,溜进瓜地,就着星光摸索起来。突然,我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一个趔趄,差点儿跌倒,我吓得刚想跑,听到铁牛说:“笨蛋,那是西瓜!”我一摸,光溜溜的,果然是个大西瓜,我想把它摘下来,可那瓜藤十分坚韧,我只好趴下来,撅着屁股,低着头,伸嘴去咬。我的目光无意间向瓜棚一瞟,只见一个黑影箭一般直冲过来,“妈呀”,我尖叫一声,撒腿就跑,失足摔在地边的小沟里,一阵钻心的疼痛和无边的恐惧笼罩了我,狗叫声、人喊声渐渐遥远了„„醒来的时候,我已经躺在医院里,映入眼帘的是王大爷那张慈祥的饱经风霜的脸,医生们正在忙着为我打针、敷药、缝伤口。付款处,我听到王大爷小声问“多少钱?”“三十五块八。”接着就听到数钱、开票的声音,顿时,无比的羞愧、难过和悔恨一齐涌满心头,我的眼睛模糊了„„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夏夜发生的事:天气炎热忘不了,第一次结伙偷西瓜忘不了,被狗咬伤住院忘不了,王大爷不但不怪反而为我付医药费忘不了„„一切都紧扣题目,而这件事已经过去十年了还历历在目,可见确实是件“难忘”的事。
透视之
四、什么样的事情才算是“有意义的事”
对自己有帮助、对他人有好处、对社会有贡献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
一、“对自己有帮助”,凡是有关学习知识、本领,提高自身素质的事都是有意义的,如学习文化知识,参加体育锻炼,进行诸如烧饭、做菜、钉纽扣等劳动训练,学习骑车、下棋、维修技能技巧等等。
二、“对他人有好处”,凡是在别人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的事都是有意义的,比如给成绩差的同学补课,帮孤寡老人打扫卫生,为新来的老师出主意、想办法管理好班级等等。
三、“对社会有贡献”,凡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参加社会公益劳动、为灾区募捐、支持“希望工程”、开展“学雷锋”“雏鹰行动”活动、勇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等也都是有意义的。一句话,做好事往往都是有意义的。而那些纯粹描写坏人坏事或从中受到教育的事情(比如上文讲到的“偷西瓜被狗咬”)一般来说不能算作有意义的。
透视之
五、什么样的事情才算是“新鲜事”
这里的“新鲜”具有以下内涵:一是所选材料是自己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别人是不清楚的;二是所选材料能紧随时代脉膊,反映时代足音的;三是所选材料是别人没写过或很少写的。如写《活雷锋》一文,如果选择“帮老爷爷推车、送小朋友回家、拾到巨款交还失主”等材料,虽说也可以,但这些材料太老、太滥,没有新意。一位同学写了“舅舅和贫困户结成了亲戚后是怎样想方设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事情,这个材料就显得新颖、独特,很能体现时代气息。
透视之
六、什么样的事情才算是“一件事”
小学阶段的作文主要要求学生叙述“一件”事情。这里的“一”首先可以解释为“数目”,表示只有一,而不是二;其次也含有“整个、完整”的意思。那么,怎样来界定“一件”事呢?有两种方法:
一、狭义界定法。指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相对集中,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联系简单、紧凑而直接。比如,小明坐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位老大娘没有座位,主动让座,受到大家称赞。这一件事中,“大娘没有座位”是起因,“让座”是经过,“受到称赞”是结果,事情虽然短小、简单,但非常完整。小学生的习作大多如此。
二、广义界定法。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比较分散,或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联系
比较复杂,事情本身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小事情,它们之间互为因果,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总体看来仍属于一件事情。这种类型多见于文学作品。
总之,不论狭义的还是广义的,只要围绕一个主题,事情本身有明显的因果联系,结构比较完整的都可以算作“一件事”。
第三篇:材料作文审题技巧
材料作文审题技巧
不论什么形式、什么文体的作文,首要的就是认真审题。写文章的人在动笔之前对题意(题目、材料的含义)、要求进行认真的研究和领会的过程,就叫审题。
命题作文要深刻理解题目含义、要求,抓住题眼;给材料作文要完全消化材料(看图作文也属此类)。审题稍有编差,便全盘皆输。正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考试时即使时间不够,宁可字数达不到要求,长文短写,让他扣分,也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认真的地审题。
拿到作文题目,要解决三方面问题:
1、确定文章体裁;
2、划定取材范围;
3、掌握写作重点。
以下具体解说:有的题目后面对文章体裁已经有明确的规定,有的题目,有某些能提示文章体裁的词或句式。
1.一般说来,凡文题中有记、纪、述之类字的,要求写成记叙文。如:《记一位革命前辈》、《国庆纪事》、《我的自述》。文题中有涉及时、地、人、事物的,也要求写成记叙文。如:《难忘的七月》、《童年趣事》。
如文题中带有象征性或抒情意味,则写成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的散文。如《春雨点点》、《红烛颂》。
2.凡文题出现谈、论、评、说、议、析、读、感、关于、体会、启示、想到的之类的词义以及选择句式的,通常要求写成议论文,如:《谈立志》、《说勤奋》、《从忠言逆耳想到的》、《学习的主体是老师还是学生?》,如果文题中出现斥、驳、批、揭一类词或以反问句形式出现的,一般要写成驳论性的议论文。如《开卷一定有益吗?》。
3.有些文题要求阐述事物或事理的,一般写成说明文。如《我们的校园》、《电视机的构造与维修》。
取材范围即写作范围。记叙文要弄清以记人为主,记事为主,还是以写景为主;记什么人,写什么事,描写什么景物;是现在发生的事,还是过去发生的事;用什么人称写作等。
如《校园新风》,写的是校园的新人新事,以写现在为主,写过去是为了对比、衬托,用第一人称写。
如果是议论文,要弄清论述的范围,以便组织论据进行论证,如《谈骨气》。如果是说明文,要弄清说明事物还是事理,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事理的要点进行介绍说明。
文体、范围确定之后,还要抓住题目的关键词语,确定文章的写作要点。一般说来,用一句话做题目的,抓住谓语部分作重点。如《我爱我家》,重点在爱,要写出如何爱,为什么爱。用词组作题目的,抓住修饰性或限制性的词语作重点。如《可喜的变化》,可写一所学校、一个家庭、一条街道、一个工厂的变化,但重点在可喜二字,要写变化怎样可喜。
某些具体明白的题目,甚至还暗示或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审题时要善于判别。如《一个雷锋式的青年》,雷锋式三个字,要求所记叙的青年的思想、言行应与雷锋有本质上的相通之处,提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又如《榜样》,要求写的对象应是先进人物或英雄人物,主要写这个人物的先进事迹或英雄事迹,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又如《团结就是力量》,这样的题目已亮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作文时,只要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写就可以了。
注:有些题目,字面意思大同小异,不大容易掌握,需要认真分析比较。审题是否准确,关键在于能否区分那些小异,不辨毫厘之差,将致千里之失。如:《新人新事》指具有新思想新风尚的人新近做的好事,这好事也充分体现了新思想新风尚;《好人好事》通常泛指一个或几个人做了一件或几件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的事,它不一定体现新字。车上让位,拾到东西归还失主,在今天已不能算作新人新事了。应该说好人好事包括新人新事,所以如果以范围宽的好人好事来代替范围相对窄的新人新事,文章就不切题了。
《优秀的园丁》与《辛勤的园丁》两题有共同性,园丁通常比作教师,这样的教师都是好教师。但在园丁上面的修饰语不同,一是优秀的,这是强调教师的成绩表现;一是辛勤的,这是突出教师的工作态度。
试比较《愉快的星期天》、《妈妈的星期天》、《不平常的星期天》;《难忘的时刻》、《难忘的一天》、《难忘的岁月》;《一个有为的青年》、《做一个有为的青年》。
有些题目,灵活性很大,题目的范围相当宽阔,要借助联想,把握它的引申意义或象征意义。例如《路》,它的本义是往来通行的地方,引申义是思想或行动的方向或途径。以《路》为题,既可以写一条具体的路,也可以取其引申义,写一条抽象的路,如:自学成才之路,艰苦创业之路。又如《脚印》从字面看,脚印是脚踏过的痕迹,由于这一点,就很难审清题意。因此难于下笔。要是我们能在另一事物上想到某点与脚印的共同点,展开联想,思路就开阔了。例如由人的脚印联想到人的成长、进步过程,这才算把握住《脚印》这个题目的内涵。因此,碰到《寒冬》、《浪花》、《长明灯》等一类题目时,要审清题意,就要通过联想,深入挖掘它的本义,引申义或象征义。
最后,审题还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要做到全面、认真。对题目下面的附带说明、要求,甚至连题目的标点符号都要认真地领会和研究,否则,也会出偏差。如《傻子不傻二三事》其中的双引号并非起引用或强调的作用,而是正话反说,实指值得赞颂的人,不傻二三事指的是值得赞颂的二三事,如果有同学写精神病人的种种作恶表现,就会令人哭笑不得。第二,要注意读者的身份,《给爷爷的一封信》和《给孙子的一封信》同样是书信,文章在语气上就必然有所区别,才会显得恰当,得体。
第四篇:作文审题技巧
作文审题拟题
作文在中考语文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审题又是关系到文章成功与否的关键性步骤。审题有这样几个要领:
一、审读题目
审读作文题目是为了定体裁,明范围,找重点。面对作文题目,应该这样去审读:
1、看文题的类型——是命题、半命题,还是自由拟题;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
2.、看文题的内容——是叙事,还是写人;是议论,还是抒情;是写学校,还是写家庭……
3.、看文题的关键词——或是时间,或是空间,或是对象,或是重点,或是主题……
4.、看文题的表达——是平实,还是生动;是直露,还是含蓄;是简单,还是复杂。
二、审读“要求”
中考作文题目下面往往有一系列要求,这些要求也是写作文时必须注意的条条框框。它们主要包括——
1、提示与解说。如题为“门其实开着”,下面有这样的提示:“„门‟可以是生活中真实的门;也可以是想象中的门,如心灵的门、父母亲感情的门、文学殿堂的门……”这段提示,为审定题目、写好全文指明了方向。
2、交代与警示。一般包括:书写要求、字数限定、文体类别、写作禁忌等等。这些要求,必须遵从,不能我行我素。如06年江苏常州卷,请以“告别”为题写一篇文章,题下要求为: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若写诗歌则不少于25行);③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④不少于550字;⑤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一共五条“要求”,不得违反,若掉以轻心,都会因违规而扣分。
下面介绍几种审题的方法:
一、填补标题法
此方法适用于较宽泛性的标题。命题者故意藏头去尾,使题目带有较大的迷惑性,增加审题难度。审题时只要在原题目的基础上添加新的条件,题旨就会显露出来,从而化难为易。
譬如题目《风景》,如果用填补标题法审视,在原题目前面加上“大自然的”、“小院的”、“学校的”等新条件,使题目相应成为《大自然的风景》《小院的风景》《学校的风景》,题目意思更明白了,文章就容易把握得多了。像这类题目还有《歌声》《心事》《忏悔》《尝试》《变化》等。
运用填补标题法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补充的条件一般指人物、时间、地点、事件,越具体越好。如前面说的《风景》补充题目后,能从小处着眼,可以以小见大来写;但若补充成《祖国的风景》,题目仍很宽泛,写时就不好把握了。
(二)、补充的位置可在原题目之前或之后,但不得擅自改变原题目,只能在草稿纸上或心中进行填补。
(三)、如果命题者没有附加要求(从现在中考趋势来看,淡化要求、鼓励创新),补充时
可以使原题以写人为主,也可以使原题以写事为主,如《哭笑不得》可以填补成《哭笑
不得的人》或《哭笑不得的事》。
二、虚题实做法
有些作文题,由于概念抽象,学生难以把握,怎样写好这类题目呢?将这类比较大、比较虚的题目化为比较小、比较实的题目即可。
比如《追求》这个作文题,看起来很大很虚,但是如果把它落实到某一具体的人和
事上,就非常容易下笔了:可以写一位老师的追求、一名下岗工人的追求、一个中学生的追求。总之,各行各业人物的追求都可以写。当然也可以写成议论文,论述当代青年
应该追求什么,当代中学生应该追求什么。像课本中《背影》写的是父亲的背影;《一
面》写的是“我”和鲁迅的一面之交及这一面对“我”的影响。
材料作文的审题拟题
一、材料作文审题原则:
1、能根据段首段尾总括性语言提炼出主题的,尽量按材料明示的这个主题拟题作文。
2、抓住材料中表现力特别突出的细节刻画来揣摩主题的倾向性。
3、抓住材料中的褒贬词语来揣摩主题的倾向性。
二、拟题原则(尽量扣原材料中的关键词,尽量控制在10个字以内):
1、中心式(中心事件、中心人物、中心事物、中心本身)
2、原引或者改引式
3、中间标点式
4、修辞式
三、训练(三次过甲算过关):
1、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
一伟大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完美的雕塑,有人问她:“你是怎样雕出如此完美的雕
塑的?”雕塑家回答说:“其实,这座雕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
而已。”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善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我们该怎样“审”这则材料呢?
1)中心式(中心事件、中心人物、中心事物、中心本身):《完善自我》
2)原引或者改引式:《完美尽在“雕琢”后 》
3)中间标点式:《边角,我剜除你》,《人生—边角=完美》
4)修辞式:《磨圆边角的石头》
2、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
洛伦兹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相对论的核心之一——洛伦兹变换方程便是他的杰作。然而,当发现这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相矛盾时,他茫然了,因为那是经典,不容置疑。
一年之后,爱因斯坦走到这里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所不同的是,爱因斯坦毫无顾忌
地冲破了牛顿力学的束缚,赋予洛伦兹变换方程以全新的物理涵义,从而导致相对论的诞生。
1)中心式(中心事件、中心人物、中心事物、中心本身):《让自信走在胆怯的前头》
2)原引或者改引式:《走自己的路 》,《伸张“正义”》
3)中间标点式:《创造+自信=完美》
4)修辞式:《自信,登山的垫脚石》,《插上自信的双翅》
3、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
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
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
1)中心式(中心事件、中心人物、中心事物、中心本身):《盲流》
2)原引或者改引式:《第一个吃了螃蟹 》,《谁说条条道路通罗马》,《我的青春我做
主》,《变脸》《《理想也有上限》
3)中间标点式:《我,要改写自己》《梦,带我飞》
4)修辞式:《别给自己贴标签》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分别拟写一个作文标题。如有必要,请作简要说明。
1.有这样一个蒲公英的故事:在地中海东岸的沙漠中生长着一种特殊的蒲公英,它
们不是按常规来舒展自己的生命,如若没有雨,它们一生一世都不发芽、不开花。但只
要有一场小雨,不论这雨什么时候落下,它们都会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迅速发芽、开
花,并在水被蒸发之前,抓紧时间做完结子、传播等所有的事情。
(抢抓机遇顽强的生命瞬间的永恒把握生命的每一次机会
该出手时就出手黑暗中,请抓住那一抹阳光)
2.动物们在院子里谈论各自走错道路的经历。
老牛说:“田间的路是迂回曲折的,那些纵横交错的阡陌,常常使我绕了许多圈子。”
老马说:“我走的路太远,而且往往是没有走过的,走错了,不知道走了多少冤枉路。”
猎狗说:“深山里几乎谈不上有什么路,前进的时候只顾前进,忘了回头怎么走了。多
次迷失在山谷里,要不是远处山峰的指引,我几乎回不来了。”
笼中的鹦鹉搭嘴道:“你们的脑子太不管用了,连个路都记不住,我还不知道走错路
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我相信,”老马回答说,“但如果你走出你的笼子,你也许就会有新的体验
了„„”
(不做井底蛙要揽九天月失去羽翼后走错路总比无路可走好过错是短暂的遗憾错过是永远的遗憾成长,一个走弯路的过程)
3.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剧组来到东岳泰山录制“清明特别节目”,特约嘉宾、北
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登山感悟是“‘山登绝顶我为峰’,这不仅是登山的境界,也应该
是每个人努力追求的人生境界。”另一位特约嘉宾、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的感悟则是:“人
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个人都要登到山顶,但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
(脚踏实地才能登峰造极人生的境界有多高量量脚印的深度回头望,脚印连连山顶很美,但路旁的风景不值得回味吗?)
4.一颗小树看到一个农民带着斧头走到他的身旁,便对他说:“亲爱的,请你把我周围的树木全部砍光,我在这里无法自由自在地生长。我既见不到阳光,根也找不到延
伸的地方,四周甚至吹不进一点儿风,这些树木好像在我头上织成了拱形罗网!要不是
它们妨碍我生长,一年之后我就可以成为这一带最醒目的大树,我的浓阴将覆盖住整个
山谷。可现在呢?我却长得像细细的树枝一样。”于是农民就挥动斧头来为小树帮忙,在小树周围清理出很大的一片地方。但是好景不长!小树受到太阳的烘烤,还受到大雨和
冰雹的袭击,最后,小树被狂风摧折在地。
(个人与集体独乐,不如与众同乐唇亡齿寒其实对手也是朋友)
5.一对双胞胎兄弟,出生在一个物质条件优越的家庭。父母并没有偏爱他们其中的哪一位,可是,在他们的而立之年,大学毕业后进军IT行业的弟弟,用了短短五年时间
就成功创业,获利上千万,而哥哥大学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只能呆在家里。
“我的命运怎么就这么差?”哥哥很不服气,跟父母抱怨,“我和弟弟有同样的家庭、同样的父母、同样的资质。为什么成功的是他而失败的却是我?”
父亲看着失意的儿子,低声道:“其实,从小你们就一样聪明,也一样努力,你们唯
一的不同就在,每到放假你弟弟知道自己每一天每一周要干什么,而你每天总要问:爸
爸,今天我们该干些什么?”
(我的青春我做主规划人生)
6.小树问大树:“你吃什么才长得这么大呢?”
大树说:“我每天吃青山一座,白云两片,蜂鸣与蛙唱四两,早晚各吃晨曦与落日一
遍,有时也吃些鸟粪、腐叶,喝点朝露和山泉。”
小树说:“吃这些你的体形就这么完美和谐?”
大树说:“这还要感谢风雪雷电。风为我修饰身材,雷为我劈去放肆,雨为我洗去尘
土,电为我斩去高傲。”
小树又问:“为何有的树木长得枯黄又干瘦?”
大树说:“因为我们各自的菜单不同。他们选择吃的是愤怒、是抱怨、是黑暗,因此
就不能青翠光鲜。”
(人生的经历历练人生心态要平和享受生活的甘露敞开心扉看世界吧!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感谢风雨带来了彩虹)
7.蝴蝶和蜻蜓忙着玩赏和捉虫子,撞到蛛网上去了。它们挣扎了很久,被蛛网越捆越
紧,再也动弹不得。
蝴蝶说:“都怪那鲜艳的花朵,使我只见花朵,不见蛛网。”
蜻蜓说:“都怪那眩目的阳光,使我无法看清蛛网。”
蜘蛛却说:“我这里的食物,都是自己送上来的。你们也一样,因此,要怪只能怪自己。”
(要怪只能怪自己别把肩上的担子扔给别人你跳不高是怪地球引力
吗?别让欲望遮住眼睛不畏浮尘遮望眼有时,自己就是杀害自己的凶手噬命的诱惑源自自身不要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站在诱惑的门口,你动心了
吗?别被美丽蒙住了眼睛干吗矛头总指向别人作茧自缚岂怪他人!诱惑——美丽的毒药)
8.宙斯想要为鸟类立一个王,指定一个日期,要求众鸟全都按时出席,以便选他们
之中最美丽的为王。众鸟都跑到河里去梳洗打扮。寒鸦知道自己没一处漂亮,便来到河
边,捡起众鸟脱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胶粘住。指定的日期到
了,所有的鸟都一齐来到宙斯面前。宙斯一眼就看见花花绿绿的寒鸦,在众鸟之中显得
格外漂亮,准备立他为王。众鸟十分气愤,纷纷从寒鸦身上拔下本属于自己的羽毛。于
是,寒鸦身上美丽的羽毛一下全没了,又变成了一只丑陋的寒鸦了。
(伪装,毕竟是伪装学会把借鉴变成自己的东西只有真正的美才能永恒
绽放心灵的美做最真实的自己再没的外表也遮不住丑的事实美,是由
心灵创造的华丽的衣衫不是真实的自己)
9.不久前,著名导演张艺谋接受了一家外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的专访。记者问:“张导演,能不能透露一下,您现在到底有多少财富呢?”张艺谋仔细思考了一下,认
真地对记者说:“我的财富只有一架旧式照相机。„„18岁那年,我迷上了摄影,可当时
家里连吃饭都困难。我瞒着家里偷偷去卖血,一连卖了5个月的血,终于攒够了买一架
照相机的钱。凭着那架相机给我的艺术积累,1978年我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所以不管到哪里,我一直保留着它,那才是我真正意义上的财富。”
(真实的财富是对自己的事业发展有帮助的要财富还是要“才富”磨难,创造无尽的财富能创造财富的财富才是真正的财富)
10.“告诉我一片雪花的重量。”一只知更鸟问一只野鸽。野鸽的回答是“微不足道”。“那么让我给你讲一个不平凡的故事。”知更鸟说,“我飞落在一棵树枝上,紧挨着树干。这时下起了雪,小瓣儿小瓣儿的雪花缓缓降落,我无事做,于是就数起了飘落在我栖息的树枝上的雪花,确切的数字是141254。当又一片你所讲的微不足道的雪花飘落在枝头
上时,枝条折断了。”说完,知更鸟便飞走了。野鸽“静言思之”,自言自语道:“兴许只
差一个人的力量,和平就会来临了。然而,只是林间折断的枝条总归是少的,倒是阳光
来时,再厚的雪花也化掉了。”
(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和谐(和平)差一个也不行来吧,朋友——就差你了!每个人都能使天平倾斜别吝啬哪怕是一小点付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微小与巨大不可忽视的力量成功,不是在瞬间
完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
11.在温哥华冬奥会开幕式上,本该由4根冰柱共同点燃主火炬,结果只有3根竖
了起来,一根没能点燃,使得原本富有创意的开幕式变得残缺不全。
到了冬奥会闭幕式,一个装扮成电工的小丑,来到那根“躺”着的冰柱旁边,像是
在检查线路,并找到了故障原因。他如释重负般将电源插好,开始试着将那根硕大的柱
子拉起来。缓缓竖起的冰柱最终和其它三根搭在一起。这时,没能在开幕式上点燃火炬的主火炬手勒梅?多恩终于在闭幕式上点燃了火炬。
加拿大人用这种“戏剧性”的方式纠正了开幕式上的失误,奥运火炬第一次在本该
熄灭圣火的闭幕式上点燃。
让那残缺点燃另一种美在残缺中寻找完美绝处逢生错误可以这样改用幽默的清泉洗去失误的黑斑)
12.古时候有个渔夫,是出海打鱼的好手。可他却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爱立誓
言,即使誓言不切实际,一次次碰壁,也将错就错,死不回头。
(晚到的圣火亦能点燃激情失败,点燃成功的灯认错好,改错更好
这年春天,听说市面上墨鱼的价格最高,于是便立下誓言:这次出海只捕捞墨鱼。但
此次渔汛遇到的全是螃蟹,他只能空手而归。上岸后,他才得知,现在市面上螃蟹价格
最高。渔夫后悔不已,发誓下次出海一定只打螃蟹。
第二次出海,他把注意力全放到了螃蟹上,可这一次遇到的却全是墨鱼。他只好又空
手而归。晚上,渔夫躺在床上,十分懊悔。于是,他又发誓:无论遇到螃蟹,还是墨鱼,他都捕捞。
可第三次出海,墨鱼、螃蟹,渔夫都没有遇到,他遇到的只是马鲛鱼。于是,渔夫再
一次空手而归。
渔夫没有赶上第四次出海,就在自己的誓言中饥寒交迫地离开了人世。
顺应局势之变,谋求生活之好死守旧规的人迎不来成功不切实际,自取灭
亡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着脑袋砸个就不转哈弯呢?当做渔夫,不做愚夫)(要实事求是,不能空想不要让飘渺的誓言伤害自己计划赶不上变化
参考
1、抢抓机遇顽强的生命瞬间的永恒把握生命的每一次机会该出手时就出手黑
暗中,请抓住那一抹阳光
2、个人与集体独乐,不如与众同乐唇亡齿寒其实对手也是朋友
3、我的青春我做主规划人生
4、人生的经历历练人生心态要平和享受生活的甘露敞开心扉看世界吧!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感谢风雨带来了彩虹
1、这个世界人人都赞美无私的爱,但是在给予别人爱时,我们却需要时时注意把握好它的程度。面对别人困难和不幸,我们不必急于奉献自己的爱心,而应更多地激励他们
勇敢接受困难的挑战,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把困难作为成长的机会,明白这一点,行
文也就有了深刻的立意。
2、从小姑娘和橘子、苹果的对话中,我们看到都与“奉献”二字有关。命题者的意图显然
不是让我们拿这两种对奉献的看法作比较,去批判某一方,肯定另一方。我们可以从
分享的角度,也可以从奉献的角度,还可以把二者糅合在一起来立意构思,像苹果那
样完全地奉献,像橘子那样让每一个人分享你的奉献。也可以从为人处世的角度来立
意构思:当东西多时与人分享,当东西少时全让给别人,这是一种可贵的美德。
3、这则材料要求我们写的是生活中体验到的“自己不喜欢甚至是反感的特殊的爱”。主题
表达的是“爱”,但这种“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而是在同学们眼里显得难以理解和接
受的爱,是一种存在心理反差的爱,但最终又是一种符合人类普遍价值取向的爱。如
果把亲人的爱完全写成暴力式的,把自己的反感推向极致,这样的立意必将会出现严
重偏差。
4、两则材料在收尾时,借老师之口两次点明故事的主旨,然后在提示语中再强化一遍,我们可从材料中直接获得作文的主题。两个镜头取材不同,但其寓含的意义却有共通
之处:尽管环境恶劣,或自身客观条件不足,但主观的积极努力却是必不可少的,“尽
力”就可为改变不利的现状带来希望。为什么“尽力而为就好”?这是每一个写作者都
要思考的问题。能否讲清“为什么”,是作文成败的关键。分析“为什么”时,既分析主观原因,又分析客观原因的文章,是最切题的文章。但如果把“尽力而为就好”中的“好”理解成“成功”,便与材料主旨明显相悖了。考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思维的定势造成的。写这篇作文时,可以有不同的思维,如果以“尽力而为就好”作为中心,肯定是对的,切题的;从反面切入,写“不尽力而为就不好”,也是可以的;对“尽力而为就好”这个观点质疑反思同样可以:我们奋斗拼搏时,真的只问耕耘,不问结果吗?不讲方式,不看对象,不顾现实,只是埋头“尽力而为”,这种做法是不是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而适当的放弃、重新选择是不是更明智一点呢?
5、写作导航:生活中处处涌动着令人感动的事情,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你用心捕捉的这份感动是“永恒”的,是含而不露的,是内敛的。这是写作的切入点。只要文章内容能恰当地围绕话题,阐发“珍藏”的蕴意,表现积极的价值取向,就是符合要求的。内容上,既可以写伟人的壮举,也可以写凡人的小事,还可以写造化奇观、鬼斧神工。但所写的这些都必须是令你感动的,值得你将其珍藏在记忆深处的。写法上,可以抒情,也可以议论。但文章中的材料必须都是抒情、议论的基础,否则,所抒之情,所议之理,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起不到感染读者的作用,反而会让读者生厌。
第五篇:小学生作文如何审题(范文)
如何审题
写作文是小学生最为头疼的事,但同时也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最重要的教学活动之一。一提到写作文,学生就感觉无从下笔,不知道如何写、写什么。因此,教师首先就要教会学生审题,不会审题,就谈不上会写作文,即使下笔千言,也会离题万里,立意、选材和安排文章的结构就更无从谈起。下面就谈谈我在指导小学生进行作文审题方面的一点感受。
一、教学生审清文章体裁,明确写作对象。
审题,要教学生首先要从题目中看出作文所属的文体类型,即审清是记叙文,是说明文,是应用文?像《记一次比赛》有“记”字,属记叙文,说明文的提示词有时就是“说明”、“介绍”等词语,像《电脑简介》等。像《夏天的晚上》、《上学路上》等文题,虽然不像上面的文题对体裁有明显的提示,但也有间接提示,这就要求我们借助文题中所给的条件慎重审题。
二、教学生确定文章的写作范围,紧抓题眼。
确定文章的写作范围与审清体裁、明确写作对象一样重要。教师可以教学生抓住题目中表明范围的词,仔细分析,确定其写作范围。如《难忘的早晨》、《难忘的时刻》、《难忘的一天》等的文题,都是限定了所写的时间,可抓住这些词来确定写作范围。再如《我的妈妈》只写“妈妈”;《我爱妈妈》:既要写“爱”,还要写“为什么爱”,“怎样爱”;《我和妈妈》,既要写“妈妈”,也要写“我”,要求写出“我”和“妈妈”之间发生的事。另外,还可以教学生抓住文题的题眼来确定写作范围的重点。题眼,即题目中的关键词,抓住了题眼,就意味着抓住了题目的“重心”和作文内容的重点,否则作文就会偏题。例如《玩也要动脑筋》其中“动脑筋”就是题眼,即是此文所作出的重点。《我爱秋天的校园》此文的题眼是“爱”,文章要抓住和突出这个重点,在写校园秋色的同时,还必须要体现为什么爱和怎样爱。
三、教学生仔细辨别文题人称,吃透要求。
有的作文题人称很明确,如《我的班主任》应该用第一人称来写。有的题目,人称没有明确规定,如《家乡添光彩》、《放学路上》可以写“我”、“我们”,也可以写“他”、“他们”,到底采用哪种人称,这要根据自己选择的材料和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来决定。
此外,有些作文题,还有“要求”和“提示”等,它常常是在作文题眼外对作文的体裁、材料、字数、书写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要求的限定。这些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怎样去写好这篇文章。可教学生在审题时要认真推敲,努力去吃透它们,严格按要求去做。如《我的×××》,要求:通过一件事,反映人物的好品质。要把事情经过写完整,写具体。如果学生不看“要求”,不按要求去写。《我的妈妈》这个题目就很可能被写成《我的铅笔盒》、《我的仙人球》等。即使侥幸写成了人,也难得搞清这是一人一事的写法,难得着力去反映一个人物的思想品质,也难得去完整地写好一件事。如果没能写人,没能通过一件事去写人,而是写了物,或是写了两件事,并且没能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细节等等写清楚,那么写出来的文章是“不合题意”的。这“不合题意”实际上就是没有认真吃透那些“要求”。所以,教学生审题时,同时应该仔细审一审作文的要求,才可能确保万无一失。
小学生作文审题指导
一、审题和确定中心
要写好作文,审题是至关重要的。审题清楚,作文内容紧扣题目,作文与题目浑然一体;相反,如果审题不清,题目对作文类型、内容、材料范围等方面的要求没有想清楚,就匆忙下笔,作文就会离题,甚至文不对题。离了题的作文,即使写得内容丰富、文句优美,也不能算好文章。
作文的中心是一篇作文的灵魂,是作者作文的目的。写一篇作文,作者总有一个意图,在这篇作文中你要表扬谁或批评谁;赞扬什么或者反对什么;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等,应当心中很明确。作文的中心明确,作文的选材就有了依据,作文时选词、造句、详略安排都要有利于表达中心。相反,如果中心不明确,随想随写,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东拉西扯,读者不知道你在写什么。这样的的作文反映了作者对所写的材料缺乏认识能力,当然也不可能写好作文了。
二、审题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1、审清作文的类型
小学生的的作文要求是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内容比较具体,语句比较通顺,感情真实健康。简单的记叙文包括这样一些类型:叙事、记人、状物、写景。审题时首先要审清题目是属于哪一类作文的。如果审错了题目的类型,作文时就会离开作文的要求。怎样识别作文题目对作文类型的要求呢?
叙事的作文。有的作文题目直接点明是叙事作文。如《一件小事》、《一件难忘的事》、《童年趣事》、《家乡新事多》等。这些题目中决定作文类型的词是“事”。有的作文题目虽然没有一个“事”字,但暗含着所叙的是事情。如:《我有一个秘密》,“一个秘密”可以指自己所做的一件不让人知道的事情。《假如我是》。这个题目含着的意思是假定“我”当了什么,我会怎么做。“怎么做”包含着做什么、怎样做,记的是事情。《难忘的第一次___》,题目中要填写的是一件事,如洗衣服,做饭,旅行等。《快乐的夏令营》,题目要求叙的是愉快的夏令营生活。《参观》,题目要求写参观一个地方的过程和感受,是叙述一件事情。
记人的作文。一般来说,记人的作文大多在题目中直接点明。如《我的同桌》、《我尊敬的人》、《新来的老师》、《珍惜时间的人》等,这类作文题很容易识别。但有的作文题不直接点明是记人的,要通过仔细审题才能领会题目的意思。如:《温暖》,不是写气候的暖和使人感到温暖,而是某人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给予真诚有帮助和鼓励,使别人在心里感到“温暖”。还比如《胜似亲人》、《老师的微笑》等。
值得注意的是,写人和叙事这两类作文有时较难区别。因为写人必须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叙事又离不开写人的活动,因为事情是人做的。但这两类作文还是有区别的,它们的对象和目的是不同的。如《爸爸的胡子》,这样的题目所涉及的事情与表现人物品质密切相关,所以是写人的题目。又如《放学以后》,虽然要写“谁”,但重点是写“谁”所做的事情。
状物的作文。状物的作文一般都能从题目中看出来。物体有静物和动物之分。所以,描写静物、动物够的形态、颜色、结构、动作的作文都是状物的作文。
写景的作文。题目中有要求描写季节、时间或游览、见闻意思的,一般是写景作文。如《春》、《的早晨》、《春游》、《秋色》等。写景的题目有时与状物的题目难以识别。一般来说,重点写景物中某一物体,那就是状物作文了。如《街头小书亭》,要写小书亭的位置、周围的环境、书亭的陈设等。
2、审清题目的选材范围
每个作文题目,对作文的选材总有一定的限制。这种限制,具体表现在作文的对象、事情的时间、地点和内容等方面。作文的对象、事情的时间、地点等一般可直接从题目中看出,而要审清作文的内容范围,就要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有人叫它“题眼”;还要抓住作文的重点。
怎样审清题目中的“题眼”呢?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分析。如果题目是一个句子,“题眼”就在“什么怎么样”的“怎么样”部分。如《人人都夸她》,“夸她”是“题眼”,作文重点写“人人”为什么“夸她”,怎样“夸她”。如果题目是一个词组,“题眼”往往就是表示修饰、限制的那个词语。如《快乐的夏令营》。“题眼”是“快乐”,作文重点写夏令营的生活为什么“快乐”,怎样“快乐”。如果题目是一个词,如《桥》、《路》,“题眼”就是事物本身或者它的象征意义,作文的重点是写出事物的特征,并且展开合理的联想,写出象征意义或托物喻人,把事物特征与象征意义或人的某种品质联系起来。我们学过的《落花生》就是一个范例。
还有一类作文题目只标明一部分题意,余下的部分要求作者自己去补充。这类作文题目是半命题作文,选材范围广。在一个大范围内具体写什么内容可由作者自己决定。
3、看清题外的要求
有些作文题下面还有一些文字说明。这些大都是附加的要求,如“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展开合理的想象”,“字数在400字左右”,“字迹端正,格式正确”等。这类题外要求可以概括成两个方面,一是对作者选材、写作思路作出提示;二是对作文的篇幅、行款格式、字迹等作一些具体规定,作者作文时必须遵守。所以作文前要看清题外的要求,这是审题的一个组成部分。
自测练习:
①说说下列题目作文的类型、内容、选材范围等方面的要求。
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一件内疚的事
记一次体育比赛
爱劳动的孩子
邻居
我和小伙伴
门前那棵树
茉莉花
小书柜
绿满校园
找春天
公园一角
②说说下面题目的中心意思
我和凡卡比童年
迟到
温暖
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家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