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日记——解决问题要联系生活

时间:2019-05-13 07:20: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学日记——解决问题要联系生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学日记——解决问题要联系生活》。

第一篇:数学日记——解决问题要联系生活

解决问题要联系生活

郑东新区众意路小学四四班

席鹤璇

今天,我们做了书上这样一道题:小明身高是1.30m,衣架的高是1.80 m,小明站在0.40 m的凳子上能把衣架上的帽子摘下来吗?

我刚开始的思路是这样的:用小明的身高加上凳子的高度,也就是用1.30+0.40=1.70(m),1.80 m >1.70 m所以这道题的答案就是够不着。我想大多数同学的思路都是跟我一样的吧,可是老师却说这道题的答案是够得着。

然后老师就给我们讲了这道题的正确解题方法:在实际生活中,除了用身高加上凳子的高度,还会再加上手臂的高度,如果还不够的话再点起脚尖肯定就能够着了

听了老师的讲解,我恍然大悟:有些数学题不能光看数字表面,要结合生活实际情况来解决,这样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第二篇:联系生活学数学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联系生活学数学

作者:肖梅芳 巫春福

来源:《江西教育·教学版》2013年第11期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生物之谜,火箭之快,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句话对数学的应用做出了精彩的描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特别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建议“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情境”。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体验“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选择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要求教师在选择数学素材时,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筛选学生熟悉、典型的生活素材进入课堂。上课伊始,教师采用新奇的课堂引入方式,激发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由于这部分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且无从下手,在上课开始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家人在“好口福”蛋糕店为豆豆过生日挑选食品的情景,并显示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豆豆已经是四年级学生,可自出生以后,到2000年2月底,只过了3个生日。请大家猜一猜,豆豆今年几岁?学生看过后,兴趣盎然,议论纷纷,气氛十分活跃。就连一些原来不爱动脑筋的学生,也积极“开动机器”,都急于想知道答案。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着重进行平年和闰年的比较教学,通过对比,学生就会发现答案。

巧用生活素材,激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在“统计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借六一儿童节时学生要参加歌咏比赛这一机会,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两个提名的学生中选拔一人为代表,我做记录,在黑板上写名字时我故意创设麻烦累人的情景,这时学生忍不住提议:“老师,我有更简便的方法!可以用名字下画圆的方法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各抒己见,想起平时积累的经验,提出画三角、打钩、画五角星等方法,还有的学生提出画正字就可以了。这些方法远远超出课本的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激活了学生个性化思维。

兴趣对学生学习活动和个性发展是多层次的,而在认知活动中,学生的内在认知需要最为重要,教师如能借助生活中学生关心的话题,有效激发学生内在的认知需要,就能更好地推动学生独立、积极、深入地探索问题。(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第一小学 江西省南康市第五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 周瑜芽

E-mail:jxjyjxb@126.com

第三篇:日记:用数学解决问题

数学日记

今天,我跟爸爸来到了华堂商厦.首先,我们先去给爸爸买衣服,爸爸挑了一件他特别喜欢的衣服.正好国庆特价打了八折.爸爸问我,一件衣服的价钱是150元,打八折就相当于衣服的价钱乘以0.8,你知道一件衣服多少元吗?我想:150*0.8,先把0.8看成8,再用整数乘法的方法进行计算,计算出结果,最后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数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结果得120元。我兴奋的回答打完八折这件衣服的价钱是120元。爸爸又问我:“通常一个数乘另一个数,积一定比因数大,但为什么这道题的积比其中一个因数大?” 我想,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讲过。我非常有信心的说:“一个数乘大于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爸爸说:真聪明,那么除法有没有这样的规律呀?””当然有,当被除数大于0,除数大于1时,商比被除数小.当被除数大于0,除数小于1时,商比被除数大.” 爸爸说:“那么我再考考你,这件衣服原价200元,打五折,现价是多少元?”我快速的回答:“100元”。爸爸高兴的说:“我女儿学会举一反三了!”

买完衣服,我们就来到了地下超市,爸爸对我说:“商店奶制品搞促销,买二赠一,如果买两箱,相当于打几折?”我说:“不知道。”爸爸说:“买二赠一就是说花两箱的钱买三箱的奶。一箱50元就相当于花1元的钱买了150元的奶那拿100 除150就相当他打的折数,结果大约是七折,你明白了吗?”我说“我明白了。”

我越来越发现,数学试用于解决生活的问题!

第四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之中。数学也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它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学会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必需的数学素养之一,是学校教学的目的之一。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将数学教材中枯糙、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使之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小学数学课本也正朝这个方向在努力。如何有效的、合适的运用教材,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养,是我们努力探索和实践的主题。

一、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个个方面。”因此,数学应该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数学教学,也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教学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1、数学教学中,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有机的整合,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认知水平,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和排斥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例如:如教学循环小数概念时,结合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说从前山上有座庙„„”,通过实例让学生感知“不断重复”,再进一步举出周一到周日每周的循环引出“循环”的概念,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的许多概念都是由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很多概念的教学都能在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所以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直观入手从而抽象出数学概念来,可以逐步的加深理解和运用。例如:在教学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时,学生对于“速度×时间=路程”中的“速度”和“路程”这两个概念部分学生较为模糊。因此,在教学前,结合体育课举行了一次25米赛跑比赛。课堂教学时,联系比赛活动,帮助学生区分“速度”与“路程”这两个的概念。

让数学回归生活,使学生贴近数学,发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有必要的,体验学习的乐趣和进步的喜悦,从而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二、让数学回归生活。

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知识来为我们服务。因此,在教学中要经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知识也只有学会了运用,才能算被学生真正掌握,也只有“用”才能体现其价值。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意识的在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创设一些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的情境或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体验知识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学习了长方形面

积计算公式后,让学生去测量和计算自己的房间面积或者床铺的面积,让学生体验自己身边的数学,并学会了运用所学的知识。

2、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数学知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或者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也可以让学生试着设计一些小东西。学习了平均数,可以让学生试着举行某些比赛,让学生试着去计算,去当个小裁判。

3、加强操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学生由于感性知识较缺乏,出现不符合客观生活实际的数量意识。这就在提醒着我们,数学教学要更注重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学习了长度单位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各种测量活动,进而加深学生对不同长度单位的理解,在巩固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的方法的同时,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获得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性数据。而我们也在这个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测量的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数学知识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有机整合,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从而不断体验数学的价值与魅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第五篇:联系生活,感悟数学(课例)

联系生活,感悟数学

——《温度》课例研究报告

研究的背景: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是《生活中的负数》的第一课时,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体系中数的认识范畴。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自然数的知识,并有了一定的数感基于以上认识,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和讨论法进行教学。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我侧重关注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温度》一课的内容是通过认识温度计,引出正负数,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学生以前学了多位数,认识了分数、小数,可以说今天这节课是数的认识的进一步拓展,为以后教学数的分类以及进一步认识数打基础。,教材在编排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从学生熟悉的温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负数的学习。掌握好这一内容,为学生下节课学习用正负数表示相反的量打下良好的基础。研究主题:联系生活实际学数学 研究过程:

一、研究团队和行动计划

1、合作团队

教研组成员:蒋巧君、王萍珠、周秉华、胡绿荷、胡海芳、等老师

2、研究行动

研究方式:课例研究

课例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温度》 作课教师:施黎红

3、行动流程:

课前研讨 两次备课 课例展示 课后研讨 教学反思

二、行动回顾

1、确立主题

3月5日下午我们教研组老师及教研组的成员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联系生活

小学数学 实际学数学”。如:数学课中有哪些跟生活联系紧密,温度对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如何把理性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感性认识带着这些疑难与困惑,我们一起通过翻阅书籍和上网等各种途径查阅资料,一起研究,商讨,知道了:1给与学生一定的生活情境

2、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我采用了“联系生活体验感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还要还原于生活。,首先让学生从每天都接触的气温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引入负数的概念,同时让学生在实例中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零下2℃表示比0℃还要低2℃,可用-2℃表示,读做负2℃。并通过举例拓展负数的表示范围,如:取款、电梯等为学生进一步理解负数奠定感性基础,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让学生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这是下节课的内容,但我觉得在这里可以让学生进行理解,并且有实例的现实意义,学生完全能接受,练习应用我设计了两块内容,一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小调查作为本课知识的延伸,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的知识进行延伸。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数感,2、选课 备课

(1)个人备课:我先是查了好多的资料,发现《生活中的负数》作课的人很多,教案资料都比较好找,可《温度》这一课资料就少之又少。我心里也是很犹豫,到底该上什么,后来觉得还是尝试人家没上的,有这么多的同事在,什么困难不能解决呢。确定主题后就,及时与领导和有经验的老师商量,得到了大家的赞同。首先,由我独立备课,通过研究教材我了解到在集体研讨时我谈出了自已的想法和困惑,如:本课内容不是很难,但是要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学习,如何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活动平台?如何调动学生的活动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2)集体备课:3月20日我校数学教师、校长、主任及教研组成员进行了集体备课,大家依据我的教学设计畅所欲言,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首先大家解决我个人备课的困惑,大家研究觉得先按我自己的备课流程把课拉一次,有不妥的地方再及时修改。

(3)上研究课:第一次用不是本班学生授课,其他教师进行观课,课后大家一起研讨。我先谈在讲课过程中的感受,我感觉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不够清晰,整个过程有点乱,教学环节在整合上有一定的毛病。习题设计没抓住重难点。

小学数学 教师1:认为情景导入缺少激情,主要原因在于老师; 教师2:建议习题的设计应有一定才层次; 教师3: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够明确; 教师4:个别学生难点还没掌握。

第二次在另一个班上课,针对大家的意见修改了上节课的不足之处,完善了教学设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仍有需要改进之处:如教师语言需规范;对学生要有适当的鼓励语言;学生的练习有了更好的改进。

《温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学会正确读写温度计上的温度,会用正负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能在具体情境当中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经历观察、体验、合作探究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快乐,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课的重点是能正确读写温度,难点是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基于以上认识,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和谈论法进行教学。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我侧重关注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教学过程:

第一次上课

温度大小的比较

机灵狗还给我们带来了拉萨的气温,你能读出来吗?拉萨的最高气温是零下3℃,最低气温是零下20℃。让学生用刚才学习的方法把它表示出来是-20~-3℃。-20~-3℃哪个温度高,哪个温度低,为什么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用课件进行演示。接着让学生比较另两个温度的大小。然后进行画图,:让

小学数学 学生在温度计图片上画出北京和哈尔滨的刻度,并比较两个温度的高低。让学生从直观形象上理解温度的高低。

【意图:通过情景图和温度计,让学生初步学会温度大小的比较,并总结出比较的方法。】

课后反思:通过画图活动,较好的学生已能比较温度的大小,但用起来比较麻烦,不够形象生动学生学起来还是有点困难,怎么让比较温度的大小更形象更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这是下一次上课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第二次上课

1、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很奇特的地方,那个地方有句谚语:早穿棉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你猜那是哪里呢?(这次不是让机灵狗来陈述,而是用谜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我们来看看新疆一天奇特的天气。(由新疆一天的天气引出正负数,自然亲切)

3、认识0℃。(跟课前谈话想呼应)

4、认识30℃和-15℃。

5、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同是一天各个城市的气温都有很大的差别,我们来看看这几个城市2月份某天的气温。

6、谁能播报这几个城市的天气 预报(学学天气预报播音员,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7、从这些信息中你发现了什么?

8、温度的高低跟什么有关系?

9、你能找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吗?

10、用手势表示温度的大小:伸出左手平放在胸前,做零度(分界线),用右手在左手上下比划出温度。零上温度在左手上方,温度越高离左手越远;零下温度在左手下方,温度越低,离左手越远。(让学生动一动,更好的理解温度的大小)

【最后:“学起于疑,又终于疑。”当学生总结汇报后,我提出关于负数,你还想知道什么?独具匠心的设计让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为后继的学习打下伏笔。】 课后研讨:

小学数学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课前谈话中由“鸿沟”引入分界线,为学习温度这特殊的概念埋下伏笔,也就是温度是以零度为分界线,把温度分成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通过天气预报了解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一年有四季,一天有四季,让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2、通过打手势,有利于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

3、要讨论和研究的问题

(1)有没有必要让学生用手去感知水的温度。如果过多的指导学生怎样测量,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会不会导致这节课喧宾夺主,完不成教学任务。

(2)学生对温度的理解是不是更需要多去体验生活

教学反思:

创设体验温度的情境,目的是以温度为载体,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两个相反意义量之间的关系。温度的变化是学生能体验到的事情,通过冷热之间差异的比较,有利于学生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温度计相当于一个竖直摆放的数轴,在温度计上学生可以比较容易地观察到零上与零下温度或者说正负数之间的差异。

随着电视机在家本部分内容是在一、二年级学习的“认识万以内的数”、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分数”和四年级上册“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的基础之上所学习的内容。在学本节课之前,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对温度并不陌生,对正负数的感知也是比较丰富的,但他们的方法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没有经过系统的总结、整合和梳理。因此,本节课就是使学生重温体验温度的情境,从感性的感知上升到理性的认知,形成数学生活化与生活数学化之间的交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本节课创设的问题情境都来源于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主动去观察、猜测、探索、交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如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促进学生解决问题意识的提高与发展。数学来源于生活,本节课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温度,并用语言动作表示冷暖,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温度的大小。在小学数学 具体情境中感知两个温度的高低,为学生学习认识正负数,进而比较正负数的大小,奠定良好的感性基础。

以哈尔滨初冬气温变化明显的特点为课程资源,很好地创设了教学情境,学生在体验、感受温度中,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新课。课堂上教师引导孩子积极动脑,认真观察,采取自主探究和学习交流的学习形式,引导孩子去发现规律和问题。比如,教师出示温度计,让学生仔细观察温度计,注意观察温度计上面的标识。

在零度的处理上,让孩子发现了零刻度线是红色的。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语言引导也是非常到位。比如,让孩子观察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时,教师运用恰当的语言引导孩子:“零以上的温度就是零上温度,零以下的温度就是零下温度。”教师不仅用语言去描述,还用肢体语言去引导学生。

教师给出某个城市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并让学生在温度计上找出这样的温度,在拨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中发现温度计上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差。这一环节,为后续学习正负数的比较和加减法做了充分的铺垫。教师还让学生观察了几个城市的温度,这一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了我国的版图,体会从北向南的气温变化规律,进行了数学学科与科学学科的整合。庭生活中的普及,每天看电视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重要的休闲方式。所以,课前可以组织学生关注前一天各地的气温情况。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把记录的数据进行简单的交流,并取出其中的一组数据与零度进行比较,如零下2 ℃比0 ℃还要低2℃等。再请学生在温度表上找一找对应的温度,以增加一些直观的认识。

小学数学 6

下载数学日记——解决问题要联系生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日记——解决问题要联系生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作就是要解决问题》读后感

    《工作就是要解决问题》读后感(作者:刘春伟)每一天,我们都会在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有的事情能够解决,有的事情解决不了或是解决不好,就会形成问题,困扰好久。读了《工作就是要......

    六年级联系生活 应用实践数学应用题

    联系生活 应用实践数学应用题 1.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如果每小时行45千米,就要晚0.5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行50千米,就可提前0.5小时到达.问甲乙两地的距离及原计划行驶的时间.2.小红......

    我要拿到巧克力数学日记

    今天晚上,我刚好做完作业,此时,门钟响起来了,我高兴极了,因为我知道这是妈妈回来,妈妈好久也没有跟我聊过天了。我在门铃响起的5秒后从书桌上飞快地跑去开门,妈妈一进屋子里就对我......

    五年级数学日记生活离不开数学

    生活中的数学 埔上中心小学 五年(1)班 姓名:廖溢洋 辅导教师:肖金凤 以前,我一直认为学习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与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米,高是3......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1 昨天的下午,我和姐姐、妹妹回到家。妈妈看我的病还没有好,应带我去人民医院看医生。妈妈从带子里拿出1元钱说:“你去前面买挂号。”我去到那里就说:“医生,我......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

    关于生活中的数学日记1 今天,我跟着妈妈去菜场买菜。妈妈说:今天要考考你,会不会自己去买样你喜欢吃的菜。妈妈给了我20元钱,要看看我的表现。保证完成任务。我自信地说。于是,......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1 今天是周末,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我和奶奶去买早点。走到店门口,“叔叔,请问一根油条多少钱?一袋豆浆多少钱?”叔叔亲切地说:“一根油条5角钱......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15篇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1 一天,三个好朋友小虎、小斌和小华一起去买面包。他们一共买了8个面包,平均分着吃。其中小虎付了5个面包的钱,小斌付了3个面包的钱,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