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班语言活动《月亮》
中班语言《月亮》活动设计
旬阳县第三幼儿园 郭远玉
活动名称:诗歌《月亮》
活动目标:1.欣赏诗歌《月亮》,会运用诗歌中的对话表达月亮与小鸟、青蛙、宝宝间的友情。
2.通过回忆、想象、观察、讨论和诵读,理解挂、漂、盛的含义,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3.体验夜晚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活动重点:会运用诗歌中的对话表达月亮与小鸟、青蛙、宝宝间的友情。
活动难点:理解挂、漂、盛的含义,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活动准备:PPT图片、音乐《月光曲》、《月亮船》伴奏、小鸟、青蛙、宝宝、树梢、池塘、脸盆图片、挂、漂、盛字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播放贝多芬《月光曲》。师:很高兴认识中二班的小朋友,现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想象一下,然后睁开眼睛。
2.夜晚静悄悄,在漆黑的天空中会有什么?(星星、月亮)3.夜空中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谁能用动作表示?月亮的朋友会是谁呢?(星星)
4.星星会对月亮说什么?月亮还有哪些好朋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诗歌里是怎么说的。
二、基本部分。1.教师配乐朗诵诗歌。
2.诗歌中月亮的好朋友都有谁?(小鸟、青蛙、宝宝。出示图片)
3.小鸟、青蛙、宝宝是怎么和月亮说的?
4.老师请出主人公,幼儿说出主人公的话,小鸟说„„青蛙说„„宝宝说„„
5.月亮的朋友小鸟、青蛙、宝宝在哪儿看到了月亮?(再朗诵一遍)(1)小鸟在什么地方看到了月亮?(树梢)什么是树梢呢?(孩子自由说、教师讲解树枝的顶端,尖尖端。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示、教师扮演月亮挂在树梢上)
(2)青蛙为什么会在池塘里看见月亮?
(3)宝宝在什么地方看到月亮?为什么会在脸盆里?(可以抱抱月亮)
6.出示PPT图片,引入:到底有几个月亮?在哪里?为什么会在池塘里、脸盆里?(倒影)设置情境:一阵风吹来,月亮会怎样?(教师吹风,幼儿扮演月亮)
7.教师朗诵前半段,幼儿朗诵后半段。
8.理解挂、漂、盛的含义。并将字卡对应放在树梢、池塘、脸盆的图片位置。
·树梢上的月亮是怎样的?在哪儿用过挂? ·池塘里的月亮是怎样的?你能用动作表现一下吗?
·脸盆为什么是盛一个月亮呢?(像碗一样)什么时候用过盛? 9.教师朗诵前半部分,幼儿朗诵后半部分。10.配乐完整朗诵。(提示用好听的声音)
三、结束部分。
1.你喜欢诗歌中什么地方的月亮?为什么? 2.月亮还会和谁好?
中班语言《月亮》活动反思
《月亮》是一首优美动听、充满童趣的散文诗,它以幼儿的眼睛来描绘月夜,以幼儿的心灵去体味月亮的欢乐,充满了美丽的想像。简洁明了、形象生动的语言将月亮与小鸟、青蛙、宝宝之间的关系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不但增添了散文的韵律美,而且将彼此间的亲密关系描绘得有声有色,使作品画面感增强,想像丰富,韵律和谐,富有童趣。整首诗歌洋溢着快乐开朗的感情,同时这首散文诗中还蕴含了一个科学现象“倒影”,是一篇有较高的文学欣赏价值的作品。
一、成功之处:
1.目标把握得好,设计合理。我设计了这样三个目标:欣赏诗歌《月亮》,会运用诗歌中的对话表达月亮与小鸟、青蛙、宝宝间的友情;通过回忆、想象、观察、讨论和诵读,理解挂、漂、盛的含义,感受诗歌的语言美;体验夜晚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活动中目标都完成。
2.提问层层递进,由易到难,很有成效。先问“诗歌中月亮的好朋友都有谁?”再问“他们在哪儿看到的月亮?”“月亮都是怎样在上面的”等,一步一步,引导的好。
3.借助肢体语言帮助幼儿理解诗歌。4.及时鼓励评价幼儿。
二、不足:
1.氛围营造不够,教师缺乏激情,语言不够美。2.语速有点快。
今后还要多学习,多实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第二篇:中班语言《月亮》
中班语言《月亮》
中班语言《月亮》
活动目标:
1.欣赏并有感情地学念诗歌,理解诗歌中呈现的意境及其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诗歌中月亮和树梢、池塘的关系,运用角色替换的方法仿编诗歌。
3.能注意倾听同伴发言,并大胆地说出自己仿编的诗句。
活动重点:
欣赏并学念诗歌,理解诗歌中月亮和树梢、池塘的关系。
活动难点:
用角色替换的方法仿编诗歌并大胆地说出自己仿编的诗句。
活动准备:
1.事先请家长在有月亮的晚上带幼儿外出散步,从树间、楼放下、河边、小桥边等不同地方观看月亮。
2.月亮图片,背景音乐。
3.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月亮图片,并播放背景音乐创设意境。
师:今天呀,老师请来了一个好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我的好朋友是谁呀?它是什么样子的呢?(月亮,圆圆的,黄黄的)
二、集体欣赏教师富有感情的配乐诗朗诵。
1.师:小朋友都喜欢月亮,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关于月亮的诗歌吧!(师朗诵)
2.师朗诵诗歌后提问:诗歌的名字叫什么?月亮和谁好?和谁是好朋友呢?
三、出示背景图画面,同时播放诗歌录音。
1.集体倾听诗歌录音,进一步感受诗歌意境的美。
2.师:诗歌中有谁?(根据回答出示图片)小鸟、青蛙和宝宝分别是在哪里看到月亮的?他们说什么?
(1)小鸟在哪里看到了月亮的?(树上)小鸟看到的月亮是怎样的?(挂着树上的)那我们用一句好听的话说一说“每一棵树梢,挂一个月亮”
(2)青蛙在哪里看到月亮的?(池塘里)为什么青蛙会在池塘里看到月亮呢?(因为青蛙生活在池塘里)青蛙在池塘里看到的月亮是怎样的呢?(漂在池塘里)用一句好听的话就是“每一个池塘,漂一个月亮”
(3)宝宝也在什么地方看到月亮了啊(脸盆里)宝宝看到月亮是怎样的呢?(盛在脸盆里的)用一句好听的话就是“每一个脸盆,盛一个月亮”
3.师幼跟随录音完整跟念诗歌。
四、尝试仿编诗歌。
1.替换动物仿编。
师:每一颗树梢,挂一个月亮,除了小鸟说“月亮和我好”,还有谁也会说“月亮和我好”?(引导说出晚上出来活动的动物)
师:每一湾池塘,漂一个月亮,除了青蛙说“月亮和我好”,池塘里还有谁也会说“月亮和我好”?
2.将幼儿编的诗歌整理,大家一起朗诵。
延伸:指导幼儿大胆想象并仿编。
师:除了树梢、池塘,还会有什么地方接近月亮,还会有谁说“月亮和我好”呢?
例如:每一条小河,有一个月亮。小鱼说:月亮和我好。每一座小山,顶一个月亮。猫头鹰说:月亮和我好。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理解诗歌内容中月亮和树梢、池塘的位置关系,通过图片展示,孩子们很容易理解,活动重点的突破较为简单。但是活动的难点对孩子们来说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让孩子独立进行创编实属不易,因此在创编第一幅图片的时候我念前两句,孩子创编的部分仅仅是替换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第二幅图片的创编我先请个别幼儿自由说一说,孩子们并不能顺利地按照诗歌结构进行创编,此时教师总结孩子的发现,引导幼儿创编,接下去几幅也如此,在幼儿创编困难的时候老师进行总结性创编。在难点创编环节,有些幼儿还有点来不及反应,因此我觉得活动的设计可做适当调整,可以这样设计:在学习诗歌内容的时候不仅提供图片,再提供关于诗歌的图谱,让孩子们在图片的视觉提示下理解图谱并能根据图谱念诗歌。这样在创编的时候,可以在图谱上作适当替换,这样可以相应地降低创编的难度,保证大多数幼儿都能跟着念出。
第三篇:中班语言活动《月亮的味道》
中班语言活动《月亮的味道》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内容的有趣,体验动物们齐心协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乐心情。
2.喜欢阅读,能对故事内容展开想象。
【活动准备】
PPT、绘本《月亮的味道》、舒伯特的《小夜曲》。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1.每年中秋节晚上的月亮是怎样的?
2.(出示图书)老师这里有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月亮的味道》,如果真的能吃到天上的月亮,你们想象一下月亮可能是什么味道呢?
3.让我们来听听故事里的动物是怎么想的。
二、看PPT,听讲故事,理解作品
(老师边讲述故事边插问)
1.请大家数一数画面上有几双眼睛?有几只小动物?
2.小动物们都很着急,请你们帮帮它们,怎样才能够够到月亮?
3.小鱼在想什么?你们认为它说得对吗?
4.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哪里最有趣?
5.小动物是用什么方法摘到月亮的?
三、完整欣赏,想象迁移
1、让我们一起再来完整欣赏这个故事。(播放配乐故事)
2、如果让你们也来摘月亮,你们会想什么办法?
第四篇:中班语言活动设计:《月亮下来吧》
2016-2017新教师转正课——
中班语言活动《月亮下来吧》
活动地点:厦门市东浦幼儿园
执教者:王慧盈 活动时间:2017年4月11日下午
执教班级:中二班 设计意图:
活动目标:
1.感知月亮的形状变化,知道月亮时圆时缺。2.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尝试仿编儿歌。3.感受民间童谣《月亮下来吧》的艺术魅力。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月亮下来吧》的录音,白板一体机,《月亮下来吧》课件,幼儿图谱白条4组,水笔4组。
2.经验准备:幼儿有学过诗歌、儿歌的经验,已有创编动作的经验。活动过程:
一、猜谜激趣,谈话交流。
1.猜谜导入
引导语: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吧!仔细听哦: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月亮)
二、完整欣赏,理解儿歌。
1.教师朗诵儿歌,引导幼儿欣赏。
引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关于月亮的儿歌,儿歌的名字叫《月亮下来吧》,一起来欣赏吧。
(1)教师声情并茂地完整朗诵儿歌。
(2)师幼交流聆听儿歌感受。2.问题讨论
(1)提问:这首儿歌听起来有什么感觉?儿歌里说了什么? 教师结合白板的橡皮擦功能出示图片。
(2)小结:这是一首在民间童谣,小朋友们把月亮想像成了各种东西,他 们在和月亮做游戏呢!
3.再次欣赏儿歌动画,加深对儿歌的理解。
引导语:我们一起再来欣赏这首儿歌,等会儿请你们用儿歌里的话来告诉大家哦!
(1)教师播放儿歌第一段,引导幼儿欣赏。
A提问:儿歌第一段说了什么? 你能用儿歌里的话来告诉大家吗?
小结:我们一起看着图谱,(教师用橡皮擦擦出剩余图谱)一起把小弟弟和月亮玩游戏的情景说一说吧!师幼一起朗读儿歌第一段。
(2)教师播放儿歌第二段,引导幼儿欣赏。
B提问:儿歌第二段说了什么?她把月亮当成了什么?想把它怎么样?
小结:我们一起看着图谱,(教师用橡皮擦擦出剩余图谱)一起把小妹妹和月亮玩游戏的情景说一说吧!师幼一起朗读儿歌第二段。
(3)教师播放儿歌第三段,引导幼儿欣赏。
C提问:儿歌第三段听到谁和月亮做游戏啦?他们把月亮当作了什么?谁愿意来把这句话完整地说一说?
小结:我们一起看着图谱,(教师请幼儿用橡皮擦擦出剩余图谱)一起把弟弟妹妹和月亮玩游戏的情景说一说吧!师幼一起朗读儿歌第三段。
三、朗诵儿歌,体验成功。
(1)结合图谱,提醒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完整朗诵儿歌。(2)配乐朗诵,提醒幼儿用好听、优美的声音朗诵。
四、小组讨论,仿编儿歌。
1.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仿编儿歌。
2.问题讨论:
(1)你们见过月亮吗?月亮是什么样的?
(2)教师出示圆圆的月亮的图片,引导幼儿想象圆圆的月亮像什么。
(3)小结:圆圆的月亮像西瓜、镜子、皮球,还像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东西。
(4)月亮除了是圆圆的,还有别的什么形状吗?
(5)小结:弯弯的月亮像香蕉、眉毛、梳子,还像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东西。
引导语:你们说得真好,谁能来试着编一编这首儿歌?
教师示范仿编儿歌,引导幼儿分析句式。(月亮啊,下来吧,你是一个呼啦 圈啊,小姐姐把你套在身上转。)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与同伴交流自己仿编的句子。3.请个别幼儿发言,与大家分享仿编的语句。
引导语:请请你们带着记录单上来与大家分享你仿编得的句子。
五、谈话小结,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们都学会朗诵这首儿歌了,有的小朋友还会边表演边朗诵呢!月亮除了可以变成儿歌里的皮球、镜子、小船,还可以变成什么呢?晚上回家后和你们的爸爸妈妈一起想一想,继续往下编一编吧!附儿歌:月亮下来吧
月亮呀,下来吧,你是一个皮球呀,小弟弟,要把你,拿在手中玩。月亮呀,下来吧,你是一面镜子呀,小妹妹,要把你,拿在手中照。月亮呀,下来吧,你是一只小船呀,小弟弟,小妹妹,坐船到天上!
第五篇:中班语言活动《月亮的味道》
中班语言活动《月亮的味道》
设计意图:《月亮的味道》是一本非常简单的图画书,单看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就能猜出故事大概。故事本身浅显易懂,讲述了月亮和一群小动物之间的故事。同时,这又是一本充满童趣和智慧的图画书。《月亮的味道》这个语言活动,非常富有趣味性,故事轻快幽默,富有想象力。让幼儿大胆的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的想法,用语言描述月亮的味道是我们这个活动的目标。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猜测故事内容,初步感受故事的趣味性。2.尝试用连贯的语句讲述动物们的活动与对话。
3.重点认读字词:味道、动物、伸、够不着、袋鼠、肯定。活动重点:尝试用连贯的语句讲述动物们的活动与对话。活动难点:学习看图猜测故事内容,初步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活动准备:大图书、大字卡、大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师:你见过月亮么?你见过的月亮是什么形状的?(引导幼儿月亮是有变化的)你知道月亮的味道么?
师:很多小动物也非常喜欢月亮,你们猜猜它们是为什么喜欢月亮?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二、出示大图书阅读观察理解
师:你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这本书的名称叫“月亮的味道”(出示大字卡“味道”,并讲述故事)观看图书P1—P3。
师: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想干什么?(出示字卡“动物”)是谁想要去尝一尝月亮?(出示大头饰“乌龟”)小乌龟遇到了什么麻烦?(出示字卡“够不着”)乌龟叫来了谁?(出示头饰“大象”,并按顺序摆好)教师翻阅图书,适时出示大字卡“袋鼠”
师:最后谁咬下了一片月亮?月亮这一次为什么不轻轻往上一跳呢?(出示字卡“肯定”)
师:有哪些动物尝到了月亮? 它们有什么感觉? 你们吃到最好的东西时会怎么说?
小鱼看到大家费那么大的;力气摸到月亮。它是怎么想的? 你们同意小鱼的想法么?
三、看大图书完整讲述故事,结束。
师:故事听完了,小动物们品尝到了月亮的味道,它们是怎样够到月亮的?
师小结:叠在一起就够到了,团结起来力量大。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