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程力学期末开始复习题
九章复习题
1、变截面圆轴受力如图所示,图中尺寸单位为mm。若已知Me1=1765N.m,Me2=1171N.m,材料的切变模量G=80.4GPa,求:
1)、轴内最大剪应力,并指出其作用位置; 2)、轴内最大相对扭转角max。解:
2、同轴线的芯轴AB 与轴套CD,在D 处二者无接触,而在C 处焊成一体。轴的A 端承受扭转力偶作用,如图所示。已知轴直径d=66 mm,轴套外直径D=80 mm,厚度δ =6 mm;材料的许用剪应力[τ ]=60 MPa。求: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外力偶矩。
解:
所以,为了确保整体结构的强度安全,有:
3、图示圆轴的直径d=50mm,外力偶矩Me=1kN.m,材料的G=82GPa。试求:(1)横截面上A 点处(d / 4)的切应力和相应的切应变;(2)最大切应力和单位长度相对扭转角。
解:(1)A点的切应力:
(2)最大切应力:
第二篇:工程力学期末辅导
一悬臂式吊车结构中AB为吊车大梁,BC为钢索,A、处为固定铰链支座,B处为铰链约束。已知起重电动电动机E与重物的总重力为FP(因为两滑轮之间的距离很小,FP可视为集中力作用在大梁上),梁的重力为FQ。已知角度θ=30º。
求:1.电动机处于任意位置时,钢索BC所受的力和支座A处的约束力
2.分析电动机处于什么位置时,钢索受力的最大,并确定其数值。
二A端固定的悬臂梁AB受力如图示。梁的全长上作用有集度为q的均布载荷;自由端B处承受一集中力和一力偶M的作用。已知FP=ql,M=ql2;l为梁的长度。试求固定端处的约束力。求:固定端处的约束力。
三已知:P=7.5kW, n=100r/min,最大剪应力不得超过40MPa,空心圆轴的内外直径之比 = 0.5。二轴长度相同。求: 实心轴的直径d1和空心轴的外直径D2;确定二轴的重量之比。
四矩形截面悬臂梁,这时,梁有两个对称面:由横截面铅垂对称轴所组成的平面,称为铅垂对称面;由横截面水平对称轴所组成的平面,称为水平对称面。梁在自由端承受外加力偶作用,力偶矩为Me,力偶作用在铅垂对称面内。试画出梁在固定端处横截面上正应力分布图。
五(25分)已知:应力状态如图所示。
试求:1.写出主应力
1、
2、3的表达式;
2.若已知x=63.7 MPa,xy=76.4
MPa,当坐标轴x、y反时针方向旋转=120后至x′、y ′,求:
x′、τx′y′。
六(两根直径均为d的压杆,材料都是Q235钢,但二者长度和约束条件各不相同。试 1.分析: 哪一根压杆的临界载荷比较大?
2.已知:d =160 mm,E =206 GPa , 求:两根杆的临界载荷。
第三篇:期末复习题
这是期末复习题: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时间:60分钟分值: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1—10题每题1分,11—17题每题2分,共计24分)1. 每年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我们应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我国近代的一次禁毒事件是
()
A.虎门销烟B.第一次鸦片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公车上
书
2.作为洋务派的代表,受命于危难之际收复新疆。清政府在他的建议下于1884
年设新疆行省。他是
()
A.林则徐B.李鸿章C.张之洞D.左宗棠
3.当我们观看“焦点访谈”的时候,能够联想到中国大众传媒的先驱是
()
A.《新青年》B.《新民晚报》C.《申报》D.《新华日报》
4.黄埔军校与以往军校的主要不同点是
()
A.共产党人任教官B.重视军事教育
C.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D.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
5.200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纪念日。主要是因为80年
前的这天发生了
()
A.九一八事变B.南昌起义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
6.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里的“星星之火”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陕甘革命根据地 C.左右江革命根据地D.中央革
命根据地
7. 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登载了一则重要新闻,标题为:“争取
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该新闻报道的内容应该是
()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台儿庄战役
8.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B.中共三大C.中共七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
会
9.解放后为了纪念淮海战役,国务院决定兴建淮海战役纪念馆,你认为纪念馆
建在何地合适()
A.南京B.连云港C.济南D.徐州
10.学习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老师要求同学们推荐四部电影中,有错误的是
()
A.《大决战》B.《挺进大别山 》 C.《血战台儿庄》 D.《渡江侦查记》
11.“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
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
盗是()
A.英德联军B.德法联军C.英法联军D.美俄联军
12.下列人物与事件有直接联系的一组是
()
A.左宗棠——江南制造总局B.孙中山——指挥武昌起义
C.严 复——发起公车上书D.张 謇——创办大生纱厂
13.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到“我翻开历史一查……每一页上都写着„仁义道
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请你说出它最准确地反映了
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14.中国工农红军取下八角帽,摘下红五星,穿上国民革命军军服,开赴抗日
前线应该在:
A.九一八事变之后B.西安事变之后
()
C.卢沟桥事变之后D.中共七大之后
15.毛泽东曾提笔写到“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
将军。”抗日战争期间,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
大的一次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平型关大捷D.渡江战役()
16.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三次发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其
真实目的是:
①为发动内战赢得准备时间 ②欺骗人民,将发动战争的责任嫁祸到共产党身
上()
③积极争取国内和平④希望同共产党合作,建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7.1949年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
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B.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
然被推翻
C.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D.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选择题答案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二、非选择题。(36分,共3题,每题12分)
18.(本题12分)主题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
在老师的指导下,历史学习小组围绕“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这一学习主题,通
过搜集、整理、分析材料,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加。
(1)下图是同学们搜集到的部分资料。
A. 民报B.江南制造总局C.新青年(青年杂志)D.康有为
将图中资料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
①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_____________②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
_____________
③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__ _______④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
___________
(2)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请你帮助他们在空格中填上未完成部分的内容。(4分)
“
(3)根据以上分析,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
过程具有什么特点?(1分)
(4)有人认为:历史上每一次思想的形成都会引起重大的社会变革。想一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为什么屡遭失败?你能得出什么结
论?(3分)
19.(本题12分)主题重走长征路
步骤一: 了解长征历程
材料一:毛泽东《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根据材料一中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结合所学知识,说
说红军长征途中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至少写出3个)(3分)
(2)回忆所学知识,请你完成如下红一方面军的长征路线图:
①遵义②大渡河腊子口③。(3分)步骤二:体验长征胜利
(3)“三军过后尽开颜”指的是长征中哪个重要的环节?(1分)长征胜利有什么
意义?(1分)
步骤三:感悟长征精神
(4)红军长征的胜利,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你认为红军长征体现了什么精神?(至少回答出两点)(2分)想一想,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将怎样落实长征精神?(2分)
20.(本题12分)主题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步骤一:读图片——回顾屈辱的历史
图一(地点:沈阳)图二(地点:北平)图三(地点:南京)
(1)上述图片反映了哪几个重大的历史事件?(3分)
步骤二:听歌曲——体会不屈的抗争
材料一: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材料二: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四万万同胞齐武装,不分党,不分派.大家都来抵抗.我们越打越坚强,日本强盗正在走向灭亡.待到最后胜利日,世界的和平见曙光.(2)材料一是孙明同学收集到的《黄河大合唱》中的歌词片段。根据这段歌词,归纳《黄河大合唱》在当时产生的主要影响。(2分)
(3)材料二是《游击队之歌》,它唱出了人民共同抗敌的情景,请写出抗战中中国军队英勇抗敌的一个著名战役。你认为抗战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2分)
步骤三:看新闻——把握中日关系现状
材料三:2007年3月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专访日本。回国后在央视《东方时空》谈访日感受时说,在日本参观靖国神社的人每年大约有500万人次,且大部分是青年人,而参观日本的和平展馆每年却只有50万人次左右。材料四:200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新闻联播报道,12月27日至30日日本新任首相福田康夫访华,在访问期间,胡锦涛、吴邦国和温家宝分别与他举行了会见和会谈,双方就构筑和发展中日两国战略互惠关系达成广泛共识,并规划了两国关系未来发展。
(4)根据材料三,日本有一部分青年人如此热衷地参观靖国神社说明了什么问题?这对中日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5)材料四反映了当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流是什么?你认为中日关系要保持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两国应该作出哪些努力?(3分)
八年级期末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1—10题每题1分,11—17题每题2分,共计24分)
1.A2.D3.C4.C5.B6.A7.B8.C9.D10.C
11.C12.D13.A14.C15.B16.A17.B
二、非选择题。(36分,共3题,每题12分)
18.(1)BDAC(4分)
(2)师夷长技或自强求富;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三民主义或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
(4分)
(3)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或由学习器物学习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等。即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1分)
(4)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等。(2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1分)
19.(1)敌人的围追堵截、自然环境的恶劣、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少数民族的阻挠、缺少粮食给养或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等。(3分,任一点得1分)
(2)瑞金、金沙江、吴起镇(或陕甘革命根据地)(3分)
(3)会宁会师(或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意义: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表明中国共产党或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2分)
(4)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团结互助的精神;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为正义事业献身的精神。(2分,任一点得1分)热爱祖国,不怕困难,勇于拼博;努力学习,为正义事业英勇奋斗。(2分,任一点得1分)
20.(1)九一八事变 ; 卢沟桥事变 ; 南京大屠杀(3分)
(2)影响:鼓舞(激发、调动)了中国人民抗日热情(斗志)。(2分)
(3)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全民族团结抗战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2分)
(4)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势力仍存等。影响:伤害了包括中国在内曾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使中日关系、日本和亚洲其他邻国的关系恶化。(2分)
(5)和平友好是主流(1分)日本必须妥善处理历史问题,应正视历史,诚心悔过,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中国应勿忘国耻,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加强两国的友好交往和经济合作;坚决反击日本右翼势力的行为,随时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复活等。(2分,任一点得1分)
第四篇:工程力学
飞行器及其动力装置、附件、仪表所用的各类材料,是航空航天工程技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航空航天材料科学是材料科学中富有开拓性的一个分支。飞行器的设计不断地向材料科学提出新的课题,推动航空航天材料科学向前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出现也给飞行器的设计提供新的可能性,极大地促进了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
航空航天材料的进展取决于下列3个因素:①材料科学理论的新发现:例如,铝合金的时效强化理论导致硬铝合金的发展;高分子材料刚性分子链的定向排列理论导致高强度、高模量芳纶有机纤维的发展。②材料加工工艺的进展:例如,古老的铸、锻技术已发展成为定向凝固技术、精密锻压技术,从而使高性能的叶片材料得到实际应用;复合材料增强纤维铺层设计和工艺技术的发展,使它在不同的受力方向上具有最优特性,从而使复合材料具有“可设计性”,并为它的应用开拓了广阔的前景;热等静压技术、超细粉末制造技术等新型工艺技术的成就创造出具有崭新性能的一代新型航空航天材料和制件,如热等静压的粉末冶金涡轮盘、高效能陶瓷制件等。③材料性能测试与无损检测技术的进步:现代电子光学仪器已经可以观察到材料的分子结构;材料机械性能的测试装置已经可以模拟飞行器的载荷谱,而且无损检测技术也有了飞速的进步。材料性能测试与无损检测技术正在提供越来越多的、更为精细的信息,为飞行器的设计提供更接近于实际使用条件的材料性能数据,为生产提供保证产品质量的检测手段。一种新型航空航天材料只有在这三个方面都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才有可能应用于飞行器上。因此,世界各国都把航空航天材料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中国在50年代就创建了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和北京航天材料工艺研究所,从事航空航天材料的应用研究。
简况 18世纪60年代发生的欧洲工业革命使纺织工业、冶金工业、机器制造工业得到很大的发展,从而结束了人类只能利用自然材料向天空挑战的时代。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造出第一架装有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飞机,当时使用的材料有木材(占47%),钢(占35%)和布(占18%),飞机的飞行速度只有16公里/时。1906年德国冶金学家发明了可以时效强化的硬铝,使制造全金属结构的飞机成为可能。40年代出现的全金属结构飞机的承载能力已大大增加,飞行速度超过了600公里/时。在合金强化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系列高温合金使得喷气式发动机的性能得以不断提高。50年代钛合金的研制成功和应用对克服机翼蒙皮的“热障”问题起了重大作用,飞机的性能大幅度提高,最大飞行速度达到了3倍音速。40年代初期出现的德国 V-2火箭只使用了一般的航空材料。50年代以后,材料烧蚀防热理论的出现以及烧蚀材料的研制成功,解决了弹道导弹弹头的再入防热问题。60年代以来,航空航天材料性能的不断提高,一些飞行器部件使用了更先进的复合材料,如碳纤维或硼纤维增强的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等,以减轻结构重量。返回型航天器和航天飞机在再入大气层时会遇到比弹道导弹弹头再入时间长得多的空气动力加热过程,但加热速度较慢,热流较小。采用抗氧化性能更好的碳-碳复合材料陶瓷隔热瓦等特殊材料可以解决防热问题。
分类 飞行器发展到80年代已成为机械加电子的高度一体化的产品。它要求使用品种繁多的、具有先进性能的结构材料和具有电、光、热和磁等多种性能的功能材料。航空航天材料按材料的使用对象不同可分为飞机材料、航空发动机材料、火箭和导弹材料和航天器材料等;按材料的化学成分不同可分为金属与合金材料、有机非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
材料应具备的条件 用航空航天材料制造的许多零件往往需要在超高温、超低温、高真空、高应力、强腐蚀等极端条件下工作,有的则受到重量和容纳空间的限制,需要以最小的体积和质量发挥在通常情况下等效的功能,有的需要在大气层中或外层空间长期运行,不可能停机检查或更换零件,因而要有极高的可靠性和质量保证。不同的工作环境要求航空航天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
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 对飞行器材料的基本要求是:材质轻、强度高、刚度好。减轻飞行器本身的结构重量就意味着增加运载能力,提高机动性能,加大飞行距离或射程,减少燃油或推进剂的消耗。比强度和比刚度是衡量航空航天材料力学性能优劣的重要参数:
比强度=/
比刚度=/式中[kg2][kg2]为材料的强度,为材料的弹性模量,为材料的比重。
飞行器除了受静载荷的作用外还要经受由于起飞和降落、发动机振动、转动件的高速旋转、机动飞行和突风等因素产生的交变载荷,因此材料的疲劳性能也受到人们极大的重视。
优良的耐高低温性能 飞行器所经受的高温环境是空气动力加热、发动机燃气以及太空中太阳的辐照造成的。航空器要长时间在空气中飞行,有的飞行速度高达3倍音速,所使用的高温材料要具有良好的高温持久强度、蠕变强度、热疲劳强度,在空气和腐蚀介质中要有高的抗氧化性能和抗热腐蚀性能,并应具有在高温下长期工作的组织结构稳定性。火箭发动机燃气温度可达3000[2oc]以上,喷射速度可达十余个马赫数,而且固体火箭燃气中还夹杂有固体粒子,弹道导弹头部在再入大气层时速度高达20个马赫数以上,温度高达上万摄氏度,有时还会受到粒子云的侵蚀,因此在航天技术领域中所涉及的高温环境往往同时包括高温高速气流和粒子的冲刷。在这种条件下需要利用材料所具有的熔解热、蒸发热、升华热、分解热、化合热以及高温粘性等物理性能来设计高温耐烧蚀材料和发冷却材料以满足高温环境的要求。太阳辐照会造成在外层空间运行的卫星和飞船表面温度的交变,一般采用温控涂层和隔热材料来解决。低温环境的形成来自大自然和低温推进剂。飞机在同温层以亚音速飞行时表面温度会降到-50[2oc]左右,极圈以内各地域的严冬会使机场环境温度下降到-40[2oc]以下。在这种环境下要求金属构件或橡胶轮胎不产生脆化现象。液体火箭使用液氧(沸点为-183[2oc])和液氢(沸点为-253[2oc])作推进剂,这为材料提出了更严峻的环境条件。部分金属材料和绝大多数高分子材料在这种条件下都会变脆。通过发展或选择合适的材料,如纯铝和铝合金、钛合金、低温钢、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和全氟聚醚等,才能解决超低温下结构承受载荷的能力和密封等问题。
耐老化和耐腐蚀 各种介质和大气环境对材料的作用表现为腐蚀和老化。航空航天材料接触的介质是飞机用燃料(如汽油、煤油)、火箭用推进剂(如浓硝酸、四氧化二氮、肼类)和各种润滑剂、液压油等。其中多数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都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或溶胀作用。在大气中受太阳的辐照、风雨的侵蚀、地下潮湿环境中长期贮存时产生的霉菌会加速高分子材料的老化过程。耐腐蚀性能、抗老化性能、抗霉菌性能是航空航天材料应该具备的良好特性。
适应空间环境 空间环境对材料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高真空(1.33×10[55-1]帕)和宇宙射线辐照的影响。金属材料在高真空下互相接触时,由于表面被高真空环境所净化而加速了分子扩散过程,出现“冷焊”现象;非金属材料在高真空和宇宙射线辐照下会加速挥发和老化,有时这种现象会使光学镜头因挥发物沉积
而被污染,密封结构因老化而失效。航天材料一般是通过地面模拟试验来选择和发展的,以求适应于空间环境。
寿命和安全 为了减轻飞行器的结构重量,选取尽可能小的安全余量而达到绝对可靠的安全寿命,被认为是飞行器设计的奋斗目标。对于导弹或运载火箭等短时间一次使用的飞行器,人们力求把材料性能发挥到极限程度。为了充分利用材料强度并保证安全,对于金属材料已经使用“损伤容限设计原则”。这就要求材料不但具有高的比强度,而且还要有高的断裂韧性。在模拟使用的条件下测定出材料的裂纹起始寿命和裂纹的扩展速率等数据,并计算出允许的裂纹长度和相应的寿命,以此作为设计、生产和使用的重要依据。对于有机非金属材料则要求进行自然老化和人工加速老化试验,确定其寿命的保险期。复合材料的破损模式、寿命和安全也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第五篇: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地基与基础、工程地质学、工程水文学、工程制图与cad、计算机应用、建筑材料、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工程结构、给水排水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结构力学,工程测量,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工程制图、认识实习、测量实习、工程地质实习、专业实习或生产实习、结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40周左右。
主要专业实验:材料力学实验、建筑材料实验、结构试验、土质试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