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学生心中的一缕阳光
汪墩中学推选县“学生最喜欢老师”候选人黄华山事迹材料
做学生心中的一缕阳光
罗曼.罗兰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而爱就是最温暖的阳光。当我用爱的目光注视学生,用爱的微笑面对学生,用爱的关怀感染学生,用爱的惩罚约束学生,用爱的言行鼓励学生的时候,我也用爱赢得了学生对我的爱。身为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我愿成为学生心中的一缕阳光,给他们送去光明、温暖与力量。
一、尊重学生,带给每个学生宽容和理解。
叶圣陶先生说过:“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体谅和尊重每一位学生,这是对教师最起码的要求,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就是缺乏基本的教师道德。因此,我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学生的自尊,从不挖苦、侮辱学生,不对学生施以心灵的暴力。尊重学生和让学生自己反省,容易温暖学生的心,使学生愿意接受教育,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平等,更为融洽,更为亲密。
宽容是一种美德,是有人性的光辉,更是教育的秘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惩罚是一种教育,宽容也是一种教育,但宽容比惩罚更具影响力。每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我都会去想一想:假如我是这个学生,假如这个学生是我的小弟小妹,„„换位思考后,我就能以更宽容和更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帮助学生。我要以我对孩子的尊重换取学生对我的尊敬。我办公桌旁,常多找一个凳子,谈心时给学生坐,与学生平起平坐,学生心里不设防。就是坐在这个凳子,多少位学生说出了许多心中的秘密。我也分享了学生很多的喜与乐。
二、待生如友,用阳光般的爱温暖学生的心。
夏丐尊先生指出:“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 “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 我要用阳光般的火热的心,带给学生关爱,温暖他们的心灵。
班中六七十位同学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人有不同的成长经历。特别是在农村中学,留守学生占三分之二,他们多数是隔代抚养,亲情缺失。处于“青春断乳期”的初中生更需要我的关爱。去看看生活有什么困难,去问问和爸妈通过电话吗,去查查他们的被窝是否干净整洁,去关注他们身体的变化,情绪是否稳定 „„这些看来都是小事,但我觉得:教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作为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关爱、尊重和希望,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家庭情况;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心中时刻想着他们,用心去爱护、关心他们。他们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他们的心也时刻牵动着我的心。要学会欣赏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去年暑假家访中,我了解到我班的刘文杰同学近三四年都是他一个人在家,家中收拾得很井井有条,实在令人佩服。一个男生多么不容易啊!
三、学高为师,让学生每一节课都能收获灿烂的心情。
“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得有源源不断的泉水” 从教以来,我认真对待工作,刻苦钻研业务,把学习提高看作生活的重要部分。多年从事初中数学课教学,我深刻地体会到:只要我不不断学习,争取上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本作业,精心地设计教案,学生会在课堂中感受学习的快乐,收获快乐的心情。如我归纳完全平方公式特征时,我用“首尾符号是同乡,首平方,尾平方,积的两倍放中央。”在教学勾服定理时,用几何画板演示七彩勾股树。学习概率时,就让学生亲自掷骰子,摸牌,转转盘。讲数学家的故事,解答古代趣题,感受数学文化的熏陶„„我们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学习着并快乐着。
四、身正为范,让我的言行像阳光一样照亮学生的心灵。叶圣陶说过: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眼睛是摄像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在审视评价自己的老师。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身教重于言教。我要用我良好的言行,像阳光一样照亮学生的心灵,给他们做出好榜样。我时刻提醒自己要注意言行,他们正眨巴着眼睛看着你、模仿着你呢!要学生坐得正,我必须比他们坐得更好;希望学生爱看书,我自己要养成看书的好习惯。二十多年来,我坚持和学生一样不迟到早退;当学生向我问好时,我总是面带笑容地回一句“你好”;在地面上看到垃圾,我不忘弯腰捡起;学生看书时,我也总是捧着一本书和他们一起看……这些虽然只是一些细节,但我觉得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引导,是无声的教育,所以从接班开始,我就把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我的形象作为工作的重要一环,以我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们、感染他们:时时处处做到以身作则,每天我都精神饱满、笑容满面,积极乐观面对学生。学生们在我的影响下,也慢慢变的爱学习、讲文明、懂礼仪了。
我和学生建立了亲如朋友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使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心应手,如鱼得水。所任教科目成绩一直处平行班前茅,所带班级多次以较大优势处年级前列,甚至有几次包揽了所有科目的第一名,全校前十名中本班占六七位的好成绩。
这二十多年的工作,让我体会到学生好比一个铁盒子,不是要你去一拳砸扁它,而是要你细细地去找到那把对号的钥匙,去开启他们的心扉。教师的工作就在点点滴滴、零零碎碎之中,有些看不见,有些看得见,有的说出来了,更多的事忘了。我想,只有努力一些、多学一些、勤勉一些、耐心一些,我才能够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还是这句话:“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我愿做一屡阳光,不要耀眼,不要火热,只愿能带给每个学生温暖和快乐成为喜爱的老师。学生快乐所以我快乐,学生温暖所以我灿烂,学生成长才是我成功,学生的口碑才是我最好的奖碑。
第二篇:心中的一缕阳光
心中的一缕阳光
在漆黑的世界里,心中的孤独和无助无人知晓。因为她也是聋哑人,可是她在盲聋哑人的世界里照样可以创造奇迹,真厉害。这个奇迹就是海伦凯勒,帮她从黑暗走向奇迹的这一个老师叫安妮莎莉文。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以为我讲的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一本书,那你就想错了。我讲的是《海伦凯勒的教育》。这本书也许不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出名,但那是这位“创造奇迹”的老师所写的。里面写了这位老师教海伦凯勒的过程。
莎莉文老师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摸索,才将海伦凯勒这样一位盲聋哑人培养成了奇迹。本来海伦凯勒在一岁半就失去了视力和听力,后来经过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居然成为一名精通5种语言、知识渊博女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小时候的海伦凯勒很调皮,从不知道服从。因为海伦凯勒的病,爸爸妈妈从来只是顺从。为了让海伦凯勒学会服从,他们搬到了一个小房子里进行隔离式教育。隔离式教育成功了,海伦凯勒爱上了“语言”,从此“师徒”二人学会用多种语言交流。
其实海伦凯勒是个聪明的人,她学会了接触自然,发现了更多的知识。连盲聋哑人都可以成功,我们就更不能输给他们。目标在前方,去努力吧!。用你的心去感受,温暖的阳光在等着你。用你的心看世界,新的世界在等着你,新的目标也在等着你。
学校名称:青岛鞍山路小学 班级:六年级三班 姓名:王梓怡 指导老师:李如梅 邮政编码:266033 联系电话:***
第三篇:让心中永驻一缕阳光
升入初中后,我总是闷闷不乐,来自学习的压力,来自老师的压力,甚至于来自三年后那升学考试的压力。初中老师似乎更倾向于用压力来管制学生,激励学生,不停地暗示我们是直升进初中的,而不是考到初中的,我们比往届的学生差很多。老师的反复暗示着,就是在紧张的课堂上,也不忘插上那么两句,慢慢地,“差”似乎就永远定格在我们头上。
我的一举一动,似乎都被妈妈看在眼里,妈妈没有明说,只是在我狂怒时不停地安抚我,告诉我要把心静下来。又一次对着作业眼冒金星时,妈妈带我来到乡下后院,我惊诧地看着那片被火烧过的杂草丛,居然又有了一丛一簇的杂草冒了出来。我看着妈妈,一脸疑惑,不知此行妈妈用意如何。只见妈妈弯下腰,拔起一根小草,笑着问,“你说,我将它们拔光,小草还会长出来吗?”望着妈妈意味深长的笑容,我似懂非懂地摇摇头,“这杂草,无论你是烧光它,还是割光它,只要有阳光,它还会蓬勃生长。你明白吗?”我望着那一丛丛茂盛的杂草,突然明白了妈妈此行的用意,无论受到多少挫折,多少磨难,都要意志坚定,不能因眼前那小片的阴云而抱怨,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一定能拥有明天的阳光。
人生的路途是条直线,上面会有无数个点等着你去攻破,无论路途多么遥远,多么艰难,永远不要放弃。虽然学校老师给了我们很多压力,但我们可以去试着去化解压力,试着改变自己,发展自己,只要前方有一丝阳光,就绝不能放弃。
第四篇:我心中的一缕阳光
我心中的一缕阳光
公交车渐渐出现在我的视线中,我随着拥挤的人群慢慢的被挤上了车,我渐渐发觉许多人的眼睛都瞄向我,我能想象到自己拉长的脸绝对可以和“鞋拔子”相提并论,哎,谁让父母这么古董呢?代沟啊!
偶然间,我听到了后面一对母子的对话:
“穿这么点,你也不怕冻着?”那个母亲关切的问孩子。
我循着声音扭过头去,一对母子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母亲凝视着孩子,眼神充满关爱。
“没事,”那个孩子回答,“今天一点也不冷。”说着,他向外望了望,嘴角漾起的满是笑意与满足。
“以后出来多穿点,”那个母亲又说。语气中又是叮咛。
我也向外看了看,一切都被太阳照得摇摇欲睡,暖洋洋的。
只是这一段小小的对话,表达了母亲对自己的儿子多少关心,多少关爱啊。一瞬间,我的眼圈红了。一直埋怨父母忽视了我,父母对我缺少关心,可这样的话也明明也常在我的耳畔响起,虽然他们不懂《江南style》,他们不知道“龙井”,可他们对我的爱一点也不少啊!只是在匆匆的时光中我忽视了他们而已。
偶然间,抬头看见了那温暖的太阳,它驱散了一直罩在我心头的阴霾,照在身上暖暖的,使我的心里也暖暖的。
第五篇:给学生一缕阳光
给 学 生 一 缕 阳 光
经济管理部赵力
【个案】
一个星期四下午的体育活动课,我班学生魏某反映,上周星期二的下午快上课时,他抱着一个篮球从操场往班里跑,这时,我班学生王某在走廊拦住了他,说球是他的。由于魏某是刚从外校转来的,对情况不了解,听说后就把球给了王某。但现在球已经被弄破了。经他打听才知道,这只篮球是同班同学刘某向另一个班张某借的。因为球已经坏了,所以张某把矛头对准了刘某,把刘某的篮球拿走了。刘某气不过,开始向魏某索要星期二给他的篮球。魏某了解情况后,也很是委屈。于是向我反映,希望班主任能帮助他把这件事解决。
我在了解事件的前后经过后,于是我就把王某找了出来并来到办公室。王某来到办公室后,我就向他寻问事件的情况。谁知,王某态度相当蛮横,说话的口气显示一股火药味,根本不承认有过这样的事的发生,并且不停地斜看魏某,似乎要记住这个人,随时要报复他。
事情就这样陷入了僵局。
【个案分析】
1、王某为什么态度这样的不端正?说话的语气为什么这样的强硬?他为什么不承认错误?是害怕受到老师的批评?抑或是魏某所说的的确有问题?„„总总猜测,个个疑惑让人不解与困惑。
2、“以人为本”这是我们应具备的观念,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原则。我们要站在较高的高度,从从的心理出发,相信他们,因为这个年龄正处于一种反抗或要求独立的朦胧期。时刻 1
提醒自己“学生是成长中的学生,他们的过错或暂时的抵触情绪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学生可以给机会改正的;要春风化雨,潜移默化。要用真诚的爱心让学生感受到尊重,让彼此情感上融洽起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调动了主观因素,学生是可以和任何人沟通的。
3、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那就是个人的自尊心。”象王某这样子的学生,他也有强烈的自尊心,别人对他的尊重和关怀是最重要的:理解、体谅和支持是我应该给予他的和唯一能给的。同时我相信:他现在的状态可能是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或关心造成的。
4.任何转化的过程必须,教育得法,不断跟踪,以期从根本上的转化。
【究其根源】
王某曾在上学期的某节课上,与任课教师发生过冲突。当时因为他态度十分恶劣,受到学校德育处处分。并且他在与其他同学的交往中,其行为也表现出相当的简单,有时是粗暴。
【解决方法的探究】
以暴制暴,不先以理说服是解决的前提。
王某的状态,如果简单地用讲道理的方式与他进行沟通,在当时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他的语气与语调让在场的老师和学生都难以接受。更让人担心的是,脾气倔强的王某会不会真的对魏某进行报复?种种迹象要求我必须当机立断,针对王某的不正常行为进行十分严厉的批评。以一种凛然的正气压倒王某身上的邪气。
以理服人,关心与正义结合是关键。
在前提到位的条件下,我十分理智地认识到,问题的最终解决绝不是对学生大声的批评或呵斥就能完成的。学生,尤其对那些心灵
上曾受过创伤的学生,他们表现出的是表面的强硬,但内心和正常人是完全一样,甚至更需要别人真情的呵护与关怀。这应是心与心的交流。此时,应明确并且肯定地告诉他,真正的事实不会因为你承认或不承认就可了事,因为证人(且是随时叫的)的证词如果完全一样,那么,就是再不承认也得承认。同时,应让王某明白,在事实清楚的情况下,隐瞒事实真相的人,除了要完全负责任外,其行为也必然会遭人不齿,因为那样的人是一个不敢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人,而一个不敢对自己行为承担后果的人,历来遭到人们轻视。
查明事实,让事实来说话是核心。
迅速调查有关当事人,让见过或玩过篮球的学生来办公室说明每个细节的来龙去脉。这样的结果,可以彻底消除王某的侥幸心理,为解决问题铺平道路。
仁爱为本,给学生一缕阳光。
随着整个形势的不断深入,我不断地用一种慈善的眼光来关注王某,这种眼神中,要让王某感受到来自教师的信任、关心与鼓励,让久违的一缕阳光洒向他隐匿多时的朴实的心田。给他以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要相信,以人为本,尊重关爱他人的结果,必然会结出累累的让人意料不到的果实。
【案例的结果】
王某的态度终于开始转变,他答应对此事完全负责,要求买一个新篮球来弥补自己的过错。但,作为教师,这样的结果是不能贸然高兴的。请思考:篮球的损坏的责任是否都是王某一人的过失呢?魏某把球交给一个自己并不认识的学生,且也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他就没有责任吗?再说刘某,篮球丢了几天,而自己却也像一个没
事人一样,直到张某发现球在别人手里且已损坏才去追查,又说明了什么呢?概言之,他们都缺乏一颗责任心!如果他们不能从中得到应该得到的教育和教训,那么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必然是不利的。这件事也仅仅仍是浮在表面的解决。因此,他们二人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最终结果是,王某负主要责任,刘某和魏某负次要责任。
这件事对王某的教育的深远影响,远远超过了他负的责任所带来的经济处罚。
【案例的启示】
本教育案例中,王某受到了一次可能让他终生也不会忘记的教育。意想不到的结果,让人沉思。它再次让人想起“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来。只是想说的是,教会学生,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应把它看成只是文化课上让学生学到知识,增长见识和技能,更应把它看成思想的转变与良好的品德的形成!仔细想想,在教书与育人中,育人才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首要和最终完成的使命。愿每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多给学生带去阳光与微笑,春风化雨,滋润每一个学生心田,让他们的身心品行与知识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