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测试题
《荷塘月色》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脉脉(mò)
颤动(zhàn)
乘凉(chãng)
独处(chǔ)的妙处(chù)B.酣睡(hān)
参差(cī)
袅娜(nuó)
蓊蓊郁郁(wěng)C.点缀(zhuì)
倩影(qiàn)
皱缬(xiã)
梵婀玲(fán)
D.惦着(diàn)
羞涩(sâ)
宛然(wǎn)
踱着步(dù)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致的轮廓)B.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指美好的姿态)C.树色一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远远看去)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情态、样子)3.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B.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C.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4.对“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段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宁静的月夜,这时的“我”与白天的“我”判若两人。B.在宁静的月夜中,作者可摆脱白天人世的羁绊,得到自己追求的一时的自由。C.在宁静的月夜下,作者可以任凭自己的性格,想说就说,想做就做。D.作者用白描手法,描写月夜的美丽,自己也进入了一个美妙的、神秘的世界。5.对“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白天的应酬太多,交际太多,夜晚终于可以安闲了,所以就放下心来欣赏荷塘月色。B.在黑暗笼罩下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白天必须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感到很累;只有到了夜晚漫步的时候,才觉得轻松了些。C.白天在压抑的心情与环境中工作、生活,在晚上终于暂得宽余,独自欣赏荷塘月色,从那些令人厌倦的人与事中解脱出来,感到淡淡的喜悦。D.白天从事地下工作,必须加倍小心地同周围的敌人周旋,到了晚上才可以放松一下,感到淡淡的喜悦。6.对文中有关联想江南采莲风俗的文字,理解最贴切、最准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夜晚闲居无事,沿着荷塘漫步而浮想联翩,这一段文字没有太大的意义,可以删去。B.作者触景生情,表达了他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无限热爱,由眼前的荷塘联想到故乡的荷塘,流露出热爱家乡的情感。C.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故乡的惦念,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D.为了充实作品内容而附加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二、课内文段阅读
(一)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1.与“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中“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弥留之际
B.欲盖弥彰
C.弥天大谎
D.弥补过失2.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荷叶给人的感受是()A.翠绿欲滴
B.轻盈飘逸
C.舒然展放
D.高高耸立3.这一段描写荷塘,精彩的一笔是作者敏锐地捕捉并生动地描绘了“微风过处”的景色。下面对微风在这段景物描写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开头写叶和花的静态,微风过后才写出它们的动态,使景色多样化。B.因微风吹开密密地挨着的叶子,才见到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C.因微风吹动叶和花,才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D.因微风送来缕缕清香,才引出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个精彩的比喻。4.这一节依次写了荷________、荷________、荷________、荷________。
(二)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1.文中加粗的词语极富表现力。下列关于这方面说明不当的一项是()A.“泻”扣紧了“月光如流水”这个比喻,加强了月光的流动感。B.“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了。C.“斑驳”是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表明黑影中还有绿色与银白色。D.“画”能突出“倩影”之美,表达了作者此时的喜爱之情。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三句话的含义说明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欣赏美妙的月色,内心无限喜悦。B.月光一会儿像流水般清明,一会儿青雾笼罩,变幻不定。C.月光一会儿明亮一会儿阴暗,作者亦喜悦亦伤感。D.月光素淡朦胧,作者面对美景内心荡起淡淡的喜悦和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3.说明“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比喻句本体与喻体相似点正确的一项是()A.“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能给人以艺术享受。B.“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能给人和谐自然的感受。C.“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作用于人的感官。
三、课外拓展D.“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不均匀,不呆板,富于变化。
(一)莲花自古以来,一向为我国人民所称颂。历代文人墨客爱莲,称它为“君子花”,推它为知己,颂扬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其实,只是以莲花来标榜自己的超然出世罢了。然而,说到莲花,我不禁想起了《荷塘月色》的作者,著名的诗人、散文作家、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先生。他在那贫困交加、饥寒交迫的时刻,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断然拒绝领取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救济粮”,这不正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崇高品格的真实写照吗?我爱莲花,爱它那朴实无华的风姿,爱它那不染污泥的风骨,也爱它那顺乎自然的独特美姿。在烈日当空的时候,是妩媚灿烂;在皎洁的月光下,则清影娇绮;风吹,是绿波翻腾,红裳飞衣;雨打,则碧碗倾摇,银珠戏跳。不论是什么时候,不论大自然如何变幻,它总能展示出一幅优美动人的图画,使人心旷神怡。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自周敦颐所写的《
》。2.下列词或句子打上引号,它们的作用分别是()①“君子花”
②“出淤泥而不染”
③“救济粮”A.①引用 ②强调 ③具有特殊含义
B.①强调 ②强调 ③引用C.①强调 ②引用 ③具有特殊含义
D.①表示专用名词 ②引用 ③具有特殊含义3.由“莲花”联想到朱自清先生,这属于
()A.因果联想
B.相关联想
C.相似联想
D.对比联想4.朱自清拒领救济粮的原因
在于。
(二)看荷花,宜晨,宜夜。朝晖月色映照下,玉立婷婷,青盖田田,倍添丽色。不过黄昏夕阳中,却也别有风情。近来,炎天溽暑,始终徘徊不去。很想念那片“清风徐来,绿云自动”的荷池。趁着晚晴时分,全家到了植物园。一路上尽念着姜白石(南宋词人)的句子“古城野水,乔木参天”、“水佩风裳无数”、“冷香飞上诗句”、“高柳垂荫,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似乎凉意顿生,溽暑已消。可是,真正面对满塘翠叶红花,却很想叹气!首先,荷叶太挤,挤得每片叶子都不易伸展,很难有“田田”之感。其次,花不是已谢,就是未开,加上刚下过一场雨,一点荷香也闻不到,自悔寻芳到已迟,“冷香嫣然”只是凭想象得之。再放眼一望,池中间居然一大块空白,片叶俱无,真像人头上患上了癣癞之疾,成了不毛之地!据说是水污染的后遗症,真是大煞风景。看荷的心情,到此已索然无味,正预备败兴而返。——偏偏一岁半的小女儿面对平生初见的“奇景”,正感动得目眩神迷,不停地说“花花开啦”、“蜻蜓来啦!”两条小腿,绕池急奔,兴奋得恨不能纵浪池水中,伴花叶蜻蜓共舞!怕她跌倒,我们也只有绕池一周。这才发觉到池边树下,游人如织,观赏荷塘夕照的人并不少!面向一池翠碧,有人静坐,有人闲聊,有人读书,有人漫步,俱是怡然自得。骤雨方晴,夕阳灿灿如金,荷风阵阵,拂面生凉,老树浓荫,细草柔碧。再细看池中未开的花苞宛如木笔,亭亭擎立,嫣红如染,荷叶上圆珠的闪烁,晶莹如玉。此情此景,确也可乐。忽觉心中阴霾顿消,也想着和女儿唱起歌来:“夕阳斜,晚风飘,大家齐唱采莲谣„„”原来喜乐悲愁,全在一念之间。一年好景,一岁繁华,本无须远求,只要以不沾不染之心,巨细无遗的眼,真正去领略,就是福气。1.“不毛之地”在文中的意思是
。2.“黄昏夕阳中,却也别有风情”的“风情”是指
(可用文中词语稍加组织概括作答)3.第二节引姜白石词句,意
在表达
。4.作者“预备败兴而返”的原因是什么?(概括作答,不要照抄原文)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的主旨用文中的话来说,就是“喜乐悲愁,全在一念之间。”B.作者对荷池感情的变化可以这样概括:向往荷池——叹气败兴——观赏得乐。C.作者写如织游人怡然自得衬托了荷塘夕照之美和自己的心中之乐。D.作者用华美的词藻和大致整齐的文句描写荷塘夕照,流露出愉悦之情。E.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荷塘的不同景色,表现出对水污染的不满。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B(A颤chàn C梵婀玲fàn D踱duó)
2.C(乍看:刚一看去,初看)
3.D(前三句都是通感)
4.B
5.C
6.C
二、课内阅读
(一)1.C(A弥留:病重快要死了;
B更加
C满
D填满)
2.C 3.B
(并没有见到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
4.叶—花—香—波
(二)1.C(颜色深浅不一)2.D(A项,内心有淡淡的喜悦;B项C项明显不当)3.B
三、课外阅读
(一)1.《爱莲说》
2.C
3.C
4.表现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
(二)1.池中大块空白,片叶俱无。
2.荷塘夕照,确也可乐。
3.去荷池路上的喜悦之情(或对荷池的向往之情)。
4.①荷叶太挤,难有“田田”之感;
②闻不到荷香;
③因污染而致池中大块空白,大煞风景。
5.A、E(本文主旨倘用文中语句说,应是“一年好景,一岁繁华”以下文句。文中未用对比手法写荷塘的不同景色,只是转换观赏、描写的角度。
第二篇:高一语文教案荷塘月色
第一单元荷塘月色 拿来主义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杜鹃枝上杜鹃啼 第二单元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记念刘和珍君 过万重山漫想 简笔与繁笔 第三单元 内蒙访古 琐忆 胡同文化 外国散文两篇 世间闻美的坟墓 冬天之美 第四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 勾践灭吴 邹忌讽齐王纳谏 触龙说赵太后 第五单元 季氏将伐颛臾 寡人之于国也 劝学 秋水 第六单元 过秦论 鸿门宴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 荷塘月色 教材与教学对象分析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学生是容易入景的,但入情即难,而且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
一、教学目标
1、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三、教学程序 课前:①学生查阅有关时代背景的资料; ②学生仔细阅读文章,认真思考教师布置的阅读训练题。课堂:①分小组讨论阅读训练题(一课时)②以文章的写作顺序,结合阅读训练题(二课时)课后:①整理课堂笔记 ②限时做《创新思维训练》中有关题目 ③仿写: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段写景的文字
四、教学过程及阅读训练资料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情)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如果省略了“渐渐”一词,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渐渐”写出了时间流动和空间转移的缓慢,与环境的宁静和心境的颇不宁静相适应,如果省略了,则不能描摹出时空变换的流动性,也不能体现出缓慢中的宁静与宁静中的颇不宁静)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若将“带”字换成“掩”或“关”有何不同?析:“掩”—出门/转身/拉掩,动作烦琐,有一定的目的性;“关”—动作过程与“掩”相类似,目的性强,语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苍白,缺乏表现力;“带”—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也与心境相符)上门出去。(1、在本自然段中,作者所处的环境是由哪几个空间立体地构成的?析:院子、夜空、墙外、屋里、门外)(2、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叠词?有何作用?析: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沿着(为什么不用“通往”?析:“沿着”是围绕,才可见“荷塘四面”的景色,而“通往”则表示还走在往荷塘的路上,无以得见“荷塘四面”。)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曲折、幽僻、寂寞”三种情景前后有何联系?析: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析: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析:淡淡;流露了怎样的心情?析:淡淡的哀愁。)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踱”: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析: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自由的人)到了别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妙处”和“受用”两个词,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析: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本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在上下文的联系中有何作用?析: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弥望”何解?析:充满视野,满眼,如“春色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它修饰的是“舞女”还是“裙”?析:与“高”相呼应,修饰“舞女”)的舞女的裙。(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叶子;喻体——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层层的叶子中间,(“田田”与“层层”是对前面哪个词的具体解释?为什么?析:曲曲折折;“田田”描其连绵不绝,“层层”描其高低有序),零星地点缀(“点缀”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析:零星)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若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好不好?为什么?析:拟人;不能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因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同样千姿百态,楚楚动人)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白花;喻体——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
1、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
2、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
3、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处运用了“通感”的写景方法,试述什么是“通感”?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有何相似?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析:“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颤动”的原因是什么?析:微风)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为什么只有一道而不是几道?析: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凝碧的波痕。(波痕为什么是凝碧的?析:田田、层层、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叶子底下是脉脉(写出的流水的什么特点?析:无声、含蓄)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这一段所写的景物的顺序能不能调动?析:不能。因为叶子出水很高,而且是田田的,目之所及肯定首先是叶子;因为白花是点缀其间的,而且白而发亮,所以接着写花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花是零星的,所以微风过处有清香;因为有微风,就有了波痕;因为有了波痕,便看见了底下的流水;因为有流水,所以叶子更见风致。作者的目光又回到叶子与花上,从而顺理成章,从容不迫地引出下文对静静地泻在叶子与花上的月光的描写。景物出现的顺序是有着极强的前后关联的,极富层次感,绝不能调动)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 缘由:心情颇不宁静(情感基调,下文不断揭示和照应)
一、月夜出门目的:看月下荷塘 小路:曲折、幽僻、寂寞 总写荷塘月色树:蓊蓊郁郁 月光:淡淡(景物色调)心情:淡淡的哀愁
二、漫步小路感想一:象超出平常的自己 勾勒荷塘轮廓直抒胸臆感想二:觉是个自由的人(照应一)感想三: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 心情:淡淡的喜悦
第三篇: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引导语:《荷塘月色》是中国著名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因被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欢迎参考阅读!
一、教学要求:
1.基础知识:(1)字词的理解和运用;(2)朱自清和他的散文;(3)通感的手法。
2.阅读能力:(1)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体会散文的语言特点,学习文中词语鲜明的感情色彩。
3.写作能力:写一段鉴赏本文语言美的文字。
二、教学重点: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含义,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交流研究性学习成果,检查自学情况,讨论课文的线索和结构,布置讨论题。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检查研究性学习情况(部分),以学生抢答,教师补充和订正的方式进行。
1.关于作者:基本情况: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文学研究会早期成员。江苏东海人,因祖父、父亲都定居扬州,又自称扬州人。原名自华,号秋实。生活经历: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1916年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20年毕业后在江、浙的中学任教,极受欢迎。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1932年在英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早年从事新诗创作,内容多写小资产阶级的失意,也有觉悟青年对光明的呼唤。在清华任教后,创作转向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朱自清正直爱国,参加过“五·四”和“一二·九”运动,但阶级的局限使他长期脱离现实。抗战任西南联大教援期间,思想有较大转变。1948.8.12病逝前,谆谆嘱告家人,说已签名拒绝美援,不要买政府配售的面粉,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评价影响:《别了,司徒雷登》(毛泽东)赞扬他有骨气,“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代表作品:著有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著作,大都收入四卷本《朱自清文集》(1953开明书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春》《绿》《荷塘月色》《灯影桨声里的秦淮河》《威尼斯》。兴趣识记:谁有什么办法把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一下子记牢?参考办法:朱自清目送父亲的《背影》在远方消失,《春》终于来到了,到处都是酽酽的《绿》,他先去观赏《荷塘月色》,再去泛舟《灯影桨声里的秦淮河》,最后来到了美丽的《威尼斯》。(情节串联法)
二、朗读课文,检查早自习自学情况:
1.播放朗读磁带。板书课题及作者:荷塘月色朱自清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指定三名学生接力朗读,教师正音。
2.抢答:词语解释幽僻(yōupì):幽静,偏僻(幽:深远的、隐蔽的)。蓊郁(wěngyù):树木茂盛的样子。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弥望:满眼(充满视野)看到。(弥:满)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袅娜(niǎo):柔美的样子。风致:美的姿态。①美好的容貌和举止②风味;风趣
三、作品结构分析。
教师启发指导:《荷塘月色》共8个自然段,每段自有共独立内容,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荡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8个自然段还是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的,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
第一步,让学生提挈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用语要简明、准确)。
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去荷塘
第2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4段荷塘美丽的景色。观荷塘
第5段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第二步:综合、归纳。从写景状物的角度上看,第2—6段显然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应归为一部分。第1段是“引子”也应独立。第7—8段由现实写及想象中古时候的旧俗,突转一笔(回到家门)收束全篇。
这样分析,全文确实应划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四、小结写作线索。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结构分析”过程中就可以得到解决的;这里,再小结一下。教法上由教师主述或由学生讨论均可。很可能学生在认识上有争议,教师应允许学生发表意见,只要言之有理,不出现科学性错误就行。
教师小结:《荷塘月色》的行文线索,很有特色,如同经、纬两条线穿织在一起。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好似一条经线,作者的游踪、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所以“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注:上段文字中加引号一句可作为板书)
五、找出直接抒情的语句,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讲析,让学生反复体会。
分析直接抒情的语句(让学生按行文先后摘选)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安静”。
这是份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山情生”。
起笔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提问)
不加掩饰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欲排遣苦闷之情)。
至于为什么有这种情绪,学生一定很关心。因此,在此可以联系作者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有关大革命失败的情况(教师要帮助学生抓要点,防止说开而不可收),进而说明当时朱自清的思想状况:朱自清曾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目睹过“三·一八”惨案的全过程(他那天参加了请愿)。他追求进步,痛恶黑暗的反动统治;他虽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在大革命高潮时,他很兴奋,时时关注着南方的革命,渴望中国的统一和民主的实现。“四·一二”政变,给他的打击是沉重的,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按他当时的思想境界(“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见陈竹隐《忆佩弦》)是不可能毅然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去的。手中的笔是他寻求解脱的工具,《荷塘月色》的诞生是很自然的。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来概括、浓缩他当时的心绪是十分准确的。弄清这句的含义也有助于弄清他为什么要大写荷塘月色之美,要发思古之幽情了。
2.第3自然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是独处的妙处”)
这一段抛开了写景,句句都在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提问)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引导学生体会前两段与此段的内在联系:
①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情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的痛楚心态—烦扰的思绪压抑不住,一定要说出来。只有在清冷的环境里独处才“觉得是个自由的人”,这其中不就蕴含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吗?
②从行文上看这一段似乎是“游离”出来的抒情段,但从时空上看,这一段与第2自然段是同步的。实际上,这“情”还是离不开“景”的,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说明:“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在分析时不能草率。
①在行文上,这是一个过渡句,提挈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对这点,好认识;它与第2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则容易被忽略。这句是对“去荷塘”文字的一个接续,2、3段便浑成一体了(再次证明第3段并非“游离”出来的段落)。
②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追寻美来,反映了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
六、小结、布置作业。通过对全文结构的分析,我们对《荷塘月色》的内容、写作线索都比较清楚了;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我们对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感情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学习、欣赏《荷塘月色》奠定了基础。下一课时,我们将认真研读作品中写景状物的段落,欣赏其高超的语言艺术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我们还要进一步体味作者是怎样把深沉、复杂的感情寄寓在“景语”之中的。请同学们课后背诵课文第4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解析第4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
2.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对生活化语言的巧妙艺术加工。
3.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复习提问。
1.集体背诵《荷塘月色》第4自然段。
2.请两位同学各背诵一遍第4段。
教师针对学生背诵的情况,正音,矫正语速上的毛病。
二、解析第4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
1.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顺笔写及缕缕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流水,层次井然,形象精确。这是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教师在讲述时要尽量引用原句,重点词语随手板书,如“弥望”、“袅娜”等等)
2.上面的分析,基本上抓住了第4段行文顺序特点,但细一研究,还可以看到作者的匠心:
①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
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回答,这就叫“读进去”。
估计学生很容易认为只是到了“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才由“静”转入“动”。这种认识是肤浅的,是套用“动静结合”这一评语,缺少鉴赏力。
实际上,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物静而情动。花、叶、流水的人格化表现了景与情的交融,潜在的韵致也就流动起来了。作者把叶子比成“亭亭的舞女的裙”,说是静,却有动,也许叶子静静地铺展着,可喻体中的女郎是在旋着舞着的,否则,那裙裾怎能临风伞开呢?再如,朱自清先生用“羞涩”一词来形容待放的花朵,更是耐人寻味,不仅暗合古人对荷花“绰约若处子”的赞誉,更让读者浮想不已,既然“羞涩”于颜内心怕更怦怦吧!这“动”已溢于文字之外了。
(说明:上面这种分析,教师应当理解,但是不是要求学生也达到这个深度,要适情而定,不要脱离学生实际硬灌,能启发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重点还是抓词语在语境中的涵义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②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的神韵。
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引导学生分析第4段的最后一句。荷叶田田,满遮荷面,塘水看不到;作者却断定那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是由于叶子的“风致”引起的合理想象。这是很精彩的一笔。
为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还可以启发他们从“视觉—嗅觉—听觉”这一角度来欣赏作者怎样描写荷塘,进而还能解决一个问题:第4段是“人在景外”还是“人在景中”(实际上是“情景交融”的问题)。
三、关于“通感”问题。
这个问题可放在分析第4段时顺势讲解,不必讲通感的定义,只让学生认识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请学生分析这一句的比喻特点:“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本体—花香
(作用于人的嗅觉)喻体—渺茫的歌声(作用于人的听觉)把作用于嗅觉上的花香“错置”到听觉上合理吗?合理:而且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形象生动。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风中的赏花人嗅那馨香,时有时无,这种体验是真实的;听那从远处高楼飘来的歌声,时断时续,同样是真实的体验。这两个“真实”便把不同类的感官功能沟通了。作者在感觉上的体验是细腻而丰富的。这一句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
引导学生在第5段中找出有通感修辞现象的句子,并进行欣赏。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同梵娜玲上奏着的名曲。”)
四、第5、6段的讲析。
这两段,应完全交给学生分析,教师不应再细说了,否则就会“剥夺”学生的必要的鉴赏机会。
这两段的阅读点,欣赏点似可放在对某些字词的品味上,也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其中极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
例如: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
写月光照在荷叶荷花上,“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新鲜欲滴的实感。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里的比喻与拟人,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为什么不割爱此句,以使通篇流溢着美呢?
(引导学生从借景抒情的角度来思考,体会作者心中难以排除的哀愁,烦怨)
处理以上内容时,可采用讨论式,让学生多说,拓宽思路。渐而使他们认识到,读文学作品决不能停留在“字面的识读”上,要利用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参与评论,所谓鉴赏能力便是这样一点一点培养起来的。
五、收束部分。
思考题:《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是很高超的,美的语言,有丰富表现力的语言并不是靠词藻堆砌,靠粉饰来写就的,散文的语言美就要表现在语言的“生活化与艺术化的统一”上。例如: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这一句,除“亭亭”一词外,都是口语,“叶子出水很高”是“写实”的一笔,不需修饰已经达到“准确”了,但作者不满足“摹形”,他要传荷叶之“神”,于是抓荷叶的状态特征以裙作比,“亭亭”二字便成了点睛之笔,一位临风起舞的窈窕淑女的美姿出现了,那展开旋动的裙与硕大舒展的荷叶融合为一体,荷叶的动态美便跃然纸上,心形兼备。
第四篇: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体味散文所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欣赏散文的能力;理清散文的结构层次,体会其思想感情,领会其艺术风格,提高学生散文鉴赏能力。
一、教学目标:
⒈知识目标:
⑴了解这篇散文的写作背景。
⑵理解这篇散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这篇散文的写作特点。
⒉能力目标:
⑴体味散文所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欣赏散文的能力。
⑵理清散文的结构层次,体会其思想感情,领会其艺术风格,提高学生散文鉴赏能力。
⒊德育目标:分析、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⒋美育目标: 感受散文的画面美、情调美、语言美及艺术风格。
二、教学重点、难点:
⑴理解散文的主要内容,探讨、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⑵体味散文的比喻、叠字、通感、恰当的动词的运用。
三、学法指导:
⑴ 朗读——字词的形、义——句意
⑵ 结构层次——思想感情——写作特点
⑶ 背诵
四、活动设计:
⑴借助多媒体,展现散文所描绘的画面,直观感受散文的意境。
⑵探讨、理解、评析文中的语句含义,理清结构层次,体味散文的意境,把
握散文的写作特点。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荷塘月色》的主要内容,理清结构层次。
教学过程:
㈠明确目标:
⒈了解写作背景。
⒉理解字、词、句的含义,理解主要内容。
⒊理清结构层次,把握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
㈡整体感知:
⒈介绍写作背景、导入新课。
在中国现代现代文学史上,有许许多多的散文作家创造了现代白话散文的
繁荣景象:“就散文论散文,这三四年的发展,确是绚烂极了:有种种的样式,种种的流派,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面,迁流曼衍,日新月异:有中国名士风,有外国绅士风,有隐士,有叛徒,在思想上是如此。或描写,或讽刺,或委曲,或缜密,或劲健,或绮丽,或洗练,或流动,或含蓄,在表现上是如此。”(朱自清《背影·序》)朱自清以文字的优美、风格的清丽隽永而著名于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散文创作,更以善于描写,在描写中做到情景交融、诗画交融把白话散文创作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荷塘月色》就是这样一篇美文,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
揭示课题: 《荷塘月色》
⒉听录音,观看课文意境画,直观感受《荷塘月色》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风格。
㈢重点、难点内容的探讨与研习:
⒈初读课文,理解字词。学生讨论完成下面的练习(CAI显示)
⑴给后面加点的字注音:蓊()脉脉()血脉()
独处()袅娜()()薄薄的()
⑵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带上门出去。()②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④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⒉结合脚注,理解《采莲赋》和《西洲曲》的句子的大意。
⒊理清结构层次:学生研究完成下面的练习(CAI显示)
①散文中点明时间的句子有()。点明地点的句子有()。
②散文第1自然段交代了独游荷塘的()。
③第2自然段勾勒荷塘的()。
④描写作者小路漫步时的()。
⑤第4自然段从静态、动态两方面描绘了()下的()景色。
⑥第5自然段虚实结合描绘了()上的()。
⑦第6自然段描写了(),重点写了()。
⑧最后几个自然段由眼前之景联想到(),表现作者()。⑨综上所述,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怎样分?各部分的主要大意是什么?
㈣布置作业:
⒈朗读背诵第4——6自然段。⒉课外阅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
第2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理解《荷塘月色》的重点语句、段落,体会其思想感情;把握其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㈠明确目标:
⒈理解《荷塘月色》的重点语句,体会其思想感情,培养、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⒉探讨散文中的修辞的运用,把握《荷塘月色》的写作特点,体味散文所描绘的意境,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㈡重点、难点内容的探讨与研习:
⒈背诵第4——6自然段。
⒉探讨、研究、分析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其思想感情,(学生研究、讨论、完成下面练习)(CAI显示)
⑴文中描写作者内心感受的句子有:Ⅰ,Ⅱ,Ⅲ,Ⅳ。
⑵体会下面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因为。
②“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 “平常的自己”是指。“另一个世界”是指。
③“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什么都可以想”是指。“什么都可以不想”是指。“自由的人”是指。
④“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句话表现了作者 的心理。
⒊探讨、研究、分析散文中的修辞的运用,把握《荷塘月色》的写作特点,体味散文所描绘的意境:
⑴分析、理解文中的比喻句:
完成课后第二题。
②比较“通感”与“一般比喻”: 重点分析文中的两处“通感”,说说“通感”与“一般比喻”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通感:在描写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一感官的感受移到另一感官上,使“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如:苦笑一下、嗓音甜亮、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其心理学基础为“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是联想和想象,产生的契机是事物之间的共性或特定的主观情感。运用通感可以化实为虚,也可以化虚为实。
⑵找出散文中的叠词并体会其作用:传神地描摹景象,文气舒展,音韵和谐。
⑶体会下面加点词的作用和表现力: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点缀”有
的意义,是人
为之,含有作者。
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有
之意,准确地写出了月光
的特点,显示了月光
之美。
③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浮”是
地升起,显示出雾
的状态,突出雾的和。
⑷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①在 中寄托自己的真情实感。
②恰当运用、等修辞手法。
③恰当选用、、。
⑸朗读课文,体味散文所描绘的画面和意境。
㈣布置作业:⒈完成课后第二、三题。⒉仿照这种学习方法阅读其他散文。
第五篇:高一语文--教学案例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课堂设计的《荷塘月色》是在高一(19)班展开的,这是一个普通班级,整体基础不太好。这是我设计的一堂“家常课”。本课堂旨在介绍散文的欣赏方法,体验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的特色。在本次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就阅读和作者行文意图等方面展开讨论话题。教学中,我就学生关心的话题作了解答,并带领学生正确思考和解读这篇散文。
二、教学主题
我在设计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时,明确自己的思路,就是带领学生共同学习散文《荷塘月色》中作者心路、散文特色和散文特殊之处,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学习优美散文的写作方法和结构。
二、课堂教学中的细节
《荷塘月色》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摸语言”,过去总是老师在揣摸,学生在接受,学生实际并未调动起来,所以我试图通过学生的品读让学生自己来感知品味。
我准备了配乐朗诵的录音,旨在通过录音范读让学生“走近”荷塘,而在进入教室后改变了主意,与其通过录音,干脆先让学生自己诵读。于是在交待散文的特点和结构之后,我首先让学生自己朗读。
我随机点了一个学生的名,让她朗读全文。这个学生朗读能力在班上是教好的,但朗读之后效果并不是很好,主要原因还在于没有体现出朱自清先生的情感。接下来,我播放了录音,有比较才有鉴别。让学生比较录音与那位同学在诵读时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然后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录音中有的读得轻缓,有的顿挫?”
随后,学生甲答:“这样更能体现出作者的情感。” 我顺势提问:“体现什么情感?”并强调,学习散文,把握作者的情感正是散文整体感知重要的一环。
“作者的心里不宁静。”学生乙说。学生丙不相信的神态:“可是荷塘的月色是宁静的啊。”
“但是,作者分明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啊?”我提示。几个学生争辩:“朱自清只在文章第一句交待了自己心里不宁静,而描写的景色都是宁静的。”
我又问:“者为什么要写自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而且是在文章的第一句?”
这时,学生们陷入了沉思。继而开始了讨论。一个学生突然说,“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他是看着参考书说的。现在各种参考书很多,我以为参考书在学生中的大量使用有部分原因是对课堂教学的不满,与其禁绝不如好好引导和鼓励。
我问道:“为什么它是文眼呢?”
这个学生只顾埋头区看参考书。我没有让他再念参考书上的现在答案,更没有阻止他别看参考书,而是表扬他能够去查找资料是主动学习的标志,告诉学生重要的是要自己理解,自己要主动学习,不能被动学习。此时,教室里一时也有些沉闷。随后启发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去理解,引导他们发散思维。
四、教学中讨论结果
我又提问了几个问题。例如,朱自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表现的情感是矛盾的呢?作者为什么会到荷塘去呢?
“因为他心里不宁静”,“因为他想获得宁静”,“因为作者爱热闹也爱独处”„„
学生的思维明显又活跃起来,思路也逐渐清晰。我又问:“那么作者有没有获得宁静呢?”
“老师,请问,作者为什么心里会不宁静呢?”那位朗读了课文的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趁势说到,我就这一点带领学生就课文展开了学习。“
五、分析与反思
本堂课我先让学生自己朗诵,再放录音的突然转变,我发现我的教学理念正在发生变化,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由于我的工作经历不长和工作经验不足,“让学生动起来”并不容易,于是探索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这是极为重要的。我以为有这几方面:一是学生思维的“动起来”;二是就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对症下药;三是让学生去整体感知,及时点评和引导。
在问题的设计,如果说满意,我在备课时,特意准备了多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是紧紧围绕散文《荷塘月色》的,并且结合朱自清先生的写作背景和人生经历展开。当然,有些问题是顺势而提,是学生在帮助我提问,言传在意会之后,重视了学生的感受和体会,但也是这里让我感到一些不足,问题基本上是我提出来,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
朱自清生平介绍该如何放入课堂教学中,本次课上我没有直接介绍朱自清作的生平和写作背景,因为传统的模式是“解题——背景介绍”。我以为这种方式太生硬,发挥不了学生的探索思维,阅读主动性,学习积极性。
其实,教师要尊重学生,肯定学生,探究气氛浓郁,开发学生思维,让他们主动学习才是最重要的。语文教学,尤其是散文教学要加强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两节课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语文教学的多功能发挥让我比较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