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云南中考语文专题限时集训:49 抒情类散文阅读
专题限时集训49 抒情类散文阅读(三)
(时间:30分钟 分数:20分)(一)槐花(2015安徽中考)①自从移家朗润园,每年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我一出门向西走,总是清香飘拂,溢满鼻官。抬眼一看,在流满了绿水的荷塘岸边,在高高低低的土山上面,就能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闪着银光;花朵缀满高树枝头,开上去,开上去,一直开到高空,让我立刻想到在新疆天池上看到的白皑皑的万古雪峰。
②这种槐树在北方是非常习见的树种。我虽然也陶醉于氤氲①的香气中,但却从来没有认真注意过这种花树——惯了。
③有一年,也是在这样春夏之交的时候,我陪一位印度朋友参观北大校园。【A】走到槐花树下,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④“真好看呀!这真是奇迹!” ⑤“什么奇迹呀?” ⑥“你们这样的花树。”
⑦“这有什么了不起呢?我们这里多得很。” ⑧“多得很就不了不起了吗?”
⑨我无言以对,看来辩论下去已经毫无意义了。可是他的话却对我起了作用:我认真注意槐花了,我仿佛第一次见到它,非常陌生,又似曾相识。【B】
⑩在沉思之余,我忽然想到,自己在印度也曾有过类似的情景。我在海德拉巴看到耸入云天的木棉树时,也曾大为惊诧。碗口大的红花挂满枝头,殷红如朝阳,灿烂似晚霞,我不禁大为慨叹:
⑪“真好看呀!简直神奇极了!” ⑫“什么神奇?” ⑬“这木棉花。” ⑭“这有什么神奇呢?我们这里到处都有。” ⑮【C】陪伴我们的印度朋友满脸迷惑不解的神气。我的眼睛瞪得多大,我自己看不到。现在到了中国,在洋槐树下,轮到印度朋友(当然不是同一个人)瞪大眼睛了。
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经验: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是容易解释的:一定要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客观地去观察。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习惯吗?难道我们就不能永远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吗?
⑰我想自己先试一试看,果然有了神奇的效果。【D】我现在再走过荷塘看到槐花,努力在自己的心中制造出第一次见到的幻想,我不再熟视无睹,而是尽情地欣赏。槐花也仿佛是得到了知己,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洋槐,似乎在喃喃自语,又对我讲话。周围的山石树木,仿佛一下子活了起来,一片生机,融融氤氲。荷塘里的绿水仿佛更绿了;槐树上的白花仿佛更白了;人家篱笆里开的红花仿佛更红了。风吹,鸟鸣,都洋溢着无限生气。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
(选自《季羡林散文集》,有删改)【注】①氤氲(yīnyūn):形容烟或云气浓郁。1.文章第③段至第⑮段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2分)__印度朋友看见槐花非常惊讶。我看到木棉花大为慨叹。__ 2.下面的句子是文章原句,请选择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B)(2分)我在它身上发现了许多新的以前从来没有发现的东西。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3.第⑯段画线句中“这种习惯”指文中的哪一句话?(2分)__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__ 4.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__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细致生动地写出了印度朋友闻到槐花清香飘拂、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时的动作和惊诧的表情。__ 5.“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3分)__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客观地观察;对自己看惯了的东西,要用欣赏的眼光(或“新的眼光”)看待。__
(二)慢慢老去的故乡
牧云
①人们常说,城里是农村人的梦想,农村是城里人的精神家园。可是,我的家乡就像我们的乡亲一样,年复一年地老去。
②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田野依旧平静,炊烟依旧缭绕。除了平坦的乡村道路延伸着一些希望,其他的都早已定格在记忆里。
③我的故乡在湖北黄冈,坐落在绿水河畔,是著名的老区。那里远离都市,是一个被现代文明遗忘的角落。群山环绕的故乡被高速公路、铁路抛在一边,更不用说机场了。千百年来,人们或吃田地的出产,或靠一门手艺走村串户,或从事服务业,或在小型企业做手工活,养活着穷二代、穷三代。
④老家有百多户人家,胡同连通,鸡犬串户。老屋的一条巷子十二户屋连屋,脊连脊。当年,人们吃饭的时候聚在某一家门前,尝“百家菜”;哪家有红白喜事,大家纷纷自愿帮忙,那叫一个壮观。月儿升起了,竹床、藤椅、小凳搬到一块,劣质烟点燃了,一壶茶,几瓶水,天南海北地唠。小孩们则捉迷藏,从第一家一直藏到最后一家。月儿西斜,在大人此起彼伏的吆喝声里,不知疲倦的孩子们才依依不舍地散了。
⑤如今,这条巷子只住着一个独身老人,今年七十多了。其余的都搬家做了城里人。有两间屋子因年久失修、雨水冲刷倒塌,其余的被铁锁封存。走在巷子中,满眼残破、衰败,连鸡犬猫都不见踪影。
⑥新房子很少,穷二代、穷三代们把从城里挣的钱还给了城市。
⑦村里少见青壮年,他们纷纷到城里打工去了,家里有大事才回来。女孩子开了眼界,宁可嫁给老头、多婚头、残疾人甚至做二奶,也要保留城里人的身份。只有老人、妇女和孩子,留守着祖传的家业。晚辈给年迈多病的老父老母雇来保姆,给田地请来小工。一句话,不差钱,缺的是宝贵时间。农村的扶贫款项很多,合作医疗也很完备,但是老人缺的是在身边尽孝心的孩子。
③小学荒废了。断壁残垣,荒草藤蔓,紧锁的木门。也不知道没有玻璃的窗户里,除了藏着我儿时的回忆之外,还有什么宝贝物什。随着孩子自然和非自然的递减,农村学校大都被并到乡镇里了。孩子在家门前上学的时代就这样远去。
⑨村子旁有一个工厂,曾经机声隆隆。这里加工的半成品源源不断地送往武钢。能够到厂里做工是青年人的梦想。他们能够拿一份不错的薪水,每年还有几次去武汉的机会,的确让人眼馋。现在,这里已经办成了榨坊,虽然仍有机器声,但没有当年旺盛的人气。
⑩走近田野,澄澈依旧、碧绿依旧。虽然种植的面积与重点有些不同,但不外乎还是那些品种。欠缺和遗憾却太多了。水间鹭鸶呢?田埂上的王
八、水蛇呢?塘梗上的桑葚、梧桐籽呢?望着绿得有些沉寂的田野,我怅然若失。
⑪乡间还有保留了数十年的行当,那就是货郎、赤脚医生(兽医)。自行车是主要的代步
工具。只有在年关,摩托、各种小汽车才会多起来。
⑫在跟村支书的聊天中得知,虽然党的富民政策好,但青年人习惯了做城乡之间的候鸟,不愿意在老家生活。可喜的是,本村有一个叫二狗的青年,在外打工十多年,积累了千万身家,近来准备回乡投资创办绿色家园公司。他计划承包部分的山和坡,逐年改良山林品种,以山茶和意杨林为主。扩建山间公路,增挖鱼塘鱼池。并新建休闲餐厅、宾馆和体育娱乐场馆。二狗的计划提起了我的兴趣。也许,像这样的有志青年才是农村的希望,他们的投资能够给家乡注入活力,使古老的乡村焕发出无限生机。
(选自《散文百家》,2013年7月)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2分)A.文章中作者说故乡“慢慢老去”,这是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故乡地处偏远,远离都市,随时间的流逝,正慢慢地衰败。
B.“新房子很少,穷二代、穷三代们把从城里挣的钱还给了城市”,这句话的意思是农村青年到城里打工,在城里生活,很少回乡修房安居的。
C.文章第⑩段“我怅然若失”的原因是,农村田野澄澈、碧绿依旧,但种植品种传统老旧,生态和农村风味欠缺及遗憾太多了。
D.文章第⑫段写农村青年二狗的事迹,是为了突出作者的观点:有志青年回到家乡,建设家乡,才能使古老的乡村焕发出无限生机。
【解析】A望文生义,“慢慢老去”在本文中是指故乡青年男女进城务工又不愿回乡生活,导致故乡逐渐衰败,缺乏生机。
2.第②段叙写了什么?在文中取到怎样的作用?请联系全文作简要的赏析。(3分)__①此段实写作者家乡现在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受。山河田野炊烟依旧,可物是人非,原有的美好只有留存在记忆里了,流露出作者的惋惜怅惘之情。②承上启下,为下文写记忆中的故乡作铺垫。__ 3.作者说故乡在“年复一年地老去”,结合全文,简要概括这样说的理由。(2分)__①巷子残破、衰败。②村里少见青壮年。③农村小学荒废。④村旁工厂没人气。⑤田野沉寂萧条。⑥乡间经济发展落后。__ 4.现在许多农村青年生活在城市里。请对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2分)__示例一:农村青年在城市生活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一方面,他们融入城市,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或技术,做出了较大贡献;另一方面,他们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__示例二:农村青年在城市生活会导致乡村的衰落。一方面,他们的流失,直接导致农村劳动力的缺乏,田地荒芜,经济萧条;另一方面,无暇兼顾老人和小孩,使亲人失去天伦之乐,也直接导致农村文化的衰落。__
第二篇:2016云南中考语文专题限时集训:58 作文预测
专题限时集训58 云南2016年中考作文预测
一、命题作文
1.一个孩子,因为有了期盼,就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一只丑小鸭,因为有了期盼,就蜕变成一只白天鹅,绽放出生命的美丽;一场春雨,因为有了期盼,就化作春的使者,满怀深情地祝福儿童„„
请以“因为有了期盼”为题写一篇文章。
2.(云师大实验中学预测)请以“你的美,照亮我的心”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多种表达方式;(2)内容充实具体,表达真情实感;(3)全文不少于600字。
3.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会穿过许多房间,它们并非只是门和墙的集成体,大门紧闭也未必是一条死路,我们还能为自己打开一扇窗,获取新的空气与阳光。
以“打开一扇窗”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4.读书需要智慧,生活需要智慧„„智慧伴着我们成长。请以“智慧伴我成长”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5.生活中,许多时候、许多事情需要我们做出决定:一次赈灾活动,是否慷慨解囊;一次同学误会,是否有勇气说出消除隔阂的话语;别人遇到了生活的挫折,是否发出鼓舞对方勇敢面对的短信;面对新的机会,是否能够为自己“悍然”做主„„一次次难忘的决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我们永远值得珍藏的记忆。
请以“难忘的决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6.阿尔卑斯山的一条路旁竖着一块标语牌,上面写着:“慢慢走,欣赏啊!”很多时候,当我们朝着远方的目标一路奔跑的时候,常常会错过许多不该错过的风景。况且,如果你有一双慧眼,风景又何止是清风明月、奇山异水呢?
请以“不该错过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7.生活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妙,鲜花、笑脸、汗水、眼泪„„即使是最平淡的,只要用心感受,每天都充满诗意。
请以“每天都是一首诗”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8.生活中处处存在规则。面对规则时,人们会有不同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遵守、突破、改变、创造、逃避„„每一种选择都是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请以“面对规则”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9.在生活中,有人因说真话受到误会,有人因说真话得到理解;有人因说真话受到伤害,有人因说真话得到尊重。对此,你有怎样的亲身经历和独到思考?
请以“说真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10.(昆明八中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有一种花,开在每个人的心田上,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梦想。梦想是最轻盈的翅膀,有了它,人才能飞翔;梦想是最温暖的光芒,有了它,前面的路才如此明亮;梦想是最美丽的花朵,有了它,平凡的生活才溢满芬芳。
请以“有梦如花”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二、半命题作文
1.今天,你已经中学毕业了。回首中学时代,有多少令你难忘的“那一次”:那一次,你笑了;那一次,你哭了;那一次,你真遗憾;那一次,你真尴尬„„正是经历了这无数的“那一次”,你才懂得生活的幸福,友情的珍贵,奋进的艰辛及你肩负的责任——真正领悟 1
了生活的内涵,你长大了,成熟了。
请你从中学生活中选择一件事,以“那一次,我__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2.善待,意思是友善地对待,好好对待。善待是一种友好的行事方式,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豁达的胸襟情怀。为了善待,我们的身心会更加愉悦,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和谐,我们的自然会更加美好„„
请以“善待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3.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受,不会变的是真实。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
请以“不会变的是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4.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花儿是泥土的微笑。”在大千世界中,每一个生命,每一种体悟,每一段时光,甚或每一次破茧而出、痛并快乐的经历,都值得我们以微笑迎接,以微笑倾听,以微笑包容,以微笑纪念和珍藏„„
请以“以微笑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5.生活中有很多时候需要等待,排队需要等待,对结果的到来需要等待,对美好的希望更需要等待„„亲爱的同学,在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等待中,等待的情景是如何的?等待的滋味又是怎样的?
请以“等待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作文。6.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的同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
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地反省自我;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
请以“不该丢失的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7.生活中传递的现象很多,如传递火炬、传递快乐、传递爱心„„传递的方式也多样,这一切都给你诸多感受和启迪。传递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个过程。也许你曾经是现在仍是传递的组织者,或是参与者。
请以“传递__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的文章。
三、话题作文
1.行走在人生路上,对梦想的追求常常让我们行色匆匆,不肯停下前行的脚步。于是在努力拼搏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会感到疲惫、失落、孤独、苦闷„„因此我们需要偶尔停一下,去休息,去放松,去调整,去总结„„偶尔停一下,不是懒散懈怠,而是张弛有度;偶尔停一下,不是逃避放弃,而是积蓄力量;偶尔停一下,不是停滞不前,而是整装待发。停一下再上路,我们会发现人生的道路更加宽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偶尔停一下,真好!
请以“偶尔停一下,真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一张奖状,一座奖杯,是我们用汗水换来的奖品;一个微笑,一份祝福,是亲人、朋友送给我们的奖品;一米阳光,一泓清水,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奖品„„这些奖品,有的你已经拥有,有的你曾经赠予,有的你还在期盼。
请以“奖品”为话题,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3.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报答:既有子女对父母的,学生对老师的,受益人对恩人的;也有游子对故乡的,赤子对祖国的;还有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彼此的„„
请你以“报答”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2
600字的文章。
4.材料一 一次,爱迪生让助手测量一只灯泡的体积。这位擅长数学的助手左量右测,在纸上列出了一堆繁琐的计算公式。爱迪生见此,拿过灯泡,用水灌满后倒入量杯,轻而易举便测出了灯泡的体积。
材料二 农夫和他的妻子有一只母鸡,每天要下一只金蛋。他们想,母鸡的肚子里一定装满了金子吧。农夫就将母鸡杀了,结果发现,这只母鸡与其他母鸡毫无不同之处,肚子里一点金子也没有。
(选自《伊索寓言》)现实生活中,确实存有一些“捷径”,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达到目的。然而,像农夫这样的思维方式,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并不少见。对此,你有相关的见闻、体验、经历或认识吗?
请以“捷径”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四、材料作文
1.(2015遵义中考)根据下面的材料和要求写一篇文章。材料 一个小孩手拿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那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又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呢?”“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
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
2.(2015武汉中考)根据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初春,街心公园的树争先恐后地长满了绿芽,有一棵树却迟迟没有动静。一段时间后,别的树的叶子都已张开,这棵树才刚刚冒出嫩芽。一开始就比别人晚了一大步,不免让人担忧。不过这棵树并不着急,还是按着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生长着。不经意间夏天来临,抬头望去,这棵树与别的树已无区别,浓浓的绿色在夏日的酷暑里同样可以遮阴纳凉。此时,谁又在意它当初的滞后?
人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3.(2015河南中考)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一只狮子每次捕猎失败后,总是告诉自己,我的耐力可能比不上猎物,但我的爆发力强,下次捕猎时,我要想办法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三年后,它成为草原上最棒的狮子。
要求:(1)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楚雄北浦中学)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在烈日炎炎的正午,当农民们忙于耕种而大汗淋漓的时候,水对他们来说是宝贵的东西。当一个牧羊人从山上下来,口干舌燥的时候,要是能够趴在河边痛饮一顿,那他就是最了解水的甜美的人。
可是,另外一个人,尽管他坐在绿荫下的靠椅上,身边放着漂亮的水壶,拿着精致的茶杯喝上几口,也仍然品不出这水的甜美来。
按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的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三篇:2016云南中考语文专题限时集训:57 作文试题集锦
专题限时集训57 云南省近年中考作文试题集锦
(一)命题作文
1.(2015曲靖中考)请以“打开窗,让春风进驻”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3)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2.(2014云南中考)请以“如果有一天”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3)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3.(2013玉溪中考)作文题一:请以“品味”为题,写一篇文章。作文题二:请以“筑梦”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文章中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真实地名、姓名;(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2013西双版纳中考)请以“幸福花开”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3)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5.(2013曲靖中考)题目:记忆深处
要求:(1)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有真情实感,不得套用与抄袭;(3)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4)书写工整,不得少于600字。
6.(2013昭通中考)请以“那句话”为题,或自拟一个包含“那句话”这个短语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不限文体;(2)不少于600字;
(3)作文中不能出现考生所在地地名、学校校名及真实姓名。
7.(2012西双版纳中考)请以“未曾说出的感谢”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3)作文中不能出现考生所在地地名、真实姓名及学校校名。
8.(2012普洱中考)成长中的你,驻足回望走过的青春岁月,会发现亲情如花,师爱如露;会发现四季如歌,山川如画;会发现知识如锦,书香如诗„„在成长中发现,在发现中成长。
请以“发现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选取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
9.(2012昭通中考)《现代汉语词典》对“桥”的注释:①架在水面上或空中以便行人、车辆等通行的构筑物;②比喻能起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
请以“桥”为题,或自拟一个包含“桥”这个词的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能出现考生所在地地名、学校校名及真实姓名。
10.(2012大理中考)请以“有句话儿要记住”为题,写一篇文章。
11.(2012曲靖中考)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有泪可流,却不是悲凉„„花季的经历,我们学会了取舍与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绘如花岁月,悟成长真谛。
请以“成长不烦恼”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半命题作文
1.(2012曲靖中考)题目:________________在一起
要求:(1)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短语,完成题目,然后写作;(2)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有真情实感,不得套用与抄袭;(4)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5)书写工整,不得少于600字。
2.(2012西双版纳中考)题目:插上________________的翅膀
要求:(1)请先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完成题目后,写一篇作文;(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4)作文中不能出现考生所在地地名、真实姓名及学校校名。3.(2013德宏中考)题目:美丽________________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4)字数不少于600字。
4.(2013普洱中考)初中时光匆匆而过,相聚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曾记得,那些日子,我们一起遨游题海;那些日子,我们一起徜徉书香;那些日子,我们一起放飞梦想;那些日子,我们彼此支持,相互勉励;那些日子„„
请以“那些日子,我们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
要求:(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除诗歌外),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5.(2013西双版纳中考)题目:____,让我铭记
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作文;(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4)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6.(2012德宏中考)题目:我喜欢____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4)字数不少于600字。
(三)话题作文
1.(2012德宏中考)有人说,百善孝为先。也有人说,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你还能 2
指望他爱谁呢?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请以“孝顺”为话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4)字数不少于600字。
2.(2013德宏中考)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回忆,也有向往;有烦恼,也有快乐;有失去,也有收获。
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2)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4)字数不少于600字。
(四)材料作文
1.(2012昆明中考)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初三(1)班的黑板报设置了“今人今语”栏目,下面是其中的三则语录——
(一)站在父亲的肩膀上,让我在医学研究的道路上起点很高且少走了很多弯路。——布鲁斯·巴特勒(美国免疫学家、遗传学家,2011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二)幸福其实很简单,可能就是太简单了,人们总是忽略到看不见。——李冰冰的新浪博客
(三)排列好青春历程的每一个音符,每一个脚印,每一次心跳,对自己做一次庄严的检阅。
——赵冬《检阅自己的青春》
三则语录可以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些道理:在成长过程中,要善于吸取前人的经验;善于发现和体会身边的平凡,就会获得快乐和幸福;珍惜青春的每一次际遇,走好成长的每一步„„
要求:(1)请按要求拟题,然后写作;(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2.(2012玉溪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古时候,有两个人各自拎着一只行李箱一同出远门。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将两人累得喘不过气来。他们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换左手。这时,迎面走来一位樵夫,樵夫看到两人的狼狈样,对他们说:“你们为什么不像我挑柴一样,用一根扁担将两只行李箱挑着走呢?”于是,他们停下来,用樵夫的柴刀砍了一根木棍作扁担,将两个行李箱一左一右挂在扁担上挑起来,感觉确实轻松了很多。他们谢过樵夫,轮流挑着行李箱继续赶路。
要求从材料中选取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范围。
3.(2012大理中考)读小诗《鹅卵石》,然后作文。
一生与水亲近/喜欢涓涓细流/不惧滔天巨浪/曾经棱角分明的装束/被水流打磨/那样圆润/那样利落/既然选择河流大海/就不怕痛苦的打磨。
要求:(1)请根据材料自选一个角度,题目自拟;
(2)写出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3)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4.(2014大理中考)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亚马逊河流域的热带雨林中有一种树,是那里长得最高的树。可它的生长过程却极为特别,在最初的几年里,它几乎是那里最矮的树,只有一米多高,但五六年后,却像被施了魔 3
法一样,可以一直长到四五十米的高度。原来,在最初的五六年里,这种树不是不生长,而是一直在长根部,虽然只露头一两米,但却扎根地下超过28米。
5.(2013曲靖中考)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朋友画了一幅画:一只鸟巢,里面有四只小鸟,巢外的一只母鸟正向它们飞来,小鸟们齐刷刷地张开小嘴。
朋友问,这些小鸟张开小嘴想要什么呢? “想要母鸟喂它们食物。”我说。而朋友说,他的画所表达的并不是这个意思。“那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我问。“小鸟张开小嘴,是想要母鸟吻它们。对生命来说,无论是鸟还是人,爱是另一种粮食,有时甚至是一种更重要的粮食。”朋友说。
第四篇:2016云南中考语文专题限时集训:55+满分作文示例
专题限时集训55 云南中考满分作文示例(材料作文)1.(2015昆明中考)阅读下面三则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材料一】有人在评价热播的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时说,生活就是这样,大家要齐心协力,一起向前奔跑,才是兄弟。
【材料二】杨澜说,我们虽然再努力也成不了刘翔,但不能不享受奔跑。可能会有人妨碍你的成功,但没有人能阻止你的成长。这一辈子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
【材料三】在适合奔跑的时间和空间放弃奔跑,是一种遗憾。
三则材料引发我们这样一些思考:奔跑在路上,团结协作很重要;奔跑是另一种成长,成功和失败都是成长的印记;在最好的时光里尽情奔跑,切莫虚度„„
【满分作文】
小蚂蚁,谢谢你 昆明一考生
奔跑是另一种成长,成功和失败都是成长的印记。谢谢你,小蚂蚁,你教会我成长!——题记
山重水复疑无路
秋风飒飒地吹着,路旁的银杏叶打着卷儿纷纷落下,远处的林子里树被吹得左右摇摆,发出“唰唰”的声响。
我独自一人漫步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手上拿着一张打满了红叉叉的试卷,脑海中回荡着课堂上老师尖锐的话语,一时间所有的无奈与绝望都迸溅出来,泪水再也忍不住,闪烁的泪水从眼角滑落„„
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决定在路旁的长椅上歇息一会儿。我低着头,无力的手托着腮。忽然,一只小蚂蚁映入我的眼帘。在小蚂蚁的前方不远处有一小块面包。不过遗憾的是,面包和小蚂蚁之间有一棵又粗又壮的大树躺着。小蚂蚁一次又一次地尝试,可是都无情地跌落。我心想:可怜的小蚂蚁,你怎么拗得过命运的安排?
几只小鸟缓缓地飞过,路旁的湖畔树木挺拔,轻风拂过,湖面荡起涟漪,天空中乌云慢慢散去,一丝丝,一缕缕阳光从云中渗出。回过头,小蚂蚁仍未放弃。忽然,它挣扎着,凭借之前积累的经验越过了木棍。我怔住了!这太不可思议了,小小的蚂蚁竟然越过了这么粗壮的大树。结果自然是,小蚂蚁吃到了面包。
此时,我忽然觉得头顶阳光灿烂,温暖了我的身体,而小蚂蚁给我的内心注入了一股强大的能量„„
小园香径独徘徊
在回家的路上,我思考了很多。小蚂蚁都能够战胜困难,我又何尝不能呢?成功与失败都是成长的印记。失败了又如何?爬起来从头再来!
泰戈尔曾经说过:“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悲伤,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遇到困难用不着悲伤,因为你收获了成长。而我,真要感谢这次挫折,更要感谢路上遇上的这只小小的蚂蚁,谢谢你,小蚂蚁,你教会我成长!
今天走过泥泞的小道,明天将迎来洒满阳光的金色大道!——后记 【名师点评】
(1)借事说理,不落俗套。本文通过一只小蚂蚁虽屡遭失败却不气馁,最终爬过大树获得食物的故事,与“我”考试失败后一蹶不振形成鲜明的对比,借事说理,生动地阐明了文章的主题,跳出了枯燥说教的窠臼。
(2)描写细腻,情景交融。本文在叙事的过程中,穿插了大量的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情景交融,颇具感染力。如第一部分中,考生用“银杏叶打着卷儿纷纷落下,远处的林子里树被吹得左右摇摆”的描写烘托“我”因考试失败的悲伤与失落。
2.(2013昆明中考)请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从画面的提示语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
写作要求:(1)请按要求拟题,然后写作。(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4)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5)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满分作文】
像“人”一样活着 昆明一考生
像“人”一样活着,一撇一捺,相互支撑方能迈出沉稳的步伐;像“人”一样活着,站直身子,充满血气,活出尊严;像“人”一样活着,顶天立地,活出色彩。
像“人”一样活着,一撇一捺,相互支撑方能迈出沉稳的步伐。郭子仪和李光弼虽然曾经有矛盾,平时互不讲话,但是在国家危急、百姓遭殃、正需要同心协力时,他们不再计较个人恩怨,为保家卫国而并肩战斗;廉颇和蔺相如虽有误会,但是他们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敢于坦诚认错,最终相互支撑,保全了
赵国;维勒和李比希虽然性格迥异,但是他们能够相互帮助,共同探讨,真诚合作,创造出了科学研究上的辉煌,最终一起成为有机化学的创始者。人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只有避开分歧,相互支撑,才能迈出稳健的步伐,走向理想的明天。
像“人”一样活着,站直身子,充满血气,活出尊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沦为阶下囚,面对敌人的压迫与诱降,他保持着“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气节,活出自己的尊严;丁肇中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没有用英语演讲,而是申请用汉语演讲,这一决定受到了美国多方面的阻挠,但他依然用流利的汉语发表了即兴演讲,传达了一个民族的尊严;当侵入维也纳的拿破仑要求贝多芬进行演奏时,贝多芬毅然拒绝了对方的再三要求,活出了自己的尊严。
像“人”一样活着,顶天立地,活出色彩。中国首富李嘉诚用一支铅笔画出了一张完美画卷,打造了传奇的人生,从一个跑堂的逐步成为中国首富,从一个推销员逐步成长为拥有千万员工的公司领导。每一个成功的人都会在他的画卷上留下精彩的一笔。
无论贫穷或富贵,无论健全或残缺,我们都要像“人”一样活着,活出成功,活出尊严,活出色彩。【名师点评】
本文在素材运用上特别注意观点与素材的高度统一:(1)典型人物同质叠加。文章主体部分的三个角度都采用了典型人物叠加的技巧,第一个分论点下,考生选取了郭子仪和李光弼、廉颇和蔺相如,维勒和李比希三组素材,第二个分论点下考生选取了文天祥、丁肇中、贝多芬三个人物,第三个分论点下考生选取了李嘉诚的事例,通过对他们不屈的品质进行叠加,聚焦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最终凝结为人格的魅力,以此来抒发真挚的赞美之情。(2)人物事迹并列呈现。三组素材分别从三个角度证明了应该像“人”一样活着,使文章的主题既丰富又深刻。
3.(2013曲靖中考)阅读下列材料,自选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朋友画了一幅画:一只鸟巢,里面有4只小鸟,巢外的一只母鸟正向它们飞来,小鸟们齐刷刷地张开着小嘴。
朋友问,这些小鸟张开小嘴想要什么呢?
“想要母鸟喂它们食物。”我说。而朋友说,他的画所表达的并不是这个意思。“那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我问。
“小鸟张开小嘴,是想要母鸟吻它们,对生命来说,无论是鸟还是人,爱是另一种粮食,有时甚至是一种更重要的粮食。”朋友说。
写作要求:(1)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有真情实感,不得套用与抄袭。(3)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4)书写工整,不得少于600字。
【满分作文】
因为有爱 曲靖一考生
河流因为有了雨露,才能汇成大海;花丛因为有了蜂蝶,才能生机盎然;而我,因为有你的爱,才得以快乐地成长。
失落时,你是耳畔的一声鼓励。
无垠的沙丘上,我独自仰望天空,月光被乌云笼罩,星斗也钻进厚厚的云层,没有虫鸣鸟叫,也没有风儿的笑声,一切都是那么静,我不由得打了个寒战,两手紧紧地搂住膝盖,不争气的泪水又落了下来,脑海中再次被那让我无颜面对的考试分数填满了。你来了,走得很轻,我几乎听不见你的脚步声,直到你用温暖的大手给我披上外套,缓缓地坐在我身边,将我搂入怀中:“怎么?还在想成绩的事?”我机械地点点头,不敢再看你的眼睛。“放心吧!一切都会过去的,你不是常说明天会更美好吗?相信自己。”说完,你露出一个美丽的微笑,是鼓励,也是要求,让我充满了自信。
寒风袭来时,你是一道坚实的屏障。
冬日飘雪是孩子们心中最梦幻的景象,美丽的雪花自由地在空中飞舞,我随着它们的拍子,在雪地上玩耍,一步、两步,奏出了幸福的乐曲。一阵寒风过后,通红的小手被冻得僵硬,那乌紫的颜色看得人心中一阵战栗,寒冷顿时将快乐一扫而光。突然,一双大手包住了我冻僵的小手,你不停地揉搓着我的双手,一丝丝暖意通过血液流进心底。当你看见我手上渐渐升起的红晕时,你笑了,笑得那样幸福与满足。
迷失方向时,你是一盏指路的明灯。
火红的太阳高挂天空,我满脸兴奋地拿着雪糕冲到你面前。“怎么这么高兴?买了一支雪糕就能让你这么满足啊!”你笑盈盈地看着我说道。我满脸神秘地将手中的钱递给你:“我用10元钱去买雪糕,那服务员找给我18元。”你的表情渐渐变得严肃起来,眼中射出犀利的光芒,好像在告诉我:“做人要诚实。”后来你把钱还给了那家店主,也给了我一次深刻的教训。此后,诚实伴着我成长。
因为你的爱,我充满了自信;因为你的爱,我获得了一片温暖;因为你的爱,我的天空一片蔚蓝。你就是我生命中的那缕阳光,让我更加茁壮地成长,谢谢你——我亲爱的妈妈!
【名师点评】
本文紧扣“妈妈的爱”这一主题,运用排比式结构,展示了三组生动画面,赞扬了母爱的博大与纯美。
第五篇:抒情类散文阅读
抒情类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2013福建卷)
瓦 王剑冰
①瓦是屋子上面的田地,一垄一垄,长满了我的怀想。离开好久了,怀想还在上面摇曳着。
②我不能进入瓦的内部,不知道瓦为什么是那种颜色。在中原,最黄最黄的土烧成的瓦,也还是瓦的颜色。
③瓦完成了我们的先人对于土与火的最本质的认知。
④当你对瓦有了依赖的时候,你便对它有了敬畏。在高处看,瓦是一本打开的书。我拆过瓦,屋顶搭下来的长板上,瓦像流水一样滑落,手不敢怠慢,一块块像码字样将它们码在一起。
⑤屋子一直在漏。雨从瓦的缝上淌下来,娘要上到屋子上面去。娘说,我上去看看,肯定是瓦的事。雨下了一个星期了,城外已成泽国,人们涌到城里,挤满了街道的屋檐和学校走廊,后来学校也停课了,水漫进了院子。我说娘你要小心。娘哗哗地踏着积水走到房基角,从一个墙头上到房上去。我站在屋子里,看到一片瓦在移动,又一片瓦动过之后,屋子里的“雨”停止了,那一刻我感到了瓦的力量。
⑥鳞是鱼的瓦,甲是兵的瓦,娘是我们家的瓦。
⑦风撞在瓦上,跌跌撞撞地发出怪怪的声音。那是风与瓦语言上的障碍。风改变不了瓦的方向,风只能改变自己。瓦的翅膀在晚间巨大的空间飞翔。
⑧屋不嫌瓦丑,屋子实在支撑不住了,将瓦卸下,做好下面的东西再将卸下的瓦盖上去。瓦是最慢的事物,从第一片瓦盖上屋顶起,瓦就一直保持了它的形态,到机器瓦的出现,已经过去了两千年时光。
⑨我一直不知道由土而成为瓦,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叫做瓦的物质,竟然那么坚硬,能够抵挡上百年岁月。瓦最终从颓朽的屋顶上滑落,在地上落成一抔土,那土便又回到田地去,重新培养一株小苗。瓦的意义合并着物理和化学双重的意义。
⑩在人们走入钢筋水泥的生活前,瓦坚持了很久,瓦最终受到了史无前例的伤害。⑾一个孤寡老人走了,仅有的财产是茅屋旁的一堆瓦,那是他多年的积蓄,每捡回一片较为完整的瓦,他都要摆放在那里,他对瓦有着什么情结或是寄望?他走了,那堆瓦还在那里等着他,瓦知道老人的心思。
⑿邻家在瓦上焙鸡胗,瓦的温度在上升,鸡胗的香味浮上来,钻进我的嗅觉,我的胃里发出阵阵声响,鸡胗越发黄了起来,而瓦却没有改变颜色。瓦的忍耐力很强。
⒀下雨了,我顶着一片瓦跑回家去,雨在地上冒起了泡泡,那片瓦给了我巨大的信心,我快速地跑着,我的头上起了白烟,闪电闪在身后。
⒁瓦藏在草中。一坡萎顿又复生的草,一片不再完整的瓦,不知道谁将它遗失,它一定承受过很长的岁月,没有可去处,不在这里又会去哪里呢?草里埋着各种形态的瓦。这是一个废墟。我看到了瓦下面的时光、欢乐甚至痛苦。
⒂一片瓦在湖上飞。水上起了波澜,波澜变成花朵,瓦沉在花朵下面,等待重新开花。⒃一条狗衔着一片瓦跑过来。不知道狗对这片瓦有什么情愫,难道它认得这瓦或这瓦的主人?
⒄我不知道瓦的发音是如何出现的。瓦——,我感到那般亲切。好久听不到这种亲切了,或以后愈加听不到这种亲切了。
(摘编自《人民日报》)
13.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篇运用比喻,引出我对“瓦”的怀想。“长满”形象地写出“怀想”的丰富,“摇曳”写出了“怀想”的不时浮现。
B.第④段说“瓦是一本打开的书”,既形象地写出屋顶上“瓦”的形态,也为下文叙写瓦在人们生活中的种种作用张本。
C.第⑤段描写“娘”在雨中修复屋顶这一细节,意在抒发“我”对“娘”的感激之情,表达“我”对“娘”的深切怀念。
D.第⑦段说“风改变不了瓦的方向”,突出了瓦坚定不移的品性;“瓦的翅膀在晚间巨大的空间飞翔”,写出了瓦的灵性。
E.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出了瓦的朴实无华与充满力量,启迪人们应该像瓦一样脚踏实地,充实自我,有所贡献。
14.“鳞是鱼的瓦,甲是兵的瓦,娘是我们家的瓦”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5.请根据文本,探析“我看到了瓦下面的时光、欢乐甚至痛苦”这句话的涵义。(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2013四川卷)
负重的河流 黄毅
①这是每一本地理书上都提到过的著名河流。一条河流在哪里出现,从哪里经过,又归属于哪里,决不是偶然的事。塔里木河的出现,再一次证明了作为一条河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②环峙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冰峰雪岭,阻隔着来自外界的声音,那些充满雨意的雷声只能在别人的天空奏响。那些令人神往的潮音,只能打湿他乡的梦。极度干旱的沙漠,裸陈着对天空的一次次叩问,而降雨量几乎等于零的天空,又一遍遍让塔克拉玛干落寞失意。巨大的苍黄壅塞着胸间,铺天盖地的尘沙装满眼眶。多么需要水,她是生活的全部,是生命中的生命。
③这是一条多么率直的河流,坦荡、刚烈而勇敢。该扬波的时候必定扬波,该隐忍的时候必定隐忍,该奔涌的时候一定奔涌,该潆洄的时候就一定潆洄;流就流出气魄,纵横捭阖,摧枯拉朽;流就流出韵味,一波三折,百转千回。
④你再不会见到反差如此巨大的河流。在枯水期,那是生命的一次休整与放松,河水浅吟低唱,嘤嘤细语,有些地方甚至大段大段露出河床,看上去是那样的羸弱;而洪水却是一次生命的张扬与放纵,浩浩荡荡,左奔右突,把河床扩大到几倍,处处呈现的是强悍与力量,时时迸射的是阳刚与霸气。
⑤就是这样一条河,最终却不能冲出沙漠。当塔里木河挟着昆仑山的冰雪,一路呐喊冲向沙漠的时候,塔克拉玛干却不动声色,集合了亿万的沙粒,用最柔软的办法,让河水就范。当塔里木河切割开沙漠柔软的皮肤,你看到河的确是赢家,可是到最后,它却锈蚀在沙漠的肌体里,最终折断;当塔里木河饱醮着冰雪水,在塔克拉玛干这张巨大的纸上写出一笔劲道的点画,那个2750公里的笔锋却在意犹未尽的时候,被沙漠吸尽了最后的墨迹……
⑥有河总是有树。树是河流的另一种形式,是河接近蓝天白云的一种方式。站立起来的河,哗哗的林涛,让鸟像鱼一样游来游去。追随塔里木河的,是郁郁苍苍的胡杨林。他们高壮精神,粗枝大叶,缘着塔里木河这条苍青的脉管,排列着森森然的汗毛,英姿勃发。但是离塔里木河愈远就愈让人感到吃惊甚而震惊——那是些脱去了绿色的树——他们死 2 了,但还以树的姿态直立着。是塔里木河抛弃了他们,还是他们走得太远?他们成了沙漠上没有归宿、没有目的、不知道要往哪里去的流徙者,他们永远挺起胸膛在走,而永远走不出这块沙质的土地。
⑦塔里木河在不断萎缩,他的退却不仅让百万胡杨游离失所,更严重的是让人类自己饱尝苦果。罗布泊这个巨泽的消亡,与三大水源之一的塔里木河的断流,有着直接的关系。据清代《西域水道记》记载,罗布泊人“素习水居,不便陆徙”,而罗布泊据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还有水,彻底干涸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罗布泊人实际上应该是沙漠中的渔民,常以中空的胡杨树一劈为二作为行舟,在水面往来穿梭,迅如利箭。如今没有了水,罗布泊人只能以土为生。他们曾经以湖泊为伴,渔歌唱晚,渔樵互答,何曾想到周围的沙漠日近?何曾想到有一天河水会断流?又何曾会想到一片汪洋的大湖会彻底干涸?他们在罗布泊生活了几十代人之久,有一天忽然就被湖泊抛弃了!这是上苍对他们的戏弄,还是对世代拥有汪洋大泊的人以往的漫不经心和虚掷的惩戒?
⑧这是每一本地理书都写进去的著名河流。我们愈是热爱,我们愈是惶恐;我们愈是负疚,我们愈是失魂落魄。一条河从昨天流到今天还要去明天,而我们的内心竟不能轻松如浪波。哦,塔里木河,你为什么这样浑浊?为什么又这样滞重?
(有删改)
1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两次提及塔里木河是每一本地理书都写到的著名河流,前后照应,反复强调,蕴含着对塔里木河现状的深沉喟叹。
B.“那些令人神往的潮音,只能打湿他乡的梦”,形象地表现出沙漠对水和生命的渴望,蕴含着作者对沙漠缺水少雨的无奈与同情。
C.作者赋予河流与沙漠以生命,河流率直勇敢,任何时候都浩浩荡荡,奔流不息;沙漠静寂无声,却用柔软的办法让河水就范。
D.文章用历史材料证明罗布泊人在清代依然与湖为伴,古今对比,更能说明塔里木河的萎缩对人类文明产生的巨大影响。
E.作者认为缺乏对河流的珍视与保护,人类最终将自食其果,为此从不同方面对塔里木河的断流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16.文章第⑥段写胡杨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7.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说塔里木河是一条“负重的河流”?(6分)
18.塔里木河带给我们很多启示。结合文章,就河流与文化的关系,谈谈自己的思考。(6分)
三、(2012.四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柴禾
刘亮程 ①我们搬离黄沙梁时,那垛烧剩下一半的梭梭①柴,也几乎一根不留地装上车,拉到了元兴宫村。元兴宫离煤矿很近,取暖做饭都烧煤,那些柴禾因此留了下来。
②柴垛是家力的象征。有一大垛柴禾的人家,必定有一头壮牲口、一辆好车、一根又粗又长的刹车绳,当然,还有几个能干的人,这些好东西凑巧对在一起了就能成大事、出大景象。可是,这些好东西又很难全对在一起。有的人家有一头壮牛,车却破破烂烂,经常坏在远路上,满车的东西扔掉,让牛拉着空车逛荡回来。有的人家正好相反,置了辆新车,能壮几千斤东西,牛却体弱得不行,拉半车干柴都打摆子。还有的人家,车、马都配地道了,刹车绳也是新的,人却不行了——死了,或者老得干不动活。③我们刚到父亲的住处时,家里的牛、车还算齐备,只是牛稍老了些。柴垛虽不高,柴禾底子却很厚大排场。不像一般人家的柴禾,小小气气的一堆,都不敢叫柴垛。先是后父带我们进沙漠拉柴,接着大哥单独赶车进沙漠拉柴,接着是我、三弟,等到四弟能单独进沙漠拉柴时,我们已另买了头黑母牛,车轱辘也换成新的,柴垛更是没有哪家可比,全是梭梭柴,大棵的,码得跟房一样高,劈一根柴就能烧半天。
④现在,我们再不会烧这些柴禾了。我们把它们当没用的东西乱扔在院子,却又舍不得送人或扔掉。我们想,或许哪一天没有煤了,没有暖气了,还要靠它烧饭取暖。只是到了那时我们已不懂得怎样烧它。劈柴的那把斧头几经搬家已扔得不见,家里已没有可以烧柴禾的炉子。即便这样我们也没扔掉那些柴禾,再搬一次家还会带上它们,它们是家的一部分。那个墙根就应该码着柴禾,那个院角垛着草,中间停着车,柱子上拴着牛和驴。一个完整的家院就应该是这样的。许多个冬天,那些柴禾埋在深雪里,尽管从没人去动它们。但我们知道那堆雪中埋着柴禾,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它让我们放心地度过一个个寒冬。
⑤那堆梭梭柴就这样在院墙根呆了20年,没有谁去管过它们。有一年扩菜地,往墙角移过一次,比以前轻多了,扔过去便断成几截子,颜色也由原来的铁青变成灰黑。另一年一棵葫芦秧爬到柴堆上,肥大的叶子几乎把柴禾全遮盖住,那该是它们最凉爽的一个夏季了,秋天我们为摘一棵大葫芦走到这个墙角,葫芦卡在横七竖八的柴堆中,搬移柴禾时我又一次感觉到它们腐朽的程度,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人动过。在那个墙角里它们独自过了许多年,静悄悄地自己朽掉了。
⑥最后,它们变成一堆灰时,我可以说,我们没有烧它,它们自己变成这样的。我们一直看着它们变成了这样。从第一滴雨落到它们身上、第一层青皮在风中开裂我们就看见了。它们根部的茬头朽掉,像土一样脱落在地时我们看见了。深处的木质开始发黑时我们看见了,全都看见了。
⑦当我死的时候,人们一样可以坦然地说,他是自己死掉的。墙说,我们只为他挡风御寒,从没堵他的路。坑说,我没陷害他,每次他都绕过去。风说,他的背不是我刮弯的。他的脸不是我吹旧的。眼睛不是我吹瞎的。雨说,我只淋湿他的头发和衣服,他的心是干燥的,雨下不到他心里。土说,我们埋不住这个人,梦中他飞得比所有尘土都高。
⑧可是,我不会说。没谁听见一个死掉的人怎么说。
⑨我一样没听见一堆成灰的梭梭柴,最后说了什么。
注:①梭梭:一种灌木或小乔木。14.根据全文概况“柴禾”在文中的含义(5分)
15.第3自然段主要叙述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6分)
16.第6自然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5分)
17.这篇文章有人认为重在写柴禾,有人认为重在写人,你赞成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