辘轳诗(★)

时间:2019-05-13 07:56: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辘轳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辘轳诗》。

第一篇:辘轳诗

辘轳诗&183;十三字令--无痕君子诗词鉴赏

辘轳诗·十三字令--无痕君子诗词鉴赏

月冷飞舟吊脚楼 枫叶韵八窗秋三言诗:月,冷飞舟,吊脚楼,枫叶韵,八窗秋。四言诗:冷月飞舟,舟叶枫楼,楼脚吊韵,韵八窗秋。五言诗:秋月冷飞舟,飞舟吊脚楼。脚楼枫叶韵,叶韵八窗秋。七言诗:八窗秋月韵飞舟,月冷飞舟吊脚楼。楼脚吊舟飞冷月,飞舟吊韵八窗秋。十六字令:秋,月冷飞舟吊脚楼,枫叶韵,叶韵八窗秋。

闹热,闹热!我来凑个热闹吧。燕剪晴空舞碧琼花蝶韵晚春慵三言诗:燕,剪晴空,舞碧琼,花蝶韵,晚春慵。四言诗:燕剪晴空,空舞碧琼,琼花蝶韵,韵晚春慵。五言诗:慵燕剪晴空,晴空舞碧琼,碧琼花蝶韵,蝶韵晚春慵。七言诗:晚春慵剪晴空,燕剪晴空舞碧琼,空舞碧琼花蝶韵,琼花蝶韵晚春慵。十六字令:慵,燕剪晴空舞碧琼。花蝶韵,蝶韵晚春慵。

2012-06-22 醉墨

月映东墙颂赋郎风抚柳倚寒窗

三言诗:月,映东墙,颂赋郎,风抚柳,倚寒窗。四言诗:映月东墙,墙抚风郎。郎赋颂墙,柳倚寒窗。五言诗:窗月映东墙,东墙颂赋郎。赋郎风抚柳,抚柳倚寒窗。

十六字令:窗,月映东墙颂赋郎。风抚柳,倚寒窗。

风雪松

月映东墙颂赋郎花抚柳满窗香三言诗:月,映东墙,颂赋郎,花抚柳,满窗香。

四言诗:映月东墙,墙抚花郎,郎赋颂柳,柳满窗香。五言诗:香月映东墙,东墙颂赋郎,郎颂花抚柳,抚柳满窗香。

十六字令:香,月映东墙颂赋郎。花抚柳,抚柳满窗香。月映东墙颂赋郎风抚柳倚寒窗三字诗:月,映东墙,颂赋郎,风抚柳,倚寒窗。

四字诗:映月东墙,墙抚风郎。郎赋颂墙,柳倚寒窗。五言诗:窗月映东墙,东墙颂赋郎。赋郎风抚柳,抚柳倚寒窗。

十六字令:窗,月映东墙颂赋郎。风抚柳,倚寒窗。

无痕君子律句鉴赏:

七律·空翻十阕梅花雪

乞句梁园独步痴,孤芳微雨几多时。春风拂拂梅花梦,清气盈盈漱玉词。

洛浦天香横铁笛,疏林翠冷点琼枝。寒霜记取朦胧月,莫怨江城暮雪吹。楚宫朱翠雪风幡,麟笔靓妆投古园。疏影惊魂时少恨,暗香盈袖竟无言。

朝云叆叇黄昏树,暮雨霏微寂寞轩。一阕离歌分袂处,催人到晓捧瑶樽。明霜斗雪立阑干,玉笛声催入梦难。红萼紫纱霜面冷,白崖清涧冻云寒。

孤芳未必幽山谷,绝色不妨怜牡丹。近水楼台何所幸,香尘驿外染轻纨。寻芳且向旧池台,料峭春寒斗雪开。林逋先生骑鹤去,梨园弟子踏云来。

罗浮一梦抛红泪,庾岭三更捧萼梅。万古心香吟不绝,草窗和月莫推杯。一丛花令总含羞,细惹梁园爱自由。腼腆捎来多几韵,殷勤送走几多愁。

潆洄驿路心如雪,类转琼瑶月似钩。玉笛横云惊暮雪,轻纨匀染上西楼。袖卷清寒不觉迷,飞霜笼月步花堤。冰魂玉魄惊春睡,象管蛮笺乍梦溪。

落尽繁华诗韵瘦,抚平幽怨笛声低。隔山风讯潇湘去,驿外双桥踏雪泥。鸡塞凌寒二月春,冰枝素雅试衣裙。翠华椽笔雍容少,凝墨涵烟浅笑频。

记取罗浮萦玉梦,回归庾岭得天真。梨园弟子追相问,信手拈花一片云。细腰花萼冷飞霜,玉梦潆洄冰雪肠。九翰落梅香墨海,孤芳听手入诗囊。南窗拂晓西楼月,东郭吹绵北苑骧。合与幽兰称挚友,偕同松竹韵流长。绝情分赴向悬崖,风据云苍自在花。冷香不予时人赏,冰魄缘随雅士夸。

踏雪无痕撕铁笛,寻梅有韵听胡笳。深沟高垒寒林晚,翠袖翻红玉照斜。十阕梅章过古陵,美人林下冷冰冰。校门风定清霜落,朱户花明晓月升。

庠序咏春称傲骨,玉枝吹雪浣红菱。人间难得书香气,国士无双唱子矜。潜之龙留墨添香: 七律 赠无痕君子(新韵)

问道苍天朴绣帘,词林橘井度华年。不求厚利维生计,但使沉疴带笑颜。椽笔神来千世语,鸿诗梦系一唐缘。时人未晓胸中意,却道如今少圣贤。

(一)书中有梦纳清凉,柳黛含烟玉靥香。得月楼中频婉转,赊香扇底几徜徉。

神游魏晋幽篁竹,思接春秋著素妆。昨日南山新笋嫩,无痕煮雪醉斜阳。

(二)云楼煮酒忆从前,醉里挑灯斗十千。玉树临风倾国赋,金钩钓月满庭鲜。

明知梦里无红韵,肯信壶中有碧莲。曲指宫商吟剑气,分花拂柳向青田。

(三)此日江南柳色青,春风欲唱竹枝情。粼波倒影千帆竞,丽水横云万象争。

曲里红梅摧玉梦,林中紫燕报花盟。新诗意造荷杯浅,一醉逍遥百晓生。

注:孤雁出群格

(四)烟光草色照无眠,懊恼轻轻弹指间。隔壁歪哥真好客,农家大嫂不嫌烦。

多情醉月荷杯里,惬意摇云柳井边。大笑三声长袖舞,闲抛竹管谱春天。注:中华新韵

(五)新诗得幸写蜉蝣,不到孤清辄罢休。字里行间香菊酒,梅边水夕绘丹丘。

推窗有请楼头月,抱影无缘陌上秋。检点花笺真愧我,玉箫吹动几江愁。

(六)拣点芝兰入字行,荣华富贵两相忘。拈花菊下霜风烈,得月楼头剑气狂。

子夜何堪闲白酒,深宵哪怕醉红妆。生平不愧窗前竹,墙角寒梅沁暗香。

(七)两三朋友上茶楼,大小通赔一网收。缺少红中相对印,更多白板自分流。

身贫唯把荷包卷,手背全凭骰子丢。深夜何堪重病酒,月光之下出风头。

(八)野外横塘六七家,菜园春草满低洼。黄莺唱和村南路,紫燕翻飞树北丫。

吊脚连云镶玉带,棚台罩水舞金瓜。逍遥我自风楼上,弹破天空冒酒花。

(九)扶摇摘月自蹁跹,桂馥兰馨抱醉眠。后院敲钟惊玉梦,中庭捣药误春闲。

瑶池夜永红颜老,广殿香消翠叶残。日下梁园司马瘦,天桥白眼看神仙。中华新韵

(十)心香一品贵乎真,媚骨奴颜算鸟人。草舍寒轩闲素手,清诗浊酒伴贫身。

铁树开花哥俩好,云楼掬月调儿新。惠风羞向农家乐,谈写轻描殿后春。

(十一)笔底风花弹指间,残留黄卷几斑斓。凄凉月落廊桥外,寂寞云浮驿道边。

搁浅诗槎长恨水,临湖柳黛半含烟。此身羞煞龙门客,无妄消磨是酒仙。

注:新韵。无妄,是《易经》六十四卦之第二十五卦。妄》卦谈的是如何处理料想不到的事的卦。

(十二)独自吟诗向夜阑,行云带泪素衣单。离群只雁归心倦,落幕双沟酒意寒。

举袂飞花惊绿梦,垂丝掠水湿青鸾。红牙催拍无人看,唯见孤星座上观。

(十三)乍暖还寒向夜行,晶帘远上送幽明。拭干眼泪风前舞,揉碎心情雨里鸣。

却是伤春摧玉梦,非干病酒困边城。仰天狂笑惊花落,一曲

《无悲歌吊脚横。

(十四)今夜重温八咏楼,薛涛笺上笛声幽。疏影婆娑帘外树,烛光明灭榻前钩。

苦吟残句诗千首,慢煮冰心泪一瓯。试问东君怜我否?怎堪春调类悲秋。

(十五)任它寒雨打窗台,几上孤灯惜病腮。杂缀哀愁何处隐,等闲幽恨应时来。

三更玉梦随云浣,一叶清诗信手裁。守得阶前花影瘦,长街买醉独徘徊。

(十六)红牙催拍惜香衣,细雨斜风湿绿几。初断霓裳云影落,复悲春捣雁歌飞。

诗槎一棹千寻去,水调三弹百念归。孤馆何曾留瘦句,无人迹处转宫徽。

(十七)趁夜无眠向酒家,闲将竹管醉霓纱。云台织就朦朦月,曲径传来隐隐花。

隔座送钩描黛蹙,分曹射覆吐枇杷。回唐正好赊香句,难得糊涂上梦槎。

(十八)把酒扶风上九霄,素琴歌舞蝶花娇。乱云掩映双溪梦,斜雨迷离独木桥。

绿柳垂丝非昨夜,红牙托韵是明朝。残愁何妨开窗柩,起死回生甩病刀。注:孤雁入群格。

(十九)残愁散手笑祥和,许是他年玉梦多。无我无情无寂寞,有风有月有蹉跎。

心尘织网迷津渡,墨海开轩品碧螺。美酒樽前羞煞也,千秋绝唱谱新歌。

(二十)曲媲南唐几度吟,挥毫一韵抚瑶琴。行云流水回廊醉,举袂飞霜步月钦。

美酒凭君天下饮,清诗许我梦边寻。无端锦瑟新勾兑,有请农民笑古今。

二十一)

柳风摇落一江斜,漫踱沧波上酒家。细惹诗情勾素月,闲抛画卷浣溪纱。

临湖好醉渔歌子,隔岸尤怜蝶恋花。电话频呼浑不应,卢柟邀我钓龙虾。

(二十二)一抹流云苏幕遮,殷勤约我去她家。吴山楚水行行远,玉影清风慢慢斜。

捣练霓裳池上柳,空翻蝶梦雾中花。红情可待三杯许,任我狷狂钓醉虾。

(二十三)淡烟流水日西斜,杨柳枝头浣薄纱。竹管悠悠江上月,裙裾旋旋岸边霞。

回廊绿影闻莺语,沽酒青旗落杏花。坐爱湖心君到否?千帆过眼是孤家。

(二十四)待字池台柳影斜,重扶残醉在君家。星桥卧月天低树,塔棹浮云水浣纱。

银柱梦回流曲韵,玉壶光转溅诗花。香腮衬雪羞明烛,教我如何不想她。

(二十五)云影剑花寒社东,八窗诗韵薛笺红。紫箫催拍杯中酒,绿柳沉浮月上弓。

素手临帖轻笑我,吴钩捉梦快拉风。闲抛竹管双桥卧,弹指心尘散半空。

注:双桥,秀山一中门外三十步。(二十六)

五岭萦回吊脚风,深沟高垒映山红。芋头待客难沽酒,豇豆

含情怕误工。

隔岸看人新面孔,临湖掬月老雕弓。歪诗独步南滨路,残醉重扶陌上松。注:孤雁入群格。

(二十七)朋友再婚传海宴,梅开三度何能免。谦虚爱国戴花花,腼腆含羞梳辨辨。

月迓香车织女迎,风随宝马牛郎辇。哥儿莫要请无痕,灌你几杯腰杆软。

(二十八)莫欺帘外相思雨,信手拈花常自诩。促断银河白玉蟾,初成灞柳黄金缕。

轻烟凝露挂香魂,大梦浮云惊日午。谁说无痕酒量低,荷杯婉转文从武。

(二十九)大厦落成肥子启,年来送了三回礼。多多益善发红包,闷闷不欢沽绿醴。

笑面逢迎吊脚风,虚心婉约回文体。最难将息是农民,写个楹联无法抵。

(三十)为人莫把稀泥和,未说分明吾的过。跛脚莲蓬夜夜歌,歪郎劲酒些些个。音符不朽锲山河,麟笔漫游随座卧。古韵今声似略通,得闲搓细春秋课。

(三十一)野渡何人共醉吟,渔舟一棹半江心。边城吊脚连云锁,竹酒萦怀掬月斟。

白水涵烟轻点画,青山映碧慢些寻。溪亭夜永闻蛙鼓,独自欷歔酹石琴。

(三十二)花笺织就那人知,弦上红情一抹丝。得月探星千佛手,邻桥煮酒武陵诗。

眉梢写梦殷勤笑,袖底怀春缱绻痴。唐宋元明多少韵,轻抛麟笔入云池。

(三十三)我本轻狂捉梦人,红尘不堕性情真。云楼月落休攀富,铁树花开莫笑贫。

鹭影留连桥畔柳,蜂嗡戏弄路边鹑。山巅一寺飞觞客,醉钓溪岚懒问津。

(三十四)漫踱空庭负手闲,欲求唐句向柴关。也曾扶醉孤村里,依旧留香五指间。

草舍吟诗随月去,枫桥抚笛步云还。那人应约黄昏后,一缕温柔柳黛湾。

(三十五)花风莫向晚来摧,花折何堪几个雷。楼下尤怜花泪落,梦中才懂我心灰。

游丝命薄拈花手,浪子情多转酒杯。卿本云中之野鹤,卿如岭上那支梅。

(三十六)淡扫阴霾抚素琴,名花一向雾中寻。随风掬月敲诗韵,拂水飘绵送酒箴。

富在深山常扰梦,贫居闹市也揪心。清寒竟折门前柳,许是回唐断续砧。

注:酒箴(作品体裁: 赋)

(三十七)那是唐风过月门,吟诗不论赵钱孙。屋前屋后寻佳句,村角村头甩酒樽。

惭愧何妨洋芋炒,殷勤要把土鸡炖。先生且听无痕说,况有农民咏草根。

(三十八)临水吟诗怕入冬,忍心搓细说贫农。年前爱恨何曾改,镜底忧愁如此重。

细梦初惊楼上月,残情促断陌头钟。孤村合是诗人夜,摘叶飞花一笑逢。(三十九)

农民自古也清高,不悔人间走一遭。促拍香词胡捣练,闲沽浊酒醉翁操。

常陪素月来梳柳,惯见浑球去耍刀。君看后山松与竹,栉风沐雨覆霜毛。

(四十)减字春丛情不禁,吴门楚水碧云深。敲诗煮句千千阙,听雨吟风夜夜心。

玉影清风穿翠柳,红情绿意过琼林。兰溪闻道花开好,漫逐蜂嗡一路寻。

(四十一)窗外唐风寂寞游,寒轩听韵看吴钩。冰痕一抹青冥里,只雁双鱼古渡头。

一颗琴心常忐忑,三更玉梦半沉浮。轻抛竹笔随云浣,催拍红牙听雪楼。(四十二)

博学群书送日斜,荒烟蔓草那人家。楼中卧听南窗雨,牍上闲敲北斗槎。

过线常挨投井石,经年惯见折风花。那堪低调惶如是,嫁与云山采嫩芽。(四十三)有谁知我千回瘦,一枕唐风爱自由。拼却荷杯云鬓湿,飘零碎影蝶花羞。

临江细惹廊桥月,绊柳常怀木叶舟。乞句寒庭抛竹管,人生如梦梦如钩。(四十四)

峥嵘岁月费磋磨,刀笔依然在草窝。科读饭余丫雀舞,柴门茶后老烟歌。

随风日下栽钱树,即兴楼中钓玉梭。笑我逢迎都不会,怜他餻水兑青稞。

(四十五)忍把浮名酌酒消,空杯掬月也逍遥。休随野鸭临江叹,莫与萍花赶浪潮。

阵雁排云天际树,孤风押韵梦中箫。倚栏清唱离亭怨,目送归帆寄柳条。

(四十六)清时自愧礼高贤,赊得香词在雨天。细数浮生春酒暖,常怀雅趣焙茶鲜。

舍门残调梨园里,茅草欺霜橘井前。寻遍板桥诗句瘦,梧桐栖凤柳扶烟。

(四十七)月到深宵逐渐凉,落花漂泊过回廊。无缘也听青春梦,有韵才赊玳瑁梁。平野流云遮远树,尖山画笔绽天霜。不知红袖今何是,种玉蓝田抱冷香。

(四十八)惶然捉笔从何寄,待月音书与愿违。楚水吴山云漫漫,柴门茅舍雨凄凄。

最难将息书呆子,不必盲从纸醉迷。且把浮名抛却了,猎情如梦是无期。

(四十九)场面无缘不用夸,等闲看你娄时爬。各行其道清商怨,分赴殊途蝶恋花。

何事悲秋成八阕,那容麟笔散千家。闭门长谢逢迎客,风雨杏林闲浣纱。

注:娄时爬,秀山俗语。当官的爱这个,没当官的也热衷这个。很不幸这个与我无缘。

(五十)冰云一抹冷雕弓,坠絮无声是落红。倦听寒蝉窗半白,闲看远树水长东。

朱文未肯玲珑瘦,素袖由于寂寞空。将就菊杯催岁月,板桥寻觅晚唐风。

(五十一)徘徊柳下蝶衣单,羁绊吴门楚调酸。云鬓覆霜忧转恨,竹杯听雪醉承欢。

断弦残韵迷离寄,微月孤舟自在观。椽笔沉浮春睡里,八元锅底烫猪肝。(五十二)

兑水传杯又若何,人前不好说蹉跎。雪楼冰簞栖梅骨,草舍柴门打雨窝。

花落书台风缱绻,烟扶衢巷柳婆娑。比时唐宋飘云枕,忙趁朦胧有几多。(五十三)

轩宇竹琴弹落霞,章台七步笑诗家。蝶衣飘雪晨风紧,春梦凌寒晓月斜。

世态炎凉何足道,才情傲慢不须夸。剔牙花酒寻常瘦,云子闲敲钓网娃。(五十四)

吊脚楼头两袖风,月移花影上帘栊。我来茅店寻唐句,君在田家捧酒盅。

晓角霜天青玉案,南腔北调老雕虫。扶墙莫道归来晚,今古心香一脉通。(五十五)

醉里寻章且续貂,去年三阕醉翁操。草窗慵起怜茕妹,明镜高悬搁宝刀。

深巷歪郎轻听酒,一楼斜月半弯腰。诗寒字瘦评时弊,又见江湖在造谣。(五十六)

万里馨香一韵牵,随风漫踱水云间。与君凝墨吟长调,和月倾杯出老千。

椽笔沉浮多少梦,香词腼腆两三天。无情无义还无我,信手拈花放纸鸢。(五十七)

竹篮提水问农民,岭上梅花又二春。拂袖轻红披地锦,甩杯麟笔示天真。

颠覆寻常如一梦,逍遥自在有几人。八股嫌他元好问,孤舟渡我入烟津。(五十八)

临朝斗酒笑斯文,朱户河豚少十斤。笔架招风关紫陌,诗槎揽月踏青云。

拂提白雪花间舞,吹面阳春掌上分。可待兰台惊倚马,杨妃侍墨也殷勤。(五十九)

且收椽笔扫花街,玉律掸灰羞不谐。三八月楼锅底贵,九千鱼翅价钱差。

绝情公仆销金窟,病酒书生漱玉斋。一缕唐风时醉我,晨钟暮鼓上云阶。(六十)怀琴唐宋梦生花,向晚凝眸日渐斜。举袂临风横竹笛,垂条照水浣溪纱。

南箕北斗云罗步,皓月疏星梓墨槎。十载渔樵书笔老,空翻玉雪落琵琶。

2012-03-12 16:52

雨中笠翁图书馆收藏

第二篇:用辘轳造句

【注音】: lu lu

【意思】:(lù·lú)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一种起重工具,通常安在井上汲水。机械上的绞盘有的也叫辘轳。

辘轳造句:

1、他的自行车用辘轳挂在床顶的天花板下。

2、三四年后就改安辘轳,用大罐打水上楼。

3、结果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我们还需要购买更多的螺栓,钉子,导线,细绳,线带,胶带,油漆,木条,辘轳,海绵,木板,汤匙,茶杯等。

4、类似升降机最早的出现应追溯到古代的中国及欧洲各国,当时都有以辘轳等工具垂直运送人和货物。

5、辘轳吱吱嘎嘎地缓缓地响着,井绳被一圈圈绞起来,随着这响声,吊桶逐渐升到了井口。

6、白沟的南、北刘庄,辘轳把等村,几乎家家以此为业。

7、空的饮料瓶被我改装成了辘轳和井,尽管做工粗糙,有糊弄之嫌,但儿子和他的小伙伴却玩的津津有味。

8、给他俩讲“井”和“辘轳”曾经在人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的地位费了好半天口舌,不过想让他们懂得担水生活的艰辛那就更难了。

9、铜绿山古矿井采用分段提升的方法,利用辘轳等简单的机械,将井下50余米深处的矿石提出地面。

10、屋后的走廊里有一口又大又深的井,配有水桶、链条和辘轳。

11、因版墨辘轳压在版上的力过重,在横过的纸面的印纹上造成的一条或多条线条。

12、另外他们又用植物纤维编成一些绳子,在门上拴了一个辘轳,装置起一架类似起重机的工具。

13、用吊车、手线或滑轮组及辘轳,将要装置或使用的设备、工具,及材料,升高、降低或放好位置。

14、他揭开井盖儿,要往井里顺公用水桶的时候,停了一下,把额和胳膊靠在辘轳架上。

15、墨辘痕:因版墨辘轳压在版上的力过重,在横过的纸面的印纹上造成的一条或多条线条。

第三篇:辘轳小学第八周四年级语文教案

《田园诗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描写荷兰田园美景的文章,全文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的:碧绿的草原,黑白花牛,白色的绵羊,黑色的猪群,金色的晚霞,默默挤奶的人,宁静安谧的夜晚„„美丽富饶的荷兰就像一幅幅田园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体会和感受到荷兰田园那诗情画意的美以及作者内心深处溢发的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本文语言生动,形象传神,要引导学生体会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9个字。读读记记“极目远眺、仪态端庄、绿意盎然、骠悍强壮、辽阔无垠、悠然自得、默默无言、舒缓平稳”等词语。

2、边读边想象画面,凭借语言文字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激发学生赞美与向往之情。

3、积累文中佳词妙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难点:

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感悟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不理解的字词可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1、谈话导入:

谈话:大自然风光无限,跟随着作者优美的文字,我们欣赏了泉城,领略了九寨沟,这些都是我们祖国的奇特风景。今天,我们又要乘着语言文字这辆高速列车,去国外的荷兰走一趟,去感受那里浓浓的田园诗情。

2、板书课题:田园诗情 指名读题,用不同语气。?!田园?看到田园,你想到了什么?——田地和苗圃,泛指农村。想到了„„

诗情?看到诗情,你又想到了什么?——诗一样的情怀,有一个词叫做诗情画意

刚刚学过的美丽的《九寨沟》能不能称作田园诗情?

3、好,那让我们诗情画意的来读一读课题。

4、质疑过渡:这田园诗情的地方是哪儿呢?对,就是把郁金香定为国花的荷兰。今天呀,我们将要走出国门,来到欧洲西部的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荷兰,去看一看那里的田园风光,感受那里的田园诗情,一睹那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好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轻声读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2)积累好词,在好词下面做记号。

2、学生自己读课文,圈画好词。

3、指名分小节读课文,相机正音,学生评议。

交流圈画到的好词,多读几遍。

4、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你看到了哪些田园风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读后交流,相机板书:

奶牛图 郁金香

骏马图

家畜图

傍晚图夜晚图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

2、了解荷兰美丽的田园风光。教学过程:

一、播放动画,感受荷兰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第十课《田园诗情》,有一个名字已经深深印在我们心底,那就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的荷兰。

2、播放荷兰的录象资料

3、看着画面,你能用上这些词语说说对荷兰的印象吗?(仪态端庄 绿意盎然 剽悍强壮 辽阔无垠 悠然自得 默默无言 舒缓平稳)

二、细读探究,品味荷兰

过渡:是的,辽阔无垠的草原,仪态端庄的奶牛,自由驰骋的骏马,悠然自得的羊群,荷兰的牧场就如同一幅幅充满诗情的田园风景画,这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画中,通过朗读去品味那里独特的田园诗情。

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二——四自然段,一边品读文字,一边思考:如果这三个自然段是三幅画的话,你想给他们分别取什么名字?(学生自读品味,教师巡视。)

(奶牛图,奶牛家族,骏马图,骏马驰骋,家畜图,家畜悠闲。)

2、这三幅画有了同学们取的名字,显得更加诗情画意了。

(一)、奶牛图

过渡:看,现在我们已经站在了真正的荷兰的草原上了,看一看这片绿色的草原,你想怎么来赞美它?(让生说)

文中说这是一片“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屏幕显出汉字)A、“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

*多美呀!你见过丝绒吗?那是怎样的?能读出这种感觉吗?(读好“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

*想象一下,假如草原是绿色丝绒,那么上面黑白两色的奶牛是什么?

*巧妙的比喻!这就是荷兰草原独有的色彩,谁能让这风景再现在我们眼前? B、迷人的草地上,还有一头头黑白两色的奶牛。咱们走近瞧瞧!

(1)、(指图)看,那头就是——背上盖着防潮毛毡的牛。这头牛——站立不动,仿佛在思考什么?跑前跑后,活像顽皮的孩子的牛犊在哪里?你来指!(这就是牛犊)它身边的就应该是那——仪态端庄的老牛啦!

(2)、有意思!让我们读出这有趣的画面。指导点拨: * “有的……有的……”它似乎在思考呢。(齐读)能读出不同的感受吗?(个别读)

*牛犊和老牛的动作神态也截然不同,谁来试试?(一生读)

(3)、这奶牛都被你们读活了!草原上的奶牛可多了,它们还会有哪些不同的神态、动作呢?谁能仿照课文的形式说上一句?(散步、远望、回首、闭目、交谈……)

(4)、你们的精彩想象使牧场更迷人,更有田园的情趣了!

*想把这动人的田园风情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里吗?来,我们试着背背这段美妙的文字!

(二)骏马图

过渡:悠闲好惬意的田园生活!如同一首田园诗。你还看到了哪些独特的田园风景?

“成群的骏马骠悍强壮,腿粗如桩,鬃毛随风飞扬。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自由驰骋。”

A、(出示图)瞧!“骠悍强壮、腿粗如桩”是怎样的体魄!“鬃毛随风飞扬”又是怎样的英姿!谁能通过读表现这种气魄?可以自己读,还可以邀请同学一起读。(点评:你真是一匹神气的小马!哇!你很有力量!……)

*来!让我们这些小骏马们齐声诵读!读出骏马在草原奔腾的气势!

*读出了自由!读出了豪情!

B、“除了……”,能不能换个方式说说这句话?

C、是呀,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引读:即使前方出现了低矮的围栏,它们依然——(生读:自由驰骋!鬃毛随风飞扬!)即使前方出现了浅浅的涧水,它们依然——(生读:自由驰骋!鬃毛随风飞扬!)即使前方出现了小丘、泥沼,它们依然——(生读:自由驰骋!鬃毛随风飞扬!)

这是多么令人惊叹的飒爽英姿!现在,你们就是这奔腾的草原上的骏马!让我们面对这辽阔无垠的大草原,读出我们的豪迈!

(学生齐读这节。)

(三)、家畜图

过渡:同学们,在这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我们还看到了那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那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那成千上万的小鸡与长毛山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他们自己的王国” …

A、真是一幅自由祥和的图画呀!老师忍不住写下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读。(四顾茫茫,幽幽芳香醉了旅人,云的王冠下,成为草原之王的,是一张张俊美的脸庞。奶牛悠闲地吃草,骏马自由地驰骋,你们是草原上真正的主人。滩平草碧羊群白,呼声悠悠猪群唱,一曲草原的赞歌哟,在我心头荡漾!)。B、白天的荷兰,是美丽的,自由的,是令人神往的,充满诗意的国度,让我们拿起书,齐读2——4自然段,读出草原的美,读出内心难以抒发的情怀。(齐读2——4自然段)

(四)、夜景图

过渡:白天的荷兰是自由安闲的,到了晚上又是怎样的?闭上眼睛,仔细地聆听„„

(1)老师轻轻范读。

(2)你感受到什么?(傍晚和夜晚的静)(板书:傍晚 夜晚)(3)分别找出文中两个表示静的词语(板书:寂静平静)(4)哪些语句使你感受到这份“静”呢?先自己读读,再和小组同学分享自己的体会。(5)谁愿意用读的方式和大家分享自己感受到的宁静?(生读,师扣住“静”字评价。

*这就是荷兰的夜,宁静、安逸。齐读:

傍晚的荷兰,静静的牛羊,静静的草原,静静地忙碌着的人们;

夜晚的荷兰,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5)指导完成板书:傍晚 寂静

夜晚平静

(音乐声)荷兰的夜寂静神秘,让我们共同读出这种夜色荷兰的田园诗情。

三、课外拓展,了解荷兰。

过渡:沉醉于荷兰的牧场,内心无限安宁,读到这里,你有怎样的感受? 这篇文章的作者捷克作家恰佩克在游历荷兰之后也感慨道:“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出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你觉得真正的荷兰是怎样的呢?

是呀,真正的荷兰是一个如诗如画,充满诗情画意的国度,是优美恬静而充满生机的人与动物、自然的完美和谐。)(学生齐读)

(欣赏荷兰风景画派名家作品)

荷兰风景画派是世界美术史上很重要的一个画派,梵高、维米尔、伦勃朗都是很著名的画家,也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美丽的土地,有这样浓郁的田园诗情,才造就了这样伟大的画家、不朽的画作吧!

四、作业布置:

1、选择自己喜欢的美词美句反复诵读,展开想象,积累背诵。积累本文优美词句。

2、继续搜集这样的描写田园风光,或具有民族特色的自然景象的文章来读一读,比较、感受、积累.板书设计:

白天:自由田园诗情

傍晚:宁静

夜晚:平静

辘轳小学 吴超

第四篇:《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原文及注释

《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作者介绍,《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原文及原文解释,是一首秋怨词,通过写思妇想寄书问候远方征夫,却因山重水隔以致音讯难通,表达主人公悲秋伤怀、离情难寄的情,同时也是为了表达词人对入宋不归的弟弟的无限思念之情。

《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原文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

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

琼窗春断双蛾皱,回首边头。

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溯流。

注释:

①此词调名于《草堂诗余》、《花间集补》中作《丑奴儿令》,《类编草堂诗余》中注曰:“一名《罗敷令》,一名《采桑子》。”《类编草堂诗余》、《花草粹编》、《啸余谱》中均有题作“秋怨”。从词意看,当属李煜中期的作品。

②辘轳(lùlú):一种安在井上绞起汲水斗的器具,亦即汲犬水用的滑车。金井:井栏上有雕饰的井,这里指宫廷园林中的井。梧桐:一种落叶乔木,叶柄长,叶大,质地轻而韧。古代诗人常用梧桐金井说明时已至晚秋。如李白《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中有诗句:“去国客行远,还山秋梦长。梧桐落金井,一叶飞银床。”又王昌龄《长信秋词》中也有诗句:“金井梧桐秋叶黄”。

③几树:多少的树。树,这里指梧桐树。惊秋:《词林万选》中作“经秋”。惊秋,有二种理解,一说吃惊秋天的到来,二说秋风惊动了梧桐树。两种理解尽管语意角度不同,但均可通。

④昼雨:指白天下的雨。昼,白天。新愁:《词林万选》、《啸余谱》等本中均作“和愁”;《全唐诗》、《历代诗余》、《花间集补》、《古今词统》等本中均作“如愁”,《古今词统》注中云:“‘如”一作‘和’。”新愁,指悲秋之愁。

⑤百尺:这里为约指,极言其长。虾须:因帘子的表状像虾的触须,所以用“虾须”作为帘子的别称。《类编草堂诗余》注中云:“虾须,帘也。”唐代陆畅《帘》诗中有句“劳将素手卷虾须,琼室流光更缀珠。”用法同。玉钩:玉制的钩子。这句话是说长长的帘子挂在玉钩上。

⑥琼窗:雕饰精美而华丽的窗。春断:《词林万选》中作“梦断”。春断,这里指情意断绝,即男女相爱之情断绝。春,指男女相爱之情。双蛾:《花草粹编》、《花间集补》等本中均作“双娥”。即指美女的两眉。蛾,蛾眉,指妇女长而美的眉。皱:起皱纹,指皱眉。

⑦回首:回望。边头:指偏僻而遥远的地方。唐代姚合《送僧游边》诗有:“师向边头去,边人业障轻。”之句。

⑧欲:想要。寄:寄托。鳞游:游鱼,这里借指书信。古人有“鱼传尺素”之说,古乐府《饮马长城窟》中记载:“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人遂以“双鲤”或“鱼信”代指书信。

⑨九曲:萧本二主词中“曲”作“月”。九曲,形容黄河河道的迂回曲折,这里代指黄河。九,泛指多数。唐代卢纶《边思》诗有:“黄河九曲流,缭绕古边州。”之句。遂以九曲代指黄河。泝(sù)流:倒流。泝,同“溯”,逆流而上。

原文翻译

深秋时节,梧桐树下,辘轳金井旁,落叶满地。树木入秋而变,人见秋色而愁。手扶百尺垂帘,眼望窗外细雨,旧愁之上又添新愁。闺中的思妇独守着琼窗,想到韶华渐逝,心愿难成,怎不双眉紧皱,愁在心头。回首边地,征人久无音讯。想要寄书信,可是黄河寒波滔滔,溯流难上,思妇只能在孤独寂寞中苦苦守望。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悲秋思人的词。风格属中期作品。

上片状景,写悲秋感怀。梧桐叶落金井上,已是晚秋景色。秋风惊落了梧桐叶,细雨偏更惹秋思。细长的珠帘卷起来挂在玉钩上。这里用白描的手法,将辘轳,金井,梧桐,昼雨,虾须,玉钩这几样事物,用愁贯穿,使本来无关联的事物有了内在的联系.使整首词,弥漫着一种清冷深秋的愁绪.一个惊字,不仅是秋风惊落了梧桐,更惊动了女主人公的内心.旧恨未平,又添新愁.下片抒情,写相思难寄.晚秋的景色,不仅断送了春光,也令女主人公,想起了离别的人.春在这里不仅指春天,也指男女间的爱情.想到离别的爱人,她不禁皱起了眉头.她望向远方,却看不到离人的身影.想将相思寄到远方,可是黄河九曲,如此寒冷,连鱼也无法逆流而上,也就无法将书信传递到思念的人手中.这首词表面看来,是一首闺阁悲秋之作.但是联系时代背景,当时郑王北去未归,也可以理解为后主思念弟弟的感情流露.结句不说人在远方无法传递书信,却怪黄河九曲寒冷,游鱼无法逆流而上将书信传递.化用典故,将书信活化为游鱼.但即使是书信化为游鱼,仍无法寄去相思.抑郁感怀之情,就更令人难耐了.

第五篇: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原文翻译及赏析

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原文翻译及赏析1

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原文:

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

琼窗春断双蛾皱,回首边头。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泝流。

翻译:

深秋时节,梧桐树下,辘轳金井旁,落叶满地。树木入秋而变,人见秋色而愁。手扶百尺垂帘,眼望窗外细雨,旧愁之上又添新愁。

闺中的思妇独守着琼窗,想到韶华渐逝,心愿难成,怎不双眉紧皱,愁在心头。回首边地,征人久无音讯。想要寄书信,可是黄河寒波滔滔,溯流难上,思妇只能在孤独寂寞中苦苦守望。

亭前红花飘落,春光亦随花而去,花儿飘落的姿态优雅,好像翩翩起舞,花儿不忍归去,似乎在徘徊彷徨。细雨霏霏,这雨,浸润了落花,也浸湿了愁绪,我双眉紧锁,难得一展。

没有远方的佳音,独守绿色窗棂,冷冷清清,空空寂寂,印香飘渺,渐渐烧成了灰烬。思情难耐,百无聊奈时,昏然欲睡,思念的人儿朦胧进入梦境。

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赏析

赏析:

上片写景,先点出“辘轳”、“金井”、“梧桐”三物,不单是写实,也都有寓意。辘轳是井上汲水的工具,汲水是女子之事,故井边常常是女子的怀人之所。辘轳的循环滚动又与思念的辗转反复相通,摇着辘轳,情思缠绵,往往是诗词之中女子思情的象征。古代的井边多种梧桐,“一叶知秋”,秋来梧桐叶儿黄,故梧桐是常见的悲秋意象。这三者位置相关,意义相通,常常被联系到一起来写女子的秋思,如吴均的“玉栏金井牵辘轳”,王昌龄的“金井梧桐秋叶黄”,与这里的“辘轳金井梧桐晚”,都是同一个意思。不过,李煜的表达更精巧一些,他在句中强调了一个“晚”字。“晚”可以指黄昏,暗示了从早到晚的期盼,有“黄昏望绝”之意。“晚”也可以指秋深,突出梧桐叶黄陨落的形象,令人联想岁华流逝、青春不再而引出悲哀。故接下来的“几树惊秋”,本来是写人在惊秋,却道以“树惊秋”;写情就更婉转,更深沉,并使萧瑟的秋景与女子的伤情融合到了一起。“昼雨如愁”引出人物。说是“昼雨”,可见是下了一天还没有停的雨。而这雨是小雨,丝雨,纷纷扬扬,飞飞洒洒,就如同弥漫在人心中的忧愁一样,无边无际,无休无止。“百尺虾须在玉钩”,是说精美的竹帘挂在钩上,暗指人的遥望,下启“回首边头”,景物描写也就由室外转入了室内。

下片抒情,以“琼窗”承接上片的“百尺虾须”,过渡十分自然。这里的“春断”,要分作两层意思来理解。一是说春去秋来,时光流逝,岁华渐老,青春不再复返,故日“断”。一是说远人无消息,任凭思念,深情不得传达,“肠断白萍洲”(温庭筠),“春断”也就是“情断”。这两层意思相辅相映,都在表现思念之深,于是而有“双蛾”之皱,有“回首”之举,有“欲寄”之事,更用一连串的动作写出思念之切。由皱眉,到遥望,到“欲寄鳞游”,思念的感情渐进深化,写出女子终于决定要以主动的诉说去打动对方的心,以唤回心爱的人。可是,“九曲寒波不湃流”。山高水寒路曲折,纵使信写出,何人可传寄?何处可投递?无奈之极。可越是无奈,越见情深。

全词以意融景,一系列景象有机地融成一幅饱含秋意、秋思的风景画,画中有人,人外有秋,秋内有思,秋风秋雨关秋思,离情别恨联秋怨,写得婉约蕴藉,回味悠长。后人马致远之《天净沙·秋思》颇得其婉约韵致。这首词是描写一个少妇在晚春时节缱绻怀人,愁眉不展,百无聊赖的'情怀。

词分上下两片,上片写词中的女主人公触景生愁。第一二两句“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写这个女子独处事中,举目窗外,所看到的是捕目落花,随风飞舞,看来,春花即将随着这片片飞花无声无息地消逝了。这显然突出了这正是晚春时节。“亭前”一句写“春逐红英尽”是拟人,实际上是少妇在拟自己:“舞态徘徊”看似花舞春归,实际是少妇内心的情思纷扰,无法平复。一个“徘徊”明是写花,暗是写春,尤其是写少妇心中的思忆徘徊。“细雨”不仅打湿了繁枝落花,而且打湿了少妇的思念,所以她才愁眉不展。伤春是一种文人传统,但同时也是一种思妇情怀,“不放”一句形象地写出少妇的愁思是那么浓郁而又沉重。第三句继续描写窗外的景色,漫天的漾潆细雨下个不停。晚春时节的花英是很容易谢树辞枝的,哪里经得起东风的摧残,更何况又加上春雨的打击呢?

正如词人辛稼轩所说: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风物宜人的春天很快就要消逝了,这象征着岁月的蹉跎,青春的老大,教人愁绪满怀。“不放双眉时暂开,’’就是愁绪满怀的形象的说法,连让双眉暂时展开一点的笑意帆没有。真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以如此愁苦,还有更重要的生活上的原因。

词的下片描写女主人公绿窗孤处,百无聊赖的心情。起首两句"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继续描写环境,从描写环境的寂静中体现女主人公的孤寂心情。“绿窗冷静”是承上片的环境描写而转写少妇的自身境况。暮春时节,花落雨潺,一个人独守在空荡荡的闺房之中,总是一种凄清冷寂的氛围,但是这些并不是少妇忧思不断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是“芳音断”。冷清平添愁苦,而“芳音断。”则愁苦更浓。“香印成灰”看起来是写景,实际上是写人,“成灰”,既有时间的概念,也有心情的感慨,如唐李商隐有诗“蜡炬成灰泪始干”,其中“灰”字也是以意寓之的。这里少妇的心境似乎也同“香印”一起有“成灰”之感,其愁思苦闷之情不可谓不深。“可奈情怀”近乎白话,同后句一起直接描写,突出了无可奈何的心情,也暗点了百无聊赖的困境,虽然直白,但却言浅意深,把少妇那种梦寐以求的怀思之情准确地表现了出来。

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

琼窗春断双蛾(é)皱,回首边头。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泝流。

译文

深秋时节,梧桐树下,辘轳金井旁,落叶满地。树木入秋而变,人见秋色而愁。手扶百尺垂帘,眼望窗外细雨,旧愁之上又添新愁。

闺中的思妇独守着琼窗,想到韶华渐逝,心愿难成,怎不双眉紧皱,愁在心头。回首边地,征人久无音讯。想要寄书信,可是黄河寒波滔滔,溯流难上,思妇只能在孤独寂寞中苦苦守望。

注释

此词调名于《草堂诗余》、《花间集补》中作《丑奴儿令》,《类编草堂诗余》中注曰:“一名《罗敷令》,一名《采桑子》。”《类编草堂诗余》、《花草粹编》、《啸余谱》中均有题作“秋怨”。从词意看,当属李煜中期的作品。

辘轳(lùlú):一种安在井上绞起汲水斗的器具,亦即汲取井水用的滑车。金井:井栏上有雕饰的井,这里指宫廷园林中的井。梧桐:一种落叶乔木,叶柄长,叶大,质地轻而韧。古代诗人常用梧桐金井说明时已至晚秋。

几树:多少的树。树,这里指梧桐树。惊秋,有二种理解,一说吃惊秋天的到来,二说秋风惊动了梧桐树。两种理解尽管语意角度不同,但均可通。

昼雨:指白天下的雨。昼,白天。新愁:指悲秋之愁。

百尺:这里为约指,极言其长。虾须:因帘子的表状像虾的触须,所以用“虾须”作为帘子的别称。《类编草堂诗余》注中云:“虾须,帘也。”唐代陆畅《帘》诗中有句“劳将素手卷虾须,琼室流光更缀珠。”用法同。玉钩:玉制的钩子。这句话是说长长的帘子挂在玉钩上。

琼窗:雕饰精美而华丽的窗。春断:这里指情意断绝,即男女相爱之情断绝。春,指男女相爱之情。双蛾:《花草粹编》、《花间集补》等本中均作“双娥”。即指美女的两眉。蛾,蛾眉,指妇女长而美的眉。皱:起皱纹,指皱眉。

回首:回望。边头:指偏僻而遥远的地方。

欲:想要。寄:寄托。鳞游:游鱼,这里借指书信。

九曲:萧本二主词中“曲”作“月”。九曲,形容黄河河道的迂回曲折,这里代指黄河。九,泛指多数。遂以九曲代指黄河。泝(sù)流:倒流。泝,同“溯”,逆流而上。

赏析

琼窗春断双蛾皱,回首边头。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泝流。

上片写景,先点出“辘轳”、“金井”、“梧桐”三物,不单是写实,也都有寓意。辘轳是井上汲水的工具,汲水是女子之事,故井边常常是女子的怀人之所。辘轳的循环滚动又与思念的辗转反复相通,摇着辘轳,情思缠绵,往往是诗词之中女子思情的象征。古代的井边多种梧桐,“一叶知秋”,秋来梧桐叶儿黄,故梧桐是常见的悲秋意象。这三者位置相关,意义相通,常常被联系到一起来写女子的秋思,如吴均的“玉栏金井牵辘轳”,王昌龄的“金井梧桐秋叶黄”,与这里的“辘轳金井梧桐晚”,都是同一个意思。不过,李煜的表达更精巧一些,他在句中强调了一个“晚”字。“晚”可以指黄昏,暗示了从早到晚的期盼,有“黄昏望绝”之意。“晚”也可以指秋深,突出梧桐叶黄陨落的形象,令人联想岁华流逝、青春不再而引出悲哀。故接下来的“几树惊秋”,本来是写人在惊秋,却道以“树惊秋”;写情就更婉转,更深沉,并使萧瑟的秋景与女子的伤情融合到了一起。“昼雨如愁”引出人物。说是“昼雨”,可见是下了一天还没有停的雨。而这雨是小雨,丝雨,纷纷扬扬,飞飞洒洒,就如同弥漫在人心中的忧愁一样,无边无际,无休无止。“百尺虾须在玉钩”,是说精美的竹帘挂在钩上,暗指人的遥望,下启“回首边头”,景物描写也就由室外转入了室内。

下片抒情,以“琼窗”承接上片的“百尺虾须”,过渡十分自然。这里的“春断”,要分作两层意思来理解。一是说春去秋来,时光流逝,岁华渐老,青春不再复返,故日“断”。一是说远人无消息,任凭思念,深情不得传达,“肠断白萍洲”(温庭筠),“春断”也就是“情断”。这两层意思相辅相映,都在表现思念之深,于是而有“双蛾”之皱,有“回首”之举,有“欲寄”之事,更用一连串的动作写出思念之切。由皱眉,到遥望,到“欲寄鳞游”,思念的感情渐进深化,写出女子终于决定要以主动的诉说去打动对方的心,以唤回心爱的人。可是,“九曲寒波不湃流”。山高水寒路曲折,纵使信写出,何人可传寄?何处可投递?无奈之极。可越是无奈,越见情深。

全词以意融景,一系列景象有机地融成一幅饱含秋意、秋思的风景画,画中有人,人外有秋,秋内有思,秋风秋雨关秋思,离情别恨联秋怨,写得婉约蕴藉,回味悠长。后人马致远之《天净沙·秋思》颇得其婉约韵致。

下载辘轳诗(★)word格式文档
下载辘轳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诗[模版]

    法】勒韦迪 世界是我的囚室 如果我远离了我所爱的 你并不太远啊天边的栏杆 爱情和自由都在过于空虚的太空 在这因痛苦而皲裂的大地上 一张面孔照亮了温暖的严酷的事物 ——......

    经典诗

    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首词气势......

    腾云 (唐)李白 马腾驾祥云, 航行阔海郡。 失于蓬莱阁, 踪迹无处寻。 腾云 (唐)李白 马腾驾祥云, 航行阔海郡。 失于蓬莱阁, 踪迹无处寻。 七言绝句 (唐)白居易 马过瞢腾短梦惊, 航深......

    柳永《凤栖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佚名《诗经邺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之偕老。 秦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李白《三五七......

    鹊踏枝(之一) 谁道闲情抛弃久?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未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简析】 春天悄悄......

    节选自《崔齐爱情诗集》 --*** 寄别 记忆的狂潮 冲垮心灵的大堤时 相思便会溢满秋纸 沿着你来时的脚印 一路寻找 初春里的温馨 秋风 带给的隐疼 蝉鸣送上了我的赤诚......

    原创诗

    困兽之斗 困兽吐的是血困兽吐不出血 暮色下,巢穴漆黑的冷色调 腐肉的腥味磨损着灵魂转眼间淹没在深渊,尘封宛如风化了千百年泪水倒流回从前没有杀戮 却就死在这一夜之间......

    “诗従肺腑出”复习导学案 主备:于利群 把关:李传兴 使用时间: 复习目标: 1、了解关于诗的知识,背诵并默写本专题名句名篇。 2、鉴赏分析诗词主要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