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学案[合集]

时间:2019-05-13 07:28: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烛之武退秦师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第一篇: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归纳总结本课文言词语及句式。

2、分析烛之武等人物形象及劝谏艺术。

3、鉴赏本文跌宕多姿的叙事艺术,体会构思的巧妙。

一、文言基础知识:

1、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②秦伯说

③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④失其所与,不知 ⑤夫晋,何厌之有

2、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

;今义:)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

;今义:。

东道主,古义:

;今义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

;今义:)④亦去之

(去,古义:

;今义:)

3、词类活用

①且贰于楚也 ②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④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⑤且君尝为晋军赐矣

⑥邻之厚,君之薄也 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⑧朝济而夕设版焉 ⑨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⑩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⑾与郑人盟

4、特殊文言句式

①公从之。辞曰:

②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敢以烦执事 ⑤夫晋,何厌之有? ⑥以其无礼于晋。亡郑而有益于君,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5、文言虚词 以:以其无礼于晋

若亡郑以陪邻,敢以烦执事 于:以其无礼于晋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且: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其: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失其所与,不知

吾其还也

二、深度研习,重点讲解

(一)分析人物形象。

第一个人物——郑伯。

1、默写郑伯说的话。

说说对他的看法:

2、品味郑伯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

3、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

(二)、第二个人物——佚之狐

1、默写佚之狐说的那句话:

——谈谈对佚之狐的看法:

(三)、第三个重点人物——烛之武

1、烛之武能言善辩,才智过人。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

2、从文中可看出,他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烛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3、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 3 之围了。说明他是

4、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点呢?

(二)本文写作特点。

1、文章的事件一件连一件,情节是不是平稳发展的呢?

明确:

2、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从悬崖跌到深谷呢?

3、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了

三、课堂练笔,拓展提升

假设你看见一位老人往京杭大运河里倾倒污水,请结合主题,用恰当的话对老人进行一番劝说。出色的劝谏艺术对于古人和现代人的处事有什么意义。(—)对于古人

中国有句古话:“伴君如伴虎。”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作为君王,则应虚心采纳,方可成就霸业。

1、邹忌与齐威王

齐王接受邹忌的进谏,听取群臣吏民的意见,于是有“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美谈。

2、触龙与赵太后

抓住赵太后爱子、怜子之心,触龙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诱引,动之以情,申明大义,进而解开太后心结。

3、魏征与唐太宗

唐太宗虚怀若谷,善于纳谏,终成一代名君。唐太宗“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殁,朕失一鉴矣!”

4、管仲与齐桓公

齐桓公豁达大度,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但不办管仲的罪,还立刻任命他为相,让他管理国政。后来齐国就越来越富强了。

5、比干与纣王。

纣王拒谏饰非、耽于酒色、暴敛重刑,甚至将比干剖腹挖心,最终是民怨四起。

6、召公与厉王

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止谤”使得老百姓“道路以目”。三年之后,被“流于彘”。

(二)对于现代人

1、注重对方感受,委婉劝说,文明交流。

2、听取别人意见,完善自我,少走弯路。

3、宰相肚里能称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第二篇: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高三文言文文本复习

《烛之武退秦师》《谏太宗十思疏》复习教学案

教学重点:

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掌握文言词若、说、以和其它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教学难点:

1、掌握文中词类活,提高翻译能力。

2、学习烛之武过人的胆识与智慧。教学过程

《烛之武退秦师》

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梳理文意,关注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一、文学常识积累,《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

二、通假字(找出并解释)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②共其乏困 ┈┈┈┈┈┈()

③何厌之有? ┈┈┈┈┈┈()

④秦伯说 ┈┈┈┈┈┈┈()

⑤失其所与,不知 ┈┈

三、词类活用找出并写出意义和用法

①晋军函陵 ┈┈┈┈┈()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③越国以鄙远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

⑤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四、古今异义 找出并写出古义和今义

①行李之往来┈┈┈┈┈()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亦去之 ┈┈┈┈┈┈()

四、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

鄙 ①越国以鄙远()

亡 ①郑既知亡矣()

②食肉者鄙()

②广故数言欲亡()

③蜀之鄙有二僧()

③亡羊补牢

()五、一词多义 1.若

若毒之乎 ┈┈┈┈┈┈┈┈┈┈()更若役,复若赋 ┈┈┈┈┈┈┈()其翼若垂天之云 ┈┈┈┈┈┈┈()曰:“不若与人。”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桑之未落,其叶沃若。()2.说┈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是说也,人常疑之 ┈┈┈┈┈┈()

触龙说赵太后 ┈┈┈┈┈┈┈┈()

愿闻其详,请说之 ┈┈┈┈┈┈())

第三篇:《烛之武退秦师》学案(模版)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教学重点:

把握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教学难点:

准确分析理解烛之武游说技巧。

教学过程: 一.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它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2.秦晋围郑形势图

二.课前检测: 1.重点实词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越国以鄙远 焉用亡郑以陪邻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封 若不阙秦 2.重要虚词

“今急而求子” “夜缒而出” “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朝济而夕设版焉 3.古今异义词 ①行李之往来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④无能为也已 ⑤敢以烦执事

三.重难点剖析

(一)烛之武其言

1.烛之武为何退秦师?

2.烛之武怎样退秦师?用了哪些事实和事理,思路是怎样的?

3.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果如何?

(二)烛之武其人

1.从烛之武犀利智慧,绵里藏针的语言中,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个烛之武?(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烛之武的性格特点)

2.在烛之武的身上有不足之处吗,如果有,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 1.对联填空

(1)上联:忧社稷 出生入死 雄辩彰显忠义 下联: 凭_____ ________ 巧言说退秦师(2)上联:知错能改 秦伯得良助而国危除 下联: _________ 之武退秦师以功成就 2.对联排序

①猛张飞 ②退曹军 ③ 一番妙语 ④智之武 ⑤长板桥 ⑥三声大喝 ⑦凭的是谋 ⑧动秦师 ⑨氾南营 ⑩靠的是勇

上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下联

上联:佚之狐眼明举辩士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素材积累

1.有才无须溢于表,有志仅须喻于心。这是中国古代一部分有识之士的处事原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烛之武便是这样的人,然而,在他身上却兼存着独善其身般之内敛与怀才不遇般之无奈,但是,身处微不足道之地位并怀拥愤恨与期待之矛盾心境的他,在国家面临危难时却毅然挺身而出,毫不推卸,可以说,烛之武象征的是一种心态——才美无须外现,秉承的是一种信念——虽老仍可坚毅,张扬的是一种精神——有难必然担当。2.何谓君子之勇?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烛之武为国只身涉险,他为何如此笃定面对那很有可能一去不回的任务?人生道路困难重重几多变故,又有谁能做到如此笃定,我想烛之武与秦伯谈判时一定成竹在胸,谈吐冷静,那是超越生死的智慧与心力战胜了秦伯。

3.“酒香不怕巷子深。”烛之武就是一壶香醇的美酒,经过了时间的酝酿,终于散发出浓郁的酒香。烛之武年轻时,刻苦积蓄经纶之才,隐忍于世。在秦国围郑的危急存亡之刻,烛之武的才能终于找到了用武之地,改变了战局也改变了历史。

4.烛之武少年之时积蓄经纶之才,纵横捭阖之术,实为一个治国之能臣,乱世之强人。虽然因为郑伯不能知人善用,唯才是用,使得烛之武被埋没。但是机遇最终还是叩响了烛之武的大门。烛之武毅然把握这个机遇,不仅化解了一场残酷的战役和生灵涂炭的悲剧,还为自己的人生在最后填沟壑之前挥洒了鲜艳的一笔,实现了其人生的追求,成为中华历史星空中璀璨的明星。由此观之,成功者的前提是有本领,之后才是机遇。唯有胸中有竹才能把握住机遇,创造成功。

第四篇:《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重点字词,通假字以及古今异义字等文言知识。

2、对文章情节的把握,烛之武等人人物的形象分析。

3、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重点字词,通假字以及古今异义字等文言知识。

三、教学难点

对文章情节的把握,烛之武等人人物的形象分析。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入新课

2、《左传》简介

(二)题解

退:使……退却。烛之武使秦军退却。

(三)熟读课文,把握文意

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2、了解故事情节

(四)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1、学生自主学习,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2、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并着重强调重点字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文言句式等。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1、复习教师所讲重点。

2、将文章改写成白话文。

第二课时(详)

(一)复习导入,回忆旧知

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特别是对重点要反复提问学生,强化知识。

(二)自主学习,发难质疑

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有效的整合并提出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不太重要的问题,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度增删,并将问题写在黑板上:

1、秦、晋为什么围攻郑国?

2、郑伯怎样说服烛之武?

3、烛之武怎样说服秦伯退兵?

4、晋文公为什么不向秦军进攻?

5、烛之武等人人物形象分析?

(三)合作交流,析疑解难

教师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对以上问题进行合作交流,探究学习: 问题

1、探究指导: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让学生了解这句话的作用,渲染氛围,为下文埋下伏笔。明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问题

2、探究指导: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研读,学会总结找出重点。明确:郑伯先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设想假如郑国灭亡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感动烛之武。

问题

3、明确:采用事实说理①郑亡对晋有利,对秦有害。

②晋国受了秦国恩惠,反而对秦有防范之心。③郑国灭亡后,秦国也将受到晋国侵略。

问题

4、明确:微夫人之力不及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问题

5、探究指导: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明确:深明大义的君子;强烈爱国的勇士;令人佩服的辩才。

(四)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优秀的叙事散文,本文重在说理,文中的烛之武出色的表现让人信服,学习该文要学习烛之武的深明大义和强烈的爱国之情。

(五)布置作业

1、将文章改写成白话文。

2、利用课余时间与同学交流学习本文的心得体会。

五、板书设计

4、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秦晋围郑(开端)

烛之武

郑伯求贤(发展)

夜访秦伯(高潮)晋侯权衡(结局)

六、教学反思

(一)以质疑—探究为主线来安排文本教学,是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一次新学法探究,这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尤为重要,本设计意在通过这一安排强化学生质疑—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对学生的指导,本课设计着眼于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如何找到突破口并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爱国

第五篇: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第一课时

一、自主预习

1、《左传》其书及写作背景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传”意为注释,《左传》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2、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二、课文讲解:

(1)第一段

(朗读,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字词分析: 1、实词: 1且贰于楚也。○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2、虚词

1“以其无礼于晋”。○2“以其无礼于晋”。○这一段只有短短的25个字,却蕴含了丰富的信息,哪位同学能回答一下这一段提供了哪些信息?

(2)第二段

(朗读,思考一下郑伯怎么说服烛之武接受任务的)字词分析: 1、通假字: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句式

1辞曰:“臣之壮也……”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3是寡人之过也 ○4许之。○

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接受任务的呢?

语言描写 ①佚之狐:

②郑伯:

③烛之武:

(3)第三段

(朗读,并思考问题:烛之武是怎么样一步步说服秦公的)字词分析: 1、实词 1越国以鄙远 ○.2焉用亡郑陪以邻 ○.3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4 行李之往来 ○..5 共其乏困 ○...6夫晋,何厌之有 ○. ⑦即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

○8 若不阙秦 . ○9 阙秦以利晋 . 10秦伯说,与郑人盟 ○.. 2、虚词 1将焉取之 ○.2唯君图之 ○. 3、句式

1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夜,缒而出。

2、夫晋,何厌之有? ○

烛之武是怎么样说服秦公的?

烛之武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

第四段

(朗读,思考一下为什么晋文公不愿进兵呢?)翻译句子:、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晋文公面对秦国的倒戈,为什么不继续攻打郑国或追击秦军责问他们的违背盟约呢?(学生讨论。)课文总结:

一、艺术特色:

二、人物形象: 1)烛之武:

2)郑君:

3)晋侯:

三、字词总结:

(一)古今异义词

(1)行李:

(2)夫人:

(3)以为:

(4)东道主:

(5)去:

(二)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

(2)既东封郑

(3)越国以鄙远

(4)与郑人盟

(5)退秦师

(6)阙秦以利晋

(8)不阙秦

(10)因人之力而敝之

(1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三)特殊句式

1、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③且贰于楚也

④佚之狐言于郑伯

2、何厌之有?

3、①晋军函陵

②敢以烦执事

③辞曰:臣之壮也

下载烛之武退秦师学案[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烛之武退秦师学案[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教师) 设计人:屈怀志 审核人:屈怀志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教育目标 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理解和掌握文中常......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范文合集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一) 1、贰于楚也 (句中义: 从属二主 今义:数词二的大写) 2、以为东道主 (句中义: 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泛指主人) 3、行李之往来 (句中义: 出使的人 今义:指外出......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学生版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1.了解《左传》的知识。 掌握一些文言词语在本文中的用法。 2、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言......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教师版[推荐五篇]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1.了解《左传》的知识。 掌握一些文言词语在本文中的用法。 2、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言......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导学_1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导学 导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的活用和特殊句式。2、基本能力目标:理解关键词句的含......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 一、教材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10篇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1 各位领导,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为了说明我的教学设想,我从教材分析、教法选择、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