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咏月诗大全4(5篇)

时间:2019-05-13 07:22: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历代咏月诗大全4》,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历代咏月诗大全4》。

第一篇:历代咏月诗大全4

历代咏月诗大全

月亮,多么美丽迷人的字眼!古今中外,人们无不爱月、赏月、咏月。中国诗歌史上究竟有多少咏月诗作,如同“明月几时有”一般令人难以作答。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便是自古咏月诗人多,咏月诗更多。“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诗经·齐风·鸡鸣》),“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均见《诗经·陈风·月出》),这些都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咏月诗句。

从咏月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月亮有不少的别名、代称。最常见的有——月子:“月子纤纤云里见,吴江不尽莫湖来”(宋·汪元量:《湖州歌》);月牙:“别家六见月牙新,万里风霜老病身”(金·张澄:《和林秋日感怀寄张丈御史》);月魄:“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唐·高适:《塞下曲》);月轮:“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唐·王昌龄:《春宫怨》);月桂:“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南朝·陈·张正见:《薄帷鉴明月》);桂魄:“不知桂魄今何在?应在吾家紫石屏”(宋·欧阳修:《中秋不见月问客》),等等。

咏月诗,大都着意描绘月亮的形状。在诗人们的笔下,新月是弯弯的,其形如玉钩:“玉钩斜傍画檐生,云匣初开一寸明”(唐·赵嘏:《新月》),“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唐·崔道融:《秋霁》);其状如弯弓:“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其样像女子的眉毛:“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唐·戴叔伦:《兰溪棹歌》)。而满月则是圆圆的,李白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以“白玉盘”、“瑶台镜”状写月圆之形,且突出了月光的皎洁;苏轼的“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中秋月》),也是用玉盘比喻月亮,描绘颇为形象具体。

月亮皎洁明亮,这在咏月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句“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杂诗》),著一 “素”字,直写月之皎洁明亮。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白石滩》),“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李白的诗句“明月照我影.送我至郯溪”(《梦游天姥吟留别》),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月夜与客饮杏花下》),都是以“明”字明言月之皎洁明亮。咏月诗中也有不少是借助于比喻、映衬手法描绘月之皎洁明亮的。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夜月似秋霜”(《玄圃纳凉》),唐代李白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李益的“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这些都是以白雪比喻月亮的皎洁。赵嘏的“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江楼感怀》),这是以清澈的江水与皎洁的月光相互映衬,突出月明。北朝诗人庾信的“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舟中望月》),这是以雪的洁白、沙的反光映衬月光的皎洁明亮。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村夜》),以明月映照下的荞麦花白如雪来衬托月光的皎洁明亮,别有一番韵致。

一年四季,季季有月。而在诗人们的笔下,不同季节的月则分别与不同的物象连在一起。春月,往往与梨花等物象、与青春的气息连在一起:“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唐·无名氏:《杂诗》);“日暮归来春困重,秋千闲在月明中”(元·贡性之:《暮春》)。夏月,常常与荷花等物象、与纳凉相联系:“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宋·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四首》之一);“绿槐阴转小栏干,八尺龙须玉簟寒。自把红窗开一扇,放他明月枕边看”(清·纳兰性德:《四时无题诗》)。秋月,每每与露、霜等物象共处:“白云映水摇空城,自露垂珠滴秋月”(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唐·温庭筠:《商山早行》)。冬月又总是与梅、雪等物象相互映衬的:“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宋·杜耒:《寒夜》);“梅花擎雪影,和月度疏篱”(宋·赵葵:《雪夜》);“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静寂之夜,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李白的绝句《静夜思》便是游子月夜思乡的名篇之一。诗的前两句“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写月光洁白如霜;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诗人望月思乡,于平谈处见深情。杜甫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与其弟的深切思念之情。他的另一首《月夜》诗: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全诗以月为主线,处处从对面着墨,描绘出了一幅妻子儿女月下思亲图,从而,将诗人对妻子儿女的思念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此诗堪称望月怀远之代表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月在中天,遍地洒满清辉,于是,诗人们生发出奇想,托明月将自己的思亲之情捎给远方的爱人或友人:“春风难期信,托情明月光”(南朝乐府民歌:《读曲歌》);“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有首《绝句》:“美人揽明月,盈手以瑶华。欲赠离居者,徘徊秋汉斜。”此诗写美人用手揽起月光想赠给客居异地的心上人,可又不知如何赠送,为此,她徘徊不定,想象更是奇特大胆,与唐代诗人李冶的诗句“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明月夜留别》)有异曲同工之妙。

月夜,诗人们遥望明月,自然会联想到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并以此为题吟诗遣兴。嫦娥,也作姮娥、恒娥,系神话故事中后羿之妻。后羿从西王母处取得不死之药,嫦娥偷吃后奔上月宫。在众多吟咏嫦娥的诗中,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嫦娥》是一首耐人咀嚼的佳作: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此诗写嫦娥独处月宫,孤寂凄凉,长夜不寐,她应悔恨当初不该偷吃不死之药奔月。古今学者大都认为此诗有寓意,至于有何寓意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以为是思人,或以为是悼亡,或以为是借嫦娥抒孤高不遇之感,等等。笔者以为,对此诗有何寓意,解诗者大可不必像科学家那般论证坐实,还是让读者自己去体会。不是说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写嫦娥悔恨的还有李商隐的“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垣娥应断肠”(《月夕》),宋代诗人晏殊的“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中秋月》)等。明代边贡的《嫦娥》也写得很出色:

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此诗由望月联想到嫦娥在月宫的孤寂,进而将天上与人间联系起来,突出嫦娥与人间两相忆这一中心,欲露还藏.似淡实美。

月出月落,月圆月缺,这一自然景象的奥秘何在?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仁人志士废寝忘食地探索之,试图找到科学的答案,诗人们则借助于丰富的想象咏之问之。李白的《把酒问月》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之一: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题下有诗人自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可见,此诗系诗人应老友贾淳之请所作。全诗紧扣一个“月”字,突出“把酒问月”的主旨,共有四问:明月几时有?月,夜晚由于东海,白日隐入云间,又是怎样归落东海的呢?月中白兔为何年复一年地捣药不止?寂寞孤独的嫦娥与谁为邻?但诗中皆问而不答。一是无法作答——前两问尚属未解之谜;二是无须作答——后两问涉及神话故事,读者完全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自寻答案。最后,诗人由问月而慨叹月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从而,流露出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此诗对后世的影响颇大,宋代大诗人苏轼《水调歌头》一词的发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便是化用了此诗的开头两句。

一言以蔽之,月亮美,古代的咏月诗也美;月亮是永恒的,诗人咏月也是永恒的。

第二篇:咏 月 的 诗 句

咏 月 的 诗 句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李白《月下独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满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辛弃疾《满江红》

第三篇:咏月诗会教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安居育才中学

方毅

1.教学目标

了解有关咏月的诗句,体会诗句中蕴含的情感,学会运用想象联想改编诗歌,写出活动创意口号

2.教学过程

一. 播放王菲的《明月几时有》,导入主题。

一轮明月见证了多少缠绵悱恻的故事,一轮明月又勾起了多少激情飞扬的情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咏月诗”的世界。一起诵读一起欣赏一起演绎。读诗,让心灵放飞在月中,读诗,让美丽凝聚在心里。

咏月诗第一轮——推荐背诵大比拼

请各组推荐一位背诵的选手到讲台前,按小组顺序依次背诵。请评委按要求打分。

咏月诗第二轮——集体朗诵大比拼

各组组长从十首备选诗词中任选一首集体朗诵,组长起头。准备时间不超过10秒。评委根据各组朗诵效果打分。附十首备选咏月诗: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月 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拜新月

【唐】李端

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从军行七首(其二)

【唐】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嫦 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春江花月夜(节选)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唐】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宿江边阁

【唐】杜 甫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漫兴》一首 【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咏月诗第三轮——看谁答得好

每组共有三道必答题,由组长选题。第一行为简答题。第二行为辨析题,根据画中意境辨析诗句。第三行为赏析题。每一题的思考时间不得超过30秒。

咏月诗,大都着意描绘月亮的形状,请列举描绘新月与满月的诗句各一例。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咏月诗中有不少是运用比喻

描绘月之皎洁优美的,试列举两个诗句。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一年四季,季季有月。而在诗人们的笔下,不同季节的月则分别与不同的物象连在一起,试举出两个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月出月落,月圆月缺,这一自然景象的奥秘何在? 诗人们常借助于丰富的想象咏之问之,试列举两个诗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月夜,诗人们遥望明月,自然会联想到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并以此为题吟诗遣兴,试举出两个诗句。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王维的诗被称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就欣赏美的画面聆听美的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

——《鸟鸣涧》王维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把酒问月》李白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读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回答: 1.诗人为什么要说“月是故乡明”? 2.全诗结构严谨,请举例简析。

1.诗人思念故乡,感情上觉得故乡的月亮比其他地方的月亮更明,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读李白的《月下独酌》回答: 1.诗人笔下“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2.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诗人借助丰富想象,赋予月亮浓厚的感情色彩,把它描绘得善解人意、可喜可亲,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2.诗人与明月之间的亲密欢洽,更加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寂寞情怀,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厌恶,也表现了诗人遗世独立的高洁人格。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读白居易的《暮江吟》回答:

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何表达效果? 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1.因为太阳已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过来的,用铺准确形象。用铺字,表现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

2.可怜意为可爱,诗人看到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珍珠般的露珠,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张精巧银弓般的新月,所以才脱口而出赞美这可爱的夜晚。

(赏析诗句可从意境表达手法修辞方法等方面进行,围绕主题,抓住一点就行,没必要面面俱到。)

1.(播放音乐——半个月亮爬上来)主题:一钩弯月。请你说出有关弯月的诗句,并做赏析。

①“始出西南楼,纤纤如玉钩。末映东南墀,娟娟似峨眉。”——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诗》

②“初宿长淮上,破镜初云明。今夕千余里,双蛾映水生。”——何逊

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2.(播放音乐——十五的月亮)主题:一轮明月。请你说出有关圆月的诗句,并做赏析。

①“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落在云端。” ②“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③“冰轮飞上光犹湿,照破西来一片心。” 3.主题;在咏月诗中思乡 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4.主题:在咏月诗中怀人。

①“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 ②“嘉陵江区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白居易 ③“楼上徘徊月,窗中愁思人。” 5主题;在咏月诗中明理。

①“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

②“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③“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咏月诗第四轮——创意改编 1.智慧火花:活动创意口号征集 附小组口号:

读一首小诗,品一段人生 月光如水,生命如歌 赏月怡神静心,读诗陶情益智

让心灵在月色中升华,让思想在月光中闪耀 2.改编诗歌

(可改编为故事 剧本难度较大,课下完成)例:“西楼望月”独幕剧

• 【场景】月照西楼,雪映长空,夜寒如铁 • 【人物】张籍和朋友们

• 张籍:共上西楼,相望甚久,不知何时才能回去故乡啊? • 朋友1:君问问归期未有期,借酒消愁愁更愁。

• 朋友2:张兄不必难过,人生难逢一知己,幸遇张兄足矣。•(朋友陆续离去。只有张籍还在西楼之上,此时他正独自下楼。)

• 张籍:今在异乡为异客,明月还又远离去,唉—— •(此刻幽光落满河面,月色染尽霜枝,只留下一片思念,在悠悠河水中荡漾…….)

结语:最后与大家分享一首小诗《喜欢月色》结束今天的咏月诗会,希望大家都能成为喜欢月色的人,成为富有生活情趣的人。

喜欢月色

 喜欢月色的人, 一定是安静的, 默默地承受月色的洗涤;  喜欢月色的人, 一定是诗意的, 默默倾听着世界的声音;  喜欢月色的人, 一定是幸福的, 默默地感受着人生的温馨。

第四篇:有关李白“咏月”的诗

李白“咏月”诗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相传在万首以上,《全唐诗》收录800余首,《李白全集》收录了1010首,其中咏月诗195首。

挂席西江上待月有怀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月,青天悬玉钩。素华虽可揽,清景不同游。耿耿金波里,空瞻鳷鹊楼。

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筒

桃竹书筒绮绣文,良工巧妙称绝群。灵心圆映三江月,彩质叠成五色云。中藏宝诀峨眉去,千里提携长忆君。

shu

zhi

月夜江行寄崔宗之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

放歌倚东楼,行子期晓发。秋风渡江来,吹落山上月。主人出美酒,灭烛延清光。二崔向金陵,安得不尽觞。水客弄归棹,云帆卷轻霜。扁舟敬亭下,五两先飘扬。峡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长。思君无岁月,西笑阻河梁。

忆秋浦桃花旧游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

shang

初月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乐哉弦管客,愁杀战征儿。因绝西园赏,临风一咏诗。

雨后望月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

送杨山人归嵩山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

ai

宿白鹭洲寄杨江宁

朝别朱雀门,暮栖白鹭洲。波光摇海月,星影入城楼。望美金陵宰,如思琼树忧。徒令魂入梦,翻觉夜成秋。绿水解人意,为余西北流。因声玉琴里,荡漾寄君愁。

别内赴征三首·其三

翡翠为楼金作梯,谁人独宿倚门啼。夜坐寒灯连晓月,行行泪尽楚关西。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时于落星石上

心爱名山游,身随名山远。罗浮麻姑台,此去或未返。遇君蓬池隐,就我石上饭。空言不成欢,强笑惜日晚。绿水向雁门,黄云蔽龙山。叹息两客鸟,裴回吴越间。共语一执手,留连夜将久。解我紫绮裘,且换金陵酒。酒来笑复歌,兴酣乐事多。水影弄月色,清光奈愁何。明晨挂帆席,离恨满沧波。

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寄弄月溪吴山人

尝闻庞德公,家住洞湖水。终身栖鹿门,不入襄阳市。夫君弄明月,灭景清淮里。高踪邈难追,可与古人比。清扬杳莫睹,白云空望美。待我辞人间,携手访松子。

zhǔ

出自蓟北门行

虏阵横北荒,胡星曜精芒。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兵威冲绝漠,杀气凌穹苍。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途冬沙风紧,旌旗飒凋伤。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

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白纻辞·其三

吴刀剪彩缝舞衣。明妆丽服夺春晖。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稀。激楚结风醉忘归。高堂月落烛已微。玉钗挂缨君莫违。

上清宝鼎诗

人生烛上花,光灭巧妍尽。春风绕树头,日与化工进。只知雨露贪,不闻零落尽。我昔飞骨时,惨见当涂坟。青松霭朝霞,缥缈山丁村。既死明月魄,无复玻璃魂。念此一脱洒,长啸祭昆仑。醉着鸾皇衣,星斗俯可扪。

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

碧草已满地,柳与梅争春。谢公自有东山妓,金屏笑坐如花人。

今日非昨日,明日还复来。白发对绿酒,强歌心已摧。君不见梁王池上月,昔照梁王樽酒中。梁王已去明月在,黄鹂愁醉啼春风。分明感激眼前事,莫惜醉卧桃园东。

行路难·其三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yǐng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间。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胡公能辍赠,笼寄里人还。

代美人愁镜·其一

明明金鹊镜,了了玉台前。拂拭交冰月,光辉何清圆。红颜老昨日,白发多去年。铅粉坐相误,照来空凄然。

美人赠此盘龙之宝镜,烛我金缕之罗衣。时将红袖拂明月,为惜普照之馀晖。影中金鹊飞不灭,台下青鸾思独绝。稿砧一别若箭弦,去有日,来无年。狂风吹却妾心断,玉箸并堕菱花前。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

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腾转风火来,假合作容貌。灭除昏疑尽,领略入精要。澄虑观此身,因得通寂照。郎悟前后际,始知金仙妙。幸逢禅居人,酌玉坐相召。彼我俱若丧,云山岂殊调。清风生虚空,明月见谈笑。怡然青莲宫,永愿恣游眺。

宿无相寺

头陀悬万仞,远眺望华峰。聊借金沙水,洗开九芙蓉。烟岚随遍览,踏屐走双龙。明日登高去,山僧孰与从? 禅床今暂歇,枕月卧青松。更尽闻呼鸟,恍来报晓钟。

忆东山二首·其一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忆东山二首·其二

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

发白马

将军发白马,旌节渡黄河。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涛波。武安有震瓦,易水无寒歌。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倚剑登燕然,边烽列嵯峨。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guo

hu

ji

避地司空原言怀

南风昔不竞,豪圣思经纶。刘琨与祖逖,起舞鸡鸣晨。虽有匡济心,终为乐祸人。我则异于是,潜光皖水滨。卜筑司空原,北将天柱邻。雪霁万里月,云开九江春。俟乎泰阶平,然后托微身。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所愿得此道,终然保清真。弄景奔日驭,攀星戏河津。一随王乔去,长年玉天宾。

塞下曲·其五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安州应城玉女汤作

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阴阳结炎炭,造化开灵泉。地底烁朱火,沙旁歊素烟。沸珠跃明月,皎镜涵空天。气浮兰芳满,色涨桃花然。精览万殊入,潜行七泽连。愈疾功莫尚,变盈道乃全。濯缨掬清泚,晞发弄潺湲。散下楚王国,分浇宋玉田。可以奉巡幸,奈何隔穷偏。独随朝宗水,赴海输微涓。

从军行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怨歌行·长安见内人出嫁·友人令余代为之

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君王选玉色,侍寝金屏中。荐枕娇夕月,卷衣恋春风。宁知赵飞燕,夺宠恨无穷。沉忧能伤人,绿鬓成霜蓬。一朝不得意,世事徒为空。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肠断弦亦绝,悲心夜忡忡。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sùshuāng

ying

郢门秋怀

郢门一为客,巴月三成弦。朔风正摇落,行子愁归旋。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清旷谐宿好,缁磷及此年。百龄何荡漾,万化相推迁。空谒苍梧帝,徒寻溟海仙。已闻蓬海浅,岂见三桃圆。倚剑增浩叹,扪襟还自怜。终当游五湖,濯足沧浪泉。

登太白峰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zhuo

拟古·其二

高楼入青天,下有白玉堂。明月看欲堕,当窗悬清光。遥夜一美人,罗衣沾秋霜。含情弄柔瑟,弹作陌上桑。弦声何激烈,风卷绕飞梁。行人皆踯躅,栖鸟起回翔。但写妾意苦,莫辞此曲伤。愿逢同心者,飞作紫鸳鸯。

夜坐吟

冬夜夜寒觉夜长,沉吟久坐坐北堂。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

金缸灭,啼转多。掩妾泪,听君歌。歌有声,妾有情。情声合,两无违。

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zhízhú

赠闾丘处士

贤人有素业,乃在沙塘陂。竹影扫秋月,荷衣落古池。闲读山海经,散帙卧遥帷。且耽田家乐,遂旷林中期。野酌劝芳酒,园蔬烹露葵。如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

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

忆昨鸣皋梦里还,手弄素月清潭间。觉时枕席非碧山,侧身西望阻秦关。麒麟阁上春还早,著书却忆伊阳好。青松来风吹古道,绿萝飞花覆烟草。我家仙翁爱清真,才雄草圣凌古人,欲卧鸣皋绝世尘。

鸣皋微茫在何处,五崖峡水横樵路。

身披翠云裘,袖拂紫烟去。去时应过嵩少间,相思为折三花树。

上清宝鼎诗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子善变化,化作梅花妆。赠我累累珠,靡靡明月光。劝我穿绛缕,系作裙间裆。挹子以携去,谈笑闻遗香。

长信宫

月皎昭阳殿,霜清长信宫。天行乘玉辇,飞燕与君同。更有留情处,承恩乐未穷。谁怜团扇妾,独坐怨秋风。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王子析道论,微言破秋毫。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尔去安可迟,瑶草恐衰歇。我心亦怀归,屡梦松上月。傲然遂独往,长啸开岩扉。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愿言弄笙鹤,岁晚来相依。

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

昔在南阳城,唯餐独山蕨。忆与崔宗之,白水弄素月。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泛此黄金花,颓然清歌发。一朝摧玉树,生死殊飘忽。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殁。谁传广陵散,但哭邙山骨。泉户何时明,长扫狐兔窟。

长门怨二首·其一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长门怨二首·其二

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赠崔秋浦·其二

崔令学陶令。北窗常昼眠。抱琴时弄月。取意任无弦。见客但倾酒。为官不爱钱。东皋春事起。种黍早归田。

长歌行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桃李务青春,谁能贳白日。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王昭君二首·其一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shū

zhǒng

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

南船正东风,北船来自缓。江上相逢借问君,语笑未了风吹断。闻君携伎访情人,应为尚书不顾身。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

恨我阻此乐,淹留楚江滨。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然。春风狂杀人,一日剧三年。乘兴嫌太迟,焚却子猷船。梦见五柳枝,已堪挂马鞭。何日到彭泽,长歌陶令前。

赠秋浦柳少府

秋浦旧萧索,公庭人吏稀。因君树桃李,此地忽芳菲。摇笔望白云,开帘当翠微。时来引山月,纵酒酣清晖。而我爱夫子,淹留未忍归。

感兴·其五

西国有美女。结楼青云端。蛾眉艳晓月。一笑倾城欢。高节不可夺。炯心如凝丹。常恐彩色晚。不为人所观。安得配君子。共乘双飞鸾。

江南春怀

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天涯失乡路,江外老华发。心飞秦塞云,影滞楚关月。身世殊烂漫,田园久芜没。岁晏何所从,长歌谢金阙。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泛沔州城南郎官湖

张公多逸兴,共泛沔城隅。当时秋月好,不减武昌都。四座醉清光,为欢古来无。郎官爱此水,因号郎官湖。风流若未减,名与此山俱。

第五篇:历代咏菊诗词

历代咏菊诗词大全

东晋 陶渊明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东晋 陶渊明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东晋 陶渊明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东晋 陶渊明 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晋 袁崧 菊

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晋 鲍照 答休上人菊

酒出野田稻,菊生高冈草。味貌复何奇,能令君倾倒。玉碗徒自羞,为君慨此秋。金盖覆牙半,何为心独愁。

唐 骆宾王 秋菊

擢秀三秋晚,开芳十步中。分黄俱笑日,含翠共摇风。碎影涵流动,浮香隔岸通。金翘徒可泛,玉斗竟谁同?

唐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家家菊尽黄,梁国独如霜。莹净真琪树,分明对玉堂。仙人披雪氅,素女厌红妆。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

西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桂丛渐并发,梅蕊妒先芳。一入瑶华咏,从此播乐章。

唐 杜甫 复愁

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

唐 白居易 重阳席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 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唐 李商隐 野菊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细路独来当此夕,清樽相伴省他年。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唐 郑谷 菊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唐 黄巢 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黄巢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宋 黄庭坚 戏答王观复酴糜菊二首选一

谁将陶令黄金菊,幻作酴糜白玉花。小草真成有风味,东园添我老生涯。

宋 苏轼 黄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两髻丫。便有佳名配黄菊,应缘霜后苦无花。

宋 陆游晚菊

蒲柳如懦夫,望秋已凋黄。菊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眷言东篱下,数株弄秋光。粲粲滋夕露,英英傲晨霜。高人寄幽情,采以泛洒觞。投分真耐久,岁晚归枕囊。

宋 李清照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翠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宋 李清照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 李清照 多丽 咏白菊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今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荼縻。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宋 朱淑贞 黄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宋 刘克庄菊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秋风。不须牵引渊明比,随分篱边要几丛。

宋 郑思肖 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 张滋 如梦令 野菊 野菊亭亭争秀,闲伴露荷风柳。浅碧小开花,谁摘谁看谁嗅!知否?知否?不入东篱杯酒。

宋 赵师秀 池上

朝来行药到秋池,池上秋深病不知。一树木犀供夜雨,清香移在菊花枝。

金 元好问 野菊座主闲闲公命作

柴桑人去已千年,细菊斑斑也自圆。共爱鲜明照秋色,争教狼藉卧疏烟。荒畦断垄新霜后,瘦蝶寒将晚景前。只恐春丛笑迟暮,题诗端为发幽妍。

元 胡布 墨菊

彭泽归来日,缁尘点素衣。乌沙漉酒后,挂在菊花枝。

元 王恽 桃花菊

泪洒明妃寄露葩,换根非为贮丹砂。黄轻白碎空多种,碧烂红鲜自一家。骚客赋诗怜晚节,野人修谱是头花。九秋霜露无情甚,时约行云护彩霞。

明 高启 王公子宅五月菊

秋英忽夏发,宛在阿戎家。细认惊初见,高吟喜共夸。不依寒竹雨,欲映午榴霞。我意甘迟暮,樽前有此花。

明 李梦阳 菊

万里游燕客,十年归此台。只今秋色里,忍为菊花来。

明 李梦阳 菊花

不随群草出,能后百花荣。气为凌秋健,香缘饮露清。细开宜避世,独立每含情。可道蓬蒿地,东篱万代名。

清 程先贞 二色菊

黄衣彼美人,余有紫衣副。不比炫春葩,姚魏敌门户。

清 李于潢 游繁台

天清寺外是繁台,岁岁登高此地来。蒲泽蓼堤看不极,菊花洞下坐衔怀。

清 许廷荣 白菊

正得西方气,来开篱下花。素心常耐冷,晚节本无瑕。质傲清霜色,香含秋露华。白衣何处去?载酒问陶家。

清 袁枚 六月菊

寒菊公然冒暑黄,苍蝇侧翅远相望。东篱共讶西风早,秋士偏食夏日长。试把一灯来照影,焉知六月不飞霜。数枝冷艳当阶立,愁杀红莲不敢香。

赏菊(沈钧儒)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乍觉微香生暖室,真拟奇艳出谁家。

秋菊诗(陈毅)秋菊能傲霜,风霜恶重重。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赏菊(朱德)奇花独立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且聆和平共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

菊畔香(臧克家)北国风光,无风无雨过重阳。不去西山相红叶,来对丛黄。

人倚疏篱,华傍宫墙,邑英红幛,门楼仰天望。借芬芳,只独赏,念天涯分飞雁行。不须持鳌把酒,默诵佳句分外香。人影瘦,精神畅,昂首向东天一方。

赏菊(董必武)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下载历代咏月诗大全4(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历代咏月诗大全4(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历代咏桃花诗词选

    历代咏桃花诗词选 桃花诗词选(三)" title="历代咏桃花诗词选(三)"> 历代咏桃花诗词选(三)张正义【唐】骆宾王 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 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干。 柳叶开银镝,桃花......

    【毕业论文】李白咏月诗略论

    【标题】李白咏月诗略论【作者】胡 琴 【关键词】李白??咏月诗??内在意蕴??审美特征??意义及影响【指导老师】李金荣【专业】中文【正文】 月亮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一样极为......

    历代名人咏渭诗文大全

    历代名人咏渭诗文 采 薇 歌 伯夷 叔齐 登彼西山兮, 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 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 吾将安适归矣! 吁嗟徂兮, 命之衰矣! 西征临渭源 隋炀帝 西征乃届此,山路......

    历代名人咏常熟1

    “历代名人咏常熟”诗歌选粹 石 梅 【明】李 杰 仙馆高寒地,孤梅石罅生。 西湖千万树,何似此株清。 湖 田 【明】邵圭洁 荷花十里起香风,云白天青一镜中。游人忽载笙歌去,无......

    历代咏故乡浚县诗歌选

    历代咏故乡浚县诗歌选(8) 秋雨 作为浚县游子,夜来独自灯下,集选历代咏故乡浚县诗歌,把玩欣赏,聊寄思乡情怀。浚县古属卫地浚川,旧称黎阳,襟山带河,古城如画,青螺物华,灵秀人杰。历代咏......

    历代勤学诗精粹

    历代勤学诗精粹 1、《惜时》 三春花事好,为学须及早。花开有落时,人生容易老。 2、《时光》 江无回头浪,人无再少年。年华若虚度,老来恨不浅。 时光容易逝,岁月莫消遣。碌碌而......

    咏月诗整理与赏析(共5篇)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中......

    九年级语文咏月诗(精选多篇)

    7 咏月诗三首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生活经历、思想风貌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2.通过学习,体会月与人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