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_中考题

时间:2019-05-13 07:58: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说_中考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说_中考题》。

第一篇:马说_中考题

2006年浙江舟山中考语文试卷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9-25题。

(一)(11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 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⑵策之不以其道()⑶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⑷执策而临之()2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3分)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1.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2.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2分)参考答案:

(一)(11分)

19.⑴通“饲”,喂养(喂)

⑵鞭打(驾驭)

⑶通晓(知道、明白、懂得)⑷面对 20.想要与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1.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或“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

22.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云南省2006年中考语文试题(课改区)

(一)(10~13小题,共12分)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卞和泣玉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注释] ①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②刖:音“yuè”,古代一种酷刑,断足。③奚:何,为什么。④理:加工雕琢玉石。

10.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名马:

(2)厉王使玉人相之。相:

11、通过“识马”、“相玉”,两文表达的共同意思是什么?

12.《马说》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收束全文,《卞和泣玉》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何不同?(3分)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参考答案:

10.(1)名马:指具有日行千里的马。(若解释为有名的马,不给分)

(2)相:鉴别

11、《马说》通过千里马被埋没的普遍现实,《卞和泣玉》通过和氏璞两度被指斥为石的故事,以事喻理,论述的都是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英才志士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现实。(大意如此即可)

12.答:《马说》中,面对“天下无马”这种压制人才的谬论,文章只能发出“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而《卞和泣玉》中,和氏璞虽然两度被斥为普通的石头,但终遇文王,经雕刻加工显示出天下至宝的本色。《马说》更多地是让人感到愤懑不平与无奈,而《卞和泣玉》却能让人看到一些希望。(大意如此即可)

13.参考(1)想要与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能够做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参考(2)(我)感到痛苦的是(真正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或:我是为(真正的)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而感到痛苦(悲痛)(意思对即可)

2006年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19—26题。(一)(12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一食或尽粟一石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策之不以其道

(4)执策而临之

20.文中第(1)段描述千里马悲惨处境的语句是

,▲

。(2分)21.文中“呜呼”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你结合文本加以分析。(2分)22.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谈谈看法。(4分)

19、(1)有时(2)通“饲”,喂(3)用鞭子打(4)面对

20、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1、蕴含着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痛恨。

22、主观条件:把握机遇,自强不息;客观条件:适合成长的环境,识才爱才用才的伯乐。

第二篇:《马说》中考题(2003-2006年).

2006年广东省湛江市(课改区 文言文阅读(共 9分

阅读《马说》,完成 11—— 14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 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 ? 其 真不知马也。

11、下列词语中的 “ 临 ” 字与 “ 执策而临之 ” 的 “ 临 ” 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如临大敌 B、临阵磨枪 C、身临其境 D、临别赠言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1或:(2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1骈死于槽枥之间。译文:。(2其真无马邪? 译文:。

14、从文中看,造成千里马被埋没和被摧残的原因有哪些?(3分 答:

1、A

12、(1有时(2喂

13、(1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马厩里。(2(难道真 的没有千里马吗?

14、(1伯乐不常有;(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 不能通其意。

2006年曲靖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一(12分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 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不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 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昔有大长者子 ① ,共诸商人入海采宝。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方法,若入海水漩洑洄流矶激之处 ② ,当 如是捉 ③ ,如是正,如是住 ④ ,语众人言:“ 入海方法我悉知之。” 众人闻之,深信其语。既至海中,未经几 时,船师遇病,忽然便死。时长者子即便代处,至漩洑洄流之中,唱言 ⑤ 当如是捉,如是正。船盘回旋转, 不能前进。至于宝所,举船商人没人而死。

注:①大长者子:富商人家的儿子。②漩洑洄流矶激之处:水流湍急的地方。③捉:驾驶。④住:停止。⑤唱言:高声说。

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1虽有千里之能((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3善诵入海捉船方法((4入海方法我悉知之(10、翻译下列句子。(3分

(1策之不以其道。译文:(2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译文:(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译文:

11、“ 大长者子 ” 的悲惨结局给你什么启发?(2分 答:

12、甲文强调了 “ 按规律办事 ” 的道理,乙文则突出了 “ 生搬硬套规律 ” 的恶果,这两方面相矛盾吗?谈谈你 的理解。(2分

13、假如你身边也有像 “ 大长者子 ” 一样爱说大话的人,你应该怎样指出他的毛病呢?(3分

答:(一

9、(1即使(2等同(3擅长(4都

10、(1驱赶它不按照赶它的正确方法(2大 声说应当像这样驾船,像这样校正方向(3养马的人不知道它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去喂养它

11、①凡事 只重视理论学习(或只空洞教条地套用规则,而不重视亲自去实践,其结局必定是害人又害已。②任何 理论的学习都要重视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任意一方面只要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酌情给分直至满分

12、不矛盾。①按规律办事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②应用知识和规律时,一定要 重视与实践紧密结合,不可生搬硬套,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答出一点给 1分

13、×××:你敢说敢做 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但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不能一味地套用规律,应该让规律和实践有机地结合 在一起。(表述符合语言实际应用的要求,言之有理即可给分直至满分

2006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课改实验区(一(10~13小题,共 12分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 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卞和泣玉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 石也。” 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 石也。” 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 右足。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 故, 曰:“ 天下之刖者多矣, 子奚哭之悲也? ” 和曰:“ 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注释 ] ①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②刖:音 “yuè” ,古代一种酷刑,断足。③奚:何,为什么。④理:加工雕琢玉石。

10.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名马:((2厉王使玉人相之。相:(11、通过 “ 识马 ”、“ 相玉 ” ,两文表达的共同意思是什么? 答:

12.《马说》以 “„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的感叹收束全文,《卞和泣玉》以 “ 王乃 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 ” 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何不同?(3分

答: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2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译文: 10.(1名马:指具有日行千里的马。(若解释为有名的马,不给分(2相:鉴别

11、《马说》通过千里马被埋没的普遍现实,《卞和泣玉》通过和氏璞两度被指斥为石的故事,以事喻理, 论述的都是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英才志士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现实。(大意如此即可 12.答: 《马说》中,面对 “ 天下无马 ” 这种压制人才的谬论,文章只能发出 “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的感叹;而《卞和泣玉》中,和氏璞虽然两度被斥为普通的石头,但终遇文王,经雕刻加工显示出天下至宝的本色。《马说》更多地是让人感到愤懑不平与无奈,而《卞和泣玉》却能让人看到一些希望。(大意如此即可 13.参考(1想要与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能够做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参考(2(我感到痛苦的是(真正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或:我是为(真正的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而感到痛苦(悲痛(意 思对即可

2007年广东省江门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 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铲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3分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译文: 10.在作者看来, “ 伯乐 ” 与 “ 千里马 ” 哪个更重要 ? 为什么?(3分 答: 11.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对 “ 千里马 ” 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9、4分驾驭(鞭打 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或者:鞭策它, 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l0、4分 伯乐更重要。(1分 因为先有 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或者: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就被埋没了。(2分 11、4分 为 “ 千里马 ” 的被 埋没鸣不平。(或:为 „„ 千里马 ‟‟ 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感到同情和惋惜。

200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地新疆高中班招生统一考试 马 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妈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 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皇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 ? 其 真不知马也。

⒖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①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一食或尽粟一石(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④执策而临之(⒗请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3分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③其真无马邪

⒘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

①衹辱于奴隶人之乐,骈死于槽枥之间。(2分译文: ②策之不以其道。(1分译文: ⒙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各题。(3分

①请用一个短语概括文中千里马的处境或遭遇。(1分 ②第三段刻画了食马者怎样的嘴脸?(1分

③有一位哲人说过:“ 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马说》中的哪 一句话?(1分

㈠(13分⒖①这样 ②有时 ③即使 ④面对(4分,各 1分⒗① “ 食 ”

通 “ 饲 ” ,喂、喂养 ② “ 见 ” 通 “ 现 ” ,表现 ③ “ 邪 ” 通 “ 耶 ” ,表疑问,相当于 “ 吗 ”(3分。各 1分⒘① 只是辱没在养马的仆役手中,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②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 方法。(3分,① 2分,② 1分⒙①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 ②平庸浅薄,愚妄无知 ③千里马 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分,各 1分(①②题意思接近参考答案即可。

2009年黑龙江大庆市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 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乙】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 卿得良马否? ” 飞曰:“ 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 则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鞍甲而不息不汉,若无事然。此 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 泉,揽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揣,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纯之材也。” 帝称善, 曰:“ 卿今议论极进。”

(选自【宋史 ·岳飞传】 【注释】①帝: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遂封岳飞为太尉。②介:备上鞍甲。③褫(chǐ:脱去,卸下。④秣:喂食。

9.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执策而临之 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B.C.初不甚疾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D.10.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骈死于槽枥之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B.C.驽纯之材也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D.11.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译文: ⑵比行百里始奋迅。译文: 12.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受 大 而 不 苟 取 力 裕 而 不 求 逞 致 远 之 材 也

13.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你对这个道理的认识。(3分 答: 7.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 8.这时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 尚那样启用自己呢?(也可以答作者希望自己能够收到朝廷的重用运用典故,使表达含蓄典雅。9.D 第

一个 “ 善 ” 是 “ 好 ” 的意思,第二个 “ 善 ” 是 “ 擅长 ” 的意思。10.B “ 以 ” 都是 “ 按照 ” 的意思。A 项,在 /项。C 项, 的 /助词。D 项,它 /表反问语气。11.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出来。⑵ 等跑到百里之后才奋力奔跑。12.受大而不苟取 /力裕而不求逞 /致远之材也 13.告诉人们要善于识别人才、选拔人才、任用人才、重视人才(不要不识人才的道理。/第二问可以从正面答善于识别人才和正确使用 人才的好处,也可以从反面答不善于识别和使用人才的坏处,可以谈如何选拔人才,也可以谈如何用好人 才留住人才,要结合具体事例(人物或事件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绍兴七年,岳飞面君,赵构从容地问道:“ 爱卿有没有获得过好马? ” 岳飞道:“ 臣原有二匹马, 每天各吃数斗刍豆, 各饮一斛水, 但如果草料不精, 水质不净, 它们就不会食用。二马披着战甲奔跑,起先跑的不快,但跑出百里后就变的迅速,自午时到酋时,可以跑上二百多里。而马 背、腹的鞍甲毫无松动,且没有汗水,跟无事一样。这二匹马可谓负重但无怨言,体力充沛但不逞能,是 擅长远驰的良马啊。不幸二马后来相继死去。如今臣所骑的马,每天食用不过数升,所喂草料从不挑选, 所饮之水从不在意,辔头尚未装好,就想跃跃狂奔,刚跑出百来里地,马儿就力尽汗出,大口喘息,累的 如死了一般。这马可谓食少就能饱肚,喜欢逞能炫耀力气,但容易穷尽力气,实在是笨马一匹啊。” 赵构道 声 “ 好 ” ,说道:“ 你今日所说很有意义。”

2009年内蒙巴彦淖尔市

阅读《马说》,完成 11— 13题。(7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 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11.选出与 “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中 “ 而 ” 的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学而时习之 B.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C D.12.选出对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2分 A.不以千里称也 称:扬名,著称。B 食:通 “ 饲 ” ,喂。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等同,相等。D 策:马鞭子。

13.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3分

A.“ 千里马 ” 比喻人才, “ 伯乐 ” 寓指能发现和赏识人才的人。B.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 “ 其真不知马也 ”。

C.作者借 “ 千里马 ” 不遇 “ 伯乐 ” 的遭遇 , 寄托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D.作者认为世界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

11、B

12、D

13、D 2003年浙江省丽水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27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 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耶? 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乙]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②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 莫与言。愿子还③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④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战国策 • 燕策二》 〔注:①比:连续,接连。②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说称自己为 “ 臣 ”。③还:音义同 “ 旋 ” , 围绕,绕圈子。④朝(zhāo:早晨,也指一天。

2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才美不外见(⑵愿子还而视之(⑶不以千里称也(⑷去而顾之(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⑴其真不知马也。译文: ⑵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译文: 25.[甲]文第二段交代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一句话是。[乙]文介绍这匹骏马 “ 一旦而马价十倍 ” 的原因的一句话是。实际上这都证明了[甲]文提出的 这一观点,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3分 26.我们常以 “ 千里马 ” 比喻。(2分

27.从这两则短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3分

答: 23.见同现,显现 希望 著称 回头看

24.(1恐怕是真不认识千里马吧!(2连续三天站在集市上,没有人与我交谈。2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6.人才 27.略。

2003年福建省厦门市

阅读有关 “ 千里马 ” 的两则文言文,完成 16— 19题。(15 分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 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 邪?其真不知马也。

千金市骨

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 言于君曰:“ 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②,反以报君。君大怒曰:“ 所求者生马,安事③死马而捐五百金!” 涓人对曰:“ 死 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释:①涓人:近侍之臣。②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③安事:哪里用艄;怎么能够。④期年:满一年。不能期年,即不到周年。

1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①执策而临之(②才美不外见(③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④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17.下面句中加点 “ 之 ” 字的解释与其它三句有明显不同的一项是(。(2分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策之不以其道

C.涓人言于君曰:“ 请求之。” D.死马且市之五百金 18.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译文: ②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译文: 19.简要回答下面问题:(5分

⑴细读《马说》第三段,简要说说应该怎样正确对待 “ 千里马 ”。(2分 答: ⑵如果让你给涓人的 “ 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 ” 这个做法评分(满分设为 10分,你会评几分呢?说说你这 样评分的理由。(3分

答: 16.竹制的马鞭子 见同现,显现命令 丢掉,白白扔掉

17.A 18.(1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氢它当作普通劳动者马来喂养。(2一匹死马您都愿意用五百 金买下,况且是活的马呢? 19.(1策之以其道,食之尽其材,鸣之而能通其意。(2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译文】古代有个国君想用千金购买千里马,过了很多年仍找不到。国君的侍臣对国君说:“ 请让我来 找它吧!”

国君派遣他出去寻找了三个月,之后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可是马已经死了,他花费 500金买了 死马的头颅,回来报告国君。国君非常生气地说:“ 我要的是活马,你白费五百金买这死马回来有什么 用 ? ”

侍臣回答道:“ 一匹死马您都愿意用五百金买下, 况且是活的马呢?天下人都一定会认为大王是用重价 买千里马的。很快就会有人献马!” 果然不出一年,国君得到了多匹别人献来的千里马。

2004年浙江省绍兴市

(一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 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耶 ? 其真不知马也。(节选自韩愈《马说》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或:(2食:(3等: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分

安求其能千里也 ? 译文: 3.根据选文,说说千里马被辱没的原因。(3分 答: 1.(1有时(或许(2喂养(或通 “ 饲 ”(3等同(或 “— 样 ” 2.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 3.答: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004年吉林省长春

阅读《马说》,完成 6— 10题。(16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 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 邪?其真不知马也。

6.用 “/” 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7.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是马也(②食马者(③策之不以其道(④一食或尽粟一石(8.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虽有千里之能 B.其真无马邪 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而攻之而不胜 学而时习之

9.本文托物寓意,文中 “ 千里马 ” 喻指人才, “ 伯乐 ” ,而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 “ ”。(4分

10.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拉着盐车上山坡,气直喘,汗直流,竭尽全力还是拉不上去。赶车的人吆喝着,用鞭子狠狠地抽打它 …… 这时,一个路过的相马人看见了,心疼得流下了眼泪,急忙脱 下衣裳披在瘫倒在地的老马身上。老马睁开眼,看到相马人,眼睛一亮,长嘶一声而逝。

请你展开想像,写出老马临死前想对相马人说的话。(3分 答:(一 6.①安求 /其能千里也 ②食之 /不能尽其材 7.①这②同 “ 饲 ” ,喂养 ③鞭打(驱使 ④有时 8.C 9.能识别人才的人 食马者 10.略。

2005年福建省莆田市(课改区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二 阅读《马说》,完成 8-10题。(10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 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 ? 其真不知马也。

8.作者借 “ 千里马 ” 不遇 “ 伯乐 ” 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答: 9.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译文:(2其真无马邪 ? 其真不知马也。译文: 10.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才 ? 请联系现实说一说自己的看法。(3分 答:(二(10分 8.(3分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9.(4分(1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2难道果真 没有千里马吗 ? 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每句各 2分。大意对即可,如第(2句译为 “ 真的没有马吗 ? 是不知道马啊 ” 就应给 2分。10.(3分(开放性题目, 考生只要说出自己的理解, 谈出自己的看法即可。2005年四川省广安市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做 35— 39题。(15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 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①或尽粟石。食②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③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④不饱, 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35.对第二段中的四个 “ 食 ” 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①和②读音相同,含义不同。B.①和④读音相同,含义不同。C.②和③读音相同,含义也相同。D.③和④读音相同,含义不同。36.用 “/” 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①安 求 /其 能 千 里 也 ②食 之 / 不 能 尽 其 材 37.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是马也(这 ②食马者(同 “ 饲 ”, 喂养

③策之不以其道(鞭打(驱使 ④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38.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3分 A.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B.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环而攻之而不胜 D.袛于奴隶人之手 学而时习之 39.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文 :(和普通的马 一同死在马厩里 , 不因日行千里而闻名.(“ 骈 ”“ 槽枥 ”“ 以 ”“ 称 ” 等词语翻译准确 , 译句通顺 得 3分.否则 , 酌情扣分

2005年广西桂林市 古诗文阅读(16分

(一 阅读《马说》一文,完成 8— 12题(11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

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 ? 其真不知马也。8.请从第二段中找出两个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2分

① “ 食 ” 通 “ 饲 ” , ,意义:通喂养(1分 ② “ 见 ” 通 “ 现 ” ,意义:表现(1分 9.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2分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B.策之不以其道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10.将句子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 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译文: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才能。(“ 策、道、食、材 ” 均译正确,且 句子通顺者得 2分,否则酌情扣分

11.千里马不能发挥其才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你认为怎样才能发挥 “ 千里马 ” 的才

能 ……………………………………………………………………………………………(3分

答:“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或:食马者的无知(1分。策之以其道,食之能 尽其材,鸣之而能通其意(也可用自己的话回答,但须突出 “ 知人善用 ” 之煮 2分。

12.如果你是一匹 “ 千里马 ” ,而尚未被 “ 伯乐 ” 发现,你该怎么做 ?…………………(2分

答:①不气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1分 ②寻找机会,展示自己才华(1分(言之成理可给分

2006年北京市

三、文言文阅读(共 9分

阅读《马说》,完成 11—— 14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 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 ? 其 真不知马也。

11、下列词语中的 “ 临 ” 字与 “ 执策而临之 ” 的 “ 临 ” 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如临大敌 B、临阵磨枪 C、身临其境 D、临别赠言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1或:(2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1骈死于槽枥之间。译文:。(2其真无马邪? 译文:。

14、从文中看,造成千里马被埋没和被摧残的原因有哪些?(3分 答:。

三、11、A

12、(1有时(2喂

13、(1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马厩里。(2(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14、(1伯乐不常有;(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 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006年浙江舟山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 19-25题。

(一(11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 名马,祗辱于奴隶 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 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 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⑵策之不以其道(⑶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⑷执策而临之(2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3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 21.作者借 “ 千里马 ” 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22.如果你是一匹 “ 千里马 ” ,而尚未被 “ 伯乐 ” 发现,你该怎么做?(2分 答:(二(9分阂县林琴南孝廉纾 ① 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 ② 归,以袜实米, 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 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 ③ 之礼? ” 即呼备 ④ ,赍 ⑤ 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注]①林琴南孝廉纾(shū:林纾,字琴南,福建阂县(今福州人)。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②亟:急忙。③束修: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 的礼物。④呼备:叫人准备。⑤赍(jī):携带。2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 分)⑴从师读()⑵以袜实米()⑶负以致师()2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3 分)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译文: 25.林琴南为什么急忙回家取米送给老师?从中看出林琴南是一个怎样的人?(3 分)答:

三、文言文阅读(20 分)

(一)(11 分)19.⑴通“饲”,喂养(喂)⑵鞭打(驾驭)⑶通晓(知道、明白、懂得)⑷面对 20.想要与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1.寄托了作者怀 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或“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22.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 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 光。

(二)(9 分)23.⑴跟从(跟)⑵装满(装)⑶背(背着)24.你的心地是善良的,但这能作为送给 老师的礼物吗?(或“你的想法本来是好的,但这能作为学生拜师的礼

物吗?”)25.因为他得知老师没有米 煮饭,想帮助老师。(或“因为他得知老师家很穷,没有米煮饭”。)这件事反映了林琴南是一个心地善良 的人。2006 年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试卷(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 完成 6~8 题。(共 6 分 , 每小题 2 分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 , 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 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 间 , 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 , 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 , 虽有千里之能 , 食不饱 , 力不 足 , 才美不外见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执策而临之 , 曰 : “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 马邪 ? 其真不知马也。6.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以千里称也 C.才美不外见 A.而伯乐不常有 B.虽有千里之能 C.策之不以其道 D.骈死于槽枥之间 称 : 扬名)或 : 有时 策 : 鞭子)B.一食或尽粟一石 见 : 通“ 现 ” D.策之不以其道 广起,夺而杀之 以君之力 成 , 将以攻宋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7.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 ,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8.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 1 段先以 “ 世有伯乐 , 然后有千里马 ” 正面提出问题 , 然后笔锋一转 , 从反面展开议论。B.第 2、3 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和它才美不得 “ 外见 ” 的原因 , 作者对无知的 “ 食马者 ”发 出了强烈的谴责。C.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 , 将人才比为千里马 , 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D.在作者看来 , 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 , 在两者中主要是缺乏发现人才的人。9.把第 I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 分 译文 :(2 食之不能尽其材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 分 译文 :

二、(6 分 , 每小题 2 分 6.D(“ 策 ” 应为 “ 用鞭子抽打 ” “ 用 ” 之意 ;D 项前 “ 于 ” 为 “ 在 ”, 后为 “ 与 ” 之意 乏的不是人才 , 而是发现人才的人 ” 7.B(A 项前 “ 而 ” 为 “ 可是 ” 之意 , 8.D(与原文意思不合 , 应为 “ 世上缺 后者为顺接连词 “ 就 ” 之 意 ;B 项均为结构助词 “ 的 ”;C 项前 “ 以 ” 为 “ 按照 ” 之意 , 后为

三、(共 12 分 9.(4 分(1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或: 喂养马的人不知 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去喂养它。(译出大意得 1 分 , 落实 “ 食 ” 意思的得 1 分 落实 “ 材”“通” 意思的各计 0.5 分 2006 年江苏省泰州市

(一)(10 分)马之千里

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节选自韩愈《马说》)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 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 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 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① 介:披上战甲。② 褫(chǐ):解除。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 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14.翻译下列句子。(4 分)(1)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2)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译文: 15.在第二段文字中,直接描写作者的马“才美”“外见”的句子是。(2 分)16.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2 分)答:

(一)(10 分13.(1)等同,一样(2)及,等到(本题 2 分。每小题 1 分)14.(1)怎么 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披上战甲奔驰,开始时它(们)好像并不很快……(本题 4 分。每小题 2 分,译错 1 处扣 1 分,扣完为止)15.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1 分)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1 分)16.要善待人才,要给人才充分施展才能提供必要的条件。(2 分,只答第一句给 1 分,答第二句给 2 分))(2)比行百余里()(节选自岳飞《论马》)② ①(2 喂养它却又不 能使它发挥自己的才能 , 听它嘶叫却不能明白(或 “ 通晓 ”“ 懂得 ” 它的意思。(译出大意得 1 分 ,

第三篇:《马说》

导入:简介伯乐相马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但在现实生活中,千里马往往难以遇到伯乐,自己的才华也很难发挥出来,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学习唐代韩愈写的一篇杂文马说,看看作者对于千里马的现实命运又有怎样的评说。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指导朗读

2、通过学习本文,背诵这篇短小精悍、波澜横生的千古名作,了解“说”的文体特点。

3.熟练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理解文中的诸多寓意。

二、走进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唐代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他25岁中进士后,长期得不到任用,他曾三次上书宰相,都没有得到赏识。加上当时政治黑暗,有才之士不受重用。这些都让他感到明主难遇,在这种悲愤心情下,写下了《马说》。

三、关于“说”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近。

四、指导朗读及字音

五、疏通文意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4、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感受封建社会摧残和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

5、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得议论方法。

六、梳理结构与探究课文

分析文段一:

1、本段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

2、没有伯乐,千里马命运如何呢?

3、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分析文段二:

1、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2、本段文字从侧面讽刺了喂马者?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分析文段三:

1、哪些语言能体现食马者的无知和浅薄?

2、本段哪句话能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

3、本段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

首先提出全文论点,接着从正反两方面对论点作概括论述,第二段进一步从反面展开论述,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第三段对“食马者”进行辛辣的嘲讽,结尾再次强调造成不合理现象的原因,是“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主旨,并与开头的论点照应。

问题分析

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伯乐”“千里马”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

七、拓展延伸

1、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请联系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列举一位大家熟悉的伯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

2、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畅谈你的看法?可举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八、当堂训练:扩展阅读

马价十倍《战国策》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顾之,臣请献 一朝之贾。” 伯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1、解释加点词:伯乐

2、划停顿: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

3、翻译句子:

4、阅读本文,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九、活动迁移:如果你怀才不遇,你会学下列哪位古人?说出原因。

A.韩愈怀才不遇写文学章

B.苏秦悬梁刺股发愤成材

C.韩信另寻明主创大业

D.陶渊明归隐田园其乐悠悠

总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祝同学们成为驰骋于生活中的一匹马。

第四篇:《马说》

《马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的帮助下,大致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马说》的内容大意。

2、能清晰、流利地背诵出《马说》。

3、在反复诵读中,对老师或同学提出的疑难问题,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4、通过自主研读,结合老师的补充材料,能说出《马说》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1、全体学生先默读两遍附文《骥遇伯乐》,然后大声朗读三遍,注意节奏。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

(设计说明:首先,用小故事引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通过多遍的朗读,并结合课下注释,让学生增强对附文大意的理解、体会。再者,训练学生对语言的组织能力和复述能力。)

2、解读标题,复习“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大屏幕显示)

3、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二)先集体背诵《爱莲说》,再初读文本《马说》。(设计说明:通过学生背诵《爱莲说》,一方面巩固、加深记忆背诵成果;另一方面又能让学生对《马说》的全文内容有初步的认识,去除陌生休状态,是对文本探究前的热身。)

(三)再读课文,读出文意

1、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通文意。

学生自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手头的工具书解决阅读中遇到的生字词,并能结合上下文语境判断它们在文中的意义;标出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在归类整理的基础上,在笔记或课文的空白处写出你在阅读中解决不了的问题。

2、然后就近交流,以解决你阅读中的问题,大家都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并用通顺、流畅的语言进行表述,以便向老师或全班同学寻求解答的方法。

3、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每个学生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大致内容。

4、全班学生聆听配乐朗诵,小声跟读、模仿,通过模仿纠正字音、句读的错误,加深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5、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起示范作用,并由他们带领全班同学朗读课文。(课前可进行朗读指导,特别是个别指导)

6、全班再齐读,再次加深对文意的感知。(要求读得通顺,不读破句。)

(四)研读课文,能说出《马说》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1、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韩愈生平经历资料的情况,有意识地将搜集的资料引到本文的创作背景上。

2、全班同学共同分享搜集到的相关材料,教师加以解释、引导,加深学生对作者当时创作背景的认识。

3、每一个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各自大声朗读,有情感地朗读),并思考以下的问题(大屏幕显示问题):

①文章开头就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 ②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③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不知马的?(设计说明:朗读是为了让学生有意识地融入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仔细品读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4、学生讨论并交流结果,教师从旁点拨。

5、在此基础上,再读课文,要求读准节奏、重音和语气,要读得响亮、沉稳、流畅。可采取以下方式来读:个人朗读,集体评议;小组内互读、互评;朗读挑战赛(教师也可参与);男女生竞读。

(设计说明: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以及教师的参与,在于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可以在朗读中增强文言语感,加深对作者心境的体会。)

(五)深入文本,读出意趣

1、边读边画,画出能传达作者心境、情感的词句,指出:

哪些词句附着作者的情感?作者想要借伯乐和千里马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伯乐和千里马各指什么?并说说你这样推断的理由。

(设计说明:本环节是教学的难点,但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写作背景,体会作者通过本文所表达的见解。)

2、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

3、师生一起背诵课文,注意情感的把握,要求背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设计说明:此环节特别要引导学生仔细品读“安求其能千里也”“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等句子的不同语气。)

(六)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说说你所知道的其他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大屏幕打出提示内容)

你还知道哪位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他写下了什么作品?作品什么内容?如果你遇到不如意的事,你会怎么办?

(设计说明:此环节可以让学生梳理这类作家作品的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启示。)

(七)本课小结,教师寄语

怀才不遇自古有之,人生不如意事也是十有八九,但幸福与苦难总是同在,当我们身处人生低谷时,千万不要丧失信心与希望,学会珍惜一切,因为磨难会让我们变得更坚强、更有力。希望每位同学通过磨炼,都能如愿地成为一匹千里马。策马扬鞭,马到成功。

(八)布置作业:

给韩愈写一封信,抚慰他怀才不遇、愤懑不平的心情。

(设计说明:设计具体的、开放性的题目使学生有话可说,并有所得。)板书设计: 马

说 韩愈

伯乐不常有—— 不以千里称也(痛惜)

食马者不知——安求其能千里也(愤怒)

托物寓意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嘲讽)

(设计说明:我的板书力求直观对称,突出重难点,高度浓缩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第五篇:《送东阳马生序》中考题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题汇编

2008年南宁市 文言文阅读(18分)

(一)“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6.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B叩:请教)(2分)

A.录毕,走送之走:跑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叩:敲门

C.媵人持汤沃灌汤:热水D.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7.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A)(2分)

A或遇其叱咄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或王命急宣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8.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译文:我住在客金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或主人每天只提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等分点:“逆旅”1分;“日”或“再”1分;语意连冠1分)

9.思索作者的求学经历,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所获得的启示。(3分)

答:围绕勤学苦学,览群书,尊师好学,家贫嗜学,乐以忘优等,言之有理即可。符合文意,观点明确1分,联系实际且表述清

2008年安徽省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余幼时即嗜学(2)录毕,走送之(3)媵人持汤沃灌...

15.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6.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2分)

17.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自己学习的经历?(3分)

18.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3分)

14、①嗜:“爱好”或“特别爱好”“喜欢”②走:跑③汤:热水

15、(1)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

(2)我求学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像这样。

16、作者从读书中得到精神上的快乐,不在意生活的贫困。

17、(1)得书之难(2)求师之诚(3)求学之苦

18、参考示例:(1)学习的动力源于浓厚的兴趣(2)向人求教要谦虚诚恳(3)学习要敢于发问(4)学习要有主动性(5)学习要勤奋刻苦(6)以读书为乐,就会不畏艰难。

(2007年福建省宁德市)

(四)阅读文言文,完成18—22题。(17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弗之怠()(2)负箧曳屣()

(3)四支僵劲不能动()(4)溥幼嗜学()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如是者六七始已。

2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余 因 得 遍 观 群 书

21、比较[甲] [乙]两文,具体说说文中主人公在学习上的共同点。(4分)

22、读了[甲] [乙]两文后,你有什么收获。(3分)

下载马说_中考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说_中考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题集锦

    (三)(8分)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 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 滋味之享。同舍......

    精选2013中考题133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不断改革和优化学校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细化学校管理制度,强化过程管理,严格执行教学规范,确保教学过程、教学行为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优质化;全面......

    中考题

    《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 《陋室铭中对陋室环境描写的语句是:“__________” 《陋室铭中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与“近朱......

    马说教案

    《马说》教案 教师寄语: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持之以恒,就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作者的思想,了......

    马说教案

    马 说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根 本原因。 2、在把握文章中心的基础上,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3、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训练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 课文的理解,......

    《马说》教案

    《马说》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食、石、见、祗”的音与形,理解文中“辱、骈、虽、等、安、策、临、其、之、尽”的意义,重点学习加点的多义词。 2.掌握文中倒装句的......

    马说教案

    《马说》教案 教学构思: 本篇课文较简单,注释较详细,教师可以不用逐字逐句的给学生翻译课文,应该给学生留一些讨论、探究的空间,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把这篇课......

    《马说》读后感

    现代企业管理如何做好人才培养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马说》一文可谓是千古佳文,其影响是巨大的。它是千古以来对人才发觉和人才运用体现最好的文章。 其实,在我们的当代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