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

时间:2019-05-13 07:19: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篇:《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

教室地点:湖北黄石八中初一(8)班 教师姓名:miao 屏幕显示:《考试铭》内容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惟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围棋,寻思看电影。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厅。心里云:混张文凭。”

师:我请一位同学能否用滑稽的语调把这首《考试铭》读一遍,谁愿意? 生:读(带有方言的语言;其他同学笑)

师:读的很幽默,但是大家知不知道它其实是根据一篇文章仿写的呢? 生(齐):《陋室铭》

师:对,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文章《陋室铭》。在这里我要提一点,语言的形式总是受制于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的。“考试铭”只是一种模仿,虽然可以搏人一笑,但没有什么价值。只有刘禹锡,有真情实感,才写出流传于世的佳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那篇传诵千年而不衰的道德绝唱——《陋室铭》(屏幕显示:课题、作者)师: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文章的题目“陋室铭”,“陋室”从字面上应该比较好理解吧,是什么意思? 生(齐):简陋的房子。

师:很好,那么谁来告诉我什么是“铭”呢?

生: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 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师:看来这位同学注意到书上的注释了,请同学们在书上做好记号。(学生们在书上做记号)

师:现在我来范读课文,请同学们在文章上标注生字字音以及句子的停顿。(学生们边认真听边做记号)

师:好,我请同学读,检查大家刚才是否注意到字音和停顿的问题,其他同学认真听。谁愿意试一试?

生:读(读完后,学生鼓掌)

师:这位同学读的字音都很准,但是停顿的位置有一处出错,同学们听出来了吗? 生:“斯是/陋室”读成了“斯/是/陋室”

师:对,就是这个地方。我们再来请一位同学读,好吗? 生:读(读完后,学生鼓掌)

师:停顿注意的很好,但是在你的普通话当中要注意“z、c、s”与“zh、ch、sh”的问题。师:请同学们借助书下注释翻译课文。把不懂的词句画下来,准备提问。生:“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竹指的是奏乐的声音,我觉得没有什么扰乱的,他后面不是自己也在弹琴吗?

师:这个问题提的很好,这里面的“奏乐”实际是朝廷的统治阶级每日纵身于歌舞升平的靡靡之音中,所以说这种声音对于那种文人来说是很嘈杂的。其他同学还有疑问吗? 生:既然这篇文章是写陋室,为什么在结尾要说“何陋之有”呢?不是自相矛盾吗? 师:好,这个问题有没有同学可以帮他解答?

生:其实这篇文章是要体现主人的品德高尚,虽在陋室,但是居住在陋室中的人品德高尚也就不觉得陋了。

师:这句话是出自《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弄懂了吗?(生点头)还有疑问吗?(学生摇头)

师:好,那我们一起看看屏幕,注意这些词的用法。(屏幕显示)展示:词类活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出名。苔痕上阶绿上: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长上。无案犊之劳形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宾语前置

孔子云: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前置。其中的“之”,为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师:现在我们全班再来齐读一遍,在齐读之前,同学们想象一下古人是怎样读书的? 生:摇头晃脑的,声音拖的很长。

师:是的,古人读书很有韵味,自得其乐地读,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我们读古文虽然 不需要摇头晃脑,但可以吸取一些有益的读书经验,如舒缓一些读。同学们一起通过屏幕看 画面,读的时候要注意句子中标注的停顿。(屏幕显示:文章内容及相关画面和文字)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的是越来越好了,那么我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发现这篇文章在文字 上有什么规律吗? 生:有些字很押韵。

师:能具体找出是哪些字吗?

生: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师:稍微细心一点的学生应该还注意到,这些字都在第几句的后面? 生:二、四、六句等

师:也就是说都在偶句的韵脚上押韵,这也是前面我们所讲到的“铭”这种文体的特征,一般都是要用韵的。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文章,看看第一个问题,《陋室铭》中哪句话能提挈全篇大意?(屏幕显示题目)

生: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师:能不看书上的注解,给大家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师:这八个字当中哪两个字最关键? 生:德馨。

师:那么文中是如何围绕“德馨”来写?(屏幕显示题目)生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生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景色之雅:可知“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生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往之雅:可见纵情畅怀、谈笑风生的情状。生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情趣之雅:可见抚琴调弦、展卷读经的怡然情态。可知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生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生6:“孔子云:何陋之有?”---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师:综合大家的意见,我们来一起看看屏幕!屏幕显示: 山、水---陋室 点明题旨陋室不陋 仙、龙---德馨 陋清幽的环境

室具体描述博学的友人身在陋室,乐在其中 铭高雅的生活 诸葛庐何

总结全文陋室---陋自比言志 子云亭之 有

师:学到这里,哪位同学可以根据屏幕的内容背诵《陋室铭》? 生:背(完后学生鼓掌)

师:很不错。不过记住在背的过程当中也要注意到句子的停顿。

师:之前我请同学们自主查阅刘禹锡的生平和写作背景的资料,那么我们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对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屏幕显示题目)

生:我觉得刘禹锡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有着立志为国的远大抱负。虽然他参加了王叔文的政治改革,长期遭受贬谪的生活,但是这种际遇没有消磨刘禹锡与当时朝廷的腐败官员对抗的意志,正如这篇课文就是他被贬为安徽和州通判时所写,当地的官员是个小人,见刘禹锡遭到贬谪,就故意百般刁难他,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的这首《陋室铭》。师:很好,这位同学将自己的见解与时代背景结合的很好,其他同学还有看法吗?

生:我觉得刘禹锡虽然有才华,但是既然朝廷不重视他,还不如像陶渊明一样隐居在山上过着田园生活,不过他还是抵挡不了官衔的诱惑,最后朝廷封了个朗州司马给他做,他也没说辞官归隐。难道他写首《陋室铭》就能表明自己清正廉洁了,要知道说是说,做是做,关键还是要看他怎么做。

生:我不这么认为,如果每一个正直无私的官员因为受了挫折就不去做官,那么朝廷不都成了腐败子弟的天下了。刘禹锡虽然遭受了这样长期的贬谪生活,但是到最后他仍然没有向恶势力低头,他拿起笔杆子愤然写下这首《陋室铭》就是对他们最有力的无声对抗。(全班鼓掌)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回答的都有自己的见解,我们最终对刘禹锡的评价是肯定的,他的不慕荣利、安贫乐道还是值得大家去学习的。不过阅读古人的作品,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因此,阅读古人的作品,要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待古人,对古人的道德品质要批判的学习和接受,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这是我们学习古人作品的最高境界。师:好,最后我们来一起看看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屏幕显示:托物言志的定义)我们知道这篇文章作者的不慕荣利的品德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那么这篇文章的“物”和“志”分别是什么? 生:“物”指的是“陋室”,“志”指的是“德馨”。

师:很正确,那么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平时写作时也可以通过对物的描绘,形容其特征,表达出你的心志和情趣。师:这篇文章就学到这里,请同学们关上书,让我们现在再一起背诵这首《陋室铭》重新回味它的意境隽永与韵味深长吧!生:齐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编辑

2004/04/1411:21am IP:61.184.104.83

miao头衔:白丁

信息: 威望:0 投票 魅力: 经验: 现金:-92瑞文币 存款:2106瑞文币 贷款:没贷款 来自:湖北

在线:22时09分58秒 总发贴数:64篇

注册日期:2004/04/06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QQ 复制 引用 回复

------------------本来想讨论最后一个问题的(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如何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可惜没有时间了,而且在课堂上也没布置这个作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编辑 删除 2004/04/1411:23am IP:61.184.104.83

miao头衔:白丁

信息: 威望:0 投票 魅力: 经验: 现金:-92瑞文币 存款:2106瑞文币 贷款:没贷款 来自:湖北

在线:22时09分58秒 总发贴数:64篇

注册日期:2004/04/06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QQ 复制 引用 回复

------------------课虽然上完了,但一定还有很多问题存在,希望大家再继续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编辑 删除 2004/04/1411:25am IP:61.184.104.83

miao头衔:白丁

信息: 威望:0 投票 魅力: 经验: 现金:-92瑞文币 存款:2106瑞文币 贷款:没贷款 来自:湖北

在线:22时09分58秒 总发贴数:64篇

注册日期:2004/04/06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QQ 复制 引用 回复

------------------其中有些学生回答的问题我进行了一些修改,毕竟学生的语言没有那么流畅,不过大部分都是差不多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编辑 删除 2004/04/1411:28am IP:61.184.104.83

毓君头衔:麦田守望者 门派:星宿派

信息: 威望:0 魅力: 经验: 现金:4775瑞文币 存款:275130瑞文币 贷款:没贷款

来自:四川成都新都

在线:1194时59分47秒 总发贴数:4378篇 注册日期:2003/09/21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

------------------初一的学生,本堂课堂中对于文言词类的活用,使动用法,以及文言句式,可淡化。只要其掌握意思即可。

另外的,细看了再评~~~~~~~~

因为轻取了许多东西,所以我站在世界尽头描绘羊群们的梦境,和寂寞的今夜一起守望麦田。

------------------编辑 删除 2004/04/1411:48am IP:221.237.54.195

aimin头衔:总版主

信息: 威望:0 魅力: 经验: 现金:6738瑞文币 存款:没开户 贷款:没贷款 来自:上海浦东

在线:84时02分05秒 总发贴数:340篇

注册日期:2003/09/20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主页 复制 引用 回复

------------------[这个贴子最后由aimin在2004/04/1401:25pm第2次编辑] 我的看法--

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

(教室地点:湖北黄石八中初一(8)班。教师姓名:miao,评论者aimin)=================================== 屏幕显示:《考试铭》内容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惟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围棋,寻思看电影。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厅。心里云:混张文凭。”

师:我请一位同学能否用滑稽的语调把这首《考试铭》读一遍,谁愿意? 生:读(带有方言的语言;其他同学笑)

师:读的很幽默,但是大家知不知道它其实是根据一篇文章仿写的呢? 生(齐):《陋室铭》

师:对,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文章《陋室铭》。在这里我要提一点,语言的形式总是受制于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的。“考试铭”只是一种模仿,虽然可以搏人一笑,但没有什么价值。只有刘禹锡,有真情实感,才写出流传于世的佳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那篇传诵千年而不衰的道德绝唱——《陋室铭》(屏幕显示:课题、作者)

================================= 〔〔以上为导入部分,我感觉把握的比较准确,既起到了活跃气氛的作用,又很自然的引出了课文。现在想起来,其实如果作为引入的模仿文,找一篇思想意义更积极一些的或许更好--当然这是高要求了。〕〕

=================================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文章的题目“陋室铭”,“陋室”从字面上应该比较好理解吧,是什么意思? 生(齐):简陋的房子。

师:很好,那么谁来告诉我什么是“铭”呢?

生: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师:看来这位同学注意到书上的注释了,请同学们在书上做好记号。(学生们在书上做记号)

============================== 〔〔这一部分看来是解题了。只是问题似乎低级了一点,应该预计到学生肯定会注意注释的。其实读书关注注释是很值得提倡的一种读书方法。遗憾的是:没有通过表扬等手段强化一下。这对于初一的孩子十分重要〕〕

==============================

师:现在我来范读课文,请同学们在文章上标注生字字音以及句子的停顿。(学生们边认真听边做记号)

师:好,我请同学读,检查大家刚才是否注意到字音和停顿的问题,其他同学认真听。谁愿意试一试?

生:读(读完后,学生鼓掌)

师:这位同学读的字音都很准,但是停顿的位置有一处出错,同学们听出来了吗? 生:“斯是/陋室”读成了“斯/是/陋室”

师:对,就是这个地方。我们再来请一位同学读,好吗? 生:读(读完后,学生鼓掌)

师:停顿注意的很好,但是在你的普通话当中要注意“z、c、s”与“zh、ch、sh”的问题。================================ 〔〔此段甚佳,体现出了老师既注重鼓励,又实事求是的做法,有利于学生对语言准确性的关注,而且,也体现了教师的基本功。〕〕

================================ 师:请同学们借助书下注释翻译课文。把不懂的词句画下来,准备提问。生:“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竹指的是奏乐的声音,我觉得没有什么扰乱的,他后面不是自己也在弹琴吗?

师:这个问题提的很好,这里面的“奏乐”实际是朝廷的统治阶级每日纵身于歌舞升平的靡靡之音中,所以说这种声音对于那种文人来说是很嘈杂的。其他同学还有疑问吗? 生:既然这篇文章是写陋室,为什么在结尾要说“何陋之有”呢?不是自相矛盾吗?

师:好,这个问题有没有同学可以帮他解答?

生:其实这篇文章是要体现主人的品德高尚,虽在陋室,但是居住在陋室中的人品德高尚也就不觉得陋了。

师:这句话是出自《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弄懂了吗?(生点头)还有疑问吗?(学生摇头)

================================== 〔〔学生两问,体现了他们的思考。应该说这两个问题是有点深度的,我感到老师的处理似乎有点草率。特别是第二个问题,老师没有因势利导诱导学生从这种看似矛盾的地方探究文章的主旨,反而按照预设的思路介绍典故,介绍时又有点就事论事,冲淡了学生学习质疑的气氛。可惜!遗憾!〕〕

================================== 师:好,那我们一起看看屏幕,注意这些词的用法。(屏幕显示)展示:词类活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出名。苔痕上阶绿上: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长上。无案犊之劳形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宾语前置

孔子云: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前置。其中的“之”,为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 〔〔败笔!整堂课的败笔!问题在于:

1、初一的学生,连名词动词等常规词性尚且不甚了了,谈“活用”有必要吗?能懂吗?而且我相信书上本来应该有注释,何必画蛇添足?!其实这里根本就不需要出现“活用”“倒装”这些术语,如果你要学生注意这些用法,不妨改为在前面读课文时让学生试着翻译一下即可,唉!„„。

2、前面学生在思考课文内容,气氛多好,直接引入后面对课文“哪句话能提挈全篇大意”或者“那么文中是如何围绕‘德馨’来写?”的问题,顺畅而又有效,唉,„„。遗憾!遗憾!〕〕

=================================

师:现在我们全班再来齐读一遍,在齐读之前,同学们想象一下古人是怎样读书的? 生:摇头晃脑的,声音拖的很长。

师:是的,古人读书很有韵味,自得其乐地读,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我们读古文虽然不需要摇头晃脑,但可以吸取一些有益的读书经验,如舒缓一些读。同学们一起通过屏幕看画面,读的时候要注意句子中标注的停顿。(屏幕显示:文章内容及相关画面和文字)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的是越来越好了,那么我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发现这篇文章在文字上有什么规律吗?

生:有些字很押韵。

师:能具体找出是哪些字吗?

生: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师:稍微细心一点的学生应该还注意到,这些字都在第几句的后面? 生:二、四、六句等

师:也就是说都在偶句的韵脚上押韵,这也是前面我们所讲到的“铭”这种文体的特征,一般都是要用韵的。

============================== 〔〔这一环节要求继续朗读,很好,只是基于上面提到的原因,放在这里有点不顺〕〕 ==============================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文章,看看第一个问题,《陋室铭》中哪句话能提挈全篇大意?(屏幕显示题目)

生: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师:能不看书上的注解,给大家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师:这八个字当中哪两个字最关键? 生:德馨。

师:那么文中是如何围绕“德馨”来写?(屏幕显示题目)生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生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景色之雅:可知“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生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往之雅:可见纵情畅怀、谈笑风生的情状。生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情趣之雅:可见抚琴调弦、展卷读经的怡然情态。可知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生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生6:“孔子云:何陋之有?”---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这段分析,特别是“那么文中是如何围绕‘德馨’来写”的讨论,是整节课精彩的地方,尽管由于前面“横插一杠”多少使这个环节逊色不少,但是总体上说,还是值得肯定的。〕〕 ================================= 师:综合大家的意见,我们来一起看看屏幕!屏幕显示: 山、水---陋室 点明题旨陋室不陋 仙、龙---德馨 陋清幽的环境

室具体描述博学的友人身在陋室,乐在其中 铭高雅的生活 诸葛庐何

总结全文陋室---陋自比言志 子云亭之 有

师:学到这里,哪位同学可以根据屏幕的内容背诵《陋室铭》? 生:背(完后学生鼓掌)

师:很不错。不过记住在背的过程当中也要注意到句子的停顿。

================================= 〔〔这个环节好!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一种背诵的方法!〕〕

=================================

师:之前我请同学们自主查阅刘禹锡的生平和写作背景的资料,那么我们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对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屏幕显示题目)

生:我觉得刘禹锡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有着立志为国的远大抱负。虽然他参加了王叔文的政治改革,长期遭受贬谪的生活,但是这种际遇没有消磨刘禹锡与当时朝廷的腐败官员对抗的意志,正如这篇课文就是他被贬为安徽和州通判时所写,当地的官员是个小人,见刘禹锡遭到贬谪,就故意百般刁难他,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的这首《陋室铭》。师:很好,这位同学将自己的见解与时代背景结合的很好,其他同学还有看法吗?

生:我觉得刘禹锡虽然有才华,但是既然朝廷不重视他,还不如像陶渊明一样隐居在山上过着田园生活,不过他还是抵挡不了官衔的诱惑,最后朝廷封了个朗州司马给他做,他也没说辞官归隐。难道他写首《陋室铭》就能表明自己清正廉洁了,要知道说是说,做是做,关键还是要看他怎么做。

生:我不这么认为,如果每一个正直无私的官员因为受了挫折就不去做官,那么朝廷不都成了腐败子弟的天下了。刘禹锡虽然遭受了这样长期的贬谪生活,但是到最后他仍然没有向恶势力低头,他拿起笔杆子愤然写下这首《陋室铭》就是对他们最有力的无声对抗。(全班鼓掌)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回答的都有自己的见解,我们最终对刘禹锡的评价是肯定的,他的不慕荣利、安贫乐道还是值得大家去学习的。不过阅读古人的作品,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因此,阅读古人的作品,要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待古人,对古人的道德品质要批判的学习和接受,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这是我们学习古人作品的最高境界。============================= 〔〔既然是有准备的,所以也说不上怎样〕〕

============================= 师:好,最后我们来一起看看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屏幕显示:托物言志的定义)我们知道这篇文章作者的不慕荣利的品德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那么这篇文章的“物”和“志”分别是什么? 生:“物”指的是“陋室”,“志”指的是“德馨”。

师:很正确,那么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平时写作时也可以通过对物的描绘,形容其特征,表达出你的心志和情趣。

================================ 〔〔“托物言志”的分析,给我的感觉是:因为前面忘记讲了,这里匆匆补一下。其实这也是一个败笔!我以为:课上到这个份上,这个问题不提反而更好。如果要提,那么应该有机地组合进上面的分析,特别是“文中是如何围绕‘德馨’来写”的讨论中,作为手法之一渗入才好。〕〕

================================

师:这篇文章就学到这里,请同学们关上书,让我们现在再一起背诵这首《陋室铭》重新回味它的意境隽永与韵味深长吧!生:齐背

================================ 〔〔结尾不错〕〕

================================

总体感觉:只注意了老师“教”的思路,没有充分考虑学生“读”的思路。课堂气氛还是没能做到“一气呵成” 欢迎到此处交流——

http://www.xiexiebang.com/aimin/

------------------编辑 删除 2004/04/1401:18pm IP:218.78.210.50

优昙

信息: 威望:0 投票 魅力: 经验: 现金:2710瑞文币 存款:没开户 贷款:没贷款 来自:保密

在线:38时52分54秒 总发贴数:148篇 注册日期:2004/03/04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

------------------〔〔“托物言志”的分析,给我的感觉是:因为前面忘记讲了,这里匆匆补一下。其实这也是一个败笔!我以为:课上到这个份上,这个问题不提反而更好。如果要提,那么应该有机地组合进上面的分析,特别是“文中是如何围绕‘德馨’来写”的讨论中,作为手法之一渗入才好。〕〕

-----正有此想法。放在这里确实突兀了些。另:感觉过渡不够自然圆润。

教学环节不够清晰。我觉得一堂课很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我们在干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解决什么问题。这节课我做为老师当然是明白的,但学生可能就有些糊涂了。

优点当然是多多了。前aimin老师已评得很详细,准备打印下来好好学习,先谢谢了。

------------------编辑 删除 2004/04/1403:09pm IP:61.136.220.14

miao头衔:白丁

信息: 威望:0 投票 魅力: 经验: 现金:-92瑞文币 存款:2106瑞文币 贷款:没贷款 来自:湖北

在线:22时09分58秒 总发贴数:64篇

注册日期:2004/04/06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QQ 复制 引用 回复

------------------其实我原先也没设计词类活用和宾语前置的问题,但是我的指导老师非要我讲,而且还要我讲骈句的问题,不过我最终还是没讲骈句的问题,因为我觉得只要学生读的琅琅上口就可以了,而且作为初中生也没必要掌握这个。他们在参考书上也是可以自己了解了解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编辑 删除 2004/04/1405:44pm IP:61.184.104.83

aimin头衔:总版主

信息: 威望:0 魅力: 经验: 现金:6738瑞文币 存款:没开户 贷款:没贷款 来自:上海浦东

在线:84时02分05秒 总发贴数:340篇

注册日期:2003/09/20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主页 复制 引用 回复

------------------其实,对于活用、倒装、骈句之类,也并不是一定不能讲,而是要注意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两个原则:

其一是“可接受性原则”,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他们可能接受的方式讲。比如,对高中学生,可以出现术语,甚至于给出一段时间专门梳理一下。对于初一学生则不能这样,应该在“解释词语”或者“尝试翻译”时,强调“对译”时的特殊表达方式,不必多讲术语。其二是“水到渠成原则”。比如骈句,如果学生通过朗读,对课文已经熟悉的情况下,让学生根据两个句子的相似性,“猜着背”,当学生有所领悟时,点一下,不也是很有价值的吗?!

欢迎到此处交流——

http://www.xiexiebang.com/aimin/

------------------编辑 删除 2004/04/1406:00pm IP:218.79.184.138

miao头衔:白丁

信息: 威望:0 投票 魅力: 经验: 现金:-92瑞文币 存款:2106瑞文币 贷款:没贷款 来自:湖北

在线:22时09分58秒 总发贴数:64篇

注册日期:2004/04/06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QQ 复制 引用 回复

------------------确实!不过40分钟的课堂,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正确引导他们把知识点弄透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编辑 删除 2004/04/1408:49pm IP:219.138.67.34

szw6998

信息: 威望:0 投票 魅力: 经验: 现金:369瑞文币 存款:2010瑞文币 贷款:没贷款 来自:保密

在线:45时20分55秒 总发贴数:107篇

注册日期:2004/04/09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

------------------只说不好的地方;

1引入不好,似从中心的角度导入较好 2读应贯穿始终,对学生读的指导,生硬不自然。对文体特点的学习也不是水到渠成。3当学生回答完其他学生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老师的处理是最失败的。

生:其实这篇文章是要体现主人的品德高尚,虽在陋室,但是居住在陋室中的人品德高尚也就不觉得陋了。这里老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或从那一句话知道的?然后引导学生学习这句话。师可在追问;德馨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4字词的可在3步骤中学习。根据情况灵活处理。其他细看再说

第二篇:课堂教学实录

课堂教学实录

巧家县白鹤滩镇中心学校丁委

(一)、揭题:

1、预习时,同学们把老师发给你们的资料阅读过了,对“非典”“ 叶欣”这两个词语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为了纪念这样一位“抗非”英雄,人们为她开设了网上纪念馆,通过网络表达对她的哀悼和怀念。老师摘录了网友的几段掉词,大家看看。(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在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倒在了昼夜抢救病人的战场上,她走了……但是,她留下了一句让人刻骨铭心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吧!”)这样感人致深的话语还有很多,为什么大家对叶欣表示出了如此深情的怀念?学习课文(板书课题

11、永远的白衣战士)我们一定会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些什么?(结合年段课标,培养学生速读、感知大意)

2、交流读感受。

3、师小结(主要记叙护士长叶欣面对极具传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不顾个人的生命安危,不知疲倦地从死神手里把患者一个一个地夺回来,自己却感染上“非典”而不幸离开了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的动人事迹。)叶欣的去世——叶欣救治病人、离开人世——告别叶欣的动人场面。

(三)、理解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出示生字新词。(见课件幻灯片)

2、识读生字。(结合生活实践带领同学认读)

3、指名读、正音,全班齐读。

4、在文中画出带有生字新词的相关句子。

(1)把句子读通顺;(2)在语境中理解词语(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培养语感)

5、出示带重点词语的句子,引导学生通读并理解词语。(为第二课时扫清阅读障碍)

(四)、默读课文,交流感知,质疑(解决简单问题,涉及教学重点问题留下悬念,为为第二课时作好铺垫)

1、自由朗读全文,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

2、交流感知

3、质疑

(五)、小结、作业。写生字、描红

第三篇:课堂教学实录

备忘:

这个世界上没有陌生人,所有的陌生人只是你尚未认识的家人。

当代学生2009年刊中 我读鲁迅 一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一 导读中的智慧引领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故乡》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二 轻松、自然的一堂好课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卖油翁》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三 民主、和谐、高效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统筹方法》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四 寓学法与教法之中

——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鹤群翔空》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五 教是为了学

——著名特级教师胡明道《老王》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六 朴实,名师的魅力所在

——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提醒幸福》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七 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

——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皇帝的新装》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八 乱云飞渡仍从容

——著名特级教师程翔《散步》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九 创造性地解读文本

——著名特级教师陈军《登上地球之巅》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十 以文明道,另辟蹊径

——著名特级教师程红兵《我的叔叔于勒》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十一 变“讲课文”为“教读法”

——著名特级教师潘凤湘《(梦溪笔谈)二则》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十二 明快的视点激荡出丰富的内涵

——著名特级教师高润华《最后一课》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十三 品味文化,感受魅力

——著名特级教师郑逸农《胡同文化》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十四 谛听心灵的潮音

——著名特级教师李卫东《听潮》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十五 一曲语文味儿,清歌满乾坤

——著名特级教师程少堂《世说新语.咏雪》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十六 亲和,名师的力量所在

——著名特级教师朱震国《星期一早晨的奇迹》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十七 精彩从激趣开始

——著名特级教师曹双英《童趣》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十八 找好“读、写、创”切入点

——著名特级教师许序修《春》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十九 一堂富有诗情画意的文言文教学课

——著名教师容理诚《两小儿辩曰》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二十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

——著名特级教师吴泓《爱莲说》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二十一 求“实”的课堂更精彩

——著名特级教师张国生《我的母亲》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二十二 从细节开始转变理念

——著名语文教师余爱东《绿色蝈蝈》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二十三 真、实的课堂最精彩

——著名语文教师赵华《大自然的语言》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二十四 行云流水般的家常味

——著名语文教师郑桂华《安塞腰鼓》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二十五 回归文本,构建学习新秩序

——著名语文教师徐社东《口技》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二十六 信息技术与课堂的巧妙整合

——著名语文优秀教师吴积兴《水调歌头》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二十七 在细节中体现教育理念

——著名语文教师刘秋红《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二十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著名语文教师常红艳《<论语>十则》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二十九 课内外衔接的语文教学

——著名语文教师杨邦俊<中国石拱桥》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三十 在吟诵中咬文嚼字

——著名语文教师刘胜利《岳阳楼记》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三十一 让学生当主角

——著名语文教师吴明平《论美》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三十二 一堂富有冲击力的课

——著名语文教师郭初阳《愚公移山》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三十三 底气充足,灵气飞扬

——著名语文教师秦晓华《荔枝蜜》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三十四 步入诗意人生,由山追寻到海

——著名语文教师徐赞《在山的那边》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三十五 在诗情画意中学语文

——著名语文教师干红姿《芦花荡》精彩课堂实录 主要参考文献

第四篇:人教版《陋室铭》教学实录

人教版《陋室铭》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知识:继续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技能: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不断增强个人的魅力。

4、态度:用不同时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观的评价古人。

设计理念:

张扬师生个性,强调朗读品味、渗透学法指导,重视合作讨论、渗透时代观念——与时俱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提一个问题让大家选择一下:设有一个王公大厦,要得到它,须说若干句违背自己良心的话,做若干件伤天害理的事;设有一简陋室,那里绿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拥有它便在你的眼前。你要哪个?

生:我选择后者,因为……

师:恭喜你,你的选择居然与一名唐代大名鼎鼎的`诗人不谋而合,他便是刘禹锡。你有望成为新时代的刘禹锡!

还是让我们来看一看刘禹锡的《陋室铭》吧!

2、简介作者、解题,揭示目标。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被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介绍:表现文体的字有说、记、序、铭……。

押韵──追问:立即让学生浏览课文,找出韵脚和所押之韵。

二、初读课文,要求大声朗读,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停顿。

过渡语:我国古代的诗文有很多都是用韵的,这些文章往往读起来琅琅上口,极具音乐美。因此,古文往往需要大声朗读。请同学自由朗读本文,注意──大声朗读。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注意正音、句读)。

3、录音范读。

4、齐读。

三、理解课文内容,能粗译课文。

1、自由读课文或默看注释,理解句意,读懂课文。遇到疑难,互相讨论。时间:5分钟。(教师巡视,解决疑难。)

2、学生质疑,教师引导学生解决。

3、指名粗译课文(告诉学生:中国语言具有含蓄美,许多意思和意境都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所以大家在翻译时,不求十分精确,只求大致理解。)

4、齐读课文,形成完整印象。

四、出示思考题,理解中心、写法。

1、陋室,陋室,陋在何处?(看图画、看课文:不放过任何一个词──咬文嚼字)

(空间小、景致少、人来少、摆设少:从图画上看,房子确实很小,一个人坐着弹琴,室内就觉得拥挤,可见其小;文章内所提到的景致,只有“苔痕”、“草色”,可见其少;自古读书的穷人就少,能成为鸿儒者,更少,另外“苔痕”都“上阶绿”了,更见来客少;室内陈设历历在目,其“少”一目了然。)

2、陋室,陋室,真的陋吗?(换角度想:同样一篇文章,刚才读,读出陋室简陋,现在却要读出不简陋。这不是自相矛盾,这需要换角度想。思维角度:主人、环境、客人、生活。)

(讨论板书:人品高尚(德馨)、景色清幽、来人不俗、生活高雅)

片段一

师:“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是本文最富哲理,最能体现作者写作主旨的一句,这句话是怎样引出的?

生:这句话先说由“山”、“水”,然后引出“德馨”的。

师:(课外拓展)老师这里有一句话,看看这句话的语意重点在什么地方?

(投影)透过窗户看天空,透过天空看历史,透过历史看人生……

生:这句话的语意重点在“人生”,它是通过“窗户”、“天空”、“历史”而引出的……

师:这种由此及彼的表现手法叫做——兴。

投影:赋、比、兴,古诗文常用表现手法。兴,一般用于一首诗的开头,“以引起所咏之词”,常含有联想、象征、寄寓、烘托、渲染等意味。

片段二

师:那么,本文还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陋室不陋的?试结合文章的语言加以分析。

生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里是写陋室的优美的自然环境……

生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这里是写陋室主人的情趣……

生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里是写陋室往来客人的不俗……

生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这里作者援引西汉扬雄,大教育家孔子的事例及名言,有力地证明了“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第五篇:秋水课堂教学实录

《秋水》课堂教学实录

师:昨天我在《智者的叮咛》这本书上读到这样一句话:“庄子是战国时代最富浪漫诗情、生命体验和批判头脑的诗人哲学家。”也有人评价说,庄子是先秦哲学家中的哲学家。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庄子吗?

生1:(看书)庄子是战国中期的思想家,《庄子》一书是他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师:你说得很准确。

生2:(不屑地)他是照书念的,课下注释有。

师:学会利用注解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当然,要了解庄子还是要多读些相关的书。哪位同学谈谈“课本外”的庄子。

生3:我听说过“庄周化蝶”的故事,好像说的是„„想不起来了。

生4:(急切地)庄子这个人很有些傲骨。楚王派人去请他当宰相,他却宁肯作泥鳅在污水中戏游,他认为做官不自由。

师:看起来你的课外阅读面还是很广的。

生4:我喜欢庄子。

生5:庄子这个人挺豁达的,他的妻子死了,他却拍着瓦盆唱歌,他好像认为死就是生,生死好像没有什么界限了。

师:我很吃惊,我原先有些低估了同学们,大家对庄子有一定的了解嘛„„

生2:(举手)我想起来了,庄子很消极,天天想着得道成仙。

(学生笑)

师:庄子的哲学思想博大玄妙,比如他追求绝对的自由,他创立了“相对主义”学说,他提出齐生死等万物的妙论,他主张回归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对庄子及其思想的评价,两千多年来始终存有分歧。我们在高中阶段对庄子的了解也只能透过有限的几篇文章管中窥豹,今天我们就通过《秋水》篇的开头一段文字先对庄子来一次“零距离”接触吧。

师:给大家2分钟时间,小声读课文,读不准的字看注解,查字典。

(生读)

师:好,大家齐读课文。

师:“泾流”的“泾”刚才有不少同学的读音不准,应该读

生6:jìng

师:说说理由。

生6:书上说这是通假字,通“直径”的“径”。

师:是“shǎo仲尼之闻”还是“shào仲尼之闻”?

(生有说shǎo,有说shào)

师:你(指生7)说。

生7:应该是shǎo,这用在动词,小看的意思。

师:有人认为孔子的见闻少,应该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生7:可是书上写的就是“小看”的意思。

师:书上这样解不能算错,认为孔子的见闻少当然就是小看了。好,请大家再把课文读一遍,声音要大些。

师:这次读得很好。请大家拿起笔,给大家5分种时间,自读课文,在疏通文字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有不太清楚的地方在书上做个标记。

(生读)

师:哪个同学概括一下文章的内容?

生8:秋天河水涨满,站在河边都看不到对面,所以河伯很有些得意,然后他就认为天下的美景都让自己看到了。然后河伯到了海边,看到北海比自己原先见到的不知要宽阔多少倍,然后就对着海神若慨叹,反省自己妄自尊大。

师:你为什么要说那么的“然后”呢?(学生笑)当然,你的概括还有很准确的,抓住了故事的主要内容,但有一点要注意,不是“看不到”对面,而是“看不清”,“不辨牛马嘛。

生9:我觉得„„(又止)

师:大胆地说。

生9:好像河伯、还有海神(看书)那个“若”不是真人吧。

(生笑)

师:谁能帮他解决这个疑惑?

生2:这是个故事,虚构的,跟《西游记》差不多。这都不懂?

师:不懂就问是很好的学习品质,人没有全知全能的,不要自大,更不要嘲笑别人,否则就犯了与河伯一样的错误。

生9:我明白了,这其实是个虚构的故事,庄子是想通过讲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师:也可以把它叫做“寓言”。庄子散文中有很多的寓言,像大家熟悉的“涸辙之鲋”的故事就是庄子借粮的时候讲的一个寓言故事。对这篇课文的寓意谁还有不同的理解或者有所补充吗?

生10:我觉得河伯挺可爱的,他知错就改。

生1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不能骄傲自大,否则就会贻笑大方。

生4:河伯开始的时候洋洋自得,主要是由于封闭造成的,他有些像那个夜郎国的国君,一辈子都没走出过那个小地方,给他100个胆子他也想象不出天下有多大。如果河伯不是到了北海边,他根本就意识不到自己的渺小。所以只有开阔眼界,才能避免成为夜郎。

(生鼓掌)

师:还有哪个同学?

生2:越是有真本事的人就越谦虚。我想起我们做过的一个作文的材料,好像是说人的知识是个圆,半径越大,与未知的世界接触的区域就越大,就越能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师:你的这个认识是在他(生4)的认识基础上的延伸。《秋水》是我们这一学期的最后一篇课文,是自读课文,所以当然应该由你们自己读。下面再给大家5分钟时间,对课文做深入的探究。可以从两个层面去读:

一、选准你理解最深最有感触的一点进行赏析或评价,可以是词句的理解,也可以是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是表现手法方面的;

二、这三个方面你是否还有经过思考也弄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我和你共同攻克难关。

(生读)

生4:我认为这篇文章对比手法用得好。河伯开始是“欣然自喜”,然后(有生笑)见到北海则是“旋其面目,望洋向若”,很短的篇幅,河伯的形象却是立体化的。

生12:细节描写好。

生13:我觉得河伯的那段话说得太好了。我们要向他学习,严于解剖自己,拓宽自己的胸怀,不断提高自己。可是有的地方我不太明白。

师:说说,看我能不能帮助你。

(生笑)

生13:我总觉得这段文字不太通顺。河伯对“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这种人到底是什么态度?他说“始吾弗信”到底“弗信”的是什么?见到海若后,河伯应该“信”了,他信的又是什么?

师:这个问题很有些水平。鼓励一下!(生鼓掌)哪个同学能谈谈看法?

(沉默)

师:你(生4),庄子的追星族?

生4:我也说不太好。好像是庄子对孔子好像不怎么感冒?(生笑)

师:“感冒”,好!

生4:我听我爸爸说,庄子中有好多故事都是编排孔子和他的弟子的,像盗跖怒斥孔子的事就是庄子虚构出来的。所以,我推测,这里的“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应该还是否定孔子的吧。

生14:不对,河伯对孔子还是很崇拜的,他不相信有人竟敢小看孔子的学问。

师:你的意思是“始吾弗信”应该这样理解?

生14:对。

师:也就是何伯不相信竟然有人认为孔子的见闻少,这种人太那个,那个(有生小声说:妄自尊大)对,妄自尊大。河伯见到北海后,他应该是相信有这种人了吧?

生:这?我还没想好。

生15:老师,“我之谓也”是什么意思?

师:是„„

生2:说的就是我。初中就学过了。

师:你明白了吗?

生15:yes!(生笑)河伯认为自己和“少仲尼仲闻”的人是一种人,是妄自尊大。

师:具体解释一下好吗?

生15:河伯与海若比起来,简直太小了,但他还曾经(看书)“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师:你说的很有道理。谈谈我的看法,当然,我的看法只是一家之言,不是标准答案。课文只是《庄子·秋水》的开头,《秋水》篇集中表现庄子的无限相对思想,简单一点说,世间没有最大,也没有最小。北海相对于黄河很大,而“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就像蚁穴大泽之中。庄子认为“知量无穷”,天不是最大,毫末也不是最小,人在天地间很渺小,所以人要顺应自然。《秋水》的主体是河伯与海若的七次对话,对话的核心内容就是庄子的无限相对思想。河伯与海若在后面的对话中也曾提到孔子与伯夷,原文是“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与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板书)意思是伯夷辞让君位以成就好名声,孔子大谈天下事以显示自己学识渊博,他们的自满,不就好像你刚才在秋水面前洋洋自得样子吗?

生4:能不能这样理解,海若就是庄子的化身,而河伯是孔子的化身。

师:你很聪明,很快就抓准了问题的关键。河伯可以看作是儒家门徒的化身,庄子借海若给儒家门徒上课。儒家子弟都认为孔子是天下第一博学之人,伯夷是天下第一大义之士,但在庄子看来,这两个“最”是不存在的,是站不住脚的。在《秋水》中的孔子是被奚落的形象。但是,在其他篇目中,庄子也常常借孔子之口宣传道家的思想,这时孔子的形象就是光彩照人的。

生16:课文里有两个“于是焉”,一个是“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一个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这两个“于是焉”应该怎么理解?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6:我觉得跟今天的“于是”意思差不多,有点因果又有点承接的意思。可是那个“焉”没法处理了。

师:谁可以帮他“解惑”?

生17:这里的“于是”应该是“在这个时候”的意思,“焉”么?我也说不好。

师:“于是”在古汉语中一般是两个词的组合,介词“于”加上代词“是”。“焉”在这里没有什么意义,“于是焉”也就相当于“于是乎”。大家发现他(生16)找出的这两个句子其实有一种巧合在里面„„

生18:对比。

师:说下去。

生18:第一句是写出了河伯自得的神态,第二句是河伯发现自己的错误后的悔恨的神态。

师:所以刚才有同学说,河伯也挺可爱。

生19:老师,“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这句话我不太理解?

师:会翻译吗?

生19:不会。

师:哪个同学来?

生20:我如果不是来到你的门前,就危险了。

师:这是一个假设性的否定句。记住这种句式(板书:非„„则„„)

生19:怎么就危险了呢?

生20:不到这来就不会明白这么多的道理,还在河边夜郎自大呢?

师:解释得不错。庄子和《庄子》是一座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和耐力甚至穷其一生才能欣赏一二。刚才有同学说,庄子的思想有些消极。这要看你怎么去理解庄子的思想。高三的时候我们将读到一篇文章《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可给大家一个解答,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高三同学借阅“先睹为快”。学哲学的目的是什么,周国平说:“没有哲学,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哲学是对人生与社会的理性诠释,哲学是人精神家园的支撑。现在有一个很流行也很沉重的词语“精神守望”,学了哲学,对人生对社会可能看得更清楚更透彻,就能够把好心灵的航船,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我的话对你们来说也许太深奥了些,如果将来有一天你突然想起了我的话,突然对人生有了深刻的感悟,一定要和我共享。下课!

下载《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黄果树瀑布》课堂教学实录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果树瀑布》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执教:武昌中华路小学王成高 【片断一】 师:大家都看到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题了吧。谁来读课题?(指名读,齐读) (生1......

    《黄果树瀑布》课堂教学实录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果树瀑布》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片断一】 师:大家都看到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题了吧。谁来读课题?(指名读,齐读) (生1读)师:声音真洪亮!(生齐读)师:多......

    《行道树》课堂教学实录范文

    《行道树》课堂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我们班兰天同学画的一幅画。(实物投影仪展示画面,学生观察)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出画面内容。 男生......

    《青山不老》课堂教学实录

    王欣《青山不老》教学实录 扶余县五家站镇中心小学 王欣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老人所创造......

    颐和园课堂教学实录

    于前几天读搁置的一期《语文教学通讯》,读到一篇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的《颐和园》的教学实录,感觉设计新颖,很有语文味,值得学习,于是用键盘敲打出来与大家共享,也算留个记录,为以后......

    化学键课堂教学实录

    课堂教学实录 课题:化学键(一) 授课人: 师:从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一百多元素,元素原子可以相互碰撞形成分子,那是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可以相互碰撞形成新的......

    《猫》课堂教学实录

    《猫》课堂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 1、师:(课前板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文,看看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是什么样的。 生:齐读课题 2、师:你对作者了解多少呢?请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 生:老......

    《猫》课堂教学实录

    《猫》课堂教学实录 (注解:《猫》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写的4篇文学作品,前两篇《白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