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期中考试作文点评
期中考试作文点评 点评人:李文增
一、作文立意概述
本次作文是新材料作文,所谓新材料作文就是指命题人给出一则材料,考生从材料中提取观点或话题来构思作文。这和我们在初中经常写作的话题作文实际上非常类似,只不过我们需要从试卷所给出的材料中提取话题。因此,还有人把这种作文形式叫做后话题作文。
这类作文,从话题中提取观点是重中之重,请注意作文要求中的一句话“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这就告诉我们,你的构思、立意必须基于材料。
基于材料的立意就必须审题,对于材料作文而言,审题立意的方法很多,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就是“由果推因”法。一般而言,很多作文材料都是给了我们一个结果,那么,如果我们从结果入手,多问几个为什么,一般就可以找到立意的切入点。
那么,这则材料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材料中有三个人,一是孔子,一是子贡,一是颜回。
颜回喝下被污染的粥,留下干净的给大家,并且自己还不多占。对于材料而言,这就是果。那么,颜回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颜回这样做说明了什么?颜回能在独自一人的情况下不多吃多占,而且还把污染的粥当做自己的一份,这说明了颜回是一个坚守自我操守,能够做到慎独的人。因此,立意角度可为:坚持操守、慎独、暗室不欺心等等。
子贡看到颜回喝粥,误以为颜回有私心,为什么?这是因为子贡只看到了表面现象,没有进一步做调查了解。从这个角度,可立意为:不要被现象蒙蔽双眼、要善于做调查研究等。
孔子很相信颜回不会做出为一己之私而偷喝粥,这说明了孔子有知人之明,他信任颜回,相信颜回的操守,同时在处理问题时不是直接找来颜回对质,而是采用了很巧妙的方法,是双方都避免了难堪,而且又巧妙地回避了问题,使子贡和颜回之间不至于产生隔阂,这又说明孔子是一个处理问题非常讲究策略和方法的人。因此,可立意为:知人之明、信任、讲究策略、讲究方法等等。
二、本次作文存在的问题
(一)跑题或偏题 集中在以下立意:
1、舍己为人
2、要做好自己
3、不改变自己的个性
4、不要相互猜忌
5、谈尊严
6、谈误会
7、要有良好的品德
8、自律
9、亲情
10、患难见真情
11、灾难
12、品质
13、谈诚信
14、谈道德
15、奉献
16、冲动的惩罚
17、逆境出人才
18、论苦难
19、谈冲动
20、人不能忘本
21、谈亲情
22、谴责
(二)标题太大、难解难懂或有语病 如:不要让一切左右自己(“一切”指什么?太宽泛而且表意不明)
做好自身
人性(太大、太宽泛、不易把握)
“德”感悟
人性
品质
本质
判断正确与否之重?(什么意思?)
误解需要包容(是误解还是理解?)
做人 不可貌相
所见所闻(像标题吗?)
(三)构思没有新意、儿童化、材料撞车、文体不明„„
1、先说构思。
不少作文从内容结构上可以明显看出写作之前没有很好构思,写到哪儿算哪儿,要么前后内容缺乏联系,要么结构上明显脱节。文章根本就不是一个整体,如果把文章看成是一件衣服的话,这样的文章就是典型的和尚的百衲衣。
2、儿童化
由于没有足够素材的积累,所以出现了大量的编写故事的作文。编写故事未尝不可,但是文章中不是别人拿了自己的棒棒糖受到了误解,就是别人拿了自己的故事书或铅笔自己错怪了别人,要么就是自己去学校学习被爸爸妈妈误解自己上网吧了„„拜托,你现在还一直和棒棒糖、铅笔打交道吗?文章呈现低龄化倾向。这样的文章只能让阅卷老师认为你还没有长大,除此之外还能得到什么?
3、材料撞车 班费丢了,大家误解是A拿了,原来误解了别人;钢笔找不到了,以为是B偷了;和C是好朋友,因为某件事两人有了矛盾,后来知道自己误解了朋友;路上遇到了乞丐D,认为是骗子,后来知道错解了别人;自己本来做了好事,由于某种原因被同学或老师误解„„如此之多的相同材料,不让老师认为是编造的都难。
4、材料匮乏
不少同学写议论文,但是文章只有空洞的议论,具体事例太少,文章没有说服力,虽然不跑题,但是只有观点没有材料的空泛说教是不可能得到满意的分数的。还有更多的同学通篇文章要么只是用材料所给的事例,要么就是陶渊明、文天祥,很少有其他事例佐证自己的观点。
5、文体不明
开头一段议论,中间记叙故事,结尾再发一通议论,这样的文体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这是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想得到满意的分数几乎不太可能。
6、入题太慢 本是议论文,但是开头铺垫过多,或废话连篇,或东拉西扯,或满是问句,或不知所云,中心或主旨就是羞羞答答不出现,“千呼万唤不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让老师“等的花儿都谢了”,还是看不出你想表达什么。
7、引用太长
本是议论文,开头把材料全文引用一遍,那么请问,800字的文章属于你自己的文字还有多少?你还能把自己的观点阐述明白吗?另外,从后文看,是在写议论文,但是,引用几百字的原文,而原文又是继续文体,这样的文章又只能归入文体不明一类。
8、扩写故事
还有部分同学在原来作文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写,这同样是不符合要求的。
9、宿构
在杂志上读过一个故事,或从网络文学中复制一个故事,或从奇幻、玄幻、武侠小说中搬来一段情节,拼凑成一篇作文,这样的文章在任何一种考试中都会被认为是宿构,本次考试还有部分同学的作文就是如此。这样的作文至多被判为三类。
10、文题不照应
这样的文章也有很多。比如题目是“不因穷困而改节”,但文中内容却围绕“人在穷困中应该努力拼搏,这样方能成就人生”来写。再如文章标题是谈诚信,但文章内却围绕“信任”展开议论。文题的不照应很容易让阅卷老师认为你的文章跑题从而被判低分。
11、缺少点题之笔
这主要表现在记叙文体上。文章讲述了一个故事,但读了故事之后老师看不出故事和材料有什么联系,还有些故事本身就含糊其辞,主旨不明,所以老师不会主动地把你的作文往材料上靠。特别是高考,老师阅卷时间非常紧张,没有人会在你的作文上花费太长的时间来思考你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希望同学们不要主动当高考中的冤死鬼。
12、语言幼稚
上面说过有些文章内容儿童化,但更多的是文章中语言贫乏、用语幼稚,有些同学的作文看上去更像是小学五六年级的小朋友写的,这样的文章没有思辨力量、没有任何思想深度,让人读不下去。
13、联系现实太少
考试作文特别是高考作文,观点有启发性是发展等级中最重要的一条,观点有启发性怎么理解?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对现实要有触及,要能把对现实的思考融入到文章中来。遗憾的是,这样的文在我们的文章中很难觅其踪影。
14、文采不够
本次作文,有文采的文章用凤毛麟角来概括都显得多,500多篇文章,文采上能够算得上好的不足20篇,这还不是按严格标准来界定。因此,平时注意文采的训练显得非常重要。
三、优秀文章的特点
当然,考场上还是出现了让人眼前一亮的优秀作文,这些作文的共同特点就是标题吸引人(如:“信任是一盏温暖的灯”、“野花”或有文采,或含蓄蕴藉)、语言简洁有文采、内容充实、紧扣材料立意、结构严密完整。
四、优秀文章选读
野花
也许,你我都不曾留意过,绽放在田间地头的野花。就那样默默的开着。为何?只为为这人间增一抹亮色!无人问津,依旧努力绽放。
我从不曾爱花,我知道花总是为人们所观赏,又是它也被赋予灵魂,成为人们热情颂歌的筹码。有人爱雍容华贵的牡丹,有人爱出淤泥而不染的青莲,有人爱独立寒秋的孤菊。这些花都被打上了世俗的记号,被赋予美好但似乎并非如此美好。
暑假,和家人一起回老家。低矮的木屋,池塘的鹅绒让我有远离尘嚣、返璞归真的感觉。是淡然的,是超脱的,是陶渊明感觉过的。沿着小溪,走过麦田,四处洋溢着快乐。走上小山坡,坐在山头便满是宁静。
刹那间,呗几抹亮色所吸引。走上前去,也无非几簇野花,都叫不上名来。不爱花,便想转身离去。但忽然有感觉,它们是在多么努力的绽放。也许并不会有人注意,但它们依旧盛开。我不想把它们拔下来,只因感受到生命的厚重。我伫立在哪里良久良久,一直到日落,夕阳打在花上斑驳的斜影,我才搞到该回家了。
回头一望,他们依旧绽放,努力绽放!“人,应当如野花。”我想。
也许并不出众,也许并不起眼,也许并不成功。但你依旧是你。你有着和野花一样的色彩,也应和野花一样有着执着到无与伦比的精神。在风中,在雨中,野花美丽的绽放,而直正的仁者智士却可以在一切逆境中保持坚贞与气节。你说,你担心被埋没。请不要着急,为什么从开始就不把自己当做野花?没有人观赏,就默默的绽放,不会怨天尤人,不会心灰意冷,有的只是对自然的那份执着,对生命的那份追求,为世间贡献的那抹亮色。
“人应当如野花。”我依旧这样想。
就像被野花折服的我一样,那么努力,那么坚强,并不需要过多的言词,是心与心的交流与碰撞。开始,只让自己做一朵野花,努力过,坚强过,绽放过,才可以有人生的碰撞,才可以有更美好的无限永恒。我想到,有人说:“平凡之中见伟大,但无论如何要保持美好。” 我想到,子曾经曰过:“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败节。”
而现在,我想到,到一个处处开满野花的地方,去聆听,去感悟,去享受„„
【点评】:本文文采斐然,以“野花”为题,赋予野花以人格魅力,通篇含蓄蕴藉,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让人思索、顿悟。更为重要的是,本文非常巧妙的照应了材料,在赞美野花不以外界为意,默默努力绽放的品质的同时,告诉人们要像野花一样,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坚持自己的操守,坚定自己的信念。另外,本文文路随思路流淌,自然无痕却又浑然一体;语言富于文采却又不失朴实真切;开篇点题,亮明中心,毫不拖沓;结尾让人回味,给人留下思考的空间„„ 本文判分:58分
行走世间,长住于心
一支竹杖,一双芒鞋,你行走于深山巨谷之中,泼墨般的绿色被烟雨迷蒙在你身后,渐湿的衣裳却不沾染一点泥土。就这样,你走着,面对官场、文场泼来的污水,你用深邃的黑眸无视这般污蔑;你目光如炬,刺痛了那些习惯于黑暗的晴朗。你面对一堆腐枝枯叶,什么都没有说,只是这样简单又漫无目的的走着。你走过苏州,连月不开的霏霏淫雨中你在这里笑过;你走过杭州,西子湖畔东坡前你品读人生的真谛;你走过密州,在出猎飒飒的风中笑对西北天狼;你走过黄州,在赤壁古迹之前数风流人物。
一支竹杖,一双芒鞋,雨过之后不见你单薄的身影行走在这晴朗之中,你的目光划过密布彤云,生生开辟出一片晴好的天地。你还在行走,走出九州大地,历史的风吹过千年,久远的脚印刻画于地,永不消散。一身淡薄的行装,一头不胜簪的长发,你走在秋末的小路上,最后一片树叶终于禁不起秋天的重量缓缓飘落,你的身后,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来时路,而你的面前,却被黄昏的迷雾遮挡的看不真切。你住过长安,国破的凄凉,鸟鸣花开的惊心刺痛你的心;你住过乡下,剑外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让你在西蜀哀愁的眉梢终舒展开,涕泪满裳;你住过泰山之脚,如今你没有那时的年少轻狂,现实已经把你打得不堪重负;终又回到长安,抵万金的家书已无处可寄,**过后的程都你不禁回过头去,不再看一眼,怕一颗垂暮的心彻底落下。现实真的与理想差距那么大吗?我想你不懂,你还是那个会当凌绝顶的孩子,不谙世事。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没那么大。你一定明白了,你已经成为中国的良心,每一次跳动,九州大地就随之撼动,你已看透、看破,历经磨难。一身行装,一头长发,你住过太多地方,看过太多惨象,一字一句如镌刻下,永不漶散;一吟双泪流的情感住在了人们的心里,仍记得你这位华发斑白的老人。
圣人孔子在出行途中,面对弟子的质疑,他只说了一句话,就带着众弟子亲自去看事实的真相,此时再无人质疑。
念于此,我看到了苏东坡不断行走的背影,感受到杜少陵常住心中的情感,交织处,赫然是孔圣人那句话:“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败节。”
【点评】本文紧扣材料所给话题,紧紧围绕“高尚的节操”“独立的人格”组织材料,中心突出,主旨明确。更难能可贵的是,文章凸显两个在我国历史上留下千古美名的两个伟大文人苏轼和杜甫,以他们的坎坷经历为纬,以他们在艰难困苦中显现出来的高尚品质纬经,串以名流千古的诗词画意,使文章读起来不仅骨肉饱满,而且风采照人。看来,学以致用应该是这篇文章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我们不是没有材料,关键是如何使用材料,从小到大,我们接触了多少伟人名人?我们读过背诵过多少精美诗篇,其中哪一个不能作为我们笔下可资利用的素材?只是本文倒数第二段没有必要再刻意去联系作文材料,有画蛇添足的味道。另外,文章题目表意不太明确。但瑕不掩瑜,本文作为考场作文,依旧是精彩之作。
本文判分:56分
他们告诉我
汗溥五千年,狼烟三千载。我站在历史的堤岸,回溯一首首慷慨之歌,听他们告诉我: 何为君王?——听君子坦荡荡。
周游列国,向各国百姓传授儒家之道,一生教人无数,桃李满天下。他主张“仁”,以仁为人,以仁为政,以仁治国。他就是孔子,至今被人称为“圣人”。他为何为“圣人”?因为它以一颗仁义之心去对待世上的万物;他以身作则去教育自己的学生;他谨遵每一条文明礼貌的做法;他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论语》。孔子一生正如他的那句话:“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他告诉我,这就使君子:仁义至上。何谓君子?——虽九死而不悔。
他一生忠义,却被小人诬陷。一腔的爱国热情化成了在汨罗湖畔最感天撼地的一跳。在汨罗江底冰冷的河床上,他铮铮铁骨化成最有力的翅膀,冲破一切障碍,向世人诉说自己对国家的忠诚。他就是屈原。曾在山巅大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他那条求索的路上,小人的谗言,君王的昏庸,政局的黑暗,小人的阴险都没有使他放下那颗忠于国家的心。最后的最后,一代忠臣就这么逝去,让后人无限缅怀。他告诉我,这就使君子:忠诚正直。何谓君子?——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艰苦却简单的生活。他本可以衣食无忧,可他最终放下了那达官显贵的生活,他就是陶渊明。隐居在山中,不闻车马喧,他不会踩着自己的尊严去做只会享乐的行尸走肉。他是那如菊花一样坚强淡泊的人。他凄苦一生却在心灵上得到极大的满足。
他告诉我,这就是君子:淡泊名利。何谓君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枝不蔓。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这是莲,这也是作者的真实写照。他是周敦颐。在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时,他独善其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他按着自己做人的准则,如一枝莲花般傲然立于世间,独特又令人敬仰。“莲,花之君子者也。”像莲一样的,他是位君子。
他告诉我,这就是君子——洁身自好。时间流逝,我听到真君子告诉我,我依稀懂了: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改节。我仔细听着,听他们告诉我:何谓君子。
【评】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它极符合考场作文的要求:中心突出,脉络清晰,文意显豁,中心句凸显。文章四个主要内容,四个人物贯串,四个分论点分别在每一文段的结尾,让人一目了然。在老师评卷时间非常紧的情况下,这种作文最受青睐,而且最易得高分,应该是同学们平时练笔时学习的对象。和上文一样,所有材料均来自于初高中所学教材中,易于把握,易于驾驭,还可以给老师一个“学以致用”的好印象,这样的作文不得高分都难。只不过本文材料均取材于古代,现实感弱了些;另外,语言还有斟酌的余地。
本文判分:56分
第二篇:作文材料点评及
“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请公交司机等一等他妈妈。过了一分钟,孩子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开始埋怨,说母子俩耽误了大家时间。这时,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点评1: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董小玉点评表示,材料表达的事件虽小,但贴近现实,弘扬了社会主义价值观,展示亲情的可贵、关爱的宝贵,反映了正能量。
浓浓的母子情,刚上车的小男孩为什么等妈妈?因为妈妈残疾,体现了母亲的体贴的关爱,孝心与呵护;乘客最开始抱怨,因为时间很宝贵,但当看到妈妈后车上的人沉默了,体现了可贵的理性,其次,考生们也可以剖析材料的思想,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下,具有鲜明的导向性,沉下来反思社会,体现和谐健康的走向
考生可以从以下点入手:
宽容精神,敬畏生命,道德价值,应保持善良、光明;
平和心态,平和感受生命的温情。
董小玉表示,不容易跑题,但是要写出材料蕴含的深意,需要考生眼观社会,心系社会,考生可从情感性、思辨性入手,做到语言流畅、思维清晰,写出材料的情味道。点评2:
2015年重庆高考语文卷作文题,题目为“等待”,材料短、事件小,可是能够贴近生活、贴近现实,也能够较好地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材料中最后写乘客们都沉默了,这足以能表现出宽容、同情、关爱,展示了亲情的可贵、宽容的宝贵、等待的珍贵,真正体现了社会的和谐与温暖,渗透着时代的正能量,宣传着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道德层面。
本材料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做多维立意:
1.乘客角度。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是宽容精神。他们停止抱怨,从材料中的美好结局,可以看出,所有的乘客内心都有着一种宽容的“善心”和“爱心”,这是当下社会最需求的。2.男孩角度。亲情是最关键的,孩子央求司机的行为恰是母子拥有爱的家庭的写照。3.生命角度。任何人的生命是平等的,包括残疾人,其生命,都应当得到尊重、爱护、敬畏。4.道德角度。人活着,应当有怜悯之心,保持对善良的渴望。
5.和谐角度。这个材料从侧面揭示了和谐的重要性,提醒生活中的人们,要注重和谐,促进和谐。范文:
等待
生命这一程长路,不能指望孩子一天长大,也很难让生活中的所有误解马上消除,从冲动到冷静,从狭隘到宽容,缓一缓,等一等,冷却原因不明的是非计较,让所有的误会成见都成为对自己胸怀的一种提醒,客观已经那么简单的存在,人生更需要长养的是等一等的智慧和从容。
岁月匆匆,行路也匆匆,人生活的不是一场劳碌,风风火火赶过去,辛辛苦苦一场历练,冷落了美景,闲置了好心情,有些事情等一等,又何妨?让人生的思考有机会沉淀,也减震急于事功的浮躁,面对着生活的如意不如意,不忘当年的素心初衷,生活的脚步慢一点,学会欣赏,学会平常,闲一段流光读清风明月,留一方背影给瓜豆田园。
这茫茫的人海,宽宽的世界,每个人都在学会理解,这世界是大家的存在,而不在于诉说着自己的委屈,忽略了别人的无奈,更不要因为自己的奢望,而拉远了和生活本身的距离,这朴朴素素的生活,把握住内心的厚重与温度,才是生命最大的价值,生活从来也不是一种简单的表达方式和存在形式,每个人走过人海都需要秉持一种善意友好的态度,咀嚼着自己的辛苦,也体谅着别人的不易,自己的艰辛需要自己毫无畏惧的承担,但内心世界也要明明了了,别人的不幸和苦难也并非言过其实,就像这人生,每个人都想活出自己张扬丰富的个性,但迎面走来的、身边同行的也同样是鲜亮温暖的生命。
大事小情一箩筐总是生活的家常便饭,需要用一种态度去面对。心理学上有个现象叫做酝酿效应,给鸡飞狗跳落地的时间,让选择变得更理性,凡事学会放一放,冷一冷。不和闲事较劲,不跟心窄费时间,生活的艺术就是候着尘埃落地的耐性,在决定向左走向右走之前停一停,不急躁,不固执,让选择的理智有机会醒一醒,既然无法陪这个世界到地久天长,那就选择一份豁达与真诚。
人生在旅途,虽然是急匆匆地向前赶,且慢在慌张中做什么决定,对着挫折常懊恼,且慢抱怨多逆缘,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相信生活总有峰回路转,?那些人生的温暖总蕴藏在生活的那些不经意间,怎么样的生活才叫幸福,怎么样的生活才叫充实,也就在于这且行且珍惜。
第三篇:作文点评
第7篇《学会等待》
这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文章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严谨的结构与出色的环境描写。腊梅因为对绽放的执着与等待傲然风雪,“我”因而受到启发,历经人生风雪的时候,不妨学会等待与反思。文章结构一目了然,开篇由雪中的腊梅引发联想,又由腊梅给我的领悟结束全篇。我在寒夜里关上了窗,又因为腊梅倚窗等待。段落之间是跳跃的,却不突兀,这是因为“雪”作文重要的环境描写,贯穿始终。
第9篇《勇往直前》
一类卷。立意富有哲思,选材角度独特、生活气息浓厚却蕴藏小作者的巧妙构思。小作者将叙述抒情的着力点放在了楼道里的那一盆花儿身上,可见他是生活的有心人。就那么一盆不起眼的花儿,小作者注意到它历经风雨最终如约绽放,已经很不容易了,况且还做到了行文有波澜,就更加难得了。最后,以花喻人,“作为初中生的我们„„只有勇往直前,才能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点明主题,升华主旨,收得漂亮。
第四篇:作文点评
生活真味让我与众不同
当生活的节奏愈来愈快,当周遭的脚步匆匆离去,当飞逝的流年趋于平静,我不会失意,也不会落寞。时光里流淌过的平凡的感动,生命中闪过的瞬间的美好,让我与众不同。我会在灰色的楼房“森林”里开辟方寸田园,我也会在天寒时拿出温暖心灵的鸡汤,我也会在生活风雨中扬起自信和勇气的帆。
我会清晰地记得,曾闪过眼前的自然之美,缀满露珠的草丛,山间清妙婉转的鸟鸣,潺潺的流水,还有那一次次朝阳升起与夕阳落下时的辉煌……当我被“囚”于楼中,眼前不见绿意时,我并不感到压抑,自然的宁静教会我淡泊,让我与众不同,我会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开辟一方心灵田园,细细咀嚼生活之真味。
我也会清晰地记得,幼年坐在外公的自行车上摇摇晃晃趟过的时光,那宽厚的背挡住的风风雨雨。我也记得,每每探望外婆时,踮起脚尖轻叩门环,发出熟悉悦耳的声音,外婆脚步急切地从耳边传来,打开门,迎接我的还是那张盛满笑意的脸。随风扑鼻而来的是外婆熬制多时鸡汤,多少年过去,那鸡汤的味道依然不变。我便在外婆用地道闽南语的招呼下,端起一碗香气浓郁的鸡汤,坐在小院的树荫下细细品尝。妈妈每日不变的唠叨,爸爸风雨无阻接送我上下学,夜晚踮起脚尖为我关窗……原来,幸福就藏在亲人们无微不至的关心里。朴实的亲情让与我众不同,教会我在世态炎凉中保持一颗热忱的心,拥有它,我就不害怕孤独,细细咀嚼生活之真味。
时光不会冲淡我的记忆,曾经向我投来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个默默的鼓励,每一次遭遇挫折后的安慰,成功时的祝福……都让我与众不同,世界给我泪水,我便回报它一个微笑。生活的磨砺,使我淡然,教会我自信而不自负,教会我勇敢而不鲁莽,教会我坚定而不固执。
何谓生活?是每日匆匆忙忙地乘坐公交,还是华灯初上时的繁华喧嚣?纵使周遭的脚步匆匆,但生活的真味,让我与众不同。我会保持一颗热忱的心,善待生命的每一秒钟,细细咀嚼生活之真味。
第五篇:作文点评
2010年的冬天,真温暖
北京市师达中学 靳羽洁
2010年的冬天,寒冷而不失温暖。
——题记
我独自走在从游泳馆回家的路上,冬日的寒风吹在脸上很疼,我不得不灰溜溜地低着头,抱怨着妈妈出差,爸爸应酬而不能管我。路边的枯枝不停地摇曳着,也刮乱了我的思绪,“看来这周的脏袜子得我自己洗了。”我默默地念叨着。
我推开房门,爸爸的鞋整齐的放在门口。我有些惊讶,不禁吸了一口凉气。“是啊,就算他回来了,也不会为我干这种事。”我踩着拖鞋要滑到卧室,这时镜面中一个高大的身影蓦地闯入我的瞳孔。我停住了脚步,“这是我的爸爸吗?”我不禁发出慨叹。平时就连坐在一个桌子上吃饭都不会瞧我一眼的他,怎么能……?
他高高地卷着袖口,轻轻地伏在洗手台上,在这袖珍的洗手台前,他简直就如同一个庞然大物。他把两只布满细纹的大手紧贴在一起,揉搓着我的白袜子。我清楚地看到他身体的前后摆动,泡沫飞溅上他的额头,他也毫不在乎。满袜子的泡沫早已覆盖着了爸爸那双粗糙的大手,它们就如同一朵朵圣洁的冬日雪莲,尽情地开放在爸爸的手上,洗净了爸爸因岁月操劳而留下的痕迹。
趴在门框上的我默默地望着镜中的父亲,觉得眼眶被一种长久匿藏的温热缓缓包裹了起来。原本平静的心湖雾气弥漫,一颗颗因父爱而出的泪珠,散漫原本冰凉的双颊,心中,暖意融融。泡沫的清新飘散在屋中,也飘入了我的心房,这不正是父爱的浓香吗?
一不小心,我热泪盈眶的双眼与爸爸那稍有些暗淡的眼神在镜面相撞。我再也无法克制这么多年来对父亲的爱,一下子冲进了爸爸的怀中。从他胸口的温暖间抬起头来,泪眼朦胧中,竟看到他两鬓区别于泡沫的斑白,柔软的清香漫入鼻腔,倏忽间又是一阵酸酸的感觉涌上来,曾经爸爸为我穿大衣,剪指甲的画面剪影般在脑中闪过,如冬日绽放的纯白的雪莲花瓣将感动盈满心房。
曾经的我,太青涩,太懵懂,幼稚到会在冬天到来的时候站在飘雪间慨叹一个季节的寒冷,殊不知你一直默默地站在我身后,为我守护温暖。或许是周而复始的生活轨迹让我不能停步驻足,我迈着不断加大的步伐踽踽独行,忘记了在激烈竞争的间隙给你打一个短暂的电话,回家后传递一句真心的问候,却把这一切残忍地归咎于你的忽视与冷漠。还好,我是幸运的,我终于在2010年的冬日学会了转身,和你一起守护这份温暖了一个冬季的亲情的温暖。
2010年的冬天,爸爸,有你在,有爱在,真温暖。
评语:作者用敏锐的目光,充满爱的笔触生动地展示了自己感受温暖,理解亲情的过程,选择了典型的事例,反映出处于青春期这一特殊年龄及心理阶段的少年敏感而真实的内心蜕变过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人物形象突出而丰满,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考场作文。
小作者从起初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忽视的一种无所谓,到见到父亲为我洗袜子时的“意外”,再到仔细观察父亲费力地为我洗袜子场景后的感动,一个看似平淡普通的生活素材变得有波澜了,特别是对“雪莲般的泡沫”这个细节的反复描写,使得原本寻常的家务劳动因而有了诗意的美感,小作者进而产生的心理变化就显得自然而实在了。这就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具体体现。
是的,生活永远是一座永不枯竭的生命源泉,是我们创作的根,这篇习作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指导教师吕春丽)
2010年的冬天,真温暖
北京市师达中学 罗启虹
早在2010年的冬天还未到来的时候,就有人说,今年会是个寒冬。
坐在冰冷的椅子上,握着我写着同样刺骨分数的物理卷子,我裹紧了外套,缩紧了袖口,寒冬呵。也许真的是吧。
他还是那样深沉的走进教室。我下意识地将头往胸口埋了埋,眼珠在眼眶的边缘转动,一不小心,瞥见他皱着眉头的皮鞋。鞋尖的细纹纠缠在一起,上面模糊地蒙着一层淡灰,松松垮垮的鞋带蹭着裤子的毛边,隐隐约约露出黑色的袜子。他那严肃而不修边幅的形象霎时间又在脑海中闪出来:微胖的身材,一成不变的墨绿色马甲,讲课时挽起的一长一短的袖子,脸上看不出些许或悲或喜的表情。也许他今天还是那个样子吧。唉,物理就是我永远也无法攻破的冰山,再努力也学不好。他的心应该和表情一样平静,毕竟,谁又会为一个永远的失败者而失望和无奈呢?
眼神在表针和试卷上徘徊,终于讲到最后一道大题,他的声音突然像从一根平稳的直线上跌落一般黯淡下来。“这道题我是讲过的吧。怎么……还不如其他班的同学做得好呢?”偌大的教室静默了。他叹了口气,声音却亮了一些。“我看了卷子,只有小A一个人做对了。”我怔了一下,眼睛迅速瞥向那一道题的位置,红红的对勾冲进了眼眶。他说的是我吗?我的手心渗出了汗液,是我,我清清楚楚听到了自己的名字,他不曾批评我糟糕的成绩,却在提示我做对的现实!
缓缓抬起头,正遇上他冲我微微上扬的嘴角,闪动着鼓励的目光。指尖的冰冷迅速瓦解在空气中,一股暖意随着血液流经全身。我感到自己的鼻尖倏忽变得酸酸的,湿热的液体润湿了眼角,他的目光和笑容,晕开在我被感动的泪水覆盖的双眸上,模糊了,又清晰了……
那一瞬间,让我在没有言语的静默里,读懂了他的关怀和期待。我终于明白,他将那些或悲或喜的表情揉进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怀,把它们深深匿藏在心里,却给我们以波澜不惊的外表,他那似乎永远没有表情的脸上,其实一直为我们绷着一股劲,告诉我们要在恒久的平静中和困难较量,和自己较量。
下课后,他在与我擦肩时说:“别灰心,下次努力。”依然是那般深沉。我用力点点头。望向窗外,冬日难得一见的暖阳洒下明媚的光晕,那浅淡的日光搁浅在脚下,交织出一片淡黄,柔和而温暖。
2010年的冬天,寒冷不再嚣张。
2010年的冬天,我找到了振作的力量。
而这一切,全都来源于您,老师,是您在一只折翼的蝶跌落的时候,为它找回了遗失的翅膀。2010年的冬天,有您,真的很温暖。
点评:作者用真实而饱含深情的笔墨,将一份真挚的师生情娓娓道来,温暖了2010年的冬天,也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文章看似平淡的叙事中,暗自涌动着一份默默深情。小作者成功地运用肖像描写的手法,却只取穿着:脚下的鞋,这个极富特征性的道具,很好地凸现了人物“随意,不修边幅”的特点,也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人物描写也因而有了个性。
小作者还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从一双鞋去联想人物“微胖的身材,一成不变的墨绿色马甲,讲课时挽起的长短不一的袖子,脸上看不出些许或悲或喜的表情”这些外貌特征,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同时有助于情节的推动,情感的发展,生动的再现了故事发生的那景,那人。
语言运用上时而浓墨渲染,时而浅淡勾勒,灵动的笔锋间表现出很强的画面感,使情感的抒发溢于行间,在行文的过程中巧妙地深化了主题。最后一段,以生动的语言“为断翅的蝴蝶找回翅膀”来含蓄表达老师帮我找回自信的意思,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小作者很好的语文素养和灵活驾驭语言的功力,为文章的故事、人物而温暖,也为文学未来的成长而感到温暖。
2010年的冬天,因为这么感动人心的真诚文字,很温暖。
(指导教师 李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