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十四章 散文 (精选)[范文模版]
第十四章 散文
散文是最常见、最实用的一种文章体裁,也是世界文学中最大的家族之一。自古及今,作家灿若星辰,流派纷呈迭变,名篇佳作浩如烟海,这些作品或庄或谐,或豪放粗狂,或精致玲珑,艺术风格千姿百态,内容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了历代作家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品味与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人类心灵、习俗和行为方式变迁的历史。散文写作,顾名思义,可以随便散漫,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当然没有错。但同时应该强调,散文写作也是一种既严肃又富有创造性的劳作,虽无定法可依,但在翦材、立意、修辞诸方面也有其规律可寻。
第一节 散文的概念与分类
一、散文的概念
“散文”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有一个历史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在我国,“散文”一词,最早见于《文选》卷十二木玄虚《海赋》:“云锦散文于沙汭之际,绫罗被光于螺蚌之节”,但这显然还不是一个文学概念。“散文”作为文体概念直到南宋周必大才提出来。罗大经《鹤林玉露》引周必大语云:“四六特拘对耳,其立意措词贵浑融有味,与散文同”。此时距我国古代散文的产生及有文本流传下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间散文已历经先秦两汉诸子、历史散文,六朝骈文和唐宋古文等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其内涵及外延代有新变。大致而言,六朝以前所说的“文”是与韵文相对而言;中唐以后标举的“古文”则是与风靡六朝的骈文相对而言,这种散文的共同特点是不讲究押韵、对仗,句式不整齐,但其范围并无科学的界说,既包括无韵的文学作品,也包括一切非文学作品,如经、史、书、记、表、序、铭、诔等,庞杂而宽广。
进入近现代,特别是“五四”以后,“散文”成为与诗歌、小说、戏剧影视文学并列的新文学的一个独立部类,但仍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散文包括的体裁很
多,如文艺通讯、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杂文、小品、特写、日记、书信、回忆录、序跋等。狭义散文的范围相对而言比较小,特指那些或记人叙事、或写景记游,或咏物抒情,或发抒议论的散体文章,其特点是篇幅短小,形式自由。
二、散文的分类
根据题材内容与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通常分为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大类。
(一)记叙散文
记叙散文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往往通过人、事、物的叙述,表达作者对某人或某事的看法和感情,一般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结果六要素。
记人为主的散文通常以人物为中心,或叙写人物的一生,或写其生平片断,或写一人,或同时写几人,所写内容都是真人真事,既不虚构也不夸大,但又强调通过必要的艺术渲染和艺术加工突显人物的性格特点,表达作者对所写人物的主观感受与评价,行文富有文学性。如《史记·项羽本纪》叙述项羽一生的成败始末,作者不以成败论英雄,对被汉朝开国之君刘邦打败的项羽,仍作为一位灭秦的英雄来看待。文章通过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三个主要故事的叙写,充分肯定项羽在秦汉之际历史转折关头的作用和在灭秦斗争中的重大功绩,同时不掩盖其弱点与错误,如实地揭示项羽失败的过程及其必然性。又如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殉难六烈士传》,其中《谭嗣同传》以简练生动的笔触记录谭嗣同的一生,重点记叙他在家乡湖南设立强学会、创办新政的情形以及在百日维新中的事迹和殉难经过,赞扬他为改革而勇于献身的精神。中国历代史书中的《纪》、《传》部分有不少优秀的人物传记作品,都是典型的记人散文。
记事为主的散文,通常比较注意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与结果,以及当事人的主观感受。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记叙的是一间读书小屋和家庭琐事,意在表现作者一家三代的骨肉深情和自己青年时代的襟怀抱负,笔墨疏淡而情韵绵远。又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半部分记叙作者读书前在百花园无忧无虑的快
乐生活,后半部分记叙他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学习情景,前者开心快活,后者枯燥乏味,前后所写形成鲜明对比,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审美趣味与价值取向。
写景状物散文通常以名山大川或富有特别内涵的动植物为题材,即景抒情,间或交织进风物人情,古迹传闻,表达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历代山川游记大多属于此类,如袁宏道的《虎丘》、《满井游记》,张岱的《西湖七月半》,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等。
(二)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是以一定的事物为对象,侧重于抒写作者心绪感受的散文。如李密的《陈情表》、欧阳修的《秋声赋》、鲁迅的《秋夜》、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高尔基的《海燕》等,这类散文往往通过对外界事物的刻画描摹、记述议论传达作者的主观感情,或写景抒情,或议论抒情,或记叙抒情,或描写抒情,而其所记、所议、所写,均服从于作者独抒胸臆、表达情感的需要,遣辞造句具有强烈的文学色彩,想象丰富。如《故都的秋》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行文直率坦露,直抒胸臆,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而鲁迅的《秋夜》则采用拟人和象征等手法,酿造诗的意境,表现作者彷徨而不忘荷戟的精神状态,行文蕴藉含蓄,融情于景,寄托遥深,较之前一种,这种抒情方式用得更加广泛。
(三)议论散文
议论散文指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散文,包括文艺性的社会论文,即杂文。如贾谊的《过秦论》、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后序》,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苏洵的《六国论》、鲁迅的《拿来主义》等,这类散文一般具有观点鲜明、笔锋犀利、剖析透彻、逻辑性强的特点。
上述三类散文的写作方法与艺术风格各有差异,写作时应注意结合文体特点选择角度,各有侧重。写记叙散文,应注意理清叙事线索、突出主要事件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写抒情散文,应注意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营构适宜的文学意境,把握好情感的力度与尺度。写议论散文,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要诉诸理智,用事实与逻辑进行说理论证,以理服人,又要注意运用文学语言和形象说话,做到以情感人。
作为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记叙、抒情、议论在文中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一篇优秀的散文常常是三种手法彼此交融。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重在抒情,但开篇也用记叙手法描写兰亭的环境之美:“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苏轼的《前赤壁赋》以阐明哲理、发表议论为主,通篇却以写景来贯串。以记叙为主的散文中运用抒情、议论的例子更是俯拾即是,不胜枚举。这种情况表明,所谓的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的分类,只是就其主要倾向而言的。
第二节 散文的立意与结篇
一、散文的文体特征
作为一种文学文体,散文有其普遍共同的文体特征,但具体到每一篇文章,其结构形态又各具面目,各有姿态。举例来说,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用三则英雄故事结篇,邵华的《我爱韶山的红杜鹃》主要描写四幅象征性的画面,刘白羽的《长江三日》按时间顺序记游,一篇文章由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合而成,这种结构可以称之为板块式结构;而秦牧的《土地》,上下千年、纵横万里,却自始至终抱住“土地”这个内核重重扩大,这种结构形式可以称之为滚雪球式的结构。我们还可以总结出许多诸如此类的散文结构形态,但稍作抽象便发现,几乎所有散文的表现形态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人们常说的“形散而神不散”,结构上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却有一个凝聚点结合全篇。
“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最典型的文体特征。所谓“形散”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就题材内容而言,散文取材广泛,无所不包,一个人物,一种思想,甚至一个有意义的生活片段,都可以构成一篇出色的散文,所谓“一粒沙中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郁达夫语);其二,就表现形式而言,散文的写作相当自由、灵活,既不像小说那样要求有完整的情节,引人人胜的故事,也不像诗歌那样要求高度的含蓄凝炼和严格讲究节奏、韵律,但它又既可以像小说那样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地再现生活片段和生活细节,逼真地进行心理描写和环境渲染,也可以像诗歌那样运用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创造某种艺术意境,还可以自由地选
择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等表现手法,一切根据文章内容及作者的个性、兴趣、气质禀赋而定,法无定法,形无定形。所谓“神不散”是指文章主题思想鲜明集中,各部分之间有严谨的内在联系,“神”即文章的主题、宗旨,也就是文章的立意,常常可以理解为思想或中心,但也不限于此,有些散文的“神”表达的只是一种情绪、心境,如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还有些散文的“神”所表达的是一种理趣,或者纯粹的自然或人文之美,如苏轼的《前赤壁赋》、魏学咿的《核舟记》、林嗣环的《口技》等。总之,对于散文的“神”应具体文章具体分析,作比较宽松的理解。
散文贵散又忌散。“形散”能使文章内容充实,有助于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表现文章的主题思想,使文章显得趣味横生,最大限度地表现作者的个性风神,但在追求“形散”的同时又一定要保证“神不散”,只有神不散,文章的主题才会鲜明、集中,两者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二、散文的立意
既然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如何在“形散”的同时紧紧抓住不散的“神”就成为决定散文写作成败的关键。对于作者而言,要真正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写作过程中必须时刻思考并处理好两个问题。其一,究竟想表达什么?其二,应该怎样表达?前者就是如何“立意”,后者就是如何“结篇”。
所谓立意,就是锤炼、确定文章的主题思想。立意的高低好坏直接关系着文章的好坏。李渔说:“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闲情偶寄》卷一)把确立为文之旨比做“立主脑”。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夕堂永日绪论内编》)把文章的主题思想比做军队的统帅。诸如此类的观点都说明了立意在散文写作中的重要性。
那么,散文写作究竟应该如何立意?关于这个问题,前人和今人有过非常多的论述。归纳起来,值得特别注意的有三点。
其一,立意必须富于独创性,要敢于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唐代韩愈在发起古文运动时,提倡“词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就十分强调文章思想
内容与语言形式的创新。举例来说,《送孟东野序》是韩愈写给好友孟郊的一篇赠别文字,本文之所以成为散文史上千古不朽的名篇,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文中提出了“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的观点。这一观点继承了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传统,又极大地拓展了它的适用范围。在韩愈看来,人的言语、歌唱、哭泣,与写诗作文、著书立说一样,凡属于“鸣”,就大抵与“不平”有关。基于这种认识,作者进一步提出了“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的观点,通过列举古往今来善鸣者各以其道、术、声音、文辞而鸣的事例,证明“不平则鸣”是文学创作的普遍规律,善鸣者的产生及其“鸣”的内容与时代、社会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立意新颖,文章语言亦随之富于创意,其议论具有发人深省的力量。
其二,立意应力求深远。文章立意以含蓄深远为贵,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言少意多,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才能启发读者的联想思考。刘大櫆《论文偶记》云:“文贵远,远必含蓄。或句上有句,或句下有句,或句中有句,或句外有句,或出者少,不出者多,乃可谓之远。”
其三,立意必须精炼集中。一篇文章原则上只能有一个主旨,头绪繁多必然意杂语乱,旁生枝节,从而影响到主要人物或事件的叙述,或者冲淡主要论点的论证。正是为避免文情不专一,前人提出了设置“文眼”的观点。所谓“文眼”,意谓文章脉络之眼线,如前举《送孟东野序》一文,即以不平则鸣之“鸣”为文眼。刘熙载《艺概·文概》云:“揭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必后顾之,在篇末则必前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就是说,揭示文章主旨的“文眼”,可以置于篇首、篇中或篇末,位置并不固定,应该视文章内容的展开安排在关涉全局的紧要之处。若置于篇首,则要求兼顾照应下文;置于篇中,必须要瞻前顾后;置于篇末,则必须前做预伏,只有这样,才能前后呼应,确保一线到底,防止枝蔓旁出,“意多乱文”。
三、散文的结篇
所谓结篇,指的是文章布局谋篇的方法。一篇文章在确定主题之后,就应考虑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例如何处设伏,何处照应,如何擒纵,如何收束等。这就是
文章的章法。章法是人们长期写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常见的章法有所谓起、承、转、合四法。“起”,即文之开端。散文开篇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开门见山,从题目写起,有的从景物写起,有的以发议论起等等,通常记叙文在开篇时要交待时间、地点和人物,论说文则是提出问题,确立论点。“承”是对“起”的承接与发挥,在这一阶段,记叙文展开情节,叙写事件发展的经过;议论文则是摆出论据,展开论证。“转”,顾名思义,就是转换、改变写作的角度,这一部分既承前文而来,又陡生波澜,且顺势带出下文,如记叙文可用插叙、倒叙、补叙等手法,或改变叙述角度,或补充前面的叙述,或对某些细节、过程作详细介绍;论说文则常常陡转一笔,或引证,或对比,或以退为进,换一个角度展开论证。“合”,即总合、结束之笔,记叙文交待人物、事件发展的结局,或由此及彼,引申出更深刻的含意;论说文则给出结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是在驳斥错误观点后提出自己的正确看法等。
起、承、转、合四法总结了散文写作的一般性规律,但具体到某一篇文章或不同散文文体的写作,其贯通起承转合的文脉线索的安排仍然具有不同的特点。
一般说来,记人叙事散文通常运用下面两种手法安排文章线索。一是以文章叙述的中心事件或主要人物的活动为线索,如《郑伯克段于鄢》,文章记叙郑庄公的弟弟共叔段,在母亲武姜的支持下,阴谋夺取君权而终于失败的故事,情节发展分明、暗两条线索展开,明线叙共叔段逐步扩张势力,直至“缮甲兵,具卒乘”,企图谋夺君位;暗线叙郑庄公外似宽厚而暗藏杀机,有意引导共叔段走向深渊。明线不是主线,主线是郑伯。两条线索在开篇“庄公寤生”以后分头发展,矛盾冲突随之逐步展开,至郑伯讨伐共叔段,段出奔共时又合在一起,矛盾冲突至此亦趋于高潮,整个故事首尾完整,情节发展波澜起伏,结构严密,表现出作者相当高超的叙事能力。二是以空间的转换和时间的推移为线索,这种方法在访问记和游记一类散文中用得最多。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按时间顺序记游,总写游览三峡后的感受,具体行文又以空间的转换为顺序,依次描写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不同景色。又如郦道元的《三峡》写长江沿岸的自然景色,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展现了极为广阔的空间环境,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描绘出七百里三峡雄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境界深邃清幽。
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一般以情、理为线索,行文不受时间、空间或其他事物的限制。如苏轼的《前赤壁赋》,开篇写月夜泛舟的乐,接着写客人的箫声和客人的阐述,表达一种怀古伤今的悲伤,最后又转悲为乐,全文以作者由乐而悲,再由解除悲升华到一种更高境界的乐为线索结篇,情景交融,情理并茂。又如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篇典型的政论文,文章以战国时六国赂秦,反为秦所灭的历史事实,借古论今,针砭时弊,行文紧紧扣住“赂”与“战”展开论述,如剥茧抽丝,层层深入,把赂与战的利弊一一阐明,言之凿凿,使人警悟。其他如《陈情表》、《兰亭集序》、《故都的秋》等,也都是以情、理为线索组织全文的。
还有些散文以描写某一具体事物为主,但不是为写物而写物,而是托物言志,使此物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种散文—般就以所写之物为线索,通过描写此物的形态、品性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茅盾的《白杨礼赞》,文章以白杨树为线索,通过白杨树生长的环境及其主要特征,突出它“倔强挺立”,“不屈不挠”的品格,点明它的象征意义。又如李绅的《寒松赋》:
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无地势以炫容,有天机而作色。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据幽涧则蓄势藏烟。穹石盘薄而埋根,几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彼众尽于玄黄,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其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叶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若乃确乎不拔,物莫与隆,阴阳不能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盖;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不学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
乱曰: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谅可用而不用,固斯焉而取斯。这是一篇托物自喻的抒情小赋,立意结篇与屈原的《橘颂》、庾信的《枯树赋》相类似。文章从寒松生长的地理环境写起,随物赋形,具体状写坚贞而高贵的品质。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庄子》也称:“天寒风至,霜雪既降,吾是知松柏之茂。”李绅本文写松,也紧扣一个“寒”字,用严酷的自然环境作烘托,通过与无数在寒风中枯萎凋零的花草植物比较,突显寒松坚韧耐寒的个性品质。通篇以“寒松”自况,抒写了作者孤标傲世的忠贞品格与怀才不遇的悲愤情怀。
总之,散文的线索设置与结篇方式因体裁而异,多种多样,有时甚至不是单一的,而是两条线索互相交织,有时又故意显得若有若无,令人难以把握,每个作者
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要表现的内容安排作品的线索,确立全文的结构方式,既要顺乎自然,不落斧凿之痕,又要力求有自己的独创性。
第三节 杂文的写作
杂文是一种文艺性的社会论文,属于议论散文,但写作上具有与一般议论散文不同的特点。这里略作介绍。
一提起杂文,人们就自然会想到鲁迅先生,他一生以杂文为武器,抨击一切不合理的思想与社会现象,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杂文的社会批判功能,而他的杂文也成为杂文写作的范本。但是,杂文文体并不是鲁迅的发明创造。鲁迅本人就曾经说,杂文这种文体不是什么新鲜货,而是“古已有之”的。早在先秦时代,诸子百家著作中的不少篇章,如孟子的《齐人有一妻一妾》、庄子的《庖丁解牛》、荀子的《劝学》等,用寓言、比喻的方法阐明事理,既具有强烈的论辩性,又富于形象的感染力,已经具备了后世杂文的基本特点。唐宋以后,杂文写作者代有其人,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如韩愈的《师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周敦颐的《爱莲说》,王安石的《伤仲永》,苏轼的《日喻》,刘基的《卖柑者言》等等,不胜枚举。“五四”以后,鲁迅、瞿秋白等人评述政治,针贬时弊,大量写作杂文,《新青年》、《申报》等报刊杂志开辟专栏,专门发表杂感类的文章,直接促进了杂文的繁荣,杂文文体也因此显赫一时,成为文学界与思想界关注的焦点。
一、杂文的文体特点
杂文是一种介于政论与文学之间的文体,以议论为主,但不像一般议论文那样抽象地说理,或者简单地举例说明,还是运用形象化的方法,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剖析,用比喻、征引、类比、联想、引申、夹叙夹议等手法来阐明深刻的道理。
杂文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褒贬是非,立场鲜明
作为文艺性的社会论文,杂文针贬时弊,激浊扬清,作者的政治立场与爱憎态度非常鲜明。不论是社会政论性杂文、历史性杂文还是知识性杂文,也不管作者的立意是批判、讽刺,还是歌颂,几乎所有的杂文作品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有感而发的。鲁迅先生在肯定杂文能给人以“休息与愉快”的同时,坚决反对把杂文视为“小摆设”,他说:“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小品文的危机》)正因为是“匕首”与“投枪”,作者的立场、态度必须鲜明。而为了及时地跟上现实生活的步伐,杂文的写作又常常强调时效性,面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作家必须敏锐迅速地作出反应。所以鲁迅又把杂文比作“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且介亭杂文序》)
(二)取材广泛,形式多样
杂文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政治时事,历史掌故,人生琐事,花鸟虫鱼,大至天地宇宙,小到细末微尘,还有个人的点滴感受,或者一鳞半爪的思绪,皆可纳于笔底,成为杂文论述的对象。这是就整体而言。具体到每一篇杂文,内容含量各不相同,但在材料的选择与运用上都会程度不同地体现出“杂”的特点。如鲁迅的《病后杂谈》,文章从“生一点病,的确也是一种福气”写起,历述自己生病期间所看之书及所生之感,涉及《世说新语》、《蜀碧》、《蜀龟鉴》、《安龙逸史》、《翁山文外》、《闲渔闲闲录》、《订讹类编》等书,所谈内容更是上下古今,关涉极多,从魏晋人的豪放潇洒,天趣盎然,谈到明末张献忠与孙可望“剥皮法”的不同,再到清代的灭族与凌迟之刑,从周到汉时男子的“宫刑”与女子的“幽闭”,谈到医术与虐刑,从陶渊明的“雅” 谈到房租、水电与稿费的“俗”,内容极为博杂。又如舒展的《异端正说》,广泛引用辽西、河姆渡、大溪、马家滨等地的考古发现,证明“历来把黄河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或中心的观点其实并不确切,在材料的择取上也充分体现杂文博杂的文体特点。
与博杂的内容相表里,杂文的写作形式与表现手法亦多种多样,灵活自由。杂感、随笔、短评、札记、书信、日记、编后、序跋、演讲等,都可以写成为一篇好的杂文。在表现手法上,可以熔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于一炉,还常常运用比喻、夸张、排比、借代等修辞手法。
(三)亦庄亦谐,说理形象
就语言风格与说理方式而言,杂文在讲究逻辑性的同时,常常寓庄于谐,亦庄亦谐,大量运用讽刺、幽默性的语言阐明事理,说理形象生动。人们常说某篇文章有“杂文味”,某篇没有,这里的“杂文味”,主要就是指杂文的语言犀利无比,而又幽默诙谐。如鲁迅的《脸谱臆测》,针对伯鸿先生的观点提出异议。伯鸿认为,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人物的脸谱是一种象征手法,比如白表奸诈,红表忠勇,黑表威猛,蓝表妖异,金表神灵之类,实际上与西方的白表纯洁清净,黑表悲哀,红表热烈,黄金色表示光荣和努力并无不同,都是“色的象征”。鲁迅先生不同意这种观点,且看他的论述:
中国古来就喜欢讲“相人术”,但自然和现在的“相面”不同,并非从气色上看出祸福来,而是所谓“诚于中,必形于外”,要从脸相上辨别这人的好坏的方法。一般的人们,也有这一种意见的,我们现在,还常听到“看他样子就不是好人”这一类话。这“样子”的具体的表现,就是戏剧上的“脸谱”。富贵人全无心肝,只知道自私自利,吃得白白胖胖,什么都做得出,于是白就表了奸诈。红表忠勇,是从关云长的“面如重枣”来的。“重枣”是怎么样的枣子,我不知道,要之,总是红色的罢。在实际上,忠勇的人思想较为简单,不会神经衰弱,面皮也容易发红,倘使他要永远中立,自称“第三种人”,精神上就不免时时痛苦,脸上一块青,一块白,终于显出白鼻子来了。黑表威猛,更是极平常的事,整年在战场上驰驱,脸孔怎么会不黑,擦着雪花膏的公子,是一定不肯自己出面去战斗的。
显然,在鲁迅看来,中国古代戏曲中的脸谱能够反映出人物的阶级身份,其颜色的选择源于生活,因而“自有他本身的意义”,“并非象征手法”。文中阐述的观点是非常严肃的,语言却寓庄于谐,平易亲切,特别是文中提到的“第三种人”,看似一笔带过,实则有意为之,因为本文机锋所向,就是为了批评当时以杜衡为代表的“第三种人”,此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杂文的议论说理追求形象、生动,因而常常采用描写的手法,通过具体事物的描绘,把“理”寓于形象之中,使读者通过艺术形象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但是,杂文对于具体事物的描绘与小说、戏剧不同。小说、戏剧要求通过一系列完整的故事情节、矛盾冲突和多方面的人物描写,来塑造完整的形象,而杂文只是对事物作“一鼻一嘴一毛”的勾画,显出生动的“活态”来即可。如鲁迅在《论“费厄泼赖”
应该缓行》中,以“落水狗”比喻失败的敌人,以“叭儿狗”比喻专事谄媚的奴才,虽然没有作更多的描写,却实现了形象与说理的有机结合。
(四)篇幅短小,意味深长
杂文的篇幅通常在六七百字到一千五百字左右,几千字的很少,篇幅短小,内含却非常丰富,所谓尺幅千里。如鲁迅的《做文章》,全文不到六百字,提出的问题,阐发的思想,却启人深思。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穆修、张景辈始为平文,当时谓之‘古文’。穆、张尝同造朝,待旦于东华门外,方论文次,适见有奔马,践死一犬,二人各记其事以较工拙。穆修曰:‘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张景曰:‘有犬,死奔马之下。’时文体新变,二人之语皆拙涩,当时已谓之工,传之至今。”穆、张二人反对“对偶为文”的骈文,主张写散体的“平文(即古文)”,这在当时是很进步的,但他们对同一件事情的记述却都很“拙涩”,以至于主旨不一,穆说的是马踏死了犬,张说的是犬给马踏死了,究竟是着重在马,还是在犬呢?读者很难确定。据此,鲁迅发表了如下议论:
因为要推倒旧东西,就要着力,太着力,就要“做”,太“做”,便不但“生涩”,有时简直是“格格不吐”了,比早经古人“做”得圆熟了的旧东西还要坏。而字数论旨,都有些限制的“花边文学”之类,尤其容易生这生涩病。
太做不行,但不做,却又不行。用一段大树和四枝小树做一只凳,在现在,未免太毛糙,总得刨光它一下才好。但如全体雕花,中间挖空,却又坐不来,也不成其为凳子了。高尔基说,大众语是毛胚,加了工的是文学。我想,这该是很中肯的指示了。
这种议论所产生出来的思想含量与穿透力,是绝对不能用字数的多少来衡量的。
二、杂文的写作
(一)大中取小,小中见大
所谓“大中取小,小中见大”,指的是杂文写作取材宜“小”,立意却要“大”。
由于篇幅的限制,杂文在选材立意时往往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这就要求作家必须处理好“大”主题与“小”题材的关系,善于从重大的社会问题中,抓住最能反映本质的一点,或一个侧面,去做文章,所谓“半瓣花上说人情,一粒沙中见世界”,说的就是要善于见微知著,小中见大。具体地说,杂文作者可以以一个人、一桩事、一种现象,或者一首诗、一部电影、一篇小说、一段历史传说,甚至一句话、一条谚语、一个典故等作为发挥议论的依据,引譬取类,生发开去,从而发掘出深刻的主题,揭示隐藏在具体现象后面的意义。例如,鲁迅的《拿破仑与隋那》一文,有感于一位医生因为“常受病家的攻击”,自解自叹“要得称赞,最好是杀人”的一句话,揭明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个极其荒谬的错误看法。拿破仑、成吉思汗、希特勒,“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大灾星”,是世界的毁坏者,拿人民当炮灰,却被人们视为英雄,得到恭维与夸耀;而发明种牛痘法的隋那不知救活了多少孩子,却没有人记得,作者认为,“这看法倘不改变”,“世界还是要毁坏,人们也还要吃苦的”。又如卢嘉兴的《父系社会的新闻眼》一文,有感于南方某大报发表的一则新闻,称“毛泽东血脉的惟一传人毛新宇成家立业了,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一针见血地指出,毛泽东的两个女儿都有儿子,早已成家立业,难道她们不是毛泽东的传人?写这则新闻报道的记者先生如此行文,表面上看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实际上反映了一部分中国人至今仍然存在着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
(二)就实论虚,多取“类型”
就实论虚,指的是杂文写作应该根据具体的事实材料,生发阐析出比较抽象的议论,或者作出富有哲理性的概括。例如鲁迅的《拿来主义》,本文的写作目的是要论述在对外交往中,我们不应该光奉行“送去主义”,还应该“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去拿”。作为一种思想主张,拿来主义的理论内含十分丰富,也比较抽象,但文章却始终结合具体的事例展开形象的论证,寓抽象于具象之中。譬如论述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作者主张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也就是先占有,然后再挑选。文中连用“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等人们习见的事物或人作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对待外来的东西,应该具体事物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诸如此类的人或物,构成文章“实”的一面,离开了这些实物、实例,拿来主义的思想内含就不好阐发;而如果只写这些
实物、实例,不作理论的总结,文章的思想就不能升华。所以,杂文写作应该处理好“实”与“虚”的关系。
多取“类型”,指的是杂文写作所选择的事实材料应该具有标本的意义,能够揭示某一类人物思想性格或社会现象的本质。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写类型,“恰如病理学上的图,假如是疮疽,则这图便是一切某疮某疽的标本,或和某甲的疮有些相像,或和某乙的疽有点相同。”(《伪自由书·前记》)只有这样,才能通过鲜活的个案反映普遍的社会问题。
(三)有开有合,文“杂”意专
所谓有开有合,文“杂”意专,指的是杂文写作在行文与材料的运用上,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真正实现材料的博杂与主题的精炼集中的有机统一。举例来说,鲁迅的《不知肉味与不知水味》一文,所依据的材料是当时《申报》与《中华日报》刊登的两条新闻。1934年七月二十七日,上海各界在孔庙举行孔诞纪念会,会上演奏中和韶乐二章,为了扩大音量,乐器不分古今,一律配入,共四十种,《申报》在报道此事时这样写道:“聆其节奏,庄严肃穆,不同凡响,令人悠然起敬,如亲三代以上之承平雅颂,亦即我国民族性酷爱和平之表示也”。同一天,浙江余姚因为天旱,河水干涸,朗霞镇居民杨厚坤与姚士莲因争井水发生冲突,互相加殴,致使杨当场死亡。这两件事情表面上看毫不相关,作者却在对比中生发出这样的议论:
闻韶,是一个世界,口渴,是一个世界。食肉而不知味,是一个世界,口渴而争水,又是一个世界。自然,这中间大有君子小人之分,但“非小人,无以养君子”,到底还不可任凭他们互相打,渴死的。„„所以我们除食肉者听了而不知肉味的“韶乐”之外,还要不知水味者听了而不想水喝的“韶乐”。
有了这段议论,两件本不相关的事情就扭合为一个整体,成为表现文章主题的有机材料。
杂文要“杂”,不杂就没有味。杂文之“杂”,表现在题材内容上,就是要广采博取,多方涉猎,从不同的角度深刻地表现主题,丰富文章的思想内容,增加知识含量。邓拓有一篇题为《一块瓦片》的杂文,篇幅不长,知识含量却很大,文中写到的瓦就有北京故宫的“琉璃瓦”,明代庐山天池寺的“铁瓦”,西域泥婆罗宫
的“铜瓦”,还有古代统治阶级用来显示他们奢侈生活的“银瓦”、“金瓦”,作者由此又联想到古代下层人民居住环境的简陋,让读者看到了北方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旧社会里上无片瓦的悲惨生活。文章寓理于趣,开合自如,读者从中既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又可在作者娓娓的叙述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四)寓庄于谐,幽默辛辣
杂文要写出“杂味”,除了在题材的选择上用力外,还要在语言上用力。杂文语言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善于用典,点石成金;二是讽刺性强,寓庄于谐,妙趣横生。如陈四益的《进谏》一文:
某公身为谏议大夫,“思有以拾遗补阙”,仿效魏征上疏。疏未上,忽然念及“居安思危”一语未妥,本是太平盛世,何危之有?于是挥笔抹去。继而又觉着“载舟覆舟”一语太险,民若“覆舟”,岂非作乱?“乱”字岂可说得?于是又挥笔抹去。再继而一想,“虑壅蔽”“,惧谗邪”,岂不是说皇帝不明察洞烛为谗所蔽?想至此,“不禁汗下浃背矣。”于是又挥笔抹去。如是者再,心始稍安。最后剩下八字:承天景命,垂拱而治。
文章故意采用文言文的语调和笔法,文白夹杂,寓庄于谐,活脱脱地写出了“某公”身为谏议大夫想进谏却不敢进谏,终日如履薄冰的窘态,其滑稽之状,令人啼笑皆非。这就是杂文的语言。杂文写作者应该熟悉杂文语言的基本特点,学会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只有这样,才写出地道的杂文。
[思考与练习]
一、略述散文的分类及其文体特征。
二、阅读钱大昕的《弈喻》一文,简析其思想内容与写作特点。
弈 喻
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余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弈之优劣,有定也。一著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己!
三、请以《我的大学生活》为题,写一篇记叙散文。
第二篇:散文 材料
【复习目标】
1、回顾散文的基础知识
2、了解散文的中考考点,学会判断散文常见题型,培养题型意识。
3、总结归纳散文题型的答题思路和要点。
【复习重点】总结归纳散文题型、答题思路及答题要点。
【复习难点】掌握方法,学会答题
【复习方法】讨论法 总结法 练习法
【复习过程】
一、考点透视
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准确概括文章的要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知内容,把握情感)
2、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对文章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二、知识回顾
1、散文定义:散文(文学性、形象性)是一种文学体裁,借助人物,景物(意象,意境)表达思想情感。
2、散文分类:
(1)叙事散文:通常采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及托物言志,象征等表现手法,托物喻人。
(2)抒情散文:或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或直抒胸意,抒发对人或事物的情感,多采用描写和抒情表达方式。
3、散文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即选材的多元性,散文选材非常广泛,可以多角度,多侧面选材,也可以跨时空选材,但表达的思想情感是统一的。
4、散文阅读考点题型及其分值:
A感知内容把握感情(2-4分)
B 分析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作用(2分)
C 品味有表现力的语言(2分)
D 评价理解感悟(3分)
(具体: ①字音,词语选用,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表层,深层);②呼应句,过渡句,仿写句子,句子在上下文语境中的含义(表层,深层),句子的修辞手法等等;③概括文段内容;④理解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⑤写自己的设想,谈自己的感悟;⑥品味语言;⑦文章的写法(表现手法)。)
5、表达方式的作用: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1)描写的作用: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等。景物描写,主要考意境描写的作用,答题时,重点是景物描写对表达作者或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要严格区 分小说景物描写与散文景物描写的不同(小说景物描写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季节),衬托人物;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的);人物描写 主要是考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有关细节描写的地方值得注意。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2)议论的作用: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此考点一般不单独出题。
(3)抒情的作用: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一般不单独出题,往往和词语表达考点结合起来考。
6、表现手法
泛指写作上的方法,它必须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写作的方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
①
写景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
②
咏物类——托物言志
③
怀古类——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④
咏史类——借古讽今、借题发挥
⑤
送别类——借事抒情、借景抒情
⑥
边塞类——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⑦有时也见衬托,烘托心情,渲染气氛、对比、侧面描写、象征、卒章显志、讽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虚实相生)手法等。
7、十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结合修辞本身及句子本身作用作答):
①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②排比:增强语势,写出了„„
③对比,夸张:鲜明地突出了„„
④设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⑤反问:加强语气
⑥对偶,互文:句式整齐,音节和谐
⑦引用: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加趣味性(增强文采,增强说服力)。
8、结构上的作用:
①点题 ②总起下文(或引出下文)③设悬 ④呼应(前后呼应,首尾呼应)⑤铺垫、推动情节⑥过渡(承上启下)⑦对比 ⑧总结上文
⑨提示中心(深化主题)
三、考点回顾
考点一:整体感知文段,归纳内容要点,理解主旨
1、常见题型
题型
1、概括文章内容
方法:①扩展文章标题法;②语段中开头结尾处的抒情议论性句子。③叠加法 【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特别是抒情散文中)】④一线串珠法(抓线索)
⑤六要素法:叙述六要素,连缀成话。
题型
2、直接让考生概括人物性格
方法:
1、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
2、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
3、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
题型
3、直接让考生概括主旨
方法:
1、掌握概括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题型
4、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2、注意格式:本文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介绍了)„„的故事(事迹,经过等),表现了(赞美了、讽刺了、歌颂了、鞭挞了、揭示了、反映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品质、社会现实等),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提示: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什么,感情怎么样。
阅读时要灵活掌握各种方法,首先思考阅读的文章适合用哪种方法概括,其次在概括时还要注意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内容,语气要连贯、意思要简明。
考点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文段中的关键词语
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题套路:“X X”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第三篇:散文精选
篇一:现代散文精选
一、入选理由:
梁启超“新文体”的典范,充沛酣畅的爱国情怀和强国期盼,观点鲜明,论述深刻。
少年中国说(节选)梁启超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关于作者:梁启超(1873年02月23——1929年01月1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
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曾为民族的振兴四处奔走。
二、入选理由:
一篇谈论时间问题的经典美文,寓意深邃,文情并茂,化抽象为具体的写法。匆匆(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 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 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 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如今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它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 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 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它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它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它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 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 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 息里闪过了。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 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关于作者: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品《春》《绿》《背影》《荷塘月色》《匆匆》等。
三、入选理由:朴实无华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比喻和层进句式,共同演绎出火烧云上来、变化直至下去的整个过程。全文直接从色彩变化入题,通过对地面上人和动物的外观变化反衬出火烧云的颜色,进而突出火烧云的绚丽多变,自然引入对于火烧云形状的描写,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故事性的突出了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形态美。火烧云(萧红)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爷爷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你老人家必要高寿,你老是金胡子了。”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哪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关于作者: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萧军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代表作小说有《生死场》、《呼兰河传》,散文有《孤独的生活》、《火烧云》、《回忆鲁迅先生》。
四、入选理由:
《海上的日出》是巴金的散文名篇,描写景物的高超手法,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文章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好有云时海上日出的几种不同景象,展现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海上的日出(巴金)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好象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
关于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中国当代文坛巨匠。代表作:中篇小说《灭亡》。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著名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五、入选理由:
杨朔的优秀散文《香山红叶》,是一篇玲珑剔透、清新隽美的佳作,一直吸引着读者。这篇标志着杨朔散文创作已经进入成熟期的作品。香山红叶(杨朔)
早听说香山红叶是北京最浓最浓的秋色,能去看看,自然乐意。我去的那日,天也作美,明净高爽,好得不能再好了。人也凑巧,居然找到一位刘四大爷做向导。刘四大爷就住在西山脚下,早年做过四十年向导,于今已经七十七岁,还是腰板挺直,硬朗得很。
我们先邀刘四大爷到一家乡村小饭馆里吃饭。几盘野味,半杯麦酒,老人家的话来了,慢言慢语说:“香山这地方也没别的好处,就是高,一进山门,门坎跟玉泉山顶一样平。地势一高,气也清爽,人才爱来。春天人来踏青,夏天来消夏,到秋天——”一位同游的朋友急着问“不知山上的红叶红了没有?” 刘四大爷说:“还不是正时候。南面一带向阳,也该先有红的了” 于是用完酒饭,我们请刘四大爷领我们顺着南坡上山。好清静的去处啊。沿着石砌的山路的山路,两旁满是古松古柏,遮天蔽日的,听说三伏天走在树荫里,也不见汗。
刘四大爷交叠着两手搭在肚皮上,不紧不慢走在前面,总是那么慢言慢语说“原先这地方什么也没有,后面是一片荒山,只有一家财主雇了个做活的给他种地、养猪。猪食倒在一个破石槽里,可是倒进去一点食,猪怎么吃也吃不完。那做活的觉得有点怪,放进石槽里几个铜钱,钱也拿不完,就知道这是个聚宝盆了。到算工账的时候,做活的什么也不要,单要这个槽。一个破石槽能值几个钱?财主乐得送个人情,就给了他。石槽太重,做活的扛到山里,就找不动了,便挖个坑埋好,怕忘了地点,又拿一棵松树和一棵柏树插在上面做记号,自已回家去找人帮着抬。谁知返回一看,满山都是松柏树,数也数不清。”谈到这儿,老人又慨叹说:“这真是座活山啊。有山就有水,有水就有脉,有脉就有苗。难怪人家说下面埋着聚宝盆。” 这当儿刘四大爷早带我们走进一座挺幽雅的院子,里边有两眼泉水,石壁上刻着“双清”两个字。老人围着泉水转了转说:“我有十年不上山了,怎么有块碑不见了?我记得碑上刻的是‘梦赶泉’。”接着又告诉我们一个故事,说是元朝有个皇帝来游山,倦了,睡在这儿梦见身子坐在船上,脚下翻着波浪,醒来叫人一挖脚下,果然冒出股泉水,这就是“梦赶泉”的来历。
刘四大爷又笑笑说:“这都是些乡村野话,我怎么听来的,怎么说,你们也不必信。”
听着这白胡子老人絮絮叨叨谈些离奇的传说,你会觉得香山更富有迷人的神话色彩。我们不会那么煞风景,偏要说不信。只是一路上山,怎么连一片红叶也看不见? 我们上了半山亭,朝东一望,真是一片好景。茫茫苍苍的河北大平原就摆在眼前,烟树深处,正藏着我们的北京城。也妙,本来也算有点气魄的昆明湖,看起来只象一盆清水。万寿山、佛香阁,不过是些点缀的盆景。我们都忘了看红叶。红叶就在高山坡上,满眼都是,半黄半红的,倒还有意思。可惜叶子伤了水,红的又不透。要是红透了,太阳一照,那颜色该有多浓。
我望着红叶,问:“这是什么树?怎么不大象枫叶?” 刘四大爷说:“本来不是枫叶嘛。这叫红树。”就指着路边的树,说:“你看看,就是那种树。” 路边的红树叶子还没红,所以我们都没注意。我走过去摘下一片,叶子是圆的,只有叶脉上微微透出点红意。我不觉叫:“哎呀!还香呢。”把叶子送到鼻子上闻了闻,那叶子发出一股轻微的药香。另一位同伴也嗅了嗅,叫“哎呀!是香。怪不得叫香山。” 刘四大爷也慢慢说:“真是香呢。我怎么做了四十年向导,早先就没闻见过?”
我的老大爷,我不十分清楚你过去的身世,但是从你脸上密密的纹路里,猜得出你是个久经风霜的人。你的心过去是苦的,你怎么能闻到红叶的香味?我也不十分清楚你今天的生活,可是你看,这么大年纪的一个老人,爬起山来不急,也不喘,好象不快,我们可总是落在后边,跟不上。有这样轻松脚步的老年人,心情也该是轻松的,还能不闻见红叶香? 刘四大爷就在满山的红叶香里,领着我们看了“森玉笏”、“西山睛雪”、昭庙,还有别的香山风景。下山的时候,将近黄昏。一仰脸望见东边天上现出半轮上弦的白月亮,一位同伴忽然记起来,说“今天是不是重阳?”一翻身边带的报纸,原来是重阳的第二日。我们这一次秋游,倒应了重九登高的旧俗。也有人觉得没看见一片好红叶,未免美中不足。我却摘到一片更可贵的红叶,藏到我心里去。这不是一般的红叶,这是一片曾在人生中经过风吹雨打的红叶,越到老秋,越红得可爱。不用说,我指的是刘四大爷。
关于作者:杨朔(1913——1968)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杨毓晋,山东蓬莱县人。青年时期曾在东北哈尔滨学习外国文学,并从事翻译工作,研究古典文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革命,开始写散文和小说。1939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组织的作家战地访问团到华北抗日革命根据地。1942年春,到延安,参加整风运动;这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期间,随军转战。1949年转入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任文艺部长,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4年回国后转到中国作协。1956年后,担任中国保怀世界和平委员会副秘书长,亚非团结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亚非人民理事会书记处中国书记(常驻开罗),中国亚非作家常没事联络委员会秘书长和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三届委员。
他的散文,具有浓郁的时代色彩和诗的意境,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用词精炼,有独特的风格,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散文代表作《荔枝蜜》、《泰山极顶》、《香山红叶》、《蓬莱仙境》、《茶花赋》、《铁骑兵》。篇二:散文精选 夜深了,不想睡,只因夜太美。劣的文字来怀念我们曾经的岁月
当雨落成诗:当叶落成殇:当雪已倾城 爱到飞蛾扑火
青烟鸿影一盏茶,孤灯小楼听夜雨 烟雨江南
青烟鸿影一盏茶,孤灯小楼听夜雨 文烟雨江南
斟一盏香茗,点一支烟,独倚轩窗,眸凭夜雨,落寞任雨舞,孤独任风伴。雨点点滴滴悄悄奏起岁月的乐章,风徐徐而来静静伴着记忆入绮梦。
晶莹雨滴抚着流年的瑶琴,寂寥凝成行行斑驳的宋词,染了一曲春思,染了一眼胭红,染了一生尘梦。
翩跹绵绵的细雨中,落入淡淡的花心间,挂在幽幽的嫩叶上,倾听徐风吟唱,碎落静谧孤夜,演绎一幕幕花前事,演绎一段段断桥情,演绎一首首红尘曲。
几番梦回,暗香凝情,烟雨氤氲了视觉,雨帘倒映着,那幕转身遗落的清泪,溶入雨滴洒落在大地,溅起红尘滚滚,断了浅缘,陌了天涯,踽踽独行,飘零雨中,瞬间沧海俱变,刹那物已人非„
眸对苍白的雨,抬手捧起点滴雨水,丝丝凉意侵入心间,倾间心也苍白。
忧伤在细雨中缠绕不断,黄灯残照孤影,倾听窗外流年的琴瑟,静静拿起清茶,看那清水倒映昔时容颜,唇轻轻贴在茶杯,让缕缕暗香入心扉,让丝丝忧伤缠心头。点点雨滴紧凑一段哀曲,声声入心,闭目饮尽清茶,苦香缠绕,更伤情。
雨落雨洒雨满天,茶苦茶香茶填心。孤影缠雨谁怜?一盏茶尽谁添?雨入寒墙相伴,胭脂泪落茶杯。憔悴雨笑憔悴人,岁月茶蘼寞心房!
纵横交错思绪飞入半空,顺着细雨斜落,滴滴答答,谁姗然步履,踏在红尘中,平平仄仄行在宋雨中,款款而来,用轻盈的曲子诉说千种风情,缥缥缈缈从远方传来,缥缥缈缈从远方远去,遗落一双痴望双眸,遗失一颗痴恋的心。一夜雨,一杯茶,一种闲愁,两处离绪,雨的情你何时能落尽?茶的香你何时能殆尽?无奈,点点滴滴,无奈丝丝缕缕,落寞了心扉,这次弟,又乍一个愁字了得!
袅袅琴声入耳,缕缕暗香入心。孤灯残照,怜影难抚,持笔暗香盈袖,伤痕墨入短笺。在这雨落的花影中,你我隔窗相望;在这清茶的暗香中,你我相依相伴;在这孤寂的小楼中,你我执笔诉情;在这寂寥的空间,你我静听心声。雨幕惭行远,茶尽心将还,青烟鸿影一盏茶,孤灯小楼听夜雨„ 佛灯轻氲浓愁 作者: 潇湘妃子
隐现云陌的素绢,染了几许朝雨的清冷?
潮水往复的韩江,翻了几许璧月的雍容?
柒音索瑟的凤弦,击了几许疼痛的思念?
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不敢知道,我已失去所有发问的勇气!我已断了所有念想的幽渺!两年来,我心湖的烟柳不再弄晴,我思林的芳草不再繁华!我逃开所有,逃开湘子桥的隐约箫音,逃开牌坊街的冰冷玉璧,逃开开元寺的袅然烟香,我蓄集了所有的梦想,堆砌在那北阁佛灯跳跃的火苗上!
佛灯的光线,碎了几番心潮涌起的浓愁?
颔首,佛灯微影重叠,隐现着那渐暖的渔灯。这灯光亮得了半角韩江,却又如何亮得开我心上的迷离?旧恨绵绵的躯体,眼中除了寒江万里,还望得见几番生机?佛灯那苍黄的色泽,染透了密郁的竹叶,渗出一丝丝的凄凉,这厮又该添了我多少郁结?
驻足,佛灯微光渐散,那本为佛家之物,本是引着世人穿透心间的雾霭之物。叹我这沈休文,多情多感,踏至何处,触及何物,总失不了一份离人心上秋的悲凉。颔首千次佛灯,总失不了凄然,倒是污了灯光的清寂,污了佛家的风尘。
泪陷,佛灯微色浓阔,那昏黄记录的旧时月光已不再,那暗淡重叠的旧时萧音已不再。可怜这三千里寒风,添了这半里路的苍冷!倚着那弦月,任潮水击得船桨左右摇动,费了泪的痩影,触及什么都是痛!枕梦罢,心口直翻涌起月下他吹箫的情形;提琴罢,泪光又升腾起船头处他浅笑的风姿!叹一句,春夜不堪情浓,邀星独饮溢愁!夙愿断兮琴音缢,玦月阴霾四面相逼,回忆曾经过去,红绸早已梦瘗,空余一地悲戚,也许,用一生泪滴,再等不到奇迹!
情缘断兮梦烟翳,残叶凋零埋葬昕夕,染弦染指胭离,青衫乱了香菂,白落一池阴曀,或者,用一生血谛,再不会有归期!
佛灯还在,只是泪又乱了思绪,添了愁情!
„„
★仅以此文,哀悼一位曾起誓不会离去,却违背诺言的尘封在韩江水底的痴情人,哀悼一段曾奢望一起叙写,却由我独终的淹没在韩江波下的感情。
——潇湘妃子 父亲的口头禅 石林闲散
父亲做古已经二十一个春秋了。
可是,二十余年里,每当他来到我的梦中,我的心总是痛着,酸酸的,甜甜的痛着。却对父亲说不岀话,心里堵得慌,总有一种想放声痛哭的欲望。虽然父亲仍是满脸严肃的盯着我,甚至又在骂我,或者追打我。梦醒来,虽然我已悲泪浸帎,但我总想仍回梦里,把梦延续下去,为的是再看一眼我的老父亲。
常常想念父亲,我便常去他墓地看他,总会情不自禁地跪在他的墓前,双手扒住坟头,脸贴在墓碑上,哽声叫声"爸爸--",千言万语却又堵在心头,说不岀来。想放声痛哭的欲望也更加强烈。
二十-年了,总想为父亲写段文字,可父亲于我,是座陡峭而巍峨的山,文字的脚步不知从那块石那撮土攀援的好。虽然父亲一生艰险一生平凡。
父亲,和中国的大多数父亲-样,自己不识字却非常重视儿子读书。但父亲重视我读书却有些特别。在我刚五岁时,他就把送我进学校。他说,“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他还对幼小的我说,“你读不好书,就不如头猪!”奇怪的是,父亲又从来不限制我只读学校的书。只要我读的是书,父亲便绝不会干渉我读的是啥书。他说,只要是书,总是有益的。
同时,不管我能不能听懂,父亲还常常严历的训诫我,说,人,从小就要立志向。他还跟我讲他的故事:少年时,他就立下了,要重振他爸在他两岁时抛下他们毌子四人撒手人寰前,被他烧进鸦片烟枪的那份偌大家业的志向。后来,他也真的这样做了。这我信!因为“阶级斗争”时期,我曾亲耳听见-个到我们院子来接受训话的大地主悄悄对父亲说,“再迟解放三年,你比我这地主还大,挨的斗还多。”
在那“狠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父亲还经常悄悄带我上街搞“投机倒把”,教我学做生意。他说锄头能挖岀金娃娃,生意经中也有金元宝。当年,我不明白父亲的用意,甚至还有些反感。到中年时我“下海”后,我才尝到了甜头。我好感激父亲给我打下生意的基础。也终于明白了,原来父亲是想多教会我一种谋生手段的良苦用心。
“文革”初期,小小一个生产队长的父亲,却被打成“当权派”,晚上,被队里的造反派揪去批斗。社员会上,造反派强按父亲的头,要他低头认罪。父亲昂首望天,犟起脖子终不肯低。第二天晨早,能干的父亲,照常有条不紊地安排社员南山割麦,北田栽稻。当毌亲为他担心时,他又用他那句口头禅宽慰她,“怕啥?世间事,一阵风。”父亲看到小小年纪的我,跃跃欲试准备找借口报复造反派的儿子时,他又厉声斥责我,“你才几斤几两?长你的本事,去看书!”
父亲,在我青少年时期,还时常有意无意给我讲他年青时的事。他说他小时捡过柴卖;随继父在荒山野岭搭住茅棚,开过荒;青年时,被拉壮丁拉苦了,还组织过四十几个相同命运的人,扛上长把弯刀,背起火药枪,上山与壮丁队武装抗衡过;为交捐他打过保长;还为受辱,在大街上他大骂(伪)乡长被关,他又砸烂乡公所门窗硬闯岀来了„„每次讲完故事,父亲总会感慨:“人啦,要无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临了,他还总不忘那句口头禅:“世间事,再难、再险,也是一阵风。”
但懵懂少年的我,只知道父亲的故事惊彩,够刺激。并不懂父亲为啥给我讲这些,更不懂他那句囗头禅是啥意思。
后来渐渐长大了,再听父亲的故事,才慢慢咀嚼岀,一字不识的父亲,是在用他自己的行动,自已的故事告诉儿子,人,要想在世上立足,就要尽量多学本事。人,来到世间,总会经历许多艰难、险阻,也总会遭遇不公和欺凌。而在遇上困苦、坎坷时,不可退缩,要敢往前闯。这些遭遇又总会象-阵风,再狂、再猛,也总会有过去的时侯。这些,就是父亲的口头禅的禅机吧。
但父亲对我又是极其严厉的。他见我从小就不怕事,专惹人所不敢惹的恶人、歪人,甚至有时无理也爱去主动惹事。他就会对我非打即骂,还常常教训我,“不怕事不等于去惹事。尤其是不占理的时候!”虽然他近四十岁时才生了我,但我几乎从沒见他对我笑过。
就这样,父亲用他的故事和他的口头禅,铸就我一生无论是在事业、情感,还是生活都历经坎坷,甚至是有生命危险的时刻,也从不退缩,敢往前闯的性格。也养成了我不管是富豪还是达官,只要我有理,我敢正靣交锋的秉性。虽然这秉性后来曾给我带来厄运,使我几次跌入人生低谷,也数次失去升迁的机会。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总能在跌倒后迅速站起来,而且站得更高。也活得更有尊严,活岀了个铁骨铮铮的男人。
长大后,我开始独立闯社会。但我仍沒闯岀父亲那充满关切、翼护和导向的复杂而严厉的目光。父亲呵父亲,这就是我的父亲!
那年,因为看不惯“造反”岀身的生产队长,依仗权利经常对人家大姑娘、小媳妇随意调戏、亵玩,我愤而动了手。疪护地主子女,殴打革命干部。这在“以阶级斗争为纲”那个年代,可是件掀天大事。那天傍晚,公社派一个班的持枪民兵,带枪来抓我扭送公社时,在我竭力的反抗中,父亲见我终于寡不敌众被扭住时,护犊之情瞬间爆发,但又无力翼护的无奈,使他一声悲嚎,纵身跳进了严冬刺骨的塘水里。父亲,难道那时,你信奉了一生的囗头禅倾刻坍塌了吗?难道这件事再难再险,就不是世间事?就不会是一阵风,不会过去吗?
然而,父亲的口头禅依然禅机灵念,事情真如-阵风过去了。半夜时分,当我人证、物证俱全,囗若悬河般-番大道理、小理论驳得“革委会主任”和队长理屈词穷,而平安归家时,父亲,我看到了你平生第-次流泪,也是第一次当靣夸我,说我能平安脫险,就证明我有点儿本事。但你瞬间又是一脸严肃,还骂我,说沒记住你“不怕事但莫惹事”的话。可是,父亲,你可也曾说过“人要敢斗恶护弱才算真胆量”的呀?篇三:《百年中国散文精选》读后感 《百年中国散文精选》读后感
假期里我在家里读了由顾镶、雨柔选编的《百年中国散文精选》,读完后深有感触,它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让人感受到不同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智慧与对生活的信念,我觉得在一本书中,能够读到这些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这本书收集了不少近代作家的精美散文,并且每一篇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精品,文学家们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上世纪的百年中,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确如鲁迅所说,是中国文坛上“散文小品的成功”。
徜徉在百年哲思散文的海岸,一路的灵光美景令人流连忘返,精选的经典散文作品就像构起了一个清新典雅的自然王国,无比悦目。也许这些文章并非全部是精美的珍珠,但他们一篇篇美丽而迥异,给读者播撒着智慧,向人们洞开了一片片思想的家园。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些文章现在读来仍然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虽然写的都是稀疏平常的小事,但是,这些事情在他们的笔下,却演变成了人生思考,使他们成了一系列人生边上的眉批,永恒纯粹超然,让人们觉得每一篇散文都由于浸入了思考而被垫高了层次,让人们不觉得便有一种被这些散文呼唤的感觉,它呼唤起了读者的审美愉悦,还有着启人心智、点悟生活的另一种功能。它们再次证明:优秀的散文作家都兼为驾驭文字的高手和深邃敏锐的思想家。瓦雷里说:“诗歌是跳舞,散文是散步”。其实,仅仅在散文的世界里,就既有作家直接倾吐灵魂隐秘、气血充盈的情感舞蹈,又有闪烁着创作主体新知与睿见的智慧的思想散步。书中许多作者都是我们所熟知的,留给我印象最深刻最鲜明的有鲁迅的沉郁雄浑、冰心的隽秀玲珑、朱自清的淳朴淡薄、沈从文的轻灵曼妙、丰子恺的厚重平实。其他的,也都各有千秋。正如季羡林所说:“美的散文往往写的是身边的琐事,古今中外有很多这样的名篇。我所说的身边琐事范围极广,人身旅途中的所历所感,无不包容于其中,在我们这个林林总总的花花世界上,遍地潜伏着蓬勃的生命,随处活动着熙攘的人群,撷取其中一颦一笑,写出那些美好的、悲哀的、能拨动人们心弦的事物。这样的文章能净化我们的感情,陶冶我们的性灵,小中有大,小中见大。平凡之中见真理,琐细之中见精神。”
合上这本厚厚的书,我轻轻闭上眼睛,感觉内心获得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澄澈和明净。仿佛受过了一场春雨的洗礼,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思考,让我看到他们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广阔的胸襟。让我不禁感觉原来生活中很多我们认为的琐事并非只是淡然无味的,而是值得每一个人去细细的体会,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参悟出人生的真谛,变得越来越成熟。
第四篇:散文
路中间有棵树
公园的路中间,有一棵挺拔的树。
相对与周围的树,它显得格外直。
我不知道
它在这里站立了多久。
但我可以断定,在没有路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棵树。
它静静地,静静地,站在镶满地砖的路中间,似乎在向我们,诉说一个感人的故事。
故事里有一群可爱的人,他们在烈日下,为公园里的游客,铺出一条通往山顶的路。
我似乎看见他们挠着头,不知道怎样对待
这一棵恰好长在路中间的树。
是改了路,还是砍了树?
不知是谁敲碎了地砖,圆满的绕树一圈……
于是——
路还是那条路,树还是那棵树……
第五篇:散文两篇
散文二篇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
2.了解文章的结构及揣摩文章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在诵读的过程中,理清文章结构,感悟作者的情感。
2.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在老师的点拨下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理解文章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作者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重点
理解文章的内容,总体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
难点
揣摩语言及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永久的生命》
视频播放:一粒种子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一条小溪从雪山发源,流入大海。
导言:上面两组画面,让我们看到生命的进程,感受生命的蓬勃。生命,是大自然伟大的作品,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精辟的语言来揭示生命的真谛,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关于生命的文学财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儿这样阐释生命的意义:“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著名作家严文井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永久的生命》,来感知作者是如何理解生命的。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现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著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
共 5 页 第 1 页
听音频朗读,然后学生自由朗读。思考回答:
1.文题是“永久的生命”,读罢课文,你觉得作者在文中对生命持怎样的情感态度?
赞美
2.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谈生命易逝。
第二部分(第2~3段)谈生命神奇不朽。
第三部分(第4~5段)赞美生命。
3.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先抑后扬。作者从时间过去永不再回来谈起,谈到个体的生命容易逝去,人力不可挽回,让人无奈,这是“抑”;接着写种族的生命是神奇的,伟大的,充满活力的,“随处显示它的快乐和威势”,这是“扬”,最后抒发对生命的赞美之情。层层铺垫,将对生命的礼赞之情抒发到极致,凸显文章主旨。
4.第一段末尾写道:“我们都非常可怜!”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你的力量是那样的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做主。
5.怎样理解“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作者在第二段中以“小草”“小牛犊”为喻,阐释了“生命自身的神奇”。小草卑微而柔弱,然而“春风吹又生”,永不休止的繁殖着,蔓延着,随处显示它的快乐和威势。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6.如何理解“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
“凋谢”的是一个个个体,一朵朵花朵。“永存”的是生命永不休止的繁殖着,蔓延着,随处显示它的快乐和威势。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永远充满生机。
7.条理清晰,层层深入。
作者从时间过去永不再回来谈起,谈到个体的生命容易逝去,人力不可挽回,让人无奈;接着写种族的生命是神奇的,伟大的,充满活力的,“随处显示它的快
共 5 页 第 2 页乐和威势”,层层铺垫,层层蓄势,水到渠成地抒发对生命的赞美之情。将对生命的礼赞之情抒发到极致,凸显文章主旨。
8.欲扬先抑,凸显主旨。
分析见前面“整体感知3”。
永久的生命生命易逝
豁达生命神奇
乐观赞美生命
积极
《我为什么而活着》
“我为什么而活着?”古往今来,人们何止千百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太简单又太复杂。有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人搜古寻今,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玄机。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呢?今天我们来看看罗素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在1950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的写作。
1.听读。听音频朗读,认识生字。
遏(è)制 飓(jù)风 濒(bīn)临 俯瞰(kàn)
2.指点学生朗读。说说作者一生为什么而活着?
渴望爱情,追求知识,同情苦难。
3.大声朗读课文,说说文章的结构特点。
第一部分(第1段):总说。开篇点题,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自己一生的三大追求: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第二部分(第2~4段):分说。
第一层(第2段):解说渴望爱情的原因。
第二层(第3段):解说渴求什么样的知识。
第三层(第4段):具体解说对人类苦难的同情。
第三部分(第5段):总结,这样的人生,作者觉得活着值得。表达乐观积极的生
共 5 页 第 3 页活态度。
4.默读课文,画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句子。然后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探讨解答。
(1)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这三种感情对作者人生强有力的影响。而“苦海”“绝望”则表明这三种感情给他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不安和痛苦。面对追求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他只能为自己的渺小感到无奈和绝望。
这句话,作者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形象的比喻中,使语言含蓄生动,充满激情,富于理性色彩。
(2)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形象而充满诗意的语言,描述了人孤寂中的情感体验。“冰冷死寂”“深不可测”揭示了孤寂的恐怖可怕。然而,作者越是描述孤寂的可怕,越是反衬出爱情的可贵美好,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热切追求。
(3)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总把我带回尘世。
这句话点明了爱情、知识与同情的内在联系。作者用含蓄而充满理性的语言揭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这体现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
5.问题探究
(1)概括说出作者渴望爱情的原因。
作者说,追求爱情,有三方面的原因:①爱情可以带来狂喜;②爱情可以摆脱孤独;③爱的结合可以使人看到梦想的天堂的缩影。总之,爱情使人生活得更加美好;追求爱情,则是追求人生的境界。在这里,作者把爱情描写得极其美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2)作者寻求知识体现在对哪些领域的追求?
这里写了追求知识的三个方面:①了解人类心灵;②了解星星为什么发光;③理解毕达哥拉斯的力量。这三方面实际上包含了人类知识的几个重要方面:人、自然、社会。他追求知识,生命不息,写作不辍,一生留下七十多部著作和无数文章,他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和力量都献给了人类。
共 5 页 第 4 页
(3)指出作者同情人类苦难的具体内涵。
作者同情那些遭受苦难的人们:饥饿中的孩子、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和孤苦无依的老人。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但作者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他对苦难的拯救往往失败,这就使人更加痛苦。
(4)最后一段,作者说:“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我活着值得”。
罗素觉得他的人生追求是正确而崇高的,回顾一生,问心无愧,并且不无欣慰。可以说,这篇文章,是罗素生活的宣言书,其实也是古今中外许多伟大人物生活的共同准则,它具有普遍意义,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课文中,作者用凝练含蓄的语言叙写了自己一生的纯洁而无比强烈的人生追求,表达了作者博大宽广的胸怀和乐观积极的态度。激励我们有所追求,奋发向上。
我为什么而活着渴望爱情追求知识同情苦难胸怀博大 积极乐观
本课两篇散文都与生命密切相关,那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教师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真正的教育总是充满活力和生气,通过教师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熏陶,对个体生命的肯定、激励、褒扬,创造自由舒展的空间,使学生充满对生命的热爱,具有昂扬向上的精神,学生个体生命情感在积极、活泼、明朗的教育环境中得以无声地滋润、涵化、延展、厚实,把教育中的个体生命引向高处。课堂教学是进行生命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应该让生命教育走进课堂,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和生命意识。生命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教育,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素质提高的大事。这也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所在。
共 5 页 第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