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2009年高考备考之语文作文
关于2009年高考备考之语文作文
(话题作文)
一、(2008年福建省)作文题目(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与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三个人走进商店。一个人买了一瓶果汁,说:“我喜欢甜的。”一个人买了一杯咖啡,说:“我就喜欢这又苦又甜的磁味。”还有一个人买了一瓶矿泉水后说:“我喜欢淡淡的矿泉水。”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佳作欣赏 缤纷成就和谐
三人进商店寻解渴之物,喜甜者偏爱果汁,喜淡者选择矿泉水,喜欢又苦又甜者买下咖啡,三种味道不同,但却因不同而和谐―――和而不同方为和谐,若这世上只一种饮料,则不免单调而索然无味。
缤纷成就和谐,试看暮春三月,鹅柳淡烟的嫩黄,映阶碧草的翠绿,出墙红杏的艳红,卷云时舒的碧空,它们的颜色各不相同,但这又有何妨?“万紫千红总是春”,本来万物都欣然生长的春日就不是由一种色彩来主宰的。
不同的是表象,和谐的是本质,缤纷成就的是多彩的丰富,是真正意义的和谐。
轻叩红楼之门,寻那桩百年来曼远悠长的梦,你说《红楼梦》里众相纷芸,钟灵秀丽的女儿如此之多,谁是读者的最爱?从来是众口难调,然而亦从来是雅俗共赏,轻抚着略微卷起的书页,我们仿佛听到,那“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的张扬,那“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忧伤,那“这个妹妹,好像哪里见过”的惊喜,那“爱哥哥,爱哥哥”的叫唤,汇成了一曲和谐的乐章,不绝于耳,味之不尽……
和谐不是一把尺子,硬生生地丈量万物,用同一个标准命令世间万物达成量的一致;和谐是一位总揽全局的决策者,抑或说是指挥家,让万事万物各就其位,让它们演泽真实的自己,成就真正的和谐。
千年之前,春秋战国的战乱年代里却上演了空前而惊世的文化盛宴,诸子百家的争鸣之声穿透史册、书卷,穿越时空仍然在耳畔掷地有声;千年之后,蔡元培先生的“不以自己思想来束缚他人,亦不以他人之思想来束缚自己”这一名言震醒了求索中的多少中国人,而“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又延续至今,令人感佩。
所以,请尊重不同的看法,不同的选择,请用心去领会并呵护真正的和谐,各个民族的不同风俗习惯,请给予保护;各个地区的不同生活习性,请给予宽容;尊重商店里买不同饮料的人;尊重音像店里买古典音乐或是流行摇滚音乐的顾客……正是每个人的不同特性构成这变幻的多彩的大千世界,没有不同就没有真正的和谐。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缤纷的色彩,―――为何?
―――缤纷成就和谐!
【点评】:就这道作文试题,不少考生只满足于演绎试题材料中的某种“滋味”,未能对材料进行深一步的开掘、拓展,立意显得一般化,缺乏深刻,缺少思辨。本文的不同凡响之处,就在于体“味”且辨“味”,在不同之中看到相同之处,“和而不同方为和谐”的观点掷地有声。
在作文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见他人之所未见,言他人之所未言,积极思考,善于思辨,是该文脱颖而出的秘诀。
素材积累
1.蔡元培先生的“不以自己思想来束缚他人,亦不以他人之思想来束缚自己” 2.诗赋予一字见工拙。
苏轼
3.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卢延让
第二篇:高考备考作文之四(本站推荐)
2012高考备考作文(原创习作)之四
【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天,一个工人在仓库搬运货物,一不小心把手表丢了,到处找不到,后来同伴也加入了寻找的行列,大伙儿翻箱倒柜,仍然一无所获,无奈只好沮丧地回去吃午饭。
这时候,有个小男孩偷偷溜进仓库里,没费多大力气和时间,很快就把手表找到了。人们诧异地问他是怎么找到的,小男孩回答道:“我只是躺在地板上,保持安静,马上就听到手表的滴答声了。”
全面理解材料,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优秀例文】
屏息嗅花香花香——冯玥
烂漫花海,落英缤纷,绚烂阳光轻抚叶片的脉络,留下朦胧的光影。眼前是最美的风光,却唯独嗅不到花香。市井喧嚣浪般袭来,心绪杂乱如麻,剪不断理还乱。
思索多日,尚明了,不身心安静,不忘记世俗烦扰,又怎会与自然完成不可言说的交流,又怎能敏锐捕捉到醉人的芬芳?与平日接触的香水相比,花香自是清淡的,若无心轻嗅,那香气便是就随云烟消散了。
物如此,人亦然。
钱钟书先生一世寂静。纵是在他最负盛名之时,亦是轻轻掩上书房的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门外是喧嚣繁华,门内是如斯寂寞。终是以《管锥编》惊艳众人,以《围城》蜚声海外。君非内心平静,又怎能抵制住名利诱惑,潜心为文?一盏如豆灯火,照亮漫长岁月;些许茶香。氤氲满室,亦与心相伴。
是那般执着地守护心灵的一方净土,是那般自在地翻弄旧日书籍,风轻云淡地一去经年。钱钟书定是能在书中嗅到花香的人。
光阴流转,岁月翩跹。2007年,刚刚进入中国传媒大学动画系的王卯卯随手画下漫画形象兔斯基,在2007年引领动漫表情热潮,相继成为惠普、摩托罗拉的形象代言人,霎时间,鲜花和掌声将王卯卯包围,可未来却充满未知。“像是一个小孩子拿着钱,谁看见了都想抢。” 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动漫表情的创作者纷纷转让红极一时的动漫表情。唯有王卯卯不愿随波逐流。三年时光飞逝,当往日的动漫表情渐渐衰败,兔斯基却依旧鲜活。如今的王卯卯已经可以凭借兔斯基在北京安家落户。世人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王卯卯却可以安定心神,淡然的面对机遇和挑战。
王卯卯定是在漫画形象中嗅到花香的人。
若无用心专一,笃定而且平静,那么他们亦不会嗅到花香。
会屏息嗅到花香的人,是执意坚定的旅人,劈开道路,无怨无悔的一路向前,踏上之后注定回头不是岸。他们在是非争议中行走,路过寒日暮江抑或草色烟光。白云苍狗,时间里唯留墨色青山,飘渺浮云,旅人依旧在路上。
他们屏住呼吸,嗅到一路芬芳„„
第三篇: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人物传记特点
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人物传记特点
一、定义:传记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
二、分类:自传、评传、回忆录
三、人物传记阅读材料的特点
1.所选材料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与官职、法律有关的内容。
2.所选文章的内容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般肯定赞扬所记人物,弘扬正义,贬斥邪恶。
3.所选的材料篇幅较短,400字左右,文后有一定量的注释。注释往往给阅读提供一定的信息,有时是重要的信息。
4.涉及到的实词和虚词及考题中的例句越来越贴近教材。
四、阅读人物传记必须明确的问题:
1.文章写的是什么人?(一个主要的人物及其他次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做了什么事?(一般是用叙事来表现这个人物的,有时候写了几件事。)
3.这个人怎么样?(是好人,还是坏人?一般是好人,主要看作者是怎样评价的。)
4.是思路层次,文章是沿着什么思路展开的,是总分式、并列式、还是层进式,是顺叙还是倒叙,有没有插叙;分为哪几个层次,每层的大致意思是什么,等等。
5.是写作技巧和语言特点,这两项内容虽然现在的高考命题很少涉及(今年的湖北卷14题已经涉及),但对它们有个粗略了解,可以帮助理解文本内容。
五、掌握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见词语(见附表)
六、感知步骤
文言文人物传记一般性的阅读欣赏,当然是从文章入手,从篇名开始。但应试的情况有所不同。就目前的文言文阅读命题来看,选择题往往有四道,其中第四道题是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这道题一般只有一项错误,而且错误点很小,这就为我们整体感知提供了新的途径。因此,就应试性文言文人传记阅读的整体感知而言,第一种步骤是,认真通读原文,结合第四道题,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
第二种步骤是,先阅读第四道题,再回头阅读文言文材料,进而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实施这种步骤可能效果更好。
第四篇:2014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人物传记特点
2014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人物传记特点
一、定义:传记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
二、分类:自传、评传、回忆录
三、人物传记阅读材料的特点
1.所选材料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与官职、法律有关的内容。
2.所选文章的内容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般肯定赞扬所记人物,弘扬正义,贬斥邪恶。
3.所选的材料篇幅较短,400字左右,文后有一定量的注释。注释往往给阅读提供一定的信息,有时是重要的信息。
4.涉及到的实词和虚词及考题中的例句越来越贴近教材。
四、阅读人物传记必须明确的问题:
1.文章写的是什么人?(一个主要的人物及其他次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做了什么事?(一般是用叙事来表现这个人物的,有时候写了几件事。)
3.这个人怎么样?(是好人,还是坏人?一般是好人,主要看作者是怎样评价的。)
4.是思路层次,文章是沿着什么思路展开的,是总分式、并列式、还是层进式,是顺叙还是倒叙,有没有插叙;分为哪几个层次,每层的大致意思是什么,等等。
5.是写作技巧和语言特点,这两项内容虽然现在的高考命题很少涉及(今年的湖北卷14题已经涉及),但对它们有个粗略了解,可以帮助理解文本内容。
五、掌握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见词语(见附表)
六、感知步骤
文言文人物传记一般性的阅读欣赏,当然是从文章入手,从篇名开始。但应试的情况有所不同。就目前的文言文阅读命题来看,选择题往往有四道,其中第四道题是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这道题一般只有一项错误,而且错误点很小,这就为我们整体感知提供了新的途径。因此,就应试性文言文人传记阅读的整体感知而言,第一种步骤是,认真通读原文,结合第四道题,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
第二种步骤是,先阅读第四道题,再回头阅读文言文材料,进而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实施这种步骤可能效果更好。
七、感知方法 1.通读。对于阅读材料,要从头到尾,慢慢读完。速度不能太快,太快了不能理解词句,也不能把握内容;速度也不能太慢,字斟句酌既没有必要,考试时间也不允许。词句意思和所写内容能够大致理解就可以了。通读要完整,如果有文章出处和疑难注释,也要一并读完。
2.圈画。对于一些重要信息和可能干扰阅读理解的文字要圈画出来,各层意思之间可以用竖线断开。“重要信息”主要指传主的姓名、官职及其变动情况、工作地点及其变动情况等等;“可能干扰阅读理解的文字”主要指文中的一些名词术语,如人名、地名、官职名、官府宫廷名、科举考试和官职升降专用术语等,这些词语往往有特点含义,如果误以为是普通词语,那就会在理解上出差错。有些同学通读文言文材料时,不习惯动手,不留下阅读的痕迹,这不利于提高阅读的效率。当然,阅读熟练以后,经验丰富以后,可以简化一些,只选最重要的作些圈画就可以了;但是,在训练的初期,一定要做得细一些,到位一些。
3.跨“难”。高考文言文考查,一般都会选用浅易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即:词语都是常见或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句式多为跟现代汉语相同的句式,或者几种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文中所写之景、所记之事、所说之物、所议之理比较好懂,不会有像《尚书》那样古奥难懂和《春秋》那样微言大义的文字;专用名词术语较少,而且一般都是中学教材中出现过的,不是非查工具书不可的文字。尽管如此,由于学生各自的情况不同,有些人难免会碰到一些一下子理解不出的词语和句子。这时候不要紧张,正确的做法是先“跨”过去。可能读到后面再返回来看就迎刃而解了,也有可能文后有注释,还有可能题目中有启示,或者命题回避了这一难点。因此,整体感知时,一般不要在个别词句上多作推敲,以免浪费时间;即使答题时非得弄清这一难点,到时候再说也不迟。
4.借助。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中碰到的问题,能够借助上下文和试题来解决,是很重要的方法和能力。善于借助上下文的内容、句式,善于借助试题,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如果阅读材料有出处说明或疑难注释,有时也可以借助理解。
八、高考选择“浅易”古代文作为阅读材料。具体地说,就是选择比较典范的史传文中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片断。依据这一特点,阅读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知人 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具体地说,文章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对这些都要一一搞清楚。
2、明事 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弄清这些问题,就是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辨理 所谓辨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其实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看法,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写作上的特点
(1)文段一般介绍的顺序是:姓名→籍贯→管职→经历→事件。如2003年的“裴矩传”依此介绍了“裴矩的字(弘大)、籍贯(河东闻喜人)、家境(早孤)、学识(博学)、官职(吏部侍郎)”等。事实上,我们学生在平时的文言文阅读训练中所接触的文段,大多也是按此顺序来写的。明确这个特点后,有助于我们“快速阅读、了解人物的情况”。
(2)文中出现的人物主次分明。文段开篇先介绍的人物的“姓名、籍贯、遭遇、经历、官职、品行”等,那么这个人就是选文的主要人物,其他的人物都是为写这个主要人物作的陪衬。
(3)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对话),所做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如1999年通过写苏琼为官所做的六件事:“应对曹芝、公正断案、妙题道研、清慎拒瓜、冒死请命、革除旧弊”来表现苏琼“清正廉洁、心系百姓”的品质。
第五篇:2019高考语文作文指导系列之九作文的备考
2019高三语文写作阅读预热之九 作文的备考
作文命题趋势
近三年来,我国的高考作文命题,在形式上尽管基本相对稳定,但还是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1.稳中有变,形式灵活,不固守、不保守。例如,2017年全国一二卷是新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命题,全国三卷是命题作文,北京是命题作文,天津是命题、话题与新材料交融而成的命题形式,江苏、浙江、山东是新材料作文命题形式。
2.近三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总体保持新材料命题趋势,但写作指令任务却灵活多变。例如,2015年全国一卷是新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命题,2016年是新材料作文隐含任务驱动的漫画作文,2017年又运用了新材料作文+多项任务驱动型命题:①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②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③选择两三个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这样的任务驱动,指向社会实践应用,增强了考生的自主选择性,写作的对象性也大为增强。
3.命题材料类型,也常常灵活变化。近三年高作文命题的材料类型有漫画材料,有现实事件材料,有观点性材料等等;前几年,还有多项材料、寓言故事型材料等。考生一定要注意,命题材料类型不同,写法就不一样,因为材料作文命题的类型对考生审题、构思、思维等写作能力的制约性很大。
命题内容变化,值得考生注意:(1)不断向“立德树人”,“高考育人”功能转化,意在引导考生领会命题背后的人文精神和中华价值观、文化自觉;也越来越注重“家国情怀、豁达自信、开放进取、正视现实困惑、勇于担当,提升人生境界”等思想内容的引导,越来越积极主动地呼应国家总体战略和宏伟蓝图的命题思想。
(2)越来越贴近时代生活,贴近学生实际,逐年加重体现时代精神,关注社会热点,凸显时代主题,关注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未来价值。
高考作文在写作能力考查方面,呈现了如下特点:
1.注重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考生注重提升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2.注重语言建构与应用的考查,突出语言的表现力、语言表达规范、准确、连贯性的考查,强调语言表达与运用的逻辑性思维;
3.在题目的审题与构思方面,审题难度有所降低,但仍有门槛,强调构思有层次,结构完整(构思的外化),提倡创新与批判性思维,但更注重正确思维的引导。
主要表现为:一是学生的理性认识水平与能力,二是思维发展与提升,三是人文素养与审美情趣,四是文章构思与语言运用。
提高文章的构建水平,要从审题、拟写标题,到文章开端写作,到主体段写作,再到整体层次构思,都要做认真训练。
典例一:(2017新课标1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佳作欣赏】
科技之光,照耀九州
广东一考生
中国,古称九州,是历史长河中古老神秘的东方国度。你们对她的印象或许仍停留在丝绸瓷器中,但今天——科技的火炬高高举起的时代,科技之光早已遍布神州大地。在你们面前,是一个崭新而又充满活力的中国。
科技之光催生了“中国速度”:中国正如版图上的雄鸡,昂首阔步;着眼在大处,你会看到中国国土上遍布的高铁网,四通八达;将目光落在身边,你会看到橙黄蓝五彩缤纷的“共享单车”,绿色环保,回到你 1
手中,不如拿起你的手机,尝试移动支付,轻松便捷。在飞速掠过的中国高铁中,你可以看到“高速”;在共享单车中,你看到的是慢速环保;在移动支付中,你看到的是快速。无论是哪种速度,都是中国走向繁荣昌盛的稳健步伐,而惟有让科技之光更加明亮,“中国速度”才有保证。
科技之光带来的“大速度”,是飞驰的高铁。高铁,对世界,对中国而言都是新面孔。然而在中国,你看到的是世界上最多最发达的高铁网。你们也许无法想象,早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铁路上用马拉火车的场景,而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高铁所展现的“中国速度”让世界眼前一亮。改革开放以来,你们或许只认为中国是“制造大国”,可今天我们已奋力跨向“制造强国”,更是由“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智造”,向世界交出了一张漂亮的名片。
科技之光带来的“小速度”,是街道上整齐摆放的共享单车。正如你们所见,口号为“实现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共享单车公司们,正逐步实现他们的目标。橙色的摩拜、黄色的ofo、小蓝单车……一列又一列,构成了“最后一公里”中彩虹般绚烂的风景线。我们在“高速”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能在“最后一公里”慢下来,筑建“生态中国”。这些共享单车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更代表了中国对减轻碳排放的承诺:中国是高速的,更是绿色的!
科技之光,让我们在支付、高铁和共享单车时都更轻松。只需手机即可完成的移动支付。这是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每一处的便捷,也是“中国速度”下细致的关怀。掏出手机,走上高铁;轻轻扫码,骑走单车。高铁如树干,单车如枝叶,而移动支付如同其中脉络,为树带来无穷的活力。中国这棵大树,是迅速生长的,也是绿意盎然的。
正如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所言:“日出东方,其道大光。”如今的中国,因冉冉升起的科技之光而欣欣向荣。科技之光,照耀九州,三者合力,成就科技中国。
【解析】
审题立意方面:该文根据题意和写作任务指令选择了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三个关键词,抓住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的关联点,都是科技带来的新事物的特点,确立了中国是一个崭新的科技大国的中心论点,告诉“外国青年”中国在科技之光照耀下是崭新的充满活力的国家。立意切合题意,国家发展战略高度一致。
文章构建方面:采用总分总构建思维方式,提出观点后,总写中国速度,再由大速度讲到小速度,最后进行总结。尤其每个段落开头的中心句表述清晰明确:科技之光催生了“中国速度”——科技之光带来的“大速度”,是飞驰的高铁——科技之光带来的“小速度”,是街道上整齐摆放的共享单车——科技之光,让我们在支付高铁和共享单车时都更轻松,这四个中心句架构起全文的整体思维支架图,既让全文思路清晰,也让观点醒目耀眼。
拟题、开头与结尾方面:该文拟题为“科技之光,照耀九州”,简洁醒目;开头写“在你们面前,是一个崭新而又充满活力的中国”,结尾再用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所言:“日出东方,其道大光”照应,然后再写“如今的中国,因冉冉升起的科技之光而欣欣向荣。科技之光,照耀九州,三者合力,成就科技中国。”不仅使全文首尾圆合,形成了整体结构的美感,而且处处扣题,处处突出中心论点。
高分议论文的特点
(1)鲜明的观点:观点一定要正确、切题,而且鲜明地提出来,不能模糊不清,甚至没有观点。(2)规范的开头:议论文开头基本要求是规范,根本任务是开宗明义,亮出自己的观点,或者提出引发读者思考的问题。
(3)清晰的框架:议论文的框架一定要清晰,符合一般人的认知规律,读起来清晰,易于把握。(4)深刻的思考:要能揭示本质、分析原因、预见趋势、提出办法。要善于运用一些基本的逻辑手段。(5)精彩的语言:语言要流畅、清晰、自然、有力,在此基础上能营造一定的文采。(6)丰富的材料(不能能用材料的作文除外):议论文的材料要丰富,一般要有2个以上,最好能有点有面,兼顾古今中外、各行各业。
对于全国卷高考作文来说,按下面要求来做一定可以拿高分。
1.认真读懂题目,弄清楚要素与关系,审准题目,明确题目到底要我们干什么。
[来源:学|科|网Z|X|X|K] 2
2.鲜明地提出观点。
3.清晰地讲清楚理由,最好有两条理由以上。
主要考虑:本质、原因、作用(危害)、趋势 4.不断地训练将每个理由写成说理充分的段落 5.不断提升语言的表现力和力度
6.除了最常规的议论文文体外,也可以尝试一下书信、演讲等更有对象针对性的文体。备考方向 培养多元思维
“多元思维”是指跳出点、线、面的限制,能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多元思维有利于发现新思想,立意新颖,避免人云亦云;有利于打开思路,深刻理解题意,洞察议论的针对性,选择最佳的角度立意,写出新意。
现在作文常常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所以必须是“综合角度”立意,即使是抓住一个侧面立意,这个侧面也必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角度,是主要矛盾角度。当抓住一个侧面立意时,必须注意深刻理解这一侧面的特征,以及这个侧面同事物整体、同其他侧面的关系。
平时训练时,一定要多角度立意,多拟定几个立意,万万不可抓住一个侧面就立意作文。分析问题是也要多角度分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世上万事万物都是纷繁复杂的,从不同的角度会看到不同的影像。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事物,会产生多种结论。事物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学会多角度看问题。要认识事物的真正面目,就要从多个角度看。要论证清楚明白问题,就要从多各角度去分析。
典例:(2018新课标2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析】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本题可从统计学家沃德的角度,分析原因,揭示本质,确定立意。也可以从军方调查组的角度,分析原因、揭示本质,确定立意。还可以从综合角度立意。
培养纵向思维
纵向思维,即任何一个层次上的思想都是对其下面一个层次的思想的总结。上一层次是总说(概括性思想),下一层次是分说(具体性思想)。从概括性思想到具体性思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用纵向思维安排文章的结构。
层层深入就是纵深挖掘、逐层递进、追根溯源,多问几个“为什么”,把分析论述的思路向纵深方面发展,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主观到客观、由哲学到文化、由家庭到社会、由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本质、从结果到原因等等。力求对事物的见解入木三分,一针见血,具有预见性。这样就会对问题的分析有较强的层次性、阶段性、严密性。
分解理由:理由,从以下方面来思考: 1.分析原因。2.分析本质。
3.分析作用(或危害)。4.预测趋势。
[来源:Zxxk.Com] 3
5.联系有无相同或相反现象。6.提出正确做法。
以上几个方面构思时要尽可能全面思考,写作时则可以抽两三点来深入展开。充分说理的办法(我为什么这样认为,理由是什么?)(1)要有分解为两三条理由的意识(2)掌握分解的方法
方法一 一定要学会从材料的要素中进行分解
方法二 当前社会、青年一代、民族精神、国家政策、世界形势(3)学会把理由展开写成漂亮的论证段落
方法一 如果有恰当准确的例子就使用传统的例证法 典例:
不同的位置,不同的光彩。(分论点)回望芸芸众生,更是无处不见这一普通的禅理。(过渡)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成为高原上最美的雪莲。在偌大堂皇的深宫里,文成公主勤修琴棋诗画,树大家闺秀之典范,教化于民;在青藏高原上,她却主动出闺,以改革者的胸怀与魄力推崇唐文化,帮助高原的人民走出原始生活的囚牢。(例子)同样是美丽的公主,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肩负的使命的不同,焕发的光彩亦不同。(分析与结论)
方法二 如果没有恰当准确的例子就务必学会完全的道理论证 充分说理之二 学会把理由展开写成漂亮的论证段落 方法一 如果有恰当准确的例子就使用传统的例证法
四层次展开法:主题句(引出句)+(延伸分析或过渡句)+事实论据+论证+结论 典例:
他就是这样一个改变自己的人。(引出句)本可对仆人颐指气使,他却选择了亲力亲为;本可锦衣玉食,他却选择了温饱足矣;本可夜夜笙歌,他却选择了挑灯夜作。他将自己由高高在上的贵族改变为平凡低微的平民。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用这种方式让自己充分体验到底层百姓所受的如大山般压得他们透不过起来的压迫。(事实论据)如果没有这样的转变,何来真实感人的作品呢?(假设分析)正是因为这牺牲一切荣华富贵的改变,托尔斯泰才可真正融入百姓,从而写出在黑暗中迸发火星和令人振聋发聩的的伟大作品。(因果分析)改变自我,才能使自己走向深刻,走向崇高,托尔斯泰的经历真是令人钦敬令人深思啊!(结论)(改变自己与改变世界)
方法二 如果没有恰当准确的例子就务必运用完全的道理论证,具体而言有以下方法。
这类段落不借助例证,而是直接讲道理,依靠深刻的思想、严密的推理、充沛的气势来取胜。这类段落的难度较高,但如果刻苦训练,能使文章有一种大气与高度,在众多常规之作中起到脱颖而出的效果。纯议论段落写作的主要方法:
阐释扩展 典例:
第一喜,喜在女儿冰雪聪明,对家人关心备至。你一向习惯在高速上开车时接电话,殊不知,坏习惯的背后,有着家人热切关注的眼眸。他们忧虑,他们担心,他们屡次劝阻,他们寝食难安,不正是因为对你的无限关切吗?而您女儿的私信举报看似大义灭亲了,实则对您爱得深沉。私信是为了顾全你的颜面,更是为了你的生命安全而着想。多么聪慧的女儿啊!有女如此,又复何求? 融入对专业的理解 典例:
有效的课堂教学确保了语文学习内容的基础性、经典性、连续性与落实的有效性,是语文素养由师到生的传递。由听、说、读、写的训练到个人内化素质的感悟提升,课堂的有效教学是语文素养形成的大河干流,滋养着语文素养的干与枝,是繁茂的基础。言质兼美的雅文,节奏意境皆雅的诗歌,议论独到精辟的议论文,是启迪智慧与思想之明灯。语文课堂要能对学生以语雅之,以文化之,以丰富之形式吸引之,[来源:学科网] 4
展现语文课堂之魅力,则学生会喜之好之,于提升语文素养大有裨益也。
以社会现象代替典型例证 典例:
如今,我们常叹息世事艰辛。有人不恕:车主被交警开罚单后痛骂其全家不依不饶;路上一点碰擦便怒火大发誓要你死我活。有人怀疑:他们用最大的恶意看待世界,孝子是装的,好人是搏出名;他们甚至赞颂恶人,因为它们至少“真实”。我们的社会,急速发展的同时又有多少人习惯了冷漠与暴躁?我看见许多人对其他人满是防备,我看见许多人对所有满是怀疑,我看见许多人的眼角挂满冰霜。
使用对比、引用、比喻(类比)等促进道理论证 典例:
再往深了说,文化的发展是需要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的,若此次道歉的思想成为主流,对于中国文化而言是可悲的,每一段历史都有了规范化的叙述方法,所有文化作品千篇一律,那还谈何发展?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曾说:“我不相信中国会崛起,因为他是一个从来不向外输出文化的国家。”文化的发展迫在眉睫,可一个开放的环境却迟迟不来,且不提一个优秀的喜剧作品被要求道歉,就连正常的文化进口都逐渐成为奢望,美剧的严格审核,推迟播放,日本优秀动漫作品的禁播,再对比国内,拉低观众智商下限的抗日剧,粗制滥造毫无逻辑的动漫剧,《熊出没》、《喜羊羊》等遭人诟病已久的动画片,没有一个开放环境下文化的公平竞争,谈何发展?(谈对于贾玲恶搞花木兰的看法)
融入全面、发展的、辩证的思维 典例:
也许有人认为,回乡创业会遭遇“拼爹游戏”的迷局并受挫。(驳论)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难道一线城市就没有“拼爹游戏”吗?我们不能因别人、个别事件而否定一切,我们应该看到,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强、政务改革的深入、透明,这样的事会越来越少,直至消失。君不见一个个大老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一个个小苍蝇也被拍死,我们的社会环境越来越纯净,还在一线城市苦苦挣扎的大学生们,请你们花一点时间,回乡考察一下,相信会不虚此行。
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看到北大白领,放弃高薪工作,已经回归故乡创立了快递公司;海归博士,放弃北上广,在成都卖起了包子;北大学子,力排众议,回乡养起了土猪……他们有的已经成功,有的正在成功的路上,你是行动起来还是犹豫不决呢?(联现实)(《圆梦最好是故乡》)
培养横向思维
横向思维是把事物放到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关系”的展开过程中,去观察事物运动的特点和它的本质,做出准确的分析论断。从而提高论证的思想深度、广度。
横向思维,即多个思想因共同组成一个逻辑推论式,而被并列组织在一起。并列式组织思想,应该先说主要的后说次要的。“分析问题”部分多为横向结构。起承转合中的承1、2、3多为横向结构。
典例:
就拿各地民居而言,徽州的建筑“曲折如才子笔”,洁白的粉墙,黝黑的屋瓦,高昂的墙头和参差的造型,无不显出“贾而好儒”的气氛;如果你去福建,闽南客家的建筑会给人坚如磐石、团团圆圆的美感;若是来到江南园林,曲径通幽、翼然亭阁之中,你不禁会吟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诗句;而当你登上巍峨壮美的长城时,感觉到的却是俯瞰天下、豁然开朗的气势。仅是一个中国,建筑的风格就如此迥异,气象万千。(“杂” 本段展现了作者对建筑的丰富知识)
培养任务性思维
写作是特定语境下的书面表达和交流。写作是面对特定读者,为达成某种目的,有确定的交流话题,表达作者思想的活动。尤其是考试作文更是如此。所以,审题必须搞清楚读者、作者、目的、话题、文体、语言、写法等等语境要素,这些都影响作文的质量、成败。
因为,写作是基于特定语境的有目的、有意识的书面交流。语境决定语篇。
语境,简单说就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言语交流的言语环境。语境是语言运用、语言实践的的条件。语境对于写作具有指示、提示、限制、解释等作用。或说语境对于写作具有制约作用,甚至可以说制约写作 5 的方方面面。语境对写作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作文题的指示、影响作者的认知、思维过程来实现的,就是说语境对作者具有指引、限制作用,作者依据语境,确定话题、表明观点、筛选内容、营造结构、以及选择文体、写法、语言等。通过对交际语境要素的分析,从而明确哪些写作要素是有明确限定的,那些是没有限定的,这样也就明确了写作任务。作文能力本质应该是“合语境、合目的的书面表达和交流能力”——作者针对具体或拟真的语境,写出符合语境要求和文体要求,达成交际意图的文章.。语境驱动了立意,立意依据语境要素。交际语境写作,是“作者”围绕“话题”在一定“情境”下,通过运用“文辞”组织相关“内容”影响“读者”从而达成“目的”的活动。交际语境写作就是任务型写作,写作任务来自语境。
交际语境要素一般包括读者、作者、目的、话题、文体、表达等。搞清交际语境要素,就搞清了写作任务。
典例:(2018全国3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特区口号,深圳,198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新区标语,雄安,2017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装。不少于800字。
【解析】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这是本题的交际语境要素,也是写作任务。“围绕”,就是以三条标语的内容及含意为中心写作。作文必须“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这是内容性质和主题方向的指令,“围绕”已经暗示了思维驱动,即“关联”,立意时要关联起来,整体立意,不能在三则材料中任选一条或者两条来立意,必须整体立意,这也是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在写作内容上,要点点出“关联点”,揭示三条标语的关系,并分析关系。给了地点、时间,考查背景分析能力,给了抽象的三个标语,考查揭示其含意的能力、对三者关系的认识能力,以及抽象材料形象化的表达能力。其实,无数的作文题,已经提示我们,凡是遇到多元论证要素的时候,如三条标语、三个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三个名句、三个关键词等等,都必须讨论“关联”,分析关系。
培养分析思维
分析的过程是由现象到原因到本质,分析过程就如同“抽茧”和“剥笋”。它沿着逻辑思维的顺序,一层一层地展开阐述,一步一步的进行分析。这样可以文脉贯通,逻辑严密,从而增强说服力。
这种论证方法,可以很好地培养分析思维。分析思维是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分析推导,最后获得一个符合逻辑规律的结论。它的展开模式是阶梯式的,一次只前进一步,步骤明确,包含一系列严密、连续的归纳或演绎过程。在其展开过程中,作者能充分地意识到其中所包含的知识与运算,并能用语言将该过程和得出的结论的原因清楚地表述出来。
典例:《当说必说》选段
“好好先生”奉行的好人主义,是一种腐朽庸俗的作风,其“要义”是“言多必失”。那么,怕“失”什么呢?无非是怕说错了话丢乌纱帽,搞坏了关系丢选票,伤了和气堵死了方便自己的“渠道”。借用“好好先生”自己的话说:“坚持原则是非多,碰着硬茬麻烦多,平平稳稳好处多。”“不说好,不说坏,谁也不见怪。”从这些话语中不难看出,好人主义的本质是利己主义。
【解析】这段话中,作者先给“好好先生”下了定义,指出了其“要义”;接着论证了怕“失”什么,方法是用子之矛攻子之盾,最后一层是指出他们的本质是利己主义。由表现,到原因,到本质,层层剥笋、抽茧。让读者有了清楚的认识。
议论段落着重阐述以下方面的内容: 分析内部联系,揭示因果关系。(考纲: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分析事物本质,给予深刻定位。(考纲: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来源:学科网] 6
分析作用危害,预测未来趋势。(考纲: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根据有无必要,提出正确做法。(考纲: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这类段落没有固定的方法,但有基本规律可循:善于寻找共识类的前提、善于运用三段论等推理、善于运用复句、善于运用基本修辞等。主要思路简介如下。
以“直接指明”的方法使议论清晰明白。以假设分析引人思考。
以因果、条件分析揭示因果。
以引用增强文采,引出和促进议论。以比喻化难为易,促进形象化。以渲情造势、呼告促进读者共鸣。
以反问、设问、反复、排比、对偶增强气势,加强节奏。以对比增加议论的深度。
多用复句增强论证的严密性,顺便增强议论文的外在气质。
典例:
中国古代戏曲中“水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水词”便是废话,《西厢记》中“开言有语叫张生”,“开言有语”便是水词,没了水词,音韵不谐,听着也就不美。汪曾祺曾经提出将水词编写整理成册,以供研究。
中国人的骨子里蕴藏着一种不紧不慢的智慧。从舜至成汤以来,强大的民族经验赋予了华夏子孙细细思考的能力,濡养出如同老者一样耐心的智慧。
从前啊,女孩子会小心翼翼地聚拢起花瓣,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将其磨成细腻香甜的胭脂;母亲手中的青红翠绿金丝黑线细细缠绕,打出梅花结或是菱形络子;工匠们会为桃木的窗户、衣边的滚子设计上百种图案,只为保证一宅人、物的美。《中国,咱们慢慢来》
典例:
世间诸多欢乐,为何人们总要执着于物欲?降低配置,从简拒奢,追求精神上的情趣倒也别有一番风味。自古我国有老子超脱凡俗,携鲲鹏以遨游;有谢灵运不喜朝廷,独爱山水以至日日流连忘返,春秋不滞;论遍世界亦有那但丁脱离党派之争,一本《神曲》骂尽天下猪狗,置身政外日安闲适;更有大师莎士比亚钟情戏剧,名声在外却别无所求。他们比起世俗凡尘,更喜高雅情志;比起不知那日便会身首异处的王侯将相,更能享受生活的美好,领略生命的内涵并因此得以善终。不知又有多少人羡慕敬仰陶渊明那种不为九斗米折腰,锄菊南山下的生活?若是精神内蕴不宝贵,古时那么多名人骚客又何必摆弄些琴棋书画呢?有时,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要那么的趋名求利;静守本心,多寻些情趣,岂不快哉?
世界之大,包容万物。若是渴图这万物,未免过于高远而致人疲惫。然而降低点要求,放低点身段,专注于自我,寻找自我的精神趣志所在,与世无争而又幸福此生,何为不乐耶?亿万生灵终将化作飞灰去,在意那一朝一暮有何用?毋庸,无用,万事空。
斜阳矮屋,一桌一椅,一笔一墨,一壶酒一盘豆,文人墨客,不过如此,足矣足矣。夫复何求?复何求!难点专练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来源:学*科*网] 7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