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备考作文之现象与本质

时间:2019-05-13 16:10: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高考备考作文之现象与本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高考备考作文之现象与本质》。

第一篇:2012高考备考作文之现象与本质

望穿心灵的迷雾

为什么干瘪,瘦小,无光的种子能长出饱满、金亮的玉米,而饱满、金亮的种子种出的玉米却大幅减产呢?因为决定玉米品质的不是种子的外观,而是种子内部的基因,基因才是种子的本质。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所以要想明静通达,就要有双望穿心灵迷雾的慧眼。

子贡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学生。一次,子贡重金赎回鲁国人质却拒绝赏赐,孔子批评了他,子路救了落水儿童并接受了对方的一头牛,孔子反而表扬了他。众人不解,孔子解释说,子贡富有,不在乎这些钱,可这却让那些也想赎人却又不富裕的人左右为难;子贡接受了牛,会使更多的人因此行善。孔子正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用他那智慧的双眼穿透了心灵的迷雾,才能到达圣人之境界。

做事如此,待人亦然。

西晋时左思相貌丑陋,天资驽钝。因此备受他人的轻蔑,歧视。左思却在众人的讥笑中暗下决心,刻苦学习,到二十岁时,他决心写一篇《三都赋》。当时的洛阳才子陆机听闻此事后,大声讥笑左思说,他写的文章只配给我糊酒盖。可是当左思的《三都赋》发表出来以后,不仅陆机哑口无言,而且时人竞相传阅,洛阳纸贵。正所谓人不可貌相,众人起初只注意到了他的外表,却忽略了他的勤奋本质,直到《三都赋》发表才幡然醒悟。

王安石的邋遢不羁,鲁迅的不修边幅,爱因斯坦的蓬头垢面并不会影响他们成为伟大的人物。相反,而今的某些人却过分注重自己的外在和物质上的条件,却轻视了对自身思想,文化,道德境界的追求,这样浑浑噩噩于世,只不过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这更突显了拥有一双透过表面看本质的慧眼的重要。

人世间万事万物纷繁复杂,我们之于世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想要达天地之境界就要看清自己与世界的本质,愿人人拥有一双能望穿心灵迷雾的慧眼。

美,不一定美

夕阳无限好,可惜,夕阳西下之后,明媚成了黑暗。

美,不一定美。像那鲜妍的罂粟,千娇百媚,却是害人的毒药。而那浅浅淡淡的桃李树,虽是不言,却下自成蹊。人们常常在意外表,因为美丽的外衣总会令人愉悦,丑陋的皮囊会让人生厌。人们也总是认为美丽之下还应是美丽,丑陋之中还是丑陋,这种可怕的意识如一张密致的网,网住了人们望向青天的眼。

古希腊有一则寓言:一个年轻人得到了一张绝世良弓,他的朋友劝他在上面刻上花纹,涂一层金粉,这样才能让良弓更加完美。这个年轻人觉得有理,便花重金请人在弓上好好雕刻了一番。结果,这张弓仅仅被拉动了一次便断了。华丽的装饰品终是无用,而其貌不扬却可能是绝世佳品。美貌,真的会迷惑人的神志,美,不一定美。

外表不应成为人们判断是非的依据,外表也不应该成为人们断言优劣的凭证。干瘪的种子,长出的会是颗粒饱满的果实,而颗粒饱满的果实,种下得到的却是干瘪的种子。物亦如此,人亦如此。拿破仑驰骋沙场,征战四野,锻造了一个时代。而这样的英雄,身高却不足一米六;拜伦,用笔尖触碰着时代,为理想奋斗一生。而这样的浪漫诗人,却天生跛足。外表不应决定一切,不美也许是最美。

人的主观其实很不可靠,因为第一眼的印象就是外表。红楼中恍若神妃仙子的王熙凤心狠手辣。贾瑞的郁郁而终、尤二姐吞金自尽,都是她一手造成的。她的美,是毒药。而雨果笔下的加西莫多,面目丑陋,身体畸形,被人们称为“野兽”。而这样可怕的人,却有着一颗圣洁纯美的心。他虽不美,却魅力无限。

美,不一定美;不美也不一定不美。美丑之分,不应在外表,而应在内心。虚有其表,再光鲜也是无用;其貌不扬,却可能千古流芳。

第二篇: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第八课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理解明辨是非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能够辨别出生活中的真像和假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活动让学生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3、情感态度观念:是非分明,明确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1.掌握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方法。

2.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难点】

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教学方法】

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招揽顾客,使珠宝能畅销起来,他特地用名贵的木料,做成了许多小盒子,并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名贵的木料做成的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珠宝的盒子这么漂亮,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了出来,退还给珠宝商,自己把盒子抱走了。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讨论以上故事是哪个成语的来历?它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活动意图:激趣明理

教师引导总结:这个成语比喻有些人只注重事物的外部现象,不看重其内在的本质。

〈新课讲授〉

一、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和本质,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学生活动1:看教材第80页漫画: “我看到了苹果落地,怎么没看到万有引力?”

学生活动:学生分成两组,根据漫画学生进行讨论,一组学生讨论什么是现象?一组学生讨论什么是本质?两组学生分别讨论出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活动目的:提高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明确“苹果落地”是现象,可以通过我们的眼睛观察到。“万有引力”是本质,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教师引导总结: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事物个别多变的东西,可以由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学生活动2:

分组合作: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学生列举生活中真善美的现象,第二组学生列举生活中假恶丑的现象。

活动意图: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全班学生参与大活动中,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明确任何现象都从一定方面表现本质。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尽管多种多样、纷繁复杂,但都是由本质决定的,都是本质的外部表现。案例赏析:

有人问三个砌砖工人在做什么,第一个说“砌砖”,第二个人说“赚工资”,第三个人说:“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后来,第三个成了有名的建筑师。学生活动3: 发表看法:为什么第三个人能成为有名的建筑师?

活动意图:通过此案例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现象和本质的统一性。教师引导总结:比如我们说班里哪个同学品质不错,往往是通过他的言谈举止表现得出结论的。同样道理,一个人的每一个言行都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表现了他的品质。学生活动4:

想一想:成语“声东击西”指的是什么意思?

活动目的: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明确“声东击西”是说事物的现象有真假之别,“声东”是假象,“击西”是真象,其本质是迷惑敌人,保存自己。学生活动5:

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能说出更多和“声东击西”类似的成语。

学生积极参与:“欲擒故纵”,“围魏救赵”,“项庄舞剑”,“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

教师引导总结: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它们都是对事物本质的表现,都是客观的。不能把真象当做正确的来认识,也不能把假象当做错误的来认识。

生活情境: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又从西方落下。这种现象似乎告诉人们太阳在绕着地球转。

学生活动:请根据我们所学的哲学原理,分析说明这种现象是否正确地反映了本质。(让学生明确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案例分析:

公元2世纪,天文学家托勒密主张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以及其他天体,都在绕着地球转动。这种错误的宇宙观在欧洲统治了1000多年,直到后来经过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长期观测、研究,写出了《天体运行论》,才第一次透过现象,正确地揭示了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旋转的本质和规律。学生活动:思考哥白尼通过对什么的观测和研究才正确地揭示了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旋转的本质和规律。

活动目的:通过分析学生明确要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总结:

1.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 2.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

3.现象和本质的对立,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它告诉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

4.现象和本质的统一,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表明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二、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教师过渡: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同样的问题,有人只能看到一些现象却不会把握其实质。而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们能否科学地认识事物、正确地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努力做到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呢? 学生活动1:

说一说:常言道“眼见为实”,结合教材第83页案例,小天使亲眼所见的现象是不是真实可靠的?为什么?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

教师引导总结:现象是入门的先导,认识事物只能从认识它的现象开始。要做到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就必须全面地占有丰富的、大量的感性材料,综合事物的各种现象,不能道听途说,不能仅仅看到一些局部的、个别的现象,就轻率地对事物的本质下结论,更不能被事物的假象所蒙蔽。案例分析:

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有一次往东方的一个地方去,半路上看见有两个10岁左右的小孩在路边为一个问题争论不休,于是他就让马车停下来,走到跟前去问他们:“小朋友,你们在争辩什么呢?”

其中一个小孩先说道:“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我们近一些,中午时离我们远些。”另一个小孩的看法正好相反,他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远些,中午时才近些。”先说的那个小孩反驳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盖,到了中午,就只有盘子那么大了。这不是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而近的东西看起来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自然也有很好的理由,他说:“太阳刚升起来时凉飕飕的,到了中午,却像是火球一样使人热烘烘的。这不正是远的物体感到凉,而近的物体使人觉得热的道理吗?”

两个小孩不约而同地请博学多识的孔子来做“裁判”,判定谁是谁非。可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把能言善辩的孔老先生也难住了,因为当时自然科学还不发达,很难说明俩小孩所执理由的片面性,也就不能判断他们的说法谁是谁非了。学生活动2:分析思考究竟什么时候太阳离我们近一些?是不是仅凭我们的眼睛去观察就能得出结论呢?

教师归纳总结:要掌握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方法,必须要掌握丰富的、合乎实际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总结:

1.要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全面把握事物的各种现象

2.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大量的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三、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

设置生活中的情境:

(1)上课时,好友小丁邀你去网吧玩游戏。

(2)朋友请你吃糖(实际是软性毒品),并帮他贩卖。(3)有人向你出售黄色书刊。

(4)为了上网,朋友要你帮忙向低年级同学勒索。(5)星期六,朋友邀你搓麻将赌博。

(6)有人向你散发“传销”材料,并邀你加入。

(7)一位学生的母亲声泪俱下地对记者说,“网吧是个谜潭,网聊、网恋就像两条毒蛇一样,缠住了我们的孩子。”

(8)一名经常上网的学生王某说:“自己也知道上网不好,花钱费力,可上网有瘾,自己管不住自己,老是想着惦着。”

学生活动1:分析讨论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处理同学间的关系?与朋友交往的标准是什么?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对个人成长有什么重要性? 教师引导总结:分辨善恶是非,是做人的首要问题。案例分析:

一位巡抚,便衣察视时曾见一秀才在书店把别人掉地的一文钱悄悄拾起来,装人口袋,便打听了秀才的姓名。几年后,在任职名单中见此秀才的姓名,马上举笔划掉,并找来秀才说:“当书店拾一文钱的事可曾记得?一文钱尚且要贪,当了宫,'能不贪赃枉法吗!”

学生活动2:分析为什么巡抚见此秀才的姓名马上举笔划掉?你对这个巡抚有怎样的评价?

学生活动3:观看视频于丹教授的《交友之道》

活动意图:通过活动学生得出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的结论。只有明辨是非,区分善恶,辨析真假,才能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才能抵制诱惑,扬善抑恶,做一个正直善良、遵纪守法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是非混杂、鱼目混珠、真假混淆的情况 总结:

1、要提高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透过假象认识真象的自觉性

2、明辨是非、认识事物的本质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四、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 设置生活中的情境: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人民的生活。然而一些人却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所谓“科学算命”,利用信息网络传播不健康的内容,污染了网络文化环境,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学生活动1:分析说明

(1)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认识这种所谓的“科学算命”?

(2)中职生应如何明辨是非,抵制庸俗的、低级的网络诱惑,做到文明上网? 名言赏析:

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

——毛泽东 学生活动2:分析说明毛泽东的这句话包含有什么样的哲学道理?

假象是现象的一种,也是本质的表现,但它却是对本质的歪曲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识别假象,提高透过假象认识本质的自觉性。

学生活动3: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假象,说明把握事物的本质必须识别假象。学生活动4:设置教学情境,你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有哪些不良诱惑?我们应如何自觉抵制这些不良诱惑? ◆ 不良诱惑(略)◆ 认清不良诱惑的危害

(1)损害人的身体,毒害人的心灵,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使人不思进取,放弃美好追求,影响个人进步和发展。

(3)使人无视法律的尊严,损害他人和社会,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技巧

(1)避开诱因。把引起诱因的实物收藏起来,避开诱因;多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流,主动地避开诱因。

(2)学会拒绝。婉言谢绝来自朋友的邀请,提高自制力。

(3)联想后果。遭遇不良诱惑时,想象不能抵制不良诱惑可能带来的恶果,以提醒自己远离不良诱惑。

(4)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一个人有了良好的兴趣爱好,才不会觉得空虚、无聊,才会脱离低级趣味,远离不良诱惑。

(5)专时专用。将自己可支配的时间进行周密合理的安排,专时专用,使自己的生活有序、充实,从而增强抵抗力。

(6)请人监督。请同学、朋友、老师和家长等监督自己的行为。在他们的不断鼓励、鞭策下,战胜不良诱惑。

(7)请学生自己写一句拒绝“黄、赌、毒、网瘾”和“传销”等不良诱惑的警示语。如:怯懦的人被不良诱惑征服,弱智的人沦为不良诱惑的奴隶。勇敢的人敢于战胜不良诱惑,聪明的人总能想出各种办法抗拒不良诱惑,等等。◆ 拒绝不良诱惑,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摆脱它们的干扰,避免其对自己的伤害。案例分析:

古堡擒凶

在印度的塔尔沙漠,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古堡。近百年来,这座古堡不断发生商人和马队遭难的事件。凶手是谁?法医验尸,竟找不到任何伤迹,无奈,只好禁止在此地住宿。著名探险家乔治无视警告,夜宿古堡,亦遭不幸。人们“谈堡色变”,百思不得其解,连警方也束手无策。于是贴出布告用一万卢比重金招贤。几年后,来了位叫比特利克的老人声称能破此案。他买了一个大铁箱,一只猴子,一副渔网。在乔治遇难的大厅里,他给猴子注射了麻醉药,放进张开的渔网内,自己钻进了大铁箱,手里紧握渔网。午夜,一团黑影从堡顶飞下,扑向猴子,一声惨叫,令人毛骨悚然,比特利克却不慌不忙地收紧了渔网,说:“凶手在此!”网内竟是一种奇怪的红蝙蝠。原来,它长着像刚针一样的嘴,扎入人脑,专吮脑汁,致人死亡。一位老人怎么如此神通广大?这个比特利克原来是剑桥大学生物学教授汤恩·维尔特。他观察研究红蝙蝠已有20多年的历史。难怪他胸有成竹,一举揭开古堡百年之谜。

学生活动5:请问你认为汤恩·维尔特之所以能揭开古堡百年之谜的原因是什么? 总结:

1.把握事物的本质,必须把现象作为认识入门的向导,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

2.必须学会正确地区分真象和假象,不为假象所迷惑

3.必须明辨是非,在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4.必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课堂小结〉

在这一课里,我们学习了现象和本质的辩证统一关系,掌握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明确了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突出表现在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上。另外,我们还学会把现象作为认识入门的向导,识别假象,明辨是非,在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板书设计>

一、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一)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1、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

2、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

3、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二)现象和本质关系哲学原理的指导意义

1、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2、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二、在认识事物的本质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三、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

四、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

<作业布置> 请结合中医诊断疾病的望、闻、问、切的过程,说明我们应该如何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通过师生共同列举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让学生明确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不能被一些假象所迷惑,所以生活中要提高警惕,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在列举生活中的一些假象时,学生感觉到生活没有安全感,这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告诉学生社会中还是真善美多,假恶丑知识一小部分力量,我们要善于识别假象把握本质。

本课采用了大量关于道德品质的案例,告诉学生本质同过各种现象表现出来,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提升人格魅力。

本课在讲第三个问题,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时,采用了于丹教授教授讲的《交友之道》视频资料,让学生明确了交友的标准,效果很好。

第三篇: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教案

第八课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第一课时 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 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既是对前一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的深化,同时又是后一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导入和铺垫,围绕本单元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核心,侧重强调提高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方法,着重阐述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引导学生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自觉运用哲学观点正确指导自己的生活,把握事物的本质,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教学难点: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

学情简要分析

知识基础: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在本门课程的前期学习中,初步掌握了唯物论及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与方法,尤其是本单元第七课的学习,学生明确“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发展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过程”,因此,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身心特点: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区分事物的真相与假象、现象与本质。

生活经验:学生生活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生活中,几乎每天都可以从媒体及身边接触到一些上当受骗、假象误导的案例,所以对于真相与假象、现象与本质有初步认识了解。(结合所学专业特点略)

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了解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理解明辨是非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

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是非分明,明确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3.运用目标: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 方法。课堂教学过程

请同学们考虑:以上漫画说明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补充:

漫画说明现象和本质不是等同的,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我们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学习新课:

一、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和本质,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1.认识事物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教师运用课件展示案例“谷粒何以变成谷堆?” 思考:国王犯这个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对现象的认识只是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某些方面、某些片段,这种认识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程度比较低。有些时候事情的表面并不是它实际的样子。国王的错误就在于仅仅凭借感觉就作出了决定。认识事物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2.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事物个别多变的东西,可以由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学生进一步讨论漫画: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

“苹果落地”是现象,可以通过我们的眼睛观察到。“万有引力”是本质,只 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二者紧密相联,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

现象尽管多种多样、纷繁复杂,但都是由本质决定的,都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比如:我们说班里哪个同学品质不错,往往是通过他的言谈举止表现出来的。同样道理,一个人的每一个言行都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表现了他的品质。3.把握本质,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它们都是对事物本质的表现,都是客观的。不能把真象当作正确的认识,把假象当作错误的认识。

查一查:成语“声东击西 ”指的是什么意思?

“声东击西 ”是说事物的现象有真假之别,“声东”是假象,“击西”是真象,其本质是迷惑敌人,保存自己。

又如,“欲擒故纵”“围魏救赵”“项庄舞剑”“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亦同属此理。

教师引导: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同样的问题,有人只能看到一些现象却不会把握其实质。而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们能否科学地认识事物、正确地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努力做到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呢?

首先,要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全面把握事物的各种现象

现象是入门的先导,认识事物只能从认识它的现象开始。要做到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就必须全面地占有丰富的、大量的感性材料,综合事物的各种现象,不能道听途说,不能仅仅看到一些局部的、个别的现象,就轻率地对事物的本质下结论,更不能被事物的假象所蒙蔽。

常言道:“眼见为实”,结合教材案例,小天使亲眼所见的现象是不是真实可靠的?为什么?

其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大量的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案例分析: 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有一次往东方的一个地方去,半路上看见有两个10岁左右的小孩在路边为一个问题争论不休,于是就让马车停下来,到跟前去问他们:“小朋友,你们在争辩什么呢?”

其中一个小孩先说道:“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我们近一些,中午时离我们远些。”另一个小孩的看法正好相反,他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远些,中午时才近些。”先说的那个小孩反驳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盖,到了中午,就只有盘子那么大了。这不是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而近的东西看起来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自然也有很好的理由,他说:“太阳刚升起来时凉飕飕的,到了中午,却像是火球一样使人热烘烘的。这不正是远的物体感到凉,而近的物体使人觉得热的道理吗?”

两个小孩请博学多识的孔子来做“裁判”,判定谁是谁非。可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把能言善辩的孔老先生也难住了,因为当时自然科学还不发达,很难说明俩小孩所执理由的片面性,也就不能判断他们的说法谁是谁非了。

分析思考:究竟什么时候太阳离我们近一些?是不是仅凭我们的眼睛去观察就能得出结论呢?

教师归纳总结:要掌握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方法,必须要掌握丰富的、合乎实际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小组讨论: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极大的丰富和活跃了人民的生活。然而一些人却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所谓“科学算命”,利用信息网络传播不健康的内容,污染了网络文化环境,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分析说明:

(1)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认识这种所谓的“科学算命”?

(2)中职生应如何明辨是非,抵制庸俗的、低级的网络诱惑,文明上网? 教师引导: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识别假象,明辨是非。把握事物的本质,必须把现象作为认识入门的向导,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你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有哪些不良诱惑?我们应如何自觉抵制这些不良诱惑?

实际运用:

(1)社会生活非常复杂,存在是非混杂、鱼目混杂、真假混淆的情况。我们在生活中做许多事情都离不开价值判断,都要讲一个善恶是非。因此,如何分辨善恶是非,就是做人的首要的问题。它要求我们学会理性分析,掌握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方法,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

请搜集整理一些生活中,有关是非、善恶、真假方面的案例,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指导自己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是学习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后,有的同学对此产生了怀疑,认为:“耳听不一定为虚,眼见也未必为实”。那么,你是如何看待以上这两种观点的呢?

请分别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耳听不一定为虚,眼见也未必为实”为辩题,组织一次辩论会。

第二课时 学会识别假象,明辨是非

1.莫被假象迷惑双眼 教师播放视频“海市蜃楼”。

教师引导:我们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不为假象所迷惑 课件展示:社会中的真假难辨。

医生给病人看病,必须识别病情表现出来的一些假象,才能对症下药; 公安人员侦破案件,必须识别案件现场表现出来的一些假象,才能找到真正的犯罪嫌疑人;

消费者购买商品,必须识别假冒伪劣商品,才能购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 应聘工作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必须识别合同中的一些不合理的甚至带 有诈骗性质的现象,才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学生明确:学会识别假象,学会透过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2.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复杂性

教师课件展示讲解故事“慈善家的谎话”“古堡擒凶”。

理解认识到: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事物是复杂多样并且不断变化的,往往是真象和假象混杂,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同在。

小组讨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成语的含义以及给我们的启示。3.擦亮明辨是非的“慧眼”

课件展示:在我们的生活中,天天都发生着许许多多的事情: ◆ 有的人主动护送迷路的老人;有的人仗势欺人,欺负弱小。

◆ 有的人自觉捡起地上的垃圾扔进垃圾箱内;有的人随意践踏草坪,污损洁净的墙壁。

◆ 有的人为寻找丢失物品的失主在路边苦等;有的人顺手牵羊拿走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 有的人为了国家的安宁,昼夜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有的人为了自己的痛快,搅得四邻不安。

◆ 有的人为了百姓的生计废寝忘食,任劳任怨;有的人为了升官发财投机钻营、费尽心机。

◆有的人奉公守法,主动缴纳税款;有的人虽有千万财产,却偷税漏税。明辨是非、认识事物的本质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只有明辨是非,区分善恶,辨析真假,才能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才能抵制诱惑,扬善抑恶,做一个正直善良、遵纪守法的人。小组讨论: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极大的丰富和活跃了人民的生活。然而一些人却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所谓“科学算命”,利用信息网络传播不健康的内容,污染了网络文化环境,影响着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分析说明:

(1)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认识这种所谓的“科学算命”?(2)中职生应如何明辨是非,抵制庸俗的、低级的网络诱惑,文明上网? 教师引导,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识别假象,明辨是非。把握事物的本质,必须把现象作为认识入门的向导,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你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有哪些不良诱惑?我们应如何自觉抵制这些不良诱惑?

◆不良诱惑:

(1)好友小丁邀你上课期间去网吧玩游戏。

(2)朋友请你吃糖(实际是软性毒品),并帮他贩卖。(3)有人向你出售黄色书刊。

(4)为了上网,朋友要你帮忙向低年级同学勒索。(5)星期六,朋友邀你搓麻将赌博。

(6)有人向你散发“传销”材料,并邀你加入。

(7)一位母亲声泪俱下地对记者说,“网吧是个迷潭,网聊、网恋就像两条毒蛇一样,缠住了我们的孩子。”

(8)一名经常上网的学生说:“自己也知道上网不好,花钱费力,可上网有瘾,自己管不住自己,老是想着惦着。”

◆认清不良诱惑的危害:

(1)损害人的身体,毒害人的心灵,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使人不思进取,放弃美好追求,影响个人进步和发展。

(3)使人无视法律的尊严,损害他人和社会,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 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技巧:

(1)避开诱因。把引起诱因的实物收藏起来,避开诱因;还可以积极参加 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流,主动地避开诱因。

(2)学会拒绝。用技巧婉言谢绝来自朋友的邀请,提高自制力。

(3)联想后果。遭遇不良诱惑时,想象不能抵制不良诱惑可能带来的恶果,以提醒自己远离不良诱惑。

(4)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一个人有了良好的兴趣爱好,才不会觉得空虚、无聊,才会脱离低级趣味,远离不良诱惑。(5)专时专用。将自己可支配的时间进行周密合理的安排,专时专用,使自己的生活有序、充实,从而增强抵抗力。

(6)请人监督。请同学、朋友、老师和家长等监督自己的行为。在他们的不断鼓励、鞭策下,战胜不良诱惑。

(7)请学生自己写一句拒绝“黄、赌、毒、网瘾”和“传销”等不良诱惑的警示语。如:怯懦的人被不良诱惑征服,弱智的人沦为不良诱惑的奴隶。勇敢的人敢于战胜不良诱惑,聪明的人总能想出各种办法抗拒不良诱惑等等。

◆拒绝不良诱惑,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摆脱它们的干扰,避免其对自己的伤害。

第四篇:高考备考作文之四(本站推荐)

2012高考备考作文(原创习作)之四

【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天,一个工人在仓库搬运货物,一不小心把手表丢了,到处找不到,后来同伴也加入了寻找的行列,大伙儿翻箱倒柜,仍然一无所获,无奈只好沮丧地回去吃午饭。

这时候,有个小男孩偷偷溜进仓库里,没费多大力气和时间,很快就把手表找到了。人们诧异地问他是怎么找到的,小男孩回答道:“我只是躺在地板上,保持安静,马上就听到手表的滴答声了。”

全面理解材料,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优秀例文】

屏息嗅花香花香——冯玥

烂漫花海,落英缤纷,绚烂阳光轻抚叶片的脉络,留下朦胧的光影。眼前是最美的风光,却唯独嗅不到花香。市井喧嚣浪般袭来,心绪杂乱如麻,剪不断理还乱。

思索多日,尚明了,不身心安静,不忘记世俗烦扰,又怎会与自然完成不可言说的交流,又怎能敏锐捕捉到醉人的芬芳?与平日接触的香水相比,花香自是清淡的,若无心轻嗅,那香气便是就随云烟消散了。

物如此,人亦然。

钱钟书先生一世寂静。纵是在他最负盛名之时,亦是轻轻掩上书房的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门外是喧嚣繁华,门内是如斯寂寞。终是以《管锥编》惊艳众人,以《围城》蜚声海外。君非内心平静,又怎能抵制住名利诱惑,潜心为文?一盏如豆灯火,照亮漫长岁月;些许茶香。氤氲满室,亦与心相伴。

是那般执着地守护心灵的一方净土,是那般自在地翻弄旧日书籍,风轻云淡地一去经年。钱钟书定是能在书中嗅到花香的人。

光阴流转,岁月翩跹。2007年,刚刚进入中国传媒大学动画系的王卯卯随手画下漫画形象兔斯基,在2007年引领动漫表情热潮,相继成为惠普、摩托罗拉的形象代言人,霎时间,鲜花和掌声将王卯卯包围,可未来却充满未知。“像是一个小孩子拿着钱,谁看见了都想抢。” 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动漫表情的创作者纷纷转让红极一时的动漫表情。唯有王卯卯不愿随波逐流。三年时光飞逝,当往日的动漫表情渐渐衰败,兔斯基却依旧鲜活。如今的王卯卯已经可以凭借兔斯基在北京安家落户。世人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王卯卯却可以安定心神,淡然的面对机遇和挑战。

王卯卯定是在漫画形象中嗅到花香的人。

若无用心专一,笃定而且平静,那么他们亦不会嗅到花香。

会屏息嗅到花香的人,是执意坚定的旅人,劈开道路,无怨无悔的一路向前,踏上之后注定回头不是岸。他们在是非争议中行走,路过寒日暮江抑或草色烟光。白云苍狗,时间里唯留墨色青山,飘渺浮云,旅人依旧在路上。

他们屏住呼吸,嗅到一路芬芳„„

第五篇: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教学设计

《哲学与人生》

第三单元 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第八课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1.案例分析法:教学过程中采用寓言《狐假虎威》的案例,帮助学生学习哲学观点。

2.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制作PPT用于课堂教学。

将学生分为4组,每组布置一个任务,小组分工协作,在教师指导下搜集信息,整理材料,完成PPT展示课件(若有视频资料更好)。

第1组任务:寻找生活中表现真善美的现象 第2组任务:寻找生活中表现假恶丑的现象 第3组任务:搜集网络为生活带来的便利

第4组任务:搜集网络生活中的“流行”现象

【教学环节】

在第七课的学习中,知行统一原理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学会正确对待人生路上的成功与失败,走自己的人生路。但做人的基本条件是要学会识别假现象,要明辨是非。人生不要被假象所迷惑,要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的发展能力找到自己走向成功的动力,充分利用外部条件,发挥内因的作用,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1、导入环节

◊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教师播放动画:《狐假虎威》 ◊设疑引思,讨论交流(1)《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我们从小就学过,成语意思是什么?(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2)同学们可能不知道,这样一个小小的成语蕴含着哲学的原理。【设计意图】故事导入易引发学生兴趣,狐假虎威的故事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它的寓意学生也很易理解,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引申到本课的哲学问题之一——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上来,使学生尽快融入到本课学习情境中。

2.问题的分析环节

问题: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和本质,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设疑引思,讨论交流

(1)狐狸骗住老虎的思维过程是怎样的?(2)老虎上当受骗的思维过程是怎样的?(3)百兽害怕逃跑的思维过程是怎样的?逃跑的原因是不是因为狐狸的出现?

(4)整篇课文出现的假象有哪些?哪些是真相?

问题答案说明

1.狐狸的思考过程是这样的:(1)怎样让老虎不吃掉自己?---要找一个老虎害怕的东西---老天爷可以镇住老虎---于是假装自己是老天爷的代表。(第一个假象)

(2)怎样让老虎相信自己?---百兽怕老虎---我和老虎在一起---百兽看见老虎会逃跑---百兽逃跑是因为怕我(第二个假象)2.老虎的思维过程是这样的:

如果狐狸是老天爷的代表我就不能吃它---但是必须证明狐狸是老天爷的代表---可以接受狐狸的证明方法---百兽看到狐狸都逃跑了(第三个假象)---相信狐狸是老天爷的代表---不能吃掉狐狸

3.百兽逃跑的思维逻辑很简单:

老虎吃百兽---老虎来了必然要吃百兽---只有逃跑才能不被吃掉。百兽逃跑的原因在于老虎的出现,和狐狸的出现根本没关系。4.课文出现了三个假象:(1)狐狸是老天爷的代表(2)百兽怕狐狸

(3)百兽逃跑的原因是害怕狐狸

但是真相是百兽怕老虎而逃跑,这也就是事情的本质。◊评价反馈,完善结论 这个寓言体现的哲学观点: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和本质,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任何事物的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因此要透过学会现象看本质。事物的现象丰富复杂,只有通过思维分析,才能把握住本质,否则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2.任何事物的现象都有真假两个方面。假象也是一种现象,要注意分析假象背后的真相。老虎的错误在于把假象当作了真相。因此老虎的错误有两个方面,一是光看现象不看本质,二是相信假象,没看到真相。

所以:要学会分析事物的现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学会分析事物的真相和假象。

3、问题的解决环节

问题一: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绚丽多彩的,又是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各种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现象往往交织在一起。

◊小组交流,体会领悟。

请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同学派代表来分别展示课前小组所完成的任务。(课件展示)

第一组学生展示成果并说明:体现真、善、美的现象:护送过马路的老人、孩子;义务献血;拾金不昧;捐助贫困地区;参加义务劳动、公益活动、助残扶贫等,奉公守法、主动缴纳税款、爱护公共财物等。

第二组学生展示成果并说明:体现假、恶、丑的现象:仗势欺人、以大欺小;肆意践踏草坪,故意损毁公共设施、污损洁净的墙壁、在文物古迹上刻字、留言;非法侵占他人财物、偷逃税款;假公济私、收受贿赂;损公肥私等。

◊设疑引思,讨论交流

(1)请同学们对小组所展示的材料进行评议?

(2)这些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什么不同的影响? ◊教师引导,加深理解

一位社会学家说:“学会做人,学会辨别是非善恶,比学习专门知识显得更为重要,一个‘德盲’远比一个文盲对社会更具有负面效应。”

想一想:这句名言能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这句话告诉我们明辨是非善恶具有重要意义,是做人的基本条件)◊评价反馈,完善结论

社会生活中的尊老爱幼、拾金不昧、乐于助人、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等现象,符合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能够促使人们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

社会上存在的假、恶、丑现象,危害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而一些贪图享受、意志薄弱者会在他们的影响下改变人生追求,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引导归纳:

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会遇到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需要我们做出选择。如果不明辨是非,就可能做出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将为此付出代价。

1、不同的现象体现不同的本质。

2、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

社会需要坚持正义、为人正直的人,我们只有做到明辨是非善恶,并积极同丑恶现象作斗争,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是做人的基本条件。

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只有明辨是非,区分善恶,辨析真假,才能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才能抵制诱惑,扬善抑恶,做一个正直善良、遵纪守法的人。【设计意图】说明不同的现象体现不同的本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原理运用到人生中,去解决人生问题,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形形色色的各种人,学会明辨是非,区分善恶,辨析真假,做一个真正善良、遵纪守法的人,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

问题二: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突出表现在能否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上 我们所面对的社会生活是十分复杂的,对简单的事物比较容易做出判断,而比较复杂的事物就比较难以判断,容易出现判断上的失误,从而导致行为上的偏差。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不断积累经验,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不断提高识别真假、善恶与美丑的能力过渡:在社会中,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我们应该如何辨别是非呢?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应该学会识别假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同样的问题,有人只能看到一些现象却不会把握其实质。而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们能否科学地认识事物、正确地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努力做到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呢?

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就是道德和法律的规定。有的人不辨是非,是因为不懂法律和道德,以至于自己的行为失控。所以我们要勤于学习,参加社会实践,加强道德、文化修养,增强法律意识,这样才能明确是非标准,做出正确的选择

明辨是非,对于中职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问题三: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 ◊小组交流,体会领悟。

请第三组和第四组的同学派代表来分别展示课前小组所完成的任务。第三组学生展示成果并说明:网络为生活带来的便利

第四组学生展示成果并说明:网络生活中的“流行”现象

◊设疑引思,讨论交流

(一)要提高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透过假象认识真象的自觉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人民的生活。互联网已近成为人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然而有的网站由于商业利益的驱使,开设了一些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内容,一些庸俗、低级的信息在网络上传播,污染了网络文化环境,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问题:(1)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网络上的一些“流行”现象?在复杂的社会中,我们如何才能学会理性分析,掌握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方法,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呢?(网友诈骗、暴力游戏、色情网站、人肉搜索、中奖信息传播谣言、散布虚假信息;制作、传播网络病毒,“黑客”恶意攻击、骚扰;传播垃圾邮件;论坛、聊天室侮辱、谩骂;网络欺诈行为;网络色情聊天;窥探、传播他人隐私;盗用他人网络账号,假冒他人名义;强制广告、强制下载、强制注册;炒作色情、暴力、怪异等低俗内容。

(2)中职生应如何明辨是非,抵制庸俗的、低级的网络诱惑,做到文明上网?

◊评价反馈,完善结论 归纳:

网络中的很多“流行”现象对社会公共生活和社会发展都会带来消极影响。这些现象危害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对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也都会产生不利影响,会使一些人价值观发生扭曲、铤而走险,违法犯罪。这些消极现象的存在更是给正在成长的未成年人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它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致使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歧途。

第一个方面,心中要有一把尺,就是要把握正确的是非善恶标准。首先解释了这个标准的含义:既包括道德标准,也包括法律标准。分析:有了这个标准后对正确地判断是非善恶的意义。

第二个方面,要提高自己的识别能力。案例:

某职高的一住校生,利用五一假期向学校声明回家过节,节后开学回来该生一只没有返校。经过与家长沟通,该生并没有回家。经过多方寻找,终于在警方帮助下在南方某城市找到该生。经过询问得知,该生实际利用假期坐火车到南方某城市去见网友。结果被网友骗入了传销组织,经过警方的解救才得以回家。老师、警察问他为什么会去见网友,该生说,我们在网上认识,她对我特别关心,就像个姐姐一样,我们什么都聊,她还告诉我她所在的城市特别好,邀请我过去玩,还说请我吃饭,所以我就去了。刚到那里,她招待我可好了,不仅请我吃饭,带我逛街,还送我礼物。但是我没想到她是个骗子,把我骗进了个传销组织„„

教师:这是在同学身边发生的真实的事情。时下,上网聊天、网上交友已经成为国人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我国目前有1.3亿网民,也就是说,我国每10人中有1人喜欢通过网上聊天交友。无可否认,网上交友作为一种新型交际方式,突破了空间、地域、时间的限制,给人们的思想交流提供了方便自由,充实了精神生活。网络交友并不可怕,只要每个网民怀着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去对待网友,在网上同样能找到自己性情相投的好朋友甚至是心仪的知音。但是,网上交友的危害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经常从报刊、网络看到有关于网友见面被劫财劫色的新闻。

想一想,同学们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识别能力呢? 对比较简单的事物比较容易做出判断,而比较复杂的事物就比较难以判断这就需要:

思考1:网友是什么样的人能够通过聊天就能看出来的吗? 思考2:网友说的话都是真的吗? 思考3:如何才能不受骗?

1.把握事物的本质,必须把现象作为认识入门的向导,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

2.必须学会正确地区分真象和假象,不为假象所迷惑

假象是现象的一种,也是本质的表现,但它却是对本质的歪曲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识别假象,提高透过假象认识本质的自觉性。

列举网络“流行”现象的假象,说明把握事物的本质必须识别假象。3.必须明辨是非,在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设置教学情境:

4.必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

首先,交友要谨慎。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网上交友无疑比现实生活中交友缺乏很大真实性,要在网上交到一个真诚好友很难。许多网民的姓名、单位、年龄等资料都是假的,这就容易让那些涉世不深的青年男女上当。由于网友很难象普通朋友一样在现实生活中交往,往往不能真实了解对方的性格、品质、为人处世风格。网络中的人,在聊天过程中总是无意地美化对方,对对方的缺点可以说一无所知。说不定你认为最知心的一个网友,就是一个品质低劣、善于玩弄女性的色狼,或者是一个劫财劫色的暴力犯罪分子。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了解一个朋友都需要花较长一段时期,何况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因此,笔者忠告那些迷恋网络游戏的善良的人们,网络交友一定要郑重,慎之又慎,注意辨别对方的素质与品格。不要泛交滥交,朋友不在多,而在真、善、好,不值得交的网友千万不要与之交往。(zigui.org)

(zigui.org)



其次,不要随便去见网友。网上交友,一定要慎之又慎,不可随便与网友见面。据媒体报道,江苏省南京市一个叫李江的男子上网聊天时,与38岁的湖北某银行信贷处女处长肖某相识。肖某告诉李江,自己当天正好在南京开会。李江当即提出到酒店看望她。按理,一个年近四旬的处级干部,社会经验够丰富了,做事够慎重了,不会随便同一个新认识的网友见面的。遗憾的是,肖某抵不出对方的甜言蜜语,同意了。一个小时后,李江来到她房间,一进屋就强抱住她,说是喜欢她,并不顾她的挣扎 先后四次实施强奸。之后,李江趁肖某昏睡之机,将她的钱物洗劫一空。其实任何一个理性的人应该能够意识到,一个刚认识你就迫不及待提出见面的陌生人,一定怀有某种不良企图。尤其是年轻女性网友,千万不能随便去见一个不了解的网友。哪怕是最谈的来的网友,如果要见面,一定要再三反问自己:对方的身份真实吗?对方的人品可靠吗?对方值得你去见吗?这样,你就不会盲目行事了。(zigui.org)

(zigui.org)



再次,见面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与网友约会见面,无疑是件令不少青少年朋友兴奋和得意的事,但涉世未深的孩子与一个陌生人见面,也是令父母们最为担心和反对的。因为青少年网友涉世不深,往往容易成为受害对象。许多不法分子善于以网友见面实施违法犯罪,而且作案手段多种多样。比如,他们约你去红茶坊、餐馆、游戏机室等公共场所,然后借故用你的手机“回电”一去不回。如果行骗不成,他们就抢。警方曾破获这样一个抢劫团伙——他们在网上聊天室里专门寻找一些警惕性差的女中学生,在聊天过程中,一旦打探到对方带有手机,就迫不及待地热情邀请女生到他所在的网吧一起玩游戏,并告知来的路线。一般女生所走的路线都会经过偏僻的小巷或街心花园。当你经过此处时,早已守候在那里的歹徒便一拥而上,将其所带的手机和随身财物一抢而空。当然,网友见面,更多的是针对女性的性侵害。据东方网报道,今年元月20日,江苏南京市市民何铭和其侄子何林一起上网聊天认识了一个外地女学生小婕。两个月后,何铭叔侄俩邀请这个“知心网友”来南京玩。一见面,叔侄俩就轮奸了小婕。何铭被公安机关抓获后交待,他曾多次强奸与其见面的女网友。这些网友因为是瞒着家人来的,人生地不熟,被劫财劫色不敢报案。网友见面不但给受害者本人及其家人带来终生无可平复的创痛,也给社会带来了极大危害。据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网民中有80%发生过网恋,有60%发生过“一夜情”。

虽然,网恋、一夜情、非婚性爱并不违反法律,却超越了国人的道德底线,危害了婚姻家庭。就算发生“一夜情”的双方十分隐秘,没有影响家庭,也容易成为性病、艾滋病传播的温床,因为调查显示只有30%左右的一夜情男女使用安全套,败坏了社会风气、社会环境。总之,网友见面,一定要了解对方的真实身份和人品。出发前,最好征得父母的同意,并有人陪同前往,选择的见面地点最好是公共场所。见面时,一定要洁身自爱,不要轻易与对方发生性关系。即使真诚相爱的两个人非要发生一夜情,也不可忘记采取安全措施。同时,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将自己的手机借给别人使用,发现任何疑点都要及时报警。(zigui.org)

(zigui.org)

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笔者不否认,网上交友可以交到铮友、良友甚至知己。笔者更不否认,网友就不能见面。因为任何感情都不能脱离现实生活,网友之间不回到现实生活,这种关系长久维持下去,必然发展成可笑的“精神恋”。网友一旦真正了解了,把这种美好友情通过见面带到现实生活未尝不是好事。笔者有个聊的来的网友曾经问我,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聊一辈子但是永远不可能见面。我说我无所谓,有缘有机会见见面,双方正面接触,当然是件快乐的事情。但是我不会刻意制造机会见网友,毕竟网络上了解的朋友与现实接触中了解的朋友会有很大差距,见面后现实与网络中的美好存在的差别,容易让人感觉到很失望。许多网友有这样的感受,与对方在网上谈的很交心,一旦见了面,所有的美好、幻想都会被现实给撞的粉碎,以后再聊天,就不那么美好了。当然,这是题外话了。(zigui.org)对比较简单的事物比较容易做出判断,而比较复杂的事物就比较难以判断这就需要:

1.把握事物的本质,必须把现象作为认识入门的向导,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

2.必须学会正确地区分真象和假象,不为假象所迷惑

假象是现象的一种,也是本质的表现,但它却是对本质的歪曲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识别假象,提高透过假象认识本质的自觉性。

列举网络“流行”现象的假象,说明把握事物的本质必须识别假象。3.必须明辨是非,在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设置教学情境:

4.必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倒底应该怎么做?希望同学们落实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

要在社会生活中积累经验,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不断提高识别真假、善恶与美丑的能力。

【设计意图】从中学生在生活中最常遇到的上网现象,并需要做出各种选择谈起,说明事物是复杂的,我们所看到的现象往往是真相和假象混杂,不能仅仅把看到的一些局部的、个别的想象当做本质,更不能被事物的现象所蒙蔽。强调只有明辨是非善恶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把握好生活的方向。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最终达到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的目的

4.归纳评价环节

教师〈课堂小结〉

在这一课里,我们学习了现象和本质的辩证统一关系,掌握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明确了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人的认 识能力的高低突出表现在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上。另外,我们还学会把现象作为认识入门的向导,识别假象,明辨是非,在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学生〈学习感悟〉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

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会:

5.拓展(作业)

观察社会生活,你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对于我们中学生存在有哪些不良诱惑?我们应如何自觉抵制这些不良诱惑?

四、教学资源分析

(一)本教学设计中教学资源的使用:

1、寓言《狐假虎威》的哲学思考

●故事内容:

狐狸被老虎抓到之后,狡猾地利用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同时解救了自己。

flash动画《狐假虎威》(时间:)●寓言体现的哲学原理

本质和现象之间是辩证的关系。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现象和假象的关系

●寓言分析问题设置:

狐狸骗住老虎的思维过程是怎样的?

老虎上当受骗的思维过程是怎样的?

百兽害怕逃跑的思维过程是怎样的?逃跑的原因是不是因为狐狸的出现?

整篇课文出现的假象有哪些?哪些是真相?

●问题答案说明

1.狐狸的思考过程是这样的:

1)怎样让老虎不吃掉自己?---要找一个老虎害怕的东西---老天爷可以镇住老虎---于是假装自己是老天爷的代表。(第一个假象)

2)怎样让老虎相信自己?---百兽怕老虎---我和老虎在一起---百兽看见老虎会逃跑---百兽逃跑是因为怕我(第二个假象)

2.老虎的思维过程是这样的:

如果狐狸是老天爷的代表我就不能吃它---但是必须证明狐狸是老天爷的代表---可以接受狐狸的证明方法---百兽看到狐狸都逃跑了(第三个假象)---相信狐狸是老天爷的代表---不能吃掉狐狸 3.百兽逃跑的思维逻辑很简单:

老虎吃百兽---老虎来了必然要吃百兽---只有逃跑才能不被吃掉。

百兽逃跑的原因在于老虎的出现,和狐狸的出现根本没关系。

4.课文出现了三个假象:

1)狐狸是老天爷的代表

2)百兽怕狐狸

3)百兽逃跑的原因是害怕狐狸

真相是百兽怕老虎而逃跑,这也就是事情的本质。

●寓言分析归纳:

1.任何事物的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因此要透过学会现象看本质。事物的现象丰富复杂,只有通过思维分析,才能把握住本质,否则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老虎只看到了现象,没有看到本质。老虎的错误在于把现象当作了本质。表面上看,百兽看到了狐狸的出现就逃跑了,但是它忘记了自己的同时出现,更没有想到百兽逃跑的根本原因。

2.任何事物的现象都有真假两个方面。春天来了,小草发芽变绿。这就是真相。本质是季节的变化导致气温的变化,植物的生长规律受气候规律的制约。春天到了,学校操场上的草没有变绿,这是一种假象。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春天还没有来临。很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草不绿。比如附近水源污染等。假象也是一种现象,要注意分析假象背后的真相。老虎的错误在于把假象当作了真相。因此老虎的错误有两个方面,一是光看现象不看本质,二是相信假象,没看到真相。

本篇课文的重点是教育学生们要学会分析事物的现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学会分析事物的真相和假象。做到这一点必须掌握两点,一是学会逻辑分析,二是要不断积累经验。经验的积累要靠年龄的不断增长,但是学生首先要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补充的教学资源及其使用

1、网络十大不文明现象: 传播谣言、散布虚假信息;

制作、传播网络病毒,“黑客”恶意攻击、骚扰 传播垃圾邮件

论坛、聊天室侮辱、谩骂 网络欺诈行为 网络色情聊天

窥探、传播他人隐私、盗用他人网络账号,假冒他人名义 强制广告、强制下载、强制注册 炒作色情、暴力、怪异等低俗内容。

(使用说明:建议用于“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内容的教学。)

2、小娟与小燕为一个问题争论不休。小娟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至于明辨是非是将来的事。小燕则认为,明辨是非善恶才能走好人生路,中学生应从小学会明辨是非。

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

(使用说明:建议用于“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内容的教学。)

3、社会链接

案情回顾

7月,南京的一位老太太将青年彭宇告上法庭,称对方撞倒自己,要求其赔偿十几万元的损失。彭宇则称自己好心帮助那位老太太,将她扶起送她去医院,却反被诬告。

彭宇称,2006年11月20日,他在公共汽车站好心扶一名跌倒在地的老人起来,并送其去医院检查。不想,受伤的徐老太太及家人得知胫骨骨折,要花费数万元医药费时,一口咬定是彭宇撞了人,要其承担数万元医疗费。被拒绝后,老人向鼓楼区法院起诉,要求彭宇赔偿各项损失13万多元。

7月以来,此案一直是当地最热烈的网上话题,西祠胡同“南京零距离”一个论坛就有上百个帖子讨论此事,网友几乎一边倒相信并支持彭宇,并感慨现在好人不好做。对于以后遇到有老人摔倒的情况是否上前救助,网上展开了激烈辩论。

网友评论

福美来2 发表于:07-11-14 14:42

我宁可相信是他撞到了老太,要不他为什么不走人 郑姐 发表于:07-09-07 17:59

彭宇案,看似小彭输了,可大家知道吗?输的是社会的公德、输得是民众对善的认可、对善的信任度!可悲呀!我们的社会将何去何从?!还留下诸多疑点?!

ycxkk 发表于:07-09-07 08:51

支持他们上诉,一定要打赢,否则社会将很冷淡了,有谁还来助人为乐,还怎么去教育自己的儿女后代??我很困惑~~我真的很怀疑社会公道在哪里? 草摩静 发表于:07-09-06 20:23

让人寒心

做好事的下场

想对老奶奶说句:多为自己积积德吧 孤剑冷眼 2007-09-15 19:23:51

今后遇到这种情况,我得赶紧走开!

和解撤诉

2008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公丕祥在两会新闻中心就“司法公正”问题接受中外记者的集体采访时透露,南京彭宇案双方当事人在二审期间达成了和解协议,并且申请撤回上诉,最后案件以和解撤诉结案,且双方当事人对案件处理结果都表示满意。

1、透过彭宇案,你怎样看待彭宇和徐老太以及她家人的是非善恶观?

2、你是怎样看待众多网友的评论?这对你有何启示?

3、通过彭宇案,你觉得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应该怎么办?

教师寄语:

是非善恶判断准,学会辨别很重要,正确行为要坚持,错误行为不能做。

(使用说明:建议用于“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内容的教学。)

4、中学生身边的不良诱惑和战胜不良诱惑的技巧

◆ 不良诱惑 《吸烟的诱惑》 《金钱的诱惑》

《网吧、游戏机的诱惑》

20世纪,因特网诞生了,地球变得如此之小,无限风光近在咫尺;同时,世界也变得如此之大,绚丽多彩,五光十色的事物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如不尽长江滚滚来。在新世纪来临之际,我国也跨入伟大的“网络”信息时代,2000年全国网民的数量已经达到2000多万人,各地的“网吧”遍布大街小巷。

网络本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现代科技的骄傲,它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我们也会看到,部分中学生几乎天天泡在“网吧”中整夜不回家,有的同学甚至发展到白天上课精神恍惚,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网络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原因在于政府缺乏对大量充斥着暴力、色情和封建迷信思想的网站的控制,管理不到位,认识不到位;个别中学生也以为在没有道德和法纪约束的虚拟世界可以肆意妄为。网上无德,不算无德;而经营者更是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他们以赢利为目的,无证无照经营,超时经营,超范围经营。于是,“网吧”里乱七八糟的游戏,庸俗不堪的聊天和大量淫秽的图片,便成为电子海洛因,吸引着中学生,而那些意志薄弱者便倒在这网毒下了。

网毒的出现并非网络发展的必然,也不能归于网络技术,更不能限制网络的发展。当前,我们中学生对网络技术还不很熟,只会运用它发泄和勾通。还不会用它为自己获取知识和能力,参与社会竞争和社会服务。因此,我们中学生在学校要认真学习电脑课程,丰富计算机知识,培养自己对电脑的爱好和兴趣,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加强网络文明意识,明是非,辨美丑,文明上网,常去文明网站,常浏览健康的内容。同时正确处理好上网与学习,上网与休息之间的关系,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健康发展的中学生。

《毒品的诱惑》

 毒品在中国的历史

 鸦片,曾经是英国殖民者打开近代中国大门的敲门砖,鸦片战争导致割地赔款,“东亚病夫”的屈辱称号使中国人蒙羞百年。从林则徐虎门销烟起,中国人民发动了多次禁毒运动。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仅三年,就将毒品一扫而光。 毒品再次威胁中国

但是,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开放的中国再度面临毒品的威胁。在国际毒潮的侵袭之下,毒品又沉渣泛起。目前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超过了百万,这一数据令人震惊。《邪教的诱惑》

 法轮功的受害者——陈果

 某音乐学院攻读瑟琶专业的小果,成绩优秀,是一个人见人爱大学生。但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女大学生,竟然参与了天安门广场的自焚事件!火焰将她美丽的生灵烧得体无完肤。一个正值豆蔻年华的女孩的光明前程,就这样被“法轮功”彻底葬送了! 法轮功的受害者——刘思影

刘思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受妈妈的影响迷上了“法轮功”。01年1月23日,她和妈妈还有几名“法轮功”痴迷者到天安门广场自焚。

思影被送往医院进行救治,3月17日抢救无效,带着一身被汽油烧伤的灼痛和对妈妈的不解和怨恨,离开了这个世界。

案例分析:

初中生小霍、小年和小冰是在网吧里认识的“铁哥们”,经常一起在网络游戏中联手“打杀”。由于长时间泡在网上,他们很快便囊中羞涩了,于是决定在现实社会中冒一次险。他们于一个深夜来到一家废品收购站抢劫看门的老人,遭到反抗后,竟然像玩游戏一样痛下杀手,将老人当场打死,抢走了100元钱后便若无其事地返回网吧,接着玩开了游戏。直到被警方逮捕,他们才如梦初醒。

 上述案例中的三位初中生的结局会怎样?

 他们是受到了哪些不良的诱惑而走上犯罪道路的?

◆ 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技巧(1)避开诱因。把引起诱因的实物收藏起来,避开诱因;多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流,主动地避开诱因。

(2)学会拒绝。婉言谢绝来自朋友的邀请,提高自制力。

(3)联想后果。遭遇不良诱惑时,想象不能抵制不良诱惑可能带来的恶果,以提醒自己远离不良诱惑。

(4)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一个人有了良好的兴趣爱好,才不会觉得空虚、无聊,才会脱离低级趣味,远离不良诱惑。

(5)专时专用。将自己可支配的时间进行周密合理的安排,专时专用,使自己的生活有序、充实,从而增强抵抗力。

(6)请人监督。请同学、朋友、老师和家长等监督自己的行为。在他们的不断鼓励、鞭策下,战胜不良诱惑。

(7)请学生自己写一句拒绝“黄、赌、毒、网瘾”和“传销”等不良诱惑的警示语。如:怯懦的人被不良诱惑征服,弱智的人沦为不良诱惑的奴隶。勇敢的人敢于战胜不良诱惑,聪明的人总能想出各种办法抗拒不良诱惑,等等。

◆ 拒绝不良诱惑,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摆脱它们的干扰,避免其对自己的伤害。(使用说明:建议用于“布置拓展(作业)”内容的参考。)

五、教学评价分析

(1)使用大写一级序号五。

(2)正文为宋体小四号。

下载2012高考备考作文之现象与本质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高考备考作文之现象与本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2009年高考备考之语文作文

    关于2009年高考备考之语文作文 (话题作文)一、(2008年福建省)作文题目(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与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三个人走进商店。一个人买了一瓶果汁,说:“我......

    透过现象看本质

    第五单元透过现象看本质 (一)最佳选择题 [题例1] 我国有“小儿辩日”的 故事:小儿甲认为早晨的太阳离人近,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大,近大远小;小儿乙认为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的热,近热......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作文指导: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明确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深刻”这一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的分析写作能力......

    透过现象看本质

    透过现象看本质 ——合作学习模式中潜藏的建构主义学习原理 07级教育技术学 赵洁 摘 要:架起基础学习研究与教育实践桥梁的必要性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古往今来,所有的教育者......

    2010年高考作文观点与立意之哲学篇:现象与本质(5篇)

    2010年高考作文观点与立意之哲学篇:现象与本质 现象与本质 思想l:现象富于变化,而本质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阐释:苹果落地是自有苹果树以来就有的现象,其......

    关于2009年高考备考之作文周练(推荐)

    关于2009年高考备考之作文周练 关于2009年高考备考之作文周练 缤纷成就和谐 三人进商店寻解渴之物,喜甜者偏爱果汁,喜淡者选择矿泉水,喜欢又苦又甜者买下咖啡,三种味道不同,但却......

    备考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之:匠心

    备考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之:匠心 【题目】 匠心:巧妙的心思。指文学艺术上的构思。如:独具匠心。张祜《题王右丞山水障》诗:“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指工匠的心思。如:匠......

    2019高考备考作文素材之经典电影台词

    2019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热门电影经典台词 1.如果我不坚持自己的信仰,我不知道该如何活下去。《血战钢锯岭》 2、《阿甘正传》: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