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高考化学备考与反思范文
2014高考化学备考与反思
内蒙古巴彦淖尔杭锦后旗奋斗中学 张春花
2014年高考已结束。回顾这一年的复习,既感到欣慰,同时也想把我们在高考备考过程中成功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介绍给同仁,愿取长补短。
一、备考思路
在2013年暑假开学之时,学校组织上一轮的教研组长,给我们总结了他们的复习成功与不足。在此基础下我们做了如下安排:
1.一轮复习思路及安排
学校要求第一轮缩短时间,第一学期末结束。(每年都是第二学期的3月20号结束)为了完成计划从以下做起。
(1)准备工作
为了有的放矢,我们作了一些针对性的准备工作,包括前一年考纲,近五年高考试题,特别是13年高考试题,准备了一本一轮材料,我们当时准备的是《世纪金榜》,并与课本相结合,构成了我们一轮复习的基础材料。
(2.)一轮复习一轮复习我们按照教研室和年级部的安排,为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以教材为本。化学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大部分素材源于课本。绝大部分考生失分的原因不是考题难度太大,而是考生在学科基础知识上的明显不足。因此我们要切实改变观念,把重心从“搞题海战术”转移到“如何真正理解,深刻把握化学学科的概念、原理”上来。回归课本,认真研究教材的每一个细节和要求,不仅会少走弯路,减少盲目性,同时也有效地减轻复习负担。
2.二轮复习
在一轮完成后,针对一轮复习,我们精选12个左右的专题。
(1)氧化还原反应;(2)离子反应个离子方程式;(3)物质的量和化学反应能量变化;(4)物质结构;(5)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6)化学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7)水的电离和 溶液pH;(8)电化学;(9)元素及化合物;(10)有机及推断;(11)化学实验;(12)化学计算
对专题的处理我们以基础为主。例如化学实验。我们主要强调基本操作及基本知识。例如化学计算。我们让学生主要掌握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基本计算。以及与方程式有关的 基本计算及简单的守恒思想。对少量繁,难,偏的题目一律不涉及。另外对典型的推断,我们不进行专题训练,全部放在平时,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也可以让同学们化学学习有一良好的习惯。比平时突击好多了。
经过这一轮专题训练,力争让同学们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把 暴露出的难题,易错点消灭80%,选择题得分率在80%左右。二轮专题复习效果就达到了。
在这一段时间,还要进行的训练是选择题专题训练。主要定时,定量,目的是提高选择题的速度和成功率。每月有一次月考,用的是银川一中的题。每次考后,我们都认真考虑,对部分习题进行精讲深讲,让每一层次的学生掌握该成次该掌握的内容。
3.三轮及高考前工作
经过前面的复习,为了增强同学们的 实战能力,这时要做一定量的综合训练题。综合训练题一定要重视质量,选择比较有质量的模拟试题,让学生做过后,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及评分标准。让学生知道审题该怎么进行,格式怎么规范书写,以减少高考的无谓丢分。针对错题,还可以及时给出变式训练,以让同学对所错题 及时能消化,有一较好的迎战心态。同时还要做的事情是整理工作。包括看书的提纲,典型的电子式,典型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及一些典型公式,都得必须过关。还要作的一件事是做好同学们的心理疏导及心理调整工作。对平时考的好的同学要给他们泼冷水,对平时考的不好的同学要给他们鼓气,让他们都有一个较好的心态去对待考试。
二、反思
1.有效手段
第一轮:夯实基础,系统构建化学知识结构。
任务:以课本为中心,按照教材的结构体系,进行系统的单元复习。不仅要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理清知识脉络,熟悉知识的落脚点,而且还要勤于动脑、动手,做一些各种类型的练习。
措施:回归教材,突出知识“全、联、活”,采取“查、讲、练、考”四环节进行。全:细致 无漏,知识覆盖面要全。联: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把分散、零碎的知识要联系起来。活:专题训练,思维变通,灵活运用。查:检查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学情,教师对学生的薄弱之处做到心中有数。增强“讲、练、考”的针对性。讲: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使知识规律化;练:每讲完一个专题,配以适当数量的练习;考:每考一次,及时对试卷进行分析、讲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做好错误统计;教师自我反思、回顾、诊断、总结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和复习方法。
第二轮:培养综合能力,提高化学综合素质。
任务:重点是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结构化和网络化。即将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综合能力、迁移能力、运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同时也是查漏补缺的重要阶段。
措施:分块归纳,专题讲座、强化训练。重点放在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上 第三轮:综合训练,提高实战能力。从知识、能力、心理上全面做好考试准备,提高学生对高考的适应性和应试能力。
最重要的对于重点知识掌握不到位,我们在周考月考中重复再现,挺有效。再者平时练得难一点,高考时会感到简单,心情好,思维会敏捷。会超常发挥。
2.失误
高一高二讲练过于简单。
第二篇:2012年高考化学备考工作总结反思
精选范文:2012年高考化学备考工作总结反思(共2篇)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为了使学生对高三化学总复习有良好的效果,并且顺利度过这一重要的时期,为此我对高三化学教学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注重教学过程,常总结和反思,根据高三各个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训练方式。一.研究信息,看准方向 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面临新高考,老师们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问题。因此,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只要根据近几年来宁夏等课改先行高考形式,重点研究一下宁夏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与以往教材、课程标准相比较,现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和课程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化学史等阅读材料。很显然,这些变化已体现在高考命题中,熟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3.熟悉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二、强化“双基”,构建“网络”,突出主干知识的教学 主干知识:是学科知识树的树干部分。由核心概念、基本技能、主要规律和原理组成,是支持学科的脉络,约25条(略)核心知识:考试大纲中对测试内容要求为理解(掌握)层次的知识。《考试大 通过归纳、总结、类比、联想,既增强了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综合能力。
三、切实抓好三轮复习,夯实基础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打好基础、落实基础是首轮复习的首要任务。进入第一轮复习前,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遗忘较大,这一轮花费的时间也最多,大约六个月左右。第一轮:夯实基础,系统构建化学知识结构。任务:以课本为中心,按照教材的结构体系,进行系统的单元复习。不仅要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理清知识脉络,熟悉知识的落脚点,而且还要勤于动脑、动手,做一些各种类型的练习。措施:回归教材,突出知识“全、联、活”,采取“查、讲、练、考”四环节进行。全:细致无漏,知识覆盖面要全。联: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把分散、零碎的知识要联系起来。活:专题训练,思维变通,灵活运用。查:检查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学情,教师对学生的薄弱之处做到心中有数。增强“讲、练、考”的针对性。讲: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使知识规律化;练:每讲完一个专题,配以适当数量的练习;考:每考一次,及时对试卷进行分析、讲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做好错误统计;教师自我反思、回顾、诊断、总结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和复习方法。第二轮:培养综合能力,提高化学综合素质。任务:重点是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结构化和网络化。即将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综合能力、迁移能力、运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同时也是查漏补缺的重要阶段。措施:分块归纳,专题讲座、强化训练。重点放在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上 第三轮:综合训练,提高实战能力。从知识、能力、心理上全面做好考试准备,提高学生对高考的适应性和应试能力。
四、抓落实,向规范化训练要质量 学生的应试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卷面上,在卷面上,不会做和会做做不对及会做做得慢都是等效的,所以,有人提出高考成功的秘诀是:会题做对。这种观点是很有道理的,怎样才能做到“会题做对”呢?这些可以通过规范训练、规范讲评,得到较好的解决。
1、要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首先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从语言表达到化学用语的书写,教师要身体力行,做好表率。要重视自己的言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要营造规范训练的氛围,将规范教育寓于常规训练之中。提出“糊里糊涂做十题,不如明明白白做一题”等标语口号,时刻警示告诫学生。
4、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暴露思维过程,针对学生思维上的缺陷,对症下药,讲清错因,并辅以跟踪补偿训练,在纠错改错中达到规范训练的目的。
6、对学生进行审题方法、审题能力的训练与指导。审题不严谨。最常见表现是:题干中的信息审不全;隐含的信息审不出等。会做的题目不得分或得不全,70%以上的原因是审题造成的。尝试用“读、划、联、挖”四字审题训练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还是很具实效的。
7、积累错题,力求做到“题不二错”。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建好用好错题笔记(或抄或剪或贴),红笔纠错,错题入集,二次批阅,专题补偿。每次考试或练习后都引导学生反思①错在哪里?②错的原因?③补救措施?④有何启发?术问题,也是决定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关键。
五、加强实验教学,尤其注重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 化学实验设计能力就是学生运用已具备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构思解决问题方案的本领,它是实验的最高层次,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创造性,是学生最感头疼、最难得分的领域。在复习备考时,可先易后难,先常规后创新。如可先将学生熟悉的实验“改头换面”,后做陌生实验的设计,先设计能力要求较低的简单实验,后设计能力要求较高的综合实验。教师在讲评实验时,应着重突出实验设计的思路,鼓励大胆假设,自主创造,激发学生创新的愿望;要组织学生对提出的方案分析评价,启发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寻求多种可行的方案,训练学生思维的批评性、深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评价能力。题海无边,盲从必陷。双基训练,思维首选。纠正对中学实验考查的错误认识。有人认为高考实验题的设计通常不用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而是一些颇具“创新”的新实验。所以,综观近几年部分省市高考题和各地大量的模拟题,似乎很难见到课本中的原有实验。这一错误认识直接导致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走入歧途。有的教师认为不考课本中的实验,复习时敞开课本中的实验或者对课本中的实验关注程度不高,而是一味搜集大量所谓新颖的实验题,死泡题海。须知,课本中的实验都是经过精心选择和设计的基础性内容,而且经历了长期的实践检验,具有典型性。化学实验教学应该以课本中的实验为本,而不能离开课本另搞一套。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总之,化学总复习要为高考做好知识准备和精神准备,要有目标、有计划、讲究方法、注重落实,千方百讲地提高化学总复习的效益。
[2012年高考化学备考工作总结反思(共2篇)]篇一:2012年高考备考工作总结
2012年高考备考工作总结-学校工作总结
2011年高考我校又创新高,又一次实现了高考成绩的跨越式提升。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觉得成绩来之不易。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校优化管理、系统协调、科学指导的高考备考指导思想;得益于学校依托新课改,因材施教,优化课堂,以教研促备考,优化资源整合;得益于高三全体教师团结协作,真情奉献,群策群力,努力拼搏,是西中全体师生不甘平庸,锐意进取,脚踏实地辛勤耕耘的结果。2011年我校高考成绩与xx年年相比,又有很大的突破,重点上线102人,增长25%,二本上线335人,增长26%,王宁山同学以684分的优异成绩夺得全区理科状元,徐洁同学以572分的优异成绩夺得县文科状元,理科全县前10名中西中就有7名,文科全县前10名中西中就有9名。
2011年高考已落帷幕,现将我校高考备考工作总结如下:
一、科学管理,精心部署,抓好高考备考系统工程 历经高考备考多年,与兄弟学校一样,我校在高考备考工作方面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备考方法。2011年备考伊始,学校就多次召开高三年级科任教师研讨会,认真分析高考命题趋势,正确定位高考备考目标,落实精细备考原则,确立了“成功在课堂,潜力在学生,优势在群体,关键在落实”的高考策略。要求各学科备考既要处理好基础与能力以及三轮复习之间的关系,更要深入研究考纲、试题及高考动态,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以扎实、精细、有针对性、有创造性为原则,切实提高备考质量。同时,各学科认真研究高考信息导向以及我校学生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增强考前训练的实效性。各学科力争在原有备考措施的基础上,启用新招,以实现高考成绩的跨越式提升的奋斗目标。
1、优化三个管理
抓好高三备考教学的管理,这是近年来西中备考的常规做法。本届高三,我们对教师、学生的管理工作更严格,更注重实效,学校制定了《年级组备课制度》《西中教学常规要求》《高考奖励方案及办法》等规章制[2012年高考化学备考工作总结反思(共2篇)]度,用制度来规范教师备考的各项工作。在复习教学的管理上,让每位教师承担一定的教研任务,坚持让不同学科的教师每学期举行一次大型的专题讲座、高考信息报告会。通过转变教学观念,重点解决课堂效率低下的问题,从而提高备考效率。我们要求高三任课教师做好“三个统一”,即教学进度、训练、讲授内容的统一;“三个贴近”,即贴近高考目标与高考要求、贴近学生学习实际与生活实际、贴近学生心理;“三个突出”,即突出知识基础、突出解题规范、突出能力培养;“三个加强”,即加强尖子生的学法指导,加强尖子生的心理调适,加强尖子生的薄弱学科;“三个研究”,即研究考纲说明和高考信息,探求高考命题方向与特点,研究学生因材施教;“三个训练”,即信息追踪的训练,纠错重组题的训练,模拟重组题的训练。在抓好复习管理的同时,我们还加强对班主任的常规管理工作,要求班主
任经常组织召开班级科任教师联系会议,交流学生学习情况、思想动态,共同做好培优转差工作。
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管理比常规管理更难,怎样使每位学生的备考状态和学校的期望值保持一致,这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管理,我们注重全程跟踪。从校长到教务主任,从班主任到科任教师,都把高三学生的状态调控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来抓,通过状态调控,个别扶植等措施对每位高三学生的纪律、学习、卫生、心理、情感等进行全过程的追踪,以保证每个班、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备考状态。我们认为,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管理,除了强化“有形的管理”,也要关注那些“无形的调节”。如学生群体氛围的调控、个别学生的心态调节、学生应试心理调适等,都是关系到每个学生能否取得好成绩的重要问题,有时又很难用固定的模式去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心理辅导教师和班主任协同做好学生个体的心理疏导工作,使学生能全身心投入,能轻装上阵。另外,从学校领导、班主任以及科任教师,都非常关注各个时段学生的情绪波动。每次模拟考试后,尤其
二、推行扎实、精细的备考策略,全方位提高备考实效
经过多年的备考实践、总结和提升,我校在高考备考方面已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备考方法:
1、打好双基,培养能力
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对教材内容作了较大调整。如何才能抓好基础,培养能力,是高考复习中师生要把握的关键。我们的体会是:要抓知识的系统性、复习的针对性、操作的具体性和有效性,把那些需要长时间训练才能形成能力,分值相对较高的知识点作为重点、热点,贯穿于复习的全过程,多角度、多层次考查,使之不断得到强化训练,综合提高,突出重点。从具体操作上讲,我们研究热点主要通过三条途径:一是研究《考试说明》,研究它所规定的考试内容、能力要求、试卷结构;二是研究高考试卷,研究每一项知识点在高考试题中的具体反映。如果孤立地看某一年的高考试卷也看不出太多的道道来,但把近几年的试卷放在一起研究,就可以看出各部分知识点在命题时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三是研究学生答题状况,师生共同建立错题档案,分析其主要得失及形成原因,积累解题经验,掌握解题技巧,以求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做到遵循大纲但不拘泥于大纲,做到不随意拓宽加深,摆脱题海,避免陷入偏、难、怪的歧途。
2、立足常规,抓好分层次教学
本届高三,我们对各种分层教学要求更严格,更注重实效,并以“精细培养”为要点,对高三教学班的授课情况及学生成绩进行跟踪和检查,收到很好的效果。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精细培养”是本届备考的新策略之一。尖子班增加了对尖子生弱科的家教式课外辅导,使尖子生优势科目更强,弱科也不弱。对临界学生侧重加强其弱科的学习,让学生及时补上“缺腿科目”。对文科班数学差生,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并个别进行家教式辅导。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富有成效的备考策略。
3、精选习题,强化训练,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如果对于成套的模拟题,不分质量的高低,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与学生的水平实际,不结合自己的整体复习备考方案,便铺天盖地全部发给学生做,虽然也相应地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但这些能力没有形成具有预见性与针对性的合力,学生做得烦,教师改得腻,备考效率低下,事倍功半。怎样才能走出这种误区,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教师立足校情、学情,优化精选练习题,以“选题要精细,密度要适度,难度要适宜,反馈要及时”以及“确保中档题拿高分,带动低档题拿满分,冲击高档题拿多分”为原则,落实有效训练。教师要善于下“海”选题,在巧字上下功夫,在精字上做文章,做到多中求少,少中求优,避免面面俱到,机械重复,确保训练材料的质量。教师要探究变式,追求试题的新颖性。所选习题要有梯度、设置障碍,设置问题的新情境,从训练中提高接受新信息和应用新信息的能力。教师讲评时要讲究试题的实效性,不限于就题论题,而是就题抓考点
知识,启迪解题思路,揭示解题规律,点拨解题技巧。注重一题多解,使学生真正一题一得、一题多得、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4、综合科目,实现整体均衡发展
综合科目包含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门学科,综合科成绩最能体现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和综合素质,更能体现一所学校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针对综合科部分学生偏科现象,科任教师及时做好协调、沟通工作,反馈信息,调整计划,改进措施。按照学科进行扬长补弱,强化提高,使之各科均衡发展。在具体的复习过程中,生物科教师冉志斌等注重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主干、重点知识的网络框架,以点带面,各个击破,将跨章节的知识归纳在一起构建专题,如“蛋白质专题”“生物育种专题”等,这种复习模式对培养学生构建“知识链”,编
篇二:2012年高三物理复习备考的反思总结
2012年高三物理复习备考的反思总结
高三物理组 组长:刘义富
一、2012年高考试题分析
与2011年理科综合物理部分相比,今年的物理试题整体平稳,难度适当,没有偏、难、怪题出现。
新课标更加注重物理模型,注重从物体的迁移能力上进行考查,基本知识和模型来源于课本,考查方式来源于生活,既符合考纲要求,又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审题和分析能力,同时,突出考查物理学的主干知识。
试题结构没有变化,淡化了力学中功和能这部分主干知识,但难度相当。有些实验题有一定新意,运用学过的原理完成实验,避开课本中的原有实验,拓展到课本以外,考查的是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及电场中运动这一题是本卷的压轴题,由过去的多问改为一问,即使做不完整只要分阶段列方程同样也可以得一定的分数。面对物理问题有没有完整的解题思路,能不能认真细心按程序去完美地解答问题,也是新课标要达到的最终目标。选修部分都是常见、常练的基础题目,学生只要合理地分配好时间,正常发挥就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绩。
试题体现了重视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高中物理教学或复习都不要抛开课本,沉湎于题海之中。
二、我们的做法
1、及早规划,制定出合适目标
高三工作重心就是复习备考,工作中要狠抓两个要点:一是抓基础,二是抓规范,高三的一切工作将围绕这一个中心两个要点进行。夯实基础就能确保学生的得分能力上台阶,强化规范,就能保证学生在细节上不出差错,在应试能力上有较大提高。
2、把握方向、注重能力
研究近五年的高考试题,特别是课改区的高考试题,从中可以了解到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题趋势,把握高考复习方向,突破重点、难点进行有效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3、明确难度结构特点 找出复习主攻方向
研究近五年的高考试卷难易程度的结构特点,特别是课改区的高考试卷,从中可以了解到 容易题、中档题、较大难度题的比例,从而把握高考复习的主攻方向。
4、归纳总结 提升能力
由于理综高考物理试题数量有限,不可能覆盖高中的全部内容,但核心内容、主干知识一定会考。因此,对同一知识点的能力考查会不断翻新变化,比如今年以理解能力的形式考查,明年可能以推理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的形式考查,或以不同的情景或不同的角度设问考查。因此,在高考物理总复习中,同学们要在透彻理解单元知识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领悟,抓住主干知识,通过比较、归纳联系教材不同地方出现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提炼、整合,形成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使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高度系统化、网络化,明确重点并且力争达到准确熟练记忆。这样才能提高正确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效率,有效地提高答题速度,提高解题能
5、方法的提炼
物理方法是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对形成综合能力来说方法和知识一样重要。在在复习中要提炼物理方法,同样也能形成体系。
物理研究物质世界的基本结构和运动的最一般规律,因此,它有一些思想和方法也是最一般并且带有普遍意义[2012年高考化学备考工作总结反思(共2篇)]的,我们称其为“通性通法”。也有一些是在特殊情况下所使用的简洁方法,我们称其为“特殊的方法”。新课程区高考物理试题测重于“通性通法”的考查同时也考查某些“特殊方法”.要明确哪些是一般的普遍适用的方法即“通性通法”,哪些是特殊的方法即“特殊的方法”,什么情况下才能使用,如何运用它们。综合能力的考试题,可以是在相结合的物理知识点上展开,也可以是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上展开。
5、实验能力的提升(1)一些基本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读数是高考的热点。
(2)以结合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的思想方法、数据处理误差分析为主的创新实验逐渐成为增长点,能体现新课程思想。
(3)以考察物理模型、物理规律为主的设计性实验,是难点也是高考的发展的方向。
(4)电学实验相来是高考实验亮点,命题新、方法活、内用丰富,源于课本又有创新
三、我们的体会
严格服从并执行学校领导按排,教学才有保障,成绩才有进步。
1、搞好教研加强“两纲”的研究。即对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的研究,把握好教学基调,命题基调。
2、加强对高考题的研究
历年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 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 试题对比--------找变化 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 外省试题--------找新意,找动态 新模拟题的研究------找策略 3、向教研要质量
每位老师认真实践“备---讲---改---考----辅-----研”教学环节,向课堂要质量,向计划要成绩,向问题要对策。
4、狠抓滚动练习,周考。
①把握命试题关 ②把握学生层次 ③把握批改关 ④把握评讲关
5、坚持三讲三不讲原则
学生不讲就会的不讲;讲也不会的不讲;超纲的不讲。讲基础知识;讲方法;讲技巧。
6、在选修上,听取老师和大多数学生意见,大胆取舍,3-3;3-4;3-5三选一,为高考复习赢得充足的时间。
实践证明:2012年高考试题我们可以说:思路正确,命中率高,取得较好的高考成绩。
四、我们的反思
狠抓教研不动摇,狠抓教学环节不放松,狠抓课本、基础、主干............................知识是根本,培养学生能力是关键,紧跟服从领导是保证。..........................
2012年6月18日
第三篇:高考化学备考建议
高考化学备考建议
河南省范县第一中学孙凤君 457500
高考是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差异的测量,随着高考的不断改革,高考化学越来越突出考查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熟练程度以及运用知识和技能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而化学既有理科的特点,就是概念性强,前后知识联系紧密,知识有规律可循;又有文科特征,就是记忆的成分较多,知识较零碎,易学易忘,这就要求采取科学的备考方法。下面就结合自己的经验给广大高三学生提几点建议:
首先要在熟练、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做好:记、听、练。
记:高考化学突出对能力的考查,真正形成能力,仅有相应的智力是不够的,因为能力的体现是以知识和技能为载体的,没有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就谈不上能力,所以准确、牢固、持久、熟练的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提高能力的基石,必须加强记忆。但记忆不能死记硬背,要注意方式方法。对基本概念和理论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如:电解质概念,首先要明确电解质是化合物,而不是混合物,也不是单质,特征是导电,本质是自身能电离产生阴、阳离子,条件是熔融或水溶液。这样就全面的理解了电解质的概念,记忆就会深刻、持久,对电解质的判断就会准确、快捷。对易混概念要注意对比记忆,如: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四个概念要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同位素的研究对象是原子,同素异形体的研究对象是单质,同分异构体的研究对象是化合物;而同系物研究的是分子式不同 1的有机物,这样就不会混淆,区别才彻底。
对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一族最好采用框
图方法,把不同物质根据转化关系联系在一起,最后归纳到元素周期
表中,不同族元素间再根据物质间的反应联系起来。这样就把知识穿
成串,织成网,达到看一个知识点,一种物质,就想到一片,记忆就
牢固。这种方法对解答有关元素化合物推断题极有帮助。
对化学实验中的基本仪器、装置采取形象记忆法。比如,制氯气
装置应整体记忆,脑子中要有整个装置图,再经常思考每一个仪器的用途以及使用的注意事项。同时比较与制氧气和制氢气装制的不同.这样就能牢固掌握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药品的存放、取用及一些基
本操作要注意归纳总结,强化记忆。
听:听是学习新的方法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因此听课时要做到全
神贯注,紧跟老师讲解思路,要仔细领会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怎样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老师在讲解难点时是怎样入手,如何引导启
发步步展开的,这就是学生要认真思考把握的。比如讲解一个概念,要弄清这个新概念老师是在什么基础上提出来的,怎样分析,包括哪
些要点,新概念与已经学过的哪些概念有关系,有何异同,使用新概
念时要注意什么条件。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概念,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老师在讲解例题时,要注意老师是怎样审题和挖掘题给信息的,又是怎样把题给信息与所学知识联系在一起的,以及老师怎样一步步
分析推理得出答案的。这就是学生听课时要注意和思考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到方法和技能,进而提高自己的能力。
练:在知识记忆牢固,方法听懂、弄清、学会的基础上,能力的提高就在练上。练,就是做一定量的习题,可以说:知识是记的,方
法是学的,能力是练的。只有达到一定的训练量,能力才能自然形成。
买油翁的一句话:“无它,惟手熟尔。”道出了能力培养的天机。所以,作为学生不能怕做题,而是要强化训练。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就
是这个道理。当然,这并不是要搞题海战,而是指一定量的练习.做
题时,要注意归纳、分析、比较、研究,既要有一题多解的发散思维,又要有多题一解的归纳能力。也就是要研究题,而不是为了做题而做
题,是为了提高能力去解题。
例如:一定温度下,m g下列物质在足量的O2中充分燃烧后,产物与
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Na2O2增加了n g,且n>m,符合此要求的物质是
()(1)H2(2)CO(3)CO.H2(4)HCOOCH3(5)CH3CHO(6)HCOOH
A.(5)B.(1)(2)(3)(4)C.(1)(2)(3)(4)(5)D.(6)本题答案为A.若把
n>m改为n=m则答案为B 若把n>m改为n 正确的解题方法,规范解题,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解题出错归纳起来 主要有三种原因: 一、审题不准。没有真正理解题给的信息或者漏掉一些条件,或 者计算错误,就是常说的“马虎”。不少学生对此不重视,认为以后 注意就行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很多学生一再重复这样的“马虎”,“马虎”的真正原因是生疏。熟练以后,这种马虎出现的就少了,所以,需要多练。练得多了,题感就产生了,一旦出问题,潜意识就会感到别扭,自然引起警觉,进而通过检查加以避免。 二、知识积累不够,存在缺陷。这种情况主要表现为对某些知识点不熟悉,不能把题目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造成无法解题。这就要抓紧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对知识进行再强化和梳理,形成牢固的知识网络,使知识在脑海里不断浮现,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三、解题方法未掌握,无从下手。主要表现为题意已看明白,所用知识也清楚,就是找不到所学知识与题目联系在一起的桥梁,或者是“茶壶里煮饺子——满肚子话道不出”,这是解题方法和技巧没有掌握造成的。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向老师、同学请教或看例题,学习他们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学会后一定要加以巩固,定时检测。 最后,思想上要积极,要认识到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在能源、环保、新材料开发、医学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激发自己学习化学的热情,增强学习化学的欲望,端正学习态度。 一、积极主动学习。学习的态度决定学习的效果,一个被动学习的学生,他的学习就是应付,就会消极对待,效果可想而知。只有自觉主动才能具有最佳的精神状态,愉快地进行学习,甚至进行创造性学习;才能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积极探求知识的奥妙;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要有顽强的意志,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学生要树雄心、立壮志,用远大的理想 和抱负支撑自己。俗话说“人贵有志,学贵有恒”就是这个道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靠一时的冲动是不行的。所以,要牢记“有志者,事竟成”的古训,在学习上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勇攀高峰。 三、要有良好的心态。高三学生,面临的考试次数增多,没有哪一位学生每次考试都很理想,分数时高时低,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所以,要正确对待考试,不要过分关注分数,要通过考试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及时总结经验,把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记知识,学方法,提能力上去。严格要求,精益求精,去追求知识的完整,解题的完美,能力的完善.决不能因为分数的高低而造成大喜大悲,甚至影响日常学习,耽误时光。也就是说,既要承受住失败的打击,又要经得起成功的考验,胜不骄,败不馁,这样才能真正在高考中取胜。 2011年高考化学备考工作总结 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为了使学生对高三化学复习有良好的效果,并且顺利渡过这一重要的时期,我对高三化学教学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注重教学过程,常总结和反思,根据高三各个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训练方式。 一、研究信息,看准方向 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面临新高考老师们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问题。 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 纵观历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因此,只要认真研究近几年来陕西高考的化学试题,不难找到其共同特点,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 与以往的旧教材和课程标准相比较,现在使用的新教材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显然,这些变化已经体现在高考中,熟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 3.熟悉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是高考的考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 二、强化双基,构建网络,突出主干知识的教学 基础知识是高考的核心内容,在备考时,我对此部分内容作了重点复习和讲解,其中,化学核心知识占百分之39.8、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占百分之21.2、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占百分之6.8、有机化学基础占百分之3.4、实验占百分之2.5、化学计算占百分之5.9.化学计算部分内容基本没有单独成大题考 出,而是融入无机、有机、实验三块之中,趋于淡化。 三、切实抓好二轮复习,夯实基础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在二轮复习时,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综合应用能力较强的典型例题进行讲解,以提高学生做题的灵活性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通过这类习题的练习,也可以让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查缺补漏,提高复习效率。 四、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时间安排太紧,学生自主消化的时间少,导致学生对知识的遗忘率高。 2.新教材实验部分内容及要求较高,由于时间紧迫,有些学生实验让教师的演示实验作了替代,学生动手能力未得到锻炼。 总之,化学总复习要为高考做好知识准备和精神准备,要有目标,有方法,有计划,注重落实,千方百计的提高化学总复习的效益。 化 学 组 2011年10月29日 09年高考化学备考回顾与展望 东莞高级中学 王绍虎 09年我校化学班228名本地生源参加高考,最高分140分,130分以上共27人,平均分115.88分,平均分首次排在全市第二,为我校升学率和全市化学均分的提高尽了微薄之力。由于各个学校情况各异,在这里只是把我校的备考做法向各位同仁做个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包涵。 一、研究考纲、考题、考点,明确复习方向 1、研究《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是检验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依据,它对考试的性质、内容、要求、形式等作出十分具体的规定,其考试内容涉及范围和《教学大纲》是一致的,即学什么,考什么。所以《考试大纲》是命题的依据,也是高考复习备考的依据。高考主要以能力测试为主,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化学学科而言,特别强调了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以及化学实验能力与探究能力。因此在复习备考中,要正确把握这一复习方向,认真研究这些能力要求的内涵,并结合具体实例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不搞“偏、难、怪”试题,对考纲不要求的内容可以不复习,对考纲降低要求的内容不搞拓展,对考纲要求的内容花大力气进行复习,在充分研究剖析考纲的基础上,将围绕“考什么、教什么”的被动状态转变为“教什么,学什么,考什么”的主动状态。 2、研究考题 从试题的难度看:近3年的化学试题基本稳定,2007年的化学试题相对来说最易,2006、2008年难度相对较大;试题信息阅读量较大,信息容量有效性和针对性增强;命题注重从试题立意、情景设置、设问等方面适度反映高中新课程理念及要求。 从化学试题的数量和分值看:2006年共27道题,其中选择题19道,63分,非选择题8道,87分;2007年共28道题(其中28、29为选做题),其中选择20道,70分,非选择题8道,80分;2008年共26道题(其中26、27为选做题),其中选择题18道,63分,非选择题8道,87分。从中可以看出,自2006年以来,题量总体趋于稳定,非选择题都是8道,只是在选择题上作适当调整,且I、II卷分值调整不大。特别是07、08年的非选择题都为3道化学实验题、3道无机综合题、1道有机必做题、1道有机选做题和1道物质结构选做题。第I卷选择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是学生必须拿分的题;第II卷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 3、研究考点 考点是命题的导向,研究考点可以预测高考命题的趋势。近三年化学试题的常考考点主要有:化学用语、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烃的衍生物、化学实验、化学与STS(科学技术、生活、环境、能源)等。 复习备考时要力争把《考试大纲》、高考试题和常考考点渗透在备课里,体现在课堂上,落实在训练中。 二、强化“双基”,构建“网络”,突出主干知识的教学 “主干知识”指的是学科知识的树干部分,由核心概念、基本技能、主要规律和原理组 成,是支持学科的脉络。主要包括: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化学键和晶体结构,物质的量及其它物理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卤族、氧族、氮族、碳族等元素化合物,碱金属,镁、铝、铁及其化合物,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烃及烃的衍生物,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煤和石油,合成材料,物质的量的基本计算,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液浓度计算,有关速率、平衡常数和溶度积的计算,化学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常见气体的制备,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等。 俗话说“基础不牢,一切徒劳”,高考复习备考时一定要降低重心,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不盲目追求考试“热点”。所以在复习备考时,要注重学生知识的基础性和全面性,要把落实“双基”放在首位。首先,要认真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依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对每一个知识点逐一落实,不留盲点,进行全方位复习。与此同时,要注意每年《考试说明》中的“变化点”,这些“变化点”在高考中一般都有所体现。其次,当学生把课本知识弄懂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物、化学实验等知识分别通过点、线、面连成知识网络,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但要注意知识的归纳不局限于某一章节,要将整个中学阶段的相关知识融入其中,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样,通过反复归纳、总结、类比、联想,既增强了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综合能力。 三、切实抓好三轮复习,夯实基础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第一轮要夯实基础,构建化学知识体系。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我们从一开始就把重心放在第一轮上。进入第一轮复习前,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遗忘较大,这一轮花费的时间也最多,大约7—8个月左右,即到广一模前结束。复习资料是《高考直通车》,它选题较新,而且针对广东高考。复习的顺序是化学实验、元素化合物、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有机化学、结构选考。复习的重点放在化学实验、元素化合物和化学反应原理上,有机化学和结构选考所用时间较少。复习时不仅要让学生认真阅读相关教材,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理清知识脉络,熟悉知识的落脚点,而且要勤于动脑、动手,做各种类型的练习。教材是最好的老师,每一次阅读教材,都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收获,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运用才会更加自如。复习的措施是回归教材,突出知识“全、联、活”,分“查、讲、练、考、评”五环节进行。所谓“全”就是细致无漏,知识覆盖面要全;“联”就是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把分散、零碎的知识联系起来;“活”就是专题训练,思维变通,灵活运用;“查”就是检查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学情,对学生的薄弱之处做到心中有数,增强“讲、练、考”的针对性;“讲”就是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使知识规律化;“练”就是每讲完一个专题,配以适当数量的练习;“考”就是定时间、定题量进行检测;“评”就是每考一次,及时阅卷并对试卷进行分析、讲评,指出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做好错误统计,教师要自我反思、回顾、诊断、总结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和复习方法。我们一轮复习中每周一次40分钟的周练,主要是以复习过内容为主的滚动练习(高考模式的选择为主),每两周在周末有一次2小时套题训练(内容以复习过为主),一般每次月考前做一套套题训练。整个过程注意把握重点,消除盲点,做好纠错工作。对做错的题目,要进行“四查”——查引起错误的原因,查审题的偏差,查知识掌握的漏洞,查思维能力的障碍;还要进行“四归纳”——归纳试题考查目标,归纳涉及知识范围,归纳试题特点,归纳解题方法技巧;同时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 第二轮要培养综合能力,提高化学综合素质。该轮复习的重点任务是使知识系统化、条 理化、结构化和网络化,即将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综合能力、迁移能力、运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同时也是查漏补缺的重要阶段。复习措施一般是分块归纳、专题讲座和强化训练。复习重点放在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上。这个阶段时间较短,我们在选择题方面主要是:氧化还原反应、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反应和离子共存、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化学与STS等;非选择题方面主要是:制备和探究实验、图像图表综合、无机综合(选不同金属及非金属)、有机推断等。 第三轮要综合训练,提高实战能力。从知识、能力、心理上全面做好应试准备,提高学生对高考的适应性和应试能力。因为时间有限,我们的三轮是与二轮穿插进行,时间是广一模之后到5月20日左右。我们在最后阶段进行考题回放和回归课本,把近三年的广东高考题及解析印发给每个学生,并要求学生阅读课本,不能一味地做题,最好在做题的同时将知识点回归课本,找到“对应点”,巩固双基。 复习中,切忌就题论题,注意规律的提炼、方法的归纳,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习题的使用取舍上,要树立“让学生上岸、教师下海”的教学理念,即教师在教学中要占有最大量的资料,通过教师的精心研究、分析、比较、筛选,把一些优秀的、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典型的习题推荐给学生,并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训练。我们除广州1月测试题、佛山二模、广一模和广二模、深圳一模和深圳二模题是完整训练外,其他练习都精挑细选,题源主要从各地高考题和广东省各地市的模拟题挑选,而不是随意拿一套题就练。 四、发挥集体智慧,制订翔实可行的复习备考计划 研究“三考”,是为了把握命题的方向,加强“双基”教学,构建知识“网络”,抓好三轮复习,都是为了提高应试能力。所以,各校可以根据自己生源的实际情况,制订周密可行的总的复习备考计划和阶段性备考计划,计划要落实到人、落实到哪一周甚至哪一天,避免复习的盲目性、随意性。如某一个知识点(或专题)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重点、难点、考点、热点、弱点在集体备课时都要认真研究,以提高备课的针对性、有效性,这样既可以避免重复劳动,又可减轻教师的备课压力。 我们09届高三化学备课组由五人组成,两位是老教师,另外三人是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其中一个是第二次上高三,两人是第一次上高三。表面上看年轻人经验不足,但他们有着自己的优势:有活力、肯钻研、专业素质高、责任性强、与学生更有亲和力,事实证明,一年来都是三个年轻人在推着我们两个老教师往前走。在整个备考过程中,我们每周开展一次备课组活动,确定下周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统一;每周一次备课组内听课、研课,不但优化了教学方案,而且养成好的教学习惯,提升了个人在学科上的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备课组内老师做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备课效率,共同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和路子,形成教学互动,实现教学相长。除正常的集体备课活动外,我们还经常在课余时间讨论问题,研讨教法,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这样不仅澄清了认识,还进一步增进了同事间友谊。 五、关爱学生,走进心灵,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在整个高考的复习过程中,既要重视智力因素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又要考虑到高考不仅是知识能力的竞争,同时也是心理素质高低的较量,更何况高考试题本身具有测试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特别在后一阶段,学生容易焦虑,怕考试,怕受挫折,这个时候我们教师要主动接近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学习上指导他们,遇到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学生没有考好,不要随意训斥、责备,这样会使学生患上考试恐惧 症。我们要主动关爱他们,走进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培养他们积极迎考、应考的心态,严肃而科学的考试态度,提高他们自我心理控制能力,以正常的心态投入高考,使得高考时有一种平时考试的延续感、熟悉感,提高临场发挥能力和应变能力。 09年高考化学科是最后一场考试,它既要受学生前3科考试的影响,同时还受先考的X科影响,这就需要老师帮他们调节好心态。比如说今年物理考试结束后考生都说简单,不少化学考生肯定有化学也会简单的心理,当他进入考场看到考题出现巨大反差时,他的心理会出现巨大波动,甚至崩溃,如果老师考前给他再次提醒可能容易、也可能难,学生有了心理准备,情况就会好许多。事实上今年考生的感觉恰好是07年的翻版,只是物理与化学互换了角色而已。另外06年与09年都是考试变化的过渡年,即教材变化或考试形式变化,绝大多数信息都认为试卷难度不大或减小,但结果却大相径庭。如果教师有了06年高考的体验,09年高考心理上准备会更充分。 六、回顾过程,反思问题和不足 1.一轮资料虽然新,针对性强,但题数多、难度大,复习过程中舍去的不够,导致一轮复习时间偏长,而二轮、三轮显得有些匆忙。 2.整个备考过程时间安排太紧,试题量偏多,学生忙于做题,自主消化的时间太少,基础知识遗忘率高,以致后期学生有时间也不会做归纳整理的工作,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累。 七、关于2010年的备考 2009年山东、宁夏、辽宁、福建、安徽、浙江、天津共七省市使用了六套新课程高考理综试卷,宁夏、辽宁两省高考理综试卷相同。从上述各省市化学试卷考查的内容来看,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等各部分分值比例与各地的《考试说明》的要求略有变化。另外,从上述省市化学试题的难易程度来看,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分值比例也基本合理。因此,2009年新课改实验区高考理综化学试卷既很好地体现了考纲的要求,又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很多试题让人耳目一新,值得回味。试题坚持对常规题、热点题、主干题的考查,并不回避重点知识和热点知识,试题几乎涉及了化学学科中所有重要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同时又注意考查化学学科特点。 2010年广东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可能为:选择题8道,非选择题4道。其中选择题还会出现近几年广东高考试题中的常考试题,如原子结构、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化学反应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的判断与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热化学方程式、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化学用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盐类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离子(或物质)浓度关系分析、电化学基本知识(包括原电池、电解)、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及基本操作以及社会热点等方面的内容;按广东的试题特点,非选择题可能为一道化学实验题(以物质分离或研究性学习类为主),一道无机题(以工业流程类或物质制备类为主),一道有机题(以推断题为主),一道归纳性试题(以数据或图表归纳类为主,涉及计算或绘图,重点考察学生的理科能力)。 不管考试模式怎么变,高三复习还是要立足基础,回归课本,以不变应万变,做到“低起点、小坡度、渐推进、常反思”。为此,我校今年一轮依然是先从化学实验开始复习,再依次为元素化合物、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到2月份结束。3—5月进行二轮及三轮复习。 2009年9月15日第四篇:2013年高考化学备考工作总结
第五篇:09届高考化学备考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