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近现代史上文笔最好的十位作家(大全)
中国近现代史上文笔最好的十位作家前些日子韩寒说巴金的文采很一般。从读者的角度看,他的观点很多人都赞同。不管一个人地位有多高,一个人的文笔并不和地位成正比。处在白话文童年时期的人,可能是大师,少见经典作品。人们都喜欢文笔好的作品,“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红楼梦》也推崇“词藻警人”的《西厢记》。作为读者,肯定有自己的欣赏口味。一个作品,文笔好就是好,如白开水一样的文学作品,不会讨人喜欢,也没必要因为谁名气大就非得说他的作品好。
可中国作家中确实有文笔好的。谁是中国白话文方笔最好的作家?五四后的那代人为白话文做出了贡献。鲁迅、郭沫若、巴金、冰心,我们读着他们的作品成长,在我们的心中,谁的作品什么样子,我们还是能看出一点好坏来。
五四那代作家,他们或小说、或杂文、或诗歌、或散文、或翻译,奠定了现代文学的基础。我们的现代语文就是从他们那儿开始的,普通话是以他们的作品为基础的。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有了无数的白话文作家,向我们展示现代汉语的精彩。我们的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等学科得以用明白晓畅的语言讲述,人们可以更便捷地接触文学艺术政治法律。五四以来的那代作家,是白话文的首创者,他们汲取文言文和西方文学的营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使现代汉语很快深入人心。
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中国近现代作家的作品琳琅满目,风格各异。单从文笔而言,我认为
鲁迅、林语堂、梁实秋、老舍、沈从文、张爱玲、汪曾琪、钱钟书、王蒙、王小波的文笔最好。鲁迅骂人厉害,语言辛辣。林语堂语言幽默,见解深刻。梁实秋意境清远,博学多才。汪曾祺含蓄空灵、生动传神。老舍语言讲究,为文地道。各家各有所长,都有很强的驾驭文字的能力。
鲁迅(1881-1936),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为周树人,改字为豫才。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为笔名。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文学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的小说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鲁迅的小说结构是多变的,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样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狂人日记》与《阿Q正传》不同,《孔乙己》与《白光》不同,《故乡》与《祝福》不同,《孤独者》与《伤逝》不同。不仅结构样式不同,音调节奏也不同。《孔乙己》是那么的单纯而又冷峻,《伤逝》则那么逶迤曲折、情深意切。鲁迅的小说在运用民族语言的功力方面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论敌梁实秋评价他说:“据我看,他的小说有几篇在文字上和情操上是优美的。”“他有文学家应有的一支笔,但他没有文学家所应有的胸襟与心理准备。”
林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写杂文,并研究语言。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梁实秋,原籍浙江杭县(今杭州市),光绪二十八年腊月初八(1903年1月6日)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1915年秋考入清华大学。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第一篇翻译小说《药商的妻》1920年9月发表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第一篇散文诗《荷水池畔》发表於1921年5月28日《晨报》第7版。1923年毕业後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第二年到上海编辑《时事新报》副刊《青光》,同时与张禹九合编《苦茶》杂志。不久任暨南大学教授。40岁以後著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姓氏一拆为二),1899年2月3日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现名小杨家胡同)一个满族城市贫民家庭。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巷战中,老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其它笔名还有舍予、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老舍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20世纪30年代就成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集《赶集》等。其《骆驼祥子》问世后蜚声文坛,标志着老舍现实主义风格的行成,达到了他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是我国现代文学史
上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曾先后被译成十几种外文。40年代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贫血集》、《月牙集》,以及通俗文艺作品集《三四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正红旗下》,长篇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散文杂文集《福星集》,剧本《龙须沟》、《茶馆》等。老舍文学创作历时40年,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老舍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汉族,但有部分苗血统,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沈从文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早期的小说集有《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等,基本主题已见端倪,但城乡两条线索尚不清晰,两性关系的描写较浅,文学的纯净度也差些。30年代后,他的创作显著成熟,主要成集的小说有《龙珠》《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如蕤集》《从文小说习作选》《新与旧》《主妇集》《春灯集》《黑凤集》等,中长篇《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长河》,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
张爱玲,一九二○年九月三十日出生上海麦根路(今太兴路),原名张瑛。原籍河北丰润。她是清末洋务派名臣李鸿章的外孙女。张爱玲既写纯文艺作品,也写言情小说,《金锁记》《秧歌》等令行家击节称赏,《十八春》则能让读者大众如醉如痴,这样身跨两界,亦雅亦俗的作家,一时无二;她受的是西洋学堂的教育,但她却钟情于中国小说艺术,在创作中自觉师承《红楼梦》《金瓶梅》的传统。作品有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看》、中短篇小说集《传奇》、长篇小说《倾城之恋》、《半生缘》、《赤地之恋》。晚年从事中国文学评价和《红楼梦》研究。
汪曾祺(1920年03月05日——1997年05月16日),江苏高邮人,现代作家、散文家、文体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 在《汪曾祺全集》中。他喜爱《世说新语》和宋人笔记,继承明清散文传统和五四散文传统,倾心晚明小品集大成者张岱的文章,同晚明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也息息相通。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深厚、从事过京剧编剧的汪曾祺,深谙“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东方古训和布莱希特标榜的“间离效果
”的西方现代理论,加上个人身世浮沉的沧桑之感,促使他不去追求反映时代精神的最强音,而是以含蓄、空灵、淡远的风格,去努力建构作品的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美学价值。他长于江南,定居于京城。翻阅他的作品,不乏风和日丽、小桥流水的江南秀色和小四合院、小胡同的京城一景,极少见到雷霆怒吼、阔大无比的壮观场景。汪曾祺凭着对事物的独到颖悟和审美发现,从小的视角楔入,写凡人小事,记乡情民俗,谈花鸟虫鱼,考辞章典故,即兴偶感,娓娓道来,于不经心、不刻意中设传神妙笔,成就了当代小品文的经典和高峰。
钱锺书(1910-1998),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锺书,字默存,号槐聚。清宣统二年十月二十日(1910年11月21日)生于江苏无锡。中国近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作品及时间:1937 《十七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毕业论文)
1941 《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开明书店1941年12月出版)
1945 《猫》(《文艺复兴》1月10日);《人·兽·鬼》(开明书店6月出版)
1947 《围城》(晨光出版公司5月出版)
1948 《谈艺录》(开明书店1949年6月初版)
1958 《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8月出版)
1978 《古典文学研究在现代中国》(《明报月刊》7月)
1979 《旧文四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出版);《管锥编》(中华书局8月初版)
1980 《诗可以怨》(《文学评论》1981年1期)
1981 《管锥编》、《管锥编增订》(中华书局1982年9月出版)
1984 《也是集》(香港广角镜出版社3月出版);《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9月第1版)
1985 《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2月出版)
1988 《模糊的铜镜》(《随笔》1988年第5期)
1995 《槐聚诗存》(三联书店3月出版)
1996 《石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月出版)
王蒙,1934年生于北京。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
从事青年团区委工作。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9月7日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
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疆生
活、工作十多年。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后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文化
部长、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等职。
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暗杀—3322》、《季节四部曲》(《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青狐》、《尴尬风流》,中篇小说《布礼》、《蝴蝶》、《杂色》、《相见时难》、《名医梁有志传奇》、《在伊犁》系列小说,小说集有《冬雨》、《坚硬的稀粥》、《加拿大的月亮》,诗集《旋转的秋千》,作品集《王蒙小说报告文学选》、《王蒙中
篇小说集》、《王蒙选集》、《王蒙集》,散文集《轻松与感伤》、《一笑集》,文艺论集《当你拿起笔
„„》、《文学的诱惑》、《风格散记》、《王蒙谈创作》、《王蒙、王干对话录》,专著《红楼启示录
》、《王蒙评点红楼梦》、《王蒙话说红楼梦》、《王蒙讲稿》、《王蒙新世纪讲稿》,自选集《琴弦与
手指》以及10卷本《王蒙文集》、23卷《王蒙文存》(2003年)等,2006-2007年出版了自传《半生多事
》、《大块文章》。有多篇小说和报告文学获奖。作品被译成英、俄、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王小波(1952~1997年)当代著名学者、作家。l952年5月13日生于北京,l968年去云南插队,1978年
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商业管理。1984年至l9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后回国,曾任教于
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后辞职专事写作。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墓地在北京昌平佛山墓区第八
区。王小波无论为人、为文都颇有特立独行的意味,其写作标榜“智慧”、“自然的人性爱”“有趣”,别具一格,深具批判精神。师承穆旦(查良铮)。
第二篇:中国近现代史上课程教案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案
第一章 清帝国被迫开放
[研究动态] [主要参考书]
[应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2、《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一节
19世纪前期的中国与世界
一、战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战前的中国
清王朝的衰落
(二)战前的世界
战前的西方各国
二、中外贸易与鸦片走私
(一)中英贸易
贸易概况
(二)鸦片走私
鸦片
第二节 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端
一、英军武力侵华
(一)正义的禁烟运动
清庭禁烟之争
二、鸦片战争的爆发
(一)清政府加强海防
措施
(二)英对华宣战
1、英国会的争沦
2、鸦片战争爆发
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一)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1—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二)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社会性质的变化
四、向西方学习的初起
(一)新思潮的涌现
1、林则徐
2、魏源
第三节
旧式农民战争的新使命
一、金田起义、奠都天京
(一)金田起义
金田团营
(二)定都天京
1、占领天京
2、北伐
3、西征
二、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一)天朝田亩制度的颁行
天朝田制度的内容
(二)天京变乱
(三)为挽救太平天国危机进行的努力
1、军事努力
2、经济努力
(四)太平天国的失败及意义
1、天京保卫战
2、历史意义
第二章 学西方图自强的洋务运动 [研究动态] [主要参考书]
[应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2、洋务运动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关系
—2—
3、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第一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英法的“修约”与发动战争
(一)“修约”活动
(二)发动战争
1、英法联军对广州的进攻
2、英法联军攻陷天津
3、英法俄联军火烧圆明园
4、沙饿的趁火打劫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天津条约》
(二)《北京条约》
第二节 洋务运动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一)兴起的背景
1、国际
2、国内
(二)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三)洋务运动的内容
1、发展近代军工企业
2、大力发展民用企业
3、创建近代化海军
4、兴学育才
5、建立对外关系
(四)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1、中体西用
2、历史评价
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一)原因
(二)民办企业的特点
(三)早期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三、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第三章 民族危机与民族觉醒 [研究动态] [主要参考书]
[应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1、19世纪70——90年代的中国边疆危机的表现 2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百日维新及其历史地位
第一节 边疆危机与中法战争
一、同光年间的边疆危机
(一)边疆危机的原因及表现
1、危机的原因
2、危机的表现
—3—
(二)中法战争
第二节 甲午战争与瓜分狂潮
一、中日甲午战争
(一)战争背景
(二)中日战争的经过
1、丰岛海战
2、黄海海战
3、威海卫之役
(三)《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马关条约》的签订
2、对中国社会地影响
(一)百日维新
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维新运动的兴起
3、维新运动的高涨百日维新
第四章 庚子国难与清王朝的覆灭 [研究动态] [主要参考书]
[应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1、义和团运动的评价
2、清政府改革的进步意义
3、清王朝的覆亡
第一节
各地教案与义和团运动
一、反教会与义和团的兴起
反教会运动
二、义和团的兴起
(一)义和团的成分
1、义和拳
2、义和团的组织、分布
3、义和团的口号
4、义和团的反帝斗争 三、八国联军的入侵与义和团的失败
(一)八国联军的入侵
西摩尔联军
(二)义和团的失败
1、天津陷落
2、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四、《辛丑条约》
—4— 《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二节
清政府的改革
一、光绪末年的新政改革
(一)改革的背景
(二)改革的机构与内容
1、改革的机构
2、改革的内容
二、预备立宪政体改革
(一)立宪的背景
(二)立宪改革的内容
1、机构改革
2、官制改革
3、法制改革
4、地方自治
(三)历史评价
第三节
清王朝的覆亡
一、列强对华侵略的新形势
(一)掠夺路矿权
(二)人民的反抗斗争
二、20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
(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1、发展的原因
2、发展的表现
(二)资产阶级的成熟
三、民主革命与立宪运动的高涨
(一)民主革命思想的勃兴
(二)同盟会的成立及其纲领
1、同盟会的成立
2、同盟会的组织机构
3、同盟会的机关刊物
(三)盟会的纲领
1、民族主义
2、民权主义
3、民生主义
四、革命派与立宪派的论战
五、清王朝的末日
(一)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
(二)立宪派的请愿运动
(三)收回路矿权的斗争
1、收回矿权
2、收回路权
3、四川保路运动
(四)武昌起义与清帝退位
—5—
1、武昌的革命团体
2、武昌起义
3、袁世凯的复出
4、南北议和
5、清帝退位
六、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一)辛亥革命的成功
(二)辛亥革命的失败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五章 晚清社会风貌与学术思想 [研究动态] [主要参考书]
[应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1、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
2、近代学术思想的成就
第一节 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一、开埠通商与城市近代化
(一)开埠通商
(二)城市近代化
二、物质生活的新变化
三、婚姻习俗的变化
第二节 晚清的灾害与荒政
一、灾荒
二、荒政
(一)预防
(二)救治
第三节
学术思想及成果
一、进化论的传入
二、史学成就
三、文学艺术
四、自然科技学的引进与发展
第六章 北京国民政府时期 [研究动态] [主要参考书]
[应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1、国民政府时期政治经济措施
2、军阀政治演变的历史条件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
第一节 中华民国的建立与军阀政治的演变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从湖北军政府到南京临时政府
1、湖北军政府
—6—
2、南京临时政府
(二)清帝逊位与政权北移
清帝逊位
(三)国会变异与内阁更迭
二、军阀政治演变
(一)军阀政治的形成及演变
(二)北洋军阀的分裂
三、中国共产党初创与国民革命勃兴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
(二)民众运动的高涨
第二节 南方国民政府的分立与经济、社会变迁
一、南方国民政府的分立
二、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与社会变迁
(一)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
(二)农村社会的变动
第三节 新文化的崛起
一、民国后的中国政治
(一)西方思潮的涌入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
(三)学术及文艺新的变化
第七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
[研究动态] [主要参考书]
[应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1、南京国民政府巩固中央集权的各项措施
2、南京国民政府财政改革的历史作用
3、乡村社会的变革
4、红军长征的历史地位
第一节
统一中国的内战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与二次北伐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南京国民政府的组织机构与体制
2、二期北伐与中原大战
二、武装起义与红色割据
三、围剿与反围剿
—7—
(一)对苏区的围剿
(二)红军长征
第二节寻求政治集权与财政改革
一、谋求政治发言权
(一)理论来源
1、重新诠释“三民主义”
2、确定“党国”体制 3.强化行政与社会控制 4.特务体系的构建
二、财政变革与经济发展
(一)财政政策的重大变革
1、变革原因
2、变革的措施
(二)十年经济建设概况
第三节 土地改革与乡村社会
一、土地改革
(一)改革的原因与措施(二)中共的农村革命
土地改革
第四节 多元化的文化教育
一、文化
二、教育
(一)城乡教育
1、国民教育
2、职业教育
3、苏区教育
(二)生机勃勃的社会科学
第五节 日本侵华与抗日初兴
一、日本侵华
(一)日本蚕食华北
(二)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1、**
2、福建事变 3.西安事变
第八章 八年抗战
[研究动态] [主要参考书]
[应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1、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
2、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8—
3、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第一节 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一、中日战争爆发背景
(一)国际
(二)国内
二、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一)主要事件
1、七七事变
2、八一三事变
三、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第二节 战略防御阶段
一、国共两党的抗战方针
(一)方针的提出
1、《抗战建国纲领》
2、《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二、日军在华北华东的进攻
(一)日军在华北的进攻
(二)日军在华东的进攻
(三)敌后战场的开辟
1、晋察冀根据地
2、山东
3、皖南
(四)战时体制变异 1.政治集权
2.战时经济体制的运行 3.官僚资本膨胀与腐败 4.战时外交与各国的支援
第三节 战略相持阶段
一、日本对华策略的转变与汉奸势力纷起
(一)背景
(二)转变的内容
二、敌后游击战与根据地建设
(一)基本概况
(二)根据地建设
三、国共关系起伏
四、正面战场持续抵抗 南岳军事会议
五、中国军队入缅作战
第四节 抗日战争胜利
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
(一)太平洋战场
(二)豫湘桂溃败
二、敌后根据地的局部反攻
—9—
(一)方针:敌进我退
局部反攻
三、日本的无条件投降
(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心的转移
1、日本经济近枯竭
2、南方地区的反攻
3、中国军队对日的最后的一战
(二)日本的无条件投降
第五节 社会变动
一、社会重心西移
二、农村经济的衰落
三、通货膨胀与民众负担
(一)原因
(二)表现
1、新增税种
2、发行内债
3、田赋征实
四、抗战的文化
五、敌后根据地和沦陷区的社会状况
(一)敌后根据地的社会变化
1、民主政治意识加强
2、经济改革
3、法律建设
(二)沦陷区的社会状况
第九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终结
[研究动态] [主要参考书]
[应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1、国民党结构性的政治腐败
2、第二条战线的形成3、南京国民政府的崩溃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第一节
战后政治局势与全面内战的爆发
一、战后政治局势
(一)国际
(二)国内
二、政治联合构想的失败
(一)重庆谈判
—10—
(二)停战谈判与政协会议
(三)民众的反内战
三、全面内战的爆发
(一)国民党的军事进攻与战场的攻守转换
1、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2、制宪国大的召开
(二)战场的攻守转换
1、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2、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第二节
经济与社会总危机
一、经济总危机
二、财政危机
三、社会危机
(一)恶性通货膨胀
(二)台湾二二八事件
四、政治危机
(一)民主义信仰危机
(二)国民党自身解体
(三)权力运作无序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崩溃
一、第三条道路的失败
(一)各政党的建国方针
(二)第二条战线
二、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二)陈谢兵团挺进伏牛山
(三)陈粟大军进入豫皖苏山区
二、国共军队大决战
(一)序幕
1、山东战场
(二)决战
1、辽沈战役
2、淮海战役
—11—
3、平津战役
三、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崩溃
(一)国共决战的态势
1、国民政府撤台准备
2、渡江战役
3、华南战场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2—
第三篇:近现代作家名人经典语录
近现代作家名人经典语录
鲁迅
1、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2、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3、时代环境全部迁流,并且进步,而个人始终如故,毫无长进,这才谓之“落伍者”。
4、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倘使想正视而不敢,此外还能成什么气候。
5、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
6、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7、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8、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而看一切太难,固然能使人无成,但若看得太容易,也能使事情无结果。
9、人多是“生命之川”之中的一滴,承着过去,向着未来,倘不是真的特出到异乎寻常的,便都不免并含着向前和反顾。
10、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朱自清
1、沉默是一种处世哲学,用得好时,又是一种艺术。
2、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3、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
4、这年头人们行乐的机会越过越多,不在乎等到逢年过节;所以年情节景一回回地淡下去,像从前那样热狂地期待着,热狂地受用着的事情,怕只在老年人的回忆,小孩子的想象中存在着罢了。
5、教育者须对于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我斥责那班以教育为手段的人!我劝勉那班以教育为功利的人!我愿我们都努力,努力做到那以教育为信仰的人。
6、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7、生活中的各种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与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有它相当的位置。
8、因为人生有限,我们若能夜夜有这样清楚的梦,则过了一日,足抵两日,过了五十岁,足抵一百岁;如此便宜的事,真是落得的。至于梦中的“苦乐”,则照我素人的见解,毕竟是“梦中的”苦乐,不必斤斤计较的。
9、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朱子似乎见到了这个,他注“四书”,一种作用就是使“四书”普及于一般人。他是成功的,他的“四书”注后来成了小学教科书。
10、气是敢做敢为,节是有所不为。巴金
1、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2、每个人应该遵守生之法则,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的命运上,将个人的生存放在群体的生存里。
3、支配战士行动的力量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
4、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象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
5、只有愚昧无知的人才会随便读到一部作品就全盘接受,因为他头脑空空,装得下许多东西。
6、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阳光,却在暗夜里燃起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
7、我绝不悲观。我要争取多活。我要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8、“死”的逼近使人更宝贵“生”,更宝贵活着所能处理的光阴。人明白自己随时都会死去,他更不肯浪费时间,他要在这有限的余生里做好一些事情。
9、“生”的确是美丽的,乐“生”是人的本分。
10、爱真理,忠实地生活,这是至上的生活态度。没有一点虚伪,没有一点宽恕,对自己忠实,对别人也忠实,你就可以做你自己的行为的裁判官。
郭沫若
1、艰难的环境一般不会使人沉没下去的,但是,具有坚强意志,积极进取精神的人,却可以发挥相反的作用。环境越是困难,精神越能发奋努力,困难被克服了,就会有出色的成就。这就是所谓“艰难玉成”。
2、一个人最伤心的事体无过于良心的死灭,一个社会最伤心的现象无过于正义的沦亡。
3、我们只愿在真理的圣坛之前低头,不愿在一切物质的权威之前拜倒。
4、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5、天才这个字本来含意极其暖昧,它的定义,决不是所谓“生而知之,不学而能”的。天地间生而知之的人没有。不学而能的人也没有。天才多半由于努力养成。天才多半由于细心养成。
6、青年需要经受各种锻炼。所谓百炼成钢,在暴风雨中成长,就是这个道理。希望不经过困难、波折、轻而易举地成名,那是不长进的,没出息的幻想。
7、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
8、读一切深邃的书都应该如是:第一,要用自己的能力去理解;第二,要用自己的能力去批评。
9、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10、我们人人要存着必胜的决心,然而我们也要不怕屡败的挫折。陈寅恪
1、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2、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
3、小穷,则以诗相勉。索居,则以诗相慰。同处,则以诗相娱。
4、大学精神的本质在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5、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6、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7、国家可亡,国史不可亡。
8、早岁偷窥禁锢编,白头重读倍凄然。夕阳芳草要离家,东海南山下巽田。
9、好鸟难同命,芳莲寡并头。生憎绿沉管,玉指镇双钩。
10、律令性质本极近似,不过一偏于消极方面,一偏于积极方面而已。胡适
1、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
2、你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
3、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4、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5、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6、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
7、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8、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做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9、你们说要争自由,自由是针对外面束缚而言的,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自由而不独立,仍是奴隶。独立就是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才是独立的精神。
10、身行万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无人。华罗庚
1、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待可以得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
3、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4、“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
5、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6、钻研然而知不足,虚心是从知不足而来的。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
7、自学,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到底。
8、抓住自己最有兴趣的东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
9、新的数学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
10、树老怕空,人老怕松。戒空戒松,从严以终。老舍
1、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2、作家必须先胸有成竹地知道了人物的一切,而后设身处地的写出人物的话语来。
3、熟才能生巧。写过一遍,尽管不象样子,也会带来不少好处。不断地写作才会逐渐摸到文艺创作的底。字纸篓子是我的密友,常往它里面仍弃废稿,一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4、如果不随时注意观察,随时记下来,哪怕你走遍天下,还是什么也记不真确,什么东西也写不出。
5、谦虚使人的心缩小,象一个小石卵,虽然小,而极结实。结实才能诚实。
6、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很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磨,也会生锈,成为废物。
7、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
8、最大的牺牲是忍辱,最大的忍辱是预备反抗。
9、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
10、人若是看透了自己,便不会小看别人。季羡林
1、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
2、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
3、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4、对什么事情都不嘀咕,心胸开朗,乐观愉快,吃也吃得下,睡也睡得着,有问题则设法解决之,有困难则努力克服之,决不视芝麻绿豆大的窘境如苏迷庐山般大,也决不毫无原则随遇而安,决不玩世不恭。“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5、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
6、如果读书也能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读书。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进步,靠的就是能读书又写书的本领。
7、影响我一生的四句话,分别是陈寅恪所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胡适所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梁漱溟所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马寅初所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8、只有能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一个人才能永远保持心情的平衡。
9、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也。
10、生活上要知足,学习上要不知足,工作上要知不足。只要积极进取,努力工作,人民不会亏待,社会不会忘记。
周国平
1、人一看重机会,就难免被机会支配。
2、人生是占有不了的,毋宁说,它是侥幸落到我手的一件暂时的礼物,我迟早要把它交还。
3、人生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脱俗,最高是返璞归真的平凡。
4、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唯有小智者才咄咄逼人,小善者才会斤斤计较。
5、爱是苛求的,因为苛求而短暂。友谊是宽容的,因为宽容而长久。
6、真正的精神强者必是宽容的,因为他足够富裕。嫉妒是弱者的品质。
7、对于人际关系,我逐渐总结出了一个最合乎我的性情的原则,就是互相尊重,亲疏随缘。我相信,一切好的友谊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刻意求得的。我还认为,再好的朋友也应该有距离,太热闹的友谊往往是空洞无物的。
8、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如果说不擅交际是一种性格的弱点,那么,不耐孤独就简直是一种灵魂的缺陷了。
9、几乎所有人都把自己向往而不可得的境界称作“幸福”。
10、月亏了能再盈,花谢了能再开。可是,人别了,能否再见却未可知、开谢盈亏,花月依旧,几度离合。人却老了。人生之所以最苦别离,就因为别离最使人感受到人生无常。
第四篇:文学常识2中国近现代作家作品
文学常识
(二)中国近代、现当代作家作品
一、基本篇目:
(一)散文小说议论文等
★
1、《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
2、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且介亭杂文》)、(《坟》)等。课文《风筝》(散文)、《雪》选自散文诗集(《野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我们还学过小说《社戏》《故乡》《孔乙己》,其中《故乡》《孔乙己》选自《呐喊》;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
★
3、《我的母亲》的作者是(胡适),原名(胡洪骍),字(适之),我国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
4、《春》、《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
5、《猫》的作者是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郑振铎)。
★
6、《济南的冬天》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北京市政府曾授予他“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话剧(《茶馆》《龙须沟》),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
7、《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文中所记叙的闻一多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
★
8、《谈生命》作者是我国现当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原名(谢婉莹)。★
9、《云南的歌会》的作者是(沈从文),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有(《边城》)等。
★
10、《老王》的作者是作家、文学翻译家(杨绛),译作有(《堂吉诃德》)等,散文集(《干校六记》)等。钱钟书,学者、作家,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管锥编》)等。
★
11、《吆喝》的作者是(萧乾),著名记者、作家、文学翻译家。★
12、《芦花荡》的作者是“荷花淀派”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孙犁),代表作有(《荷花淀》)德等。
★
13、《傅雷家书两则》作者是(傅雷),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14、《端午的鸭蛋》的作者是(汪曾祺),当代作家。★
15、《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是(宗璞)。
★
16、《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是台湾作家(林海音)。★
17、《斑羚飞渡》是我国当代最著名的动物题材小说家(沈石溪)动物小说中的精品。
★
18、《羚羊木雕》作者是(张之路),这是一篇(记叙文)。
(二)诗歌
★
1、《天上的街市》《静夜》的作者是(郭沫若),我国著名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代表作有历史剧(《屈原》)等,诗集(《女神》)等。
★
2、《沁园春·雪》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
★
3、《我用残损的手掌》作者(戴望舒),原名戴梦鸥,现代诗人,代表作《雨巷》等。
★
4、《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诗人,第一部诗集《大堰河》,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
5、《理想》的作者是当代诗人(流沙河)。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看,《理想》是(哲理)诗。
★
6、《化石吟》是一首(咏物抒情)诗,作者是(张锋)。★
7、《雨说》作者(郑愁予),台湾诗人。
(三)说明文
★
1、《苏州园林》的作者是(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
2、《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竺可桢),气象学、地理学家。★
3、《中国石拱桥》作者(茅以升),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主持修建了(武汉长江)公铁两用桥。
★
4、《看云识天气》是一篇(说明文),是(朱泳燚)改写的。
当代作家。
9、《桥之美》作者是中国现代画家(吴冠中)。《说屏》作者是中国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
10、《信客》的作者是(余秋雨),代表作有(《文化苦旅》)等。《夏感》的作者是(梁衡)。《人生寓言》作者是(周国平)。《地下森林断想》作者是(张抗抗),当代女作家。
11、《月亮上的足迹》作者(朱长超)。《登上地球之巅》作者(郭超人),中国著名新闻工作者。
12、《音乐巨人贝多芬》的作者是(何为)。
13、《变脸》作者(魏明伦),著名川剧作家,被誉为“巴山鬼才”。《枣儿》作者(孙鸿),剧作家。
14、《春酒》的作者是台湾作家(琦君)。《行道树》作者是台湾作家(张晓风)。《贝壳》作者是台湾作家(席慕容)。《那树》作者(王鼎钧),台湾当代作家。
15、《生物入侵者》作者是(梅涛)。《落日的幻觉》作者是(黄天祥)。《罗布泊,消失的仙湖》作者是(吴岗)。《旅鼠之谜》的作者是(位梦华)。
16、《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童话),作者是(金波)。
(二)1、《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这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由(8)个乐章组成。
2、《秋天》作者是现代诗人、文艺评论家(何其芳),原名何永芳。
3、《华南虎》、《我的第一本书》(散文)的作者是“七月诗派”重要成员、当代诗人(牛汉)。《华南虎》是具有浓厚(象征)色彩的一首诗。
4、《星星变奏曲》作者江河,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5、《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舒婷,原名龚佩瑜,当代女诗人。2011-04-16
二、自读篇目:
(一)1、《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的作者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李大钊)。
2、《雷电颂》节选自《屈原》,作者是(郭沫若),我国著名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代表作有历史剧(《屈原》)等,诗集(《女神》)等。
3、《观舞记》是我国现当代著名女作家(冰心)的作品,她原名(谢婉莹)。
4、《竹影》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画家)、散文家(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叙事散文。
5、《日》、《月》的作者是(巴金),原名(李尧棠),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包括《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文革”后出版了(《随想录》),反响巨大。
6、《土地的誓言》作者是(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
7、《蒲柳人家》作者是(刘绍棠),当代作家。《俗世奇人》的作者是当代作家(冯骥才)。《心声》作者是(黄蓓佳)。《孤独之旅》的作者是(曹文轩)。《台阶》的作者是(李森祥)。
8、《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作者是(马南邨),(邓拓)的笔名,
第五篇:中国近现代作家综合实力排行榜
中国近现代作家综合实力排行榜
常言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以下排名,仅供参考。
【第50名】 张炜
张炜(1956—),山东龙口人,原籍山东栖霞。
代表作品:《你在高原 》(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古船》《九月寓言》等。
【第49名】 铁凝 女
铁凝(1957—),河北赵县人。
代表作品:《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哦,香雪》等。
【第48名】 三毛 女
三毛(1943—1991),原名陈平,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
代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梦里花落知多少》 《背影》《雨季不再来》《温柔的夜》《我的宝贝》等。评价: 三毛散文取材广泛,不少散文充满异国情调,文笔朴素浪漫而又独具神韵,表达了作者热爱生命、热爱自由和大自然的情怀。其记游散文融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具有较高的文化审美价值。叙述哀情的散文风格沉郁,淡泊,显得炉火纯青,更具耐读性。
【第47名】 白先勇
白先勇(1937-),回族,台湾作家,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代表作品:《孽子》《台北人》《游园惊梦》《纽约客》等。
【第46名】 阿城
阿城(1949-),原名钟阿城。原籍重庆江津,生于北京。代表作:《棋王》《芙蓉镇》
【第45名】 余光中
余光中(1928—),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泉州,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
代表作品:《余光中诗歌选集》《余光中散文选集》《乡愁》等。评价:
余光中文学语言繁复善变,力求在“在中国文字的风火炉中”,炼出一颗丹来。他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
【第44名】 刘震云
刘震云(1958—),生于河南延津县。
代表作品:《一句顶一万句》(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故乡天下黄花》《官场》《我不是潘金莲》等。评价:
自1991年发表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始,刘震云开始追求新的创作境界——在文体和内容上的双重探索。结构的庞杂、技巧的多变、语言的繁复、意义的含混等等都令人叹为观止。
【第43名】 王朔
王朔(1958—),江苏南京人。
代表作品:《动物凶猛》《玩的就是心跳》《看上去很美》 《无知者无畏》《王朔文集》等。评价:
王朔的早期小说诗歌文学作品都是以自己部队“大杂院”的成长经历为素材,后来的小说则形成特有风格,对白通俗化又充满活力,叙述语言则戏谑、反讽为主,对权威话语和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都有嘲讽。
【第42名】 张承志
张承志(1948—),回族,笔名张录山,生于北京。代表性作品:《黑骏马》《北方的河》《心灵史》等。评价:
张承志有着一种独立不羁,庄严深邃,冷峻热烈的审美品格。早年的作品带有浪漫主义色彩,语言充满诗意,洋溢着青春热情的理想主义气息。后来的作品转向宗教题材,引起过不少争议。
【第41名】 舒婷 女
舒婷(1952—),原名龚佩瑜,出生于福建石码镇,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舒婷文集》《致橡树》《双桅船》《真水无香》《心烟》等。评价:
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她的散文叙述轻灵而富有诗意,语言风格机敏、俏皮。舒婷最初一批散文作品是知青时代人生经历的回顾和反思。写那些诗时,舒婷面对焦灼紧迫的现实压力,经过时间沉淀,却能够比较从容地从往事追怀中提摄更超越具体人事的情思和哲蕴。
【第40名】 苏童
苏童(1963—),江苏苏州人。
代表作品:《1934年的逃亡》《妻妾成群》《河岸》《黄雀记》等。
【第39名】 丁玲 女 丁玲(1904-1986),原名蒋伟,字冰之,湖南临澧人。代表作品:《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时》等。评价:
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坛上,丁玲作为一个杰出的作家和卓越的文化战士,其创作道路是曲折的,创作风格是多变的。她的文艺观经历了从早期的人文主义、现实主义到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的演变。因此,她在上世纪各个历史时期都创作出不同类型的优秀作品,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都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第38名】 穆旦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海宁,与著名作家金庸(查良镛)为同族的叔伯兄弟。代表作:《探险者》《穆旦诗集》《旗》 评价:
穆旦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青年诗人,50年代初以来,穆旦频频遭受政治运动的打击,身心遭到极大的摧残,被迫从诗坛上销声匿迹,转而潜心外国诗歌的翻译,直至去世。穆旦去世多年后,才逐渐被人们重新认识。人们出版他的诗集和纪念文集,举行“穆旦学术研讨会”,给予他很高的评价,“二十世纪中国诗歌大师”排行榜上,他甚至名列榜首。这种种的不寻常,被称为“穆旦现象”。穆旦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传统诗歌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20世纪80年代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
【第37名】 顾城
顾城(1956—1993),原籍上海,生于北京,朦胧诗派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一代人》《白昼的月亮》《黑眼睛》《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等。评价:
顾城是我国现当代诗歌史上唯一一位“童话诗人”。从唯道德论的角度看,他也许不应该被写在这里,但是从一种更大意义的悲剧和诗意的层面上理解的话,他就变得很有必要。顾城文本的影响力几乎超过了所有当代诗人,这是我们无法将他绕开的理由。童年(童话)思维成就了他,最终也将他毁灭,他是一个“至死也没有走出精神的童年”的诗人,拒绝成长是他一切成就和悲剧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他也是雅斯贝斯所说的具有深渊倾向的诗人——“毁灭自己于作品之中的诗人”,因而也是一个诗与生命合一的“一次性写作”的诗人。他的精神现象学意义虽然有更多负面的角度,但也正因为如此,他的诗歌中也包含了更多幽暗的和深渊式的人性复杂内容,使其单纯的表达中蕴含了丰富的信息:死亡、忧郁、脆弱„„这一切与诡奇的幻想、大自然的情境以及他那阴郁又透明的表达混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变成了他那具有无穷魅力的诗句。他再次生动地证明,在高尚和卑下之间、在真理与谬误之间、在善良与恶之间、在天才与疯狂之间,只有一步之遥。
【第36名】 张洁 女
张洁(1937—),辽宁抚顺人,生于北京。
代表作品:《沉重的翅膀》《无字》《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谁生活得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爱,是不能忘记的》《祖母绿》等。成就:
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长篇小说《无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唯一的荣获两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家。
迄今为止全国唯一获得短篇、中篇、长篇小说三项国家奖的作家,并创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连冠”纪录。评价:
张洁以“人”和“爱”为主题的创作,常引起文坛的论争。她不断拓展艺术表现的路子,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
【第35名】 陈忠实
陈忠实(1942—),西安灞桥人。代表作:《白鹿原》 评价: 《白鹿原》是陈忠实的代表作,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据不完全统计,《白鹿原》迄今已发行逾200万册,在国内外读者中反响强烈,在文学界评价很高。评论家认为,该作是一部渭河平原近现代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西方学者评价说“由作品的深度和小说的技巧来看,《白鹿原》肯定是大陆当代最好的小说之一,比之那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并不逊色。”
【第34名】 梁实秋
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生于北京,浙江杭余杭人。代表作:《雅舍小品》《梁实秋散文集》《英国文学史》等。评价:
梁实秋是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第33名】 赵树理
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县尉迟村人。代表作品: 《小二黑结婚》《灵泉洞》《三里湾》等。评价: 赵树理的小说多以华北农村为背景,反映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存在其间的矛盾斗争,塑造农村各式人物的形象,开创的文学“山药蛋派”,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之一。
【第32名】 王蒙
王蒙(1934—),河北南皮人。
代表作品:《青春万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等。评价:
王蒙的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他乐观向上、激情充沛,成为当代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始终保持创作活力的作家之一。他在国内首开新时期国内意识流小说创作先河,倡导作家学者化、学者作家化,掀起人文精神大讨论,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现代写作技巧的开拓者。
【第31名】 韩少功
韩少功(1953—),湖南长沙人。
代表作品:《马桥词典》《爸爸爸》《暗示》《日夜书》《山南水北》等。评价: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一线评论家都在持续关注韩少功。他是1985年倡导“寻根文学”的主将,提出“寻根”的口号,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了这一主张。表现了向民族历史文化深层汲取力量的趋向,饱含深逢的哲学意蕴,在文坛产生很大影响。
【第30名】 闻一多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新月派代表诗人。
代表作品:《红烛》《死水》等。评价:
闻一多热爱祖国,爱国主义如同一条红线贯穿他的一生,最后把他引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他一生的道路是曲折的,他曾经有过迷茫、失误与苦闷,但是经过深思和中国共产党的关怀与帮助,终于找到了真理,而一经找到了真理,他便义无反顾,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为实现真理而英勇奋斗,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闻一多博学多才,除新诗与古文学研究外,在美术、戏剧、书法、篆刻等方面也有相当高深的造诣。
【第29名】 路遥
路遥(1949—1992),生于陕北一个世代农民家庭。
代表作:《人生》《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评价: 由于出身农村,路遥的写作素材基本来自农村生活。他始终以深深纠缠的故乡情结和生命的沉重感去感受生活,以陕北大地作为一个沉浮在他心里的永恒的诗意象征。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该作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第28名】 萧红 女
萧红(1911—1942),生于哈尔滨市,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 评价:
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从《生死场》到《呼兰河传》孕育并造就了一种萧红式的独特的小说文体。这种小说文体的发展道路就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散文化”。其意义在于“从一个方面实现了文学史的衔接、承续,在审美意识上沟通了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
【第27】 孙犁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生于河北省安平县。
代表作品:《荷花淀》《芦花荡》《白洋淀纪事》《度春荒》等。评价:
孙犁一生笔耕不辍,是中国解放区文艺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他以其众多经典性的作品,描绘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一幅幅壮丽、清新的文学图画。全国解放后,孙犁文学创作继续取得长足的进展,被认为是著名文学流派“荷花淀派”的创立者。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孙犁文学创作迎来了第二个高峰,他的作品以思想的深邃,文体的创新,艺术风格的鲜明和炉火纯青,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第26名】 戴望舒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朝安,浙江杭州人。
代表作品:《雨巷》《望舒草》《望舒诗稿》《戴望舒诗集》等。评价:
戴望舒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其名篇《雨巷》受到了叶圣陶的极力推荐,盛赞他“替新诗开创了一个新纪元”。
【第25名】 艾青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代表作品:《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向太阳》等。评价:
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第24名】 张恨水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心远,安徽潜山人。
代表作品:《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等。评价:
张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茅盾赞曰:“运用章回体而善为扬弃,使章回体延续了新生命的,应当首推张恨水先生。”老舍则称他“是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
【第23名】 余华和阿来并列
余华(1960—),当代作家,生于浙江杭州。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等。
阿来(1959—),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代表作品:《尘埃落定》(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空山》《格萨尔王》等。
【第22名】冰心 女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福建长乐人。代表作品:《繁星·春水》《寄小读者》 评价:
冰心是世纪同龄人,一生都伴随着世纪风云变幻,一直跟上时代的脚步,坚持写作了七十五年,被誉为“文坛祖母”。她是新文学运动的元老,也是我国第一代儿童文学作家。她开创了多种“冰心体”的文学样式,进行了文学现代化的扎扎实实的实践。她的文学影响超越国界,作品被翻译成各国文字,得到海内外读者的赞赏。
【第21名】 北岛
赵振开(1949—),又名北岛,生于北京,朦胧诗派代表诗人。代表作:《回答》《路歌》《一切》《太阳城札记》等。评价:
清醒的思辨与直觉思维产生的隐喻、象征意象相结合,是北岛诗显著的艺术特征,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悖论式警句,造成了北岛诗独有的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先后获瑞典笔会文学奖、美国西部笔会中心自由写作奖等,并被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院士。曾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第20名】 史铁生
史铁生(1951—2010),北京人。代表作:《我与地坛》《务虚笔记》 评价: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其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第19名】 王安忆
王安忆(1954—),出生于南京,原籍福建同安县。
代表作品:《长恨歌(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启蒙时代》《富萍》《天香》《小鲍庄》《流逝》等。评价:
王安忆是继张爱玲后,又一海派文学传人。其文学作品摒弃现实功利性杂质,将人置于广袤的时空背景中,在人类意义层面展示人的价值内涵,使价值求索具有了终极追寻的意蕴。
第18名 郁达夫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
代表作品:《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等。评价: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的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人生际遇,其自传体小说代表作品《沉沦》中大胆地描写了男女性爱、性心理,同时也发出了“祖国呀祖国!我的死都是你害我的!”“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的悲号。这本自传体小说一出版,立即在中国文坛引起了轩然大波,受“五四”运动洗礼后的青年一代,从他的小说中找到了与自己心灵相撞的东西,那些不敢与封建道德决裂的文人,则把矛头直接指向了郁达夫。
【第17名】 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县。
代表作品:《踪迹》《背影》《荷塘月色》《欧游杂记》等。评价:
朱自清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以其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
【第16名】 周作人
周作人(1885—1967)原名櫆寿,字星杓,是鲁迅之弟,浙江绍兴人。代表作品:《知堂文集》《周作人书信》《知堂回忆录》《药堂杂文》等。评价: 周作人虽然没有代表小说作品 但散文太强了,有中国“现代散文开山大师”之称。他最早在理论上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提倡文艺性的叙事抒情散文,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其散文风格平和冲淡,清隽幽雅,洋溢著深厚的中国、东洋、西洋古典与近现代文化素养。
【第15名】 金庸
金庸(1924—),原名查良镛,生于浙江海宁,1948年移居香港。代表作品:金庸十四部
《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白马啸西风》《鹿鼎记》
《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 评价:
金庸就像一个“黑洞”。把传统发挥得淋漓尽致,任何人靠近他,就会化为乌有,根本没法比。(黄易评)金庸的作品所表现的深厚意蕴确非古龙、梁羽生所能及,他不仅是现代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代名家。(凤凰网评)金庸是华人最知名的武侠小说作家。其小说深受欢迎,脍炙人口,不少文坛才子和读者都提笔撰写书评,形成“金学”研究的风潮。
【第14名】 莫言
莫言(1955—),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
代表作品:《红高粱》《丰乳肥臀》《蛙》《檀香刑》《酒国》《生死疲劳》等。主要成就: 茅盾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 鼎钧双年文学奖 颂福冈亚洲文化大奖 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2007年问鼎中国作家实力榜 评价:
上世纪八十年代莫言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莫言的写作,见证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同时也传达了古老中国的内在精神和声音。他的小说语言激情澎湃,宛如黄河泛滥,冲刷出一片全新的语言河床,在现代汉语写作史上留下一道罕见的语言奇观,诺奖可谓实至名归。
【第13名】 徐志摩 徐志摩(1897—1931)名章垿,字槱森,新月派代表诗人。金庸是他的姑表弟,琼瑶是他的表外甥女。
代表作品:《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落叶》等。评价: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留下了众多传世的名篇。
【第12名】 汪曾祺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
代表作品:《邂逅集》《蒲桥集》《沙家浜》《受戒》《大淖记事》等。评价:
汪曾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他的小说被视为诗化小说,成就了当代小品文的经典和高峰。
【第11名】 贾平凹
贾平凹(1952—),陕西丹凤人。代表作品:《秦腔》(茅盾文学奖)《古炉》(施耐庵文学奖)《废都》(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
《贾平凹长篇散文精选》(鲁迅文学奖)等。评价: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中国和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被誉为“鬼才”。他的文学作品极富想象力,通俗中有真情,平淡中见悲悯,寄托深远,笔力丰富,不仅在我国拥有广大的读者群,而且还超越了国界,得到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广泛认同。
【第10名】 曹禺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天津人。代表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评价:
曹禺的作品极富创作力与艺术感染力,其处女作《雷雨》的问世标志中国现代话剧真正成熟的标志。更重要的是,他极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实验性创作,为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领域,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展示了多元的,自由创造的发展前景。他创作的《雷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被誉为“四大名剧”,其艺术功力所达到的境界,迄今为止,尚无人能超越。
【第9名】 钱钟书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
代表作品:《围城》《管锥编》《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人兽鬼》等。评价:
钱钟书博大精深,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有“民国第一才子”之美誉。其治学融汇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昆仑和“二十世纪人类最智慧的头颅”。其代表作《围城》,风格幽默,妙譬可人,内涵充盈,兼以理胜于情,被誉为小说中的宋诗,已成为一部家喻户晓的现代文学经典,甚至被不少学者奉为现代中国最伟大的小说。
【第8名】沈从文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代表作品:《边城》《长河》《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等。评价: 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曾两度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也是少数几个拥有世界性声誉的现代中国作家之一。他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小说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一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第7名】林语堂
林语堂(1895—1976),生于福建一个基督教家庭,父亲为教会牧师。代表作:《京华烟云》《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生活的艺术》《老子的智慧》等。评价:
在美国华人文学界,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从质量、成就和产生的影响等方面来说,至今仍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身受中西文化双重浸染,将西方文化的理性精神和对中国文化的深厚情感及使命感,糅合成一种中庸而不失谐噱的笔调,用睿智通达的语言娓娓道出了中国人的道德、精神状态与向往,以及中国的社会、文艺与生活情趣。
林语堂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著名学者,曾两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第6名】 张爱玲 女 张爱玲(1920—1995),本名张煐。原籍河北省唐山市,生于上海。代表作品:《倾城之恋》《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半生缘》等。评价:
张爱玲是我国近代史上最负才情的天才女作家,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将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作品世俗而又自我,阴柔而又冷漠,善感而又超脱,用古典笔触写出现代情感,雅俗共赏。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心里去。
张爱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得如此精致却除此之外别无第二人。读她的作品你会发现她对人生的乐趣的观照真是绝妙!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现代女作家有以机智聪慧见长者,有以抒发情感著称者,但是能将才与情打成一片,在作品中既深深进入又保持超脱的,除张爱玲之外再无第二人。
【第5名】 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四川省乐山人。
代表作品:《女神》《郭沫若全集》《甲骨文字研究》《中国史稿》等。评价: 郭沫若是继鲁迅之后公认的文化领袖,中国新诗奠基人。其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
【第4名】巴金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代表作: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评价:
他,一位世纪老人,被称为中国的卢梭。他所提供的带有强烈主观性、抒情性的中、长篇小说,与茅盾、老舍的客观性、写实性的中、长篇小说一起,构成了现代文学第二个艺术高峰。他生前凝聚了毕生的激情与智慧,为我们留下千万字的鸿篇巨著。即使进入耄耋之年仍能写出《随想录》这样的惊世之作。在《随想录》中他一遍遍地虔诚而痛苦地忏悔,剖析自己的灵魂,猛烈地批判封建伦理道德、深挖国人灵魂中的奴性,以人格的魅力参与现代伦理文化的建设。巴金也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第3名】 茅盾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
代表作品:《子夜》《林家铺子》《鼓吹集》《蚀》三部曲等。评价:
茅盾创造了现代小说大容量社会信息的传递和辨析的创作模式。其小说注重创作题材和主题的深入挖掘,创造了现代小说与现代社会同步共进的全景化史诗性品格。社会科学家气质的茅盾,由社会活动和文学理论的热情活跃于文坛,这使得他进入创作便达到了空前的思想深度和广阔的历史内涵。文学界近年来公认茅盾是中国社会剖析派小说的坛主,他的作品刻画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艰苦历程,绘制了规模宏大的历史画卷。为我国文学宝库创造了珍贵的财富,提高了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水平,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第2名】 老舍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代表作品:《四世同堂》《月牙儿》《骆驼祥子》《茶馆》《龙须沟》等。
与诺贝尔文学奖:
老舍于1968年被提名,投票结果,老舍是第一名。由于诺贝尔奖只授予健在者(文革期间老舍遭受迫害,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所以评委会决定在剩下4人中重新评选,条件之一,最好是给一个东方人,结果这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便颁给了川端康成。评价:
老舍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剧本、散文、诗歌,几乎什么形式都涉及了。谈现代长篇小说的生成,你不能超越他;回顾现代讽刺幽默精神,离不开他;讲到中国话剧的民族化,自然不可绕开老舍;而要认认真真地总结中国现代白话的历史,想像我们每个人今天嘴里说的或笔下写的现代语言文字,更是不可忽视他的存在。老舍的作品的确称得上是经典:它的一以挡百、一以挡千的无可争辩的分量;他在历史上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无法逾越的典范性、代表性;产生的时候是重要的,之后又拥有持久的影响力,一代一代有它的读者,甚至迷恋者;它值得人们再三回味,可以不断感受、不断验证,不断有新的发现,具有永恒的魅力。
【第1名】 鲁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后改为豫亭,浙江绍兴会稽县人。
代表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呐喊》《彷徨》《野草》《华盖集》《朝花夕拾》等。评价:
鲁迅先生的文字辛辣、尖锐、狂热、阴冷、沉郁、深邃、浓黑、悲凉,既愤世嫉俗、冷酷无情,又悲天悯人、忧世伤生,撕掉了五千年文明的虚伪面孔,刺痛了亿万国民久已麻木的神经,催人奋进,发人猛醒。先生用他的黑暗照亮了我们的黑暗,由此,使我们于无边的孤寂彷徨苦闷空虚近乎窒息无所希望的痛苦深渊中得救。先生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先生已然作古,但其文字、其精神,必将历千年而不灭、万民信而得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