棣棠与《棠棣之花》

时间:2019-05-13 07:58: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棣棠与《棠棣之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棣棠与《棠棣之花》》。

第一篇:棣棠与《棠棣之花》

棣棠与《棠棣之花》

这种金黄色的花平淡无奇,西安随处可见,特别是从迎春花开过后,它和连翘相继盛开,都被认为是报春花一类。每次我见到后都要向内行打听:“这花叫什么名字?”也不知没说清还是没听清,我一直含含糊糊。终于有一次听清了:“叫棣棠。”

“棣棠”?莫非就是小时读过的郭沫若所写的印象很深刻的五幕历史剧《棠棣之花》的那个“棠棣”?同样的两个字只是顺序不一样,古语中不是经常把一个词颠倒过来用吗?我很佩服告诉我花名的那个人,他准确地把“棣”念作“地”,没有错念成“隶”。

为了印证“棣棠”就是“棠棣”花,我从图书馆借来一本《花境植物选择指南》进行辨认,确定眼前这种花的学名是“棣棠”这两个字,其颜色、花形、开花时节都符合:蔷薇科,落叶灌木,小枝绿色,叶互生,三角状卵形,缘有重锯齿,花金黄色,有单瓣、重瓣之分,重瓣花冠呈球形,观赏价值更高。

但该书并没有说“棣棠”又名“棠棣”,只说别名“三月花”。网上搜索的结果,发现“棣棠”还有蜂棠花、黄度梅、金棣棠梅、黄榆梅、金碗、地藏王花、麻叶棣棠、清明花等一大堆别名,唯独没有“棠棣”。

那就在网上查“棠棣”这两个字。首先查到《诗经》和《论语》有提到“棠棣”,名副其实的“子曰诗云”。《论语·子罕》篇中引了一首《诗经》里找不到的诗:“棠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意思是:棠棣花开,翩翩摇摆。岂能不把你想念?怪只怪我住的远!孔子批评道:“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没想就是没想,与住的远何干?这里的“棠棣之花”,也写作“唐棣之花”。

《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有首完整的《棠棣之花》,全诗较长,这里只摘几句:“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兄弟既翕,和乐且湛。”这首诗相传是周成王时的周公所作,主题是重视兄弟之情,诗中“棠棣”也写作“常棣”。“鄂不韡韡”一句如果解释清楚了,全诗也就容易理解。据郑玄的注解:“承华者曰鄂;不,当作拊,拊,鄂足也。”我解释一下这个注解:“鄂”,即花萼的“萼”,花未开放时包着花冠,花开放后托着花冠;“不”,这里做“拊”用,“拊”读若“扶”,三声,一般指器物的手柄、把手,这里指花梗,支撑着花萼。以此来比喻兄弟间的互助团结。“韡韡”,读若“巍巍”,光明美丽的样子。全句用当今通俗的话解释就是:“棠棣开花很绚丽,花萼花梗也给力。”再看郑玄下来的注解就会一目了然:“鄂足得华之光明则韡韡然盛兴者,喻弟以敬事兄,兄以荣覆弟,恩义之显亦韡韡然。” 后面“翕”,读若“吸”,指嘴巴合起来,表示聚合、和顺。“湛”,有“平安”的意思。《扬子·方言》:“湛,安也。”也有“长久”的意思。《毛传》:“湛,乐之久也。”“和乐且湛”就是“和睦快乐很长久。”

后人多用“棠棣”指代“兄弟”,亦作“棣华”、“棣萼”。如岑参《送薛彦伟擢第东归》诗:“一枝谁不折,棣萼独相辉。”刘禹锡《早秋送台院杨侍御归朝》诗:“仙署棣华春,当时已绝伦。”白居易《醉后走笔》:“棠棣辉荣并桂枝,芝兰芳馥和荆叶。”沈佺期《洛州萧司兵谒兄还赴洛成礼》:“棠棣日光辉,高襟应序归。”高骈《塞上寄家兄》:“棣萼分张信使希,几多乡泪湿征衣。”这些诗都不是实写“棠棣开花”,只是作为“兄弟”的借喻。宋人苏泂《金陵杂兴》:“棠棣花残紫荆老,可无书札问孤鸿。”这有点像写花。

但“棠棣”究竟是哪种花?古人也有几种说法。多数指一种叫“郁李”的蔷薇科落叶灌木,如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的解释:“一名雀梅,亦曰车下李,所在山皆有。其华或白或赤;六月中熟,大如李子,可食。”还有“白樱桃”、“小碧桃”之说,甚至有人就认为是杜梨。

总之,今人考证:棠棣花是白色或粉白、粉红色的,果实比李小,可食。而我们见到的棣棠花都是黄色的。

如果以此为标准,那么古人有时也弄不清“棣棠花”和“棠棣花”的区别,也容易把两种花看成一种。比如,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在《寄罗劭兴》诗中写道:“棠棣黄花发,忘忧碧叶齐。人闲微病酒,燕重远兼泥。”本来,开黄花的现在就可以确定是“棣棠”。但又听说在日本发现有开白花的名贵棣棠变种,这下二者就更容易混淆了。

还是说说郭沫若的历史剧《棠棣之花》吧!其实这个剧和“花”没有关系。

《棠棣之花》剧作是通过战国时期著名的“聂政刺侠累”故事歌颂了舍生取义的英勇精神,特别是姐姐聂嫈以死来为弟弟聂政“彰显大义”的壮举,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抗日战争初期有相当的时代进步意义。另外,“聂政刺侠累”的本事分别记载于《战国策·韩策》和《史记·刺客列传》,记述详略、侧重虽有所不同,但两书都没有把此事和《诗经》、《论语》之中“棠棣之花”的象征联系起来。郭沫若以“棠棣之花”为剧名,自然是以《诗经·棠棣》的寓意来赞扬共赴大义的“骨肉之情”。这个主题,剧本一开始就写的明明白白:“桃枝花谢时,姐弟知何往?不愿久偷生,但愿轰烈死。愿将一己命,救彼苍生起!”“望你鲜红的血液,迸发成自由之花,开遍中华!”

小时候读这个剧本受到一定震撼,但确实没见过、也可能见过而不认识“棠棣花”,由剧情猜想“棠棣花”一定是一种侠肝义胆之花,一种舍生取仁之花,因此一直对“棠棣花”产生感情,这就是我不厌其烦写下这一堆文字的情结所在。回头再读《棠棣之花》剧本,发现作者在描写聂政、聂嫈慷慨诀别时使用的背景只是一树盛开的桃花。估计学问渊博的郭沫若当时也没有功夫去考究“棠棣”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花,“棠棣之花”在剧中只是一个象征。既然如此,我考证“棣棠”和“棠棣”是不是同一种花已无所谓了!

写到这里,还想顺便说说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过一篇类似“聂政刺侠累”为“知己者”复仇的短篇小说《田七郎》。青年时读后受到的是另一种震撼,和郭沫若写的《棠棣之花》完全是两回事。

《田七郎》的故事跌宕起伏,但最难忘的人物形象却是田七郎的母亲。小说的梗概大致是:一个叫武承修的人喜欢结交朋友,梦里有人告诉他:你现在的朋友都是“滥交”,只有一个叫田七郎的猎户才可以与你共患难。武就找到田七郎,千方百计与他结交。但田的母亲坚决制止田七郎与武承修来往,尤其不准田接受武的馈赠,她告诫田:“受人知者分人忧,受人恩者急人难。富人报人以财,贫人报人以义。无故而得重赂,不详,恐将取死报于子矣!”并多次斥责武:“再勿引致吾儿,大不怀好意!”后来田因“争猎豹,殴死人命”,被捕入狱,是武多方打点营救才被释放回家。田要去当面感谢武的救命之恩,母这才无奈地说:“见武公子勿谢也。小恩可谢,大恩不可谢。”后来,武承修受恶仆、劣绅和狗官的百般侮辱和陷害,叔父因之惨死,武痛不欲生。田七郎安排好母子,乔装打扮,相继杀死武的这三个仇人,然后“自刭死”。蒲松龄以“异史氏”名义赞道:“一钱不轻受,正其一饭不忘者也。贤哉母乎!”

我记取的教训是:尽量不要接受别人的“大恩”。“大恩不言谢”,只能“两肋插刀”,完全失去自我。这对一个有志于“特立独行”的人该是多大痛苦!

这种金黄色的花平淡无奇,西安随处可见,特别是从迎春花开过后,它和连翘相继盛开,都被认为是报春花一类。每次我见到后都要向内行打听:“这花叫什么名字?”也不知没说清还是没听清,我一直含含糊糊。终于有一次听清了:“叫棣棠。”

“棣棠”?莫非就是小时读过的郭沫若所写的印象很深刻的五幕历史剧《棠棣之花》的那个“棠棣”?同样的两个字只是顺序不一样,古语中不是经常把一个词颠倒过来用吗?我很佩服告诉我花名的那个人,他准确地把“棣”念作“地”,没有错念成“隶”。

为了印证“棣棠”就是“棠棣”花,我从图书馆借来一本《花境植物选择指南》进行辨认,确定眼前这种花的学名是“棣棠”这两个字,其颜色、花形、开花时节都符合:蔷薇科,落叶灌木,小枝绿色,叶互生,三角状卵形,缘有重锯齿,花金黄色,有单瓣、重瓣之分,重瓣花冠呈球形,观赏价值更高。

但该书并没有说“棣棠”又名“棠棣”,只说别名“三月花”。网上搜索的结果,发现“棣棠”还有蜂棠花、黄度梅、金棣棠梅、黄榆梅、金碗、地藏王花、麻叶棣棠、清明花等一大堆别名,唯独没有“棠棣”。

那就在网上查“棠棣”这两个字。首先查到《诗经》和《论语》有提到“棠棣”,名副其实的“子曰诗云”。《论语·子罕》篇中引了一首《诗经》里找不到的诗:“棠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意思是:棠棣花开,翩翩摇摆。岂能不把你想念?怪只怪我住的远!孔子批评道:“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没想就是没想,与住的远何干?这里的“棠棣之花”,也写作“唐棣之花”。

《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有首完整的《棠棣之花》,全诗较长,这里只摘几句:“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兄弟既翕,和乐且湛。”这首诗相传是周成王时的周公所作,主题是重视兄弟之情,诗中“棠棣”也写作“常棣”。“鄂不韡韡”一句如果解释清楚了,全诗也就容易理解。据郑玄的注解:“承华者曰鄂;不,当作拊,拊,鄂足也。”我解释一下这个注解:“鄂”,即花萼的“萼”,花未开放时包着花冠,花开放后托着花冠;“不”,这里做“拊”用,“拊”读若“扶”,三声,一般指器物的手柄、把手,这里指花梗,支撑着花萼。以此来比喻兄弟间的互助团结。“韡韡”,读若“巍巍”,光明美丽的样子。全句用当今通俗的话解释就是:“棠棣开花很绚丽,花萼花梗也给力。”再看郑玄下来的注解就会一目了然:“鄂足得华之光明则韡韡然盛兴者,喻弟以敬事兄,兄以荣覆弟,恩义之显亦韡韡然。” 后面“翕”,读若“吸”,指嘴巴合起来,表示聚合、和顺。“湛”,有“平安”的意思。《扬子·方言》:“湛,安也。”也有“长久”的意思。《毛传》:“湛,乐之久也。”“和乐且湛”就是“和睦快乐很长久。”

后人多用“棠棣”指代“兄弟”,亦作“棣华”、“棣萼”。如岑参《送薛彦伟擢第东归》诗:“一枝谁不折,棣萼独相辉。”刘禹锡《早秋送台院杨侍御归朝》诗:“仙署棣华春,当时已绝伦。”白居易《醉后走笔》:“棠棣辉荣并桂枝,芝兰芳馥和荆叶。”沈佺期《洛州萧司兵谒兄还赴洛成礼》:“棠棣日光辉,高襟应序归。”高骈《塞上寄家兄》:“棣萼分张信使希,几多乡泪湿征衣。”这些诗都不是实写“棠棣开花”,只是作为“兄弟”的借喻。宋人苏泂《金陵杂兴》:“棠棣花残紫荆老,可无书札问孤鸿。”这有点像写花。

但“棠棣”究竟是哪种花?古人也有几种说法。多数指一种叫“郁李”的蔷薇科落叶灌木,如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的解释:“一名雀梅,亦曰车下李,所在山皆有。其华或白或赤;六月中熟,大如李子,可食。”还有“白樱桃”、“小碧桃”之说,甚至有人就认为是杜梨。

总之,今人考证:棠棣花是白色或粉白、粉红色的,果实比李小,可食。而我们见到的棣棠花都是黄色的。

如果以此为标准,那么古人有时也弄不清“棣棠花”和“棠棣花”的区别,也容易把两种花看成一种。比如,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在《寄罗劭兴》诗中写道:“棠棣黄花发,忘忧碧叶齐。人闲微病酒,燕重远兼泥。”本来,开黄花的现在就可以确定是“棣棠”。但又听说在日本发现有开白花的名贵棣棠变种,这下二者就更容易混淆了。

还是说说郭沫若的历史剧《棠棣之花》吧!其实这个剧和“花”没有关系。

《棠棣之花》剧作是通过战国时期著名的“聂政刺侠累”故事歌颂了舍生取义的英勇精神,特别是姐姐聂嫈以死来为弟弟聂政“彰显大义”的壮举,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抗日战争初期有相当的时代进步意义。另外,“聂政刺侠累”的本事分别记载于《战国策·韩策》和《史记·刺客列传》,记述详略、侧重虽有所不同,但两书都没有把此事和《诗经》、《论语》之中“棠棣之花”的象征联系起来。郭沫若以“棠棣之花”为剧名,自然是以《诗经·棠棣》的寓意来赞扬共赴大义的“骨肉之情”。这个主题,剧本一开始就写的明明白白:“桃枝花谢时,姐弟知何往?不愿久偷生,但愿轰烈死。愿将一己命,救彼苍生起!”“望你鲜红的血液,迸发成自由之花,开遍中华!”

小时候读这个剧本受到一定震撼,但确实没见过、也可能见过而不认识“棠棣花”,由剧情猜想“棠棣花”一定是一种侠肝义胆之花,一种舍生取仁之花,因此一直对“棠棣花”产生感情,这就是我不厌其烦写下这一堆文字的情结所在。回头再读《棠棣之花》剧本,发现作者在描写聂政、聂嫈慷慨诀别时使用的背景只是一树盛开的桃花。估计学问渊博的郭沫若当时也没有功夫去考究“棠棣”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花,“棠棣之花”在剧中只是一个象征。既然如此,我考证“棣棠”和“棠棣”是不是同一种花已无所谓了!

写到这里,还想顺便说说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过一篇类似“聂政刺侠累”为“知己者”复仇的短篇小说《田七郎》。青年时读后受到的是另一种震撼,和郭沫若写的《棠棣之花》完全是两回事。

《田七郎》的故事跌宕起伏,但最难忘的人物形象却是田七郎的母亲。小说的梗概大致是:一个叫武承修的人喜欢结交朋友,梦里有人告诉他:你现在的朋友都是“滥交”,只有一个叫田七郎的猎户才可以与你共患难。武就找到田七郎,千方百计与他结交。但田的母亲坚决制止田七郎与武承修来往,尤其不准田接受武的馈赠,她告诫田:“受人知者分人忧,受人恩者急人难。富人报人以财,贫人报人以义。无故而得重赂,不详,恐将取死报于子矣!”并多次斥责武:“再勿引致吾儿,大不怀好意!”后来田因“争猎豹,殴死人命”,被捕入狱,是武多方打点营救才被释放回家。田要去当面感谢武的救命之恩,母这才无奈地说:“见武公子勿谢也。小恩可谢,大恩不可谢。”后来,武承修受恶仆、劣绅和狗官的百般侮辱和陷害,叔父因之惨死,武痛不欲生。田七郎安排好母子,乔装打扮,相继杀死武的这三个仇人,然后“自刭死”。蒲松龄以“异史氏”名义赞道:“一钱不轻受,正其一饭不忘者也。贤哉母乎!”

我记取的教训是:尽量不要接受别人的“大恩”。“大恩不言谢”,只能“两肋插刀”,完全失去自我。这对一个有志于“特立独行”的人该是多大痛苦!

第二篇:廉政之花

崇尚廉洁 弘扬诚信

石林鹿阜中学 八年级6班 李思帆

指导教师:杨艳芳

绿水长流,水中倒影,映像之中。荷花在绽放,它美得真实……正所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细细品味,那股清醇着实渗进了骨子里,全身上下透着无邪、纯洁、高尚,不知不觉让我想起“廉”。“立根原在乱岩中,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郑板桥之竹,表达出“写取一枝清瘦竹,乌纱掷去不为官”的气节和气概,凡竹子的高风亮节,坚贞正直,高雅豪迈等气韵,都被他表现得淋漓尽致。竹者重节,节者为信,潜移默化了我的洁。

廉政花绽放

廉政是一种文化思想,更是一项基于千秋的教育。古往今来,有多少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吏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故事久久传颂。君不见,一代清吏包公、海瑞的故事热映荧屏,久演不衰;周总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孔繁森献身阿里为群众呕心沥血,人民公仆牛玉儒、任长霞的事迹震撼人心,影响甚广。他们为我们树立了廉政的好榜样。

在我想来我这个年龄,虽然不能引领伟大的革命教育,却能够为这出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一名中学生培养正确、积极、乐观、健康的 人生观,努力汲取知识,用知识的力量陶冶个人情操;努力学会做人,在老师的谆谆教诲中鞭策自己;我国现代教育 家陶行知先生,“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的这种高尚的人格魅力,为我所敬重,为我们所效仿,成为中国现代史上垂范世人的楷模。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显现着这廉政:每一位教师站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教育奉献着,从他们手里走出去的人桃李遍布满天下了。“路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立足自己的本职岗位,以务实的态度,勤奋的精神,廉洁的作风教书育人。这也只是大千世界里的微微一角。

是的,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廉洁永远是我们大家的期盼!

诚信竹扎根

追溯历史更有流传至今的商鞅立木为信与周幽王烽火戏诸候的对比,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而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艾琳〃卡瑟曾经说过:“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海尔一个闻名世界的品牌,现在的一切辉煌全源于张端敏在1985年举锤亲手砸坏76台存在一定质量问题的冰箱,他用诚信的力量在每一位员工心里留下了沉重的一锤又 一锤。由此可见诚实守信是一切职业道德的“立足点”孟子有句话说得好:富贵不能淫,贫穷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弘扬“敬廉崇洁,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的精神。从现在做起从这一刻做起让我们用真心、诚心来浇灌美丽世界的鲜花,让每一朵诚信之花绽放在每一个角落,让它的香味遍布在每一个角落。美化环境、美化石林。

清廉,永远都是不过时的话题,就让清新的廉洁之风吹遍祖国的每个角落,吹遍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吧!谨记: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让八荣八耻永远停在心中吧!让廉政之花绽放、让诚信之竹在这大千世界里交织、旋转、升华!

第三篇:智慧之花

智慧之花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个陌生的男子,迎面朝我走来„„

他笑眯眯的说道:“放学了呀!”我点了点头,他从口袋拿出一颗糖,准备放在我手里,我疑惑的问:“你是„„?”他笑着说:“你怎么忘了,我是你爸爸的同事呀!”我脑子里快速想着爸爸的同事,就是想不起这个人。于是我问:“叔叔,我爸爸开车出去拉货了。”那个人结巴的说道:“哦„。你„„你爸爸是出去拉货了。”我爸爸其实不是开车拉货的,这个人是坏人,他给我的糖肯定也有问题,我灵机一动,说:“叔叔,你忘了,我不能吃糖的。”那个人只有无奈的把糖放回口袋里。我心想:“我一定要自己想个办法才行呀!”我脑子里突然有了一个办法。

我跟那个人走着走着,我突然叫肚子疼,想上厕所,然后我说:“叔叔,你在这里等我一下,我马上就回来。”于是我掉头就走,我跑到马路的另一边,面向马路,向路上任意一个向这边走来的男子,就大声喊道:“爸爸,你怎么回来了呀!”马路对面的那个陌生男子大声向我喊道:“那个„„我还有事,先走了。”于是,急忙跑开了。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一个道理:遇到危险时,要先冷静、镇定,想办法保护自己。

六年级:陈哨

第四篇:文明礼仪之花

文明礼仪伴我行

码头中学初二(1)班张萱有人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个黑点,拿给众人看,问众人看到了什么,众人齐声答道,“黑点!”“文明”与“不文明”往往也像白纸与黑点一样,人们总是更容易发现不文明行为,而不在意身边的文明行为,其实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 公交车上争让座。近日,笔者在乘坐5路公交车时,在车上看到的情景让我很是感动。很多乘客看到老年人、抱着孩子的女性上车后,争相让座。3月8日星期六上午,我从码头搭乘了一辆5路公交车,前往淮安书城购书。刚开始,车上的人并不多,行至东西明远路时,一下子上来了很多人,其中有一位老大爷,看上去有70多岁了,满头银发,走路都有些颤微微的。一看到老伯上车,坐在车门口的一位中年男子立即站起来要给老伯让座,同时坐在那位中年男子身后的一个年轻小伙子也站了起来给老伯让座。最后老伯坐在了那个年轻小伙子的位子上,并连声地对两位让座的乘客说,“谢谢,谢谢!”让座的小伙子还有点不好意思,与那位中年男子相视一笑。车行驶至福田村时,又上来了很多人,就在车门将要关闭时,上来了一位抱着孩子的年轻妈妈。那位年轻妈妈刚上车,还没等

买票,就有一个姑娘和一个小伙子争着给她让座。“快谢谢叔叔、阿姨!”年轻妈妈坐好后,连忙让孩子道谢。“谢谢叔叔、阿姨!”甜甜的童音,让车厢里每个乘客心里都热呼呼的。“垃圾千万不能乱扔” “宝宝,垃圾千万不能乱扔,知道吗!要养成好的习惯,做一个文明、可爱的宝宝!”、、、、、、其实,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加强自身修养,我们不难发现,文明就在你我的身边。文明的习惯不仅需要培养,更需要发现,我们需要发现美的眼睛,也同样需要发现文明的眼睛。因为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

呢?在欧洲或日本,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也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告别不文明的行为。让文明礼仪伴您、伴我、伴他!指导老师张灵玲

文明礼仪伴我行,到处盛开文明花

初二(1)班张颖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文明礼貌的风尚源远流长。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开始,我们的祖先一直走在追求文明的道路上。文明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的位置。文明是什么?文明就在我们身边,文明是路上相遇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和睦,是见到师长时的一声亲切的问候,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的主动制止„„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今天的我们要做优秀文明的传承人,让文明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让我们的社会到处盛开文明之花。

近期,同学们是否注意到,我们学校到处可见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天早晨起床跑操时,我们都能看到我们的同学穿戴整洁,精神饱满迈着稳健而齐整的步伐,让老师脸上绽开了笑容的花朵。每天中午放学我们的同学在班主任的安排下认真地做着值日卫生工作,把我们的教室、校园打扫的干干净净,使我们的校园格外整洁,美丽。朗朗的读书声不时从教室里传出,花坛中嬉戏的同学变少了,出操的脚步更加有力了,“对不起、没关系”的礼貌用语多了。同学们之间多了一份谦让,这些文明现象难道不叫人感动吗?不为之欣喜并为之骄傲吗?

但我们离文明还有一段距离。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有的同学学生证忘记佩带了,校服上写上了个性签名,甚至还画上了一些“黑色”图案;在我们校园内、教室里、楼梯上,那些与我们美丽的校园不和谐的纸屑又是不是你随意扔的?预备铃声早已响过,你是不是在左顾右盼,忙着说话?„„这是一种和不文明的现象。这时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

同学们,昨天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将决定明天的我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做文明的小使者,把文明传递,用自己的行动,来塑造更清新的天空,让文明的花朵,开遍整个校园。

指导老师张灵玲

第五篇:民族团结之花

盛开的民族团结之花

城关回民第二小学 窦芝娟

盛开的团结之花

仰望无垠的蓝天

红日已从东方升起

清风拂面 感受着这千年古地、西部明珠的魅力

看,那为梦想齐聚狂欢的火花

听,那为团结共相举杯的傲歌

其乐融融,永不停息

这花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这歌是一股股旺盛的人气

从中央政策向西倾斜,到对口省市无私援助

从走出去请进来以诚招商,到调动各方积极性发展特色经济

精准扶贫扎实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热火朝天

从爱民基层干部田霞感天动地的事迹

到县城拾金不昧的回族老人

从42年来身背药箱,用双脚走遍玛曲草原

为成千上万的藏族同胞送医送药的“草原曼巴”王万青

到对党忠诚、为民尽责的藏族干部毕世祥

事实见证了,见证了融融的民族团结情谊

我的兄弟和姐妹 团结给你一个拥抱

看各族人民亲如一家人 幸福祥和最可靠

我们共赞洮州儿女 跨越三江五岳 我们同唱锦绣中华

多情的眼眸 那是藏族姑娘的歌舞 粗犷的声喉 那是来自广阔草原的雄姿与气概

清清湖水 映月影

梦云乡里 梦团圆

月光悠悠跨越了千山万水

临潭人民写下了共同的心愿

水波漾漾 连接着各族儿女

团结碑上铭刻着共同的誓言 请把快乐之帆扬起

让我们共渡团结之海 请把真诚之水浇下

让岁月结下团结的果实

不管什么时候 无论身在哪里

只要生命之花盛开 我们就会永远在一起

哪怕相隔万里 哪怕时光流逝

也销蚀不了我们的爱 团结之树永远屹立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看今朝,旖旎风华秀;

在这世纪的舞台上临潭儿女正书写着旷古辉煌

在这苍茫的天地间 魅力大地在勃发着震世奇音

腾飞了青春梦想 放飞了和谐繁荣

听啊!我们正用歌声唱响民族团结情

看啊!各族兄弟姐妹和谐共荣

我们深爱着临潭 深爱着临潭这片土地

让我们心连心,手挽手,为民族的安定团结贡献自己的一片爱心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携手共进 让我们用自己的真情和行动浇灌一朵朵民族团结之花

让盛开的民族团结之花

在临潭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永开不败

下载棣棠与《棠棣之花》word格式文档
下载棣棠与《棠棣之花》.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幸福之花

    幸福之花,开在枝头九(2)班 杨胜江清晨,当阳光洒入卧室,欢快的小鸟马我从梦中唤醒,我推开窗户,放眼蓝蓝的天,绿绿的草,晶莹剔透的露珠,含苞欲放的花朵,我感谢自然给予我一个清爽的早晨,一......

    时代之花

    时代之花 ——资兴市一中345班:罗茜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有着闪亮的人格,那就是大写的人;有那么一种花,它在世界的进程中开得最为璀璨,那是文明之花;有那么一段历程,它的脚步在人类的发......

    民族团结之花

    两朵民族之花 在我们永丰中学的校园里总有这样一对姐妹,从初一到现在,亲密无间,形影不离的好伙伴——玛迪娜和薛书雨。她们虽然民族不同,但是她们两个比亲姐妹还要亲。她们两个......

    民族团结之花

    让 民 族 之 花 常 开 ——民族团结典型事迹材料 我叫祖力比亚.斯玛依力,乌孜别克族女科技工作者,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高级实验师,中共党员,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代表。我是......

    成功之花

    成功之花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古人也说“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成功之花无不经历了汗......

    信任之花

    信任之花 当今社会的沟通桥梁,心灵的桥梁信任。 从古至今,信任就伴随着你我他,父母之间,朋友之间,同学之间,同事之间,甚至国家之间,都需要信任,无信任则不成方圆。 人无信不立,缺少信......

    信任之花

    在尘埃中开出花来 “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的这句名言道出信任的重要性。人生在世,信任就像是巍巍大厦的栋梁,没有它,就只是一堆散乱的砖瓦 曹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

    教师之花(最终定稿)

    教师之花,人类心灵的建筑师最美女教师”为救学生被轧断双腿。张丽莉29岁,正是年轻人享受花样年华,实现人生理想的大好时光。但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女教师张丽莉,却因车祸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