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磨课阶段反思
磨课阶段反思
安口镇学校
魏桂芳
柳河”送教下乡”培训活动顺利地进行到磨课阶段,于11月13日,柳河进修学校王立征老师与柳河九中孙丰雷老师来到我校进行指导,在这里首先感谢二位给予有深度的意见与建议。
我有幸参与磨课煅炼,虽是精心准备,但是在真正授课过程中还是显现出太多的不足。
首先,自己上课没有足够的激情,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致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课堂气氛有些沉闷,这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灵敏度,最糟糕的可能会使部分学生有溜号的现象,这一点是自己必须要改变的
其次,在教学设计上,还体现出备课不充分的现象,课程容量不能面对学情设计,我们的学生基础较差,接受知识较慢,即使正常的课程容量也不能如期完成,所以这次磨课没有按45分钟时间顺利完成而是占用了课间几分钟,而且还显得急匆匆的,后面的运用提公因式法进行简便运算的例题有些学生一定还不十分理解。
再次,自己的板书设计比较随意,字迹成形(不好看),原因自已惰性强不愿练。
还有好多不足之处,在这里都不好意思一一道出了,做到心中有数今后加勉吧!
第二篇:磨课反思
感悟:
1、感悟磨课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要磨出精品课,就必须钻研教材,了解编者的意图,才能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在磨课中,为了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花了不少心血,上网查找资料,撰写教案,制作课件,反复推敲,几经斟酌,深入到每一个细节。对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处理教材等,进行了反复研讨。这个过程就是教学能力提高的过程。其次,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借鉴他人的优点,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
2、感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由于新教材注重学生自己探索,弹性较大,教材内容的补充、拓展和延伸有较大的空间。在磨课中,我们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灵活处理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教学特色,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平台。
七、“磨课”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磨课给了我们很多收获和启示,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困惑:
1、理论知识的匮乏。在磨课评课议课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了大家对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知识的缺乏,好多问
题可说却无法上升到理论高度。
2、教师专业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教材深度挖掘不够,引导学生思考的活动设计较少,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较少。课堂驾驭能力、应变能力不强。
3、教师在安排小组活动时,要求不够明确或者不详细,这也是本人在一方面最为欠缺的地方。
4、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欠缺,课后不能及时复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磨课只解决了一些显性问题,而隐藏的理念却得不到根本的解决。
我们在一次次的试教、反思、修改、磨练中成熟起来,正是在“磨课”的困惑和痛苦,顿悟和快乐中,我们感受着成长!如何将“磨课”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继续研究、改进;如何将我们的研究——“好课”进行推广等。这些都有待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深入的实践与探索。
本次磨课活动,大家虽然辛苦但从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令人回味无穷,磨课更是越磨越有内涵和内容。我想:一节课越研究越有内涵,越磨越有味道,越讲越有讲不完的内容和价值。
此次活动不是终点站,今后的日子,我们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反思。
第三篇:磨课反思
磨课反思
王庆瑜
一篇文章有一个好的开头,常常能使读者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同样,一堂课的开头,教师精彩生动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由此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动力,为学习新的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对课堂教学来说,仅有好的开头还不够,还需要有好的结尾与之相呼应。课堂教学的引入固然重要,设计得巧妙,能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同样,良好的结课,如美妙的音乐一般耐人寻味,可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产生画龙点睛、启迪智慧的效果,余味无穷。本次磨课除了要有一条精彩的“主线”外,重点就是关注“开课和结课”。
董绳辉等四位老师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以及在彭院长的悉心指导下结束了这次磨课。在本次磨课中,我看到了每位磨课老师所付出的汗水,他们不厌其烦的修改修改再修改,课上了一次又一次,对此,我真的深感敬佩。磨课的老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较大收获,他们所付出的辛苦是值得的,同时,我们每一位老师也都得到了相应的提升。磨课的过程首先就是对教材理解的辩论,同组教师讨论教材时,不同的理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教学效果,使我们深切感受到研究教材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磨课让老师们捆到了一起,每一轮尝试下来,大家都要细致的分析问题,寻求对策,思想不断受到碰撞,学术气氛异常活跃;磨课让教师各题的行为变成了群体的行为,在发挥集体智慧的同时,又提升了教师和人的主导悟性。总之,磨课虽然辛苦,但却给了我们每一个人莫大的帮助和较大的提升。通过这次磨课,我深刻体会到团队的无穷力量和魅力。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当今社会,只有置身于一个团队里,大家有沟通,有协调,有合作,有争论,眼界才会越来越宽广,路子才会越走越宽。
第四篇:磨课反思
磨课反思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磨课”这个活动是一种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开课教师和每一位参加活动的教师“在磨课中感悟,在开课中成长,在评课中收获”。通过这次活动,促使我们每一位参加活动的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促使每一位教师改进教学策略和风格,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教学设计全面到位,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实现了课前有预设,课中有生成,课下有检验,每次上课后充分反思总结,不断改进充实提升。在整堂课中,课堂中的生成问题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董老师注重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交流资料和讨论交流中探究新知。
在磨课过程中,我根据研修课例,深入思考,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思想,通过3次备课我们组的课例有了很大的改进。我组老师积极参与,踊跃发言,互相交换心得体会,创造了浓浓的研修氛围。如:在第一次备课时教学环节虽然全面,但是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研究的问题体现也不够明显。经过全组成员的讨论交流,在第二次备课时,修改了这一缺陷。第二次备课后,全体成员再次讨论交流,发现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预设不到位,并发现可以把课堂更好地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宰课堂。在第三次备课时,教师们对学生出现问题的预设做了充分的准备,并且更加充实了教学内容,使教学步骤更加完整,教学目标能够更好完成。
本节课有三大亮点:
(一)通过多媒体设计的情境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了科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充分优化了教学。
(二)课堂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互助合作及探究能力,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充分探究交流,学生在课前搜集资,课堂上交流资料。教师及时通过多种形式补充资料,不仅注重知识探究也注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利用信息技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其中多次运用多媒体课件,整堂课真正体现了信息技术资源优化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天气预报员预报天气的情景,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生身临其境,培养了学生的的创新精神。
本节课特色:
两个多月的磨课,感受颇多。磨课是痛苦的,当教学设计一次又一次修改却还不能顺理成章时,那种感觉真的很难用言语表达。可磨课也是幸福的,因为这是在为自己的成长铺路、架桥。自磨课活动以来,每一节课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真正体验到磨课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这个成长来源于同事们的帮助,每一次讲课后,我们大家都会凑在一起,进行评课,大家各抒己见,给这节课提出合理的建议,让我们大家受益匪浅。
磨课阶段是一个研修组共同进步的见证,它是一个集体智慧于一身的活动。本次磨课我们整个研修小组全员参与,群策群力,共同商讨确立研讨课题,制定详实的磨课计划、认真进行任务分工,小组成员尽最大努力发挥各自的潜能,真正体现“团结就是力量”的团队精神。
这次磨课活动我们全组成员,分工无遗漏,都参与观课、评课、总结活动。大家相互交换心得和体会,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为今后开展教研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次磨课的确磨出了意志,磨出了情谊,磨出了进步!
磨课过程即将结束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像学生一样,真正收获了,明白了,只有从学生出发、紧扣课标要求、结合科学课特点,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天地。磨课任务已经完成了,但我们对科学课的探索还在继续。
第五篇:磨课反思
我们研修组这次磨课的课例是人教版六年制一年级上册《6和7的认识和加减法》,根据这次分散研修的磨课要求,我们主要完成了以下任务:
一、相互协商,制定磨课计划,确定磨课任务和研究问题。
1、磨课计划安排力争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随后立即开始按计划磨课,并随时调控磨课进度,把握好时间节奏,督促每个成员按磨课计划的时间安排完成各环节任务,对过快、过慢的磨课给予及时的提醒督促。
2、协商确立的目标任务是:①引导教师关注学科特点,尊重学生认知规律,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②引导教师深入研究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③通过课例打磨过程引领教师进一步探讨小学阶段如何逐步形成数概念,发展数感?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渗透了数学思想,如符号思想、模型思想、化归思想、推理思想、函数思想、统计思想、集合思想,等等?④如何使学生认数与计算相结合,在练习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3、研讨确定了研究问题:①教学中,如何利用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对6、7的认识,帮助学生体会6、7在生活中的作用。②通过课例学习与生活实例有效结合,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6、7,通过适当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渗透数学思想方法。③探究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学习机制,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二、落实计划,采用“一课二上三讨论”的方式进行课例打磨。所谓“三讨论”是指: 一讨论由执教者说课,小组评议,完善教学设计;二讨论是由执教者上课后的集体评议,汇总改进;三讨论是是由执教者谈得失,评议总结,更新理念,形成案例。因此,我们经历了以下三个层次的备课:一是独立思考,个人备。第一次备课时,邢贞兰教师倾注个人的所有教育智慧,通过多种途径,查阅各种资料,及时发布了第一次备课。二是集思广益,集体备。第一次备课后,召开了第一次备课研讨会。邢贞兰教师进行说课,把备课中的的困惑和问题摆出来,小组成员进行了评课议课,通过网上修改教案,发挥众人集体备课的优势,进行了“一人上课,全员备课”的大集备。在此基础上,邢贞兰教师发布了第二次备课。三是上完课后,提升备。在上课后,邢贞兰老师及时发布了上课实录,教师们结合听课和教学实录,进行了观课反思,我们召开了课后评议会。邢贞兰教师又不辞辛苦,进行反思备课,发布了第三次备课。
三、“磨课促成长”,搭借远程研修的平台,采用个体与集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磨课。我们按“个体设计课堂教学思路,集体研究讨论,并出谋划策提出合理建议,个体再实践,再讨论、再总结”的磨课思路,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打磨:
(一)这节课究竟要干什么(目标,内容,重点,关键);
(二)对于这节的教材如何正确处理;
(三)课堂教学环节合理安排以达到课堂和谐高效;
(四)研讨中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
(五)课堂教学中设计什么问题,如何正确评价等。“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充分的研讨交流,教师们解决了平日教学中的一些困惑,对课例中所研究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理解和把握,对贯彻落实好新课标,实现有效教学,更加充满了信心。
总之,课例打磨是一个反复切磋、自我反思,不断否定、不断超越的过程。磨课的过程充满了忙碌、充满了幸福、充满了喜悦。在磨课中磨去浮躁,磨出实效,磨课成为了我们大家一种自觉的意识。在一次次的备课、上课、修改、备课和再上课、再反思的过程中,体验研究的快乐,享受收获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