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治安行政案件案卷卷内文书排列顺序
治安行政案件案卷卷内文书排列顺序
治安行政案件案卷卷内文书排列顺序,即对应当存入案卷的各种文书材料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排列的先后次序。卷内文书材料的排列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条理性,能够反映出办案部门办理治安行政案件的全部过程,同时,也使卷内文书材料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便于查阅。根据治安行政案件办案实践及有关规定,治安行政案件案卷卷宗材料的排列顺序一般为:
(一)卷宗封面;
(二)卷内目录;
(三)卷内材料
1、法律文书:(1)《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安行政处罚审批表》;《不执行行政处罚审批表》;《当场处罚决定书》(2)《不予处理决定书》;(3)《责令限期 通知书》;(4)《责令停止 通知书》;(5)《取缔通知书》;
(6)《没收违法所得、非法财物清单》;《没收违法所得、非法财物审批表》
(7)《收缴/追缴物品清单》;《收缴/追缴物品审批表》
(8)《收容教育/延长收容教育决定书》;《收容教育/延长收容教育审 批表》
(9)《提前解除收容教育决定书》;《提前解除收容教育审批表》(10)《强制隔离戒毒/延长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书》;《强制隔离戒毒/延长强制隔离戒毒审批表》
(11)《责令社区戒毒决定书》;《责令社区戒毒审批表》(12)《延长办案时限审批表》及其他审批表
(13)《终止案件调查决定书》;《终止案件调查审批表》
(14)《调查处理意见报告》(即调查综合报告,此报告是在调查取证工作结束后,在行政处罚告知审批前交与领导审阅的综合性报告)(15)《受案登记表》;(16)接受案件回执单;(17)《移送案件通知书》;(18)《传唤证》;
(19)执行回执(如:公安行政处罚执行回执);
(21)通知类文书或记录(如询问通知书、被传唤人家属通知书、被拘留人家属通知书等);
(22)《暂缓执行行政拘留决定书》;(23)担保人保证书;(24)《收取保证金通知书》;(25)《退还保证金通知书》;(26)《没收保证金决定书》;
2、陈述、辩解材料:(1)公安行政处罚告知笔录;
(2)询问笔录(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3)当事人陈述和申辩材料;(4)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的复核书。
3、证据材料:(1)报案材料;
(2)询问笔录(被侵害人、证人);(3)《检查证》;(4)勘验/检查笔录;(5)现场笔录;
(6)现场图、现场照片;
(7)《证据登记清单》
(8)《先行登记保存证据清单》;(9)《扣押物品清单》;
(10)书证、书证复印件、照片、节录本;(11)物证、物证照片;
(12)录音带、录像带、存储介质说明件;(13)以书面形式复制的电子资料和数据;(14)鉴定意见、检测结论;(15)鉴定意见/鉴定结论告知笔录;(16)辨认笔录;
(17)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及证人身份证明;(18)罚没款收据长复印件或罚款未执行情况说明(建议先将一张A4纸订入卷内,再将罚没款收据或罚款未执行情况说明粘贴在A4纸上);
(19)电话查询记录。
4、听证材料:
(1)《听证申请书》或听证申请笔录;(2)《不予受理听证通知书》;(3)《举行听证通知书》;(4)听证笔录;(5)《听证报告书》。
5、不予行政处罚案及调解案件的法律文书
(1)《不予行政处罚审批表》;公安行政案件损害赔偿调解记录;《调解审批表》
(2)(行政)治安调解协议书或现场治安调解协议书;(3)送达回执;(4)结案报告
6、其他需要保存的材料:
(五)卷宗封底。
说明:装订顺序中未列出的其他文书、材料,需要入卷的,根据其性质、类别订卷内合适的位置。
(六)附当场处罚决定书(式样)及制作说明
现用的案事件信息系统中没有当场处罚决定书之类的文书 为弥补该缺陷,特附该当场处罚决定书(式样)及制作说明。建议办案民警在对当事人作出当场处罚之后,立即在案事件信息系统中录入接处警信息,并在完成受理案件登记表后,将该《当场处罚决定书》和被处罚人的户籍证明扫描进案事件信息系统中。
第二篇:交通事故案卷文书及排列装订顺序
交通事故案卷文书及排列装订顺序
一、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案卷材料包括
1、事故认定书
2、公安交通管理简易程序处罚决定书或者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处罚决定书
3、其他文书(当事人身份证明、驾驶证、行驶证、保险单复印件、交通事故处理协议等)
二、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案卷由正卷和副卷构成(一)正卷文书及排列装订顺序
1、受理交通事故案件登记表
2、移送案件通知书
3、交通事故立案登记表
4、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笔录
5、交通事故现场图(记录图、比例图、断面图、立面图、分析图)
6、交通事故现场照片
7、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强制措施凭证
8、传唤证
9、当事人身份证明、驾驶证、行驶证复印件等其他材料。
10、视听材料目录
11、讯问笔录(按讯问的时间顺序逐人归档)
12、询问笔录(按询问的时间顺序逐人归档)
13、谈话记录(按谈话的时间顺序逐人归档)
14、交通事故当事人陈述材料
15、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书(必要时附照片)
16、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书(必要时附照片)
17、交通事故尸体检验报告、鉴定书(附检验鉴定照片)
18、未知名尸体信息登记表
19、死亡证明
20、交通事故车辆技术检验报告、鉴定书(附车辆及部件检验鉴定照片)
21、其他检验、鉴定书、评估报告(饮酒、血迹、指纹、财产)。
22、交通事故认定书
23、公安行政处罚告知笔录
24、听证文书(举行听证告知书、听证通知书、听证笔录等)
25、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安交通管理撤消决定书、公安交通管理转递通知书、行政拘留证
26、行政复议文书
27、暂缓执行行政拘留通知书、执行通知书(回执)
28、委托书
29、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申请书、损害赔偿调解书、调解终结书、调解记录
30、尸体处理通知书
31、交通事故抢救费支付(垫付)通知书
32、交通事故处理通知书(包括不立案、不受理、不调解等)
33、送达回执
34、其他行政法律文书
(二)副卷文书及排列装订顺序
1、——审批表(见《公安行政法律文书》)
2、——报告书(用于除审批表规定外,按照有关规定应报上级审批的事项)
3、呈请(回避、拘留、提请批准逮捕、变更强制措施、侦查终结、起诉、撤销案件)报告书
4、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记录
5、交通事故逃逸案件协查通报、公告或者撤销通知、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工作进度情况通报表
6、与损害赔偿调解有关的材料(被抚养关系证明、户口证明等)
7、交通事故遗留物品清单
8、司法机关调卷公函、律师介绍信
9、消除安全隐患通知书、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
10、涉嫌酒后驾车驾驶人血样提取登记表
11、认尸启事
12、其他与交通事故处理有关的文书材料(交通事故信息采集表、交通事故报告表、交通事故调查报告、交通事故结案报告等)
三、办理涉嫌交通肇事罪的事故案卷由正卷和副卷构成(一)正卷文书及排列装订顺序
1、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立案决定书、移送案件通知书(回执)
2、传唤通知书(副本)
3、拘传证
4、取保候审决定书(副本)、取保候审保证书、收取保证金通知书(回执)、对保证人罚款决定书(副本)、退还保证金决定书(副本)、没收保证金决定书(副本、回执)、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副本)、不予取保候审通知书(副本)
5、监视居住决定书(副本)、解除监视居住决定书(副本)
6、拘留证、拘留通知书(副本)、延长拘留期限通知书(副本)
7、提请批准逮捕书、批准逮捕决定书、不批准逮捕决定书、逮捕证、逮捕通知书(副本)
8、变更强制措施通知书(副本)
9、提请批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意见书(副本)、批准延长羁押期限决定书、延长侦查羁押期限通知书(副本)、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通知书
10、释放通知书、释放证明书(副本)
11、安排律师会见非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通知书
12、起诉意见书、司法机关判决书或裁定书
13、其他刑事法律文书(撤销刑事案件决定书等)
14、一般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案卷正卷材料
(二)副卷文书及排列装订顺序
一般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副卷材料及装订顺序。
第三篇:案卷卷内装订顺序
案卷卷内装订顺序
(一)刑事卷
1、律师所接案审批表;
2、收费凭证;
3、委托辩护或代理合同、委托书或指定书;
4、阅卷笔录;
5、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人、证人
等笔录;
6、调查材料;
7、承办人提出的辩护或代理意见;
8、集体讨论记录;
9、起诉书、上诉书;
10、辩护词或代理词;
11、出庭通知书;
12、裁定书、判决书;
13、上诉书、抗诉书;
14、办案小结。
(二)民事代理卷
1、律师所接案审批表;
2、收费凭证;
3、委托代理合同、委托书;
4、起诉书、上诉书或答辩书;
5、阅卷笔录;
6、会见当事人谈话笔录;
7、调查材料(证人证言、书证等);
8、诉讼保全申请书、证据保全申请书、先行
给付申请书和法院裁定书;
9、承办律师代理意见;
10、集体讨论记录;
11、代理词;
12、出庭通知书;
13、庭审笔录;
14、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上诉书;
15、办案小结。
(三)法律顾问卷
1、聘请法律顾问合同;
2、聘方基本情况介绍材料;
3、收费凭证;
4、办理各类法律事务(如起草规章、审查合同、参与谈判、代理解决纠纷、提供法律建议或法律意见、咨询或代书等)的记录和有关材料;
5、协议存续、中止、终止的情况;
7、工作小结。
(四)其他非诉讼法律事务
1、非诉讼法律事务委托合同;
2、收费凭证;
3、与委托人谈话笔录;
4、委托人提供的证据材料;
5、调查材料;
6、律师出具的法律意见,或草拟的法律文书、办理具体法律事务活动的记录等;
7、工作小结。
第四篇:法律援助案件卷内材料排列顺序
法律援助案件卷内材料排列顺序:
(一)卷宗目录;
(二)给予法律援助决定书(非法院指定);(三)法律援助指派通知书;
(四)(刑事、民事)法律援助公函存根;
(五)援助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专用介绍信存根;
(六)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批办单;(七)法律援助告之函;(八)上诉案件一审判决书;
(九)起诉书、上诉书、申诉书或者行政复议(申诉)申请、国 家赔偿申请书等法律文书副本;(十)阅卷笔录;(十一)会见笔录;
(十二)辩护词、答辩书代理词等法律文书;(十三)判决书、仲裁裁决书、调解协议等法律文书;(十四)结案报告;
(十五)其他与承办案件有关的材料;(十六)备考表;
第五篇:审计档案卷内文件材料排列顺序
审计档案卷内文件材料排列顺序
一、第一单元 结论性文件材料(采用逆审计程序并结合文件材料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列)
(一)通报或公布审计结果的文件材料。如:
1、广播、电视;
2、报纸、杂志等出版物;
3、互联网;
4、新闻发布会;
5、公报、公告;
6、其他形式。
(二)审计工作报告或审计结果报告、综合审计报告,以及上级机关、有关领导的批示;
(三)审计决定书及送达回证;
(四)协助执行审计决定通知书;
(五)强制执行申请书;
(六)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决定、处罚的情况报告及缴款、罚款、没收款通知书及缴款复印件;
(七)采取审计行政强制措施的文件,如:
1、暂停拨付款项通知书;
2、暂停使用款项通知书;
3、解除暂停拨付款项通知书;
4、解除暂停使用款项通知书;
5、采取保全措施申请书;
(八)审计建议书及送达回证;
(九)移送处理书及送达回证;
(十)审计报告:
1、最终定稿的审计报告(预算执行审计年底审计报告在前,年中审计报告在后,下同)
2、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及送达回证;
3、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的书面意见及审计组的书面说明;
4、审定审计报告的会议记要或者记录摘要;
5、复核意见书。审计复核文件也可以放在第二单元最后,(亦可置于针对文件之后)。
(十一)举行审计听证会的文件材料。如:
1、审计听证报告、审计听证笔录;
2、审计听证会裁定书或不予审计听证裁定书及送达回证;
3、审计听证申请书;
4、审计听证告知书及送达回证;
5、审计听证会通知书及送达回证;
二、第二单元 证明性文件材料(按与审计实施方案所列审计事项或者会计报表科目顺序排列)
(一)承诺书;
(二)审计工作底稿汇总表;
(三)分项目审计工作底稿;
(四)原始审计工作底稿与支持此项底稿的审计证据
(六)协助查询存款通知书;
(七)先行登记保存书;
(八)暂时封存账册资料通知书;
(九)审计事实认定书、调查记录;
(十)审计所依据的法规目录或摘要。
三、第三单元 立项性文件材料(按文件材料形成的时间顺序,并结合文件材料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列)
(一)上级机关及有关部门的指令性文件或授权审计通知书;
(二)与审计项目有关的举报材料及领导批示;
(三)审计实施方案及调整审计实施方案的有关材料;
(四)调查了解记录研究形成的有关书面材料;
(五)审计通知书及其送达回证。
四、第四单元 其他备查文件材料(按文件材料形成的时间顺序,并结合文件材料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列。)
包括不能列入前三个单元但与项目审计有关的、具有查考价值的有关材料。(如审计处罚决定书、审计行政复议文书、审计应诉法律文书等),这些资料可增设第四单元存入案卷;也可单独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