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中的科学问题(5篇模版)

时间:2019-05-13 08:38: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后天中的科学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后天中的科学问题》。

第一篇:后天中的科学问题

观《后天》所发现的科学问题

再看《后天》所震撼的不是电影特技的逼真,感动的不仅仅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以及纯洁的爱情,更为震撼人心的是全球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故事是这样开始的: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层融化后流入大西洋,导致海水稀释变淡,使得“温盐环流”停止流动。于是一系列可怕的后果出现了:海洋 温度急剧下降,威力骇人听闻的飓风将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迅速空降南下,再加上海啸和大冰雹,北半球发达地区转瞬变成酷寒的人间地狱——地球上又一次冰河期突然降临了。那么气候突变真的可能吗?全球变暖是导致气候突变的原因吗? 影片描绘的情节可能发生吗?

气候突变是历史上确确实实存在过的事件,很多古气候资料都清楚的表明它的存在。在众多气候突变事件中,最著名要数发生在12000年前左右的新仙女木事件。当时全球正从上个冰河期缓慢的升温,可就在大概12900年前,北半球的高纬地区突然开始降温,整个区域很快就回到冰河期的样子。这种低温状态持续了大概1300年后,气温才又开始上升。新仙女木事件的降温过程看起来确实跟《后天》描绘的很相似。另外,这种气候突变的事件可不仅仅是新仙女木事件,从古气候资料来看,仅在过去10万年内类似的事件就发生过20多次。所以,从气候突变是否可能发生这个角度来说,影片的描述是没有问题的。

影片对于气候突变发生过程的解释也是有道理的。现在科学界对气候突变比较公认的解释是大洋热盐环流的减速或者停止导致全球热量平衡被打破。那么什么是大洋热盐环流呢?海水的密度主要受到温度和盐度控制,越冷越咸的水密度越大,反之越暖越淡的海水密度越小。大洋的热盐环流正是因为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分布不同而驱动的纬向环流。北大西洋地区的水因为比较冷,相对也比较咸,所以这个地方的水会下沉,然后流向低纬度地区并上升到海表面,最后通过表面的环流回到北大西洋。通过这个过程,热盐环流会把低纬度地区多余的热量输送到高纬度地区,所以它对于维护全球的热量平衡有很大的作用。当全球变暖时,很多的陆地冰川会融化,大量的淡水输入到大西洋北部,这会导致当地的海水密度减小,从而不能沉到深海中,于是热盐环流就会减速或者停止。其结果就是全球的热量平衡被打破,高纬度地区变的非常寒冷。影片中“后天情景”产生的过程基本上是符合这个过程的。

在影片《后天》中起了巨大作用的“模型预测”对我们因为应有所启示。主人公霍尔教授所建立的气候模型,只要输入海水温度等,让电脑按照公式,就可准确预测冰河期将在几天内袭击北半球。“模型预测”是西方科学史上最传统、最经典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古希腊天文学家那里就已经发展成熟,至今全世界的主流科学家没有不使用这种方法的。

同济大学的王汝建告诉记者:“现在科学界在尝试通过这样的气候模型,利用古气候资料,对未来的气候进行长时间尺度的预测。但迄今为止,未来究竟如何,科学界还无法形成共识。” 王汝建教授表示,根据古气候学的研究,过去90万年以来,地球大约每间隔10万年就会出现一次冰河期,冰河期的到来同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有很大关系,二氧化碳浓度达到最高值,就会进入冰河期。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决不仅仅是升温。影片中描述的天寒地冻场景,也会成为温室效应的后遗症。

不过,影片本身也有很多不符合科学事实的地方。比如,按照已有的数据来看,气候突变的发生大概是几十年到上百年的过程,而不是电影中所描绘的几天就搞定。另外,影片中伴随着气候突变的是众多的极端天气现象,其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里面的超强风暴,就已有的历史资料和气候知识,气候突变时这么强的风暴基本是不可能发生的。另外,影片中把纽约淹没的超强风暴潮也是站不住脚的,真要是风导致百米高的风暴潮,那风速怎么着也得超音速才成。总的来说,影片中的极端天气并非实际情况的真实反应。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确实会有增加的趋势,但科学家认为,其强度和频度怎么也不会达到影片中的样子。

为了验证电影《后天》中的错误,韦弗和他在魁北克大学的同事马塞尔利用计算机模拟分析今天的气候以测量历史上的寒冷度。

毫无疑问,剧烈的气候变迁的确发生了,但不是发生在几星期之间,而是几十年之间。在地球历史上的几个时期,发生过由于冰川溶水涌入北大西洋而造成了严寒天气的事实。大约在8200年前,覆盖加拿大东北部的冰川融化,造成16.3万立方公里的冰水在几个月之内注入北大西洋。海平面因此上升了50厘米,阻断了大洋暖流,使得地球在几十年后逐渐进入了寒冷世纪,严寒持续了400年。

韦弗和马塞尔经过分析断言,在未来的5个世纪内,不会发生大洋暖流中断的现象。他们的研究结果分别发表在《科学》以及《加拿大地理学》杂志上。

即使如此,全球环境恶化依然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任何国家都有责任为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做出贡献。影片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或许会有一定程度的夸张,但全球变暖却是不争的事实,目前,最具影响力的是两个观点,美国科学家雷蒙认为,下一个冰河期马上就要到来,并将持续5万年;而比利时科学家博杰尔的看法恰恰相反,他判断冰河期距离我们还有5万年的时间。无论结论相差多少,两位科学家的推测都是基于对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作出的。工业化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热盐环流进而干扰冰河期到来的规律。虽然多年来对热盐环流的观测表明其有减弱趋势,不过通过比较众多的古气候资料,这种减弱是不太明显的。全球变暖确有可能会导致气候突变,不过科学家认为这在接下来的百年内基本上不太可能发生。

地球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时间和空间纬度上都是无比精妙的,我们已经认识到的仅是冰山一角,未来的地球是“一个未知的地方”。要到达这个“未知的地方”需要一代代人不懈的努力。

第二篇:后天观后感

《后天》观后感

看完《后天》我就是这个想法,人类整体的灭亡。我想到得不是这样的冰冻,就是这样的舒服让我心中奋起巨大的反差,不是冰冻,而是星球大撞击!火热的撞击!万物瞬间灰飞烟灭,化为灰烬。看过核爆炸的大片吗?就是那种它周围的物体以分子的形式分离开来,转瞬而逝。什么都剩不下,这样你还有记忆吗?你还会回忆吗?你还会有痛苦吗?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一个烧的黑灰的表面疮痍的地球。

我的想我想的东西是个《后天》所倡导的主旨东西截然不同,她在告诫人们要善待我们的地球,珍惜我们的现在,提醒我们保护环境,不要破坏上帝赋予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则。

喜欢镜头所及之处的白色,感受着凉凉的空气,看着紧张绝望的人们我心底升起一阵快感,报应吧,人类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后天》描绘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地球各国,一天之内突然急剧降温,进入冰河期的科幻故事。影片讲述了当地球进入第二冰河时期时,全球气候急剧反常,大水淹没了纽约,日本天降罕见的冰雹,欧洲也在海水中不复存在,还有龙卷风、海啸、暴风雪……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灾难都在影片里一一展现,让我们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大自然肆虐发威带来什么样的沉重打击和毁灭。当这场灾难来临,美国南部的居民纷纷举家逃往墨西哥,而北部的居民已来不及逃离剧烈的温降与死神迫近。当日本的天空落下了西瓜大的冰雹,行人惨死在冰林弹雨中,我们为之惊叹;当数股龙卷风袭入洛杉矶,楼房如图钉一样被拔去的时候,我们为之惊叫;当汹涌而来的海水淹没整座纽约城,一艘庞大的货轮若无其事悠闲的开进大街小巷,我们为之惊呼;当纽约变成南极的冰川,自由女神手中的火炬变成一只甜筒冰淇淋。

在《后天》一片中,人类面对的敌人是最具压倒性、最无可抵抗的大自然本身。虽然美国的后天不一定是人类的后天,但人类的后天必定就是美国的后天。在当今全球化大潮日益深化的趋势下,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立于外部世界而单独生存。即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一样不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应当为全人类的未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美国是全球头号能源消耗大国,也是排放温室气体最多的国家。然而,面对《京都议定书》这样的阻止全球气候变暖、保护人类美好未来的国际合作协议,美国却不愿意承担它应当承担的责任。为了不影响本国的经济发展,美国政府一直在拒绝《京都议定书》。与此同时,在世界上一些本不该它负责的地方,美国却又偏偏绕过联合国的框架,单边出头,管得太宽,给当地的人民带来麻烦,甚至灾难。不管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不管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第三世界,不管是信奉上帝的西方人,还是虔诚的伊斯兰教穆斯林,都同属于一个世界,共同拥有一个地球,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人类。整个人类应当拥有美好光明的未来。而那些灾难:气候变暖、战争阴影……,都应当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一步步消退。《后天》无疑是个警示:温室效应将导致地球灾难,环保问题需政府重视,人民自觉。他给了我们一个警告,那就是在不久的将来,影片中的场景将会在我们的地球上上演,如果我们不作好防范措施并作出相当的补救的话。为了我们的将来,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地球更加长寿,我们要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作起,一起努力,共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第三篇:后天观后感

《后天》观后感

机械本081-16-高航

今天我观看了关于环境污染所带来的严重问题的影片《后天》。《后天》描绘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地球各国,一天之内突然急剧降温,进入冰河期的科幻故事。影片讲述了当地球进入第二冰河时期时,全球气候急剧反常,大水淹没了纽约,日本天降罕见的冰雹,欧洲也在海水中不复存在,还有龙卷风、海啸、暴风雪„„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灾难都在影片里一一展现,让我们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大自然肆虐发威带来什么样的沉重打击和毁灭。当这场灾难来临,美国南部的居民纷纷举家逃往墨西哥,而北部的居民已来不及逃离剧烈的温降与死神迫近。当日本的天空落下了西瓜大的冰雹,行人惨死在冰林弹雨中,我们为之惊叹;当数股龙卷风袭入洛杉矶,楼房如图钉一样被拔去的时候,我们为之惊叫;当汹涌而来的海水淹没整座纽约城,一艘庞大的货轮若无其事悠闲的开进大街小巷,我们为之惊呼;当纽约变成南极的冰川,自由女神手中的火炬变成一只甜筒冰淇淋,我们的心里的感想是怎么样的呢?

在《后天》一片中,人类面对的敌人是最具压倒性、最无可抵抗的大自然本身:龙卷风袭击美国洛杉矶、狂雪掩覆印度新德里、葡萄柚大小的冰雹重创日本东京,而纽约将在短短一天之内从炎热急速降为酷寒!在这部各界期待、充满特效的电影中,突如其来的气候改变将对全地球全人类造成难以想象的灾害„„ 温室效应,全球变暖,这是人类越来越关心的问题。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人类的明天就像影片的宣传词“where will you be?”一样发人深省。根据资料显示,大陆冰雹,欧洲水灾、印度热浪、美国一天16次龙卷风等,大陆冰雹,欧洲水灾、印度热浪、美国一天16次龙卷风等,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指出,温室效应是地球气候异变的元凶。气候暖化使得两极融冰、海水增温、洋流改变,世卫组织表示每年将有16万人因温室效应外围影响丧生,2020年死亡人数更会加倍。海平面上升更造成2500万人远离家园,第三世界将因洪水、饥荒、干旱和农作物歉收大举移民,欧洲老年人将死于热浪。到2050年,125万种生物将会灭绝;美丽的自然景观将由于气温变暖而消失;由于气候变暖,各种疾病将在这个星球上大肆传播„„

虽然美国的后天不一定是人类的后天,但人类的后天必定就是美国的后天。在当今全球化大潮日益深化的趋势下,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立于外部世界而单独生存。即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一样不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应当为全人类的未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美国是全球头号能源消耗大国,也是排放温室气体最多的国家。然而,面对《京都议定书》这样的阻止全球气候变暖、保护人类美好未来的国际合作协议,美国却不愿意承担它应当承担的责任。为了不影响本国的经济发展,美国政府一直在拒绝《京都议定书》。与此同时,在世界上一些本不该它负责的地方,美国却又偏偏绕过联合国的框架,单边出头,管得太宽,给当地的人民带来麻烦,甚至灾难。不管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不管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第三世界,不管是信奉上帝的西方人,还是虔诚的伊斯兰教穆斯林,都同属于一个世界,共同拥有一个地球,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人类。整个人类应当拥有美好光明的未来。而那些灾难:气候变暖、战争阴影„„,都应当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一步步消退。《后天》无疑是个警示:温室效应将导致地球灾难,环保问题需政府重视,人民自觉。他给了我们一个警告,那就是在不久的将来,影片中的场景将会在我们的地球上上演,如果我们不作好防范措施并作出相当的补救的话。为了我们的将来,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地球更加长寿,我们要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作起,一起努力,共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第四篇:后天观后感(模版)

学号:1109080118

班级:水利111班

姓名:李航

《后天》中的科技伦理学

《后天》是2004年的一部美国科幻电影,描述全球暖化和全球寒冷化后所带来的灾难。该片是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科幻巨片。

已经不是第一次看这部影片了,但每次的想法都不同,这次在伦理学基础的课堂上观看,感受很不一样。

故事中,气候学家杰克·霍尔在观察史前气候研究后指出,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暖化将会引发地球空前灾难。温室效应,这个词在进入二十一世界尤其是最近几年是越来越火了,该片中心即为温室效应引发两极冰盖融化,融化产生的大量淡水将使得水温、洋流和海水成分急速转变,从而引发全球气候的剧变,地球将再次进入冰川时代。每一部美国灾难片中都要出现一个倒霉的总统,该片中的美国副总统显然是个科学盲,不但对杰克的研究结果大加驳斥,并且拒不对他的建议予以任何考虑。经济发展和工业进步是他追求的一切,如此的灾难在他的世界中根本不可能存在。结果很明了,地球不再给愚蠢的人类任何机会,美国土地上,北纬40度以南的民众尽力向赤道转移方可保命,而另一半的民众只能只能尽量保暖,等待救援,别的再没有办法了,因为时间上已经不允许40度以北的民众撤离。此后,冰层和白雪覆盖了除热带亚热带以外的北半球表面,新的冰川时代开始了。

电影说的是美国的事情,但反观中国,在这方面哪里又比美国强呢?改革开放以来,不可否认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追求高速度的同时,我们忽略了质量。

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没关系,只要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项目立刻上马!还记得前两周毛概课上学习了我国云南地区的铜业困局。以铜这些商品做的这些电线、电缆,因为它的价值高,它很容易拉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咱们说制造业的数据,对GDP的贡献还是会比较大的,这种项目很容易上马。

技术人员只着重于技术的研究,对自身价值提升的贡献,而忽略对环境的影响,对世界的上海,这是技术人员缺乏基本科技伦理观念的表现。掌权者,例如影片中的副总统,往往对科技缺乏足够且必要的认识,从而导致决策失误,这也是对科技的不尊重。

最后再谈一下温室效应的解决方法。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一方面需要人们尽量节约用电(因为发电烧煤〕,少开汽车。另一方面保护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乱砍滥伐森林,不让海洋受到污染以保护浮游生物的生存。我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节约纸张(造纸用木材〕,不践踏草坪等等行动来保护绿色植物,使它们多吸收二氧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

第五篇:《后天》观后感

《后天》观后感

《后天》这部电影很早就看过,很少看灾难片,而它是少有的让我觉得震撼的电影。影片讲述了温室效应所引发的极端的气候变化从而导致的一系列灾难。看过之后让人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或许是恐慌,担忧,压抑或是其他,同时也引起我们的深思。

那种恐慌和担忧或许来自我们对现实世界的感受,现在这个世界和以前太不一样了。还记得以前那个所谓落后的时代,那时候天是蓝的,水是绿的,空气是清新的,山林是茂密的,土地是用来耕种的。可是如今,科技的进步,工业的发展把我们带入到一个新的时代,曾经我们向往已久的时代。我们基本上吃穿不愁,足不出户就尽晓天下事,可是就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极大破坏,并且这种破坏愈演愈烈。

《后天》这部电影的题材是我们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直接原因。也许很多人会想,气候变暖有什么不好,冬天就可以不用受冻了。可是他们不知道,全球变暖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灾难。

回想影片中那惊心动魄的场面,棒球大的冰雹袭击日本东京,原本繁华的城市在那一刻显得那么不堪一击,刹那间支离破碎;海水汹涌而来淹没了整个纽约,甚至大海上的巨轮都被冲到了市中心;温度急剧下降,整个纽约瞬间冻结成一片冰城;暴风雪、龙卷风、洪水、海啸各种灾难席卷而来„„当看到那电闪雷鸣,那惊慌的人群,那到处横飞的汽车,那由于燃油冻结儿坠下的飞机,以及探出头来就瞬间被冻结的飞行员,不知道在你的心里是否有过一丝颤抖。这就是全球变暖带来的严重后果。

近几年经常会从别人那里听到“暖冬”这个词,这就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再联系近几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灾难,512汶川大地震,台湾强震,08年南方特大暴雪,09年新疆的雪灾,北京沙尘暴,西南地区的旱灾,还有其他一些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再看国外,智力和海地的大地震,美国的飓风,东南亚大海啸。灾难频频发生,让人猝不及防,不禁心中一颤„„如果我们依然不采取什么措施的话,那么总会有一天,电影中的画面将变成现实。

中国有句古话,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何近几年自然灾害频发,我想还是要从我们人身上找原因。人自诩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动物,古时候就有“人定胜天”的说法,人们认为人是可以征服自然的。很久以前人们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利用各种途径发了家致了富,可是山穷了水尽了,然而人还是永远不知道满足,人们开始开挖各种矿藏,大海中开发石油,带动了工业的发展,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也不断提高,人口开始剧增。可是当人们还在沾沾自喜,自以为日渐征服自然的时候又是否想到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的食物甚至我们生命我们的一切都是大自然的恩赐?我们离不开她却还要破坏她。

还有句老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大自然是有很大的包容力,可是总有些无知的人们肆意的破坏来挑战大自然的容忍度。达到了这个度,大自然就开始了它的反击。地震,海啸,洪水,干旱等等这些不都是大自然的反击么?而在这些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显得那么渺小和无助;当灾难真的来临,人类的璀璨的文明也悠久的历史也变得不足为道,灾难会夺走一切。想想看影片中,为了取暖烧尽了整个图书馆的书,关于税法的,关于历史的,还有那本珍藏的圣经,那些都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所在,人们的思想在挣扎,可是,为了生命的延续,最终将它们化为灰烬。看到人们在灾难面前的巨大惶恐,还有谁敢说“人定胜天”的?恐怕没有。

相信每个人都拒绝灾难,可是我们不应该逃避对灾难的思索。让我们再回过头说说影片中引发灾难的温室效应。这又让我想起一部影片《难以忽视的真相》,它是一部关于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的纪录片。从片中我们就能知道,全球变暖引发的这些灾难正是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剧增,也就是说是由我们人类直接导致的。人口的增加,树木的砍伐,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的排放等等都最终导致了全球变暖。

人们总是在灾难降临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总是亲眼目睹了悲剧的发生,才后悔当初做了错误的决定。《后天》将这个可能会发生的灾难以一种预演的方式展现在我们眼前,提醒我们如果依然不采取措施,那么我们的“后天”就是灾难来临之时。

地球,迄今为止我们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没有人希望看着她灭亡,那就让我们共同来拯救她。首先要从自己做起,多种一片林,少伐一棵树,不用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塑料袋,尽量搭乘公交车,尽量少使用空调。从大的方面,政府要利用宏观调控加强对二氧化碳排放的限制,加强对购买私家车的控制,开发新能源,减少燃料使用。

看完《后天》虽然有恐慌,但也或多或少有些庆幸,至少毁灭性的大灾难还没有来临,我们依然有挽救的余地,我们需要将这种恐慌,演化成一种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信念,有了这种信念,地球才会日渐美好,我们才能有生存下去的机会,文明才得以被传承„„

课程名称:城市环境与生态学

下载后天中的科学问题(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后天中的科学问题(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后天观后感

    《后天》观后感 看完《后天》这部电影之后,不禁为这个电影幕后制作团队而喝彩,更为导演的细节处理、编剧的构思、震撼的特效而折服。 断送人类的是人类本身,挽救人类的也是人类......

    《后天》观后感

    《后天》的观后感《后天》描绘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地球各国,一天之内突然急剧降温,进入冰河期的科幻故事。影片讲述了当地球进入第二冰河时期时,全球气候急剧反常,大水淹没了纽......

    后天读后感

    后天读后感 周末闲来没事,同学给我介绍了一个影片《后天》,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不禁为这个电影幕后制作团队而喝彩,更为导演的细节处理、编剧的构思、震撼的特效而折服,引发了些许......

    后天观后感

    The Day after Tomorrow Four years ago, I watched the movie -----the day after tomorrow---- with a shock. I was astonished at the Shocking scenes. Global Warming......

    《后天》观后感

    2011-2012年第二学期《环境保护概论》科目考查卷 专业: 汉语言文学 班级:中文10-2班 任课教师:牛显春 姓名:洪嘉宜 学号:10064030106 成绩: 《后天》观后感 这是我第三次观看《后......

    《后天》观后感

    《后天》观后感 当看完了电影后天,我感触很多。电影里出现了一片片融化的冰川,冰架断裂,寒流袭卷,北半球的大部分将进入冰川时代。飓风摧毁了人类的房屋、汽车,破坏了公路,人们在......

    后天读后感

    今天,我们全家准备在家里举行“大扫除”!因为是劳动节所以要劳动,之所以要劳动因为是劳动节。 首先先举行分工,我们家的男人力气大当然得做重活啦!因此,爸爸要帮忙提水和拖地。弟......

    后天观后感

    《后天》观后感 《后天》主要讲述了气象学教授杰克•霍尔,他一直研究全球气象变化,他发觉越来越剧烈的温室效应,会突然改变行星的运行轨迹,这将使地球遭受到空前的大灾难。他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