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 学会合作,体验成功(共)
【班会主题】学会合作,体验成功 【班会背景】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社会很难给他们提供集体生活的机会,学生容易产生“处处以我为中心”的思想,缺少互帮互助、以大局为重的意识,这对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在班集体里,同学之间时常出现因为互不相让而引起争执的情况,更不用说团结互助了。而要想使班集体具备凝聚力,就必须培养学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团结协作的能力,这是班级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班会目标】
1、在活动中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
2、让学生懂得在集体生活中与人合作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训练合作技巧,初步形成合作能力。【班会准备】
1、花生粒120颗
2、塑料小碗4个
3、自制加长筷子20双(长约40厘米左右)
4、轻质塑料棍或者竹竿一个(2米左右即可)
5、空旷场地或教室内将桌椅移开即可
6、音乐《众人划桨开大船》 【适合年级】中级工一年级 【班会过程】
一、导入——游戏活动(解决为什么要合作的问题)活动名称:天堂与地狱的区别
活动目的: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必要性 活动准备:
1、花生豆120颗;
2、塑料小碗4个
3、自制加长筷子20双(长约40厘米左右)活动过程:
1、活动前,教师不要说明活动的目的,只是说明我们今天做一个好玩的游戏即可。
2、教师说明游戏规则:自由分组,每组5人,要求是将碗里的花生豆吃光,小组用时最短者获胜。
3、可能出现的问题:游戏过程中有同学会问:“我可以把花生豆喂给别人吃吗?”此时教师只需重申游戏规则即可,不必正面解答问题。
4、活动结束后,教师请获胜小组谈体会,此时教师小结,通过故事,引入班会主题。教师小结: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教士天堂与地狱的区别,教士把他领进一间房子,只见一群人围坐在一口大锅旁,每人拿一把汤勺,可勺柄太长,盛起汤也送不到嘴里,一个个眼睁睁地看着锅里的珍馐饿肚子,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绝望和悲苦。教士又把他领进另一间屋子,这里的摆设与刚才那间没有什么两样,唯一不同的是,这里的人们都用汤勺把汤送给坐在对面的人喝。他们都吃得很香,很满足。教士说:“刚才那里是地狱,这里是天堂。”刚才这个游戏大家都体会了,懂得合作的同学就像进了天堂,只顾自己的同学仿佛走进了地狱,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就是:学会合作,体验成功。
二、体验合作:链接加速(解决合作是什么的问题)活动目的:形成团队,并使之具备初步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参赛人员:由6名队员参赛(3男3女)
2、场地要求:一片空旷的大场地,比赛赛距:30米 活动过程
1、竞赛方法:参加游戏者6人一组,后边的人左手抬起前边的人的左腿,右手搭在前边的人的右肩形成小火车,最后一名同学也要单脚跳步前进,不能双脚着地。场地上划好起跑线和终点线,其距离为30米(以一篮球场宽为准,来回),游戏开始时,各队从起跑线出发,跳步前进,绕过障碍物回到起点,最先到达起点的为胜。按时间记名次,按名次记分。
2、竞赛规则:(1)游戏过程中队员必须跳步前进,不允许松手(一直保持抬起前边的人的左腿),以防止出现断裂现象,队伍断裂必须重新组织好,从起点重新开始游戏。如果不重新组织,继续前进,则成绩视为无效,记为0分;(2)以各队最后一名同学通过终点线为准;(3)比赛过程中,参赛队必须在规定的赛道进行比赛,不许乱道,犯规一次扣时2秒,依次累加。
3、请失败组或者获胜组学生谈体会 教师小结:
这个游戏本身难度不大,需要我们大家做的就是团队配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要考虑整个团队的利益,才能取得成功,希望获胜的同学戒骄戒躁,暂时落后的小组能够总结不足,吸取别人的经验,迎接更难的挑战。注意事项:教师要及时鼓励安慰暂时落后的小组。
三、迎接挑战,中级PK:齐眉棍(解决怎样合作的问题)活动目的:进一步凝练团队,总结合作的方法 活动准备:轻质塑料棍或者竹竿一个(2米左右即可)活动要求:
1、让小队成员站成相对的两列,将轻质塑料棍放在每个人的双手食指的第一关节处,保持棍与小队成员中个最矮的眉心平齐。
2、在保证每个人的手都在轻质塑料棍下面的情况下将轻质塑料棍完全水平的往下移动。一旦有人的手离开轻质塑料棍或轻质塑料棍没有水平往下移动,任务就算失败。
3、在做的过程中,只有团队领导者可以讲话,若有说话者立即重来。
4、领导者的指令只有上——下——停。教师强调:
1、个人首先明确并关注好自己的职责;
2、一个团队中领导的重要性,要树立团队的制度(领导权威要帮助其建立,同时观察而后点评领导方式);
3、团队内部的激励方式。教师小结:
这个游戏看似简单,但要成功的完成非常不容易。如果小组中有任何一个人不同于组织的共同节奏,轻质塑料棍将无法保持水平下降。在团队中,如果遇到困难或出现了问题,很多人马上会找到别人的不足,却很少发现自己的问题,队员间的抱怨、指责、不理解对团队的危害。。这个项目将告诉大家: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对团队最大的贡献,提高队员在工作中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能力。统一的指挥+所有队员共同努力对团队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注意事项:
1、在最开始的5到10分钟,放任团队进行,教师不进行指导而仅仅观察,团队会因为没有出现管理者而意见很多,导致混乱和争吵。这是一种体验,需要让其发生。让其混乱,充分出现无领导的混乱情况;如果没有充分混乱,可以通过一分钟3次左右的频率让团队违规重来,会直接促使混乱,重来的方式就是把横杆拉起,大声说:“有人离杆,重来”。学生往往会问,谁离杆。教师只
需要强调这是一个团队,有人离杆,即可。
2、在各小组充分经历混乱之后,让大家全部停下来,通过“关于多个诸葛亮和一个领导”的阐述,要求各小组自己选出组长,并宣布新增规则活动中只有组长可以说话,新规则中,组长以外的学生说话、以及任一组员手指离杆,同样违规重来!各小组可以给出两次各3分钟的讨论机会,讨论需要组长提出申请,讨论期间组员可以发言时,讲师到各小组内询问,组长是谁,并再次强调活动规则)
3、紧抓规则,毫不留情。这个活动几乎是不可能达到完全不离杆的,活
动需要的是学生进入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时是每个人清晰自己的职责,首先关注好自己的职责,专注和全身心去完成保证自己的动作,同时尊重组长的管理,与同伴沟通无情绪化,且多激励性言语。这一状态,需要不断磨合才可能达成,所以,在学生没有全部进入这一状态时,毫不手软,一旦出现或离杆或组员说话违规,马上重来。
4、如果小组内组长没有能够出现充分管理者行为,组员习惯性的七嘴八舌出谋划策,那么在小组内部一次离杆后,直接以语言提问该组:“我们小组谁是组长?有几个组长?”|
5、教师的操作原则是:客观、观察、不直接干涉而仅以语言引导、通过施压锻造团队凝聚力。
【班会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三个游戏体验了合作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所谓合作,就是为了共同做好一件事情,各有分工、互相商量、相互配合,有些事情只有合作才有力量,只有合作才能迈向成功。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中,还有许多需要同学们合作的事情,愿我们能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同舟共济、合作成功!
最后,让我们在《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歌声中结束本节课。【班会延伸】
1、小组合作完成一件事(如共同完成一张海报、手抄报等)
2、在班级活动中,怎样才能实现有效合作?(如在拔河比赛、合唱比赛等活动中)
第二篇:学会合作 体验感悟
学会合作
体验感悟
体育组
叶敏
一、【案例背景:】
许多社会学家提出合作的交往较之竞争的交往更为重要。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认为:如果学生不能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与他人合作性互动之中的话,那么这些知识与技能都是无用的,这种教育就是失败的。
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愿与人合作,不愿为他人服务。因此体育课标准就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即在体育课学习中要学会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意与他人合作与交流。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就要树立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使他们从小养成尊重他人,能主动为他人服务的良好品德,使他们长大后能适应社会需求,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一立足之地。
二、【案例描述:】
师:“小朋友利用我们手中的小榔头,在地上摆成一直线,看谁跳得花样多。” 生:学生收到指令,快速摆成一直线,跳起来。(单脚跳、交叉跳、分合、向后跳…….主教材通过谁跳得花样多、模仿三种小动物的跳,引出共同点“双脚起跳、双脚落地”。
提出问题:“小朋友动动脑子,在模仿三种小动物的时候,怎样跳得更远?”然后,让小朋友们自由去创想„„
师:“嗯!都很认真,想得也很好很多,老师也想跟着大家一起玩,你们愿意邀请徐老师和你们一起玩吗?”
生:“愿意!”很自然地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
最后徐老师你请学生或个体(学会观察、思考、尝试);或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或大组(共享、评价、提高)进行活动。
三、【评析:】
今天看了徐老师一节两年级主教材是《立定跳远》的课后,谈谈自己的感想。通过一堂课,能收到这样的效果,是非常不错的。徐老师能立足课堂教学和学生活动两项主阵地,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潜移默化中要让学生懂得道理、养成习惯、形成内化。但我们很清楚,合作精神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一节课就能完成的,更不是通过几次实践就能让学生建立起这种观念的。它需要在长期、持久的教育教学、学生活动、社会实践中慢慢养成、达到内化。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去创作,去模仿,为体育教学营造了一个比较自由、民主的宽松环境,这也是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前提。在没有标准动作的情况下,每个学生的想象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创意,而且徐老师还让学生“做做自己的,学学别人的”,使得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展现自己的个性的机会,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在创想竞争活动中,不但激活了学生的创新动机,而且更进一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同时由于老师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过程。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在课堂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学习的情景,营造积极探究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只要我们平时注重这方面的训练和培养,有意识在在教学环节上予以引导,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们会懂得相互合作才会成功的道理。当然,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进行熏陶、强化,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便会得到培养和发展,进而内化成稳定的道德品质,这种品质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做人是终生受益无穷的。
第三篇:小组合作 体验成功
小组合作 体验成功
小学英语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是英语老师最常用的课堂教学环节。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小组活动能减轻学习者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中可能产生的焦虑心理,使他们表现出更大的学习积极性,包括平时沉默或害羞的学生都积极活跃地参与。怎样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设计出既让他们感兴趣,又能促进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呢?根据我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丰富多彩的游戏最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也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年纪小,好新奇,好活动,我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多种猜迷游戏。教师把小图片或真实小动物拿在手里,按前后顺序一一呈现,让学生边大声说出单词名称边记忆图片顺序,当老师的手在一张图片停住时,让学生猜一猜下一张图片的名称。
二、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英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对自尊心,荣誉感都很强的小学生来说,竟赛的形式往往能大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俗话说:水激石鸣,人激则进就是这个道理。
三、创设自然情景,给学生提供发展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参与
由于语言来源于生活,每个人都在不同的交流环境中扮演不同角色,将真实生活情景引进课堂,既缩短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又使学生似乎回到了活生生的现实。如我在教语言点“What do you do„?”时,要求学生相互采访一天的生活,采访本组,采访邻组,采访朋友。学生们个个积极开口,人人踊跃表达,在很短时间内,便掌握了语言,巩固了短语,真实运用了语言,使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第四篇:艺术课——让学生学会创造,学会合作,体验成功
艺术教研课题汇报材料 ——让学生学会创造,学会合作,体验成功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本学期,我更深入的对创造式教学课题进行实践研究,也更深刻的感受到,艺术课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力求创设愉快和谐、民主竞争的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乐学的情感、独立思考的学习品质、自信的性格、合作的精神、创造的品质等。艺术课程涉及的各种创意、表达、交流以及多方面的连接和转换,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解决问题和发挥其艺术潜能的机会,赋予他们表达自我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而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可限量的。那么,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巧设悬念、巧玩游戏、巧置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大胆创新,让艺术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乐园、创造的天地,让每一孩子在艺术课中体验成功。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燃起学生创造的火花。
陶行知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能够使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无所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意。为此,在艺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真正由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权威讲授者变为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好朋友和引导者。在学习、研究和讨论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凡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代替;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在探讨问题时,教师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营造宽松的氛围,提倡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提倡争辩与讨论。在艺术课堂上,学生无拘无束,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可以异想天开,大胆地想,想得越多越好,想得越奇越好,想得越新颖越好。只要能自圆其说,越是与众不同的见解和想法,越会受到表扬和鼓励。只有这样,艺术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学生才敢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勇于标新立异,燃起心中创新的火花。
二、活动情境,营造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是艺术课的导线。学生的创造兴趣、创造动机、创造思维和创造精神,只有在艺术创造活动中才能得到激发和培养。为此,在艺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多样化的活动情境,如游戏性情境、故事性情境、表演性情境、竞争性情境、探索性情境等多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学习《会飞的“花”——蒲公英》一课中,教师先创设竞争性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大胆想像,蒲公英像什么?想得越多越好。学生的情绪顿时高涨起来,课堂学习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像圆圆的月亮”、“像雪白的乒乓球”、“像灯泡”、“像洁白的雪花”、“像天空中的蝴蝶”、“像棉花糖”„„这样,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打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闸门。接着,教师又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蒲公英借助风爷爷的力量飞到了天空中,飞到哪里去了?干些什么?你能编一个蒲公英的故事吗?”,创设故事情境。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起来,就连平时不爱动脑筋的学生也来了精神:“蒲公英流浪记”、“蒲公英和小鸟的故事”、“蒲公英沙漠历险记”、“蒲公英星空旅行”„„一个个故事编得头头是道,异常精彩。最后,再让学生把故事中的蒲公英形象画一画,创设绘画性情境,“有的给蒲公英戴上了墨镜”、“有的给蒲公英画上了飞机”、“有的把蒲公英扮成了‘超人’”„„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训练了发散性思维,同时还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绘画能力得到了发展,引导学生“玩中学”、“学中乐”,使学生在自由快乐的状态下积极主动的学习。
三、“以学生为本”,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团结协作,体验创造与合作的快乐。有一首儿歌这样写道:“妈妈放开手,娃娃自己走”。在艺术课的教学中,教师同样也该放开手,给学生活动的自由、创造的机会,让每个小脑筋都开动起来,自己想、自己做,体验创造的快乐,让艺术课堂焕发活力。例如:在讲《小土粒》一课时,书中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给小土粒添上表情。教师先引导学生:“沙尘暴来了,小土粒会怎样?”并让学生分组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说:“小土粒很贪玩,沙尘暴把它吹到了添上,它在空中翻跟头,做游戏,所以他高兴得哈哈大笑。”有的学生说:“小土粒正在睡觉,沙尘暴把它的房子吹倒了,所以他伤心得哭了。”还有的学生说:“沙尘暴来了,小土粒很害怕,所以它是害怕的表情。”„„孩子们一串串精彩的回答,使我感受到了儿童的心灵是天真无邪的,儿童的创造力是无可限量的。紧接着我又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合作表演“沙尘暴来时的小土粒”。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一次被调动起来,他们自由组合,大胆创编,认真排练,团结协作,有编导、有演员、有配音,孩子们用语言和动作诠释着共同创作的作品,把沙尘暴中的小土粒表现得生动形象,淋漓尽致。学生们在表演游戏中不但体会到了创造的乐趣,也体会到了集体合作的快乐。
总之,艺术课以它博大的魅力无时无刻不在每个角落感染着学生,带给学生丰富的艺术享受。艺术课让学生学会了用艺术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学会了用艺术化的方式表现生活、美化生活,更学会了在艺术的殿堂里大胆地进行艺术实践和艺术创造,让每一个孩子都体验成功,走向成功!
艺术教研课题汇报材料 ——让学生学会创造,学会合作,体验成功 马晓群
2004.5.
第五篇:学会合作 走向成功
学会合作
走向成功
——我读《学会合作》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
《学会合作》被编者安排在“发现与探索”一个单元里,同一单元里还有《夜晚的实验》和《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两篇文章。这三篇课文,一篇记叙文,一篇科普知识说明文,一篇又是说理文,安排在同一单元,是出于什么目的呢?即做一个继往开来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
作为21世纪的主人,我们的学生必须要具备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生存,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根据最近一份社会各界走访调查得出的结论,21世纪人才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创造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竞争能力、耐挫折能力、想象能力、组织能力、交流说服能力、包括消费能力等。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我对教材的理解
《学会合作》这是一篇演讲稿。开场白很简单,直奔主题,提出观点——谈谈合作的话题,干脆利落地引起人的思考。
正文部分有层次,有重点,有中心语句。先讲人与人之间时时处处都有合作,再讲只有合作才会取得成功,最后讲怎样合作才会卓有成效。逐层递进,层层深入,主次分明。每一层都有中心句,以给人深刻印象。如第一层,采用总分总结构,中心句是“任何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要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和“总之,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也不论你在何时何地,都离不开与别人的合作。”第二层中心句是“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只有通过学习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才能完成。”第三层的中心句是“可见,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统一的目标„„而且还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精神。”
结尾采用归纳法,总结了本次演讲的主要观点——作为一个现代人,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与开场白相照应,又点明深化了演讲主题。
为了讲明有效地合作必须要有统一的目标和心中想着别人集体的自我牺牲精神,演讲者分别讲了两个事例。这两个事例,一个是人人都听过的交响乐团演奏的情景;一个是一位外国教育家邀请中国小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一个听者很是熟悉,一个听起来甚为真实;一个讲得富有美感,如“轻轻一扬”“悠扬”“嘴唇边”“指缝里”“倾泻”“流向天宇”“流进心田”;一个讲得有条有理,“邀请做实验”“实验准备要求”“实验经过”“实验结果”“观众与专家评价”,最重要的是一个能很好地说明成功的合作要有统一的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具有的协作精神;一个能很好地说明成功的合作要有自我牺牲精神,两者缺一不可。选择的材料通俗易懂,真实可信,富有情感。
三、教学的一点建议:
1、学习这篇课文,我觉得有两句话是要让学生背下来的:(1)小合作有小成就,大合作有大成就,不合作就很难有什么成就。(2)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统一的目标,要尽力做好分内的事情,而且还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2、学习这篇课文,有两个故事是要让学生记得住、说得出:(1)交响乐团演奏得完美和谐的故事;(2)一位外国教育家邀请中国小学生做实验成功的故事。
3、学习这篇课文,有两个词,要让学生区分的:“合作”与“协作”。两个词,都有“相互配合,共同把事情做好”的意思,不同的是,协作,是把自己放在了配角的位置上,比如“我协助文艺委员,一起搞好主题队会”一句,“我”就是配角。合作,则没有表明自己是配角还是主角,即主体可能是配角,也可能是主角。我更欣赏“协作””,因为,当一个人成为主角的时候,大都是渴望得到别人的配合,从而把事情做好的;难的是,当你成为“配角”的时候,还能将事情一如既往地做好。而绝大多数人的一生,是配角,毕竟一场戏,主角少,配角多。
4、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适当的知识拓展,如“合作”的名言名言以及古今中外合作的典型事例。
5、结合课后练习的安排,学习第2自然段的表达方法,即采用总分总的写法,并用上“总之”写一段话,表面看学生困难不太大,但要真正写好,还得在课堂说清分号的用法,写话的思路要开阔,让学生写话的同时要学会抒发自己的情感。结合课后的作业我们还发现,不仅仅是要树立合作的意识,还要学习演讲。课文内容浅显易懂,不需要进行太多的咬文嚼字,学生通过自学,便能够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也大略能明白怎样才能合作。但是,如何让自己的演讲具有说服力,能够打动听众,倒是仅凭学生的能力读不出来的。这是我们教学设计时应该思考的。
学习完这篇课文后,我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写了一篇读后感,让学生真正懂得合作之重要,当今社会只有学会与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