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因材施教 体验成功
因材施教 体验成功
摘要:
本文是通过我在高二年级体育教学中的一个教学案例,来分析说明在民办学校开展体育课教学工作的特殊性,必须从学校校情和学情出发,着眼于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找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手段,让每位学生都能够体验成功的愉悦。关键词:因材施教
正文: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一直在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手段。我校学生是全区进分最低的,知识理解能力较差,因此可以说在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上也是相对比较薄弱的。而且,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身冠养的占多数,怕吃苦,独立能力不强,抗挫折能力差。体育课中有很多时候的运动量和运动负荷都是很多很强的,对于这些捧在掌心的孩子来说,要么就是不能完成任务,要么就是经常偷懒逃避,这些孩子通常被认定为体育“问题生”,但他们绝不是“坏孩子”。我个人认为,这些不完全成年的孩子,脑海里还没有形成完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在高中这个阶段还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男生好动,女生好静,因此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必须做到因材施教。
高中阶段的教学大纲上要求学生学习武术。武术是一项具有民族风格的传统体育健身项目。新编长拳主要是根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青年长拳的基础上改编而成。学习新编长拳可以发展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协调性,提高动作的速度和连贯性。学生通过演练武术得到美育的熏陶。但是新编长拳的动作比较复杂,有几个动作比较难,例如:大跃步冲拳、腾空飞脚等。对于我们没有武术基础的学生而言,难度很大,虽然说挑战性很强,但容易造成学生失败后失去学练的兴趣。因此,我在单元教学设计上作出了适当的调整。
在高二年级整个武术单元的教学中,我先是加入了课外内容的教学——五步拳。五步拳主要是以三种手型(拳、掌、钩)和五种步型(弓步、马步、歇步、仆步、虚步)组合而成的套路动作,连起势和收势一共才九个动作。简单易学,学生容易掌握,通过教学之后,学生能连贯的把套路展示出来,学生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对武术产生了基本的学习兴趣。从五步拳导入学习,再教授新编长拳,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热情。尽管是这样,我还是将新编长拳的几个难度动作简化了,例如大跃步冲拳改为望月平衡,改编之后取消了原先的跳起的动作,只是上步钩腿平衡,虽然动作简化了,但是同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平衡素质。简化后学生可以很自然的过度到下一个动作,连贯性增强,学生体会到武术套路连贯完成的美感。对于腾空飞脚,让学生看图模仿,发现学生根本没办法达到腾空的高度和抬脚所需的柔韧性,因此,这个难度动作我就干脆取消。对学生不感兴趣的不教,对学生教了也不会的不教。留出课时让他们多学习其他技术动作,多做完整练习,更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将那些难度动作作为附加练习,进行分层教学。动作套路掌握熟练准确的学生让他们作为拓展性练习,根据教材书本上的动作要领和图解可以自行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针对一部分简单套路都只是基本掌握的学生,我的教学目标就是让他们能连贯完成套路动作,保证武术套路的手型和步型的准确性和动作规格。每个层次的学生对他们的要求不同,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让教学目标的设定具有合理性,可达成性,但又有挑战性。学生就会
大大的提高学练的兴趣和信心。
通过对高二年级武术的教学,我发现要让每位学生确实学有所获,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它反映了教育教学自身的客观规律。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先后达到课程的要求。学生需要自主学习,使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而不需要教师强求一致的填鸭式教学。因材施教就是承认学生的层次差别,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实际实施教学,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辅导下愉快地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加上老师的鼓励,并及时表扬和调整目标要求,符合学生的好胜心理,更进一步引发学生内动力。同时,教师重点辅导了中下等生,为他们学习扫清障碍,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学生心理平衡了,心情愉快了,有利于于促进他们积极向上,另一方面,教师适当引导上等生,为他们进一步探索知识技能指明了方向,有利于他们的不断进取。
实施因材施教首先要了解学生,层层推进。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重点、难点。否则堆积起来的重难点像拦路虎一样使学生畏惧不前,逐渐失去学习的勇气和信心。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和个性差异,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来设计教学计划,选择教材,设计课案,必要时要改变教材,简化教材。由简易到疑难,层层深入,使教学阶梯式地层层递进,教师可以给每个学生相同的材料,但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和目标,并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要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任务。
其次,我们要掌握学生心理,尊重鼓励学生。教学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就是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具体学生要作具体分析,特别是对于运动水平差的学生和我们体育课中所谓的“小胖子”,要用积极的态度对他们进行学习心理疏导,他们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我们首先分析他们学习的状况,找出成绩差的原因,对症下药,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其次,要尊重、宽容、善待他们,这样会使他们产生很大的学习动力。
当然,因材施教也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要正视个体差异,倡导过程激励,以多层次、多角度评价方式激励学生进步。教育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用一次课堂表现或者一次的运动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是非常片面的。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及时评价学生在学习中的良好表现,学会欣赏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善于鼓励和表扬他们的闪光点,在课堂上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使每个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产生获取更大成功的愿望。这样会使他们更自信、更积极主动地学习。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找到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合社会发展需求规律的教育教学手段,让学生确实学有所得,收获成功。
孙晓萍
2012年12月29日
第二篇:因材施教使孩子走向成功
编号:海—51 题目:因材施教使孩子走向成功
内容提要:爱的教育——用心去发现孩子的亮点
学会雕琢——让坏孩子当自强 成功教育——将自己融入孩子的内心 关心学生——从生活中去发掘
宽容最美——细节决定你和学生的感情
主题词:爱教育;雕琢;教育;宽容
光阴似箭,时光飞逝,一学年就要结束了,静下心来回想这一年,我心中满是喜悦,兴奋,激动。选择支教是我人生最成功的抉择之一。
曾几何时我也是一个学生,曾几何时我也在学业方面走过很多弯路,曾几何时我也和自己的老师发生过冲突,曾几何时我也很讨厌教师这个职业。但从2007年9月1日我光荣的走上教师岗位那一刻起我深感这个职业是神圣的,肩负的教育祖国下一代的重任。我对自己说要把所学的全部交给学生,让他们的初中生活过得更精彩。
当我踏进上庄中学的校门那一刻起,当我走进初二年级六班成为班主任的那一刻起,当我给二年级六个班上体育课时,我才真正明白当老师不容易,不是人人都能当得。在上庄中学领导的关怀下,诸多老师的指导下,我学到了很多:学会了如何教学生做人;我学会了如何去接近学生,去关怀学生,去教育学生;学会了如何去上好每一节课;学会了如何去当一名班主任。
下面我就把我这学年的一些教育孩子的案例介绍一下,是结合很多老师多年的经验和自己的一些想法去教育学生的。
爱的教育——用心去发现孩子的亮点 爱究竟是什么?它像空气一样,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但又因为它无影无形,往往又很容易被我们忽略。但我们生活中不能缺少它,它的意义已经融入我们的生命。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的力量和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教师只有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爱教育。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你爱学生,学生也才会爱你。当我看到这几行字时,我才真正领悟到“爱的教育”的真谛,充满爱心的教师才是真正的合格教师。
开学两个月了,班里的23个孩子已经走进了我的心里,看到那一张张灿烂的小脸,总有一种幸福在心头洋溢。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孩子们是不是也喜欢我呢?他们每一个都能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关注吗?尤其是那些既不是很优秀也不是很调皮的孩子。
有一天早晨,我早早来到学校,打开教室的门,有几个孩子陆陆续续地进了教室。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准备让学生们去晨跑,而是站在讲台上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有的在整理自己的书包,有的在和同学愉快地谈论着什么,甚至还在手舞足蹈,只有两三个同学在为没来的同学摆放桌椅。为了值日方便,值日生每天放学后做值日时总会把椅子放到课桌上,再把课桌推到一起,这样每天早到的同学就会主动把桌子拉开,再把椅子放下来。这时,我发现了石小勇,他正在把桌子拉开,又把椅子一把一把地放下来,他个子不是很高,搬起椅子来有些吃力,但看他小心翼翼的样子很是认真。别的孩子都在大声说笑着,只有他在默默做着这些事。过了一会儿,椅子都放下来了,他回到了前排的座位上,他好像又发现了什么,重新回到教室后面,把桌椅又重新调整了位置,而且排列的非常整齐。他那不紧不慢的动作,仿佛在 闪烁着光芒,照亮了我的眼睛。多可爱的孩子呀!
晨读的铃声响了,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表扬他。当他听到我说出他的名字时,那紧绷着的白白的小脸上慢慢绽出了甜甜的笑容,那甜甜的笑容漾进了我的心里。在同学们的掌声中,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和他一起分享这幸福的时刻。他平时是一个很调皮的孩子,也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但现在,我和他一样高兴!因为我能感觉到,我找到了蕴藏在他身上的珍宝,点亮了一颗稚嫩的童心,它将带着更多的爱和信心去迎接明天。
在第三节体育课时,有许多孩子忍不住悄悄说起话来,他也与旁边的同学玩了起来,当我用微笑的目光注视他时,他发现了我,有些羞涩地朝我一笑,马上做好了动作。
用爱教育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在爱的雨露中成长。做为一名教师,这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
学会雕琢——让坏孩子当自强
刘晨,今年14岁,男孩,长着一张略黑的脸,眼睛大而亮,眼神中总是透着一股幼稚单纯的目光,说起话来不紧不慢,就像是领导作报告,中间还偶尔夹着个“啊,唔”等表示停顿的词语。他说话有一个习惯动作,就是爱搔脑门。每当遇到不好回答的话,就绕着弯地和你兜圈,或者支支吾吾地,要么抛给你一个难以捉摸的微笑,以此来分散你的注意力,就像乌贼,放出一股黑雾,趁机逃命。刚开始的时候,我还真的常常“中计”。别看刘晨个子不是很高,但心却灵着呢。他的脑子很好使,常常是不怎么听课也能学到和别人一样多的东西。因此,上课时他更多的时间是用来搞些“发明创作”。比如回头看上背后女同学几眼,说上几句玩皮话;拿出一个橡皮,抛到邻桌,再找借口要回来;更烦人的是这个“小刘”同志做事拖沓,动作迟缓得惊人。每次排队,最后 一个要等的人就是他;每次交作业,最后一名当然也是他,这时,只要你说一声:“刘晨,快点,好不好!”他总是微笑着回答:“Yes,Sir”,接着站起来给你毕恭毕敬行一队礼。只要他心情高兴,其实写得也挺快。后来,我琢磨出来了,这家伙味口较特别,吃软不吃硬。没办法,还只能顺着来
自从接管这个班,刘晨同学自然就成了我的重点“治疗”对象。他的病情可真够复杂的,是“综合症”,一天半月恐怕难见效。我虽然医术不高,但却有耐心,我相信,治“心病”得用“心”。下面就刘晨同学在治疗期间发生的一些小故事:
故事一“刘晨要上台表演啦!”
主题班会到了,我为班级学生安排了一个跆拳道表演。虽说是班会,但老师和同学们都很重视。不但要表演还要穿插个小节目,我想也是的,孩子嘛,喜欢热闹,不如让他们来个踢板表演吧。主意拿定了,动作和表演者也选好了。孩子们都很高兴,可是这由谁去拿板呢?我可真犯愁。“同学们,这个表演需要一个拿板的人,并且有一定的危险,很可能踢到拿板的人。你们谁愿意报名?”话音刚落,同学们的手“唰”地都举起来了。一看,刘晨举得最高。口里还在叫着:“老师,我来。”我心一动,说不定这家伙还真行。“刘晨,你来试试。”话刚说完,刘晨一个箭步跑上讲台,装模作样地模仿起我示范的动作。别说,还真不错。“好,拿板的重任就归你了。”
事后,我又觉得自己是不是太武断了,同学们也提醒我:“王老师,刘晨到表演时要是不听指挥怎么办?那我们班多丢人哪?换另外一个同学吧”。可我思前想后,我还是坚持自己第一感觉。
排练期间,刘晨还真的够意思。不但能合上表演者,还能自己控制去找踢板人的腿,并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可怕,行为乖巧 了许多,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正式表演开始了,我是千叮咛万嘱咐。没想到,这家伙真争气,居然没出一点错,比我想象的要好的多。表演后,我们班还得了第二名。瞧把刘晨乐得„„看到刘晨精彩的表演,其他老师对他也刮目相看。成功的表演初步改变了刘晨同学在全班的坏印象,同学们终于看到了他可爱的一面。
信任是最好的良药,他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精神,甚至改写一个人的命运。老师的信任,同学的支持使他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故事二“刘晨,加油!”
学校迎新长跑接力报名工作开始了。选手基本已定,头一棒可真找不到人,孩子们都说自己的能力不行,缺乏速度。这可怎么办?我是体育老师,我了解情况,真希望能发现几根好苗苗。“老师,刘晨其实跑得挺快的。”“是吗?”我吃了一惊,没想到这家伙不但能跳,还能跑。“第三节课,我们到操场试试,刘晨,你也去。”我想好好看看你的本领,据同学们说,这家伙长着一对飞毛腿。
第三节课到了,全部队员全站在跑道上,刘晨也在其中。预赛开始了,只见小刘同志撒开双腿一个劲地往前冲,跑了个第二。“好,刘晨,你就跑第一棒,好吗。”刘晨也好像今天才发现自己的跑步才能,看到同学们投来敬佩的目光,激动得脸放红光。“平时有空,就到操场的练练,正式比赛时,不要偷懒,不要怕累,你一定行。老师给你加油。给我拿个奖来。”我用鼓励的口气拍着他的肩膀,下命令似的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接力比赛,刘晨同学居然不负重望,第一棒就跑了第一名。并且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班获得了最终的第一名。
美好的东西需要人去发现。发现是教育的前提。记得一位美 学家曾说过:“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想,用在教育上,是否可以理解为:“孩子的身上不缺少美德,而是缺少发现。”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用心去接触,才能看到心灵的真实。
刘晨和我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近一年的了解和接触,我慢慢地喜欢上了这孩子,他也不再是我们班的坏孩子。说真的,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许多的闪光点:聪明、活泼、大胆,有个性,思维敏捷。喜欢听好话,能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知错就改。心地善良,心胸坦荡。我相信这样一句话:玉不琢不成器。但该如何去雕琢呢?不是生硬地去雕琢,而是雕琢者用心去发现,用情去融入,用慧眼去发现他的美丽,也只有这种雕琢才能闪动灵性的美。
成功教育——将自己融入孩子的内心
我班的王媛媛同学,性格倒是很乐观,就是太幼稚。在她的头脑中没有什么事是特别重要的,上午说的事下午她就忘,叫到面前时还总是一脸无辜的表情,有的时候,我真对她感到有些束手无策,于是我想,能不能可以试着改变一种沟通方法呢?
美国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众所皆知教育与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关系是辩证的。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决定了教育活动要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给予合适的教育,以促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决定了教育活动要因材施教。
于是,我每次面对她的时候,虽然她的表现很不好,但我也 尽力克制了自己要发火的冲动,没有板脸,没有疾言厉色,心平气和的和她谈心,一发现它有进步便在班里进行表扬。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还做着下面的几项工作:一是利用课余时间,带着崇高的教育爱亲近她,并多与她谈心,尽量使自己成为一个她足以信赖的亲人角色。暗地里组织班委成员,给她送去同学的温暖,如送些小礼物、邀她做游戏、一块儿完成作业、结伴到附近走走等等。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取得其家长的配合,用学校与家庭的合力,促其敞开心灵,还她一个乐园。进行“qq”的“日记对话”,进行心灵对白。所有这些,旨在让她感受老师圣洁的教育爱,让她感受集体的温暖情。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这个孩子变了,她开始很用心地听我的话,用心的去记我交代的每一件事情。下课的时候,她再也不是畏畏缩缩的,而是大大方方的和同学们一起玩,竟然还邀请我和她一起踢毽子。这件事让我深深地感到:学生需要为师者走近自己。这种走近是情感上的走近,是心灵上的挨近,精神上的靠近。为师者要时刻怀揣着一颗尊重学生的心,做一个学生可信赖的朋友。走进他们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心声。在他们茫然时,做他们思想火把的点燃者,等待他们的顿悟;在他们“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做他们前进路上的向导,陪他们一起体验“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在他们快乐或痛苦时,和他们同喜、同怒、同悲、同乐。
闵宪奇变了
这个题目源于一个学生的作文,可以说也是我教育成功的一个小事例。
闵宪奇是我班的一个男孩子,性格有些内向,但爆发力比较强。以前,闵宪奇上课回答问题时,声音很小,不爱发言。课间 活动时,常因为和同学玩耍发生攻击别人的事情,屡次劝说效果都不太好,使我很伤脑筋。
后来,我在课上及课下,都偷偷地观察他,发现他上课时总是愣神,课间活动时,只要学生招急了他,他便动手打人,而且力道不小。我和他妈妈取得了联系,她妈妈告诉了我详细的情况。原来,现在的妈妈工作很忙,很少时间管孩子,虽然从小抚养他,但终究有些隔阂。从她妈妈焦急的眼神中,我体会到家长的爱心。于是,我更加注意这个孩子了。
在一节体育理论课上,我让闵宪奇回答问题,他的声音特别小,我走过去,在他耳边悄悄地对他说:“大声点好吗?”闵宪奇红着脸点点头,又开始回答了,这次他的声音特别洪亮,我用温和的语气说:“请坐,以后也要这样呀!”大家都给他鼓掌。从那以后,他上其他课回答问题声音特别洪亮,举手也积极了。于是,我发动孩子们以“xx变了”为题,写写闵宪奇。当一篇篇文章反映出他的变化时,当他听了同学们的作文时,我看到他眼中闪动着自信。
一天放学,闽宪奇的妈妈和我说:“老师,闵宪奇这几天变懂事了,写作业积极了,也特别听话,他告诉我同学们写作文都写他是好孩子,他还说以后他要越来越好。”看到家长眼中的笑意,我的心也轻松了许多。
有的时候,不经意的一个举动,就有可能影响一个孩子一生。作为教育者,多放“心”在每个孩子身上,这是我们的职责呀!
关心学生——从生活中去发掘
朱康奇:女,15岁,父母都是工人,平时工作很忙。基础情况: 关心集体,热爱劳动,爱管别人的事情,智力、想象力一般,做事无持续性,自我约束力不强,课下说话比较大胆,课堂上却思想常开小差,基础较差,学习成绩不理想,有着较严重的注意力不集中问题,属于多动症但不严重。父母对其学习比较上心。
存在问题:
课堂上注意力不够集中,思想常开小差,经常与同学讲话,无法约束自己。课下作业拖沓,不及时完成作业的现象严重。对其进行说服教育、表扬鼓励,奏效的持续性短,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孩子在家庭中的依赖心理较重。
家庭因素:
(1)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存在一定问题。一开始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特别是母亲,但耐心程度不够,看到孩子作业出错、学习不理想,便经常发火,大声训斥,罚写,加上孩子比较任性,听到训斥就使性子,致使孩子丧失了学习兴趣,作业出现拖沓现象。
(2)孩子比较任性,不时便在家中大耍脾气,使父母感到束手无策。由于过去家长对孩子的恣肆放纵太过偏袒,使孩子小时形成蛮横、任性的性格,再加上独生女宠溺的心理。长此以往造成父母对孩子的固执、任性无计可施。
采取的措施:
(1)持续、不断地对孩子进行表扬、鼓励。培养她完成作业的自觉性。运用表扬、鼓励的语气激励孩子,并采用“奖星制”,持续、不断地表扬、激励,培养孩子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逐渐让她改掉作业拖沓的毛病。
(2)让她担任班级中的劳动委员,培养她的责任心。我在班中设立了各种的奖项。看到朱康奇有了些进步的时候,我就奖 励,督促她按时完成作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关心班集体的责任心。
(3)与父母联系,交换教育孩子方法,使家长建立教育孩子的正确理念和方法。同时针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与家长一齐商量对策,通过正常的途径,采用有效的手法积极予以治疗,以辅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并且做到定期与父母联系,及时的反馈孩子的在校情况,指导教育孩子的方法,以配合老师完成对孩子的转化工作。
教育启示:
这个案例,使我得到了许许多多的启示。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对问题学生有更多的关爱、呵护,不能训斥、指责,一棒子打死;孩子在中学阶段,培养他们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责任心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表扬、鼓励是使孩子健康、全面成长的法宝,我们在表扬、鼓励孩子方面决不能吝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我们时刻不能忘记对家长的指导、帮助,特别是针对那些自身素质不高的家长。表扬和鼓励不但对孩子全面、和谐的发展非常重要,对家长依然关系重大。针对多数家长偏面追求分数、只注重孩子眼前发展的现象,我们应该大力宣传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走出误区,着眼于孩子未来、终身发展的教育,使每个孩子的身心都能健康的发展,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下一步的打算:
继续采用激励、表扬的方式跟踪分析,直到她能够真正跟上班级发展的步伐。
宽容最美——细节决定你和学生的感情
2008年3月22日下午,我早早来到办公室,端了一杯水来 到教室准备收体育计划。
当时交计划的学生把我挤得水泄不通,我隐约看到有很多学生在讲桌前不知在做什么?好像在翻语文练习册,又好像在找什么东西,只听见“哎呀”一声,大家都围了过去,你一言他一语地说到:“水洒了”“练习册都湿了”“快拿毛巾”“哎呀,我的练习册”„„正好这时钱也收完了,我马上走上讲台,当时我真想狠狠地嚷他们,可再一看看讲桌,早已被大家擦得干干净净了,练习册呢?也被大家转移到了袁冶的桌子上﹙挨着空调﹚,我的杯呢?也早就被大家放到了别处。大家似乎看出了我一脸的不高兴,不敢大声说话。在小声地你一言,他一语地说道﹕“老师练习册都湿了怎么办?”“都怪李亚敏”张楠眼睛红红地说﹕“老师我的练习册全湿了”而我呢,这时什么也没说,只是把湿的练习册放到了空调下。
快上课了,我看到张楠埋怨了一通李亚敏,回到自己座位上在哭,其他学生也在李亚敏那散开了。李亚敏呢,眼睛当然红红的,泪水在眼里直转。其实我当时真想把那几个调皮鬼揪出来,可现在看到李亚敏,大家都在责怪她,她一定也在自责。
此时的我站在讲台上向大家道歉﹕“我不该把水放在那,罪魁祸首是那杯水,可水又是我放的,我相信有些同学只是想替我收拾一下讲桌,结果不小心才碰倒了水,才导致大家的书湿了我最应该向大家道歉。”“对不起”。说完我听到的是“没关系”,看到的是张楠笑了,擦干了眼泪。我又说﹕“我不希望看到因为我的过错而让平日里的好姐妹闹不愉快。”这时李亚敏扒在桌子上哭了,没有声音,可从她抽搐的动作我感觉到了。
我认为这种处理办法既告诉了大家以后做事要小心,又维护了李亚敏的自尊心。不用发火她自然知道错了,同时又化解了大 家心中对李亚敏的责怪,最主要是让李亚敏和张楠心中的矛盾不解而开了。这不是一举多得吗?岂不是比大发雷霆要更好。
虽然我来到上庄中学只有一年,可在这一年当中在侯老师的帮助下,我结合我的方法,确实改变了一些孩子。以上只是少部分学生的改变,还有很多。今年的第一场雪下过后的第二天,我和侯老师亲自去王磊家家访,有人肯定会说我们有病,天气那么冷路也不好走,干嘛还要去家访,因为我们答应孩夜答应家长那天晚上去,天气固然冷,路面固然滑。可我们这样做却赢得了孩子和家长对我们的信任,对我们的感激。王磊的家长见到我们后特别激动,经过短暂的20分钟谈话后,家长和孩子都发生了巨大变化。20分钟的谈话换来的是一个孩子的成功,经过这次家访,孩子在11月月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我看来,对待学生就是无私“带着一颗心来,不衔半根草去。”无私还在于,在日常工作中,无论是不理智之前,还是被误解之后,我们都得一味地奉献付出,决不可以把对学生的爱与自己的个人目的和利益联系起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我们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持一种宽容的态度、了解学生。请用我们的爱,去感染一群群天真的孩子;用我们的爱,去洗刷出一片明净的天空!
第三篇:快乐游戏体验成功
快乐游戏 体验成功
——陶艺教学刍议
宜城市小河镇新庙村小学 向东云 黄道勇
在美术新课程实施中,探究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课改实验的亮点,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在《陶瓶与陶罐的造型与装饰》的教学中,我通过“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三个教学环节,将学生一步一步引入知识的殿堂,启发学生的创造想象,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发现陶艺作品中的艺术美与表现技法,激发了学生对陶艺的热爱。
一、引导学生欣赏美
课始,我通过创设情境,以美激趣。用各种样式的陶艺作品装饰教室,将学生带入一个陶艺天地,并配上相关音乐、使美术与音乐有机融合,让学生全方位感受到作品美、艺术美。
接着,我组织、指导学生观赏不同的陶艺作品,让学生深切感情每件作品的特征。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分析欣赏陶艺作品的造型美与装饰美。让学生思考:
1、找出自己喜欢的陶瓶或陶罐,说说喜欢的原因?
2、说一说陶瓶与陶罐的用途?在观察中,学生喜欢的作品有:用泥条制作的长颈陶瓶,造型优美,像小姑娘的舞裙;用泥板围筑的浮雕式大象陶罐,可爱、有趣;用泥柱、方形泥块搭的怪面陶罐,夸张、生动„„学生们说:“陶瓶和陶罐很美,可以点缀生活、美化环境,可以用来插花、做笔筒、盛放各类物品等,我们很想学着做。”
二、指导学生发现美
“给”永远只能给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指导学生去发现,让探索气氛洋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想一想:陶瓶与陶罐中,你发现了哪些陶艺技法?同时,让他们画出自己喜欢的陶瓶或陶罐的外形特征、装饰纹样与图案。同学们发现:用泥板经过刻、画、剪、裁可以做成很多种陶瓶与陶罐的造型;用泥条、泥团、泥块,也可以盘制、搭砌成多种陶瓶与陶罐的造型。同学们还发现:在装饰技法上,可以通过卷、折、切、压等方法,将泥做成植物、动物、人物、怪面等形状;将泥卷成粗细不同的泥筒;将泥条卷成蜗牛线、曲线、折线、点线式样,用这些来装饰陶瓶与陶罐。这样,学生在纸上画出自己最喜欢的陶瓶与陶罐的造型式样时,同时设计出对应的图案与装饰纹样,为陶艺造型与装饰打下了基础。
三、倡导学生创造美
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思维是富于幻想和创造的。在实践创作中,我要求学生用拆卸法去尝试,用组合法去创造,将作品中的“元素”转换、变化、重组、更新。在技法上我让学生用毛巾、麻袋、树皮、木屑、板材等不同材质制作呢板,体现作品的肌理美。我不断给学生以课堂提示,要求他们:
1、学习用整体成形的表现表现方法造型,用多个不同的泥筒组合作品;
2、学习用层次感的表现方法造型,分层用泥板搭接;
3、学习用多种表现技法来塑造立体与空间细节;
4、学习为陶艺作品命名。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则可以囊括世界。“我告诉学生:任何一件作品并无固定的模式,要创作更具特色、更美好的作品,必须有更深层次的思维与想象。如:想象“形”的比例与尺度;想象“形”的结构与样式;想象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更美更好的现代陶艺作品等。集体创作时,我要求学生学会分工合作,将每个人的独立思考创意,转化为小组合作设计,从而完成作品。通过商量、分工,有的学生制作外形,用泥片围成圆柱形泥筒;有的用泥条盘成陶罐;有的专门搓泥条、盘花;有的制作“人物”或“动物”五官;有的给罐子进行贴花装饰„„课堂显得既生动,又活泼。
当各组的作品完成时,我感到学生不仅掌握了用泥土做陶瓶与陶罐,还学会了与人合作,学会了等待,学会了互让,因为作品中充分展示的是学生的生活世界,这从学生充满了童心与童趣的陶艺作品命名中可以看出来:小闹钟娃娃陶罐、虎大王陶罐、长鼻象陶罐、大树爷爷陶瓶、怪脸陶罐„„
从欣赏美、发现美到体验美、创造美,学生“游戏泥土,体验快乐”,用自己的陶艺作品创造了新课程。同学们在感受成功的同时,也沉浸在陶艺的创造空间里。
第四篇:体验成功的快乐
体验成功的快乐
一、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周小鑫,男,二年级,生性好动,脾气暴躁,与学生交往过程中,总以自我为中心,自己不满,就会打人甚至咬人。该生思维敏捷,但是学习习惯不好,上课不专心听讲,经常不是玩尺就是玩橡皮铅笔,老师上一节课他玩一节课,反正一切学习用具都成了他的上课玩具。每当你拿走他的玩具时,他就找同桌的,甚至离开位置找前后桌的玩。上其他各科也一样,经常因违反纪律而被老师批评。他经常惹事,没得过任何奖励。因此,越发自暴自弃。小商,体育成绩很好,而且酷爱篮球。
二、目标行为描述
1、课间经常追跑打闹,好像不打闹就玩儿得不尽兴,而且一打闹就拉着别人衣服不放,别人犟犟就用嘴去咬别人。
2、经常打人咬人,认为这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
三、观察评测
周小鑫经常打人咬人,虽然有时动作较轻,而且并非恶意,但也令人反感。有时,他经常会一个人不合群的跟在打篮球哥哥们后头,享受捡球的喜悦。吃饭时,也会在不经意间给你递上餐巾纸。放学校门口分手时,他的拜拜喊得最响亮。通过观察,我发现这孩子虽好打架咬人但优点还是很多。
四、原因分析
1、家庭因素
经过家访,发现小鑫的父母文化素养不是很高,父亲是包工头,母亲家庭妇女。母亲非常宠爱他,父亲则“恨铁不成钢”,对他要求严格。生活上以自我为中心,与父母关系不和谐,尤其是对父亲,表面服从,内心不满。
原因
一、缺乏沟通的家庭氛围。特别是父亲,只顾孩子吃饱穿暖,不顾其精神世界的引导和道德素养的教育。
其二、父母的教育方法迥然不同。造成孩子严重的道德认识错误。
2、社会环境因素
经常进出于小镇上的一个网吧,痴迷网络暴力游戏,更增加了他欺侮人的打架咬人心理。
3、心理因素
小鑫生性好动,性格十分外向,乐于表现自己,而且脾气十分暴躁,总爱以自我为中心。学习成绩的尴尬,增强他的受挫心理。消极的学习态度加上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导致学习成绩较差。因此,得不到老师、同学、家长的认可、接纳、关怀、鼓励,没有学习的成功感,更增加了他的挫败感。小商渴望获得成功,受人尊敬,打架咬人让他体会到了一种“驾奴他人的满足感和被人尊重的感受”,于是其行为就更频繁。
他的这种行为是由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导致的。他缺乏爱的关怀,学习等方面屡遭挫折,其挫折容忍力又较差,当与人产生矛盾时,因其想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难以克服的阻碍,就产生了紧张状态与冲动的情绪反应,从而导致错误行为的发生。
五、辅导策略与辅导过程
通过谈话、观察评测与分析,我明白了小商的这种行为是因为家庭教育的不利与不当加上自身个性方面的问题而引发的。明确问题实质后,我确定了以下辅导方案。
(一)巧用沟通,走进心灵
人与人之间最远的距离不是身隔千山万水,而是没有心灵上的呼应。都说师生之间有条河,那么让我们用沟通架起一座桥梁,通向彼此的心灵,体验沟通的快乐。
1、巧用球迷的角色,认知心灵
在一次谈话中,我发现他很崇拜姚明。于是,我便告诉他:“我也喜欢篮球。”正当我们聊得相当投机时,我提议推荐他为咱们班的体育委员——篮球队长。当时他兴奋地答应了,可马上又反悔了。一问才知,是因为他怕其他同学不喜欢他。于是我便关心地问他为什么。与他一起寻找原因,风趣地告诉他:“原来是因为你体育太好,好的超过了姚明哥哥,别人都打不过你,都见你怕,所以躲你远远的。”风趣平等的对话让他深深地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随机,我再一次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姚明哥哥他不仅球好,心肠也好。在去年的四川大地震,他拿出了辛辛苦苦用汗水换来的两百万,捐给灾区。“老师姚明哥哥真的很棒”“是呀,我们的„小姚明‟也一定不错!”简单的对话,让他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此,我又表扬他一番,把他别人没注意到的优点都说了。并告诉他,要努力让其他小朋友看到你的优点,这样就可以当体育委员了。
2、巧用班级契机,重树形象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坏境中,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老师同学们的相互信任、团结进步,能使人发生很大的改变。
当他,小手放好认真听课发言时,我给他竖起大拇指,羡慕的目光会使他的脸变得红润润的;当他,给小朋友拿餐具送饭时,我又会让小朋友们送上亲切的“谢谢”,自然“不用谢”也就甜甜地来了;当他,上课再玩“玩具”时,我会用一个眼神或是一个动作将它们偷偷回位。渐渐的老师同学成了他最快乐的人群,他也深深地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这样激励他努力地改变自己。
3、创设和谐家庭,温暖心间
为小鑫创造一个比较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消除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与他父母保持密切联系,改变其错误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每次同他父母沟通时,我都反复强调孩子犯错属于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希望他们多一点呵护,少一点指责: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诚恳地指出,“棍棒教育”只会使孩子表面上服从,但不能治本,而且容易使孩子形成不正确的道德认识。
合理运用奖惩技术,坚决杜绝体罚,提倡“以奖代罚”,及时鼓励、适当奖励小商的合理行为,使其正当行为及时得到强化。
建立和睦的亲子关系。鼓励父母多于孩子交流谈心,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是他的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得到满足。同时要求每天家长接送(避免他放学不回家,在街上玩)。
(二)精心疏导,改变自我
1、换位思考法。如果你自己被打了,你有何感受?让他分析打人咬人后会产生什么后果,帮他进行“后设认知”。懂得不管事情起因如何,以武力解决这一方式在任何时候都是错误的。渗透一些英雄人物的故事,以及纪律、法律常识教育。使孩子进一步认识到大人咬人的错误。
2、注意转移法。结合小鑫酷爱运动、精力充沛的特点,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采用一些他感兴趣的事来转移他的注意力。
消耗能量。当他情绪紧张、怒气冲天时,让他去跳绳打球,以减少他的“打架咬人”的能量,并达到转移注意力的目的。
指导他参加县里的“智力七巧板比赛”,让他多拼图,多画画,还让他在体育课上,做示范动作,发挥他的特长,帮助他恢复自信和心理平衡,逐渐消除错误行为的发生。
3、“约法三章”。(贴于教室最醒目的地方,老师学生监督)
上课认真听不做小动作加一颗“胜利星”,每次做了小动作,在老师提醒后马上改正为一颗“进步星”;和同学们好好相处,以第一礼拜打架咬人次数为基准,第二礼拜开始每少一次,就加一颗“文明星”;上体育课好好表现加一颗“运动星”。时间一个月,大家公认有进步就选举体育委员成功。当上体育委员后,以出色成绩再进行加星赛。让他在浓浓的比赛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减少错误行为的发生,直至基本消除。
六、辅导效果
通过一个学期的矫正,小商逐渐能与同学融洽相处了,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认识不断转变,不再将“拳头”与“牙齿”视为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他学会了遇事克制自己,发生争议是讲道理,而不是动不动就打就咬;学会了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要兼顾他人的感受;明白了学会本领是用来帮助人而不是伤人;懂得了尊重他人,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同学们都说:“小商进步了”。“小商是我们的好队长”。也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打架咬人真没意思!”
七、总结和反思
小鑫的不良为行为的个案,让我思索了很多。他之所以心理失衡,有家庭教育的影响,也有个体因素的作用。加上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使他产生了不良认知,进而发展到错误行为的发生。在辅导中,我以真诚、宽容和忍耐为原则,对小商进行沟通与疏导。最终,改变了他。“人不是一件东西,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生命体,在生命的每一时刻,他都在成为尚未成为的他所能够成为的那个人。”在转化问题学生时,教室只有做到“既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又是心理辅导员”,才能转化劣迹斑斑、心灵有创伤的学生。在辅导时,我起初没有很好的与家长进行沟通,走了不少弯路,后来与家长多次联系,家校协作才进行的较顺利。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另外,作为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尽早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发现问题及时把它扼杀在萌芽状态,不要因为偏爱而忽视应有的教育。
每个学生都具有可塑性,每个学生又都存在自己的缺点。学生的缺点并不是与生俱来,要教育好有行为问题的学生,需要教育者对他们付出真诚的“爱”,这份“爱”不是我们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一个教育者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的自然流露,是用心灵赢得心灵。当他们愿意沐浴在师爱的春风中,在春风雨露的滋润下,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就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第五篇:成功体验,愉快学习
创成功体验,学快乐数学
【摘要】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数学,达到学习的自动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词】成功
学习兴趣
体验
在我国,教育过分重视分数,并把学生按成绩排队,而在一个班级,成绩得高分的毕竟只是少数,结果是少数学生的成功造就了一大批失败者,大大的戳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很多学生因此丧失了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并慢慢地厌恶数学了。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有经验的老师的教育实践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问题正是如何使最差的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体验到思考劳动者 的自豪感。”所以,要想学生喜欢数学,必须让他有成功的体验。一次成功可以激励学生千百倍的努力。那么,创设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快乐学数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成功机会,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获得了成功,就会从成功的喜悦中发现自我、肯定自我、为下一步的成功增加信心。例如:我教过一个学生,刚升入五年级时成绩不好,第一单元测试数学成绩只有48分。经过调查,我发现他智商并不低,成绩差是因为以前考试成绩总不理想,情绪受挫,学习兴趣不足产生厌学而造成的。根据他的情况,我与他的家长商量,想出了一个办法为他创设成功。在后来的单元测试前,都有意识的将测试内容告诉他家长,请帮忙复习。随着测试次数的增多和成绩的提高,“透露”给家长的内容也减少了。这位同学因每次测试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学习兴趣浓了,进取心也强了,成绩一次比一次好。期末考试,在我没有“透露”的情况下,他完全凭自己的实力,数学考了98分,并在期末评比中被评为“学习进步标兵”。还有一次,我针对擅长手工制作而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设计了“如何求长方体的表面积?”这样一道题。在探索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我还特意让每位学生都做一个长方体,然后在课堂上看着自己做的长方体研究它的表面积。这些擅长手工而数学成绩不理想的的同学大部分都能回答出“长x宽x2+长x高x2+宽x高x2”,并讲出了算理。在同学们钦佩的目光中,他们得到了老师的高度赞扬,使其摒弃了“我不是学数学的料子”的观念,在数学的学习上能够“抬起头来走路”,激发了自我提高的学习动机。因此,对于屡经失败,已丧失了学习信心的学生来说,老师更应创设成功的机会,让其不断获得成功。
二、体验成功快乐,增强学习兴趣。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意识潜藏于每个学生的头脑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尊重每一个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教学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也要给予充分地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有能力,能胜任,有独创性。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信息反馈进行激励和强化,使学生从反馈信息中看到自己的创造天赋,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加强,激起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例如:在学习“7加几”时,我让学生自己去创造计算方法。比如,怎样算“7+5=?”有位学生站起来说:把7分成4和3,把5分成3和2;3+3=6,4+2=6,6+6=12,所以7+5=12。如果按照以往的态度,教师会强烈地否定这种似乎繁琐的选择。而我却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满腔热情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啊,原来你对6+6比较熟悉,把7+5转化成6+6来计算,很好,你真聪明!还能继续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吗?”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体会到几乎每一道加法题都有丰富的解题方法。在他们面前展开的是丰富和生动的学习生活,都能让他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就更加浓厚了。
三、激励评价,拓展学习兴趣。
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课堂上,我把学生当作平等的朋友来对待,热情关心、循循善诱,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学生的优点,进行“激励式”的评价。“你们听,这位同学说得多完整啊!老师真佩服他!”“你说得真好,如果声音再响亮一些,就更好了!”“太棒了!还有谁能超过他!”„„这些话语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这些激励式的评语能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形成一股强大的心理推动力,在潜意识中产生向表扬目标努力的追求,对学习的态度是乐意的、主动的。当学生遇到困难,回答不出问题时,我便说“你肯定行,再动动脑筋,好好想一想!”如遇到沉默寡言、不愿意回答问题的学生,我更是一次又一次满怀期待地说:“你先试一试,轻轻的说给老师听一听。”“真不错!声音稍微响亮一些,同学们就听到了。”“老师知道你一定行,这不,说得多好、多响亮啊!”这一切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高度尊重,高度信任,学生在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中进行思考和学习,感到学习是一件开心的事。
教学实践表明:经常有学习成功体验的学生,坚持学习的时间会更长些,即便遇到挫折,也往往归结于自己还不够努力。他们一心想获得成功,当失败时,会加倍努力,直到成功为止。有了成功的体验,就会有兴趣。兴趣是教学成功的秘诀。“以趣促学”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愉快地去思考,愉快地去活动,主动去学习,而且还能使学生向“会学习、会创新、会开拓”的目标靠拢,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新型人才,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就像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实在道出了乐学的重要意义,如果我们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在乐学上下功夫,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必将会迎来一个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