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地质学基础期末考试答案(B卷)(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3 08:56: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8地质学基础期末考试答案(B卷)(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8地质学基础期末考试答案(B卷)(范文模版)》。

第一篇:2008地质学基础期末考试答案(B卷)(范文模版)

2008级地质学基础B卷答案

一、判断是非题(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每空1分,共10分)TTTFFFFFFF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考1.地壳、地幔、地核 2.磷灰石、石英、刚玉 3.温度、压力、活性熔融体

试4.断层面、断层线、断盘 5拉张型、挤压型、剪切型 6.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答7.野外调查、历史比较法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案1.岩石: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2.岩浆岩:岩浆岩是地下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

不3.节理:断裂两侧的岩块沿着破裂面没有发生或没有明显发生位移的断裂构造。

4.地垒;两条或两组大致平行的断层,其间岩块为共同的上升盘,其两得侧为下降盘,这样的断层组合叫地垒

5.地震烈度: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烈的程度,称为地震烈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同一次地震对不同地区的破坏程度不同,地超震烈度也不一样。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什么是层理构造和层面构造?

层理构造:沉积岩在沉积过程中,由于气候、季节等周期性变化,必然此引起搬运介质如水的流向、水量的大小等变化,从而使搬运物质的数量、成分、颗粒大小、有机质成分的多少等也发生变化,甚至出现一定时间的沉积间断,这样就会使沉积物在垂直方向由于成分、颜色、结构的不线 同,而形成层状构造,总称为层理构造。层理构造主要有水平层理、波 状层理和交错层理(3分)。

层面构造:沉积岩层面上保留的一些由于自然作用产生的一些痕迹,如波痕、干裂生物痕迹等(2分)。

2.什么是变质作用?变质作用的类型主要有哪些?

地壳中已经形成的岩石在基本上处于固体状态下,受到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发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岩石结构和构造变化的地质作用,就叫变质作用(2分)。

变质作用的类型主要有:动力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和区域混合岩化作用(3分)。

3.什么地震带?世界地震带的空间分布如何?

地震震中分布集中的地带,称为地震带(1分)。从世界范围看,地震带往往与活动性很强的地质构造带一致,主要集中在:

1)环太平洋地震带(1分)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1分)3)大洋中脊(海岭)地震带(1分)4)大陆断裂谷地震带(1分)4.简述岩石圈板块的划分及其边界的类型

答:勒皮雄将全球岩石圈划分为6大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2分)。作为岩石圈活动带的板块边界可以划分为:拉张型边界、挤压型边界和剪切型边界(3分)

5.简述第四纪时期地理环境演化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第四纪沉时期地理环境演化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向现代继续演化的生物界(1分)2)频繁而普遍的新构造运动(1分)3)经历了第四纪大冰期(1分)

4)第四纪沉积物广泛分布和矿产资源丰富(1分)5)人类的出现(1分)

五、图解(15分)

1.由老到新写出图中各地层名称(要写出界、系、统)(每列1分,共5分)。

白垩系

K

中生界

侏罗系

J

中生界

试石炭系

C

古生界 泥盆系

D

古生界

答震旦系 Z

元古界

2.写出上图中下列岩层接触关系(每个2分,共6分)Z与J:角度不整合;D与C2:假整合;J与K:整合

案3.标明上图中断层类型(每个2分,共4分)正断层、逆断层

六.(15分)

答:对于新老构造运动我们研究的方法有所区别,论述如下: 1新构造运动的证据:

1)地貌标志:地貌形态是内外地质作用相互制约的产物。而构造运动常得超控制外力地质作用进行的方式和速度。如以上升运动为主的地区,常形成剥蚀地貌;以下降运动为主的地区,常形成堆积地貌。由于新构造运动的时间较近,有关的地貌形态保留得较好,因此用地貌方法研究新构过造运动,是特别重要的方法。(2分)

2)测量数据:对于现代构造运动,在短期或瞬息间还不可能在地貌上留下可以观察到的痕迹,因此必须借助于三角测量、水准测量、远程测量此(激光测远)、天文测量等手段,即定期观测一点(线)高程和纬度的变化,以测出构造运动的方向和速度。(2分)

线

2、老构造运动的证据(1)地层厚度(1分)

由于构造运动常常交替进行,下降运动引起相应的沉积,而上升运动则引起沉积中断或沉积物的剥蚀,所以在一定时间内形成的岩层总厚度乃是升降幅度的代数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该地区下降的总幅度。如果在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地层厚度对比,即可了解当时下降幅度及古地理基本情况。(2分)(2)岩相分析(1分)

岩相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空间条件的改变而变化的。在同一时间的不同地点,或在同一地点的不同时间,岩相常有不同。同一岩层的横向(水平方向)岩相变化,反映在同一时期但不同地区的沉积环境的差异。同一岩层的纵向(垂直层面方向)岩相变化,反映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沉积环境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常常是构造运动的结果。(2分)(3)构造变形(1分

构造运动常使地层的产状发生改变,产生褶皱、断裂等构造变形。根据其形态特征可以推测其受力的方向、性质、强度及应力场的分布情况等(1分)。

(4)地层接触关系(1分)

地壳运动在岩层中记录下来各种接触关系,包括整合接触、平行部整合接触和整合接触,它们是构造运动的证据。整合接触说明在一定时间内沉积地区的构造运动的方向没有显著的改变,古地理环境也没有突出的变化;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说明在一段时间内沉积地区有过显著的升降运动,古地理环境有过显著的变化;度不整合说明在一段时间内,地壳有过升降运动和褶皱运动,古地理环境发生过极大的变化。(2分)

第二篇:2008地质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卷)

安庆师范学院

2008—2009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地质学基础

院系______

___ 专业___

_____ 班级___

____ 姓名_____

学号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大题。

2、考生答题时必须准确填写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等栏目,字迹要清楚工整。得分

一、判断是非题(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每空1分,共10分)()1.野外调查是地球科学工作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环节,它能获取所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2.地壳运动按运动的方向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3.第四纪以后发生的地壳运动一般被称为新构造运动。

()4.我国76年唐山地震成因属于火山地震,今年的汶川大地震属于构造地震。()5.超基性岩浆岩中,SiO2含量为65%以上。

()6.地层是一层层沉积而成的,因此,较新的地层在任何情况下,总是位于较老的地层之上。

()7.地壳总质量最多的是沉积岩,占地壳表面积最多的是火成岩。()8.整个地球内部都是熔融的,到处都存在岩浆。()9.岩层的走向与倾向相差180°。

()10.背斜的核部都是新岩层,向两翼地层逐渐变老。得分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地球外部层圈从外到内分为:()、()和()。2.矿物比较硬度计中,硬度为4,6,8的矿物分别是()、()和()。3.通常将成岩作用分为四种方式,分别是:压固作用、()、()和()。4.地震按成因分哪三种主要类型()、()和()。5.地层的接触关系有()、()和()。6.中生代是由()、()和()三个纪组成。7.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有:()、室内实验和模拟实验以及()。得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矿物: 2.岩浆:

3.断层:

4.地垒 5.震级:

得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什么是变质作用?变质作用的类型主要有哪些? 2.什么地震带?世界地震带的空间分布如何? 3.简述地层及地层的划分依据。

4.简述岩石圈板块的划分及其边界的类型。

5.简述第四纪时期地理环境演化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得分

五.分析下面的地质剖面图(16分)

(1)从左到右用大写字母A、B、C标明图中存在的各个断盘,并说出断层的上盘、下盘、上升盘和下降盘。

(2)判断褶皱、断层F1和F2的大致形成时代。(3)Є1和S2、S3与C1、C1与N的地层接触关系。(4)分析该地区的构造发展史。得分

六.论述题(14分)

如何证明不同时代构造运动的存在?

第三篇:地质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答案(A卷)

地质学基础A卷答案

一.FFTFTFTFTT(每空1分)

考二.(每空1分)

1.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玛拉雅地震带、大洋中脊(海岭)地震带

试2.莫霍面、古登堡面、地壳、地幔、地核 3.走向、倾向、倾角 4.断层线、断层面、断层崖

答5.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6.方解石、磷灰石、刚玉 三.解释(每个3分)

案1.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2.岩石: 在各种地质作用,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不3.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划分,是根据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最大振幅经过计算求出的,它是一个没有量纲的数值。

得4.岩浆作用: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5.断层:断裂两侧的岩块沿着破裂面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简述成岩作用及其主要类型

答:成岩作用是指沉积物沉积以后,由松散的沉积物变成坚固岩石的作用(1过分)。

成岩作用包括四个方面:

1)压固作用(1分);2)脱水作用(1分)3)胶结作用(1分)4)重结晶作此用(1分)

2.简述变质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线 答:当岩石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时,其成分、结构和构造等往往要随之发生变 化,从而使岩石和环境之间达到新的平衡关系,这种变化总称变质作用(2分)。引起岩石变质的因素,主要是岩石所处环境的物理条件和化学条件的改变。物理条件主要是指温度和压力(2分),而化学条件主要指从岩浆中析出的气体和溶液(1分)。

3.简述岩石圈板块的划分及其边界的类型。

答:勒皮雄将全球岩石圈划分为6大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2分)。作为岩石圈活动带的板块边界可以划分为:拉张型边界、挤压型边界和剪切型边界(3分)。4.简述地层及地层的划分依据。

答:地层是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的总称(2分)。地层划分的主要根据如下:

1)沉积旋回的变化(1分)2)地层的接触关系(1分)3)古生物(化石)(1分)

5.简述第四纪时期地理环境演化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第四纪沉时期地理环境演化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向现代继续演化的生物界(1分)2)频繁而普遍的新构造运动(1分)3)经历了第四纪大冰期(1分)

4)第四纪沉积物广泛分布和矿产资源丰富(1分)5)人类的出现(1分)

五、图解(15分)

1.由老到新写出图中各地层名称(要写出界、系、统)(每列1分,共5分)。

白垩系

K

中生界

侏罗系

J

中生界 石炭系

C

古生界 泥盆系

D

古生界 震旦系 Z

元古界

2.写出上图中下列岩层接触关系(每个2分,共6分)

Z与J:角度不整合;D与C2:假整合;J与K:整合 3.标明上图中断层类型(每个2分,共4分)

考正断层、逆断层 六.问答题:(15分)

如何证明不同时代构造运动的存在?

试答:对于新老构造运动我们研究的方法有所区别,论述如下:

答1新构造运动的证据:

1)地貌标志:地貌形态是内外地质作用相互制约的产物。而构造运动常控制外案力地质作用进行的方式和速度。如以上升运动为主的地区,常形成剥蚀地貌;以下降运动为主的地区,常形成堆积地貌。由于新构造运动的时间较近,有关的地貌形态保留得较好,因此用地貌方法研究新构造运动,是特别重要的方法。不(2分)

得2)测量数据:对于现代构造运动,在短期或瞬息间还不可能在地貌上留下可以观察到的痕迹,因此必须借助于三角测量、水准测量、远程测量(激光测远)、天文测量等手段,即定期观测一点(线)高程和纬度的变化,以测出构造运动超的方向和速度。(2分)

2、老构造运动的证据

过(1)地层厚度(1分)

由于构造运动常常交替进行,下降运动引起相应的沉积,而上升运动则引此起沉积中断或沉积物的剥蚀,所以在一定时间内形成的岩层总厚度乃是升降幅度的代数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该地区下降的总幅度。如果在一定地区范围内线 进行地层厚度对比,即可了解当时下降幅度及古地理基本情况。(2分)(2)岩相分析(1分)

岩相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空间条件的改变而变化的。在同一时间的不同地点,或在同一地点的不同时间,岩相常有不同。同一岩层的横向(水平方向)岩相变化,反映在同一时期但不同地区的沉积环境的差异。同一岩层的纵向(垂直层面方向)岩相变化,反映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沉积环境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常常是构造运动的结果。(2分)

(3)构造变形(1分

构造运动常使地层的产状发生改变,产生褶皱、断裂等构造变形。根据其形态特征可以推测其受力的方向、性质、强度及应力场的分布情况等(1分)。

(4)地层接触关系(1分)

地壳运动在岩层中记录下来各种接触关系,包括整合接触、平行部整合接触和整合接触,它们是构造运动的证据。整合接触说明在一定时间内沉积地区的构造运动的方向没有显著的改变,古地理环境也没有突出的变化;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说明在一段时间内沉积地区有过显著的升降运动,古地理环境有过显著的变化;度不整合说明在一段时间内,地壳有过升降运动和褶皱运动,古地理环境发生过极大的变化。(2分)

第四篇:期末考试B卷

2014年-2015年春季第二学期时代风采口才与交协会

期末考试试题 B卷

(本试卷时间为60分钟,总分100分)

姓名: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___ 成绩:

一、多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正确答

案,并将其代号写在提干前面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

1、演讲对自己的作用是

A锻炼口才B提高交际能力C游戏D学习知识

()

2、演讲对社会的作用是

A形成正确的舆论B生产C表演D培养高尚的情思

()

3、演讲的类型

A命题演讲B故事演讲C即兴演讲D集体演讲()

4、命题演讲有两种形式

A全命题演讲B半命题演讲C内容命题D针对命题

()

5、即兴演讲的特点是

A写好讲稿B有感而发C篇幅短小D长篇大论

()

6、即兴演讲的要求是

A抓住由头B做广告C迅速组合D辩论

()

7、演讲者的修养

A电脑B外语C高尚的情操D丰富的学识

()

8、演讲者必备的能力

A较强的记忆力B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C计算能力D试验能力()

9、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

A看书B上课C朗读D多讲

()

10、怎样树立演讲者的威信

A “名片效应”B “自己人效应” C讨好D炫耀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拟定演讲题目时,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

2.演讲题目应避免的毛病是:第一、;第二、;第三、。

3.常见的演讲开头方法有:第一、从;第二、从;第三、从;第四、从;第五、从;第六、从;第七从。

4.常见的演讲结尾方法有:第一、以;第二、以;第三、以;第四、以;第五、以。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道德演讲:

2.口才:

3.演讲:

4.辩论:

5.语调:

四、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演讲者应该如何着装?

2.在我们和陌生人第一次交流是,怎样善于发现共同的话题呢?

3.演讲者的衣着打扮对演讲效果有无影响,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4.演讲为什么要说普通话?

5.你目前在交际、演讲、口才上存在哪些问题?希望在哪些方面有所收获?

四、写作题:(20分)

1、结合在河源市卫生学校一年的学习、生活,写一份宣传我校特色的演讲稿。(300字以内)

评卷人:

2013-4-15

第五篇:管理信息系统试题(期末考试)(B卷答案)

一、填空题,请把答案写在括号内(每空2分,共30分)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数学模型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资源,为组织的运行、管理、分析、计划及决策等职能服务的集成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是管理人员设施组织目标的有效工具。目前,社会上将办公自动化以英文名称简写为(OA)。3 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生产要素是(知识)与(信息)。4信息的三要素是(信源)、(信宿)与(载体)。

5信息从客体传输到主体经过接收、处理、实施各环节反馈到客体,形成一个信息运动的循环称为(信息循环)。在数据传输中,数据沿通信线路可以向两个方向传递,但不能在两个方向同时传送,属于(半双向通信方式)。软件模块的独立性往往是用两个指标来度量的,(内聚)性度量其功能强度的相对指标,(耦合)性则用以度量模块间的相互联系的强度。决策支持系统的英文缩写是(DDS)。对信息世界中的有关信息经过加工、编码、格式化等具体处理,便进入了(数据世界)。数据交换方式,常用的三种基本方式是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系统分析阶段是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13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技术通常简称(CASE)技术。UML 把软件系统开发分成五个阶段:需求分析,(分析),设计,(编程)和测试。(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电子手段进行的商务活动。(误码率)是衡量数据通信系统正常工作情况下的可靠性度量指标。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称为(信息)。18 信息资源通常包括信息及其(载体)。19信息理论的创始人是(香农)。管理信息的处理应满足的要求是:及时,(准确),适用,(经济)。21(模块)是这样的一组程序语句,它包括输入、输出、逻辑处理功能,内部信息及其运行环境。

22模块的(聚合)指模块内各个组成之间的凝聚程度。23(物流)是指企业中由原材料等资源投入企业,经过形态、性质的变化,转换为产品而输出的运动过程。24 信息模型的主要要素是(实体)。(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出可信、新颖、有效并能被人理解的模式的高级处理过程。

二 单项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1.在信息系统开发、运行的整个费用中最大的费用是(B)。A.用在开发中的硬件费用

B.用在开发中的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的开发费用 C.系统调试和转换的费用 D.运行和维护阶段的开支 2.系统设计应包括(D)。

A.系统性、可靠性 B.经济性、灵活性

C.安全性、系统性 D.系统性、灵活性、可靠性、经济性 3.数据流程图的建立是在(C)。

A.系统分析阶段 B.系统设计阶段 C.系统实施阶段 D.系统规划阶段 4.对某些特定对象而形成的文件的集合构成(A)。A.数据库 B.文件 C.文件系统 D.数据结构 5.(C)属于管理信息系统分析阶段的内容。

A.模块划分,程序设计,人员培训 B.选择计算机设备,输出设计,程序调试

C.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 D.程序设计,设备购买,数据准备与录入

6.在文件管理系统中,任何文件的存取都要先查(B)A、索引表 B、主文件目录表 C、关键字 D、文件名 7.系统设计的原则之一是(C)

A 严格遵循可行性分析报告 B 主要考虑技术的先进性 C 体现系统的可扩展性与可变性 D先详细设计后总体设计 8 下列那一个是输出设备(C)

A 鼠标 B键盘 C 数/模转换器 D 模/数转换器 9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D)

A 系统软件是应用软件基础上开发的 B 系统软件应提供良好的人机界面

C 系统软件与硬件密切相关 D系统软件与具体应用领域无关 10 通常可用传输速率描述通信线路的数据传输能力,传输速率指的是(C)

A 每秒钟可以传输的中文字符个数 B每秒钟可以传输的字符数 C 每秒钟可以传输的比特数 D每秒钟可以传输的文件数 11 软件的结构化开发过程各阶段都应产生规范的文档,以下那

/ 3 个是在设计阶段应产生的文档?(C)

A 可行性分析报告书 B 软件开发技术和工具 C 软件设计规格说明书 D 软件测试报告书 下面关于数据库数据模型的说法中,哪一个是错误的?(A)A 任何一张二维表都表示一个关系 B 层次模型的结构是一棵有向树 C 层次模型是网状模型的一种特例

D 在面向对象模型中每一个对象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 测试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下述有关测试的论述中错误的是(B)

A 证明错误存在 B 证明错误不存在 C 发现程序的错误 D 提供珍断信息 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合应用原型化策略?(C)A 用户能够积极参与项目的开发 B 用户需求不明确

C 对已运行的系统进行补充、完善 D 联机事务处理系统 计算机的应用广泛,而其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B)A 科学与工程计算 B 数据处理与办公自动化 C 辅助设计与辅助制造 D信息采集存储与过程控制 16 计算机硬件能直接执行的只有(B)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为了某一目标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管理信息系统是只为组织内高层管理人员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逻辑系统是原理上行得通的系统(√)4 数据流图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形式(√)数据字典是指数据流图上所有成分的定义和解释的文字集合(√)系统设计时划分模块应遵循的原则是:低耦合,高内聚(√)7 信息循环是信息运动的基本形式(√)从本质上来讲,数据库是存储介质上的相关数据的集合(√)9 SQL具有应用的广泛性和可移植性(√)超文本标记语言已成为Web的通用语言,几乎所有的Web页面都是用HTML编写的(√)车间对职工,乘车旅客与车票之间都是一对一的联系(╳)12 数据仓库的数据是面向主题的,是集成的,是不可更新的(√)13 集中式系统的主要优点之一是系统扩展方便(╳)14 CAD系统是事务处理系统(╳)15 CAD系统是知识工作支持系统(√)16 HIPO技术是应用在系统设计阶段(√)系统转换可分为直接转换,并行转换,分段转换(√)18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信源和信宿的身份是固定的。(╳)19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是强国富民的战略措施(√)20 白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在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特性的情况下,研究软件的外部特性(╳)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信息的主要特性?

答案要点:可传输性,可存储性,可加工性,共享性,时滞性 2 信息模型和数据模型要素的对应关系? 答案要点: 实体——记录 ; 实体型——记录型 实体集——文件 ;个体——特定记录

属性——数据项;属性名——数据项型;属性值——数据项值 3 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答案要点: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数据及存储介质,通信系统,非计算机系统的收集、处理设备,规章制度,工作人员 4 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分为哪四个层次?

答案要点:事务处理,业务信息处理,战术信息处理,战略信息处A 符号语言 B 机器语言 C 算法语言 D 汇编语言 17下列哪个不属于数据库设计的内容(A)A 数据库管理系统 B 数据库概念设计 C 数据库逻辑结构 D数据库物理结构 17 在面向对象的技术中,与对象是同义词的是(C)

A 继承 B消息 C 实例 D 封装 18 下列不是多媒体数据的的特点的是(D)

A 数据量巨大 B数据类繁多 C各数据类型间的差别较大 D 交互式 19 面向业务管理的系统不包括(D)

A 事务处理系统 B 知识工作支持系统 C 办公自动化系统 D 管理报告系统 20 面向管理决策的系统不包括(B)

A 管理报告系统 B 知识工作支持系统 C 决策支持系统 D 主管信息系统

三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 ”(每1分,共10分)

/ 3 理 系统科学方法的主要原则?

答案要点:整体性,分解——协调,目标优化,6 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分成哪几个阶段?

答案要点:系统规划阶段,系统开发阶段,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系统更新阶段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一般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案要点:系统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系统设施阶段 8 结构化方法的主要原则,归纳起来有哪四条?

答案要点:用户参与的原则,严格划分工作阶段,先逻辑后物理的原则,工作成果描述标准化原则 企业流程再造(BPR)应遵循那些原则?

答案要点:有一个明确的、具有启发性的目标,即共同远景,充分考虑顾客价值,必须服从统一指挥,充分做好横向及纵向沟通,认识流程再造的两大要素——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和人员组织管理,树立典范、逐步推进

10管理对计算机的要求有哪些?

答案要点:(1)应具有较大容量的内存的外存;

(2)应具有较强的逻辑功能;

(3)应具有较多的通道;

(4)可以采用分时系统,通过终端达到多用户共同使用中央处理单元;

(5)应带有汉字功能;

(6)有现场数据收集装置。

(7)具有较高的处理速度。11数据流图的基本组成?

答案要点:外部项,加工,数据存储,数据流 12 简述“从上到下”开发信息系统方法的优缺点。

答案要点:优点:是一种逻辑性很强的方法,要从整体上规划和协调整个系统。

缺点:难于制定大规模的方案。

六、论述题(10分)

管理信息系统设计阶段的目的与任务及其主要活动。

答案要点:管理信息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将系统分析阶段所提出的充分反映了用户信息需求的系统逻辑方案转换成可以实施的基于计算机通信系统的物理方案

任务是确定系统总体结构和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技术方案,合理选择

计算机和通信的软硬件设备,提出系统的设施计划

主要活动:系统的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系统实施进度与计的制定,系统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 3

下载2008地质学基础期末考试答案(B卷)(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8地质学基础期末考试答案(B卷)(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网络营销》期末考试试卷B卷答案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09级《网络营销》期末考试试卷( B卷 )一、单选题(每空2分,共40分)1.企业可借助互联网将不同的营销活动进行统一规划和协调,以统一的资信向消费者传达信息,这......

    公共关系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B卷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 《公共关系》课程试题(B卷)适用类别 普招 层次 本科 专业物流、工管、市营年级2008试卷代码:030303注意事项: 1、本卷采用了分卷制,已将试题纸与......

    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B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5小题20分) 1.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包括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 2.病毒:病毒粒子指成熟的、结......

    地质学基础试题和答案

    《地质学基础》作业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30个) 1、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

    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第1套《地质学基础》试题 姓名 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 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 1.新构造运动 2.风化壳 3.莫霍面 4.标准化石 5.岩石圈 6. 矿物 7. 向......

    《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试题(B卷)(推荐)

    《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试题(B) 学院:__________专业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

    应用文写作期末考试试卷(B卷)答案

    《应用文写作》期末考试试卷(B卷)答案 一、 (一)1、经常使用、格式2、上行文、下行文3、标题、正文4、目标、措施 5、自荐、应聘 (二)1、ABDDB 二、1、标题、向谁借、币种、数额、......

    B卷及答案

    温馨提示:端正考风、严肃考纪、诚信参加考试凡是代考、使用通讯设备作弊、二次作弊,一经发现开除学籍。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第二十四期业余党校培训结业考试B卷及答案考试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