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审美意象构成解读

时间:2019-05-13 08:25: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故都的秋》审美意象构成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故都的秋》审美意象构成解读》。

第一篇:《故都的秋》审美意象构成解读

苏金良

《故都的秋》中的诸多意象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根据传达感情暗示思想的需要,按照某种向心力而相互呼应粘合形成的意象群体。笔者认为,解读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可以从以下四组意象构成的整体画面去赏析:

第三组意象——秋声、秋色、秋味、秋姿、秋形,凸现的是“秋味”。①号镜头——北国的秋槐。粗犷中见细腻,极尽其柔软的感觉。

②号镜头——秋蝉的残声。是否是秋的残缺的美呢?抑或是忍隐在“秋日胜春朝”当中的一丝哀怨呢?

③号镜头——秋雨。其实是南方人眼中的北方的秋雨,所以,“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为北方的秋增添了一层平平仄仄的韵律„„

④号镜头——北方的果树。使灰冷、肃杀、苍凉、清寂的北国之秋拥有了金黄色的、绝好的时日,也使故都的秋笼罩了一层皇家气派而更加显得浑厚、深沉、磅礴、生机无限„„ 《故都的秋》采取色彩意象和姿态意象构成了立体的多彩多姿的和谐的秋的意象,遵循读者的阅读审美规律——意象的组合依照某种外在的可感的顺序或联系进行有层次有步骤的更替与转换。这种组合形式并不排斥意象的跳跃、叠加与交叉,但从这些意象组合的过程中可以找出一条明确的轨迹来。

①从整体上看其意象营构的手法:历历在目→层层浸染→声声入心→点点关情。③拟人拟态拟物,一幅南北情侣秋天对话图。

第二篇:《故都的秋》的文本解读和教学内容确定

《故都的秋》的文本解读和教学内容确定

一、《故都的秋》的文本解读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郁达夫通过《故都的秋》完美的诊释了这样一种感情。那么这篇文章所诊释的思想感情是什么呢?用的什么手法表达的呢?

如想读懂一篇文章,必要先了解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经历以及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所以,我们就先来分析下郁达夫的生活经历以及《故都的秋》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郁达夫,原名郁文,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郁达夫的文学活动贯穿了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的几个重要革命时期,从最初表现青年的苦闷开始,逐渐扩大到反映劳动人民的不幸,以至描写革命风暴的到来。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也是一个跟随时代一道前进的作家。他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部分精神面貌。从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居住近三年,这段时间里,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的游记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

这些经历使得郁达夫拥有了更加强烈的情感,这些情感是《故都的秋》的创作源泉。对于这篇文章的赏析与理解。我将要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及主旨、文章的写作特色、以及文章句子的赏析等几个方面进行解读,其中重点在文章的写作特色上。

(一)文章的思想内容及主旨

文章《故都的秋》,顾名思义,这篇文章描写的地点是“故都”,描写的景物是“秋”的景色。从“故都”二字分析,所谓故都,即原来的都城,也就是北平,这篇文章描绘的就是北平的秋,但作者却没有用北平二字,而是用了故都,则更具有感情色彩,饱含了作者深深的眷恋之情,也一下子把题目赋予了情感,而不是空洞洞的概括。“秋”,即秋天,描绘的是秋天的景色,古今中外写“秋”之人不在少数,而作者把“故都”这一人文景观与“秋”这一自然景观相结合,却是很少见的。通过这篇文章的诵读之后,我理解到,这篇文章的主旨主要是通过对故都的秋与南方的秋相对比,抑南扬北,突出对故都的秋的无限的喜爱与眷恋,也是对祖国的喜爱.爱国情感油然而生。

(二)文章的写作特色

《故都的秋》采用了总分总的格式,虽说是散文,但却不乱。本文共14个自然段。第一段总写了作者眼中的故都的秋的特点,且清,且静,且悲凉。作者不远万里来体会这秋味。从第二段开始一直到第十三段,这是分着写的北国的秋的特点,通过南北之秋的对比,通过意象的描写,更加突出了故都的秋的特点和对它的喜爱之情。最后一段则是对作者感情的一个综述,通过这一抒情,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这的喜爱之情。本文中的对比运用的十分突出。整篇文章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从整体上北国的秋与南方的秋的对比,到细节上甚至于北国的雨与南方的雨的对比,运用的十分突出。例如:“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和“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的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玩赏不到十足。”通过北国的秋与南方的秋的整体对比,突出郁达夫对故都的秋特有的感情。再如:“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接下来是作者对北国的雨的具体的描述,再一次充分的表达了作者对其的喜爱之情。对比四:“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和“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写作上的独特数不胜数,真正体现了大家的风采。语言用的及其朴实自然,所抒发的隋感也格外的真实。郁达夫那独具特色的写作风格,使人们,尤其是在外的游子品读《故都的秋》之后,会格外的思念自己的家乡吧。

(三)文中句子赏析

第一,“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秋味一词,我认为运用的恰到好处,独运匠心。以前很少有人用这一词汇的,只知其色,却不知其味,但郁达夫却想到了这个词,品尝秋味,赋予之情感。更加感受到了秋的气息。

第二,“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一个铺字,用的及其传神。即表达出了数量之多,又写出了花落的无声,一举两得,惟妙惟肖。好像是有人在夜里偷偷的铺了满地的落蕊,伴着花香与清凉,格外沁人心脾,倍感轻松,在南方的压力也消失的无影踪。

(四)结语

郁达夫是一个真正懂秋的人,更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他文章中反复提及到的秋味,实际上更是他对生活的品读与感悟。它从作者的心的最深处流淌出来,道出了故都之秋的神韵,读来如饮醇酒,久而弥笃。

二、《故都的秋》的教学内容确定

《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佳作,是高中散文鉴赏教学的重要一课。然而,在教学中,总觉得有丝丝遗憾不能释怀。以下两点是我教学时的一点感悟。

(一)首先整体感知课文,梳理课文结构,让学生对文本有整体意识

《故都的秋》的开头两段,作者以北国之秋与江南的秋相对比,突出故都的秋味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其中“我的不远千里,„„这故都的秋味。”这句话中连用两个“赶上”和一个“也不过”含义深刻,意味隽永。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件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此时,郁达夫怀着看最后一眼故都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此时他的心情就像一件心爱的宝物,即将被人抢掠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深怀眷恋而又无奈,这种深沉的家国之思,内心苦苦的挣扎以及个人境遇的凄悲,使作者品出的故都的秋味便是清、静、悲凉的。如果这里没有对文章写作背景的了解和作者情感的深人理解,鉴赏下文五幅画面就失去了对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理解的根基。文章最后三段多次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古今中外的文人学士对秋的感受,突出“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通过黄酒与白干,稀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蟹,黄犬与骆驼四个比喻句中的对比,含蓄巧妙地突出故都的秋味的浓烈。最后作者在无奈中甚至愿减少寿命来留住故都的秋,表达了对故都的秋的眷恋与热爱。

(二)鉴赏五幅秋景图,品析语言,解读作者的内心情怀

破屋中静对牵牛花,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清秋奇果这五幅秋景图,作者从中品出了故都的秋味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既觉得细腻,„„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句话是理解清、静、悲凉特点的一把情感钥匙。

1、破屋中静对牵牛花的蓝朵。一椽破屋,一碗浓茶,看着碧绿的天色,吹着清秋的晨风,听着驯鸽的飞声,细数着槐树叶漏下的日光,静对破壁腰中蓝、白的牵牛花,想着花下疏落的秋草,这样的情景氛围怎一个“清”字了得。清凉、清冷、清净、清闲,这寒意阵阵的清秋早上透出作者复杂的心情。在30年代的中国,战乱连连,民生凋敝,读书人衣食无所安,颠沛流离,个人的愁苦与家国的苦难同在,作者在这双重“秋”意中既痛苦又细心地品味着故都的秋味。

对这幅秋景图的鉴赏可设置一个整体的情景氛围,通过人情人境地联想,体会破屋中所见所闻景物的特点,走进作者此时的心中,才能品出故都秋味“清”的内涵。

2、秋蝉残声。在故都的民宅内,胡同旁,槐树下,房前屋后静听着秋蝉的啼唱,嘶叫。此处不仅是以声衬静啊!读到此处,心中一直疑惑,人们总有趋利避害的心理,为什么作者在清冷的秋天独自一人去聆听声嘶凄厉,时断时续的秋蝉的嘶叫声?为什么作者将秋蝉的叫

声称为“啼唱”?蝉是牵愁惹恨的意象,寒蝉声让人柔肠寸断,在生命最后一息的秋蝉挣扎地发出一丝丝的啼叫,作者似乎听到了故都将沦陷时自己心中发出的凄厉的喊声,那是挣扎而又无奈的喊声。四周越静,叫声越痛彻心扉,他谛听着,忍着内心的痛苦在谛听着,欣赏 着。

3、秋雨话凉。北国秋雨来临前的氛围:灰沉沉的天,一阵凉风,风卷落叶,尘土漫漫,行人脚步匆匆,字里行间弥漫着一层悲凉。都市闲人的对话中的“层”听着像“阵”,作者说“倒来得正好”,阵阵悲凉落在作者的心里。天气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衣食无所安,颠沛流离,何等的沧桑,凄凉,这是人生之秋的悲凉。家国之秋的悲凉岂是都市闲人能领会得到的,他们见面只寒暄天气的冷暖。那是一种沧桑中的悲凉。

4.清秋奇果。枣子是北方一种普通的果子,枣树叶落,到处能看见那红红的秋枣饱受西北风、尘沙灰土的侵袭,成熟中透着坚强。在“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后,赶到故都再看一眼时,却是她即将沦陷,被践踏的时候,此时是不是引发作者联想到将被异族践踏、摧残的故都也会像鲜红的秋枣遭受西北风、尘沙灰土的侵袭一样?那是一种痛心的悲凉。

作者那看似清闲的赏花,听蝉的情怀,实则包含着在人生之秋,家国之秋中内心的无奈、痛苦、挣扎,深怀、眷恋又无力护佑的落寞、凄苦,这深沉的情怀要细细地体会。

参考文献 [1]肖文宇.我言秋日盛春朝.科技视界,2000.11 [2]陈丽华.浅论“中心论阅读模式”.陕西教育,2014.1 [3]杨勇胜.试谈《故都的秋》的情感培养.音春岁月·学术版,2013.12 [4]董旭午,崔琪.这故都的秋味.语文教学研究,2014.2 [5]刘丽萍.评《故都的秋》之三层美.人文社会科学,2009.4

第三篇:《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通过联想来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

2、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情景俱到,既细且清”“真切灵活”的散文特色,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走入秋天 同学们喜欢秋天吗?喜欢秋天的什么景色?

2、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山 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二、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有着丰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但他3岁丧父,家中生活艰难。1913年,还是青年的他就随长兄赴日留学,一直到1922年,他才回到祖国。十年异国生活使他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及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的熏陶,但也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强烈的爱国热忱。

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但在白色恐怖威慑下由上海移居杭州,徜徉于浙、皖等地的山水之间,写有不少文笔优美的山水游记和诗词。

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被当地日本宪兵部强迫去当翻译,期间他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当地志士和华侨,并获悉了日本宪兵部许多秘密罪行,始终坚持抗战。于是在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因此,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授予他为革命烈士的称号。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广泛。其中以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和《出奔》等最为著名。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颓废情绪。

(如《沉沦》一部以留日学生的青年生活为题材,是“青年忧郁病的解剖”。主人公“他”是一个留日学生,因对爱情的渴望得不到满足,又兼不堪忍受异族的欺凌,最后投海自尽。突出表现了五四青年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哀怨。)

散文以游记著称,有《还乡记》等,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他的散文直抒胸臆,毫无隐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写得清新秀丽,富有气势和神韵,与他的小说一样,具有真率,热情、明丽、酣畅的风格。

三、创作背景

郁达夫是个热忱的爱国主义者,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着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的游记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他本身对秋有偏爱,写下了很多关于“秋”的作品:《雁荡山的秋月》、《天凉好个秋》、《立秋之夜》、《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

四、正文赏析

1、整体把握:

听课文朗读,思考:

(1)故都的秋是怎样的? 请找出总体概括故都秋天的特点的词语。(清、静、悲凉)-------文眼

(2)哪些自然段具体写了故都的秋?描写了几幅秋景图? 秋晨静观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佳日秋果图(3)如果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你会怎样划分? 一:总起(1-2)思秋、赴秋

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二:分写(3-9)绘秋和议秋-----赞秋

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三:总括(10-11)恋秋

与总起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2、细读课文

第一部分:总起(1-2)思秋、赴秋

思考:文章的1-2段,这两段写了什么?用什么手法来写?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写对北国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

用对比的手法写江南之秋不比北国之秋,突出北国之秋的特点:清、静、悲凉,直抒对“故都之秋”的热爱眷念之情!

第二部分:分写(3-9)绘秋和议秋-----赞秋 第一层:(3-8)绘秋

思考:文中描写秋天的五个画面具体描绘了哪些景色? 它们又是怎样体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第一个画面:秋晨静观图

思考:在第一幅图画中,作者描绘了哪些意象?能很好地体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特点吗?

明确:一椽破屋、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意象的组合,无一不显示出环境清、静、悲凉,透露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体现在:

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 ↘ 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淡淡日光 ↗ 清

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 静

有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破屋 ↘

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 → 悲凉 象征生命的衰竭与凄凉的秋草 ↗

从视觉、听觉角度来显示出环境清、静、悲凉,透露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第二个画面:秋槐落蕊图

思考:在第二幅图画中,写了怎样的景色,给人怎样的感觉?能很好地体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特点吗?

明确: 景1:“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情:给人寂静的感觉-------静 景2:“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 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情:突出了秋的清,给人清静悠闲的感觉----------清 “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悲凉”

------从听觉、味觉、触觉、视觉角度来显示出环境清、静、悲凉,透露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

第三个画面:秋蝉残鸣图 思考:同学们都听过蝉的叫声么?是怎样的?北国的秋蝉叫声又是怎样的?能让你感受到“清、静、悲凉”特点吗?

明确:“衰弱”“残声”“嘶叫”“啼唱”

分析:蝉多是哀怨、忧伤的象征,而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寂静“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声衬静,几声秋虫的哀鸣足以牵动作者心魂,恰以表明孤独者的冷落、悲凉。

第四个画面:秋雨话凉图

思考1:同学们,你们喜欢雨吗?喜欢哪个季节的雨?北国的秋雨又是怎样的?

明确:北方的秋雨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体现在: 灰沉沉的天空,凉风一起,便息列索落下起雨来;秋雨过后,天气很快晴朗;秋雨过后,温度下降得快。

(秋雨来去匆匆,天气变化很快。)----------冷清、寂静感 思考2:“秋雨图”当中除了雨还有什么?

明确:还写了雨后都市闲人的衣着、活动背景、动作、神态、对话语调。思考3:为什么在“秋雨图”里加入“都市闲人”?

明确:这里的“都市闲人”指的是平民,他们的形象更有故都的地方特点,这样悠然闲适的互答,更能感悟生活的淡泊,而用这样“落寞和感伤”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也能更好的烘托北国秋味“清、静、悲凉”的特点。

第五个画面:佳日秋果图

思考1:写了哪些景色,能体现北国秋味“清、静、悲凉”的特点吗? 景:“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淡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成熟至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

———秋的全盛时期不在果实成熟红透,却在将熟未熟的青涩日子。视觉上给人一种清、静之感

思考2:秋果胜景中,为何又出现了北风黄尘?

明确:用北风黄尘反衬秋果奇景,在对故都金秋的热爱眷恋中还表达出一种悲凉感:因为红枣之后,风来冬到,好景不长。----------悲凉之感

【延伸】

故都的秋景可谓色彩丰富,作者为什么只赞美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呢?试从主客观原因加以评析。

客观方面: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主观方面,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文中的景物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者内心的主观色彩的自然融合。五幅画面都染了冷色调,表现作者心中的悲凉,也体现了作者对整个人生和时代的感悟。

第二层:(9)议秋

思考:第12自然段的议论有无必要?(试从议论的落脚点上考虑)议论:人皆感秋-----中国文人尤甚-----非到北方不可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作用: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是从形到神的深化,增添了文章的厚重感,意境的开阔感。

第三部分:总括(13-14)恋秋

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作者觉得这样仍然意犹未尽。因此在第10段,再次提到了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与前文呼应,并运用形象的比喻,以排 比的句式进行鲜明的对比来体现两者的不同。

南北秋韵比较

黄酒------甘甜可口,回味不永 白干------清香后劲足,如秋之内蕴 稀饭------稠润 馍馍------硬实

鲈鱼----味美细腻,剔刺而食(细腻)大蟹-----大块剁食,秋之爽气(粗犷)黄犬-----玲珑如意,逗玩邀宠 骆驼-----跋涉千万里,有秋之阔远 【延伸】:纵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北国秋——清、静、悲凉(文眼)南国秋——慢、润、淡

多次提南国之秋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秋的特点,点出北国之秋味的醇厚、浓郁。---------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对故都之秋的依恋之情。第14段:故都秋好,宁可减寿也要留住,直抒热爱痴迷之情

作者这样的收笔,就如同一条舒缓的小溪,经过长久的蓄积后,达到了喷涌而出的飞瀑之势,炽热的感情如波浪滔滔的万里江河奔涌而出,情感的潮水势不可挡地奔腾而出,这是何等的眷恋,何等的激情,仿佛我们眼前站立着这位沉醉于故都之秋的率真而感伤的主人公。

【总结】思秋、赴秋------绘秋、议秋-------恋秋 【延伸】: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明确: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情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五、品味比喻等修辞手法

1、秋并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用“反喻”的手法使“秋并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表现出与一般句式相比较得出的—“语言美”,即他不说“秋是什么”,而说“秋不是什么”,从而增添了新意。

下面又用“借喻”的手法将对名花,美酒的领略的不深不透的感觉,比得像“花的半开”和“酒的半醉”,同样增添了新意。

2、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提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于:味。而文中的这四个比喻又是从饮食文化人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淡、味短。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令人读后回昧悠长,明了于胸。

第四篇:《故都的秋》

在诗文的世界里徜徉

――我教《故都的秋》

济南信息工程学校李修红

众所周知,著名作家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是一篇声情并茂、辞意双美的佳作,为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散文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意境美,我在教学中尝试将课文的分析、理解与学生所喜欢的诗歌相结合:导语设计、引导提问、课堂小结均穿插了大量的古典和现代诗歌;课文语段分析、画面作结则引导学生自拟诗句进行有益的尝试。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课堂教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现将《故都的秋》授课过程摘录如下:

一、导语:

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无情。但是,由于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于景,于是,便“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于是,便产生了王实甫“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美;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高歌;李清照“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的缠绵;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情。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许多散文大家所追求的意境,不少散文正是达到了这种极致而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今天,我们就来赏析这样的一篇美文――《故都的秋》。

二、初读课文,理清行文脉落。

1、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眼中“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句话也是本文的文眼。

2、作者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描写了五幅画面:庭院秋景、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果胜景。

3、假如你就是一位客居他乡的游子,你就是那位戴一副眼镜、穿一袭长袍的郁达夫。面对如此五幅秋光图,你的心头会油然而生一种什么感觉? 悲凉,清静„„

4、此情此景,让我们不禁想起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我们一起来背一下,好吗?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是啊,天涯沦落,秋日思归,情与景在《天净沙秋思》这首词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而本文虽没有古典诗词那样凝炼的语言,却以同样细腻的笔触传递出故都的秋所特有的、极富个性色彩的韵味。

三、具体分析五幅秋景图

“清、静、悲凉”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那么,作者是怎样细致入微的刻画这几幅秋景的呢?让我们随作者一道去神游故都,一起去品一品故都的秋味吧。

一)庭院秋景

这里,作者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对自然风物稍加点染,把它自然地再现出来: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了画的背景;地面上,爬着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天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浓茶,举头望碧空,俯身看蓝朵,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这里,故都之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完全溶合在画面之中。

提问:从这秋晨一景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主观感情色彩”?

这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秋晨生活场景:在“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下,在那秋晨的光影里,作者竟可以泡一碗浓茶,细数叶缝间漏下来的光缕的数目,或静观破壁腰上的牵牛花的蓝朵。这里流露出作者的一份惬意,一份沉醉,这是一种文化人悠静恬适的审美心理。于“皇城人海”之中,于“一椽破屋”独居,明显具有一种隐士之风,而这隐逸之中难免又有些“孤单”之感,作者能够自己细细品味这“孤单”,静对秋光、秋花,显然更是一种孤芳自赏,而“赏”到这“十分的秋意”,也不过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伤交织的情怀。二)秋槐落蕊

请全体女同学诵读这一片段,这也是故都秋天的清晨之景,大家就随着女同学的声音一起到街道上遛一遛吧!

1、落蕊满地,幽人徘徊,寻寻觅觅为何事?

思考自然之秋与人生之秋。纵才高八斗,也“有志不得骋”,不得不从上海退隐到杭州,人生短暂,却坐看年华付水流,是何等苦闷,何等寂寞!

2、从这幅“落蕊图”中,你能品味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对于秋之落叶,在杜甫笔下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壮阔景象,在曹雪芹笔下是“秋花惨淡秋草黄”的荒凉情景,而在郁达夫笔下,则是静得连人的耳鼻都无从把握,只有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才感觉出的“铺得满地”的落蕊,读之不由不使人感到景之细腻景之真切,而此景正是作者一种微妙的难以名状的情悸的真实写照,是作者沉醉其中所深藏的孤独、落寞和感伤情怀的自然流露。

3、仿照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对课文一、二两幅画面进行艺术概括。

提示: 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碧天,秋草蓝花残垣,落蕊铺地,断肠人在故都。三)秋蝉残鸣

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的象征,如柳永《雨霖铃》中的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而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而且还都是蝉衰弱的残声。文章所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置身此时此境,其寂寞又岂止一个“愁”字了得。阅读体味本画面,试用诗句加以点评。提示:秋到故都蝉声起,残声凄凄处处啼。四)秋雨话凉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这段文字象轻轻飘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之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是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1、画面要点概括:

(1)北国秋雨的特点:奇、有味、像样。(2)“奇”在何处:天阴风来雨下,雨过云卷天晴,正所谓来去匆匆。(3)一层秋雨一层凉,用人物的活动来烘托秋雨的韵味。

(4)突出北国秋雨的奇特有味像样,给人们带来了乐趣,同时也流露了游子的孤独感。

2、在北国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

在一层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从故都的秋景中走出来,眉目已被忽略,但却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从他们那“咬着烟管”的举止里,那“缓慢悠闲”的声调中,我们不难品出一个“闲”字来,那是一份闲适,一份潇洒。而从那简短的对话中,便开始了感情和心绪的交流。一个“唉,天可真凉了——”另一个“一层秋雨一层凉啦!”从彼此的叹答中,使我们感觉到他们已陶醉在彼此说话的腔调和韵味中,陶醉在彼此感情契合的落寞和感伤之中。作者正是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用这“落寞和感伤”的京味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秋味。

3、文中至此已写了“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写了这么多声音,大家有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感觉吗?为什么?

无。如果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怎能听见驯鸽飞翔的声音?又怎能将息利索落的雨声纳于耳畔?又怎能对都市闲人的寒喧声听得如此清晰?这里作者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以声音反衬故都的寂静和自己的孤独,凄冷。这正达到了王籍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息列索落的秋风秋雨之日,伴着衰弱的蝉声的天籁,和着鸽哨的鸣叫,远处传来荒野的钟声,作者连细微的扫帚声也仿佛听得真真切切。“这次第,又怎一个‘静’字了得!”

4、点拨:

辛弃疾有词曰: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天气转凉了,一年也就快走到尽头了。言外之意,人到中年,剩下的光阴也就不多了。这尾音一拖,那种感叹悲凉的味道就出来了。作者这里话秋凉,言外之意是感叹如今历尽沧桑,饱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

5、请用诗句作结。

提示:风飘秋雨云卷晴,街头闲人著衣忙。

借问游子何处去?秋雨京音话凄凉。五)秋果胜景

1、写北方果树处处都是。

2、在如此多的北方果树中,重点写的是什么,为什么?

重点写的是秋天的枣树。胜月秋果的描述,目的在于表达作者对故都金秋的热爱和留恋。

3、秋果胜景中,为何又出现了北风黄尘? 用北风黄尘反衬秋果奇景,在对故都金秋的热爱眷恋中还表达出一种悲凉感:因为红枣之后,风来冬到,好景不长。

4、请用诗文描绘“秋果图”。

提示:秋果更添秋味浓,绿淡微黄总相宜。堪忧西风黄尘起,扯下金妆遮灰衣。

小结:《故都的秋》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故都的秋色秋声,清、静、悲凉;悠远的秋味,孤独、寥落;深沉的秋思,充溢在胸襟。我们仿佛和郁达夫先生共同品尝了老北平的大碗茶:齿颊留芳,清爽宜人;又仿佛是听完了一曲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余音绕梁,不绝如缕。

四、拓展练习

1、我们不妨来找一下,在作家郁达夫的笔下,“故都的秋”在哪里? 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寻常院落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京韵的互答声中„„

2、读至此,你说作者饱尝到了故都怎样别具一格的秋“味”? 天的颜色是“很高很高的碧绿”,比南方的天有“味”; 那花开的有“味”,因为它多蓝白,或凄然于“破壁腰中”,或默然于众人脚下,由稀疏的秋草陪衬;

那蝉叫得有“味”,因为在南方,则“非要到郊外或山上才能听得到的”; 那雨下得有“味”,因为它比南方的雨下得奇,下得像样; 那风刮得有“味”,因为它使故都成了尘沙灰土的世界; 那都市闲人侃得有“味”,因为那方言合辙而美妙,落寞感伤却又韵味十足。

五、结束语

1、诗人梁小斌在他的《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一诗中写道:“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两岸还荡漾着我美丽的思想。”我们来看看,在《故都的秋》这条深沉的底蕴丰厚的河流的两岸,荡漾着郁达夫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静的,更是美丽的,美好的事物在秋天里凋零,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里的无情易逝的同情与悲哀深深的藏在这简淡的文字中。让我们从悲凉中读到了眼泪,从眼泪中又读到了美丽,体会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凉。

2、一切景语皆情语。“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那么,作者为什么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呢? 客观方面:故都秋天的景物多姿多彩。

主观方面:1)社会环境的黑暗。2)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文人见落花而伤春,看流水而感时。他需要这样的景物来排遣内心的忧郁烦闷,把复杂微妙而又难言的情怀寄寓在秀丽的自然景物之中委婉而又曲折地表达出来。3)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本文正是写于此时,所以他眼中的景无不是内心情感的外化,真是“而今识尽愁滋味”,不写不休。

3、我们说《故都的秋》美丽而不肤浅,那你是否会对它爱不能释,沉浸其中,也“清、静、悲凉”起来,“于我心有戚戚焉”呢? 不会的。为什么?

因为产生《故都的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其实,即使在那样的艰难的处境中,作者也并没有沉沦,在内心难言的孤独冷落之中,依然表达了自己对国事的隐忧,他不写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沦的表现。1937年,抗战爆发,他毅然投入到战斗的洪流中,进行抗日宣传,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于苏门答腊。50年代,郁达夫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由此,我们联想到,即便硬骨头鲁迅先生,在医学救国的理想受挫、弃医从文又陷入低谷之时,也曾躲在北京的绍兴会馆抄写古碑,暂时用这种方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即使是有骨气,宁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先生,也曾借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来表现自己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与彷徨。但是,他们都无愧于新文化运动的精英,中华民族的脊梁!苦闷彷徨之后,他们依然昂起高贵的头颅,血沃中华,不仅以自己优美的文字为文学殿堂增添了绚烂的篇章,更以其滚滚热血,为后人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从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里,我们能汲取多少做人与作文的营养啊!

六、布置作业:

借鉴《故都的秋》的写法,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

第五篇:浅谈秋的意象

浅谈“秋”的意象

诗词中的意象是作品的基本艺术细胞,它是情与景、心与物的统一体,即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的有机融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悲”与秋结下了不解之缘。自宋玉在《九辩》中慨叹:“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将悲凉凄怆的内心感情熔铸于瑟索荒凉的自然秋景之中,就开凿了“悲秋”之先河。此后,悲秋“原型”被历代文人广泛接受和普遍传唱,成为一个“类”概念的话语符号,凝聚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因此可以将悲秋的意象分为以下几种类别:

一、伤别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离愁别恨,自古就是诗人词家难以割舍的情怀,因而也是他们常咏的对象。如:

悲莫悲兮生别离。(屈原《九歌·少司命》)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江淹《别赋》)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以上四例都是以种种凄凉、冷落的秋天景象衬托和渲染离情别绪,活画出了两幅秋江离别图,抒发出浓浓的悲秋之情。

二、叹时

多愁善感似乎是诗人的本性,就是极平常的秋景也时常引发他们对时光易逝的感叹。如: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晚雨未摧宫树,可怜闲叶,犹抱凉蝉。短景归秋,吟思又接愁边。(史达祖《玉蝴蝶》)草木凋零,落叶归根,好景不再,逝者如斯,排遣不成,凄凉顿生。

以上几例均在极细微的事物中写出了诗人细腻的情感。

三、思乡

“悲莫悲兮生别离。”江淹叹息:“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因此,离别怀人、羁旅思乡成为众多咏秋作品的主题。

有的以秋写相思之苦如:李商隐在巴山驿馆的楼头看雨,勾起无尽的相思之苦:“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有的以秋写思乡之痛如:孟浩然于“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的寒冷秋景中感慨:“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早寒江上有怀》)。

漂泊异乡的游子,“离愁渐远渐无穷。”家是他们永远的牵挂。“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即是最直白的诉说。还有马致远的名曲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秋思》中所描绘:“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它借描写旅途中秋天傍晚的景物,烘托出一个萧瑟苍凉的意境,并以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静气氛,反衬出沦落天涯者的彷徨愁苦,道出了多少天涯游子的酸楚啊!又如: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三湘秋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卢纶《晚次鄂州》)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秋入乡心愁割肠,以上均是以秋色来托引乡愁,是悲秋思乡望归的典范。

四、怀人

“睹物”易惹人相思,而古人“目秋”也常常撩拨起对亲故或所敬仰之人的怀恋。如: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韦应物《秋夜寄丘员外》)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赵孟 《岳鄂王墓》)

亲友离去之后,形单影只,相伴的唯有落寞与孤寂,加之现于眼前的又是荒凉的秋景,此情此景怎一个“愁”字了得?贾谊、岳飞本是人臣之楷模,却落得个遭贬、被杀的下场,诗人蕴凭吊之情于秋景,深沉而悲凉,字里行间溢出作者无比的痛苦感、不平感,足以催人泪下。以上四类皆为“悲秋”之作,但“秋”与“悲”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事实上“悲”“喜”本似一个硬币的两面,有“悲”亦应有“喜”,刘禹锡就曾弹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的反调。而高调颂秋的又不乏其人如: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辉。(王绩《野望》)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以上各句可谓是喜形于色,展现的是一幅幅优美的秋景图,流露出诗人意欲忘绝尘俗、怀慕隐逸的思想。

综上所述,一方面是“悲秋”,另一方面是“喜秋”,反差如此之大,何哉?并非“秋”在作祟,乃人心使然,“秋”不过是一个触媒而已。古语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就告诫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时,应努力揣想主人公的心境,如此方不致产生误解。这也是欣赏古代诗词的一种技巧。

而“诗词中的意象是作品的基本艺术细胞,它是情与景、心与物的统一体,即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的有机融合。因此,从意象入手分析古代诗词是一种较切近诗词艺术本体,领略其美感的方法”(1)“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2)受传统审美体验的驱使,我国古代文人于四时各有不同的审美选择,因此不同的述秋之诗也反映出了诗人的独树一帜的风格与迥异的性格和魅力,以及诗人的人生态度,如:

1.秋意象意味着气势磅礴、壮阔博大

曹操当年亲率大军追歼袁绍残部,誓师北伐,出卢龙寨,临碣石山而跃马扬鞭,登山观海,触景生情,不觉吟咏出自己的豪情壮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观沧海》)。这首诗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象的壮丽景象,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博大的胸怀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展示了诗人气吞山河的豪迈之情。

孟浩然希望得到宰相张九龄的引荐,出仕为官,从望洞庭湖起兴:“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把洞庭湖的秋色描绘得气势磅礴,雄浑壮阔,体现了诗人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秋意象意味着恬静、闲适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是妙手偶得之笔,是不经意间的“绝妙恒辞”,可谓浑然天成,不工而工,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无我之境”(《人间词话》)。诗人所见之“菊”,是风骨凌霜、傲然挺立的托寓之物。范成大说:“名胜之士未有不爱菊者,到渊明尤甚爱之”(《范村菊谱序》)。陶渊明爱菊,是爱菊之美丽,所谓“秋菊有佳色定制论文”;更是因为菊是诗人高风亮节的象征,正如兰之于屈原,梅之于陆游一样,都有着特殊的机缘。“悠然见南山”句中,“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至此,“秋菊”意象就寄寓了诗人弃官归隐后远离尘世、醉心田园的情志。

梅尧臣的“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一句,则是诗人为深秋美景陶醉之情的自然流露,表现了一种朴素、平淡、恬静的美(《鲁山山行》)。

3.秋意象意味着奋发进取、豁达乐观

刘禹锡的《秋词》则对我国古代秋意象的悲秋情绪进行了彻底的突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如果就字面来论诗,全诗描绘了一幅晴空鹤飞冲天的动人情景,表达了诗人胸中鼓荡的诗情。只有联系此诗的写作背景,才能真正品味其所蕴涵的深刻涵义及创新价值。《秋词》是刘禹锡被贬朗州时所作,当时,王叔文被杀,朝廷又下诏说:刘禹锡等“纵缝恩赦,不在量移之限”。面对逆境,刘禹锡却一改前人借秋写“悲”的传统,赞美了秋之美好,唱出了昂扬的励志之歌:借直冲云霄的“鹤”之形象,表现自己尽管遭受打击但毫不气馁、奋发进取的豪情以及豁达乐观的情怀。刘禹锡的可贵就在于他出于政治革新的考虑,不仅冲破了民族文化的心理定势,拂去了前人悲秋的老调,还从反面唱出了昂扬的励志之歌。如果不了解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悲秋意识,就认识不到对这种文化心态的超越,也就很难体味出刘禹锡诗中的超越意识,鉴赏也就只能停留在理解字面意义的水平上。同时秋意象中的意识可总结为如下几点:

1.秋意象中的悲秋意识是离别怀人、羁旅思乡的悲苦古代文人对生命的感悟,习惯从自然时节的更替中去解读,从山川草木的变化中去体味。秋属于时序中万物萧索冷落的季节,最能引发古人对时间的惊觉,唤起“逝者如斯”的感慨。我国传统主流文化倡导的“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文人普遍的人生追求,而要实现这一理想,必须经历一个由家到国远走他乡的“出游”过程;况且当时交通不便,出游时间漫长而又信息阻隔。因此,对古代文人来说,漂泊异乡、骨肉分离最让人柔肠寸断、感伤不已。

随后“魂飞到家,又预飞到归家之后”(《李义山诗集笺》),抒发盼望团聚,共叙别情的美好愿望:“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李清照以时间的漫长、环境的凄寂、秋夜的寒凉,极力渲染了无限的愁思:“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接着,叙写赏菊饮酒的情景:“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把“赏菊饮酒”的传统风习安排在“黄昏”时分,渲染了“日夕当归”而人不归的无限感伤之情;此情此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水到渠成,把与丈夫离别后物是人非、今昔异趣的极度悲苦之情抒写得淋漓尽致(《醉花阴》)。

2.秋意象中的悲秋意识是仕途失意、怀才不遇的怨愤由于我国古代文人视达政济世为正途,以实现“济苍生”、“安社稷”、“安黎元”为自己的人生理想。但事实上,古代宦游者大多数“负志而往,受阻而悲”,命运多舛,壮志难酬。这一人生选择的单一性,决定了古代多数文人的悲剧命运,因此,怀才不遇的怨愤、壮志难酬的失落,成为我国古典诗词又一常见的悲秋主题。王绩面对“树树秋色,山山唯落晖。牧童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的田园牧歌式的晚秋之景,却无法像陶渊明那样在归隐后从田园生活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明自己身处乱世、前途黯淡的孤独抑郁之情(《野望》)。孟浩然面对“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的深秋景色,“悲落日于劲秋”(陆机《文赋》),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由弱到强:“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并在最后感慨:“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抒发自己面临隐居或从政的抉择的迷惘之情,把思归的哀情与前途茫茫的愁绪寄寓于深秋迷茫的黄昏江景之中(《早寒江上有怀》)。

3.秋意象中的悲秋意识是对人生认识思考的承载“荣格认为,艺术的真正本体是原始意象„„而艺术作品之所以能打动人,也正是艺术家以集体人的身份在作品中表现了人类普遍的精神和心灵———集体无意识的缘故”。

身为亡国之君的李煜,这样刻画深秋月夜独处的情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自述囚居生活像幽闭深院的梧桐,孤苦寂寞,毫无自由。可贵的是,李煜接着不再对周围的环境做具体逼真的描绘,而抽去了意象和时空的特定内涵,对时空和个人情感进行了超越,慨叹“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把个人的“身世之戚”普泛化,从人生悲欢的角度对自我无法排遣的苦痛进行了抒发。李煜词从一己遭遇出发,清秋意象熔铸的是个人痛彻心肺、长歌当哭的亡国之恨,黄升在《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中称:“此词最凄婉,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同时,这首词却“又概括出、升华到人生悲欢离合这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情感,从个人情感中提炼出人类社会整体的情感价值,引起了历代读者的共鸣”。

苏轼在被贬整整五年的中秋之际,妻子亡故,弟弟远在他乡。政治上的失意以及亲人的离逝,使他佳节思亲,倍感凄凉,其外放茕独之意在不言悲秋的秋意象中悄然流露。词人先责问秋月无知,“不应有恨”,为何“长向别时圆”。在经过一番思索后,转而进行自我安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从而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并在篇末自然迸发对人类的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以,苏轼在这首词里表现的绝不只是他自己的真实情感,而是他认识到的人类情感。此时,苏词秋意象中所蕴涵的悲秋意识已带有深广的人生哲理,引发出了对人生范式的认识与思考。

4.秋意象中的悲秋意识是对社稷黎民忧患之叹的渲染前人曾把文人士大夫比作国家的“肝肾”,把他们的文学创作比作国家的“声息”。现行人教版初中教材所选古典诗词篇目中,部分秋意象中的悲秋意识就是对社稷黎民忧患之叹的渲染。

“诗圣”杜甫就常以己之言发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叹。

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开篇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一句,极力渲染秋风之疾猛,秋声之咆哮,以及眼见求亲告友才盖起的栖身之所被风吹毁的万分焦急心情,为下文叙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铺垫蓄势。可贵的是,结尾诗人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他人,表达了自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阔大胸襟和崇高理想,以及“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屋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与奉献情怀,诗人写的是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无情吹毁的苦况,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思想。

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今陕西延安)知州。

据史载,在镇宁西北边疆期间,他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卒,招徕诸羌并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西夏军赞道:“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渔家傲·秋思》就是他这一时期的感怀之作,词开篇点明边地风景的奇异:“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渲染秋天肃杀、荒漠、寂寥的气氛,为下阙抒发戍边将士的思乡忧国之情怀做了充分的铺垫。下阙先表明矛盾心理:“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立志打退进犯的外敌的爱国精神正是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根本原因,所以只能用一杯浊酒来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羌管悠悠霜满地”,此时夜寒霜浓,而悠悠的羌笛,更加重了征人的愁思。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悲怆的情调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之情。此词通过“秋雁”、“秋霜”等意象,渲染了深切的忧国思乡之情,悲中有壮,不落悲秋的俗套。

古诗词是我国文坛上的两颗璀璨的明珠,不仅在当时大放异彩,就是在现在也依然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爱文为文之人。就其价值,评论家早就有“诗言志”一说,“志”即诗人的思想、追求、情趣,此乃诗之灵魂,吟诗填词均是为了表达作者自己的心志,只是表达方式因人而异罢了。在诸多的意象当中,“秋”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而今天,人们多以秋特有的金黄色彩来表达收获的喜悦心情,虽与古代人的感情略有不同,但其仍是时代与人的情感共同进步与发展的一种体现。相信在今后文化进程中,秋的意象将更加完善与丰富!

下载《故都的秋》审美意象构成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故都的秋》审美意象构成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现代诗歌意象解读(定稿)

    象由言生境随心动 ——现代诗歌意象新特质解读 鄞州高级中学张 蕾 “缘事而发,缘情而作”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创作原则,在这原则指导下的中国古典诗歌在内容和情感上呈现出两......

    子规 意象解读

    子规 吴融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注]①吴融:越州山阴(今浙江绍......

    《故都的秋》说课稿

    《故都的秋》说课稿 各位评委: 下午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写景抒情散文《故都的秋》。 下面,我按高中“说课考核”七个项目的顺序,把我备课的思路和设计,一一展开解说。 一、教......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单元程序导学案 教案 编号10 课题《故都的秋》 主备教师龚必克 学科组长李选萍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 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

    故都的秋说课稿

    故都的秋说课稿 一、说课内容 我所说课的篇目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故都的秋》,本文是中国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对培养学生散文阅读与鉴赏习惯起着......

    《故都的秋》讲课稿

    《故都的秋》讲课稿——关于作者“悲凉”的心境 文/未沐 《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从整体上感知其意蕴,我们能够体会到故都的秋的“清”和“静”。在“清”和“静”的背后,从更深......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 {语文常识} {结构分析} 分四段: 一用对比的手法,比较了故都和江南不同的秋色和秋味。 1点明了北国之秋的特点:特别的清、静、悲凉,并交代了前来北平的目的:饱尝故都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