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学案生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学案 【教学目标】
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 系统的含义与特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自主学习】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原理内容〗:整体处于统率的主导地位,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寻求最优目标 〖原理内容〗: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2、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合作探究】
探究一:据说燕国太子丹百般讨好荆轲,为的是要荆轲去刺杀秦王,在临行前的宴会上,太子丹特意叫来一个能琴善乐的美女为荆轲弹琴助兴。荆轲听着悦耳的琴声,看着美人那双纤细、白嫩、灵巧的手,连连称赞:“好手!好手!”并一再表示:“但爱其手。”听着荆轲的称赞,太子丹立即命令人将美人之手斩断,放在盘子里,送给荆轲。
【思考】斩断之手,还是好手吗?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
探究二: “哥伦比亚号”事故的直接技术原因是,这架航天飞机外部燃料箱外脱落的一块重量不到两公斤的泡沫材料撞上了航天飞机左翼前缘的热保护部件,形成了裂孔,致使7名宇航员丧生。
问题思考: 材料如何体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这对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有什么启示?
探究三:据说山东有一位医生能治一切驼背,方法之独特,手术之简便举世无双。一驼背备厚礼求治。医生说:“包你背直”。就让驼背伏在地上,他在驼背上放一门板,蹦上去就是几下,那驼背杀猪般嚎叫:你要踩死我呀?医生说:只要驼背能直,管你生死乎?
【思考】此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探究四:田忌赛马故事
思考:他运用的是什么思维方法?
说说是怎样运用这一方法的?
【大班交流】: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
探究五:为三个和尚设计管理组织方案,使他们协调统一始终有水喝?比比谁的方案最有创意!
一、单项选择题
1.“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句话说明()A.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B.处理问题必须重视局部
C.认识和处理问题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D.重视整体可以忽略局部
2.经国务院批准,2010年7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的范围将扩大到深圳全市。这就有利于谋求整个特区的全面协调、和谐发展,有利于促进特区内外产业结构的科学布局,也有利于把特区内外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和管理。这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
C.要从整体着眼,优化整个系统内部结构 D.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离不开部分
3.从哲学角度看,下面漫画《水应该往哪儿流》启示我们()
①各个部门相加,才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②处理好系统与要素的关系,优化结构 ③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④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使整体功能得到发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
4.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开放度不断提高,城乡经济的关联度显著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日益增多,对促进农业生产迈上新台阶、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政策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要求国家()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消除不利因素 B.统筹全局,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创造农村农业发展新规律 D.根据实际需要去建立和创造新的联系
5.马特莱管理法则认为,企业应当把精力放在20%的业务骨干的管理上,用这20%的少数去带动80%的多数,以提高工作效率。该法则告诉我们()
A.做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只要发挥关键部分作用,就能促进整体发展
C.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能成其为部分
D.要注重发挥关键部分的功能
6.2011年1月1日,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1周年。中国与东盟十国的互补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能起到10+1>11的效果。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①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②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第二篇: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
单位: 作者:刘玉先 来源:本站原创录入:蓝贝编审:lanbei发布时间:2010年05月21日 点击数: 1475
次
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下面我准备从对教材的分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等几方面作具体阐述,希望得到各位的支持和指导!
一、说对教材的分析
1、说本框题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框题是哲学辩证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既是世界观又是上一框题《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方法论》。因此它是上一框题的延续,同时学好本框题也 为学好辩证法的其他观点打下良好基础,所以它在整课书乃至整个辨证法部分 都处于不容忽视的地位。
2、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整体和部分的含义,系统的基本特征;理解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能力目标:用具体事例分析我们做事情要从整体着眼,选择最优方案,寻求最优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全局意识和顾全大局观念,培养合作精神,增强集体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树立为集体为国家作贡献的价值观。
3、说教学重点:
整体和部分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确立的重点的依据: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学习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掌握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对青年学生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4、说教学难点: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确立难点的依据:这一知识比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但学好这一知识对于指导学生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呢?这就需要正确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教无常法,贵在得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将有事半功倍之效。
二、说教法
根据新教材的理念,在教学中老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研究者,既“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结合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主要采取以下教法:
直观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漫画、图片材料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方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集体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集体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
由于高二学生刚学习哲学,而哲学理论性逻辑性都比较强,又很抽象,这使得大多学生对哲学心存恐惧,认为深不可测,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显得尤为被动。
2、学法:
为了让学生从被动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我主要采用了评价思考法、自主探究法、集体讨论法、总结反思法等。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设疑激趣)播放成龙刘媛媛的歌曲《国家》
出示歌词,设问:“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没有强的国,哪有富的家”蕴涵了什么哲学道理?
(二)讲授新课
出示漫画:《坐井观天》《盲人摸象》,设问:两人共同犯了一个什么错误? 1﹑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学生讨论漫画,老师引导学生归纳:二者都错误地把 部分当成了整体。实际上它们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
A﹑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
a﹑含义不同。告诉学生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去把握整体和部分的含义。
出示材料,学生阅读:张网捕雀的典故。思考:单个网眼为什么捕不到麻雀而一张网能捕到呢?
老师分析得出结论:
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这说明整体和部分 b﹑地位﹑功能﹑作用不同。
出示图片:钟和各个零部件。让学生思考:钟表是由各零部件组成,但任何零部件都不具备计时功能,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引出
B﹑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 a﹑二者相互依赖
学生分析成语俗语:“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牵一发而动全身”,共同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老师归纳
b﹑二者相互影响
学习原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那么这个原理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方法论呢?(2)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的方法论
出示名句:“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世”。学生思考:这一名句给了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A﹑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实现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成语“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又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B﹑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可能用同学有异议:
整体功能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吗?学生讨论后教师强调指出:只有当部分以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田忌赛马反败为胜的故事就是很好的
例证。反之如果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就是证明了这一点。
播放儿歌《三个和尚没水喝》,过渡到第二知识点,这是本课的难点,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集体讨论法等。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由于前面已经讲了整体和部分的含义,所以在这里直接给出系统的含义
(1)系统的含义(略)
学生探究:“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其原因在于虽然人数增加了,但部分没有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不是相互支持,而是相互制约相互拆台,结果出现了1+1﹤2的效应。通过这一分析总结出
(2)系统的基本特征 第一、整体性原则 第二、有序性原则
第三、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a、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b、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c、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这就要求我们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讲到这里,学生可能有疑问: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能不能理解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完全等同于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呢?
教师明确指出,二者是有区别的,不能完全等同。因为系统中强调层次性有序性,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就不强调,所以只能说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五﹑课堂小结(板书)
师生回到情景导入的歌曲《国家》,根据其设问,采用师生对话的方式,共同总结一对关系,一种方法,列出本课知识结构图表,体现知识的系统性。
(课外作业)布置研究性题目:
假设学校下个月将举办校运会,规定每班参赛选手不超过15名,每位选手限报2项。请你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设计一份最佳参赛方案。
第三篇: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和部分的含义;系统的含义及其基本要求
2、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异同点 ;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
3、结合实际,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初步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三个原则)
教学重点:结合实际,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初步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三个原则)教学难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异同点 ;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包括了联系的三性——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我们懂得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道理,就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有的同学也许会问,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价值?)不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又有什么坏处? 举例:看到吊灯、房子在颤动,同学们会想到什么呢?——地震——振震——躲到哪里呢——三角空间,千万不能躲在床底下和桌子底下,这样就会加大了被击中的可能。煤气泄漏——马上关闸门、开窗
印尼海啸——动物的反应——一个10岁的英国女孩看到了海面的异常,联想到刚刚在书本上学到的海啸知识,迅速呼喊周围的人逃离,这使得周围百余人因即时撤退而幸免于难。因此,我们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材p57探究1:——
——人是一个整体,手包括手指是整个身体的一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吴道子所画钟馗“一身之力俱在食指,不在拇指,故不敢改,若改动一个手指,就要改全身、改全画”,如果改动了这一手指,就会影响到人物的整体,所以,黄筌无法改动吴道子的画。
(过渡)正是因为整体和部分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黄筌跟本无法改动原画。而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要求中,很重要一点就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那么整体和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的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①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整体——全局、全过程——数量上是一——主导地位——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部分——局部、各阶段——数量上是多——被支配地位。例子:苏轼在《琴诗》中写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中琴、指头、琴声三者之间的联系表明——琴、指头三者是一个整体,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过渡)一辆“奔驰牌”汽车如果仅有车身而没有发动机,能否奔驰?有了发动机而没有轮子能否开走?
构成事物的整个部分、要素不是散乱成一团的。而是相互依赖,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成为有机整体。
②整体与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a、一是二者相互依赖,各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整体由部分构成,它只有对于组成它的部分而言,才是一个确定的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例子:
“譬如一只手,如果把它从身体上割下来,名虽可以叫手,实已不是手了”列宁很欣赏这句话,并作了补充:“身体的各个部分只有在其联系中才是他们本来应当的那样。脱离了人体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燕丹子》有则故事,燕太子丹为了达到刺杀秦王的目的而讨好刺客荆轲的欢心,让美人为其弹琴跳舞。荆轲看到美人十指纤纤的玉手,长叹一声“但爱其手”太子丹令人“即断其手,盛之玉盘奉之”。显然,盛在玉盘中的血淋淋的手,已不再是能歌善舞的手了。
肉是由氮、碳等元素构成的,但是如果把这些元素分解开来使之失去联系,那么,这些抽象的物质就不是肉,人们也大概不会分别地吃氮、碳等元素,正如我们不会口渴时喝氢或氧一样。
b、二是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变化影响部分,部分的优劣也会影响整体。特别是处于关键部位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足球队:皇马、曼联等与其他球队的比较
整体对部分的影响:姚明所处的球队是由一帮小学生组成的,与nba的球队进行比赛,结果可想而知。球队这个整体影响到了姚明这个部分的发挥。
另外,整体与部分还是相互作用的,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以班中的同学为例:
全班——个人,个人——四肢、头脑等,人脑——大脑、小脑,脑干等
(过渡)正是因为整体与部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要学会运用全局的观点来看问题了。
(2)理解整体和部分关系的意义(方法论)
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内容来看,其方法论应包括多方面的要求。其中有两点是最基本的、最主要的。
一是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的思想,做法是从整体出发,在整体上选择最佳行动方案,实现最优目标。像人们常说的,“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就是选择最佳方案的形象比喻和说明。
例子:东亚运动会,艾志波受伤汪强紧急增援国足后防线,当时汪强所在的队伍还有联赛要打,沈阳金德老总从全局出发,同意放人。二是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例子:学生学习要平均,不用偏科、“跛脚”,只有每一科目都搞好了,整体成绩才会上去。德、智、体全面发展。汽车的配置
(总结过渡)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处处可见的,让学生举例。——机械手表的零件、风扇里的风叶„„ 整体观念重要,部分的作用也不可或缺。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那么究竟什么是系统呢?它有哪些基本特征呢?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1)系统及其基本特征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优化性)分别解释
(过渡)系统和要素是自然界、社会和思维运动中普遍存在的,任何一个事物都存在着系统和要素两个方面。
(2)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而相互作用的部分。是作为整体的组成元素、因素、方面、部分而存在。教材p58探究
(过渡)我们学习了系统与要素的哲学道理,就要懂得去运用。(3)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①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系统优化方法的核心。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它要求人们对事物的属性的认识进入到“整体性”的认识,从而开拓了对事物整体性研究的新领域。
治驼背的寓言吗?说的是山东有一医生能治一切驼背,方法之独特、手术之简便举世无双。一驼背者备厚礼求治,医生说:“包你背直。”说罢,他就让驼背者伏在地上,他在驼背上放一门板,蹦上去就是几下,那驼背者起先杀猪般嚎叫:“你要踩死我呀?”医生说:“只要驼背能直,哪管生死乎?”
这就犯了不顾大局,舍本逐末的错误。②有序性原则
——有序性原则认为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一定的规则,而不是杂乱无章的,系统内部都具有层次等级式结构,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的。例子:生物中的天敌灭虫、元素的分子排列 ③优化原则
——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从而为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提供各种优化的方案。a、田忌赛马 b、分粥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不够。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后来他们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
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但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如何制订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当各个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有全新的功能;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而一切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做准备,质变就不会发生。量变引起质变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基本形式有两种:第一,由于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引起质变;第二,数量不变,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方式和结构上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分粥》故事中,同是七人分一桶粥,有抓阄分粥、推选分粥、委员会分粥、轮流分粥四种分粥方案。谁分粥,谁先拿粥,前三种分粥方案是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没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每周饱一次、腐败粥、凉粥。只有最后一种方案,只是改变了分粥者拿粥次序,就是改变了拿粥的排列方式,分粥者不是先拿粥,而是最后拿粥,各个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终于实现了完全公平公正公开,达到了良好的意愿,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这正是量变引起质变的第二种方式的体现,这种质变,也是制度创新、体制创新。
第四篇:《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3单元第七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主要学习内容有: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等。[学生分析]
学生此前已学过唯物论的基本知识,和辩证法部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本作为前一节的方法论,学生学习本有一定的延续性。此部分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学习将有一定的兴趣;联系的观点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这对初学哲学,对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关系不是很明确的学生来说,在学习上有一定难度。[设计思想]: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高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和社会实际,设疑问难,循序渐进,用丰富而生动的现实材料来引出和论证相关观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精神,前准备充分,上组织讨论,提高认识,并将思想认识内化,避免空洞说教和简单灌输。[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的含义与特征。
2、理解系统优化的方法;综合性思维方式。
3、运用:举出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运用相关原理,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才能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剖析生活实例,说明如何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培养和锻炼综合性思维,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初步具有坚持和把握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能力,初步具有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在处理问题时,既要看到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它们的区别,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学会运用综合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和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及综合性思维方式等知识点的思路与方法。
2、组织学生分组探究学习,引领学生培养自主创新精神与实践的能力,以及培养集体主义的意识与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整体意识,培养全局观念,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或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努力把自己融入集体,融入社会。
2、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考虑,优化组合。锻炼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树立集体主义观念,是这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最终落脚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3、掌握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教学媒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时安排]:1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新:
播放奥运会开幕式《击缶》场面讲授新: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1)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含义不同;师问:看完录像后,我们为那壮观的场面所震憾的同时同学们有没思考过开幕式《击缶》中XX名乐手为什么会做到如此的整齐,如此的协调,从而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师问:昨天同学们预习了这个框题的内容,现在同学们用一些时间相互交流讨论一下预习的成果。(展示学生自主学习成果)多媒体显示(开幕式《击缶》场面)师问:请同学们思考在《击缶》中哪些是整体?哪些是部分?他们之间什么关系?生:答略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并引导学生分析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并通过表格的形式在多媒体上显示学生的分析。引发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回答:(略)学生讨论交流自主学习的成果学生结合事例分析思考并概括整体与部分的含义学生从事探究活动:思考分析(1)哪些是整体?哪些是部分?(2)整体由什么构成?(3)整体是怎样组织起来的?(4)整体从静态(空间)看是什么?从动态(时间)看是什么?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较有影响的事例,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可以拓展思维,全面正确地认识事物;同时为今后学习对立统一规律做好铺垫。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提取有用信息的方法使学生更全面准确地认识整体和部分的含义,为后面学习提供有力保证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2)整体和部分的相互联系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和部分相互依赖;○整体和部分相互作用;○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下是可以转化的。(3)处理好整体和部分关系○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归纳总结。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归纳总结。师问: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生:答略生:举身边事例分析师:同学们回答的相当好,做为奖励,我们听段音乐放松一下。播放音乐《天路》引入x藏问题师:分析归纳并结合x藏及海西建设的事例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个人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
学生探究活动:结合事例及录象探究整体和部分的区别?学生探究活动:结合事例及录象去探究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学生探究活动:引出方法论要求,学生举例教师引导并提升。欣赏音乐,并思考音乐所反映的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充分利用学生身边资源及国内外时事,并通过教师引导分析上升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个人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的关系。欣赏音乐,并通过音乐所反映的内容来提升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1)系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掌握系统优化方法必须做到的:从实践方面看:○着眼于事物的整体○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从认识方面看: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因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和准确的认识。师引导学生阅读并得分析: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系统就是诸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要素就是组成一个整体的相互作用着的部分。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师:游戏《同舟共济》
宣布游戏规则1.各组选一名组长组织2.用2分钟讨论方案3.在地上的圈子里以站立人数多一方为胜。4.站立时间要持续3秒以上.双方各派一名监督员6.站立时脚不得踩在圈外学生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分析获胜的原因。从而引出系统优化的方法。生:分析略师:对学生分析进行归纳总结引出系统优化的方法。学生思考: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也可以叫做系统与要素的关系,这是为什么?从严格意义上讲,二者是否完全等同?学生游戏并通过游戏让学生明白获胜的原因。并让学生分析从而引出系统优化的方法论要求
培养学生读书、拓展思维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激发学习兴趣、积累知识,将学习生活化。
观察学生联系实际能力并能准确等级评价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堂小结作业布置师引导探究并分析:系统优化思维极其重要。从认识方面来说,系统优化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因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在联系中把握各个部分,在联系中把握事物整体,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和准确的认识。从实践方面来说,系统优化方法要求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着眼于整体功能状态的优化,力求系统的最佳效应。系统的性质是要素、结构、环境三者的函数,其中结构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要十分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协调有序,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能。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是“一盘棋”,个别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不利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因此,必须从系统整体出发,搞好宏观调控。经济发展和人口、环境、资源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必须相互配合,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必须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统筹协调起来师:对本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升师:布置研究性题目:9月29日,我校将举办校运会,规定每班参赛选手不超过1名,每位选手限报2项,请用系统优化的方法为班级设计一份最佳参赛方案
引导学生总结、提高、升华通过小结使学生对本内容有更全面的理解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积极性,并能做到学以致用本知识体系(板书参考)设计基本特征内容要求实践教学后记:
1、注重堂教学资源的发掘,保证了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利用电教媒体教学后,增加堂教学信息的密度,提高了堂教学的效果。同时增加了同学们对政治的兴趣,加深了对“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理解。
2、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和堂发言,充分发挥了学生作为堂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老师教得生动,学生学得主动,对观点也把握得透。
3、由于穿插许多现实材料,使学生进一步感爱到学习哲学的有用性,提高了他们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
结合学校及学生实际布置相应的开放性作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能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第五篇: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反思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反思
冠县一中
张雅美
本节课在课前对于教材的把握比较透彻和准确,重点和难点也做到了突出,明确学习目标,对于学情的分析了解到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对有关联系的一系列问题并没有系统的认识,但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肯定接触过类似的问题或在不知不觉中运用过这样的思维方法。做到了心中有数、有的放夭。
堂课程教下来,教学目标完成较好,学生参与度也达到预计要求,但是我觉得对于本节课学生参与的程度还可以做的更好,教师可以再放手一些,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在本堂课中,我做到了适当提问,但要注意上课提问的深度与广度,同时注意学生的反应,有时也可以插入一些小故事,调节学生心情,有时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去讨论,然后由他们总结。此外,我觉得应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多问一些同学觉得这堂课听得怎么样,感觉怎么样,是否清楚这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的方法有没有不足的,举的例子是否恰当,教师布置的作业深浅度如何等等,要充分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就在于时间搭配有些欠缺,最后一个探究给学生的时间比较少,个别小组对问题的探讨还不深入,浮于表面,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进一步加强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