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随笔】唐宋诗词作家贬谪生涯及对其创作的影响探讨
【随笔】唐宋诗词作家贬谪生涯及对其创作的影响探讨
这个学期我选择了<<唐诗宋词欣赏>>作为我的选修科目。我非常喜欢唐诗宋词,也读过许多唐宋名家的诗词,对唐诗宋词所体现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通过老师上课的指导和自己的学习,我了解到许多唐诗宋词文化的内容,其中包含了贬谪生涯对唐宋作家诗词创作的影响,以下是通过自己的浅显了解所得到的感想。
“贬谪”,在唐代乃至整个古代,是许多文士无法回避的一种命运,文士要参政,要进入仕途,就必然有升迁与贬谪。贬谪是当时诗人普遍经历的人生境遇。苏轼是有名的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同时还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但在做官上,他经历了多次贬谪,最著名的“三贬”,分别是被贬到雷州,黄州,琼州。在这三个地方,苏轼都体现出了作为大家所具有的魄力,即使是一次次的贬谪,他也没有悲观,没有失落,反而更加乐观地面对生活,从被贬时所写的文章就可以看出来,如有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老夫聊发少年狂”“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可以看出东坡居士豪放的风格,又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更体现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真理,追求真我的大无畏精神,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如果没有贬谪,诗人处于一个安逸的环境,衣食无忧,那么是写不出这样为世人所吟诵的诗词来的。再看看杜甫,他有名的“三吏”、“三别”、铸成了诗史这一新篇章。他同情百姓疾苦,为百姓伸冤,却也屡遭贬谪,在做官的路上也一路坎坷,他写的三吏三别是他为民请命的体现,他在被贬谪的路上看到了百姓生活的痛苦,使他愤慨地写下自己的心情,由此可见贬谪对他的影响,如果没有这种经历,杜甫同样写不出来,这样历史上就少了一位著名的诗人了。我们来看看刘禹锡,他被贬到南方,形成了“竹枝词”这种新词体,它是吟咏风土人情的民歌体乐府诗。至今这种词体仍为大家喜爱。由此可见,贬谪对文人,甚至对诗词文化所产生的无穷魅力。
贬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贬谪文化中的诗文,都经过了长期的孕育,占据了古代中国文坛的主流。古代士人步入仕途后因种种因缘而或贬或谪或迁或黜,每每将心中郁结与所历之地的地理景观诉诸笔端,一部蔚为可观的贬谪文学史同时也是一部异彩纷呈的地域文学史。对苏轼的作品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苏轼的词中总有一个“从想不开到想开了”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往往就是受了优美景物的感染与启示,仔细看看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记承天寺夜游》《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等,我们可以总结到这个思路特点。都是一开始忧愤难解,辗转难眠,而后来见到了一个优美的景物,受到感染,摈弃了一切尘累,恢复了内心的淡泊与宁静。他算是有着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没有被贬斥击倒,表现出旷达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些贬谪文人都明白: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受之于父母,我们更应献之于国家和人民。因此我们是否可以作这样的设想:面对一切的灾难,不必苛求每个人都成为英雄而失去生命,更不要动不动就以生命做抵押,而弃之如敝屣。要有这种意识:生命是人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一定要好好珍惜。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古代的贬谪,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私心私情、贪赃枉法被贬谪:另一种是追求公理公正遭迫害,这种可以分为四种,同情百姓、为民请命被贬的,刚正不阿、反对宦官乱政被贬的,追求政治改良,触怒权贵而被贬的,禀性耿介、不肯奴颜媚骨而得罪权贵被贬的等等,我们所说的贬谪文化,是由后者而产生出来的。那些作家的贬谪经历,不仅对他们是一种难得的财富,对祖国的诗词文化,更是有了更前的发展和提高,他们的乐观心境,不仅对他们产生了积极的生活态度,而且促使他们创作出一系列不俗的作品,为祖国的诗词作出了贡献,可以说,被贬谪是一种磨难,更是一种可贵的财富。
第二篇:谈一谈童年体验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谈一谈童年体验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几乎每一个伟大的作家都把自己的童年经验看成是巨大而珍贵的馈赠,看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的源泉。一般而言,童年经验是指从儿童时期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体验。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童年,童年的一切构成了他(她)的最初的生活环境和人生遭际,形成了他(她)的短短的却是重要的经历。童年经验基本上是一种心理效应,它是随人的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着,童年经验作为一种体验更倾向于主观的心理变异。童年经验的这种性质对作家至关重要,它意味着一个作家可以在他的一生的全部创作中不断地吸收他的童年经验的永不枯竭的资源。
童年经验对作家而言必然是刻骨铭心的,必然要这样或那样影响他一生的创作。曾有一位青年作者问海明威:“一个作家最好的早期训练是什么?”海明威回答说:“不愉快的童年。”
在许多作家那里,童年经验以作品的生活原型和题材直接进入创作之中。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的同名小说《童年》以及许多作家的自传体小说,都直接把自己完整的童年经验作为题材写进作品。曹雪芹、歌德、鲁迅等许多作家则以童年经验为生活原型进行创作,他们的《红楼梦》、《少年维特之烦恼》、《朝花夕拾》等基本上是他们童年生活的结晶。在许多作家那里,几乎每一部作品都可以或多或少地寻找到童年经验的印记。譬如,如果我们有意识的查证的话,作家笔下的可亲的女人形象,都可以找到他的初恋少女和母亲的影子。
其次,童年经验作为先在意向结构对创作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整个童年的经验是其先在意向结构的奠基物。冰心说:“提起童年,总使人有些向往。不论童年生活是快乐,是悲哀,人们总觉得都是生命中最深刻的一段;有许多印象,许多习惯,深固的刻划在他的人格及气质上,而影响他的一生。”
童年经验作为创作的动力源。一般而言,童年经验按其类型可分为两种,丰富性经验和缺失性经验。弗洛伊德说:“幸福的人从不幻想,只有感到不满意的人才幻想。未能满足的愿望,是幻想产生的动力。”丰富性经验与幸福相连,而幸福就是欲望的满足,满足更容易变成厌倦,满足的厌倦会使生命失去追求的动力。童年的缺失经验更易于转化为强大的创作动力。
比如张爱玲,童年生活中母亲的出走,母亲的困窘以及与母亲之间的不愉快经历给予张爱玲的印象实在太深刻,这些缺失性的童年经验过早地促使她开始思索女性的命运,并因此在以后的创作中将关注的目光一直聚焦于在社会中处于弱势群体的女性。她清醒地认识到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和制度对女性精神、肉体的戕害。女性在社会生活中难以找到安放自我的所在,社会只允许女性作为男性的依附而存在,女性的命运只能是悲剧地活着,悲剧地死去。童年的诸多缺失性体验使张爱玲过早地开始了人生的觉醒“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 爬满了虱子”。张爱玲的一生都未能克服童年带给她的“ 咬啮性的小烦恼”。她一生始终都生活在那让她感到万分不幸的童年回忆中。童年中的生活、体验和感受成为了她一生不竭的创作源泉, 童年中那些不愉快的经历也养成了她孤独、敏感、内倾、自卑而又自信的复杂心理。这一切对于形成一个伟大的作家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童年的缺失性经验,从根本上说,是作家的沃土,作家在他的一生中永远可以从这里获得生命力的发动。回忆早年的缺失、不幸、苦难诚然使人感到痛苦,但却能使人的生命能量畅然一泄,从而使人快乐地享受生命的自由与甜美。
对作家来说,保持童心并充分利用童年经验是重要的。康·巴乌斯托夫斯基说:“对生活,对我们周围一切的诗意的理解,是童年时代给我们的最伟大的馈赠。如果一个人在悠长而严肃的岁月中,没有失去这个馈赠,那就是诗人和作家。”
童年是人生旅程的第一站, 它常常给人的一生打下某种底色。童年的悲惨与不幸往往会构成一个人对童年的缺失性体验, 这种体验对作家的创作影响深远。
第三篇:张爱玲的人生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
目 录
引 言......................................................一、张爱玲对其创作的影响………………………………………………………3
1、张爱玲的生活背景对其创作对象和创作内容的影响………………………3
2、张爱玲的生活教育背景对其创作风格的影响………………………………4(一)善用讽刺…………………………………………………………………………5(二)对偶互补与参差对照………………………………………………………5
二、张爱玲的家庭遭遇对其创作的影响………………………………………………6
(一)张爱玲笔下母亲形象的类型…………………………………………………6
1、庸俗的母亲…………………………………………………………………………6
2、冷漠自私的母亲……………………………………………………………………7
3、变态的母亲…………………………………………………………………………8(二)张爱玲笔下母亲形象的意义…………………………………………………8
三、张爱玲的爱情对其创作的影响………………………………………………9(一)张爱玲与胡兰成恋爱前的创作………………………………………………9(二)张爱玲与胡兰成恋爱期间的创作…………………………………………10(三)张爱玲与胡兰成分手后的创作………………………………………………10
四、上海的沦陷对张爱玲创作的影响…………………………………………………12 结 论.........................................................14 主要参考文献....................................................16
摘 要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坛上杰出的女性作家。她从自己悲剧的人生出发,写出了一幕幕人生的悲剧,留给世人许多有争论的独特而精彩的艺术世界。她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能找到生活中的原型,同时她的人生经历也极大地影响了其作品的创作,本文着重分析了她的人生经历对其作品的影响,主要从生活背景对创作对象和创作内容的影响,生活教育背景对其创作生活的影响、家庭遭遇对其创作生活的影响、爱情以及战争爆发上海沦陷对其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人生经历 ;创作;影响;张爱玲
张爱玲的人生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
引
言
张爱玲的作品内容几乎都是来自她的生活,她作品中的人物也和她周围的人物有极大的相似性,可以说她的人生经历带给了她作品很大的影响,在这里将一一介绍她的生活背景、教育背景、家庭遭遇、爱情、以及上海的沦陷对其创作的影响。
一、张爱玲对其创作的影响
1、张爱玲的生活背景对其创作对象和创作内容的影响
1920年9月30目,张爱玲出生在上海一个门第显赫的官僚家庭—张公馆,那一天下着阴冷的小雨,这似乎预示着张爱玲的一生将被笼罩着暗淡的色彩。张爱玲在她的创作中也多次的将张公馆描绘成世上最黑暗的地方,形容它犹如古墓一般的幽暗。看张爱玲的描写,读者就能感受到她对张公馆是厌恶的。当然,也不排除她在成长中逐渐了解自己身世后加剧的厌恶感。
张爱玲的上祖叫得最响的人物是慈禧的心腹李鸿章,李鸿章亲手挑选了清末的著名大臣张佩纶做女婿,张佩纶是当时朝廷的封疆大臣,后来张佩纶和李千金生了儿子,取名为张廷众。张廷众娶的是当年的江南水师提督、湖南籍的名将黄翼升的孙女黄逸梵。张廷众与黄逸梵生了二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女孩就是张爱玲。她的父亲张廷众继承了祖上丰厚的遗产,是个典型的遗少式人物,有旧时的文化教养,但也有一切遗少的恶习;她的母亲黄逸梵接受的新式教育,并受西方思想影响较深,因此新式女性的朝气蓬勃与封建遗少的暮气横秋因为封建的包办婚姻而格格不入,最终离异。期间,张爱玲的父亲在青楼接回了一个姨太太,这姨太太到张家后为了能在张家安生,行事颇有心机。想必张爱玲许多作品中的母亲形象都来源于她对后母跋
扈形象的厌恶。张爱玲就在这样一个无爱的家庭里成长着。张爱玲在长大后也逐渐的洞察了许多的世态,甚至于对自己高贵的血统也是不屑一顾的,她说过这样的话:他们只静静的流淌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时候他们再死一次。
张爱玲的祖母才貌兼得,这些优良基因在张爱玲的身上重现。在张爱玲很小的时候,经常看见母亲穿着各种西化的洋服及精致的妆扮,这些都让她有了迫不及待长大的欲望。张爱玲通过自己的写作得到人生中的第一笔稿费后,毫不犹豫的买了一只口红,她希望这只口红能够让自己的人生绚丽起来。
张爱玲特殊的生活背景造就了她与众不同的性格,她后来创作的内容也是以其实实在在的生活为背景。张爱玲一生的前二十年经历,涵盖了她全部的经验,她整个的写作生涯,就是努力运用她所在房子和街道里面发生过的事情,来解说她的私人世界。她的作品几乎都是就地取材,借着生活事实升华为艺术虚构。
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说:张爱玲的作品都是有出处的,在现实中都是有原形的。张爱玲生活的具体场景和张爱玲作品是不可分割的关系,细细品读张爱玲的书籍,不仅可以了解张爱玲生活的场景,同时也是研究她作品的出入口。
2、张爱玲的生活教育背景对其创作风格的影响
张爱玲是一个生活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的人,童年时代张爱玲一直和受封建传统影响较深的父亲生活在一起,但当时社会大环境在向西方社会学习,封建传统文化在当时已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和打击,她的母亲也在这种大环境下冲破了封建社会家庭、婚姻对女人的禁锢,远渡西洋,接受新文化教育。这时的她对母亲的种种行为既感新鲜又觉美好,并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烙下了母亲所代表的新文化的影子。稍大,张爱玲随姑姑一起生活,又受到先进的姑姑的影响,脑海中的新文化思想得到了加强;后来,她又进人新式学堂同时也是教会学堂——上海圣玛丽亚教会学校学习,接受西方文化教育。张爱玲既摆脱不了家族长期封建文化的积淀又深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她在新与旧的夹缝中生存,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夹缝中生存,作为新文化代表,她洞察了封建社会女性在现代文明中生存的不易。在这个夹缝之中她看到了
芸芸众生的人性弱点和中国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国民精神,找到了新与旧的突破口。
这一切生活教育的背景都使张爱玲小说的叙事风格具有明显的个性色彩,浓烈暖丽的语体色彩与讥诮冷峻的叙述腔调使得小说的内容与形式具有鲜明的对比;二元互补的模式加上参差对照的方法,使得作品的色彩层次更为丰富。
(一)善用讽刺
因为她所写的多是平凡普通的市民及其人生,所以他们身上无可避免地会存在着种种庸俗、消极的东西,对世俗人性有着清醒认识的张爱玲在写到他们的时候,笔法是讽刺的。如《五四遗事》写了几个新潮青年男女和他们新式爱情的尴尬结局。追求恋爱自由的男主人公历经波折,却成为三个新式旧式女人的丈夫。难怪他朋友打趣他“关起门来就是一桌麻将”,这样事与愿违的结果,令人欲说还休。《金锁记》写了一个女人被黄金的枷锁劈杀的可怜又可悲的一生。在经历了煞费心机、委曲求全、苦心经营、众叛亲离、徒劳无获后,年老的七巧躺在床上,回顾她一生的挣扎与心机,得到和守护的却只是一份“空虚的胜利”,讽刺的意味尽在不言中。有人评价张爱玲小说:“张爱玲在描写家庭、恋爱、婚姻背后的生存困境与人性困境,表达出连她自己也未必意识到的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即超空间之界(上海、香港)与时间之界(时代)的永恒关怀”。这种笼罩了她的主观色彩又与其本身的真实存在偏差的日常生活世界的书写对人性与人生的揭示便有了哲学意味。
(二)对偶互补与参差对照
张爱玲从小就特别喜欢中国古典小说,在其作品中不难发现她在安排情节结构与刻画人物时所采用的对偶手法。如《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佟振保的情人与妻子就具有“二元补衬”布局的意象,二者互补,相互映衬,“二元补衬”一旦与标记人物禀赋命运的对偶相生模式发生联系,便更加寓意化了。
首先二人的名字就具有隐喻色彩,书中无数细节也都因此产生了寓意。王娇蕊是娇媚热情、每一寸仿佛都是活的情人;孟烟鹂是美丽娴静但又苍白乏味的妻子;前者由于是朋友的妻子,对男主人公振保的名声地位构成潜在的威胁,他在激情过后退却了,使得女方“枉”自“娇媚”,最终枯萎,成了
一个苍老俗艳的中年妇人;后者的唯唯诺诺又让振保的情欲始终不能满足,只得在“梦”中寻找“艳丽”了。既可以热情似火像红玫瑰,又贞洁娴静如白玫瑰。娇蕊与烟鹂的命运也极其相似,一个被始乱终弃,一个被置之不理,都体现了夫权制下女性话语权的丧失。
在二元互补的模式之外,张爱玲又在其小说中加上了参差对照的方法,更生出一番相生相成之意,使得作品的色彩层次更为丰富。“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桃红配葱绿,是一种参差的对照”。张爱玲曾在《倾城之恋》中申明了她的创作主张:“用参差的对照的手法写出现代人之中有真实,浮华之中有素朴。” 张爱玲对这些庸俗的男女虽然没有过多的同情,但有着充分的理解:“我喜欢参差对照的写法,因为它是比较接近事实的,就事论事,他们也只能如此。” 在人性方面,张爱玲认为:“极端病态与极端觉悟的 人究竟不多。时代是这么沉重,不容那么容易就大彻大悟。”所以她的小说里,除了曹七巧,“全是些不彻底的人物。他们不是英雄,他们可是这时代的广大的负荷者”。就如,白流苏与范柳原尽管对爱情和婚姻的理解与期望值不同,但战争的爆发成全了他们,经历了一番曲折之后,终于短暂地走出心城的阻隔,各得所需。
二、张爱玲的家庭遭遇对其创作的影响
童年是人类生命的最初阶段,尽管短暂却总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对作家的文学创作来说,童年的生活往往是难以磨灭的印痕。张爱玲笔下的母亲形象与其童年生活的重创和严重的母爱缺失有着直接关系。这里主要是从张爱玲笔下母亲形象的塑造来看家庭遭遇对其创作的影响。
(一)1、张爱玲笔下母亲形象的类型
庸俗的母亲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母亲担负着生儿育女、相夫教子、操持家务等职责。千百年来,中国人对母亲的敬重也正因为这样。但是,也正是这种代代相传、根深蒂固的对母亲的价值评判,铸就了一批又一批遵从“孝、道、礼、义”的贤妻良母的形象。
这样一类母亲是张爱玲小说中塑造最多的,她们都是“良家妇女”,是传统型的母亲。比如《心经》中的许太太,面对女儿暗恋丈夫,而丈夫又与女
儿的同学同居这样一个乱伦的事实,也只能忍气吞声,淡淡地说了一句:“一家有一家的难处。”这个母亲在自己受尽伤害后,还在为自己的丈夫和女儿寻找退路,虽然令人唏嘘,但也不得不说这个母亲的确是生活在家庭的最底层,她不去想该用什么方法来阻止这种状况的发展,而是牺牲自己的尊严来捍卫这个名存实亡的家庭的尊严。说到底,这是一种愚昧。
《年轻的时候》中的潘太太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在旧礼教压迫下牺牲了一生幸福的可怜人,充满了爱子之心,可是不能够了解他,只懂得为他弄点吃的,逼着他吃下去,然后送他出门。”除此之外,潘太太只喜欢拔头上冒出的白发,或者是听绍兴戏,搓麻将,“有了不遂心的事,并不见她哭,只见她寻孩子的不是,把他们怄哭了。”一个浅薄、无聊的庸俗母亲跃然纸上。
在童年张爱玲的眼中,生母黄逸梵受过高等教育,但在自己的婚姻问题上也作不了主,嫁给张廷众后对于丈夫纳妾、嫖妓这些恶习也只能装作视而不见。在她留洋期间,姨太太堂而皇之地住进张家,她也是不闻不问。母亲的学识和爱好都是高雅的,但思想却又如此庸俗,这些童年经验直接或间接地渗透到作家的创作之中,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冷漠自私的母亲
与庸俗的母亲相比,这一类母亲则是在感情与经济的冲突中,毫无例外地选择了后者。《倾城之恋》中,离了婚的白流苏受到哥嫂的排挤而向母亲寻求安慰时,白老太太只是“一味地避重就轻”,让白流苏回婆家做寡妇,过继个儿子,为死去的丈夫守节。当流苏趴在床上痛哭着,想抓住母亲作最后的哀求时,却发现母亲不知何时离开了。对于这种“恶意的缺席”,流苏心里终于明白:“人人都关在他们自己的小世界里,她撞破了头也撞不进去。她似乎是魔住了,她所祈求的母亲与她真正的母亲根本是两个人。”
那么,张爱玲在创作这一系列母亲形象时是否有她母亲的影子呢?答案是肯定的。由于后母的挑唆,张爱玲被父亲毒打后软禁起来,在此期间,张爱玲身患严重痢疾却无人问津,要不是仆人偷偷给她吃了一些药,她早就命丧黄泉了,而这一切都是冷漠残忍的后母一手造成的。后来,张爱玲逃出父亲家与生母住在一起。当年夏天,张爱玲的弟弟也跟着来了,“带了一双报纸包着的篮球鞋,说是不回去了。母亲告诉弟弟说她的经济能力只能负担一个
人,因此无法收留他。弟弟哭了,爱玲在旁边也哭了。后来弟弟只得回去,带着那双篮球鞋。” 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认为,正是由于张爱玲童年时母爱的缺失才使她的笔下出现如此可怕的母亲形象。
3、变态的母亲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由于在婆家长期受到排挤嘲弄,在丈夫和婆婆死后,紧紧抓住金钱,她的心理已经完全扭曲了。她将自己的一切不如意变本加厉地发泄在女儿身上。七巧看到女儿恋爱后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内心便极端不平衡起来,因为女儿幸福的表情刺痛了她内心的伤疤,恼羞成怒的她把多年来积压在心头的怨恨全部疯狂地泼向女儿长安:“这些年来,多少怠慢了姑娘,不怪姑娘难得开个笑脸。这下子跳出姜家门了,称了心愿了,再快活些,可也别摆在脸上呀——真叫人寒心!”七巧还用许多恶毒的话侮辱女儿的人格,打击女儿在婚姻方面的自信心。这不是一个母亲对女儿说的话,而是一个疯狂的失去理智的女人对自己仇视的同性的报复。张爱玲用她冷冰冰的笔写出了一个魔鬼似的母亲的变态心理与行为,解构了传统文学中以“爱”为核心的慈母形象,将母亲与子女的关系写得如此恐怖,令人毛骨悚然!
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张爱玲对这一类母亲十分憎恶,就像憎恶她的后母一样。张爱玲私自去生母家中住了两个礼拜才回来,那天进了家门后母就找茬打了她一巴掌。因为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张爱玲对她毫无感情可言,所以本能地便要还手,被仆人拉住了。但后母的举动却像发疯了一般,她一路叫嚣着奔上楼去:“她打我!她打我!”从此以后,在张爱玲的字典里,后母便成为疯狂和变态的代名词。这段痛苦的回忆伴随了张爱玲一生,也对她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张爱玲笔下母亲形象的意义
张爱玲的作品向人们证明着孤独与自私,也包含着对人生的讽刺。这正是她从封建贵族家庭生活中体验出来的独特感受,是她熟悉的旧上海家庭生活的折射。从心理学讲,童年经验对一个人的个性、气质、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个体的童年体验常常为她的整个人生打下烙印。她曾短暂地从生母那里获得母爱,但只是昙花一现。生母长期出国,父母离异,后母狠毒,使她感受不到母爱,这种阴影反映到作品中便有了对母亲形象的否定和瓦解。
三、张爱玲的爱情对其创作的影响
张爱玲和胡兰成之间有一段爱情故事,这段故事影响了张爱玲的一生,在和胡兰成恋爱前后,他的作品也有很大的改变,她的爱情故事影响了她的 创作。追究起来,张爱玲为何孤独早已有了预示,这个叫着“出名要趁早啊!”的二十岁的女孩,在爱情没了的时候说出这样的话:“她笔直地看透了他,一望无际,几千里地没有人烟——她眼睛里有这样的一种荒漠的神气。” 张爱玲的创作集中在1943年到1945年,尤其是在1943年的下半年到1944年的年底,这恰巧与她和胡兰成认识、相爱、结婚、分离的经过惊人地吻合。
张爱玲的成名,引来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而后,在她的爱情与创作走向辉煌的同时,她也面临着即将来临的永久的衰退。她的文学才能由于得到爱情的滋润,开放得尤其绚丽,也因为爱情的逝去而迅速萎谢。张爱玲的笔下很少有决断的女子,她们大都是小奸小坏可怜可哀的人,“电车上的女人使我悲怆。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 男人和女人的纠缠不清是永远的,而张爱玲的态度是闭口不谈,她看不起嘴上永远讲着男人的女人,她自已虽然不讲,但她却是受伤害最深的。
(一)张爱玲与胡兰成恋爱前的创作
1943 年以前,在张爱玲没有认识胡兰成以前,她的作品是不够成熟和精致的,她笔下的爱情差不多都是畸型的,在《沉香屑•第一炉香》中写葛薇龙投靠姨母,成为一名高级妓女。《沉香屑•第二炉香》写教师罗杰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少女愫细,母亲和姐姐的不幸婚姻,导致愫细的心理变态,最后罗杰被逼到自杀为止。《茉莉香片》中的聂传庆充满阴柔,而丹珠则充满阳光,最终是聂传庆因无能爱丹珠而痛打她。《心经》则是写父女恋。小寒与父亲峰仪一场畸型的恋爱,使小寒把她父亲母亲之间的爱一点点扼杀掉。
在写这些作品的时候,张爱玲二十出头,她的生活经验来自父母与众多亲戚。据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说:“她的小说人物,可说俯拾即来,和现实人物的距离只有半步之遥。在她生活周边的知情者,一看她的小说就知道她写 的是哪一家的哪一个人”。此外还有在香港念大学时的经历,再就是来自于书本了。
(二)张爱玲与胡兰成恋爱期间的创作
胡兰成因对张爱玲小说的惊艳,立刻到上海去拜访她,从此两人开始情缘,到1944 年二人结婚,这期间,处于恋爱中的张爱玲写出了她最美最有才华的作品。1943 — 1945年是张爱玲创作的巅峰期。在这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她几乎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不仅数量惊人,而且迭有佳作,一时轰动文坛。
《爱》的内容写一个女子在自家后园里隔着篱笆碰到一个男子,互相之间一个微笑,只有一句话:“你在这里。”然后女子被人辗转卖到异乡,只是这一生她都会回想起年轻时的这一幕。“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文章很短,只有 345 个字。如果不是胡兰成在《今生今世》中的旁白,应该没有人会懂得张爱玲写这篇短文的原因。处于热恋中的张爱玲于亿万人中,于乱世中遇到胡兰成,对她来说是多么欣喜啊。即便在这个时候她也没有太多的话肯告诉读者,她所能说的就是这么隐晦含蓄的一句:“你也在这里吗?” 在与胡兰成相处的几年里,张爱玲对世俗充满了喜爱与悲悯。那时候的她充满了旺盛的创作力:“像恋爱结婚,生老病死,这一类颇为普遍的现象,都可以从无数各各不同的观点来写,一辈子写不完,如果有一天说这样的题材已经没的可写了,那想必是作者本人没的可写了,即使找到了崭新的题材,照样的也能够写出滥调来。”
(三)张爱玲与胡兰成分手后的创作
1947年6月10日,张爱玲写信与胡兰成决绝,并最后一次用电影《不了情》与《太太万岁》的稿费为胡兰成寄去三十万元,而这两年胡兰成的逃亡生活费用,都由张爱玲负担。其实张爱玲早已下了分手的决心,只是等到了胡兰成的境况有转机,才写信永诀,其用心良苦实在可叹。然而张爱玲是真的萎谢了,她的感情生活,她的艺术生命。
而这两年是一段令她伤心的日子,她没有写任何散文,直到与胡兰成诀
别后,她才又开始写作。经历沧桑的张爱玲终于写出有着人间真情的小说《多少恨》、《十八春》。这两部小说都有张爱玲的影子,自食其力,父母离异,男女主人公没有了以前小说中的斤斤计较和盘算计谋,有的仅仅是两情相悦的爱恋,心灵相契的爱情,然而最终总是人逃不过命运的摆布,并且最后都是女主人公选择离开。《十八春》中,张爱玲把世钧的家放在南京,南京是张家故居,张佩纶晚年的居所,很豪华,民国时被改为立法院,胡兰成去寻访时已烧成灰烬。除此之外,还因为那时胡兰成在南京工作,每月去上海几天,每次到上海先不回自己家,先去看张爱玲,进门第一句话是:“我回来了!”张爱玲把世钧的家放在南京,自有她割舍不下的情意在里面。《十八春》里的曼桢,坚强而自信,无论从经济上还是精神上,她都在支撑着一大家子。这是有来由的。抗战胜利以前,张爱玲写苏青,说苏青是只有她照顾人没有人照顾她的,而张爱玲认为自己是不可能如此的。等到胡兰成逃亡的两年里,她却总是寄钱给他,还不忘叫人带香烟和剃刀给胡兰成,这时张爱玲的所作所为已经是曼桢的心思了。她所做的,只是担当而已。曼桢性格中最大的特点除了坚强还有坚贞,即使丢了一个旧手套,她都觉得可惜,更何况是自己深爱过的人呢?而且一旦失去了,曼桢对新人新物就再也不会有从前那样的兴趣,这或许就是曼桢离开世钧以后再也没有幸福过的原因,也是张爱玲再也没有恢复到四十年代在上海时的那种创作精力的原因。在《十八春》中,世钧后来离开了曼桢,她还是照样生活下去,但她仿佛整个人陷进泥潭里去了,神情恍惚。这是张爱玲的真实心情。
一九四六年十一月,东躲西藏的胡兰成悄悄回到上海,在爱丁顿公寓住了一个晚上。当时,他们的感情已经处于决裂边缘。第二天清晨,胡兰成去张爱玲的床前向她道别,俯身吻她。她伸出双手紧抱着他,泪水涟漪,哽咽中叫一声“兰成”,就再也说不出话来。就像《金锁记》里的长安:“她隔得远远的站定了。只是垂着头。没有话,不多的一点回忆,将来是要装在水晶瓶子里双手捧着看的,她的最初也是最后的爱。”
张爱玲说:“你是到底不肯。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
张爱玲不是没有和胡兰成复合的机会,也有朋友想从中撮合,但张爱玲
是绝不回头了。然而真正可惜的是她的创作才能的萎缩,她后期大量所作的是对前作的改写,她翻写《金锁记》为《怨女》,翻写《十八春》为《半生缘》,她捧起了自小熟读的《红楼梦》、《海上花列传》。她整理的《红楼梦魇》并无太大的价值,她的《张看》、《谈看书》、《谈吃》也不被。看完这些作品,让人觉得“憋着的一口气终于放了出来,打了个深长的哈欠。”
从以上可以看出,张爱玲会把自己的形象以及和胡兰成之间的爱情故事渗透在她的作品当中,而他们的爱情也深深的影响了她的创作。
四、上海的沦陷对张爱玲创作的影响
1937—1941年这一时间段,张爱玲在上海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上海沦陷的同时,张爱玲也遭遇了家的“沦陷”。8月13日,日军攻击上海闸北,中国军队立即反击,为期三个月的上海抗战开始。
上海的沦陷让她倍感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苍白、渺小以及生命的不可知,由此内心产生无比的悲凉、寂寞之情。夏志清曾这样评说张爱玲:“她创作的灵感显然逗留在她早期的上海时代。” 1943年到1945年,可谓是张爱玲一生创作的巅峰。战火纷飞的上海是张爱玲作品得以生存滋长的最佳空间。她的故事告诉读者,旧家庭崩坏以后并无奇迹产生,这个世界仍然一天天的坏下去,年轻一代无论是否具有叛逆性都无路可走。在她的笔下,没有伟大的使命在召唤,微不足道的人们只是感觉到日常的一切变得恐怖,她清楚地意识到人在历史变动的面前的无奈,而这一切,刚好符合了沦陷区都市居民的一般社会心理,使读者从文中找到了切实的感受,因而张爱玲的文章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张爱玲所创作的那些描写市民日常生活与她独有的贵族气质的文字,那些琐碎的精致,那分唯美的苍凉,让那些在沦陷区哀伤与自怜的人们,找到了昔日的回忆与情感上的依托。那些咖啡馆、跳舞场以及霓红灯下的头晕目眩,让人们一次又一次的回忆起往昔的十里洋场,深深的吸引了都市动荡环境下的市民。
从1943年4月,张爱玲在周瘦鹃主编的《紫罗兰》上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后,一鸣惊人。同年5月,发表了《心经》,8月发表了《封锁》,1944年1月发表了《年青的时候》,同年2月发表了《花凋》,5月发表《鸣鸾禧》,6月发表了《红玫瑰与白玫瑰》,9月发表《桂花蒸·阿小悲秋》,11月发表《等》。在这两年期间,她还创作了大量的散文:《到底是上海人》、《洋人看京戏及其他》、《更衣记》、《公寓生活记趣》、《烬余录》、《谈女人》、《论写作》、《有女同车》、《自己的文章》、《私语》等。1944年8月和11月,张爱玲相继出版了她最有代表性的小说集《传奇》和散文集《流言》,张爱玲在沦陷区的文坛里大放异彩,如鱼得水。战争与生计迫使张爱玲运用她唯一的技能写作来过生活。如果说不是战争的爆发,也许她在英国读书,成为一名学者或是白领,不会这么快的成为一名作家,或许她要经过多年的摸索才找到这条途径。
结论
张爱玲的一生是传奇的,她用自己传奇性的一生和传奇式的作品演绎了一个个悲剧故事,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特殊的人生经历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她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她留下的作品值得我们每个人去阅读,去研究,去体会她在小说中注入的感情。
参考文献
1、张爱玲 《对照记》,北京十月出版社,2009
2、张子静、季季 《我的姐姐张爱玲》,文汇出版社 2003
3、夏志清 《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张爱玲 《自己的文章》 《张爱玲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5、张贞元 《张爱玲传:独爱临水照花人》,中国工人出版社,2012
6、张爱玲 《传奇》再版本,上海杂志出版社,1944
7、张爱玲 《创世纪》 《张爱玲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8、张爱玲 《有女同车》 《张爱玲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9、张子静、季季 《我的姐姐张爱玲》,文汇出版社 2003
10、张爱玲 《写什么》 《张爱玲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2
11、胡兰成 《今生今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2、张爱玲 《相见欢》 《张爱玲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2
13、夏志清 《鸡窗集》,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
第四篇:浅论纳兰性德的人生经历对其诗词创作的影响
浅论纳兰性德的人生经历对其诗词创作的影响
康熙十七年(1678年)前后,随着政权的渐趋稳固,词坛重心转移到了清王朝的政治中心北京,南北词人汇集皇都,其时,陈子龙、龚鼎孳等由明入清的词界宿老相继去世,以陈维崧为领袖的阳羡词派已呈衰势,而朱彝尊倡导的浙西词风又方兴未艾,尚未笼及全局,于是京华词坛涌现了为时甚短,却是群雄纷起的新景观。其中以满洲的纳兰性德和寓居京师的江南文人顾贞观最为杰出,而且他们相知莫逆,交情深如异性兄弟。其中成就最高的当属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为“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的纳兰性德。纳兰性德(1654-1685),原名成德,避太子讳改性德,字容若,别号楞伽山人,先世为叶赫部贝勒,曾祖父金台石为明室外藩,为抗拒努尔哈赤死于战火,曾祖姑嫁努尔哈赤为大妃,生清太宗皇太极,后来叶赫部族归附后金,其父明珠仕清朝,累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太傅,为康熙朝权相之一,性德17岁补诸生贡入太学,次年(康熙10年,1671年)举顺天乡试,康熙十五年应殿试,赐进士出身,选授三等侍卫,寻晋一等,出入扈从,贵要莫比,深得康熙隆遇。
纳兰性德著有《通志堂集》二十卷,收录其所有诗、词、文,并有《通志堂经解》传世,成就最高的是词,初名《侧帽》,后增补为《饮水词》,总数达350首左右。这三百首词在清词史中地位重要,影响深远,清末名家胡微元在其《岁寒居词话》中道“倚声之学,国朝为盛,竹垞、其年、容若鼎足词坛,容若《饮水》一卷、《侧帽》数章为词家正声,散壁零玑,字字可宝,每逢凄风暗雨凉月三星,曼声长吟,时恨不与纳兰同时而。“可见纳兰性德在词坛中的地位。
纳兰性德的生平行径颇多奇特的矛盾现象,如生长华阀,位居清要,但情思抑郁、倦于仕禄;又如清初满汉之防甚严,成见最深,纳兰性德却与世称落落难合的“一时俊逸”顾贞观、严绳孙、姜宸英等交游契厚。性德曾说,“诗乃心声,性情中事也。”“做诗欲以言情耳。”,诗词的创作本发乎于情,没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感情积累必然无法写出动人心魄的诗词
身份高贵而志在山林使其诗词风格抑郁
纳兰性德生长在裘马轻肥的钟鸣鼎食之家,有位居宰辅显要当朝的父亲明珠做靠山,自己进士出身,身为皇帝近侍的一等侍卫,而且“密迩天子左右,人以为贵近臣无如容若者”,性德自己也在给顾贞观的信中说“日睹龙颜之近,时亲天语之温,臣子光荣,于斯至矣”,过的完全是功名冠冕无所不有,尊荣享乐无所不备的锦衣纨裤的贵族生活,可是我们看纳兰词感受的却又是另外一番情景,情调凄凉哀婉,气氛抑郁悲凉,仿佛有说不完的忧伤焦虑,诉不完的烦恼辛酸,从他的诗词中尽可以体味到深含其中的悲戚苦涩之音和无法摆脱的沉重压力及难以排遣的忧伤哀愁之情。一个作家反复吟咏那些催人断肠的词句是他创作心态的直接反映,这种身世地位与其作品风格的强烈反差更加突出了纳兰性德的生平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的重要性。
1、出仕前的心理状态和作品
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1655年1月9日)纳兰性德出生于明珠府,性德之父明珠是被努尔哈赤吞并的叶赫部贝勒的后裔,其曾祖姑又是努尔哈赤的“孝慈高皇后”,纳兰性德的母亲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嫡亲孙女,叶赫那拉氏与爱新觉罗氏先世的夙怨早已被时间冲淡,因此明珠在康熙前期备受重用官居要职。
满人入关后为了统治的需要便极力提倡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八旗官员上行下效,出现了八旗子弟竞相攻读经书,参加科举考试的局面,纳兰性德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明珠一向重视团结汉族文士,注重吸收汉族传统文化,深知人才的成长除立志苦读之外,师友之间的影响也极其重要,因此他教导纳兰性德隆师亲友之道。
丁腹松是纳兰性德的第一位老师,通州人,通学能文而性情拘介,不随时俗,三十岁考中举人后屡试不第,明珠特请他做家庭教师。他不顾纳兰性德贵族公子的身份,在戒其贪玩、勉其立志的同时在学业上严格要求、督责不殆。纳兰性德自幼聪敏,读书一再即不忘,在丁腹松考中进士辞馆时,纳兰性德在儒学上已有了相当高的文化修养了。
康熙十年(1671年)朝廷议准“八旗新旧生员内,通行选拔文行皆优者,满洲、蒙古起送二名,汉军起送二名入监肄业” ③。纳兰性德贡入太学正是此年,从千万人之中只选6名,而纳兰是其一,可见当时纳兰确实是品行出类拔萃,文采超凡脱俗非同一般了。
当时在国子监里纳兰性德深得祭酒徐文元的器重,徐乾学后来回忆道“舍弟立斋为祭酒,深器重之,谓余曰:„司马公贤子非常人也‟”。至康熙十一年(1672),十八岁的纳兰性德一举考中顺天乡试的举人,此事对纳兰性德对其家族的影响相当大。当时满人推崇骑射之术,初入中原还不适应汉人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纳兰性德能以满洲贵族的身份考中举人,几乎可以算是满汉融合的一个标志。在他随着同科举人以其面见座师徐乾学时,非常庆幸自己得了个好老师“入而告其亲曰:„吾幸得师矣‟,出而告其友曰:„吾幸得师矣‟梦寐之间,欣欣私喜曰:„吾真得师矣‟。” ④徐乾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顾炎武的外甥,曾得顾炎武的亲自教导,是清初大儒,兄弟三个都为当时朝廷中的要员,且文采卓著,纳兰性德之所以如此高兴,逢人便说“吾真得师矣”是因为对徐乾学学识的由衷佩服。也是从认识徐乾学开始,纳兰性德开始接触宋元经学,以至于后来编著了《通志堂经解》流传世间。
康熙十二年(1673年)纳兰性德怀着欣喜与自信参加了由礼部主持的全国性的科举考试,即会试,被录取为贡生,正当他准备参加最高级的科考——殿试时,突然身患“寒疾”,不能参加“庭对”,只能等下一科的科举了。此事对他的打击非常大,心里包袱沉重。并写了《幸举礼部闱以病未与庭试》一诗说到:“晓榻茶烟揽翠丝,万花园里误春期。谁知江上题名日,虚拟兰成射策时。紫陌天游非隔面,玉阶有梦镇眉愁。滓滨强对新红杏,一夜东风感旧知。”⑤在此诗中,纳兰一是抒发了未能参加殿试失去了扬声名显父母光宗耀祖的机会的遗憾和愁闷。二是自信自己未能获得功名不是自己学识浅陋,而是由于生病耽误了时机。三是表达对徐乾学指导自己的感激之情,对下科殿试充满了信心。
纳兰性德在错过殿试之后,更加严格自律刻苦学习汉族文化,徐乾学说:“容若以豪迈挺特之才,勤勤学问,生长华阀,淡于荣利,自癸丑五月始,逢三、六、九日黎明时骑马过余邸舍,讲论书史,日暮乃去”,在此期间开始编著的《渌水亭杂识》,是满人学习汉文化的历史记录,具有巨大的认识和借鉴价值。至于纳兰性德在诗词中的沉郁凄婉之音及如何看待这些诗词,就要探讨她出仕后的思想动态了。
2、出仕后的思想经历
自康熙十二年因病没能参加殿试后,经过三年的笃意学习,纳兰性德终于在康熙十五年(1676年)考中二甲第七名进士。儒家倡导学而优则仕,科举考试是儒生步入仕途的第一步然而当时明珠正当权势炽手之时,康熙又是个少有的善于御下的雄才明主,正因为这个原因,纳兰性德不仅无法偿自己征战沙场之志,甚至连入翰林院修史也不能得,只能在闲置在家一年多后入宫当了侍卫。
在同年纳兰性德送落第好友马云翎回江南时,赋诗相赠,诗曰:“弃捐世所悲,予独为君喜。君归葺屋南山里,燕麦青青缠覆雉。新莺啼过眠未起,笑看我辈红尘死” 从诗中可以看出纳兰性德绝不是纯粹的在安慰马云翎,而是真心的厌恶所谓的“红尘”,羡慕马云翎可以不用为功名家世所牵累自由自在的生活,年纪轻轻已有了“葺屋南山”的念头。
纳兰性德是不得志的,他是一位弓马娴熟又文采翩翩的贵族少年,当时南方的三藩之乱战争进行的如火如荼,他希望的是“一骑红尘来,传有双羽书。慷慨欲请缨,沉吟且踟蹰”这样的戎马生涯,一等侍卫虽然高贵却不是纳兰性德的向往。在给好友顾贞观的书信中说道:“人各有志,不能相强,使得为清时之贺监,放浪江湖,亦何必为汉室之东方,沉浮金马,倘异日脱履宦途,拂衣委巷,鱼庄蟹舍,足我生涯,药臼茶铛,消兹岁月,皋桥做客,石屋称农,怀抱影于林泉,遂忘情于轩冕,是吾愿也”。
侍卫的生涯高贵而平淡,平淡的生活更易消磨人的志向,何况伴君如伴虎,侍卫不过是高一级的家奴,只不过主人是皇上而已。对于像纳兰性德这样“吾本忧时人,志欲吞鲸鲵”的胸有大志之人,无异于束缚在金笼中的雄鹰,无法振翅高翔。心情抑郁不得志是纳兰性德主要的思想写照,因此在他的众多诗文中,处处可见这种块垒抑郁之气,可见仕途不得意,而欲归隐却无门路的生活经历严重影响了纳兰性德的诗词创作。
二、情感的坎坷波折加深了其诗词的“哀感顽艳”
从纳兰性德生平的诗词中足可看出他情感的丰富,正是由于他情场的失意,才使得他的感情更加细腻,因为深受汉族文化的熏陶,所以他厌苦鞍马扈从,鄙视宦海倾轧,转而“甚慕魏公子之饮醇酒近妇人”(手简 寄张纯修)的轻狂脱俗生涯。史载纳兰性德妻卢氏,妾颜氏,康熙十六年(1677年)卢氏病亡,复娶官氏。,除原配夫人外,与纳兰性德有婚恋关系的还有一位扑朔迷离的早期恋人和一位婚外恋人沈宛。他们与纳兰性德的关系影影绰绰,若明若暗,但很明显,他们对纳兰性德的创作的影响不可小觑。
1、扑朔迷离的早期恋人
关于纳兰性德那位青梅竹马的恋人的传说,始于无名氏的《赁庑笔记》,“纳兰容若眷一女,绝色也,有婚姻之约,旋此女入宫,顿成陌路,容若愁思郁结,誓必一见,了此宿因,会遭国丧,喇嘛每日应入宫唪经,容若贿通喇嘛,披袈裟,居然入宫,果得一见彼姝,而宫禁森严,竟如汉武帝见李夫人故事,始终无由通一词,怅然而去”讲的便是所谓的纳兰性德混入宫里会见恋人之事,只是宫禁森严无法语言交流,只得以玉钗相叩来传递情意,在纳兰词中隐约可以找到此事的痕迹,如《减字木兰花》中写道“相逢不语,一片晕红疑著雨。小晕潮红,斜溜鬟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为疑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廊叩玉钗。”⑥等,似乎真如《赁庑笔记》中所记载相符。在近代关于纳兰性德的研究中也有人论及此事,如高亢教授在《一砖一石》中阐释纳兰性德的《咏絮诗》“怜他借得东风力,飞去为萍入御沟”的意蕴时说道,纳兰性德有相爱女子,后被选入宫,他还想见面,这种感情在他的诗词中依稀可以看到一些痕迹。马乃骝先生在《饮水诗词研究拾零》中论述《眼儿媚》一词时也说“据清人笔记称,成德婚前曾有一中表妹被选入宫,二人情爱至深,成德思与会面,遂乘皇后丧礼之机化装成喇嘛入宫探望”⑦。与入宫说不同的另一种说法源于刘徳鸿先生的《清初学人第一——纳兰性德研究》一书,“不赞成纳兰性德所恋女子入宫之说,但并不否认性德生前有过恋人,恰恰相反,从性德对异性情意绸缪、一往情深的性格特征和他所写的爱情诗词来看,他是个自由婚恋的热烈追求者,可以肯定他生前有过甜蜜的初恋,并且这个恋人不是后来的发妻卢氏,而是纳兰家一个后来出家的侍女,使他饱尝了失恋的痛苦”。不过,这种说法也是从纳兰词中归纳而来。当然,由于关于纳兰性德的史料记载并不全面,所以我们要了解他的家世、他的感情就只有从他的诗词中去管窥蠡测。
不论哪种说法都无法否认初恋情人对纳兰性德的影响,以至于他在诗词中才会时时有“十一年前梦一场”这样的佳句,就是因为这一份牵挂化在了词中才更显得韵味十足。
2、为正妻卢氏所做的“悼亡词”
中国古代的悼亡词从内容的确认来说,最早可以推溯到《诗经》中的绿衣篇,但明确标明是悼亡并能流传于世的当属西晋潘岳的三首了,南北朝的沈约、唐末的元稹都有此类作品,其中南宋陆游的“沈园”诸题虽系忆旧实乃悼亡,为这些作品中的上乘之作。悼亡题材最早出现于词里最出名的当属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阕,悼念前妻王氏的情思真挚、哀戚形象若在眼前。
“纳兰的悼亡词不仅拓开了风格,更主要的是赤忱醇厚、情真意切将其哀恸追怀、无尽依恋的思绪赋之于词。现存《饮水词》中题目标明悼亡的有七阙,此外,虽未标明但其词意实是悼亡的尚有三、四十篇,占纳兰词中总体比重相当大,也是历来词人中悼亡作品最多的” ⑧,难怪顾贞观要感叹“容若词一种凄婉处,另人不忍卒读”。
其师徐乾学在《通议大夫一等侍卫进士纳兰君墓志铭》中道“配卢氏,两广总督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兴祖之女,赠淑人,先君卒”,据考证卢氏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嫁给纳兰性德,三年间二人感情和谐美满,娶卢氏时纳兰正当科场失意之时,至康熙十五年(1676年)纳兰已中进士,就在此年5月,卢氏产一子海亮,一月后因疾而殁。
吴江词人叶舒崇在《皇清纳腊室卢氏墓志铭》中写道“抗情尘表,则视若浮云。抚操闺中,则志存留水。于其殁也,悼亡之吟不少,而知己是恨尤多”,足见纳兰性德与其亡妻琴瑟和谐的情谊,也就能理解他的悼亡之篇何以如此哀恸了。纳兰初赋悼亡词应是自度曲《青衫湿遍》,“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缸。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残阳。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薄命宜将息,再休耽、怨分愁香。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凄清苦语辅以促节短拍,呜呜哽咽犹如对面夜话,真如一幅生者与亡魂相将神伤的画面。
卢氏的死对纳兰性德的打击异常沉重,甚至到康熙十九年(1680年)卢氏过世三周年祭日时还不相信爱妻真的已经不在人间,以为只是一场梦罢了,词中写道“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纳兰的卓绝处正在于能将追求与失落相交杂的痛切之感毫不掩饰的表达出来,“料也觉、人间无味”这一情绪是在纳兰词中中经常流露的,因此引起了不少的揣测,其实他的厌弃尘俗世间的情绪正是从悼亡中触发或加剧的。
正值纳兰性德进士及第春风得意的时候爱妻逝去,严重创伤了词人的内心,心境发生巨变。其原词集名曰《侧帽词》颇有风流潇洒之意,至此改为《饮水词》,便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凄咽哀感,词风也随之变迁,不仅如此“人间何处问多情”(《浣溪沙》)的失落感和“只因碧落重相见”(《减字木兰花》)的断肠痛,显然是促使纳兰早逝的重要原因,所以悼亡之赋实在是纳兰性德一生及其创作的最大关键。
3、与沈宛的爱情悲剧
纳兰性德的妻子卢氏亡故后,明珠又给他娶了继室官氏,或许是因为婚姻生活的不圆满,后来他又认识了江南的才女沈宛,并有了一段传奇般的婚外恋,不过,他们的恋爱是以相互爱慕为基础,不在于容貌色相,主要在于品性才情。沈宛,表字御蝉,江南乌程人,著有《选梦词》,是清初著名的女词人,由于封建社会妇女一般不参加政治活动,所以关于其身世的记载很少,康熙二十九年刊印的《众香词》中选刊了沈宛的五首词,并附作者介绍说,“沈宛,字御蝉,乌程人,适长白进士容若,甫一年有子,得母教《选梦词》”。此书出版距纳兰性德逝世仅五年,当不致有大的错误。
但是,纳兰性德与沈宛二人族属不同,结合的可能极小,因为清初满汉矛盾尖锐,顺治年间颁令禁止满汉通婚,在康熙年间更是严厉推行,违者治罪,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朝廷才下旨,撤销不许满汉通婚的禁令。纳兰性德和沈宛相恋的时候正是严厉禁止满汉通婚的时候,可见他们的相恋要冲破民族畛域的偏见和流俗的约束要承载多大的压力。《康熙起居注》载,纳兰性德随圣驾南巡是在康熙二十三年九月二十八日离京,十一月二十九日回京的,而纳兰词中关于江南的诗歌多有描写春末夏初景色的句子,如“燕子矶头红蓼月,乌衣巷口绿杨烟”(《梦江南》)、“五月江南麦已稀,黄梅时节雨霏微”(《浣溪沙》)等等,都证明纳兰性德在五月去过江南,至于他去江南干什么还不清楚,但他在江南肯定认识了沈宛,且中间牵线之人必是顾贞观无疑。康熙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1682—1684年)顾贞观做客吴兴(即乌程),这期间和纳兰性德书信交流频繁,大概是这时,纳兰性德在京师阅读到了沈宛的诗词作品,欣赏其文采风流和委婉的情致,遂萌发好逑之意。于是在写给顾贞观的信中说道“顷闻峰仰之间颇饶佳丽,吾哥能泛舟一往乎,有闻琴川沈姓有女颇佳,亦望吾哥略为留意”以纳兰性德和顾贞观之间的交情,顾贞观是不会不牵这红线的,并且纳兰性德后来去了江南,而且很快和沈宛开始了同居生活,纳兰性德在词中说“惜春春去惊新懊,粉隔轻汗红绵扑,妆罢只思眠,江南四月天。”这无疑是纳兰性德在江南与沈宛相会的写照,而沈宛在纳兰过世后写了忆旧词,“雁书蝶梦皆成杳,月户云窗人悄悄,记得画楼东,归骢系月中。醒来灯未灭,心事和谁说。只有旧罗裳,偷沾泪两行”,也说明他们已经同居,纳兰性德和沈宛虽然因共同的爱好情趣而结合,在封建社会一夫多妻制的条件下也并不稀奇,但是为当时满汉不通婚的禁令所束缚,不能把沈宛带回北京的明珠府,使性德陷入了深深地矛盾中。
纳兰性德有公务在身,无法久留江南,分道扬镳后,在《临江仙》中写道“原是瞿塘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意思是自己和情人的约会被打断不是自己的负情变心,这无穷的幽怨一时难以说清楚,沈宛也有一首《临江仙》道“难驻青皇归去驾,飘零粉白脂红”、“闻吟佳句,怪东风兼雨”,可知沈宛是理解纳兰性德的,虽然分手了,但彼此眷念追怀之情却常常溢于言表。相爱而不能相见,成了彼此心中最大的块垒。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九月二十七日,纳兰性德刚接到要他扈驾南巡的通知后即抑制不住激动地心情,立即给顾贞观写信说“吾哥所识天海风涛之人未审可以晤对否?弟胸中块垒,非酒可浇,庶几得会心人暖言消之而已,沦落之余,方欲葬身柔乡,不知得如鄙人之愿否?”,从手简中可以看出他说的正是已经分别的沈宛,当然关于纳兰见沈宛的愿望实现了没有已不可知,但他胸中块垒,似乎并没有消减,他也终究未能“葬身柔乡”。“多情和软弱,正是性德之所以为性德的特点,是他的局限性,也是他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养和面对的现实的使然”⑧。而这也是纳兰性德一直郁郁不得志的主要原因。
三、与江南文士相互唱和,赠友诗词情深意切
在纳兰性德的诗词中总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来吸引人去反复阅读,从而在自己心灵深处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这种印象与纳兰性德不平凡的写作才能、与纳兰性德诗词的自然流畅、朴实无华的艺术风格所产生的力量有关,更主要的是纳兰性德有比较先进的思想,这种先进的思想主要表现在清初民族压迫的尖锐矛盾中,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情况下,能摆脱民族偏见,不论门第的高低贵贱,追求人与人之间袒露胸襟以诚相待,向往理解信任的真挚友谊,富有同情心而能拯救友人于危难中,同时,他获得了许多的理解与友谊,最重要的当属与顾贞观的生死之交了,与顾的相识对其诗词风格的拓宽影响颇大。
人生天地如过客
顾贞观,江苏无锡人,字平远,号梁汾,只做过从七品的小官中书舍人,由于对高层统治者之间争权夺利的寒心,便采取明哲保身、知难而退的态度,毅然辞职,过上了寄情诗词、以酒浇愁的失意士人生活。
康熙十五年(1676年)年已四十的顾贞观与新科进士、已授三等侍卫之职年方二十余的纳兰性德相识,他们一见如故,顿成知己。顾贞观回忆说“岁丙辰,容若年二十二,乃一见即恨识余之晚也,阅数日,填此曲,为余题照,极感其意”,纳兰性德送给顾贞观的词就是《金缕曲•赠梁汾》,“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竟逢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生缘,恐结在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这首词是纳兰性德乍逢知己的感慨之作,他对顾贞观敞开了胸怀,袒露了心里的曲折,说自己虽然生于权贵之家、乌衣门第,在京城里过着庸俗污浊的生活,但不同于世俗之人,不受流俗之见的束缚,接着表明自己愿向战国的赵公子平原君那样结交贤人和才俊之士,向往真挚的友谊,直到认识了顾贞观,表示要“后生缘,恐结他生里”即使下一辈子也要结为知己。
从这首感人至深的词中我们可以看到纳兰性德对蝇营狗苟的社会现实的激愤和感慨,顾贞观在《酬容若见赠次原韵》中说“不是世人皆欲杀,争显怜才真意?容易得,一人知己。惭愧王孙图薄报,只千金,当洒平生泪”,从答词中可见纳、顾二人心灵的沟通和默契。康熙十五年,顾贞观向纳兰性德提出拯救难友吴兆骞的要求,纳兰性德也知道吴兆骞是受“科场案”的牵连而被流放宁古塔,但当时官场形势微妙、政治斗争的复杂性使纳兰性德没有立刻应允,直到纳兰性德看到顾贞观写给吴兆骞的两首《金缕曲》,词中有“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旧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薄命,古今还有。”这样催人断肠的句子,容若看到后深受感动虽然他与吴兆骞未谋一面,又素来“不与外庭一事”依然禁不住泣下数行,一反常态的表示“河梁生别之诗,山阳死友之传,得此而三矣,此事三千六百日中,弟当以身任之,不待兄之再嘱也”,五年后吴兆骞还京,明珠和纳兰性德因此事“一时贤名大著”。而纳兰性德与顾贞观之间的友情也更进一步的升华。
顾贞观和纳兰性德同是诗词高手,才华横溢,却丝毫没有沾染到历来文人相轻的恶习。史载“成容若风雅好友,坐客常满,与无锡顾梁汾舍人贞观犹契,旬日不见则不欢,梁汾诣容若,恒登楼去梯,不令去,一谈则数日夕”顾贞观也在回忆里说道“而汝忘形,晨夕必数”、“或子衾而我覆,或我觞而子举”,彼此对对方的才华及艺术成就更是心悦诚服并倾心的赞赏,“君赏余《弹指》之词,我服君《饮水》之句,吾哥即引我为一人,我亦望吾哥于千古,十年之中,聚而散,散而复聚,无一日不相忆,无一事不相体,无一念不相注”。
纳兰性德逝世后,顾贞观悲痛不已,还发誓“伯牙之琴,盖自是终身不复鼓也”,一年之后就带着家眷回到了故里,过上了足不出户,日夜拥读的隐居生活。纳兰性德与顾贞观之间的亦师亦友的感情,加上二人之间互相唱和,对于彼此诗词风格的影响是巨大的,严迪昌先生在《清词史》里说到“《饮水词》以小令最佳,曾有清词冠冕之称,长调慢词则间有不协律的随意性。但纳兰奇情壮采而特以灵性胜,故长调仍颇多动人处,尤以康熙十五年结识顾贞观以后,他的与顾氏酬答诸词以及为姜宸英送行等篇,均情词兼备,超迈有神”在纳兰短暂的生命中结识顾贞观是件对他个人交际,诗词修养均有重大影响的事件。
顾贞观年长性德18岁,对他创作的影响非常之大,顾贞观曾说“余受知香严而词尤服膺倦圃。容若尝从容问余两先生意旨云何?余为述倦圃之言曰:学步古人,以数见不鲜为恨,变而谋新又虑有伤大雅。自能免此二者,欧秦辛陆何多让焉?容若盖自是益进。可知顾贞观曾经指导过纳兰性德作词,不可“学步古人”,于是容若才“自是益进”终于成为清词三大家之一。
四、扈驾出巡开阔了眼界使其诗词摆脱香艳桎梏 自康熙十六年纳兰性德做了三等侍卫起,至康熙二十四年卒于家,纳兰性德的心情一直是愤懑与失望在伴随。他虽然是贵族出身的公子哥,但具有满族“性耐劳苦,类非绮襦纨绔者所能堪也”、“遇事劳苦,必以身先,不避艰险退缩” [26]的品格。又自幼聪敏读书过目不忘,少年时已出句惊人,能“据鞍占诗,应诏立就” [27]的才能,且自幼练习骑射“上马驰猎,拓弓做霹雳声,无不中” [28]。这样的文武双全,又进士出身,应付宿卫扈从执事当差是绰绰有余的,侍卫的职务使纳兰性德被紧紧的束缚在了京城,这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无异于黄金打造的囚笼,所以纳兰性德只要有机会走出去便写了大量的边塞行吟的诗篇和词章。不论江南还是塞北,而这些苍凉凄怨的边塞行吟篇和咏景怀古诗都是纳兰性德诗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苍凉清怨的边塞行吟篇
塞外词自北宋范仲淹手边思乡的几首后,代不多见,清人词中颇有佳构,而纳兰性德尤为可观。纳兰性德的塞外行吟篇既不同于遣戍关外的流人凄楚哀哭的呻吟,又不是卫边士卒万里怀乡的浩叹。他是以贵介公子的身份扈从边地,而又厌弃仕宦生涯的情感体现,《清词史》中写道“一次次的栉风沐雨,触目皆是荒寒苍茫的景色,思绪无端,凄清苍凉,于是笔下除了收于眼底的黄沙白茅、寒山恶水外,还有发于心底的羁栖良苦的郁闷”。康熙二十一年八月奉命“觇唆龙羌”,“其地去京师重五六十驿,间行或累日无水草,持之干粮食之,取道松花江上,人马行冰上竟日,危得渡,仅抵其界,卒得要领以还报,上大喜。君虽跋涉艰险,归时从奚囊倾方寸札出之,叠数十纸,细行书,皆填词若诗,略记其风土方物。虽形色枯槁不自知,反遍示客,资笑乐” [29]就是好友姜宸英在纳兰性德墓志铭中记载的出使塞外之事。对纳兰性德来说,虽然差使辛苦异常,但自己却非常乐意。立功绝域,且行且吟,一路上大漠风沙,天高地迥使他写出了大量的诗词,面对轻扬的雪花,会触目伤怀,耳听雪夜风声,更是夜不成眠,有“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这样意场辽阔的句子,他的一首《如梦令》“万丈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写塞外无眠思乡之情,一举突破以往婉约哀艳的词风,此词镂景刻情,表面写景,实是叹息人生际遇之多舛,仕途之蹭蹬,表达了强烈的时空感和一个觉醒者的孤独意识。在纳兰诗词中还有不少这样的作品,边塞诗词和悼亡词一样都是其中最精粹的组成部分。2、扈驾出巡的咏史怀古篇
康熙皇帝一生酷喜出巡,光江南就去了六次,其他的近郊巡游自不必多说,纳兰性德作为一等侍卫,扈驾随行是其职责,徐乾学后来回忆说“其扈陛时,雕弓书卷,错杂左右,日则较猎,夜必读书,书声与他人鼾声相和”[30]纳兰性德喜欢趁同僚们睡觉时读书,把一日间见景抒情的诗词拿出来整理、润色,随驾出巡时总会路过许多名胜古迹,当他面临名山大川时,或怀古兴亡,或思乡念人,所写的诗词又是另一种风格。
第一次扈驾出关,那时卢氏还在人间,才一开始就已经不耐征旅生涯了。在《台城路•塞外七夕》中写道“两眉愁聚,待归踏榆花,那时才诉,只恐重逢,明明相视更无语。”把对妻子的牵挂悬于笔端,又有《长相思》写到“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夜深千帐灯下照着的万颗难言的乡心,又是怎样的情怀。
1864 年,康熙一路南下,经泰山、扬州、苏州、无锡、镇江直至江宁,路上见闻颇多,纳兰性德逢景必歌、逢事必颂,过长江时做《圣驾临江恭赋》“黄幄临大江,山川借颜色,鲸鲵久已尽,不待天弧射”,路上遇到汉朝樊会的墓地,又道“樊侯鼓刀人,时来遂挥喝。斯人在层泉,尤胜懦夫活” [31],到了六朝古都南京,写下了《秣陵怀古》“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明显是写关于南明朝廷之事,在那个文网严密的时代,纳兰性德又身在帝王侧畔,对前朝的兴衰直言不讳是需要相当大的勇气的。
正是在这些旅途中纳兰性德见到了很多的美景,抒发了无数感慨,使他的咏景怀古诗词有了内涵,不再只是一层空壳。总 结
若纳兰性德只是一个富贵宰相家的公子哥儿,爱情、事业一帆风顺,那他便只能是一个普通的纨绔公子而已,正是因为他经历了太多的波折委曲,才使得他的诗词“诗有开元风格,作长短句,跌宕流连以写其所难言” [32],王国维先生之所以赞叹纳兰性德的词是“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就是因为他能语义“自然”,词章“真切”,而这一切都是他多彩的生活所赐。悼亡词凄绝哀婉是感情真挚的深情表现,边塞诗词苍凉清怨是因为他南巡北走,胸有沟壑。综上所述,可见纳兰性德的人生经历对其诗词主题的改变、风格的迁播都有很大的影响。
第五篇:莫泊桑的婚姻爱情观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易读文库
莫泊桑的婚姻爱情观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大学语文论文
莫泊桑的婚姻爱情观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黄菊
摘要: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一生创作了三百多篇中短篇小说和六部长篇小说。在他的作品中描写爱情和婚姻题材的小说占有很大的比重,然而浪漫甜蜜的爱情和美满幸福的婚姻却是少之又少。他的作品总是充满对爱情和婚姻丑恶内幕的洞察和彻悟,散发着浓浓的悲观主义气息。文章从他的长篇小说处女作《一生》入手,分析其婚姻爱情观的形成及其对他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 :莫泊桑婚姻爱情观创作
19世纪末叶,有一位作家如同流星一样进入法国文坛,他的创作生涯犹如流星一闪而过般的短暂,然而这颗流星却如此耀眼,不仅让法国人惊叹,也让全世界瞩目,他就是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莫泊桑。他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和三百多篇中短篇小说,他通过对人情世态敏锐的观察,描摹出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法国社会风俗画卷。他的作品中描写爱情和婚姻题材的小说占有很大的比重,然而浪漫甜蜜的爱情和美满幸福的婚姻却是少之又少,他的作品总是充满对爱情和婚姻丑恶内幕的洞察和彻悟,散发着浓浓的悲观主义气息。文章从他的长篇小说处女作《一生》入手,分析其婚姻爱情观的形成及其对他创作的影响。
一、婚姻爱情观的形成
《一生》是莫泊桑的长篇小说处女作,是他仅有的六部长篇小说中影响较大的一部。小说以朴实细腻的笔调,描写一位出身没落贵族家庭,对生活充满美好憧憬的少女在步入婚姻后,遭遇丈夫背叛、父母去世、独子离家出走等一系列变故,在失望中逐渐衰老的幻灭过程。根据《莫泊桑传》中的描述,小说中主人公
易读文库
约娜的故事大多都和莫泊桑母亲洛尔的经历不谋而合,约娜的婚姻悲剧就是莫泊桑母亲悲剧的真实写照,约娜的原型就是他的母亲,而于连正是他生身之父的原型。小说中,“约娜天真善良,很有教养,既不庸俗也不虚荣,她对人对事明达宽厚,没有狂暴的激情,没有过分的欲望,她的全部追求不过是做一个幸福的妻子,一个幸福的母亲。”[1](P8)而她的丈夫于连则自私贪婪、悭吝猥琐、厚颜无耻。结婚之后,他如同演员扮演完一个角色般地恢复了真面目,他接管了全家的财产,苛刻地对待下人。他诱骗家中的使女,让她怀了孕,然后把她赶走。和小说的背景相似,莫泊桑也出生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他的母亲出身贵族,酷爱文学艺术,是莫泊桑的文学启蒙老师,与福楼拜是莫逆之交。他的父亲则生活浪荡,整日与女仆们鬼混,穷奢极侈地耗尽自己那份遗产,还企图侵吞妻子的财产,最后导致夫妻关系决裂。莫泊桑曾在一封信中谈到他的母亲时感叹道:“唉!可怜的女人,她结婚以后就不断地经受伤害、折磨和虐待。”[2](P68)约娜的婚姻不幸,原来都实际发生在莫泊桑母亲的身上,难怪他写来如此栩栩如生,情真意挚。莫泊桑把自己童年的家庭生活生动细腻地再现在长篇小说的处女作中,由此可见父母婚姻的破裂给他留下的深刻的童年回忆。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在《作家与白日梦》中说,“一种强烈的现实体验唤起了作家对先前体验的记忆(通常属于童年期),从这个记忆中产生了一个在作品中获得满足的愿望。”[3](P106)“一个人生活的整个结构,如果因有创伤的经验而发生根本动摇,确也可以丧生生气,对现在和将来都不发生兴趣,而永远沉迷于回忆之中。”[4](P219)按照弗洛伊德的定义,“一种经验如果在一个很短暂的时期内,使心灵受一种最高度的刺激,以致不能用正常的方法谋求适应,从而使心灵的有效能力的分配受到永久的扰乱,这种经验便可称为‘创伤’”。
易读文库
[4](P218)父母婚姻破裂不仅给母亲带来了伤害,也给小莫泊桑留下了童年的“创伤”记忆,影响了他的婚姻爱情观的形成及创作。这一推断我们可以在他的另一篇自传性小说《堂倌,来一大杯!》中得到证实,在那篇小说里他罕见地以第一人称描写了“我”所目睹家庭悲剧的一个场面:
爸爸气得发抖,转过身去,揪住妻子的脖子,用另一只手对准她的脸使劲地抽打妈妈的帽子掉在地上,头发散乱;她想躲开丈夫的抽打,可是办不到。而爸爸呢,像发了疯似的,继续打呀,打呀。妈妈滚倒在地上,把脸躲在两只胳膊中间。然而他把她翻个仰面朝天,拔开她护着脸的双手,又打起来。这时,我好像觉得永恒的法则已经改变了,世界就要完蛋了。我所感到的震惊,是人们面临超自然的事物、面临巨大的灾难、面临不可弥补的祸害时才会有的。我幼稚的头脑迷乱了,恐慌之极。我用尽全部力气喊叫起来,也不知为什么,只是感到一种恐惧,一种痛苦,一种可怕的惊慌。父亲听见了我的喊叫声,转过身来,看见了我,于是直起身,向我走过来。我想他一定是来杀我的,便像一头被追逐的小鹿似的逃开,一直向前跑啊,跑进树林……[2](P15)
如此细腻真切的描写可见童年的记忆对他是多么浓重的阴影。
如果说父母婚姻破裂给莫泊桑造成的“创伤”回忆给他婚姻爱情观的形成播下了种子,那么成年后的经历则是他婚姻爱情观形成的土壤。成年后,莫泊桑出人意料的继承了父亲的风流习性,他在巴黎出任小职员时的爱好就是划船和与各种姑娘鬼混。在小说《苍蝇》中,莫泊桑就叙述了他们划船的一伙人长期与姑娘们厮混的往事。他通过自己纵情声色的生活体验和对当时世俗社会爱情婚姻的观察,逐渐成为一个看透爱情和婚姻内幕的洞察者和彻悟者。他在一篇题为《决裂的艺术》的专栏文章中声称:“理智地看,既然有那么多妩媚动人的女人,我易读文库
们总不能至死只忠于一个女人”“每当我们随便选择了一个女人,这只不过是对全体女性表示的一种敬意。既然我们无法同时摘取所有的花朵,天性就赋予我们以狂热,赋予我们以疯狂的短暂冲动,让我们去轮流地追求。”[2](P64)后来,他甚至由婚姻爱情上的悲观主义发展到极端的玩世不恭,他毫不隐讳地宣称:“我的朋友,床铺就是我们的一生!我们生于斯,爱于斯,死于斯。”[2](P65)福楼拜作为他的良师益友,奉行独身主义,这也给他提供了一个效仿的榜样,他坚定地把婚姻视为枷锁,终身不娶,长期和各种女人鬼混,把自己的各种风流韵事作为素材写到小说中。
二、婚姻爱情观对其创作的影响
莫泊桑创作的三百多篇小说中,描写爱情和婚姻题材的小说占有很大的比重,但要想在他笔下找到甜美的罗曼司却是非常之困难。爱情和婚姻在他的小说中总意味着幻灭、充满着丑恶。《漂亮朋友》中男主人公为了在巴黎出人头地,利用自己英俊的外表和取悦女人的手段勾引猎获一些上流社会的贵妇,并以她们为阶梯向上爬,最终走上了飞黄腾达的道路。《温泉》中克里斯蒂娜和丈夫到温泉站疗养,丈夫一心只顾自己开建温泉站的投机生意,妻子沦为花花公子保尔的情妇,保尔在对其厌倦后又去勾引新的对象。《像死一般坚强》中画家给伯爵夫人画了一幅美妙绝伦的画像,这幅画使伯爵夫人爱上了画家并成为他的情妇,多年以后当伯爵夫人的女儿出落得越来越像画像中的女人的时候,画家发现自己爱上伯爵夫人的女儿。《我们的心》中那个爱好文学的单身汉游离在一个贵妇人和一个年轻女子之间,他在与贵妇人的交往中寻求精神上的慰藉,而在年轻女子身上获得肉体的满足。《两兄弟》中哥哥因为嫉妒弟弟享有一份朋友的遗产,经过调查得知弟弟其实是母亲与遗产赠与人的私生子。《遗产》中男女主人公为了得
易读文库
到姑妈的遗产迅速结婚,不惜靠妻子和别人通奸怀孕,最终获得巨额的遗产。《修软垫椅的女人》中卑微的女匠人将一生的积蓄赠予心上人,而那个心上人却在欣然接受钱财的同时将之视为陌路。《勋章到手了》中,一个小职员为了获取日思夜想的勋章,让自己的妻子成为一名官员的情妇。《一个女常年》中的农场主娶了女雇工,婚后得知自己不能生育而妻子在婚前另有私生子,他竟在惊喜之余决定让这个私生子继承自己的家产。《珠宝》中的丈夫在妻子去世后,发现妻子收藏的“假珠宝”原来是真的,为了继承财产,他只好隐忍并接受由妻子的不忠带来的财富。《遗嘱》中的那对因金钱利害而结合的夫妇,互相背叛,以致妻子在死后还要通过遗嘱对丈夫加以报复。莫泊桑笔下的畸型婚姻道破了婚姻的真相,原来那些外表体面的幸福家庭全都由金钱来奠基和维持,所谓的幸福的婚姻只是虚假的幻象。此外,由于他从小就痛彻地体验到父母不和造成的家庭悲剧,他的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私生子的故事,“据统计,他以弃儿和私生子的悲剧为题材的小说作品,竟达32篇之多!”[2](P15)。由此可见,悲观主义的婚姻爱情观已经很大程度地影响了他的创作和生活。然而,矛盾的是,他在小说中对遗弃私生子女的行径痛加谴责,自己却有三个私生子只供养不承认。
弗洛伊德特别强调作家早期个人经历对他们创作的影响,一个文本背后潜伏着的往往是作家残存的童年记忆,这残存的记忆掩盖了他心灵发展的轨迹。爱情和婚姻是莫泊桑大部分小说的主旋律,这个主旋律中却很少有甜美悦耳的乐曲与颂歌。他对生活的悲观感悟正如他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的:“生活既可怕,又温情,又无望。”文章通过他的长篇小说处女作《一生》结合《莫泊桑传》分析其婚姻爱情观的形成及其对他创作的影响。通过莫泊桑多篇小说的题材和主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莫泊桑悲观主义的婚姻爱情观对其小说创作和人生轨迹产生了
易读文库
巨大的影响,沉湎声色的放荡生活给他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却让他过早地付出了健康和生命,成为文学史上一颗过早陨落的流星。
注释:
[1]盛澄华译,莫泊桑:《一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2]张英伦:《莫泊桑传》,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弗洛伊德:《论文学与艺术》,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
[4]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黄菊广东珠海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外国语学院519087)